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过则喜范文
时间:2023-04-09 17:51: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闻过则喜,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对不同意见、特别是批评意见,闻过则喜透露出勤勉务实、谦虚谨慎的态度,让闻过则喜蔚然成风方能从谏如流。对群众的误解要有宽阔的胸襟,对他人的批评要有谦虚的态度,对存在的问题要有直面的勇气,这种闻过则喜的态度是领导干部应有的一种思想境界、一种人生修为,也是加强党性修养的内在要求。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存在过错在所难免,关键在于如何去面对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是遇到问题绕着走,还是直面难题敢于想方设法去破解,考验着领导干部的修养与胆识、能力与水平。所以,领导干部的胸襟一定要宽广、站位一定要高远、视野一定要开阔,要正确面对和坦然接受各种不同看法,甚至包括反对意见。
正在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一个重要环节――查摆问题、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同志强调,“要在批评与自我批评上好好下一番功夫”。敢于批评和接受批评,需要有闻过则喜的胸襟与气度。但是,有些人“闻过”不是“喜”,而是“嗔”,生闷气、闹情绪,这对养成优良作风、打造责任型服务型政府是十分有害的。
闻过则喜不会丢“面子”,认真批评也不是抓“辫子”。“身正不怕影子斜”,只要自己能正视、敢担当,光明磊落、胸怀坦荡,勇于自我批评、善于听取意见,并下定决心认真改正,主动放下“面子”,就能赢得主动。反之,如果讳疾忌医,对存在的问题遮遮掩掩,即便在教育活动中过了关,问题不但没有解决,甚至会不断积累,迟早会大丢面子。
篇2
关键词:所得税会计准则 不确定税务事项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一、引言
美国的会计学家亨德里克森在《会计理论》中指出:“对于会计而言,如果没有税收问题,会计的复杂程度将会惊人的降低”,从中可以看出所得税会计的重要性。笔者认为这句话是对我国的所得税会计情况最好的总结。从2007年开始至今,我国所得税会计准则(以下简称CAS 18)已经实施了七年,由于所得税会计准则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这一方法的采用符合准则的总体指导思想,即站在未来现金流是否会流入或是否需要偿付的角度来思考所得税问题。正由于是全新的概念和处理方法,导致会计实务界对所得税会计准则的理解存在很多困惑,自准则执行以来,在会计实务界和理论界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从各国所得税会计的发展进程来看,虽然不尽相同,但其共同的特点就是“跟随美国”,这是因为美国的所得税会计准则产生较早,比较完善而细致。因此本文将对国际会计准则IAS No.12(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No.12-Income Taxes)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颁布的109号公告(Statement of 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 No.109-Accounting for Income Taxes)进行比较,为我国的所得税会计准则进一步细化和修订提供一些有价值的资料。
美国FAS 109公告(现在已经收录在ASC 740中,即Accounting Standards Codification Topic740-Income Taxes,ASC 740还包括除FAS 109以外的其他有关所得税主题的准则说明)与 IAS 12不存在原则上的差别,但是对相关事项确认和计量的详略程度和完整度上存在差别,本文仅就所得税会计发展轨迹、不确定税务情况的处理及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的确认三方面的差异进行分析,以期对我国所得税准则的完善和会计实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益的建议。
二、美国所得税会计与国际所得税会计的发展过程比较
所得税会计的发展过程也就是所得税会计准则的发展过程。
(一)美国所得税会计准则发展历程
美国是世界上对所得税会计的研究时间最早、成果也最为突出的国家,也经过了长期的实践。对美国所得税会计准则发展的梳理,可以为我国所得税会计准则的未来发展趋势提供很好的借鉴。
1944年12月,美国会计师协会的会计程序委员会(Committee on Accounting Procedures,简称CAP)了第23号会计研究公报――所得税的会计处理(Accounting Research Bulletins No.23,即ARBNo.23),首次提出了“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概念,其中永久性差异不能跨期分摊,重复发生的时间性差异可以跨期分摊,通过“递延费用”来反映,被视为会计界第一份系统地规范所得税会计处理原则。1967 年,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Accounting Principles Board ,即APB,1956年取代了CAP,是FASB前身)了第 11 号意见书(APB Opinions No.11),取消了所得税会计处理中的应付税款法,并规定采用“全面所得税分摊法”。APB No.11要求采用递延所得税法来核算所得税引起了众多争议。
1973年,美国成立独立的民间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即现在的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取代了APB,对11号意见书进行了修订。1980 年FASBFAS No.37 ――资产负债表上递延所得税的分类,修订了 APB Opinions No.11,规定递延所得税的流动性或非流动性按时间性差异回转的预期时间来划分。
经过几年的调研与意见反馈,FASB在1987年12月正式了美国会计准则公告第96号(FAS No.96)――所得税会计,该公告引入了一个全新的概念“暂时性差异”,要求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对暂时性差异进行处理,取代之前的时间性差异;同时采用“负债法”对暂时性差异进行跨期分摊;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的确认更符合资产和负债的定义。递延所得税的确认按每一笔差异产生和回转的预计年度计算,编制详细的时间表并限制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适用税率变化时要调整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至此,所得税会计基本脱离税法导向而发展成为公司理财的重要方面,所得税会计理论与方法已日臻成熟。
FAS No.96后,由于对所得税会计的处理原则及方法仍然存在不同的意见,认为其实施成本较高,必须“按照每一笔暂时性差异产生与预计转回期间,逐笔制定详细的时间表”的做法,比较繁琐,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第96号公告的局限性以及大家的批评意见迫使FASB分别在1988年、1989年和1991年相继三个与第96号公告同名的会计准则公告――所得税会计处理(分别为FAS No.100,FAS No.103,FAS No.108),而且FAS No.96一再推迟也引致会计职业界对于其前途的担忧。为平息一些主要争议,并经过反复的征求意见,1992年2月,FASB了比较成熟的第109号会计准则公告(FAS 109)――所得税的会计处理,FAS 109 取代 FAS 96 的原因之一是为了回应理论和实务界对 APB Opinions 11 和 FAS96 过于严格的递延所得税资产确认条件的批评。几经波折与妥协,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为美国所得税会计迄今为止的最后的选择。
在2006年6月 FASB又颁布第48号解释公告――不确定所得税的会计处理(简称FIN 48)。FIN 48是对FAS 109的解释。FASB这一解释公告的目的并不是要影响企业税收策略和行为,而是为了使所得税财务报告更加清晰和明朗。2012年2月,美国又将FIN48收录到“会计标准编码ASC 740――所得税”(Accounting Standards Codification Topic 740,Income Taxes)中,对其原有所得税会计准则进行改编,使其形成一套统一而有序的体系。
本文用大量篇幅梳理美国所得税会计准则的发展过程,目的就是对我国的所得税会计准则未来发展给出已有的借鉴。我们在2007年开始执行所得税会计准则(CAS 18),到现在已经出现一些类似美国第96号公告、第109号公告颁布后出现的问题,而且我们还有另一个突出的问题表现为,由于现行所得税会计准则是全新的理论,对于我国会计人员来说,短时间内很难理解准则的内涵,尤其对许多新概念理解是模糊的,这需要一个过程,缩短这个过程的一个好的思路就是在其他国家制定和实施准则过程中借鉴这样的准则。
(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关于所得税会计准则的发展历程
1979年7月,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理事会IFRB的前身)了第12号国际准则(IAS No.12)――所得税会计,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被指定为纳税影响会计法,包括递延法和债务法两种方法,企业可以从中做出选择。递延所得税费用的分摊方法可以适用全面分摊法或者部分分摊法;遇到资产重估的情形,递延税款可以适用调整与不予调整的灵活处理方式。从中可以看出国际会计准则为了兼顾多国的做法而给出了多种选择。
为了改变IAS 12缺乏原则立场,IASC在1981年成立了专门课题组,负责研究如何修改该准则,但最终也未能达成一致意见。1989年1月,IASC了第33号征求意见稿(E33)――所得税会计,建议采用损益表债务法进行所得税会计处理。1994 年,受到美国所得税会计准则修订成果的影响,IASC开始第49号征求意见稿(E49),就所得税会计改革征求意见,该征求意见稿基本借鉴美国第109号会计准则公告。
随着IAS 12的实施,实务中出现了许多问题,所以在1996、2000年和2010年对IASNo.12分别进行修订,颁布了3个IAS 12的修订版,并对暂时性差异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列示。可见,所得税会计准则的发展是在不断实践、不断修订中前行。随着不断的修订,可以看出修订的基本方向就是取消有关递延所得税确认的若干例外情况、对IAS 12的相关概念进行澄清、减少与美国公认会计原则之间在该所得税领域的某些(但非全部)差异。
可以看出,世界上两大会计准则体系在所得税的处理上,虽然产生的时间不同,适用的范围也不同,但是都是经历反复实践、考虑企业界的应用成本等因素而趋于一致。这对我们国家的所得税会计准则发展是很好的经验。
三、对所得税不确定情况的处理差异比较
(一)FASB颁布的FIN 48对不确定所得税的规定
所得税不确定情况是指由于企业与税务机关对税收法规的理解存在差异,或者由于现行法规对企业实施的某些复杂或创新的交易尚未做出详细规定,导致企业可能被税务机关要求补缴所得税、滞纳金甚至罚款的情况。
2006年6月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正式推出第48号解释公告――不确定所得税下的会计处理(以下简称FIN 48,现在收录在ASC 740-10)中,不确定税务情况的会计处理准则,作为对FAS 109的不确定税务情况的补充。解释公告要求企业将所有不确定的税项进行评估。如果某税项有50%以上的可能性企业得不到税利的话,那么,此税项就必须量化并在财务报告中作为税务准备处理。除此之外,企业还必须在财务报告中以表格的形式明确列出并与前期作比较。
从2007年开始美国各大上市公司陆续开始执行FIN 48。FIN 48的实施对美国上市公司有着很大的影响,其后的几年FIN 48一直是各大金融会计媒体、会计审计公司、监管机构以及公司财务主管关注的热点。各大公司的税务部门也因此加大各方资源的投入,以确保其在财务报表方面对FIN 48的遵守。
FIN 48的要求是以税收利益为导向的处理方法。它关注的问题是企业可以确定取得纳税申报中所显示的税收利益,企业要关注这一税收利益能否确定取得。对不确定税务事项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是为了使公司能够更为精确地对所得税或有事项预提准备进行评估和计量而量身定做的,因此,该公告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进行了详细说明,要求公司对所得税税务情况分两步骤进行分析。
第一步,判断识别某项不确定的所得税事项的处理方法是否可以得到税务机关的认可而不被调整。企业应依照税务机关的规定或是案例法规,评估该不确定所得税事项发生的可能性。如果这个纳税情况不满足很可能(发生的可能性小于50% )产生税收优惠的确认条件,那么必须在纳税表中作为税务准备金来处理,并对此税务准备金所衍生的年度罚款和滞纳金做一定的评估,直到该纳税情况满足确认条件为止。这样在一定程度上节制了企业集团通过实施税务导向的转移定价、关联交易与资本运作等来达到节税目的的行为。
如果这个纳税情况很有可能(大于50%)产生税收优惠,则企业应该首先确认该不确定的纳税情况对财务报表的影响,则进入第二步的分析。
第二步,企业确定累积发生可能性超过50%的税收利益最大金额,可接受程度在50%以上的税收利益累计金额,是指在财务报告中被允许列报的税收利益金额,该金额小于纳税申报表中所反映的金额,企业需要将两者之间的差额记为不确定性税务事项负债。此外,FIN 48还要求一并评估不确定税负情况如果被调整时所产生的相关利息或罚款。例如某企业与其关联方之间交易采用了内部转让定价,在本期的纳税申报表中计算应纳税额20万美元。根据税务机关的规定,关联方之间的交易需要按照独立交易原则进行税务处理,企业该项纳税产生税收利益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达到了按FIN 48中对不确定纳税情况的识别程度。表1列示了该企业考虑各种情况包括税务咨询师的建议,评估该项业务应纳税额及其发生的概率情况。
由此可以看出,该企业可实现大于50%可能性的最大税收优惠是40万美元,是不确定税务事项,按FIN 48需要预提40万美元的不确定性税务事项负债。
(二)IASB在2010年修订的IAS 12对不确定所得税的规定
继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颁布了FIN 48后,为了与美国的会计公认原则趋同(US GAAP),IASB在IAS 12的2010年的修订版中也相应对所得税不确定事项进行了规定。与FIN 48相同的是都是对不确定的纳税情况进行判断和评估,但是不同的是没有像FIN 48那样,没有提出所得税不确定情况的“确认临界值”概念,而是按照所有可能的结果的期望值进行计量,没有采用FIN 48中的两步处理方法。
承上例,如果是按IAS 12的规定进行处理,结果见表2。
可以看出,IASB的规定在评估所得税不确定情况的金额时采用加权平均金额,即确认56万美元为所得税负债,最后再根据所得税负债的金额和税务机关规定的相关条款确认相关的利息和罚款。假如该企业由于这项与关联方交易产生的纳税事项被税务机关调整的可能性小于50%的话,按IAS 12的规定也要按各种情况的评估的可能性计算加权平均值来作为所得税负债,而按FIN 48规定该不确定税务事项可能产生的税利是不需要计量的,因为没有达到计量的程度。
由上面的比较可以看出,对不确定税务事项的处理FIN 48更符合或有事项确认原则,并且FIN 48要求该不确定负债在资产负债表上面需要单独列示,并要求公司对不确定税务情况进行详尽的披露,包括因此可能发生的利息及罚金。而IAS 12允许对不确定税务情况计提的负债与递延税务资产互相抵冲,同时对不确定税务情况的披露要求也不是很高。
四、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在确认和列报上的差异分析
我国的所得税会计准则在确认上与IAS 12基本一致,只是比IAS 12更为简单,缺少明确的案例供参考和理解,所以这也是该准则颁布以来的最大问题――不易理解,缺少案例解释。因此未来我国所得税会计准则改革还有很大空间。下面分别对FAS 109和IAS 12就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在确认上的差异进行分析。
(一)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差异
FAS 109规定确认所有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但需要计提估价备抵,除非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实现比不实现更有可能。解释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实现概率小于等于50%时,就需要计算估价准备冲减递延所得税资产,使其净额反映可收回的金额。具体操作就是先记录所有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将不太可能实现的递延所得税资产通过估价备抵账户抵消。FAS 109没有规定因资产和负债的初始确认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不予确认的情形,但是规定了其他特殊的不确认的情形,如杠杆租赁、子公司的大部分未分配利润、油气行业的无形资产开发成本等。
IAS 12规定,首先判断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可实现性,从而决定是否进行确认。也就是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未利用亏损移后和税款抵减的未来纳税影响,在不满足国际会计准则的“很可能”标准时,则不予确认。企业在每一个资产负债表日,要对未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进行重新估价。在不予确认的情形中,IAS 12规定负商誉是作为递延收益处理的,其产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不予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因为负商誉是一项剩余值,而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将增加负商誉的账面金额。
(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差异
FAS 109和IAS 12均规定各种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应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负债,对存在的例外情况也都作了明确规定。
FAS 109规定了以下四项暂时性差异不能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除非这些差异在可预见的未来能够明显地转回:(1)国外子公司或国外合资公司中投资的财务报告金额超过计税基础的部分;(2)持续经营的国内子公司或联营公司,在准则生效前的会计年度发生的未分配收益;(3)美国储蓄和贷款协会在1987年12月31日前发生的呆账准备;(4)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在准则生效前产生的投保人盈余。
IAS 12中递延所得税负债不予确认的情形包括:(1)商誉;(2)交易中资产或负债的初始确认既不是企业合并也不影响会计利润和应税利润;(3)对子公司、分支机构和联营企业的投资以及在合营企业中的权益相关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母公司、投资者和合营者能够控制该暂时性差异转换时间,或者该暂时性差异在可预见的未来很可能不会转回。
我国的所得税会计准则CAS 18和lAS 12的规定一致,但没有具体的说明,因此有待完善。lAS 12和FAS 109均列明了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并说明了其中哪些应予以确认或不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负债。
五、对我国所得税会计准则未来发展的启示
从对 FAS 109 与 IAS 12发展过程的比较研究可以看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能促进事物的合理发展,所得税会计准则的应用研究,反过来促进了准则的不断完善。我国所得税会计研究的比较晚,更应借鉴国外的研究成果,去解决现实应用中的问题,完善所得税会计准则的具体规定。
我国仅有十几年的所得税会计研究史,我国所得税会计的理论研究相对薄弱,专门研究的学者也不够多,而所得税问题又涉及到所有的企业,无论是会计准则制定者还是具体企业的财务人员,都应该清楚任何一种处理方法都不能兼顾所有方面。如果考虑到准则的完整性可能实施成本较高,企业界难以接受;而实际操作简单的准则可能会有不完善的地方而导致后期一系列不良后果。我国的所得税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基本一致,也就是说我们的准则将会遇到同样的问题,也将会不断地修订,对于未来的修订工作而言,借鉴是修订最好的开端。
从对FAS 109 与 IAS 12对所得税会计处理上的不同可以看出,我国的所得税会计准则的未来修订的重点是充实内容,而非框架构建上。我国的所得税会计准则还有一些内容没有包括或者提到了但是不是很明确,实际应用时会产生误差,甚至不知道如何应用。如果结合这7年准则的实施情况,以案例的方式对相关事项给予解释,对所得税会计准则的正确理解和应用是有正向意义的。
参考文献:
1.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 Committee IAS N0.12 Income Taxes(revised),2010.
2.FASB.Statement of 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 No.109- Accounting for lncome Taxes,1992.
3.FASB.FASB interpretation No.48 Accounting for uncertainty in income taxes.2006,(6).
4.曾钧.对所得税会计若干问题的研究[D].厦门大学硕士论文,2005.
5.高金平.新企业所得税法与新会计准则差异分析[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
6.赵国庆.从浪潮软件参股公司避税看所得税会计准则的发展趋势[J].财务与会计,2013,(10).
篇3
关键词:食品安全 行政问责 法制建设
目前,食品安全问题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1996年在英国爆发的疯牛病、1997年在香港蔓延的禽流感、1999年比利时等国的二恶英污染事件、2001年在欧洲爆发的口蹄疫、2005年的苏丹红事件、2008 年三鹿奶粉事件、2010年的上海染色馒头事件、2011年的双汇瘦肉精事件,以及转基因产品的安全问题等等都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人们挥之不去的梦魇。因此,加强和完善食品安全的相关法律制度,推行食品安全的行政问题制度,对完善社会主义国家法治建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行政问责制度法律概念界定
行政问责制,是指一级政府对现任该级政府负责人、该级政府所属各工作部门和下级政府主要负责人在所管辖的部门和工作范围内由于故意或者过失,不履行或者未正确履行法定职责,以致影响行政秩序和行政效率,耽误行政工作,或者损害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给行政机关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行为,进行内部监督和责任追究的制度。
二、食品安全管理中行政问责制度存在的问题
当前,食品安全管理活动中出现的责任问题,主要是由于政府政策制定的复杂性,以及政策执行方面存在问题所引起的,一旦发生责任事故,就应该直接追究相关负责人员的责任,虽然现在的行政问责制度的惩罚力度加大,但是食品安全管理中仍然存在一些缺陷,主要表现如下:
(一)行政监管体制的缺失
虽然我国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监管体系,但是由于监管部门众多,又存在交叉执法,相关法条的不健全,必然会出现管理失衡,执法力度的减弱,导致行政监管体制的缺失。
(二)行政处罚不到位
一般,对于违反食品安全与质量的事故都有相关的法律、法规所遵循,行政处罚机关应在其行政权限范围内对其进行处罚,但是由于相关执法部门执法不公,导致行政处罚不到位。
(三)行政队伍建设不完善
行政队伍建设是完善行政责任制度的根本。行政队伍建设我们应该坚持四个观念。第一,服务观念;第二,竞争观念;第三,市场观念;第四,创新观念;并加强三种能力。第一,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第二,依法执政与科学管理能力;第三,勤政廉政执法能力,并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建设。
(四)行政监管信息不对称
食品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是信息不对称。主要是市场主体信息的不对称,包括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表现为消费者与生产者相比,在食品信息方面处于劣势地位;政府与生产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表现为政府负责信息的公开,不同生产者对于信息获取方式不同,成本也自然不同;政府与消费者信息不对称,表现为生产者为了最大化的追求自身利益,使政府难以实现有力的监管。
三、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的行政问责制度改革的路径选择
针对我国食品安全行政问责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本人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解决问题的路径:
(一)转变传统行政执法理念
明确我国在食品安全领域实施行政问责制的动因以政府部门对追求的经济主导价值理念。这样才能从更高层次上确立实施食品安全行政问责制所要达到的目标,继而促成建立责任政府,实现对食品企业良好的治理。无论是行政执法官员,还是社会公众都要转变理念,建立责任意识、风险意识、监督意识,逐渐行成问责和被问责的机制。
(二)完善我国现行干部人事制度
我国食品安全的行政问责制,必须要进行干部人事制度的配套改革。要进一步改革政府干部“能上不能下”的晋升机制,使其“能上能下,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法制原则,择优录取,”加强考核培训的程序,使其沿着专业化与知识化的方向发展,并建立起优胜劣汰的食品安全管理干部淘汰机制,使不负责任的干部被淘汰,保证食品安全的问责制度的真正落实。
(三)加强食品安全行政问责制度体系的建立
首先,基于权属关系的内部食品安全的问责,主要是由上级领导机关对责任人的追究制度;其次行政体系内专门主管机构的问责,如监察、审计机关对责任者的追究;再次,行政体系外部的食品安全的问责,如司法监督、群众监督和媒体监督等;最后,最高权力机关的监督,即人大的监督。通过食品安全行政问责制度的建立,使问责制不但有约束力还要具有可操作性。
(四)强化优化食品安全的问责制的监督制约机制
我国现行的监督体制还存在许多不健全的方面,司法、行政机关尤其是立法部门对行政权监督与制约的力度需要强化。如在所有的食品安全的问责案例中,应由各级人大机构或人大代表主动提出对官员及企业的问责的质询案数量极少。积极推进政府在食品安全的问责制,其核心运行渠道是由民意机关和立法机关实施的食品安全的问责。使公众对食品安全信心重拾。
(五)规范可行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扩大公众知情权
如果公众不知情,就无法知道谁对公众负责,谁没有对公众负责,就无法追究失职行为。只有透明行政、政务公开,才能把政府及其官员的活动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对哪些信息必须公开、通过何种渠道公开、公众获取信息的渠道、政府为公众提供信息查询的义务及不履行相应义务的后果等做出系统完整准确的具可行性的规定,从而从法律的高度来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结束语:
食品安全问题是一个国家不可忽视的民生保障问题。如行政执法部门和国家监管权利部门不能很好的解决食品安全的行政问责的制度。这就是一个政府是否是一个负责任的政府,而是否负责任也成为现代政府合法性的重要标志。从法治国家将一个政府只有它真正履行其责任时才是合乎理性的合法的。完善我国食品安全行政问责制的对策建议我国法制化改革的目标是要建立的基本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建立食品安全的行政问责制,构建一个可问责的政府,不仅是行政改革的目标,而且对于建设法治政府,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程,推动政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维护社会稳定,都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食品安全行政问责制是我国社会经济文化不断发展过程中的一项行政体制改革基本措施,是加强法制文明社会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预防,而不在于惩治。通过对食品安全行政责任的有效追究,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不断优化和完善食品安全的行政问责制度。本文通过阐述食品安全行政问责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解决的办法。在现有法制的基础上逐渐完善食品安全行政问责的法制建设使其规范化,形成良好的法制氛围,从而深入推进我国的法治国家的政治体制改革进程。
参考文献:
[1] 于仁伯.转变职能建设诚信责任政府[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报,2002.
[2] 佛朗西斯.国家构建:21世纪的国家治理与世界秩序.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2007.
[3] 洛・克.政府论 (下).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4] 谢尚果.马新新.完善行政问责制的思考 [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7.
篇4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企业社会责任;问题与分析
Abstract:this paper listed company of China a-share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report situation survey and study found that our country enterprise society responsibility reports there are two major problems:report rate is low;To report to quality improvement.Analysis of the reasons for this are:relevant legal system is not sound;The lack of uniform reporting requirements;The lack of uniform reporting standards;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the enterprise concept needs further promotion;Social responsibility information to disclose the existence higher costs.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five Suggestions:to set up a special research institutions,perfect the enterprise society responsibility theory system;Formulate relevant regulations,standardize enterprise society responsibility report content formats;Increase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the enterprise information audit,to prevent false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formation release;Vigorously develop social responsibility accounting personnel,popularize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the enterprise accounting;Perfect,widen the rewards and punishment system of social duty channels.
Key words: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report;Enterprise social responsibility;Problems and analysis
从2008年的三鹿奶粉事件,到2010年的紫金“毒水”,从富士康“十三连跳”到双汇“瘦肉精”,一个个食品安全问题,环境安全问题,职业安全问题,使企业社会责任这个我们熟悉但是却未曾认真关注的词汇走向舆论的浪顶峰尖。公众想要获取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最直接渠道就是查看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书。然而,绝大多数的人都无法从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书上得到自己想要的信息。下面笔者将向大家介绍我国社会责任报告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其从宏观与微观角度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对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建议。
一、我国现流行的社会责任报告普遍存的问题
(一)报告率低
根据企业社会责任网的统计,1556家A股上市公司以2007年为基期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状况如下表:
可见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是越来越受到上市公司的重视,且报告率的增长是显著的。但报告率还是偏低。
(二)报告质量有待提高
笔者对上述有出示报告的364家上市公司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进行研究,发现报告质量是比较低的,并且出现下面普遍问题。下面以双汇集团和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加以说明。
纵向比较双汇集团2008至2010年社会责任报告:
1.常规披露流于形式。对于某些自愿性披露的信息披露总体状况不理想,并且披露的不够深入,如在三年营业净利润中,仅提到营业利润的数额,并无相关明细,也没有对投资者的回报率等,缺乏实质性的意义。
2.报喜不报忧。高度赞扬企业取得的经济效益,却对企业造成的环境污染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鲜有提及。
3.对于公司治理、衍生金融工具、环境信息披露的不够充分。
4.报告的披露缺乏创新,太过于依赖之前年份的内容和数据。
5.套用模板。两年所披露的信息除了个别数据不同之外其他完全一样。
横向比较2009年度双汇集团、中国银行集团的社会责任报告:
1.报告结构差异大。对比2009年度双汇集团和中国银行社会责任报告:双汇分为两部分:“综述”,“社会责任履行情况”;中国银行分为这七部分:“对国家的责任”“对股东的责任”“对客户的责任”“对员工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对环境的责任”“展望”,结构差异大,为信息需求者迅速攫取信息设置了障碍。
2.报告内容文字为主。对比同时企业,发现它们的报告95%以上是以文字陈述,缺乏会计数据支撑,同时关注的重点亦有所不同。不同行业之间,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状况缺乏可比性,同时没有一个统一的评判标准。无法判断出那些企业做得“好”,那些企业做得“不好”。
二、社会责任报告现状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1.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
近年来,我国对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较大进展,在立法上对企业社会责任问题也作了规定,尤其是最近修订或颁布的几部法律如《公司法》《合伙企业法》和新《劳动法》等都引进了企业社会责任这一理念,《产品质量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也对企业的责任作了相应的规定,《环境保护法》和《全民所有制工业法》要求企业落实环境保护措施,合理利用资源,履行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但是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规定涉及诸多法律和法规,没有形成完备的法律体系;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规定过于原则,可操作性不强等。另外,企业违责任付出的代价较低。就算是有我国环保史上最昂贵的罚单之称的紫金矿业毒水泄露罚单也才956.3万元,对于2009年净利润高达35.41亿元的紫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不过九牛一毛。
2.缺乏统一报告要求
虽然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标准》中第七章信息披露与透明,第八十八条“上市公司除按照强制性规定披露信息外,应主动、及时地披露所有可能对股东和其它利益相关者决策产生实质性影响的信息,并保证所有股东有平等的机会获得信息”,却并未规定企业社会责任是信息披露中的必要一环。《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规则》对于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与否也没有明确规定。目前,我国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更多的是证券交易所对上市公司的指引建议,只有部分的大型的上市公司在递交年度报告的时候同时递交社会责任报告书,而其他的小型的上市公司以及其他所有的普通民营企业、事业单位是没有向外界递交社会责任报告书的。
3.缺乏统一报告标准
虽然自入世以来,我国陆续引进了SA8000国际社会责任标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0环境认证体系等对企业管理以及履行其社会责任起指导作用的标准,但却一直没有专属于我国的的统一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标准。首先,是缺乏独立的社会责任会计科目和报表。虽然传统的会计信息有对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体现,例如管理费用中的排污费、城市建设维护费,应付职工薪酬中的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等等,但是却没有在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将每个项目单独、清晰地呈现。其次,是缺乏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相关指标。比如,接受评价的报告多数都没有“报告的编写部门或机构”、“企业最高决策者或管理者关于报告内容及数据真实性的声明”、“企业最高决策者或管理者关于接受利益相关方监督和质疑的声明”、“关于报告外部认证或审计的方针及本报告的做法”、“本次报告在内容范围、采用标准、评估及批准方式方面的重大变化”、“报告的获取方式”、“关于报告问题的联系方式”、“数据来源、计算基准与评价依据”等相关内容。
4.企业社会责任概念有待进一步推广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现已跃居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此我国企业功不可没。但是,长期以来“先污染后治理”“追求利润最大化”等思维,使企业忽视了其对于环境保护,人力资源保障等的职责,造成了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的缺失。另外,部分地方政府片面追求地方经济效益,包庇重污染企业,也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产生消极影响。最后,公众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局限于企业的纳税、公益、环保等环节,缺乏对企业履行其它社会责任的有力监督。
5.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存在较高成本
成本高体现在两方面。其一,社会责任会计所要求的内容更为广泛,性质更为复杂:对环境保护的责任,对提供就业的责任,对员工职业安全和教育的责任,对产品和服务质量的责任,对社会公共环境以及公益活动支持的责任。这些方面的内容相当广泛,而且还没有统一的界限,这就大大增加了企业财会人员收集、处理、提供这些信息的难度。其二,企业会计人员素质难以应对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处理工作。但是据调查,中国高校本科中并无高校专设社会责任会计课程,而在社会上亦无提供这类知识的培训教育。然而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发展要求会计人员具有多方面知识和经验,传统会计环境下的会计人员已不可能满足社会责任会计发展的要求。综上两点,企业出示一份完整合格的社会责任报告需要付出大于一般年度报告信息数倍的无论是时间上还是金钱上的成本,这是绝大多数企业所不愿意做的。
三、改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现状的建议
(一)成立专门研究机构,完善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体系
在美国,美国注册公共会计师协会和会计学会在20世纪70年代就组成了“生态环境委员会”、“社会成本委员会”、“社会衡量委员会”,着手研究社会责任会计问题,并发表了一系列论著,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社会责任会计理论体系。而我国对于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研究仍处于发展期,虽然阳秋林、黎精明、沈洪涛教授等对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有较为深入的研究,也取得杰出的成绩,但是他们的研究都是个人化的,无法形成体系的。我们应该积极向美国等对于社会责任会计问题研究前沿的国家学习,成立专门研究机构,设立专项研究基金,研制出一套适用于中国的统一的规范了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制度。
(二)制定相关规章制度,规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内容格式
美国会计学会(AAA)也要求企业在年报中披露社会责任活动业绩、人力资源、社会费用及企业活动对社会的影响信息。英国,在法律上要求各公司在社会报告中应当披露有关环境保护、人力资源、职工福利、慈善捐赠等信息。把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上升到发了法律高度,能够有效地提高信息披露的覆盖率。然而,硬性的规定并不是一步到位的,而是循序渐进的,毕竟有些中小企业的确不具备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能力,因此,我们可以从硬性规定那些具备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公司为起点,逐渐普遍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统一规范的报告标准使企业社会责任信息便于信息使用者快速取得有效信息,同时也益于公众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进行评判。
(三)增加企业社会责任信息审计,防止虚假社会责任信息的
由于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具有树立正面企业形象,获取公众忠信的作用,不少企业未能客观地、公正地出示、甚至出示虚假社会责任报告信息,或者对重大社会责任事故隐瞒不报等状况。因此,为核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真实性,政府应相应的建立社会责任审计制度,增设社会责任会计审计的项目,同时对民间与官方审计机构审计人员进行培训,使其具备进行该项审计的能力。
(四)大力培养社会责任会计人才,普及企业社会责任会计
就目前状况来看,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还是处于小众的研究阶段,无论是企业还是公众对它都不甚了解。因此,在此强烈呼吁政府加大对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宣传教育力度,建议先从高校作为社会责任会计普及的起点,设立社会责任会计课程,教授社会责任会计相关理论知识。积极与西方在社会责任会计领域取得杰出成就的国家进行学术交流,引进先进理念和研究成果。
(五)完善奖惩制度,拓宽社会责任履行渠道
环境污染企业,漠视员工生命安全健康的企业,之所以屡教不改,除了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成熟存在漏洞之外,更重要是因为其惩罚的成本远比犯罪的成本要低。在此建议立法机关在完善相关法令时可以适当提高违反相关社会责任法规的惩罚行为,而对于那些良好履行相关制度或者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给予部分免税或者进行表彰等奖赏措施,促进企业对于社会责任的履行概率与效率。另外,目前存在于我国的社会责任履行渠道是比较少的,除了保护环境、改善劳资关系,最主要的就是慈善捐款,建议我国政府可以引导拓宽社会责任的履行渠道,指引企业在其所在领域有所建树,服务社会。例如,引导房地产公司建造廉租房,食品公司向低收入阶层提供低价食品,矿产开发公司植树造林等等。
参考文献:
[1]胡明娟.SA8000的引入与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标准的建立[J].企业改革与发展,2005(2).
[2]赵怜荣.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演变和趋势[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5(2).
[3]陈李宏.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探析[J].广西社会科学,2002(6).
[4]王秋霞.西方国家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及其启示[J].江苏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
篇5
关键词:用人单位责任;职务行为;无过错责任原则;追偿权
1 职务行为的认定标准
《侵权责任法》明确规定用人单位承担责任的前提是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因此,要确定用人单位责任,首先要认定职务行为,这是用人单位责任认定的难点,也是司法实践比较模糊的。这里的“用人单位”应包括企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个体经济组织等。关于职务行为的认定标准,各国主要有两种理论。
1.1 主观说
英国和美国倾向于主观说,又可分为两种。
1.1.1 雇主意思说
该学说认为侵权行为的认定应当以雇主的意思为标准,即没有雇主的授权或者超出雇主的授权范围的行为都不属于职务行为。
1.1.2 雇员意思说
认为若雇主的授权不明,就应当考虑雇员的意思,这样有利于雇员意思的充分表达和职务行为的方便认定。例如,在美国,如果雇用人仅告诉受雇人执行职务的地点,而未告诉具体前往的路线,结果受雇人在途中发生车祸,这种情况就属于执行职务的范围。
1.2 客观说
德国和日本均采用客观说,即以行为人的外观为认定标准,只要行为从外观上可以认定为属于一般的社会观念上的执行事务范围即可,而不论雇主、雇员的主观如何,该行为都属于职务行为。
笔者认为,如果采雇主意思说会使职务行为的范围过于狭窄,这样会使雇主以雇员行为不符合其主观意思为由将该行为排除在外,一定程度上也会导致雇主任意脱逃责任,因此不宜单独适用。相反,若单独采雇员意思说,会是职务行为无限制扩大,也不适合单独适用。
所以采客观说是比较合理的,它兼顾了雇主和雇员双方的利益,又有利于保护被侵权人的利益。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条第二款规定“前款所称’从事雇佣活动’是指雇主授权或者只是范围内的生产经营活动或者其他劳务活动。雇员的行为超出授权范围,但其形式是履行职务或者与履行职务有内在联系的,应当认定为’从事雇佣活动’。”可以看出来,立法实际上也是采用客观标准的。
另外,也可以参照一些具体因素,如行为人实施侵权行为时的主观意图,侵权行为借助的工具是否是为了完成职务而由单位提供的,侵权行为发生的时间段和领域。
2 用人单位责任的归责原则
所谓用人单位责任的归责原则,是指在用人单位工作人员的职务侵权行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时,依据何种根据由用人单位代其承担责任。用人单位责任是一种典型的替代责任形态,各国对其归责原则有不同的规定,主要有以下立法例。
2.1 无过错责任原则
即用人单位应当对其工作人员因职务活动而致人损害负赔偿责任,用人单位不得以自己无过错为由而免责。大多数英美法国家和法国采此种归责原则。
2.2 过错推定责任原则
用人单位只是在其对工作人员存在过错,如在选人、监督等方面未尽相当注意义务时才承担赔偿责任;若用人单位主张自己无过错,需要举证证明已经尽了的注意义务为德国和日本所采过。“由用人单位举证证明自己已尽相当的注意义务,勿须被侵权人举证证明而直接推定用人单位的过失,就使被侵权人处于有利地位,使其合法权益能够得到更好保护”。
2.3 以过错推定责任原则为主,兼采衡平原则
即单位工作人员因执行职务而造成他人损害的,由单位和工作人员负连带赔偿责任;但是如果单位已尽相当注意义务仍不免发生损害的,则不承担赔偿责任;若工作人员无力支付,法院也可以依其申请,并参照单位和工作人员的经济状况,责令单位承担损害赔偿。主要是我国台湾地区采取的的立法例。
笔者认为,基于法律对正义的追求以及填补被侵权人的损害出发,用人单位责任应当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首先,我国相关立法及司法解释都没有规定用人单位可以通过举证证明自己已尽注意义务或即使尽到注意义务仍不免损害发生则可以免责,显然其适用无过错责任。其次,工作人员的侵权行为和职务行为是
有关联的,职务行为本身就蕴含着一定的风险,但其在一定程度上又是为了单位的利益,所以基于权利义务相一致理念,对此产生的风险和责任也应当归利益的享有者即用人单位承担。最后,侵权责任法的立法目的首先是救济被侵权人的民事权利损害,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用人单位和工作人员相比,经济能力较强,让用人单位承担责任可以避免因工作人员无力支付而难以实现损害赔偿的情况出现,有利于更好地保护被侵权人的合法权益,也有利于用人单位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管理和监督。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用人单位承担无过错责任是一个大的方面,如果某一侵权责任是以过错为要件的,工作人员在实施该行为时并没有过错,那么即使造成他人损害,用人单位也不承担责任;但是,如果某一侵权责任如高度危险责任以无过错为要件,而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又符合法定免责事由的,用人单位可以依此为由对抗被侵权人的损害赔偿请求权。
3 用人单位追偿权问题
《侵权责任法》并没有规定用人单位承担责任后,可否向工作人员追偿,对此,学界产生了两种对立的观点。笔者认为,从维护公平稳定的劳动关系和更好地保障被侵权人的合法权益出发,不应当在立法中对用人单位追偿权进行规定,主要有以下因素考虑。
3.1 难以确定用人单位追偿权的统一具体条件
若追偿权的条件规定的过于严格,不利于工作人员谨慎工作,减少侵权行为的发生;而若规定的过于宽泛,又不利于工作人员。加上现实生活中的情况错综复杂,不同行业的工作环境决定了其安全性和危险性程度各有不同,因此很难确定统一标准确定追偿权的条件。
3.2 基于社会公平和更好地保护被侵权人合法权益的考虑
在劳动关系中,工作人员经济上处于弱势地位,他们只是赚取少量报酬却要承担巨大数额赔偿责任的风险,显然是不公平的。用人单位对于损害结果也是有一定过错的如对人员素质的考核,确保厂房安全等存在着过错,理应承担一定的责任,如果对追偿权作出明文规定,那么有些用人单位可能会利用法律规定及其优势地位滥用追偿权,将本来应该自己承担的责任变相地转嫁给工作人员,这也是不公平的。若不规定追偿权,有助于促使用人单位采取预防损害发生的措施,维护社会安全,同时更好地保护被侵权人的合法权益。
3.3 基于社会风险分担的考虑
为了使工作人员能够积极工作、为单位创收,同时又能减少和转移损失,用人单位可以通过为工作人员购买相应的社会保险。至于有些学者提出来“将赔偿费用纳入成本来提高商品或服务价格,从而将损害转嫁给全社会”的观点,笔者不赞同,因为大众消费者和被侵权人没有任何法律关系,如果允许将因职务活动引起的侵权损害赔偿纳入商品或服务价格继而转嫁给全社会消费者,这样做对于消费者是不公平的,因为这样其实是消费者在为别人的错误买单,也会使企业借机任意提高商品或服务价格,欺骗消费者,最终也会影响企业的商誉和经营活动,造成市场秩序的混乱,形成恶性循环。
篇6
[关键词] 会计政策 选择
会计政策是指企业进行会计核算时所遵循的具体原则以及企业所采纳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是有关会计核算和会计报告编制方面的原则、程序和方法;其目的是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高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会计政策本质上是一种经济和政治利益的博弈规则,己出台的会计准则大都是各方利益均衡与妥协的产物。在现有的以会计准则为会计政策规范主体的模式下,对某一经济事项的会计处理有多种备选的会计处理方法,为企业进行会计政策选择留下了较大的空间。不同的会计政策选择产生不同的会计信息,导致企业利害关系集团不同的利益分配结果和投资决策行为,进而影响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和结果,所以相关各方利益集团都很重视和关注会计政策的制订和选择问题。
一、会计政策选择产生的原因
从提供会计信息的角度出发,人们可以通过它所提供的信息来分析和推断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并在一定程度上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为了保护诸如信贷者和所有者这些依赖会计资料但又不能对这些会计资料的生成施加直接影响的人,使他们所收到的会计资料具有一定程度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可比性,这就需要对那些编制财务报表的人进行指导,告诉他们应如何处理每一笔会计事项。而会计政策就是一种核算的规范和标准。
在企业错综复杂的委托关系中,由于主体双方存在着利益非均衡性和信息非对称性,从这个意义上讲会计要记录和报告就需要有一定规则,也就离不开会计的确认和计量方法。选择不同的会计政策,会计计量的责任和代表效益结果就不一样,而企业和各种利益集团又有选择对自己有利的方法来记录和报告的倾向。为了管理和协调关系,避免某个利益集团产生有损于企业价值增长的行为,就产生了企业如何择定会计政策的问题。
二、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原则
1.一贯性原则。企业选用的会计政策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性和连贯性,不得随意改变。当然,在理解和执行一贯性原则时,也不能机械地理解为不能变更会计政策。企业应正确处理好保持稳定和适时调整的关系,如果已经选用的会计政策提供的会计信息不再具有相关性和可靠性,企业就不宜使用该会计政策,而应从目前的经济环境和经营情况出发,重新选择最能恰当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会计政策。当然,企业对于会计政策的重新选择,应当按照会计准则、制度要求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并在财务报表附注中加以说明,使会计信息使用者能把握企业管理当局选择会计政策的出发点和具体影响,以正确理解会计信息的内涵。
2.适用性原则。会计政策的适用性是确保会计政策得到很好发挥的重要保证。企业选择会计政策时,理所当然地应与本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理财环境相结合,即企业在选择会计政策时应当考虑行业特点、企业生产经营规模、内部管理、企业经营业绩、现金流量、偿债能力等多种因素。这还意味着随着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以及理财环境的变化,会计政策本身要重新做出选择,以确保在新环境下的适用性。
3.成本与效益相结合原则。企业在选择会计政策时应权衡提供会计信息的成本效益。在基本的会计信息质量得到保证的基础上,应选择便于理解和实施的会计政策,并尽可能地降低操作成本。在操作成本大致相等时,企业应优先选择能够提供相关和可靠会计信息的会计政策。
4.合法性和相对独立性相结合原则。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应当是在准则、制度规定的可供选择的会计原则、具体处理方法内的取舍,这样才能保证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具有可比性和真实可靠性。否则是违法行为,应当承担法律责任。但是,对于拟选用的会计政策与国家的税收法规不一致时,会计政策应当保持自身的相对独立性和稳定性,遵循会计核算本身固有的规律,而不必拘泥于国家税收法规、政策的规定及变化或调整。
三、提高会计政策选择能力的对策
既然我们了解了会计政策选择的存在原因和影响因素,那么在深入了解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就可以通过准则和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和完善对会计选择进行有效约束,消除其对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负面影响,引导公司经理人员选择那些能够真实、公允的反映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会计政策,从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有序运作和健康发展。
1.进一步完善企业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
逐步完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过程是一个会计政策得到日益公认的过程,更是一个会计政策日益体现社会公平、促进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我国当前完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给企业一定的会计选择空间是必要的。但立足于我国的国情,应尽量减少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余地,以减少企业利用其操纵利润,粉饰报表的可能性。
(2)制定出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既要符合现实经济状况,同时又要适应经济的发展趋势,应尽量适应会计环境的变化,并且在理论上具有适度超前的优越性,从而减少在新经济现象出现后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出现真空地带的可能性,避免企业在无章可选时自行选择会计政策,操纵利润。
(3)尽快制定会计政策披露规则,对会计政策披露的内容、方式、时间、格式、范例等予以明确而具体的规定,减少信息的不对称性。对会计政策披露的范围上,不仅披露会计政策变更的内容、理由和影响数,还要披露变更的性质以及对变更的判断。
2.完善公司治理以提高会计政策选择的公允性
为维护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保证会计政策选择的公允性,就必须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公司治理的效率。针对我国当前公司治理与会计政策选择的现状,我们应立足解决好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首先,现代企业制度下,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的核心是通过特定的治理结构和治理程序,在利益相关者之间形成相互合作、相互制衡的机制。增加上市公司董事会的独立董事,特别是保持一定数量的具有专业知识、经验丰富、并具有独立判断能力的独立董事,同时也是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以及对经理层施行有效监督的重要措施。
其次,应进一步探索与上市公司业绩挂钩的股票期权激励机制,制定较长期的经理人经营绩效的评价标准,使管理当局的目标函数与所有者的目标函数趋于一致,以增强公司管理当局对股东的责任心与忠诚度,减少经理人员的道德风险,提高会计政策选择的公允性。
3.健全法制建设,加大执法力度
我国《会计法》应对随意变更会计处理方法的行为加大处罚力度,提高企业的违法成本。此外,应与国际接轨,引入民事赔偿机制和相应的民事诉讼机制。这样,既可以使蒙受损失的投资者得到补偿,又 能给企业形成实在的经济压力,从而抑制其利用会计政策操纵利润的动机。
4.加强对企业会计人员的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
要采取多种形式对企业会计人员进行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素质,让他们充分认识会计政策选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确保会计人员做到既具有扎实的会计知识、积极的创新意识、敏锐的职业眼光和充分主观判断的能力,又要不断地更新知识,熟知现行的财经法规和会计准则,以便在工作中结合企业实际、恪守职业道德,在给定的会计政策空间里自由驰骋。
总的来说,会计政策选择有利有弊,虽然会计政策选择的存在能准确的反映企业的具体情况,达到向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但是对各个利益相关方造成的不利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所以我们一方面要适当保留企业对会计政策的选择权,另一方面要对选择造成的不利影响加以约束。对会计政策选择的约束需要从宏观上着手兴利除弊,在不断积累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会计准则的制定。对于有利于企业、也有利于宏观的会计准则要坚持,要完善,要发展;仅仅有利于企业,而不利于其他利益相关方的,会计政策空间要尽量减小;当然如果对企业、对社会都不利的,就一定要消除。
参考文献:
[1] 李瑞生 朱力:《论现代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会计研究》.2005年8期,100页
篇7
“了解你的客户”规则与“产品适合于客户”规则既相互区别,也相互联系,“了解你的客户”规则要求证券商调查客户情况,而不考虑推介的特性;“产品适合于客户”规则要求证券商了解所推荐的证券,而不考虑客户的经济情况。这种分析实际上也是美国学者对于当时美国自律组织对上述两个规则进行分别规定的一种概括和总结。也就是说,当时证券业界尚缺乏对适合性规则的统一规定。美国次贷危机后,美国证监会对上述两个规则作了一体化的规定。但是美国证监会仍然对上述两个规则的具体内涵分别进行阐释。值得指出的是,“了解你的客户”规则与“产品适合于客户”规则虽然具有不同的内涵,但在实践中是联系在一起的。例如,证券商在判断向投资者推介的某种证券是否适合于投资者的投资目的和投资需求时,需要事前了解和掌握投资者的基本信息,否则无法确定是否适合于投资者。
适合性规则的诉讼地位
在一些情况下还包括疏忽,即行为极为不合理,明显偏离了普通义务标准。尽管某些风险不必告知,但这种风险必须是显而易见的,一个理性的人都能意识到。适合性规则作为美国证券业界的行为准则,尽管在推介证券时证券商违反适合性规则的责任受到限制,但证券商在私人诉讼中因违反适合性规则而产生的损害赔偿责任日益受到业界的密切关注。折扣商一直游说主张在未向客户推荐证券时免于承担法律责任。而综合性证券商也同样对未推荐股票时承担责任怀有敌视态度。尽管法庭实际上也否定因违反适合性规则而产生的诉讼,但多倾向于投资者依照联邦法和州法的反欺诈规定、信义义务和疏忽理论来追究证券商的责任。事实上,适合性规则作为责任依据的情形也在增加。即使明显不利于证券业,但其本身作出的一些仲裁裁决认定折扣商在未推介证券时也对客户损失承担赔偿责任,其依据就是适合性规则。尽管推介是作为责任的前提条件,不过普遍的看法是由业界控制的仲裁对投资者的赔偿要求持有偏见。在司法实践中,违反自律组织的适合性规则不构成诉讼的原因通常得到法庭的支持。在ColonialRealty公司案件中,法庭认定,要求其成员执行公平、公正交易原则的自律组织规则不构成诉讼原因。在Buttrey案件,尽管法庭认定具有保护公众投资者的405规则可以成为诉因,但同时也提出:“我们并不认为声称违反405规则本身就是可诉的。”法庭进而指出,该案件所指事实构成欺诈,因而可以提起损害赔偿诉讼。在Utah State大学案例中,犹他州大学根据证券交易商协会、纽约证券交易所及美国股票交易规则提讼。其基本理由和主张包括:(1)对犹他州大学资产而言,过于投机并无适当的收入记录;(2)购买量过大;(3)成交量小;(4)购买的股票属于越权行为。法庭认为证券商的行为不构成欺诈。法庭认为,犹他州所声称的事实均不构成欺诈,而其自身的越权行为并不能视为经纪商的过错。因而驳回了诉讼请求。尽管如此,适合性规则也与欺诈案件有密切联系。在Cash案件中,原告声称证券商没有遵守证券交易商协会规定的适合性规则。法庭认为,尽管这种违反规则的行为可能并不构成责任基础,但在反欺诈诉讼中与确定证券商对客户的义务密切相关。其他的一些法院尽管不愿认定违反适合性规则的行为构成诉因,但也认定其证据作用。在Kirkland案件中,法庭认定:(1)证券法6(b)和15A(b)(6)的规定没有明确的法律意图构成诉因;(2)证券交易商协会的公平行为规则和纽约证券交易所的405规则不构成诉因;(3)公共政策对私权救济有不利影响,证券交易商协会应被限制制定保护投资者的规则。但法庭也补充道,这些规则的违反可以检测证券欺诈诉讼。同样,在Miley案中,法庭不认为纽约证交所、证券交易商协会的规则构成诉讼,仅要求陪审团在确定Miley账户是否存在过度交易时将违反规则的行为作为系列因素之一加以考虑。法庭认为,上述规定是评价投资者的账户的操作是过度还是合理的很好的方法。法庭裁决称,采纳上述有关规则作为证据是恰当的,因为这些规则反映了证券商的行为标准。总体而言,适合性规则作为反欺诈术语是不明确的。这是因为该规则以客户为基础,而这些基础必然会发生变化。故意和信义义务都是关键要素:(1)信义义务要素。证券商是否负有信义义务是一个事实问题。在Avern Trust案件中,法庭认为欺诈问题和信义关系的违反代表事实问题和陪审团决定的可信度问题,因而法庭判决支持了证券商。这是因为证据表明投资者的行为与他所声称的对金融的无知和信任信赖不相符。投资者提供的账单显示他对投资有浓厚的兴趣并了解投资的性质。投资者也了解证券商作为承销商的身份;(2)故意要素。依据10(b)和10b-5提讼须具备故意要求。在Clark案件中,法庭认为明知推荐的证券不适合于投资者构成10(b)项下的诉讼原因。单纯的疏忽大意并不足以构成故意。需要指出的是,根据证券法的规定,信义义务违反并不一定等于一定构成欺诈。在Shamsi案件中,法庭否决了投资者所声称的未授权交易和不适合投资构成欺诈的主张。法庭认为,尽管证券商违反投资者的指令和最佳利益规则的行为可能构成信义义务的违反,但该行为并不构成10(b)和10b-5规则下的欺诈。但是,在Brown案件中,第二巡回法庭认为违反适合性规则的诉讼构成10b-5规则下的诉讼,不过原告须主张被告有实质性不实陈述或遗漏,而且被告有证券买卖的欺诈或欺骗故意。原告还须证明:(1)证券买卖不适合投资者的需求;(2)被告知道或应当知道证券不适合投资者;(3)被告向投资者推介或销售了证券;(4)被告的实质性或重大性虚假陈述与证券的适合性有关;(5)原告对被告的欺诈行为合理信赖。另外,依据自律组织规则,一些法庭将违反适合性规则的诉讼作为陈述遗漏案件或欺诈行为案件,或者是作为虚假陈述和未披露重大事实,即证券商遗漏了对投资者适合性告知。投资者要证券商欺诈性地为其账户购买了非适合性证券,须证明:(1)存在推荐行为,或者为其完全授权账户购买的证券并不符合投资者的目标;(2)存在故意欺诈或完全忽略了投资者的利益;(3)对账户存在控制[7]586。例如,在Leone案件中,58岁的原告Leone女士是一名电传操作员,独居,并赡养其父,因而希望有一个安全的收益。原告将其积蓄41万3千美元委托给经纪商。该经纪商承诺,原告在5年内能够成为一个百万富翁,并可以每年享受3万美元的免税。该经纪商劝说原告投资于商品期货、期权。然而,原告的期望落空。5个月后,原告账户减少到24万美元。2年以后,仅剩6万美元。法庭认为,原告的成立,并认定经纪商推介的证券不适合于客户。由上述分析可知,虽然美国证券业界对于违反适合性规则承担法律责任持抵制态度,而且司法机关也对适合性规则的诉讼地位存在不同的认识,但在司法实践中证券商违反适合性规则也可能成为诉讼的原因。具体而言,违反适合性规则的诉讼可以区分为两种情况:第一,构成证券欺诈。由于证券商对投资者构成欺诈须符合证券法的规定,因此证券商违反适合性规则只是其中的一个要素。这主要是因为适合性规则是一种自律规则,没有成为联邦法律上的义务,因而其效力受到减损。当然,如果州法有明确的规定,则投资者可以依据州法提讼;第二,证券商的法律责任。如果构成证券欺诈,那么证券商违反适合性规则造成投资者损失就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需要指出的是,美国的一些州法甚至规定欺诈交易可以适用惩罚性赔偿。例如,南达科他州对于惩罚性赔偿就有明确的规定,而且也得到司法机关的支持。但是一些州法对于惩罚性赔偿持否定态度。例如,在纽约州立法中,法庭和仲裁员被禁止裁定多重赔偿。
篇8
摘要:跨国公司在进入我国市场经济之初在社会责任承担方面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但目前跨国公司在华社会责任缺失现象屡见不鲜。这不仅与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企业社会责任承担意识不强等有关,也与跨国公司自身存在的问题密切相关。
关键词:跨国公司 社会责任 法律制度
一、跨国公司社会责任之特殊性
跨国公司社会责任,是指跨国公司在谋求股东利润最大化之外所负有的维护和增进母国和东道国双方社会利益的义务。[1]其特殊性体现在以下方面:
1、社会责任的产生基础
跨国公司社会责任的产生不仅与我国的国情和方针政策有关,也与其所属国的文化、道德伦理等背景密切相关。由于受到多方面的环境影响,在跨国公司承担社会责任时,就会产生不同文化背景之下的利益相关者、政府等对其责任承担理解上的差异性。
2、社会责任的承担方式
跨国公司与本土企业社会责任目标的根本区别有:一是目标形成不同。二是目标利益不同。跨国公司面临来自母国与东道国的双重压力,是国与国之间利益与目标交锋的一种渠道。但为了从母国属性中获得更大的收益,跨国公司自然会与母国的目标和利益保持一致。[2]跨国公司的全球性使其在社会责任承担的目的方面不同于我国企业。正是由于社会责任目的的不同,也就产生了承担方式的差异。
3、社会责任的评价标准
不同国家由于经济、政治、文化水平的不同,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和看法也不尽相同,同样对跨国公司社会责任的评价也会有所差异。这就致使跨国公司在承担社会责任时的评价标准的特殊性。
二、跨国公司社会责任立法现状
我国目前没有统一的规范跨国公司社会责任的专门立法。2005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五条对于公司的社会责任进行了原则性规定,它明确宣示了公司(当然应包括在华跨国公司)社会责任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标准。2008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劳动合同法》对于企业在劳动领域的社会责任进行了更多更详细的规定,这些都是处于我国境内的跨国公司必须遵守的。如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原则性地规定了经营者对消费者应当履行的“听取消费者对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的意见,接受消费者的监督”、“ 保证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 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真实信息”等义务。
三、在华跨国公司社会责任的缺失
1、逃避税收
虽然在跨国公司进入我国市场时我国已经给予了很多税收方面的优惠措施,但是跨国公司仍存在着严重的偷逃税现象。由于国与国之间在产品价格、利率、各种人工和非人工费用、税率等经营环境的不同,跨国公司常常通过在关联企业间内部人为地控制定价的方式,达到偷逃税款、使集团利益最大化。[3]
2、行业垄断
上文已提到,跨国公司由于其自身特性,很容易在相关领域形成垄断。近几年来,跨国公司在我国一些重要的产业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在跨国公司强大的垄断优势和在某些产业中的支配性地位面前,中国的民族产业受到极大冲击,对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是很不利的。[4]
3、环境污染
有些跨国公司将高污染行业加速向我国转移,对我国的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事实上环境问题在发达国家已经得到足够的重视,而在发展中国家在极力争夺外来投资的形势下,普遍重视不足。跨国公司处于卖方市场的有利地位,从而使得外来投资转嫁环境污染的动机被淡化了。
4、双重标准
不从产品质量、技术标准,到劳工标准、售后服务标准等,在华跨国公司实行与其它国家和中国双重标准的现象屡见不鲜。劳工标准偏低问题主要存在于对外加工贸易企业和出口企业,在生产条件、生产安全、员工的职业健康和权益保障方面问题突出,许多生产安全事故频发。
四、完善跨国公司社会责任之立法建议
1、完善税收法律制度
在我国《税法》中提高对跨国公司避税现象的监控力度。提高对避税嫌疑户的监控质量,重点审查长期亏损、微利却不断扩大规模的企业; 深入开展转让定价凋查,分析审核提交的资料,确定是否真实合理;合理确认转让定价调整,各地在选择调整方法时,应在充分收集和详细调查分析可比信息资料的基础上,根据企业所承担的职能和风险、市场经济条件的变化合理确定调整方案以加强税收法律应用效果。
2、形成严格监控跨国公司的相关制度
政府应将社会责任纳入规范化的管理体系中,推进企业社会责任法制化。还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做到执法必严、公平合理,不断提高监管水平。监管部门还须加大实际执法力度,发现问题,不管是什么企业,一律按照有关法规严厉惩处。
3、健全跨国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制度
跨国公司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包括财务报告体系内的信息披露和独立于财务报告体系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使得大量其他社会责任信息无法通过财务报告体系得到披露,因此,独立于财务报告体系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能够用来满足外部利益相关者对于更多社会责任信息的需求。信息能够真实和公允地反映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业绩的关键在于标准的制定。[5]
4、在法律中规定跨国公司社会责任标准
跨国公司在履行社会责任时,在经营中实行双重标准:本土一套标准严格要求,在华一套标准则放松承担社会责任的要求,这一标准严重损害了消费者、员工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6]为了防止跨国公司继续实行双重标准,我国应在法律中规定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履行标准,如专门针对跨国公司制定一个社会责任承担标准法规。
参考文献:
[1]“跨国公司(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是指具有全球性经营动机和一体化的经营战略,在多个国家拥有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分支机构,并将它们置于统一的全球性经营计划之下的大型企业。
[2]陈慧.中国公共监督网, http:///ztjj/ShowArticle.asp?ArticleID=12285.
[3]郭立银.跨国公司在华社会责任缺失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1(5).
[4]王漫天、隋丹.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社会责任调查[J].现代管理科学(博士论坛),2011(5).
篇9
内江一考生
英国王子查尔斯曾经说过:"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你不得不去做的事,这就是责任。"
责任不是一个甜美的字眼,它仅有的是岩石般的冷峻。一个人举行了成人仪式,真正地成为社会一员,责任就作为一份成年的礼物已不知不觉地卸落在他的背上。责任是一个你时时不得不付出一切去浇灌的花朵,而它给予,往往只是灵魂与肉体上痛苦,这样的一个精神上十字架,我们为什么要背负呢?因为承担责任不仅是人应该具备的品德,承担责任也提升你的人格--责任让人美丽。
20世纪初的一位名叫弗兰克美国意大利移民曾为人类精神历史写下灿烂光辉的一笔。经过艰苦的积蓄,弗兰克开办了一家小银行,但一次银行遭抢劫导致破了产,也让所有的储户失去了存款。当他带着妻子和四个儿女从头开始的时候,他决定偿还那笔天文数字般的存款。所有的人都劝他:"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件事你是没有责任的。"但他回答:"是的,在法律上也许我没有责任,但在道义上,我有责任,我应该还钱。"
三十年的艰难困苦,三十年玉汝于成,当弗兰克寄出最后一笔"债务"时,他轻叹:"现在我终于无债一身轻了。"他用一生的辛酸和汗水完成了他的责任,而给世界留下了一笔真正的财富,也让成为最美丽的人。
我想起了《项链》中的玛蒂尔德,一个有着千般风韵的爱美的女子,贫穷而美丽的她,面对丢失了"好朋友"钻石,并没有逃避或耍赖,而是毅然决定要用一生来偿还这笔债务,她用十八年的艰辛和最美丽的年华偿还了一笔"误会的宝石",在那一刻,玛蒂尔德成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女子。
责任的存在,是上苍留给世人的一种考验,许多人通不过这场考验,逃匿了。许多人承受了,自己戴上了荆冠。逃匿的人随着时间消逝了,没有在世界上留下一点痕迹。承受的人也会消逝,但他们仍然活着,死了也仍然活着,精神使他们不朽,也使他们成为世界上最美丽的人。
我们至今没有忘记那个天黑了还不肯回家、站在路边哭泣的孩子。因为他要站岗,别的孩子早散了,可他为了坚守岗位宁愿站着哭泣,因为这是他的责任--一个傻得可爱美丽的孩子。
责任不仅是我们做人应该具有的品质,责任也提升人的境界,让人变得美丽。
篇10
一、商誉减值会计准则国际间比较。
(一)商誉减值测试时间的比较。
1、美国会计准则。美国会计准则142条规定商誉减值测试在每年固定的时间进行减值测试。在特定情况下,也可在相关不利因素发生时对商誉进行减值测试,如法律因素或经营环境发生重大不利变化、监管当局采取重大不利行动、未预见到的竞争、关键雇员的流失等。
2、国际会计准则。国际会计准则的IAS36规定,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估计是否存在商誉可能已经减值的迹象。如果存在这样的迹象,企业应估计资产的可收回价值。无论是否有任何减值迹象,会计主体也应在每个年度报告期末估计一项无确定使用年限或尚不可使用的无形资产可收回金额等。
3、中国会计准则。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规定,企业应当在会计期末对各项资产进行核查,判断资产是否有迹象表明可能发生了减值。某项资产如存在减值迹象,应当估计其可收回金额,以确定减值损失;如不存在减值迹象,不应估计资产的可收回金额。
(二)商誉减值确认基础的比较。
1、美国会计准则。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第142号对商誉和无形资产进行规定:商誉减值测试的单元是报告单元,报告单元是指经营分部或低于经营分部的一个层面(即组成部分)。准则里面还对它进行了具体的规定:独立核算的经济主体、出具财务报告、经营成果需考核。
2、国际会计准则。国际会计准则的IAS36中指出,如果存在资产可能减值的迹象,应估计单个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如果不可能估计单个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则会计主体应确定资产所属的现金产出单元的可收回金额。
3、中国会计准则。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8条规定,对于不能独立产生现金流量的资产,应当按其所归属的资产组为基础进行减值测试,计算确认减值损失。
资产组是指企业可以认定的最小资产组合。关于资产组的认定,应当是以资产或资产组产生的主要现金流入是否独立于其他资产或资产组的现金流入为依据。
(三)商誉减值测试计量基础的选择。
1、美国会计准则。FASB则使用报告单元的公允价值和账面金额孰低。公允价值是自愿双方当前交易中的交易价格,而不是强制或清算交易中的价格。单一权益性证券的市场价格不能作为计量报告单元公允价值的基础;如果市场报价未能取得,估计某以报告单元公允价值最适合的方法就是现值法,其中现金流量的估计应建立在合理的、可证明的假设基础之上;除此之外,公允价值的确定还可采用同类资产的市场交易价或其他计价方法。
2、国际会计准则。国际会计准则的IAS36指出,资产减值损失以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的差额计量,准则将可收回金额定义为资产或现金产出单元的销售净价与其使用价值二者之中的较高者。如果销售净价高于使用价值,可收回金额即为销售净价;反之,则相反。销售净价是指在熟悉情况的交易各方自愿进行的公平交易中,通过销售资产而取得的、扣除处置费用后的金额。
3、中国会计准则。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第8条规定,企业资产存在减值迹象的,应当估计其可收回金额。可收回金额应当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如果资产持有待处置,那么以公允价值减去处置成本计量其成本。
(四)商誉减值测试方法的选择。
1、美国会计准则。FASB则使用两步法:第一步为比较报告单元的公允价值和账面金额。如果报告单元的公允价值小于账面金额,可初步判断为商誉已减值,应实施减值测试的第二步以计量商誉减值损失的金额;第二步是比较报告单元商誉的公允价值和账面金额以计量减值损失。
2、国际会计准则。IASC使用一步法。
首先,进行自下而上的测试:确定商誉的账面价值能否合理分摊至查核中的现金产出单元;比较现金产出单元的可收回金额与账面金额,如果可收回金额小于账面金额,其差额确认为减值损失。其次,如果企业不能将商誉的账面金额合理分摊至查核中的现金产出单元,实施自上而下的测试:确定商誉的账面金额能合理分摊的最小现金产出单元(即较大的现金产出单元);比较现金产出单元的账面金额与可收回金额,确认减值损失。
3、中国会计准则。CAS也使用一步法。对于因企业合并形成的商誉的账面价值,应当自购买日起按照合理的方法分摊至相关的资产组。如难以直接分摊至资产组,应当将其分摊到相关的资产组组合。
相关资产组或者资产组合应当是能够从企业合并的协同效应中受益的资产组或资产组合,不应当大于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5号———分部报告》所确定的报告分部。然后,比较各相关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的账面价值与其可收回金额。
二、我国会计准则中存在的问题。
(一)测试间隔时间短。商誉是在企业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渐积累起来的,它囊括了企业各种优秀的资源,如商标、经营方针、生产流程等,在没有特殊事件发生的情况下,作为企业的一项长期资产,商誉发生减值的几率很小,所以没必要每年进行一次减值测试。
(二)资产组划分没有具体限定。第一,我国企业的管理惯例和水平尚不足以采用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为商誉减值测试的单元。我国的大部分上市公司没有编制长期(3~5年)现金流量预算的惯例,管理人员和会计人员对现金流量的测算普遍缺乏经验。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测试主体层面的现金流量都十分困难,更不用说是测试资产组或者其资产组组合的长期现金流量了;第二,资产分配工作量大,且带有较大的随意性。要对合并商誉进行减值测试,就需要一些会计信息。
新准则规定要在资产组或资产组合的基础上进行减值测试,但与我国资本市场现状及划分的不确定因素,很难对资产组进行估价,从而影响到合并商誉的准确性,这就给企业的实务操作带来很大的困难。
(三)计量基础给会计处理带来困难。
1、计量基础所反映的商誉的价值并不准确。公允价值比可收回金额更能准确反映商誉的价值,公允价值是通过内部信息和市场价格来计算出商誉的公允价值,而我国的可收回金额是通过间接的方式计算出来的,所以没有美国的准确。
2、信息失去可比性。企业在进行合并商誉的减值测试过程中,选择不统一的计量基础,例如有的企业会把相关的费用在现金流量中扣除,而有的企业则没有扣除,这样信息就失去了横向可比性。
(四)现行商誉减值测试方法不合理。
1、把商誉分摊至资产组或资产组合中的做法不可行。商誉是一种不可辨认的长期资产,不能独立产生现金流量,所以要将减值测试分摊至资产组或资产组合。
但从商誉的性质看,它是与整个企业的资产息息相关的,不能单独存在,如果整体资产合起来是一种现金流量,则要先把商誉在这些资产上分摊,再对资产组进行减值测试,这样工作量相当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