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赤壁怀古范文

时间:2023-04-03 20:25: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念奴娇赤壁怀古,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 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作者小传

苏轼(1036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人。父亲苏洵,弟弟苏辙都是唐宋散文家之一,世称“三苏”。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苏轼中进士。

苏轼一生处于北宋新法与旧党之间的斗争、倾轧激烈时期。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先后被贬官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后谏官弹劾他在诗文中有诽谤朝廷之语,被捕下狱,出狱调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元佑年间,旧党执政,苏轼曾内调任翰林学士等职,又因与司马光为首的旧党发生一些政见分歧,再次贬谪杭州。后来新党重新上台,苏轼受到更大打击,远调惠州(贵州省惠阳县)、琼州(今海南岛),宋徽宗即位,大赦天下,在遇赦北还途中死于常州(今江苏省武进县)。

苏轼政治上思想保守,反对新法,但后期态度有所转变,和旧党又产生了一定程度的矛盾,造成一生受排挤,抑郁不得志,但在各地方官任上,他同情人民饥苦,办了不少有益于人民的事,在诗词中也有所反映。

苏轼在文学艺术上是一位全才,不仅散文是北宋最杰出的大家,而且诗词也有很高的造诣,开宋代“豪放派”词风。此外在书画方面也有突出成就。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贬官黄州后的作品。苏轼21岁中进士,30岁以前绝大部分时间过着书房生活,仕途坎坷,随着北宋政治风浪,几上几下。43岁(元丰二年)时因作诗讽刺新法,被捕下狱,出狱后贬官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个闲职,他在旧城营地辟畦耕种,游历访古,政治上失意,滋长了他逃避现实和怀才不遇的思想情绪,但由于他豁达的胸怀,在祖国雄伟的江山和历史风云人物的激发下,借景抒情,写下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名篇,此词为其代表。《念奴娇・赤壁怀古》词分上下两阕。上阕咏赤壁,下阕怀周瑜,并怀古伤己,以自身感慨作结。

上阕咏赤壁,着重写景,即景抒怀,引起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怀念。

下阕着重写人,借对周瑜的仰慕,抒发自己功业无成的感慨。

《念奴娇・赤壁怀古》作者吊古伤怀,想古代豪杰,借古传颂之英雄业绩,思自己历遭之挫折。不能建功立业,壮志难酬,词作抒发了他内心忧愤的情怀。

《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在写作方法上的主要特点是结合写景和怀古来抒发感情。如上半阕对赤壁的描写和赞美,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下半阕刻画周瑜形象倾注了作者对历史英雄的敬仰。最后借“一樽还酹江月”表达自己的感慨。全词意境开阔,感情奔放,语言也非常生动形象。

译文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长江朝东流去,千百年来,所有才华横溢的英雄豪杰,都被长江滚滚的波浪冲洗掉了。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是三国时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陡峭不平的石壁插入天空,惊人的巨浪拍打着江岸,卷起千堆雪似的层层浪花。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祖国的江山啊,那一时期该有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遥想当年周公瑾,小乔刚刚嫁了过来,周公瑾姿态雄峻。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手里拿着羽毛扇,头上戴着青丝帛的头巾,谈笑之间,曹操的无数战船在浓烟烈火中烧成灰烬。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神游于故国(三国)战场,该笑我太多愁善感了,以致过早地生出白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人的一生就象做了一场大梦,还是把一杯酒献给江上的明月,和我同饮共醉吧!

全词赏析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起句写长江给人以雄奇壮丽之感,“大江东去”是眼前江景,用以起兴。日夜江声,滚滚滔滔,使人感到历史的流逝,对往昔英雄人物无限怀念。

这句是作者触景生情,面对滚滚波涛,感到历史的流逝,有如东去的江水,不禁引起对历史英雄人物的缅怀。这两句既写江景,又点明怀古,从大处落笔,写得气势磅礴,感情饱满。“浪淘尽”三字,把作者凭吊古战场的心情含蓄有力地表达出来。这样开头也为下面描绘赤壁和缅怀周瑜做了环境的烘托和气氛的渲染。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此一句除要达到点明题意之目的,其根本则在于通过对赤壁地理位置和历史人物周瑜的述说,引出对三国战事的回忆,而自然联想到赤壁之战宏伟的战斗场面。“故垒西边”两句,指明怀古的特定时代、人物和地点,引入对古战场的凭吊。作者这样写,是通过联想自然而巧妙地把读者引到这段历史的回顾中去了。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正面描写赤壁的景色。从中不难想象出当时战斗的激烈和周瑜统领水军英勇善战的战斗风姿。山势险峻、参差错落的山岩直指天空,狂奔的巨流汹涌澎湃,猛烈地冲击着岩石。这是何等的雄奇景观!这里只用十三个字,便从形、声、色几方面生动地勾画出这个古战场的壮丽雄奇的图景,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江山的感情,同时也为下面歌颂周瑜做了铺垫和蓄势。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作者从神游中又回到现实。英雄人物已经随着长江水而流去了,只剩下如画的江山和无所建树的“我”。

此两句,一承上,一启下,由描景过渡到写人,十分自然。“一时多少豪杰”是虚写,既照应开头“千古风流人物”,也为下阕写周瑜作了铺垫。

上阙即景抒怀,通过描写古战场,引起对古代英雄人物的缅怀。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一段具体描写千古风流人物中的周瑜。作者没有直接写周瑜的胯下马、掌中枪,而是武官文写:周瑜年轻英俊、气概俊伟、雍容娴雅、指挥若定的儒将风度。这充分显示出周瑜的杰出指挥才干和蔑视强敌的英雄气概。作者着力写周瑜其目的全在于凭吊古人以抒自己大志难酬的郁闷愁苦的情怀。周瑜年轻有为,建功立业名垂青史,而自己年近半百,功业无成却又遭贬。如此之磨难自然会哀愁的。他也只有借古来自我排遣了。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此句表达了作者极其矛盾和苦闷的心情。面对大好河山,缅怀周瑜少年得志,又深受孙权信赖,年轻时便建功立业,而自己虽有抱负,但有志难伸,毫无作为,相比之下,无限感慨。心情由激昂奋发转入消极苦闷。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结尾句,一方面表现出作者消极悲观的情绪,这是作者阶级局限性和时代局限性的反映。在封建社会里一旦人们主宰不了自己的命运,却常常用达观来解决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矛盾。作者也不例外。同时也应看到另一面,那就是还不失追求功业的豪迈心情。

下阙着重写人,借对周瑜的仰慕,抒发自己功业无成的感慨。

疑难指津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周瑜形象为何与《三国演义》中的大不相同?苏轼笔下的周瑜年轻有为,文采风流,江山、美人兼得,春风得意,且有儒将风度,指挥若定,胆略非凡,气概豪迈 。《三国演义》中的周瑜形象既有聪明能干的一面,又有狭隘嫉妒的一面,且无“羽扇纶巾”, 儒将风度。两部作品对同一人物的刻划各有其妙,且都已深入人心。不必追究谁更接近历史真实。但一定要理解,苏轼词中如此刻划周瑜、赞颂周瑜,意在怀古伤今,抒发自己年将半百而功业无成的感慨。

赤壁古战场之争

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里说,他只是听当地人有此传说,借此地抒发对三国英雄的追慕和自己壮志难酬的感慨。这样的浪漫主义联想,岂能当作考证的结论?

湖北赤壁市(原蒲圻县)素称湖北的南大门。赤壁山在赤壁市西北40多公里的长江南岸,是一脉相连的长岭山。山上隆起三座山包,头部的叫赤壁山,中间的叫南屏山,尾部的叫金鸾山。

登上赤壁山顶,站在屹立于临江绝壁之上的翼江亭里凭栏北望,江水滔滔。这里传说是周瑜当年指挥水战的哨所。长江对岸就是乌林(在今湖北洪湖东北,长江北岸乌林矶),当年“火烧乌林”时曹操屯兵的大本营。

这又是一个存在争议之地,因为关于赤壁之战的地点,自南北朝以来就有不同的说法。其中一股最强大的声音说,赤壁古战场就在湖北蒲圻(今湖北赤壁市)西北约40公里的长江南岸,与江北的乌林相对。近代以来,“蒲圻赤壁”说已经成为史学界的公论,其主要根据是:综合《三国志》的有关记载,当年曹操南下的进军路线是:新野―襄阳―当阳―江陵―赤壁。曹军在长江南岸的赤壁初战失利,退屯江北的乌林;后在乌林遭火攻而大败,由华容道逃奔江陵(今湖北荆州市)。而今天的蒲圻赤壁、洪湖乌林和位于湖北监利东北的华容古道与《三国志》记载的赤壁――乌林之战及曹军败退江陵的路线等地形、方位完全吻合。最近几十年来,又在蒲圻赤壁的地下发现了刀、矛、剑、戟、斧、箭镞、铜镜、铜钱等文物千余件。经考古学家的鉴定,证实这些铁制兵器和铜镜、铜钱,都是东汉晚期的遗物。这些都是蒲圻赤壁就是当年赤壁――乌林大战的古战场的铁证。

篇2

摘要:本文通过对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赏析来说明该词是写景、咏史、抒怀三者有机结合的佳作。

关键词:写景 咏史抒怀

诗歌写作的一个基本方法,是从形象着手,用形象思维来表达思想感情。北宋词人苏轼敢于一扫晚唐五代以来委靡不振的词风,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观念,扩大了词的领域,举凡怀古、咏史、说理、谈玄、感时伤事等等,诗可以表达的题材,都可以用词来表现,达到了“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的境地,并提高了词的意境,开创了词的豪迈奔放的风格。请看他的代表作《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苏轼于宋神宗元丰二年因作诗讽刺新法被捕入狱,后经友人极力营救,才得以出狱,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首词是他在黄州上任游黄州赤壁时写的,当时他47岁。面对如画的赤壁江山,缅怀在赤壁大战中的英雄人物,作者通过这些具体的形象,抒发了自己惆怅失意的思想感情和有志无成的矛盾心理。写景、咏史、抒怀浑然一体。

词的上阕开头写道:“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浩荡的长江水向东流去,滚滚波涛冲走了历史上多少英雄人物。作者面对滚滚东流的长江浪涛,触景生情,感到历史的流逝,有如东去的江水,不禁引起对历史英雄人物的缅怀。千古兴亡的事迹很多,这里指的是哪些呢?那就是:“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这一句点明了时代(三国),人物(周瑜)和地点(赤壁),这两句是说,人们指着故垒的西边说:这就是三国时代周瑜大破曹操的赤壁了。苏轼所游的赤壁,不是三国当年大战的赤壁,看来苏轼是知道的,所以他说是“人道是”,是假此地方作为古战场藉以怀古而已,那么,这里既点出了赤壁,赤壁到底是怎样的呢?下面就加以描绘了:“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几句向我们展现赤壁雄奇壮丽的景色。“乱”有“参差”的意思。“乱石穿空”一句,把陡峭参差、插入云霄的赤壁山形象地写了出来(形);“惊涛拍岸”这句不仅使人想象到波涛撞击江岸的威力,也仿佛使人听到了狂涛拍击江岸的滚滚巨响(声),“卷起千堆雪”,描写浪花飞卷,层层堆积,用“雪”比喻汹涌江涛所激起的浪花,非常贴切地写出了它的颜色(色)。在这里,“穿”、“拍”、“卷”几个词写得富有动感,用得铿锵有力、精炼形象,这里只用了13个字,便从形、声、色几方面生动地勾画出了这个古战场的壮丽雄奇的图景,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江山的感情,同时也为下面歌颂周瑜做了铺垫和蓄势。全篇只有这三句是正面描绘赤壁,写得意态纵横,撼人心弦,这就为下阕所追怀的赤壁大战中的英雄人物周瑜渲染了环境气氛。赤壁的景色如此壮丽,如此奇险,然而,物在人非,曾在这里大显身手的豪杰们已与时俱逝,这就使作者不能不发出“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的感慨了。“江山如画”是用赞叹的语句总结了前面的三句写景,紧接着又用“一时多少豪杰”启下,自然而妥帖地引出下阕所要赞颂的英雄人物周瑜。词的上阕通过写如画的赤壁之景,从而联想到历史上的赤壁大战及历史人物,抒发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对英雄人物的仰慕,真是景中有情,情因景生,借景咏史,景、情、史三者有机相融。

篇3

关键词:赤壁怀古 前赤壁赋 艺术特色

一.叙事、写景、抒情与说理的有机融合

《赤壁怀古》这首词的一个显著特色,是把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赤壁之战)和古代英雄人物(周瑜)写入词中。联想到九百年前那奠定了三分局面的赤壁之战,联想到那场战争中一个个卓异不凡的风流人物,但眼前所见惟有“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千百年来依然故我的壮丽风光,那些历史人物却“而今安在哉”了。使人产生了人生之短暂和宇宙自然之永恒之感。在对壮丽江山的咏叹中,依然隐含着人生的悲慨。“使人们感到赤壁江山的景物描写有着味之不尽的意蕴”,作者尽情咏叹赤壁江山的永恒壮美,愈发反衬了他所感到的人生的悲哀。作者愈是渲染历史人物的伟大、崇高,愈是在表达自己郁郁不得志的隐衷。

其次,作者用瑰奇险峻而又秀美流畅的语句叙事、写景、抒情和说理,音调高亢,意味隽永,韵味无穷,使语言形式很好地为表达思想内容服务。

胡仔在他的《苕溪渔隐丛话》中说此词“语意高妙,真古今绝唱”,俞文豹也在他的《吹剑录》中说此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是不无道理的。

《前赤壁赋》在艺术上,则同样也把叙事、写景、抒情与说理四者紧密结合再一起,达到了情景交融,情理相生的效果,“创造了一种既充满诗情画意,又含寓着人生哲理的独特的艺术境界。江山明月这种客观的物境,与作者充满矛盾而力求排解的主观的心境相融合,而又完全切合于夜野赤壁的特定情景”,写景之笔,把徐来的清风、明净的秋水、窈窕的明月,以至英雄人物在历史舞台上所导演的赤壁之战的雄奇景象,刻画的惟妙惟肖,引人入胜,而抒情之笔,则先以“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寄兴于悠远的思念,理想的追求。赋中所设的主客问答,其实表现的都是作者的思想。“在‘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箫声陪衬下,客人提出的问题,正是作者对理想人生有所追求而不得苦闷忧伤的表现”。而苏子的回答则以水月为喻,借庄周的相对论: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以及僧肇的“江河竟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物不迁论》)来排遣苦闷,开阔胸襟。这篇赋既生动地描绘了江山明月的优美景色,又深刻揭示诗人的内心世界:“消极退隐与积极进取,愤世嫉俗与逍遥山水的两种情绪同时存在,在与世无争的思想后面,却流露出了对世道的满腔愤懑,不甘妥协的积极精神和鄙弃富贵、傲然独立的旷达情怀”,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宇宙人生的思索。

二.“托事以讽”、借古喻今的艺术手法。

无论是在《赤壁怀古》,还是在《前赤壁赋》中都谈到了曹操兵败赤壁这一史实。为何在这一词一赋中苏轼要两次引用这一事件,究竟有何用意呢?在这有必要介绍一下这两篇诗词写作的社会政治背景。

元丰四、五年间,北宋王朝先后发动了两次开国以来最大的边疆战争。结果连遭溃败,使宋廷蒙诟、受辱,国势骤弱。《前赤壁赋》正写于第一次边疆战争失败之后。当时宋神宗在元丰四年(1081)秋调动了李宪等五支约三十五万大军(包括运输民夫共约六十万),企图一举攻克兴、灵二州,消灭西夏。但战争中将帅失和,缺乏统一调度,最后在灵州城下被西夏打得溃散逃窜,军队民夫死伤者不下三十万。成为历史上一次典型的因骄纵而失败的战例,性质上颇似曹操兵败赤壁的史迹。

而苏轼写《赤壁怀古》词的当年即1082年,也是战云密布。宋神宗用给事中徐禧议在银、夏、宥三州界筑永乐城,企图围困兴州夏军。然而城小人多,又无水源,结果反被夏军将城攻破,丧师二十余万。

这两次惨败对十分关心边廷的苏轼具有重大的影响。一方面他渴望以身报国,抗击西夏,重振国威。另一方面摆在他面前的道路却是“报国欲死无战场(陆游语)。统治者把他视为‘罪人’,就连向朝廷献点忠心也‘不可使不知我者,以为诟病’。”在这种情况下,苏轼“对战事虽芒刺在喉,不吐不快,但也只能使用“托事以讽”的隐晦手法”。用曹操兵败赤壁隐射元丰四、五年的两次战争。以曹操的骄纵轻敌讽喻庸懦无谋的宋将;以周瑜之功业反衬边疆之无能,同时寄寓自己的宏大抱负。

篇4

一.江山壮丽――自然风物之美

词一开始就展示了大自然神奇的魅力,让人感受作者的胸怀之博大,从“逝者如斯,不舍昼夜”的长江着笔,给人以峥嵘突兀、绵延雄阔的感觉,笔力雄健劲拔,其景动荡奇伟,其势气象恢弘。“大江东去”一句领起全篇,以如椽巨笔勾勒出长江浩浩荡荡、滔滔莽莽的气势,非常形象地表现出横亘千古的雄壮山河。壮丽景色的描绘,起笔突兀,落笔不凡,显示了东坡的过人气概。随后,作者描绘了如画的江山,“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为了尽可能地展示赤壁自然景物真态,在意象的创设上,苏轼十分重视写景语言的锤炼和创新。前一句把视线引向天空,后两句把视线引向脚下,这三句简直就是一幅立体图画。凌乱而突兀的石峰,如带血的利剑,硬生生地刺向天空,那一抹残阳似乎在诉说着昨天的哀伤,滔天的巨浪,被烈风狠狠地摔在山崖上,像是抛弃一段段被时间侵蚀的古老故事,那溅起的水花,飘落成一片片雪花,飞舞在历史的长河里,无声无息。词中,动词“穿”、“拍”、“卷”,形容词“乱”、“惊”,副词“千堆”都是精心锤炼而出,它们紧密配合,从不同角度并诉诸不同感觉,再现出赤壁江山雄奇壮险之美。同时也为下文咏史铺设了情境,“穿”、“拍”、“卷”几个词形象地表现了“石”与“空”?“涛”与“岸”、“江水”与“浪花”相交织的奇观。“石”、“涛”写实,“云”、“雪”言虚,作者运用夸张的手法和丰富的想象,突出了赤壁江山的特征,使赤壁的景色再现于笔墨之上,让人能切实感受到滚滚东流的长江和江岸边的雄伟青山。这样的景色,壮丽雄伟,美不胜收,动人心弦,摄人心魄,让人不禁感慨:江山如画!

二.风度儒雅――英雄豪杰之美

“江山如画”,是写景的总括之句,自是极言赤壁江山如同经过艺术家加工过一样美,如此壮丽雄伟的江山,曾经哺育了无数英雄豪杰,为英雄豪杰的出场提供了施展雄才大略的场所的同时,更进一步衬托出英雄人物之美。江山与豪杰相联系,自然而然地引出“一时多少豪杰”,这一句则又由景物过渡到人事,照应上面的“三国周郎赤壁”,从起句的“千古风流人物”到“一时多少豪杰”再到“遥想公瑾当年”,视线不断收束,最后聚焦定格在周瑜身上,然而写周瑜魅力与风范,却不写其大智大勇,那么作者是如何展示英雄人物之美呢。

石壁森然,巨浪滔天,江山如此多骄,作者为英雄人物的出场,创设了极为雄壮的背景;赤壁战场,两军对垒,战旗猎猎作响,战争一触即发,为英雄豪杰提供了足以展示个人魅力的舞台。

“遥想”领起五句,集中笔力塑造青年将领周瑜的形象。作者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挑选足以表现人物个性的素材,经过艺术地集中、提炼和加工,把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作者着力刻画周瑜儒将的仪容装扮,当年的公瑾,头系青丝带头巾,手持羽毛扇,一身儒雅,风度翩翩,他步态悠闲,神情从容,潇洒中透露出镇定与自信。为进一步表现周瑜的雄姿英发,苏轼并不拘泥于历史,特意加入了一个看似儿女私情的情节――“小乔初嫁”,把相隔已有十年之久的事集中到一起来写,以美人烘托英雄,更见出周瑜的丰姿潇洒、韶华似锦、年轻有为,足以令人艳羡。据史载,建安三年,东吴孙策亲自迎请二十四岁的周瑜,授予他“建威中郎将”的职衔,并同他一齐攻取皖城,皖城战役胜利之时,周瑜娶小乔,建安十三年,周瑜三十四岁,参与指挥了著名的赤壁之战,大胜曹氏,为天下三分奠定基础。没有刀光剑影,没有铁蹄争鸣,作者仅用“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一句,来描写这场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争斗,看似转瞬即逝,却能抓住火攻水战的特点,精切地概括整个战争的胜败输赢。词中只用“灰飞烟灭”四字,就将曹军的惨败情景形容殆尽,写周瑜立下的赫赫战功的同时表现了其高超的军事指挥才能。

三.胸襟旷达――人生境界之美

苏轼曾因科场的一帆风顺和欧阳修“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的赞誉而名噪京师,虽遭王安石排挤,尚能自请“通判杭州”,徙知徐州、湖州,政治上积极有为。可就在他积极进取之时,灾祸悄然而至,当时有人(李定等人)故意把他的诗句扭曲,以讽刺新法为名大做文章。元丰二年,苏轼就因作诗讽刺新法,以“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被捕入狱,史称“乌台诗案”。幸亏北宋在太祖赵匡胤年间即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出狱以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元丰二年二月,带着“细雨梅花正断魂”的苦痛,带着“何人把酒慰深幽”的孤独,苏轼跨越迢递关山,寄居黄州定惠院,五月继迁临皋。“乌台诗案”改变了苏轼的政治命运,此时的作者是何等窘迫,何等失意,可谓穷矣,而一个身处逆境,心怀寂寞,精神常处于忧惧的人,仍能以博大的胸怀、旷达的胸襟积极入世,何等难得,人生境界的确令人仰慕。

写这篇文章时苏轼已47岁,被贬黄州,任虚无之职,闭门思过,不得打理政务。政治上的失意,使作者从生活浪潮的巅峰跌入谷底,但作者并未消沉。他登东坡以舒啸,临大江而赋诗,以自然的山水涤荡心中的尘埃,宣泄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以奔放的情志、浪漫的色调创造优美的景观,写下众多豪放名作。当苏轼游赤壁之时,看到眼前奇伟的如画江山,思接千古,神游万里,思绪飘荡在三国的古战场上,一位儒雅装束,从容自若,潇洒自信的将领,出现在他的眼中。这里极言周瑜之儒雅淡定,感情是复杂的。作者从周瑜的年轻有为,联想到自己坎坷不遇,故有“多情应笑我”之句,自嘲之句,语出轻淡,意却沉郁。但苏轼毕竟是苏轼,在他看来,当年潇洒从容、声名盖世的周瑜现今又如何呢?风流总被大浪淘尽,被雨打风吹去。对整个人类的发展规律和普遍命运的深沉思索,使作者思绪豁然开朗,遂引出结句“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感慨。消极悲观不是人生的主题,超脱旷达才是生命的旋律。在仕途的沉浮中,不因一时的失意,就大为沮丧,而是以最大的愉悦唤起对生活的热诚和勤勉,这样的人生境界透露出是一种超越现实的成熟和睿智之美。

四.气势豪迈――文学艺术之美

《念奴娇・赤壁怀古》以其高雅的体制,超逸绝尘的文笔,匠心独运的选材,法旨甚远的寓意,为人们广为传诵,作品感慨古今,雄浑苍凉,大气磅礴,昂扬郁勃,把人们带入江山如画、奇伟雄壮的景色和深邃无比的历史沉思中,唤起读者对人生的无限感慨和思索,融景物描写、人事感叹、哲理沉思于一体,给人以撼魂荡魄的艺术力量。

这首词动静结合、虚实相生,以实带虚,以虚带实,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达到情景交融,物我偕一的绝妙境界。上片开篇即景抒情,时越古今,地跨万里,把绵延不尽的大江与风流人物联系起来,创设了一个极为广阔而悠久的时空背景。既使人看到大江的汹涌奔腾,又使人想见英雄豪杰的豪迈气概,将读者带入历史的沉思之中,唤起人们对人生的思索,气势恢宏,笔力雄健。作者选取气象恢宏的景物“大江”,以大江“东去”表现江水的浩渺无穷,时间上的恒长久远。以“浪淘尽”来涤荡?“千古风流人物”,展示了中华历史长河中,虽才俊辈出,但仅领数年的惨淡情形。由江河的永恒存在和人类生命的短暂转入对三国历史的回忆与思索。下片着重写人,塑造了三国时周瑜的典型形象,重在咏史抒情,借对周瑜的仰慕,抒发自己功业无成的感慨。虽有感伤之情,但这种感情其实正是词人不甘沉沦,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内在动力,仍不失英雄豪迈之本色。

篇5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怀古之作,也是感伤人生、感伤自身之作。词中涉及了对自然、对人生、对自身的认识和态度。如果仅就词论词,仅可以得出诗人热爱大好河山,缅怀、仰慕古代风流人物,感叹人生虚幻、自身失意的结论。如果进一步追问,诗人对眼前的大江还有什么感情?眼前的大江与诗人对人生的感慨有什么联系?缅怀周瑜与感伤自身有什么关系?那么,以上解读就显得有点简略和粗疏了。参照《赤壁赋》做一番探究,这些疑惑就豁然开朗了。

诗人在对自然与人和人生关系的思考中,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敬畏之情,表达了对人和人生的感伤之情。

赞美,敬畏自然。诗人立足于赤壁江畔,脚下大江滚滚东流,诗人发出了类似于孔子“逝者如斯”的感慨。一赞地势险要,二赞江山美好。地灵才能人杰,地势险要,才召来周瑜、曹操等英雄聚会于此,把它作为展示风采的大舞台。长江从古到今,奔流不息,雄风永驻,生命永恒,风流人物却早已作古。相比之下,长江令人敬畏有加,而这一点常常被欣赏者忽略。参读《赤壁赋》,对自然与人及人生关系的思考是十分重要的内容。在《赤壁赋》中,客泛舟赤壁时,眼见大江、明月的美景却无心欣赏,悲从中来,吹出悲伤的乐曲,发出“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慨叹,敬畏自然的永恒,感伤人生的短暂。《赤壁赋》如此,那么《念奴娇・赤壁怀古》是不是同样如此呢?词开篇即高歌“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其中“大江”与“风流人物”形成对比,一个永恒,一个短暂。长江生命永恒,从古到今,奔流不息,而风流人物如周瑜(赋中为曹公)只是历史的匆匆过客。这就表达了对永恒自然的敬畏、对短暂人生的感伤之情。下阕以“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作结,也蕴含着同样的感情。与“千古”的大江相比,人生短短几十年,实在微不足道,人生不是太短暂、太虚幻了吗?风流人物周瑜、曹操尚且如此,何况我辈这样卑微的生命呢?一杯浊酒祭奠江月,既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也表达了对人生的感伤之情。

在与古代风流人物的对比中,缅怀、赞叹古代风流人物,也表达对自身失落的惆怅之情。词中历陈当年周郎的风流儒雅、指挥若定、击败曹公的史实,对周郎敬佩、羡慕有加,这是容易捕捉的,但还有十分微妙的感情在其中。参阅赋文中缅怀曹公的内容,从“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一句就可以体会到对曹公的哀伤之情。依此类推,《赤壁怀古》也表达了对周郎的哀伤情感,词中一句“人生如梦”的慨叹,不仅在叹自身,更在叹人生短暂。周郎再风流也是一个人,也逃不过被岁月淘尽的命运,他的人生不也是如梦一样虚幻吗?由此,诗人联想到自己中年时莫名其妙地被贬到黄州,做一个挂名的武将,天天与麋鹿、鱼虾、山野村民打交道的遭遇,自己这么卑微的生命,又哪能逃脱寂灭的命运呢?可见,只要是人,无论是伟大,还是卑微,都逃不过寂灭的命运。确实令人感伤!

篇6

如今我身临古战场神游往昔。

出自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是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此词通过对月夜江上壮美景色的描绘,借对古代战场的凭吊和对风流人物才略、气度、功业的追念,曲折地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功业未就、老大未成的忧愤之情,同时表现了作者关注历史和人生的旷达之心。全词借古抒怀,雄浑苍凉,大气磅礴,笔力遒劲,境界宏阔,将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给人以撼魂荡魄的艺术力量,曾被誉为“古今绝唱”。

苏轼,宋代文学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苏洵长子。公元1057年进士。累除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端明殿学士、礼部尚书。

(来源:文章屋网 )

篇7

一、创设情境,激感,引起共鸣

诗歌以情感人,教学诗歌也应该以情入诗,创设情境,激感,创造一种特定的氛围,引起思想上的共鸣,把学生引入诗的境界,收到良好的效果。

《诗经.氓》是一首弃妇的怨词。教学中如果播放已经制作好的抑扬顿挫、低婉哀伤的朗诵,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无需过多分析,在主人翁“恋爱—婚变—决绝”的情节发展中,学生自然就能读懂诗中人物勤劳、温柔、坚强的形象,从而感受到女主人公追求自主婚姻和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力求酝酿出一种教与学内容相关的情感或氛围,唤起学生的情感需求,把学生带入课文特定的情境之中。

二、品味语言,分析形象,揣摩意境

诗歌教学要通过品味语言,启发想象,展开画面,分析形象,揣摩意境。

教学屈原《离骚》时,我们用powerpoint制作幻灯片,首先介绍屈原的生平、中国民间划龙舟的习俗、端午节的由来、屈原故里、楚辞及《离骚》等知识背景,再结合骚体诗句式、节拍等特点,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在诗歌语言的品味中,走进屈原的时代和生活,把握屈原的人物形象,从而感受到屈原为追求理想九死未悔的爱国情操和高尚的思想感情。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气势磅礴,格调雄伟、高唱入云。它渗透了作者有志报国、壮志难酬的感慨。教学中除了将“作者简介”“写作背景”用powerpoint展示外,重点是通过配乐朗诵,反复吟咏,在品味语言中体会作者即景生情,歌咏赤壁,敬慕英雄,怀念周瑜,感伤自己,斥责权贵,从而感受作者豪迈奔放的情感、坦率开朗的胸怀。为了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教学中再将《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柳永的《雨霖铃》进行风格流派的比较,对作品的意境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

三、反复诵读,深刻体会,训练能力

篇8

赤壁又名赤鼻矶,是耸立在黄州江畔的一座绛红色小山。千尺峭壁直插江中,汹涌江水奔涌而过。宋神宗元丰年间,江山胜景吸引着政治上失意的贬官苏轼,苏子常常流连于此。苏轼游赤壁,有案可稽者应为六次,兹据有关文献资料追迹寻踪。

元丰三年(1080) 八月,东坡初游赤壁,撰《秦太虚题名记》。

苏轼于元丰三年二月一日抵贬地黄州,先是借住在定慧院,后来住进了紧靠长江的临皋亭驿站,生活一直未能安定。这一年的八月初六、初七左右,苏轼与其子苏迈游览了赤壁,这是有文字记录的苏子首次赤壁之游。苏轼初游赤壁,对赤壁之壮观即产生深刻印象,苏轼《秦太虚题名记》对此次游历有所描述:

明年予谪居黄州,辩才、参寥遣人致问,且以题名相示。时去中秋不十日,秋潦方涨,水面千里,月出房、心间,风露浩然。所居去江无十步,独与儿子迈棹小舟至赤壁,西望武昌山谷,乔木苍然,云涛际天,因录以寄参寥。使以示辩才,有便至高邮,亦可录以寄太虚也。(《苏轼文集》398页)

秦太虚即高邮秦观,苏轼最欣赏的弟子之一。辩才(元净)、参寥(道潜)皆为僧人,苏轼任杭州通判时的方外密友。秦观元丰二年八月十六日作游杭《题名记》,此文由辩才、参寥送示苏轼。苏轼乃作题跋,忆当年杭州旧游,并叙夜与苏迈棹小舟游赤壁事。在《秦太虚题名记》这篇杂记中,“明年”指元丰三年,“去中秋不十日”约为八月初六、初七左右。东坡交待了兴致勃勃夜游赤壁的情形,并将此种心情转达于友人。

此时的苏轼寓居黄州已半年,受创的心灵依然悸痛,但却力图从山水之中寻找一种精神的救赎。诚如苏轼在给司马光的信中所说:“寓居去江干无十步,风涛烟雨,晓夕百变,江南诸山,在几席上,此幸未始有也。虽有窘乏之忧,顾亦布褐藜藿而已。”(《与司马温公》,《苏轼文集》1442页)在苦难和不幸中寄情于山水,寻求一种精神慰藉,从《秦太虚题名记》中,我们读到的苏子,正是这样一种精神状态。

元丰四年(1081)十月,东坡二游赤壁,撰《念奴娇・赤壁怀古》。

元丰四年十月的一天,坡登临赤壁矶头,面对如画江山,追慕古代英雄,感叹华发早生,写下了千古绝唱《念奴娇・赤壁怀古》。此词上阕粗笔勾勒赤壁景色: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苏轼词编年校注》398页)

《念奴娇・赤壁怀古》的编年,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王文诰《苏诗总案》卷二:“元丰四年辛酉(1081)十月,赤壁怀古,作《念奴娇》词。”傅藻《东坡纪年录》:“元丰五年壬戌,公在黄州。七月既望,泛舟于赤壁之下,作《赤壁赋》,又怀古作《念奴娇》。”今之论者,多以为 “赤壁词”与《赤壁赋》作于同时,即元丰五年七月。

笔者认为,《念奴娇》和《赤壁赋》不作于同时。理由如次:其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和浪花翻涌,“惊涛拍岸”之景象不一,两篇作品不可能作于同一时间。其二,《念奴娇》虽然写出了江山如画的风景和追慕英雄的情怀,但无法掩盖的,还是那种华发早生“人生如梦”的悲哀。尽管这种悲哀融汇在壮阔江山和久远历史中,使词中的低沉情绪得到消融,但此作蕴含着的苏轼郁积心头难以化解的失意之感,读者还是可以强烈感受到的。这与元丰四年苏轼的思想情绪较为一致。而《赤壁赋》则表现出超然物外的人生解脱。一个明显的事实是,《赤壁赋》中的“哀吾生之须臾”“托遗响于悲风”,与《念奴娇》中的“人间如梦”思想如出一辙,而《赤壁赋》的主旨恰恰表现出对这种思想的否定和超越。两篇作品既然表现的对人生的感悟截然不同,也就不太可能作于同一时间。因此,厘定此词作年为“元丰四年”,与苏轼思想较为吻合。笔者由“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一语推测,此词之作,当在是年“十月”稍前。

从词中“一尊还酹江月”一语看,苏轼似乎也不是月夜一人独上赤壁,而是与苏迈携酒而上赤壁的。

元丰五年(1082)五月,东坡三游赤壁,撰《记赤壁》《怪石供》。

元丰五年是苏轼游赤壁最多的一年。其时,苏轼渡过了寂寞消沉的贬谪初期,生活上也趋于安定。在友人和邻居的帮助下,新筑的草庐雪堂离江畔很近,耕作东坡之暇,苏子常临赤壁。五月,苏轼于赤壁聚宝山采集了与玉难辨的美石,送给好友了元(佛印)禅师。在《怪石供》一文中,苏轼对此作了详尽记载:

齐安小儿浴于江时,有得之者,戏以饼饵易之,既而得二百九十有八枚,大者兼寸,小者如枣栗菱芡。其一如虎豹首,有口鼻眼处,以为群石之长。又得古铜盆一枚以盛石,挹水注之粲然,而庐山归宗佛印禅师适有使至,遂以为供。(《苏轼文集》1986页)

文末书“元丰五年五月,黄州东坡雪堂”。可见其间苏轼曾流连江畔,以饼易石。此时苏轼生活基本安定,江畔寻石,表现出词人的一种生活情趣。《舆地记胜》卷四十九《黄州・景物下》:“聚宝山,在州治之后,赤壁之上,山多小石,红黄粲然。东坡所作《怪石供》即此石也。”

作于此时略前的《记赤壁》一文亦同记此事:“岸多细石,往往有温莹如玉者,深浅红黄之色,或细纹如人手指螺纹也。既数游,得二百七十枚,大者如枣栗,小者如芡实,又得一古铜盆,盛之,注水粲然。有一枚如虎豹首,有口鼻眼处,以为群石之长。”(《苏轼文集》2255页)从怪石数量可推知,此文作于《怪石供》略前,亦在元丰五年五月间。

文中之“数游”指去江畔寻石,有没有登临赤壁呢?答案是肯定的。同文记载:“断崖壁立,江水深碧,二鹘巢其上。上有二蛇,或见之。遇风浪静,乘小舟至其下。舍舟登岸,入徐公洞。非有洞穴也,但山崦深邃耳。”这是白日泛丹,探穴登山所见皆寻常之景,苏轼遂将注意力集中于“温莹如玉”之“怪石”了。

苏轼常于世人难耐之苦境中自寻其乐,表现出一种超然旷达的胸襟气度。搜寻怪石即为一例。在写给堂兄苏子明的信中,苏轼透露了这种人生快乐的奥妙:“世事万端,皆不足介意,所谓自娱者,亦非世俗之乐,但胸中廓然无一物,即天壤之内,山川草木虫鱼之类,皆是供吾家乐事也。”(《苏轼文集》1832页)嗣后赤壁两赋,表现出的参透人生的思想,不是一时的感触,而是思想的累积,从上述两文中正可见其端倪。

元丰五年(1082)七月,东坡四游赤壁,撰前《赤壁赋》。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赤壁赋》明确记载此次游览的时间为元丰五年七月十六日晚。月明星稀,苏子与客游览赤壁,并写下著名的《赤壁赋》。赋记游云: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苏轼文集》5页)

赋记“举酒属客”之“客”当指道士杨世昌。这一年的四、五月间,东坡好友杨世昌自庐山来黄州,居住在雪堂,元丰六年五月方离去。二人情同手足,相处甚洽。临别,苏轼著《贴赠杨世昌》,对其赞赏有加:“棉竹五都山道士杨世昌子京,自庐山来过余,近一年乃去。其人善画山水,能鼓琴,晓星历骨色及作轨革卦影,通知黄白艺术,可谓艺矣。”(《苏轼文集》2587页)“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吹洞箫”之人为杨世昌无疑。苏轼《次韵孔毅甫久旱已而甚雨》:“君家有田水冒田,我家无田忧入室。不如西州杨道士,万里随身惟两膝。沿流不恶溯亦佳,一叶扁舟任漂突。山芎麦曲都不用,泥行露宿终无疾。夜来饥肠如转雷,旅愁非酒不可开。杨生自言识音律,洞箫入手清且哀。”(《苏轼诗集》1123页)“西州杨道士”空手一身,多才广艺,草行露宿,云游四方,勘破世情,无忧无虑,可见亦风流跌宕之人。杨道士的到来给苏轼的谪居生活带来了趣味。

近年有些文章据文赋“主客问答”之文体特征,认为“客”为子虚乌有式人物,不必指实为杨世昌。笔者不赞同这种看法。时杨世昌住苏轼家中,苏轼夜游赤壁,杨道士岂有不随行之理?文中“羽化登仙”明明白白是道家用语,是苏、杨二人畅游赤壁的共同感触。何况,三个月后苏轼与杨道士同游赤壁有着明确的文字记载。苏轼的思想变化不会凭空而来,两赋流露的释、道思想,与苏子同僧人、道士的频繁交往密切相关。

从《赤壁赋》中可以看出,此时的东坡,暂时搁置了儒家建功立业的淑世情怀,转而用庄子相对论的眼光来看待宇宙万物。江水东去,昼夜流逝,然而万里长江依然奔流;月圆月缺,变幻不定,然而一轮明月未尝减损。世间万物均同此理,从变化的角度看,天地是瞬息万变的;从不变的角度看,江月又是万古长存的。苏轼以水月为喻,借庄子相对论悟出人生的哲理,实现了自我解脱。

元丰五年(1082)十月,东坡五游赤壁,撰《后赤壁赋》。

“十月十五日夜,与杨道士泛舟赤壁,饮醉。夜半,有一鹤自江南来,翅如车轮,戛然长鸣,掠余舟而西,不知其为何祥也。”(《贴赠杨世昌》,《苏轼文集》2857页)坡五游赤壁,《后赤壁赋》记此次游览情形云: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予乃摄衣而上,履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苏轼文集》7页)

随从东坡游览之“二客”,一指杨道士,另一客可能指古耕道。古耕道,黄州进士,苏轼紧邻,与苏轼过从甚密。元丰五年,雪堂落成,东坡丰收,古耕道常随苏轼出游。“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捕鱼者应为近邻,而最具此种可能的人物当为古氏。

全篇所表现的是一种随缘任性、清澈无滓的自然之境。苏子处处以自然为心,乐则乐,悲则悲,当行则行,当止则止,一如江山景色。两赋相较,前赋以“主客问答”之法谈玄说理,后赋侧重叙事绘景,现实梦幻交织,写法上颇多变化。然而表达超然物外这一主旨,两赋并无二致。前后两赋,相得亦彰,表现出苏子对人生的彻悟。

元丰五年(1082)十月,东坡六游赤壁,撰《李委吹笛》。

元丰五年十二月十九日,东坡四十七岁生日。是日,“置酒赤壁矶下,踞高峰,俯鹊巢。酒酣,笛声起于江上。客有郭、古二生,颇知音,谓坡曰:‘笛声有新意,非俗工也。’使人问之,则进士李委,闻坡生日,作新曲曰《鹤南飞》以献。呼之使前,则青巾紫裘腰笛而已。既奏新曲,又快作数弄,嘹然有穿云裂石之声。坐客皆引满醉倒。委袖出嘉纸一幅,曰:‘吾无求于公,得一绝句足矣。坡笑而从之。’”(《李委吹笛》诗序,《苏轼诗集》1136页)

其后一年,元丰六年八月,东坡《与范子丰书》亦记其事:“李委秀才来相别,因以小舟载酒饮赤壁下。李善吹笛,酒酣,作数弄,风起水涌,大鱼皆出,山上有栖鹘,亦惊起。坐念孟德、公瑾如昨日耳。”(《苏轼文集》1452页)《李委吹笛》诗如下:

山头孤鹤向南飞,载我南游到九嶷。

下界何人也吹笛,可怜时复犯龟兹。

(《苏轼诗集1136页》)

李委笛声悠扬超佚绝尘,东坡如入仙境兴致甚佳。仿佛乘鹤高飞来到九嶷山下,听到娥皇、女英哀悼虞、舜的歌声,又仿佛来到龟兹古国,听那不同凡响的异域高妙之音。李委献曲是生日庆典的,苏子和他的朋友们“皆引满醉倒”,度过了欢愉的一天。

李委的身份是“进士”抑或“秀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贬谪黄州不到三年,苏轼身边又高人满堂,奇士盈庭。这一天东坡“置酒赤壁矶下”,庆贺生日,“客有郭、古二生”,从游之客为邻居郭遘、古耕道二人。二人皆为苏轼好友。《东坡八首》:“郭生本将种,卖药西市垣。古生亦好事,恐是押牙孙。”(《苏轼诗集》1083页)郭遘为唐代名将郭子仪之后,靠卖药为生。古耕道为一侠义之人。苏轼诗中戏称他为唐代侠士古押牙子孙。

这是有文字记载的东坡最后一次游览赤壁。从苏轼六游赤壁的经历中,不难看出苏轼贬居黄州后的心路历程:从初贬黄州的精神苦闷,到赤壁二赋的思想解脱,到生日庆典的自得其乐,苏轼实现了一位智者对苦难的超越。这就是苏轼不同于历史上的许多迁客骚人之处。与黄州赤壁相关的诗词文赋成为一份珍贵的思想遗产,终以“文赤壁”之名令黄州赤壁誉满天下。

黄州赤壁是否赤壁之战的战场?对此,东坡的确是持怀疑态度的,苏文中曾两次提及。“黄州守居之数百步为赤壁,或言即周瑜破曹公处,不知果是否?”(《记赤壁》,《苏轼文集》2255页)“黄州少西山麓,斗入江中,石室如丹,《传》云‘曹公败所’,所谓赤壁者。或曰:非也。时曹公败归华容路,路多泥泞,使老弱先行,践之而过,曰:‘刘备智过人而见事迟,华容夹道皆葭苇,使纵火,则吾无遗类矣。’今赤壁少西对岸即华容镇,庶几是也,然岳州复有华容县,竟不知孰是?”(《与范子丰书》,《苏轼文集》1453 页) 引文可以说明,苏轼对此虽有怀疑,但从未进行否定,而是保持了一种“不知为不知”的立场。

论者多认为“东坡本是借山川”,苏轼不过是将错就错,借赤壁之名行怀古之实。对这种看法,笔者不能认同。视黄州赤壁为三国古战场,诗歌吟咏中早见。杜牧《齐安郡早秋》:“可怜赤壁争雄渡,唯有蓑翁坐钓鱼。”《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冼认前朝。”赤壁词中“人道是”之“人”指唐人杜牧,小杜考证齐安郡黄州赤壁为三国古战场。苏轼是政治家、文学家,但不是历史地理学家,黄州赤壁究竟是不是三国古战场,苏轼当在信疑参半之间。但在文学作品中,从“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到“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再到“坐念孟德、公瑾如昨日耳”,却表现出一个从“疑”到“信”的过程,东坡宁可信其为真,并未判其为伪。当苏轼亲临赤壁,伫立在高耸的山崖上望着滚滚东去的长江,当年万舰齐发、烈焰映空的战争场景便浮现在目前,必然觉得如此险要地形真是天然的好战场。笔者深信,创作一词两赋之时,苏轼是将此地作为古战场看待的,而且,赤壁战场在黄州这一判断,应当是苏轼发思古之幽情的出发点,至少,从现有文献中找不到“东坡本是借山川”的直接证据。

参考文献:

孔凡礼著《苏轼年谱》,中华书局1998年版

苏轼著、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

苏轼著、王文浩辑注、孔凡礼点校《苏轼诗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

邹同庆、王宗堂著《苏轼词编年校注》,中华书局2002年版

四川大学中文系唐宋文学研究室编《苏轼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94年版

王水照、崔铭著《苏轼传》,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篇9

一、预习激趣,感受诗意美

我多年的语文教育教学实践充分证明:高中同学只有对自己将要学习的古典诗词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探究欲望时,才有可能主动地、愉快地、积极地投入学习。那么,我们应采用怎样的教学手段才能达到激发同学们学习古典诗词的浓厚兴趣呢?我认为,应善于运用新颖独特的、以点带面的预习激趣法,可以激发这种浓厚兴趣。

比如在教学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之前,我布置了以下两道极富艺术趣味的预习题,以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1.请列举三首我们没有学过的苏轼的古典诗词,(包括《念奴娇·赤壁怀古》),并简要介绍作者在这三首词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2.古今中外以咏古为题材的古典诗词很多,请列举三首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风格不一致的咏古诗。

课后,我在检查同学们的周记时,发现不少同学都认为“通过这两道预习题开阔了学习、品鉴中国古典诗词的视野”,“我们在完成这两道预习题的同时,不仅品鉴到了同一作者在不同古典诗词中所寄寓的丰富而美好的情感,还品鉴到了不同作者在同一主题的古典诗词作品中所寄寓的不同的思想感情”。

二、细细品读,感受情操美

当代散文家余秋雨认为:“虽然中国历史上毁灭性的战乱非常多,但是有一种经典艺术却保存得非常完好,这种艺术就是中国的古典诗词;而中国的古典诗词之所以能够千百年来一直蕴含在中国人民的心中,是因为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对古典诗词‘一代接一代传递性的诵读’的缘故。”中国古代先民历来都非常重视对古典诗词的涵咏与诵读。教学时,我们必须引导同学们反复诵读古典诗词,并在这一过程中引导他们领略中国古典诗词所特有的音韵美、节奏美、韵律美等美学特质,体味古典诗词中所寄予的美好情感,得到愉悦的审美体验。

比如,教学曹操的《短歌行》这首乐府诗词时,我要求同学们每读一遍,就把自己在诗歌中感知到的作者情感或作者在诗歌中塑造的人物形象等美学特质记录下来。课后,我检查同学们的阅读笔记,发现很多同学每次诵读曹操的《短歌行》时,都会产生不同的审美体验。请看下面这位同学的诵读笔记:“第一次诵读品鉴:我感受到了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曹操生逢乱世却胸怀一统天下大志的豪迈气慨和忧国忧民之心:他目睹黎民百姓因战乱而颠沛流离的悲惨情景,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他渴望为天下的统一建功立业却一时难以实现自己的伟大抱负,因而发出深沉的“人生苦短”的忧叹。第二次诵读品鉴:我感知到了曹操具有求贤若渴之美德……”

三、快乐写作,展示才艺美

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诸多文学作品中最具凝练美与想象美的一种精美的文学作品样式。鉴于此,教学中我注重在同学们反复阅读、深刻理解古典诗词审美意蕴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象,对古典诗词中的诗题、诗中或者诗末等部分进行合情合理、富有文采的补白,并给同学们创设展示、交流精彩文笔的机会和平台,引导他们在缥缈的、神秘的、唯美的、虚幻的时空中与远古作者的美丽灵魂、与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古典诗词文本进行深层次的沟通与交流,并在这种美妙的沟通与交流之中,展示自己的口头表达或者书面表达的艺术才能。

比如,教学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我要求同学们在反复诵读这首古典诗词的基础上,从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诗句,然后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象,对其进行合情合理的激情演绎。结果很多同学在对其选中的诗句的补白中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展示出了各自的写作技艺。

可见,引导同学们对古典诗词进行快乐、精彩的补白,不仅可以有效激发他们丰富的想象与联想思维,还可以让同学们在展示自己美丽精湛文采的同时,与老师、同学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

篇10

云南省曲靖市二中 655000

此文为曲靖市“语文教师教学能力培养”课题论文(项目编号:QJ13061余琼英任组长)

【摘要】在新课程教学中,我们非常提倡探究学习。探究学习离不开设置探究问题,设置探究问题主要有五种方法:设置的问题要为教学目标的达成服务;设置的问题要居于学生的"可能发展区" ,要经由教师的协助辅导能解决且方能解决;如果教学目标居于学生的"可能发展水平",可分解教学目标,使探究的问题居于学生的"可能发展区",几个探究的问题要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递进;设置的问题数量要适中;设置的问题要有生成性。

关键词 设置 达成 可能发展区 分解 生成

据研究, 通过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学生仅能掌握所学知识的5%左右;而通过探究学习,学生却能掌握75%左右,两种教学效果有天壤之别。因此,在新课程教学中,我们非常提倡探究学习。

什么是探究学习呢?《有效课堂教学策略》一书这样说:"探究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运用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主动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实践活动。"[1]探究学习的方法很多,但我觉得,无论哪一种探究方法,都离不开探究问题的设置 并且,探究问题的设置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探究学习的效果,那,怎样设置探究问题,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呢?下面,我结合《念奴娇 赤壁怀古》、《别了,"不列颠尼亚"》、《我有一个梦想》、《故都的秋》等教学实践,谈谈设置探究问题的方法。

1.设置的问题要为教学目标的达成服务

设置的问题一定要为某个教学目标的达成服务。如果没有这个问题的设置,我的教学目标就无法完成。

例如:我在高一下学期,教学语文必修4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时,其中一个教学目标是:鉴赏借古抒怀诗词主旨的方法。为达成这个目标,我设计了三个探究问题:1、词作下片描写了古人周瑜的哪些细节?2、表现了古人周瑜的哪些特征?3、表达了作者苏轼的哪些思想感情?这三个问题的设置,是为了达成教学目标(鉴赏借古抒怀诗词主旨方法)服务的。

2.设置的问题要居于学生的"可能发展区" ,要经由教师的协助辅导能解决且方能解决

提出"可能发展区"理念的前苏联教育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说:"所谓可能发展区,是界于儿童自己实力所能达到的水平(如学业水平),与经别人协助后所可能达到的水平,两种水平之间的一段距离,即为该儿童的可能发展区。"

我们不妨先来理解维果茨基的这个理论:我们把"界于儿童自己实力所能达到的水平"称为实际发展水平,"经别人协助后所可能达到的水平"称为可能发展水平,在这"两种水平之间的一段距离"称为可能发展区。维果茨基认为:设置的问题应居于学生的 "可能发展区"。

例如,在教学《念奴娇 赤壁怀古》时,如果我将上面所说的教学目标分解得过于细碎,这些问题可能会因居于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使学生失去探究的兴趣;如果我不对教学目标进行分解,直接让我的高一学生探究这一问题,又可能会因居于学生的"可能发展水平",使学生觉得畏难;这两种设置我估计都不能很好地达成教学目标的实现。我在课堂上设置的三个问题,是想使探究问题居于学生的"可能发展区"。

在教学中,学生经教师协助辅导后,探究得较好。教学目标完成得较好。

因此,设置的问题一定要居于学生的可能发展区,要经由教师的协助辅导能解决且方能解决。这样的问题才会激发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学生的学业水平才能得到最好的提高和发展。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需要转变常规观念,正确判断一节课的优劣。有一种课,教师一提出问题,不需辅导与提示,学生就准确找到答案,看起来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但可能是设置在学生"实际发展水平"的问题,对学生的学业发展没有多少好处。而另一种课,教师提出问题后,需要教师进行适当协助、点拨、辅导,学生方能获得正确答案,课堂气氛可能没有前者活跃,但可能恰恰是居于学生"可能发展区"的问题,可能对学生的学业水平帮助极大。我们要能依据当时的课堂实际,作出正确的判断。

3.如果教学目标居于学生的"可能发展水平",可分解教学目标,使探究的问题居于学生的"可能发展区",几个探究的问题要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递进

将一个大的教学目标分解成几个小的教学目标,使这几个小的教学目标居于学生的"可能发展区",那么,依据这些小的教学目标设置的探究问题就会居于学生的"可能发展区"。教学《念奴娇 赤壁怀古》时,我将"鉴赏借古抒怀诗词主旨的方法"的教学目标分解成三个小的目标也是居于这个考虑。而且,在顺序安排上,我注意让他们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递进。

当完成了这三个小问题的讨论后,我让学生归纳我们分析《念奴娇 赤壁怀古》主旨的方法时,学生水到渠成地明白了:由古人的关键细节古人的特征诗词的主旨。至此,"鉴赏借古抒怀诗词主旨的方法"这一教学目标得到了很好的达成。

而这一教学目标的达成,得益于我分解了居于"学生可能发展水平"的教学目标,使探究的问题居于学生的"可能发展区",而且几个探究的问题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递进。

4.设置的问题数量要适中

一节课设置几个问题合适呢?

我们先来划分一下课堂时间,学生探究一个问题需要给学生探究的时间、学生汇报探究结果的时间和教师对学生进行协助辅导的时间,因此,就我们语文学科而言,讨论一个问题应在10分钟以上,预计每15——20分钟左右解决一个问题,一节课有45分钟,一节课一般可解决2-3个问题,这2-3个问题,要简洁、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递进,最后达成教学目标。

在教学《念奴娇 赤壁怀古》的第一课时时,我设置了上面三个探究问题。

在教学郁达夫《故都的秋》的第二课时时,我设置了两个探究问题:1.故都不乏万山红遍的明艳,也不乏历代帝都的繁华,为什么作者单单只写清、静、悲凉之景? 2.选取课文中的典型景物,仿写马致远小令《天净沙 秋思》。

在教学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时 ,我设置了三个探究问题: 1.阅读课文,填写表格,整体感悟本演讲辞的内容及结构特点。2. 找出并欣赏文中含排比的段落。3. 对于本节课,你有何收获或疑惑,从下面两小题中,自选一题,续写几个句子,使之形成排比。

在教学新闻《别了,"不列颠尼亚"》时,我设置了两个探究问题:1.阅读第2-10段,思考讨论完成表格:这几段按时间顺序,先后写了哪四个场景?2.本新闻在众多反映的新闻中脱颖而出,一举夺得第八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你认为:获奖的原因有哪些?

以上四节课的教学,设置的探究问题数量都是2-3个,这既是处于学生可能发展区的考虑,也是居于学生能有充分的时间探究问题的考虑。

在教学中,有的教师一节课往往设置很多问题,导致学生探索时间不够、教师协助辅导不够,教学目标的落实不到位,这必然会影响教学的效果。因此,潜心研究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去粗存精,设置数量适中的,能为教学目标服务,居于学生可能发展区内、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问题,是保证探究学习效果的前提和关键。

5.设置的问题要有生成性

"生成",也是新课程提得较多的词语。设置问题是为了探究问题,而探究问题,往往是为了解决问题,并生成新的知识能力、过程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此,设置问题时还要特别注意考虑,我设置的问题要使学生生成怎样的东西,是某种知识能力?某种过程方法?还是某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还是某几种兼而有之?也就是说:设置的问题要具有生成性。

例如:教学《念奴娇 赤壁怀古》时,我设计的三个探究问题,主要是为了生成学生鉴赏借古抒怀诗词主旨的能力。

教学《故都的秋》的第二课时,我设置的两个探究问题,主要是为了生成鉴赏写景抒情散文主旨和写法的能力。

教学《我有一个梦想》 ,我设置的三个探究问题, 主要是为了生成学生欣赏演讲辞的能力。

教学《别了,"不列颠尼亚"》时,我设置了两个探究问题,主要是为了生成学生欣赏新闻文体的能力。

因此,我的体会是:设置的问题要具有生成性。

另外,设置探究问题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设置问题要小、要实、要直观。不要大而空、不要绕弯子,以便于学生探究。2.设置问题要紧扣高考考点和题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应对高考的能力。

设置问题最好注意新颖性。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积极性。4.设置问题最好注意创造性。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当然,要设置好探究问题,进行好探究教学并不容易。这是教师知识、能力、经验、灵感、天分的综合运用和积淀。从这个角度看,有人说"我用一辈子备一节课""终身学习""活到老学到老"是很有道理的,也是值得我们深思并践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