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阅读答案范文

时间:2023-03-27 15:36: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乡愁阅读答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乡愁阅读答案

篇1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地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别离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1.诗中用了哪些具体的形象来表现乡愁?

2.“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作者将“故乡的面貌”说成是“一种模糊的怅惘”,将具体的食物比喻成抽象的概念,这样合适吗?谈谈你的理解

3.“乡愁是一颗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1.故乡的歌谣,故乡的景致,古树的年轮,作者从浓浓并且熟悉的乡音入手,再从熟悉而又模糊的故乡曾经的景致续写乡愁,最后从内心绵延不绝的乡愁的形象化作大树的年轮,永远的思乡之愁就这样通过形象的景物,化抽象为具体的表现了出来。

篇2

一、加强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

阅读是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核心内容,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课标背景下,教师应重视学生在阅读中的个体体验,加强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学生只有在与文本对话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进行文本研究。通过对话,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对文本的认识与理解,而且可以生成多种阅读体验,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1]。

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充分体现出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自主性,学生可自由地体验文本,并作为个性化的解读,教师通过学生自主体验的结果,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点拨,并指导学生自主地解决文本中相关的问题[2]。以《背影》这一课为例,教师在授课前,可让学生自由地阅读课文,并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主要表达什么思想感情,通过什么来表示”,之后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研读文本,注意与文本间的对话。学生通过与文本对话,深入到文本中,深刻体会到作者与父亲之间浓厚的感情。本文对话结束后,学生即可得出答案:本文主要表达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同时表达儿子对父亲深深的感激与怀念。通过与文本的对话交流,学生不仅掌握文本的思想感情,而且在文本阅读中升华自己的思想感情,明白父母对自己深深的爱,知道该如何去报答父母,达到情感体验的目的。

二、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对话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关系,可以平等地进行对话交流。首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依据教材内容及学生实际情况创设一个和谐的对话情境,其对话氛围必须是平等、和谐、友好,教师在对话过程中,应做到真诚、热情,这样学生才会主动地与之进行对话交流,主动地坦诚自己的观点与看法[3]。同时,教师也应敞开心扉,在对话中挖掘学生的优点长处,以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并进行客观、科学的点拨,使学生无拘无束地投入在教学活动中来,无顾虑地进行师生对话。以《背影》这一课为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围绕教材内容,设置多个相关的话题,包括:①当你迷迷糊糊要睡着时,看见父母为你盖被子,当他(她)轻声离去时,你有什么感想?②上学时,父母为你送行,千叮万嘱后离去,望着他(她)的背影,你最想说什么?③当你看到父母在田里辛勤地劳作的背影,你有何触动?由于大部分的学生都与父母有着浓厚的感情,他们会主动地参与到对话教学中,纷纷向教师阐述自身的感受,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与深深的爱。师生之间的对话交流可以活跃课堂氛围,开拓学生思维,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

在中学语文对话教学中,教师常忽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认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会破坏课堂教学的正常秩序,这是一种片面的理解。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是课堂教学中动态思想、活跃思维的集中体现,学生在这个环节中可自由地发表个人看法,畅所欲言。通过对话交流,学生的思维得到碰撞,并且可以共享学习成果,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以余光中《乡愁》这一课为例,当教师在介绍完整篇内容后,可让学生进行自由讨论,小时候的乡愁为什么是“一枚小小的邮票”?长大后的乡愁为什么是“一张窄窄的船票”?后来的乡愁为什么是“一方矮矮的坟墓”?现在的乡愁为什么是“一湾浅浅的海峡”?这四个阶段的乡愁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学生通过对话交流,纷纷表达自己的看法,在这样的对话交流中,学生冲破各种禁锢,从思想束缚中解脱出来,进行思维碰撞,在课堂教学中还原真实的生活,充分展现生活的活力与律动。

综上所述,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对话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思想碰撞平台,为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带来新的活力与生命,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 放.语文对话教学问题及策略探究[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451—452.

[2]罗云辉.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研究[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09(9):651—652.

篇3

【关键词】现代诗歌教学;人文素养;《乡愁》成功课堂

1 前言:

一位学生曾给老师写过这么一段话:“语文课上你想尽办法让我们畅所欲言,可你不觉得教材里那些诸如李白、杜甫、舒婷、戴望舒啦,离我们太远了吗?什么‘怀古伤今’啦,‘壮志难酬’啦,我们没有兴趣……有那么多时间让我们对这些遥远的事情发表意见,倒不如将这些放在有价值的事情上……”

这封信让我沉思:什么才算是语文教育中有价值的事?

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越来越丰富的物质生活,但是学生的精神家园日益贫乏。这是我们教育的失职,这是我们民族的悲哀。感叹世风日下、物欲横流、精神荒芜的悲情,拿什么来充实他们精神的家园?作为语文教师,我想到了诗歌,诗歌蕴涵着人类深邃的哲思和绵绵不绝的文明,诗歌是人类宝贵的情绪,情感在瞬间的灵光闪现,而优秀的诗歌,无不触及人类心灵的深处,使我们的情感为之震颤,精神为之提升,思想为之开阔。因此,利用现代诗歌教学加强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具有极强的关联性、紧迫性与现实性。

2 语文教学中现代诗歌教学现状。

诗歌,很美,但现实很残酷。现代诗歌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尴尬,现状不容乐观:

2.1 受现代社会功利化的影响,考试指挥棒对现代诗歌的漠视,导致教学中对现代诗歌的省略。

2.2 入选教材的现代诗歌少,有的过于深奥,有些美感不足,难以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共鸣。

2.3 “文化快餐”的冲击,人文精神的缺失。

2.4 学生学诗的信心不足。

2.5 教师自身诗歌修养不足。

2.6 新诗创作的后天不足。

语文教学中现代诗歌教学的种种现状,实在令作为教师的我们为之揪心: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如此啊!沉痛思考之后,我们意识到,如果在基础教育中加强诗歌鉴赏的审美教育,就有助于推进素质教育的深入,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与此同时,我们同样渴望能有一缕阳光,让我们看到现代诗教学的希望与前景。

3 《乡愁》成功课堂让我们重拾了现代诗教学的信心。

2006年4月,作为观摩员,本人有幸听到了由深圳南山学府中学顾艳老师执教的一堂全省公开课――余光中的《乡愁》。更让人兴奋的是,《在山的那边》的作者王家新莅临指导。此节课打动了现场的每一位师生、领导与专家。

2009年12月,作为骨干教师的我光荣地承担了科组重任,同课异构了余光中的《乡愁》,让学理科的校长竟意外地爱上了语文。

《乡愁》课堂真真确确地成功了,时至今天,它仍如一缕和煦的春风吹进教育者我们久违的干旱的心田,让我们找回了现代诗教学的信心,看到了现代诗教学的希望。是什么深深拨动了观课者的心弦?其引发的震撼究竟何在?不可否认的是,被教师的深情所感动,为此诗精粹的语言、浓烈的情感、优美的意境所深深吸引,进而陶醉其中。

《乡愁》的成功无疑为新课标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典范,只因它大大提升了也就是现代社会要求公民所具备的“人文素养”。

4 解读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是指人所具有的人文知识及由这些知识所反映的人文精神内化在人身上所表现出的气质、修养,主要表现为一个人的思想品位、道德水准、心理素质、思维方式、人际交往、情感、人生观、价值观等个性品格。

《乡愁》让我们在学会欣赏诗的同时,体会了诗歌浓郁的乡思之情,激起了我们与诗人的思想共鸣,让渴望亲人团聚、国家统一的强烈愿望的情感得到了升华。

5 走进《乡愁》成功课堂,看现代诗课堂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途径。

余光中的《乡愁》,一首荡气回肠的思乡之曲,中国最美的诗歌之一,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映射着中国古典诗词的神韵和魅力。在众多的乡愁诗中,它不仅没被淹没,反而脱颖而出,放射出令人瞩目的“水晶珠子”般的光芒,它的魅力源自哪里?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而震撼人心的魅力则源于它内在的美。

于是教学中,我们都会在不同的教学方式上获得许多成功,而《乡愁》课堂让学生在积极寻找美、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中不自觉地提升了自己的人文素养。

5.1 寻找美,提升自己的品位。

品位是一种境界,一种生活质量;品位是一个人的情趣;品位是思维,是涵养;品位是人生的态度;品位是对自然、对美、对和谐的亲近和本能的认同;品位是对艺术的感知力、鉴赏力,是生活的细节。

《乡愁》课堂中,在学生初读诗歌后,由教师引发的“本诗在乡愁诗中备受读者的喜爱,它写得非常美,究竟它美在哪里?”一经说出,课堂即刻激起了学生们极大的发现热情,什么“结构美”、“情感美”、“修辞美”……脱口而出,自然让学生由最初的起点站到了欣赏美的新的高度上,让他们拥有了从未有过的成就感,也就提升了自己的品位。

5.2 感受美,步入诗境,获得良好的精神熏陶。

让艺术进入语文,也就是让学生感受美的过程。德国诗人荷尔德林曾说:“人,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语文艺术化则是提升学生精神境界的重要途径。于是,设置情境和配乐诵读让学生接受了美的洗礼。

5.2.1 创设情境,营造氛围,情感与诗境相融。

《乡愁》课前,一幅静幽的乡村明月图呈现在我们的眼前,顿时让学生原本激动浮躁的心境得以平伏,顷刻让他们沉醉其中,浮想联翩,陷入对往事的回忆。或导入屈原《九章》中的“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比喻诗人暮年思念故乡)”的诗句营造了诗歌氛围,从而静化了学生的心灵。

5.2.2 配乐朗诵,产生震撼,达到忘我境界。

现代诗歌,语言精练、含蓄,有丰富的意境,能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在教学过程中,诵读也就成为有效的手段。诵读有利于学生去理解诗美,感受诗美。古人曰:“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可见诵读对现代诗歌教学而言是极其有利的方法。通过多样化的诵读,诗的情感,诗的意境,就会自然在心中积淀。

带有音乐感染力的诵读,更能引发人的情感共鸣,起到震撼人心的作用,只因音乐是打开心灵之门的金钥匙,是陶冶人们情操的方法之一,它的独特魅力在于即使是家庭背景迥异的人,也都会被那动听的音符所感染。

没有音乐的诗是苍白的。天籁之音《神秘花园》让我们课前一起走进了《乡愁》的情感世界,领略了课外古代乡愁诗词的魅力,接近尾声的理查德克莱德曼钢琴《思乡曲》的宛转悠扬、深沉激荡的旋律,教师深情的诵读,顿时感染了全场的观众,让学生的心灵在优美的乐曲声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净化。

5.2.3 欣赏美,走进诗意,获取更深的造诣。

学会欣赏,是学生获取人文知识的过程,也是不断提升他们诗歌乃至人文素养的过程。

(1)善引领学生抓住意象,找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理解诗歌的素养。

著名诗人钱涛曾说过:“教学一首诗,不能离开意象这个层面的研究。”意象是诗人表意时所借用的形象,象是形式,意是内容。

《乡愁》从广远的时空中提炼了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它们是单纯的,所谓单纯,绝不是简单,而是明朗、集中、强烈,没有旁逸斜出意多文乱的芜蔓之感;它们又是丰富的,所谓丰富,也绝不是堆砌,而是含蓄、有张力,能诱发读者多方面的联想。这样,通过四个具体的意象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抽象的乡愁,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诗歌的素养。

(2)激发学生合作探究的热情,通过再现画面让学生深悟诗意,让他们的情感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乡愁》诗中,四节诗,四个画面,为让学生深悟诗意,教师用范例如“一个小男孩坐在窗前,细细的品读着从远方母亲那里寄来的信件”作为开头,分四小组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用百字以内的文字去再现诗歌的画面,加深了学生对作品的深入理解,让他们的情感与诗人一起飞扬,让他们的情操得到升华。

5.2.4 创造美,鼓励想象,步入创造,进入更高的境界。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应用,而学习的最好方法就是模仿。模仿更进一层就会步入创造,学习现代诗歌也是如此。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认识诗来源于生活,是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会调动他们极大的积极性,为此在《乡愁》课的尾声让学生仿原诗的结构,以“未来啊,乡愁是……”猜测续写余光中诗的第五节,让学生更深地领悟诗人对祖国统一的深切希望,使得诗人笔下的“乡愁”被放大了无数倍。若有若无的距离和联系,给所有那些整日在相思、离别和相聚间奔波的人们一种强烈的共鸣,给学生一种难以言表的哀愁和欢欣,教师然后揭晓答案:未来/乡愁是一条长长的桥梁/你来这头/我来那头。课堂最后以《国魂》“小时侯/国魂是项上的红领巾/我在红旗下/烈士在心头为第一节,后分别以“长大后”、“而现在”为开头续写第二和第三节(每行诗的字数,不加限定)的作业而结束。

如此层层推进的现代诗歌教学课堂,学生在教师的牵引下,他们的心灵又怎能不深受涤荡?最美的诗,最美的情感,带给我们的更是最美的感动。而寻找美、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现代诗教学过程的确不失为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极为有效的途径。

6 反思《乡愁》课,挖掘成功课堂赋予我们的启迪。

《乡愁》成功课堂虽离开了我们的视野,但依旧那么的让人记忆犹新,因它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思考,更多的是启迪――现代诗教学,作为语文老师的我们应如何提升学生的人文修养?

6.1 认真备好课,充分挖掘诗中人文素养的内涵。

备课是教师在课堂教学前进行的准备工作,是讲好课的前提,它是决定教学效果好坏的重要一环。而诗歌教学前如能充分挖掘像《乡愁》诗中母子依恋、夫妻思念、生死感伤、故国伤痛的人文内涵,语文学科的德育渗透效果就能很好地呈现。

6.2 注重发挥教师在课堂中的引领作用,为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我们都知道,诗歌教学是教学中的难点,课堂中能否激发学生学诗的兴趣及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教师起到不可缺少的作用,因此教师需用丰厚的文化底蕴支撑起语文教师的灵性,用远大的职业境界支撑起语文教师的神性,也可借鉴《乡愁》中的图片与音乐进行激趣,学习《乡愁》课堂寻找、感受、欣赏、创造的步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相信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成效。

6.3 积极研究教法,针对学生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同课异构,可以说是目前推行的能给多数人认同的比较好的教学探索,好比“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由于地区、学生等不同,所以上同一课我们的教学方式都不可能采用同一模式,备好学生,研究教法,才是唯一的出路。实践证明,大凡上过《乡愁》公开课的,他们之所以取得不一样的成功,无不在探索教法上下过苦功。

6.4 不能忽视课堂尾声学生的小结,它往往是学生人文素养的升华。

我们的教学,都力求完美,而完美的教学该是有始有终的,所以课堂结束前的小结就一定不能少,诗歌教学更不例外。它既能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的动态,又是学生人文素养提升的反馈。《乡愁》课堂结束前学生诉说的最深刻的感受,让他们在各抒己见中不自觉地燃起了如诗人般渴望祖国统一的情怀,这也就是教学中的情感升华。

6.5 适当延伸课外内容,丰富人文素养的教材。

延伸课外内容,是学过知识的学以致用,既能拓展学生的视野,又能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更能让学生感受文学海洋的博大与精深。适当开拓课内走向课外,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人文素养的教材。《乡愁》课堂中的大胆猜测及仿写,就是让学生的情感达到新的境界一个很好的范例,该诗的人文素养的教材也由此丰富了起来。

7 展望现代诗教育的发展前景。

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是中学教育不可或缺的目标,而现代诗歌教学则是学生自身文学素养及人文素养提高的有效途径。而今,虽现代诗教学仍有其尴尬局面,但《乡愁》的成功还是让我们看到了现代诗教育的希望。

如果留意当下同学们喜欢的流行歌曲的歌词,他们不就是一首首现代诗歌吗?

再看看我们的周围,仍有不少爱诗的,他们用诗寻求情感的寄托,慰藉精神的寂寞,更让我们看到现代诗发展的前景。当中有王玉清同学这样写道的《乡思》:少小别她寻梦去,碌碌无为在他乡。中秋圆月倍憔悴,辗转难眠把她思。更有许帅同学写的《信念》:十四个年头/从指缝间滑过/如梦如逝/成功与失败/不过一步之距/静寂的夜晚/群星璀璨/哪颗星星才是我/挂在上面的梦/手中的书/没有答案/疑问被挂在了天上/太阳每日更迭/希望日日更新/我打定主意/握住信念/就握住了成功……

这些小诗虽然有稚嫩的地方,但他们对生活的观察、对人生的感悟、对文学的热爱却跃然纸上。老诗人圣野就说过:一个受过诗歌熏陶的人,长大肯定是个有是非观、有真性情的好人。这些不正是困境中的喜悦之歌吗?因此,我们要以长远、积极的眼光重拾现代诗歌教学的信心,只要大家努力,相信一定能为初中现代诗歌的教学摸索出一条新的道路。

我们深知,爱诗的人,会用伤痛化作两行泪;爱诗的人,如风一样飘逸,如花一样烂漫,如雪一样清纯,如月一样神秘;爱诗的人,更会在快乐中行走,为自己留下更多的美丽……

参考文献

篇4

1.试卷宏观结构特点

近几年,新课标全国卷高考政治试卷结构保持基本稳定,但又稳中有变、不断创新。从宏观上看,试卷覆盖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四个必修模块,不涉及选修部分。经济生活、生活与哲学、政治生活、文化生活模块分值比重上基本维持在30∶30∶24∶16,但每年又有一定的浮动,2014年分值比重为30∶28∶24∶18,2015年比重为30∶26∶24∶20。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经济生活、生活与哲学仍然比重较大,文化生活最近两年比重有上升的趋势,这与我国政府越来越重视文化建设有很大关系。因此,文化生活的复习不可掉以轻心。

2.试卷微观命题特点

(1)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

近几年全国卷所考查的知识,均是《考试大纲》规定的主干知识或基础知识。知识考查覆盖面较广,近几年基本每年所考查的考点都在30个以上。偏爱思维量大、易错易混的知识,如经济生活中汇率的变化及其影响、价格变动对供求的影响、消费的反作用、财政的作用、宏观调控的原因及手段等。哲学中意识的能动作用、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真理的一元性与客观性、认识的反复性与无限性、联系及其特征、矛盾的对立性与统一性、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否定观点等知识。个别知识会反复考查,甚至在同一试卷中考查多次。

高考的一个重要功能是为国家选拔优秀人才,因此高考试题需要保持一定的难度和区分度。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全国卷政治试题特别注重对某一知识的纵深考查。如(2015全国卷1)第38题第1问“结合材料二与所学经济知识,分析现阶段我国增加财政赤字的合理性,并说明应该如何用好财政资金。”此题不是简单地考查财政的作用或财政政策,而是深入地考查扩大财政赤字的原因及如何更好地利用财政赤字。

(2)选择题多为两两组合式

为了增加知识考查的覆盖面和保持适度的难易度,新课标全国卷选择题多为两两组合式。以新课标全国卷1为例,2012年两两组合式选择题10个、2013年为9个、2014年为10个、2015年为11个。组合式选择题同时也有助于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等能力,这将是以后命题的大势所趋。

(3)问题设置更具开放性和探究性

全国卷高考政治试题问题设置具有很大的开放性和探究性。这类试题渗透探究性学习理念,答案具有开放性。学生有一定的选择余地,有助于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同时答案的开放性也有助于考查学生的创造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2015全国卷1)39题第3问“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请就如何记住乡愁提出两条建议。”(2015全国卷2)39题第3问“近年来,日本政界有人企图否认日本侵华的历史,请你加以批驳。”

4.命题凸出能力立意,难度系数大,彰显出高考的选拔功能

(1)常规的热点、不常规的材料

全国卷不仅关注长效热点,如科技、创新等,也关注时下热点,甚至是炙手可热、大家都非常熟悉的热点。不回避热点,甚至迎着热点而上。如(2015全国卷1)第38题背景材料是重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39题是央视热播的纪录片《记住乡愁》,并且设问中还涉及另一个热点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课本基础知识也是热点问题,且第20题和第39题中两次考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但是,背景材料信息提取难度较大。因为材料的阅读量大、句子冗长、信息隐蔽、干扰信息和有效信息混杂,对“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要求较高。如两个主观题背景材料的文字量基本保持在650~1000字之间。以全国卷1为例,2015年文字量为664字,2014年为869字,2013年为933字,2012年为721字。大家再来看2013年全国卷2第38题第2问。(2013年全国卷2)38(2)“假设你是M省人大代表,请结合材料二向政府部门提出解决被征地农民问题的政策建议。”

材料二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被征地农民的许多现实问题受到广泛关泣。M省2010年对1460户被征地农民进行了入户调查。调查显示,被征地农民户均失地2.1亩,99%的家庭得到各种形式的补偿,每户平均获得政府货币补偿76271元;与土地被征前相比,34%的家庭收入增加,户均增加7125元,37%的家庭年收入下降,户均减少10409元,其余家庭收入变化不明显;69%的农民拥有固定职业,31%的农民没有固定职业;在有固定职业的农民中,10%的农民是通过政府、社区介绍就业的;70%的农民拥有医疗保险,17%的农民拥有养老保险,3%的农民拥有失业保险。

材料只是一些具体的调查数据,而未对数据进行归纳总结,也就是被征地农民存在的问题未直接给出,需要学生通读材料,对材料数据进行二次加工,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如果学生信息提取能力不够,答案也就无从下手。

(2)常规的材料、不常规的设问

材料看似非常熟悉,但是设问破题点隐蔽。如果对课本基础知识理解不透彻、掌握不扎实,不易切入、无从下手。如(2013年全国卷1)39题第2问“《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引起的争论深化了人们的认识。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知识,说明‘争论有利于认识的发展’”。看似简单的设问,但问题指向“争论有利于认识的发展”,对课本理论,增加了设问的思维含量。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整个思维过程:首先需要找破题点,本题的破题点应该是“争论”。第一步应该是:“争论”是什么(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看法);第二步:为什么有“争论”(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第三步:“争论”怎么样(不同的观点相互碰撞,真理越辩越明,可以促进认识的发展);第四步:用认识论的哪些原理(真理与谬误的关系,影响认识的因素)。

(3)常规的设问、不常规的答案

常规的设问,突破常规的答案。全国卷主观题答案源于教材,但又高于教材。不是对课本知识简单记忆的再现,而是通过知识的整合和迁移,再结合具体材料,灵活运用知识重新生成的。如(2015全国卷1)39题第1问“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记住乡愁,传承中华传统美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参考答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承接,中华传统美德是传统文化的精华,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乡愁反映了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眷恋之情,体现了当代人对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愿望和期盼;记住乡愁、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重要载体和丰厚的历史文化养料。

仔细分析参考答案你会发现,对应课本知识点应该是第四单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美德的关系”;第二单元“传统文化的继承性、相对稳定性、民族性,文化在继承中发展”;第三单元“民族精神植根于民族文化之中”。但是需要对课本理论、具体材料进行高度融合和再次生成。

二、2016备考建议

1.狠抓双基,突出主干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全国卷对知识要求、能力要求都较高,对知识考查更综合、更深入、更细致。因此,一轮复习要稳扎稳打,不仅要全、细,而且要突出主干知识。在对知识记忆的要求不放松的同时,更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

在能力方面,基本能力的训练要贯穿整个复习过程,尤其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这一能力对学生终身和整个社会发展都有益。在平时的复习中可以尝试这样做:学生自己分析材料找出有效信息、自己总结答案或把答案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总结答题规律。

2.强化训练,掌握答题技巧

(1)要精选试题

首先,选用高考真题,包括全国卷还有地方卷。研究全国卷高考真题,可以从历年真题中直接总结命题规律。地方高考真题也应该关注,因为全国卷也会借鉴地方卷,如全国卷的坐标题、图表题在很大程度上是借鉴了山东卷的做法。其次,选用一些优秀的模拟试卷。建议多选用近几年一直使用全国卷文综的省份的模拟题。

(2)规范训练

把规范答题的要求内化成答题习惯,同时总结答题技巧和解题方法。

(3)科学规范答题,即教材理论+材料

关于全国卷政治部分主观题的参考答案,很多人都觉得答案天马行空,甚至有一些从教材上完全找不到。其实不然,这些答案都源于教材,但又高于教材,是课本理论、材料的高度融合和再次生成,对学生知识的综合能力的要求都比较高。首先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把握既要有广度也要有深度,同时还需要一定的熟练度。知识之间宏观联系必须融会贯通,知识的微观深度把握必须到位。因此,这对大部分高中生来讲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只有那些少数特别优秀的学生才能达到。参考答案的设置,也正体现出高考的选拔性。但是,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讲,也要逐步提高他们的答题能力,在平时的训练中注意把握好关键词,引导学生由答得多到答得精简,同时注意语言表达更具逻辑性。

作者简介:刘东霞,出生于1981年10月,毕业于山东大学,硕士学历,中学一级教师。现就职于山东省淄博四中,多次执教市、区公开课、网络教研;多次在市教研会上做经验交流,获得市、区教研员和老师的一致好评。主要成绩:

2013年,执教《国家财政》获得淄博市优质课一等奖;

2013年,执教淄博市网络视频教研会《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

2013年,执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获淄博市优质课二等奖;

2013年,执教《发展生产、满足消费》获得区优质课一等奖;

篇5

姓名______________ 指导老师______________ 邮政编码______________

友情提醒:本卷总计120分,60%的题目出自2011年全年刊物,40%为综合实践题。

(一) 知识大比拼(50分)

1.给下面加点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读音,在正确的读音下画“_”线(5分)

(1)这家川菜馆的菜非常地道(dào∕dao),今天你感冒咳嗽(còu∕sòu),算你没口福。

(2)果园里,苹果成熟(shóu∕shú)了,一个个红红的,特别招人喜爱。

(3)外面大雨滂沱(pāng tuó∕páng tuō),天还这么黑,他万一出事怎么办?

(4)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shuāi∕cuī)

2.北风吹,雪花飘,雪花飘飘年来到!又快要到新年了,小朋友们想一下,你学过哪些与“雪花”“春天”“新年”有关的诗句,说一说,写一写,表达你对新年的祝福!。(3分)

如“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用“/”标出下面古诗句的朗诵节奏。(4分)

(1)故 人 具 鸡 黍,邀 我 至 田 家。

(2)种 豆 南 山 下,草 盛 豆 苗 稀。

(3)清 明 时 节 雨 纷 纷,路 上 行 人 遇 断 魂。

(4)三 千 里 河 东 如 海,五 千 仞 岳 上 摩 天。

4.古诗词及戏曲中经常出现许多花卉的名字,你知道多少?(8分)

(1)花名入诗(4分)

桃花 菊 杏花 蔷薇 芍药 牡丹 梨花 梅

①不是花中偏爱( ),此花开尽更无花。

②唯有( )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③有情( )含春泪,无力( )卧晓枝。

④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 )。

⑤( )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 )一段香。

⑥人面不知何处去,( )依旧笑春风。

(2)下面是评剧《花为媒》里的著名唱段《报花名》,五姑娘为阮妈唱了一年四季的花,请你试着填一填,再找来音频或视频听听这段唱词,看填对了多少。(4分)

阮 妈:五姑娘呀,我想起来了,我听人说过,姑娘会报花名,您得给我报报花名让我听听。

五姑娘:今天,姑娘不高兴。

阮 妈:啊哟,这是怎么啦?我说五姑娘,你别看我活那么大岁数,它就是一年四季开什么花,我愣不知道。

五姑娘:阮妈,你要不知道,姑娘就说给你听听。

阮 妈:哎呀,那就太好了!

五姑娘:阮妈,听,花开四季皆应景,俱是天生地造成。阮妈妈呀!他怎么还不来呀!春季 里风吹万物生,花红叶绿好心情。( )艳,梨花浓,杏花茂盛,扑人面的( )飞满城。

阮 妈:你再报夏季给我听。

五姑娘:夏季里端阳五月天,火红的( )、白玉簪,爱它一阵,黄啊黄昏雨,出水的( ),婷婷玉立在晚风间(都是那个并蒂莲呀)。秋季里,天高气转凉,登高赏( )过重阳,枫叶流丹就在那秋山上,( )飘香分外香(朵朵都是黄啊)。冬季里,雪纷纷,( )雪景显精神,( )在案头添呀添风韵。迎春花开一片金(转眼是新春)。我一言说不尽,春夏秋冬花似锦,叫阮妈,却怎么还有不爱花的人。……

5.动脑动手,填填补补。(18分)

(1)补充下面的歇后语、俗语和成语(5分)

孔夫子搬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千里送鹅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竹篮打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师傅领进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兵来将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余音( )梁,三日不绝

逆来( )受,( )充数

掩耳盗( ),粉墨( )场,

(2)解释下面的词语。(4分)

露马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孺子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身无长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3)请将下列成语故事的主人公填在后面的括号里(2分)

四面楚歌( )

纸上谈兵( )

闻鸡起舞( )

江郎才尽( )

(4)仔细看看下面句子有什么毛病,找出来,并修改。(3)

①难得团聚,我们和母亲坐在一起,围着簸箕,一边剥玉米,一边谈笑风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通过这次乡间劳动,使我懂得了凡事还要亲身做一做才知其中甘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这个同学写的东西,文不加点,错字连篇,简直没法儿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按要求写句子(4分)

①雨来在水里钻进钻出。(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冬眠是动物在寒冷的没有食物的冬季减少能量消耗的一种方法。(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看谁知道的作家作品最多,连连看吧!(8分)

法布尔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高尔基 《家》

巴金 《时间简史》

夏洛蒂·勃朗特 《昆虫记》

霍金 《童年》

鲁迅 《红楼梦》

曹雪芹 《皇帝的新装》

安徒生 《简·爱》

7.《百家姓》里有许多姓氏,有单姓,如“张”“王”“赵”“李”,也有我们不常见的复姓,如“诸葛”。你还知道哪些复姓,并说出姓这个姓的著名人物。(4分)

例:“诸葛”,诸葛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一选(20分)

8.下面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位大娘接着解释:“收豆子、红薯的时候,獾正肥哩。肉香、油多。俗话说:‘八斤獾肉七斤油’啊。”

B.“满招损,谦受益。”这句话教育我们不要骄傲自满。

C.参加这次会议的只有八、九人。

D.“这,这是怎……”他惊讶得说不出话来。

9.“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中的“种”和“收”分别跟哪两种农具有关?( )

A.耧和镰刀 B.斧头和镰刀 C.犁和锄头 D.耧和锄头

10.长江各段有不同的名称,以下称“扬子江”的一段是( )

A.宜宾至宜昌 B. 湖北枝城到湖南城陵矶 C.九江至南京 D.镇江以下

11.下面四组短语中结构相同的一组是( )

A.百川归海 目不识丁 B.万水千山 志士仁人

C.得意洋洋 哈哈大笑 D. 干干净净 打扫打扫

12.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扶老携(带)幼 B.两股(屁股)打颤 C.疾(憎恨)恶如仇

D.窈窕(美好的姿态)淑女

13.为下面句子中的“好”选择意思正确的一项。

①夏天喝绿豆汤的好处是可以清热解暑。( )

②他做数学题好把除法算错。( )

③孩子既然好唱歌,就把这个兴趣培养一下吧。( )

④她的皮肤好白。( )

⑤从此以后,廉颇和蔺相如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

⑥路倒是好走,就是远了点。( )

A.喜爱、乐于

B.容易发生某种事情

C.有利,跟“坏”相

D.表示肯定,相当于“容易”

E.表示程度上的特点

F.表示感情上的友好、亲密

14.和“雨是最寻常的,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的斜织着。”运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B.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C.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D.白发三千丈。

15.下面语句与场合不相符的的一项是( )

A.如果来一次你不再来,是我们的错;如果你一次也不来,是你的错。(饭店)

B.嫩草心中事,唯有我知音。(公园草坪)

C.如假包换,假一赔十。(医院)

D.为了你和家人的幸福,请勿酒后驾驶。(道路旁)

16.找出下面四组句子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 )

A.上海来的客人很多。

很多是上海来的客人。

B.他差点就成功了。

他差点没成功。

C.她今天去拍照了。

她今天去给人拍照了。

D.两个中学学生参加了比赛

学生参加了两个中学的比赛。

17.填入下面句子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

①人的头盖骨结合得非常( )。

②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 )。”

③敌人知道他是我们党的干部,想从他嘴里得到党的( )。

④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都要经过( )的计算,

A.机密 精密 致密 周密

B.致密 周密 机密 精密

C.致密 机密 周密 精密

D.机密 精密 周密 致密

(三)阅读理解(20分)

乡愁

余光中(台湾诗人)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18.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乡愁。(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全诗分四小节,诗人分别把乡愁比作( )、船票、( )和( ),它们对应人生四个时期的离合悲欢,依次是( )、成年、( )和( )。(6分)

20.怎样理解“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仿照这首诗,描述自己的一种情感或情绪。(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30分)

22.题目:一件小事

平常的生活里,可能不经常发生什么大事,我们每天经历的、记忆的经常是一些小事,请写下一件让你难忘的或你觉得特别的事,要求叙述详细,有感情。

23.题目:爱是

把题目补充完整,写一写你对“爱”的理解。

以上两题任选一题,字数不少于600字。

参赛说明

1. 答案可另用纸答写,请写清题号。

2. 作文用方格稿纸誊写,也可打印。

3. 请在答案卷上写清答题者的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指导老师等信息。

篇6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蕙的风

汪静之

是哪里吹来

这蕙花的风——

温馨的蕙花的风?

蕙花深锁在园里,

伊满怀着幽怨。

伊底幽香潜出园外,

去招伊所爱的蝶儿。

雅洁的蝶儿,

薰在蕙风里:

他陶醉了:

想去寻着伊呢。

他怎寻得到被禁锢的伊呢?

他只迷在伊底风里,

隐忍着这悲惨然而甜蜜的伤心,

醺醺地翩翩地飞着。

(选自《蕙的风》)

这首抒情诗以“蕙”为描写对象,通读全诗,试分析“蕙”这一意象在诗中的作用。

解析:这是一首抒情诗,它所表现的是抒情主人公对他的情人深深的思念却又不能相逢的惆怅的情感,该诗充分运用比喻、拟人、通感等手法,给人以感官冲击力,而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描绘更是平添了难以磨灭的记忆。诗作运用象征的手法,明里是写花,暗里是写人,借写花而写人,表现出主人公的思慕、忧伤和对封建势力的怨愤之情。

参考答案:这首诗最大的特点是将人的感情融入到大自然中。首先表现在意象的自然化上。诗中的“蕙”是一种香草,作者用它来象征美丽的少女,抒写了“伊”与“蝶儿”的美好爱情。爱情在这里被表达得至真至纯,没有半点遮掩和扭捏。“伊”因为爱而放出“幽香”,“蝶儿”因为爱而闻香而至,二者的行为单纯而直接,是人类最纯净的爱情。

【阅读指导】

诗歌是通过艺术形象来反映生活、抒发感情的。鉴赏诗歌必须准确把握诗歌中的艺术形象。有些诗,通篇描绘具体鲜明的形象,借形象来抒发感情;有些诗,虽然没有描绘具体形象,但能唤起读者想象,在想象中形成具体形象;也有些诗,既描绘了具体形象,又抒发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尽管诗歌刻画形象的方式有所不同,但鉴赏诗歌都必须把握诗歌描绘的形象。

诗歌描绘的形象即意象,“意”是作者在诗中所表达的中心,所寄托的思想、情感;“象”是具象,是具体可感的事物。“意象”是指作者头脑中所形成的客观形象和主观情感的有机融合,也指表现在作品里的、包含着主观思想情感的具体形象。诗歌描写意象的手法很多,可以对意象进行直接描写,也可以间接描写;可以是白描,也可以是浓墨重彩;可以铺垫、衬托,也可以借助想象、联想塑造形象。只有真正理解了诗歌的意象,才能深入领会诗歌所抒发的感情。掌握和理解了诗中意象,鉴赏现代诗歌也就成功了一半。那么,怎样分析现代诗歌中的意象呢?

一、弄清不同形式的意象创造

新诗中的意象虽然不如古诗中的意象那样集中鲜明,意蕴丰富,广为欣赏者所关注与接受,但仍然是欣赏中不可忽视的内容。要注意区分新诗中的描述性意象和比喻性意象(又称为现实生活意象和象征性意象)。描述性意象或现实生活意象,在《再别康桥》《大堰河,我的保姆》两首诗中用得较多,如前一首诗中的“云彩”“金柳”“波光”“水草”“星辉”“夏虫”等,后一首诗中在对大堰河辛苦劳作的生活场景的描写中,诗人用了集束描述性意象群,渗透了诗人对大堰河悲惨身世和凄苦命运的深切同情。而像《雨巷》中的“丁香”“姑娘”等,则为比喻性意象或象征性意象,我们初中学过的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一诗中的“土地”“黎明”“河流”“歌唱”等,也属于这类意象,它们表达的诗人的思想情感丰富、深刻,更吸引人,因而更值得揣摩、品味。

二、运用联想和想象分析意象

运用联想和想象分析意象,有助于体味诗歌感情,充分运用联想和想象分析意象就是把诗歌所提供的含蓄的东西“泡”出来。就是说,要把作者从繁杂的生活现象概括出的东西,还原到它原来的状态中去,然后细细咀嚼、寻找并最后判断作者所提供的形象背后所蕴涵的情思。如,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一诗中,“土地”“河流”“黎明”“歌唱”等意象都鲜明地表达了作者对土地的热爱。在这里,土地象征着生他养他的祖国,这首诗饱含着诗人对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

三、弄清意象之间的联系

弄清意象之间的联系,即弄清连接诗歌意象的纽带,从整体上来分析诗歌意象。诗歌的旨趣不是靠单个意象的简单相加,而是意象之间的“ 有意味”的整合。只有弄清意象之间的联系,从整体上来分析诗歌意象,才能弄清诗人情感的流向。解读现代诗歌,必须注重意象的整体性,因为就同一首诗而言,单个的意象均是整首诗意象系统中的一个元素,如,余光中的名作《乡愁》。乡愁是一种难以言说的抽象情愫,诗人以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四种各具特色而又内涵丰富的新鲜意象使之具象化,诗人情感层次由浅入深,层层推进。

总之,意象解读是我们通向现代诗歌审美旨趣的“入场券” ,鉴赏时只有分析好诗歌意象,才能把握好诗歌的意境、主旨及诗人的情感。

【阅读思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当黎明穿上了白衣

艾 青

紫蓝的林子与林子之间

由青灰的山坡到青灰的山坡,

绿的草原,

绿的草原,草原上流着

——新鲜的乳液似的烟……

啊,当黎明穿上了白衣的时候,

田野是多么新鲜!

看,

微黄的灯光,

正在电杆上颤栗它的最后的时间。

看!

1932年1月25日,由巴黎到马赛的路上

(选自《艾青精选集》)

1.从意象的角度解读该诗歌的前两句。

答:

2.分析“绿的草原,草原上流着/——新鲜的乳液似的烟……”这句诗中的意象。

答:

篇7

一、激发期待心理,唤醒阅读内需

1. 设置阅读悬念。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多数学生对阅读教科书上的文章缺乏兴趣。尤其是一些老课文让学生如食鸡肋,嚼之无味。因为这些文章满足不了学生求新求异的阅读期待。例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课文《穷人》。对这类距离学生生活实际遥远的文本,应当避免老一套的教学方式,另辟蹊径,设置阅读悬念,带着学生用新视角来解读作品。在这方面,许多名师做出了表率示范。特级教师张祖庆在执教《穷人》一课的课前谈话中,从莫言的作品与张艺谋影片的关系切入,引导学生厘清雨果的叙事诗《可怜的人》和托尔斯泰的短篇小说《穷人》的关系。弄清课本的来龙去脉之后,张老师提出了问题:“列夫・托尔斯泰为什么要把这首诗改写成小说?他是怎么把这首诗改写得那么精彩?”自然引入了课文的学习。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学生产生了一种迫不及待地想要阅读课文的欲望。教师虽然没有开始讲课文,但学生在与作品、作者、编者的对话中,聚焦于发现,产生了强烈的阅读期待。

2. 音乐渲染气氛。利用音乐的渲染和烘托作用,可以快速带领学生进入与阅读内容有关的教学情境。在一次三年级《给予树》教学研讨课上,笔者一边播放圣诞节的音乐,一边深情地述说:“圣诞节是西方国家最盛大的节日。在这个节日里,孩子们会收到自己平时最想要的礼物,得到小小的满足和大大的快乐。在充满爱的芬芳的圣诞节即将到来的时候,小姑娘金吉娅看到给予树上的心愿卡中一个素不相识的小女孩的愿望,她是怎么做的呢?”圣诞音乐的感染力跨越国界和时空,把学生带进了圣诞节的欢快氛围中。音乐的魅力和温情的叙说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期待与探究兴趣,为接下来的阅读创造了灵动的空间,学生欣然踏上了阅读课文的旅程。

二、关注期待要求,深化文本探究

在现实中,大多数学生爱看课外书而不喜欢探究课内文本。究其原因,主要是课外阅读无拘无束,没有强制问题和答案;而课堂内的阅读有目标和任务的指向,这个阅读体验是“痛苦”的。如果能做好课内阅读的指导,将方法和经验分享到课外,必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应站在“儿童立场”上,选择好阅读的切入点、兴趣点和疑难点,激发学生阅读期待。一旦W生探究问题的欲望被调动起来,他们就会抢着阅读,抢着去探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升华对文本内涵的认识。特级教师闫学在执教《伯牙绝弦》时就关注学生的阅读期待要求,插入了几处阅读拓展:(1)在引导学生想象伯牙对知音的渴望后,插入了伯牙与钟子期相识的传说;(2)阅读感悟“知音之死”内容后,插入明代冯梦龙《警世通言》里描述的动人故事以及伯牙悼念钟子期的短歌;(3)理解全文内容后,简介了对《伯牙绝弦》的有关历史记载,播放古筝乐曲《高山流水》。这样,就有效地触动了学生的情思,引发了学生的感触。再读课文,学生就能更深刻地感悟到伯牙与子期的深厚友情,感受到知音的深刻内涵。

三、调整期待取向,提升赏析能力

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不断变化,他们的阅读心理期待也在不断变更与重组。为了让学生保持阅读的兴趣与探究的积极性,教师要不断调整学生的期待取向。

1. 情感期待。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去年的树》通过鸟儿和树的对话表达了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反映了信守承诺的可贵。在执教这篇课文时,有位教师指导学生阅读鸟儿“苦苦地追问与寻找”那棵大树无果后,又引导学生回到去年那“春天的约定”――带着约定,树在冬天做了最漫长的等待;带着约定,鸟儿历尽了千辛万苦……在教师描述的情境渲染中,学生一遍又一遍地朗读鸟儿和树去年的约定。通过教师充满激情的语言,“一唱三叹”式的激情引读,反复强调春天的约定,极力渲染树与鸟儿的难舍之情,学生深切体会到文中所反映出的那种刻骨铭心的情感,形成了一种情感期待,为深入感悟内容、品析语句做好了铺垫。

2. 个性化期待。阅读是学生自我感悟内化的行为,教师不能把自己的体会强加给学生,替代学生的阅读实践。在课堂上,教师要珍视即时生成的教学资源,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例如,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课文《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师通过适时的启发与评价,把学生带入文本,感受居里夫人朴素而又不平凡的一生。随着教学的逐层深入,教者带领学生反复读文,学生的阅读体验也逐步深刻,形成个性化阅读心理,获得层次不同的阅读体验,体会到居里夫人的容颜之美、精神之美、人格之美、贡献之美、永恒之美。在对文本进行多元解读的基础上,教师再让学生交流体会,引导学生将居里夫人美丽提升到“理性”的高度。

四、拓宽期待视野,创新延伸空间

篇8

关键词:课堂教学;多媒体;提高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51

历史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对于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意识教育,提高学生自身素质,树立崇高目标,全面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然而初中历史教学,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把历史可看作“豆芽儿学科”,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加之文字学科的学习比较抽象,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和厌烦。这些都给初中历史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历史课堂教学怎样避免或消除不良因素的干挠和影响?通过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面就结合自己怎样利用多媒体进行历史教学谈一点心得与体会。

一、设置悬念,导入新课,吸引学生注意力

在课堂教学中设置悬念,能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激发起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

经过课间活动,学生的思维停留在亢奋状态。如何在上课一开始就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是提高45分钟教学效率的重要环节,而且学生学习情绪是否高涨,也取决于能否控制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这时设置悬念,就成为集中学生注意力的一个最直接、最有效的诱因。如在讲授《和抗击沙俄》一课时,我利用图示在讲授“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澳门的居住权”后,设置了这样的悬念以导入新课:“除了澳门被侵略以外,我国还有哪个地方在明清时期也遭到了入侵呢?那哪个国家入侵?最后结果怎么样呢?”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并思考,这样使学生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到教学中来,并积极思考,努力探索,寻找适当的答案。

不仅如此,悬念还可以设置在知识的重点、难点之处。45分钟的教学,要使学生注意力始终保持饱满的热情,确实不易。“研究表明,经过10-20分钟的注意起伏,便会导致注意不随意地离开客体,教师讲课时每隔10-15分钟使学生转换一下不同种类的活动,这样有助于学生注意的稳定”。因此,我还在知识的重难点处设置悬念,这样既引起学生重视,还消除了由于被动思维带来的疲劳感觉。如在学习“郑成功”后,我边利用屏幕展示中国地图边说:“中国的地图就像一只鸡,荷兰殖民者曾经侵占过作为鸡的前脚―台湾,那除了鸡脚以外,还有那部分也曾经遭受过外国的觊觎入侵呢?是鸡尾还是鸡头呢?”(“鸡头!”“鸡尾”……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样就自然而然的过渡到下一环节讲授,也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

总之,悬念的设置是课堂教学中的一种技巧,它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把无意注意转为有意注意,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课的兴趣,增强学生分析问题的积极性。实践证明能课堂上巧设悬念是提高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措施

二、在情境模拟中体验历史、在角色扮演中体验历史

在讲课时,我总是精心创设与模拟历史情境,让学生通过活动把声、色、形作用于自身感官,通过接受多种信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热情,把学生引入知识的殿堂,使学生跨越时空、地域的鸿沟,犹如身临其境,拨动学生的情感,从而对历史产生真切的体验与感悟。如在学习港澳回归“一国两制”有关内容时,我先放了段升旗录像,让学生再度体验一下那激动人心的情景,回顾完港澳回归后,同学们共同探讨了“一国两制”的有关问题。然后我利用多媒体屏幕展示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呵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配以《思乡曲》,让学生齐读,体味其中滋味。短短几分钟,一下子就使学生感受到诗人强烈的思乡情结,也感受到诗人热切盼望统一的心愿,激起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结和渴望、期盼祖国统一的神圣使命感和责任感。不少同学还就台湾统一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通过这段学习,学生接受了情感教育的洗礼,有情入史、由史生理,,道德品质和心理品的得到了熏陶和培养。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的角色扮演,使学生走进历史,感悟历史,更深刻地了解历史,更准确地评价历史。如在讲授《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时,我让学生根据《清明上河图》中描绘的景象选择其中的一个人物扮演,从而表现了当时北宋东京瓦子力的热闹景象。从而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通过通过模拟历史场景,身临其境,与历史、与社会共呼吸、共命运,自然而然地产生情感体验。

三、巧用多媒体优化历史教学

篇9

一。认真审题,抓住题眼

现代文阅读在设题上一般表述严谨,出于人文关怀的角度,对于一些难题或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在题干的表述上都会有所暗示。答题时一定要审清题干,注意那些带有限制性和暗示性的词语。如题目中的“用原文回答”“用自己的话概括”“哪些”“结合自身经历”“20字以内”等。“用原文回答”――说明所写答案必须是文中原句;“用自己的话概括”――不能完全用文中原句回答,但答案一般在原文中,可将原文里的句子变换下角度或表述方式;“哪些”――表明答案要点不止一点,一般答三点即可;“结合自身经历”――既要结合原文,又一定要联系自身实际;“20字以内”表明要按规定字数作答。只有看清要求,抓住题干中的关键性词语,才能准确作答。

二。见分定点,巧妙作答

现代文阅读中主观题所占比重很大,不少主观题都是根据答题点来确定分值的;如此,我们可以根据分值确定答题点。如“文章叙述了‘我’成长记忆中的哪几个片段?请简要概括。”仔细思考,“哪几个”与“3分”之间的关系,则可推知本题应该答出三个或三个以上片段,每个片段1分。如此按分值答题,有利于完整答题,把失分率降到最低。

三。见题作答,掌握规律

“文中第④段能否去掉?为什么?”“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不能去掉,为什么?”在现代文阅读题中,这样的问法随处可见。一般说,中考阅读选文一般都是名家名篇。这些文章,都经过命题者反复的推敲。显然不能去掉。类似的题型还有:两个词语的位置能否调换;某个词用的好不好,好在哪里?把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词,行不行?对这些题型的回答,关键在理由的陈述上。可以得出这样的答题公式:不行(好,不好,或不能),如果……,就……。题型见多了,规律自然也掌握了,答题自然也就会游刃有余了。

四。抓住要点,三言两语

一般来说,主观题的答案都不是太长,应细读文体,三言两语,切中要害。有的同学,喜欢把主观题的答案写得很长,结果不但影响美观,也让阅卷老师看了皱眉。同学们可以参看历年的中考语文现代文主观题参考答案,一般都是三两句话,甚至一句话就能解决问题。因此,同学们平时应对自己的书面语言进行锤炼,力争准确简洁。

五。积累术语,巧妙作答

语文学习讲究的是厚积薄发,平时积累一些必备的“术语”,如与结构有关的术语:“承上启下”“首尾照应”“设置悬念”“铺垫蓄势”“埋下伏笔”;主要说明方法有: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分类别、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摹状貌、画图表等。一要熟练掌握各类说明方法的基本特征,准确辨析易混淆的概念。如出现“例如”“比如”等词,一般是举例子;有“如”“像”等比喻词,常常是打比方;看到数据就要想到列数字;发现几种事物一起说明或存在数据的比较,就要想到作比较;如从几个角度逐一解说,往往是分类别;下定义要揭示本质属性,作诠释只是一般特征阐述。二要牢记常见作用,熟悉常用术语。如下定义给读者明确的概念;举例子化抽象为具体;列数字使说明内容更准确、科学;作比较给读者具体鲜明的印象,增强说明的效果;分类别能清楚地说明区别和联系;打比方使说明生动形象;引资料增强说服力;作解释使说明准确、简明、通俗易懂;配图表使抽象的事物变得直观清晰,一目了然,简便易懂;摹状貌使说明更具体形象;文章线索有:以事物为线索,以人物为线索,以人物见闻为线索,以人物情感变化为线索,以时间为线索,以地点转移为线索等。文章线索渗透于文章内容中,要准确理清文章线索,只需要仔细审视文章标题、开头、中间和结尾,看看是否有反复出现的词语或句子,这个反复出现的词语或句子,就是文章线索。这会使得我们在解答结构方面的作用或表现手法等类型的试题时,更加得心应手。

六。观点鲜明,自圆自说

近几年来,议论文阅读要求考生谈对某观点的看法,读某篇文章得到的启示,或要求结合自身实际,谈自己如何做等一类开放性问题逐渐增多,意在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述能力。如,长沙市阅读题《天才就是非凡的傻劲》“请简要谈谈对作者观点的看法。” 2009年广西河池《让信念点亮生命》“阅读文中画线句子,结合自身实际,说说现实生活中,你拿到的是怎样的‘牌’?你将如何打好你‘人生之牌’?”不少学生回答时,往往撇开原文作者观点,侃侃而谈,天马行空,言辞虽“漂亮”,但得分不高;也有不少考生往往忽视“结合自身实际”等刚性要求,虽观点鲜明,持之有据,言之有理,但得分不高。

议论文观点鲜明,思想深刻,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教育作用。针对文章的观点谈个人看法、感受,解答时要注意紧扣文章论点或内容,并适时联系实际,做到观点鲜明、正确,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分析时要注意先主后次,条理清晰。当然,对于问你“赞不赞同作者观点的”问题,答题时一定明确给予回答:赞同还是反对,然后展开分析。

以上几种方法并不是绝对的,有时需要把几种方法综合起来,才能做出准确的回答。同学们在实际运用中,可灵活掌握。

流光容易把人抛(修改稿)

―― 《一剪梅・ 舟过吴江》赏析

贵州省沿河自治县民族寄宿制中学 何海华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

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

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

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在宋词中,写离愁别绪,漂泊思乡之苦的作品不少,其中不乏佳作。蒋捷的《一剪梅・ 舟过吴江》便是此类作品中的上品。从词的语言风格上看,它既有李清照的“凄清飘零”之苦,又有辛弃疾的“欲说还休,莫道天凉好个秋”之愁韵。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春愁一片,等待酒浇。“愁”从哪里来又因何事起?“秋娘渡”加“泰娘桥”,“风飘飘”又“雨萧萧”。 词人风雨人生,漂泊孤零之苦怎一个愁字了得!“楼上帘招”,多少羁旅乡愁,几多人生哀叹看来只得寄情于江岸酒家了。只恐怕“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啊!

篇10

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集中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集中体现了素质教育在学科课程中培养的基本途径,集中体现了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客观规律。《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要求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情感,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爱国主义精神,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康人格”。在教学内容和要求方面,号召教师指导学生“感受作品形象,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表现力,初步鉴赏文学作品。”并把“在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提高思想认识、道德修养、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作为“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的第一条。所以,文学回归课堂,势在必然。从小学到高中的语文课本所选的白话文篇目,都是典范的文学作品。可见要学好语文就无法回避文学。

怎样加强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性,实实在在地让文学回归课堂呢?

一、学习不辍,引进活水。作为中学语文老师,要对学生加以人文性的关注,做到教书育人兼顾。这就要求老师转变教学观念,从高考的指挥棒下解放出来,把语文课上得精彩,上得妙趣横生,上得有文学味。当然,这样的课堂不是稍微了解课文和熟悉各类习题的做题方法和技巧就能从容应付的。人们经常讲的“一桶水理论”,显然已是明日黄花。何况,我们语文教师面对的是一批批伴随着网络长大的且又有个性差异的学生,因此,作为新时代的语文教师,除了应具有扎实的语言学、文字学、文章学等自身学科的功底外,还必须了解其它学科如美术、绘画的发展动态,把知识的触角伸向各个学科的最前沿领域,及时引进“活水”, 在课堂教学中,当听觉艺术与视觉艺术结合在一起时,它会同时刺激人的不同感官,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互相影响,发挥着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的思维力、创造力的作用。这样的课堂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培养了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好的诗文艺术魅力无穷,体现着作者的审美情趣及文学修养,而老师在教学中的艺术延伸恰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最佳方法。所以,语文老师要爱好广泛,且不辍学习,这样才能游刃有余地驾驭有生机、有活力的课堂,把语文课堂上得更有文学味。

二、培养学生联想及想象的能力。文学是作者表达其审美理念、审美意趣的艺术形式。美是文学追求的最高标准之一,它是人类主观情感交流与升华的结晶。任何一部文学作品,当它还是文学作品时,仅是停留在文本层次,这个文本要通过读者的赏析才能成为完整意义上的作品,因此,读者的阅读加工赋予了作品审美意义。这里的审美是人类最高级的思维活动。它离不开联想和想象。可以说,没有联想和想象,就谈不上阅读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联想与想象能力并运用到文学审美中去,这是语文的重要目标。

三、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精神。文学作品主题有多义性,理解文学作品允许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此,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助于理解作品。反之,欣赏文学作品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与创新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忌一言堂,忌标准答案,要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要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

四、启迪学生思考社会、思考人生。社会和人生是一部读不完的文学巨著,日常生活中处处有启迪我们的事物,只要你带着审美的眼光去观察,你就能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审美水平。看见污水肆意排进清澈的河流,我们会为人类的健康担忧;看见美丽的鲜花遭受摧残,我们会为此而伤感;看到早逝者的灵车从身边经过,我们会为青春苦短而恐慌……这些都是文学,也是美学,我们留心了,思考了,这本身就在读书,在审美。动笔写写,自然就提高了文学修养,学生的文学修养提高了,语文课堂方能有浓郁的文学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