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美人电影范文
时间:2023-03-26 21:19: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美国美人电影,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敢不敢》由法国著名电影配乐家PhilippeRombi担纲。有人评论PhilippeRombi在《敢不敢》中的配乐说:“《LaVieEnRose(玫瑰人生)》重新编曲融入自己原创的电影音乐中,让这张糅合了古典与爵士元素的浪漫情趣乐章,增添无限的复古情怀。电影还透过人声乐器LouisArmstrong、迪斯可动感歌后DonnaSummer、巴西著名人声清唱组合TrioEsperanÇ-ia,以及备受人们推崇、曾在2002年荣获法国音乐奖最佳女歌手的Zazie等4位各具特色的艺人灌唱不同版本的《LaVieEnRose》,来传达截然不同的爱情滋味。”是不是有点憎?如果对那些人名和组合不大了解,根本就是一头雾水,那看看下面这段吧。
来自波兰的苏菲在学校经常遭到同学的捉弄。只有朱利安愿意做苏菲的朋友。而苏菲要求朱利安和她一起来做恶作剧,并以此确认朱利安对她的友谊。这一次朱利安被爸爸关进了屋子,百无聊赖的朱利安戴上红绿眼镜进入到一个奇幻的想象世界,《玫瑰人生》第一次出现,钢片琴轻轻敲击出来微弱的旋律。朱利安和苏菲在舞台上扮演亚当和夏娃,朦胧的爱情开始了,像小声展开的《玫瑰人生》。
第二次《玫瑰人生》的出现是在苏菲姐姐的婚礼会上,婚礼上演奏出《玫瑰人生》的舞曲。苏菲和朱利安躲在桌子下面谈论将来:朱利安要做一个暴君,而苏菲长大了妻做馅饼。苏菲问朱利安将来在自己的婚礼敢不敢说“不”,朱利安说“敢”。又一个敢不敢的主意出现了,苏菲问朱利安敢不敢拉下桌布,朱利安勇敢地接受了挑战,苏菲也帮忙拽下了桌布,蛋糕、盘子纷纷摔落在地,姐姐的婚礼被搅得乱七八糟……
在朱利安妈妈的葬礼上,小小的朱利安泪眼蒙。教堂的丧钟响起,朱利安抬眼想看看会飞的妈妈,但却看到了站在屋顶上的苏菲,苏菲穿着粉红裙子、胸前挂着彩色花环,好像在挑战葬礼的哀痛,并且高声唱起《La Vie En Rose》,啦啦啦……葬礼上的人们谁能原谅这个可恶的小姑娘呢?只有朱利安透过泪眼微笑着看着苏菲。这歌声是让他鼓起勇气,继续前行,只有朱利安知道这是苏菲给他的安慰。
朱利安的父亲为了不让朱利安感到孤独,请苏菲的姐姐同意让苏菲在朱利安家里过夜,两个小伙伴头对着脚相伴而眠,《玫瑰人生》的爵士乐版,黑人爵士乐手路易斯・阿姆斯特朗(Louis Arm-strong)翻唱的《La Vie En Rose》再次响起,歌声继续到十年以后。“清晨,糟糕的事情发生了”,在路易斯・阿姆斯特朗沙哑的声线中,20岁的朱利安和苏菲用枕头互相攻击对方,就在父亲推门进来的那一刹那,飞舞的羽毛被全部推到了床底下。音乐突然消失,关上门,音乐再次响起,两人相视而笑。
生活中我们都不要这样残酷的爱,不要这种不会爱的爱,不要这种用愤怒和冒险和一切就不是爱的爱,让人信服的是我相信了朱利安和苏菲这种要命的爱的方式。一个新的敢不敢游戏是:苏菲在数学单人考试时内裤外穿!此一局的结尾响起了迪斯可动感歌后Donna Summer版本的《La Vie EnRose》,时间进入到哪个年代了呢?
下一个敢不敢的挑战是苏菲说朱利安不敢伤害自己。朱利安敢,他在浪漫宜人的餐厅里送给苏菲一对情侣戒指,在苏菲以为这是朱利安向她求婚的时候,朱利安在餐厅向大家宣布说,她答应做我的结婚证人了。爱的人结婚了,新娘却不是自己,苏菲眼含泪水。
接下来进入了不见面的平静的10年。平静的巴西清唱组合唱出《玫瑰人生》,朴实得像朱利安过着的建筑师的平常生活,一对儿女、贤妻,每天早晨上班前倒垃圾;而苏菲嫁给了足球明星。但是两个人谁都不能忘记过去,不能忘记那些疯狂激情的日子。
篇2
[关键词]美国黑人电影;男性;形象
在美国电影漫长的发展历程中,黑人电影凭借自身与众不同的艺术魅力而异军突起,成为世界电影发展进程中一股不可忽视的强劲力量。迄今为止,美国的黑人电影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带着自身独特的光芒已走过了90多年的艰辛历程,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1]目前学术界关于美国黑人电影的研究主要以个案分析为主,缺少系统性的论述。实际上,美国黑人电影中塑造了形形的男性人物形象,这些男性形象的存在不仅丰富了世界电影艺术长廊中的人物类型,而且还具有凸显主题的重要功能。因此,本文以男性形象作为视角切入点,从美国黑人电影中男性形象的嬗变、男性形象的塑造、男性形象建构的多元价值诉求三个方面出发,对美国黑人电影进行细致而深入的探究,由此管窥美国黑人电影中男性形象的特征及其所蕴含的独特审美意蕴。
一、美国黑人电影中男性形象的嬗变
1914年拍摄的默片《汤姆叔叔的小屋》可以看成是黑人电影的早期代表作,开创了一种全新的电影类型。[2]此后黑人电影便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成为美国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越来越多的电影工作者的重视。《紫色》《纽约黑街》《冲出布鲁克林》《光荣》等一系列美国黑人电影的出现,在丰富电影类型的同时,也见证着美国黑人文化地位的变迁,具有非凡的艺术价值。在美国黑人电影发展、壮大的历史进程中,影片中对男性形象的塑造也日渐丰满。美国黑人电影中男性形象的转变满足了观众多样化的审美需求,同时也还原了黑人男性的真实面目,现实意义明显。
首先,美国黑人电影经历了一个从边缘到主流、从稚嫩到成熟的发展历程。1914年拍摄的电影《汤姆叔叔的小屋》以南北战争为题材,讲述了一名忠心护主的黑奴汤姆带领黑奴进行斗争并最终取得胜利的感人故事。这部影片可以看成是早期黑人电影的代表作,奠定了黑人电影在美国电影界中的独特地位。随后,1915年美国电影之父大卫・格里菲斯执导的《一个国家的诞生》因其美化三K党在影坛饱受争议,黑人在片中仍是负面形象。[3]实际上,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美国黑人电影始终处于边缘化的地位,这主要表现在以黑人为题材的电影作品数量少,人们对其关注程度也不高。美国黑人电影真正走向主流是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事情。这一情况的转变既与美国黑人民权运动的蓬勃开展有关,又与美国社会对黑人态度的调整有关,美国黑人电影迎来了自己的繁盛时期。与之前相比,这一时期的黑人电影无论是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还是对主题的挖掘上,都表现出更高的水平,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挣扎锁链》《铁血教练》《林肯》《为奴十二年》等黑人电影开始走进大众的视野,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其次,伴随着美国黑人电影的不断发展与壮大,电影中男性形象的塑造也经历了一个从单一、扁平到丰满、多样的嬗变过程。早期美国黑人电影中对男性形象的刻画比较单一,这导致男性形象扁平,人物性格不够鲜明,缺少变化。例如,电影《汤姆叔叔的小屋》中对男性形象的塑造就较为单一,片中的黑奴汤姆叔叔、奴隶主圣克莱尔、利格里等男性人物的形象过于符号化。这种极端化的人物表现方式虽然有利于凸显人物性格,但不利于表现男性人物的成长历程,弊端明显。随着电影技术的发展与电影表现手法的多样,塑造性格迥异、个性鲜明的男性人物已成为大势所趋。伴随着黑人运动的开展,黑人电影也逐渐摆脱了边缘化的尴尬处境,类型众多的黑人电影占据了电影银幕,成为好莱坞电影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彰显了独特的艺术魅力。随之而来的是,片中男性形象的塑造也打破了早期黑人电影中的固有模式,开始走向多元、立体。例如,电影《弱点》以一个非洲裔男孩迈克尔・奥赫为主人公,讲述奥赫在不断拼搏后成为美国国家橄榄球联盟球员的不凡经历。片中对奥赫形象的刻画十分生动、饱满,生动地展现了男主人公的成长过程。美国黑人电影中的男性形象伴随着黑人电影的发展而逐渐走向成熟,丰富了男性人物的类型。
二、美国黑人电影中男性形象的塑造
长期以来,美国社会存在着严重的种族歧视意识。在白人的观念中,非洲黑人属于,他们野蛮、邪恶,需要白人来拯救。根深蒂固的种族歧视观念、不合理的种族隔离制度曾大行其道,致使黑人的社会地位低下,无法维护自身的基本权益。美国黑人一直积极地融入美国文化之中,主动争取自身的权益。美国黑人电影的蓬勃兴起就是黑人在文化方面努力斗争的产物。其中,男性形象的塑造经历了一个从单薄到丰满的演变过程,这不仅为美国电影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还预示着黑人话语权利的回归。
首先,美国黑人电影中塑造了众多正面的男性人物形象。这些男性人物或勤劳勇敢、或老实忠厚、或意志坚强,他们身上具有良好的品质,始终以正面的形象在电影中出现,这在美国黑人电影中有十分明显的体现。在《汤姆叔叔的小屋》中刻画了形形的男性人物,而最为成功的无疑是对汤姆叔叔这样一个男性形象的塑造。汤姆品格高尚、善良能干,对主人忠心耿耿。在经历了主人破产、被卖抵债、重伤致命等一系列打击后,奄奄一息的汤姆终于意识到黑奴只有斗争才能获得自由的道理。于是他劝说黑奴们进行反抗,最终取得了胜利。又如2013年上映的电影《白宫管家》改编自真人真事,讲述了主人公尤金・艾伦因为偶然的机会而获得白宫内务负责人的赏识,于是走进白宫工作的故事。影片中的黑人艾伦凭借自己的机智与敏捷的思维,得以在白宫任职34年,其间他服务了8届总统,从未出现过任何差池,因此成为白宫里人人尊敬的首席管家。可以说,这部电影中对于男性艾伦的形象塑造主要以赞扬为主,展现了黑人男性艰辛的奋斗史。实际上,黑人电影中除了塑造众多正面的黑人男性形象外,还刻画了许多品德高尚的白人男性形象,如《弱点》中收养奥赫的肖恩・陶西、《林肯》中废除奴隶制度的美国总统林肯、《为奴十二年》中帮助所罗门重获自由的木匠巴斯等都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其次,美国黑人电影中塑造了一系列有缺点的男性形象,与片中的正面男性形象形成鲜明对比。这些男性人物或自私自利、或脾气暴躁、或蛮横无理,他们身上总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缺点,电影以此来暴露人性的丑恶与阴暗,具有发人深省的重要作用。例如,斯皮尔伯格执导的电影《紫色》改编自黑人女作家爱丽丝・沃克的同名小说,描写了黑人女孩西莉如何在受压迫、受虐待的境遇中解放出来的故事。影片在讲述黑人女性成长过程的同时,也强调了黑人男性与女性的共同成长历程,这在艾伯特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黑人男性艾伯特粗鲁、凶狠,心情不好时就会对自己的妻子西莉拳打脚踢,这体现了他凶恶的一面。但是脾气暴躁的艾伯特并不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坏人,电影除了展现他的暴力之外,还刻画了他柔情的一面,这使得艾伯特的形象更加丰满。当艾伯特得知自己心爱的女人莎格生病的消息时,他不顾外界的流言蜚语执意将她接到自己的家中疗养,从这一个细节中就可以看出艾伯特身上仍具有善良的品性。又如电影《为奴十二年》中成功塑造的白人奴隶主埃德温・艾普斯、白人监工约翰・提毕兹等男性形象,充分展现了人性中恶的一面,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男性形象建构的多元价值诉求
美国黑人电影凭借全新的叙事视角、与众不同的叙事内容、多元的主题思想而得到观众的推崇,在美国电影史上占据着一席之地。实际上,美国黑人电影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意蕴,而其中多元的价值诉求主要是通过对男性形象的刻画实现的。
首先,美国黑人电影中男性形象建构的意义体现在电影通过对种族矛盾问题的反映,展现黑人群体对自由、平等的深切渴望。非洲黑人作为商品被卖到美洲,为美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长期以来的历史语境与政治原因,使得美国社会对黑人的认识存在根深蒂固的偏见与敌意,这导致种族矛盾问题的产生。伴随着美国黑人运动的发展,黑人的地位虽有所提高,但仍处于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地位,处境十分尴尬。于是他们在电影中通过展现男性黑人所遭受的不公平待遇而抨击种族歧视,揭示奴隶制度的罪恶。例如,在电影《杀死一只知更鸟》中,在种植园工作的黑人汤姆・鲁滨逊被诬陷犯有罪,在为自己申诉的过程中这位诚实的黑人男性感到绝望,于是企图逃跑,最终被射杀而死。影片中黑人鲁滨逊的遭遇,表面上看是由白人检察官一手造成的,而深层原因则是美国社会中存在的种族歧视与社会等级制度。片名中的知更鸟具有强大的象征功能,代表着天真无辜的人,而这个人正是被种族歧视所迫害的黑人鲁滨逊。[4]又如电影《为奴十二年》,掀开了废奴制之前美国历史的血腥一面,带给观众强烈的心灵震撼。黑人所罗门原本是一个生活在纽约的自由人,但是在两个白人的设计下,他被骗到华盛顿后遭到绑架,从此开始了自己长达12年的奴隶生涯。所罗门最后在好心人的帮助下重获自由,并用自己的余生为争取黑人的合法权益而斗争。影片通过对所罗门悲惨遭遇的刻画,表达了黑人对自由的渴望,揭示了奴隶制的黑暗与罪恶。
其次,美国黑人电影中男性形象建构的多元价值诉求,还体现在对“美国梦”的另类诠释。黑人电影除了表现黑人争取自由解放的题材外,还刻画了一系列自强不息的男性形象,以此来表现“美国梦”的主题。如穆奇诺执导的《当幸福来敲门》,讲述了黑人克里斯・加德纳在生活中遭受一系列打击之后,凭借自己顽强的意志与不懈的努力最终成为百万富翁的故事。生活在旧金山的黑人克里斯靠做推销的工作来维持生活,但是一系列突如其来的变故打破了他原本平静的生活节奏:丢了工作,妻子离家出走,独力抚养儿子……这时他才意识到原本平淡的生活是多么珍贵。但生活并没有将克里斯击垮,反而使他变得更加坚强、乐观。一次偶然的机会,克里斯得知做股票经纪人能赚钱,于是他立下志愿要成为一名出色的股票经纪人。在他坚持不懈的努力下,他终于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再如,《弱点》讲述了一个黑人青年追逐梦想的励志故事。身为孤儿的奥赫无家可归,不得已进入了孤儿院。和蔼、友善的陶西太太非常喜欢这个男孩,于是决定收养他,使他成为自己家庭中的一员。奥赫在陶西一家人的帮助下逐渐激发了自己的运动潜能,最终成为一名杰出的橄榄球手。《弱点》并没有将关注点聚焦在种族歧视的问题上,而是着重刻画了奥赫的个人奋斗史,这就是对“美国梦”主题的最好诠释。
黑人电影作为一种电影类型,它以真实再现黑人生存状态为主要内容,以挑战主流意识形态为目的,在思想倾向上表现出鲜明的反抗精神。其在好莱坞乃至世界电影史上,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给观众带来强烈的情感和视觉冲击。影片中的男性形象因为与众不同的性格塑造、匠心独运的人物设计而呈现出非凡的艺术魅力。《宠儿》中为自由为奋斗的西克索、《杀死一只知更鸟》中无辜死去的鲁滨逊、《铁血教练》中带领里士满篮球队走向成功的教练卡特等人物,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黑人电影也逐渐摆脱了预置黑人为受害者的模式,黑人与白人平等相处、和谐共荣必将成为今后黑人电影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 马海英.从黑人电影看美国黑人文化地位的变迁[J].电影文学,2009(03).
[2] 特里・弗朗西斯,犁耜.非洲裔美国人电影[J].世界电影,2012(05).
[3] 谭昕.社会状况和文化氛围的晴雨表――评好莱坞的无声故事片《一个国家的诞生》[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
篇3
关键词:电影《弱点》;种族歧视;黑人美国梦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2―0137―03
2013年7月13日晚至14日凌晨,包括旧金山、费城、芝加哥、华盛顿和亚特兰大在内,美国多座城市相继出现不同规模示威活动,抗议美国佛罗里达州一个法庭陪审团的裁决:认定白人协警乔治・齐默尔曼涉嫌枪杀非洲裔青年特雷翁・马丁的二级谋杀罪指控不成立。这起事件再次燃起了人们对美国种族歧视的思考。在美国,提及白人和黑人,人们就无法回避种族歧视,有色人种为自身能够享受平等权利的奋斗脚步从来没有停息过,因为他们坚信:在美国不分皮肤颜色,能够通过自身努力,自由地实现自我的成功,这就是“美国梦”。“美国梦”是一种承诺、精神力量,更是一种信仰;是美国民族精神的一种状态,更是美国大众的核心价值观。作为种族歧视问题一直存在的美国,黑人如何实现自己的“美国梦”?电影《弱点》取自迈克尔・刘易斯的名著《弱点:比赛进程》,用温情的路线书写了一个黑人“美国梦”的传奇感人故事,在这部影片中我们能找到答案。
一电影《弱点》
高大的迈克尔・奥赫来自黑人贫民区,母亲吸毒,更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被政府强制收留。在辗转于几个缺少爱的寄养家庭以后,他成了一个自卑、孤僻、不善言谈,保护意识极强的孩子。在最后的一个寄养家庭里,迈克尔和他的朋友一起被朋友的爸爸送进私立基督学校。迈克尔打篮球时所表现出的天赋被体育老师发现,独自力荐他进入该学校学习。他的平均成绩只有0.6分,在9年里上过11个学校,加上未能在领养家庭中得到温暖,逃家的他在寒冷的夜晚一个人流浪街头时,遇上了碰巧开车经过的富裕的白人陶西一家,并决定让他在自己的家留宿一晚……就这样,故事慢慢地展开,陶西一家的爱热情和包容,使他开始从悲惨的童年阴影中走出来。陶西太太和柯顿教练因材施教,让迈克尔身上橄榄运动的天赋大放光彩,成功地让他从门外汉转型为中学美式橄榄球联赛中震撼全场的黑马,之后靠体育奖学金项目进入NCAA一级大学,最终迈克尔经过努力进入了密西西比大学,并成为最佳全明星球员。
整个故事的节奏如此的舒缓、流畅,在陶西一家爱的包围下,迈克尔一点点地彰显他善良的本性,虽然对这种白人的爱有过质疑、挣扎和徘徊,但这些在爱的面前显现得是那么的微不足道。种族差异的问题在这部电影里似乎被忽略了:白人上流社会的陶西一家不费吹灰之力就接受了这个来自贫民窟的黑小子,他们用爱融化了这个来自底层社会的黑人小孩的心,在帮助迈克尔的过程中,有怜悯和同情,但更多让众多观影者看到的是陶西一家用美好、善良、尊严去帮助迈克尔找到人生的目标,“就像《弱点》的制片安德鲁曾经说的‘这就好像是一个时事故事,但我认为它并不是在制造复杂,而是在创造机会。它非常的及时,特别是在21世纪,我们生活在由无数家庭构建的社会中,然而人们心中互爱与互相扶持的想法却慢慢淡化。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故事,它向人们发出信息,希望能让人们正视这个问题。’”[1]制片人所说的“问题”是什么问题?在我看来就是黑人和白人之间的种族歧视问题。
二、电影《弱点》里暴露出的种族歧视
“在美国,黑人等少数民族始终是二等公民,在政治、经济、教育等问题上受到不同程度的歧视。黑人和白人之间,教育水平、就业率、平均工资等方面都有明显差距,由此形成的种族贫富差距和黑人的贫困化则是人人皆知。”[2]
迈克尔进入教室的那一刻,吵闹的教室顿时安静了下来,同学们投来讽刺鄙视的目光,随即是窃窃私语;老师在迈克尔第一次小考测试上,看到了空白的答案,也看到了一幅画:一个小孩儿孤独无助地站在一艘高大的船上。在随后的课堂上,他也曾经写了一首诗,叫《White Walls》:“I look and I see white everywhere, white walls, white floors, and a lot of white people.”不难看出,四周的白墙给了迈克尔很强的压迫感,在这个白色世界,没人愿意接纳他、理解他,就连该校的很多老师看到迈克尔交的白卷后,也觉得他愚蠢、懒惰、不可救药,我们同情迈克尔所遭到不公平的待遇。接下来,校长通知了他父亲死亡的消息,但是没有人追究其死亡原因,迈克尔本人也记不清上次见他父亲的时间;他不喜欢别人叫他“big Michael”,因为在英语里“big”是傻、笨的意思;迈克尔在学校的“Career Aptitude Test”中,“Protective Instincts”得了98分;在外出和陶西一家吃饭的时候,偶然看到了自己小时候就失散多年的弟弟……在这部电影中,类似这样令人难过的镜头还有很多,这充分说明了贫民区的黑人的生存空间的恶劣和冷漠。
陶西太太的朋友就代表着一部分美国白人对黑人的价值倾向,她们这样评价黑人社区:“I think it might ‘hurt ’me to go there, it might hurt your reputation to go there.”从这几句话可以看出在实际生活中,黑人和白人的居住区是有很大的贫富差距的:白人区大多生活的是富裕的中产阶级,接受过良好的教育、有正当的职业,而黑人居住区生活条件恶劣,很多黑人孩子中途辍学、流浪街头,甚至进入黑帮,走上犯罪的道路。所以在这些白人看来:黑人就象征着低贱、伤害和暴力,不应该与黑人为伍。虽然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美国黑人的权利和地位有所提高,但美国黑人仍需不断进行斗争来改善黑人的权利、地位和生活状况。
三、有种族色彩的“美国梦”
“美国梦”有着明显的种族色彩。黑人受歧视现象出现于1607年至1733年英属北美殖民地的建立时期,美国虽然在1776年宣布独立,但独立只是白人的独立并不包括黑人,1787年宪法中“将黑人、印第安人、妇女和穷人排除在人权保护之外”的规定,更是美国历史上的一大污点。在黑人的抗争下,1865年废除奴隶制,接着1870年明确赋予黑人男子投票权。1920年规定各州不得剥夺妇女的选举权。在风起云涌的民权运动的背景下,马丁・路德・金组织的蒙哥马利罢车运动,迫使美国国会在1964年通过了《民权法案》,才算废除了《种族隔离法案》。
正如默尔戴尔教授在《美国尴尬:黑人问题与民主》一书中指出的那样:“美国黑人知道,他们在美国社会中处于附属地位,这正是美国信条没有得以实现的后果。但是他们对美国信条的信奉并不仅仅是他们恳求自己未能实现的权利的手段。他们和白人一样,被这一信念的巨大魅力所吸引。他们也和白人一样,相信美国信条统治着美国。”[3]
美国信条指的就是“美国梦”,“美国梦”中人人平等的理想激发了黑人的民族意识,提升了他们的自信心,20世纪五六十年代轰轰烈烈的民权运动,不断批判种族不平等违背了美国梦的信念,让广大美国民众、尤其是白人意识到了种族歧视的不公平和荒谬,对黑人实现他们的美国梦有着积极的影响,20世纪下半叶,取得民权运动胜利后的美国黑人浩浩荡荡地登上文坛,其文学发展经历了“南部重建时期”、“哈莱姆文艺复兴”、“民权运动”、“黑人权利运动”、“黑人艺术运动”等,主题反映的大多是对美国社会中的黑人对自己身份所进行的思考。政治和思想上的轰轰烈烈的运动和反抗充分证明了“美国梦”对种族的不平等。黑人奥巴马赢得美国大选,美国产生了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有人说他诠释了“新美国梦”,但对我看来更多的是象征了种族歧视得到了正视。怎样来实现黑人的美国梦?电影给了我们答案。
四、电影《弱点》里展现的黑人美国梦的实现条件
1.社会对于个人理想的包容与指引
清教徒精神是“美国梦”的源泉。1620年9月,为了逃避英国教会的迫害,大约100名清教徒搭乘著名的“五月花号”前往北美,他们横穿大西洋来到马里兰,“美国梦”已开始悄然萌芽。不断发展的清教主义为美国社会留下了宝贵的遗产:塑造了美国人民勤俭致富的民族性格,同时也培养了其对社会的回馈意识,并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维护正义,积极投身到社会公益中。换句话说:成功实现了“美国梦”以后要去帮助有梦想的人。
作为美国梦的成功典型,陶西一家生活富裕,家庭美满,也一直在从事慈善事业,他们拯救了迈克尔,迈克尔也改变了陶西一家,陶西太太在朋友聚餐时对朋友说:“he is changing my life!”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电影《弱点》会有对陶西一家善行进行质疑:为什么会心甘情愿地帮助贫困的黑人迈克尔?影片最后的独白给了我们提示:遇见迈克尔才让陶西一家意识到自己的幸运,作为已经实现梦想的他们懂得感恩,愿意去承担社会责任,愿意用自己的财富、优势和爱去接纳这个智商低下、贫困自卑的黑人小孩儿,并帮助迈克尔自己实现了“美国梦”,这种感恩的方式就是去回馈社会,去帮助更多的人实现梦想。社会由千千万万个家庭构成,如果每个家庭都秉承这样的价值观,这个社会就能实现对个人理想最大程度的包容和支持,“美国梦”的传奇才能代代传承下去。
传统的励志片通常在传达这样的“美国梦”:不计出身,只要努力拼搏,就能取得成功,不难看出此类的影片过分夸大了个人的主观作用。就像一位叫做“尘之伤”的观者写下的影评一样:“……而这个梦想的潜在的前提条件是:整个社会充满了机遇,并且在机会面前人人平等。”①可以说,正是这样稳定的、可以包容一切的环境,这个懂得感恩、提倡回报和付出的美国大环境,确保了个人的奋斗不会被白费。出身黑人贫民区的迈克尔・奥赫意识到这个代表着美国社会的陶西一家对个人理想的指引,奋斗成为了橄榄球明星,而他的许多黑人的伙伴没有抓住机会,胡混街头。
2.自身的奋斗
《弱点》里迈克尔是出生在美国黑人贫民窟这个“社会盲点”里,他并不是个例。在美国像这样的情况属于大多数,大多数的美国黑人出生贫寒,家庭破碎,但迈克尔身上具有一切追逐美国梦的品质:内敛坚韧,人格独立,懂得感恩,倔强善良,勇于承担责任,在这部电影里表现出的是保护家人的强烈意识。迈克尔第一次留宿在陶西家,早上醒来的时候,把床铺整理得干净规整,这无疑不给陶西太太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身材高大,魁梧,但这不是他作恶像其他黑人一样流窜于街头的本钱,而是成为了陶西太太后来坚强的依靠:“I got your back ”; 当迈克尔用手挡住车的安全气囊,使陶西的小儿子SJ免于死亡威胁的时候,更加坚定了这个白人母亲收养迈克尔的决心,因为她看到了迈克尔的善良,以及对于家人、亲情的重视和强烈的责任感。
相反,自身不努力就无法摆脱恶劣的环境,没有权利去享受梦想的感召力量。影片最后,迈克尔・奥赫成为了橄榄球明星,没人会去注意他的黑人身份。但我们应该看到,迈克尔在黑人区的朋友走上了犯罪道路,尤其是那个具有优秀的运动技能的朋友在一次黑帮打斗中惨遭杀害。那么试想一下,如果迈克尔即使碰到帮助,而他自己随波逐流,自暴自弃,他的下场就会和他的朋友一样。
五、结论
黑人争取自身平等权利的抗争从来没有停息过,从黑人“政治行动派”的创始者道格拉斯,到奥巴马成功的连任,都说明有色人种的歧视问题一直存在,但是可喜的事情是这种歧视一直在弱化,但是不是没有。我们需要这种梦想的力量去支撑我们继续抗争,需要由千千万万像陶西一家这样珍视感恩,懂得回报,敢于担当社会责任的家庭构成的社会,去包容和指引个人理想,再加上个人的奋斗,就真的能实现像詹姆斯・亚当斯在1931年发表的《美国史诗》中对美国梦的定义是:“建立一个人人都能生活得更美好、更富足、更充裕的国度,人人以其能力和成就获得相应机会的梦想”。[4]
[注释]
①尘之伤.温暖的现代童话――《弱点》观感[BE/OL].http:///1143375/blog/383145.
[参考文献]
[1]肖沛雄,万文双.美国意识形态传播的“经典范本”――品评美国体育电影《弱点》[J].南方电视学刊,2012(03).
[2]Joseph, F.Healey.Race, Ethnicity, Gender and Class[M].California:Pine Forge Press,1995.
[3]Myrdal,Gunnar.An American Dilemma:the Negro Problem and Modern Democracy (2 vols.) [M].Pantheon Books,1962.
篇4
[关键词] 《乱世佳人》; 南方文化;文化成长;奋斗;生存
“开放、向上、充满活力”是美国文化的总体特点,是美国文化的标签。这一文化特点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数次的融合和裂变。在数次的融合和裂变中,以南北战争时期的南方和北方的文化融合最为典型。
对于南北战争的发生,很多人把原因归咎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而深层次上的原因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之间的冲突。文化的不同决定了思想观念的不同、生活方式的不同和行为方式的不同,经济生活是其中最为主要的一个方面,所以以经济矛盾为外在显性的冲突最先表现出来。对于美国这个时期文化的反映,电影《乱世佳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认识途径。通过这部作品,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南方文化在战争的外在夹持下艰难而痛苦的蜕变过程,体味到文化成长与变化的外在巨变下内在的细微变化,感受到文化变动时期处在文化体系中的“人”的选择与行为。从这个意义上讲,《乱世佳人》更像是一部美国南部文化成长的大片,而不是一部爱情故事片。
影片所反映的故事发生在1861年美国南北战争爆发前夕。在美国南方的佐治亚州的克莱顿县里,大片延绵的红土地上矗立着塔拉庄园、十二棵橡树等多座奴隶主的农庄,对于生活在这里的男人们来说,“棉花种得好”“骑马功夫精湛”“射击本领高强”“跳舞姿态轻松”“陪伴女士风度潇洒”“酒量豪爽”是最要紧的事,而对于女人们来讲,端庄、优雅、娴静是最重要的气质,找一个与自己地位相当的丈夫是最大的人生目标。几乎每个星期都有野餐会,漂亮的衣裙、时髦的装扮、丰盛的食物、盛大的跳舞会是这里生活的主旋律。
这里的人来自于四面八方,信仰个人奋斗,相信脚下的土地。塔拉庄园的主人杰拉尔德・奥哈拉来自于爱尔兰,是一个因政治原因从爱尔兰流落到这里的年轻人,他靠着好酒量和好牌技赢得了最为重要的东西:他的第一个奴隶和第一块土地。他在赢得了第一笔财富之后,靠着勤劳和坚毅,他的财富逐年增长,最终成为一个拥有100名奴隶的大庄园主。像杰拉尔德一样,这里的农场主都有自己的一部奋斗史,奋斗中的坚强不屈和对土地的热爱,构成了南方文化的主色调。这种色调在南方的每一个人身上都有体现,只不过是程度不同,表现方式也不同罢了。
南方文化的另一面是精致和优雅,这种精神特质的代表是十二棵橡树庄园,那里居住着喜欢读书、音乐和文学的韦斯尔克家族。这是连南方人自己也没有意识到的另一个精神层面。这种文化的两面性的结合不仅体现在庄园与庄园之间的互补上,还体现在塔拉庄园的内在组合上。杰拉尔德是一个其貌不扬的矮个子,在他个人创业成功之后寻找妻子的时候,却是非名门闺秀不娶的一个富有文化意味的举动,所以尽管杰拉尔德总是扯着嗓子大声喊叫,总是喝得酩酊大醉,但是他的妻子艾伦却是一个风度优雅、仪态万千、管家有方的女性。二者出现在同一个家庭中,事实上象征着南方文化的生长过程:坚强不屈、奋斗不息,为南方创造着财富,而财富的增长需要有度的节制和合理的方法来管理,只有二者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才能促进南方文化的健康发展。
但文化的成长并不是人的意愿可以左右得了的,于是二者并不能像杰拉尔德和艾伦的结合那样带来一个文化意义上的“塔拉”庄园,文化呈现出“两层皮”现象。一方面是优雅精致而没有实际意义的虚无主义,一方面是务实而扎实的实干主义,后者是文化的主流。
战争的临近改变了一切,为了保留农奴制,捍卫南方的庄园文化,佐治亚州脱离了联邦,战争一触即发。对于战争,南方人没有一丝畏惧。虽然部队是临时组建起来的,甚至连骑兵连队的马匹都准备不齐,但他们坚信不出一个月就可以以胜利结束战争。在南方青年所卷起的战争热情风暴中,只有一个人公然持反对态度,那就是瑞特。瑞特对战争的反对则来自于高瞻远瞩的认识:在南方少有铸铁厂、木材厂、棉纺厂和制革厂,没有战舰,“有的只是棉花、奴隶和傲慢。”断言“他们会在一个月内把我们干掉”。不管是大多数傲慢的南方人,还是像瑞特这样的反叛式人物,双方都把一个月作为结束战争的期限。然而战争不会在一个月内结束,它整整持续了3年之久。双方对战争的揣测和实际上的进程有如此大的差异,原因就出在对南方文化的认识不足上,认为南方人在一个月内取胜的太低估了北方文化的势力,而认为北方人在一个月内取胜的又太低估了南方文化的价值。
一场实力不对等的战争开始了,南方人靠的是对南方的热爱和坚持,北方人靠的是机械和金元,鲜血淋漓的战场后面遭受考验的是南方文化。当战争越来越不利于南方的时候,南方精神中的不屈和热爱却高高地昂起头来:年过70的韦斯尔克先生死在了战场上,塔尔顿太太最爱的骒马耐利死在了战场上,甚至连瑞特在战争必败的最后阶段也去参加战争了。斯嘉丽无论如何也不明白人们的所作所为:韦斯尔克先生根本就不应该死!因为他既不赞成南北分离,又反对打这个仗。瑞特“讲究吃喝享乐、厌恶南方、嘲骂参军打仗的人”,却去接受死亡的威胁和失败的结局。如果在战争的初期在南方的主战年轻人身上看到的南方精神是第一个层面的话,在战争的结尾阶段反战人士投入战争展现出的则是更深层次的东西,这两个层次都体现出了高度的热爱!为了热爱而热爱,不惜生命,没有理性,没有理由。
在南方的主流文化中,除了以上的两种精神,还有一种叛逆精神,这种不满足于现状、不想受约束的精神在战争中逐渐成为南方文化中的新生力量,其代表人物是斯嘉丽和瑞特。斯嘉丽的母亲和黑妈妈一心想把斯嘉丽培养成一个优雅的淑女,但是斯嘉丽却更多地继承了父亲杰拉尔德身上那种不屈、顽强的生存精神。在战争前这一点体现在斯嘉丽当得知自己的心上人卫希里要订婚的消息时,仍然要利用野餐会午休的机会偷偷地溜出午休室去向卫希里表白自己的爱情,希望一起私奔。表面上看这是为了爱情无所顾及,但实际上是对现有文化秩序的不遵守。正是有了这种思想,所以在十二棵橡树对人们嗤之以鼻的瑞特她很赞成,因为她觉得瑞特敢于力排众议,不娶一个“傻姑娘”做妻子是对的。就是因为斯嘉丽身上这种时不时显现出来的与众不同,使得她在女孩中间没有好人缘,表面上看是斯嘉丽的美貌引起的嫉妒,实际上是精神层面上的隔阂。在平时状态下,这种与生俱来的叛逆显现得还不是十分明显,但是战争来了。一切都与以前不一样了,饥饿成了第一位的问题。在斯嘉丽找吃的、持枪杀死北方的散兵、为了交税抢走妹妹的未婚夫、为了赚钱不惜雇用罪犯等行为中,我们再次看到出现在南方拓荒者身上强烈的生存奋斗精神。斯嘉丽在生存奋斗中虽然也在不停地反省:要是母亲知道我做了这些事一定会伤心的,但是母亲教给我的那一套怎么就一点用都没有呢?眼看着按着南方文化的规矩成长起来的同龄女子很多在生活面前悲惨地沦落,斯嘉丽甚至庆幸自己再也不会符合母亲的培养标准。从斯嘉丽的反思中,我们可以看到她对自己的改变并不满意,她也认为自己在丢失一些美好的“东西”。而对于瑞特来说,他的叛逆形象一开始就十分鲜明,因为他不肯娶一个因意外事故没能在当夜被送回家的女子为妻,让父亲撵出了家门。他身无分文,只能靠个人努力,用南方上层人看不起的方式赚钱。在他艰苦谋生的同时,他看到了外面的世界:北方和欧洲。于是他越发地看不起南方人的固步自封――只要有土地和奴隶就有棉花,只要有棉花就有一切。他清楚地认识到南方迟早会在北方的冲击下毁掉,所以他在南方人誓死保卫土地和奴隶时来回穿越生死线大发其财。从叛逆的起点和叛逆的终点来说,斯嘉丽和瑞特之间有着惊人的相似,所以斯嘉丽从第一面见到瑞特开始就觉得瑞特的话“有理”,始终把他当做一个“知己”:最困难的时候瑞特总是在她身边,而只要瑞特在身边她就能感觉到安全,像待在母亲艾伦身边一样。也是出于相同的认同感,瑞特从在十二棵橡树听到斯嘉丽不顾一切地向卫希里诉说爱情时就爱上了这个与众不同的女子,他坚信斯嘉丽是自己的“同路人”,无怨无悔地出现在斯嘉丽需要帮助的任何一个时刻。
然而斯嘉丽和瑞特的文化成长都是曲折的。斯嘉丽紧紧抓住卫希里不放,她对卫希里的爱情实际上是她对南方文化中“精致”一面的爱恋。在她的脑海中,卫希里始终是“在一个清晨,骑着骏马,披着霞光”出现在塔拉庄园窗外的形象,虽然她几乎从来没有弄懂过卫希里的心思,但她依然“爱”着卫希里。尽管瑞特不只一次地提醒斯嘉丽,卫希里只有思想,没有行动能力,他只能靠现成的财富或者别人的保护才能生活下去。但是斯嘉丽从来不肯承认卫希里的无能,她从骨子里认为卫希里生来就是过舒适生活的。斯嘉丽之所以如此地庇护卫希里,实际上是她对南方精致文化的深刻眷恋。所以,她在瑞特向她求婚时只承认自己喜欢瑞特,而心底爱的依然是卫希里。只有在玫兰妮死去时卫希里表现出的软弱,才让斯嘉丽真正看清了卫希里无力生存的真实,才意识到自己的真正所爱是瑞特。这个改变意味着斯嘉丽所代表的南方文化的新生力量终于从自发的成长状态走上了健康的自觉成长的道路。
和斯嘉丽的一路成长不同,瑞特的文化成长出现了一种向南方文化回归的趋势。在斯嘉丽的成长过程中,瑞特在绝大多数时候起到了一个“导师”的作用,他向斯嘉丽解释南方文化的闭塞、卫希里的无能、钱的作用等等,高举着叛逆的大旗。为了女儿美兰,他失去了先前蔑视南方文化不足的勇气:他自己可以不被南方接受,但是他要让女儿过正常人的生活。于是瑞特的文化人生开始了巨大的转折,他用各种各样的方式讨好亚特兰大城里的南方遗老们,以换得南方遗老们对女儿的认可。所以他和斯嘉丽的爱情结束原因不在于卫希里,因为两个人在文化成长中选择了两个完全不同的方向。
斯嘉丽的文化成长是南方文化的希望,她身上所代表的南方文化中的坚强和勇敢、变通和适应,为南方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它获得新生,只有这样南方文化才不至于为自我所毁灭,从而使南方文化走向北方文化,成为美国文化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 约翰・贝尔顿.美国电影美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0.
[2] 爱德华・C・斯图尔特.美国文化模式跨文化视野分析[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
[3] 汪波.当代美国文化透视[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1997.
篇5
关键词:《穿普拉达的女王》;女性主义;个人主义价值观
影片《穿普拉达的女王》(The Devil Wears Prada) 是根据劳伦・魏丝伯格(Lauren Weisberger) 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由大卫・弗兰科尔(David Frankel) 执导,梅丽尔・斯特里普(Meryl Streep),安妮・海瑟薇(Anne Hathaway) 和艾米莉・布朗特(Emily Blunt) 联袂出演。影片于2006年6月30日在美国上映。
影片讲述一个刚离开校门的女大学生安德丽娅・桑切丝 (Andrea Sachs) 进入了一家顶级时尚杂志社《Runway》当主编米兰达・普雷斯丽 (Miranda Priestly) 助理的故事,她从初入职场的迷惑到从自身出发寻找问题的根源最后成为了一个出色的职场与时尚的达人。但为了追求内心真正想要的生活,毅然离开了五光十色的时尚圈,猿肿隽俗约合不兜谋ㄉ绻ぷ鳎最终实现了自己最初的梦想,如愿以偿的选择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一、个人主义价值观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关于“个人主义”的解释是这样的: “一种政治和社会哲学,高度重视个人自由, 广泛强调自我支配、自我控制、不受外来约束的个人或自我。……作为一种哲学,个人主义包含一种价值体系, 一种人性理论, 一种对于某些政治、经济、社会和宗教行为的总的态度。” 依据这种理解,个人主义作为个性参与社会生活的态度、倾向和信念, 有其历史表现的必然性。总言之,在西方社会的文明进程中, 个人主义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人生观和世界观,具有整体性和普遍性意义,它构成了西方人赖以把握人和世界关系的基本方式和存在状态。
其主要内容是相信每个人都具有价值,高度重视个人自由,强调个人的自我支配、自我控制、自我发展。就是以个人为本位的人生哲学。从价值体系讲,个人主义认为,一切价值均以人为中心,个人才是最终目的,社会只是实现个人目的的手段和条件;从道义上讲,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任何人都有权利按自己的意愿去生活。从人性理论讲,即一个正常的成年人有选择自己生活目标及达到这个目标的手段的自由,任何人不应该作为其他人获得幸福的工具。
美国人认为,作为一个人都应该具有独立性、责任心和自尊心。具备了这些,也才不负作为一个人而受到关注和尊重。他认为个人主义价值观主要包括自主动机、自主抉择、自力更生、尊重他人、个性自由、尊重隐私等层面的具体内容。个人主义的实质在于以自我为中心,以个人价值的实现为最高目的的原则。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合理内核在于其重视人的价值,崇尚人的尊严,注重个人的自主和自我发展。
二、《穿普拉达的女王》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分析
跟许多初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一样,初涉社会的Andrea的第一份工作是迫于生计不得不选择的。她来到了著名时尚杂志面试,以聪明得到了主编Miranda的特许, 让她担任自己的第二助理。经一位老前辈的指点后,工作越来越顺,到后来主动换上了在时尚圈子里的衣服,完美地完成着她的工作。但最后通过与女魔头的交谈,发现自己得到了工作,却放弃了家人和朋友,并且为了工作上的进步要将别人打压下去之后毅然离开了杂志社。在著名的时尚杂志社工作并不是安迪来纽约的初衷,她想来纽约就是想做新闻记者,做一些她认为有意义的报道。让人欣慰的是,Miranda女王在失去安妮这个最好的助手以后,多少有一些失落,但是她还是用她的方式给了Andrea最宝贵的支持,亲自致电那家报社为Andrea作了“新职业推荐”,报社主编自然知道能够得到Miranda如此高度评价的女孩,一定是非常有价值的奇才。于是,Andrea如愿以偿,重新做回了自我,当她再次站在《Runway》杂志社楼下的时候,Miranda继续着她自己精致、准确、挑剔的时尚生活,而Andrea也有了属于自己一片天空。
每个关键的节点我们都可以做出决定。Andrea因为太聪明,所以她看到Miranda,她就知道这条路不是她想要的。她不想几十年后在那里痛苦地纠结离婚的问题,也不想要有一天需要牺牲背叛像Nigel一样的忠诚的下属。所以她选择走上另一条路了。Andrea知道女人要独立自主,追求生活,不忘初心。从Andrea身上我们看到了个人主义价值观,看到了她的自我支配、自我控制、自我发展;看到了她按自己的意愿去生活,选择自己生活目标及达到这个目标的手段的自由;看到了她不拿其他人作为获得幸福的工具。Andrea给我们展现了美国人崇尚的最完美的个人主义价值观。
Miranda职场生活光鲜靓丽,努力保住职位的职场拼杀,光彩奢华背后总是不可言喻的辛酸,家庭生活却一团糟,绯闻不断。女王选择战斗来隐藏自己的内心,打开车门面对无数的闪光灯的聚焦。每个人都有追求的权利,女王付出了代价,也实现了职场上的个人价值。
同样的,Andrea的同事Emily,她虽然小气、刻薄、八卦,但是在她病得要死要活的时候她依旧坚持工作,在影片结尾她出车祸之后不久她跛着脚来上班。当然有一部分原因是Miranda是个女魔头,但更多原因是因为她热爱时尚热爱在时尚圈的工作,这是她的自己的职业选择。她也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和价值。
三、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Feminism) 又称女权 (女权主义)、妇女解放 (女性解放)、性别平权(男女平等)主义,是为促进性阶层平等而创立和发起的社会理论与政治运动,除对社会关系进行批判之外也着重于性别不平等的分析以及推动性底层的权利、利益与议题。女性主义是随着妇女运动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旨在提高妇女在社会、政治和经济方面的政治权利。
Feminism在西方是指一种西方妇女争取男女平等的社会政治色彩浓烈的社会运动以及由此产生的思想和文化领域的革命。它的基本思想是反抗父权制文化对妇女的压抑和迫害,反对妇女的屈地位,要求妇女解放。女性主义理论的目的在于了解不平等的本质以及着重在性别政治、权力关系与性意识之上。女性主义探究的主题则包括歧视、刻板印象、物化、身体、家务分配、压迫与父权。女性主义的观念基础是认为,现时的社会建立于一个男性被给予了比女性更多特权的父权体系之上。这对促进社会进步具有积极的意义。
在国内外的女性文学批评和研究中,女性意识成为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它成为判断一部作品是否是女性主义文学的标准和尺度,是界定女性文学的最重要依据。
四、《穿普拉达的女王》的女性主义分析
现代社会中女性地位大大提升,女性作品日益增多,女性身份被人尊重...这都体现了女性主义的重大贡献。“女性主义”是一种社会文化,而“电影研究”是一种大众文化媒介。电影作为大众传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处不存在女性主义的研究。
魍车缬爸械呐性形象是刻板的。总是被塑造为具有“女性气质”的、温柔的、观赏性的、感性的性别角色,她们的领域被限制在婚姻、家庭以及依赖于男性的社会范围中。
显然我们的女王不是这样的。Miranda是男性主导社会的世界知名公司的最高领导,在公司掌握决定权,使男性成为任意指挥的对象。这一反传统刻板形象:她继承和打破了传统女强人打扮似男性的形象,时尚而具女性“气质”,知道如何把自己的女性魅力体现出来。而在家中卸去成功女性华丽光环显露其脆弱面,体现出了现代社会更多特权的父权体系下带给女性巨大的精神上和生活上的压力。在男性思维模式下,她失去了做家庭主妇的优势以及享受家庭生活的权利,而沦为了一个婚姻不幸福只会工作的工作狂。女性一旦进入男性主宰的社会,就由女性变成男性,臣服于由男性统治的社会。Miranda成为了事业的成功者,生活的失败者。Miranda婚姻破裂时说:“除非你能让他打消离婚的念头,我不怕他们怎么写我,但我觉得我的孩子们怎么办,她们又失去一个爸爸”,还有她说如果她是个男人,那么人们就只会着眼于她的成就,而不会在意她的家庭生活了都让我们体会到了男权社会女性的艰难和心酸。
而Andrea在最后离开风光无限的时尚圈实现她最初的梦想---报社记者。除了实现个人价值外,她的这个选择也是女性获得解放的标志,即拥有自由选择的权利,而她的选择也反映了她内心的世界观。
参考文献:
[1]史玮璇,佘婷.《穿普拉达的女王》的女性主义意义[J].电影文学,2010(24).
篇6
美国电影十大最具代表性女星排名 1.凯瑟琳赫本 凯瑟琳赫本是一位凭借着其演出作品四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的女演员,并在60年的演艺生涯中获得了12次奥斯卡奖提名,是美国电影和戏剧界公认的标志性人物和艺术瑰宝,也因其机敏风趣、举止高雅的性情成为好莱坞的传奇人物。
2.贝蒂戴维斯 贝蒂戴维斯是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协会首位女性主席,在演艺史中演绎了超100部电影、电视和戏剧,曾先后获得10次最佳女主角提名,2次最佳女主角奖,凯撒荣誉奖、AFI终身成就奖等多项重量级荣誉。
3.奥黛丽赫本 奥黛丽赫本是一位有着人间天使美誉的好莱坞最著名的女星之一,以高雅气质和品味穿着而著称于世的全球十大杰出女性之一,凭借《罗马假日》中的出色表演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而后又先后获得托尼奖最佳女主角等重要奖项,是世界影坛难得一见的瑰宝。
4.英格丽褒曼 英格丽褒曼是一位瑞典籍著名女演员,是继葛丽泰嘉宝后再在国际影坛大放光芒的瑞典巨星,凭借着《卡萨布兰卡》的出色演出而闻名于世,并曾三度获得过奥斯卡金像奖、两次艾美奖和一次托尼奖。
5.葛丽泰嘉宝 这是一位生于瑞典斯德哥尔摩逝于美国纽约的神秘女皇,曾三次被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并在1955年获得奥斯卡终身成就荣誉奖,作为美国影史的第一位女神她在电影史上的位置无人可替代。
6.玛丽莲梦露 玛丽莲梦露是美国20世纪最著名的女演员之一,至今为止依旧是美国人心目中的性感女神,全球十大魅力女星之一,凭借出演的《热情似火》获得金球奖最佳女演员奖,因她正值盛年的陨落也是她不少迷弟心目中的遗憾和谜团。
7.伊丽莎白泰勒 伊丽莎白泰勒凭借《战国佳人》《热铁皮屋顶上的猫》和《夏日惊魂》三部影片在1957-1959年间三度获得奥斯卡提名的拥有一双漂亮蓝紫色眼睛的女演员,后又接连获得两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柏林银熊奖最佳女演员,有着好莱坞常青树和世界头号美人的美称。
8.朱迪嘉兰 朱迪嘉兰有着45年歌唱生涯的知名歌唱家,凭借扮演在音乐剧舞台上的出色表演成为国际明星,凭借《绿野仙踪》而一举成名,并先后获得过格莱美奖、托尼奖、金球奖、爱卡最佳青少年演员奖等众多荣誉。
9.玛丽琳黛德丽 这位女明星是在好莱坞二三十年代可以与葛丽泰嘉宝分庭抗礼的女明星,演唱的《莉莉玛莲》成为二战中美德双方士兵均喜爱的歌曲,在德国电视二台民意评选活动中的最伟大德国人位列第50位,是20世纪最伟大的偶像之一。
篇7
关键词: 英语电影片名 交流功能 片名翻译
1.引言
电影,是中外文化艺术交流的重要途径。电影的交流首先是片名的交流,片名是先行使者,起宣传引导的作用。片名的佳译可为影片锦上添花,更好地促进国际间跨文化交流。由于中西方思维方式和审美习惯的不同,若将一些英语片名直译为中文,势必会削弱对观众的吸引和感召力。因此,本文在研究翻译片名四原则的基础上,探讨对由专有名词构成的片名的翻译。
2.英语电影片名翻译的四原则
根据彼得纽马克提出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原则的观点,语篇可分为表达功能型、信息功能型和劝说功能型。不同的文本适合不同的翻译原则。因此,译者应采取何种翻译方法,首先要考虑所面对的文本是文学作品还是非文学作品,在翻译的语言上是倾向于原文还是译文,翻译重点是放在原作还是译文读者上,在翻译目的上是提供信息还是规劝读者,然后译者才能根据各种文本的特点采用适当的翻译方法。电影片名的翻译属于劝说功能型,应侧重于交际翻译,翻译重点是译文读者,翻译目的是规劝读者。
因此电影片名应凸显影片内容,确立全片感情基调,吸引观众,增加票房为终极目标。在电影片名翻译跨文化、跨语言的转换过程中,应体现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特性和价值取向。在交际翻译理论的指导下,与电影片名的特点相结合,就形成了指导片名翻译的四项原则,分别为信息传递原则、文化重构原则、审美价值原则和商业价值原则。
信息传递原则就是要忠实传达内容,不能误译。如电影American Beauty流行的中译名有《美国丽人》和《美国美人》。但其实American Beauty指的是美国产四季开花的红蔷薇。用以表示爱情的纯真和坚定。电影以花喻人,以花表情,名花和美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了。台湾将之改译为《美国心,玫瑰情》,以中国玫瑰代替美国蔷薇,这才揭示了影片的精神内涵,别有意境。
文化重构原则是本文主要讨论的原则,本文拟将其再细分为两类。一是表述风格重构,要符合中国观众的形象思维习惯。二是文化意向重构,有破有立,跨越“超语言因素”和跨文化交际的障碍。
审美价值原则即在字里行间将原片名的美感经验传导给中国观众。电影片名的翻译,实际上是一种审美再创造。如果说话的审美意义表现在色彩上,那么英语电影片名的审美意义就体现在将原片名的美感经验传导给中国观众的字里行间。
最后,商业价值原则就是要吸引观众,增加票房收入。因为电影是一门文化性和商业性兼具的艺术,在片名翻译时需要考虑到商业因素,所以要求译者创造出观众所喜闻乐见的电影标题,引起其心理认同,激发审美愉悦而产生观看欲望。
3.文化重构原则和商业价值原则指导下的片名翻译
接下来本文将集中讨论由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组成的片名翻译。这类片名的特点是仅有单纯人名、地名构成,且冗长、不具有广泛意义。
下面给出两个例子,请分析更赞同哪种译名。
Casablanca――A.《北非谍影》
――B.《卡萨布兰卡》
A.B.两译法体现了中英文不同的风格。A贴近观众,B贴近原著。但作为故事片的片名,除了要忠实于原文外,更重要的是要吸引观众,实现其交际功能,以实现功能对等。所以,作为观众,《北非谍影》比《卡萨布兰卡》更具有感召力和吸引力,商业价值要更高一筹。本文认为,对于由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组成的这类片名的翻译,多数情况下应进行文化重构。同时,文化重构又分为两个层次,一是表述风格重构,二是文化意向重构。
3.1表述风格重构
请先观察下列三个例子。
The Bathing Beauty――《出水芙蓉》
Waterloo Bridge――《魂断蓝桥》
通过例子,我们会发现这类英文片名直白平实,低调陈述。而中文译名则鲜明生动,含蓄意蕴。这是由于中国人习惯于形象思维,为使译名鲜明生动,在选词造句上,特别喜欢用形象的词汇,含蓄意蕴,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不难想象,如果将这些英文片名直译成中文的话,其平淡无奇无疑将缺少中国观众所熟悉并期待的内涵。严复先生也说,“信”是“意义不倍(背)本文”,“达”是不拘泥于原文的形式,尽译文语言的能事以求原意明显,为“达”也是为“信”,两者是统一的。因此,在进行翻译时要凸显影片内容,传达主题信息。
3.2文化意向重构
谢天振在《译介学》中指出:“文化意向(Cultural Image)是一种文化符号,它具有相对固定的独特的文化含义,有的还带有丰富的意义,深远的联想,人们只要一提到它们,彼此间立刻心领神会,很容易达到思想沟通。”如中国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和英语国家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等。它们分别代表了典型的中西方文化意向。
浸润在由西方民族的文学、历史、哲学、宗教、传统、习俗和传说等因素构成的西方文化体系中的英语电影及其片名,形成了西方文化圈的隔膜,不为中国文化体系中的人所认识,成为翻译中的“超语言因素”和跨文化交际的障碍。为了能及时有效地使英语电影片名的中译名与中国观众沟通,达到令观众心领神会的效果,其片名翻译要受限于中国文化。在翻译的过程中,根据情况对英国文化进行选择、规范、强化、排斥、贬低,同时附加中国文化色彩,把极具中国特色的文化意向注入翻译中,重构为广大观众所熟悉、能意会、肯接受的崭新文化意向――这就是文化意向重构(reconstruction of cultural image)。
一部好的影片应该是主题鲜明的,不同的影片有不同的风格,像Of Mice and Men这类的社会,主题严肃,予人以警示或启迪。
本文还搜集了一些例子,仅供参考:
North by Northwest――A.《西北偏北》 B.《谍海疑云》
Blood and Sand――A .《血与沙》B.《碧血黄沙》
The Bathing Beauty――《出水芙蓉》
黄飞鸿――Once Upon a Time in China
3.3异域特色
英美有不少影视片是根据我国观众喜爱的著名文学作品改编的同名电影,它们也常常采用故事中主人公的名字或故事发生地作为片名,但是由于不少观众对电影主要内容和人物已有所了解,因此,这类片名直译可以保留其异域特色,更能激起名著读者的观看欲望。如:
Mulan――《木兰》
Jane Eyre――《简爱》
Sister Carie――《嘉莉妹妹》
同时,像大导演斯皮尔伯格的影片ET,AI,它们的中文译名是直译过来的,为《外星人》、《人工智能》,这类片名短小精悍,体现了影片的科幻题材,也是十分成功的。
4.结语
片名翻译,不是简单机械地照搬原片名的内容和形式,而是在译者对原片的内容、片名的来源和风格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体现译入语的优势,从而进行再创造,是译名在传达原片信息的同时,沟通观众感情,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审美价值。同时由于电影是非常商业化的艺术形式,电影片名也具有很明显的交际翻译特性,要时刻以观众为中心,还必须符合译入语观众的理解需求,具有充分的吸引力,这才能成为理想的译文。
参考文献:
[1]Peter Newmark.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Hertwoodshire: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1988.
[2]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3]蔡东东.英美电影鉴赏[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0.
[4]秦秀白.文体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
[5]郭著章,李庆生.英汉互译实用教程[M].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6]贺莺.电影片名的翻译理论和方法[J].外语教学,2001,(1).
篇8
电影是本世纪最广泛且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形式之一,电影不仅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文化娱乐生活,而且还在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传播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电影片名是外来电影的窗口和门楣,电影片名犹如电影的品牌商标,具有极强的“引导”作用。好的片名不仅言简意赅地解释剧情,还能直接影响观众对电影的理解和审美鉴赏。要做好英汉电影片名的翻译,让国人充分欣赏到英文电影的艺术魅力,首先就要选择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策略。作为世界电影史上最具代表和典范意义的奥斯卡金像奖的评奖已经进行了84届,奥斯卡的历史就是世界电影发展的历史。下面从历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片名的翻译,分析片名翻译策略的作用。
一、信息策略
翻译必须遵循译名且近于原文本的原则,这就是信息策略。翻译英文电影片名的理想境界是在语言、文化信息和功能特征三个方面与原片名的忠实、统一和对等。 翻译专家严复先生认为翻译的首要策略就是“信”, 即要忠实原文。在翻译电影名时,能直译的尽可能直译,既保持原名的原汁原味,体现整个作品的原风原貌,又求得片名和电影内容的统一美,还直接反映出电影片名的原信息和翻译后的目的语信息以及电影的主题。在历届84部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影片中,有34部电影的片名翻译采用了信息翻译策略。 例如:第1届1929年的《翼》(wings),第2届1930年的《百老汇的旋律》(the broadway melody),第5届1933年的《大饭店》(grand hotel),第18届1946年的《失去的周末》(the lost weekend),第29届1957年的《环球旅行八十天》(around the world in 80 days),第30届1958年的《桂河大桥》本文由收集整理(the bridge on the river kwai),第34届1962年的《西区故事》(west side story),第35届1963年的《阿拉伯的劳伦斯》(lawrence of arabia),第38届1966年的《音乐之声》(the sound of music),第40届1968年的《炎热的夜晚》(in the heat of the night),第42届1970年的《午夜牛郎》(midnight cowboy),第45届1973年的《教父》(the godfather),第47届1975年的《教父二》(the godfather, part ii),第48届1976年的《飞越疯人院》(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第51届1979年的《猎鹿人》(the deer hunter),第53届1981年的《普通人》(ordinary people),第54届1982年的《火的战车》(chariots of fire),第58届1986年的《走出非洲》(out of africa),第61届1989年的《雨人》(rain man),第62届1990年的《为戴茜小姐开车》(driving miss daisy),第63届1991年的《与狼共舞》(dances with the wolves),第64届1992年的《沉默的羔羊》(the silence of the lambs),第65届1993年的《不可饶恕》(unforgiven),第66届1994年的《辛德勒的名单》(schindlers list),第68届1996年的《勇敢的心》(braveheart),第69届1997年的《英国病人》(the english patient),第72届2000年的《美国美人》(american beauty), 第73届2001年的《角斗士》(gladiator),第76届2004年的《指环王3王者归来》(the return of the king),第77届2005年的《百万金婴》(million dollar baby),第78届2006年的《撞车》(crash),第81届2009年的《贫民窟的百万富翁》(slum dog millionaire),第83届2011年的《国王的演讲》(the kings speech),第84届2012年的《艺术家》(the artist),都保留了原名语言、文化信息和功能特征,清楚地告诉观众这个电影的内容。
根据当代翻译理论界的权威奈达(eugene nida)的翻译理论,“译文读者对文章的反应应该能够和原文读者在理解和欣赏后的反应一样。” 那么运用到片名翻译, 就是译文读者所得到的信息和印象,应该和原文读者一样。也就是说译文所承载的信息量应该尽量与原文一致,忠实地转述另一种语言所传达的信息。
二、文化策略
电影是语言文化的一扇窗口。每一种语言都蕴含着各自丰富的文化信息,翻译并不仅仅是两种语言代码之间的转换,而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一个好的译名能够体现原名中的文化因素,让译文读者去欣赏这些异国风味,加强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当文化差异太大而无法轻易被另一个文化接受时,信息策略的直接翻译就会导致误解和文化冲突。这时文化翻译策略就可以弥补信息策略的一些不足。也就是说,当文化差异太大而无法轻易被另一个文化接受时,最好采用文化翻译策略下的归化法。这样翻译的片名才能让观众真正地了解电影的主旨和主题,加深中国人对西方历史文化的理解。
(一)归化法文化翻译策略
归化法是一种以目标语文化为导向的翻译方法。归化法强调风格对等、文化对等和语言对等。归化法将原文中的文化对等地嵌入目标语文化的行为模式中, 从而避免文化冲突, 帮助读者理解原文。因此,使用归化法能够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流, 目标语读者能用他们自己的文化视角理解译文。例如,在第67届1995年的
《阿甘正传》(forrest gump)中,对与现代社会不相融合的弱智者、单纯、善良、勤奋和执著创造着人生奇迹主人公不称“甘普”, 而叫“阿甘”, 进一步缩短了人物与观众的距离, 符合中国文化中的亲切感。“正传”往往不正写,常常亦庄亦谐,讽喻人生,切合中国文化传统。第3届1931年的《西线无战事》(all quiet on the western front)中的“无战事”的翻译, 第8届1936年的《叛舰喋血记》(mutiny on the bounty)中的“记”的翻译,第10届1938年的《左拉传》(the life of emile zola)中的“传”的翻译。第17届1945年的《与我同行》(going my way),第1947年的《黄金时代》(the best years of our lives), 第20届1948年的《君子协定》(gentlemans agreement),第25届1953年的《戏中之王》(the greatest show on earth),第26届1954年的《永垂不朽》(from here to eternity),第27届1955年的《码头风云》(on the waterfront),第46届1974年的《骗中骗》(the sting),第39届1967年的《四季之人》(a man for all seasons),第59届1987年的《野战排》(platoon),第60届1988年的《末代皇帝》(the last emperor)中的“末代”的翻译,第71届1999年的《沙翁情史》(shakespeare in love)中的“情史”的翻译,第80届2008年的《老无所依》(no country for old men)等的英语片名翻译都采用归化方法,消除了文化间的误解, 迎合中国观众的品味。
但是,如果对源语文化一味采取归化译法,虽然照顾了目的语的读者,但源语所承载的异国文化信息却丧失了,这不利于世界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了解与交流。特别是在英语成为一种国际性的语言后, 很多中国人都在学习英语, 大家也开始了解并接受文化间的差异,看英文电影就是为了能了解西方文化, 真切地感受异国情调。所以异化法文化翻译策略也就常用于片名翻译中。
(二)异化法文化翻译策略
异化法则是一种以源语言文化为导向的翻译方法, 翻译尽量保持原文的语言特点、陌生感,向读者展示异国风味。异化法认为应该使译文处于最自然的状态,有别于信息翻译策略的绝对“忠实”,相信读者有足够的异国文化知识和想象力来理解异国文化特点。
首先, 异化翻译片名的电影通常是中国观众已经非常熟悉的人物或故事。例如第21届1949年的《哈姆雷特》(hamlet),第32届1960年的《宾虚》(ben-hur),第43届1971年的《巴顿将军》(patton),第55届1983年的《甘地》(gandhi),第57届1985年的《莫扎特》(amadeus mozart),第70届1998年的《泰坦尼克号》(titanic)片名都是全世界家喻户晓的人物或故事。
另外,采用异化翻译策略片名的电影本身就是为了介绍异域文化,展示国外的人文、地理、历史、文化, 加深了中国观众对异域文化的了解。例如第4届1932年的《壮志千秋》(cimarron),第6届1934年的《乱世春秋》(cavalcade),第9届1937年的《歌舞大王齐格菲》(the great ziegfeld),第15届1943年的《忠勇之家》(mrsminiver),第28届1956年的《马蒂》(marty),第31届1959年的《琪琪》(gigi),第36届1964年的《汤姆·琼斯》(tom jones),第41届1969年的《雾都孤儿》(oliver),第49届1977年的《洛奇》(rocky),第50届1978年的《安妮·霍尔》(annie hall),第52届1980年的《克莱默夫妇》(kramer vs.kramer),第56届1984年的《母女情深》(terms of endearment),第75届2003年的《芝加哥》(chicago),第82届2010年的《拆弹部队》(the hurt locker),这些电影都是讲述发生在美国的普通或传奇人物的故事,采用的异化翻译策略为目标语及文化注入新的元素,带来了精彩和特色,促进了文化交流。
归化翻译和异化翻译两种方法都能在目的语文化中完成其翻译任务, 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两者之间相辅相成, 并存于翻译过程中。在上述的84部奥斯卡最佳影片片名翻译中,有36部采用了文化翻译策略,可见文化翻译策略在电影片名翻译中的重要作用。
三、审美策略
西方电影片名的翻译常常使用审美策略。著名翻译理论家奈达(eugene nida)说:“翻译含义远比科学大得多。翻译是一种技能,但归根到底,完全令人满意的翻译是一种艺术。”可见翻译所具有的艺术本质以及自身独特的艺术美学特征。而电影本身就是艺术。那么翻译电影片名就是一种创造性的艺术活动,这就需要翻译的审美策略。美学原理告诉我们:任何美的事物都是形式美和内容美的辩证统一。电影片名的形式美就是指片名的美,而内容美包括意境、新颖、特色等美学特征。片名翻译的是用另一种语言来诠释原文中的形式美和内容美,还要达意传神,符合国情及文化传统。例如第11届1939年的《浮生如梦》(you cant take it with you)中的“如梦”, 第13届1941年的《蝴蝶梦》(rebecca)中的“蝶梦”,第14届1942年的《青山翠谷》(how green was my valley)中的“青、翠”,第24届1952年的《花都舞影》(an american in paris)中的“花、舞”,第74届2002年的《美丽心灵》(a beautiful mind)等。这些片名的翻译把文雅、诗意体现了出来,具有符合中国人思维习惯和审美观的美感和艺术性。
四、商业策略
翻译中的商业策略是一种因为实际需要而故意灌进原来没有的意义的一种翻译方法, 有别于翻译信息策略那种严守作者本意的目的“忠实”,不同于审美策略那种美学艺术的“小资”,也区别于文化策略那种力求神似的“和谐”。翻译的商业策略就是改头换面地翻译电影片名,以适应本土市场。形貌神都不似而有异,而是要故意带上暴力、刺激及血腥的特点,灵活改写,目的只有一个, 就是促销和增加利润。例如,第12届1940年的奥斯卡奖的经典名片《乱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围绕着女主人公反映出了美国南北战争前后美国南方人民困苦的生活和不屈不挠的生活态度。第23届1951年的《彗星美人》(all about eve)讲述一个女演员为了成名不择手段。第37届1965年的《窈窕淑女》(my fair lady)中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女孩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生活经历。这些影片的故事内容非常精彩,可是原英文片名体现不出原来魅力,于是翻译完全变成了改写,译名中的“佳人” “美人”“淑女”的译文都不存在于英语原片名中, 可谁不爱看佳人、美人、淑女呢?这样的翻译带来了极佳的商业效果。再例如,第7届1935年的《一夜风流》(it happened one night),第33届1961年的《桃色公寓》(the apartment),“风流”“桃色”这些词也都不存在于原名中,但这样的片名刺激而有吸引力,也就达到了商业目的。还有第16届1944年的《北非谍影》(casablanca),第22届1950年的《当代奸雄》(all the kings men),第44届1972年的《法国贩毒网》(the french connection),第79届2007年的《无间道风云》(the departed),这些片名译文中的“谍影”“奸雄”“贩毒”“风云”等字眼制造了悬念, 创造紧张气氛, 呼唤和刺激人们去看电影。电影也就成了艺术和商品的结合物体。电影的制作成本几乎是所有艺术品成本中最高的。电影商家希望从电影中获利, 而不是赔本,对电影片名的翻译自然也应该体现其商业价值。这也是时代文化语境下的翻译特征。
篇9
拍片权大起大落的背后
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周末票房尤为受人关注。周一早就被好莱坞人看做新一周的开始,他们更关心的是谁获得了新剧本。可今天好莱坞人更关注的却是已走入拍卖大厅的剧本拍片权。一旦开门,剧本信使便会蜂拥而入,不管三七二十一,将好剧作抢到手再说。哥伦比亚、派拉蒙、米高梅、迪斯尼、华纳兄弟、环球和福克斯,甚至新线电影公司对争抢好剧拍片权都毫不示弱。剧作拍卖完成,剧作家们才得以喘口气细数自己的得失。
从上世纪末到2008年,好莱坞剧作家们经历了从低谷到巅峰,然后再回到低谷的海啸般的洗礼。拍片权之所以跌入低谷,是因为票房不好;之所以偶尔直冲云霄,是因为影人获得奥斯卡金奖。一石激起千层浪,1998年剧作家阿兰·波尔将《美国美人》卖给梦工场,获得25万美元的剧作版权费后就引起不小的波澜;1990年卡列·科瑞将一剧本出售给莱德利制片公司,获利50万美元,1994年本·阿弗雷克将《猎奇好意志》出售给城堡滚石娱乐公司获利67万美元。之后,好莱坞人才意识到,剧作家是笨猪的说法已成为过去,而今一夜暴富已不再是神话。
说来话长,剧作牛市起始于上个世纪末,剧作拍片权市场犹如“银行已关门,铁路还在延伸”的说法。但之后,好莱坞剧作成交数量急剧下降,从1995年的173部下降至2010年的55部。是什么残杀了剧本市场?回答只有一个:技术。对好莱坞人来说,电影商业犹如玩魔术,电影有光有影已很不够。自从爱迪生发明移动图像,电影对剧本的需求就一直未中断。实际上,剧本争夺战早在那个时代就已开始。剧作家收入低,因此被看作“安德伍德旗下的笨猪”,仅相当于编导手下的“打字机”。著名的洛杉矶格鲁夫广场则被称为阴险的角落,因为这里经常成为剧作叫卖地,也是美国剧作家协会基金会所在地。影剧编导要找剧作家来这里,剧作家要出售拍片权来这里,影迷要见剧作家也来这里。在此之前却从不是这样,剧作家曾为合同创作,一度被《生活》杂志描述为“制服贫民”。而剧作家为写出精彩的剧本,他们还不得不到处游走,法庭、荒野,甚至福特汽车组装线也留下了他们的身影。
在好莱坞黄金时代,杰克·华纳一边掌控片厂,一边审查剧作家的笔锋。他认为,好剧应该是原创,应该产生不同凡响的效果。美国大萧条时期,剧作家普利司通·斯特吉创作的《权威与荣誉》曾以1.7万美元(含税)的价格卖给福克斯,这在当时已是高价,可斯特吉却陷入前所未有的四面楚歌境地,为此该片制作编导整整抱怨了他7年,演员、制片商更是怨声载道。后来他索性自己编导完成了这部剧。
炒剧作如炒股票
1948年,美国最高法院试图打破制片公司在制片与发行商对剧作与影片发行的垄断,好莱坞剧作家协会也创立了自己的中介机构,企图改变剧作家按合同创作的模式,这种局面由来已久,要改变谈何容易。但有一件事让制片厂彻底改变了交易模式:1940年至1955年,米高梅连续陷入地狱般亏损,他们把祸根推到剧作家身上。理由是,剧作家未能按编导的要求修改剧本,弄巧成拙。独立小说家兼剧作家威廉·高曼的《哈勃》一剧则是典型的一例,他的剧作几乎家家都看好,其拍片权价格越走越高,一度炒到40万美元,相当于今天270万。该剧落入华纳兄弟公司之手后,随之而来的也是抱怨,称他是该公司亏损的根源。后来,几乎无人再找协会拍卖剧作,剧作家协会遭遇了最长期限的“罢工潮”。当时,剧作家中最时髦的一句话是:“我厌恶洛杉矶!”好莱坞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剧本荒。
直到1969年,高曼获得奥斯卡奖最佳剧作家桂冠后为保护自身的利益,他打破先收款后创作的常规,决定“先创作,后出售”。他当时也被看作最高收入的剧作家。5个月后,好莱坞公司手里的好剧作捉襟见肘,原创更是寥寥无几。由于作家迟迟不愿推出剧本,迪斯尼公司别出心裁,相继推出滑稽小电影。直到1988年整整一年,华纳兄弟推出了24部影片,而迪斯尼出人预料的晦气,仅推出2部还乏人问津。
但好莱坞剧作家不乏后起之秀。电影经纪商的崛起催生了一代代新秀,但他们却不这样看,认为这是因为制片商一天也离不开片材。因此,经纪商的作用日益显山露水,他们逐渐走到前台。那时,他们的邮箱每天都被雪片般飞来的邮件填得满满的。他们首次提出“好剧是王”的说法。阿兰·嘉斯勃在威廉·莫瑞斯剧作公司做经纪人24年。仅1995年,他就帮助剧作家成功的推销了14部剧,获利600万美元。如今,他已拥有自己的经纪人和制片公司。影剧用拍卖方式成交已成为大势所趋。为提高效率,他制定了规则,撮合一笔交易期限为5天。但也有例外,环球制片公司的原合作者唐纳·郎勒回忆说,倘若剧作家能保证票房收入,那么价格自然可上去,而制片好不好,影界人士认为,取决于诸多因素。
90年代初,拍片权价以6位数成交已常态化。1990年初动作片《TheTickingMan》拍片权成交价上百万美元。该片题材为:有感知的机器人使用核武摧毁莫斯科。此后,剧作经纪商纷纷设定成交最长期限,一时间,整个好莱坞为抢好剧而风起云涌。那一年莫瑞斯经纪公司成功撮合14部剧,竟有10部价格上百万。1990年7月,《纽约时报》大幅报道:“不得了,剧本上百万”。而事实上这一纪录很快被艾斯特哈斯的《本能》刷新,拍片权交易达300万美元。该剧作家随后透露说,创作该剧仅花13天时间。另一位还在加州大学读书的23岁年轻人布莱克听说后,连夜赶出一剧本《致命武器》,推出后瞬时成交25万美元。后来,该片为制片商带来1.2亿美元的全球票房,《本能》带来的票房收益更是达3.53亿美元。
女剧作家黛博拉·卡普兰那时年仅24岁,她与搭档合作,追踪一怀有试管婴儿的妇女,然后创作出剧本《家庭方式》,售价40万美元,但她后来创作的《清晨婚姻》与《99个问题》乏人问津。此后,好莱坞剧本市场风起云涌,恶炒剧本已到了疯狂的地步,剧本题材越怪诞离奇越被看好,《美国攀》和《怪兽婆婆》也鸡犬升天,剧本交易已彻头彻尾的股票化。
尽管并不是所有剧本都可以炒,但所有人都在说,“创作吧,一夜发财,确定无疑!”一旦某剧热浪翻滚,那么经纪商、制片人、编导都会复杂的跳起“三步舞”。他们手中都有两件武器:电话薄、速递信息,但交易却没有标准,毫无规则;而隐姓埋名的经纪商们纷纷趋之若鹜,都扬言“我们是很有实力的大制片商!出得起高价!”他们究竟是哪家公司,已不重要,重要的是怎么稳住版权人,别把东西给人。前哥伦比亚电影公司总裁马克·坎通曾说,能否买好剧已成为好莱坞的另一场战争。入行者都雄心勃勃,好高骛远。
乐极生悲的剧作市场
1996年,《独立日》剧作犹如一枚重磅炸弹,哥伦比亚公司率先夺得拍片权,原因是他们抬出了当时最走红的情景剧演员明星威尔·史密斯,可没想到快煮熟的鸭子也会飞,版权最终落入20世纪福克斯公司之手,原因是福克斯已预先垫支750万美元。制片商迪安·戴福林曾涉足《独立日》,他奉劝福克斯别染指并称他们早有合约,但没能成功。因为在电影商界,人人都知道自身的地位。剧作家若手中有好剧,编导、制片商会穷追不舍。此时,剧作家被看作了“重要元素”。《独立日》争夺战尚未结束,一个又一个高利润重磅炸弹推出:《长道晚安的吻》(TheLongKissGoodnight)喊价达400万美元,最后以500万成交。该片完成制作,推票房却不尽人意,仅为8900万美元。紧接着《小贼、美女》(KissKissBangBang)剧作推出,经纪商们最终感到力不从心。
2002年好莱坞成交114部剧,2005年下滑至58部。据称,成交下滑的原因是美国的家庭影院市场崩溃。好莱坞2007年的现金流下滑至30亿美元,周转金接近枯竭。
如果说1988年好莱坞剧作市场从跌入低谷,那么2007年11月5日美国作家行会(W.G.A)颁布新规后整整100天,它给经纪商带来一场百日噩梦,史称“比鲁斯的胜利”。剧作家无法再依靠经纪商了,他们不得不自己与制片商谈价论剧,制片厂再也难以接到交易电话。后来,人们把炒剧作称之为:剧作家赢得了市场,输掉了才能。有制片公司曾向艾斯特哈斯投下1000万赌注,要求他迅即写出举世无双的新剧。为钱而战,剧作家再次被人绑住了手脚。2008年,《哈利·波特》让人耳目一新。剧作市场随着美国金融危机的加剧,金融企业企图涉足好莱坞剧作市场,美林公司试图向好莱坞注资数十亿,但眼睁睁的看着市场走入低谷。2011年好莱坞剧本成交仅119部,推出电影仅104部,低于2006年的124部,却好于2010年。2012年剧本成交略有回升,成交96部。
篇10
1、《和平年代》里的话:当幻想和现实面对时,总是很痛苦的。要么你被痛苦击倒,要么你把痛苦踩在脚下
2、生活不是电影,生活比电影苦——《天堂电影院》
3、男人在结婚前觉得适合自己的女人很少,结婚后觉得适合自己的女人很多
4、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和死,而是站在你面前却不能说:“我爱你”——《星愿》
5、每天你都有机会和很多人擦身而过,而你或者对他们一无所知,不过也许有一天他会变成你的朋友或是知己——《重庆森林》
6、人生就像一座山,重要的不是它的高低,而在于灵秀;人生就像一场雨,重要的不是它的大小,而在于及时。
7、令狐冲说“有些事情本身我们无法控制,只好控制自己。”
8、深情是我担不起的重担,情话只是偶然兑现的谎言。
9、我们也许可以同时爱两个人,又被两个人所爱。遗憾的是,我们只能跟其中一个厮守到老。
10、我爱你,为了你的幸福,我愿意放弃一切--包括你。
11、爱上一个人的时候,总会有点害怕,怕得到他;怕失掉他。
12、有些人注定是等待别人的,有些人是注定被人等的。
13、我们要学会珍惜我们生活的每一天,因为,这每一天的开始,都将是我们余下生命之中的第一天。除非我们即将死去。——《美国美人》
14、痛苦这把犁刀一方面割破了你的心,一方面掘出了生命的新的水源。
15、做人如果没有梦想,那跟咸鱼有什么区别?——《少林足球》
16、开始的时侯,我们就知道,总会有终结。
17、死亡教会人一切,如同考试之后公布的结果??虽然恍然大悟,但为时晚矣!
18、生活是一位睿智的长者,生活是一位博学的老师,它常常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为我们指点迷津,给我们人生的启迪。
19、当我站在瀑布前,觉得非常难过,我总觉得,应该是两个人站在这里。——《春光乍泻》
20、爱情使人忘记时间,时间也使人忘记爱情。
21、屋子坍了,你还把自己关在里头!快快出来罢。还有别的地方可以住呢。
22、人生如一本书,应该多一些精彩的细节,少一些乏味的字眼;人生如一支歌,应该多一些昂扬的旋律,少一些忧伤的音符;人生如一幅画,应该多一些亮丽的色彩,少一些灰暗的色调。
23、上帝会把我们身边最好的东西拿走,以提醒我们得到的太多!——《四根羽毛》
24、他想找葛拉齐亚谈一谈。他觉得把自己的生活去和他商量,心里非常愉快;这样他可以假想她是参加他的生活的。
25、爱情要完结的时候自会完结,到时候,你不想画上句号也不行。
26、智慧的代价是矛盾。这是人生对人生观开的玩笑。
27、也许有些人很可恶,有些人很卑鄙。而当我设身为他想象的时候,我才知道:他比我还可怜。所以请原谅所有你见过的人,好人或者坏人
28、喜欢一个人,是不会有痛苦的。爱一个人,也许有绵长的痛苦,但他给我的快乐,也是世上最大的快乐。
29、这世上只有两种人:骗人的和被骗的——《不夜城》
30、如果我不爱你,我就不会思念你,我就不会妒忌你身边的异性,我也不会失去自信心和斗志,我更不会痛苦。如果我能够不爱你,那该多好。
31、我听别人说这世界上有一种鸟是没有脚的,它只能一直飞呀飞呀,飞累了就在风里面睡觉,这种鸟一辈子只能下地一次,那边一次就是它死亡的时候。——《阿飞正传》
32、爱,就是永远也用不着说对不起。——《爱情故事》
33、生活是一部大百科全书,包罗万象;生活是一把六弦琴,弹奏出多重美妙的旋律:生活是一座飞马牌大钟,上紧发条,便会使人获得浓缩的生命。
34、如果朋友让你生气,那说明你仍然在意他的友情。
35、你心里不同意的时候,永远不会离开你的朋友。
36、同样的景色昨天还埋在坟墓里,今天可复活了。
37、真正的爱情是不讲究热闹不讲究排场不讲究繁华更不讲究嚎头的
38、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钻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
39、生活如花,姹紫嫣红;生活如歌,美妙动听;生活如酒,芳香清醇;生活如诗,意境深远,绚丽多彩。
40、你出生的时候,你哭着,周围的人笑着;你逝去的时候,你笑着,而周围的人在哭!
41、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饭粘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红玫瑰与白玫瑰》
42、这个世界上没有坏人,只有买卖人。——《绿茶》
43、生命中充满了巧合,两条平行线也会有相交的一天。——《向左走向右走》
44、世上的姑娘总以为自己是骄傲的公主(除了少数极丑和少数极聪明的姑娘例外)
45、世上最凄绝的距离是两个人本来距离很远,互不相识,忽然有一天,他们相识,相爱,距离变得很近。然后有一天,不再相爱了,本来很近的两个人,变得很远,甚至比以前更远。
46、我以为爱情可以克服一切,谁知道她有时毫无力量。我以为爱情可以填满人生的遗憾,然而,制造更多遗憾的,却偏偏是爱情。阴晴圆缺,在一段爱情中不断重演。换一个人,都不会天色常蓝。
47、给我一个机会,我想做好人!——《无间道》
48、。
49、人生短短几十年,不要给自己留下了什么遗憾,想笑就笑,想哭就哭,该爱的时候就去爱,无谓压抑自己
50、两个性格完全不同的人,一朝相爱之下,往往在分离的时候精神上最接近。
51、蓝宇:没完,留下的记忆还没完呢!——《蓝宇》
52、两个人一起是为了快乐,分手是为了减轻痛苦,你无法再令我快乐,我也唯有离开,我离开的时候,也很痛苦,只是,你肯定比我痛苦,因为我首先说再见,首先追求快乐的是我。
53、要永远不会犯错误,只有一事不作,为了追求活泼泼的真理而犯的过失,比那陈腐的真理有希望多了。
54、“小时候,看着满天的星斗,当流星飞过的时候,却总是来不及许愿,长大了,遇见了自己真正喜欢的人,却还是来不及。”——《停不了的爱》
55、生命的美丽,永远展现在她的进取之中;就像大树的美丽,是展现在它负势向上高耸入云的蓬勃生机中;像雄鹰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搏风击雨如苍天之魂的翱翔中;像江河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波涛汹涌一泻千里的奔流中。
56、“人生本就是苦还是只有童年苦?”“生命就是如此。”——《这个杀手不太冷》
57、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
58、狗不会瘦,因为它不会思念。人会瘦,因为他思念着别人。人总是被思念折磨,在思念里做一头可怜的流浪狗。
59、人生是美好的,又是短暂的。有的人生寂寞,有的人生多彩,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人生追求;人生是一条没有回程的单行线,每个人都用自己的所有时光前行。
60、如果敌人让你生气,那说明你还没有胜他的把握。
61、爱情,原来是含笑饮毒酒。
62、你曾经不被人所爱,你才会珍惜将来那个爱你的人。
63、爱火,还是不应该重燃的,重燃了,从前那些美丽的回忆也会化为乌有。如果我们没有重聚,也许我僭带着他深深的思念洽着,直到肉体衰朽;可是,这一刻,我却恨他。所有的美好日子,已经远远一去不回了。
64、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
65、牵着你的手,就象左手牵右手没感觉,但砍下去也会疼!(爱情的终结)——《一声叹息》
66、我要你知道,这个世界上有一个人会永远等着你。无论什么时候,无论你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总会有这样一个人。——《半生缘》
67、追求和渴望,才有快乐,也有沮丧和失望。经过了沮丧和失望,我们才学会珍惜。你曾经不被人所爱,你才会珍惜将来那个爱你的人。
68、I东:人死了,什么都完了。
69、每个人都有潜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习惯所掩盖,被时间所迷离,被惰性所消磨。
70、好多东西都没了,就象是遗失在风中的烟花,让我来不及说声再见就已经消逝不见。——《男人四十》
71、失望,有时候也是一种幸福,因为有所期待所以才会失望。因为有爱,才会有期待,所以纵使失望,也是一种幸福,虽然这种幸福有点痛。
72、为了一个崇高的理想而迸发全部的生命力。
73、生命是盛开的花朵,它绽放得美丽,舒展,绚丽多资;生命是精美的小诗,清新流畅,意蕴悠长;生命是优美的乐曲,音律和-谐,宛转悠扬;生命是流淌的江河,奔流不息,滚滚向前。
74、爱一个人很难,放弃自己心爱的人更难。
75、后悔是一种耗费精神的情绪。后悔是比损失更大的损失,比错误更大的错误。所以不要后悔。
76、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需要对别人察颜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了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77、鱼对水说你看不到我的眼泪,因为我在水里。水说我能感觉到你的眼泪,因为你在我心里。
78、我不知道我现在做的哪些是对的,那些是错的,而当我终于老死的时候我才知道这些。所以我现在所能做的就是尽力做好每一件事,然后等待着老死。
79、凡事皆有代价,快乐的代价便是痛苦。
80、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81、怨言是上天得至人类最大的供物,也是人类祷告中最真诚的部分
82、只想找一个在我失意时可以承受我的眼泪,在我快乐时,可以让我咬一口的肩膊。
83、孤单不是与生俱来,而是由你爱上一个人的那一刻开始。
84、生命中,不断地有人离开或进入。于是,看见的,看不见的;记住的,遗忘了。生命中,不断地有得到和失落。于是,看不见的,看见了;遗忘的,记住了。然而,看不见的,是不是就等于不存在?记住的,是不是永远不会消失?
85、不能见面的时候,他们互相思念。可是一旦能够见面,一旦再走在一起,他们又会互相折磨。
86、能冲刷一切的除了眼泪,就是时间,以时间来推移感情,时间越长,冲突越淡,仿佛不断稀释的茶。
87、快乐要有悲伤作陪,雨过应该就有天晴。如果雨后还是雨,如果忧伤之后还是忧伤。请让我们从容面对这离别之后的离别。微笑地去寻找一个不可能出现的你!
88、我们确实活得艰难,一要承受种种外部的压力,更要面对自己内心的困惑。在苦苦挣扎中,如果有人向你投以理解的目光,你会感到一种生命的暖意,或许仅有短暂的一瞥,就足以使我感奋不已。
89、—我觉得生命是最重要的,所以在我心里,没有事情是解决不了的。——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幸运的过自己理想中的生活,有楼有车当然好了,没有难道哭吗?所以呢,我们一定要享受我们所过的生活。——《新不了情》
90、生活,就是面对现实微笑,就是越过障碍注视未来;生活,就是用心灵之剪,在人生之路上裁出叶绿的枝头;生活,就是面对困惑或黑暗时,灵魂深处燃起豆大却明亮且微笑的灯展。
91、同一个人,是没法给你相同的痛苦的。当他重复地伤害你,那个伤口已经习惯了,感觉已经麻木了,无论在给他伤害多少次,也远远不如第一次受的伤那么痛了。
92、人世纷乱间,除了你一切繁华都是背景,这出戏用生命演下去,付出的青春不可惜——《我和春天有个约会》
93、如果情感和岁月也能轻轻撕碎,扔到海中,那么,我愿意从此就在海底沉默。你的言语,我爱听,却不懂得,我的沉默,你愿见,却不明白。
94、爱情还没有来到,日子是无忧无虑的;最痛苦的,也不过是测验和考试。当时觉得很大压力,后来回望,不过是多么的微校
95、在她身旁,在她的目光之下,一切都很单纯,好象是应该那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