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子老师和学生漫画范文

时间:2023-03-24 14:24: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桃子老师和学生漫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桃子老师和学生漫画

篇1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7A-0028-02

数学的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是一对矛盾。要解决这对矛盾,教师必须树立“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这一理念,根据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结合数学教学内容,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把数学学习与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摆一摆、动一动、做一做、看一看、想一想等愉悦的活动,使他们对数学感到新鲜,让他们在轻松的心境中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这样不仅能使学生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能促进他们思维能力的发展,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一、在良好的情境活动中学好数学

鲁迅先生说:“孩子是可敬服的,他们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以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小学生充满好奇心,好奇心既是激发创造性活动的诱发剂,又是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原动力。义务教学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为此,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努力创设生动有趣的数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使他们全身心投入知识的探求中来。

“数的认识”这一内容的教学是比较枯燥、单调,然而一位教师却将“8的认识”教学得别开生面。课前教师让学生带来8粒黄豆,上课时他和学生做了一个猜数的活动:学生把8粒黄豆任意分放在两只手里,然后一只手紧握拳头,另一只手伸开,教师就能猜出学生的拳头里紧握有几粒黄豆。“老师是怎样知道的?”同学们感到好奇、有趣。这时教师话锋一转,“同学们,今天学习‘8的认识’以后你们就知道答案了。”猜数游戏营造了愉悦的学习情境,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富有悬念和诱导力的问题情境的设置,使学生感到数学的新颖、有趣,诱发了学生自主探索的积极性。

二、在学具的操作活动中学好数学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活动开始。”俗话说:“手巧才能心灵。”可见动手操作与思维的敏捷有密切关系。动手操作是思维的基础,是智慧的源泉。现代数学论也强调:“要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去听科学。”学生对数学的体验主要通过动手操作。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往往要借助于操作产生的具象作为认识的基础,所以,利用学具的操作来学数学,有助于学生加强数学与实际的联系,使其获得的概念更清晰、更准确。教学时,应根据儿童的这一认知特点,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在动作中思考,在动作中探索,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

例如,教学“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应用题时,如果单凭教师讲解题中的数量关系,二年级学生必然会感到抽象,无法理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通过学具操作来加深学生对“倍”的概念的理解:让每个学生动手摆小棒,第一行摆2根,第二行摆8根,摆第二行时要求学生2根2根地摆,让学生直观地看到第一行有2根小棒,第二行有4个2根小棒,第二行小棒的数量是第一行的4倍。通过学生亲自摆一摆、动一动来体验和理解“倍”的意义,既解决了问题,又培养了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使学习变得兴趣盎然、轻松高效。

三、在游戏活动中学好数学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对什么都感兴趣,但持久性差,注意力容易分散。洛克在《教育漫画》中说:“教育学生的主要技巧是把学生应该做的成一种游戏。”游戏是小学生喜乐见闻的活动形式。游戏能使学生的注意力更持久,积极性更高。因此,课堂中适当穿插一些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动口说说,动手做做,体会、感受、探索学习的全过程,逐渐把学习活动引向。如在2~6的乘法口诀的练习课中,教师可以设计“摘桃子”活动,把数学题写在红色的吹塑纸做成的“大桃子”上,然后在黑板上用绿色粉笔画一棵枝叶茂密的“桃子树”。让学生把“桃子树”上的题目做出来,把“桃子”摘下,放在用彩色纸做成的漂亮的花篮里。在同一时间内,谁摘得“桃子”多,谁就是“数学大王”。通过这个游戏,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使学生触景生情,开拓了思维,巩固了2~6的乘法口诀。多种形式的游戏,能使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有趣,既消除了学生的疲劳,又激发了学生探索、学习的愿望,让他们在欢快的气氛中应用和巩固已学过的知识,并在获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同时,促进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四、在社会活动中学好数学

教育心理学认为,人类学习过程归根结底是自己的内部活动,学生更是这样,旁人是无法替代的。实践才能出真知。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在实践活动中发现的知识往往会深刻地存在于记忆之中。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必须把社会生活这个广阔天地作为学生学习的“大课堂”,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发现数学,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例如,教学“元、角、分”时,可以先让学生跟家长到商店、超市看一看商品的价格,有目的地让他们对货币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然后在教学时创设一个在“文具商店”买卖文具的情境,让学生分别扮演售货员和顾客,模拟现实生活中买卖商品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买卖文具中认识各种面值的钱币,了解进率关系。小学生每做一件自己特别感兴趣的事,会忘情地投入,特别专注。这种实践活动找准现实生活为切入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生动的生活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轻松地掌握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

篇2

关键词:小学生;阅读教学;习惯培养;反思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9-008-01

读了帅晓梅老师的《种子的力量》一书后,才深感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才真正明白让学生阅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作为一名班主任,一名小学语文老师,要想提高学生语文阅读水平和能力,就要多形式,多空间培养学习阅读的习惯。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着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就在于阅读。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一本好书,可以净化孩子的心灵,是孩子心灵世界的阳光,它能照亮孩子心灵中的阴霾,让学生永远阳光,充满朝气和活力,它可以让孩子的快乐更温馨、更持久。小学阶段,语文教师由于课时相对较多,与学生在一起时间相对较长,几乎都承担了班主任的工作。因此,班主任老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摆正位置,致力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

一、欣赏名家名著激发兴趣,是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基础条件

现在的学生,由于网络、电视等多媒体对他们的影响,对搞笑作品、漫画故事、港台小说、都市小说、奇幻小说可以说是如数家珍。但他们对文学价值很高的名家名著却一无所知,即使知道的,也是知之甚少,有的只知其书名,不了解其内容,有的却知道书中的一两个人物的名字,对书名和内容全然不知。因此,班主任老师要在班会课、语文课上留出专门的时间,向学生们介绍中外名著,通过介绍,让学生明白中外名著与漫画故事,奇幻小说等的明显区别,这些书有健康的内容,美妙的语言,惊险的情节,毫不逊色于言情武打小说与漫画故事,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指导学生尝试着阅读一两本名家名著,让学生在阅读中体味名家作品人物性格,情节设计和感情注入,从而激发他们对名家名著的阅读兴趣,变“被动读”为“主动读”。在课文教材中,就有一些名著中精彩的、适合学生阅读的节选内容,教师在教学这些内容时,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作者深厚的笔墨功夫,体会到作品的美,并在教学完课文后,适当介绍前后的情节,给学生留足悬念,让学生有欲望去读,渴望去了解中外名著,提高阅读兴趣,为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奠定坚实的基础条件。

二、学生体验阅读的快乐,是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关键

一个良好习惯的养成是不断的强化的结果,是对某种良好行为的不断重复、深化、升华,最终会变成一种惯性。一个人,一旦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就是这个人一生受用无穷的财富。小学生由于年龄、心智等原因,维持注意力的时间不会长久,总是会出现一时热情的情况,对某件事情感兴趣,会投入很大的热情,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会觉得这一件事没有新鲜感,进而失去兴趣,转移注意力到其它的事情上去。因此,让学生不断地感受到成功的体验,保持长期的兴趣和热情就变得尤为重要。就与“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的寓言一样,如果长期吃不到葡萄,摘不到苹果,学生就会索然无味,要让保持学生长期的热情,就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只有拥有了这种动力,学生才会觉得自己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才会自觉的去努力。因此,我们要积极搭建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开展一些与阅读有关的交流活动,如:中外故事汇、我眼中的名家名著、名著读后感、我来评名著、评选阅读之星等。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成就感,并成为内在动力,从而不断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三、确保足够的阅读时间,是培养阅读习惯必要条件

创设了阅读环境,营造了阅读氛围,掌握了阅读方法,体验了阅读乐趣,提升了阅读动力,学生想读书了,也有书可读了,如果没有读书的时间,那一切都将成为空谈,不切实际,就更别说养成习惯。因此,确保学生有专门的、足够的阅读时间,不断满足学生的兴趣就变得十分重要而且必要了。因此,作为班主任,就要利用每天的晨读课,抓好每周的班会课,用好每天的语文课,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在书的世界里漫步,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树立学生的强烈的时间观念,告诉学生“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让学生明白时间可贵,惜时间阅读。告诉学生“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一生之计在于勤”,让学生合理安排时间,找时间阅读。告诉学生欧阳修提出来的 “马上、枕上、厕上”――“三上读书法”,让学生明白处处可以读书,挤时间读书。

四、指导开展好班级读书会,是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有效渠道

篇3

一、 前提是研究学情,分层预习

在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可能与我有过相同的经历:前天布置了预习作业,可是到上课时多数学生站起来一问三不知,或者照本宣科。这样的课堂的实情违背了我们的设想,也达不到让学生学会和会学的效果。

教学要研究学生的知识起点、能力水平,要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性,把握学生学习语文的“最近发展区”,力求使学习任务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心理特征,使学生能体验到“跳一跳摘到桃子”的滋味。只有从了解学生的现有状况出发,才可能提出切合实际的教学任务与学习目标,才能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预习方法和步骤的依托是学生的具体学情。就我所从教的班级而言:(1)近70%的学生没有阅读习惯,知识面狭窄;(2)约50%的学生不善于动脑筋,缺乏深入理解能力;(3)30%左右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欠缺,上课不能主动参与思考;(4)大概10%的学生只能完成基本的抄写任务。

如此学情教师如果让学生在预习时吃统一配餐肯定会出现消化不良的状况。针对班级学生的具体学情,笔者认为应把学生和预习内容分层。学生可分为A、B、C、D四类,预习内容亦可分为四类:一、拓展延伸,深入思考类;二、综合应用,语言表达类;三、文本解读,资料查询类;四、字词掌握,文段背诵类。A类学生可以完成四类难度的预习内容,B、C、D类学生以此类推。当然学情是动态的,每堂课的教学内容也是变化的,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随时作出调整,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总结观察,适时了解学生的状况,及时作出适合学生的分层任务,这样才会让学生有信心不断超越自我。

二、关键是指导方法,学会学习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当代认知心理学派和结构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布鲁纳说:“如果教学富有成效的话,那么在教学人员帮助下的学习一定比个人独自进行学习所遇到的危险、风险或苦恼来得少。”

我班有很多学生学习还是比较认真的,让回家查资料,第二天肯定用A4纸打印好给老师看,让上课时汇报查找结果也肯定能拿着这张纸认真朗读。这样的预习结果都不是我们语文老师想要的。我们要的是脱稿的演讲、精彩的点评、妙语的表达、大胆的质疑等等。学生认真预习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这肯定是学习方法不当。在学生没有学会学习语文的方法时,教师的指导至关重要。

在这一点上,笔者比较认可“从临帖到破帖”的学习过程。教师可以在一类文体中选择1~2篇作为范例,其中列出这类文体我们需要解决和掌握的知识点以及由此延伸出的知识。框架如下:(1)资料助读(教会学生查阅资料的方法);(2)基础知识检测(让学生养成自我检测基础知识的习惯,提升纠错和自学基础知识的能力);(3)文本解读(根据不同文体列出相关知识点及其解题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它们的文体知识,更好地解读文本,把握文体特色);(4)互动解疑(调动学生自我探讨、解决疑问的积极性);(5)你的质疑(只有通过质疑和提出问题,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得到不断强化,创新思维能力才能得到不断提高)。

在学生的预习习惯未养成之前,教师一定要悉心指导,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和步骤,并且要认真检查预习作业,否则便会流于形式。经过一段时间的指导,学生了解了学习不同文体需要解决的知识点,掌握了预习不同文体的方法,预习时就有了方向。学生从开始“一招一式蹲马步”的入门新手成为“以无招胜有招”的常胜高手。其间还需要我们教师有“静等花开”的耐性。

学生由学会到会学,这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也是预习课最期待的效果。

三、 不忘是激发兴趣,快乐学习

学习语文的动机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内部动力,因而,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要充分分析、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并采取各种有力措施,把学生的兴趣和需求纳入合理的轨道,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快乐地学习。

比起各类初中生喜爱的小说、漫画和网络,语文课本显然让很多学生提不起兴趣。比起数、理、化、英,语文学科在很多学生和家长心目中是主科中的副科。语文课不受重视,可能很多同仁与笔者有同样的感触。语文课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关键是让学生兴趣盎然,真正地对语文课产生兴趣且认真地去学习我们的母语。早在春秋时期,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强调过兴趣的重要性。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以由古至今,无论学习什么,都要激发起学生的兴趣,才能达到学进学好学透的目的。

1. 用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很多理科是强项的学生不屑于学习语文,让这类学生意识到学习语文的重要性才能激发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利用预习课讲一些我们身边的故事能够打动他们。2009年中考,我校有五六名理科高手由于题意理解错误在中考中失利,这一事例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和思考。我们可以巧妙地利用此类事例让这些偏科学生意识到语文学科的重要性,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用文本引领学生快乐学习语文。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在学《错过》这篇文章时,我把这篇文章与现下流行的穿越联系起来。我用了这样的导读:“现在很流行‘穿越’,有一部电视剧《我叫艾瑞卡》(《重回昨日》),这是关于一个年过三十的女性的故事。聪明、美丽、迷人的艾瑞卡坦白、率真,她有巨大的潜力,却不知为什么事事不如意。停滞不前的生活让艾瑞卡常常反省自己的过去……直到有一天,在汤姆医生的帮助下,艾瑞卡被送回到过去,这让她有机会去修正那些令她后悔的决定,她可以更正错误,重新来过。这部由加拿大BBC制作的电视剧,第一集播出时就吸引了70万观众收看,20~34岁是主要收视人群。平凡的我们不可能回到过去修正自己的‘错过’,为了我们今后的日子不在梦想‘穿越’中度过,阅读完课文请你说说,面对人生中都有‘错过’这一‘人生的常态’,刘心武先生是怎样看待的?”

应该可以用“炸开锅”来形容当时课堂上学生的情形,预习文本的兴趣空前高涨。快乐学习不仅可以使学生精神振奋,正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充满信心地去克服困难,还可以使学生思路开阔,思维敏捷,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篇4

一、十以内数的学习材料的选择和使用

(一)提供多元性材料,凸显数的现实意义

借助生活中出现的数据,可以帮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数的意义,建立数的存在感。

以“0的认识”为例,教师在教学时,引导学生思考:小猴子吃桃子,可以用怎样的数来表示。在桃子与数一一对应的过程中,体会0可以表示一个也没有。

接着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你还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见到过0,它表示什么意思呢?学生回答道:在尺子上见到过0,在温度计上见到过0,在电话机上见到过0,在门牌号码上见到过0,在账单上见到过0,等等。教师和学生一起探讨,每一种情况下0表示的不同意思。

除了教材提供的情境,收集补充大量的生活情境,尤其是学生生活的素材,可以有效激起学生学习的共鸣。

(二)提供对比性材料,强化数的序数意义

自然数既包含基数意义也包含序数意义,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我们比较强调数的基数意义,对于序数意义的理解相对比较薄弱。在教学时应该让学生同时形成基数与序数的概念。提供一些对比类的材料,可以帮助我们较好地处理这一问题。

以“6、7的认识”一课为例,教师首先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6,然后呈现一些收集的材料,让学生说说这里的6分别表示什么?进而追问:左边框里的这些6和右边框里的这些6有什么不同?学生体会到左边的6表示一共有6个,右边的6表示第6个。通过对生活材料的对比,进一步感受数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

[6个][第6]

如果教师能抓住教学中的每一个点有意识地渗透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的对比强化,而不是仅仅把教学的重心落在“几和第几”这节课上,相信学生对于数的序数意义一定会理解得更为深刻。

(三)提供序列性材料,体会数的整体构成

数的学习涉及很多知识,数的读写、大小、顺序、书写、基数意义、序数意义、数数、数的分与合等等,有没有一种有效的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整体性学习数的相关知识?我们在实践中进行了有效的尝试。

以“10的认识”一课为例,呈现了主题图之后,教师问:你能在图中找到哪些数学信息?学生找到了图中有很多有关10的信息;教师追问:你知道10和我们以前学习的数有什么不同吗?学生回答:10是一个两位数,它比我们以前学习的数都要大。教师提出一个开放性的问题:10这么与众不同,你想用哪些方法来介绍10呢?学生通过讨论,得出用写、摆、拨、找、分等方法来介绍10。

[写一写][摆一摆][拨一拨][找一找][分一分][十位 个位][10]

教师提供学习单和操作材料,让学生按照这样的思路,进行有序的研究,然后逐一反馈,通过“怎样介绍10?”就把有关10的学习内容整合起来了,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后续学习的基本框架。

二、千以内数的学习材料的选择和使用

十进位值制记数法是自然数表示的核心。它是古代世界中最先进、科学的记数法,对世界科学和文化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有了十进制就可以逻辑地构造和表示数,包括数的组成和分解,也就是逻辑地认识数。

(一)提供生活化材料,构建数的直观形态

以“千以内数的认识”为例,教师设计了这样的环节。

师:一千还能表示什么呢?请同学们借助桌上的材料,4人合作,自己摆一摆,数一数。

学生汇报成果。

组1:我们小组是用小棒来向大家介绍的,一捆是100根,100,200……900,1000,10捆100根的小棒就是1000根。

组2:我们小组是这样介绍的,报纸上这篇文章的这个框,框里的字大约是200个,200,400……1000,这篇文章的字数大约1000个。

组3:我们小组是借助袋装糖来介绍的,这里一包糖是500克,2包500克的糖就是1000克。

师:看来同样的数量,不同的物体,带给我们的感受各不相同!

对1000大小的感知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选择的材料虽然各有不同,但都是1000在不同形态上的拓展,对于数的意义的建构是非常有效的。

(二)提供图形化材料,构建数的维度生成

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来说,数形结合是非常重要的,借助图形能帮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数概念的建立过程。

以“百以内数的认识”一课为例,教师设计了一个数小方块的操作活动。先给每个小组一堆小方块,请学生猜猜自己面前的这堆小方块有几个。 学生猜测,答案不统一。教师追问:到底有多少呢?你有什么好办法来验证?(数一数,摆一摆)教师继续追问:怎样让大家一眼就看出你们小组的小方块有几个呢?学生再次操作,数摆小方块,师生一起点评学生的作品。(小方块的个数不固定,有100,99,102,93等各种情况)接着课件展示整理小方块的过程。

通过数小方块的活动,让学生体验有序数数的价值,再用整理小方块的活动推动数形的结合,得到思维的深化。在后续的教学中我们也可以延续这一思路,帮助学生数形结合。

(三)提供结构化的材料,体验数的多种表征

经过一系列对数的认识的学习积累,我们已经学会了用多种材料和方式来表征一个具体的数。我们还可以呈现一些结构化的材料,帮助学生进行梳理和建构。

以“千以内数的认识练习课”为例,教师设计了这样的环节。

教师提问:我们都知道一年有365天,想一想,如果请你来表示365这个数,你会采用哪些方法?学生先进行讨论:可以用摆小棒、拨计数器、数直线上的表示等。然后学生在练习纸上进行尝试,教师进行材料的收集和反馈。最后,将所有呈现的方法进行简单的分类。

教师所提供的材料不仅是学生已经熟悉的,而且充满趣味,通过用各种不同的方式表示365这个数的学习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学习素养,也增强了知识之间的联系。

三、大数的认识学习材料的选择和使用

(一)提供逻辑性材料,比较数的位值意义

我们通常所说的“大数”是指千以上的数。我们生活在三维空间,可以将大的数目,按照三位一节形象地表示出来。借助计数器等工具帮助学生理性思考数的生成方式,让他们学会用逻辑思维去推断数的建构。

以“大数的认识”一课为例,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复习导入的环节。

教师出示了4个“1”。

教师提问:仔细观察这四个计数器上的珠子分别表示什么数?学生回答:1,10,100,10000。教师追问:为什么同样的一颗珠子却表示不同的数呢?学生回答:1在个位上,表示1个一;1在十位上,表示1个十;1在百位上,表示1个百;1在万位上,表示1个万。接着教师板书数位顺序表的一部分,并总结道:原来不同数位上的珠子表示的数大小是不一样的。

利用计数器可以帮助我们更直观有序地体会位值制,将其与数位顺序表对应起来,更是从形象到抽象的有效提炼,对于后续认识更大的数有着积极的铺垫作用。

(二)提供拓展性材料,经历数的基本推算

对于小的数来说,我们的操作材料是丰富多样的。一旦到了大数的教学,我们常常苦于如何选取操作的素材和如何设计操作的活动。事实上,借助一定的拓展性材料,我们完全可以实现操作学习的理念。

以“万以内数的认识”一课为例,教师设计了一个小组合作讨论的环节。

教师提问:说来说去,1万到底有多大呢?老师这里有几组数学信息。结合这些材料,你能想象一下,1万究竟有多大吗?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并思考:

1.瓶子里大约有5000粒米,那么10000粒米大概到瓶子的哪儿?

2.学校操场的跑道一圈是200米,绕操场跑5圈是1000米,你估计你跑完10000米后会是怎样的状态?

3.这里是1000张纸,你来抱抱看,重吗?那10000张纸大约有多重呢?1000张纸叠起来大约有9厘米左右高,10000张纸叠起来有多高呢?

4.报纸上红线框出的部分大约有2000个字,10000个字大约需要多大的版面?你读完这一个版面大约需要多少时间?

材料的选择遵循了三个维度:现实性,是生活中可感可知学生常见的素材;便利性,是相对比较小便于携带和呈现的素材;多元性,有表示颗数的米,有表示长度的跑道,有表示厚度的纸张,还有表示面积的报纸。对于数的不同形态进行了多元的呈现。

(三)提供序列性材料,抽象数的内在含义

让学生体验一个很大的数的时候,可以提供一些序列性材料,让学生从形象中逐步抽象出数的意义,综合运用推理能力来感受从量到形的提升过程。

以 “大数的认识”一课为例,教师呈现了三个层次的材料。

第一层次:初步形象感知大数。提供了教材中的漫画图片,想象这些数是很大的。1万张纸摆在一起大约有1米高,10万张纸摆在一起大约有3层楼高。1亿个小学生手拉手可以绕地球赤道3圈半。

第二层次:联系生活体会大数。例如提供一些社区或者城市建筑中的资料,感受大数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出示社区示意图:我们求智社区共有常住居民约10000人。出示体育馆图片:黄龙体育馆一次可以容纳5万人观看比赛。

第三层次:结合图形感悟大数。用长方形表示手上的细菌,如果用冷水只能冲洗掉一格的细菌,约40000个;而用温水加肥皂搓洗1分钟以上时,能洗掉9格的细菌;你知道9格的细菌是多少吗?

篇5

关键词:跨文化;影视剧;日语教学

日文原版的影视剧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视频为一体,它融合了日本人的文化习惯、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为我们提供了真实、自然的语言环境和文化背景。通过观看这种声色并茂的影视剧,可以在极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发掘内在的学习潜能,还为学生了解日本的历史、文化、风俗和社会,开启了一扇门。

作为展示不同文化肌体的平台,影视剧以传播最广泛、受众最多、渗透最深的优势成为文化交流互动中最为直接的艺术形式,它不仅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作用物,它提供了反映文化变迁的丰富素材。电影符号学家麦茨指出:“电影与生活的形似性,不是建立在影像与原物之间,观众对电影的感知本身便包含着文化的符码,观众衡量作品的好与坏、真实与否的标准,实际是一个文化的标准。”通过观看影视剧,学生可以掌握常用的口语句型、表达方式,通过其中的情节非常容易地理解这种句型的适用语境。更重要的是可以了解日本的民族文化、日本人的特性。

从某种角度说,影视剧就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形象史和心灵成长史。我们可以通过影视剧来认识一个国家或显或隐的人文性格与文化精神。日本影视剧重于描述特定职业的工作实态或以一般大众日常生活场景为主轴。日剧题材非常广泛,涉及医学、侦探悬疑、社会突出问题、教师、职场、励志等。

在中国播出的第一部日剧是《姿三四郎》,1981年秋天和1982年春分别在上海电视台和中央电视台播映,引起巨大反响。20世纪80年代中期,山口百惠主演的《血疑》、田中裕子主演的《阿信》先后在中央电视台播映,播放时几乎达到万人空巷的程度,在中国掀起了第一次日剧热。其中,《阿信》创造了高达80%的收视率,该剧将一个大时代的悲欢离合浓缩在一个看似柔弱却又刻苦坚毅的女子身上。阿信出身低微,命运多劫,却又不屈服于命运与环境限制,人人都被她的朴实、真情和勇敢所感动,主人公阿信更成了中国妇孺皆知的“女性奋斗”的代表人物。在80年代,中国播出的日本电视连续剧为37部,除《血疑》《阿信》外,产生广泛影响的还有《排球女将》《蔷薇海峡》《来自北国》《命运》《血的锁链》《血的迷路》等。进入90年代,随着《东京爱情故事》《第101次求婚》《同一屋檐下》的播出,中国出现第二次日剧热。但与80年代相比,90年代的日本电视剧以年轻观众群为主要对象,开辟了日本偶像剧的时代。与此同时也诞生了如木村拓哉、柏原崇、松岛菜菜子、铃木保等一大批备受“粉丝”追崇的明星偶像。

2005年,日本NTV电视台曾热播过一部反映日本职场现状的电视连续剧《大姐大》。根据林真理子的同名小说改编,在当年的春季日剧中获得了15.6%的不俗收视率。以30岁的主人公野田奈央子的职场沉浮及情感纠葛为主线,刻画了几位供职于日本东济商社经营战略部的职场女性形象,她们通常事业有成,内心寂寞;虽然渴望婚姻,却早已过了结婚的花季。女主角面对这种摆在人生旅途中、刚过30岁站牌的交叉路,展现了心中难以抉择的感受。通过该剧,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日本职场中女性、男性的工作、婚恋、生活实态。日本的上班族,每天都要换内衣和外套,否则会被怀疑没有回家过夜。《大姐大》中有这样一个场景。一天部长在宾馆跟他的情人加藤约会,第二天早上又有紧急会议,没法回家换衣服,就赶紧让职员到便利店里给他买个领带换上。由此可见,在日本每天换衣服是多么重要,哪怕是一条丝巾,一条领带也好,装扮不能与前一天相同,否则会遭到误会的。

2005年日本TBS电视台将三田纪房在漫画周刊《周刊Morning》中连载的人气漫画《龙樱》改编为电视连续剧,于2005年7月8日在“星期五剧场”开始放映,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故事发生在一所问题学校――龙山高中,这所高中自成立以来,升学率极低,只有2%,更谈不上有学生能考上东京大学这样的名门大学,而且又出现了财务危机,濒临倒闭。律师樱木建二(阿部宽饰),受法院的委托,到龙山高中处理学校相关破产事宜。在看到龙山高中的情况之后,热血沸腾的他立誓要挽救这所学校,他以教师的身份,开设了东大特别培训班,发誓要让参加特训班的所有学生都考上东大。于是,只有六个人的东大特训班在樱木老师新奇、刺激的教学方法的指导下,不到半年时间内,成绩突飞猛进,朝着原本遥不可及的目标东京大学不懈地努力。剧中,樱木老师不仅教会了大家学习的方法,更教会了大家在漫长人生旅程中,怎样珍惜友情,克服困难,实现自我的信念。勇介与直美在游泳池旁贴心地鼓励安慰对方;英喜在派出所里为大家放弃抵抗写保证书;勇介为英喜跑到秀明馆,准备痛扁一朗的弟弟;一大群人不顾建二的警告,冲进了那家小店为直美帮忙,直至耽误了课业。里面有太多的场景和瞬间,让我们感觉到友情的珍贵。这是一部不折不扣的青春校园励志剧,这部剧让我们真切地了解到日本校园生活的实态和现行的日本教育体制。

2007年,日本NTV电视台播放的《派遣员的品格》有着浓重的日本企业文化色彩,描写的是一个从来没有笑容、说话直接、毫不留情、一针见血、一到下班时间就立刻回家给人带来“恐怖感”的派遣员是怎样超越派遣员工和正式员工间待遇的鸿沟努力工作的故事。所谓的派遣员是指和人才派遣公司签约,被派到其他公司工作的非正式员工,通常与正式员工同工同酬但不同福利。剧中由筱原凉子饰演的大前春子是一个按小时计算薪金的派遣员,拥有多种技能及28张资格证书,多到连简历的技能一项都写不下。虽然面无表情、缺乏人情味,但大前春子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超高的工作效率,让大家纷纷折服,更一次次地拯救公司于危难之中。大前春子、森美雪同为派遣员工,东海林、铃木、宫下是正式员工,工作方面派遣员工要做多于正式员工几倍的工作,但在待遇方面却同正式员工相差很多,还经常受到正式员工的歧视,被正式员工使唤做一些端茶、倒水、买炯等杂事。通过该剧,我们可以看到日本公司现行的雇佣制度、运营体制和派遣员的真实生存状态,他们随时面临着被解雇的危险,尽管如此,他们仍然对工作充满热情,为公司的发展倾注他们的心力。

2007年由TBS电视台根据日本同名畅销书改编的电视连续剧《父女七日变》,于2007年7月1日~8月19日开始播放,讲述了一个父亲和女儿灵魂交换的故事。川原恭太郎(馆广志饰)在美生化妆品公司工作,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上班族。16岁的女儿川原小梅(新垣结衣饰)也在不知不觉中长大,不再是那个小时候一直嚷着“长大后要嫁给爸爸”的小女孩了。接到岳母病倒的消息,恭太郎立即赶到千叶的老家去看望老人,可是赶到后却发现老人并 无大碍。第二天恭太郎和小梅乘坐电车回东京,父女二人吃着外婆送的桃子,难得地聊了起来,在电车穿过隧道时突然发生地震,经过猛烈的撞击,二人均有不同程度的伤情。经抢救父女二人平安脱险,却意外互换了身体,不得已两个人只得接受了这个“残酷”的现实,互换了身体的父女两人只得扮演起不同的角色。剧中,变成恭太郎的“小梅”,在父亲的公司里为了完成新产品“rainbow dream”香水的研发,同特别策划小组的成员一起加班、修改计划、研究方案。中岛先生为了赶在御前会议之前完成企划,放弃了回家探望生病的父亲,就连平时工作不努力、娇滴滴的椎名也认真起来,大家齐心合力,如同一家人一样,朝着共同的目标努力。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日本人的集团意识是多么浓厚,集团内部各成员之间有很强的连带感。这种听从指挥、按规则办事的集团意识也是日本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取得胜利的强大武器。

2008年,日本惟一的国营电视台NHK,推出了横跨一整年的古装大戏大河剧《笃姬》。此剧改编自宫尾登美子的小说《天璋院笃姬》。主人公笃姬是德川幕府第13代将军德川家定的正室夫人,一个秀外慧中、足智多谋、勇敢善断的杰出女性。1835年12月19日,笃姬(宫崎葵饰)出生在萨摩岛津家的分家今和泉家第5代岛津忠刚的家中,本名今和泉於一。於一从小就是一个冰雪聪明、乖巧伶俐的女孩,后来被藩主齐彬收为养女改名岛津笃子,1856年,笃子成为京都贵族(近卫忠熙)的继女。同12月,年仅21岁的笃姬从近卫家嫁到将军家,成功进入大奥,成为第13代将军德川家定(界雅人饰)的正室夫人。但是上天给了两人仅仅一年多的相处时间。一年后,德川家定在35岁时英年早逝,身后没有留下一个孩子。随后年仅23岁的笃姬落发为尼,改称“天璋院”。后来德川家茂继承了将军之位,而笃姬仍居大奥之中,协助第14代将军德川家茂处理事务。本剧讲述了笃姬年轻守寡,抚育德川家后人,掌控幕府,周旋于政治军事强人之间,倾尽全力化解战乱纷争的48年人生。在明治维新的骚乱中为了德川宗家以及整个日本倾尽了自己的全部心力。德川幕府末期,日本内外交迫,面临着空前的危机。在这个被称为日本历史上最惊心动魄的时代,笃姬凭借她的政治智慧和敏锐的目光,从战火中拯救了整个日本,推动了政权的和平转移。

在《笃姬》中,每一集都有不少历史事件穿插其中,地点、人物、时间都讲得很清楚,每一集的最后还会介绍一下与事件和人物相关的历史遗址。一部大河剧,使我们了解了日本幕府后期的一段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历史。《笃姬》还为我们还原了很多历史文化,茶道、香道,还有武家和公家的服饰礼仪。剧中小松带刀的妻子是一位香道高手,每当有客人来拜访,她总会以香道为大家怡情。香道是以“乐香”为基本的艺道,与茶道、花道一同构成日本传统的“雅道”。从香烟缭绕升腾而消失于无形中,感悟世事的无常,通过闻香创造各自心中的景象,以求得精神的安宁。

篇6

《传播学概论》作为基础理论课程具有这样两种非常明显的特征[1]:一是知识量大,理论抽象且庞杂丰富。如传播学诞生的前期理论基础,媒介、符号、信息和意义的界定及相互关系,多种视角的传播结构和过程模式,深奥另类的各种媒介理论,层出不穷的传播效果理论等。二是理论解释力强,但应用性不足。抽象庞杂的理论知识似乎与媒介的各项实际运用与操作关系相距甚远。上述特征以及传统意义的单纯以理论介绍为主导的讲授式教学,往往让不少学生尤其是入学之初即开《传播学概论》课程的学生,觉得这门课难学且不实用,进而降低了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这难免影响这门课的教学效果。因而,改变传统的单纯讲授式或填鸭式教学模式,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理论与实际应用等相结合的问题教学法,是很有必要的。所谓“问题教学法”,是指“教师按照教学内容的要求,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将教材的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或者由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或已学到的理论知识自行提出一些问题,使学生在思考、探讨、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掌握相应的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尤其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具有问题意识和创新思维的一种教学方法”[2]。简而言之,“问题教学法”就是以问题为载体贯穿教学过程,使学生在设问和释问的过程中萌生自主学习或自主探究的动机和欲望,进而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3]。《传播学概论》课中实施问题教学法的教学优势或意义有:第一,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思考能力和学习兴趣;第二,有助于传播学基础理论与实际应用的结合,从而促进学生对理论的深入理解和掌握,尤其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有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教与学的互动和教学相长;第四,有助于增强《传播学概论》课堂的生机、活力和实效。

二、问题教学法在《传播学概论》课堂的实施步骤及策略

(一)根据教材内容,创设问题情境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精神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因而,根据教材内容,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不仅是问题教学法具体实施过程中的首要环节,也是优化课堂效果的一条重要路径。依据笔者的研究和教学实践的经验,问题情境的创设策略可归纳如下:1.在“理论”与“实际”之间创设问题情境《传播学概论》课程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但在这抽象知识或理论的背后我们总能找到它与传播实际的联系。进而言之,作为教师应想方设法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创设一个有意义的或有针对性的问题情境。如在讲到全球信息化与“新世界信息秩序”、“信息”等问题时,笔者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据央视新闻频道报道,亚太一些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没有能力或实力派媒体到中国来采访,主要依靠转载西方媒体有关十的报道,其中转载较多的就是美国一则关于网友看十的新闻。”针对这一案例或情境,笔者让学生结合有关知识发表看法或提出问题,收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2.在“抽象”与“形象”之间创设问题情境如前所述,《传播学概论》课程是比较抽象的,而新入学或入学不久的大一、大二学生的专业知识素养及抽象思维能力还不是很强(传播学作为理论基础课程一般安排在第一或者第二学期),这两者之间的差异,会造成学生自主学习的障碍或困难。为此,如何恰到好处地创设问题情境将书本上抽象化、结论化或静态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生动、形象、具体的教学内容,为学生的思维提供形象支撑,这对激发学生兴趣和积极思考至关重要。例如:在讲到媒介超强效果论,以及影响传媒效果的因素问题时,笔者先播放一段颇具现场感和紧张刺激性的《火星人入侵地球》的节目视频,而后由学生提出问题,如“该剧为什么一度引发许多听众的惊慌混乱?”“大众传媒真的具有媒介超强效果论或魔弹论所说的效果吗?”“影响传播效果的因素究竟有哪些?”等。总之,适当截取或选取有针对性的视频、图片、漫画、录像片断,或将与问题有关的材料转化成由学生参与的小品、现场演示等动态形式,营造形象生动、富有生机的特定教学情境,会大大提升课堂效果。3.在“材料”与“兴趣”之间创设问题情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准备再好的学习材料,如果学生不感兴趣,也往往难以起到理想的效果。为此,教师在围绕某个知识点或理论,选择材料,创设问题情境时,有必要考虑学生对所提供材料的兴趣程度或心理需求特点,在此基础上创设新颖的、具有吸引力的问题情境,以调动学生的探讨热情。如在讲到使用与满足理论时,笔者结合大学生对微博、微信或QQ等新媒体形式的使用与满足情况创设问题情境,进行讨论分析。这不仅深化了学生对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学习,而且对学生如何正确有效地使用微博、微信和QQ等,也有切实的裨益。4.在知识“点”与知识的“网络体系”间创设问题情境《传播学概论》的知识点及理论繁杂丰富,若不将其放在系统的知识网络体系中加以介绍或学习,那么,各种知识或理论会在头脑中留下杂乱无章、支离破碎的印象。为此,应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帮助学生梳理分析《传播学概论》知识的点、线、面、体之间的逻辑联系。如在学习“符号、信息和意义”、“麦克卢汉媒介理论”、“媒介组织的目标及把关人理论”、“传播制度、媒介控制与媒介规范理论”、“受众研究”和“效果研究”等章节时,笔者经常启发学生思考这样的问题:拉斯韦尔的5W模式是什么?该模式有何贡献及深远影响?大众传播的五大研究领域主要指的是什么?我们正在学的章节各属于哪一种研究领域?”等等。

(二)引导学生思考、发问或由教师提出问题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陶行知先生也说过:“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可以说是问题教学法实施的一大关键环节。没有问题的提出就谈不上问题教学法的应用。从这一意义上看,如何激活前述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问或由教师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至关重要。从问题提出的方式看,一般有两种,一是依据教学内容和要求,由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或先让学生预习,而后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最后筛选问题,进行归纳分类;二是教师通过教学设计,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思考、讨论,最后教师根据讨论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引导、指导或讲解。这两种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应交替运用,不可相互偏废。但第一种方式应是主要的,应多鼓励学生在讨论之前把遇到的问题或困惑提出来;第二种方式即教师提出问题应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方法。前者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和认识问题的能力,增强联系学生实际进行教学的针对性。后者则有利于激发学生质疑与探究热情,把学生的思维迅速地导向解决问题的关键之处。二者有机结合,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以及分析、比较、归纳和应变等能力[4]。有经验的教师会根据教学实际情况灵活地启发学生思考、发问,如用激情法,间接激发学生探求问题的热情;或用演示法,使学生因惊叹结果的微妙而去推论其原因所在;或用故错法,让学生在笑过之后再反思其中的乖谬等[3]。总之,不一而足,贵在该方法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开启其学习潜能,培养其思考能力、自学能力和各种技能或素养。

(三)指导学生分析、讨论问题,确定并实施解决方法

在学生分析、讨论和解决问题的环节中,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加以引导、点拨或掌控。如在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后,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很多时候学生提不出问题或者不会提问题时,教师应善于启发、鼓励和引导;在学生解答问题虽方向正确但停留在浅层次时,教师应循循善诱,引导其认识走向深入;当学生提出的问题与教学内容相差甚远,或杂乱无章时,教师应围绕教学主题加以调控、梳理或筛选;当学生对某一问题的认识有所偏颇甚至错误时,教师不能简单地予以否定,可采用夸谬法,即顺着学生的思路导出错误的结论,让其幡然醒悟,从而转向正确的认识;当遇到难度较大的问题时,教师应善于将该问题分解为具体的有层次的小问题,或在学生“心愤求通、口悱难达”时,应及时指点迷津或讲解讲授。

(四)总结归纳,巩固强化,拓展迁移,融会贯通

如果把教师给学生设置问题情境、提出问题引子、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组织讨论等整个过程比作渔民“撒网”的话,那么教师最后的总结归纳、分析评判或巩固强化、拓展迁移等过程就是一种“收网”了。会“撒网”固然重要,会“收网”也相当必要。没有教师的总结、归纳和评价等,整个课堂教学就会叫叫嚷嚷,各唱各的调,问题教学法就失去应有的意义。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及时地接收从学生身上发出的反馈信息,适时进行恰到好处的表扬、或恰如其分的批评。要允许学生犯错误,因为错误往往是正确的先导。因而,教师在总结评价时,应以积极的评价或鼓励、肯定为主。此外,学生在讨论、分析等环节所获得的认知往往是感性的、零散的或不成系统的知识,因而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对有关知识进行归纳整合、提炼概括,从而上升为系统化的理性认识。如引导学生寻找新学的知识与已学的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前后贯穿、融会贯通;寻找本学科与其他学科间的知识联系,善于运用“他山之石”来攻“玉”;留心讨论中富于拓展性的问题,从中引出值得进一步关注的新问题。此外,还应结合有关问题引导学生查漏补缺,或重难点疏理,让他们对有关理论知识有较深入系统的把握。

三、实施问题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一)问题设计要有针对性,不能为问而问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首先要搞清楚设问的目的。要让每一个问题都能服务于整体教学的某一点,尤其是有助于重难点的突破,简而言之,要增强问题设计的针对性。鉴于传播学知识理论的抽象性、复杂性,教师不能就知识论知识地为学生讲授,可以创造性地将知识、概念、或理论等巧妙地寓于问题的提出、思考和解决的过程之中,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感受、理解知识产生与发展的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增强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二)注意加强传播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增强传播学知识的应用性

目前单纯以理论知识介绍为主导的讲授式教学,往往与当代传播实际、社会发展和学生生活相距甚远。这种脱离社会传播实践或鲜活的实际生活的课堂教学,其问题设置也难免是意义不大的应景点缀,难以让学生在积极思考中获得灵感、得到启迪。关注社会传播实践、关注传播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应成为《传播学概论》实施问题教学法的一项重要原则。为此,教师应注意时刻关注各种社会传播现象如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以及新闻、广告、影视等传播实际,增强问题设置的时新性、实践性和社会性。

(三)多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传统意义上的课堂问题设置往往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即学生总是被要求去解决由教师提出的问题,且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缺乏学生积极的参与和主动的探究,从而使学生处于一种被动的地位。问题教学法的目的是“还学于生”,是赋予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动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能力和素养。为此应改变单纯的知识灌输式教学为问题驱动式教学,多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多给学生自主思考、讨论或探索的空间,在充分尊重与体现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基础上发挥教师的主导或引导作用。

(四)解决好问题设计质与量、难与易的关系

问题在精不在多。上一堂课也许能提出许多问题,但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符合教学的需要。此外,课堂时间也是有限的,过多过杂的问题,会挤压学生思考和讨论的时间,也不利于教师的总结、归纳与指导。因而,教师课堂设问的次数要适度,做到少而精,鼓励学生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并对学生所提问题进行梳理、归纳和筛选。此外,问题的难度和深度要适中,不能太难或太过隐蔽,要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桃子”。但问题设置也不能太过容易,更不能直接把答案抛给学生。

(五)注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质疑精神和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