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范文
时间:2023-04-08 08:07: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记承天寺夜游,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译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或公元1083年十月十二日夜,可不译),(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时,恰好看见月光照在门上,(于是我就)高兴地起床出门散步。想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于是(我)前往承天寺寻找张怀民。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积满了清水一样澄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纵横交错,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哪一个夜晚没有月光?(又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2、《记承天寺夜游》作者苏轼 :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一、仕途坎坷中的饭巯惺手情
苏轼在文学创作上的成就是毋庸置疑的,北宋文学大家的身份是我们对他的第一印象,但他的仕途却是坎坷的,有因才华招人嫉妒被排挤陷害,也有因其政治观念保守即不支持王安石变法而遭贬。本文就是他在元丰二年因不支持新法而被支持新法的党派网罗罪名入狱,即“乌台诗案”之后,被贬黄州途中所作。虽说表面上只是贬官,但实则是被限制了很多权力,相当于流放,这对于壮志满怀的苏轼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然而,在贬谪的困境中,苏轼的心境是旷达闲适的。
文章共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详细交代了时间与事件,向我们平淡叙述了苏轼去寻张怀民的前因后果,第二部分则是描写苏张二人夜游散步时所见之景并继而借景抒情,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作者当时仕途失意,遭人陷害被贬流放偏僻之地[2],但却能在一个小小的承天寺中看到如此空明的景色,足以见出其是一个拥有旷达乐观的性格的人,这也就是我们要分析的思想意蕴的一个方面。在初冬的夜晚,看到月色悄悄入户,一个“欣然”可见作者看见美景的欣喜之情,本就是被流放至此荒远之地,但是作者却能在凄冷的深夜欣然出门赏景寻求赏景的乐趣,可见其内心对于自己遭遇的并不挂怀。作者寻来好友一起夜游承天寺,通过“积水空明”来比喻当晚月光之皎洁透亮,呈现的是一幅静态的月光图;“藻荇交横”来比喻冬夜风中摇曳茂密的竹柏,同时也显示了当晚月亮的明亮,赋予了月光一种灵动的生机。若不是内心的旷达,又岂能见到如此动静结合的美景?文章结尾“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两个连问、一句感叹,作者以闲人自居,表达自己闲然自适的心境[3],展现旷达的情怀,一个“但”字也暗写出了作者对于世人追名逐利而辜负良辰美景的现状的悲哀。同时“月”与“竹”这两个意象也是作者高洁人格的写照。
二、北宋政治打击下的伤感心境
然而在我们看来,这最后的问句和感慨倒也凸显了文章主题思想的悲观一面。为何苏轼会发出“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的连问?这不仅仅只是因为他对于所见的美丽空明的月夜竹柏之景,但却无人懂得欣赏的痛心。他更想表达的是他自知在仕途上已经不能有大的成就,他就犹如那空明之景,因为有别的人和物在吸引着众人,所以在这个时代的任何地方自己都不能得到重视,空有满腔抱负但却无处可施。所以文章末尾两个连问,慨叹自己虽有才能实干,但却无人懂得欣赏的悲观心境。“闲人”二字进一步理解则是深一层次表现了他对于不能报效国家的无奈与自嘲,空有一腔报国之志,怎奈朝廷却不给他机会。“如吾两人者耳”,这样一个“世人皆醉我独醒”的犀利评价,可以看出苏轼对于当时世俗之人的人生价值观是很不赞同的,想到自己和张怀民因为有独立思考的精神被小人排挤,所以表面上虽然极尽在描写一个似乎是旷达闲适的主人公形象,但实际上内心也有无法言说的伤感与悲哀。毕竟他曾是意气风发,豪情壮志,希望仕途顺利并成就功业的,而御史李定等人策划的“乌台诗案”却让这些成为了泡影。此情此景之下,想起自己遭遇的这些时,苏轼虽极力隐藏内心的伤感,但还是从字里行间能体会到作者内心的压抑之情。
三、作者暗藏于心的坚定意志
虽然苏轼在文章最后道出他认为当今世人追名逐利忘记美景,可他对于仕途也有着自己的执念,只因如今他仕途的不顺,所以才能在这样的夜晚看到此中美景。他性格中的这一面,从文章开头也有所体现,当解衣欲睡之际作者看到月光悄悄地进入时,内心深处对于自己仕途的不顺和寂寞之情瞬间被激发,所以即使寒夜仍然出门去赏景。作者需要知音来共赏美景,分担被贬的压抑痛苦,他所慨叹的“如吾两人者耳”指的绝不是那些追名逐利之人,从他对于朋友的选择上也能看出他内心的执着。“庭下如积水空明”等句,表达了苏轼顽强的个性,即便是被贬和失意也不忘记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也不改变正直的性格,也要活出真实的自我,这是让我们今天的读者钦佩的地方。
总之,这篇随笔是苏文的代表之一,主要是为了表现作者对于仕途坎坷、壮志难酬之下乐观旷达的情怀,以及感伤与坚定等情感,使得文章内涵更加丰富。其词《定风波》慨叹:“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也是苏轼人生态度的写照。今天,我们大学生重读这些随笔和词作文字,仍能感知到其豪迈坚强的人生态度,感受其逆境中仍要奋起的可贵精神。因此,这些美文值得我们认真研读和体会。
参考文献:
[1]洪宗礼.语文教学参考书[M].南京:凤凰传媒出版集团,2012.
[2]林语堂.坡传[M].杭州:浙江出版联合集团,2012.
篇3
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过程中,有着大量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先进经验的例子,只要是有利于国家发展的,并且能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都应该虚心接受,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1]。企业成本预算管理这一理念来自于发达国家,并且在西方发达国家已有?^大多数的企业采用这一管理模式。而在现阶段的中国,由于企业性质和规模都有所不同,导致企业领导层对于成本预算管理的重视度也有所不同。
一、当前油田企业的成本预算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我国的油田企业已经积极开展了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然而由于石油行业的特殊性,导致对其财务管理有一定的难度,致使油田企业中的成本预算管理工作出现了许多的问题。
1.成本预算管理工作趋于形式化
同其他大多数企业相比,油田企业由于行业的特殊性存在着很大的不同。通常来讲,油田企业的规模都比较庞大,并且不同地域的油田企业在地质与工作条件上都有着很大的区别,致使在进行成本预算编制时,很难实行零基预算。现阶段我国的油田企业在进行成本预算管理工作时,还停留在传统的以成本为基础,综合几大要素变动的增量预算法,这样会导致预算出来的成本出现压缩的情况。此外,部分油田企业在进行成本预算的过程中,并没有充分考虑本行的发展情况,而眼光只停留在本行业的收支情况,导致对企业的未来发展状况无法预判。
2.成本预算模式存在纰漏
首先,在进行成本预算之前并没有进行实际调查,导致在预算分解、下达过程中,各单位给出的数据报表失真,造成最终汇总结果缺乏其应有的参考价值。其次,在实际的成本预算工作中,没有完善的监督机制,各个要素之间没有很好的联系,由于人为因素导致了预算控制力的平衡性丢失。此外,在成本预算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因素的变动,例如工作量的变化、生产分配的变动等等,本应随之共同变化的成本预算却并没有做出对应的调整,使得成本的增减情况完全没有办法体现出来,存在着重大的纰漏。
3.成本预算的考核缺乏合理性
由于上述的成本预算模式存在着纰漏,导致实际的成本预算工作出现众多问题,而在问题出现之后,各工作人员开始相互推卸责任,并且在事后还不及时总结吸取教训,致使成本预算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2]。此外,部分油田企业为了尽快收回成本而减少工作量,这种不负责任的办法虽然在短时间内能够通过企业的成本预算考核,但是从长远的发展眼光来看,对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着非常严重的损害。并且,由于成本预算考核机制的不健全,导致各个部门只关注自身的利益,而无法从企业的全局利益去考虑,使得油田企业的成本预算管理工作难以顺利开展。
二、加强油田企业成本预算管理的有关措施
在油田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成本预算管理工作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虽然在目前的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但我们仍然需要努力并积极改进,加强成本预算管理工作,推动油田企业的良好发展。
1.完善成本预算管理机制
鉴于油田企业的特殊性,其成本预算管理工作存在着一定的复杂性,因此迫切需要对其成本预算管理机制进行完善,通过前期严谨的调查工作、中期严格的成本控制工作以及后期细致的审查工作,使得油田企业的成本预算管理工作真正得以落实。此外,对于其他企业中先进的成本预算管理经验可予以借鉴,通过油田企业中各部位的讨论,再结合油田企业的实际情况,完善更加符合油田企业生产经营模式的成本预算管理模式,从而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2.投入对成本预算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在结合市场的实际表现情况之下,油田企业可设定相关的成本预算预警管理体系,当投入成本超过设定的预警值时,会发出预警信号,再采取事先已制定好的应对措施积极面对,将损失降到最低。此外,还可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实现对油田企业的成本预算管理,通过对成本预算进行控制、分析与考核,将对各部门的管理纳入其中,并且通过信息化建设,还能针对成本预算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地应对。
3.提高油田企业成本预算管理的动态调整能力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快,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生存下来,就必须要面对各种各样不同因素的挑战,相应的成本预算管理工作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油田企业的成本预算管理模式要注重其机动性,建设能够适时调整、动态编制的管理模式,可随时依据市场的动态进行不同方案的切换调整。
4.提高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与责任感
正所谓,无规矩不方圆。油田企业可将成本预算管理工作进行细致划分,将具体工作落实到每一位筹划工作人员身上,确定职责的划分,这样一来,在出现成本预算管理问题时,则可快速找出责任人[3]。同时,还将依据公司的考核制度,对企业中的所有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行严格的考核、监控以及激励,提高财务工作的规范程度,激发财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进而加强成本预算管理工作,有效地推动企业向前发展。此外,油田企业还可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进行人事招聘,通过吸收专业能力强、高素质的人才去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进而加强企业的成本预算管理水平。对于在职的财务人员要定期进行培训,更新现有的成本预算管理知识,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从而有效的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壮大。
篇4
至于课堂上的一些与教学无关的突发事件,尽量放到课后去处理。课时的紧张,并不是意味着我们的语文教学就得满堂灌。相反,我们老师更注重让学生讨论和研究课文的重点和难点,更注重培养学生感悟、品味、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更注重把课堂教学的着眼点放在诸多能力训练上。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还兼有温故而知新的任务。尤其是基础知识,像文学常识、古汉语中常见的文言实词的意思,文言虚词的用法等。
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既注重新知的讲授,又不忘旧知的复习和归纳。这样可以使知识逐步系统化地呈现在学生的记忆中。因此,掌握新课程标准,吃透大纲,研透教材,根据学生实际编写出《记承天寺夜游》导学案,才能减负,减了这堂课环节中的负,才能真正减了学生学习的负。
1、 研透教材
《记承天寺夜游》记的是元丰六年十月,苏轼和好友张怀民同游承天寺的情景。全文仅八十余字,描绘了在承天寺夜游时看到的月下美景。文章风格清丽、冷峻,也流露着洒脱。
文中叙事、写景、抒情都紧扣着"闲"字。入夜即"解衣欲睡",闲;见"月色入户"便"欣然起行",闲;因"无以为乐者"就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两人在夜深人静之时竟兴趣盎然地"步于中庭",连"竹柏影"都看得很仔细,很清楚,两人都很"闲"。只有"闲人"才有如此的闲情逸致,才会观赏到如此美妙的庭院月景。
月色与竹柏处处皆有,为何此处月光与竹、柏分外令人动情?原来只是因为有了作者和张怀民。因为两人的经历有相似之处:两人同是被贬之人,虽有壮志,无法实现,只是"闲人"而已。结尾数句,反映了他胸怀愤懑又自嘲、自解、的心态。而这自嘲、自解、的心态的表达,更彰显了苏轼壮志难酬的愤懑,弥漫着失意情怀的自我排遣。
所以对于文本的解读,如果落脚于苏轼乐观放达的人生态度,多少有些勉强。今抛一砖,望引一玉。
文言文要以诵读为基础。文言文有其深厚的文化内涵,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都应多让学生去感知。感知的最好办法就是诵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味古人的情感。
2、 提炼目标
教学《记承天寺夜游》,我便开始进行课堂构思,即以文言为重心,开展字词类教学,培养学生的文言基础。在字词教学的基础上,赏析写月句,感受苏轼面对挫折和逆境的豁达乐观,培养学生正确面对生命的人文精神。
注重知识的拓展和迁移,把文本只作为一个"例子"。要想方设法拓展学生的视野,有效地挖掘学生潜在的语文能力。这是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特征。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把握好拓展的"度"与"法"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外阅读情况,从学生实际出发,比较准确地确定拓展迁移的方向和范围,使学生望语文而生情,望语文而生趣。一节课的关注点不应该是面面俱到的。教师一点要舍得舍弃。按照传统的教法,《记承天寺夜游》的教学点可以有很多:理解重点词句;欣赏文中的写月色的句子,体会作者的心境;结合作者在黄州的经历,探究"闲人"的内蕴......但在40分钟时间内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那么就只能选择其中最有价值的一点来教学,来挖掘。
3、关注错误
在对导学案的设计过程中,我尽可能在这堂课上体现一种新理念,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在完成基础训练中发现问题。学生自主翻译作为第一步,在此基础上完成内容的理解。通过展示发现学生表述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就是学生没有掌握的地方。
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相信、尊重每一个学生,我坚信"没有学不好语文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同时又是支持者和帮助者,既要在前引导,又要从旁帮助,和学生一起合作、探究,实现和谐的互动,共同完成学习目标;在学习过程中,特别要注意层次上有差异的学生,把目标注视到每一个学生的身上,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发展。再通过激发竞争意识让学生相互质疑,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篇5
《记承天寺夜游》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7课《短文两篇》中的第2篇,是苏轼被贬黄州后期的作品,短短84个字,通过叙事、写景、抒情、议论,写出了一个谪居者贬而不伤的情感。
对于此文的解读,我们应该扣住“闲”“闲吗”来理解。
闲,是此短文的“文眼”,紧扣“文眼”,我们解读文章,就了然于胸。表现在:
1.闲而起行: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2.闲而寻友: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3.闲而散步: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4.闲而赏月: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5.闲而自得: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前“三闲”为叙事,第四“闲”为写景,第五“闲”为抒情议论。
第一闲中,“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是苏轼被贬黄州的第四年(几个月后贬谪生涯就结束了),虽然被贬,但此时作者的心情却是平和的,所以“月色入户,欣然起行”。“欣然”自然有喜悦之意,但这种喜悦,却并非平常人欣赏月色的那种闲情雅致,而是在经历了贬谪生活的大风大浪彻悟之后的一种平静。因此,并不能被常人所理解。
第二闲中,“寻张怀民”,为什么?因为苏轼与张怀民境遇相似,均是贬臣,性格相似,均心胸坦然,喜山水,处逆境而无悲戚之容,品格清高超逸。结果,“怀民亦未”,这当中有一层未道出的默契。
第三闲中,“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自是当然。为什么“怀民亦未寝”,二人境遇相同。
第四闲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句写景极妙,不止是眼前景,更是心中境。经过生活的磨练而清高之志不坠,有如清竹松柏,经霜而愈加空明。这是两人对生活之领悟。
第五闲中,“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闲人”者,实是自嘲之语:身为贬臣,不被重用;门庭冷落,旁人有意规避;心中不以为苦,了无挂碍。职闲、身闲、心闲,此之谓“闲人”。自嘲之中,又有清高孤傲在其中:月光之如积水空明,唯有“闲人”眼睛方可看出。而这一份对于月光的欣赏领悟,对于人生的坦荡自然、随遇而安的态度,却也不是一般人能够拥有的。
纵然如此,苏轼真的是一个清闲之人吗?非也。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书画家。父亲苏洵和弟弟苏辙都是著名的政论家,他们父子三人合称为“三苏”,都被列入“唐宋古文家”之中。他二十二岁中进士,以文章知名。他的政治思想比较保守,宋神宗时,王安石当政推行新法,他极力反对,由京官调任杭州通判,历密州、徐州、湖州知州。
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对新法持有不同意见,被网罗罪名,投入监狱。四个多月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地方军事助理官)。官衔上还加了“本州安置”字样,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离安置所,实际上跟流放差不多。此时使苏轼深感无用武之地,所以这一时期的作品,如《赤壁赋》《后赤壁赋》等,大多表现了旷达而又失意的矛盾心情。本篇也不例外,本文是苏轼在被贬黄州的困苦境遇中写的。元丰六年(1083年),是作者被贬谪到黄州的第四年。
由此观之,闲,乃心胸旷达耳;不闲,才为真意!
教学设计:
一、导入。屏显:(生齐读)
苏“月”
明月多情来照户――《渔家傲・七夕》
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洞仙歌・冰肌玉骨》
午夜风翻幔,三更月到床――《南歌子・有感》
幸对清风皓月――《满庭芳・蜗角虚名》
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蝶恋花・密州上元》
今夜里,月婵娟――《江城子》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后赤壁赋》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水调歌头》
二、教与学
1.读一读、译一译、背一背
屏显: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人教版和苏教版的排版不同)
学生自读、互读;学生自译、互译之后,教师:
屏显:
读准两个字:荇、横
积累五个词:户、念、相与、空明、盖
2.赏一赏
【1】回答一个问题:这84个字中,有一个是“文眼”,是哪一个字呢?
师生:闲。(板书)
“闲”表现在文章中,哪些语句能够体现出来?(学生分组讨论后探究)
(1)闲而起行: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2)闲而寻友: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3)闲而散步: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4)闲而赏月: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5)闲而自得: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苏轼真的是一个清闲的人吗?他真的有这种闲情雅致吗?(学生分组讨论后探究)
学生回答后,教师展示:介绍苏轼和展示写作背景的文字。
3.练一练
填空:在苏轼的这篇短文中,闲中有______(乐、悲、苦、感、叹、悟……)
三、结课,再读一读或者背一背《记承天寺夜游》
四、作业:探究――苏“月”
附板书设计:
记承天寺夜游
篇6
一、反复诵读
读始终是学习语文的一扇最重要的窗口。古人说得好:“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古人又有一种读书方法,叫“素读”。 这种方法是不追求讲解的精深透彻,完全按照作者的思路来,把作者的思想吃透,在反复的朗读中自悟自得,可见,反复诵读的重要性。我教《窗》这篇文章,就设计了细读课文的环节:请同学朗读课文,读出令你最意外的情节。读出令你最感动的情节,读出令你最气愤的情节。引导学生“读”上下功夫,能使学生在读中了解文本,并在反复诵读中读出了文本的形,读出了文本的情,读出了文本的神。
二、品味词句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理解词句要“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表达的效果”。课文中的一字、一词、一句、一段,都有着一定的思想内涵。教师必须引领学生品味语言文字,透过字面去探寻文字背后的“秘密”或“故事”,揣摩作者的思想。我在教《紫藤萝瀑布》时,设计让学生寻找美点的环节,同学们找的都很好,赏的也很精彩,这时有位同学找到“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这么一句,她赏出了作者对藤萝的喜爱之情,我紧追了一句:“从哪个词语中可以看出来呢?”“你觉得浅紫色的香味是什么样的?”学生不能回答。我立刻引导:“这种香味是那种扑鼻的浓郁的香味吗?”学生互相合作,说出香气是“是清新的、淡雅的”“给人以淡淡忧愁的”“闻了使人心神安宁”。我追问“作者在什么时候闻到这样的香味?”并趁机补充背景,学生能够领会到作者为何钟爱这散发着淡淡香味的藤萝了,因为它慰藉了作者的心灵,给作者心灵深处带来了安宁,这样通过一个“淡紫色的香味”我们就能揣摩作者的心境。一字一词妙不可言,需要我们慢慢的品,就好比喝茶,一口喝不出香味,需细咂慢品。
三、比较设疑
解读文本着眼于话语理解,词语选用的比较为出发点,指导学生通过多方面比较,加深对文本的深入研究。此外,小到标点符号的比较分析,大到在句式结构、表达方式等方面比较,选择恰当的比较角度,就能获得对文本的深刻理解。我在执教《记承天寺夜游》时,赏那轮明月,我将“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改成“庭下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是竹柏枝也。”请学生找出与原文不同。学生立刻找出盖、如、影三字不同,盖有恍然大悟之意,如是比喻而影指竹柏之影,短短一句三处恰是东坡的匠心独运,如果改成前句则月光的澄清、皎洁、空灵无从表现,这一比,学生品味到原来一字一句都是作者的苦心孤诣。学生通过对文本的详细阅读,从句子、词语甚至标点符号着手进行细致、精确的对比一分析,从而实现对文本准确、透彻地细读。
四、细节佐证
教师提供一些资料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笼统地灌输长长的背景,学生很容易迷失自己要找的小目标,细节材料的提供有效的弥补了这一缺憾,越小的材料越能打动学生。在教《记承天寺夜游》品味“闲人”一词上,我采用逐渐补充材料法,引导学生解读苏轼。齐读完文章最后一段后让学生说说闲人的意思。针对学生的回答补充了材料一。
1.苏轼被贬黄州,无薪俸,租50亩荒地耕种养家。种黄桑,拾瓦砾(lì) ,盖学堂,“自笑平生为口忙”。
2.苏轼酷爱游乐,兴致来时,不避风雨。常自带白酒一坛,小菜几道,邀三五好友,登船听风观雨,吟诗作赋。
通过这一组材料体会文字表面的意思:闲情逸致,我紧追问,此时的苏轼真的如我们所见,是有着闲情之心的人吗?看坎坷经历的一组材料
材料二
1.21岁中进士,立下“致君尧舜”的宏伟大志。
2.38岁任密州太守,渴望驰骋沙场,建功立业。
3.43岁任湖州太守,被诬陷以诗诽谤朝廷,被捕下狱。
4.45岁时被贬黄州,任有职无权的闲官。
在了解苏轼的坎坷经历后再读文章最后一段,学生的体会更深了,那“闲人”背后是一份豁达、乐观的心态。
通过补充两组材料让学生自己解读“闲人”比我们教师硬塞给他们更有说服力,他们的体会会更深。
五、激发想象
篇7
到了宋代,苏轼提出:“夫昔之为文者,非能为之为工,乃不能不为之为工也……故轼与弟辙为文至多,而未尝敢有作文之意。”③既是“无意”,则为文就没有一个预定的主题,随性所至、随手生发,即苏轼自言:“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④苏轼这一“无意为文”的观点,随性创作而形成的独特的风格,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算是对传统“文以载道”的突破。
苏轼随性创作而形成的独特的风格,其独特性体现在,他的作品里有相当一部分的杂记文,“其中以亭台楼阁厅堂记为最多,佛寺祠堂记次之,书画记又次之,其它如井泉碑石与耳目所及之事,也偶有所记”。⑤这些文章,大多是苏轼从生活中信手拈来,借一事一景点染成文。这样的作品,于儒家圣人之“道”本就不那么强调;尤其在他遭贬谪之后,政治抱负受挫,这一时期的作品,就更多地侧重体现作者对于世界人生的思考与感受。
如《记游松风亭》一文,不过短短111字,抄录如下:
余尝寓居惠州嘉佑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什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勾之鱼,忽得解脱。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退则死法,当恁么时也不妨熟歇。
这一则小短文,按传统观点,自然无甚大道可言,甚至是与儒家之道大相径庭。《论语》里记宰予昼寝,孔子大为不满,骂他“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⑥儒家讲究积极入世,实现“取义成仁”的伟大目标。苏轼此文却说“此间有什么歇不得处”,展示的完全是个人的心灵自由境界。再如《书上元夜游》,记元宵夜的出游,回到家时,“舍中掩关熟睡,已再鼾矣。放杖而笑,孰为得失。过问先生何笑,盖自笑也,然亦笑韩退之钓鱼无得,更欲远去,不知走海者,未必得大鱼也。”(《记承天寺夜游》),苏轼以寥寥笔勾勒出皎洁月色后,即以“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作结。在这些文章里,沉重的“道”被隐去了,而作家的精神、个性得以完全展示,一个性情旷达的苏轼形象呼之欲出。
当然,传统的文论观念里也讲究表现个人的感受,所谓“在心为志,发言为诗”,⑦但是这种表现的载体更多的是诗(并且所表达的大多是儒家之志)。以大量的随性短文抒发自己的内心,表现自己的性情,苏轼可算是文学史上第一人。
苏轼随性之文的第二个特点表现在于,他的文章的结构文法没有定则。苏轼自言:“某平生无快意事,惟作文章,意之所到,则笔力曲折无不尽意,自谓世间乐事,无逾此者。”⑧
苏轼文章的这种特点,在前代人的评论中时有所见。他的千古名篇《前赤壁赋》,李扶九评曰:“闲闲叙起,不必定游赤壁,不必定约某客。‘乐’字伏后。仍用‘风’‘月’二字,乃长公一生襟期。已引起游意。”⑨《后赤壁赋》,虞集论云:“陆士蘅云:‘赋体物而浏亮’,坡公前《赤壁赋》已曲尽其妙,后赋尤精。于体物如‘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皆天然句法。末有道士化鹤之事,尤出人意表。”⑩此二则评语,可谓的论。读前、后《赤壁赋》二文,正如随作者与客共游于赤壁,泛舟漫游,不知将何所见,将何所闻,亦无法揣测预想。然后见所见、闻所闻,耳闻目见,随即下笔成文。行文如行云流水,又复旁逸斜枝。如王世贞所言:“读子瞻书,见才矣,然不似读书者。”{11}
再如《记游松风亭》、《书上元夜游》、《记承天寺夜游》等文,亦如前、后《赤壁赋》,皆是作者将所经历之事随手记下,由此引发一段感想。读者细品觉得倍有滋味,但总归是作者随手生发的性情之作。
此外,苏文之文无定法,有时也表现为文章的曲折反复,即使是已经陈述过的意思,也不妨意到笔到,再次叙说,甚至还有可能思绪万端,前言。
如其《清风阁记》,不过短短数百言,记应文慧僧之请为清风阁为记之事。但文中于清风阁不着一字,而反复只言作者于此事之感受。先是取笑寺僧,言此阁乃汝“所以寄所寄”,为之求记大可不必。即以“虽然”一转,“吾为汝放心遗形而强言之,汝亦放心遗形而强听之”。但观其“强言”,仍然是认为:“汝为居室而以名之,吾又为汝记之,不亦大惑欤?”读至此,似觉作者于此事诚大不以为然。然而,往下又是一“虽然”之转折:“风起于苍茫之间,仿徨乎山泽,激越乎城郭道路,虚徐演漾,以泛汝之轩窗栏楯幔帷而不去也。汝隐几而观之,其亦有得乎?力生于所激,而不自为力,故不劳。形生於所遇,而不自为形,故不穷。”至此,作者于前文之意皆尽。读苏轼此类文章,似与其对坐,听其侃侃而谈,既无一预定主题目标,更不必拟定论述条理,全凭兴之所至、意有所感,将所思、所言记录下来而已。
清代著名古文家魏禧曾言:“学永叔易失之平,学东坡易失之衍,学子固易失之滞。”{12}“衍”,有“展延、多余”之意。魏禧所说“学东坡易失之衍”,我们可以理解为,苏轼这些杂记短文的随意性就是一种“衍”。因其行文无定法,不免有时就流于蔓衍不简洁之弊。苏轼自己为文学大家,故能于文笔肆意之处收放自如。对于初学者来说,就要慎而为之。但不管怎么说,苏轼的这些杂记短文,总是在传统的严肃说理、严密论证的“文以载道”的文章之外,开创了另一种随意不拘但又余味不尽的风格。
综上所述,苏轼的杂记短文,于中国文论的“文以载道”传统是一种突破。文学“传道”的社会功能被淡化,而审美功能进一步突出。并且苏轼凭借自己杰出的文学才能,使这些随性创作的杂记短文真正具有了极高的审美价值。尽管在他之后,这一风格暂时没有得到鲜明继承,但是余绪不绝。到了晚明时期,公安派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13},大量创作小品文表现个人的情趣,可算是数百年后对苏轼这一风格的发扬光大。
注释:
①刘勰.文心雕龙·原道第一.
②韩愈.答李秀才书.
③苏轼.南行前集叙.
④苏轼.文说.
⑤晦之.试论苏轼杂记文的创作艺术.
⑥论语·公冶长篇第五.
⑦毛诗大序.
⑧何薳.春渚记闻·东坡事实.
⑨李扶九.古文笔法百篇.
⑩虞集.道园学古录.
{11}王世贞.艺苑卮言.
{12}魏禧.日录论文.
{13}袁宏道.序小修诗.
参考文献:
[1]苏轼.东坡集.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
[2]四川大学唐宋文学研究室编.苏轼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94.
[3]张少康,刘三富.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4]郭绍虞编.中国历代文论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5]刘勰.文心雕龙.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6]祁海文.苏轼“无意为文”论说略.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4).
篇8
如果仅仅是为了极言泰山、黄山之胜,没什么不可以;如果真以为从此无岳可朝,无山可看,恐怕就是一种浅见了。
陶渊明“悠然见南山”,其心悠然,其身却并不在南山;李白的《独坐敬亭山》,后人赞之极具“独坐”之神韵,而敬亭山则不过是宣城外一座寻常峰峦,有名的只是六朝以来的江南名郡宣州;写了前后《赤壁赋》的坡,在一个极平凡的月夜游了一座极平凡的寺庙,却抓住瞬间佳境,同样作出传诵千古的最敏感的记录《记承天寺夜游》;欧阳修“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其山水除因东晋琅琊王司马睿避难而小有名气外,并不是特别出名的风景区。
大自然的奥妙无可穷尽:“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何其高远;“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何其壮阔。江南秀丽,塞北苍茫;紫禁皇城巍峨雄伟,苏州园林纤巧玲珑;现代景观固然大开视野,废墟残迹同样启人深思。孔子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此中玄机,在于非止于目之所接,乃归于心之所得。旅游,说到底,是一种艺术行为。因为各人的性格、气质、学识、教养、观念、情志、年龄、性别、职业,乃至彼时彼地的处境和心理状态的不同,同样的旅游,结果也完全可以是大异其趣的。
如今游人如潮的北京故宫御花园,当年的末代皇帝却只醉心于百年老树上蚂蚁的自由爬行。平生但得闲暇或机遇,能够北上南下东奔西走,甚至远涉重洋历览五洲,自然是人生一大快事。然而,三五友人,相邀于所居既久的城市郊外,寻一僻静处,或疏林或荒湖,置几只罐头,举几盏薄酒,诵明月之诗,其兴不也足以使人不知东方之既白吗?
一个心灵充盈富有的人,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自能从无诗处读出诗来,从无画处看出画来,从无乐处听出乐来。正如法国雕塑大师罗丹所言:“世界永远不缺乏美,缺乏的只是对美的发现。”
自然景观如此,人文世界亦然。德国哲学家尼采认为应该把人生当作一个审美过程。倘将人生作审美观,则人生与旅游有无数相似之处:阳光雨露、春花秋实是风景,冰雪风霜、炎夏寒冬也是风景;一马平川、春风得意是风景,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也是风景;豪宅深院、山珍海味是风景,蓬门茅屋、粗茶淡饭也是风景;香车宝马、前呼后拥是风景,闲居索处、儿孙绕膝也是风景;高朋满座、觥筹交错是风景,无事静坐、有福读书也是风景;安邦定国、造福社会是风景,老骥伏枥、洁身自好也是风景;沐浴养育之恩的童年是风景,求知求立的青少年是风景,年富力强的中年是风景,静穆、浑圆、绚烂如同夕阳的晚年更是风景。
篇9
语文课堂首先应解放学生的脑、手、眼、嘴,扩展其思维的长度与广度。孔子也早就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据此我在教学中进行了一些粗略探究,尝试用“激疑,启问,导思,引辩”的方式盘活语文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上享受思考的快乐。
一、激疑
朱熹云:“读书无疑者需教有疑,有疑者需教无疑。”用公式表示:无疑――有疑――无疑。《心田上的百合花开》初读很简单,学生不难领悟百合花的外在风貌及精神品质,但如此浅尝辄止是无法进入作者林清玄的精神世界的,因此我用“小故事中蕴含的大智慧”的评价作引子,激发同学去想“为什么说它有大智慧”、“大智慧是什么”。在此基础上一起探究“百合花生长的环境哪一种更可怕”、“百合花有哪些花语花行”、“这株百合明明盛开在山谷,可为什么说在心田上”等问题,激发学生深入品味文章的字句,乃至标点,由与文本的交流最后上升到与作者的精神交流。
苏轼是豪放派的代表,可他也有婉约的一面。其《记承天寺夜游》可谓“言既简而意深微”,但这些仅凭初二同学的文言基础很难领会。尤其是作者隐藏在 “闲”字背后的五味杂陈,更需要一定的人生阅历作基础。“有疑时需教无疑”,所以笔者找了一个简单的支点让学生讨论,即 “苏轼的知己”。学生一下就找到张怀民与月亮,然后启发学生去分别探究两者的共同点,也就明白了苏轼的精神世界及志趣情操。
实践证明:疑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疑可以启动学生的思想机器;疑是思考的开始,疑是创造思维的表现,疑是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和发展智力的必由之路。善于激疑,是老师的职责。我明白:学生提的问题越多,说明他们钻研得越深。
二、启问
《论语》云:“疑思问。”俗话说:“疑问疑问,有疑则问。”古今中外的学者都重视提问题。李政道说:“学生最主要的是学会提问题,否者,将来就做不了第一流的工作。”爱因斯坦也说:“提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由此可见:通过启问,可以让学生有“悟”有“得”。启问是在激疑的前提下完成的。上面所讲的苏轼的例子就可让学生结合资料、时代提出问题。例如这篇文章苏轼写于何时?当时他的心境、处境如何?这篇短文除了记游外,是否还有其他内涵?而《故乡》则可以引导学生从改写课题入手,例如将课题改成“闰土的变化”;改成“希望与路”;改成“变”等进行比较。在启问中点燃学生创造的火花,在提问中探求作者的创作意图,走进文学大家的心灵。
三、导思
思,用的话说,就是“开动机器”。思,在学习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及作用。古近中外学者也无不重视“思”字。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达尔文也说:“我养成了一种耐性,能够成年累月思索一个不能解决的问题。”
导思,是我一贯重视的,贯穿于我的教学全过程。我的体会是: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是包办代替逐一进行解答,而是耐心引导学生分析,让学生在分析过程中寻求答案,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题能力。例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记承天寺夜游》时,采用“设疑导思”的方法,通过层层递进式的问题的提出,启发学生深入思考。我从作者描写的月亮(知己)入手要求学生分析景物特点,继而引导他们思考两处月亮特点的差异,然后请同学探究景物中蕴含的不同情感,从而让学生领悟到不请自来的“入户月色”虽为殷勤探问,但里面却包含了“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无奈与“明月解我怀”的欣慰,明了那一轮空明皎洁的明月恰是作者安宁平静、悠然自得的心境写照。正所谓“欲见空明之月,须有空明之心”。通过导思指导学生探求新知识,通过导思让学生享受思考的乐趣,形成好的思维品质。
四、引辩
篇10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你虽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但在仕途上却不甚如意,因此,与弟弟苏辙相隔两地,因此,挥毫写下了这首《水调歌头》,而我从你那里学到的,不只是收获感动,还有你的豁达。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个者也“,在《记承天寺夜游》中,你抒发了这样的感慨,虽然能从中读出淡淡的忧愁,但你给我更多的,是你的“不辞长做岭南人”,是你的豁达,当然,还有豪放。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赤壁一游,此词一出,名动天下,你的豪放,是由你的豁达造成的,你开创的豪放派词风,是古今多少文人心目中的至宝,心中纵有剧痛,也被这词风淡淡的抹去了,消逝了,消逝在对百姓的关心中……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为霜,又何妨,持接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谁人说陆游的诗词最凄凉,谁人说岳飞的《满江红》最雄壮,谁人说辛弃疾的《破阵子》最豪放,谁人说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最忧国?我看不见得,一首《江城子,密州出猎》,道尽了天下多少爱国将士的心,那渴望奋勇杀敌之心,在酒后尽吐,虽然这世上容不下他苏轼,可他的这颗心,却容得下整个世界!天对它不公,他还于天的却是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