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疑与学问范文
时间:2023-03-24 05:55: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怀疑与学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生活中,我们常常把学习知识称为"做学问",或者把有知识说成"有学问"。那么,什么是"学问"?
学问有"知识,学识"的意思。如作家老舍《茶馆》第二幕:"您这么有学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学问也有"道理,水平"的意思。比如"王教授这话说得太有学问了!"学问还可以指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系统知识。如《清代学者的治学方法》七:"凡成一种科学的学问,必有一个系统,决不是一些零碎堆砌的知识。"
但我今天着重讲的是它的另外一个意思。顾名思义,学问指的是"学习和询问(知识、技能等)"。如清代学者顾炎武 《日知录・求其放心》:"夫仁与礼未有不学问而能明者也。"许多学有所成的人在学习方面都有这样的体会:学习知识不仅要肯问,而且要善问,故而人们把有知识说成有学问,这不是没有道理的。学问学问,学要肯问。
一个好学生,学习犯难不急于问人,要先问自己,后问人。问己,应反复思考;问人,会受到启发。问,要问准,问得深;因为学习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
学生发现问题的过程,必然是思维的过程。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和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应该是学生潜能和聪明才智的培育者。教师启发诱导得好,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发展得越好,对事物认识的能力就越强,自制能力、自学能力和自立能力就越强,这将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起到良好地促进作用。
我经常向学生提起南怀瑾先生在《论语别裁》里说的:"……学问不是文学,文章好是这个人的文学好;知识渊博,是这个人的知识渊博;至于学问,哪怕不认识一个字,也可能有学问――作人好,做事对,绝对的好,绝对的对,这就是学问。"在《论语别裁》里,南怀瑾先生就勇敢地提出了许多不同于前人的见解,充分说明他是一个敢于怀疑的人。
语文教师要一定要想方设法教会学生愿问、敢问、善问。学常有疑,问则可解疑。解其一疑,便长一智。学既不可缺,问也不可少。"学问常从疑处得"嘛!
愿问:学生在学习知识、思考人生的过程中,自觉、主动地探寻事物的原委、宇宙的奥秘,遇到不知、不懂的地方,会生出疑问,愿意查阅书籍字典,愿意向家长邻居,向同学老师提出疑问。愿问的学生,他至少脱离了被动的学习阶段,在学习上就具有了自发性和主动性,就有了进步的基本动力和保证,往往是一个学生学习进步、成绩提高的开端。
敢问:其实,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不通、不懂的地方,但是如果我们不经常加以引导和鼓励,很多时候学生就会不"敢问","不懂就不懂吧!""又不是我一个人不懂!""这个问题不太重要,干脆别问了!""老师会不会太忙顾不上回答我甚至生气啊?"长此以往,惰性越来越重,学习的主动性丢失了,进步自然就不大了。对于多数来自农村的学生来说,敢于生出疑问,提出问题,会慢慢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口才。
善问:好的学生,不因疑难细小而忽视问,不因问题浅易而不屑于问,更不因怕别人瞧不起而耻于问。他们往往善于在学中发问,在问中求学,边问边学。他们深深地懂得, 要得'学问',不仅要肯问,还要善问。很多优秀的学生就是不断地在生疑、发问、解惑这个过程中不断进步,提高成绩的。
上学期在教学梁实秋先生《我的一位国文老师》这篇课文快结束时,有一个女生突然问我:"老师,'论难'是什么意思?"这个问题我备课的时候注意到了,但我觉得有些同事会忽略它,没想到学生倒是提出来了,我很高兴,在解释了这个词的意思以后,也当众表扬了她。
在安排学生自习《哲思语粹》时,我先让学生看一遍课文,然后提问。可是没有学生举手,我就启发他们:"幸过三杯美酒美,况逢一朵花新?"这句诗词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吗?过了一会儿有个男生说:"前面七个字,后面却是六个字!"我表扬了他,并且告诉同学们,教材的这个地方属于印刷错误,原文是"幸遇三杯酒美,况逢一朵花新?"接着顺便把朱敦儒的《西江月・世事短如》全词抄在黑板上面,再次告诫他们,做学问要敢于怀疑,怀疑老师,怀疑教材,甚至要敢于怀疑字典词典。
这个学期教学祭文中的千古绝调《祭妹文》的时候,教材又出现了两处错误。我先让学生翻译这两句,在学生感到极为困惑的时候我才告诉他们:"s梦幼想"应是"s梦幻想","妆以一念之贞"应是"汝以一念之贞",并且告诉他们,老师是反复查阅了《古文观止》等书籍资料的。再次告诉他们"尽信书不如无书"的道理,告诉他们做学问绝不能盲从。
我国杰出的地质学家李四光有句名言:"不怀疑不能见真理"。打开明星灿烂的科学史册,凡是有所作为的科学家,无一不具有强烈的,勇敢的怀疑精神。
大胆怀疑是获得真理的途径,中国古语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大胆怀疑又是打开科学大门的一把金钥匙。我国科学家李四光就是一个敢于大胆怀疑,勇于探索真理的学者。外国地质学家们,根据陆相沉积产生不出石油的理论,曾断言中国是个贫油国。对此,李四光大胆怀疑。他认为石油的产生,关键不在于"海相"成"陆相",而在于有没有生油和储油的条件。前者是现象,后者才是本质。因此,他根据自己多年来对中国地质构造研究的结果,预言我国石油的远景很辉煌。后来,大庆、大港、胜利等油田的相继发现和开采,完全证实了李四光的科学预见。
篇2
关键词:人文素养;内涵;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30-0103-03
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是一项多元的人文活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前言”部分就开宗明义,强调语文教育应在培养现代社会公民的“人文素养”上发挥重要作用,对于传统的语文教学无疑是一次革命性的变革,是我们驾驭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指向。
何谓人文素养?笔者的理解是:人文素养的内涵至少包括如下层面:对人类社会文化现象的了解和掌握;对人文典故的熟悉与借鉴;对人文语言的感悟与运用;对人文遗产的整合与创新;对人文精神的传承与开拓。人文素养教育的实质和核心归根结底还是关于人的生存教育。包含着对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人格理想以及人类命运、人类社会的思考与探索。即: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妥善解决人的理性、意志和情感等问题,使人的智力、德行、感情、体格处于和谐状态,从而提高人的整体素质,具有终极关怀的意义。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对落实好新课改精神,培养和提高学生人文素养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在新课程“人本思想”的指导下,全面实施人性关怀教育,关注人的发展、人的需要、人的个性、人的价值和人的成长。用教师的人格去塑造学生的人格,用教师的心灵去感召学生的心灵,用教师的精神去影响学生的思想。要注重每个学生的真正发展,注重对学生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下面,谈谈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的一些粗浅的体会。
一、加强自身学习,构建个性魅力,让课堂凸显人文之光
教师的个性魅力来源于教师良好的人文素养,教师人文素养的高低又是决定学生人文素质培养质量的关键。语文教师已经不能只是“工具”式的教书匠了,而应该是一个闪烁着人文精神光芒的的文化传承者。从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人文素养提出的要求和挑战来看,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是教师职业的需要,是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竞争与挑战的需要,更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一个具有由衷而又终极的关爱、敏锐而又深刻的感悟、独特而又鲜明的个性、广博而又丰腴的内涵的教师,才会是一个有着良好人文素养的好教师。努力读书和学习、不断提高人文素养、培育人文精神,这是教师成功的必备条件,是教师成长为能师、经师乃至优秀教师的必由之路,也是新课程顺利实施的关键。因此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做到:善于读书、学会学习、与时俱进,不断积累和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思想,拓宽文化的视野,提高思想的高度,同时也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以适应教育的发展。语文课程要使学生有感悟,我们老师首先就要有感悟;要使学生去体验,我们老师首先要去体验;要使学生受感动,我们老师首先受感动。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始终坚持做到多读书、读好书,广泛阅读,多方查资料,多去研究教法,不断充电,逐步养成了心勤、眼勤、手勤的好习惯,有时还会写点下水作文、散文、小说,把思考当成一种沉淀、一种积累、把学习活动当成一种审美享受活动,缤纷的文字散发着馨香的人文气息,还真是其乐无穷。正是初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情趣、风格和魅力,在语文课堂上,才能让优美意境沐浴着学生的心灵,让课堂闪现着人文的光芒。
二、依托课程文本,激发思想火花,让教学更加流光溢彩
语文是依托“文”来体现人的人生观、审美观、价值观的课程,初中语文教材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内涵。语文内容将视角广泛地投向家庭、社会,关注真情、友情、亲情;投向对人生乃至整个宇宙的关爱、反思,渗透着深刻的哲学、美学思想和强烈的思辨色彩。其人文内涵包括生命意识、责任意识、超越意识、宽容意识、尊严意识、思辨意识、自由平等意识等。文学中的美有多种,有昂扬上进欢欣的美,也有缠绵伤感忧郁的美。语文老师当然有责任带领学生进入文学的世界,引导学生感悟丰富多彩的情感。把文学作品或作家人生逸事编成小故事,穿插在教学中,应当是一种很好的审美观、人生观的教育途径。每当涉及到一些大家的作品时,笔者会将作家的人生经历改编成小故事,用生活化的、生动而较有感染力的语言讲给学生听。听故事的过程,也是学生阅读作家人生历程的过程。
屈原“上下求索”的执着,曹操“横槊赋诗”的豪情,司马迁“发愤著书”的坚韧,等等,在这些典故中,学生的灵魂与作家的灵魂产生碰撞,孩子们的心灵自然会受到悲剧崇高的洗礼,更加接近“真善美”的人生境界。如《紫藤萝瀑布》一文,渗透着对生命的感悟,赞美生命的喜悦、美好和永恒。《我的老师》一文,在体会作者依恋、思念老师的深厚感情的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尊敬老师,热爱老师的良好品德。八年级的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一文,作者以自己勤苦求学而功成名就的事实,现身说法,勉励后辈专心向学,刻苦自励,情真意挚,语重心长。通过自己青少年时求学的种种艰辛和现在学生学习条件的优越的对比,说明是否学有所成,关键是在于自己的勤奋与专心与否,赞扬马生的谦虚好学。现在的学生生活水平高了,学习环境好了,但认真学习的人却少了,他们整天抱怨学习很苦,生活单调,没有一点乐趣,缺乏上进心,忘记了“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道理。通过本文的教学,就是要告诉学生:苦和乐是形影不离的,正所谓“苦尽甘来”。孟子也说过:“天之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只有经历了常人难以忍受的苦才能体会到常人无法拥有的乐,这就是“痛并快乐着”的境界 ,这就为学生以后努力勤奋学习、工作、生活提供了动力。
通过文本解读,倾听文本声音,触摸作者心灵,用心体验作品的情境和情感,回应文本中的喜怒哀乐,用心察,用心悟,释疑解惑,这样文本义才能生成,新的视角才会形成。让学生通过阅读,用心感受、体验,走近作者的心灵世界。这样的课堂教学,学生妙语连珠,眉飞色舞,兴致高涨;教师怦然心动,眉开眼笑,神采飞扬,放飞了学生的想象,唤醒了学生的思维,激起了学生的灵性,教学对话闪烁着智慧的灵光,散发着浓浓的深情,透发着撼人心魄的魔力。在教学过程中,要带领学生走进课文,去体悟、去感受。语文教学的灵魂是变,是创新,对人文教育的方法也必须不断翻新。有的文章适合整体感知其精妙,只能采用“囫囵吞枣”式的方法,才可以把握好它的思想;有的文章却适合字斟句酌,仔细推敲才能感知其精髓;有的却需要把二者结合起来。
语文课程的人文性,需要教师在充分挖掘课程人文内涵,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发展的语文教学中来得到体现。所有这些文质兼美的文章,都可以通过教与学来引导学生关爱生命,热爱自然,懂得珍惜亲情、友情,懂得尊重、理解他人,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审美,以健康向上的心态对待生活。我们要让学生不仅掌握语言表达的技巧,还要领悟其中蕴含的人文美,接受精神的洗礼和熏陶,打下“精神的底子”。只有立足文本、关注人本的教学,才不会使语文课迷失方向。在教学过程中,选材和教学过程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理及心理发展的需要。教师应充分利用各部分的内容,加以拓展和延伸,引导学生思考人生与社会问题,培养学生辩证的看问题,全面分析、用心感受体会其中的人文素养。新教材中大量的活动都需要学生观察、发现、探索、合作才能完成,这些活动给学生独立思考、大胆想象、发挥创造性提供了充分的空间。于是笔者在课堂教学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和民主交流,激活学生的创新欲,调动其参与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亲自观察,自我发现,各抒己见,让快乐、轻松、活跃的空气充满课堂,让学生养成创新的意识,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使教学活动流光溢彩,通过学生“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感悟、交流与实践中,较好地实现以人为本、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终极关怀。
三、立足生活实际,拓展实践活动,让人文精神个性飞扬
加强学生阅读实践,让学生在大量阅读中感悟、体验,是提高人文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充分地读的基础上去品味、揣摩、感悟、积累,让崇高的思想,高尚的情操如春雨一般,浸润学生的心田,让他们在阅读中与作品中的人物产生思想共鸣,同喜同悲。可以根据各人的不同情况去指导学生分别去朗读、默读、精读、略读、浏览,让学生在读中领悟,在读中欣赏和吸收,做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中华经典诗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和人文精神的结晶,既为青少年的写作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借鉴,又为青少年提供了做人目标方面的思想启示和行为指导,尤其要多诵读。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悟的、有审美的清泉,就不可以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创造学习情境,拓展实践活动,更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篇3
关键词:活动;人文关怀;目标导向;成才
新课程理念非常重视的一点就是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中体现人文关怀,所进行的活动也必须体现人文关怀。但令人担忧的是,很多活动都只是走过场,造成“热热闹闹过场,冷冷清清收场”,成效很低,究其原因,是部分教师没有真正体会到人文关怀的涵义,以为只要让学生在“动”,就是人文关怀的表现,而缺乏一种学生在活动中自己感知和体验过程。其实这就是没有在活动中真正体现人文关怀。这次有幸去杭州参加了浙江省新生代课堂教学的观摩活动,对思品活动中如何体现人文关怀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活动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导向
我们经常说,思想引导着行动。没有正确的思想导向,就会造成“脚踏西瓜皮,滑到哪算到哪”的情况。例如,在听“负起我们的责任”一课时,叶老师出示了以下几种场景让学生选择。①妈妈生病了需要我去买药,我的作业还没有完成,怎么办?②周末学校安排我们去植树,妈妈叫我去外婆家送好吃的,怎么办?③早上上学的路上,看见一家商场着火了,怎么办?④我家开的食品店里,发现了有过期产品怎么办?
叶老师的目的很清楚,让学生学会在面对责任冲突时,该如何选择?但大家发现没有,第1、2两种场景根本没有冲突,或者说冲突不够激烈。如第一场景,主人公小敏完全可以在给妈妈买好药后再完成作业,既承担好子女的责任又承担好学生责任。其实,完成作业也是承担好子女角色的一个重要表现。再如第二场景,小敏完全可以在植好树后再去外婆家送好吃的。承担好学生和子女两种角色。所以,根本谈不上两难选择,也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相比较而言,3、4例子就好一些了。
二、活动要符合思想品德课的本质属性
活动课的本质属性就是知情意行的统一,要求做到:
(1)活动必须重视学生的认知。例如,在听金老师“走进法律”一课时,教师让学生用肢体语言表示小勇在西湖边看到游船上游人各种各样的姿势。(有东倒西歪,有跷着脚的)并请学生回答是否欣赏小勇看到的场景。“不欣赏”,说明每个人心中都有杆判断事物的秤――规则。通过活动很好地让学生有了一种规则意识,规则是必须遵守的。但有的活动可能如空中楼阁,热闹过了,却什么也没有留下。
(2)活动中必须渗透着对学生的关心。主要体现在两方面。①活动必须尊重学生。例如,听温岭市实验学校张老师“诚信是金”一课,其间有一个“真心告白”活动,要求学生“讲述自己或身边的人曾经做过的不诚实的行为”,这其实是一种隐性的强迫行为,是一种间接的不尊重学生的表现,我们让学生的回答应是自觉而非强迫的,这就是在活动中不够突显人文关怀的表现。②活动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活动必须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做。例如,张老师在上“可持续发展战略”一课时,请同学做了一个调查,“请你调查现场成员愿意成为‘乐活族’的百分比”。调查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学生分组有调查学生的,有调查老师的,现场生成了数据,对环保意识、节约意识和人口意识的教育顺理成章,而且很有说服力。学生在调查过程中本身就是一种认知、一种体验、一种反思。
(3)活动必须引导学生去理性思考。没有思考的活动其实就是一种无效活动,并且这种思考要理性,要全面,不是对学生进行简单的灌输。例如,在听吴教师“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一课时,对网友的热情邀请,要不要去见。学生有两种观点:要见,不要见。并各自阐述了理由。但教师引用了大量反面材料来阐明自己的观点:网友是不能见的。这就很有可能会造成一个认识上的误区,所有网络上的人,所有我们不认识的人都是坏人,不利于学生形成对社会的全面正确的认识,所以活动中必须引导学生去进行科学理性的思考。
三、活动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只有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才会让学生有话可讲,才能真正表达学生自己的思想,才能有真情实感的流露。例如,听张老师的“世界文化之旅”,老师给学生播放了一个很好的短片《家有儿女》,里面出现了迈克和中国家庭的文化冲突,然后让学生表演,中国父母,国外父母对儿女周游世界各会有怎样的反应?
学生表演了中国父母对儿女周游世界的反应,我觉得非常不错,如一组同学表演:子:妈妈,我想去周游世界。母:我没听错吧,不要做白日梦了,书都没读好,想去周游世界了,还不快点做作业去!同学表演非常逼真,因为这是他们真实的体验,当他们提出去和同学玩等类似的情景的时候,经常会碰到父母这样的反应。
学生同样表演了外国父母对儿女周游世界的反应,子:妈妈,我想去周游世界。母:好,好!这正是我所鼓励的,去吧,去吧。让人感觉有点假,这也难怪,因为孩子没有在国外待过,并不真正了解国外父母对子女这一举动的看法。所以,表演时,也就并非是学生真情实感的体现了。只是一种猜测而已,无法真正达到教学目的。所以,所选素材是否结合实际也是是否体现人文关怀的一种表现。
篇4
关键词:淮安运河文化;运河文学;价值探讨
文化是一个地区的灵魂,文化遗存是一个地方文化之根。千百年来,京杭大运河养育了两岸人民,造就了灿烂的大运河文化。淮安是大运河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与扬州、苏州、杭州相比,她成为名符其实的“运河之都”。运河文化是淮安最具代表性也最富特色的文化。但是,从文学层面切入研究淮安运河文化的不多见。文学在助推文化发展中的确可以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在研究文化上如果忽视了文学,就使得文化研究走向了盲区,徒然有了形式而缺少深刻的内涵。淮安运河文学源远流长、积淀深厚,尤其是明清长篇小说取得了辉煌灿烂的成就,可是却缺少系统的梳理研究。在此背景下强调弘扬淮安运河文化,也就显得苍白得许多。
一、淮安运河文化的涵蕴
淮安地处淮河尾闾、苏北腹地,淮河、大运河、古黄河、盐河四水穿城,洪泽湖盘踞其间,境内河湖交错、水网密布,是一块独具特色的水乡宝地。所以研究淮安运河文学离不开水文化背景。因水而居的人们历代相沿、繁衍生息,而水的平和及灵性、幽柔及情韵,濡染了人们的心灵,养成了他们的淡雅、包容、宽容的性格和心境。两岸秀丽的风光,陶冶着人们。人们在这样的环境中和睦生活,便形成了独特的风俗习惯、民风民情、文化景观。如饮食、绘画、杂技、丝织、园林、戏曲、文学、大河文化等,犹如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在彰显运河文化的丰富多彩。所以,运河不仅是一条黄金水道,更是一轴文化长廊。运河文化主要包括燕赵文化、齐鲁文化、吴越文化。运河江苏淮安段是精彩的一笔,值得大书特书。水的特征得到进一步彰显。“大湖文化”本身就具有其深广的一面。人们在这种以水为中心展开的文化中感受其运河文化的灵魂思想,人们在运河文化的氛围中,耳濡目染,熏陶其脑,浸润其心,使一代一代运河人承载者大运河的文化基因。“文学的内在张力表明文学传统的基因代代相传。大运河无疑承担起文学精神与人文关怀的历史传承的重任,勾连起古今文人的血脉相通。”[1]在此文化背景下,古代的文学家,如罗贯中、吴承恩、施耐庵、刘鹗等都受到运河水的滋养;现代以降的大作家中,如吴强、陈白尘、陈登科、袁鹰等无不受到运河文化的陶冶。在他们的作品中又极其繁富,极其自然地彰显运河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淮安运河文学精神的凝铸
源远流长的淮安运河文学囊括了文学所有的形式,比如西汉枚乘、枚皋的辞赋;东汉陈琳的诗歌;南朝鲍照、鲍令晖的诗、文、赋;张耒的诗词;施耐庵、罗贯中、吴承恩、刘鹗、吴强、陈登科等的小说;邱心如的弹词;陈白尘的戏剧;袁鹰的儿童文学,等等。有些文学样式是由淮安运河文学作家独创的,比如枚乘创立的“七体”。“可见淮安运河文学对中国文学的特别的贡献。在多元发展中,又以小说成就更高,这是由于水环境中生活的人们更富于水的灵性和水的意境的阔大及其丰富的想象和诗意的建构,于不知不觉中‘水’成了一些小说的背景,对水的描写甚至超越背景功能而成为整篇小说结构的中心。”[2]
水生万物。人们对水的亲近与敬畏,衍生了内涵丰富的“水文化”。淮安得名于淮水,有人说历史是从水路进入淮安的。淮安因水而盛,也因水才有淮安的千古沧桑。水文化构成了淮安最具特色的文化,从而建构淮安特定的地缘文化,表现在运河文学描写的文化景观、风俗习惯、民风民情等提供的空间特质;也表现在运河文学记述了大量的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等而凸显的区域文化的由来与发展而提供的时间特质。时、空特质的交叉、碰撞、融合,便构建起运河文学的地域文化体系。在淮安运河文学中,运河两岸的文化景观、民风民俗、人性人情和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等虽然描写得丰富多彩、生动活泼,但这还是运河文化的表层结构,指文化诸层次中多有历史沿革的精神价值体系,包括宗教、哲学、道德观念、处世之道、行为准则、风土风俗、语言规范等种种意识形态。运河文学的文化价值更在于揭示了运河文化的深层结构,指一个地域群体乃至民族群体历史的积淀中形成的固定心态,一种文化中既不易产生律动又不易发生突变的心理层次。文化表层结构是动态的。而其深层结构则以恒常的稳定为常态。文化深层结构即文化性格,它渗透于日常生活中的文化行动中,既可见于某一文化区域乃至某一民族中个体的举止和心态,又可见诸同一文化的群体政治行为,同时呈现于该文化历史过程的规律性中。在这样的文化层次结构中,文学艺术家的人格也双重化为社会人格和自我人格。社会人格是人格结构的表层,是人格的非本质的部分;人类群居的生存特点,要求人们和睦相处,实现群体和谐,每个人都必须约束自我,认真扮演社会的某种角色,从而形成社会人格,它保障的是世俗生活的幸福愉快;自我人格是人格结构的深层,体现着内在的自我和人格的本质,它获得超然物外的精神享受的依据。
三、淮安运河文学精神张力的彰显
1、带动江苏运河文学的发展。现在的江苏共有11个地级市,大运河在江苏流经8个地级市,覆盖了江苏面积三分之二强,可以说江苏运河文学构成了江苏文学的主流。运河文学的重量级大师都与淮安有密切的关系,可以说淮安是江苏运河文学的龙头,处在轴心地位,影响着江苏的“汉文化”和“吴文化”。
2、提炼淮安文化的精神。淮安运河文学的精神折射出运河文化精神在开放、包容、创新上的聚合,进而凝炼出求真、求实、求美,奋进、推进、上进的淮安精神。
3、激活淮安旅游文化的发展。借助运河文化的载体,深度挖掘淮安运河文学的文化内涵,彰显淮安水文化的亲和力,吸引更多的人来淮旅游或投资,带动旅游文化的发展,拉动淮安经济增长,提升淮安城市的文化品位,扩大淮安的知名度。
4、推动淮安文化强市的建设。代代相传的文化创造的作为与精神,从观念、态度、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上,孕育、形成和发展了渊源有自的淮安地域文化传统和与时俱进的淮安文化精神,它滋育着淮安的生命力,催生着淮安的凝聚力、激发着淮安的创造力、培植着淮安的竞争力。这是历史赐予淮安人的宝贵财富。具有前瞻眼光的淮安应该提出文化强市的目标。文化创造的“作为”,有很大一部分是由文学来担当的,而淮安运河文学可以成为文化强市的方阵支撑。
5、提升淮安城市文化的品位。大运河沿线城市都是依托运河而建,淮安在大运河沿线几十个城市中地位显赫,特别是明清时期的淮安经济发展到了鼎盛,这时出现五大中心(漕运指挥中心、河道治理中心、漕船制造中心、漕粮传输中心、淮北盐集散中心)是淮安运河文化的典型代表。在运河江苏段的8个地级市中,国家文物局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淮安名列其中,既说明淮安“运河之都”地位的名符其实,也说明了淮安文化底蕴的深厚。通过淮安运河文学内涵的挖掘、潜在价值的开掘,进一步激活城市发展的活力,提高城市文化的核心竞争力,提升城市文化的品位。
源远流长的淮安运河文学在千百年历史上积淀出自己的精神特质。努力探索这种精神具有的张力带来的辐射影响的效果,引起世人对淮安运河文学生态系统建设的关注,推进淮安运河文学事业、运河文化产业的双轨发展,实现历史与现实、精神与物质的互动效应――淮安运河文化孕育了运河文学,淮安运河文学又丰富光大了运河文化。(作者单位:淮阴工学院人文学院)
篇5
论文摘要生命价值追寻和良好的人文素质是高职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必备条件。大学语文教学立足人文性目标定位,借助经典篇章,关注学生精神世界,探寻生命意识和人生价值,对于构建和谐校园具有现实意义。
教育的最初目的是关注人的生命,然而,在这样一个将实用功利哲学发挥到极致的消费主义年代里,本着实用性的高职教育中,似乎只有学科专业知识才获得了合法性,而人格的塑造与完善、审美情趣的养成、意志力的磨练、为人处世之道等难以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实现。
作为人文教育工作者,不仅需要传承知识,同时要从民族文化传承与文化安全、受教育者的审美情感教育、对生命的理解和欣赏等角度来审视《大学语文》教学的社会功能。
1、人文关照、生命呼唤是来自时代需求
每年的l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可见精神健康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目前,据世界卫生组织权威统计,抑郁症已经成为世界第四大疾患,成为影响我们健康成长的隐形杀手。高校作为缩微的社会形态,这种症状对大学生的影响也日趋明显。目前在全国各高校陆续发生学生自杀案件是对这种现象的诠释。
一份反映近几年大学生生命观现状和未来的调查显示,“有超过10%的大学生对生命持漠视态度”,遭遇挫折时有“1.7%的人想到用结束生命来解决”,在对待大学生自杀行为上,“16.7%的人认为可以理解”,在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甚至有接近1/3的人承认自己也曾产生过轻生念头。当代大学生生命意识淡薄问题已经成为学校教育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也成为全社会关注的话题。构建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凸显崇尚生命、注重生命的人文价值,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健全人格的人,是当前大学生生命及人文教育的必由之路。
《大学语文》以人文性为价值取向,蕴涵着丰富的人生哲理思考和智慧资源,能培养学生汲取正确对待生活并且适应生活的精神养料;在与语文的对话中得到精神的滋养和生命愉悦的享受,并对人生善恶进行鉴别,积累人生经验,张扬人性美,对人的生命发展起着核心性的决定作用。在大力推行建设和谐校园的今天,《大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与人文关怀教育,不仅能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而且能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是语文人文性的有效体现,更是和谐社会与和谐校园的强烈召唤。
2、树立健全人格、培养人文素质是大学语文的目标定位
语文课程性质应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所谓工具性,即语文的实用功能,听说读写;所谓人文性,就是“精神性”,“人文教育”就是“精神教育”、“立人教育”。“人文性”,从感性的层次讲,是对人的理解,对人的容忍,对人的接纳,对人的尊重,对人的爱护和关怀;从理性的方面来讲,是对人终极价值的追寻,对人类命运的忧患。文学是人生的另一种存在,充溢着真情真性、至情至性的生命美学。
《大学语文》以经典作品的赏析为主,通过具体作品的解读,还原一种生命精神,使学生感动于这种生命状态;或者通过作品的解读,将一个时期的文学精神揭示出来,使后人感奋于这样的精神形态,从而达到通过文学来认知社会与人生的目的。通过这样的语文课,学生可以获得安身立命的基础,从而成为一个真正有文化"根"的中国人。把人文精神贯注到整个语文教育过程中,关注入的精神世界的构建和人格养成,对现代社会日趋严重的人的精神异化现象给予纠正,为人的全面发展开辟道路。通过读经诵典的过程,体验《诗经》、《楚辞》的古朴、俊雅,诸子百家的睿智、博大,秦汉时代的雄浑、豪迈,魏晋时期的自然风骨,唐诗的典雅和谐,宋词的飘逸灵秀等,使民族文化重新弥漫于校园,净化学生浮躁的心态,重归健康和充实。
3、探寻生命意识,关注当下人生是大学语文课程内容
3.1 传统文化传递生命意识。大学语文中的经典文本是几千年来先哲智慧的结晶,反映的是前人的生活与情感。古代文学作品中沉淀了诸多母题--爱情婚姻、人生价值、仕与隐,这些话题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生命的探寻、自由人文的追求。
事实上敬畏生命,爱身养生、安贫乐道理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源远流长,我们可以透过经典文选,看到国人“倡导贵生、重生,尊重生命、强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孔子讲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这实际上是人们对一切生命的尊重、关爱、敬仰和维护。而儒家经典中所透露的“忧道不忧贫”,则体现了一种达观的快乐情怀。“君子固穷”,不仅透露出安贫乐道的忍耐力,同时更是一种对生命的安顿和精神的超越。陶渊明的“纵浪大化中,无喜亦无惧”是对生命的豁达、“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澹远宁静的生活态度;“千古第一文人”苏轼的诗文中浸透了一种旷达超脱又积极向上的生命态度和以山水审美消解生命悲苦的东坡人格。在这种经典人文关照中,体会出怎样以坚强的意志应对磨难和挫折,以对生命执著的眷恋和对社会的强烈关注支撑自己走出困境。
3.2 经典阅读审视当下人生。对大学生而言,现实世界的、悖论、问责是最真实不过的,人文教育唯有穿透现实,方能承受生活的重压。大学语文课程面向的多是大一新生,正面临着对自身的重新认识定位、自我与他人关系的调整,以及成长过程中接踵而至的挫折,加之对青春、爱情等问题的敏感、困惑和茫然,使他们迫切的需要获得指引和帮助,更容易从阅读中寻求人生经验和价值导向的指引。教学过程中可因地制宜,结合不同的文学作品的阅读,因势利导,与学生现实世界结合。如《伤逝》教学过程中,提示学生可以尝试进行角色代入和角色转换,探讨涓生对待职业的态度和失业后心态等问题,引导学生体会不同的叙事视角叙述效果差异的同时,学会对生活中出现的人际关系障碍等学会换位思考。通过分析涓生的懦弱和缺乏责任感,在困难面前没有和子君携手面对,而是选择退缩与逃避,引导学生思考个体生命在爱情中的责任;而子君在这一失败了的爱情中所体现出的欠缺,则是经济未能独立以及由此引发的自我丧失与人格依附等问题。
4、因势利导、倡导真爱的途径渗透大学语文生命与人文关怀教育
《大学语文》的人文性要求授课教师要关注人生,以人为本,教学要用文本的积极因素去引导学生们在生活中做积极乐观、勇往直前的人。
4.1 因势利导,榜样激励,培养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大学语文教育中需要因势利导,激励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充分发挥文本中榜样的示范教育作用。许多作家的人生经历、选择以及由此体现出的人生观是蕴涵其间的人文精神最生动的体现,对学生具有垂范作用。鲁迅为改变和提高国人的精神素质而选择的弃医从文,并在时代的风雨中以深邃的目光和坚毅执着的勇气持续发出自己的声音,显示了铁骨硬汉不屈不挠的人格魅力。巴金一生对真善美的执着追求,和晚年后对自己的严厉解剖和批判,更是对自我人格不断追求完善的典范。此外,郁达夫的率真、徐志摩的浪漫、汪曾祺的冲淡、北岛的叛逆都以其独特的人生选择来展示和丰富着人文精神的不同侧面。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作家人生选择的关注,可以感受其中的人文精神,影响、鼓励和安慰着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在形成中的大学生,对其健康完善之人格的形成颇具影响力。
作品本身的内涵往往蕴涵着丰富的人生哲理。王蒙的《安详》倡导一种雍容大度的生活态度,而不纠缠于琐碎小事的困扰;法国思想家蒙田的《热爱生命》里,倡导人生要过得“丰盈饱满”,“领略美好时光”;英国著名女作家伍尔芙的《笑的价值》认为微笑面对人生的心态能“帮助我们保持平衡感”,可以像“利刃一样应对外来的矫饰、虚套和压抑”,只要能认清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就能微笑面对花开花落、云卷云舒。
4.2 倡导真爱,以关怡情,燃起生命的热情。真实鲜活的生命是充满七情六欲,在我们生活的道路上,亲情、友情、爱情于我们而言仿佛就是我们需要呼吸的空气,但在生活中往往我们会有呼吸艰难的时候:家庭遭遇重大变故;友情陷入谷底;爱情触礁搁浅……面对如上情况,该如何理性应对?文本中的课文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参照:《祭十二郎文》《追悼志摩》《怀念萧珊》,或哭亲人,或悼友人,心情郁结忧伤,但在哀伤中仍有对生活的美好展望;《关雎》《静女》《蒹葭》等篇章,或表达两情相悦的缱绻深情美好,或表达“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痴情守望。所谓“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在山光水影的熏陶中,心灵的狭隘、偏激、冲动、暴怒、苦闷、创伤都可得到修复。“海上明月共潮生”的《春江花月夜》展现青春洋溢之美;“东南形胜”、“烟柳画桥”的《望海潮》展现风情之美;《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富有诗情画意;《瓦尔登湖》寂寞、恬静、智慧……这些课文提供了丰富的审美视角,用山水的灵秀、壮阔、幽深、诗情画意来涤荡心灵的埃尘,让我们去体味生命的美好,愿驾生命之舟徜徉在人生之路。
参考文献
[1] 叶澜等.教育理论与学校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 叶澜.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J].教育研究,l997(9)
篇6
林崇德:创新人才培养不能怀有功利心理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林崇德在就高校与高中合作开展创新人才早期培养问题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中小学阶段是学生探索内心世界、自我发现的阶段。这一阶段的探索不一定与日后从事学术创造性工作有直接联系,但却是个体创新素质形成的决定性阶段。没有基础教育阶段创新素质的奠基,任何创造性人才的成长都是一句空话。但基础教育阶段不宜提拔尖创新人才的概念,基础教育阶段应加强的是创新精神的培养。
创造性人才的核心素质包括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人格,创造性人格即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尤为重要。实现创造性人格培养目标,关键在于转变教育观念。在高校与高中开展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合作中,创造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创造力发展的育人环境,还要采取切实有效的培养措施;既要重视学校教育,还要重视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在学校教育中,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知识教学与创造性实践相结合,东西方教育方式、模式相结合。总之,创新人才培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成才的影响因素有很多,不能以是否培养的每一名学生都实现教育者的设想而判断探索是否成功。推动者不能怀有功利心理,应避免跟风,因材施教。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2012年6月30日)
韩潮:中学语文课堂应承担一定量的哲学教育功能
每个高中生都会在高中政治课上接受一些基础的哲学教育,但
篇7
我们要培养学生质疑,就要善于按照不同年龄的学生的心理特点,利用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产生疑问,找到语文学习的钥匙,这是学生创新的起点。质疑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积极思维的过程,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新的冲动。质疑是创新的开始,也是创新的动力,创新来自质疑。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要创设情境,激励学生大胆质疑,引导学生善于质疑,从而启迪创新思维。
一、名言激励,引导学生愿意质疑
古今中外,有许多关于质疑的名言。如:孟子的“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程颐的“学者先要会疑”。张载的“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宋学家朱熹曾说过: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明代智者陈献章曾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地质学家李四光有这样一句名言:“不怀疑不能见真理。”巴尔扎克也曾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毫无异议的是问号。”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或课余的时间相机对学生进行灌输、激励,使他们充分认识质疑对于读书、学习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愿意质疑。
二、榜样示范,引导学生敢于质疑
1、以教师自身为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很难想象,一个迷信权威、毫无创见的教师,会培养出敢于质疑、富于创新的学生。要使学生敢于质疑,教师必须做勇于怀疑的典范。教师可以经常给学生讲讲在钻研教材时遇到的疑问。比如,《怀疑与学问》中“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 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一句中四个“常常”的顺序能否调换?教师还可以根据课文内容,针对文章的重点、难点,设计出若干个有一定深度、循序渐进的问题,让学生围绕问题有的放矢地研读课文。例如,教读《天上的街市》,教师可这样设疑:天上真有街市吗?诗人为什么会从街灯联想到明灯,它们之间有哪些类似的地方?为什么天空是缥缈的?既然“缥缈”又为什么说“定然有”“定然是”“定然能够”?又如,教读《故乡》时,教师可这样质疑:作者为什么说杨二嫂是“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仅仅是因为杨二嫂外貌的消瘦吗?文中多次出场的“圆规”,到底是属于什么修辞手法――比喻?借代?小说的主题究竟应该是什么?
2.以名人善疑为榜样
初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名人善疑的例子,这对学生敢于质疑无疑有着积极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予积极引导。比如,《怀疑与学问》中有戴震幼时读书善疑的例子:“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清代的一位大学问家――戴震,幼时读朱子的《大学章句》,便问《大学》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塾师告诉他《大学》是周代的书,朱子是宋代的大儒;他便问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著者的意思。”又如,《发问的精神》一文中有牛顿、瓦特、释迦牟尼等善疑而成名的例子。教师还可以对学生说说其他名人善疑的例子。如:明代地理学家霞客读《尚书?禹贡》篇,对书中“岷山导江”的说法提出了疑问。后来,他通过实地考察,终于作出了金沙江是长江上源的新结论。有一千多项发明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一生对读书兴趣十足,而且始终带着疑问读书……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抓住契机,阐明质疑是打开一切知识宝库的钥匙,是人类学术、文化进步的第一步。引导学生以名人善疑为榜样,敢于质疑。
三、潜移默化,引导学生善于质疑
篇8
关键词:哲学;哲学问题
一、哲学是什么
(一)传统教科书对哲学的解释
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的更好的艺术;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是系统理论化的世界观等。
以上对哲学的定义表明上没问题,但我们知道教科书那些被定义了的东西就会变得固化,也许有人会这样认为:固化的定义利于理解;但我认为固定化便会失去活力,人们之所以想探究一门学问就在于它的神秘。很多初学者,爱用是非的观点来探讨哲学的问题,如某观点是错的或对的,但有些许研究的话,便知哲学无所谓对错,这些刻板印象往往都是受一些教学者的影响,所以单一的哲学角度去看待其它的哲学思想;这些哲学思想一直为我们研究,便足以其思想合理性。
因此,给哲学以一种明确的定义是很不明智的,会陷入危险,这就是为什么没有一个哲学研究者会对哲学进行定义,他会以严密的逻辑推演方式或以商榷的语气来说哲学。因此自己的方式去做哲学才是正确的道路。
(二)对几种哲学定义的批驳
哲学最早起源于希腊语philosophia,它是由philo和sophia组成,译爱和追求、 智慧。所以结合就译为爱智慧或追求智慧,谁能追求智慧呢?自然是人。据记载,最早使用philosophia和philosophos是南意大利学派的创始人毕达哥拉斯。在同西库翁或弗里阿西亚的僭主勒翁交谈时,使用了philosophia并称自己是philosophos,他还说philosophos才是追求真理的。因此,追求智慧的人也就归到了自由人的行列之中来。
哲学就是哲学史,即认为把整个哲学发展脉络弄清也就知哲学。我对该观点是否定的,首先把哲学当作历史来研究,就会把哲学和史学相混淆,而且研究量也是很大。其次真正做哲学的人都知道哲学在今天已不是保罗万象了;另外一个哲学家也不可能关注所有问题,他只会专注于他钟爱的领域,例如蒯英从不关心时事政治,他真正关心的是如何解决哲学难题和如何把思想表达得清。因此我们就不能采用史学的观点来研究哲学,哲学史应是有思维性和历史性并以历史性的内容来不断丰富哲学思维,最终实现哲学思想的活跃。
哲学是关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这一说法跟据是恩格斯 “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我们仔细一看就会发现恩格斯加了“特别是”和“重大的基本问题”限定词,因古希腊的哲学没完全体现,这个说法自然就犯了绝对化的境地。因为马克思哲学就是属于现代西方哲学的,它自然不是知识论哲学,实践的观点在哲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从而哲学就不能划为思维和存在。
哲学是科学之科学也是错误的。就拿哲学来说,它虽然对学习和研究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但它是不能代替科学的,因哲学揭示的是世界最普遍本质和一般规律,而具体科学揭示的是世界特定领域的特殊规律。
(三)我所认为的哲学定义
我认为哲学就是哲学,它不需要佐证来证明自己是哲学。一方面哲学与其他学科是紧密联系的,这是毋庸置疑的,其他学科也需要哲学提供指导;不过哲学与其他学科是有区别的,各学科都有自己独到的研究领域、研究对象、研究问题。我想这一点也就只有哲学能做到,即用哲学的回答方式解答哲学是什么,表明上什么都没说,却真正体现了哲学的独到价值和本质。不过哲学是没有本质的规定性,所以我们都不应该将任何一种哲学模式来称作哲学。
哲学就是爱智慧或者追求智慧,这是早期古希腊哲学家的看法,苏哥拉底在当时被称作是最有智慧的人,因为在当时苏哥拉底喜欢对问题不断地追思以及不断地善于找问题。自己能够主动去追求智慧,便可以体现出一个人内心中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不管他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他也不会选择放弃,这不是哲学的精神吗?我想可以做一个肯定的回答。
哲学会对语言错误运用,这是基于维特根斯坦在1933年前后在哲学笔记和讲座中所论述的内容而总结出来。另外我们也可推出哲学是一种澄清命题意义或语言意义的活动,语言在这中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现代逻辑的产生把语言的表达问题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因为它清楚地认识到语言本身就是在对思想进行构建,所以很多分析哲学家们都认为,人从经验中获得了知识,而知识的构成是我们的知性能力和直观,但是知识的表达只能通过我们的语言才能完成,所以语言表达绝不仅仅只是一种工具,只有通过语言表达才能够表达和理解思想。
二、哲学的问题是什么
我们都知道哲学问题有其独特的性质,哲学问题是我们所遇到的最基本的问题,也是为大多数人所熟知的普遍问题;但哲学问题绝不是经验性的问题,因为凡是带有经验的问题往往我们可以用经验来回答它或者是否定它,而且不同的人肯定有不同的回答。例如我问:这支笔是什么颜色?视力正常的人会回答道这是什么颜色的笔,但对于色盲的人来说却是其它的颜色。
(一)哲学的基本问题
关于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毋庸置疑的,这一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二是思维能否认识存在,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这两个基本方面也就构成了我们整个哲学史的基本发展脉络。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或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之所以是基本的问题,是因对其回答可以决定我们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例如我信神创论,那么我就会认为这个世界是存在神的,神创造出了人和万物。又或者我坚持世界进化的学说,必然我就不会同意神创造世界的看法,我们之所以相信神的存在,是想找到心灵的慰藉。我们从有神论和无神论的观点看问题,也能充分地体现我们对人生的基本看法。
(二)哲学的问题是关乎人的
海德格尔曾论述道:“哲学所探讨的东西是与我们本身休戚相关的,人或人的生命的本质就是哲学的,哲学在我们的生命最深处拨动着我们心灵之弦。或者说,哲学就存在于我们自身之内。或者更进一步说,人的存在就是哲学性的”。从中我们可看到海德格尔肯定了人在哲学中的决定作用,只有人才有理智,只有人才能根据环境的变化制造出有利于自己的工具,从而帮助自己更好的生存。也就只有人才有思想,比如我觉得思维缺乏时,我便会思考我是不是应该来补充我的思维又或者会常常思考:“我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未来的我究竟应走向何方”。我想也只有我们人才会有这样的思想,思想是我们人类的本质属性和存在方式。
正是因为人会思想,才会去思考和行动,哲学便是对这一现实应运而生。所以哲学家们的工作就是为人服务的,虽然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人、不同的学说,但这些哲学家们实际上是以一种更好的方式帮助我们理解这些问题例如。例如我们在提倡哲学的大众化,就是想以一种通俗易懂的方式让人们理解接受它;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如果哲学不关乎人的话,它就不会被国内外学者广泛研究。不过如今哲学的研究者却陷入了这样一种困境:只关注到一个哲学家的思想是什么,却没认真考虑其思想的现实意义,又或只醉心于他自己的理想国,不顾其合理性的存在。因此,我觉得哲学应该回归正途,关乎于现实和人的生存,如在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我们应该怎么去发展自己和社会、面对社会日益动荡的今天人类究竟应该走向何方。
三、如何做哲学
(一)沉淀和挖掘
做学问,离不开深厚的知识积累,只有这样我们才有素材,若空空如也,那么根本不可能做好一门学问。由于哲学自身的特殊性,做哲学更需要沉淀。我们这里的沉淀不是指化学意义上的沉淀,我所说的沉淀一方面是指在哲学的研究过程中,应多读原著。具体的过程是:首先读一些导论的书和文章,因为这些所说都是最显而易懂的理论。其次读原文加注释的书,我们初碰原文肯定存在诸多问题或理解有所偏差。最后读原著,在这里我们尤其需注意外文文献,因为不同翻译者可能会带有自己的感彩从而会导致我们对这一学说的错误理解。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注重对生活经历的积累,生活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因此我们需要多关注一些事实,从实践中获得对生活的感悟,沉醉于书本的知识理论中是绝对不可能有所顿悟的,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仅有沉淀还不够,还需挖掘。所谓挖掘是指在做哲学中,我们能够把自己所内化的哲学知识运用到我们所想研究的问题和解释所遇到的问题中来。挖掘是一个至关重要的一环,要想把这些沉淀挖掘出来就离不开我们平时的多思多虑,多和别人进行交流,在交流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但需要注意不能投机取巧,必须要自己切实思考,做到真正脱离书本,直接面对问题本身,而不是选择去逃避。
(二)敢于怀疑和分析归纳
敢于怀疑的精神才能促使哲学不断地向前进步,学习和研究哲学因此要尤其注重方法,每做一件事都应多问为什么,如果我们对周遭的一切始终保持平常态度,那么我们对哲学的研究便会陷入到停滞之中。敢于怀疑最著名的当然要数笛卡尔,他的哲学第一个信条就是“怀疑一切”,他在《哲学原理》中说道“要想追求真理,我们必须在一生中尽可能地把所有事物都来怀疑一次”。他为什么要有这样的态度并不是因为他挑剔,而是因为他相信感觉和理智有时会欺骗我们,他希望通过“怀疑一切”的方法把一切值得怀疑的东西排除出去,为我们的思考腾出空间。所以,笛卡尔的怀疑方法为休谟、康德等诸多哲学家运用。
分析归纳包括分析和归纳两个方面。摩尔:“分析就是给概念或命题下定义的方式”,所以分析就是把即将要分析的材料和概念按照性质或关系抽丝剥茧出来。这样一来我们就能够看清每个涵义在表达什么和推导出结论,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方法是不行的,分析是逻辑学家尤其重视的。所谓的归纳就是能把我们掌握细碎知识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概括总结出来,那么归纳推论就是指能从过去的经验例证去推导未来将会是什么样子的。科学的一些规律就是运用归纳方法得到的,通过归纳的方法可以不断地促进我们进步,如弗朗西斯.培根尤其重视归纳,他认为研究经验事物最为有效的工具应该是科学的归纳法,即运用“三表法”:具有表、差异表和程度表,完成了这三表的收集,我们就可以进行归纳。因此,培根的学说大大推动了欧洲自然科学的发展,马克思称他为“整个近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参考文献:
[1] 胡军. 哲学是什么-《人文社会科学是什么》丛书[M].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2] 《西文哲学史》编写组. 西方哲学史[M]. 人民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篇9
2、当我们不再去寻求答案的时候,所有的问题都消失了。当所有的问题都消失,真正的答案就出现了。
3、躲在某一时间,想念一段时光的掌纹;躲在某一地点,想念一个站在来路也站在去路的,让我牵挂的人。
4、挫折有利也是弊,它是能够让人进步、积累经验,同时也能让人坠入万丈深渊,我们要以正确的心态去看待。
5、危险、怀疑和否定之海,围绕着人们小小的岛屿,而信念则鞭策人,使人勇敢面对未知的前途。
6、何时何地,你都要明白,你是活给自己看的,别把别人的评价看得太重,凡事只要于心无愧,就不必计较太多。
7、有朝一日你动了爱情,千万保守秘密,没有弄清楚对方的底细,决不能掏出你的心来。
8、职场生活不容易,各项细节要牢记;拉帮结派莫学习,本职工作是第一;相处领导有学问,闲时别忘多学习;虚荣浮华不去比,成功之路没问题。
9、失败与成功,往往只有一步之遥,但大多数人因为长途跋涉的疲劳,失去了和成功的激情相约。
篇10
在每一个犹太人家里,当小孩稍微懂事时,母亲就会翻开圣经,点一滴蜂蜜在上面,然后叫小孩子去吻圣经上的蜂蜜。这个仪式的用意不言而喻,书本是甜的。 古时候,犹太人的墓园里常常放有书本。说是在夜深人静时,死人会出来看书的。当然这种做法有一种象征的意义:生命有结束的时候,求知却永无止境。犹太人家庭还有一个世代相传的传统,那就是书橱要放在床头。要是放在床尾,就会被认为是对书的不敬而被禁止。犹太人不禁书,即使是一本攻击犹太人的书。
犹太人爱书的传统由来已久,深入人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88年的调查表明,在以犹太人为主要人口的以色列,14岁以上的以色列人平均每月读一本书;全国的公共图书馆和大学图书馆1000多所,平均每4500人就有一所图书馆。在450万人口的以色列,办有借书证的就有100万。在人均拥有图书馆和出版社及每年人均读书的比例上,以色列超过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为世界之最。
二、书是抢不走的宝贝
犹太家庭的孩子,几乎都要回答这样一个谜题:“假如有一天你的房子被烧毁,你将带着什么东西逃跑呢?”如果孩子回答是钱或钻石,母亲将进一步问:“有一种没有形状,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宝贝,你知道是什么吗?”要是孩子答不出来,母亲就会说:“孩子,你要带走的不是钱,也不是钻石,而是智慧。因为智慧是任何人都抢不走的,你只要活着,智慧就永远跟着你。”
由于历史上的犹太人不断地遭受迫害,财产被抢夺,房屋被烧毁,人民遭驱逐、屠杀,因此,追求知识成为犹太人的一种防卫机制。
犹太人一心追求知识,并以不同寻常的方式运用知识作为谋生的手段。在本世纪初,美国工业管理委员会发现,犹太母亲的就业率大大低于其他民族,她们留在家里照看孩子,确保孩子上大学。而当时同为移民的意大利人对美国的教育疑虑重重,他们把孩子当作田里工作的好帮手,认为教育是一种人力剥夺。由于看不到孩子上学的重要性,其结果是:逃学多、辍学早、成绩差、少年犯罪率高。而犹太儿童则因为学习成绩好、听话和总的行为良好,被老师所喜爱。
三、学者比国王大
在其他民族将王侯、贵族、军人或商人的地位放在学者之上的时期,犹太人却认为学者比国王大。
犹太人历来尊崇学者,教师和有智慧的人享有很高的声望。 在古代犹太社会里,凡是被称为“他尔米特.赫里姆”,即精通犹太法典者,都不必纳税,因为大家认为他们已经付出了很多的心力,对这个社会有着莫大的贡献,所以不但不必纳税,而且还要以整个社会的力量去帮助他们。
有一条犹太格言是这么说的:“即使变卖一切家当,使女儿能嫁给学者也是值得的;为娶学者的女儿为妻,纵然付出所有的财产也在所不惜。”
在犹太社会里,教师甚至比父亲还要重要。假如父亲和教师双双入狱,而且仅能救出其中一个人的话,孩子就会决定救出教师,因为在犹太社会里传授知识的教师非常重要。
以后,当学者的声望从宗教学问向市俗学问上时,大学里的学位特别是高学位就成了犹太学生追求的目标。对每个犹太家庭来说,没有比家庭中有一个或几个博士更为荣耀的了。因此,在犹太人中产生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学科领域的代表人物、以及各类专业人才,其人数之多,占人口比例之高,是其他民族望尘莫及的。
四、发问和答案一样重要
犹太人不仅非常重视知识,而且更加重视才能。他们把仅有知识而没有才能的人喻为“背着很多书本的驴子。”他们认为,一般的学习只是一种模仿,而没有任何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