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净沙秋思范文
时间:2023-04-06 08:53: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天净沙秋思,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天净沙秋思翻译: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小桥下流水潺潺,在小桥的边上有几户人家。在古老的道路上有一匹瘦马,顶着西风驮着游子艰难前行。夕阳渐渐从西边落下,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天涯。
2、《天净沙·秋思》是元曲作家马致远创作的一首小令,是作者在表达自己思念故乡,一直在外漂泊,感到疲倦的凄苦愁楚之情。这首诗以景托情,运用“枯”“老”“昏”“瘦”等字眼表现出悲秋的气氛,烘托出自己凄凉的情调,将自己的感情和风景巧妙的结合在一起,通过诗句便能感受到作者的凄苦之情。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1、天净沙秋思翻译:枯藤缠绕的老树的枝干上栖息着黄昏归巢的乌鸦,小桥下潺潺的流水映出飘荡着炊烟的几户人家。 荒凉的古道上,迎着萧瑟的秋风,一位骑着瘦马的游子缓缓前行。 夕阳早已往西沉下来, 漂泊未归的游子还在极远的地方。
2、这首小令寓情于景,生动的表现了一个长期流落异乡的人的悲哀。这首小令句法别致,前三行全由名词性词组构成,一共列出九种景物,言简而义丰。 “断肠”二字为诗眼。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这首小令寄情于物,把凄苦愁楚之情,通过众多自然景物的鲜明形象,浓重的深秋色彩,刻画得淋漓尽致。
(来源:文章屋网 )
篇3
瑟瑟的秋风不停的刮着,刮在脸上如刀割一般。
我孤独的走在异乡,已经疲惫不堪希望能在别人家借住一晚,但在这荒凉的古道上,一眼望不到尽头。正如我现在的心情,过了今天,不知道还有没有明天,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我走在一棵垂垂老树下,一根枯藤缠绕着树干。树上的叶子全部掉光了,它们以前也有过美丽,但现在仅仅剩下几根脆弱的枯枝了。树上有匹骨瘦如柴的老马,它也跟我一样,疲惫不堪。还不时发出悲伤的叫声,仿佛是在呼唤它的伙伴或是寻找它的主人。树的上空低旋着一只年迈的乌鸦在呱呱的哀叫着,还一边无力的抖动着翅膀,似乎在寻找食物,有好像在寻找它的同伴,声音单调又刺耳。
篇4
2、原文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篇5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鉴赏关键点】凄恻缠绵。构思巧妙,意境萧瑟苍凉。情景交融,抒情凄恻缠绵。
【思想内容】 这首小令是元代散曲中的佳作,被誉为“秋思之祖”,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异乡的游子的思乡之情。
【名句赏析】古道西风瘦马
在残阳夕照的荒凉古道上,牵着一匹瘦马,迎着凄苦的秋风,信步漫游,愁肠绞断,却不知自己的归宿在何方,透露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悲凉情怀。
【中考链接】
2010年四川省南充市
7.诗词鉴赏(3分)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1)小令中“枯藤”“老树”“昏鸦”“夕阳”等词语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1分)
答:
(2)这首小令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
参考答案:
7.诗词鉴赏(3分) (1)深秋晚景图(1分) (2)游子(天涯沦落人)孤寂愁苦,思念家乡的情感。(2分)(意近 即可)
2010年江苏省徐州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古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3.在这首小令中,作者借助于 等具有明显深秋色彩的事物,渲染了一种 的气氛,表达了天涯沦落人 的心情。(3分)
篇6
《天净沙·秋思》是元曲作家马致远创作的小令,是一首著名的散曲作品。其中渲染萧条、冷落、凄凉的句子为:古道西风 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原文: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译文:枯萎的藤蔓,垂老的古树,黄昏时的乌鸦扑打着翅膀落在光秃秃的枝桠上。纤巧别致的小桥,潺潺的流水,低矮破旧的几间茅屋,愈发显得安谧而温馨。荒凉的古道上,一匹消瘦的马载着同样疲惫憔悴的异乡游子,在异乡萧瑟的秋风里踌躇而行。夕阳渐渐落山了,但是在外的游子却不知何处是
(来源:文章屋网 )
篇7
圆月夜,西风起。月影横斜,洒一地明光,若思,有所作。
古道西风,寻不见那匹瘦马;老树枯藤,未曾睹那个昏鸦。
雁飞万里,带不走半厢思念;帘卷西风,留不住一纸年华。
西风唱晚,小楼月夜独酌;夜阑对酒,奈何几度秋凉。
扶杯清茶,细读半段岁月;执支瘦笔,谱写一段年华。
篇8
在已经显得古老的道路上,西风萧瑟,诗人穿着已被树枝划破好几个口的长衫,那长衫又破又旧,显然许久没换新的了。诗人骑着的马又饿又渴,脸上泛着倦意。这匹马可真忠心呀!即使再累、再饿、再渴,也会与主人如影随形,不愿离去。
秋风吹来,树上的叶子纷纷落下,最后只剩下一根光秃秃的树干,被枯藤缠绕着。突然,诗人听到了一阵乌鸦的叫声,一群乌鸦也随之飞来,回到各自的巢内。见此情景,诗人长叹一声,想到黄昏时的乌鸦都回家了,而自己却有家归不得,长年漂泊在外,感到心痛如割。
诗人继续前行,来到了一条小河边,河上的小桥直通着一个小村庄,那里炊烟缭绕着,诗人又想到自己已经一天没吃饭了,不禁潸然泪下,不断地想念着自己的家乡。
夕阳从西方逐渐消逝,诗人也随着肝肠寸断,骑着饥肠辘辘的瘦马,慢慢地远去,继续着自己的漂泊之路。
淮北市濉溪县新城初级中学初一:隐秘
篇9
一条古道,向历史的深处延伸,我想起了荆棘铺满飘雪的怆桑。读懂古道,就如同背一部厚厚的小说。古道是岁月的一条长长的伤痕,红色的马,扬起诗歌的岁月,凹凹凸凸的路,平平的风,唱响了历史的笔。古道,不仅通向远古,它的延伸延伸入作者的内心,探询古的梦愁。古道是留在恋人中的一条长长的飘带。哎!世道怆桑!
西风无语,西风无语。一群大雁,传来一声雁叫,送来凛冽的西风。谁早已横刀立鸿,意欲力劈秋色。田野的蝈蝈渐少,朝北的窗紧闭。西风,独自在外吼着,惨败成一团破絮。我站立于古道边,望着迷朦的古道,鼻尖渐已发凉,西风越演越烈。
它在马致远的小令中“哒哒”而来,惊飞出一个安逸的梦。那荒草,铺展了多么遥远的历史纵深,让我与它不期而遇。它的身上坐着的他,一手撑开渐浓的暮色,一手裹紧单薄的衣裳,深邃的眼睛凝视远方。狂傲的西风中,他抖擞精神,策马而奔,炯炯的双眼,射出两道灼热的光芒。一种姿势,是那样的放弃,追赶什么?那生硬的公文,抑或温情的家书?还是英雄的气质?你是个被历史甩在身后的失败者,还是走在前沿的激昂的勇士。此人此马不语,一如既往地走着自己的孤独。
古道上涌出一条藤蔓,拥抱大地。他的前方,响彻一声的呼唤,那是它一生丰盈的希望。他忍不住一声长啸:“枯藤老树昏雅,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古道空旷,寂静无声。在季节里留下一串长长的疑问……
篇10
马致远(1250~1321年),是元代着名的杂剧家。大都(今北京)人。马致远以字行于世。号“东篱”,以示效陶渊明他的年辈晚于关汉卿、白朴等人,生年当在至元(始于1264)之前,卒年当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1324)之间曾任江浙行省务官,后过着“幽栖”生活。他是元代着名的戏剧家,有杂剧15种,今存有《破幽梦孤雁汉宫秋》、《江州司马青衫泪》、《西华山陈搏高卧》、《吕洞宾三醉岳阳楼》、《马丹阳三度任风子》、《半夜雷轰荐福碑》6种,并和李时中、红字李二、花李郎合写《邯郸道醒悟黄粱梦》一书。他也是一个散曲名家,辑本有《东篱乐府》一卷,现存小令一○四首,套曲二十三套。
马致远着有杂剧十六种,存世的有《江州司马青衫泪》、《破幽梦孤雁汉宫秋》、《吕洞宾三醉岳阳楼》、《半夜雷轰荐福碑》、《马丹阳三度任风子》、《开坛阐教黄梁梦》《西华山陈抟高卧》七种。马致远的散曲作品也负盛名,现存辑本《东篱乐府》一卷,收入小令104首,套数17套。其杂剧内容以神化道士为主,剧本全都涉及全真教的故事,元末明初贾仲明在诗中说:“万花丛中马神仙,百世集中说致远”“姓名香贯满梨园”。
在马致远生活的年代,蒙古统治者开始注意到“遵用汉法”和任用汉族文人,却又未能普遍实行,这给汉族文人带来一丝幻想和更多的失望。马致远早年曾有仕途上的抱负,他的一套失题的残曲中自称“写诗曾献上龙楼”,却长期毫无结果。后来担任地方小官吏,也是完全不能满意的,在职的时间大概也并不长。在这样的蹉跎经历中,他渐渐心灰意懒,一面怀着满腹牢骚,一面宣称看破了世俗名利,以隐士高人自居,同时又在道教中求解脱。
《汉宫秋》是马致远早期的作品,也是马致远杂剧中最着名的一种,敷演王昭君出塞和亲故事。历上的这一事件,原只是汉元帝将一名宫女嫁给内附的南匈奴单于作为笼络手段,在《书》中的记载也很简单。而《后汉书·南匈奴传》加上了昭君自请出塞和辞别时元帝惊其美貌、欲留而不能的情节,上一种故事色彩。后世笔记小说、文人诗篇及民间讲唱文学屡屡提及此事,对历史事实多有增益改造。
十中初一:向立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