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人物范文
时间:2023-03-27 20:02: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感动中国人物,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邰丽华——从不幸的谷底,到艺术的巅峰,也许你的生命本身就是一次绝美的舞蹈。于无声处展现生命的蓬勃,在手臂间勾勒人性的高洁。你这朴素女子,为我们呈现华丽的奇迹!心灵的震撼不需要语言,你在我们眼中是最美。
杨业功——铸就长缨锐旅,锻造导弹雄师。他用尺子丈量自己的工作,用读秒计算自己的生命。未曾请缨提旅,已是鞠躬尽瘁。天下虽安,忘战必危,他是中国军人一面不倒的旗帜!
王顺友——他朴实得像一块石头。一个人,一匹马,一段世界邮政史上的传奇。他过滩涉水,越岭翻山,用一个人的传邮万里,用20年的跋涉飞雪传薪。路的尽头还有路,山的那边还是山,近邻尚得百里远呵,世上最亲邮递员!
费俊龙 聂海胜——谁,能让全世界五分之一的心灵,随着他们的节奏跳动五天五夜?谁,能从前所未有的高度,见证中国实力的飞跃?他们出征苍穹,划出龙的轨迹,升空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他们是中国航天的黄金一代!
青藏铁路建设者——每当汽笛声穿过唐古拉山口的时候,高原上的雪山、冻土、冰河,成群的藏羚羊,都会想念他们,想念那些有力的大手和坚强的笑容。他们能驱动钢铁,也会呵护生命。他们,是地球之巅的勇者;他们,缔造了世界上最伟大的铁路!
篇2
1.阅读下面的新闻材料,按要求答题。
新闻材料:北京时间2月14日消息,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今晚进行,郎平凭借最近两年带领中国女排取得的卓越成绩,以及体现出的励志精神,荣膺年度感动人物。2013年4月,郎平被任命为新一届女排国家队主教练,尽管带队之初遭遇过艰难险阻,但郎平很快展现出自己的出色带队能力,2014年女排世锦赛时隔16年再夺亚军,而去年世界杯带领中国女排时隔12年第四次夺得世界杯冠军。毫无疑问在郎平的带领下,中国女排除了成绩上的进步,团队精神和队员气质也值得肯定,郎平功不可没。
⑴请你用一句话给这则新闻材料拟写恰当标题。
⑵请你结合材料,给郎平写一段颁奖词。
⑶对于郎平荣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球迷也是纷纷点赞:“感动你我,感动中国,祝贺郎平教练当选感动中国人物,作为强者要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请你也写一段跟帖表达对郎平的赞誉。
2.阅读下面2015感动中国人物屠呦呦的颁奖词,按要求答题。
颁奖词:
①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
②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
③浸渍了一千多年,直到你出现。
④青蒿一握,水二升,
⑤今有嘉宾,德音孔昭。
⑥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⑦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
⑴这则颁奖词的顺序被打乱,其正确语序是( )
A.④②③①⑥⑦⑤
B.①②③④⑤⑥⑦
C.③④②①⑥⑦⑤
D.④③②①⑦⑥⑤
(2)屠呦呦凭借药品青蒿素的研究,成为第一位获诺贝尔科学奖的中国人,你知道其名字“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出自《 》。
3.阅读2015感动中国人物阎肃事迹,按要求答题。
中新网2月15日报道 《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今晚举行,已故著名剧作家、词作家阎肃当选。
阎肃原名阎志扬,1930年5月9日出生于河北保定,为著名的文学家、剧作家、词作家。阎肃曾担任歌剧《江姐》编剧,并为主题曲《红梅赞》作词,令其成为家喻户晓的经典歌曲。电视剧《西游记》里,一曲《敢问路在何方》使他的名字走进了千家万户。另外,阎肃还曾创作过好几出颇有影响的京剧现代戏,比如京剧《红灯记》、《红色娘子军》、《红岩》、《年年有余》等,备受观众喜爱。
本月12日,阎肃老先生因病在京逝世。虽然斯人已去,但一代艺术大师精神永存。
2015年度人物颁奖词:【阎肃 弦歌感人肠】铁马秋风,战地黄花,楼船夜雪,边关冷月,这是一个战士的风花雪月。唱红岩,唱蓝天,你一生都在唱,你的心一直和人民相连。是一滴水,你要把自己融入大海; 。一个兵,一条路,一颗心,一面旗。
⑴阅读上面的文章,请你用一句话概括本段的主要内容。
⑵请你在语段的横线处写一段文字,使前后连贯一致。
4.请你欣赏大国多良材徐立平的颁奖词,请你任选一个角度进行赏析。
颁奖词:每一次落刀,都能听到自己的心跳。你在火药上微雕,不能有毫发之差。这是千钧所系的一发,战略导弹,载人航天,每一件大国利器,都离不开你。就像手中的刀,二十六年锻造。你是一介工匠,你是大国工匠。
我的赏析: 。
5.阅读下面的新闻,请你按要求答题。
广西新闻网 南宁2月14日讯(记者黄河畅)“千万里,他们从天南地北回来为你送行。你走了,你没有离开,教书、家访、化缘、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你是不灭的蜡烛,是不倒的脊梁。那一夜,孩子熄灭了校园所有的灯,而你在天上,熠熠闪亮。”14日晚8时,“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颁奖晚会”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千万八桂儿女为那位鞠躬尽瘁的“校长爸爸”再度落泪。
“感动中国”是中央电视台从2002年开始举办的大型评选活动,每年都会评选出10位人物,被称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此前,在央视发起的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网络投票中,莫振高获得2305574票,名列第8位。
⑴阅读该语段,请你从中提炼三个关键词。
⑵莫振高从教四十三年,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有强烈的事业心,有高度的责任感,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对莫老师写一段评价语。
6.根据下面的提示,请你按要求默写。
⑴盛德表一乡的买买提江・吾买尔村书记,把“不让一个人受穷,不让一个人掉队”作为自己的工作宗旨,全力带领村民奔小康。三十多年的老支书,村民离不开的顶梁柱。用曹操的《步出夏门行》的 “ , ”能概括其高尚品质。
⑵国内一个帮助走失、被拐、被遗弃儿童寻找亲人的公益网站――“宝贝回家寻子网”引发网民关注。网站创办者张宝艳、秦艳友夫妇“打拐”四年解救200余名儿童。打拐路漫长,他们俩依然前行,用宋代词人李清照的《声声慢》中的“ , ”能概括此情此景。
⑶1990年,中国女排青黄不接,郎平放弃国外俱乐部的优厚待遇,重新披上1号战袍返回国家队,用《出师表》的“ , ”来形容,恰如其分。2014年,众望所归的郎平重掌女排帅印,尽管已经53岁了,但她带领女排斩获世锦赛亚军。
⑷都安高中校长莫振高用自己微薄的工资以及陆续筹集而来的3000多万元人民币善款,资助近两万名贫困生圆了上学梦,他也因此被称为“化缘校长”和“最好的校长爸爸”。他一生默默无闻,像蜡烛一样燃烧着自己,用李商隐《无题》中的“ , ”概括他一生的精神最为妥帖。
7.阅读2015感动中国特别致敬奖“抗战老兵、爱国侨胞”事迹,请你为他们拟写致敬词。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在“9・3”阅兵式上,赢得了最多的掌声和最高的敬意。他们是历史,也是现在。他们中既有的亲历者,也有抗战老兵的后代,还有海外各行各业的佼佼者。当300余名抗战老兵组成的乘车方队经过天安门城楼时,苍苍白发,熠熠勋章,这群耄耋老人用微微颤抖的军礼表达着对祖国强盛的崇高敬意。70多年前,他们是走上抵御外辱、保家卫国之路的勇士,在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后, 他们依旧对国家和民族怀抱拳拳之心。
和抗战老兵群体一样,在的烽火年代,海外华侨华人或是组织抗日救亡团体,或是捐款捐物支持抗战,或是直接回国参军,爱国侨胞们众志成城,筑起一条坚不可摧的血脉长城。积淀在他们身上的赤子情怀和文化血脉,将助推整个中华民族走向共圆“中国梦”的未来。在这里,我们向抗战老兵、爱国侨胞两个群体特别致敬,不仅是为了重温历史、缅怀先烈,更重要的是,传承他们为民族尽忠义的担当。
致敬词:
【参考答案】
1.⑴郎平荣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赞其唤醒大国梦想 ⑵示例:临危不乱,一锤定音。那是荡气回肠的一战。拦击困难、挫折和病痛,把拼搏精神如钉子般砸进人生。一回回倒地,一次次跃起,一记记扣杀,点燃几代青春,唤醒大国梦想。因排球而生,为荣誉而战。一把铁榔头,一个大传奇。 ⑶示例:一生为排球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不管是球员还是教练,你都是独一无二的。
2.⑴D。 ⑵《诗经・小雅・鹿鸣》
3.⑴阎肃当选《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⑵示例:是一枝梅,你要让自己开在悬崖。
4.示例:该颁奖词短小精悍,言简意赅地阐述了获奖人徐立平无私无畏的精神品质。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研究火药”比作“手中的刀”,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徐立平孜孜不倦、精益求精的高贵品质。
5.⑴示例:埋头苦干、鞠躬尽瘁、校长爸爸 ⑵示例:莫振高同志用自己的人格、能力、水平、业绩在全社会树起了典型。他的一生是激情澎湃的一生,他的一生是追求卓越的一生,他的一生是精益求精的一生,他的一生是热爱与奉献的一生。
篇3
对于广大学子来说,这些颁奖辞无疑具有更多的意义,赏读“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辞,很有可能在未来的高考考场上派上用场。
首先,对于语言表达题中出现的拟写颁奖辞题来说,“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辞无疑是绝佳的范例。历届“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辞都会让我们体会到颁奖辞的特点:1.高度概括,简洁精练。2.词吻意合,富有特色。3.语句清新,文笔优美。4.言志寓义,饱含深情。另外,颁奖辞还具有四性:①情感性。②深刻性。③简洁性。④个人性。因此,广大学子可通过欣赏这些颁奖辞,掌握颁奖辞的写法,从而为在考场上能拟写出好的颁奖辞打好基础。
其次,考生可以从颁奖辞里面提取精练的词句和深刻的思想,进行有机的重组,合理地转化,使之成为属于自己的优美的文字。
每年的“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辞都会让人感动,2006年“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辞也再次感动中国。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欣赏2006年“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辞,让它为我们的高考成绩加分吧!
“感动中国”2006年度人物介绍及颁奖辞
一、丁晓兵:真的勇士
【人物介绍】20多年前的一次对越军事行动中,丁晓兵失去了右臂。当英雄在被鲜花与赞誉围绕时,南京航空学院的一名大学生给他写了封信,信中的话让丁晓兵深感意外:成为英雄,你只算过了第一关,如果有这样的机会我也可能成为英雄。我现在并不佩服你,如果10年或者20年以后依然还有事迹从你的身上出现,到那个时候,这个英雄的称号你才当之无愧。20年过去了,丁晓兵时刻不忘这封来信。从连指导员、干事、营教导员、团政治处主任到团政治委员,丁晓兵交出了一份出色的“回信”:所带领的集体,先后获得248面奖牌、证书和36座奖杯。
【颁奖辞】一条臂膀,也能撑起血染的军旗,他是真的勇士。
二、华益慰:大医有魂
【人物介绍】华益慰是著名医学专家,一生兢兢业业,被患者誉为“值得托付生命的人”。他做过数千例手术,挽救了许多患者的生命,没有出过一次医疗事故和差错。从医56年,华益慰只做着一件事,那就是对得起病人。妻子张燕容是他的同学、同行,共同相处了几十年,说到丈夫,她只是淡淡地说道:“他也就是尽到了一个做医生的职责,做一个医生分内的事情,只不过他做得比较认真。”一些网友并不这么看:医者父母心。华医生,您用您的一生向世人诠释了什么是“医者”。如果我们生活中的医生都像他那样多好啊!
【颁奖辞】一辈子做一件事:就是对得起病人。爱人知人,医乃仁术,大医有魂。
三、叶笃正:上下求索
【人物介绍】91岁的叶笃正先生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研究员、国际大气科学界屈指可数的几位学术巨匠之一,荣获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在近60年的科学生涯中,叶笃正先生在大气动力学、青藏高原气象学、东亚大气环流以及全球变化科学等领域成就显著,被公认为是我国现代气象学和全球变化学科的奠基人之一,为全球变化、大气环流和气候变化研究作出了开创性重大贡献,也是国际全球变化研究的创始人之一。常挂在叶笃正先生嘴边的一句话是:“要让外国人来同我们接轨。”
【颁奖辞】定力与信念,让他上下求索,天间的路上,生命融入科学。
四、王百姓:百姓平安
【人物介绍】把公安工作称作和平时期风险最大的职业之一,一点儿都不夸张。自1985年从部队转业到河南省公安厅工作以来,王百姓始终战斗在排爆治爆工作的第一线,多次临危受命,亲手排除各类炸弹1.5万多枚,处置大小爆炸现场无数,是公安系统唯一没有伤残、排爆没出过一次差错的全国劳模。王百姓有着普通人的情感――眷念家人、恐惧死亡,但他还是一次次地在生死线上穿越,“因为我是一个警察,又从事这方面工作,我不去谁去”?
【颁奖辞】王百姓时时命悬一线,老百姓才能天天平安。
五、季羡林:心在东方
【人物介绍】96岁的季羡林先生长年任教北京大学,在语言学、文化学、历史学、佛教学、印度学和比较文学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研究翻译了梵文著作和德、英等国的多部经典,其著作已汇编成24卷的《季羡林文集》,现在即使身居病房,每天还坚持读书写作。季羡林先生为人所敬仰,不仅因为他的学识,还因为他的品格。他说: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丢掉自己的良知。他在“”期间偷偷地翻译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又完成了《牛棚杂忆》一书,凝结了很多人性的思考。他的书,不仅是个人一生的写照,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历程的反映。
【颁奖辞】学问铸成大地的风景,他把心汇入传统,把心留在东方。
六、孔祥瑞:工人有为
【人物介绍】仅有初中学历的工人孔祥瑞有着“蓝领专家”的美誉。2001年,他主持创新“门机主令器星形操作法”,使门机每一次作业可节省时间15.8秒,当年创效1600万元;2003年,他主持的“门座式起重机中心集电器”技改项目,被授予国家级实用型发明专利。
【颁奖辞】在轻视铁锤的时代,工人何为?他说:全世界的门吊,我都能开!在英雄辈出的年代,工人有为!
七、黄舸:阳光少年
【人物介绍】18岁的黄舸看上去像个十一二岁的孩子。7岁时,他被确诊为先天性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据专家介绍,同类患者最长生命纪录仅为18岁。
黄舸的生命也许就要走到尽头,但是为了能对帮助过他的人说声谢谢,2003年,15岁的黄舸和父亲用一辆三轮摩托车踏上了“感恩之旅”,开始在全国寻访素未谋面的恩人。如今,父子俩已经走过了82个城市,行程1.3万多公里,向30多位当年给他们寄过钱的恩人当面道了谢。父子俩一路上感受着感动,也传播着感动。
黄舸说:“到好心人的家门口说声谢谢,送上一束鲜花表达深深的谢意,是我最大的心愿。”这个心愿一直支持着他走到今天。如果有一天离开人世,黄舸希望把自己的眼角膜捐给需要的人。
【颁奖辞】生命的倒计时,滴答、滴答扯动人们的心弦,人生路上,他是阳光少年。
八、霍英东:光荣一生
【人物介绍】霍英东给人的印象,一是官至高位,在政界、商界、体育界拥有众多的头衔;二是他是个慷慨的有钱人。从小吃过不少苦的霍英东聚财有道,但也热心公益,散财有道。多年来他对社会的各类捐助金额接近200亿元,单是在家乡番禺的捐助就超过40亿元,有报道称他是港澳地区为家乡捐赠最多的富豪。说起父亲生前的善行,其子霍震霆回忆道:“他说过一句话:人一生一定要做有意义的事。有钱,是给他一个机会,能对国家做自己的贡献。”
【颁奖辞】聚散有道,义利兼能。五星和紫荆维系他一生的光荣。
九、林秀贞:温暖世道
【人物介绍】林秀贞是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王常乡南臣赞村农民,30年如一日,她克服了各种困难,像女儿一样赡养了6位孤寡老人。
这位朴实的农村人,始终记得她母亲的朴素教诲:人人管闲事,世上没难事;人人都帮人,世上没穷人;千千治家――用一千分的力量来治理自己的家,万万治邻――用一万分力量来治理邻里关系。
【颁奖辞】善良在村庄流淌,她用三十年的热心,去温暖世道。
十、微尘:大爱无声
【人物介绍】“微尘”起初是青岛一位数次捐款不留姓名的普通市民,后来,扩散成一个爱心群体,再后来,扩展成一个关爱他人的爱心符号。以“微尘”命名的募捐箱、徽章,走进青岛的大街小巷,成为青岛一个体现爱心的公益品牌。
青岛市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在翻阅了捐款记录后惊讶地发现,早在2004年,一位神秘女士就已经使用“微尘”的名字多次大额捐款:非典时期捐款2万元,新疆喀什地震捐款5万元,为白血病儿童捐款1万元,为湖南灾区捐款5万元……当人们正在努力寻找“微尘”时,一个又一个“微尘”出现了。
截至目前,青岛市红十字会收到的上千笔捐款中,很多捐助者都署名“微尘”。每一双充满善意的援手,每一张不同模样的面孔,都记录下一个共同的名字――“微尘”。
篇4
陈家顺:“变身”民工的“卧底局长”
【颁奖词】为乡亲卧底,你吃遍所有的苦,为百姓打工,你换来群众最多的甜。你乔装改扮,却藏不住心底最深的惦念;你隐姓埋名,可我们都知道你是谁,为了谁。
【事迹】人物介绍:1968年出生,云南省沾益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沾益县驻浙江义乌劳务工作站站长。为保障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利益,从2007年9月起,陈家顺先后深入多家用工企业,以农民工的身份应聘到企业“卧底”打工。
在很多被陈家顺关照过的农民工眼里,“陈老师”好像什么都不怕。但陈家顺说自己有“软肋”,最怕的就是“老百姓说你们干部骗人”。
现年45岁的陈家顺,是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记者在演播室内见到他,腰板挺直,但身材明显单薄,脸上多少看得出知识分子气息。虽然在舞台上尽力放慢步伐,但他仍没法儿掩饰平日走路频率很快的习惯。
几年前,陈家顺被派往浙江义乌,担任义乌劳务工作站站长。麻烦事接踵而来:此前劳务输出由乡镇、村负责宣传动员,但是乡亲出去后常说外面的情况和听到的宣传不一样。陈家顺成了乡亲们的“出气筒”,有打工者甚至想揍他一顿。
陈家顺辗转反侧,问题出哪儿了?为把真实的用工信息传达给乡亲,也为了更好地给乡亲们维权,他下了决心:以一个普通农民工的身份去求职,实地体验农民工的生活工作。
不曾想,一“卧底”就是好几年。他几次进出工厂和农民工子弟学校,当过组装工、装卸工,看过仓库,当过“猪倌”。“你是农民工吗?”他说刚开始“卧底”时,别人常直截了当地问他,因为他的书生气与干活手势,看着十有八九是个“假民工”。去一家养殖场面试时,陈家顺特意摘掉了400多度的近视眼镜,厂方说他不像养猪人,他立马回应“别看我像不像,要看我是不是能干得下来!”
“最受不了难闻的气味,开始两天连饭都吃不下去,直到一周后才基本适应。每天早上起来最辛苦的就是清洗猪舍,刚开始时要花3小时才清洗完,后来熟能生巧,只花1小时就能干完了。”一个月后,陈家顺在重点收集了工作环境、生活条件、工资待遇、子女上学等“情报”后辞职,推荐了几位乡亲来这里务工。
为了尽可能多地了解各行业信息,陈家顺逼着自己快速学习、上手。比如,刚学会养猪,又得适应工厂流水线上的作业。“卧底”打工时,但凡找到用工条件相对优越的,总会眼前一亮。他曾应聘到一家中等规模的饰品厂,待遇和条件很不错:保底工资不低,因工作需要加班,厂里会补发加班费,还有免费的工作餐。一个月后,他介绍了20多名老乡过来,事先郑重其事和老板谈好条件:报销工人过来的车费,每月的工资按时发,尽量给工人安排技术性岗位……
篇5
2020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怎么写?有哪些范文可以借鉴?世界上许许多多让人感动的事迹,而这是这些让人感动的瞬间,才让世界变得更美丽与和谐!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事迹观后感作文五篇,欢迎大家查阅!
2020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范文1《感动中国》是一个催人泪下的节目,它给我们讲述了平凡而又伟大的故事,那些故事触动我们的心灵,给我们最深处的感动。
在观看的过程中总让我泪流满面。获奖者,有的是为了国家的事而忘我工作,直到生命结束,令大家敬佩;有的为家人,为了他人平凡的付出……但最让我感动的就是主动捐献器官的小学生何玥。
20--年4月,何玥被查出患有高度小脑胶质瘤,当她得知自己只有三个月的生命时,她决定将自己的器官捐献出去,但她的爸爸骂了她一顿,因为按老家的习俗,死后尸体被解剖是大逆不道。何玥哭了,说:“我希望能尽力给别人生的希望。”最终爸爸妈妈含泪同意了。
11月17日凌晨零时10分,何玥在医院里走完了短短12年的人生路。凌晨4时,她的两个肾被送到了解放军第181医院捐给了两名患者,其中有一位是藏族小伙子;她的肝也救助了需要的病患。
看着何玥的故事,我热泪满眶,我为何玥惋惜,12岁正是花样年华,她却悄然离开;我更敬佩她的勇敢和无私,面对死亡她不但不惧怕,而且在生命垂危之际还想着用自己微薄的力量救助他人,这样的举动使我敬佩不已,何玥像天使一样飞翔,她用自己最后的生命把人间照亮。
就像组委会授予她的颁奖词一样:“何处春江无月明。”我相信,何玥仍活在这个世上,他活在藏族小伙儿身上;她活在所有被他救活的患者身上;她也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何玥来过这个世上,但,她不曾开!
2020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范文2与往年一样,感动中国总影响着千千万万的中国人。在这些感动人物中有国之大器的精英,也有百姓草根的凡人,但却都以不一样的伟大事迹感动着这个名族的人民。又是一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我的内心再一次受到了激烈的撞击与神圣的洗礼,在感动与眼泪交织的背后,我收获的不仅仅是文字上的朴实与感动,更多的是内心中无法言喻的那份震撼与动容。
作为幼儿园的教师,我对感动中国中是教师职业的感动人物也会有更多的感触。莫振高就是一位打心眼里佩服和尊敬的人物。他是学生口中的“莫爸爸”“校长爸爸”,是广西都安高中的原校长。都安是全国贫困县,这个大山里的瑶乡,有着众多因贫困上不起学的孩子。莫振高将“让瑶乡儿女走向世界”作为自我的座右铭,任教三十多年来跑遍每一位贫困生的家,将了解的情景一一记录在册,并用自我微薄的工资资助了近300名学生,圆了他们的大学梦。然而,自我的工资毕竟只是杯水车薪。应对数量众多的贫困学生,这位从未向别人伸手的“莫爸爸”走上了“化缘”之路。他利用休息时间,来到全国各地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做演讲、做动员,只为经过社会力量,帮忙更多的瑶乡儿女走出大山。就这样,莫振高一共筹集了3000多万元善款,让1。8万贫困学子圆了大学梦。最终因积劳成疾,莫振高于3月9日突发心脏病去世。他的“化缘”之路改变了数以万计贫困孩子的命运。就是这样一位平凡的教师用生命谱写出了人民教师的关荣与伟大,让我们看到了国人一种从物质至上到精神至上的转变。
在感动中国的颁奖中,感动中国的传承与发扬让我们看到了我们对道德发展与经济发展的思考与探索。感动中国,其实是我们对优秀精神的一种寄托,是虚无缥缈的灵魂与现实接轨的媒介,是完美品质发扬传承的载体。在一个个感动人物的事迹中,让我们看到了榜样的力量与人性的力量。与其说是对道德模范、学术精英的嘉奖表彰,不如说是对崇高精神、优秀精神的宣扬与传播,当获奖者的事迹经过感动中国传遍大街小巷,那些以往默默无闻的他或她俨然已经成为了亿万中国人的榜样,坐在电视机前的我们与其说是被获奖者的无私感动,不如说是被他们人性中的那种真善美感化、激励,那些崇高的精神在我们内心翻腾,化作一种独特的动力,使我们不自觉地向他们靠拢,向他们学习,社会的风气所以而改变。
感动中国让我们明白人应当懂得关爱和感恩,懂得坚强和坚持;感动中国激励我们年轻人前行和提高;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感动就在我们身边,感动一向在传递着和发扬着,相信和期待更多的爱和梦想被点亮。
2020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范文3“感动中国”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都感受到亲情的可贵,生活的美好,在自己心中培植了一种感恩情感,向身边的人发出真诚的问候和微笑,帮助我民们树立了真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了我们自强自立的意识,增强了社会责任感,提升了我们的思想素质。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到处洋溢着喜庆和欢乐,学校也给了我们许多吃的,我边看“感动中国”的电视,边吃零食。电视里有许多悲惨动人的情节,但是最令我感动的还是参加救援队的那位叔叔-----武文斌。
灾难是一面镜子,照出了人类的灵魂;灾难是一把尺子,量出了生命的宽度和厚度。四川汶川8级大地震,象疯狂的恶魔,瞬间夺取了8万多人的生命,吞噬了无数的房屋。面对这样的灾难,20岁,30岁……在这些父母的眼里都是一些稚嫩的孩子,可他们却表现出常人所发挥不出的力量,武文斌就是其中一个。
地震发生前不久的一段时间,武文斌刚进部队。地震发生时,部队才让武文斌参加救援队。出发时,他与部队战士众志成城,参加到救援队中。到了目的地,他为了救别人,嘴里吐出了鲜血,但他还要坚持去救人,最后他病故了。通过观看《感动中国》,我感受到面对躲不过的灾害,我们悲痛,我们哀伤,可是我们更在灾难中奋起。我们心手相连,我们众志成城。那每一次落泪,每一次微笑,每一缕关注,都是抗击灾害的无穷力量。那灾害中的坚毅,悲痛中的自持、危难中的凛然向前,永远镌刻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激励着每一个中国人……
2020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范文4今天,我观看了“20--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我看了之后,心里深受感动。
在今年的感动中国人物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朱敏才,孙丽娜夫妇和“炎黄”张纪涛。
朱敏才,是中国外交官一位风度翩翩的一位官员,他在地球奔波,工作期间到了不少的城市。等到他退休后,人们以为朱敏才会回到北京,像老人一样与老伴过上安逸舒适的生活,但现实却不是这样。在一个特殊的机遇后,朱敏才放弃了安逸的生活,与老伴孙丽娜一起当起了一名乡村教师。他们一起在教师这个岗位坚持了十年,期间帮助了许多孩子,他们的出现,使许多孩子改变了命运。但是,在这个时候,朱敏才老师因劳累过度而倒下了……他得了脑出血,倒在了教学的路上。幸运的是,在妻子和学生们的期待下,朱老师战胜了死神,可他清醒后,却还惦记着上课。这是多么伟大的一个人啊!感动中国给予朱老师和孙老师五个字:为霞尚满天。是啊,他们宁愿为了乡村里的小孩子能学习,放弃了安逸的生活;他们宁愿住在丑陋的房屋,也不愿住豪华的房子……他们是为了什么?他们是为了让更多山区孩子走出大山,取得好成就!
在某个城市里,“炎黄”是大家熟悉的一个人的名称,但大家却也不知道他的名字。他常常出钱资助幼儿园、敬老院等机构。他使用“炎黄”这个名称来掩盖自己,自己却默默地资助他人。他的真名叫张纪涛。他与妻子住在一栋普通的房子中,他在暗地默默将自己的钱毫不吝啬地捐出,张老人一生也不知道捐赠多少人,多少个机构了。感动中国给予了他五个字:涓涓见沧海。
我看完后,心里有说不出的感动,以及对这些伟大人物的敬佩。如果没有这些默默为社会奉献的人,如果没有这些舍己为人的人,如果没有这些不求自身幸福,只求他人幸福的人,我们的社会将没有了生机,没有了希望。这些伟大的人,我敬佩你们!
2020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范文5开学第一天,我们就上了生动的一课。我眼含热泪看完了《感动中国20_年度人物颁奖典礼》。
20_年度感动中国人物有:舍己为人的最美教师张丽莉;有为了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倾尽心血的林俊德;有主动捐献器官的十二岁女孩儿何玥;有为农民工着想的父母官陈家顺……
我被这十个人的善举深深地打动了。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最美教师张丽莉。
20_年5月8日,放学时分,张丽莉老师正在引导学生放学。突然一辆客车失控了,撞向学生,危急时刻,张老师向前一扑,四个孩子成功脱险,但是她却被车轮碾碎了双脚,被高位截肢。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像张丽莉这样无私奉献的好老师。我的语文老师张老师就是其中的一位。去年她生病很厉害,但还是带病坚持上课。我们已经退休的数学老师杨老师为教育事业默默付出了三十多年。还有很多老师,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
篇6
关键词:典型人物报道;感动中国;平民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6-0258-02
典型报道是对一定时期内产生的同类事物中最突出或最具有代表性的事物进行重点报道,是我国报刊常用的报道形式。其目的是通过对具有典型意义的人或事的剖析,引出普遍性的经验或教训,用以指导工作,教育读者。①其中典型人物报道是最显著、最常见的形式。
典型人物报道兴起于20世纪40年代,是我国新闻媒体的一种传统报道样式。作为正面人物宣传的集大成者,典型人物报道在我国新闻传播事业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典型人物作为社会的一员,脱离不了自己所处的时代和社会环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产生了一批典型人物,如雷锋、王进喜、张海迪、牛玉儒等等。典型人物及其媒介形象深刻地影响着公众对当下社会形态的认知。典型人物报道作为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也是体现特定社会背景的一面镜子,从中可以观照中国的历史变迁。典型人物报道因其具有强烈的宣传色彩、抽象的道德感召等特点,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起到了树立榜样、传播主流价值观、引导舆论导向的作用。由于社会形态、人文环境和媒介生态的变化,人们的个体意识增强、价值观趋向呈现多元化。而传统的典型人物报道采用单向灌输的传播方式、塑造角色大多具有高大全的形象,过分强调集体意识忽略个体,这些遭到了人们的摒弃。典型报道在经历了繁荣之后出现了式微。
自2000年起兴起的人物“榜单”,是典型人物形象呈现方式有了显著地突破。比传统的典型人物报道的关注度更高,社会渗透性更强,而《感动中国》是其中最为成功的案例。《感动中国》从整体上来说是一档人物评选类的节目,它是以颁奖典礼的形式对评选出来的最具震撼人心、令人感动的年度人物进行表彰。《感动中国》一开始就以“感动”为主题,这个节目的名字也是从节目的主题产生出来的,紧扣“感动”主题,具有强烈的人文色彩。无论时代怎样的变化,凝结于人心中最朴实最动人的情感不会改变,人文精神的挖掘是正面人物报道的永恒主题。作为中央电视台倾力打造的一个精神品牌栏目,《感动中国》从2003年开办至今,已经连续举办十一年,它已成为中央电视台一个知名的公益性节目,被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传递着社会正能量。
《感动中国》的成功在典型人物报道陷入低迷的情况下不仅彰显了典型人物报道的影响力和感染力,而且为当代典型人物报道的改进和完善提供了借鉴的典范。笔者认为《感动中国》在报道内容、表达方式以及传播手段等方面的策略与传统典型人物报道的手段不同。
一、平民化的策略
典型人物的形象选取由以往的“高大全”开始趋于平民化。传统的典型人物报道政治色彩浓厚,推崇典型人物的标准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大公无私、只讲奉献不讲索取等。典型人物常常被塑造成“高大全”的形象。这种“神化”的典型人物与平民百姓保持着相当的的距离,让人敬而远之,难以给人亲切感。
《感动中国》中典型人物的形象选取开始趋于草根化、平民化。这首先是由其评选的标准决定的:不计人物的身份、年龄、背景、阶层,贫富,只要在过去的一年里,他们的所作所为感动了公众,就可以当选。所以一大批平凡普通的人物进入人们的视野。既有淳朴的农民及农民工,林秀贞,魏青刚,也有坚守岗位的基层工作人员王顺友、李春艳,还有国家干部以及科学家。总体来看,近十一年来评出的人物其中半数都是普通老百姓,拉近了获奖者与受观众的距离,这些人物让观众感觉有亲切感。
人物身份的多元化体现出了价值观的多元化,不同人物身上现在不同的感动主题,既有体现爱国爱民精神的,又有扎根民族精神深处的道德力量,还有自强不惜不断超越自我的精神力量。受众在接收传播时具有一种“求近心理”,对于那些与自身现实状况相对接近的人物产生亲切感,容易表现出一种“认同”的心理趋向。②不同阶层的不同价值取向的受众在《感动中国》评选出的人物中都能找到自己认同的典型人物。
平民化的叙事策略,在表现人物是并不刻意抬高神化他们,而是尽可能的展现他们平凡真实的一面。制作人用镜头原生态地记录,把他们实实在在地摆在观众面前,让事实说话,让观众从实施中资助的体会和感受人物的崇高精神。同时在现场采访获奖人物时,他们的回答都很朴实,并没有讲什么假大空的道理。会让我们感觉他们和大家一样都是平凡人,因为他们的平凡,他们的事迹反而显得更加伟大、更加震撼人心,观众能在他们身上找到身份的认同感和皈依感。2005年获奖人物农民工魏青冈面对滔滔海浪毫不畏惧,三度跳入抢救生命,可是在领奖台上却表现出了拘束和紧张,只是说:“你有困难的时候,别人帮你,人家有困难你能不帮助别人。90后女孩孟佩杰从八岁开始伺候瘫痪的养母12年,并带着母亲去上大学。她的孝心感动了无数人,然而在采访时她却说;“我只过是做了每个女儿都会做的事。《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覆盖面广、代表性强;人物朴实、厚重、生活感强;他们的事迹贴近实际、震撼力强。平民化的策略使得《感动中国》的典型人物报道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
二、采用立体式的报道方式
传统的典型人物报道表现形式单一,一般都是长篇大论的通讯,这与当时的报道环境及媒体条件有关。《感动中国》采用“三段式”的报道方式。
首先,短片放映。短片运用多种电视语言的表现手法,对人物的生活场景、行为过程尽可能地进行还原。选取获奖者最鲜活的特点和最感人的细节,进行准确、到位、生动的阐释,短片追求故事化、情节化和细节化,以便观众对这些获奖者的事迹能够全面接受和理解。影像表达比单纯的文字更有感染力,让观众从事实中去感动。
其次,现场人物访谈。给人以真实感。《感动中国》对每个获奖者都有几分钟的现场采访。第一环节的短片放映给观众呈现了感性的介绍,看过短片后观众心中肯定有问题想问获奖者,他们不想只停留在听这一被动接受的阶段,而且想有交流。著名文艺学家巴赫金在他的“对话理论”中指出:“一切都是手段,对话才是目的。单一的声音,什么也结束不了,什么也解决不了。两个声音才是生命的最低条件,生存的最低条件。”“对话――交流”是节目的主导。这时间接的介入采访,主持人所问的有时正是他们所想的,此时主持人就成为观众和获奖者交流、沟通的桥梁。
最后,精彩评论。评论起到画龙点睛,升华人物事迹内涵的作用。《感动中国》采用主持人朗读推选委员会的推荐词以及评选委员会的颁奖词的方式,并且最后都用四个字对其进行总结。这些评论,在对人物进行高尚情操的理性概括,在进行人文精神的宣传和构建的同时,还起到了弘扬主旋律、确立精神导向的作用。
《感动中国》的这种“三段式”的立体报道使其所传达的人物信息更加丰富,并形成互补,在对观众情绪的调动方面,形成递进式的结构,使得观众在观看过程中产生强烈共鸣,从而强化传播效果。
三、重视受众的参与
中国传统的典型人物报道形成了带有策划性和自上而下的推广性性特征的基本宣传模式。党和政府的各级组织和媒体共同策划典型人物报道,典型的推广自上而下,中央和地方媒体依据上级政策意图,提炼当下社会需要的某种主流思想,借以影响并为公众设置人物形象议程,受众只能被动的接受信息。
随着时代的发展,受众在获取信息的同时也渴望表达自己的意愿。当今典型人物的塑造淡化了政策宣传的痕迹,改变以媒介和政治合力主导的政治话语时代,逐步过渡到以广泛受众心理认同的公众话语时代。人物的选取和呈现方式更为真实,模式更为接近人物的现实生活中可以触及的“现实形象”原貌。《感动中国》中的每个人物的推选,都是先在全国范围征集人物候选人,通过对观众、读者和网友的投票进行统计,组委会初步确定了20位候选人,并开始陆续在央视《东方时空》栏目进行展播,显然这些典型人物已经注入了种种集体认同的元素。随着网络的兴起,每年感动中国人物评选的时候,腾讯网、新浪网等门户网站都在显著的位置设置了感动中国专区,对人物进行介绍并且提供讨论区。据报道,在2012年感动人物评选时,在感动中国的新浪赚取的讨论区里有460万人参与讨论,这样一种方式有了实时互动的特点,让更多的人能把自己的感动相互分享。
四、采用“全国感动联盟”的传播方式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转型和人们思维方式的嬗变,现今平面媒体、电子媒体、网络媒体、通讯媒体对受众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对信息的关注点日趋多元化。信源的发散性、内容的多样性,单一媒体用单一方式在单一时间里传播单一信息再难以达到很好的传播效果,因此整合新闻媒体资源,以扩大信息的影响力就变得一场重要和必要。《感动中国》采用的“全国感动联盟”的模式就是一个典范。央视在制作《感动中国》时,突破了栏目行为或部门行为力量单薄的局限,组织全台的相关栏目和部门协调互动、形成合力。《东方时空》栏目展播候选人物的事迹,央视国际网站和《中国电视报》紧密配合进行人物事迹宣传和孤立受众投票,《面对面》,《焦点访谈》等栏目针对候选人录制相关节目。央视在制作《感动中国》时,不仅整合了内部资源,而且主动寻找其他媒体进行合作,成立了“全国感动联盟”。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兴起,感动人物的故事通过网络、微博、微信这些媒介迅速传播。据媒体报道,《感动中国・2012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人物专题的点击率在一天之内就达到了180万。在腾讯微博上搜索“2012感动中国”网友的留言已经逼近70 万。这种地方媒体和全国性媒体、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倾力合作,保证了评选活动最大程度地深入到受众之中,使活动增加了多样性、增强了广泛性,扩大了影响力。
在典型人物报道陷入低迷的情况下,《感动中国》采用这种平民化的策略、立体式报道方式、全国联动以及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倾力合作的传播的方式,使其获得了成功。它的成功也为典型人物报道的改进提供了借鉴的典范。同时,其自身还需要不断的改革和创新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以便更好的传递社会正能量。
注释:
①余家宏.新闻学简明词典.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24页.
②聂茂、张静.典型人物报道论.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34页.
参考文献:
篇7
—题记
无人采取的种子在一簇一簇瘦叶下,努力生长出更多更密的根须。为了少向母体吮吸一点乳汁,自己便去寻找那不易被察觉到的石缝。窗外,杨柳青青,它们早已走过寒冬。就在此时,一缕清风拂来,送来杨柳枝叶的芳香,心神一阵清醒。放眼望去,昔日的原野上已经漾开了春天的芬芳,如此清纯,沁人心脾······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是一个被追问了千年的问题。一个儿子在用身体做出了自己的回答,他把生命的一部分回馈给病危的母亲。在温暖的谎话里,母亲的生命也许依然脆弱,但是孝子的真诚已经坚如磐石。这是对田世国的最佳诠释,在他的身上,我犹如看到了那掀起万丈波澜的情萦,也有使人优柔寸断的音律,轻轻的,弹唱着,属于这段赤子之心的唯美的心境,诉说着这人世间最伟(来源:文秘站 )大的情感,丝丝缕缕,如一段段潺潺向前的溪水,明净,柔和。
尿毒症,年迈的老母亲无情地被病毒折磨着,一天天网消瘦,但是,即使自己早就知道这种病的危害性,但仍用微笑埋着家人,自己默默承受着这一切。终于,虚弱的她再也支撑不住了,无力的倒下。田世国知道后,立即启程回家,。有谁知道,这一次,是死神与人间之爱的最后决斗。
一个人的一生是有限的,在这些岁月里,即使先前对母亲有一丝不了解乃至怨恨,但最终我们还是必须得像“海帆”一样一直牵引着回家的方向,因为,母亲用最温暖的手为我们撑起了一片天,这片天,是我们永久的归宿,就如同母亲一样,如此静谧而又安详。
母亲终于从死亡线上拉回来了,田世国疲惫的心终于有了一丝安慰。但是,有一个愿望一直回旋在他心中,要为母亲捐肾。作为家里顶梁柱的他,义无反顾的做了这个决定。自古以来,有多少文人墨士用柔美诗篇讴歌母亲的伟大?有多少名人壮士用满腔热血歌颂母亲的无私?有多少普通人民说道母亲的纯洁?但事实上,又有多少人,真真正正地回报了母亲?我,深深触动·······
篇8
林俊德入伍52年,参加了我国全部核试验任务,为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倾尽心血,在癌症晚期,仍以超常的意志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林俊德的中学和大学都是靠政府助学金完成的。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从事核试验研究。由于核爆炸具有极大的破坏性,测量仪器研制一直存在很大难度。林俊德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独立创新制作了钟表式压力自记仪,为测量核爆炸冲击波参数提供了完整可靠的数据。在之后40多年的科研旅途中,他先后获得30多项科技成果。
2012年5月4日,他被确诊为“胆管癌晚期”。为了不影响工作,他拒绝手术和化疗。5月26日,因病情突然恶化,他被送进重症监护室。醒来后,他强烈要求转回普通病房,他说:“我是搞核试验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现在最需要的是时间。”
林俊德住院期间,整理移交了一生积累的全部科研试验技术资料;多次打电话到实验室指导科研工作。5月31日上午,已极度虚弱的林俊德,先后9次向家人和医护人员提出要下床工作。于是,病房中便出现了震撼人心的一幕:病危的林俊德,在众人的搀抬下,向数步之外的办公桌,开始了一生最艰难也是最后的冲锋……
5小时后,心电仪上波动的生命曲线,从屏幕上永远地消失了。这位军人,完成了生命中最后的冲锋。
篇9
《感动中国》是一种呼应,它呼应的是人们心里本来就有的向善之心。《感动中国》的两个多小时,对于每个普通的观众来说,可能意味着无法被擦干的泪水,或者是心灵的一次净化。今天小编整理了2021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学习心得感悟五篇供大家参考,共同阅读吧!
2021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心得1今年七月,华坪女高将送走它的第十届毕业生。2019年高考,华坪女高118名毕业生一本上线率达到40.67%,本科上线率82.37%,排名丽江市第一。建校至今,已经有1645名大山里的女孩走进大学。
华坪女高佳绩频出之时,张桂梅的身体却每况愈下,她患上了肺气肿、肺纤维化、小脑萎缩等10余种疾病。6年前,因为胳膊疼得抬不起来,张桂梅停止了授课,转而当起学校的后勤。她是校长,也是保安,每天检查水电安全,熄灯与否,拿着小喇叭催促学生上课,顺道赶走路上的蛇。张桂梅没有自己的家,她就住在一间学生宿舍里,日夜守护着校园。
“再坚持一下,”张桂梅说,“我也自己想办法找一些止疼药,先止疼,后面再说。现在也不想去检查身体了,越检查毛病越多。”尽管疾病缠身,张桂梅还是尽量让自己显得精神一点,她坚持对每个学生进行家访,把文化摆脱贫困的理念带进大山。
张桂梅的心思很细腻。前段时间因为疫情,学校只能网络授课。她担心老师一个人在教室讲课会孤独,便坐在教室门口陪着她们。长时间久坐使她疼痛难耐,张桂梅干脆在门外支了张床。教学楼晚上熄灯,只有讲课的这一层才通电,张桂梅躺在光影之外,静静地陪着正在讲课的老师。
十二年里,张桂梅先后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十佳最美乡村教师”等荣誉称号,她把全部奖金、捐款和大部分工资共计一百多万元一同捐献给了教育事业。
张桂梅说,当她走进华坪、走进民族中学、走进孤儿院这群孩子当中,本以为一两年之后就会离开,没想到一陷进去就没。
“不管怎么着,我救了一代人。不管是多是少,她们后面过得比我好,比我幸福,就足够了,这是对我最大的安慰。”
2021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心得2“她们喊我‘魔鬼’‘周扒皮’,半夜鸡叫。”张桂梅笑道,因为要求严格,她被学生们起了许多外号。
张桂梅不是校工,而是一所学校的校长。她的这所学校很特别:学生大多来自云南的贫困山区,而且都是女生。这就是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公办女子高中——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
从东北到云南,命运让她与这里的学生紧紧相连
张桂梅祖籍辽宁,从东北来到云南支边后,随丈夫同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喜洲镇第一中学任教。张桂梅以为那里将会是她余生的归宿,然而天不遂人愿。1996年,张桂梅的丈夫因胃癌去世。张桂梅害怕触景伤情,申请从大理调出,她来到了丽江市华坪县民族中学任教。
从大理调到华坪不到一年,张桂梅被查出子宫内有一个近五斤重的肌瘤。由于之前给丈夫治病花掉了几乎所有积蓄,张桂梅决定放弃治疗。后来,县里得知了张桂梅的病情,县长告诉她:“我们再穷,我们都会救活你。”为此,县里开妇代会的时候积极动员大家给张桂梅捐款,有人甚至捐出了自己仅剩的五块钱路费。
“我没为这个小县做过一点点贡献,却添了这么大的麻烦。他们把我救活了,我活着要为他们干些什么。”张桂梅回忆起那段往事,依然哽咽。
再次回到校园,张桂梅发现,华坪的教育环境和她以前所在的大理相差甚远。张桂梅任教期间,民族中学里的女生不仅数量少,还时不时有女生从课堂上消失。
读着读着就不来了,是什么原因?张桂梅跑进大山,开始找那些退学女生做家访。和家长们一谈,张桂梅明白了:十几岁的姑娘,已经被定下婚事,要出嫁了。张桂梅不甘心,拦不住的,就找到当地的村干部进行沟通;家里太穷的,就拿出自己的工资补贴。她铁了心,无论如何也要把这些女孩子们带回去读书。
2001年,华坪儿童之家(福利院)成立,捐助方指定让身为教师的张桂梅兼任院长。“儿童之家”收养的孩子中有一部分是被遗弃的健康女婴,无儿无女的张桂梅成了她们的“妈妈”。
民族中学和儿童之家的经历让张桂梅萌生了一个想法:筹建一所免费的女子高中。
“女孩子受教育她可以改变三代人的。如果她有文化,她会把孩子丢掉?我的初衷就是解决低素质母亲和低素质孩子的恶性循环。”张桂梅说。
为什么不男女生一起招收呢?张桂梅也有自己的考虑。一次家访时,她发现有户人家的儿子才读初二,便可以进县城参加补习班,而他的姐姐已经高三了,却要被家长留在家里干活。那一刻,张桂梅心里觉得,就算再难,她办女高都是对的。
2021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心得3英雄,在惊涛骇浪中向死而生,也在平凡的日子里甘守寂寞清贫。
许多年后,孙景坤的赫赫战功才被村民们了解。65岁的村民张德胜回忆起最早发现孙景坤的“秘密”时,仍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当年我从废纸堆里捡回一本旧书,翻书时,我看到里面讲一位战斗英雄叫孙景坤,还有他的照片,我一看这不是孙大爷吗?”
拿着这本书,张德胜跑到孙景坤家。孙景坤不识字,张德胜就把文章读了一遍,听到支全胜等战友的名字,孙景坤点了点头:“是,写的是我。”
至此,孙景坤的英雄事迹才被外界了解。
越是丰功伟绩,越是低调朴实。一直以来,孙景坤住在低矮的平房里,从不向组织开口、伸手。
为什么对自己的功劳不提不念?为什么不向组织要求应得的待遇?外界不理解,孙景坤的7个儿女也不理解。
在大女儿孙美丽看来,父亲对自己严苛,对孩子们也几近“无情”:小时候家里穷,交不起学费,老师说你爸是生产队长,开个证明来,学费就可以免了。孙景坤却火了:“就因为我是队长,才不能这样做。”孙美丽被迫辍学。在生产队干活时,她干得好,别人评3分工,生产组长给她评了7分工,孙景坤知道后,把组长批评了,硬逼着把多的工分给拿下去……
大儿子孙福贵也遭遇了类似的境况。不少好的工作机会都被父亲逼着让给了别人,他一咬牙,参军入伍。这一次,孙景坤没有阻拦,拿出珍藏多年的抗美援朝时用过的茶缸和毛巾送给儿子。
“到部队后,首长看到我的茶缸上写着‘赠给最可爱的人’,他举着茶缸给战友们说,孙福贵同志是革命战士的后代,我们为有这样的战友感到自豪!在战友们的掌声里,那一刻,我突然理解父亲了。”孙福贵说到这里,眼中泪光闪烁。
摩挲着旧军装上的军功章,老人说出心底的想法:“当年村里10个年轻人一起参军入伍,回乡的只有3个。和牺牲的战友比,我做这点事算得了啥?条件再艰苦,能比战场上苦?我活着,是替战友们活,我要把他们想干却来不及干的工作干好,才对得起他们。”
温煦的秋阳照在老人珍藏多年的泛黄的报功书上:“孙景坤同志在朝鲜守备战斗中,创立功绩,业经批准记一等功一次,这不仅是个人的光荣,全军的光荣,也是人民的光荣,祖国的光荣……”光线明丽而柔和,为这张历久弥新的报功书镶上了一层金边。
2021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心得4男儿从军去,百战卫家邦。
70年前,青春年少的他刚参加完,又踏上保家卫国、出国作战的征程,用铮铮铁骨,和将士们一道筑起血肉长城;
解甲归田后,丹心系乡梓。
战场归来,他收起军功章,拿起锄头,带领乡亲们改变家乡面貌,一干近30年。他躬下身躯,把自己延展成一条路、一座桥,全然奉献给群众……
远去了金戈铁马,淡漠了碧血狂沙。今天,在如水的岁月里回望,我们看到的是96岁抗美援朝老英雄孙景坤的家国情怀、无悔初心。
20多处伤疤,是刻在身体里的军功章
深秋,清晨。丹东市光荣院里,孙景坤坐在床前,打量着挂在墙上的一件挂满军功章的旧军装。阳光照进屋里,军功章上泛起金光。
“这是在中立的三等功,这是在、海南岛战役中分别立的二等功,这是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立的一等功……”不久前刚做过一次手术,老人身体有些虚弱,但谈到战场上的过往,却历历如昨。
1924年,孙景坤出生在安东(现丹东市)山城村。1948年1月,结婚后不到一周,他就参军入伍,成为东北的一名战士。临走前,他留给妻子一句话:“只有打了胜仗,咱老百姓才能过上好日子!”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和解放长沙、解放海南岛战役……在一次次浴血奋战中,孙景坤快速成长起来,并火线入党。
“最险的一次,子弹贴着我后脑勺过去了,用手一摸,全是血。”正是一次次和敌人的生死较量,让他养成了胆大心细、机智灵活的作战风格。
1950年,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40军119师357团3营7连战士孙景坤随部队从海南战场撤回后集结在安东,待命过江。老家山城村就在眼前,战友们劝他回家看看,他却总是拒绝:“在外边打了三年仗,咋能不想家?但别人都不回家,就我特殊?”
战场上,对敌人的勇猛痛击,就是对家人、对祖国最大的爱与告慰。
2021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心得51974年10月,17岁的张桂梅跟随姐姐从家乡黑龙江来到云南,支援边疆建设。45年来,她不是一步步走向大城市,而是一步步走向贫困山区。
1996年8月,她的丈夫去世,父母双亡、无儿无女的张桂梅黯然神伤,她决定离开伤心之地,调入丽江市华坪县。她放弃进入全县条件最好的华坪一中,选择了师资最弱、条件最差的民族中学任教,承担起4个毕业班的教学任务。
一年后,不幸再次降临。1997年4月,她查出患有子宫肌瘤,且肌瘤已经有5个月胎儿那么大,需要立即住院治疗。
张桂梅忍着疼痛继续站在讲台上,她不愿意因为自己而影响学生们中考。直到7月中考结束,她才住进医院。打开她的腹腔,医生们倒吸了口冷气:腹腔内的器官全都移了位,肠子已经粘连在后壁上了,取出的肿瘤有两公斤多。
2001年,张桂梅兼任新建的华坪县儿童福利院(华坪儿童之家)的院长。第一天,儿童之家收了36个孩子,最小的两岁,最大的12岁。此后,张桂梅除了上课,还要一把屎一把尿地照顾这些幼小的孤儿。
儿童之家的工作,让她萌生了创办一所学校、让贫困山区女孩免费接受高中教育的想法。经她到处游说,这一善举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华坪县委、政府协调出土地,省、市党委政府划拨了100万元的办学经费。
篇10
感动中国2016年度十大人物阿布列林事迹材料:
今年66岁的阿布列林·阿不列孜,是哈密市中级人民法院的退休干部。在法院工作期间,他坚持依法公正廉洁办案,维护民族团结,努力做焦裕禄式的好党员、好干部,曾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被最高人民法院授予一等功。
铁案法官
阿布列林·阿不列孜在哈密市检察院、法院工作了31年,办理了近千件案件,他在检察院批捕起诉的案件,件件是有罪判决(铁案);他在法院审判的一审案件和二审案件,没发生过一次改判、发回重审、提起再审,全部维持原判。
31年里,阿布列林把依法办案、准确定性当作天职。1993年9月,哈密市检察院受理玉某某奸幼女案。法院一审以“被告人认罪态度好,积极赔偿被害人损失”为由,判处被告人有期徒刑8年。阿布列林在仔细审查这个案件后,认为量刑畸轻,应该罚当其罪,并以充分的事实和证据提出抗诉。法院二审认为,哈密市检察院抗诉有理,撤销一审判决,改判被告人有期徒刑10年,维护了法律的公正。
31年里,阿布列林从不办亲情案。1990年,阿布列林表姐的儿子因涉嫌盗窃团伙案被拘留,案件移送检察院。表姐想两家是亲戚,关系好,哭天喊地找上门来,要阿布列林救救她的儿子。阿布列林热情接待,耐心讲解法律,就是不接如何救她儿子的话茬,表姐见打亲情牌无用,哭闹无效,气哼哼地走了。表姐的儿子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两年零六个月。从此,表姐多年没登阿布列林的家门。
31年里,阿布列林从不办金钱案。2010年,阿布列林处理一起重大案。一天,主犯的母亲来求情,被阿布列林当场拒绝。临走时,她悄悄将1000元钱塞进报纸里。阿布列林发现后立即上缴法院纪委,最终主犯被判无期徒刑。
2005年,阿布列林·阿不列孜审理了一起杀人案件。
2005年2月的一个晚上,哈密市(现伊州区)青年路的一家煤场,被告司马义·库尔班进来小便,正在值班的河南籍外来务工人员陈某见状制止,两人发生口角。被告司马义·库尔班拿出刀子,向陈某连捅9刀,陈某当场死亡。
哈密市(现伊州区)检察院以故意杀人罪向哈密市法院提起公诉。
当知道负责审判这个案件的审判员是阿布列林·阿不列孜时,被告的亲朋好友们既高兴又害怕。高兴地是,他们和阿布列林的关系都很熟。害怕的是,阿布列林铁面无私的名声人尽皆知。
被告人的亲朋好友,发动各种关系,打起感情牌,找到阿布列林,希望阿布列林在审判中能够网开一面,保住被告一命。可是,不管谁来,阿布列林只有一句话:保住他的命,没有任何可能。
“第一,他是累犯。第二,被害人被连捅9刀,当场死亡,犯罪情节特别严重,按照法律规定,被告理应被判处死刑。我帮不了你们的忙。”阿布列林斩钉截铁的说。
这些前来游说的人反复哀求后,看到阿布列林如此坚决,又转而去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找人求情。自治区高级法院驳回上诉,维持原判。被告人被执行死刑。法律的尊严得到维护,公平正义的根基更加牢固。
可是,没多久,阿布列林的生活中,却多了一些忿恨的眼光。面对这些眼光,他很坦然。
“我根本不会怕他们,我是按照法律规定来办案。”阿布列林从来都是这样简短的回答,每一个字都铿锵有力,字字千斤。
阿布列林为何有坚如磐石的意志,在31年的时间里,把接手的近千件案件件件办成铁案?因为,阿布列林心中有个偶像-—焦裕禄。像焦裕禄那样做人做事,做焦裕禄的好学生,是他一生的追求。
心中有信仰 行动有力量
1966年2月,正在读高一的阿布列林在学校的阅报栏里看到穆青等人撰写的《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一口气读完后,他被深深地震撼,回到家,他向父亲说起了焦裕禄的事迹,父亲告诉阿布列林,焦裕禄是个好书记,是所有党员干部的榜样,应该像他那样做人当官。听了父亲的话,又连续几天反复学习、认真研读,阿布列林被焦裕禄高尚的品德和伟大的人格深深地折服。焦裕禄成了他心中仰慕的英雄,顶礼膜拜的偶像。像焦裕禄那样做人做事在他的心中萌发。
阿布列林说,“当时全国流行《焦裕禄,的好学生》这首歌。在那个年代, 的好学生 是个了不起的称号,也是一个极高的荣誉。我虽然做不了的好学生,但可以努力做焦裕禄的好学生。”
做焦裕禄的好学生,就要到焦裕禄生前工作过的地方看一看,亲身感受伟大的焦裕禄精神。经过两年悉心准备,阿布列林和其他五位同学终于乘火车来到了他魂牵梦绕的圣地——兰考。
在兰考,他们遇上马车坐马车,遇上拖拉机坐拖拉机,亲眼目睹当年焦裕禄带领兰考人民治盐碱、战风沙、防风口、驱内涝给兰考带来的变化。他们还找到焦裕禄的家,和焦裕禄的母亲、妻子及儿女照了一张合影。
从兰考回来,阿布列林把这张合影恭恭敬敬地挂在客厅最醒目的位置。因为,在他的心中,这张合影就象征着焦裕禄精神,这张合影可以时时提醒他、激励他,像焦裕禄那样做人做事。
从兰考回来后,他当过知青、当过工人,年年被评为劳动模范或先进工作者。到检察院工作后,他白天努力熟悉办案程序,晚上如饥似渴地研读、背诵法律条文,仅仅两个月,他就被任命为助理检察员,完成了从工人到独立办案的检察官的角色转换。
岗位当阵地 斧头何所俱
把依法办案当作践行焦裕禄精神的阿布列林,公正执法,刚直不阿,为百姓伸张正义,自然受到普通百姓的喜爱,他们以各种方式感谢阿布列林,都被阿布列林婉言谢绝。而在一些不法之徒眼里,阿布列林的公正执法,让他们受到法律的惩处,他们当然怀恨在心,并以各种形式报复阿布列林。
1988年9月的一个晚上,阿布列林骑车带着已有3个月身孕的妻子,到岳母家吃晚饭,在上坡的时候,从路东边扔来几块石头,其中一块击中了自行车。阿布列林急忙停车,扶妻子下车,然后拔枪追赶歹徒,只见两个黑影消失在树林里。
1990年肉孜节前夕,阿布列林两口晚上回家开门时,感到地上烫脚,一看,是柴草刚刚烧过的灰烬。打开门,发现窗户玻璃全被砸碎,过节准备的几十个碗、盘子被摔得稀巴烂。
在暗处扔黑砖,趁无人砸玻璃,起码说明歹徒有心虚的一面。而1996年5月底发生在阿布列林家的一幕,则是一场你死我活的面对面较量。
那是一个星期天下午的6点左右,刚刚搬到位于老宅新建的房子,阿布列林在院子里忙着平整地面,妻子在悉心准备晚饭,上学前班的女儿在做作业。忽然“阿布列林你给我出来,你说我犯流氓罪,情节恶劣,社会影响严重,从重处罚。给我判了8年,我终于回来了,我今天就是来找你算账的!”一声声吼叫从外面传来。阿布列林放下铁锨朝外看,只见8年前他审判的一个罪犯,手持明亮锋利的斧头,嚎叫着让阿布列林出来。见此阵势,阿布列林也很紧张,心想,今天非出大事不可。紧张并不惧怕,更没慌乱。他先把女儿锁进一个小房间里,然后找出单位配给他的手枪,到大门口迎击歹徒。而同时,妻子也作出了一个明智的选择:从院子的西墙翻出去,沿着农田一路小跑,向距离将近两公里的市检察院奔去(当时家里没有配电话,也没有手机)。
大门口,疯狂的歹徒用斧头在地上、墙上乱砍,阿布列林手持手枪警告歹徒,“你敢进来,我就开枪”。歹徒在监狱可能学过一点法律,不敢跨进大门,只是一个劲地激阿布列林出去。因为他懂得一旦跨进大门,阿布列林向他开枪就属于正当防卫。就这样,双方怒目圆睁,紧张对峙了大约十来分钟,急促的警笛声由远而近,检察院的警车未到,歹徒已落荒而逃。
就是这样的阿布列林,用一生实现曾经的许下的诺言,维护法律尊严,践行焦裕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