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面描写范文
时间:2023-03-16 20:02: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场面描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写好记叙文,经常离不开场面描写。但是,初一学生的文章往往停留于使用单一的表达方式和写作手法的层次上,记叙之中的描写很少,即使有也写得不够细致具体。
记叙文中的场面描写应表现出一种特定的气氛。同学们可以综合运用
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以及对比、烘托等多种写作手法,使记叙文中的场面变成一幅生动而充满感染力的图画。
【原文展示】
精彩的一瞬间
“全体肃立!现在我宣布第二十四届豪克杯运动会正式开始!”哗……场下击掌声一片。“除初一(1)班至(8)班外,请其他各班到教室里搬好椅子,坐在指定位置。”
咦,这是怎么了?哦,原来我校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校运会,共举行两天。广播里余音未断,我们就一哄而散地冲向了教室。那速度,只有吃饭和上公厕时才能与之匹敌。
在我们(9)班区域内,我抢到了一个绝佳的位子,从这个位置看,操场上一览无余,所有景色尽纳眼里。周围一片嘈杂,有说笑的,有嚷的,但从广播里传来的声音,却更其响亮:“请初一男子一百米运动员速到检录处检录,请……”“以下是初××班来稿……”
100米太过短暂,800米太过漫长,所以我认为4×100米接力赛是这一届“豪克杯”的必看好戏。
4×100米接力赛开始了,广播里传来“请参加接力赛的运动员赶快集合……”的声音。待参赛队伍到齐时,天空却下起了毛毛小雨,场地变得更加湿滑,可
选手们仍兴致不减,个个摩拳擦掌。我们(9)班代表队出场了,他们站在内道上,还有四支队伍站在其他位置。,枪声响起,我们的第一棒缩短了与前面的距离,可第二棒在拐弯处打了滑,第一棒的努力付之东流。第三棒与第四棒都是厉害的角色,他们都速度惊人,不信,你看,第三棒一接过棒,就像一阵疾风一样,将我们的名次提到了第三,第四棒跑得更是迅猛,在第三棒与第四棒接棒之时,我们全班站立起来,为最后一棒加油:“王哥加油,王睿杰加油。”他自然跑得更快些了。“超了,超了,耶!”王睿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超过第一,让我们成为小组第一。
在那一瞬间,我猜想:他咬紧牙关,放低重心,拼了命向前跑,也许,这股力量是我们赐予他的。
那一瞬间,真精彩。
【失误剖析】
这篇文章选择了校运会4×100米接力赛时的精彩瞬间作为题材,主体部分记叙了接力赛的过程,让读者了解
了这项比赛的大概情况。但是,由于纯粹的记叙过多,读者只能从文章中获得比赛进展的有关事实和相关信息,而无法体会到这一比赛的“精彩”程度。特别是文中场面描写比较空泛,没有
抓住接力赛的四个运动员的具体动作或者神态特征浓墨渲染“精彩”的程度。整篇文章扣题却没有突出主题,显得
不够具体生动。
【升格作文】
精彩的一瞬间
许剑飞
为期两天的校运会很快结束了,在这两天中,我认为4×100米的接力赛是校运会上最惊心动魄、最精彩的比赛。
我在自己班的区域内抢到一个绝佳的位置,坐在这个位子上,跑道上运动员的情况可以一览无余,毫无遮挡。
广播里传来等待已久的声音:“请初一参加接力跑的选手们快点集合。”终于要开始了!选手们闻讯而去,就连吃东西吃得不亦乐乎的同学也都停下了嘴巴,拭目以待。
参赛队伍到齐了,选手们一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一直阴沉的天空下起了毛毛小雨,好像老天爷发现这里温度太高了,就下点小雨降降温,可选手们仍然兴致不减。
我们(9)班代表队出场了,他们站在内道上,第一棒是夏天磊,第二棒是倪正鑫,第三棒是高宇辉,最后一棒是王睿杰。只听“”地一声,发令枪响起!说时迟那时快,夏天磊昂着头,就像一支离弦的箭一样,向对手“刺”去!对手也不甘示弱,放低重心,拼命地加速。这时候,观众席上群情沸腾,都在为选手呐喊加油。木棒传到了倪正鑫手上,只见他双脚用力往后一蹬,一下子就冲了出去。他人小,但跑得可快了,转眼间就缩小了不少与对手的差距,我们这边的加油声更大了。接着棒子递给了高宇辉,只见他脸涨得通红,奋力摆动双臂,把我们的名次提高到了第二名。眼看着高宇辉如释重负地把棒子又传到了王睿杰那里,此时,王睿杰神情凝重地接过棒子,镇静而自信地冲了出去,转眼间,我们离第一名仅有一点差距!这时候,观众席上一反常态,出奇地安静,就连广播也停播了,所有人都把关注的焦点转到了最后一棒。只见王睿杰紧咬嘴唇,加大马力,快步如飞,闪电冲刺!10米,5米,3米,差距越来越小,离终点也越来越近。突然一声“超了,超了,耶!”打破了平静,就像一块大石头掷入了水中,水花溅起,一圈圈涟漪放肆地荡漾开来……
校运会虽然结束了,然而,运动员们争分夺秒、激烈紧张地拼搏的精彩瞬间,却像一颗钻石一样,永恒地定格在我的记忆中。
篇2
2、此时,老师的怒火显然烧得更加旺盛了。而王涛的同桌潘江却火上浇油,向老师揭发了王涛上课看漫画书,抄作业等桩桩件件的坏事。老师已经怒形于色了,双眼瞪得跟灯泡似的。全班同学都死死的盯着老师,想看看之后的`“剧情”发展。
3、老师果然没让同学们失望,一把抓起王涛的衣领,像拎小鸡似的把王涛提了起来,另一只手则伸向了王涛拼死保护的试卷,垃圾桶最终成了试卷的归宿。
4、事情告一段落,老师正怒气匆匆地向讲台走去,却突然跟地板来了个亲密接触。原来是王涛把一个香蕉皮扔到了老师的前面,并趁老师摔跤的空档,把试卷拯救回来了。
篇3
1、兵连祸结:兵:战争;连:接连;结:相联。战争接连不断,带来了无穷的灾祸。
2、矢石之难:矢石:箭与石,作战的武器。指在战争中受到矢石的袭击。
3、放牛归马: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4、兵拏祸结:战争、灾祸连续不断。同“兵连祸结”。
5、倒载干戈:倒:把锋刃向里倒插着;载:陈设,放置;干戈:古代的两种兵器,泛指武器。把武器倒着放起来,比喻没有战争,天下太平。
6、刀痕箭瘢:刀砍箭击的伤口治愈后留下的疤痕。形容战争留下的创伤。
7、兵戈抢攘:兵戈:武器,指战争;抢攘:纷乱。形容战争时期社会动荡混乱。
8、息兵罢战:停止或结束战争。
9、兵革之祸:兵革:兵器战甲,引申为战争。指发生战争。
10、兵连祸深:兵:指战争。战争连年不断,灾祸持续相结。
11、兵戈扰攘:兵戈:武器,指战争;扰攘:纷乱。形容战争时期社会秩序的动荡混乱。
12、伐罪吊人:讨伐有罪,拯救百姓。常用以作为发动战争的口号。“人”当作“民”,因避太宗讳改。同“伐罪吊民”。
13、大动干戈:干戈:古代的两种武器。大规模地进行战争。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14、风尘之变:风尘:比喻战乱。指战争的灾乱。
15、黩武穷兵:黩:随便,任意;穷:竭尽。随意使用武力,不断发动侵略战争。形容极其好战。
16、兵革互兴:兵革:兵器衣甲,比喻战争;兴:发起,发动。互相发动战争,战乱相继发生。形容时局不安定,战乱频繁。
17、首唱义兵:唱:通“倡”,带头;兵:战斗。首先发动正义的战争。
18、手中败将:在战争中被自己打败或在竞赛中输给自己的人。
19、诉诸武力:诉:诉讼。武力:军事力量。指用战争来解决冲突。
20、偃革倒戈:指停息武备,不事战争。
21、倒戢干戈:把武器倒着放起来,()比喻没有战争,天下太平。同“倒载干戈”。
22、兵慌马乱: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
23、师老民困:师:军队;老:疲惫。军队疲惫,百姓困苦。形容连年战争使兵疲民苦。
24、兵戎相见:兵戎:武器。以武力相见。指用战争解决问题。
25、非战之罪:不是战争本身的罪过。一般用来作为战争失败开脱罪责之辞。
26、兵荒马乱:荒、乱:指社会秩序不安定。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
27、刀枪入库:没有战争,不用武备;和平麻痹,解除武装,不作戒备。
28、白骨露野:露:暴露。死人的白骨暴露在野外。形容战争或灾难所赞成的悲剧景象。
篇4
1、“嘟、嘟、嘟”三声清脆的哨音划破了整个山谷的沉寂,也把我从梦中惊醒,是三声!紧急集合!我随手去拉灯绳,“别开灯”,不知那里来的一声提醒了我,紧急集合是不允许开灯的;
2、海还是安安静静的,好像睡着了一样,没有风,也没有浪,海水已经凝固了,好像一块厚厚的玻璃,平躺在那儿一动也不动,浩瀚无边的湛蓝的海洋,一道道波浪不断涌来,撞击在岩石上,发出了天崩地裂的吼声,喷溅着雪白的泡沫;
3、再没有比春雨洗浴后的青山更迷人了,整个山坡,都是苍翠欲滴的浓绿,没来得散尽的雾气像淡雅丝绸,一缕缕地缠在它的腰间,阳光把每片叶子上的雨滴,都变成了五彩的珍珠;
篇5
1、鼓乐齐鸣:击鼓和奏乐声一齐响。形容热闹景象。
2、鸦雀无声: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静。
3、精彩绝伦:精:精巧。绝伦:无与伦比。精彩美妙到了极点。
4、摩拳擦掌:形容战斗或劳动之前,人们精神振奋,跃跃欲试的样子。
5、熙熙攘攘:熙熙:和乐的样子;攘攘:纷乱的样子。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
6、人山人海:人群如山似海。形容人聚集得非常多。
7、人声鼎沸:鼎:古代煮食器;沸:沸腾。()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象煮开了锅一样。
8、你追我赶:形容竞赛激烈,大家都不甘落后。
9、争先恐后:抢着向前,唯恐落后。
10、锣鼓喧天:喧:声音大。锣鼓震天响。原指作战时敲锣击鼓指挥进退。后多形容喜庆、欢乐的景象。
11、欢声雷动:欢笑的声音象雷一样响着。形容热烈欢乎的动人场面。
12、热火朝天:形容群众性的活动情绪热烈,气氛高涨,就象炽热的火焰照天燃烧一样。
篇6
1、秦军包围赵军的捷报传到秦国都城咸阳(今陕西省咸阳市西北),秦王就亲自来到河内(今河南省沁阳县一带),把当地15岁以上的男丁全部组成军队,调到长平战场,占据长平东北面的高地,切断赵括的援兵和粮运。在秦军的四面合围下,赵军增援部队无法通过,军队的给养也断了来源。到了这年9月,赵军断粮已经46天,士兵们饿得没有办法,就暗自互相杀食,情况极为严重。赵括组织了四支突围部队,一齐鸣鼓冲突,企图打开一条出路,可是一连突围了四五次,都没有成功。他在绝望之下,决定挑选一支精锐部队,全部披上厚甲,骑上战马,由他亲自率领,强行突围。不料赵括刚出现在阵前,就被秦军乱箭射死。赵军失去了主将,没人指挥,立刻陷入混乱。秦军趁机发动猛烈进攻,把赵军杀得大败。长平之战,以秦军大胜,赵军惨败告终。
2、汉军开到夏阳以后,韩信命令士兵做了大批的小口木桶,几个木桶连成一体,上面绑上木排,倒扣在水面上,作为渡筏。这种渡筏既平稳,浮力又大。汉军乘着这些渡筏,从夏阳偷渡过去。魏军在这里根本没有设防,汉军很顺利地渡过了黄河,攻下了魏的后方重镇安邑(今山西省安邑县东北)。这时候,魏王豹慌忙领兵迎战,可他哪里是韩信的对手?没有多少天,韩信指挥汉军把魏军打得大败,最后活捉了魏王豹,把他送到驻扎在荥阳的刘邦那里。
3、韩信领兵来到前线,看到蒲坂形势险要,魏王豹又派有重兵把守,知道要从正面进攻很难取胜。经过一番研究,他决定采取声东击西、避实就虚的战法。他把汉军大营隔河设置在蒲坂对岸,在军营附近插满了旌旗,并且把汉军方面所有的船只都集中到这里来;白天叫士兵们擂鼓呐喊,夜间灯火通明,调兵遣将忙个不停。表面上,汉军好像是要从这里渡河,实际上韩信却把汉军主力偷偷地向北调动,选择夏阳(今陕西省韩城县南)作为渡河地点。
4、项羽杀了宋义以后,就派英布、蒲将军率领两万人做先锋,渡过漳水,切断秦军运粮的甬道,把章邯和王离的军队隔离开。然后,项羽率领主力部队随后急进。在渡河的时候,项羽下令把全军的釜甑(饭锅)通通砸破,把所有的渡船一律凿沉,把营帐全部烧毁,士兵们每人只准带三天的干粮,准备和秦军决战,不获胜利,决不活着回来。项羽的决心和勇气,对全军起了极大的鼓舞作用。楚军一到战场,就把王离的军队包围起来,以雷霆万钧的气势,迅雷不及掩耳的行动,同秦军展开了激战。楚国士兵无不以一当十,向秦军猛冲、猛打、猛追,不给秦军以喘息的机会。经过九次激烈的战斗,楚军把秦军杀得大败。这时候,其他的援救赵国的军队也都投入了战斗,杀死秦将苏角,活捉王离,迫使另一名秦将涉间自杀。秦军主力被击溃了,钜鹿得到了解救。
5、袁崇焕采取坚壁清野的策略,让城外的居民携带防守器具,全部迁入城内,然后放火烧掉城外所有民房,使敌人到来时没有任何可以利用的掩体。袁崇焕刺血为书,激励士气,并向他们下拜,表示抗敌的决心。将士们大受感动,都表示愿意同宁远城共存亡。袁崇焕还发出紧急公文给前屯和山海关的守将,让他们把逃跑到那里的官兵一律斩首,用以惩戒那些临阵脱逃的怕死鬼。袁崇焕采取了这一系列果断措施,全城军民都决心各守岗位,严阵以待,奋勇杀敌。
6、迎击刘秀;并且命令其余各军不得擅自行动。汉军由于接连取得胜利,胆气更壮。而新军士兵大都是临时胁迫来的农民,他们痛恨王莽,都不愿意打仗,诸将又借口王邑已经下了“不许擅自行动”的命令,乐得按兵不动,因此汉军冲入新军阵内,竟没有遇到多少抵抗,无不以一当百,如入无人之境。汉军越战越强,猛攻猛打,势不可挡。没费多少工夫,就把王寻、王邑亲自指挥的一万多新军杀得大败。刘秀率领汉军乘胜追击,在阵上杀死了王寻。
7、刘秀等人把从定陵、郾城调来的几千援军,开到昆阳城郊,在离新军四、五里的地方,列成阵势,准备接战。刘秀观察了敌军阵势,决定先发制人。他亲自指挥步兵和骑兵1000人作前锋,向敌军勇猛地冲杀过去。王寻、王邑骄傲轻敌,认为汉军人少,只调几千人来迎战。汉军奋勇进攻,一下子就杀死了许多敌军。经过这场小的战斗,刘秀发现新军士气低落,不愿作战,于是乘胜继续猛攻,又斩杀新军1000多人,取得了初战的胜利。
8、虞允文和将领们研究了作战方案,决定采用水、陆部队互相配合,以水战为主的战法。步兵和骑兵埋伏在长江岸边高地后面。水军船舰分成五队:选择精兵藏在海鳅船(一种用车轮激水的快速战船)内,停泊在大江中流,作为主攻部队;用两队海船组成东西两翼配合主力;另外两队隐藏在港汊中间,用作袭击敌船和后援之用。采石的宋军,经过虞允文这一番整治和调拨,由原来的散兵变成同仇敌忾的战斗部队了。
9、汉军按照韩信的计划布置完毕,已经天色微明了。韩信亲自率领汉军,打着大将的旗号和仪仗,敲起战鼓,呐喊着向井陉口杀来。陈余看到汉军发起了进攻,认为消灭汉军的机会到了,立刻传令赵军出击。赵军漫山遍野,向汉军冲来,双方大战了很长时间。韩信、张耳假装战败,把旗鼓仪仗都扔掉,向绵蔓水方向后退。赵王歇和陈余看到韩信、张耳后退,误认为汉军真的打了败仗,就命令全体赵军空营而出。十几万赵军一面争着抢夺战利品,一面追赶韩信、张耳。
10、岳云来到颍昌,兀术果然亲自率兵来攻。岳云和王贵合力攻杀,城内守军便把预备兵力投入战斗,岳家军斗志愈加旺盛。岳军以骑兵800担任正面冲锋,步军列置左、右两翼,来对付金军的骑兵。双方从早上杀到中午,岳家军的将士无一人怯战后退。岳云手执双锤,在敌阵中往来冲杀。虽然身受重伤,血染战袍,仍然浴血奋战。接着董先、胡清率部赶到,投入战斗,终于把金军打败,歼敌5000余人。
11、刘牢之接到命令,就在当天夜里,带领5000名北府兵,借着星光,向洛涧出发。听说要向秦军发动攻击,北府兵人人摩拳擦掌,战斗情绪异常高昂。晋军来到离洛水10里路的地方,刘牢之接到前哨的报告说:梁成的部队,在洛水对岸扎下了营寨,黑压压的一大片,但是一点动静也没有,好像已经进入梦乡了。刘牢之立即向部队下了急行军的命令。北府兵5000人马涉水而过,像猛虎下山一样,勇猛地冲破了秦军的前沿阵地,呐喊着杀进了敌人的大营。正在酣睡的秦兵还没有来得及弄明情况,许多人就被晋军杀死了。梁成从梦中惊醒,听到帐外的厮杀声,吓呆了。他慌慌张张地爬起来,披上铠甲,翻身上马,正想抵抗,只见刘牢之一马当先,手执长枪,直向梁成的营帐冲来,正好和梁成相遇。两人大战了十几个回合,梁成胆怯手软,渐渐招架不住,被刘牢之一枪刺于马下。
12、这时候,江面风力逐渐减弱,宋军水师开始了猛烈的反击。在海鳅船上踏车的都是初临战阵的民工。他们毫无惧色,十分勇敢。士兵和民工们都说:“我们只有齐心协力,才能消灭敌人,求得生存!”宋军海鳅船冲入金军船队,同金军展开激战。海鳅船船体大,装有踏轮,速度比较快;金军的战船船体小,速度又比较慢,大部分被宋军的海鳅船撞沉了,半渡的金兵大半死在江中。完颜亮并不甘心失败。他把其余的船只重新集结起来,准备再次发动进攻。黄昏以后,有一队宋军从别处撤退下来,路过采石,虞允文叫他们打着旗,擂起鼓,从山后绕到江边。完颜亮以为是宋军援兵来到,不敢再战,慌忙命令金军船队往后撤退,舍舟登岸。虞允文命令强弩手乘胜追射,把金军杀得大败。完颜亮率领残兵败将,仍旧退回到和州。
13、刘秀看到新军士气越来越低落,认为杀敌取胜的条件已经成熟。他把3000名精兵组织成敢死队,迂回到城西南,出其不意地渡过昆水,向新军的大本营发起猛烈的冲击。一时间鼓号之声响彻云霄,喊杀之声震动天地。骄傲轻敌的王寻、王邑看到汉军兵力不多,仍然认为不堪一击,也不进行战斗部署,亲自指挥10000多人出阵
14、再说荥阳-成皋的正面战场,按兵力,尤其是开始阶段,项羽比刘邦大得多。从汉王二年四月到汉王四年十月,在两年多的时间里,楚、汉双方你争我夺,你出我进,展开了拉锯战,互有胜败。在这过程中,刘邦逐渐由弱变强,力量日益壮大,越来越掌握着战争的主动权;恰好相反,楚军由于战线太长,东奔西跑,疲惫不堪,力量日益削弱,越来越处于被动地位。尤其是汉王四年十月,汜水一战,汉军大胜,成皋楚军全军覆没。荥阳-成皋的争夺战结束了,楚、汉相争进入了新的阶段。
15、韩信、张耳带着汉军主力部队退到绵蔓水边,和原来背水列阵的一万汉军会合起来,重新同赵军展开激战。前面是倾巢追赶过来的敌兵,背后是水深流急的绵蔓水,在这紧要关头,汉军要么是向前拼死杀敌,要么是后退淹死水中。只见汉军将士们人人奋勇,个个争先,无不以一当十,拼死战斗。赵军依仗人多势众,往来冲杀了很多次,仍然攻不破汉军阵地。韩信、张耳指挥的汉军,就这样把十几万赵军牢牢地拖住在绵蔓水边。
16、风越刮越紧,雪越下越大,天气越来越冷。猛烈的北风卷着飞雪,向将士们迎面扑来,他们的脸和手早已麻木,似乎骨头都冻透了。旗帜冻裂了。战马冻得不敢嘶鸣,只能踏着厚厚的积雪艰难地前进。
17、二十四日,在努尔哈赤的指挥下,后金军对宁远城展开了激烈的攻城战。袁崇焕亲自指挥明军,张弓射箭,发射各种火器,狠狠打击后金军。战斗打得激烈的时候,城上的箭和炮石就像雨点一样地发射出去,后金军被打死打伤的很多。努尔哈赤亲自督战,企图凿城而入。顽强的后金士兵,头上顶着挡箭牌,冒着箭石火器,带着攻城器械,前队倒下,后队又跟了上来,谁也不敢后退。明军虽然个个奋勇,但是城中炮石火器毕竟有限,又不可能指望高第派兵来援。在这种形势下,袁崇焕认为明军利于速战速胜。他命令炮手们对准后金军密集的地方,开炮轰击。只见炮声响处,烟火腾空而起,后金军血肉横飞,一片一片地倒了下去。这时候天色渐渐昏黑,在硝烟弥漫中,后金军的进攻暂时被打退了。
18、苻坚听到梁成被杀和洛涧失守的消息,又接到晋军大队人马开到淝水东岸的报告,开始觉得情况有点不妙。他急忙和苻融登上寿阳城楼,观察对岸晋军的动静。他向东望去,只见晋军阵容严整,旗号鲜明,一座座营帐整齐地排列在淝水河畔。八公山的脚下,不时传来一阵阵的操练声。苻坚不由得暗暗吃了一惊。一阵北风呼啸掠过,苻坚顶着风向北远远望去,恍惚之间,只见八公山上,漫山遍野都是晋军。
19、秦兵沿河岸层层布阵,晋军要想渡河,困难很大。秦军虽然在洛涧吃了败仗,锐气受到一些挫折,但是人数仍然比晋军多好几倍。谢石和谢玄认为:晋军现在只要能够抓紧时间,争取主动,进行速决战,就有取得胜利的可能。要不然,如果苻坚的人马全部到齐,胜负就很难预料了。他们进一步制定了引诱秦军进行速决战,并且力争一举击溃秦军的作战计划。
篇7
语文课堂上,老师让我们比赛扳手腕。究竟“大力士”的美誉会花落谁家呢?请大家拭目以待。
老师点名让“黄震宇”.“郑自勤”两位同学走上讲台桌比赛扳手腕。他们两个实力悬殊,郑自勤高大、健壮,黄震宇瘦弱、矮小。郑自勤大步流星地走上了讲台,而黄震宇呆呆愣在座位上不知所措,在同学们的鼓励下,他徐徐走上讲台,他可能是害怕这场突如其来的比赛令他颜面扫地。黄震宇想:就算我输了,也要输得有骨气,挽回一点面子,要做到“输人不输阵”!他们俩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在做了一阵热身之后,他们俩把手放到讲台上,并紧紧攥住对方的手。“开始”!老师一声令下,黄震宇来了个先发制人。使出了吃奶的劲,脸涨成了猪肝色。郑自勤也不甘示弱,全力以赴。不知怎么的,郑自勤突然哈哈大笑起来,也不知道是在嘲笑黄震宇的微不足道还是自鸣得意。黄震宇见他疏松了防备,孤注一掷,使出浑身的力气,反败为胜了。
大家都愣住了,教室里鸦雀无声,一根针落到地上都听得见。同学们原本还想为黄震宇处于劣势打抱不平,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黄震宇竟然赢了。大家沉默了几秒钟后教室里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大家不约而同、异口同声地说:“黄震宇,好样的!”“黄震宇,我为你骄傲!”“黄震宇,你真是太棒了!”……呐喊声此起彼伏,黄震宇不好意思地笑了。
其实郑自勤可以轻而易举地打败黄震宇的,但是他松懈了,让黄震宇钻了空子,“骄兵必败”应验了。
这次扳手腕比赛令我感触颇深,黄震这种不畏强大、以智取胜的精神难能可贵,我们要向他学习,并将这种精神发扬下去!
篇8
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路那样长,人那样多,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人们臂上都缠着黑纱,胸前都佩着白花,眼睛都望着的灵车将要开来的方向。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一对青年夫妇,丈夫抱着小女儿,妻子领着六七岁的儿子,他们挤下了人行道,探着身子张望。一群泪痕满面的红领巾,相互扶着肩,踮着脚,望着,望着……
(节选自《十里长街送总理》)
有一次,我碰上巩乃斯草原夏日迅疾猛烈的暴雨,那雨来势之快,可以使悠然在晴空盘旋的孤鹰来不及躲避而被击落,雨脚之猛,竟能把牧草覆盖的原野一瞬间打得烟尘滚滚。就在那场暴雨的豪打下,我见到了最壮阔的马群奔跑的场面。仿佛分散在所有山谷里的马都被赶到这儿来了。好家伙,被暴雨的长鞭抽打着,被低沉的怒雷恐吓着,被刺进大地倏忽消逝的闪电激奋着,马,这不安分的精灵从无数谷口、山坡涌出来,山洪奔泻式地在这原野上汇聚了,小群汇成大群,大群在运动中扩展,成为一片喧叫、纷乱、快速移动的集团冲锋场面!争先恐后,前呼后应,披头散发,淋漓尽致!有的疯狂地向前奔驰,像一队尖兵,要去踏住那闪电;有的来回奔跑,俨然像临危不惧、收拾残局的大将;小马跟着母马认真而紧张地跑,不再顽皮、撒欢,一下子变得老练了许多;牧人在不可收拾的潮水中被携裹,大喊大叫,却毫无声响,喊声像一块小石片跌进奔腾喧嚣的大河。
雄浑的马蹄声在大地奏出的鼓点,悲怆苍劲的嘶鸣、叫喊在拥挤的空间碰撞、飞溅,划出一条条不规则的曲线,扭住、缠住漫天雨网,和雷声、雨声交织成惊心动魄的大舞台。而这一切,得在飞速移动中展现,几分钟后,马群消失,暴雨停歇,你再看不见了。
(节选自《巩乃斯的马》)
学技法:这是典型的场面描写,写的是首都人民在阴冷的天气当中,站在十里长安街上为总理灵车送行时的情景。不仅写了人多,写了人们的悲痛和等待灵车到来时的复杂心情,还写了不同人物的神态、动作,淋漓尽致地刻画了首都人民怀着无比崇敬、怀念、悲痛的心情为送行时催人泪下的场面。
学技法:点面结合。所谓“点面结合”,就是既要处理好文章整体结构和整体场面的总貌,又要精雕细琢场面中局部细节的“点”,有点有面,再兼顾一般。比如本段中作者浓墨重彩地描绘了一幅暴雨雷电下万马奔腾的壮阔图景。在这个场景中,作者典型地刻画出马的生命活力,展示了生命的潮流在自然的鞭策下纵横驰骋,所有外界的羁绊都不放在它的眼里。作者采用了点面结合的方法:画横线的句子展现的是马群奔腾的壮观场面,这是面的描写;而画波浪线的句子则描写了不同马的不同表现,抓住了处在不同年龄层次的马的特点,这是点的描写。点面结合,由面而点,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壮阔的万马奔腾的场面。
【技法总结】
场面设计的方法:
1.定场面类型。场面描写按空间可分为全景式、特写式和结合式三种。从场面的内容来说,又有大与小、简单与复杂、动态与静态、作者参与与旁观、严肃与活泼、紧张与和缓、热闹与冷清、喜悦与悲伤等种类。
2.定气氛基调。把握场面的情感基调,是营造特定情境,渲染特定气氛的需要,最终为展现人物的性格,揭示主题服务。场面的基调一般有严肃与活泼、紧张与和缓、热闹与冷清、高兴与悲伤、平静与刺激之分。
3.定描写角度。可根据写作的需要和内容的特点,对俯视、仰视、平视等描写角度及远观、近看等描写距离进行精心选择和组合。
4.定描写顺序。常见的场面描写顺序有时间、空间、主次、详略、点面、总分等。
5.定叙述人称。描写场面时常用的人称是第一、第三人称,它决定具体描写时是采用我式串连还是他式串连方式。
6.定描写笔力。确定是采用工笔细描还是粗笔勾勒,是详写还是略写。
场面描写的要领:
1.要视野广阔,关注典型。
在一个活动的场面里,常有许多事情同时发生,因此要观察全面、细致和事物。既要观察整体,看到众多人物的表现和环境气氛,也要看到典型的人和事。这样才能获得更多的写作材料。
2.要分出主次,理清头绪。
要写好场面,既不能面面俱到,又不能只写一点不及其余,因此,理清头绪,有详有略,分清“宾”“主”,才能有层次、有条理地展开描写。
场面不论大小,都人物众多,事件繁杂,因此要正确处理人物、环境、情节之间的关系。场面描写是特定环境中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的“动态”的描写,显然,场面描写的重点不是周围的环境,而是情节进程中的人物活动。描写人物活动时,应以环境描写为辅,以中心人物为核心,以群像为衬托,这样才能准确地展示人物间的关系,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
3.要点面结合,选好角度。
4.要写出动态,突出气氛。
场面描写是以人物活动为中心,将人物活动交织在一起的“动态”描写,这就决定了场面描写不仅要写出人物的生活场景及客观环境,更要着力展示人物的命运发展及其言行举止、喜怒哀乐的变化。
5.要方法多样,语言形象。
场面描写中人物描写是重点,描写人物时应注意描写其语言、动作、表情、心理等,并且将几种描写交叉进行,还要交叉写出围观者的反应,把场内外交织在一起,从而构成一幅生动的画面。
无论哪种描写,都必须是人与景、点与面、动与静、见闻与感受、叙述与议论、全景与特写、群体与个体、场内与场外的自然巧妙的结合。
场面描写要表现出一种特定的气氛,单一的表达方式和写法是不够的。应充分调动听觉、视觉、味觉、触觉、嗅觉等各种感官去观察当时的气氛和不同人物的表现,要抓住景物的形状、颜色和动态变化,展开想象;要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以及映衬、象征等多种手法,或(面上)勾勒,或(点上)描摹,或对比,或衬托,或制造悬念,或预设伏笔,或制造冲突,或刻意渲染,多手法、有侧重地烘托气氛,让人物形象在场面中鲜活起来。
场面描写要讲究语言艺术,而言行描写又是描写的重点,因此,通过精选动词、形容词,适当运用比喻、排比、借代、夸张、反衬等修辞手法,会使场面更加逼真感人。
【材料展示】
生命,那是自然给人类去雕琢的宝石。
——诺贝尔
谁能以深刻的内容充实每个瞬间,谁就是在无限地延长自己的寿命。——库尔兹
生命,如果跟时代的崇高的责任联系在一起,你就会感到它永垂不朽。
——车尔尼雪夫斯基
人们说:生命的长度有限,但生命的宽度则由你自己决定。
【话题延伸一】活着,就要精彩
秦淮,纵然也有鸿野饿殍,但它自古不乏朦胧之美。秦淮八艳美艳动人,世人皆知,但她们也经历了世间的冷漠与安危。在这冷漠和安危中,她们用如花的青春,演绎着生命的价值。柳如是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寇白门侠肝义胆,古道热肠;顾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李香君血洒桃花扇……
哦,秦淮,你的清泪别样浓,你的月儿别样明,你的女儿也这样坚贞勇毅……秦淮水依旧奔腾不息,生命的价值也在潺潺流水里永世传颂。
【话题延伸二】奉献中凸显价值
篇9
【片段一】
这时满园子里的人,谈心的谈心,说笑的说笑。卖瓜子、落花生、山里红、核桃仁的,高声叫喊着卖,满园子听来都是人声。正在闹哄哄的时节里,只见那后台里,又出来了一位姑娘。年约十八九岁,半低着头出来,立在桌后面,把梨花简当了两下,又将鼓锤子轻轻地点了两下,方抬起头来,向台下一盼,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养着两丸黑水银,左右一顾一看,连那坐在远远墙角子里的人都觉得王小玉看见我了。那坐得近的,更不必说。就这一眼,满园子里便鸦雀无声,比皇帝出来还要静悄得多呢,连一根针掉在地上也听得见。
(节选自刘鹗《老残游记》)
【片段二】
舞台上的幕布分开了,音乐奏起来了,演员们踩着音乐的拍子,以庄重而有节奏的步法走到脚灯前面来了。灯光射在他们身上五颜六色的丝绣和头饰上,激起一片金碧辉煌的彩霞。这个迷蒙的海上顿时出现了一座蜃楼。那里面有歌,也有舞;有悲欢,也有离合;有忠诚,也有奸诈;有决心,也有疑惧;有大公的牺牲精神,也有自私的个人打算。但主导这一切的却是一片忠心耿耿、为国为民的热情。这种热情集中地、具体地在穆桂英身上表现了出来。
当这个女主角以轻盈而矫健的步子走出场来的时候,这个平静的海面陡然膨胀起来了,它上面卷起了一阵暴风雨;观众像触了电似的对这位女英雄报以雷鸣般的掌声。她开始唱了。她圆润的歌喉在夜空颤动,听起来似乎辽远又逼近,似乎温柔而又铿锵。歌词像珠子似的从她的一颦一笑中,从她的优雅的水袖中,一粒一粒地滚下来,滴到地上,溅到空中……(节选自叶君健《看戏》)
【片段三】
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自己却鼓着腮不语。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听,上上下下都哈哈的大笑起来。史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嗳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宝玉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里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座位,拉着她奶母叫揉一揉肠子。地下的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姊妹换衣裳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
(节选自曹雪芹《红楼梦》)
【借鉴点】
场面是事件发生的场合、人物表现的舞台,例如春节联欢的场面就是联欢时的场合、情景,又如劳动场面、战斗场面,以及各种会议场面等。场面描写,是人物同人物在一定时间和环境中相互发生关系而构成的生活画面的描写,它截取的是事件进行中的一个横断面。场面描写要突出场景的现场感,把现场的气氛、出场人物的精气神都细致地展现出来。怎样来描写一个场面呢?从上面这三个精彩片段,可以归纳出两种把场面写精彩的技巧:
一、场面描写要注意点与面的结合。场面描写既要以整体描写反映全貌,也就是“面”的概括,给人一个总的印象,又要以人物特写突出主体,也就是“点”的细描,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这样,才能把整个场面写好。如片段一先写满园子谈笑、叫卖的人声,然后详写主要人物王小玉的出场,这样点面结合,以人物特写突出主体,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同样,片段二也兼顾个人与群体,做到了点面结合。
二、场面描写要注意气氛的渲染。每个场面都有一个基调,有个总的气氛。比如,庆祝会的场面热烈,比赛的场面紧张激烈,追悼会的场面肃穆悲哀,等等。在描写场面时就是要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通过具体细致的刻画,表现出这种特定的气氛,这样才能使场面变成一幅生动而充满感染力的图画。如片段二紧扣穆桂英的爱国热情,一方面,从女主角矫健的步子、铿锵的歌喉来表现;另一方面,从观众雷鸣般的掌声侧面烘托,达到表现效果。片段三则着意抓住各个人物在看了刘姥姥的搞笑表演后的不同笑相进行刻画,反复渲染、烘托现场的欢乐气氛。
【快乐仿写】
操场上同学们静静地坐着,千百双眼睛盯着演讲者,听着他感人的演说。演讲者讲到动情处时,学生泪流满面,泣不成声。演讲者用颤抖的声音让学生说一句感恩老师的话时,原本整齐的队列出现了骚动,学生纷纷走向自己的老师,向老师表达他们的感谢。
(王大鹏《听感恩演讲》)
伴着欢快的下课铃声,教学楼两端的楼梯口如打开的水闸,学生们仿佛激流一般奔涌而出。操场上,人声鼎沸,顿时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做操的,踢球的,追赶的……都玩得不亦乐乎!只见操场中央围了一大群人,仔细一看,原来是七年级的几个女生在比赛跳绳,其中的一个小女生跳得脸红扑扑的,她不停甩动的跳绳在空中挥舞成一道道难以分辨的弧线,脚尖在触地的一瞬间又弹离地面。在阳光下,犹如一只翩翩飞舞的彩蝶。最后,她以一分150个的成绩夺冠。红红的小脸蛋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谭杰《精彩的课间十分》)
【片段升格】
下面是一位同学描写的听音乐会的一个片段:
晚上,我和妈妈一起去北京音乐厅听演奏会。到那里时,人很多。节目可丰富了。有吹萨克斯的,有小号合奏。我最喜欢一位男乐手吹奏的《回家》。好一派欢乐的气氛!
音乐演奏会的场面应该是非常壮观的,可供描写的场景也应该很多,可这位同学三言两语就写完了,既没有让读者感受到现场的欢乐,也没有让人发现音乐会的精彩。主要原因是没有把场面写具体,如听音乐会的“人很多”,多到什么程度?文中没有交待。吹萨克斯的男乐手在吹《回家》时是什么样的表情、动作?听众在听音乐时有什么反应?这些都可以具体描写出来。与上文相比,修改后的片段就精彩多了:
篇10
【关键词】触发;儿童小说语言;习作语言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21-0020-03
【作者简介】蔡亚,江苏省连云港市墟沟小学(江苏连云港,222042),一级教师,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竞赛“杰出水手”。
阅读是写作的重要前提,经常性的阅读有助于书面表达知识的记忆储存。小学生是喜欢课外阅读的,但并不代表他们就喜欢写作。事实上,很多小学生读了大量的课外书籍,但习作表达仍旧乏力。如何实现课外阅读与习作同步建构,促使学生语言的输入与输出和谐相长呢?
经过苦苦探索,我找到了“触发”!触发,在夏D尊和叶圣陶先生合作的《文心》中有所阐释:“读书贵有新得,作文贵有新味。最重要的是触发的功夫。所谓触发,就是由一件事感悟到其他的事。你读书时对于书中某一句话,觉到与平日所读过的书中某处有关系,是触发;觉到与自己的生活有交涉,得到一种印证,是触发;觉到可以作为将来某种理论说明的例子,是触发。这是就读书说的。对于目前你所经验着的事物,发现旁的意思,这也是触发。这种触发就是作文的好材料。”[1]尽管习作触发元素多种多样,但如果聚焦在课外阅读过程中探讨,就优秀的儿童小说而言,作家语言的表达内容、表达形式、表达技能已经达到极致,完全可以触发学生的习作思维,潜移默化地帮助其构建自身的言语表达,从而实现“儿童小说语言”与“习作语言”的同构共生。
一、小说“修辞手法的精妙运用”与儿童“人物描写的栩栩如生”
1.阅读寻觅。
“人物形象是小说的主心骨,衡量小说成功与否的关键就看其人物是否逼真,形象是否饱满。”[2]受儿童思维发展的影响,儿童小说的语言必须是生动、具体、鲜明的,这样才能给小读者带来审美体验。因此,在塑造人物形象时,作家喜欢采用儿童所熟悉的一些修辞手法。比如,作家常新港在《童年时的朋友是影子》中塑造了这样一个爸爸的形象:“我可真讨厌爸爸那张嘴,只要是对着我,一说起来,就没完没了,像是过年燃放的小屁鞭,不太响,但非常闹人。”
看似简单的语言符号,由于运用了比拟、夸张等修辞手法,形象地折射出人物的思想和个性,因而文中“爸爸”絮叨的特点一目了然。
2.习作触发。
常新港的语言就是如此有魅力,他往往用其独特的想象生动地再现鲜明、丰满的人物特征,给读者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对于这样独特的语言方式,教师完全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通过阅读展开想象、进行体验,通过联想激发习作思维。围绕“修辞手法”这个触发点,抓住“想象联想”的触发途径,就能实现“儿童语言”的创生。
师:这个“爸爸”,留给你怎样的印象?
生1:比较有特点。好心,但烦人。
生2:爸爸很絮叨。他和我们的妈妈一样,整天叽叽喳喳,絮叨个没完。用“过年燃放的小屁鞭,不太响,但非常闹人”来比喻,真是再恰当不过啦!
师:在我们的身边,肯定也有一些特征鲜明的人,你能学着用作家独特的表达方式来写一写吗?
一个五年级女孩这样写她的同桌:“同桌笑起来肥肥的身子会抖来抖去的。每当感觉有人嘀咕他时,他总是唰地起身,咚咚咚地跑过去。与对方当场理论一番后,他又头发一甩,大侠般地回到座位。”
二、小说“场面描写的生动传神”与儿童“表现生活的妙趣横生”
场面描写是对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的动态画面所作的描写,是特定场合中的人物、环境和情节的综合。对儿童小说而言,描写儿童所熟知的生活场景是非常有必要的。
1.阅读寻觅。
在作家黄蓓佳的《今天我是升旗手》中有一段关于“挤街边小店场面”的描写:“当时他们班的男生刚刚在操场上踢过一场足球,一个个大汗淋漓,出了校门后就齐刷刷地拥到街边小店里,有要可乐的,有要矿泉水的,也有要棒棒冰、橘子雪糕、冷狗的。小店里霎时间拥挤不堪,空气中弥漫着男孩子身上的汗味、脚丫子的臭味,以及头发根里浸透了汗水之后的沤馊味。”
场面描写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故事情节的展开、感情与情绪的渲染,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上述挤小店的场面描写,完全契合顽童的成长心理,一群活泼欢快的男孩形象跃然纸上,学生完全可以从中找寻到自己的影子。
2.习作触发。
第三学段教材选文多处涉及场面描写,如苏教版五下《只拣儿童多处行》中“知春亭中孩子欢闹场面”的描写,《梦圆飞天》中“人们为杨利伟送行场面”的描写等,而书后习题中也有涉及运用场面描写来展现一次活动的要求。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引导学生将课内、课外阅读对接起来,恢复知识与其所指和应用情景之间的本然联系,在课外阅读中发展课内习得的言语技能,然后在习作运用中有效积淀。就习得“场面描写”技巧而言,重要的触发点在于“类似体验”。
师:喜欢这个片段吗?
生1:当然喜欢。我找到了自己的影子,那些汗味、臭脚丫味的描写,多真实呀!
生2:对,我们也完全是“齐刷刷地拥到街边小店里”,一个也不会少的,而且大家都争先恐后的。
师:大家觉得作家这一处的场面描写为什么这么有生命力呢?你能感悟到什么?
生3:可以将“整体场景”和“局部细节”相结合,就像课文《大江保卫战》,既刻画了抗洪战士的群体形象,又塑造了典型人物――黄晓文。
有了对写法的深入认识后,学生结合自己参与的实践活动,就能很好地进行场面描写的练习。学校举行啦啦操比赛,一个五年级学生这样写道:“操场成了欢乐的海洋。参赛队伍都能做到服装整齐,舞姿轻盈。特别是五(7)班代表队,他们以闪亮的服装、多变的队形、整齐的动作获得了大家阵阵掌声。他们的班主任亲自领操,她那迷人的笑容、曼妙的舞姿征服了所有的观众。”
三、小说“细节描写的细腻刻画”与儿童“情节描述的生动传神”
细节描写是指对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苏教版五下《爱如茉莉》就是细节描写的典型。高年级学生习作多有“内容空洞”“描述乏力”的问题,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课内外阅读逐步领悟细节描写的妙处和重要作用。
1.阅读寻觅。
美国作家约翰・斯坦贝克的《小红马》为了展现小红马的成长变化,进行了27处细腻的外形描写。特别是对生病前后小红马外形的对比描写,更是细化到上午、下午和晚上的不同变化:“乔弟看着那张马脸:眼睛半睁半闭,眼皮沉重干涩,眼角结上了眼屎。戛贝兰耷拉着脑袋,两耳松软无力倒向两边……”“一双眼睛这时几乎睁不开来,鼻子堵塞,呼吸时咝咝作响。一层白翳遮住了它眼睛看东西的那部分,马驹是否还能看得见东西,实在难说。它不时喷鼻子,想通一通鼻子,可是看上去反倒像塞得更厉害……”
细节描写是情节发展的支撑,是丰满情节的血肉。作者细腻到对眼睛、鼻子、耳朵等部分进行了连续五天的对比刻画,上述选文仅仅是小红马生病后第二天上、下午的不同表现。在阅读中,学生会时刻关注小红马的命运,并为此深深担忧、无限期盼其病情的好转,他们的心灵自然受到了震撼。
2.习作触发。
教师可以引领学生进行横向、纵向对比阅读,帮助他们去体会细节刻画,唤醒阅读期待,关注情节发展,这些无疑成了习得“细节描写”技巧最重要的触发点,而“阅读反刍”是最佳的触发策略。
师:第一天下午,你看到了怎样的马儿?
生:难受(读相关的句子)。
师:可是第二天早上,它并没有好。作者细腻地描写了它的眼睛、耳朵还有鼻子。(师生合作读第43页)晚上会怎样呢?作者还会描写它的眼睛、鼻子吗?(师生合作读第44页)通过早上和晚上的对比,你发现了什么?
在一次次的对比阅读中进行反刍,小红马“难受―痛苦―非常痛苦―奄奄一息”的过程逐渐清晰起来。那学生期待中的健康的小红马应该是怎么样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构思另一个情节,想象病好后小红马的样子,并进行仿写。
一个六年级学生这样写道:“多么精神的一匹小马!她的皮毛像绸缎一样光滑。大大的眼睛炯炯有神,如一汪清水。我给她胡萝卜,她挪挪前蹄,愉快地扬起头,兴奋地喷了声响鼻。那个活泼好动的小红马终于又回来了!”
四、小说“环境描写的意象展现”与儿童“言语意蕴的精彩铺陈”
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在儿童小说中,自然风景常被赋予一种象征的意味,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作家曹文轩在《小说门》一书中指出:“风景在参与小说精神建构的过程中,始终举足轻重。”
1.阅读寻觅。
曹文轩的《草房子》中有这样一段环境描写:“一只黄雀站在一根刚刚露了绿芽的柳枝上。那柳枝太细弱了,不能让黄雀站立,几次弯曲下来。黄雀不时地拍打翅膀,以减轻对柳枝的压力。”
在这一段景物描绘中,作者寄予了独特的心灵感悟。作家借主人公桑桑的眼睛,看到了关于“黄雀与柳条的画面”。而此时,桑桑正身患重症,感觉自己活着的时日已经不多,他想到河边“抓紧时间好好去想一些事情”。原来,细弱的柳条、站立不稳的黄雀恰恰象征着生命的脆弱,映衬着桑桑孤独、无助的内心感受。
2.习作触发。
自然环境描写完全可以渲染气氛、烘托作者心情、寄托人物情感。当然,景物意义包括景物特点及景物象征意义。就儿童思维而言,首先要弄清的是景物特点,然后才是景物的象征意义。就此而言,找寻“环境描写”语言表达技巧的触发途径在于发现“景与情”的链接之处,“在语言揣摩中领会象征意义”无疑是最重要的触发策略。
师:上述片段中,柳枝有怎样的特点?黄雀想要站稳,是否做了努力?
生1:从“太细弱”看出柳枝是弱不禁风的。
生2:这恰巧与“刚刚露出了嫩芽”相映衬,黄雀只有不时拍打翅膀以减轻对柳条的压力。
师:这个场景是谁捕捉到的?作家为什么要写这一段?
生3:(恍然大悟)哦,知道了。桑桑病了,不知道能否治好,恰似这只黄雀的心情,对吗?
师:其实,作家曹文轩的系列儿童小说中,常常有大篇幅的环境描写,用来衬托人物性格,表现人物情感。
一个六年级女生在《孤独的背影》中写道:“春天,万物复苏。小草也悄悄地探出了头,欣赏着柳树姑娘婀娜多姿的腰身。一阵风吹过来,樱花纷纷如蝴蝶一般优雅地飞落。可他却无心欣赏美景,在一边默默拿着扫把,埋头苦干。不知人们在欣赏美景时,有没有关注他忙碌的身影?”
儿童的阅读应该是认知世界、肆意想象、舒展心灵的过程。儿童的习作应该是倾诉自我、创生思维、认知世界的过程。两者水融,相得益彰。故而巧用“儿童小说语言”触发“习作语言”,实现同构共生,是教师关注儿童阅读与习作表达的应有姿态,也是一种应然追求。唯有如此,才是真正站在儿童的立场,奠基儿童习作语言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夏D尊,叶圣陶.文心[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