经典内心独白范文

时间:2023-04-12 00:11: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典内心独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经典内心独白

篇1

1、生命中有你,感觉精彩;回忆中有你,感觉温馨;旅程中有你,感觉快乐;失落中有你,感觉坚毅;沉默中有你,感觉灿烂;朋友中有你,我不再孤单!

2、我一直在这里,没有离开,我一直在等待,等着那个和我终生相伴相爱一生的你的出现。因缘而聚,我始终这样认为,所以觉得这里真的很好,美丽的缘分,也许就是给我的最美丽的暗示吧。

3、每到一个地方,就爱带回些当地拾的花草碎石,天物所能传递的信息和能量,在我看来是对那里最深切的回味.生活就是用简单的方式来享受,是好好去拥有每一件而不是拥有更多————-希望和他过专注宁静的生活,当我们和自然同在,我们会充满希望.

4、对于“你”来说,我是陌生的。所以,我如实填写了个人资料,把自己最近的生活照放进相册里。除了这些你看到的,我还想告诉你,我是八零代独生子女,但没有娇生惯养的不良习惯;我会把家收拾的井井有条,会做可口的饭菜;懂得关心照顾家人和朋友,是个很让人放心的女孩。对于我来说,“你”是未知的。人生旅途依旧孤单的时候,我努力让自己更健康,更快乐。未来有一天,当我走累了想要休息的时候,抬头看见你站在不远微笑着向我挥手,大声对我说,我在这里等你很久了!

我会心一笑,走向你,然后和你牵手走完一生。这个让我会心一笑的人,虽然我不知道你什么时候出现,但我会守侯,因为我相信你的存在……

5、对整个世界来说,你是一个人,而对一个人来说,你就是整个世界。我会在这里等着你的到来,期待我们的爱情开花结果,期待把我们的小窝布置得浪漫温馨,一回到家就有幸福的感觉。

6、爱是责任,爱是一辈子的承诺,爱是相互的扶持,有伟大的爱情,有轰轰烈烈的爱情,然而,我从来就相信爱情应该渗透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关心,鼓励,两个人不离不弃,平凡而不平淡,浪漫温馨。

7、感谢那些浏览我的资料的人,感谢那些关注我的人,感谢那些给我带来爱情希望的人,在世纪佳缘,在寻找缘分的旅途上,我走得并不孤单。而最应该感谢的,就是你,我未来的所爱,我相信你一定在这里,在一个我还不曾到达的角落,在一个我们的目光不曾交汇的地方。

8、开心厨房,温馨卧室,表达爱意的小装饰,恬静的香氛,甚至是自己亲手烘烤的蛋糕,花样翻新的烛光晚餐,情调独具的惬意下午茶,爱情不因岁月流逝而消减,爱情不因生活琐碎而平淡,我们一起来经营吧!

篇2

一  内心独白

内心独白是指小说中的角色假设在没有任何听众的环境下所直接表现出来的意识活动与心理状态,主要是用文字加以表述的一种毫无声息的意识流。可以说,内心独白是创作意识流作品的最主要最基本的方法。它主要折射人物内心的活动与思考,其中,包括对以往的回忆,对当前的思考、分析与探究,以及对将来的猜想与预测。既能够反映故事角色浅层的、清晰的、明确的意识流活动,同时也能够反映故事角色深层的、模糊的、朦胧的意识流活动。通常作者会将人物的意识进行加工或解释,而使之更具逻辑性与连贯性,以便于读者更好的去理解。同时,内心独白还可以理解为“进入意识”,既以第三人称的叙述者身份看进人物的内心,或者通过叙述者的内心来看。假如叙述者是观看者,那么人物的内心便被观看着;假如人物是观看者,那么世界则被观看着。

伍尔夫在描述《到灯塔去》的灯塔时,叙述者将其思想融入人物莉莉的思想中,二者合二为一,对莉莉的精神世界的发展变化过程展开了叙述性的深层次描写,这便是“内心独白”的真实体现。小说中莉莉的内心独白在书中占据了较大篇幅,其中蕴含了回忆、思绪、幻想等诸多情感,而小说的情节发展便是根据其思想的变化不断变化着,层层递进。在小说的第一部分“窗”章节中,伍尔夫以第三人称的叙事手法讲述了拉姆塞夫妇邀请友人在海边度假的情景,读者从这部分描写中很容易地便能知道拉姆塞夫人的和蔼可亲、心思缜密、热情好客等人物特征,也能感受到她对友人、对穷人、对家人的关心与爱护,似乎她就是圣母的化身。此外,拉姆塞夫人也具有控制、感染他人的能力。比如,一群性格迥异的客人都参加了这次海边别墅宴会。而在小说的“灯塔”这一部分中,伍尔夫侧重叙述了多年后海边别墅的再次相聚,然而此时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拉姆塞夫人已然辞世,再次回到海边别墅相聚使得众人纷纷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就在此刻,叙述者依旧驻在美术家莉莉的内心深处,跟随着莉莉的内心思想变化不断回忆着、想象着,从而揭示出不同人物的不同命运,事实上这种叙事手段也被人们称为意识流。比如,莉莉在作画的同时打开了头脑中的灵感阀门。四十岁的她依然孤僻、冷漠。拉姆塞先生在失去妻子时渴望能够得到一丝安慰与同情,她选择拒绝给予;当拉姆塞先生携带子女启程到灯塔去时,她很快将注意力转换到眼前的画板上,又回忆到拉姆塞夫人能够将复杂化简单的独特能力;在作画进行细节描绘时,她又回忆到保罗与敏泰的婚姻生活,而这并非拉姆塞夫人曾真心期盼的甜蜜生活。纵观莉莉的内心独白,读者可以了解到很多细节,比如拉姆塞夫人一心撮合莉莉与班克斯终究并未如愿以偿。这些思想情绪始终与拉姆塞夫人息息相关,而画家莉莉在此能够完成多年后未完之画,也许是潜意识对拉姆塞夫人的悼念吧。

二  自由联想

纵观意识流小说,我们可以发现自由联想也是呈现人物内心世界变化的重要手法,与此同时它也给读者在理解作品时带来了诸多不解与困惑。由于人们的意识活动会随着时间、地点、内容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着,这必然要求自由联想做出改变,必须打破原有的传统叙事模式,冲破时间与空间等各种限制性条件。自由联想并没有统一或者固定的形式,通常表现为故事角色在处理某件事情的过程中,突然由此联想到了其他事情或人物等,不受空间、时间的局限,所以,这也成为了广大读者在阅读文本过程中最容易产生困惑之处。

罗伯特?汉弗莱认为影响人们自由联想的三个原因是回忆、感觉和想象。小说《到灯塔去》中的自由联想也离不开这三大因素。伍尔夫运用了大量意识流的创作方式,其中占主导地位的就是所谓的“自由联想”。伍尔夫在进行作品创作时常常以一些似乎简单亦或者琐碎的小事为转折点,与人物的内心世界相联系,给予人物无限的自由联想。这一叙事艺术在拉姆塞夫人身上有着明显的表现。《到灯塔去》中的拉姆塞夫人为儿子量袜子这一章节中,本是几分钟即可完成的事情作者伍尔夫却足足用了四页半纸的笔墨。拉姆塞夫人在给詹姆斯量袜子时,莉莉和班克斯途经窗前,看见眼前的椅子和房间,再是对詹姆斯进行警告。这一系列貌似毫无规章的自由联想实则都有其发生的现实诱因。比如,拉姆塞夫人看到莉莉和班克斯从窗前走过,继而引发了其对二者结婚的联想;看到房间引发其对房间的状况、书籍的联想;由袜子太短的伤心继而联想到班克斯对自己容貌的夸赞。所有这些联想都真实贴切、水到渠成。

此外,我们能够发现,伍尔夫的这些自由联想从表面去看,好像是毫无章法可循的,但如果通读整部作品之后,就会经验的发现其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性,从一定角度去看,每次联想几乎都为之后的故事发展奠定了基础。最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章节中既有拉姆塞夫人本人的联想,也有班克斯等他人的联想,为读者从多角度了解拉姆塞夫人提供了可能。

三  聚焦转换

篇3

音乐时空:与喜欢歌剧的人聊到歌剧,他们会用各种溢美之词来形容,不知在你眼中的歌剧是什么样子的?

毋攀:歌剧是一门西方舞台表演艺术,以歌唱为主,并综合以器乐、诗歌、舞蹈等艺术为一体的戏剧形式。西方的古典歌剧一般只有歌唱,而我国的民族歌剧却大都采用歌唱、独白、对话相互结合的方式,比如我们中国歌剧舞剧院的大型原创歌舞剧《红河谷》里面就有较多的对白。歌剧也是所有艺术门类中最璀璨的一颗明珠,因为它要求演员在一瞬间完成很多东西,比如:歌唱、表演、看指挥、走调度,有时候根据剧情需要,还得跑着唱,或者蹲着、躺着等各种姿势的唱,但话剧就不一样了,它没有音准节奏的限制,在舞台上说一句话说到天亮也无妨,开玩笑了啊,意思也就是说歌剧是一门极难的舞台表演剧种,当然演歌剧相当过瘾,尤其是演主角,哈哈。

音乐时空:你受过专业的声乐训练,又是民族歌手,也参演过多部歌剧作品,这些经历使得你在诠释歌剧中的人物的时候,有哪些独到的优势?

毋攀:优势谈不上,因为我还在学习当中,只能说在舞台上积累了一些经验吧。就比如说当我第一次站上舞台演歌剧的时候,我的全部重点还在唱上面,因为其他方面也顾不上,呵呵。导演给我的调度我也完成了,但只是为了调度而调度。最近几年在我们剧院又参演了好几部歌剧,积累了一些经验,再排歌剧的时候我就会先熟读剧本,分析人物,对剧中人物基本达到了朝思暮想的程度,这是我的恩师陈蔚导演教给我的经验,她也是我们《红河谷》的编剧和总导演,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越来越接近这个人物,为了进一步丰富人物形象,甚至还要看和这个人物相关的一切资料,说白了剧中人物怎样走路、怎样吃饭、怎样说话等等,你都得去向他靠拢,最后呈现在舞台上的就是巴特尔,就是琼斯,就是人物本身。

音乐时空:在塑造的诸多舞台形象中,最能引起你情感共鸣的是他们性格中的哪一部分?

毋攀:前辈们经常给我讲,导演也经常在给我讲,角色无大小,我讲一个和歌舞剧《红河谷》有关的小故事吧。《红河谷》剧中有一个阿妈的角色,但从头到尾没有一个唱段,只有一句台词,而且台词只有两个字,但等演完后,大家对阿妈的表演都赞不绝口,尤其是陈蔚导演,她说:“两个字塑造了一个活生生的阿妈。”我想表达的是,只要把剧中人物性格深刻的表现出来了,我觉得观众就会给你喝彩,给你鼓掌,这就是台上的演员和台下的观众产生的共鸣,这也是我们作为歌剧演员一辈子所追求的。至于我呢,虽然饰演了那么多个人物形象,还是觉得《红河谷》中琼斯这个角色最令我印象深刻。到最后所有的人都死了,只有他从废墟中醒过来,看到了雪山,他那种纠结,那种痛苦的内心情感都在这一刻达到了极致。每次演到这里,我也是忍不住要痛哭流涕,当然导演也是要求这样去表达,演完后大家正好谢幕,我还在擦眼泪,擦鼻涕,好久才能从剧中人物里走出来。

音乐时空:对于很多中国观众来说,歌剧算是比较新鲜的艺术种类,他们在欣赏歌剧的时候,往往更加注重情节,你在参演中国歌剧的时候,在表演和演唱的精力投入上有怎样的划分?

毋攀:歌剧首先是以唱为主,其次才是剧情部分,当然我在舞台上也是遵守这个原则,转述陈蔚导演的一句话就是:“永远要有一根理智的头发丝。”比如说,剧情需要你哭的时候,也不能真的哭,因为人在真正伤心的时候是没办法好好演唱的,如果演员突然唱不出来了,那么戏也没办法继续进行下去了,这时候就需要适当的调节自己的情绪,既表现出来人物那种伤心欲绝的心情,又不影响歌唱的照常进行。当然舞台上的表现也是视觉的感受,视觉的冲击,总之歌剧表演就是让自己在保证演唱质量的前提下去更深刻的刻画人物,声情并茂是我作为一个歌剧演员永远所追求的!

音乐时空:有的歌剧演员选择一部歌剧看的是剧本,有的则是更加看重唱段,你参演过多部歌剧,以你的经验来看,你选择一部歌剧的时候最看重的是哪些方面?

毋攀:我个人认为你刚刚提到的两个都非常重要,如果非要让我选择的话还是剧本更重要,因为是先有了好本子,作曲家才有灵感,才有兴趣写出好的曲子,好的唱段,就拿经典的西方歌剧《茶花女》来说,《茶花女》原本是法国著名戏剧家小说家小仲马的作品,后来意大利大作曲家威尔第把它写成了世界经典的歌剧之作。中国歌剧舞剧院的《红河谷》也是这么强强联手,最后呈现给观众的,留给观众的才是最好的,最经典的,呵呵。

音乐时空:最近又在排练一部新的歌剧对吗?

毋攀:是的,最近正在排练原创音乐剧《焦裕禄》。这是一部为了纪念焦裕禄同志逝世50周年而创作的“主旋律”文艺作品,也是一次重要尝试。

音乐时空:能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这部正在排练的歌剧吗?

毋攀:这部原创音乐剧以焦裕禄的事迹为蓝本,全剧分为六幕,剧情从在当年焦裕禄亲手种下的泡桐树下的回忆展开,围绕焦裕禄在兰考担任县委书记期间带领群众与内涝、风沙、盐碱三害作斗争,在困难面前不退缩、不畏惧,身患癌症仍坚持在工作一线的感人事迹,展现了一位党的好干部不为名、不为利、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是一部弘扬正能量的感人作品。

音乐时空:近些年来纪念焦裕禄的方式有很多,包括同名电影、电视剧、豫剧音乐剧等,在你看来这部音乐剧最大的亮点是什么?

毋攀:值得一提的是该剧创作生产周期仅有4个月。在此过程中,制作人、编剧、导演和演员们都融入了大量心血,大家曾多次被焦裕禄事迹感动的落泪。焦裕禄的二女儿焦守云和他的外孙余音也全身心地投入创作,为音乐剧的创作提供了很多珍贵的资料以及焦书记当年感人至深的故事。另外,这部歌剧在真实诠释历史事件的基础上,运用符合新的时代背景和当今社会大众审美需求的呈现形式,借鉴百老汇音乐剧的成功经验,融合音乐、舞蹈、戏剧、高科技等综合艺术手段,并融入兰考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麒麟舞》,以全新的创意和高水准的舞台制作,再现焦裕禄的事迹,弘扬、传递焦裕禄精神的正能量。

《红河谷》:两种文明的对抗

音乐时空:《红河谷》自推出以来在获得众多奖项之后在2013年又获得了“优秀表演奖”的荣誉,你也凭借在剧中的精彩演出,获得了个人的“优秀表演奖”,对于这一殊荣你自己是如何看待的?

毋攀:当念到我的名字的时候,我真的不敢相信,我会获奖,我能获奖!因为《红河谷》里面所有的角色,都是我的前辈们饰演的,我觉得他们演的都比我好。记得当天晚上和《红河谷》的艺术总监,也是《红河谷》女主角丹珠的饰演者,中国重量级的歌剧大腕殷秀梅老师在一起吃饭,我说:“殷老师我觉得这个奖应该给别人。”殷老师笑着说:“毋攀你记住,你付出了,你努力了,这也是你应该得到的!”也就是这个奖让我更加明白,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深刻含义,还有那句经典得不能再经典的话,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拿奖只是一个新的开始,我还有很多不足,要继续努力,不能懈怠。

音乐时空:前段时间有新闻报道说修改复排的《红河谷》歌剧将在今年推出,不知你是否也参与了复排?复排后的歌剧有了哪些具体的调整?

毋攀:我当然参加了复排,复排后的《红河谷》还是那么经典,还是那么荡气回肠,还是那么让我撕心裂肺。不过复排后的《红河谷》也有一些调整,在剧情上又增加了一小段,等这部歌剧在保利剧院正式上演的时候,我请你们来看,也是给我们《红河谷》捧捧场,提提建议。

音乐时空:较之外国歌剧几百年的发展历史,中国的原创歌剧发展时间较短,《红河谷》作为一部大型的原创民族歌剧,在表演中国民族歌剧的时候,作为歌剧演员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毋攀:这个问题呢,我想讲一个小故事,你就知道了。有一次殷秀梅老师请我们《红河谷》剧组的人员吃饭,我们就问她:“您是怎么保持这么好的状态,而且一招一式都非常到位、准确,举手投足之间都有一种大气磅礴的气质的?”她哈哈大笑说:“你们都不知道吧,我是童子功,小时候在京剧班里练过踢腿、下腰,反正京剧演员练的基本功我全练了。”说着就站起来给我们示范了一个我们根本做不到的动作,那就是两个胳膊向后掰,手背贴手背,当时我们都傻眼了,她还说:“你们哪吃过这种苦啊,还是得练些京剧或舞蹈的基本功才行,对歌剧表演是很有帮助的,唱好那是必须的,也必须得演好,这才是歌剧演员。”

音乐时空:你在这部歌剧中饰演的是英国探险家琼斯,作为一名深爱着的英国公民,在故事情节的延展的过程中,琼斯的情绪和情感也在发生种种变化,在你眼中,琼斯是怎样一个角色?你在饰演这一角色的时候都做了哪些功课和准备?

毋攀:琼斯这个人物其实是一个心地善良、帅气、天真浪漫的大男孩。当得知我在剧中饰演琼斯这个角色的时候,我首先看了《红河谷》这部电影,在排戏之前有针对性的学习了英国人的谈吐举止,尤其是肢体动作,通过练习一些舞蹈来靠近这个人物。在正式排练的时候,我们每天排练分三块时间,上午导演组有专门的舞蹈老师教我们练体能、练形体,然后开始音乐作业,下午和晚上陈蔚导演就来给我们排戏,现在回想起来觉得那两个月的时间过的太充实了。

音乐时空:同名电影《红河谷》自播出以后收到了很好的评价,你在参演歌剧的时候,会否从电影情节中找寻一些灵感?

毋攀:当然啦,不单是我,我们整个剧组的成员都有看这部电影。我们第一天排练,陈蔚导演就从家里,把她女儿心爱的苹果27英寸iMac拿到了我们的排练场,每天排练的间歇,就让我们看《红河谷》的电影,等于大家在排练场看一个大片,想想那是什么感觉,然后结合看完后的感觉和感想,立刻投入到排练中去。这样一来很明显的感觉自己就是琼斯,就是丹珠……特别的神奇,也特别的好玩,特别过瘾,也不得不说,我们的导演为了这部戏,倾注了许多许多。

音乐时空:很多看过《红河谷》的观众都表示非常喜欢刻画琼斯的两段内心独白,你对这两段内心独白的感受或者理解是怎样的?

毋攀:琼斯在来藏之前,他父亲已经给他讲了许多关于的故事,所以第一段独白他才会说:“父亲你是对的,的确是个神秘的地方,这里的每一座雪山都是一尊神。”琼斯觉得这就是他的伊甸园,后来又见到丹珠这么漂亮的藏族姑娘,使得他对更加的向往。后面那段独白出现在他的伊甸园被夷为平地,他深爱的丹珠姑娘也与英军同归于尽之后,琼斯独自面临着苍茫的大地,当时他的内心很多情绪交织在一起,琼斯心中那种痛苦,那种撕心裂肺的心情无以言表,只能是对他尊敬的父亲倾诉,他说:“父亲,我不明白为什么,我们为什么用我们的文明去破坏他们的文明,为什么用我们的世界去破坏他们的世界。这是一个永远不会屈服不会消亡的民族,他的身后还连着一片更加辽阔的土地,那就是我们永远征服不了的东方……”琼斯的这两段独白也是两种心情的转变,当他第一次看到这片土地的时候,他的内心是向往的,憧憬的,而当他看到这片被鲜血染红的土地时,他的内心是矛盾的,痛苦的,也是对这片土地和土地上的人民充满敬畏之心的。尤其是后一段独白,也可以看作是对整部歌剧主旨的一种总结和升华。

篇4

关键词:海明威小说 特色和艺术 主体思想

引言

海明威是美国历史上二十世纪著名的小说作家,其一生写作了大量的小说,其中很多部作品影响十分广泛,对当时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得到了广大群众的喜爱和欢迎。读者在阅读其作品时均有这样的感慨,海明威小说的语言是简单、凝练和含蓄的,其中没有冗繁的语言,人们称海明威作品是“冰山风格”。与当时流行的繁冗文风相比,海明威的作品风格则是清新简约,这种独特的风格艺术形式后期得到了广大学者的赞扬,并有一批学者对其语言风格进行了研究,但是笔者纵观文献发展,后期针对海明威小说语言风格进行研究的理论文献均没有分析这种风格产生的原因,而风格特色概括也不全面。

二、海明威小说中的语言特色

(一)简约的语言富含深刻的情感

海明威小说的语言是简约的,这种独特的“冰山风格”语言形式实际上是集众多优秀小说家语言特长而形成的,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提炼,形成具有自我语言特色的艺术风格。在海明威的小说中,很多事物和场景都是现实生活最为常见的,形式是十分简单的,很多画面是最为普通不过的画面,可贵的是小说家正是对这些画面和情节进行真实的体现和展示,并在描述中融入了更多的情感因素,语言简练但不简单。小说家的情感往往又采用了隐藏式的处理手法,将更多的想象空间留给了读者,让读者发挥自我想象力,体验作品中凝聚的故事核心思想以及丰富的思想精髓,从而使读者形成一种文字简单但情感深邃的艺术宣传效果。同样海明威在事物勾画和描述中,也主要是通过事物的简单的外在描述,但赋予事物更多的思想情感,形成事物与情感的统一,这有利于与读者产生共鸣,艺术感染力得到有效增强。

(二)精炼的口语化语言赋予事物情节的生动与逼真,增强读者情感体验

在海明威的小说中,其语言形式是十分口语化的,即使对于深厚思想情感的表达,海明威也是运用了十分精简的语言,而不是采用华丽、细腻的文字进行修饰。这种口语化的语言给读者的感觉往往是清新的,但是其语言艺术效果更加浓重。这是因为海明威小说语言尽管平实,但是却是小说家精选和提炼的,小说写作中他经常采用省略手法,对一些选择性词语进行筛除,例如在对人物关系的处理中,绝大多数小说家均是通过点名的方式进行划分,但是海明威并不需要这种繁琐的方式,对于复杂的人物关系他则是将其关系隐藏于口语化的对白中,日常的口语对白即使没有点名道姓,读者也清晰地了解其中的人物关系,这种理解又需要细细地阅读,严格有逻辑,即使忽略了最简单的一句对白,也有可能就会出现人物关系的混乱。

海明威正是利用这种口语化的对白,借用省略的手法,使小说语言简单但不减缩,在口语化的语言中,一些复杂的关系得到梳理,内容更加清晰,人物关系更加有序,读者阅读起来情节感觉十分生动有趣,现场是逼真的,由于自己就在对话当中,读者的体验式情感增强。

(三)象征手法和简约含蓄的语言赋予普通事物深刻的思想内涵

海明威在写作中,常常借用一些简单的事物来象征复杂的情感,这些事物是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的,作者正是利用象征的手法赋予了普通事物的深刻思想,从而使小说形成独特的语言艺术效果。以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为例,其中就是运用了多处象征。《老人与海》讲述的是老人与鲨鱼搏斗的故事,在整篇小说描述中,海明威所运用的语言都是朴素、简单的,但是故事却不失生动性。这是因为小说家在其中运用了象征手法,大海无疑是当时整个社会背景,尽管具有美丽的一面,但是也存在黑暗凶险的一面;老人与海进行搏斗,象征着正义力量与旧势力的战斗;突出老人的勇敢,实际上象征着对正义力量的赞扬。由此可见,小说家正是通过这一微小的故事折射其强大的思想精髓,赋予了这一平凡事物深刻的思想,这正是小说家语言的独特魅力。

(四)内心独白的语言艺术手法突出了小说的主体思想

海明威的小说中,往往对人物内心的活动描述十分细致,突出人物内心的真实感受,内心独白的写作手法十分常见,这种手法的运用不是小说家故意的行为,而是一种十分自然的行动,内部独白手法的运用,往往使小说的主体思想更加突出。例如在《永别了,武器》中,多处描绘了“她死了,怎么办?”这一内心独白,虽然多处运用但是并不显得重复嗦,正是通过这一内心独白,描述出了主人公内心的焦躁不安。读者通过这一句又一句内心独白的灌输,产生感同身受的情感共鸣。小说的中心主题更加明确和突出,艺术效果更加明显。

(五)可视化语言艺术,增强读者感悟和思考

海明威不是一个哲学家,因此其小说写作中没有沉淀对生活的思考,也不能像哲学家那样提出哲理性的语言;海明威也不是一个艺术学家,不能像艺术家那样对生活的抽象进行描述,因此在形成自我语言艺术风格中,他利用简约的语言,通过可视化的场景来勾勒自我的情感,他不对读者进行直接教育和指导,而是利用简单的事物和故事带给读者以启迪,引发读者自觉的感悟和思考,让读者自我去体会。因此海明威小说中对事物的描述就是客观的,可视的,其语言的经典即使用电视画面都没法表达其震撼效果。

三、海明威小说语言特色的形成

作为一个优秀的小说家,海明威小说语言艺术是独特的,其用简约的语言赋予了事物和情节深刻的思想情感,阐明了深刻的人生哲理,海明威小说语言特色形成是在前人优秀语言技巧基础上进行提炼,并凝聚自我生活背景的沉淀。

(一)吸收前人优秀语言技巧,提炼成为自我独特的语言形式

海明威独特的语言艺术与前人优秀的语言技巧运用分不开,他在借鉴众多语言大师的成果之上,对其优秀的语言成分进行把握和提炼,形成了自我独特的语言形式,因此,海明威的语言凝聚了自我的心血,也吸收了前人优秀的语言成分。

尽管海明威对前人语言技巧进行了借鉴,但是他并没有一味地模仿,而是不断地学习和提炼,运用自己扎实的语言功底,形成其小说的语言风格,这种风格使其与其他的小说家的语言风格分开,海明威的小说语言艺术不仅造就了语言丰富多彩,吸引了大量的读者,产生了情感共鸣,其简约的语言形式还被后来大量的小说家所模仿和借鉴。

(二)语言艺术是其生活时代背景的体验和沉淀

语言艺术来源于生活,海明威小说语言艺术的形成与其生活背景有着深刻的联系,海明威生活的年代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这对于一个小说家来说,生活赋予了他更多的故事原型,对其小说创造起到了极为重要的铺垫作用。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海明威在欺骗性语言引导下参与了战争,他经历了彷徨,心理有各种无奈。然而正是这一欺骗性的语言使海明威认识到了语言艺术的魅力,他将语言的运用技巧用于写作中,用象征、隐晦式描法展示现实的事物。小说家的生活经历为其创造进行了良好的环境渲染,时代赋予了他小说语言运用的技巧,给海明威的语言艺术转化提供了灵感,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语言形式。

(三)对小说语言的不断锤炼造就了其独特的语言魅力

任何一种语言风格的形成与作者生活的背景都分不开,更与小说家自身的努力分不开。在长久的写作生涯中,海明威深刻认识到其所生活的时代背景不需要奢华的语言,不需要刻画浮夸的外表,通过简约的语言来表现普通事物的深刻思想内涵是根本,简约并不代表简单,语言的运用更需要自我的提炼,只有运用自己的语言功底不断对语言艺术进行锤炼,向人们传递最真实的画面和故事,这才是最为重要的,海明威小说创造中对语言的运用要求也是较高的,熟练的,在不断的发展中其作品风格得以成型。语

参考文献

[1]王宁.试论海明威小说创作[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4):2-4.

[2]陈红.海明威《在异乡》的叙事艺术和文体风格[J].广西社会科学,2013(11):12-14.

[3]邓海燕.海明威小说的艺术借鉴问题探析[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01):3-5.

[4]骆贤凤.弗洛伊德主义对海明威文学创作的影响[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6):67-68.

[5]沈美娟.论海明威小说的艺术风格[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04):34-36.

[6]沈美娟.浅论海明威小说的艺术风格[J].远程教育杂志,2014(02):23-25.

[7]邹群燕.“冰山理论”――海明威小说创作的独特艺术[J].滁州学院学报,2014(04):20-23.

[8]张笑云.从人物对话解读海明威的短篇小说《杀人者》[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3(05):35-56.

篇5

关键词:鸟人 我要飞 声音艺术 现实与梦想

中图分类号:G21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0718806

由美国三星影片公司 1984 年出品,根据威廉·沃顿的同名

小说改编,本片获 1985 年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人类对自由的追求受到战争及社会现实的羁绊而无法实现,反而沦落到被人嘲笑是影片贯穿始终的隐喻,这部交织于过往记忆和现世惨痛的作品,维持著极强的戏剧张力,深具震撼效果。为了更加全面,深入的解读《鸟人》在声音艺术创作方面的情况,本文将从导演特殊经历、故事梗概与现实意义、音响设计与表现力、音乐与画面及人物的关系、人物语言等方面分析,从而提高我们的观影质量,提升审美欲望。

一、故事梗概与现实意义

越战结束后,医院里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病人——“鸟人”, 他不与人交流,不自己吃饭,时常赤身的蹲在床上,呆呆注目着铁窗外的天空。“鸟人”的好友艾尔——刚从越南归来,面部缠着绷带,被医院请来,帮助鸟人说话。艾尔不断向“鸟人” 讲述少年时代他们一起共同走过的难忘日子,数日过去,不但“鸟人”没有开口说话,艾尔受其影响,他的姿态与动作甚至也开始有些像鸟了……从这部片子中可以得出导演对于当今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对我们精神领域的自由,持悲观与绝望的态度,同时, 亦对我们精神领域的自由有着无限的期望。现实对理想的扼杀是残酷,决绝的,但是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像片中的鸟人那样,内心深处都有一个别人抵达不了,他人不能碰触的桃花源。这部电影充分做到了“既来源与生活,又反映着生活”,思辨性也最经典。

二、音响设计与表现力

车尔尼雪夫斯基曾经这样描述过音响世界:“在空气中总是不乏轻微的运动,这种运动为我们的听觉给自然界添上新的生命。”

音响不仅能反映真实,还是表现戏剧冲突,增强影片感染力的重要手段。片中的音响运用十分逼真,且讲究,独特,不仅表现了人物,也带有一定的暗示性,与抽象化的象征意味,丰富了影片的视听语言:

(一)片头:出现了火车快速行进,铁轨咯吱作响声;鸟的鸣叫声与鸟儿扇动翅膀飞翔的声音 表现力:弥补了影片片头的呆板,并烘托了接下来出场的“鸟人”这个人物,同时这两种音响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个充满生机,代表生命,一个是兀自向前,代表冰冷,是现实与梦想的碰撞,具有极强的戏剧暗示性。

(二)人物的出场:鸟人的出场,充斥着虫鸣与鸟叫声,仿佛置人与梦幻着,代表着一种美好与浪漫。艾尔的出场,电梯栅栏的碰撞,医院的嘈杂声,电话声,交谈声被放大,带有强烈的现实意味。这两种不同的人物出场音响布置,也再一次突出了本片想要表达的主题,为故事的展开,情感的宣泄作下了铺垫。

(三)第一次飞翔:局促,强烈的敲击声与金属碰撞声贯穿了整个“飞翔”的始终,渲染了影片不安的气氛,也明显加快了影片的节奏

(四)第二次飞翔:这次“飞翔”是鸟人有计划,有准备的一次宣泄。在“飞翔”前后,鸟的鸣叫声一直萦绕着,不仅再现了环境的真实性也表现了“鸟人”对这次“飞翔”的期望。

(五)第三次飞翔:是整部影片的,“鸟人”实现了“飞翔”。小鸟鸣叫与鸟的翅膀扇动的音响持续着,伴随着轻缓的音乐,给人以迷幻之感,充分体现了“鸟人”已经完成了由人到鸟的状态的转变,是一种虚空的,飘渺的视听盛宴。

三、音乐与画面、人物

音乐在表现内容上受到镜头影像的影响,产生了确定的意义。人们在观赏影片时,会不由自主地结合情节、人物情绪、画面内容等来感知音乐,所以音乐所表现的形象是具体的。即使在观影结束后,当人们再次听见其中的音乐,所感知的也大多是影

片有的形象含义。

影片中较为常规的电影音乐使用,除了用来表现人物,烘托氛围,还是一个非常好的转场手段:

(一)艾尔乘坐火车时,回忆起小时候打棒球的场景,运用轻快唯妙的音乐转场,气氛轻松,令人回味。

(二)艾尔与“鸟人”约定去抓鸟,再到后来冒险抓鸟,为鸟做鸟笼,用了同一种悠扬的旋律,唯有节奏是不断加快的,两人的关系进一步深入。

(三)艾尔与“鸟人”在战后于医院,首次相遇,运用了一种平静无助的旋律,仿佛诉说出了两个男孩心中此时的所有无奈,接着转到“鸟人”第一次“飞翔”摔断背。

《鸟人》的音乐使用是优雅的,运用灵活多变的“进入”与

“退出”形式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弥补了画面不足以表达的信息与情感表达,传播了导演自身的情感认知与思维,也形成了良好的转场桥梁,使得整个片子更富生动性与感染力。

四、人物的语言

1 、影片中的人物语言,简练别致,每一句都恰到好处,对于人物性格的塑造,命运的暗示,故事的推动也起着特别的作用:

(一)第一次飞翔,艾尔惊慌恐惧,“鸟人”即将坠落,却说“快一些让我摔落在土堆上”,两个人物的语言情感与内容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二)我要飞:这句话分别出现在”鸟人“的第一次飞翔与第二次飞翔,均以失败告终,反映了”鸟人“强烈的飞翔愿望, 自由初衷。但是现实却是,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三)片尾”鸟人”的三次内心独白,表现了他内心的担心与不能像鸟儿般起飞的害怕,希望自己的生命能早一点结束。此处,独白的出现,推动了“鸟人”的精神彻底幻灭,向非常态转变。

五、总结

动态的画面打破了静像的生涩,声音赋予了影像以灵动,路易斯·贾内梯指出:“人的声音比冷冰冰的白纸黑字更能显示细微的差别。”即使一个简单的“啊”字,因语调和表情的不同, 也可以表达出惊讶,概叹,失落,疑问,敬佩,愤怒,嘲讽等多种多样的意义。

影视音乐以一种既具有一定独立性,同时又具有视觉配合性的音乐方式来造就影视艺术的视听美感。

《鸟人》中的声音对整部影片起了梳理与渲染的作用,为电影所想表达的,导演想传播的内容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首届电影音乐学会会长王云阶教授认为:“听觉艺术受到视觉艺术的制约,时间艺术受到空间的制约。”其实,不管是听觉艺术还是视觉艺术,当它们进入影视艺术时,便意味着失去原有的独立性而成为影视艺术的某种表现元素,成为影视语言的基本构件,就意味着必须承担共同的任务,为表现艺术主题服务,《鸟人》这部八十年代末的战争题材影片,之所以如醇酒历久弥香, 经典不移,之关键皆与此处,声音的分工是明确而带有艺术气息的。

参考文献

[1]贝拉·巴拉兹,电影美学,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

篇6

在阅读外国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我们通常都被文学作品生动的语言所吸引。生动形象的语言艺术使得外国文学作品所描述的场景、人物性格特征等内容能够形象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加深读者的阅读印象,从而使读者掌握作品的思想内容。许多外国文学作品,尤其是那些意识流的小说作品,作者都是通过语言对脑海中产生的场景进行描绘,而这些场景都是作者内心真实的表达。这些简单的语言描写通常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例如:在英国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墙上的斑点》这部意识流小说当中,作者对墙上的那一个斑点做了极为生动形象的描写,从而产生意识上的幻觉和遐想。这些生动形象的语言艺术,可以让读者准确了解文学作品中的社会现象和文化背景。

二、外国文学的情感语言到位

语言是文学作品的主要载体,但是文学的形成并不是语言文字的堆砌,其还需要作者在文学作品中投入特殊的情感,使文学作品具有真正的内涵价值,这也是语言艺术存在的重要意义。我们在阅读和研究外国文学作品的过程中,通常都能够被文学作品中的情感内容所感染,因为这些作品都寄托着作者浓厚的思想感情,传递着外国的历史文化知识和社会生活状态。例如: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哈姆雷特》,这是莎翁著名的四大悲剧之一。在这部戏剧中,哈姆雷特的经典台词“tobeornottobe,thatisaquestion……”“是生存呢,还是毁灭……”莎士比亚在描写哈姆雷特这段内心独白时,也是对对人性的拷问,对哈姆雷特当时的内心情感表达得十分到位。当读到这段独白时,读者往往也会不知不觉地对这个问题进行思考。情感语言描绘得如此细致,也是这部作品深受读者喜爱的重要原因。

三、外国文学语言描写形象

形象的语言艺术特色能够使文学作品的表达更为清晰,让读者能够从形象的文学语言中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在外国文学中,文学语言的形象性也是其语言艺术运用的主要特点。也许有人会认为,语言的形象和生动完全是一个意思,其实这是错误的。语言艺术的形象性与语言艺术的生动性有着本质的区别。生动性通常是文学作品在描绘的过程中十分具体,使读者能够准确了解和掌握作品的内容和情节;而形象性则是从感知上让读者能够理解文学作品的情感内容,文学理解的层次更高。与语言生动相比,文学语言的形象通常具有抽象性和表象性这两个特征。在抽象性特征中,形象并不是真实的存在,而是作者根据一定的思维和社会现实虚构出来的形象;而在表象性中,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往往都是作者和读者在作品中形成的一个固有形象。这两个特点看似存在着很大的矛盾,但这都符合外国文学的语言艺术。例如:在法国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的《情人》这部小说中,对于小说主人公小姑娘的形象,读者和作者都会认为这就是杜拉斯本人,小说也像是一部杜拉斯的自传体小说,把作品中小姑娘的形象具象地表现出来。

四、结语

篇7

一、同步阅读――修炼内功的最佳途径

同步阅读,简言之,教什么就顺着什么方向延伸阅读。同步阅读,既是专业功底的底线,又是教师的“本体性知识”得以提升加固的保障。

同步阅读有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涉猎性阅读,即观其大略,意在了解。它主要突出“面”上的拓宽。比如,教学《诗经》二首,至少要对《诗经》有大致的了解,如这是一本怎样的书,是怎样的结构布局,怎样的体例模式,有哪些主要的篇章等。了解与不了解这些宏观的状貌,解读具体篇章时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教学李白的诗歌,不能连李白作品的特点都不清楚。教学苏轼的词,也不能连苏轼的生平遭遇都不甚了解。涉猎性阅读在名著阅读活动中效果尤佳。陪伴孩子们阅读,听他们谈阅读感受,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这是最有效的导读形式。

第二个层面是研究性阅读,即兴之所至、个性研读。这一阶段的阅读可以根据兴趣、需要、主次有选择地进行。这种阅读意在求深,是一种相对系统的阅读。可以从某个作者的生平传记到具体作品,甚至可以囊括所有作品再到解读文字,系统浏览。研究性阅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或许一时半会儿见不到效果,但一个人的底蕴会在不断的吸纳中自然积淀而成。我也曾一度沉醉于《论语》《孟子》《庄子》等,深感这种阅读对于增长内功不可或缺。我认为,当你不知道读什么书时就做这种研读,可以一直研读下去,“读”无止境。无论教材怎么变,“根”和“本”是不变的,这“根”和“本”就是经典作品。经典研读,给语文教师的回报最为丰厚。

二、理论阅读――教育行为的必要支撑

到了教育艺术渐趋走向成熟的阶段,要真正突破瓶颈、有所提升,就必须阅读教育教学方面的专业书籍。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教育教学理论,可以促使自己反思教育现实,提升实践经验。

我以为,教育经典的阅读,是一种方向性阅读。教育经典无异于施教者的行为指南。教育是艰辛的跋涉,更是智慧的攀越,要有路标,否则,迷失方向的教育付出再多也是没有价值的。我的教育经典阅读,开始于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洛克的《教育漫话》、李镇西的《爱心与教育》等,我的教育反思与追寻,与这些阅读紧密相关。教育经典不胜枚举,有一点无可置疑,许多著名的教育专家都是在教育名著滋养下成长起来的。教育经典是教师前行的理论支撑,而教育理论书籍的阅读,却正是多数一线教师所欠缺的。

从专业引领的角度说,语文教师应该阅读学科建构方面的书籍。什么是语文,这并不是与我们毫无关联的话题。优秀语文教师的专业自觉大都是从阅读学科建构理论中建立起来的,课堂上的所有行为,其方向、手段、实效,都建立在懂得语文是什么的基础之上。我认为,作为语文教师,要做一点作为底线的教学研究。我自己颇为受益的书籍有王尚文的《语感论》、斯霞的《我的教学生涯》、钱梦龙的《钱梦龙与语文导读法》、肖川的《教育理想与信念》、韩军的《韩军与新语文教育》、孙绍振的《直谏中学语文教学》、王荣生的《语文科课程论基础》等。

三、课例研习――专业技能的提升方式

在语文教学领域,名家课堂是一座宝库。《听余映潮老师讲课》等书籍,“名师讲语文”系列,以及其他名家(老一辈如于漪、钱梦龙先生,新生代如韩军、窦桂梅老师)课堂,都值得研读。研习名家课例,是把钻研的精力用在刀刃上,可以促使自己快速提升教学技艺。

案例书籍的研读能帮助我们形成教学诊断的“自觉”,如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式的选择、解读角度的切入、有效教学的判定等。优秀课例的研习有助于形成自己正确的判断,同时获得提升教学艺术的教学机智。我曾经对余映潮老师《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教学实录中“读诗”的环节大为赞叹。余老师是这样处理的:诵读――以劝慰别人的口吻对着同学读;默读――假设自己遇到了困难和挫折,自己握紧拳头鼓励自己,以一种内心独白的方式,悄悄地读给自己听,勉励自己。帮助学生通过特别的吟诵方式理解诗歌,这是高超的教学艺术。这个教学细节含金量特别高,它不是别出心裁的小招式,而是名家引领学生学习诗篇的大智慧,体现出语文教学的真谛。

篇8

(山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山西临汾041000)

【摘要】舞蹈与音乐自古都是相互交融、相互依赖并共同演绎的,优秀的音乐作品的产生必然与舞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音乐属于内在的心灵洗涤和陶醉,而舞蹈则是最直接直观的视觉冲击,舞蹈属于对音乐作品的外在阐释,音乐作品中蕴藏的意味可以通过舞蹈加以传达,音乐与舞蹈的结合可以达到心灵和形体上的双重体验。

【关键词】音乐;舞蹈;相互交融;相互依赖

音乐是人们用来表达情感、传递思想的方式,人们可以用音乐来传达文字无法表达的内心独白。在音乐中蕴藏着人们千丝万缕的内容情感色彩。人们在演奏音乐时必然会融人人们对亲人、对生活和对人生的感情,因此将音乐阐释为内心情感的宣泄和表达一点也不为过,虽然音乐本身会附带着歌词等附属部分,当时主题部分仍然是旋律。不管是在传统艺术形式还是古典艺术形式上,每当人们需要抒发内心情感时,通常都是在演奏音乐当中舒缓内心的气氛,把情感通过有声的演奏加以展示。

音乐通过各个音节相互组合和重叠,从而展现高低有致、错落不同的音符,各个音符共同作用产生了美妙的旋律。音乐的旋律与人们的情感和内心波动有很大的关联性,尤其明显地表现在人的内心心理中。通过音乐能够对人们的内心心理产生不同的影响,会喜悦、会悲伤、会忧郁、会恐惧等。语言或者文字或许需要通过文字来传递讯号,然而音乐却可以直达人的内心世界产生共鸣。语言和文字等多种内容或许因为地域、国家等外在特征而存在着较难沟通的情况,音乐却可以跨领域、跨地域地进行毫无障碍的沟通。因此,音乐可以作为维系各民族、各种族和各地域之间沟通的潜在纽带,从而表明音乐是真正的无国界的世界性语言,音乐是内心情感的独白。音乐无国界的论断目前已经得到全世界人士的共识。

音乐艺术与其他门类艺术不同。音乐是通过一个个跳动的音符、跌宕起伏的旋律来展现独特的美,通过声音、曲调、节奏感多种因素相互组合,从而给人们产生美的体验,熏陶人们的美学艺术欣赏水准,陶冶思想道德情操。而舞蹈是用肢体语言来表现人体美的一门艺术,它通过人体形象、动作、线条、姿态来表现人的丰富、复杂的感情世界,来阐述故事丰富的内容,表现出一种特殊的美。而这种语言的诠释,是有很强烈的律动性的,这是舞蹈最基本的特征之一。音乐恰恰可以帮助舞蹈完成这一特性,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使舞蹈和音乐相得益彰,音乐使舞蹈更优美,舞蹈使音乐更悦耳。因此研究舞蹈与音乐相结合对于提升人们的精神和视听追求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舞蹈音乐融合

原始人类既唱歌就必跳舞,既跳舞就必唱歌,所以博托库多( Botocudo)民族表示歌舞只有一个字。近代欧洲文ballda如一字也兼含歌、舞二义。抒情诗则沿用希腊文Lyric,原义是说弹竖琴时所唱的歌。依阮元说,《诗经》的“颂”原训“舞容”。颂诗是歌舞的混合,痕迹也很显然。惠周惕也说:“《风》《雅》《颂》以音别。”汉魏《乐府》有《鼓吹》《横吹》《清商》等名,都是以乐调名诗篇。这些事实都证明音乐、舞蹈在中国古代原来也是一种混合的艺术。

音乐和舞蹈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记得贾作光老师曾今说过: “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舞蹈是音乐的回声。”窃认为舞蹈和音乐就像一对孪生姐妹,从一产生起便结下了最亲密的友谊,说它们是生死之交一点也不过分。从中国舞蹈发展史看来,舞蹈本身的进展和音乐紧密联系。在我国古代就有诗舞乐一体的论断,春秋时期音乐与舞蹈统称“乐舞”。

作为世界七大艺术门类之一的舞蹈艺术,以它特有的功能、独立的艺术品格,以人的肢体为表现手段展示它无穷的魅力。美丽的音乐和优美的舞蹈密不可分,精彩的舞姿配合优美的音乐旋律可是美中之美。比如《睡美人》《天鹅湖》等世界经典芭蕾舞剧的旋律是何等的优美,编导通过运动音乐主题素材的变化、音乐节奏的创作手法及音乐交响乐发展及变换,来展示剧情人物,刻画人物内心思想的变化。再如我国古曲舞剧《黄河》,则正是抓住音乐动机,运用古典舞独特的身韵元素拧、倾、圆、曲为审美特征,以古典舞语言为基础,将舞蹈编创与音乐作品完美地结合,将舞蹈艺术推向,使之成为经典之作。其自身的独特魅力经历史洗涤而不褪色。

音乐和舞蹈的渊源由来已久,音乐是舞蹈的精髓所在,而音乐是通过跌宕起伏的旋律来完美诠释的。音乐提供内心情感的展示,通过音乐能够表达出其他方式难以表达出来的独特的效果。使音乐和舞蹈的完美集合,根据音乐的旋律来推动舞蹈的节奏感和旋律感,通过舞蹈来带动音乐的氛围渲染,音乐的色彩变化通过舞蹈形式化地展现出来,音乐的曲调结构也应当能够在舞蹈的动作和节奏中加以展示,独特的音乐节奏能够产生独特的舞蹈特征,舞蹈会随着音乐的结构推向,同时,舞蹈也会带动音乐赋予极强的感染力。

二、总结

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舞蹈将音乐的情感和内涵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它们既相互依存、互为因果,又相辅相成、有机统一,它们就像是血肉相连的伙伴。我想只要音乐与舞蹈紧密结合、相互配合,一定能够编织出美妙的艺术花朵。

参考文献

[1]谭林涛.论音乐话剧中的舞蹈[J].大众文艺,2013,(16).

[2]陈菁.音乐专业舞蹈形体教学之探索[J].铜仁学院学报,2013.(5)

[3]于晶.浅谈音乐与舞蹈的关系[J].文学界(理论版),2012.(5)

篇9

小学语文苏教版国标本第七册25课《古诗两首》。

教材简析:

《江雪》是唐朝诗人柳宗元的一首五言绝句。柳宗元素有政治抱负,这首诗是他参与政治革新失败被贬永州司马后写作而成。粗看起来,这首诗描绘了这样一幅画面:冰天雪地寒江,没有行人、飞鸟,只有一位老翁独处孤舟,默然垂钓。作者用托物言志的手法,用极其洗炼的文笔,勾勒出一位渔翁在白雪茫茫的寒江上独钓的情景,艺术地概括了当时柳宗元所处的政治环境的险恶,表现了他毫无畏惧、不向黑暗势力屈服的坚强意志和不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 学会本课个生字,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

3. 通过朗读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柳宗元的不屈精神和孤独情怀。

教学过程:

一、读出节奏

请大家自由读古诗几遍,读正确,读通顺了,还要注意词句内部的停顿,掌握好古诗的节奏。要有轻重缓急,高低起伏的变化。

指名读,纠正读音,提醒古诗的节奏。

设计意图:

“三分书,七分读。”节奏之美乃古诗独有。指导学生在语言层面上读通古诗,尤其是读准停顿、读对节奏可使学生较快地进入赏析古诗的角色。

二、读懂诗意

1.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哪些词语?试着说说诗句的意思。

2.相机引导交流:“千”“万”是古诗中常用的一种虚指手法,我们以前还学过哪首诗中也用了这样的手法?(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联系学过的诗句“远上寒山石径斜”“野径云俱黑”“书山有路勤为径”理解“径”是小路的意思。

结合插图理解“蓑笠翁”:(课件出示图片)这幅图中什么是簔?什么是笠?什么是翁?“蓑笠翁”整个词的意思就是一个头戴笠身穿蓑衣的老翁。

3.指名说说古诗大意。

设计意图:

“不是自己主动探究的知识,就不是真正的知识。”在本环节中,学生在教者的引导下自己去思考、去发现文本的内涵。在“愤”“悱”之际,教者加以点拨,使学生跳一跳,摘到了桃子。

三、读出画面

1. 人们常说:诗中有画。(板书)如果要把这首诗变成一幅画,你觉得该画些什么?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仿佛看到的景象,看谁说得具体些?(引导抓住“绝”“灭”体会是不能画鸟和人的。)

引导描述:冬天到了,北风呼呼地吹着,接着下起了鹅毛大雪,一连好几天也不停,到处是白茫茫的一片……

设计意图:

通过想象,学生虽身在课堂,却“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看到了冰雪彻寒,看到了天地沉寂,看到了孑然孤独。在学生的叙述中,诗情已悄悄地融入学生的心田。

2. 你觉得这幅画是 的世界。

预设一:与“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比较:

寒冷、凄凉——是啊,这是一个冰天雪地的世界,茫茫白雪覆盖了群山,让飞鸟躲进自己温暖的窝巢。山间的小路也因为厚厚的积雪而更加人迹罕至。这是一个多么寒冷的冬天啊!

预设二:与“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比较:

寂静、空旷——漫天大雪覆盖了千山万径,天地之间茫茫一片,没有飞鸟,没有行人,死一般的沉寂。

设计意图:“桃花三两枝”“鸭先知”“闻啼鸟”与“绝”“灭”形成鲜明对比。诗情一明一暗彰显无余。在比较感悟中,学生对古诗之情、古诗之境有了更深的体会。

3. 从“孤”字看到什么?——偌大的江面上只有一叶扁舟,孤零零地飘荡在江面上,从“独”字看出什么?——这么寒冷的天气其他人都不出来了,只有渔翁一人孤单单地在垂钓,多孤独呀。真是太孤独了。

这是一份怎样的孤独啊?把每句开头的字连起来读,你发现了什么?

“千万孤独”这是一般的孤独吗?这是非常非常的孤独啊!这短短的20个字,浸透了诗人无言的孤独。谁来读出这种孤独?配乐朗读。

设计意图:在学生对古诗入情入境之后,再用朗读这种方式表达出自己对古诗的理解和感受。这样一个教学环节,由理解到表达,既是检查学生对古诗内涵理解的一种方法,同时又是一种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体验情感、熏陶精神的方式。

四、读懂作者

1. 这样的雪天,没有鸟的飞翔的身影,欢快的叫声,没有人的喧哗,嬉戏,却有一位老人静静地、孤独地坐在寒冷的江边。(出示图片)你有什么疑问呢?

预设:老渔翁(老爷爷),这么冷的天,你为什么不回家,反而要一个人出来钓鱼呢?老爷爷,冰天雪地的,您能钓到鱼吗?

让我们来看看古人是怎么想的吧。补充出示:

寒江鱼伏,钓岂可得;如可得鱼,钓岂独翁哉!此翁意不在鱼也。

——朱子荆

引导学生体会:寒冷的江水,鱼潜伏水底,怎么能钓到鱼?这位老翁其意不在于鱼也。

2. “诗言情,词言志”。诗其实是诗人的心情,也只有读懂诗人的心,你才能真正读懂诗。柳宗元在什么情况下写下这首诗的?让我们来看一段资料。(出示并介绍柳宗元生平。)

3. 同学们,让我们随着这幽怨哀婉的音乐,一起走进这幅冰冷的画面,走到这冒雪独钓的老渔翁身旁,听听他的内心独白吧?

播放音乐,学生练笔,写写诗人的内心独白。交流。

4.这是一位怎样的老者?你想到些什么?(孤独、寂寞、贫困、不怕严寒、坚强不屈、孤傲清高、不想与世俗同流合污。)

引读:

群山覆盖着白雪,江面飘洒着雪花,蓑笠翁也成了白雪世界里的一座雕塑。多么孤独、寂寞的柳宗元啊——生齐读古诗。

面对政治上的暴风雨,柳宗元坚持自己的信念,不向黑暗势力低头,多么坚强不屈的柳宗元啊——生齐读古诗。

设计意图:

知人论世,实为古诗学习之重要门径。走近作者,走进作者的时代,方能真正读懂诗人之心,领悟诗人之情。在音乐中练笔,不仅是一次写的训练,更是向文本更深处的精神旅行。

五、感悟“渔翁”

1.补充两首古诗,诵读一遍。

题秋江独钓图 渔歌子

王士祯 张志和

一蓑一笠一扁舟, 西塞山前白鹭飞,

一丈丝纶一寸钩。  桃花流水鳜鱼肥。

一曲高歌一壶酒,  青箬笠,绿蓑衣,

一人独钓一江秋。  斜风细雨不须归。

2.比较这两首古诗,与《江雪》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

3.小结:三首诗,三个渔翁,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感受。所以,景色不同,诗人流露出的感情也不同;人生经历不同,诗人的心境也不同。诗以言志,古诗常常是诗人表达内心情感和志向的一种方式。我们学习古诗,就要这样学会体会诗人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设计意图:

“渔翁”是中华文化史上一个经典的形象。通过比较渔翁在文化意蕴上的差别,有效地加深了本诗的理解,拓宽了古诗教学的宽度。文本学习的结束并不是学生对中华古诗文化阅读的终结,而是学生对中华古诗文化作更多探寻的起点。

教学思考:

一、读占鳌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也是读,第三还是读。”古诗也不例外。在本设计中,教者依次让学生通过朗读读出节奏、读懂诗意、读出画面、读懂作者,层层递进,螺旋上升。其中前两者是基础,是语文根本。一首诗学生只有读正确了,理解大意了,才能进行有效地拓展和情感的升华。否则,语文教学会成无根浮萍,虽美丽但无处安身。

二、借象生情。感悟古诗,不在诗句的字面意思,而在是诗句背后的情味和意蕴。如何引领学生读出诗句背后的那份情、那份爱?教者巧借“意象”,发挥学生的想象,进入古诗之境。冰天雪地之中,一老者孤独垂钓……此情此景,怎不令人心酸?当平面的诗句在学生头脑中,变成一幅幅画面时,“情”才会油然而生。

三、让文化浸润学生心房。品古诗,既是品味一种精神情感,更是感受一种文化情怀。在中华文化中,“渔翁”并非现实之“渔翁”,乃是文人等待国家重用,实现政治抱负的化身。柳宗元以“渔翁”自比,其意、其情、其志不言而明。教者让学生在比较中感悟“渔翁”形象,既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让他们感受到了一种浓浓的文化情怀。

篇10

(哈尔滨工程大学 外语系,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摘 要:语言的性别差异反映出男性与女性在社会中被期望扮演的不同社会角色。而不同性别的角色在小说的不同场合所使用的语言对于小说人物的刻画和读者对于小说作品的欣赏都会起重要作用。本文就从不同性别在叙事中的语言变化来阐述《宠儿》中的黑人女性观,分析在这部小说中的性别语言变体如何通过多重叙事声音来体现,阐述在男性形象缺失的男性语言变体中女性语言变体如何体现黑人女性直面历史,重建自我身份的女性观。

关键词 :性别语言变体;《宠儿》;女性观

中图分类号:I712.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5-0172-03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性别语言变体的认知社会语言学研究”(11YJA740049);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框架理论下的文学语篇分析”(HEUCF141204)

一、引言

语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人类最主要的交际工具不可避免地反映出说话人的态度和观点,产生社会语言的差异,形成社会语言变体。语言的存在离不开社会,否则就失去了语言交际的功能。社会上不同的阶级、不同的性别和不同文化都会使语言有所变化,尤其在是语言交际中的男女由于性别和社会属性的差异而形成的性别语言变体。所谓男女有别,现实生活中男性和女性在语言交际中,从语音、选词到用语的特点无不显出男女性别上的差异。性别语言变体反映出男女在社会上所处的不同社会地位和扮演的不同社会角色。一般而言,男性强调变化其语言变体更富有创新性,女性则因更强调风俗习惯和社会地位其语言变体趋向保守,但是一旦男性的语言创新性弱化,在被压迫的社会状态中,女性的性别语言势必强化,来表达她们在社会存在的声音,尤其在小说创作中。

现在,社会语言变体的研究大多是从语言交际策略角度来探讨其原因和语言使用的不同,很少有用语言变体分析小说中语言的变异对揭示小说的主题所起的作用。其实,小说中的性别语言变体表现出不同性别的角色在小说的不同场合所使用的语言变化,这对于小说人物的刻画和读者对于小说作品的欣赏都会起重要作用。就像社会语言学家George Lakoff提出的“言为身份”(You are what you say),语言可以表现出说话者的相关社会信息。本文就从不同性别在叙事中的语言变化来阐述《宠儿》中的黑人女性观,以此将社会语言学的研究与文学欣赏联系起来,丰富读者对小说作品的理解深度。长篇小说《宠儿》是帮助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Toni Morrison,1931—)问鼎诺贝尔文学奖的一部力作。在《宠儿》中,莫里森运用碎片式的叙事模式,从多重的叙事视角来描写“我不愿回忆,黑人不愿回忆,白人不愿回忆”[1]的历史。整篇小说通过不同人物的回忆表现出来,他们的叙述像是拼凑零碎的记忆片断,而正是这种不同性别语言叙述的变化让读者与小说中的人物同步体验“黑奴的内心生活”,尤其是女性黑奴的生存状况和精神世界,从而表现出作者独特的女性观。

二、性别语言变体表现多重叙事声音

语言永远做不到真正地确切描述实际发生的事件,只能在其周围绕圈子[2]。性别语言体现着人们对隐藏在语言背后的性别的深刻理解和复杂的认知。在《宠儿》中,莫里森摒弃了传统的单一叙事视角,代之以不同性别的多重叙述视角。但是这样的叙述并非简单的重复,而是多人多次讲述,每个人讲的都是不完整的同一个故事,却“以不同层面为故事提供和积累了互为补充的信息”[3]。

莫里森通过不同的视角来讲述作为小说核心情节的女主人公赛丝的杀婴事件。她在小说中并没有按照传统的小说叙事方法展开情节,而是把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情节交织在一起,来回穿梭。杀婴事件是《宠儿》的中心情节,值得注意的是孩子并非被白人杀死,而是被自己的母亲杀害。这一事件被不同的语言变体讲述。读者首先看到的是作为赛丝奴隶主的“学校老师”的叙事角度,“女黑鬼用一只手将一个血淋淋的孩子搂在胸前,另一只手抓着一个婴儿的脚跟……”接着这一中心事件又从黑人男性斯坦普·沛德的视角重新叙述,他看到赛斯“怎样飞起来……她的脸上怎样长出了喙,她的手怎样像爪子一样动作,怎样将他们个个抓牢”[4]。最后,读者通过女主人公赛斯本人的视角重现这一过程,“当她看见他们起来,并且认出了‘学校老师’的帽子时……如果说她在想什么,那就是不。不不。不不不。……她就飞起来……出去,走开,到没人能伤害他们的地方。到那里去,远离这个地方……”[5]。

读者首先被迫接受作为奴隶主的“学校老师”的话语,从他的语言表述中,我们看到的是赛斯“发疯”的动物般的形为,这种带有明显种族偏见的话语正是上层社会语言变体的体现,是否认黑人人性的价值体系的反映。相比之下,斯坦普·沛德的视角更接近客观,他的语言变体让读者了解为什么没有人报信和赛丝当时的状况。但他仍然缺乏从深层次的心理感受上感受奴隶制对黑人女性的戕害。只有赛丝直面惨痛的叙述才能让故事获得完整的叙述,理解黑人女性对于被剥夺做母亲权利的奴隶制的反抗。赛丝的语言断续却更能让读者感同身受,理解赛丝的骇人之举正是一位母亲在被剥夺做母亲权力的一种反抗,是母爱的表达。小说中的这种性别语言变体表现出的多重叙事使整部小说“没有统一的叙事声音,没有唯一真实版本的真实,没有确定的结局”[6]。过去的回忆在压抑中一点点释放,叙述自己的故事与倾听别人的故事交错进行。不同的叙述者在文本的叙述中通过语法、句法结构和词语选择的不同反映出不同人物的思想意识,让被压抑的黑人话语,特别是黑人女性的话语得以重新参与到对历史的重构中。

三、从性别语言变体看《宠儿》中的女性观

(一)男性语言变体表现男性形象的缺失

社会语言学家认为,语言也有性别属性。男性总被认为是主宰者;女性则是依附者。可是在奴隶制度下,黑人尤其是男性经常被买卖,他们一家之主的地位被现实击垮,男性气概被剥夺,男性语言的权威性被弱化。《宠儿》中处处显示出男性形象的缺失,沉默成为他们唯一的情感表达方式,而男性语言变体的弱化,突显了女性对于民族觉醒的作用,为一个民族创伤的修复提供了希望。

小说中以第三人称视角塑造的赛丝的丈夫哈利,因为眼看着自己的妻子被“学校老师”的侄子凌辱而不敢出声最后疯了。他涂了自己一脸的牛油,活着或死了,没有人知道。生活在“甜蜜之家”的保罗三兄弟的中间名仅被主人以A、D、F来区别,表明黑人群体在奴隶制语境下,他们的存在是多么微不足道。保罗·A和保罗·F的“在场”都是借用第三人称视角的记忆碎片来呈现的,我们既无法看清他们的面庞也无法听到他们的声音。他们的整个话语、思想和自我意识都在宏大的叙事文本中消于无形。只有保罗·D的语言叙述视角能让我们看到男性黑人奴隶的抗争话语,但是,在他的语言表述中大多使用被动语态和重复的词和句子结构,表现了黑人奴隶被动的生存状态。保罗·D这样叙述赛斯逃走后“甜蜜之家”的生活,“一个发疯了,一个被卖了,一个失踪了,一个被活活烧死了”,而他自己“嘴里塞着马嚼子,手被反捆在背后”[7]。当然作为小说中唯一能被称为男性主人公的角色,他的语言变化也表达了黑人顽强的生命力和对未来的希望。保罗·D开始通过疑问句来思考黑人奴隶的命运,他问小说中的长者斯坦普·沛德,“一个黑鬼到底该受多少罪?”而他又无法认同“能受多少就受多少”的回答,发出“凭什么?凭什么?”的呐喊。但是保罗·D同样在奴隶制下失去了阳刚和温情,先是对宠儿鬼魂的冒犯,后又在知道赛斯过去后离开她,即使最后重回赛斯身边也是为了遗忘过去和历史。从保罗·D的叙述中我们了解了黑人奴隶的悲惨生活和男性形象的缺失,这更能体现黑人女性意识觉醒的珍贵,也更加深刻地揭示黑人奴隶精神创伤对黑人性格的扭曲和黑人奴隶争夺话语权的抗争精神。

(二)女性语言变体表现黑人女性的女性观

奴隶制背景下的《宠儿》是美国后现代女性主义的经典之作,莫里森运用史诗般的语言将黑人的种族命运,黑人女性怎样进行痛苦挣扎去实现女性身份的认同表现得淋漓尽致。小说通过三代黑人女性的经历和她们独特的女性语言变体来抨击种族和性别歧视,体现主人公的女性解放意识和女性观。

奴隶制拒绝黑奴作为为的价值,因此,黑人要想成为独立自主的自由人,必须认识黑人自身的个人价值,学会珍爱自己。赛斯的婆婆萨格斯有着所有黑人女性的悲惨遭遇,她在林中布道式讲演中呼吁她的同胞自爱,她说“他们不爱你们的肉体。他们逼视它……你们得爱自己的肉体”[8]。表现了自爱是长期遭受奴隶制摧残的黑人自意识开始觉醒时的重要一步,但是她只是利用布道来找到宣泄痛苦的突破口进而麻痹自己,没有意识到奴隶制才是这些痛苦的罪恶根源。

主人公赛斯是黑人女性悲惨历史的一部分,她对过去事件的叙述疏散随意、无序断续,重复冗繁。她遭受白人的凌辱,对形状像树一样的伤疤“没有一点感觉,因为皮肤早已死去”[9],她是提供奴隶劳动力的生产工具,因为不愿女儿重蹈自己覆辙成为奴隶而将她杀死。莫里森有意将赛斯杀死的孩子刻画成既像是人又像是鬼的“宠儿”。当赛斯确认“宠儿”是谁的时候,她向外部世界关上了大门,她喋喋不休“宠儿,她是我的女儿,她是我的”[10],表达对宠儿的母爱和宠儿归来的喜悦。她们之间的对话体现了女性语言变体特有的细腻婉转,“你是为我的缘故回来的吗?是的。你记得我?记得。我记得你。……你宽恕我吗?你不走了?”[11]在赛斯的内心深处,“她感到需要证明她这样做是对的,是出于一种真正的爱”[12]。悲伤、内疚、母爱交织在一起,让她日夜煎熬。宠儿寄生于赛斯,“吞食她的生命,取走她的生命”[13],赛斯重又沦为奴隶,“吞噬一切的母爱的奴隶”[14]赛斯的话语句法支离破碎,标点停顿不畅,这种不遵守白人语言规则的文本表述,正是对白人话语权的挑战和抗议,也体现的黑人女性的自我意识觉醒。

在小说里,赛丝最初只是“目中无人,试图单独行事”[15]的人。“甜蜜之家”由“学校老师”接管后,她奇迹般地还带领全部孩子逃了出去,在路上还生下丹芙。她为此颇为骄傲:“是的。……当然,有人帮忙,帮了不少忙,不过还是我在干”[16]。她杀死亲生女儿,是因为她认为她有权利对自己及孩子的命运负责。赛丝以“宠儿,她是我的女儿。她是我的……”为开篇进行的内心独白,其语言变体也表现了她自己与黑人社区之间的隔阂。她杀婴后被带走,邻居们也反应冷淡,“没人说一句话。有嗡嗡声。根本就没人说一句话”[17]。丹芙解救赛斯的方式改变了赛丝的态度,表现了真正的黑人女性观。这种逐渐强化的女性语言变体,一方面表现女性独立意识的觉醒,一方面也体现了黑人女性要想获得解放,光有自爱和勇气是不够的。

丹芙的出现使整部小说的女性观趋于完整。她的内心独白有对母亲杀婴行为的惊骇,对外部世界的恐惧,对从未谋面的父亲的幻想,对拥有宠儿姐姐做伴的渴望。丹芙最后勇敢地走出家门请求邻居的帮忙“驱鬼”,赛斯在黑人社区的帮助下送走了宠儿,摆脱了历史的重压。这代表黑人单靠个人的力量是无法获得真正的自由我解放的。以埃拉为首的黑人妇女,宽恕赛丝,“……未来是晚霞;过去是留在身后的东西。如果过去不肯留在身后,那么,你不妨就得把它踩在脚下”[18]。语言变体的变化让读者最后明白,个人的价值标准要和黑人整个民族的价值标准统一起来,互相帮助和扶持才能摆脱悲惨的命运。而这种内心独白的语言变体涉及奴隶制度和黑人民族的精神创伤,不同语言变体的相互对话,打破了时间和空间、主观和客观的界限,揭示了小说的主题。

四、结论

德莱塞说过:美国这个国家只有未来,没有过去。莫里森从现在的角度追溯和挖掘过去,通过学习直面过去奴隶制的“鬼魂”以让它安息。因为只有健康的社会才能正视历史,才能拥有未来。就像宠儿的内心独白含义深长,大段的内容没有一个标点符号,像黑人的音乐。宠儿的回忆变成了整个黑人民族的历史回忆,赛斯变成了无数被剥夺了爱的权利的黑人母亲的集中象征。宠儿最后的独白变成了一句一行,如同诗歌般的文字,使分别代表过去(宠儿)、现在(赛斯)、未来(丹芙)的黑人女性得以心灵的交流,看出莫里森积极的女性观,她号召黑人女性能够直面历史,重新建立自我身份,坚守黑人文化传统,增强群体的力量,从而走出奴隶制的阴影并最终获得精神上的真正解放。

参考文献:

〔1〕Taylor-Guthrie, Danille, ed. Conversation with Toni Morrison[M]. Jackson: University Press of Mississippi, 1994.

〔2〕〔3〕王守仁,吴新云.性别、种族、文化:托妮·莫里森的小说创作[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4〕〔5〕〔7〕〔8〕〔9〕〔10〕〔11〕〔12〕〔13〕〔15〕〔16〕〔17〕〔18〕托妮·莫里森.宠儿[M].南海:南海出版社,2006.

〔6〕杨仁敬.美国后现代派小说论[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