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与法律范文
时间:2023-03-20 18:36: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网络与法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在国际互联网环境下,应用数字技术已经成为对全世 界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诸多方面影响最大的科技发展因素,它在法律领域的影响又突出地表现在它与知识产权的关系上。新技术曾导致知识产权法的产生,知识产权法又不断地促进新技术的开发,技术层面的巨变必然导致法律层面的相应变化,正确地回答和解决新技术的应用对知识产权保护提出的新要求是知识产权法促进新技术的发展的必要前提。薛虹博士的《网络时代的知识产权法》紧密结合网络技术进行法律分析,明确针对网络技术的发展给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带来的新的问题与挑战,从版权、商标和反不正当竞争、电子商务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几个方面对网络 时代的知识产权保护进行了全景式的系统论述和综合分析,其选题不拘一格,体系结构合理,内容取舍得当。作者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精湛的概括技巧,独具慧眼,较为准确地把握住了与网络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中的热点问题,并提炼出了该领域理论和实务的真正之所需,然后又旁征博引极富针对性的将该问题一一加以解决,较为成功地实现了网络技术与法律问题的对接,有效地改变了先前的理论研究在网络知识产权保护领域中某些问题上的相对不足,使国内的相关问题的研究实现了“没有时差的链接”,也从一定程度上为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扫清了法律障碍。
二、独具前瞻性:现实和理性的超越
网络中的法律问题本身就是科技与法的交叉点中的绝对前沿,作者本着积极、求实、勇于创新,敢于上进的严谨而真诚的治学态度立足于国内现实,在借鉴国际国内科研成果的基础上敢于超越现实,在一个全新的领域作了诸多独创性的探索,其研究成果的前瞻性十分明显,意义十分重大。在书中,作者分别对网络时代版权的权利发展及限制、版权侵权责任及其法律救济的变化和完善、域名权、数字化权、网络合同等当时国内研究刚刚起步或尚未起步的前沿问题逐一加以分析和阐释,并提出了诸多真知灼见,具有一定的开创性和指导意义。理论的研究必须适当的超越现实,并最终针对现实体现到制度的设计上才更具有价值,更能被接受和认同,薛博士十分敏锐认识到了这一点。该书中,她在对相关前沿问题涉及到的基础理论、实务操作做了广泛的深入探究之后,又不失时机的针对在该问题上我国的立法司法上存在的不足加以剖析,针对该不足及时提出完 善的意见和方案。当然,虽然作者当时也未必能够保证自己提出的方案就一定是解决该问题的最佳方案,且这些方案本身的科学性也有待实践的进一步检验,但其严谨客观果敢的治学态度着实令人钦佩,并且两年来的立法司法实践也已经证明了其诸多设想的合理性与先进性。例如知识产权网络版权侵权的法律救济方式是一个实用性很强但尚未得到充分研究的领域,本书则结合具体案例,并参照世界贸易组织Trips协议及科技法研究较为发达国家的有关规定,对各类救济方式的利弊得失及我国当时的立法司法现状进行了全面归纳和深入剖析,然后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完善方案,该方案的相当部分如关于网络侵权的损害赔偿已经得到了随后的立法司法实践的认可。
三、较强实用性: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诚如歌德所言:理论总是灰色的,实践之树常青。无须赘言,理论著作的生命就在于她的实践价值和社会意义。无视实践而故作深沉的闭门造车式的理论著述就好比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看似很美,却往往是过眼云烟,稍纵即逝。相反,缺乏理论支撑的就事论事的浮光掠影般的纯实例检讨又难免有几分浅薄,难以发人深思,使人信服。因此,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一直是法学研究的至高追求。薛虹博士的《网络时代的知识产权法》一书在理论和实践交融方面真可谓是又一完美的尝试。该书以知识产权传统理论为基础,结合现代网络技术发展后知识产权保护面临的新问题,融入大量的国际国内经典案例,采取实证主义分析方法,在阐述每一个理论问题的同时都不失时机的辅之以案例,将枯燥深奥的理论用精彩的案例深入浅出的加以表达,以案说法,以法诠释案例,案中有法,法案交融,其趣味性和可读性倍增。本书作者在注重将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同时还特别强调所选案例的代表性、时效性、启发性和说服力及其对实践的指导意义,如本书列举的“谢德兰时报案”、“全部新闻案”、“售票人公司案”、江民公司杀毒软件“KV300”的加密措施保护纠纷、瑞得(集团)公司诉宜宾市翠屏区东方信息服务有限公司版权侵权纠纷、香港某公司在美国NSI抢注“同仁堂”、“长虹”、“五粮液”等知名品牌纠纷等案件在国际国内均是涉及网络知识产权保护的颇具影响力的大案名案。对这些大案要案的深入透彻的剖析和系统详尽的论述,其典型、性启发性和对实践的指导意义不言自明。正是基于较好的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协调和统一,本书一出版就在法学理论界和实务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对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和实务操作的规范均起到了一定的推动和促进作用,这一点已经在随后制定或修改的相关的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具体规定中得到了体现。
四、方法科学性:本土和国际的交融
本书作者密切跟踪国际立法和科研的最新成果,借助国外一手资料,采用比较研究综合分析方法,理论结合实践,充分借鉴和吸收欧美等发达国家在网络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先进立法司法经验中的合理内核,借助循序渐进的阐述方式,由技术过渡到法律,由国外立法司法到国内现状,从法律现象到法理分析,从法理分析又到立法选择,最后再由立法选择回到技术现实,在逻辑上构成了完整的闭合体,论证较为严密和周全。例如在研究网络传播权时,作者直接利用国外的原始资料,归纳了世界上赋予版权及邻接权人网络传播权的三种立法模式,即隐含式、重组式和新增式,并分别以这三类模式的最典型代表国家美国、澳大利亚、欧盟为例,对它们各自的立法背景、立法目的及法律实施效果作了详细的说明,同时分析了其利弊得失,为后面分析中国的立法选择作了充分的准备。极其难能可贵的是本书作者不唯书、不唯贤,不迷信国外的 “先进经验”,勇于将国外法律资源与本土实际情况相结合,敢于有针对性的提出自己关于网络立法的新观点和建议。例如,作者在分析复制权的范围时,提出我国应当采纳一种广义的复制权,将所有长久的和暂时的、当地的和远程的、在线的和离线的所有复制都包括在内,再辅之以适当的权利限制,让古老的复制权顺应数字环境,顺应网络时代。
尽管本书在一个全新的领域进行了诸多有益的尝试,但本书的选题本身就决定了其研究成果的阶段性与时效性,正如作者自己所言,“网络也许是个最无情的领域。人们费尽心思进行研究并拿出的成果,很可能已经被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所淘汰”,因此,对网络知识产权保护的研究很受技术本身发展和作者对技术把握程度的限制,是一项持久而艰巨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占据本书较大篇幅的对现有网络技术的法律分析,也难免会因其较强的时代性随着技术的更新而过时。
篇2
诚然,网络视频直播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发出来的新型娱乐模式,也是内容产业在商业模式上的创新之举,但是鉴于快速发展的科技与立法和监管滞后性之间的矛盾,这种新型的娱乐商业模式也带来了法律上的不确定性问题,以及一些处在监管空白领域的社会问题,这些都值得我们加以讨论。
网络秀场作为法律主体的性质
这个问题的本质是,网络秀场是作为著作权法中邻接权主体之一的广播组织吗?它是否应受到与广播组织相关法律框架的保护和制约?
我国是大陆法系国家,采取对著作权和邻接权(相关权)分别规定的立法措施。我国著作权法第四章第四节是关于邻接权主体中广播组织的规定,但是仅使用了“广播电台、电视台”这种具体列举式的表述,这不能构成概念性定义。从该节条文的字面意义来看,广播组织仅指广播电台和电视台。这与《保护表演者、录音制品制作者和广播组织的国际公约》(即罗马公约)一致,但是比公约的语言更为开放。《罗马公约》并没有对广播组织做出定义,只是把广播定义为一种“无线电传播”,相应的,广播组织就被理解为利用无线电传播节目的组织;这与当时的传播技术相适应。随着传播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先后出现,因其传输电视节目的方式与无线广播电视具有高度相似性,都是线性、单向传播;尤其后者与传统无线广播组织的合作和利益分配可以在当时的法律框架内得到满意的解决,因此虽然没有明确的文字表达,广播组织这个法律概念的内涵实际上已经扩大并涵盖了有线电视台和卫星电视台。在WIPO主持的广播组织条约谈判过程中,各国几乎毫无争议地同意把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纳入广播组织的定义之中。但是,当涉及到互联网技术带来的点到点、交互式的传播方式(网播)是否也应该纳入传统广播组织法律框架中的时候,各国意见却发生了严重的分歧,这致使WIPO广播组织条约迄今仍未通过。以交互式传播为特点的网络秀场就是典型的网播行为。
在我国第三次著作权法修订的过程中,网播的问题也被提上了议程。社科院建议稿主张“将广播组织扩大至有线转播组织、卫星广播组织和网络广播组织”,人民大学建议稿主张“用广播组织替代广播电台、电视台的表述”。送审稿均未采纳这两条建议,而是令人遗憾地回避了对广播组织做出定义的问题。送审稿仅在第41条规定“广播电视节目是指广播电台、电视台首次播放的载有声音或图像的信号”。这固然是一种技术中立的立法姿态,但是却无助于解决现实中出现的问题。我国现行《广播电视管理条例》规定“本条例所称广播电台、电视台是指采编、制作并通过有线和无线的方式播放广播电视节目的机构”,“设立广播电台、电视台应具备以下条件:…有符合国家规定的广播电视专业人员和广播电视技术设备…”此外,国家禁止设立外资经营、中外合资经营和中外合作经营的广播电台、电视台以及各级广播电台、电视台设立实行审批制等。由此看来,网络秀场的法律主体地位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首先,它们未经过国家广播电视行政部门审批;其次,很难说它们的网络主播人员和技术设备达到了国家规定的专业标准;第三,它们的投资构成比较复杂,不排除有外资进入。但是它们所从事的却又是“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首次播放载有声音或图像的信号”的行为。由于既有规定的表述模糊且衔接的不好,虽然依据条例可以基本排除网络秀场作为广播组织的主体地位,但是该如何对待其所从事的类似邻接权主体的行为,目前法律仍不能给出明确的答案。
网络秀场的著作权法问题
目前,网络秀场的内容主要包括歌舞表演、相声、小品、美文配乐诗朗诵等形式。网络主播所使用的素材除很少一部分为原创之外,绝大多数内容是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一个网络秀场平台可以同时容纳数十万个网络主播,版权内容的使用量不可谓不大。此外,网络秀场的商业模式显示,其主要是依靠用户流量和在线广告作为收入的主要来源;从双边市场的角度分析,它们对版权内容的使用是商业性的使用,并且不属于我国著作权法第22条规定的十二项合理使用的具体方式;因此它们使用版权作品应该征得著作权人的同意并支付报酬。从当前网络秀场的演出方式看,需要给予关注的是作者的复制权、发行权、表演权,广播权、信息网络传播权和改编权等;以及音像制品制作者享有的复制权、发行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等。网络秀场依靠流量和广告的赢利模式固然与好莱坞式的版权模式不同,但是它绝对绕不开版权问题。对于如此分散的版权作品使用,最适宜的版权保护模式当然是与各类著作权收费组织进行合作。据悉,中国音著协已经注意到网络秀场分散且大规模使用音乐作品的情况,已经准备就此问题展开相应的工作。不管网络秀场作为法律主体是否为广播组织,它毫无疑问是版权作品的使用者,既然使用了作品并因此而牟利就应该支付报酬,否则就要承担侵权的风险。因此下一步网络秀场平台与音著协面临的将是如何协商确定合理费率和收费机制的问题。也许把网络秀场与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广播组织加以类比,签订一揽子许可协议是一个可行的思路。
从网络秀场自身的角度看,主播表演原创作品或者获得合法授权的作品构成著作权法意义上的表演,应获得相应的表演权,受著作权法的保护。但是当主播,特别数量庞大的主播使用版权作品构成侵权,该由谁来承担侵权责任将构成一个著作权法上的难题。在排除了侵权因素之外,每个主播制作出的节目是否构成作品,是否受著作权法保护,由谁享有该著作权,这些问题也都有待法律上的确定。
网络秀场内容监管亟待提上日程
网络秀场最初是以视频社交的面目出现的。如开篇所述,主播的收入取决于用户给他献上多少虚拟礼物。为了吸引更多用户和获得更多礼物,主持人不惜使用各种噱头,甚至包括一些暗示性的语言,以至于有媒体把网络秀场比作“网络夜总会”。由于网络主播人数众多,且网络秀场的播出方式是视频直播,因此播出内容的质量、水平和监管就成为一个很大的问题。
篇3
【英文摘要】Along with the swift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and the popularity of the computers, we have step into the information time. In the time, the development of high-tech brings unprecedented challenge for the traditional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 especially the copyright law. It is the copyright holders who own the rights controlling the communication of the works, including the Right of Communication through Information Network. The relative regulations have been implemented in China as well as the other representative Countries. But we can't draw the definite conclusion that the regulations are perfect in this field. The article will discuss the second amendment of copyright law and relative byelaw on the Right of Communication through Information Network.
【关 键 词】信息网络传播权/《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法律规制/制度完善
the right of communication through information network/the Right of Communication through Information Network/legal regulation/system perfection
【正 文】
曾几何时,“变”成为点击现代信息技术和着作权制度的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从信息时代三大定律可管窥其一般:摩尔定律认为,微处理器的速度每18个月翻一番;吉尔德定律认为,在未来25年,主干网的带宽每6个月增加一倍;麦特卡尔定律认为,网络的价值同网络用户数量的平方成正比,也就是说,N个联结将产生N×N个效益。现代信息技术的变化成为现代着作权法①变革的引擎和驱动器,自上个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的着作权法均处于频繁变动之中,但即便如此,着作权法仍被批评为“代表了一个无力跟上先进的信息技术发展步伐的领域。”②而尤其关键的问题是,当作品在网络中以数字化形态传输时,会产生一系列要么传统着作权法力所不逮要么南辕北辙的漏洞。信息网络传播权就是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而出现的新的传播权类型,对其进行法律规制及因应技术发展进行制度完善,成为版权法适应新的技术环境和利益格局不断调整与变革的最基本表征。
一、信息网络传播权国际立法概况
(一)美国
美国有关信息网络传播的立法肇始于一系列的司法判例,其中典型的案件包括Playboy Enterprises, Inc V. Frena案,Sega Enterprises V. Maphia案,Religious Technology Ctr. V. Netcom Online Communication Serv. Inc.案③。这些案件涉及到网上传播作品的自由与限制问题,直指版权在网络时代保护的界限。到目前为止,美国关于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法律规则和探索主要体现在以下的规范性文件上:
1.《知识产权和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即通称的“白皮书”)
1993年,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就任命了信息基础设施工作机构(IITF),以推动信息技术在美国的发展和应用。工作机构负责知识产权的工作组于1994年提交了草拟的报告,通称“绿皮书”。在广泛征询各方意见之后,于1995年9月公布了信息基础设施工作机构知识产权工作组的报告,“知识产权和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即通称的“白皮书”。
“白皮书”的主要内容包括④:(1)扩大发行权的范围。认为数字环境下的信息传输,即将作品从某一终端通过网络以数字信息形式发往另一终端,构成发行,因而是版权人的专有权。(2)理清复制权和发行权的关系。认为在网络空间可能同时出现传播和复制问题,获得复制权的人并不表示他就获得了在网络上对该作品的传播权。(3)扩张“传播”的含义。建议对现行法下的“传播”定义进行修订,使其既包括复制物(copies)的传播,也包括作品复制(reproduction)的传播,该范围由当事人合同约定。(4)规定使用作品的豁免。包括非营利性组织提供盲文版、大字版、声音版或其他版本的豁免,以及图书馆3份以内备份数字信号的复制豁免。(5)详细论述保护技术措施和版权管理信息与版权保护的关系,建议增设专门的规定。
2.《数字千年版权法》(The Digital Millennium Copyright Act of 1998)
为实现与国际接轨,美国于1998年10月出台《数字千年版权法》(简称DMCA),该法案是对1976年美国版权法的一次重大修正,它的基本内容已被纳入美国版权法。
DMCA共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为“实施WIPO条约”、“互联网版权侵权责任”、“计算机的维护或修复”、“临时复制;远程教育;图书馆与档案馆之责任”。其中,第一部分作为美国1976年版权法新增的第 12章“版权保护和管理系统”,第二部分对1976年版权法第5章进行修改,在511节以后加入512节“对网上内容的责任限制”。新增第12章主要包括:(1)禁止任何人规避有效地控制接触作品的技术保护措施。(2)任何人不得伪造版权管理信息、未经版权所有人或法律授权,故意消除或改变版权管理信息。 (3)从民事和刑事两方面,对涉及技术保护措施和版权管理信息的侵权和犯罪及其刑罚作了规定。新增 512节主要是关于网络服务商的侵犯版权责任。服务商是指上网服务或网上服务的提供者,或其系统、网络的运行者。为了保障网络通讯畅通,DMCA界定服务商提供服务过程可能涉及的侵犯版权责任,该法律同时明文规定若干网络服务商免责事由。
3.《规范对等网络法案》(to limit the liability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protecting their works on peer-peer net works)
对等网络即P2P是近几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兴网络技术,被称为影响互联网未来发展的技术。2002年6月25日,美国众议院通过《规范对等网络法案》,旨在保护对等传输中享有版权的作品,同时对传输者的责任进行限制。该法案的主要内容包括:(1)赋予对等网络传输的作品权利人采取相应的措施,中止、干扰、改变或者以别的方式规避在某一公众可接触的对等网络上未经授权的发行、展示、表演或者复制其受保护的作品。(2)对于版权人在对等网络上采取规避措施进行限制。(3)版权人在对等网络中采取相应措施的程序性要求。(4)对等网络上的虚拟文件传输者享有的权利,可以通过发表权利声明对抗版权所有人,并有权采取司法措施维护自己的权益。
4.《家庭娱乐与版权法案》(Family Entertainment and Copyright Act)
2005年4月27日,美国总统布什签署了《家庭娱乐与版权法案》,其主要内容就是以刑事制裁手段保护版权。该法案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编《艺术家与防盗版法案》,第二编《家庭电影法案》,第三编《国家电影保存法案》以及第四编《孤本作品保存法案》。显然,本法并非是专门规范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法案,但由于通过网络将预览影片置于P2P软件划定的“共享区”供他人免费下载的现象增多,而本法又主要针对电影作品尤其是预览影片的传播,因此它的某些条款也成为规范信息网络传播行为的重要内容。该法与信息网络传播有关联的内容主要包括:(1)明确规定以刑事处罚应对擅自在网络上传播预览影片。对于未经授权而故意使用或者试图使用视听录制设备传输(包括网络传输)或者录制受版权保护的影视作品的任何人,将处以3年以下监禁、罚金或者两者并处;对于再犯者,将处以6年以下监禁、罚金或者两者并处。对于被指控故意使用或试图使用录制设备传输或者录制受版权保护的影视作品的人,可以没收或者销毁用于传输或录制的设备以及非法录制的影片复制品。(2)明确规定在私人场合采取措施规避某些网络传播作品的合法性。该法案规定,私人家庭中的成员为家庭观赏而播放合法制作的影视作品时,遮蔽其中的一部分视频或音频内容,以及制作或提供用于实现此种遮蔽功能的计算机程序或者其他技术的,只要没有利用这种计算机程序或者其他技术制作被遮蔽影视作品的复制品,不构成侵权。
(二)欧盟及代表性的欧盟国家
早在1995年7月,欧盟委员会就公布了题为《信息社会的着作权与相关权的绿皮书》,1996年9月又颁布了《信息社会的着作权及相关权绿皮书》(续),探讨了网络版权保护的许多问题,并且推动成员国的立法。比如,1997年由德国联邦上议院批准生效的《规定信息和通信服务的一般条件的联邦法令——信息和通信服务法》(德文简称IUKDG,简称为“多媒体法”),被誉为世界上第一部规范网络秩序的单行法⑤。英国于1997年公布的《着作权与资料库法》(The Copyright and Rights in Databases Regulation 1997),该法确认了资料库抽取权这一新的财产权利,为在网络环境下保护数据库埋下了伏笔。随着欧盟立法一体化进程的推进,欧盟在协调各成员国网络传播权立法方面卓有成效,并且推动了各成员国自身的立法。
1.《关于协调信息社会的版权和有关权若干方面的指令》⑥
1997年12月欧盟通过《关于协调信息社会的版权和有关权若干方面的指令》(简称《版权指令》)草案。后经多次辩论及修改,该《版权指令》终于在2001年4月9日得以通过,2001年5月21日“版权指令”的最后文本形成。
与所有的欧盟指令一样,版权指令的正文(条款)前有一段很长的序言,共有40条“细则”。虽然这些细则与成员国有义务转换成国内法的条款不同,但它们应是解释实施条款的指南。指令有三个主要方面⑦:(1)指令第二章(第2、3、4条)列出了指令授予的权利,并对它们做出定义。这些条款是与信息社会运行相关的行为所涉及的版权和邻接权(网络作品的数字复制和传输)。版权指令最终采纳的复制权定义将暂时性复制置于权利人的权利之内;版权指令规定向公众传播权和向公众提供权,即成员国应赋予作者、表演者、唱片制作者、广播组织者等以授权或禁止通过有线或无线的形式向公众传播其作品的权利,包括允许公众的个体成员在自定的时间和地点接触作品的行为。(2)对例外的协调。指令要求成员国国内法采纳的例外,一种是强制性的例外(第二章第5条第1款),另一种是选择性例外(第5条第2、3款和第3款之二)。(3)第三章规定了成员国的义务。它要求成员国提供“足够的法律保护”,以防止“破坏技术措施”(第6条)和防止发生任何改变或删除设置在作品复制件中或向公众传播时显示的权利管理信息的行为(第7条)。
2.《关于共同体内部市场的信息社会服务尤其是电子商务的若干法律方面指令》⑧(简称《电子商务指令》)
为了对信息社会中的电子商务的发展进行规制,欧洲议会及欧盟理事会于2000年通过《关于共同体内部市场的信息社会服务尤其是电子商务的若干法律方面指令》,该指令虽然是规范电子商务的法律,但是许多内容涉及到在线服务,尤其是对网络服务提供者进行了规范和协调。与信息网络传播权相关的主要内容包括:(1)在序言和“指令”的第2条界定了在线服务提供和服务接受者。在线服务包括提供在线信息通讯或商务通讯的服务,或提供搜索、取得或检索数据工具的服务;此外,信息社会服务也包括通过通讯网络传输信息的服务,提供接入通讯网络的服务,以及为服务接受者提供的数据提供主机的服务;点对点传输的服务、视频点播或通过电子邮件提供商业通讯等也属于信息社会服务。“服务接受者”的定义包含了对信息社会服务的所有种类的使用,既可以是在开放性网络(例如国际互联网)上提供信息的人,也可以是为个人或职业原因在国际互联网上寻找信息的人。(2)在序言中概括性描述信息社会服务提供者的义务。信息社会服务提供者,包括信息存储服务提供者,在知晓或注意到非法活动时,必须迅速删除所涉信息或阻止他人访问该信息;采取删除信息或阻止他人访问该信息的行动时,应当遵守表达自由原则,遵循为此目的建立的国内法层面上的程序;同时指令并不影响成员国设定在删除信息或阻止他人访问该信息前必须迅速完成的特别要求。(3)规定信息社会服务提供机构的设置原则和程序。(4)具体规定不同类型的中间服务提供者的义务和责任。
3.英国《版权法修正案》(2003年)
2003年,英国按照欧盟指令的要求修改了本国的版权法,在立法上详细规定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主要内容。包括:(1)界定网络传播权法律关系。包括传播的概念、向公众传播的作品和传播权的主体。 (2)对临时复制的法律性质进行判断。认为作品的复制件包括暂时存在或永久保存的复制件。在作品传输过程中直接或附带产生复制件都属于复制。(3)对向公众传播权和复制权进行限制。特别是对基于科研、个人使用,图书馆为便利于进行研究或私人学习对存有作品的复制,以及在教学过程中或备课时复制、传播文学、戏剧、音乐或者艺术作品的限制作出规定。(4)明确规定技术措施和权利管理信息。就技术措施而言,包括破解技术措施、破解技术措施的装置和服务、法律责任;在权利管理信息方面,规定电子形式的权利管理信息、破解权利管理信息的责任。(5)对网络服务提供商的行为进行规范。按照欧盟《电子商务指令》的要求对网络服务提供者的法律责任进行规定,包括相应的通知和反通知程序等。
4.法国《信息社会版权法案》
法国议会参议院和国民议会(下院)于2006年6月30日同时通过了政府提交的《信息社会版权法案》。这一法案对电子信息产品的版权保护进行了规范,在注重保护版权、打击盗版的同时,也对电子信息产品的“通用兼容性”作出了明确规定。主要内容包括:(1)加强对版权人传播权利的保护。针对电子信息产品的盗版问题,法案规定,从因特网非法下载电子信息产品的个人行为将被处以小额罚款,蓄意绕过版权保护技术从事电子信息产品复制将受到重罚。按照规定,破解电子信息产品加密技术的电脑黑客,会被判处3750欧元罚金;向公众提供解密技术的人,最高会被判处6个月监禁和3万欧元的罚金;而销售加密产品破解软件的人,最高会被判处3年监禁和30万欧元的巨额罚金⑨。(2)对复制权的限制。个人出于非商业目的复制电子信息产品的自用行为,法案没有约束力。法案还规定,残疾人、图书馆、博物馆、档案机构、新闻媒体以及教学科研机构为了教学和科研目的而进行的电子信息产品复制,不受法律追究。(3)“通用兼容性”标准的采纳。市场销售的电子信息产品在保护版权的前提下必须具有“通用兼容性”。法案为此提出设立专门机构,负责受理软件开发商、电子产品制造商和服务供应商的申诉。
5、荷兰版权法修正案(2002年)
2002年荷兰版权法修正案包括三个部分,分别是:(1)版权的修订。在该部分,增加临时复制、向公众提供权及其限制、技术措施、权利管理信息等内容。(2)邻接权的修订。包括临时复制、向公众提供权、技术措施、权利管理信息、向公众提供权的限制、侵犯技术措施法律责任、侵犯权利管理信息法律责任等。(3)数据库的修订。包括技术措施、侵犯技术措施的法律责任、权利管理信息和侵犯权利管理信息的法律责任。
(三)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互联网条约”的协调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一直致力于协调新技术发展所带来的各国版权法在细微方面乃至根本方面进行应对的差异。起初由WIPO各机构起草建议、指导原则和示范条款,就如何迎接新技术的挑战为各国政府提供了指导。但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国际上逐渐承认单靠指导已不足以对新技术的发展做出适当反应,有约束力的新的国际准则变得不可或缺了⑩。1996年12月2日至20日在日内瓦召开WIPO关于版权和邻接权若干问题的外交会议,外交会议通过了两个条约:《WIPO版权条约》(WCT)和《WIPO表演和录音制品公约》(WPPT)。前者的主要内容是对《伯尔尼公约》1971年巴黎文本某些实质性条款进行修改,而后者则在1961年《保护表演者、录音制作者和广播电视组织的罗马公约》的基础上又为表演者和录音制品制作者制定了专门的国际条约。以上两个条约由于主要涉及互联网下版权与邻接权保护,所以也被称为“互联网条约”。WCT与WPPT两个条约已分别于2002年3月6日和5月20日生效。
WCT由25条组成,未分章节。第1-14条系实体条款,第15-25条系行政管理条款。此外还附有“议定声明”9条。它的主要内容包括:(1)复制权。“议定声明”第1条规定,《伯尔尼公约》第9条所规定的复制权及其所允许的例外,完全适用于数字环境,尤其是以数字形式使用作品的情况。不言而喻,在电子媒体中以数字形式存储受保护的作品,构成《伯尔尼公约》第9条的复制。(2)发行权与出租权。 WCT第6条规定,文学和艺术作品的作者应享有授权通过销售或其他所有权转让形式向公众提供其作品原件和复制件的专有权。同时第7条规定出租权。(3)向公众传播的权利(又译公共传播权)。WCT第8条规定,在不损害《伯尔尼公约》有关规定的情况下,文学和艺术作品的作者应享有专有权,以授权将其作品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传播,包括将作品向公众提供,使公众中的成员在某个选定的地点和时间得接触这些作品。(4)限制与例外。WCT第10条规定,缔约各方在某些不与作品的正常利用相抵触,也不无理损害作者合法权益的特殊情况下,可在其国内立法中对依本条约授予文学和艺术作品作者的权利规定限制或例外。在议定声明第9条明示,这些限制与例外继续适用并适当地延伸到数字环境中。同样,这些规定被理解为允许缔约方制定对数字网络环境适宜的新的例外与限制。(5)技术措施保护和权利管理信息保护的义务。WCT第11条规定,缔约方应规定适当的法律保护和有效的法律补救办法,制止规避由作者为行使本条约所规定的权利而使用的、对就其作品进行未经该有关作者许可或未由法律准许的行为加以约束的有效技术措施。WCT的12条给权利管理信息做出界定,并禁止未经许可去除或改变任何权利管理信息,以及未经许可发行、为发行目的进口、广播、或向公众传播明知已被未经许可去除或改变权利管理电子信息的作品或作品复制品。(6)网络时代版权保护体系化方面的其他规定。涉及到版权保护的范围、计算机程序、数据汇编(数据库)、摄影作品的保护期限等。
WPPT由33条组成,共分五章。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表演者的权利;第三章:录音制品制作者的权利;第四章:共同条款;第五章:行政条款和最后条款。WPPT从总体上遵循着与WCT相同的解决思路和体系化努力,注意厘清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获得报酬权的界限,同时规定对权利的限制和例外,以及关于技术措施和权利管理信息的义务。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1)WPPT沿用“罗马公约”的结构,在第2条中包含了一系列的定义,而WGT则与“伯尔尼公约”保持一致,并没有相关定义的界定。(2)WPPT详细规定表演者的精神权利,WCT没有精神权利方面的规定。(3)WPPT没有采用“公共传播权”这一语词涵盖交互性网络传输,而是在第10条规定“提供已录制表演的权利”,第14条规定“提供录音制品的权利”,但其实质含义与公共传播权并无不同。(4)WPPT因为需要把其内容划分为表演者权利和录音制品制作者的权利而产生结构上分章的需要,WCT没有划分章节。
二、《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的基本内容
我国《着作权法》在2001年修正时确认信息网络传播权,对技术措施、权利管理信息提供法律保护。根据着作权法的授权,2006年5月1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简称《条例》),《条例》已于2006年7月1日开始施行。《条例》的通过,标志着我国有关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法律规制体系化的实现。结合法学理论的发展和技术的最新进展,对《条例》的进步性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观察,已经成为分析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现状和未来进展的重要途径。《条例》的主要内容及其不足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范畴界定
自网络传播权设置问题产生以后,适用何种“权利”涵盖网络中的传播行为,一直以来就是理论上和立法上争论的基本问题(11)。信息网络传播权是颇具中国特色的表达,在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条约上并没有对应的概念,但是对于网络传播权的含义、法律关系、权利内容和限制等问题,各国之间还是达成不少共识。
《条例》对于信息网络传播权基本范畴进行了梳理,主要包括:(1)对该范畴基本含义的重述,基本沿用《着作权法》的规定,同时将表演者、录音录像制作者享有的“向公众提供权”整合进行信息网络传播权范畴中,在第26条明确规定其含义,即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表演或者录音录像制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表演或者录音录像制品的权利。基于此,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主体包括着作权人、表演者和录音录像制作者。(2)关于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内容,《条例》第2条规定其内容包括许可权和获得报酬权,并将权利管理信息和技术措施作为保护手段紧随其后予以规定。(3)规定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法定许可,基本照搬《着作权法》第22条的规定,将其适用网络环境,但有所修正:其一,没有规定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免费表演、对设置或者陈列的室外作品等情形适用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合理使用;其二,将盲文出版使用修改为“不以营利为目的,以盲人能够感知的独特方式向盲人提供已经发表的文字作品”;其三,对图书馆等使用作品进行特殊规定,即“图书馆、档案馆、纪念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可以不经着作权人许可,通过信息网络向本馆馆舍内服务对象提供本馆收藏的合法出版的数字作品和依法为陈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要以数字化形式复制的作品,不向其支付报酬,但不得直接或者间接获得经济利益。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4)规定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法定许可。其一,义务教育的法定许可,即“为通过信息网络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或者国家教育规划,可以不经着作权人许可,使用其已经发表作品的片断或者短小的文字作品、音乐作品或者单幅的美术作品、摄影作品制作课件,由制作课件或者依法取得课件的远程教育机构通过信息网络向注册学生提供,但应当向着作权人支付报酬。”其二,扶助贫困的法定许可,即“为扶助贫困,通过信息网络向农村地区的公众免费提供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已经发表的种植养殖、防病治病、防灾减灾等与扶助贫困有关的作品和适应基本文化需求的作品,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在提供前公告拟提供的作品及其作者、拟支付报酬的标准。自公告之日起30日内,着作权人不同意提供的,网络服务提供者不得提供其作品;自公告之日起满30日,着作权人没有异议的,网络服务提供者可以提供其作品,并按照公告的标准向着作权人支付报酬。网络服务提供者提供着作权人的作品后,着作权人不同意提供的,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立即删除着作权人的作品,并按照公告的标准向着作权人支付提供作品期间的报酬。”适用此条款时,不得直接或者间接获得经济利益。
上述规定的进步意义自不待言,但缺点也较为明显:(1)缺乏权利限制的一般条款,在引进美国“四标准法”尚有困难的现实下,吸收国际条约的规定,引入“三步法”很有必要。(2)通过规章来扩大和限制《着作权法》第22条,其合理性值得怀疑。因为着作权法第22条的“使用”行为本身并没有排除信息网络传播,也就是理应适用于网络环境,如果要改变,也应该在《着作权法》修改时在法律中予以体现。(3)《条例》对于图书馆的数字化使用虽有所涉及,但并未予以详细规制。(4)对于扶助贫困的法定许可本属于难得的制度创新,但由于限制条件过于严密,实际上很难有适用的余地。(5)对于《司法解释》中网络转载、摘编的法定许可给予否定,缺少合理性。(6)第10条对于合理适用、法定许可的解读矛盾重复,有画蛇添足之嫌疑。(7)没有在信息网络传播权的限制方式方面进行制度创新,没有确定网络环境下的默视许可规则。
(二)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关联问题
“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孕育形成是数字技术时代着作权扩张的直接结果。”(12)作为因应新技术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对其进行制度设计,仍然无法回避的重点问题之一就是针对身处前沿的技术问题展开法律的反思。信息网络传播权所涉足的技术领域以及带来的版权法律问题,主要包括数字化复制、网络服务提供者、技术措施和权利管理信息等,对上述关联问题的法律应对,成为信息网络传播权法律规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条例》对于信息网络传播权所包含的技术及关联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规范,在条文的数量上甚至超过了对权利本身的关注。具体说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明确界定技术措施和权利管理电子信息,为两种法益提供侵权法保护。第26条所下定义反映了国际上的通行做法,第4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故意避开或者破坏技术措施,不得故意制造、进口或者向公众提供主要用于避开或者破坏技术措施的装置或者部件,不得故意为他人避开或者破坏技术措施提供技术服务。”第5条规定,故意删除或者改变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提供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的权利管理电子信息,或者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提供明知或者应知未经权利人许可被删除或者改变权利管理电子信息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均构成侵权。(2)规定了规避技术措施的例外。包含:为学校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通过信息网络向少数教学、科研人员提供已经发表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而该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只能通过信息网络获取;不以营利为目的,通过信息网络以盲人能够感知的独特方式向盲人提供已经发表的文字作品,而该作品只能通过信息网络获取;国家机关依照行政、司法程序执行公务;在信息网络上对计算机及其系统或者网络的安全性能进行测试。(3)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的协助义务。即着作权行政管理部门为了查处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行为,可以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提供涉嫌侵权的服务对象的姓名 (名称)、联系方式、网络地址等资料。同时,网络服务提供者无正当理由拒绝提供或者拖延提供涉嫌侵权的服务对象的姓名(名称)、联系方式、网络地址等资料的,由着作权行政管理部门予以警告;情节严重的,没收主要用于提供网络服务的计算机等设备。(4)规范了“通知与反通知”的避风港程序。第14-17条的规定较为详细地描述了该程序运用时应该提供的材料和责任的分担。(5)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根据服务对象的指令提供网络自动接入服务,或者对服务对象提供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提供自动传输服务时的免责条件。(6)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为提高网络传输效率,自动存储从其他网络服务提供者获得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根据技术安排自动向服务对象提供时的免责条件。(7)规定了网络服务提供者为服务对象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供服务对象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提供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时的免责条件。(8)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为服务对象提供搜索或者链接服务时的免责条件。即在接到权利人的通知书后,上述服务提供者依法断开与侵权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的链接的,不承担赔偿责任;但是,明知或者应知所链接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侵权的,应当承担共同侵权责任。 (9)规定错告赔偿制度。即因权利人的通知导致网络服务提供者错误删除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或者错误断开与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的链接,给服务对象造成损失的,权利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上述规定可操作性强,立法的细化有助于保护权利人的信息网络传播权,推动网络服务行业走上法治化轨道。但是也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包括:(1)没有规定与信息网络传播权密切相关联的数字化复制行为,特别是对于临时复制缺少规则限定。网络技术的发展呼唤着对该种基础性的行为予以法律性质的判断,为复制权提供数字时代的保护和限制。(2)没有明确限定技术措施的保护范围,在技术措施保护的限制上,缺乏原则性条款,既没有对攻击性技术措施予以禁止,也没有表达技术措施保护和公众表达自由、接触作品自由的关系。(3)没有规定权利管理电子信息保护的限制途径。(4)没有规定P2P网络服务提供者的技术特征和法律责任及其免责条件。
三、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制度完善
综观以上的分析,我们认为,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法律规制已经起步但仍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许多问题还需要在法律上进行清晰界定。“因特网和全球数字化网络带来的版权法重塑的困难并未被充分表达”(13)技术的发展、各国数字化版权立法的最新进展均要求紧密跟踪最新的技术和法制发展动态,为公众利用作品和保护版权人的利益提供切实可行的规则。法律的完善可以分为两步走:第一步,将《着作权法》的第二次修改提上议事日程,对那些不便在行政法规中予以规范的内容进行规制;第二步,修改《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完善有关的制度规则。对此,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步,在《着作权法》的第二次修改中应该增加和修改的条款包括:
1.在总则中增加原则性条款,包括:(1)禁止滥用着作权(权利不得滥用原则)。因权利人滥用权利给他人造成损害的,应承担赔偿责任。(2)权利人行使着作权,不得损害公共利益(维护公共利益原则)。 (3)本法依法保障消费者在现实空间和网络空间获得信息的各种权益(消费者权益保护原则)。(4)着作权的设立和行使,不得阻碍技术创新(创新原则)。(5)对于权利人依法享有的着作权,非基于社会公共利益目的并根据法律、法规的明确规定,不得予以限制(权利保护与权利限制原则)。
因为原则性条款在大陆法系得到了一贯的重视。在法官的自由裁量权限受到严格限制的情形下,运用原则性条款至少具有三个方面的意义:其一,成为整部法典的基本指针,体现法律的指导思想,贯穿法律的始终,使得法律形成完整的体系。其二,增加法律的前瞻性。在法律落后于社会现实的法制反应模式中,原则性条款可以表达立法者的基本观念和认识,为法律的今后发展指明方向。其三,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依据。法律原则有效地构筑起“建设性模糊”(constructive anlbiguous),为实践中法官找法失败后适用“一般规则”提供了便利。在我国的《知识产权法典》尚付之阙如的背景下,在《着作权法》等单行法中增加一般原则的规定相当必要。实际上,《合同法》、《担保法》等民事法律中均有一般条款,《着作权法》由于与科学技术密切相关,变化更为繁杂,所以更需要一般原则性条款的支持。
2.修改第10条复制权的定义。复制权是指以印刷、复印、拓印、录音、录像、翻录、翻拍或其它方法直接、间接、永久或暂时制作等方式生成一份或多份的权利。
因为复制权正在拓展之中。数字技术的发展增加了理解复制权的难度。信息网络传播权的重要前提是数字化复制,其综合性特征还决定了在信息网络传播中会大量存在数字化复制。将“永久的”和“暂时的”复制均纳入复制权的范围,虽然会扩展权利人控制权的范围,但是只要辅之以必要的限制,也可以实现权利人利益和社会公众利益的平衡。
3.修改第22条,增加一款。“上述规定第(一)——(八)项、第(一二)项适用于网络环境下的复制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具体条件由法律法规另行规定。”
理由是《条例》有很长的篇幅重述《着作权法》有关权利限制的内容,实际上是立法资源的浪费。所以,不如在《着作权法》中明确规定,《着作权法》的诸多限制条款同样适用数字环境下的复制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只是某些例外授权法律法规另行述及。这样,《条例》也就可在《着作权法》的授权下,重点进行有针对性的立法。
4.在权利的限制中增加一条,“本法对着作权权利的限制,只适用特定情形,不能与受本条例所保护信息的正常使用相冲突,并不能不合理地损害权利人的合法利益。”
当前各国在合理使用一般条款上主要有三种做法:第一种做法是在立法原则和立法宗旨中阐释合理使用的一般价值。例如美国学术界普遍认为,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保障言论和出版自由的首要目的,是为了促进信息的自由流动。版权条款也是宪法的一部分,并且其目的,在很大程度上讲,就是通过人们提供接触版权材料的渠道来促进言论自由(14)。虽然“将这些法律适用于版权仍处于摸索阶段,但是,任何东西都不能阻止将其纳入法律范围。”(15)在我国,在《着作权法》规定滥用权利原则和消费者保护原则,就是借鉴该原则条款的有益尝试。第二种做法是美国版权法第107节对合理使用一般判断标准的规定。美国版权法规定的判断合理使用的一般标准包括使用的目的和性质、版权作品的性质、使用的数量和质量在版权作品整体上所占的分量以及使用对版权作品的潜在市场或价值的影响。但是,“传统的判断标准在互联网时代受到挑战,包括使用目的和市场影响因素等合理使用条件的消失和淡出,使得可将互联网下的合理使用的合理性判断标准缩小为使用行为是否造成权利人直接的实质损害、行为人有无过错(即是否恶意或故意),符合其中任何一项就不构成对于版权作品的合理使用。”(16)在这种情况下,立法很难抽象出经得起实践检验的合适的标准条款,所以将其留给未来司法实践中灵活运用,将更为妥当。第三种做法是《伯尔尼公约》所规定的,为TRIPS协议和WIPO两个“互联网条约”所肯定的“三步检验法”,也即是对权利的限制必须:A、只适用于特定情形;B、不能与作品、表演者或录音制品的正常使用相冲突;C、不能不合理地损害作品、表演或录音制品权利人的合法利益。由于“三步检验法”是“衡量在网络环境下设定的权利限制是否适当的一个总的标准”(17),因此,在我国的立法中应该有其一席之地。
5.修改第23条,增加一款,规定“为通过信息网络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或者国家教育规划,可以不经着作权人许可,使用其已经发表作品的片断或者短小的文字作品、音乐作品或者单幅的美术作品、摄影作品制作课件,由制作课件或者依法取得课件的远程教育机构通过信息网络向注册学生提供,但应当向着作权人支付报酬。”
在《着作权法》业已规定基于义务教育的法定许可之情形下,《条例》又单独规定网络环境下的义务教育法定许可,实际上也是立法浪费,并且《条例》通过增加条件限制该类法定许可,以低效力法规限定高位阶的法律,不符合“法治原则”。所以,直接在该条增加一款,确定相应的条件,更为合适。
6.在权利的限制中增加一条,规定“为扶助贫困,通过信息网络向农村地区的公众免费提供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已经发表的种植养殖、防病治病、防灾减灾等与扶助贫困有关的作品和适应基本文化需求的作品,网络服务提供者可不经权利人的同意,但应支付报酬。”
法律是利益的调节器,为缩减“数字化鸿沟”,实现地区发展平衡和减少农村地区数字化消费成本,《条例》确立扶助贫困的法定许可,是很有见地的制度创新,但是在条件设置上畏缩不前。考虑到《条例》效力的低层次性,在《着作权法》中直接以“法定许可”的形式予以规范。
7.修改第33条,增加网络转载、摘编的法定许可,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转载、摘编已经在报刊、书籍、网络等其他媒体上公开发表的作品,除着作权人声明或者受着作权人的委托声明不得转载、摘编的以外,网络服务提供者予以转载、摘编并按有关规定支付报酬、注明出处的,不作为侵权行为。”
确认网站摘编、转载部分作品构成法定许可具有合理性:(1)我国着作权法第32条第(2)项规定,一定范围的作品在支付报酬、注明作者的情况下可以不经许可而转载;(2)网络环境下,肯定转载、摘编的法定许可,有助于实现着作权人与社会公众对信息获取权益的平衡;(3)网络服务提供者特别是他们设立的网站在特定的功能上,与报刊杂志社等的功能相同,他们都是传播作品等信息产品的媒介,他们的法律地位应当相等;(4)着作权人通过注明“不得转载”等简单方式就可以获得更充分的着作权法保护,法定许可对着作权权利行使不会造成实质性影响;(5)在司法实践中,这种机制可以大量减少网络着作权纠纷,至少是减少那些不必要的仅仅为取得许可的那些纠纷。这就减轻了当事人的负担和法院的诉讼资源,更重要的是该项司法解释会适应高速发展的信息网络的发展,律师们也可以在诉讼外大显身手。《条例》限于效力层次,没有规定网络转载、摘编的法定许可,这可以理解,但《着作权法》修改时应表明明确的立场。
第二步,完善《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主要包括:
1.体例结构略作调整,将第4条移至第12条之前,第5条放在第12条之后,集中规定技术措施和权利管理电子信息的保护和限制。
体例体现了法律的严谨,同时也便利阅读者和解读者利用体系形成的张力了解制度的架构和法律的精神。《条例》将技术措施和权利管理电子信息置放在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含义之后,远离相关的权利限制,产生理解上的弊端:其一,使人误认为存在技术措施权和权利管理电子信息权;其二,无法正确凸现权利保护和权利限制的平衡精神和利益分享理念。基于此,可将技术措施保护及其限制、权利管理电子信息保护及其限制集中规定。
2.增加数字化复制的内容,包括:(1)数字化复制,是指网络用户对通过信息网络传播的作品等客体进行的临时性复制和永久性复制。(2)网络用户以营利目的对通过信息网络传播的作品等客体进行数字化复制的,应当经信息网络传播权人的许可,法律或者本条例另有规定的除外。(3)未经信息网络传播权人的许可,网络用户不得将明知未经许可的数字化复制品进行出借、出租、出售、陈列、展览、再上载或者以其他形式提供给他人进行使用,法律或者本条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在《着作权法》已经肯定复制权包括数字化复制的前提下,在《条例》中增加有关数字化复制的规定及其限制很有必要。
3.删除第6条和第8条,增加关于数字图书馆的权利限制条款,包括:(1)公共图书馆通过本馆的网络阅览系统供馆内读者阅览本馆收藏的已经发表的作品,可以不经权利人同意,并不需支付报酬,但该阅读系统不得提供复制功能,并能有效防止提供网络阅览的作品通过信息网络进一步传播;(2)除着作权人事先声明不许使用的外,公共图书馆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不经其许可,通过本馆的网络阅览系统供馆外注册读者阅览本馆收藏的已经出版的图书,但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和出处,按照规定支付报酬,并且不得侵犯着作权人依法享有的其他权利:(一)提供网络阅览的图书已经合法出版3年以上;(二)阅览系统不提供复制功能;(三)阅览系统能够准确记录作品的阅览次数,并且能够有效防止提供网络阅览的作品通过信息网络进一步传播。
图书馆在国家文化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广大社会公众廉价获取知识的最佳途径。但是我国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各地的图书馆建设良莠不齐。加快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是解决图书馆经费短缺问题的一条十分可行的途径之一。我国已于20世纪90年代启动数字图书馆建设工程。数字图书馆较之传统图书馆具有资源丰富、资料更新及时、传输速度快、储存方便、建设成本低等诸多优势,肯定某些情况下数字图书馆复制权和传播权中的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有助于数字图书馆建设事业和提升全民族文化素养。但是,由于数字图书馆里的图书是虚拟的,“图书内容一旦在互联网上传播,它将摆脱任何束缚,任何人都可以很容易的获得”,(18)所以,在数字图书馆建设中,一旦数字图书馆利用作品超出法定的范围,则取得作者授权是必要的,不应该认定为可以适用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
4.增加对技术措施保护的限制性原则描述:“本条例所保护的技术措施受到下列条件限制:(一)不得设置攻击性技术措施;(二)不得超出制止侵权行为所必须的限度;(三)不得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
为技术措施保护设置一般限制条款,具有两个方面的重要意义:其一,宣示功能,表明利益的分享;其二,实际裁判功能,因为禁止攻击性技术措施等均是裁判规范,有助于法官正确理解和适用法律。
5.将权利管理电子信息的保护和限制分开规定,删除第5条第(一)项“但由于技术上的原因无法删除或者改变的例外”,增加一条,“在符合下列条件的情形下,行为人可以删除或者改变权利管理信息:(一)国家机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经合法授权的其他组织为调查、保护、情报收集或者为识别和指明政府部门计算机、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网络的弱点所进行的活动;(二)进行模拟信号传输的广播电台、电视台在播放作品时,为防止违反本条例采取的措施没有技术上的可行性,或者会造成节目提供者承受不合理的经济负担;(三)其他可以删除或者改变权利管理信息的情形。”
《条例》没有详细规定权利管理电子信息保护的限制规则,将其与权利保护规定揉和在一起并不合适,因此有必要借鉴外国立法例,对此做出规制。
6.规定P2P网络服务提供者。“在符合下列条件的情形下,网络服务提供者可以应网络用户要求在其目录服务器中提供搜索索引服务:(一)网络服务提供者实际不知道或者没有意识到侵权行为的发生; (二)在收到权利人符合本条例规定的侵权通知后,网络服务提供者已立即停止对该信息提供搜索索引服务。”
我国还没有明确禁止、限制P2P网络的规则,在《条例》的修改完善时有必要予以规范,理由在于:其一,网络服务提供者在点对点传输中有可能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其二,明确网络服务提供者在点对点传输中的注意义务,既可以充分保障权利人的利益,又可以促进点对点传播产业发展和维护最终消费者的利益。
7.可考虑根据网络的实际特征规定以下默视许可条款:(1)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之后,权利人仅要求侵害人按照规定支付许可费用的,在侵害人支付合理费用后,应推定权利人许可其继续在网络传播该信息。(2)版权人通过BBS平台、博克传播作品,在权利人未作出明确予以反对的申明时,推定其默视许可具有一定资金实力和信用保障的网络服务提供者通过网络传播其作品,传播者不必向权利人支付报酬。(3)版权人一旦许可报刊、杂志社传播其作品,在权利人未作出明确予以反对的申明时,意味着同时许可中国期刊网等具有一定资金实力和信用保障的网络服务提供者通过网络传播其作品。但使用者必须向权利人支付报酬。
特定情形下信息网络传播权的默示许可不仅可行,而且必要。其一,这符合网络技术的特征,符合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内在机理。“由于网络是一个极为开放的过程和载体,作者将自己的作品上载、传播,应当被认为其对网络的这些特性以及网络中的某些使用行为是明知的或是应推定为默示同意的。对于网络作品权利人意思表示的,应当推定对其作品的默示许可。”(19)例如在BBS上发表文章,可以推定作者愿意通过互联网、传播其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一方面应理解为是权利人控制作品在网络传输中法律上之力的肯定,但同时也应满足作者和公众信息自由、信息共享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因而,“网络通常被视为公共信息的传播媒介,网络供应商无法完全通过定价和限量来追求利益回报。”(20)所以允许网络服务商一定条件下的行为属于默示许可,从而限制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行使,符合技术发展和立法理念的双重原理。其二,这不违背着作权自动产生原理,也并非否定对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保护。作品创作完成,不论作者有无提出登记或要求着作权的声明,依照自动取得的原理,他都将拥有对作品的着作权,但是着作权是包含各种精神权利和经济权利的权利束,对其中一种或几种权利进行限制,并不影响其他权利的存在。由于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设定是权利扩张的结果,当着作权利益平衡被打破以后,采取一些措施限制该新型权利的运作,也不会影响到着作权中的其他权利。由于默示许可要求从权利人的特定行为中推定其对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自由使用或处分,所以只要在法律上将默示许可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则不会影响对权利人其他权利的保护。
注释:
①着作权法在英美法国家称为版权法,着作权在英美法国家称为版权,本文为简便起见,在没有特别场景的情形下,对以上两对概念没有进行区分,视为同义词。
②Andrea Antonell,“Applicable Law Aspects of Copyright Infringement 'On The Internet :What Principles Should Apply?”In Singapore Journal of Legal Studies, July 2003.
③M. D. FLA, 1993; N. D. CAL, 1994; N. D. CAL.1995.
④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Task Force, The Report of the Working Group on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the 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Sept. 1995.
⑤德国《规定信息和通信服务的一般条件的联邦法令》,对该法的详细介绍,可查阅: angelaw. com。
⑥Directive 2001/29/EC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of the Council of 22 May 2001 on the harmonization of certain aspects of copyright and related rights i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⑦安德烈.克勒韦.欧盟关于协调信息社会版权和邻接权某些方面的指令[J].版权公报,2001,(1).
⑧Directive 2000/31/EC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of the Council of 8 June 2000 on certain legal aspects of information society services, in particular electronic commerce, in the Internet Market。
⑨严明.法国议会通过电子信息产品版权保护法案[DB/OL].新华网,2006-07-02.
(10)米哈依.菲彻尔(Mihaly Ficsor).21世纪到来之际的版权和有关权(上)[J].着作权,1999,(1).
(11)关于我国学者的争论,可以参见参见郑成思.知识产权法——新世纪的若干研究重点[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29.鲍永正.电子商务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19-20.阿拉木斯.关于“信息网络传播权”及其他[J].电子知识产权,2002, (1).乔生.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与传统着作权之比较[J].政法论坛,2004,(2).黄勤南.新编知识产权法教程[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3.72.
(12)张今.略论网络传播权立法的价值取向[D].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网络时代着作权保护”国际研讨会提交论文。
(13)See Thoms Dreier, Copyright Law and Digital Exploitation of Works(1997), Available at ipa-uie. org。
(14)约纳森.罗森诺.网络法:关于因特网的法律[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36-37.
(15)塞弗里纳.迪索利耶.数字环境下的版权和信息的获取[J].版权公报,2000,(4).
(16)吴汉东.网络传播权与网络时代的合理使用[D].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网络时代着作权保护”国际研讨会提交论文。
(17)薛虹.网络时代的知识产权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155.
(18)宋慧献.超星:执着与求索[J].中国版权,2004,(4).
篇4
【关键词】网络服务提供者;商中间人
一、网络服务提供者概述
广义上的网络服务提供者,是指在电子商务过程中,专门从事网络接入服务、信息服务和交易服务的人。而狭义上的网络服务提供者仅指网络接入服务提供者。本文所探讨的网络服务提供者是指广义上的,一般可分为网络接入服务提供者、网络内容服务提供者和网络交易服务提供者。网络服务提供者涵盖的范围广,融入电子商务交易的各个方面,为电子商务交易提供各种硬件或软件服务,凸显着电子商务中间人的主体地位。
二、商中间人概述
商事中间行为是指商中间人的经营行为,商中间人在商事交易中往往起着、提供信息、媒介等促成各方完成交易的作用,一般将商中间人分为商、行纪商、居间商三种。
商主要是基于自身一方享有的某种优势而以被人名义获自己名义进行交易。行纪商专指以自己名义与第三人达成交易,按照与委托人行纪合同移转交易的成果。居间商主要是指为促成买卖双方达成交易,提供信息和机会等服务。三者在商事中间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且适用不同法律制度,主要适用《民法通则》和《合同法》有关规定。
三、网络服务提供者对传统商中间人法律制度提出的挑战
在整个交易过程中,当事人通过电子信息技术、网络和现代通信技术等完成交易。这些电子商务的本质特点决定了网络服务提供者在电子商务中扮演着重要的“商中间人”角色。由于电子商务运作的空间为虚拟市场,其交易活动和内容演变成电子数据形式,使得网络服务提供者同样具备虚拟性、电子化等特点;这对传统商中间人法律制度提出了不少挑战。
从主体层面来看,不同于传统的商中间人。如网络接入服务提供者主要包括网络基础设施经营者、互联网连接服务提供者、网络主机服务提供者、信息搜索工作提供者等,这类主体明显不同于传统商中间人。如网络内容服务提供者,通过提供传递信息收取服务费,在部分内容上具有居间商的性质;但其仅专门提供信息,并无为双方促成交易提供相关服务的实质。如网络交易服务提供者仅居间型平台服务提供者属于纯粹意义的居间商;而单一型服务平台和混合型服务平台的商中间主体如何定性比较难。综上,若从传统商中间人的角度去分析网络服务提供者时,往往陷入“窘境”,其定性无法准确判。
从提供的业务来看,有时同一主体可能从事不同的业务,如混合型交易平台经营者,其存在自我交易,即行纪行为,也存在单纯的交易服务平台,即居间合同。当多重业务组合时,其如何定位比较困难。尤其是网络交易服务提供者扮演多重角色时,其法律定位更是困难重重。
从权利义务及责任来看,传统商中间人仅须遵守《合同法》等基本法律规定和协议约定。而对于网络服务提供者而言,其提供的信息成为了买卖双方进行交易的重要依据,在虚拟环境下,无法对买卖双方进行审查,仅凭以信息为载体的内容和各种保障手段完成交易,实现交易安全。因此,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商中间人的地位和承担交易安全责任更重要。因此,那些目前无法纳入传统商中间人范畴的中间主体仍应承担相应义务。此时,电子商务环境下“商中间人”承担的义务具有自身特点,且在遵照法律依据方面有所不同。最后,责任形态存在不同,网络服务提供者作为中间人时,其存在承担侵权责任等情形。
四、原因探析及对策建议
造成上述困境,笔者认为主要原因如下:
传统商中间人范围狭窄且法律制度不健全,传统商中间人仅限于典型的三种行为,且仅依靠《民法通则》、《合同法》等法律进行调整,无法适应当前社会较为复杂的商中间主体,也难以对其行为定性。这就使得狭义上的传统商中间人这一类型化方法无法适用于本身具有扩张性的网络服务提供者,必然存在一些不适应症状。对于多种角色担当的主体从传统的商中间人角度出发进行定位,存在“思维固定化”之嫌疑,以固化思维去看待。
网络服务提供者具有电子商务的虚拟性等特点,而传统商中间人法律制度更多地建立在传统实体经济交易形态的基础上,在实体经济交易与虚拟交易上共同之处时,两者可准用;但若是在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存在差异时,此时网络服务提供者的商中间人主体地位难以确认或无法判别。
从交易形态中的重要因素――技术角度而言,网络服务提供者的商中间人地位需要技术支撑,不同的技术对它的地位和功能影响不同。而在传统交易中,虽也存在一定的技术环境,但其对技术的依赖远不如电子商务环境下交易技术的要求。因此,在认定网络服务提供者商中间人法律地位时,须充分考虑技术因素。
对此,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应对:
首先,应进一步完善商中间人制度,对于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商中间人,要在已有传统商中间人的基础上,予以扩张和突破;其次,应扩大“商中间人”范畴,不宜局限于传统商、居间商和行纪商这三类主体,而应将连接买卖双方且为买卖双方交易提供各种中间服务的商主体纳入其中。从“大商中间人”的角度出发对商中间人进行系统梳理。
再次,在大商中间人的体系下,不应局限于以类型化方式对待不同的网络服务提供者,而应注重其服务本质,以此认定商中间人的主体地位。最后,鉴于网络服务提供者这一中间人对技术的依赖程度以及特殊的电子商务环境,应逐步完善相关立法,明确其权利义务,规范责任形态,以保障交易安全。
参考文献
[1] 齐爱民.电子商务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篇5
[关键词]高校学生 网购 维权 法律
近年来,一种时尚、便捷的消费方式悄然兴起,网络购物作为一种新兴产业,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使用和青睐,随着网购商品覆盖面的日益扩大,使用网上交易的人群也日益增多,由网购而促成的消费额明显增加,“网购”正极速抢占着交易市场。而在目前的中国,排除只懂得简单浏览网页的上网人群,在网络的高质量使用人群中,年轻人占据了绝大部分,而在这部分人群中,在校大学生是不可忽视的,占绝对数量的人群。
一、 我国高校学生网上购物的状况
网上购物就是通过互联网来寻找你所需要的商品,然后通过电子订单来进行交易付款的一种购物方式。
商家通过邮购或快递公司送货上门的形式发货的一种新型的购物方式。探索我国高校学生网络购物的现状,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1)高校学生网络购物方式。高校学生网购的主要方式是B2C和C2C。C2C购物方式有多种,其中最受大学生青睐的是通过淘宝网进行网络购物,其次就是易趣网,而在B2C购物方式中,大学生们则会经常用当当网和卓越网来购买书籍。
(2)高校学生网购的主要商品类型。据调查,由于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大学生通过网络购买的商品主要是服饰和书籍,另外,电子产品也是大学生网购的一大类型。
(3)高校学生网络购物选择的支付方式。作为大学生在网购中极为关注的一个方面,网上银行、财付通、支付宝、安付通等,是大学生用得较为普遍的几种网络购物支付方式,这些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来进行的支付方式,不仅使消费者的利益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保障,同时也增加了网络购物的安全性。
二、 高校学生在网络购物中权益受损的具体表现
(1)知情权受到损害
由于网络是虚构的,全球性和开放性便成了网络交易的一大特点,一方面,这为消费者的交易面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另一方面却导致消费者无法全面了解商品的真实信息,。而很多网络经营者为了获取利益,常对商品描述不详或故意隐瞒商品的真实信息。从这些方面来看,由于无法在购买前检验商品,导致消费者的知情权在很大程度上被剥削了。
(2)人身、财产权无法得到充分保障
在网络购物中,网银支付是高校学生常用的一种支付方式,但交易发生后买家确认收货付款的时间往往比较短,这就意味着消费者只能获得一小段的时间来考察产品的质量,而确认收货付款后出现产品质量问题的维权就变得异常困难。另外,由于我国网银系统仍处在发展和建设阶段,系统仍很欠缺而且不完善,消费者网上银行财产安全无法到切实的保障。加之为了打开销售渠道,经常有销售者不当获取消费者个人信息并对其商品,这就导致了消费者隐私权受到了侵害。
(3)消费者在网络购物中的公平交易权因格式合同或格式条款而受到严重损害。网络交易中,虽然交易双方对效率的追求因大量的格式合同或格式条款的出现而得以实现,但是大量采用格式条款,一方面可能使双方当事人的利益失衡,另一方面则对契约自由原则构成了挑战。
三、高校学生在网络购物中该如何运用法律维权
(1)网站投诉:
大型购物网站都设立有网络纠纷处理部门。高校学生在网络购物过程中若遭遇侵权,可将交易过程中的聊天记录或交易记录以及劣质产品等作为证据进行举报或投诉。
(2)网上报案:
高校学生在遭遇网购诈骗后,可立即向公安部门等有关部门进行报案,一方面,可避免更多的消费者上当受骗,另一方面可为公安部门尽早破案争取时间。
(3)消协投诉:
在发生消费纠纷时,网络购物和普通商品的实体店购物一样,都是可以向省、市消费者协会进行投诉维权的。另外,作为高校学生消费者,在进行网购时更应该提高警觉,购物时要尽量索取购物凭证等相关证据。一旦已购商品发生纠纷,及时持相关证据向有关部门进行投诉。
但是,对于网购,我们不能仅仅依靠事后的维权,同时也需要个人及相关部门给予相关的预防,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强电子交易市场的监管,要设置一定的市场准入门槛,不能一台计算机就设置一个网店。营销的商品也要有所限制,如药品、化学试剂等物品要有专业的经营资质才能经营。应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中适时增加网购的监管、准入、知情权等相关条款,以进一步维护网络环境下的消费者权益。
参考文献:
[1]卞慎坤,浅论网络购物中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问题,消费导刊,2007
[2]蒋艾 陈雨峰,浅析网络购物之消费者维权,群文天地,2012
篇6
[关键词]:域名,法律保护,驰名域名,防御域名,否认声明
前言
互联网的产生和发展是20世纪的一场深刻的技术革命。互联网以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形成了全球性的、开放的、互联的网络空间,它对全球的经济、政治、法律都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随着互联网在全球的迅猛发展,域名作为一种在互联网上的地址,已成为一个具有商业价值的标志。实践中出现了许多纠纷,域名问题引起了国际国内学理界的关注。据报载,到1996年底,我国有400家知名企业和城市的名称被人在国外抢注为域名;麦当劳公司为了取得 McDonalds.com的域名,付出了800万美元的代价;北京一家公司因将他人商标大量抢注为域名,多次被推上被告席……域名与其他知识产权的法律冲突被人们重视,对域名在法律上的保护也值得探讨。
第1章 域名的含义、性质与法律特征
第1.1节 域名的概念
关于域名的概念,在立法上没有统一的规定,学理界对此也有不同的理解,诸如,“域名是联接到国际互联网上的计算机的地址,它们是为了便于人们发电子邮件或访问某个网站而设计的”;[1]“域名是在网络环境下产生的与商标、商号等相类似,但又不同于商标、商号而区别域名使用人和其服务的标识性知识产权客体”; “从技术上讲,域名是为了方便计算机网络用户的使用或区分而使用的一连串有意义的字母或数字等组成的符号,它与计算机的IP地址是一一对应的”:“域名是指互联网上识别和定位计算机的层次结构式的字符标识,与该计算机的互联网协议(IP)地址相对应”;[2]“域名是因特网用户在互联网上的名称、地址和所有信息资料的索引。”[3]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解释,“从技术上讲,域名只是因特网中用于解决地址对应问题的一种方法。可以说只是一个技术名词……从商界看,域名已被誉为企业的网上商标”。
上述对域名的理解多数侧重于技术性理解,而忽视了域名的独特功能。笔者认为,从技术角度讲,域名是互联网上进行网络定位和身份识别的字符化地址,容易识别和记忆,与IP地址相对应。从法律角度讲,域名是域名所有人用于计算机定位和身份识别的网络地址。
第1.2节 域名的性质
域名的性质问题也就是域名是否是一种独立的权利,是否是知识产权。这一直是学者们争论的问题。迄今为止,尚无一个国家的立法对此有明确规定,理论界对此也未达成一致意见,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几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域名还不是独立的知识产权保护对象。某些域名注册后经过商业使用和宣传获得与传统商业标识相同的效果,这部分域名可以获得与传统商业标识相同的知识产权保护。商业标识功能并非域名必备的功能,并非所有的域名都具有商业标识价值。
第二种观点,域名是一项独立的知识产权,可称之为域名权,应对其予以独立的法律保护。域名权,是指域名持有人对其注册的域名依法享有的专有权。[4]其理由是:域名是经过人的构思、选择或创造性劳动产生的智力成果,与著作权、专利等传统知识产权相比,域名构成知识产权的条件并不违反现有知识产权原理。故可将之归为一种新的知识产权。
第三种观点,域名可以成为知识产权的客体。将域名作为知识产权的客体,归入工商业标志一类,因为它与商标、商号、原产地标记均具有工商业标志的标识性和区别功能;域名的价值性使其构成企业的无形资产;注册域名而产生的域名权具有知识产权的专有性、法律确认性、时间性特征 [5].
第四种观点,域名不享有权利,因为法律对其尚未做出专门性规定。
按照我国法学界的主流观点,权利的核心是利益,是一种法律可以并应当保护的利益,特定利益的存在是相应权利产生的前提与必然结果。就域名而言,由于网络空间本身是一种资源,故域名不论是仅作为一种网络地址还是同时作为一种网上商标,其持有人均因其而享有一定的独立利益。所以域名是一种独立的权利。
笔者认为,虽然目前对域名是否属于知识产权还存在许多争议,但域名在总体趋势上应当受到知识产权法的保护。的确,域名和传统的知识产权之间有一定区别如全球性、时间性等方面,但他们具有许多相似处。域名具有传统知识产权的特征:首先,域名是一种无形财产,它具有潜在的商业价值,符合知识产权的本质特征即客体的非物质性。其次,域名是一种智力创造成果,它包含了人类的智力创造活动。域名之所以能够容易让人记住,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域名所有人申请时为了吸引网民再次访问精心构思、选择、创造较有特点的域名。这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域名的构成不象通讯地址一样机械地具有唯一性,域名有创意,有智力劳动在其中,即使对于那些仅反映公司或个人名称的缩写字母的创作高度很低,也有其特别的含义。比照传统知识产权保护对象,对域名构成知识产权的条件加以区别性要求并不违反现有知识产权原理。再次,域名具有专有性,这一特征类似于商标、商号、专利等传统知识产权。域名具有知识产权客体的特征,应属于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但域名又不同于其他知识产权客体不宜划归到现有某些权利之下。由此可见,域名应当受到知识产权法的保护,至少是一种趋势,能否成为独立的知识产权有待探讨。
第1.3节 域名的法律特征
域名的法律特征主要有:
1.3.1唯一性。
域名的唯一性是绝对的、全球性的,这是由网络全球性和网络IP地址分配的技术性特征所决定的。域名的唯一性不因行业、商品、地域等不同而改变。根据世界上达成的TCP/IP通信协议的规定,互联网上的每台计算机都有一个全球性唯一的统一格式的地址,即IP地址,每个IP地址对应的域名也是全球唯一的。
1.3.2排他性。
域名的排他性是唯一性的延伸,一个域名只能注册一次。“先申请先注册”的域名注册原则保证了域名全球范围内的排他性。域名具有绝对排他性,即某一域名已为某用户注册使用,其他用户就不能以同一域名再进行注册。
1.3.3标识性。
域名系统是为了标记和区分因特网上不同的用户计算机而建立的,具有明显的标识性特征。域名能为计算机所识别,同时也为网民所识别。域名的标识性有很强的技术性特征,计算机能够识别不同的域名,只要有细微的差别即被识别,同时,网民也是通过域名来识别不同的网站。域名的标识性是由它的唯一性所保障的,是全球性的。
第2章 国外域名保护现状评析及借鉴
因为域名有潜在的巨大商机,域名问题已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可是目前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上都缺乏专门的知识产权法对域名进行明确的规范和保护。美国是因特网的起源国及普遍程度最高的国家,故美国关于因特网域名管理与保护的制度最为完善并代表着域名国际保护的最新趋势。目前国际上有关域名的主要规则有NSI规则、ICANN的《统一域名争议解决规则》(UDRP)及其《实施细则》、《WIPO最终报告》。以及美国的《美国反域名抢注消费者保护法》,美国国会《1999年知识产权与通讯综合改革法》。这些规则值得我们讨论、研究和借鉴。
第2.1节 NSI规则
NSI全称是Network Solution Incorporation即美国网络解决方案公司。它发明了一套关于域名登记和争议解决的方案《域名争端规则》,依据该规则若争议域名同商标所有人注册商标完全一致,那么商标所有人可以就该域名提出异议,随后,NSI对域名注册日和商标注册日进行比较,如果域名注册日在后,NSI将把争议域名冻结至该纠纷的最终解决时。在冻结期间,该域名不会被任何一方使用也不会被转让给商标所有人。NSI不决定域名的归属而是服从法院的判决。
NSI规则是一种行政救济手段和司法救济手段相结合的救济手段,它本质上是一种非司法程序。在开始之初的确起到一定作用,但后来暴露了不少缺陷。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
第一,NSI规则异议理由简单。只规定争议域名与商标所有人注册商标完全一致时,商标所有人可就此域名提出异议。倘若商标所有人注册商标与域名不是相同而是相似,那么商标权人就不能提出异议,其权利就不能得到保护,可见其局限性。
第二,NSI规则把争议域名冻结有些不妥。笔者认为,不应当对域名一概而论地冻结。如果域名所有人利用网络进行不正当竞争,比如诋毁商标所有人名誉、商誉等,将其冻结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对商标所有人权利的继续侵害,有其积极意义。可如果域名所有人利用网络进行正当使用,并没有直接侵害商标所有人时,在争议解决之前将其冻结,可能会造成域名所有人经济损失。有可能该域名仍然归域名所有人,那么这种损失就是不必要的。所以笔者认为不能一概而论地将域名冻结,应视情况而定,只有正在侵害商标所有人的域名才有必要冻结。
第三,NSI规则并不能最终解决纠纷,而是要通过诉讼手段,使得争议不能得到快速有效解决,反而使其冗长复杂。这使得争议双方不得不投入人力、财力进行诉讼,其实对其权利保护是不利的。
第2.2节 ICANN规则
ICANN (Internet Corporation for Assigned Names and Numbers)即互联网名称及编码公司,于1998年10月成立。它是现行及今后因特网地址分配和域名管理的最高权威机构,是一个非盈利性的私营组织。其目的在于确保Internet的稳定运行,促进竞争,实现全球Internet社会的广泛参与。ICANN于1999年通过了《统一域名争议解决规则》(以下简称UDRP)和《统一域名争议解决规则细则》。UDRP程序是非司法性的。
它与NSI规则主要不同有:
第一,根据UDRP,统一域名纠纷处理机制适用于以下3个条件的争议:(1)注册域名和投诉人享有权利的商品商标或服务商标相同或令人混淆的近似;(2)域名注册者对于已注册的域名不享有任何权利或正当利益;(3)域名是被恶意注册和使用的。这3个条件的同时使用,摆脱了NSI规则异议理由简单的缺陷。
第二,UDRP和 NSI规则最大的不同在于它的救济方面。UDRP允许争议解决者做出要求系争域名的委任注册公司直接将系争域名注销或者将系争域名直接转让给申请人的裁决,并且不剥夺权利人提起诉讼的权利,行政程序和司法程序并行。在程序进行过程中,系争域名维持原状,其转让将在程序结束前受到严格限制。
第三,UDRP比NSI规则更加快速,解决争议仅仅需要42天时间。在UDRP问世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争端解决者已经运用它成功地解决了3500多起域名纠纷。
可见,UDRP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克服了NSI规则的许多缺陷,具有优越性,当然并非完美,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但目前看来它是比较先进的,值得我国借鉴。
第2.3节 WIPO最终报告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于1999年4月30日通过了一份题为《互联网名称及地址的管理:知识产权议题》的报告(下称WIPO报告)。WIPO是全球性组织,主要提出建议性的意见。
WIPO 在报告中向负责全球顶级种类域名最终管理的互联网名称及编码公司(ICANN)以及各成员国的域名注册管理机构推荐了三大程序,即(1)域名注册规范程序。强调申请人要对其联络信息详尽、正确的披露,这为异议人提供了通过一定主张权利寻求救济的必要便利;它还要求管理机构和申请人通过签订域名注册协议确定相互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即签订保证条款,就是申请人承诺在其任知和影响的最大范围内,无论该域名的注册和使用均不直接或间接侵害任何第三方的知识产权; WIPO要求注册域名的启用和激活应以管理机构收到申请人足额交付的申请费为前提,并且建议改终身制为续展制。(2)统一争端解决程序。WIPO报告明确规定该争议解决程序将统一适用于各类顶级域名注册中发生的滥用域名注册争议。在报告中详尽规定了“域名注册不当”行为的定义即域名持有者持有的域名与异议人所持有的商品或服务完全一致或极其相似,而且域名持有人对域名的使用和注册均为恶意,则将域名认定为“注册不当”;并规定了服务提供者的权限、组成等。(3)域名排他程序。此程序将驰名商标保护体系,延伸至网络空间。《巴黎公约》和TRIPS协定都给予驰名商标特殊的保护。由于域名抢注的对象往往是国际上的驰名商标,因此,WIPO决定引入域名排他程序,在网络领域对驰名商标给予保护,以配合《巴黎公约》和TRIPS协定。
尽管WIPO的此份报告尚未形成具有约束力的公约,也未形成正式决议,但它在总体上反应了各国在域名管理上存在的共同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对协调各国解决网络域名纠纷所采取的措施将产生重要影响。笔者认为,WIPO报告是比较合理比较先进的,如ICANN就采纳了《WIPO最终报告》的大部分内容,我国应该借鉴。例如域名注册规范程序可以减少纠纷的发生,我国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可以采纳此建议解决。我国进一步完善域名管理应该结合我国国情,适当采用其中的合理建议。
第3章 我国域名法律保护的现状及不足
迄今为止,中国针对域名问题先后出台了《中国互联网络域名注册暂行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中国互联网络域名注册实施细则》、《中国互联网争议解决办法(试行)》、《中文域名争议解决办法(试行)》、《关于审理因域名注册、使用而引起的知识产权民事纠纷案件的若干指导意见》(北京市高院)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域名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规范性文件。其中2001年6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域名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域名纠纷案件的案由、受理条件和管辖,域名注册、使用等行为构成侵权的条件,对行为人恶意以及对案件中商标驰名事实的认定等,都做出了规定。
上述规定借鉴、吸收了《WIPO最终报告》及ICANN《统一域名争议解决规则》中的相关内容,对于促进我国域名纠纷的司法解决及有效地保护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这些法律文件虽然针对性很强,但是比较零散,缺乏系统性,实践中遇到问题仍然有无法可依的困惑。在立法上存在一些漏洞甚至弊端,笔者以为主要有以下不足:
第3.1节 域名注册时,审查不严格为日后纠纷的产生埋下了伏笔。
(1)我国对域名注册申请人的联系方式不严格,随意性较大。这样,因为联络信息不准确或不可靠就导致了异议人无法同相关域名持有人建立有效联系。我国立法缺乏相关制约机制,使得恶意域名注册人有机可乘,从而难以遏制域名纠纷的产生。这和《WIPO最终报告》的域名注册规范相悖。(2)域名管理机构不对商标、商号检索,这样容易产生域名和商标的冲突。域名注册机构这种不审查机制,不能减少域名纠纷反而加剧了域名纠纷的产生。
第3.2节 不允许自然人注册域名不利于网络的发展。
《细则》《办法》对域名的注册采取一种比较严格的管理方法。比如说规定域名注册申请人必须是依法登记并且能够承担民事责任的“组织”,个人不能申请域名。这一制度的确立和网络时代是十分不合拍的。虽然申请人限定为“组织”有利于管理,但是个人不能申请注册域名,就不能创建真正有意义的个人网页,也就不能从事 “个体”网上服务和贸易,许多绝好的商业机会也会因此丧失。限定于“组织”有利于管理,但实践证明并不能减少纠纷。
第3.3节 禁止域名转让不能避免争议,相反可能产生违背法律的行为。
《中国互联网络域名注册暂行管理办法》第二十四条规定:“注册域名可以变更或注销,但不得转让或买卖。”其立法本意是为了防止抢注域名并高价出售现象的出现,但在实践中,这一规定非但没有起到其应有的作用,反而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当事人无法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交易,当情况必要时,就会采取各种规避甚至非法手段,来实现自己的合法目的。笔者认为,只要当事人双方自愿转让域名,法律就不应当禁止,而应当鼓励合理交易,这样争端的解决可以通过协商解决从而避免诉讼。这也体现了民法中的意思自治原则。
第3.4节 域名注册的终身制加剧了域名的抢注。
从现行的与域名有关的国际国内规则均可以看出,域名一旦注册,即获永生,除非权利人主动放弃或由于使用不当而被撤销,这种“一劳永逸”的制度,不但与知识产权的根本要求(时间性)相矛盾,更为重要的是,它为域名抢注制造了条件。许多域名抢注者正是利用了域名注册够并无在限定期限内不使用即被撤消这一规定,从而大规模抢注域名,囤积不用,待价而沽。我国应当采纳《WIPO最终报告》的建议,改终身制为时限制。
第4章 完善我国域名法律保护的建议
上述可以看出,我国域名保护很不完善,许多立法和实践问题难以解决,笔者参看许多学者的观点,并结合自己的思考,提出以下建议,望能对我国立法完善和实践纠纷的解决有一定意义。
第4.1节 立法上
笔者认为完善我国域名法律保护体系,首先要有法可依,这是个前提。目前我国还没有法律机制解决域名纠纷,虽然有规范性文件,但远远不能适应网络的飞速发展。很多时候,遇到新的问题,无法可依,无先例可循,法律相对滞后。这便制约了网络的飞速发展,无法解决实际问题。
4.1.1完善、扩大解释、修改《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考虑适用《民法通则》来弥补现有法律的不足。
笔者认为,目前我国尚不具备制定有关域名的单独法律,而且立法需要一定时间,难以及时解决实践问题。在现阶段,有些域名相关行为违反了《商标法》的规定可适用《商标法》,有些行为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就可以适用《反不正当竞争法》,如果相关法律均无相关规定可以考虑适用《民法通则》中的基本原则。
扩大《商标法》38条第4款的司法解释,在《商标法实施细则》第41条中新增一款“在先将他人册的驰名商标在国际互联网上申请为域名的”明确列入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禁止性规定中,这样便有法可依。如果利用因特网来从事有损于厂商名称、持有人商业信誉的不正当行为便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将《反不正当竞争法》14条“经营者不得捏造、散布虚伪事实,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修改为“经营者不得通过各种手段和渠道捏造、散布虚伪事实,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这样就包括了通过网络手段进行的不正当竞争,如果实践中出现这类问题就不再无法可依,有一定现实意义。再例如《民法通则》第58条规定了七种民事行为无效,如(七)“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适用到《中国互联网络注册暂行管理办法》第24条规定域名不得转让或者买卖,故以转让为主要动机注册域名是非法的。无效的民事行为,从行为开始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在现实中如果出现行为人为了获取暴利注册域名,而不是以正当使用为注册动机,就有了法律依据。这样扩大解释和修改这些法律后,实践中遇到类似的问题便可以依照相关法律解决,不再无法可依。可以弥补我国现行法律的不足和空白,在目前来说有其意义。
4.1.2在条件具备时,制定互联网法。
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已经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并且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这也产生了许多新问题。我们的法律要紧跟时代步伐,适应时代要求,制定一部完善的互联网法是一种趋势和时代的必然要求。我国制定的《域名注册暂行管理办法》、《域名注册实施细则》、《域名争议解决办法》和《中文域名争议解决办法》作为我国域名管理政策。但是,这些规定都不能作为法院判决的依据,我国并没有一部像美国《反域名抢注消费者保护法》专门针对域名的法律,而且在《反不正当竞争法》、《商标法》等相关法律中也没有对域名产生的问题做出明确规定。法院在审理域名纠纷案件中主要使用《反不正当竞争法》、《民法通则》及《巴黎公约》的相关规定,这些规定都是极不明确的,给通过司法途径解决域名纠纷带来障碍。所以制定互联网法是必要的。希望互联网法尽早出台,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促进经济的发展。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需要研究和探讨,需要更多的学者参与。
第4.2节 理论上
域名问题已经引起了国际国内的普遍关注,我国理论界也进行了许多探索。目前可以说是争议很多,一些问题不能达成共识。笔者从自己思考的角度提出以下建议:
4.2.1应该保护善意域名所有权人的权利。
行为人主观上并没有恶意侵犯他人商标权,而是偶尔出现与他人商标、商号或企业名称巧合。这种行为不能认为是侵权。这里,善意是指行为人不知情,只适用于普通商标,不适用驰名商标。只要是产生对驰名商标的混淆就是侵权,这体现了对驰名商标的特殊保护。如果域名所有人应知或知道驰名商标而注册为域名的构成侵权而非善意。有一个案例是,美国一家玩具商对一个小男孩创建的网站不满,原因是小男孩绰号“POKEY”注册的域名为“pokey.org”,“POKEY” 恰好是玩具商在系列玩具上的商标。但是小男孩只是用该网站介绍他自己、他的小狗和他最喜欢的电子游戏,显然无心也无意侵犯玩具商的商标权。这种情况下,当然不能认为域名所有人为侵权,他们不承担任何侵权责任,否则就有失公平。再说,玩具商自己没有及早注册域名及防御域名,有一定原因,不能将全部责任让域名所有人承担。我们在目前往往侧重于保护商标权人而忽视了保护善意域名所有人。
篇7
症结词:域名,法律问题,CCNIC
跟着新经济时期的来临,第4次工业革命达到了阶段,互联网(Internet)与电子商务技术迅猛发展并被广泛运用,域名的首要性已经愈来愈被人们所认识。新经济时期即知识经济时期,它较原始的经济最大的不同便是人们对于知识产权等基于人的智慧所发生的无形资产的价值逐步被人所认知并接受。
1、域名的概念及法律特征
域名( DOMAIN NAME)是互联网上辨认以及定位计算机的层次结构式的字符标识,该计算机的互联网协定(IP)地址相对于应。域名是互联网的基础服务,在此之上可以提供WWW(万维网)、EMAIL(电子邮件)、FTP(文件传输)等利用服务。域名由四个部份组成,其中最左侧的1串字母代表提供的如HTTP(WWW)、 MAIL、FTP等服务类型,最右侧的组成部份称为顶级域名,或者称最高层域名,它可以分为3类,1是地舆顶级域名,共有二四三个国家以及地区的代码。例如 CN代表中国, JP代表日本,HK代表中国香港等等,另外一类是种别顶级域名,共有七个: COM(商业系统), NET(网络机构), ORG(组织机构), EDU(教育系统), GOV(政府部门), MIL(戎行系统), INT(国际机构)。因为互联网最初是在美国发展起来的,所以最初的域名体系也主要供美国使用,所以GOV, EDU, MIL尽管都是顶级域名,但却是美国使用的。只有。COM、。NET、。ORG成为了供全世界使用的顶级域名。相对于于地舆顶级域名来讲,这些顶级域名都是依据不同的种别来区别的,所以称之为种别顶级域名。跟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新的顶级域名也依据实际需要不断被扩充到现有的域名体系中来。新增添的顶级域名是 BIZ(商业), COOP(合作公司), INFO(信息行业), AERO(航空业), PRO(专业人 士), MUSEUM(博物馆行业), NAME(个人)。在这些顶级域名下,还可以再依据需要定义次1级的域名,如在我国的顶级域名。CN下又设立了。COM,。NET,。ORG ,。GOV,。EDU等和我国各个行政区划的字母代表如。BJ代表北京,。SH代表上海等等。自定义的域名部份列在最初级。它的功能主要由它的两个作用来实现的:分别是域名指向以及域名解析,域名指向是指1个域名指到另外一个域名的空间,大致上是与两个域名共用空间是1样的,只是多了1点,指向可以指到另外一个域名的子目录底下。域名解析就是域名到IP地址的转换进程。IP地址是网络上标识您站点的数字地址(如:二0二.一一七.一五七.一二五),为了简单好记,采取域名来接替ip地址标识站点地址。域名的解析工作由DNS服务器完成。
对于于企业来讲,它就是企业通过互联网进行销售、宣扬等流动的标识,与人们时常使用的企业名称以及商标拥有相似的作用。对于于人们在寻觅企业主页、查询有关的商业信息,增强该企业的竞争力都有很首要的作用。并且因为域名拥有独一性、专有性、辨认性、无形性、全世界性以及稀缺性等特性。这便使患上域名成为网络中最首要的无形资产,蕴含着很高的商业价值。
从某些方面来说域名相似于商标,他们之间的共同点是都有必定的标识性以及排他性,并且都拥有广告宣扬的功能,然而因为二者合用的对于象不同,拥有标识性的基础不同,拥有的排他性的基础不同,二者获得的原则也不同,致使了域名维护不能完整依赖于商标维护。
域名以及厂商名称(商号)均可用以区别不同的公司,拥有必定的标识性以及排他性,并且从理论上讲,这类标识性以及排他性都是无穷期的。此外,1般来说域名以及厂商名称(商号)都以注册或者登记为条件。这是它们的共同的地方。然而,厂商名称(商号)的标识性以及排他性要遭到地域规模的限制,拥有地域性,而域名的标识性以及排他性则无此限制,它是全世界性的,因此是绝对于的。此外,从直观上看,厂商名称(商号)1般采用文字的情势,域名则可以以电子数据的情势存在。
并且域名作为企业在电子空间的标志,不但拥有无形资产的属性,而且拥有1般的电话号码所不拥有的知识产权的属性;有的认为,域名是1种可以集商号、商标为1体的全新的知识产权客体;有的从域名的商标效应方面斟酌;有的将之归入商誉;有的明确列为与商标、商号并列的商业标记权;有的着重于探究域名的独一性以及作为相对于有限的资源稀缺性,以此说明其无形价值与知识产权的内在关联。这就抉择了域名维护问题必需有1套独立的维护法子来调剂维护。
2、域名的获得
为了加强对于互联网络域名的管理,我国于一九九七年五月三0日了《中国互联网络域名注册暂行管理办法》以及《中国互联网络域名注册施行细则》,作为我国首部关于域名管理的行政规章,该域名管理办法明确规定:
域名的获得有3种方式:(1)注册获得:作为域名原注册者的许可人将其所有的注册域名的使用权有偿授与被许可人。许可后,许可人仍保存该域名的所有权,但丧失了该域名的使用权,并获取使用费;被许可人取得该域名的使用权,并应支付使用费。
依据《中国互联网络域名注册暂行管理办法》以及《中国互联网络域名注册施行细则》的规定:国务院信息办及其常设机构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是我国互联网络域名系统的管理机构;凡在中国境内注册域名,应该按照该办法办理;域名注册申请人依据法定程序申请,并对于其选择的域名负责,在其了解的规模内,保证不损害任何第3方的利益;依照“先申请先注册”的原则受理域名注册,不受理域名预留;注册域名履行有偿注册以及年检轨制,可以变更或者注销域名,但不准转让或者买卖;在中国境内接入中国互联网络,而其注册的顶级域名不是CN,比如是某个国际通用顶级域名或者某个外国域名,也必需在CNNIC登记备案。
并且从注册域名的主观方面来看有3种行动属于歹意注册行动 (1)注册或者者受让域名是为了出售、出租或者者以其他方式转让该域名,以获取不正当利益;(2)屡次将别人享有合法权益的名称或者者标志注册为自己的域名,以阻挠别人以域名的情势在互联网上使用其享有合法权益的名称或者者标志;(3)注册或者者受让域名是为了侵害投诉人的名誉,损坏投诉人正常的业务流动,或者者搅浑与投诉人之间的区分,误导公家。这3种行动不予注册。
(2)转让获得
转让:作为域名原注册者 的转让人将其所有的注册域名的所有权有偿让渡于受让人。转让后,转让人丧失原注册域名并获取转让费;受让人取得该注册域名,并应先行支付转让费。此种交易情势最为常见。
(3)合作获得
合作:域名注册者以其所有的域名作为无形资产投入与别人合作经营,以获取投资回报的方式。
依《合同法》的规定,域名获得交易合同可分为口头情势、书面情势以及其他情势的司法解释中“书面情势是指合同书、信件以及数据电文(包含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流以及电子邮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情势。”网络环境下的电子邮件、电子数据交流所构成的合同一样拥有法律效率,可以作为域名获得的根据。
3、域名的法律维护
在网络上,域名是商业竞争以及网络营销中首要的策略性资源,也是1种有限的资源,域名是企业无形资产的1部份,企业应答域名充沛注重并切实维护,否则将对于本身利益发生不利影响。域名的法律维护便是对于域名所有人的法律维护,即企业无形资产的维护。我国对于域名的法律维护通过下列方式实现:
(1)民法维护
我国《民法通则》第五条规定“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权力受法律维护,任何组织以及个人不患上侵略”。即,域名作为无形财产或者智力成果,只要是合法获得且未侵略别人的在先权力即受法律维护。具体的说,域名所有权人对于其具有的域名可依法进行持有、树立并经营相干网站或者网页、获取经济利益、抛却、闲置、捐赠、转让、许可、合作等流动。任何非法干预都应承当相应的民事责任,权力人有权取得行政、司法救援。
(2) 知识产权法的维护。
首先,域名作为1类新兴的知识产权拥有知识产权性,合用知识产权法1般原则。域名是1种专有权,权力人垄断这类权力并受法律维护;权力人之外的第3人不患上侵略这类权力,未经权力人赞成,不患上享有或者使用该项权力;权力人对于这类权力可以自己行使,也可转让别人行使,并从中收取报酬;域名权在法按期限内产生效率,它以注册而发生,以续展(定期办理继续注册的手续,并缴纳相干费用)而持续,以不续展而歼灭(任何其他个人或者组织都可依“先到先有”原则享有之)。
须尤其说明的是,域名不拥有1般知识产权的严格地域性,而拥有全世界性,1般可依属地原则或者属人原则处理触及域外的相干法律争议。
(3)在先权力人的法律维护
在先权力是指在某1个域名注册生效日前已经对于该域名中间的辨认部份(即前例中的“ABCDE”部份)享有法定权力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其中,域名与商标因其共同的辨认性而引起了大量的法律冲突,笼盖规模触及众多有名厂商及其驰誉商标。
司法实践中,法官常常根据民法、商标法、不正当竞争法及相干专门法而将天平偏向在先权力人。并且规定了以相同或者近似别人注册商标名称做网域名称,并在网站促销与他们人同1类或者相似商品的,形成商标侵权;以相同或者近似别人注册商标做网域名称,并在网络促销,但商品与别人商标商品并不是为同类的,不形成商标侵权;以相同或者近似的别人注册网域名称作为商标名称,就网域名称的独创性、知名度、商品的关联程度等斟酌,商标有误导公家之虞,网站所有人患上以申请商标注册无效。同时,在先权力人常常拥有强大的政经优势,对于有关域名政策与法律的制订拥有巨大的游说气力。
在我国,现行域名规范性文件主要是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互联网络域名注册暂行管理办法》,该文件体现了较为浓重的政府监管的象征。北京市高档人民法院办公室二000年八月一五日的《关于审理因域名注册使用而引发的知识产权民事纠纷案件的若干指点意见》则主要参考了ICANN及美国的法律,拥有光鲜的时期特性。二000年一一月一日,CNNIC了《中文域名争议解决办法(试行)》,并授权CIETAC作为我国国内第1家中文域名争议解决机构。二00一年七月一七日, 最高人民法院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触及计算机网络域名民事纠纷案件合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该司法解释自二00一年七月二四日起实施。这标志着中国域名法制建设进入了1个斩新的阶段。
从目前的司法与仲裁案例分析,驰誉商标权基本取得了有效的维护。在某些个案中,跨>,!
篇8
关键词:网络消费者 消费者权益保护 网络交易
网络交易这种新型的交易方式已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喜爱和欢迎,这都是互联网发展和普及的结果。方便、快捷、高效等等优势都是网络交易以外的交易方式所不能做到的。所以,网络交易能够很好地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青睐。将网络交易与传统的交易方式相比,网络交易的出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转变,人们不再受到传统交易方式的束缚,拥有了相对自由的网络交易形式。然而网络本身就是不安全的,网络交易中消费者的权益有潜在被侵害的可能性,这就是网络交易的不足之处。
1.保护我国消费者在网络交易中合法权益时存在的问题
1.1消费者的安全权、隐私权在网络交易中受到侵害
在网络交易中,消费者由于需要提供详细的个人信息和资料即包括姓名、身份证号、家庭住址、联系方式等内容甚至还必须拥有个人电子账户如支付宝、网银等才能完成交易过程。消费者提供的信息可能会受到黑客攻击,因为网络上的信息流动很快,这就相当于把个人隐私暴露在了光天化日之下。根据信息,黑客很有可能会盗窃消费者电子帐户和密码等信息,给消费者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甚至会有不法分子为了谋取经济利益,将窃取的信息进行贩卖、伪造和篡改,这种情况的出现使消费者的隐私收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
1.2在网络交易中,消费者的退货权、损失赔偿权不能很好地得到保障
传统交易方式也有自己的优点,比如说,消费者可以看见货真价实的商品,了解商品的质地、性能及其好坏,只要一旦发现问题就可以马上与经营者联系,并告知,消费者就可以得到及时的反馈。然而网络交易就没有这样的优势。消费者无法体验到商品的质地、性能、质量,这样就会给人不确定性,而且在网络交易中的商品,消费者不能够使用,这样消费者对商品的好与坏就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当消费者收到商品后,即使发现了商品在质地、性能、质量等一些方面存在问题,消费者也很难退货。在这方面经营者做的很不到位,他们总是用一些理由来为自己推卸责任,为自己规避责任。这是一种非常不负责任的现象。在传统的消费模式中,如果消费者由于商品或服务造成消费者人身或财产损害的,根据相关法律,《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的规定,在这些方面受到侵害时,消费者有权利向经营者或生产者索取赔偿。关于商品方面,只有经营者或厂家知道了解的最清楚。当消费者发现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要求赔偿时会因为没有营者的实名审查和登记等一些信息得不到赔偿,而且由于网络的虚拟性、数字化而导致取证难、无法追查、管辖权属、侵权责任难认定等一系列问题,使得消费者权益收到侵害时由于缺乏立法依据难以切实得到保护和救济。
1.3立法的滞后,存在缺失
事物是在不断地发展、进化的,事物的发展、进化必然导致相关法律的相对滞后性,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理论,只有具有良好的法律保障,使法律具有时代性,才会对事物的发展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否则只会阻碍事物的发展,网络交易亦是如此。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网络交易便开始在我国出现并迅速发展,与之相关地出现了很多新问题、新事物。但是,迄今为止,我国对网络交易消费者方面的立法仍然相对滞后。例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主要是针对传统交易中消费者权利的保护,而网络交易具有特殊性,比如消费者的知情权、隐私权、安全权、损害求偿权等内容,与传统交易相比较,又呈现出新特点,需要法律对其完善等等诸如此类与网络相关的问题。
2.我国需要完善网络交易中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相关法律
2.1完善相关立法,提高网络的市场准入门槛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合同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侵权责任法》、《商标法》、《广告法》、《食品安全法》等等还有大量的法律规章制度来保护在网络交易中消费者的权益,并且还有一部分对经营者经营的规范化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我们特别需要注意的是2004 年 8 月颁布的《电子签名法》,它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在立法方面来对网络交易进行规范,可见国家对网络交易中的一些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这部法律的制定承认了数据信息和电子签名的法律地位,使得经营者的信用程度在消费者心中有所提升。但是这部法律还是不完善的,它并没有指出如何对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进行保护。在2010 年 5 月,《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称《暂行办法》),由国家工商总局正式颁布,它的颁布又为网络交易中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添加了一堵坚实有力的墙,它是一部规定了网络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的行政规章。《暂行办法》能够很好地补充《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合同法》、《民法通则》的不足之处。然而,不管怎么说网络对于人们来说还是一个新事物,相关的法律法规肯定会有一定的缺憾,立法也还处于刚萌发阶段,不成熟是它的一个特点,所以《暂行办法》肯定会有不完善之处:
《暂行办法》立法层级较低,其立法层级只是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的监督由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监督和负责,而且仅仅只是一部行政规章。而且不能有效明确相关部门职责范围,来保护消费者的权益。从法律效益方面看,该规章的权威性和约束性就会受到一定影响。在一些发达地区,它们都以法律的形式表现出关于网络交易中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其立法层级较高,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所以我认为应该提高我国立法层级来对网络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进行管理并且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下,有效协调各个部门共同配合和监督,使消费者的权益能够得到切实保障。同时,提高立法层级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衔接。
2.2建立和完善网络纠纷处理机制
网络纠纷解决机制是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最后一道防线,其有效运行直接关系到消费者权益的保护。鉴于网络交易的特殊性,建立在线仲裁机制、建立和完善网络投诉机制、完善法院管辖制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便利、低成本、及时,以保证救济道路的通畅,网络纠纷得以快速公平公正地解决,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2.3网络交易中商户的信息披露制度
由于网络交易中有些信息是非常有必要的,而有的信息对网络消费者而言并不重要,所以,相关规定可以引导,将网络商户提供的信息分为必须公布的信息(法律规定强制披露)经营者自愿披露以及消费要求披露的相关信息,这样更有利于电子商务的发展。
总之,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使得网络交易这种新事物,让人们的消费方式逐渐发生了改变,切实保护好消费者在网络交易中的合法权益是一个需要解决的任务。为了这个任务的完成,网络交易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需要完善,拓宽消费者权益保护从完善相关立法做起,增进消费者自身的防范和自我保护,提高网络交易安全性,有效遏制网络欺诈和交易不公平现象的发生等等,这样才能实现网络交易时代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陈迎.我国网络交易中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研究.科技创业.2011(9).
篇9
最近,有关公众号转载作品,有两则新闻值得关注:一是广东中山法院判决了某科技公司微信公众号的擅自转载作品行为构成了著作权侵权责任;二是国内某周刊官方微信账号负责人公开表示将为转载付费,迎来业界一片赞赏。
实际上,按照我国著作权法的现有规定,如果网络媒体(包括微信公众号在内)未经许可转载了其他媒介(包括传统媒体和各种新媒体)的版权作品,就要承担著作权侵权责任。
虽然我国著作权法规定了报刊间转载摘编的法定许可制度,即作品刊登后,除著作权人声明不得转载、摘编的以外,其他报刊可以转载或者作为文摘、资料刊登,但应当按照规定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
也就是说,微信公众号等一众网络媒体还必须按照“授权—付费”模式转载作品,否则就要承担侵权责任。当然,这里所说的微信公众号未经许可转载作品需要承担著作权侵权责任,这种侵权责任的承担一般是由公众号的使用者或经营者(内容者)来承担,腾讯公司作为微信平台提供者,是技术服务性质的网络平台提供方,一般不需要承担内容传播方面的著作权侵权责任。
由上面分析看来,前述两则新闻所报道的公众号转载侵权和转载付费,似乎就是天经地义的应然之举,但笔者认为,其实不然。
围绕报刊间转载摘编法定许可制度是否延伸至网络媒体,我国立法与司法实践曾经历了一个颇为曲折的“斗争”过程。著作权法创设了报刊间转载摘编制度,但这种制度被网络媒体的出现和迅速兴起所打破。网络媒体海量、高速传播作品的特点,迫切要求作品传播实现高效率、顺畅化。
为了满足网络媒体的这种现实需求,最高法于2000年颁布了《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其中第三条规定:“已在报刊上刊登或者网络上传播的作品,除著作权人声明或者上载该作品的网络服务提供者受著作权人的委托声明不得转载、摘编的以外,网站予以转载、摘编并按有关规定支付报酬、注明出处的,不构成侵权。但网站转载、摘编作品超过有关报刊转载作品范围的,应当认定为侵权。”2003年,最高法颁布了该司法解释的修改版,对于上述第三条规定从语义表达方面进一步予以了完善,但基本内容没有变化。
应该说,最高法的上述司法解释的内容还是引起了广泛争议,其争议核心显然就在于传统报刊媒体间的转载摘编法定许可的“特权”是否应该同样给予网络媒体。最高法于2006年颁布了《关于修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决定(二)》,新司法解释删去了原司法解释的第三条,也就是说,历经一部司法解释的三个版本之后,最高法最终回到了“原点”——网络媒体并不适用著作权法所设定的转载摘编法定许可制度。
2012年,最高法《关于审理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进一步规定,上述司法解释(法释〔2006〕11号)在新规定施行后即行废止,并且,新规定明确了“网络用户、网络服务提供者未经许可,通过信息网络提供权利人享有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其构成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网络转载摘编的立法及其解释的争议暂告一段落,但制度设计本身的争议并没有结束。
随着著作权法第三次修改议程的提出,报刊间转载摘编法定许可制度是否延及网络媒体重新引起了立法、司法、学术和实务届的关注,虽然目前的著作权法(修订草案送审稿)第四十八条仍然维持了原来著作权法的旧有规定,但在著作权法修改的研讨会议上,学术界已经指出了目前这种制度设计可能带来的问题,我国著作权行政管理机构和著作权立法部门也已经关注了转载摘编法定许可制度在网络环境下遭遇的困境:
首先,导致媒体间竞争的不公平。网络媒体发展到现在,已经和传统媒体融为一体。未来的媒体形式,应是各种媒体充分竞争、市场秩序井然的众媒体共存形态。将转载摘编法定许可制度仅仅适用于传统报刊之间,已大大脱离实际需要,必然造成媒体间竞争混乱,也彰显了不公平,违反了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
其次,影响媒体的传播效率。网络媒体海量传播作品的特点,使得网络媒体需要传播大量作品以满足传播效率的要求。如果这时候,还要求网络媒体点对点地逐一取得授权,既不可行也不可能,大大违背了互联网时代媒体传播规律,也必然大大降低了互联网时代的媒体传播效率。
三是造成普遍性违法。目前网络媒体的数量难以计量,作为自媒体代表的微信公众号总数就已超过580万,与此对应的是公众号转载作品的普遍未授权、不付费现象。实际上,其他网络媒体转载作品亦是多数未授权、不付费的放任状态。这显然是法律中常说的“普遍性违法”以致“法不责众”的情况。其实,这种“普遍性违法”违反的是不合时宜的法,一定程度上可以称之为法理学上所讲的“恶法”。这个时候,是不是更应该检讨一下制度的科学性并作出适时的调整更合适呢?
可以说,转载摘编法定许可制度,关乎互联网产业的兴衰。与其让网络媒体逍遥法外胆战心惊地享受“违法红利”,莫不如因势利导将其纳入法治轨道,借著作权法第三次修订的历史契机,将报刊间转载摘编法定许可制度进一步发扬光大,将报刊等传统媒体间的法定许可制度扩展到网络新媒体,建立符合报刊与网络间的复合法定许可制度。这样,网络媒体可以名正言顺地转载作品,同时也能实实在在地履行应有的法定义务,保障著作权人的署名权和获酬权等基本权利得以有效实现。
除了修改完善著作权法的规定之外,为了具备切实的可操作性,还应建立和完善两个机制:一是法定许可费用收取机制。建立高效顺畅的著作权法定许可费用收取机制来解决网络媒体海量使用、高速传播的现实问题,应该在现有的法律框架之内制定转载规则,规定计酬标准和付酬周期,只要是权利人和使用者自愿加入该机制,就应该遵守相应的制度。获酬权是著作权人最重要的权项之一。解决付酬问题是互联网时代著作权法最核心的使命。二是责任追究机制和惩罚机制。网络媒体如果违反转载摘编法定许可的规定,还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和其他不利后果,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甚至刑事责任。未来著作权法如果建立了报刊、网络媒体之间的转载摘编法定许可制度,还要制定专门的行政法规或者部门规章来落实这一制度,真正落实众媒体间转载摘编大产业中的著作权人的权益保障。
建立和完善我国报刊、网络媒体间的转载摘编法定许可制度,还面临着一个“与国际接轨”的问题。其实,我国当年建立报刊间转载摘编法定许可制度时,就不符合《伯尔尼公约》的相关规定,为了避免纷争,保护外国作品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国务院1992年颁行的《实施国际著作权条约的规定》第十三条规定:“报刊转载外国作品,应当事先取得著作权人的授权;但是,转载有关政治、经济等社会问题的时事文章除外。”这一规定将内外国著作权人区别对待,虽然有降低我国著作权人的权益保护水平之嫌,但对于媒体产业培育和发展,确实发挥了作用,取得了实际效果。
篇10
关键词:数据融合;神经网络;卡尔曼滤波;强跟踪滤波
中图分类号:TP183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 373X(2009)02 059 04
Neural Network Algorithm Based on STF Filter
LAO Jianwei,ZHANG Guoliang
(Second Institute of Artillery Engineering,Xi′an,710025,China)
Abstract: Algorithm for feedforward neural network based on Kalman filter has some problems,the prediction information is inaccurate,even emanative because of the target model′s inaccuracy,and the larger estimate error makes tracking-disable because of sensors′ error.Aiming at these shortcomings,a learning algorithm based on Strong Tracking Filtering (STF) filter is proposed for training a neural network,it regards all the weight values as the states.The fading factor is introduced,and residuals are forced to have orthogonality or approximately orthogonality to solve these problems.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new algorithm improves rapidity of network′s convergence,data′s accuracy,stability and target tracking performance.
Keywords:data fusion;neural network;Kalman filter;STF filter
0 引 言
移动机器人是机器人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研究分支,它是一个集环境感知、动态决策与规划、行为控制与执行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系统。移动智能机器人通过传感器感知环境和自身状态,而传感器受本身精度以及外界环境干扰等限制,所提供给上层决策系统的数据的可靠性十分有限,不足以满足控制系统的要求。移动机器人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滤波技术弥补了传感器数据采集所固有的缺陷,现已成为移动机器人智能化研究领域的关键技术[1,2]。
针对不同应用问题,提出了多种数据融合算法,如加权平均法,贝叶斯方法、Dempster-Shafer证据推理理论(D-S证据理论)、模糊集理论、估计理论、卡尔曼滤波、概率统计决策理论和神经网络等。
文献[3]提出根据各传感器噪声方差,对各传感器实时测量值进行最优加权融合的滤波方法。该算法复杂度低,但滤波效果不是很明显。文献[4]提出的应用误差反向传播算法在实际应用中收敛速度慢,容易陷入局部最小等问题。文献[5]提出应用离散卡尔曼滤波对数据进行融合处理,但是,由于足球机器人系统是一个复杂、时变的非线性系统,传感器的输出信息没有规律性,所以突变状态的预测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并且卡尔曼最优预测估计对目标运动模型依赖很大,当系统的建模与所研究的真实系统不相匹配时,会出现预测信息不准确,甚至发散等现象。
这里根据神经网络理论及强跟踪滤波器(STF)的特点,将STF滤波应用于神经网络方法中,提出基于STF滤波的神经网络算法对位置信息进行滤波和预测,改进的算法提高了滤波精度和数值稳定性,同时也提高了网络训练速度,以及对目标的跟踪性能。
1 基于STF滤波的神经网络算法
1.1 实验平台
该文实验平台为第二炮兵工程学院独立设计并研发制造的“东风Ⅱ代”足球机器人,如图1所示。
足球机器人比赛是近年来国际上兴起的一种高科技活动。其集机器人学、智能控制、数据融合、计算机技术、无线通信、图像处理、机械学等多种学科于一体,为控制理论提供了一个比较好的实验平台。
1.2 基于自适应卡尔曼滤波的神经网络算法
传统的神经网络存在收敛速度慢,容易陷入局部最小,数据稳定性差等问题。文献[6]提出将自适应卡尔曼滤波应用于神经网络。得到基于自适应卡尔曼滤波的神经网络算法,其中:
状态方程:
(k+1)=(k+1|k)+K(k+1)・
{Ye(k)-h\(k),Yr(k)\〗}(1)
状态一步预测方程:
(k+1|k)=(k|k)(2)
增益方程:
K(k+1)=P(k+1|k)hT(k+1)・
\-1(3)
误差协方差一步预测方程:
P(k+1|k)=P(k|k)(4)
误差协方差更新方程:
P(k+1)=\P(k+1|k)(5)
图1 “东风Ⅱ代”足球机器人
1.3 基于STF滤波的神经网络算法
卡尔曼最优预测估计对目标运动模型依赖很大,当系统的建模和所研究的真实系统不相匹配时,会出现预测信息不准,甚至发散等现象。应用于神经网络的卡尔曼滤波算法在公式推算时进行了泰勒展开,忽略高阶项的数学方法,因此,其状态方程的准确性在工程实践中很可能带来不确定的影响。
STF是一种非线性自适应滤波器,它可以用于一大类非线性系统的状态估计和状态与参数的联合估计。STF使用正交性原理,引入时变渐消因子,强迫残差具有正交性或近似正交性;这样目标模型不确定性对状态估计造成的影响就可以得到解决,同时通过实时调节增益,促使测量残差近似正交,克服由于传感器误差而造成的估计误差偏大导致跟踪失效的现象,从而提高了对目标的跟踪性能。
STF采用在线选择适当的时变增益K(k+1),使:
E{\(k+1|k+1)\〗・
\(k+1|k+1)\〗T}=min(6)
E\=0,
k=1,2,…,i=1,2,…(7)
式(6)是卡尔曼滤波的性能指标;式(7)要求不同时刻的残差序列处处保持正交。已经证明,当模型与实际系统完全匹配时,卡尔曼滤波的输出残差序列是不自相关的高斯白噪声序列,式(7)满足这一要求,因而其不减弱卡尔曼滤波的性能。但在实际问题中,选择的模型不可避免地存在不确定性,因此卡尔曼滤波的输出残差不可能白化。建立在性能指标式(6)和式(7)基础上的STF,引进渐消因子λ(k+1),实时调节增益K(k+1),强迫输出残差近似为高斯白噪声,最大程度地提取输出残差中一切有效信息。渐消因子由下式计算:
λ(k+1)=λ0,λ0≥1
1,λ0<1(8)
式中,λ0=tr\tr\;tr为矩阵的迹(对角线元素之和)。其中:
N(k+1)=S(k+1)-η R(k+1)(9)
M(k+1)=P(k|k)hT(k+1)h(k+1)(10)
S(k+1)=γ(1)γT(1),k=0
ρS(k)+γ(k+1)γT(k+1)1+ρ,k≥1(11)
γ(k+1)=Ye(k+1)-h(k+1)(k+1|k)(12)
式中,0≤ρ≤1为遗忘因子,一般取ρ=0.95。弱化次优因子η≤1是为了使状态估计值更加平滑,可凭经验选定。
应用于传感器信息滤波的STF神经网络算法只需调整卡尔曼滤波基本方程(4)为:
P(k+1|k)=λ(k+1)P(k)(13)
结合式(8)~式(12)、式(1)~式(3)、式(5)、式(13)便构成基于STF滤波的神经网络算法。
W(k+1|k)=W(k|k)(14)
W(k+1)=W(k+1|k)+K(k+1)・
{Ye(k+1)-h\}(15)
K(k+1)=P(k+1|k)hT(k+1)・
{h(k+1)P(k+1|k)hT(K+1)+P(k+1)\〗-1(16)
P(k+1|k)=λ(k+1)P(k)(17)
P(k+1)=\・P(k+1|k)(18)
基于离散系统的卡尔曼最优预测估计,其借鉴STF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卡尔曼最优预测估计过程中引进渐消因子,促使测量残差近似正交,最大程度地提取测量残差中一切有效信息。
基于STF的预测估计算法如下:
首先,计算最优增益矩阵:
K(k)=P(k|k-1)hT\ hT+R(k)\〗-1(19)
由此得到状态的最优预测估计值:
(k+1|k)=(k|k-1)+K(k)・
\(k|k-1)\〗(20)
引入渐消因子,调整估计误差方差阵:
P(k+1|k)=λ(k+1)P(k|k-1)-λ(k+1)
K(k)h(k)P(k|k-1)(21)
将STF理论应用于最优预测估计,克服了一般预测方法对目标运动模型的依赖性,并对目标的突变状态增强适应性,提高对目标的跟踪控制性能。通过对前一时刻观测值的测量,可以得到运动目标的状态预测,便于实现对目标的准确跟踪。
2 实验与分析
2.1 网络初始化
首先构建神经网络,然后设置网络层数、各层节点数、各层作用函数、各层初始权值矩阵、评价函数goal、最大循环次数epoch、学习速率η和动量a。
在“东风Ⅱ代”机器人传感神经网络中,传感器信息输入源包括:
(1) 视觉系统传感器,图像采集处理输出的足球横坐标,以及根据采样频率计算得到的足球速度、加速度信号3组;
(2) 机器人自定位信息3组,神经网络输入层有6组输入信息源。
考虑根据机器人与足球的不同状态,采集机器人静止、方位角0°、足球横向运动状态为实验状态,采集400组“东风Ⅱ代”运动过程中传感器输出值作为训练样本,机器人定位信息皆为0;足球定位采样如图2所示。
隐层神经元作用函数采用tansig函数,如图3所示。根据训练效果和经验值,隐含层神经元设计为4组,初始权值为(-1,1)之间的随机数。输出层神经元激活函数为线性函数purelin,如图4所示。学习步长取为0.1,目标误差取为0.000 1。
2.2 滤波训练过程
该算法的实质是将问题转化为状态参数估计的问题,在轮训练过程中,网络的权值与阈值作为滤波器的状态,而网络的输出作为滤波器的观测,即将神经网络中各层连接权值构成卡尔曼滤波的状态向量;网络输出作为滤波器的观测,其系统状态方程和观测方程分别为:
W(k+1|k)=W(k|k)+ΔW
Ye(k)=h[W(k),X(k),k]+V(k)=Yr(k)+V(k)
式中,ΔW为状态更新量;Ye(k)为期望输出;X(k)为输入向量;Yr(k)为实际输出;V(k)为高斯白噪声,其统计特性为E\=0,E\=R(k);h(・)为输入/输出及权值、阈值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
图2 部分传感器输出采样值
图3 tansig函数
图4 purelin函数
隐含层各神经元输入为:
Ii=∑nj=1w1ijxj,i=1,2,3,4
w1ij为输入到隐含层连接权。
隐层神经元作用函数为tansig函数:
y=2/(1+e-2x)-1
则隐层输出为:
oi=y(Ii)
输出层作用函数为线性函数:
y=x
则输出层输出为:
yo=∑4i=1w2ioi,i=1,2,3,4
w2i为输入到隐含层连接权。
隐层作用函数求偏导得:
y/x=(1+y)(1-y)
输出层作用函数求偏导得:
y/x=1
则观测方程中的传递矩阵h为:
h=oi,w为输出层连接权
(1+oi)(1-oi)w2ixj,w为隐含层连接权
0,其他
图5为普通神经网络训练曲线、基于卡尔曼滤波的神经网络曲线与基于STF滤波的神经网络训练曲线的误差变化对比。由图可以看出普通神经网络末段收敛速度缓慢,训练迭代次数最多,基于STF滤波的神经网络收敛速度快,输出精度高。
图5 训练过程
为了比较滤波处理效果,分别应用卡尔曼滤波和STF神经网络对状态观测值进行滤波预测处理。取图像传感器测量误差的协方差矩阵R=0.005I,滤波相对误差由下式求得:
d=|(k)-X(k)||X(k)|×100%
将STF神经网络经过训练后的权值作为最终连接权值,使用随机产生50组检验样本序列,其中部分数据加入突变用于对比滤波结果,如图6所示。
3 结 语
实验表明,STF神经网络对多传感器数据融合,补偿传感器误差,改善传感器性能是有效的。STF神经网络对传感器数据进行融合处理,输出稳定、迭代次数少、突变跟踪能力强,是一种有效的数据处理工具。
图6 两种融合算法预测对比图
参考文献
[1]何友,王国宏.多传感器信息融合及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0.
[2]王仲民,岳宏,刘继岩.移动机器人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述评[J].传感器技术,2005,24(4):5-7.
[3]刘勇,沈毅,胡恒章.精确制导武器及其支持系统中的信息融合技术[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1999,21(4):1-11.
[4]游松,程卫星,王田苗,等.基于任务的神经网络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新方法[J].高技术通讯,2001,11(7):71-75,96.
[5]李群力,傅妍芳.基于Kalman滤波的数据融合研究[J].计算机仿真,2007,24(8):299-302.
[6]Scalem R S.Tepedelenliou N.A Fast Algorithm Training Feedforward Neural Networks\.IEEE Trans.on Signal Processing,1992,40(1):202-210.
[7]Caldwell D G,Reddy K.Sensory Requirements and Performance Assessment of Telepresence Controller Robots.In:Proc.of IEEE Int.Conf.on Robotics & Auto\.1996.
[8]张乃尧,阎平凡.神经网络与模糊控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9]宋海涛.全自主足球机器人决策与控制方法研究[D].西安:第二炮兵工程学院,2007.
[10]熊蓉,张翮,褚健,等.四轮全方位移动机器人的建模和最优控制[J].控制与决策,2006,23(1):93-98.
[11]刘君华.智能传感系统[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
[12]栗素娟,王纪,阎保定,等.卡尔曼滤波在跟踪运动目标上的应用\.现代电子技术,2007,30(13):1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