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潮课文四年级范文

时间:2023-03-29 18:06: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观潮课文四年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观潮课文四年级

篇1

关键词:语文园地;目标方法;归纳提升

本文从对语文园地的认识出发,以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为例,谈谈语文园地板块在单元主题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才能真正让语文园地教学成为单元教学的提升,真正达到对“语文”的综合运用。

一、语文园地板块对于语文学习的意义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性质与地位”中指出:“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因而,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从这个意义上讲,语文园地非常具有针对性,也是对篇章的综合实践,因此,语文园地的教学就不仅仅局限于简单的积累运用,更应该从单元的主题出发,将语文园地的教学和课文的教学紧密地联系起来,浑然一体地共同为单元教学目标服务。

二、语文园地教学在单元教学中的位置

我们都知道,人教版教材中每个单元绝大多数的口语交际课和该单元的习作是与单元的主题紧密相关的。以口语交际课为舞台,让学生言之有“趣”。在课文学习过程中积累,在口语交际中交流,在习作中坚持练笔“三部曲”。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是一组以自然奇观为主题,安排了《观潮》《雅鲁藏布大峡谷》《鸟的天堂》《火烧云》和语文园地。四篇课文都是采用一定的顺序,按时间顺序的《观潮》《鸟的天堂》和《火烧云》,按空间顺序的《雅鲁藏布大峡谷》来进行介绍,而且文中所讲的每一处景观都惟妙惟肖,特点突出。在此基础上安排的“按一定顺序介绍一处自然奇观”的口语交际和习作以及“边读边想画面”的“我的发现”则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四篇课文的综合应用。

三、如何实现“语文园地”板块与课文内容在教学上的整体性

1.整体把握单元主题

既然每个单元都有相应的主题,每个模块的内容都是紧紧围绕主题进行合理安排,那么,单元主题的教学目标就应该贯穿于每一模块的语文学习中。这就要求老师在进行备课前,在心中树立整体把握的意识。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整体教学目标围绕着“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学会有序地介绍景观,培养朗读时想象画面”,那么,在讲授课文时,这三个目标完全可以在随文讲解中得以实现。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可谓是大自然中奇特的景观,这样独特的景观必定会吸引原本就充满着好奇的孩子,更让孩子们间接地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

同时,四篇课文又是按一定顺序描写的范文,不管是时间顺序还是空间顺序,都可以让学生领悟到有序介绍一处景观或一件事物的技巧与方法。例如,在口语交际的教学中,我们可以从本单元在描写自然奇观的四篇文章中寻求帮助,《观潮》一课按照时间的先后,由远及近地介绍钱塘江大潮;《火烧云》一课根据火烧云的上来、下去,介绍了大地上万物颜色的变化和天空中火烧云颜色形状的变化;《雅鲁藏布大峡谷》则从地理位置、成为世界第一大峡谷的原因、大峡谷的奇观和评价方面进行介绍;《鸟的天堂》则以时间为顺序,介绍了两次经过鸟的天堂亲眼所看到的景象,这些都是现成的口语交际指导素材。

因此,语文的学习并不是孤立无援的,而是相互融合的,在课文教学中渗透语文园地的内容,而语文园地的学习进一步巩固课文教学中所涉及的内容。

2.把语文园地的内容渗透到课文教学中

我们知道单元主题无处不在,它贯穿于单元导读、阅读教学、课后练习和语文园地。笔者认为这几方面的目标多数都是一致的,关键是老师如何把这一单元教学目标通过有效的备课,使其在课堂上有效地达成。

多数时间我们都是先上完了几篇课文,再按顺序进入语文园地。可是有时候没有明确语文园地模块中的训练点,在课文的教学中没有很好地有效落实,那么,园地教学也就成了孤零零的一块,这样的效果肯定不好。我认为在平时的课文学习中可以穿插、渗透园地的训练点,这样会使语文园地在教学时教师更容易教、学生更容易理解。如:“我的发现”一栏,往往要求孩子们去发现一些规律,如果平时的课堂教师只是零零星星地教,没有有意识地训练其中的规律与方法,直接让学生在课堂中进行毫无联系的发现,那么就会出现事倍功半的结果,教学效果也会不好的。在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我的发现”中所训练的“读书时要想象画面”,完全可以在第一课开始就加以训练。当教学“潮来时”那堤岸上人头攒动的热闹场面与风平浪静的江面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来想象当时的情景,并通过不断地朗读来强化文字所描述背后的画面,这样也会让学生对钱塘江的印象更加深刻。

3.让方法的设计助推教学目标的实现

在一节课中,我们必须有明确的目标,通过可操作的方法和果断恰当的评价来促成目标的达成。语文园地模块中的口语交际和习作一般都是同一主题的说与写,而口语交际教学让学生按要求充分地说就显得尤其重要。在人教版四年级语文第一单元的口语交际和习作是联系在一起的,是同一主题、同一素材,这样的口语交际和习作一定要联系本单元的四篇课文,因为这四篇课文是特别好的范例。四篇课文的结构、描写顺序都在很大程度上为学生的口语交际、作文,甚至“我的发现”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在每篇阅读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体会写景文章的结构,并随文进行一些相应的模仿练习,让学生从一定程度上掌握写景类文章的方法,那么在口语交际、习作的教学中就不会让其成为孤零零的一块,也不会与前面的阅读课堂脱节。学生在说、写的过程中就能够有框架、有顺序,这样的连贯就会真正让语文园地成为单元学习的小结与提升,真正有效地达到我们的教学目标。

有了单元整体教学的有效渗透,方法的指导一定要明确。比如,在“介绍一处自然奇观”的口语交际中,针对“有序”这个要求,在指导学生时都要让学生明确“什么是有序”,“在介绍中都有哪些顺序”以及“相应的顺序会有哪些连接词”。这样翔实的指导会让学生在口语交流方面有章可循,这种牵线搭桥也会降低难度,让学生说得更充分,更为学生在写作时有序地介绍景观提供了依据。同时,一节课的时间有限,我们要根据教学目标,让学生抓住“你认为最奇特的一部分”进行交流,而且教师引导学生的评价一定要紧扣关键要求,不给予温和、无指向的评价,让恰当的评价成为教学目标达成的有效途径。

在一个单元的教学中,不管是阅读教学,还是语文园地教学,我们都一定要思考“这节课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我用什么方法来达成我的教学目标”,而且确保方法的指导一定要具体到位,让学生的学习具有可操作性。只有这样,语文园地模块才不会成为一个单元主体文章学完之后孤零零的“负担”,而化身成单元学习内容的归纳与提升。

篇2

一、不宜“急进”

“语文味”和“人文味”随着年级的递升而螺旋式上升。例如,小学低年级侧重于识字写字和正确朗读,此阶段过多地进行思想教育和人文渗透,既没有生命力,也不会在学生心底留下多少投射和划痕;小学三四年级,侧重于句段理解、写作能力和阅读分析,逐步进行人文层面的熏陶、渗透和滋养;小学高年级,侧重于深入的阅读理解和课外阅读的扩大,领会作者的表达方式,侧重于兴趣培养与写作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二、不可统一

不同的课文有不同的侧重点,有的课文感情充沛,适合于情感熏陶,比如,《珍贵的教科书》《秋天的怀念》;有的课文形象生动,适合于审美熏陶,比如,《观潮》《爬山虎的脚》等;有的文本条理分明,适合于逻辑思维训练,比如,《只有一个地球》《桂林山水》;有的文本语言丰富,适合于语言品味,比如,《翠鸟》《匆匆》等等。当然也有一些课文,涵盖了以上多种,这自然需要师生或在取舍中择其一二,或下大工夫综合训练。

三、不可泛滥

尽管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习的设计应开放、多元,提倡与其他课程相结合,开展跨领域学习。”但是,这并不意味要冲淡语文味。常常看到一些公开课,为了不至于冷场,为了凸显人文味,音乐、画画、舞蹈、视频等纷纷亮相,所谓语文的“语言品味、朗读入情和熏陶渲染”反而被挤压到边缘地带。事实上,语文首先姓“语”,而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顿悟有时靠音乐、画画等是无法完成的。

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问题及措施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脱离实际,远离生活

新课改一直要求,要注重课本与生活的结合,理论与实际的联系。然而在现实的小学语文课堂上缺一直存在者脱离实际,远离生活的现象。有些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没有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很难有真实的体验。比如,笔者在一次教研活动中听到有一位老师讲的《幸福是什么》这篇童话故事。这位老师制作了非常精美的多媒体课件,课堂全程都是学生看课件上关于课本的内容,并要求学生做笔记。对于四年级的学生而言,缺少生活阅历,没有生活经验,仅仅通过课本无法体会到三个小孩是怎样做对别人做有益的事情而感到幸福,老师并没有联系实际生活。其实生活中,发生在身边的很多小事,比如借同学文具,帮助了同学,这个时候自己就是幸福的。只有这些发生在学生身上的事情才能让他们真切地体会到幸福的真正内涵,才能达到课堂效果。

2、流于形式,缺少内容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学模式层出不穷,花样百出。很多小学语文教学模式越来越注重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殊不知,有的时候过于重视表面花样,学生在课堂上并没有学到实质性的东西,只是停留在表面,走马观花。比如,之前大力推行的高效课堂模式,讲学生分成若干兴趣小组,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只是起到引导作用。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学生层次不一样,课堂总是流于形式,学生从被动的位置变为主动,一时很难适应。一节课下来,看似课堂上热热闹闹,但是可能只有少部分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能够有所收获,部分学生可能只是滥竽充数,不知所云。随着多媒体的流行,越来越多的小学语文老师喜欢使用多媒体教学,殊不知,过度依赖多媒体也存在弊端。多媒体课件内容丰富,学生兴趣较高,但是由于播放过快,学生很难快速接收信息,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3、说教过多,情感缺失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对于小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小学语文是学习其他各学科的基础。小学语文课堂不同于政治、历史、地理那么死板的知识。语文是充满人情味的,需要带着情感来教学。受传统模式的影响,很多老教师还是按照以前的教学方式,课堂上一板一眼,只是把学生该记的生词教读,该理解的课文内容进行阐述,显得死气沉沉,毫无生气。一个毫无生气的语文课堂,是失败的课堂。比如,笔者曾经听一位老教师讲小学课文《观潮》,他拿起课本就给学生教授了新字,并且梳理了文章大意,分析了课文内容,全程学生只是负责聆听,做笔记。学生没有仔细的品味语言,也没有表达自己对于钱塘江大潮的感受,更不要谈从课文中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气势了,没有了这种感受自然就无法发自内心地赞美钱塘江大潮了。

二、应对策略

1、学会将课本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小学语文教学准备的时候就要提前思考好,生活与教学内容的联系点,只有让学生有切身的体会,才能与教材中的课文产生共鸣。只有达到这样学生才能有学习兴趣,自然可以达到教师想要的教学效果。比如,有的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去回忆生活中跟课文中的相似的情节,让学生用生活经历去体会文章,体味最真实的情感。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课文《猫》时,教师就可以适时引导学生回家后观察以下自己家里养的猫或者其他小动物。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切身体会到猫长什么样子,猫的活动状态时怎样的,猫有什么样的特点。这样学生才能跟文本的作者产生共鸣,体会到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这样的语文课才会显得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2、回归教材本身,丰富教学内容

在新课改的促进之下,固然出现了很多新的教学模式。但是不管模式怎样变,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对待语文文本解读时的态度应对始终如一。课堂模式的变化,依然离不开教材本身,只有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深度挖掘教材的内涵、内容,才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在推行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时,我们应当循序渐进,让学生慢慢适应新的教学模式,而不是做一些表面工作,适得其反。对于逐渐流行的多媒体教学模式,深受教师的喜爱。它确实利于课堂教学的效果,但是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关注学生接收情况,不要过多分散学生注意力,还是要让学生回归课本,掌握必要的知识内容,避免走马观花,流于表面。必要的时候,也要让课件暂停,教师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进行近距离的情感交流。这样的小学语文课堂才能显得更加的丰富多彩而又不失本质。

3、讲“语文味”,重情感体验

我们既不能把语文课上成单纯的语言文字训练课,也不能将语文课上成“贴标签”式的思想品德教育。我们应该讲“语文味”,在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积极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说到底,就是强调学生的“体验”。真正的小学语文课堂应当是充满活力的课堂。师生之间应该有情感的交流,学生跟文本之间也有交流。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四年级《幸福是什么》一课时,教师就可以积极引导学生讲述以下自己了解到的幸福,发生在自己身边的幸福故事。如果发生冷场的情况,教师还可以讲述自己的经历给学生启发。学生这个时候就会结合生活实际,畅所欲言,达到与文本的共鸣,从而深刻地体会到幸福的真正内涵。这样的小学语文课堂才是真正的有“语文味”的课堂。

让小学语文课堂充满情感,充满“语文味”应当是我们最终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崔殿东.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 2013(14).

篇4

一、创新意识的培养——鼓励与众不同

托尔斯泰说:“如果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结果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么他的一生将永远是模仿和抄袭。”托尔斯泰的说法虽然有点绝对,毕竟让学生学会创造的不只有学校这一种途径,但是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学校的确是教育的主阵地。因此,学校有责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能创新、会创新。

1.鼓励学生有好奇心——敢想。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一位教师在执教一年级《语文园地(二)》时,让学生为“田”组个词,许多小朋友都想到了“田地”。教师鼓励学生再想想。一个学生眼睛一亮,高高地举起了小手,说:“大田。”学生们一听,都感到很好奇:“怎么从来没听说过呀?”教师先是一楞,而后点了点头,示意那个学生继续说。那个学生说:“田有大有小,大的田就是‘大田’。”其他学生听了之后,也都点头表示赞同。有个学生还兴奋地说:“照这样理解,还有‘小田’。”

当孩子好奇的时候,正是开窍之时,教师何乐而不为呢?

2.鼓励学生放开胆子——敢说。教师在鼓励学生敢想的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新想法。

一位教师在讲解三年级语文测试卷时,讲到“漂亮”的反义词,许多学生都说“难看”。教师发现有个学生写了“臭美”,可是他不敢说。于是教师就鼓励那个学生勇敢地说出来,还走到他身边,侧耳倾听。那个学生说:“我认为‘臭美’也可以。我是通过给‘漂亮’造句想到的。‘女孩子穿上裙子很漂亮。’然后我往反方向想了一句:‘如果男孩子穿上裙子,就是臭美。’”教师认为,这是从语感上来理解“漂亮”这个词的,“臭美”应该算是“不漂亮”,所以肯定了那个学生的看法。

二、创新价值的取向——追求心悦诚服

教师在鼓励学生敢想、敢说的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的价值取向进行正确引导。

1.换个角度再想想。一位教师在执教四年级《观潮》一文时,很多学生都只能从“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来感受人们等待钱塘江大潮时的焦急心情。有个学生换了个角度创造性地理解了人们的焦急心情:“我从人们的两次‘沸腾’感受到了人们等待钱塘江大潮时的焦急心情。一次是人们听到远处传来的闷雷滚动般的响声之后的‘人声鼎沸’,一次是人们见到水天相接处出现了一条白线时的‘沸腾’。可见,人们听到江潮来时的声音、看到江潮来时的情景是多么兴奋,从而可以想象之前人们等待时是何等的焦急!”

这种换个角度思考的创造性理解,让人们本已定向的思维豁然开朗,难道还怕人们不心悦诚服吗?

2.多元理解鉴真金。一位教师在教四年级《罗盛教》一文时,有个学生创造性地提出了一个问题:“从跳进冰里到救出小孩,罗盛教才花了吸两口气的时间,我感觉罗盛教救出小孩很轻松!”这个学生的想法与众不同,教师首先给予了肯定:“你的想法很特别!”接着,教师抛出了研读专题:“这短短的两口气的时间对于救人是显得轻松呢,还是显得不简单?”学生们首先仔细研读课文,然后小组交流,集思广益,从恶劣的环境、现状的联想、形势的紧急等方面来考虑,最后形成共识:这两口气的时间虽然很短,但是更体现了罗盛教救人的不容易。

篇5

关键词:小学语文;组合学习;应用

小组组合学习,即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合作性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在自主思考的基础上,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和结果并进行互相交流,使小组内的每个成员都能参与进来,将大家的思路进行整理总结的一种互学习方式。但同时为了避免小组组合学习的无效性、拖延性,教师应结合具体教学内容,仅对具有合作需要的问题开展小组组合学习,使小组组合学习可以达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合理应用。

一、把握需要合作的学习时机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并不是所有的学习内容都需要采取小组组合的学习方式。实际教学中,在保持高效率学习时,应该注意培养小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对能通过个人努力得到解决的问题请小学生独立完成。只有当他们经过独立思考还无法彻底解决问题时,再予以小组讨论,避免做无用功。由于每个人拥有的知识和其他信息是不同的,当学生需要聚集他们的个人小知识组合成更多信息量时,小组组合学习才能发挥更大功效。比如,教师举办成语接龙比赛,由教师提出首个成语“一鸣惊人”。由于小学生知识储备不足,往往一个人只能接两三个成语,这时候可以以小组组内形式完成成语接龙并记录,再进行组间的比拼,比较哪个小组的接龙接得最多。在成语接龙的游戏比赛中,把握了小组组合的学习时机,大家在相互交流中学到了更多成语,弥补了个人成语储备量的不足,点燃了课堂气氛,做到了小组组合学习的合理应用。

二、科学组建学习小组,合理选择合作形式

考虑到教学内容和学习任务难易度的不同,有些小问题同桌之间就能讨论;难度较大的问题就需要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小组来解决。从便利性出发,很多课堂实行了自由组合或者前后排同学四人组合小组的分组方式,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造成了课堂学生资源和时间资源的浪费,没有做到对小组组合学习方式的合理应用。分组时我们应从小组组合的有效性考虑,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思考能力、表达能力、性格差异和见识的宽广度等因素,使组合的小组内部可以优势互补,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和看法促进小组内信息量的扩大,保障讨论的有效性。比如,在四年级上册课文《鸟的天堂》一课中,文章中五次提到了鸟的天堂,那为什么有的加了引号,有的没有加呢?同桌讨论的方式不一定能适用这样的问题。在组建讨论小组时,应保证每个小组都有人有能力经过思考讨论理解这个问题,有组员可以用清晰的语句把他们的思考表达出来,帮助组中的学困生彻底理解加引号和不加引号的区别。在大家的交流中,学生在表达自己思考结果的同时训练了表达能力,小组内的优差结合又能保证学困生不被忽视和边缘化,达到整个小组的互利共赢,使小组组合获取成效。

三、把控课堂进程

教师应按照教学内容和学习任务的难易程度,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在课前想好不同问题的讨论时长以及如何组建小组,节省课堂上的安排时间,做到对本堂课进程的整体把握。如果对合作学习时间估计不足,会导致学生小组讨论的无效性,学生在紧张的时间内得不出问题的思考答案,在讨论结束时还处于一种半迷惑状态;时间估计过长,又会造成学生交头接耳、畅聊八卦等与课堂无关的东西,久而久之,学生会对小组组合学习的形式抱有不满或不严肃态度,达不到预设的教学期望。因此,教师把控课堂进程,安排好学生小组学习的时间,给出时间限制。在培养学生时间观念的同时,实现小组组合学习的有效应用。

以《观潮》的课堂教学为例,课前老师应该规划好哪些问题需要小组组合讨论以及讨论的形式和时长:

1.课文预习,阅读文章,标注段落,勾画出生字词。时长1分半,个人阅读;

2.找出描写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的对应段落,分别用一个词语概括人们的心情。时长2分钟。因为任务简单,同桌两人讨论即可。

3.选择学生呈现讨论结果,老师点评之后,引导学生发现这几段的写作顺序: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时长3分钟。

4.请有观潮经历的学生举手,选择两名同学,请他们以这种顺序,讲述他们的观潮经历。时长共3分钟。如果学生没有这种经历,则换成老师讲述观潮见闻。

5.速读“潮来时”,找出你最喜欢的描写潮水的句子,并说明理由。时长8分钟,小组组合学习。对这个任务可以进行差优结合,大家都具有选择爱好句子的能力,但学困生不一定能清楚地说出喜欢的理由,所以小组内明确分工,一部分学生找出句子,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力好的学生来描述喜欢的理由。

6.请小组代表回答问题。老师在PPT上呈现这些句子,引导学生观察潮来时作者描写的视角是由远及近的。时长8分钟。

7.画出文中描写潮水样子和声音的词语,先由学生个人默读勾画半分钟,再由小组内组合整理。老师根据学生回答,做好板书,鼓励学生借鉴,从视觉听觉观察描写生活现象。共用时长3分钟。

篇6

教科书一直是学校语文教育的主要课程资源,面对这一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我们应与时俱进,不能仅仅局限于语文课本的知识,而应该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在把握语文课本资源的基础上,适当适时地向课外延伸。1.在整册文本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一些篇目,达到巩固、补充语文知识和提高语文能力的目的。以人教版语文第十二册为例,课本共有32篇课文,其中精读课文14篇,略读课文12篇,选读课文6篇。每个单元都有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训练点,并且这些训练点的排列有一定的规律,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经过对这些训练点的研究和分析,教师可在教学时增补一些相关内容,如《沁园春•雪》、《论语•述而》、《阁夜》、《揠苗助长》、《守株待兔》、《智子疑邻》、《精卫填海》、《荷塘月色》、《背影》、《海的女儿》、《丑小鸭》、《天方夜谭》、《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鲁滨孙漂流记》等。2.把同类的文本有效结合,组合成一个大单元。这种归类遵循的原则不是单一的,可以是内容同类,可以是写作方法同类,也可以是表达的情感同类,通过比较阅读让学生更深层次、更大范围地理解文本,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学《匆匆》一文时,把本册的《长歌行》并入一块学习,还可引入一些有关惜时的名篇,如《时光老人的礼物》、《明日歌》等,组合成一个关于珍惜时间的名家名篇的大单元,让学生充分阅读,并布置学生搜集大量惜时名言,营造很好的氛围,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时间的宝贵和浪费时间的可耻。

二、丰富故事的情节,延伸文本

课堂阅读教学应该把学生带向古代文化,带向现代文化,带向中华文化,带向世界文化。

三、抓住“空白”,放飞想象

语文教材选编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编者或作者当然会使用含蓄的艺术手法,获取“言犹尽而意无穷”的境界。在语文教学中,如果教师激发学生用想象填补这些空白,想象文中人物的言行和心理,想象故事情节中的细节和结局等,进行适度的拓展,就能放飞学生的想象,帮助学生摆脱思维的僵化和呆滞,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例如《春笋》一课中有这样一句话:“一声春雷,唤醒了春笋。”教学时,我便引导学生想象:雷公公会怎样唤醒春笋呢?学生纷纷喊起来:“春笋,快醒醒,春天来了。”“小燕子已经来了,正在给他们唱歌呢!”“快出来吧,春笋,大家都在迎着春风使劲生长呢!”接着,我说:“这样一喊,春笋们便迫不及待、争先恐后地从泥土里冒出来了。这时它们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又会做些什么呢?”学生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这样调动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将静态的语言文字激活为一幅幅生动鲜活的图画,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中说,在入情入境中演,在声情并茂中读,有效理解文章的意境,品味文字的魅力,受到情感的熏陶。

四、加强学科知识渗透

篇7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

一、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重要位置及其优越性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设备,合理开发利用其直观性、实验性能,使教学更加直观更加有兴趣性地达到传授知识的目的。长期以来,在农村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一直在做这方面的努力。从一个教师一本教科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说课式”进行教学,用艺术的手段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在讲台上,上演着“独角戏”,更准确的说是“单口相声”的角色;再后来教师开始使用一些简单的教具,进行一些探讨性的教学,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就说明了直观教学的效果的理想。现代的信息技术现在深受教师和学生的欢迎,它的直观性、实验性教学对学生全面进行素质教育起到了推动作用。

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设备的利用效果高于传统教学教具,把它与良好的学习情景结合,为学生获取知识奠定了基础。当教师根据教案精心设计编排了教学课件,在课前周密细致的准备好,就能极大的提高课堂上的教学效率。在课堂上,教师只要有步骤有部署地因势利导,灵活利用远程教育设备,就能使课堂教学进行得生动、活泼、见成效。例如讲四年级语文《观潮》一课时,讲到描写潮来时的壮观景象时,如果用填鸭式地让学生在沉闷的冥思苦想中对课文进行想象,教师根据课文内容给学生讲解,即尽沙哑的嗓门大声提醒课文这样那样的精彩,学生们没有亲眼见到过,也是很难想象出当时的壮观景象的。如果在短时间内里,使学生看到当时清晰的画面,逼真的录像,再配上音乐,学生就会有置身其中的感受大潮的雄伟壮观。还有,只要我们一按鼠标,那些早就准备好的标准的识字,抑扬顿挫的课文朗读、精彩的课文背景画面,就招之即来,挥之即去了。这样从中既赢得了教学时间,又提高了教学效果。更增添了课堂教学的直观性。

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目标明朗化,教学设计丰富化,教学方法多样化

以往的教学,教师只能靠一本教材,一本教参,和教师自身的能力水平去理解教学内容,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采取有限的教学方法,设计固化的教学方案。现在教参的帮助和自己的理解虽然是有限的,但教学资源的信息化、网络化解决了这些问题。面对教学中的任何一个课题,你都可以在信息资源库和网络上找到许多个解决方案和答案,其中有一线教师的,也有名师专家的,他们科学合理、全面恰当的分析与设计,目标明确,设计精炼,方法多样,这不仅节约了教师大量的背写教案的时间与精力,开阔了教师的设计教学的视野与思维,更重要的是我们通过学习理解、综合分析,找到适合自己和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案。

三、信息技术的运用,可分散教学难点,突破教学重点,促进学生知识内化

小学生遇到知识重、y点往往不容易解决。这时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创设情景,把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协同利用起来,促进心理内化,加深学生对重难点的理解,从而达到其它教学手段达不到的效果。例如:远程教育资源课件人教版一年级至六年级语文,每一课几乎都有识字flash的动画制作,生字各种笔画顺序都以动画的形式展现出来,且读音规范清楚,这样既规范了老师的书写和读音,又给学生树立了样板,在教授过程中,学生注意力集中,学习兴趣很浓效果好,且大大节省了教师备课的时间。当然,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十分熟悉信息技术教学环节,要提前熟悉教学资源或者利用现有的条件,上网查阅资料,充分准备,自己制作多媒体课件,用来分散教学中的难点,突破教学重点。

四、利用远程资源,学习知识广泛化,教学实效素质化

丰富的教学资源,高效的教学手段,新课标理念下的教师素质,为学生的学习展现了另一片天空。面对一字、一词、一物、一景,教师不再是单一的说教,不再是简单的展示,而是深刻的、实质性的理解与领悟。听了一节《荷花》的公开课,我是以一个《荷花网站》的教学为载体,这个网站上不仅有我们的教材中的所有的荷花的场景,而且把祖国大江南北的荷花美景尽收其中,再加上历代文人墨客对于荷花的描述与赞美,使学生感受的不仅仅是文中那狭隘的、生硬的片片荷叶,而是充满大自然气息的、充满文化韵味的、充满灵气的美丽的荷花。如果这些脱离网络,脱离现代教育技术是无法完成的。

五、发挥动静结合的优势,增进理解记忆

篇8

(江苏省洪泽县岔河镇中心小学,223111)

教学目标是预期的教学结果,是教学行为的指向与教学评价的尺度。

正如美国教育学者克拉克所说:“教学目标是目前达不到的事物,是努力争取的、向之前进的、将要产生的新事物。”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来组织和推进教学进程,学生也是在教学目标的框架内去积累、去体验、去感悟、去成长的。因此,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善于在教材的“密林”深处发现文本的教学价值,制订适切的教学目标。然而,笔者近年来深入语文课堂发现,

不少教学目标中存在弱化“学”的现象,值得我们关注。

一、反思:教学目标怎样弱化了“学”?

(一)教师本位强势

教学目标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的、具体的表述。因此,教学目标中的行为主体应该是学生,而非教师。诸如“(1)通过研读文本第2段,使学生懂得熟能生巧的道理。(2)培养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等教学目标,陷入了“教师主体”的误区,导致“学生主体”的缺失。

(二)目标表述笼统

有些教学目标只是简单罗列了所教课文涉及的字词句篇等方面的知识点,至于教师怎样去教,学生如何去学,学完后要掌握到什么程度,通过何种方式去检测,没有作任何阐述。这样的教学目标,笼统含糊,形同虚设,失去了对课堂教学的行为导向作用。

(三)语文本体失落

一位教师设计的《观潮》第二课时教学目标为:(1)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整体感知课文的大致内容,引导学生认识“潮汐”的成因及其相关知识。(2)了解钱塘江大潮雄伟壮丽的自然景观,增强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情感。这两条目标中,所述内容更多地指向自然现象,出现“泛语文”的倾向,容易造成学习内容的错位。

若能从文章结构、语言表达等方面感知“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的不同景象,品味语言文字的魅力以及作者的表达方法,这样的教学目标才是适切的。

(四)目标层次缺失

从学习者的角度来说,学生的学习基础有所差别,教师制订教学目标时,若没有对学习内容、学生程度和学习效果作出任何分层要求,势必造成教无所依、学无所从、学后无所测的混乱局面。尤为突出的是,不少教学目标注重对语文知识、技能的要求,却忽视对情感态度的关注,内容单一,缺乏层次。

(五)教学目标越位

目标越位在低年级阅读教学的目标

制订中尤为明显。听低年级的课,我们常感到“低段教学高段化”。课堂上,教师花大量精力

频繁地问答,旨在深度挖掘文本内容,而用在识字、学词、写字上的时间很少,用在指导学生正确地朗读课文上的时间也很少。此外,还存在严重的课时“越位”现象,即本该在第二课时学习的内容被提前到第一课时,而应该在第一课时落实的目标却被忽视。

不难看出,许多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时都弱化了学生的“学”,没有站在学生当前“学的需要”以及可持续发展所应具备的语文综合素养的高度来考虑,未能充分发挥教学目标的引学、评学功能,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教学的有效性。基于“学”的教学目标设置,要求教师能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以学生“学”的起点为起点,以学生“学”的状态为状态,以学生“学”的进度为进度,以学生“学”的发展为发展,制订适切的教学目标。

二、探寻:如何对教学目标中的“学”进行施救?

(一)路径探寻

1.把握原则,在教学目标中凸显“学”。

第一,科学性原则。一是关注“学的需要”。

长期以来,对学生“学的需要”的分析一直被忽视。事实上,学习成果主要取决于学生这一学习主体,掌握了学习主体的需要,制订教学目标时才不至于“盲人摸象”。

教师在设置教学目标之前,不仅要对学生原有知识、技能、学习方式及学习环境等因素进行调研,还应对学生的心理特征加以分析,把学生的“学的需要”,作为制订教学目标的第一要素。二是落实“因材施教”。学生对学习的需求千差万别,因此,教学目标的制订要考虑个体差异,考虑到目标的“上限”和“下限”。教学目标的“上限”,是为学有余力的学生设定的最高教学标准;教学目标的“下限”,是每个学生都必须达到的一般要求。如此弹性设置,才能尽可能地让每个学生都以不同方式、在不同程度上达到既定目标。

第二,阶段性原则。《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课程目标”是九年一贯整体设计的,在“总目标”之下,按一至二年级、

三至四年级、五至六年级、七至九年级这4个学段,分别提出具体的“阶段目标”。因而,教学目标的制订要在课程目标的指引下,逐步通过课时目标实现单元目标,再通过单元目标实现年级阶段目标,最终通过阶段目标实现课程目标。由此看来,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情况确定应该达到的年级阶段目标,然后制订一学期、一学年甚至两学年的教学规划。

第三,侧重性原则。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不应过多,要明确、具体。教师应当着眼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既要关注学生学了什么,又要留意学生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和技能,发展了什么情感态度,提升了什么学习策略。当然,对于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有些课可能知识和技能的成分多一点,有些课则较利于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第四,可测性原则。教学是否成功有效,一方面看教师是否完成了教学任务,更重要的是看学生在一堂课中收获了什么、收获了多少。因此,在制订教学目标时,教师对学生的识记、理解、分析、归纳、综合等行为要求上,要有具体、明确的评价标准和评估依据,便于教师在教学活动结束后,检测出学生“会和不会”、“能和不能”的学习行为。

第五,动态性原则。教学活动是一个师生互动的动态过程,课堂是学生“生长”知识和灵性的地方,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逐步积累、提升和发展的。教师应以动态发展的眼光来制订教学目标,并根据学习主体完成目标的质量和速度,不断调整目标内容。

2.准确表述,在教学目标中落实“学”。

美国学者马杰认为,为了克服传统教学目标的含糊性,应避免用描述内在心理状态的术语来陈述,而要用描述行为的术语来陈述。他指出,好的行为目标应具有3个要素:(1)说明通过教学后学生能做什么(或说什么)。(2)规定学生行为产生的条件。(3)规定符合要求的作业标准。具体来说,陈述教学目标必须符合3个基本要求:(1)教学目标陈述的是学生的学习结果(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情感态度),而不是教师做什么,“引导”、“培养”、“组织”之类描述教师教学行为的动词,不应出现在教学目标中。(2)教学目标的陈述要力求明确、具体,可观察、可测量,尽量避免用诸如“体会”、“感悟”等含糊的语言。(3)教学目标的陈述应反映学习结果的层次性。新课程理念倡导三维目标的整合,因此,不能单独分列出“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目标必须体现融合,层次清楚,重点突出。这样的教学目标,教师看后,便能准确把握“教什么”、“怎样教”和“教到什么程度”;学生看后,就能明确“学什么”、“如何学”和“学到什么程度”。

(二)案例剖析

下面,再通过一位教师制订的《桥》一课教学目标具体剖析。

教学目标内容如下: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咆哮、狂奔、狞笑、拥戴、清瘦、沙哑、放肆、豹子、、搀扶、祭奠、乱哄哄、势不可当、跌跌撞撞”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4)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应该说,目标(1)准确而具体地提出了这一课识字、写字的目标,具有侧重性和可测性。目标(2)也做到了这一点。目标(3)和目标(4)虽然准确,但很笼统,侧重性和可测性较差。学生学习这一课,的确要做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但是“理解”和“体会”都是内隐性行为动词,只有通过学生的外显行为才能检测学生是否理解到位了、体会到位了。而且,这样的目标几乎是万能的,在阅读教学中,哪一课都可以用得上。我们知道,《桥》一课的课后“习题2”是:“课文里的老汉是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只要学生能说出答案,不就知道了他是不是理解了课文内容,是不是体会到了文章的思想感情?所以目标(3)不妨改为:“能理解课文内容,说说课文里的老汉是个怎样的人,自己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如果再加上“过程与方法”目标,还可以表述为:“能认真读书和进行交流,说说课文里的老汉是个怎样的人,自己是从哪些方面感受到的。”同样,目标(4)也可以改为:“能找出并说说课文表达上的特色,和同学交流这样写的好处。”这样的目标更具体、明确,更可测、可评。

*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立项课题《构建小学语文“成长课堂”的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篇9

一、适时精辟点拨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教者自身的思维是息息相关的,所以,教师在课堂的教学中应注意抓住每一个有利的契机,适时点拨,一步一步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阅读教学最优化,教师可以抓住题眼,或者是提纲挈领的关键字词、句子入手。

教学《观潮》一课,为了让学生自主地探究了解到钱塘江大潮的成因,在讲到“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关下笼罩着一层薄雾”一句时,笔者首先通过比较让学生抓住重点语句“越往东越宽”。然后要学生根据这个语句来试着画钱塘江的形状。最后,再抛出这样的问题:联系图和你所查找的资料,你知道了什么·(外宽内窄的地形是钱塘江大潮的重要成因。)就这样,在教师有目的的引导下,学生一点一滴地挖掘到了文章的关键所在。简单而有层次的“三步曲”,一步一步调动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和潜在的思维,又为学生独立突破课文的重难点给出一种思维的示范。而精讲善问大大精简了教师在课堂上的活动,学生在这一教学过程中不但获取了知识,更是尝到了自主学习成功的喜悦。

二、引导大胆思维

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提问可以教会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纵观我们的一切教学活动,可以说都是以提出问题为出发点又以解决问题为归宿的,而自主地质疑、解疑更是一堂体现训练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课中重要的教学环节。质疑是发现,有发现就是主动思维成功的一半。此外,还得具备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教学《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学生围绕着爬山虎的脚进行了质疑:“爬山虎的脚长什么样儿·”“爬山虎的脚怎么爬·”老师觉得学生提到的问题都切合了文章的重点,具有价值。而当学生产生了问题意识,就会产生解决问题的需要和强烈的内驱力,就会积极地调动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及动手操作能力。于是,教师鼓励学生就解决问题的办法展开讨论,学生们各抒己见:多数人认为可以从文中找出重点的语句,这是最简单的解决方式;有的认为要通过观察实物(课前为每个学生准备了一截爬山虎),最终通过汇报、评议获得了答案。整个过程,教师只是在适当的时候,鼓励学生大胆的思维,去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可见,对问题的解决绝不能满足得到的“结果”,还要把工夫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真正让学生积极思维,学会思维,运用方法,解决问题。

三、张开想象翅膀

如果说思维是一对翅膀,那么想象就是羽翼下的清风。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成为知识进化的源泉。同时人们对美好愿望的追求,往往能迸发出思维的火花。

学完《新型玻璃》一课,学生深深地被高科技所带来的新事物吸引住了,于是教师趁热打铁,给学生留了这样一道练习:通过课文的学习,你想发明什么样的新型玻璃·学生模仿课文,联系了生活中的许多不便之处,写出了许多有创意的答案,如为解决灰尘污染而设想的“吸尘玻璃”,能愉悦身心的“音乐玻璃”,高层建筑中能应急逃生的“楼梯玻璃”……一个个富有新意的设想,令教师也深为叹服。学生思维能力的广阔有时是教师无法估量的,关键的是教师必须找到适时的,有利的引导契机,巧妙设点,这样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如今的阅读教学已不再是对文本意义的生搬硬套,而应该将重心转移到研究读者如何以自己的方式领会、充实以及重构文本意义上。

四、拓展延伸课外

要提高阅读能力,光靠课堂教学几十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通过阅读教学,激发学生在课外主动找读物看的兴趣。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教师应当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让这个例子发挥出最大的引领作用。

篇10

的确,作业是巩固教学效果的具体而有效的措施,也是反馈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之一。所以,老师们适当布置一些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是很有必要的。但是,现在老师们发现学校各个班级均有部分学生不能按时自觉完成作业,或是完成作业也是很费尽力气。对于他们来说,按时完成作业是一种生理上乃至精神上的负担;对老师们来说,学生们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也是就一件心情很不愉快的事情。

我观察到我们学校的常规作业当中,有些语文作业,不是直接抄写生字,就是直接抄写词语。布置的作业多是重复机械性的,同时作业对每个学生都是一样的量、一样的要求,很少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这样不但严重抑制了学生做作业的兴趣和积极性,而且也限制了学生的个性能力发展。

为了能了解清楚学生们按时完成作业的情况和效率,我对本班学生的语文作业完成情况做了以下五种测试:

测试一:时间2014年12月26日,内容是:第一课《观潮》,作业有三题,第一题是:看拼音写汉字。第二题是:请把正确的读音或词语选出来。第三题是:把下列的词语恰当地搭配起来。时间定为12分钟。也许是因为第一次测试的原因,测试作业的学生有48人,只有28人能按时完成,还有20人没有完成作业,按时完成率为58%,效果很不理想。

测试二:时间2014年12月30日,内容是:《大显身手》期末测试二的第一题:看拼音写词语。第二题:按要求填空。题量少,内容也少,完成时间定为15分钟。此次作业测试共有49人参加,按时完成45人,未按时完成4人。这次作业完成效率相比上次有了极大提高,按时完成率为91%。

测试三:时间2014年12月31日,第三次我安排学生在放学后的课余时间完成,属于课外作业。题量适中,时间为半天。内容是:第一题:请改正下列词语的错别字。第二题:加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第三题:选词填空。测试学生49人,按时完成43人,还有6人写没有完。作业完成效率为88%,较第二次测试效率相对下降了些。

测试四:时间2015年1月1-3日,第四次测试我又安排在元旦假期完成,题型大多为抄写句段,抄写内容比较多,时间为3天。内容是:第一题:按要求写句子。第二题:回顾学过的课文并填空。第三题:选择正确的答案把序号填在括号里。本次参加测试学生有49人,结果只有37人按时完成,12人没有按时完成作业,按时完成率下降到75%。

测试五:我分了两个作业层次,拟让学生自选完成。作业层次一的第一题: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第二题:选词填到下面的一段话里。(作业层次一其实是由中下水平的学生完成)。作业层次二,是在作业作业层次一的基础上增加第三题:根据要求改写句子。(作业层次二可以由中上水平的学生完成)。时间定为18分钟,这一次的测试学生49人,按时完成49人,作业完成效率为100%,作业正确率也有所提高。

经过这五次测试作业以及平时的常规作业结果分析,我初步发现了以下问题所在:

一是、我面对的是一群基础不同,智力水平不同,知识学习消化有快慢的学生。我所教的四年级(3)班,在本学期是个新组合的班级,学生们来自不同班级、不同村点,各个学生的学习情况难免有较大差别。如本学期开学初,有个几个学生连自己的姓名都不能正确地书写,比如,来自徕周村的骆贵宝同学,在作业簿上写的名字是这样的:“骆”写成“马各”,“贵”写得让人大跌眼镜,上部写成躺着的“日”,下部是“见”字,“宝”字也很特殊,宝盖头全包住玉字了,样子差不多像“闰”字。

二是、那些未能按时完成作业的学生,多数因为在三年级以前就经常写错字了。以本班从村点新插班进来的王苗为例:从我个人的感觉分析,王苗以前在一到三年级的时候,写字的强化训练可能已经被严重忽略了,因此转到中心校来,写的字才会这么不规范。而且错误连篇。和王苗一样写错字有好多的学生,如王志文、陆丽苗、黄倍倍等共有22人,所以我一时都难于让他们纠正过来,毕竟教学是全方位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对于经常写错字的学生,我平时都会抽出时间来让他们定时定量去纠正写错的字,必须让他们在课余时间,把那些经常挨写错的字,以及写不工整的字给纠正回来,多抄练写,以至熟手为止。从王苗的第一次作业,与期中作业的纵向对比看,写字错误率已相对减少了许多。这也是我今后必须要强化学生训练的重中之中。

以上问题找到了,解决的措施就会迎刃而解了。榱四苡行У靥岣哐生们按时完成作业及作业的正确性,我在本班进行了新的作业布置实施方案,我布置作业同时,特别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依据学生个人本身的能力、爱好和兴趣设计和选择作业。基础差的学生,让他们选择理解和运用方面的习题做,必须要多练习才能更好地掌握运用知识,学习基础好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在已经理解掌握的基础上,适当选择题型难度大点的内容去练习,做一些难度大点的有挑战性的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