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精选范文
时间:2023-03-17 05:22: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现代诗精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英雄是值得使人们去赞美,学习其美好品质的,下面为大家分享了歌颂英雄的现代诗,一起来看看吧!
当赞歌再度唱响
——写在英雄故里
当年你纵身一跃的地方
生长出一座巍峨的高山
《滿江红》悲愤的仰天长啸
又多了一阙慷慨悲壮的词牌
黄河上高吭的船夫号子
此起彼伏,一声声
呼唤着骠悍不屈的民族之魂
千迴百转,流淌到今天
把你为国雪耻的壮举
化作一座英雄的丰碑
耸立于白云蓝天之间。
五千年的民族从不低头
五千年的民族流淌着英雄血
仇恨燃烧的危急时候
每一根骨头都坚硬如铁
只须振臂一呼,便可响彻天地
所有不屈的生命
都可以走进历史
走进民族英雄的行列
看看这个英雄的民族
看看这片不屈的土地
当我们在英雄故里再唱英雄
当祖国的南海风云四起
每一个让窥视者胆寒的国之利器
都是我们众志成城的血肉之躯
你的名字
默念你的名字
他已融进狼牙山的群峰
融进峭立的岩石
融为碧涛林海
融入山谷青青的野草
诵读你的名字
他已响彻纪念碑的上空
白云驻足倾听
星星默默观望
峭壁颔首树木肃立
凝视你的名字
他在识字课本里
在连环画册里
在荧屏上在人心中
铭记你的名字
不忘那场战争
牢记历史荣耀
尊严与耻辱
信仰与和平……
都已镌刻灵魂之柱
你的名字
映着日月的光辉
歌颂英雄
我们必须明白
我们的生活来源于
无数人对使命的忠诚
我们的幸福来源于
热血男儿不畏凶险的坚定
“8·12”火灾爆炸事故中
面对大爆炸火灾
奋不顾身勇往直前英勇牺牲的
那些现役与非现役消防员
都是勇敢的英雄
英雄必须被致敬
不管他们生前
属于哪个阶层
我们必须向英雄致敬
因为他们是国家的长城
因为他们是民族的精英
他们的牺牲给了我们生活的保障
他们的牺牲给了我们岁月的安定
他们的牺牲
彰显出了人间的大爱
他们的牺牲
彰显出了人间的真情
他们是时代潮头的弄潮儿
他们是守护祖国祥和的排头兵
他们无愧于时代的重托
他们无愧于人民的尊崇
他们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他们是尽职尽责的消防兵
歌颂英雄
青锋直刺一百个世纪
马蹄声里
历史被扯成碎片
蝴蝶般飞舞在
昏浊的泪烛前
风起了吧
东风 西风 南风 北风
大海里
又能起几寸波涛
何况大海 也不过
囚在那口酒碗里
一仰脖 任心中
山崩海啸
受伤了
随手扯片乌云包扎
怒视着的
仍是那高不可测的幽冥上
天堂与地狱相唱和的狂笑
即使只剩下了一口气
也还能仰天长啸
震落满天星辰
去淹没那
宇宙间
胆战心惊的鬼哭神嚎
风烟滚滚唱英雄
四面青山侧耳听侧耳听
晴天响雷敲金鼓
大海扬波作和声
人民战士驱虎豹
舍生忘死为和平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
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
为什么大地春常在
英雄的生命开鲜花
英雄猛跳出战壕
一道电光裂长空裂长空
地陷进去独身挡
天塌下来双手擎
两脚熊熊趟烈火
浑身闪闪披彩虹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
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
为什么大地春常在
英雄的生命开鲜花
英雄故里
英雄故里是一朵红硕的花,
佩戴在祖国大地的胸襟;
英雄故里是一面不倒的旗,
高高飘扬在人们的心里。
走向这里的路很近,
象回乡的路一样熟悉;
走向这里的路很远,
来自狼烟遍地血与火的记忆
怀着高山仰止的崇敬,走进你!
怀着波涛起伏的激情,走进你!
路旁的老柳树高擎如伞,绿荫匝地,
象英勇的哨兵,
守卫着这块不屈的土地;
村里的满井泉汩汩有声,清澈见底,
象深情的眼睛,
凝视着这片血运旺盛的土地。
这里的每一扇门扉都很淳朴,
操着和英雄一样的亲切乡音;
这里的每一块石头都会说话,
讲述着英雄在苦难中成长的过去。
在英雄的塑像前瞻仰,
我仰问于天,
我们信仰的天空,
还有多少雾霾天气?
在英雄的故居前沉思,
我叩问于地,
我们的精神家园,
还有多少未被污染的绿地?
走在英雄走过的路上扪心自问,
我的脚步
是否还那么堂堂正正,坚定有力
在英雄的遗物面前自省,
我的脊梁,
是否还那么坦荡无私,正直挺立?
紧紧拉住乡亲们的手啊,
还有多少亲如一家的话语?
坐在热哄哄的土炕上,
已经陌生了多远的距离?
走进你,走进英雄的根!
走进你,走进英雄的土地!
当英雄赞歌再度唱响,
江河为之扬波,群山为之奋起,
每一寸土地,都有激情燃烧的回音。
继往开来的新一辈啊,
经历了一次心灵的震撼,
接受了一次灵魂的洗礼。
伟大的民族之魂啊,
让世界瞩目,让人类仰视,
在祖国广袤的疆域里,
生生不息!
英雄赞歌
在骄阳如火的七月
比天气更热烈的是英雄故里
在英雄名字的.感召下
人们从四面八方涌来
耸立于蓝天白云之下的英雄塑像
更加庄严肃穆,高大无比。
当英雄赞歌再次响起
我们的队伍
在英雄的旗帜下再度聚集。
这是一个浓荫深掩的普通村庄
我们的英雄就来自这里
这是一条象乡音一样朴实的乡路
走过英雄的最初的足迹
在人们记忆里
他永远是廿一岁朝阳般的年记
在历史的记忆里
他是这个民族不屈的英雄魂
他原本和我们一样普通
在民族危亡的时刻
他应声而来,挺身而出
历经血与火的锤炼
为了民族的尊严
毅然舍弃了年轻的生命
以自己的血肉之躯
化成一座比狼牙山更高的高峰
如果不是那个狼烟遍地的岁月
他也许在平凡生活中劳碌一生
是这个民族生生不息的血脉
使他走完了从平凡到英雄的历程
让一个普普通通的名字
象一颗明亮的金星
永远闪耀在祖国历史的天空。
我们缅怀英雄
因为一个民族
不能忘记英雄
我们呼唤英雄
因为一个时代
不能没有英雄
我们歌唱英雄
因为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
需要更多的英雄
我们向英雄致敬
因为每一个华夏儿女
都有一个英雄的梦
在英雄旗帜的召唤下
在祖国大地的每一条道路上
篇2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厅第五批江苏省教育改革和发展战略与政策性研究课题“江苏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的模式与路径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江苏省高教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重大课题“基于‘中国制造2025’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16ZD005)阶段性成果。
摘要:一流的制造需要一流的技术,一流的技术则需要一流的精神。中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从资源禀赋优势走向创新制造优势,则需要一种精神――工匠精神的支撑。虽然工匠精神诞生于古代,但其仍然是当今信息时代的重要思想资源和强大精神动力。工匠精神包含以下内容:尚美的情怀、求新的理念、求精的精神和求卓的格目。应用型本科高校处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中端环节,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应用型、高素质专门人才,应用型本科高校应勇于担当、有所作为。澄清现实对于工匠精神的种种误读,研究具有工匠精神的高技能人才的能力构成,寻找人才培养对策,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和实践意义。应用型本科高校作为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的主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人才培养目标:以德为先、全面发展;人才培养体系:“全链条”式、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战略:特色战略、差异发展;人才考核方式:质量为重、力求科学;人才培养队伍:德艺双馨、言传身教。
关键词:工匠精神;当代价值及其误读;实现路径
在现代科技时代,随着机器大生产的发展,慢条斯理精细工作的“工匠”似乎远离我们而去,“工匠精神”更是淡出哲学思想视野,然而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3D打印技术、个性化订制似乎重新唤起人们对工匠精神的怀想,重新引起人们对工匠精神的哲学反思。工匠精神第一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1]。中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从资源禀赋优势走向创新制造优势,则需要一种精神――工匠精神的支撑。一种技术可以被复制,而一种精神却不能被复制,工匠精神仍然是我们当今时代的重要思想资源和强大精神动力。培养工匠精神,教育是基础。应用型本科高校位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中端,目标锁定于“专业教育”,是连通“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的桥梁,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则是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根本使命。
一、工匠精神的当代价值意蕴
精神是文化的核心,是一个事物与他事物相区别的根本所在、灵魂所依。工匠精神是一个历史范畴。东方的工匠精神和西方的工匠精神不同,古代的工匠精神与现代的工匠精神不同。中国古代工匠精神表现德艺双修、心传身授、体知躬行、精益求益、强力而行,即:“向善”的价值追求、“尚巧”的创新精神、“求精”的工作态度及“道技合一”的人生理想。西方的工匠精神在西方文化中集中体现为追求完美与极致的理念,这一观念来自于柏拉图的理念论、亚里士多德的目的论以及基督教的新教伦理精神。但是古今中外工匠精神中的爱岗、敬业、创新、求精、卓越、担当都具有相通之处。
笔者认为工匠精神的内涵具体包括:尚美的情怀、求新的理念、求精的精神和求卓的格目,即:审美之维、创新之维、求精之维和卓越之维。工匠精神的四维意蕴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审美作为人类特有的感性意识,源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憧憬,源于本能和一种天生之爱。古代技术与艺术是不分的,统称为“技艺”;而机器生产造就的现代文明从一定程度上导致技术与艺术的分裂,技术的异化和工具理性泛化,审美与人文精神的失落。工匠精神呼唤技艺一体化,强调技术的审美之维,强调用审美的眼光来制造产品,用审美的情怀来改造世界。“求新的理念”是工匠精神尚美情怀的保障,“新”也是“美”的另一种表达形式。“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是古人的创新理念。“坚持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这是的创新理念。创新的理念是一个优秀工匠所具有的基本品质,唯有创新方可在残酷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方可在百舸争流的浪潮中经久不衰。“求精的精神”用成语表达就是“精益求精”。《诗经・卫风・淇奥》中“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佳句,形象地展示了工匠在对骨器、象牙、玉石进行切料、糙锉、细刻、磨光时所表现出来的一丝不苟的精神。求精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是一种永不满足、永不懈怠的精神风貌,这种谦逊精神是匠人能够独立潮头的动力所在。“求卓的格目”是匠人精神的最高境界,追求卓越、登峰造极、成就不凡是一种牵引力,匠人围绕这种格目展开创新与求精活动,达到“道技合一”的和谐之美、创新之美、卓越之美。“炉火纯青”是对高超冶炼技艺的赞美,“庖丁解牛”是对技术出神入化的表达,“匠心独具”是对技术特色的夸奖。可以说工匠精神的实质是求真、向善、至美的统一。
二、工匠精神人才的现世误读
其实,对于工匠精神,现世存在种种误读。
第一,对于工匠精神时代意义的误读。随着现代机器化大生产对传统手工业的取代,传统工匠逐渐从历史舞台中退出,有观点便认为,工匠精神已经过时了。事实并非如此,工匠精神是一种对工作精益求精、追求完美与极致的精神理念与工作伦理品质,它包含了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坚守专注的意志品质,自我否定的创新精神以及精益求精的工作品质。信息时代、智能制造时代,工匠精神并没有过时,甚至比任何时候都更重要。有这样一组数字值得我们深思,日本长寿企业的数量全球第一,百年企业50000余家,二百年企业3146家,五百年企业39家,千年企业9家。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德国有837家,荷兰有222家,法国有196家。[2]然而在中国,止于目前,最古老的企业是成立于1538年的六必居,中国现存的超过150年历史的老店仅5家。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仅2.5年,集团企业的平均寿命仅7~8年,与欧美企业平均寿命40年相比相距甚远。探究这些企业长寿的秘诀,不难发现一个共同点,传承一种精神――工匠精神。
・理论探讨・工匠精神的当代价值意蕴及其实现路径的选择
第二,对工匠阶层社会地位的误读。受传统思想影响,“形而上之谓道,形而下之谓器”,误认为具有工匠精神之人具有的是形而下之技,工匠阶层是社会低级阶层。孟子提出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实际上是一种社会分工,但经过中国几千年的文化演变,成为官本位思想的文化土壤和合法化依据;“恒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本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获得真知的寓意,但最终演变为庙堂之下匠人社会地位低下的象征。虽然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过去了,但传统的等级观念、官本位思想、学而优则仕思想并没有完全消除,仍产生较大的消极影响。
第三,对工匠能力素质构成的误读。人们传统观念认为工匠“唯技能、轻理论”,其高超技艺具有经验性,不需要理论知识,只需“知其然(what)”,无须“知其所以然(why)”。的确古代匠人的技能都是从实践中“心领神会”或者通过师傅“言传身教”、“口口相传”得到。其实,这仅仅是工匠能力素养在科技和教育不发达年代的表现。在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一个优秀的工匠不仅要有高超的技艺,还需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科研能力,唯有如此方可不断创新、求精、求卓越。另外,工匠精神有着丰富的内涵,除了技艺层面,更有做人层面;除了追求自由的科学精神对创新、变化的表述,更有追求永恒的人文精神对责任、道德的坚守。
第四,对工匠精神培育主体的误读。误认为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仅仅是高职高专院校的事。其实,工匠精神的培育是全社会的责任,大到宏观整个社会工匠精神、敬业文化的培育;中观到一个地区创业精神、企业家精神的培育;微观到教育系统内部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职高专、应用型大学和研究型大学不同层次间的教育衔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共同培育具有工匠精神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在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应用型本科高校要突出和强调自身的“应用型”定位,身体力行、先行示范,共同搭建职业教育的“立交桥”,真正破除职业教育的“玻璃门”。
第五,应用型本科高校工匠人才培养规格的误读。培养人才是大学的第一使命,一流的大学当有一流的本科教育,本科教育是大学的灵魂。应用型本科高校是培养具有工匠精神人才的主阵地,传统应用型本科高校在人才培养定位和过程中存在“重知识、轻实践,轻理论、重技能”的现象,导致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不足,理论素养不足。其实,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的工匠与高职高专培养的工匠应不同,应用型本科高校不仅强调解决一线技术问题的能力,更强调具有技术创新的能力。另外,工匠也不是仅仅掌握一技之长的人,而是具有一定的审美情怀、崇高的社会担当和追求卓越、不断创新的人。哈佛大学前校长德雷克・博克认为:“几乎普遍被认可的本科教育目标是:批判性思维、交际能力、种族宽容心、道德观发展、全球视野以及广博知识。”[3]“大学教育的主旨不在于传输某种实用的知识,而是在于培养学生的心智。”[4]前哈佛学院院长哈瑞・刘易斯认为:“如果学生只掌握某一专门技能,只能以此作为谋生的手段,那他的生活是缺乏情趣的。”[5]其实,在秋山利辉那里,品行和情怀及审美则占更多份量。秋山利辉评价人才的标准是40%技术、60%品行。他认为教育培养的不是“会做事的”的人,而是“会好好做事”的人。“属于21世纪的新工匠,应懂得关心他人,知道感恩,能为别人着想……也就是拥有一流人品的人。”[6]应用型本科高校工匠精神人才的规格应定位在学生品德、能力、情趣的协调发展,根本旨趣在于润泽学生生命、提升学生生活质量。如果学生仅仅会知识复制或技术操作,具有知识偏狭性,这是“单向度”发展的人,也与本科教育的本质相悖。应用型本科高校在为地方输送大量高水平专门技术人才方面作出了贡献,在转型发展、提升内涵的时期,应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培养学生公民责任感、道德情怀和创新精神上来,满足社会对高等教育作为公共产品的期待。
三、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具有工匠精神人才的路径选择
工匠精神生长于企业,却萌芽于教育。工匠精神的培育,首先是教育的结果。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并没有忽视教育支持,“9亿多劳动力、1亿多受过高等教育和有专业技能的人才,是我们最大的资源和优势”[7]。“创新过程中有效知识和人才所发挥的真正重要的功能并不局限于创新组织内部,也包括其他机构,而且大多往往是在大学内完成的。”[8]应用型本科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主体,对于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担负着重要使命,但其人才目标有别于职业技术院校。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高水平专门人才,应用型本科高校可从以下几方面克服误区。
(一)人才培养目标:以德为先、全面发展
有一流的心性,方有一流的技术。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应是:以德为先,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专门人才。正如哈瑞・刘易斯所说:“失去灵魂的卓越不是真正的卓越。”具有工匠精神的教育旨趣要求应用型本科高校不仅追求学生精湛的技艺,更追求道技合一的和谐和自我实现的满足。马斯洛提出“人的本质即自由”的命题,“人成为目的本身,成为一种完美、一个本质、一种存在”[9]。他的需要层次理论,将自我实现的需要作为需要层次的最高层,它是一个人充分展示自身,使自己成为“自己力所能及高度的人”。“一位作曲家必须作曲,一位画家必须绘画,一位诗人必须写诗,否则他始终都无法安静。”[10]他对人实现自我价值需要的高扬,值得我们借鉴。同时,培育大学生的工匠精神也符合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的价值目标。“全面发展的个人,不是自然的产物,而是历史的产物。要使这种个性成为可能,能力的发展就要达到一定的程度和全面性,这正是以建立在交换价值基础上的生产为前提的,这种生产才在产生出个人同自己和同别人的普遍异化的同时,也产生出个人关系和个人能力的普遍性和全面性。”[11]马克思提出的“人的全面发展”包括能力方面、需要方面和社会关系方面,“需要方面”又包括情感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拥有50多年木工专业的秋山木工创始人秋山利辉老先生将“为天命而活”作为自己的企业信仰和人生追求,他认为“一流的人才首重一流人品,其次才是专业技能”、“我的时间95%花在教育人品,只有5%花在教育木工技能”。这与我国古训“己成,则物成”、“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先德行、后技能”、“有成人而后有成事”的教育智慧是相通的。一个具有工匠精神的人绝对是一个“家”,是一个德才兼备的君子,是一个真正的追求生命尊严和价值的人。爱国、诚信、敬业、奉献、创新等品质,是一个人能够在一个岗位上重复10年、20年甚至一辈子的精神支撑。爱自己的工作,才会有创新的灵感;爱自己的工作,才会“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爱自己的工作,技术不是技术而是艺术;爱自己的工作才不觉得辛苦,而是在辛苦的工作中体会幸福。大道至简,成功的关键在德。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一定要在“高科技、复合型人才”前面加上“具有较强职业道德”的限定。
(二)人才培养体系:“全链条”式、协同育人
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好比某种产业,只有相关主体间形成相互需求、相互支持、环环相扣的“全链条”,发展才具有竞争优势,竞争才具有比较优势。“全链条”人才培养体系,要求应用型本科高校与生源供给侧(高中、高职高专)和毕业生的需求侧(企业)之间的有效互动,体现在招生、培养、就业全过程中政府、学校、企业、社会协同育人长效机制。应用型本科高校既要注重生源“供给侧”,在工匠精神培养上从娃娃抓起,从大学前抓起;又要注重生源的“需求侧”,面向企业、面向市场、面向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培养相应人才。具体是:一是生源“供应链”。工匠精神的形成非一朝一夕,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应加强与大学教育前端学校的互动和交流,将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及早传递给非高等教育端。切实与高职高中展开合作,实行“3+2” “3+4”分段培养模式,要不断研究克服高职高专学生进入本科基础不强的劣势,打破人才培养的“天花板”和“玻璃门”。二是学生“培养链”。突出职业能力的人文精神,与企业加强互动,邀请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专业人才标准制定;建立行业和企事业专家参与的专业设置和评价调整退出机制,优化专业结构;建立课程超市,增加实践课程和课程中实践的内容,增加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课程、通识课程,鼓励校企共建特色课程,优化课程体系。同时,要按照人才培养规律和工匠精神的特质,实行分类培养、分类评价,建立大学四(五)年立体化、全面化的教育方案,校内各部门形成合力,达到同向同力同作用,共同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实行双导师制,就是学生既有其在学校的基础课老师,也有其在联合办学的企业实习单位导师。双导师制既有师徒制经验优势,也有现代教育的效率优势,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具有工匠精神人才的可选途径。三是毕业生“需求链”。与企业合作共建实习实践基地,为学生创造接触前沿技术和最新设备的机会,在实践中提升业务技能。开展“订单式”服务,避免供需失衡现象出现,减少人才培养费用的浪费。
(三)人才培养战略:特色战略、差异发展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具有工匠精神的各专业、多样化的人才是实现中国制造的关键因素。人才包括有一技之长、专擅某个领域的特色人才和全面化、复合型人才,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的是高素质、复合型的专门人才,这也是其与高职高专和研究型高校的区别所在。社会多校化的人才要求应用型高校走特色发展战略。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特色化是指“在一定的办学思想指导下和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独特、优质和富有开创性的个性风貌,是一所高校区别于其他高校的特性,尤指其出类拔萃之处”[12]。应用型本科高校必须准确定位、服务地方、差异发展、特色发展、内涵发展。清华大学以理见长,北京大学以文著称,武汉大学以法领先,这是研究型大学的学科特色和发展特色;南京邮电大学以信息与通讯人才闻名,淮海工学院以海洋科学与技术人才自豪、盐城工学院以机械、材料人才骄傲。由于经济社会的多元化、多样化发展,使得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多类化、多样化,企业对人才的需要也多样化。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用人标准和工作要求,应用型本科高校一定要找准方向、坚持不懈、久久为功。
(四)人才考核方式:质量为重、力求科学
求新不求稳,重质不重量,对学术崇敬,对抄袭零容忍,大学生毕业对论文几乎没有数量要求,只看论文的内容和行业影响力,这是瑞士“纯粹”的治学态度,让这个只有1/3学生走“学术之路”的国家,成为世界第二教育大国,欧洲科教强国的后起之秀,这对我国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应用型本科高校应改变传统单一考试考核的方式,力求全面多维考核学生,注重能力、注重实践、注重德行。可以采用实践考核、专家评价、企业评价等多样化考核方式,灵活多样考核评价学生,不唯分,只唯实。可以以智慧校园建设为契机,推进学生教育管理大数据平台建设,坚持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从而促进考核评价的及时性、动态性、科学性和过程性。
(五)人才培养队伍:德艺双馨、言传身教
实际上工匠精神已经超越了“工”本身的范畴,每一个人都应该有工匠精神,而不是某一种职业需要的精神。“在日本,最普通的宾馆服务员也有工匠精神,对于从宾馆开出的每一辆车,他们至少都会目送到自己看不到为止。”[13]在美国,良好的道德比以前更重要。“从1990年到2005年间有75%的教授被取代,代替者的质量和他们融入学校生活,极大地视现有教授的公民品德质量而定。”[14]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复合型人才,首先需要有一支具有工匠精神的教师队伍。在中国古代教师职业并未社会化,教师的称呼是“教书匠”,似乎有贬义之称,其实教师属于文人,当处于三教九流的上九流,“匠”字体现了在某一领域具有较高造诣,工匠精神也当属教师这一群体所具有。教育的重要原则则是“言传身教”,教师的职业信条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不论是渊博的知识、高超的技艺,还是高尚的德行,都应当为学生之楷模。德艺双馨的教师是针对个体而言,对于应用型高校整体教师队伍而言,而需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体现在:一是教师人才多样化,有教学型、科研型和教学科研型人才,个体可以是双师型人才,抑或某一方面人才;二是教师来源多元化,教师可以来自企业,可以来自科研院所,也可以来自高校,特别是相当数量的拥有业界经历的教师,以不同的方式成为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7]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全文)[N].人民日报,2016-03-18.
[2][6][日]秋山利辉.匠人精神[M].陈晓丽,译.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5:11,3.
[3][美]德雷克・博克,回归大学之道[M].侯定凯,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40.
[4]“Original Papers in Relation to a Course of Liberal Education”[J].15 American Journal of Science and Arts(1829).
[5][美]哈瑞・刘易斯.失去灵魂的卓越[M].侯定凯,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18.
[8][美]德里克・博克.走出象牙塔: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M].徐小洲,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55.
[9]Maslow.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1962:37
[10][美]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许金声,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53.
[11][德]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A].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2.
[12]胡弼成,张卫良.特色追求:大学创新之髓[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4(3):5-9.
篇3
为什么C出口会建在机动车道中间?相关地铁口为什么迟迟不开?究竟是何原因造成地铁口的封闭?现代城附近交通问题出路究竟何在?随着记者与读者的采访和交流,“现代城地铁口问题”逐渐显现了六大悬疑。
原来的地铁口跑哪儿去了?
“其实,最初这个地铁站并不是只有这两个口在使用的。”地铁大望路站的三轮车夫包先生告诉记者。“最多的时候这里有四五个地铁口呢,到最后都不见了。”包先生指着SOHO现代城B座前的一片绿地告诉记者,在SOHO现代城没有建成前,那儿曾经是一个地铁站口,这个出站口向南延长后才出现了现在大门紧闭的现代城地铁口。而另外一个原有的地铁口位于位于SOHO现代城A座的地铁通风口处,但这两处出口在SOHO现代城建好后就夷为平地了。
“谁干的?你问我,我问谁去?”包先生向记者打趣道。他还告诉记者,原来的地铁口都在马路边上,目前的这个处在马路中间的“孤岛”地铁口也是后来才建成的。在记者采访负责SOHO公寓物业的城市绿洲物业时,一位老员工也认同了包先生的说法,当然,他同样也表示不知道是谁动了附近的地铁口,更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做。
“本来好好的地铁口,规划设计部门在调整时肯定也得考虑实际需要,怎么这么大的客流量还要减少地铁口的设计,还要封闭着部分地铁口?”在现代城C座一家广告公司工作的李先生满腹牢骚。
地铁口为何开在“孤岛”上?
在向本报记者反映情况的过程中,记者发现更多的业主和市民质疑的不仅仅是为什么地铁口变少了,更重要的是为什么地铁口的位置变得这么不安全。住在红庙的张建华先生就告诉记者,原来此地是红星酒厂,人流量相对较小,但是建成现代城后,人流、车流都放大了几倍甚至十几倍,地铁口反倒少了,并且放在了马路中间,这是不应该的。
在1704策划公司上班的程帆看了本报的报道后,也认为目前存在的交通隐患的确危险:“从目前的地铁口到现代城之间,那条只有几米宽的小路,是1路、4路、57路公交车的必经之地,这个地铁口的人流量又特别大,许多人通过这里到附近乘坐长途汽车,其中的安全隐患实在太大了。”
大显通信公司的两位开发经理仔细阅读了本报后说:“公司有十来位员工每天坐地铁上下班,对这个地铁口的奇怪设置,大家都感到不可思议。我们就听说有人出地铁口过马路时,曾被车撞伤。”
费用问题困扰地铁口开放?
在现代城紧闭的地铁口旁边,某商铺的负责人对本报记者说:“我想现代城这个地铁口迟迟不开,开发商可能担心打开后带来的损耗问题。这些年现代城春天铺的草坪,到夏天就被踩秃了。一年铺一回草坪,与一年铺几回草坪,投入肯定不同。现代城各楼层下面原先布满了绿地,后来因为一些人肆意践踏,开发商只好在绿地间铺上石头。”
“如果地铁口放到现代城里,人流量肯定会急剧放大。同一块大理石地面,十个人踩和一万个人踩,损耗肯定不同。如果在城内开地铁口,人流量扩大,现代城保安警力肯定会增加。现代城有无必要替地铁公司支付保安费用?”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先生的说法代表了很多数业主的想法。
在现代城一家外企工作的孙小姐就认为可能困扰现代城地铁口的最大问题就是相关的费用衔接问题:“地铁口开了之后不仅是保安费用,包括保洁、日常维修维护等等就成了现代城和地铁部门两家的事情,如果费用协商不好,肯定‘开口’只能挂在嘴边说说而已。”但是孙小姐同时也认为,既然目前许多的地铁站口已经开到了写字楼里,有先例可循,那么现代城的“开口”也应该是可以解决的。
封闭与开放,进退两难?
另一位不愿公开姓名的现代城2号楼业主对本报记者说:“我认为现代城地铁口不开,是出于安全角度。听说我们2号楼曾发生过绑架事件,好像受害人是一位台湾籍人士。地铁口人来人往,是开放式;但一个高档次的小区,需要封闭式的物业管理,保安有过问的权限。”
她有些激动地说:“地铁通道开了,我们敢不敢开着门上班?如果确实有2号楼那样的绑架案,会不会在其他住户身上重演?”
“现代城眼下已经够鱼龙混杂了,有回迁户,也有富豪阶层。城内的地铁口一开,人流量会翻倍扩大,甚至有些赶长途车的外地人,可能会在地铁里夜宿。我亲眼看见一满身黑泥的中年妇女,坐在现代城的草地上,面朝着长安街,用空可乐瓶装现代城工地的水,搓洗身上的泥垢。从开发商来说,必须防微杜渐,为业主的安全负责。”
而来现代城办事的孙艺则认为这种“麻烦”完全可以避免,“据我观察,如果打开SOHO现代城的地铁口,出来的乘客随意到现代城内穿行的可能性不大,开发商如果担心人流太杂,可以关上通往现代城内楼道的门,这样来人可以直接走到大街上”。
底商决定“开口”方式不同?
恒越集团北京公司的吴梦雯小姐介绍道:每天早晨8:30-9:30,现代城的物业部门会派保安用小旗子维持现场交通秩序。据说是潘石屹亲自拍板定的,他也是实实在在从安全的角度为住户考虑,但他也只能量力而行。
她同时认为:“东方广场、国贸、阜成门华联等,目前都有地铁口与商厦相衔接,但它们是大型商城带动写字楼,需要吸引客流以维持商铺的出租率和高租金,但现代城是靠写字楼来带动商铺,其商铺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城内的公司。眼下现代城底商据说退租率达30%,不见不散、仙踪林在别处开得很火,但在现代城却火不起来。如果现代城发展到国贸人流,我想潘石屹肯定会打开通道。”
但是同时也有不少居民认为不应单纯考虑经济利益,而应该把市民的交通安全问题放在首位。“其实只要到过这个地铁口的人,都会知道附近的交通状况如何,其人流量多少,地铁公司可能最清楚不过,如果按照分流的原则的话,理应增开地铁口。”在附近散步的张女士告诉记者。
要想“开口”,谁来负责?
“两年多了,附近居民乘坐地铁的安全难题至今还没有完全解决,我们真是希望有关部门不要继续踢皮球,真正为民办点实事。”在现代城C座12层工作的杨先生告诉记者,他认为既然道路附近有协管员,也有现代城的保安在维持交通,说明附近的交通的确是个问题。而开通现代城内的地铁口可能就会让相关的难题迎刃而解,为何相关部门迟迟未有行动呢?
现代城物业部门的熊京明先生认为现代城地铁口的开放会给现代城物业管理上增加相应的工作,但是同样也会给现代城招商带来方便,“我们是期望着地铁口的开放,当然我认为这些工作可能更多地需要地铁部门去做。”
篇4
关键词:空港经济区;产业选择;空间布局模式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06-0117-02
航空运输是一种重要的运输方式,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辐射作用,成为区域发展和城市发展的重要经济增长点和驱动力,在全球经济发展的浪潮中,空港经济也成为一种重要的主流形态。本文主要探讨了现代空港经济区的产业选择与空间布局模式,希望对现代空港经济区的规划建设有所裨益。
1 空港经济区可能存在的产业选择
所谓的空港经济区,指的是由于航空运输产生的巨大效益,在航空港周边的一定范围内形成了人口、贸易、资本、技术和生产的聚集,从而形成了空港经济区。空港经济区以临空经济为主,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空港经济区规划的首要内容就是产业类型选择。
1.1 临空产业的重要特点
临空产业具有明显的临空指向性,具备三个主要因素:其运输的产品具有高价值性、运输的实效性和快捷性、便捷的航线连接性。
适用于航空运输的物品应该具有以下几个特征:急迫性、鲜活、价值高、技术精、体积小、重量轻。因此临空经济的特征为空间圈层性、全球易达性、产业聚集性、市场速达性、技术先导性、临空指向性。
1.2 空港经济区的重要产业类型
要保障空港经济区的资金流、信息流、物流和人流的高效运转,空港经济区可能存在传统临空产业、延续地方产业基础的产业、新生态环保产业以及其他配套产业等几种产业类型。其中既有临空产业又有与之配套的非临空性产业。虽然在理论上来说临空产业和相关配套产业之间能够将完整的产业网络构建出来,然而实际情况下空港经济区并不能形成大而全的产业网络,而会以自身的情况为基础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产业类型,从而将特色的产业网络构建出来。
1.2.1 临空产业
临空产业主要包括四个类型:
①服务于航空枢纽的机场业,包括后勤产业,为驻机场机构、航空公司和机场设施提供服务的配套产业。
②配套产业,主要包括航空旅馆业、航空产业研发中心、航空食品加工业、航空维修制造业、航空维修制造业等。
③临空关联产业,包括具有航空运输指向性的服务业和加工制造业。
④临空引至产业,包括空港休闲娱乐业、凌空教育培训业等。
1.2.2 延续地方产业基础的产业
在空港经济区的建设初期,地方产业基础提供了重要的起步支柱,空港经济区可能会在原有产业基础上积极发展和拓展,从而形成与其他空港区别的特色产业类型。
1.2.3 新生态环保产业
空港经济区可以利用区域特有的优势和资源,来发展具有生态性、低污染性和可复制性的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有别的是,新生态环保产业必须采用非传统的技术手段或者利用特殊的资源,该类产业往往是难以复制的,有利于形成特色,例如荷兰阿姆斯特丹机场的鲜花产业。
1.2.4 配套产业
配套产业虽不是产业链中的主要内容,但也是其中的重要环节,主要指加工业和配套服务,例如批发业、餐饮业、包装印刷业。
1.3 现代空港经济区的产业选择
现代空港经济区的规划建设的要点就在于众多产业中选择合适的产业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3.1 将共性产业确定下来
首先要选择共性产业,将其可发展的临空产业选择出来。在选择的过程中可以对国际成功的一起参考和借鉴,从而进行临空产业的选择。航空配套产业和机场业是空港经济区的存在基础,与此同时,还要将部分可行的临空关联产业选择出来。空港经济区后续可以陆续发展临空引资产业,并逐渐完善相关配套产业。
1.3.2 确定个性产业
空港经济区要以地方化视角其他空港经济区不同的特色产业。首先,要以本地的产业基础为依托,将地方产业基础延续下来,使其成为空港经济区的运营基础。其次,还要充分利用区域的特有优势,积极发展新兴产业,从而提高功能经济区的特有竞争力。
1.3.3 设立入驻门槛
设置入驻门槛的目的在于对不合适的产业进行限制,这也是空港经济区产业选择的必然要求。必须限制进入的产业有低附加值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高能耗产业和高污染产业。要以当地的限制标准为基础将产业入驻门槛设立出来,对产业门槛进行清理,使空港经济区的产业运行更加高效。
1.3.4 将产业网络构建出来
各产业在空港经济区内进行组合,从而形成产业链条和产业网络,通过产业网络的构建可以形成产业集群的最佳组合。这就要求经济区要重视其他空港之间的联系、与本城的联系和区域间的产业联系。
现代空港经济区的产业选择是一个动态过程,空港经济区的产业选择要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产业类型的不断丰富和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进行动态选择,在完成规定动作的基础上不断寻求创新和突破。
2 现代空港经济区的空间布局模式
所谓的空间布局,也就是在一个特定的交通环境下,综合产业之间的趣味问题。在地理空间内,产业资源的关联性、构成和配置可以称为产业区位,离心力和向心力对产业区外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
2.1 现代空港经济区产业布局的规律
现代空港经济区的空间布局模式选择主要围绕临空经济。临空经济具有特殊性,其发展需要一些支撑条件,包括自然环境、教育研究环境、区域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便利的交通条件、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以及机场的自身条件。
临空经济区以空港为核心,大多分布在空港交通走廊沿线15 min车程内或者周围20 km的范围内,临空产业与空港之间形成了相互促进、相互依存和相互关联的关系。传统的产业区位理论将空港经济区的产业布局设定为“中心―模型”,也就是呈现圈层布局结构,体现出各经济单元与机场之间不同的联系紧密程度。随着通往市区的交通干道和联系承办的不同,该模型也会出现变形。机场周围可以分为四个区:辐射区、走廊沿线发达区、紧邻空港区和空港运营区。
2.2 对产业布局造成影响的因素
对产业布局造成影响的主要有六个区位因子:社会因子、集聚因子、市场因子、劳动力影子、运输因子和自然因子,在产业布局中无形、弹性和柔性的因素正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在特定交通背景之下,影响力较大的因素主要有到达机场的时间距离因素、自然条件因素、与主城区的距离因素、发展计划因素、基础设施条件因素以及地域文化等。
空港经济区的主要发展动力就是到达主城区和到达机场的时间距离,其关系着空港的交通通达性。此外,基础设施条件因素也非常重要。通过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可以分析基础设施覆盖和道路通达性,从而将空港经济区的发展规划制定出来。空港经济区的空间拓展阻力条件包括地质地貌、自然生态承载力、地形和河流,其影响的理想圈层结构的变形,特别是在山地城市中,与此同时,其他限制因素还包括电磁覆盖区、噪音区和机场净空区。将阻力条件分析和动力条件分析结合起来,就可以将产业发展适宜性的综合分析结果得出来,再结合地域文化和既定的发展计划,将空港经济区的产业空间布局模式确定下来。
3 结 语
现代空港经济区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浪潮中一种重要的发展模式,各地相继开展空港经济区的规划与建设,本文对现代空港经济区的产业选择与空间布局模式及其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为现代空港经济区的规划和建设提供必要的参考,从而提高现代空港经济区的产业选择以及空间布局模式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促进空港产业区网络的形成,对区域可持续发展有着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黄钟仪,吴良亚,马斌.西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产业选择研究――以重庆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0,(8).
[2] 范富.“十二五”时期太原产业发展和产业选择刍议[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1,(2).
篇5
【摘要】在现代文化语境中,戏剧从传统走向现代,无疑需要直接面对现实。本文以青春版《牡丹亭》个案分析为出发点,探讨戏剧的创新形式选择。从青春版《牡丹亭》发展状况来探讨未来中国戏剧的发展策略和趋势,探究综艺节目《我看你有戏》,以传承和创新为内核,思考中国传统戏剧多元化发展,为戏剧未来实践操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文化语境 戏剧 青春版 牡丹亭 我看你有戏
一、推陈出新的“改”
21 世纪的中国正在现代化发展中,即包含了历史的回旋曲折,属于一种革故鼎新回归本土的文化时代。显然,每一种文化的形成,发展与创造都离不开具体的文化语境,即其本艺术的文化形态内部的自律性发展规律和当下文化语境的他律性。①中国戏剧,由传统艺术样式,凝中国文化智慧的结晶走到今天,推陈出新,有演变与蜕变,会有新的血液,同时也会有死亡。
推陈出新对传统剧目重点是立足于“改”。“陈”代表传统,“新”代表现代,要破除割裂传统才是现代的体现,注重传承再创新,用对的理念指导实践,这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事实上,“新”“陈”之间不是对立的关系,现代不是空中楼阁,是有传统的根基,两者相互依托和创造出“古典”与“时尚”的经典之作。尊重戏曲,敬畏艺术是昆剧多元化发展的首要前提,正如王国维提出的所谓艺术的“第一形式”和“第二形式”的问题。所谓第一形式,即形之于作品的具体的艺术表现,是外显的;所谓“第二形式”,则是相对于“第一形式”的形神合一之意向体验的“形式”,是内蕴的,并且与主题内在体验密切相关。②
二、第一形式:现代化
戏曲是实在的,需要具体的符号技巧来加以构造。青春版《牡丹亭》是现代戏曲中的经典,现归纳其三个创新因素。
1、剧本新
剧本新在青春版将原著55 折缩编成27 折,分“梦中情”、人鬼情”、“人间情”三本,演出分三个晚上共9 小时,这个版本在有限的时空呈现了《牡丹亭》的故事梗概,使情节简单明了,也更符合年轻人的审美情趣。青春版《牡丹亭》突破了从专业的角度去欣赏名角表演,而是使大众也能看出里面的味道来。
2、舞美新
青春版《牡丹亭》制造了戏剧界的一次“视觉盛宴”。青春版的整体视觉感受是精致典雅,这种美学格调与昆剧一脉相承。其精致在于两百多套无一重样的苏绣服装、一桌一椅等道具都是精心设计和订做而成。舞台设计的苏州水乡式“柔”和现代的设计手法,将古老与青春在同一个舞台上有机融合。包括舞台上的字画也均出自名家之手。书法、国画与苏绣等共同构成了古典文化的符号集合。青春版的灯光反传统的原光灯从灭到亮,从亮到灭,创意大师林克华在设计青春版《牡丹亭》灯光时说“: 我要让现代人喜欢看古典传统,让我的灯光架起桥梁,串连古典与当代,典雅与青春,梦境与现实。
三、第二形式:经典化
第二形式经典化是戏剧虚拟的形式带给观众体验式的,具有形式意味的审美取向。如汤显祖《牡丹亭》中所描写的“人鬼情”的《幽媾》性场景大胆露骨,而在“梦中情”的《惊梦》舞台上用眼神水袖和舞蹈肢体语言表达,给人全新的人间情爱。在《金马乐》的后半段,两人水袖表演暗示二人正在云雨之欢,观众参与体验昆曲这种表意。不老实的书生对杜丽娘的“凝”即便在二人云雨中都没有停过对杜丽娘说道:“亏杀你走花荫不害些儿怕,点苍苔不溜些儿滑,背萱亲不受些儿吓。认书生不着些儿差。”这个行为从现代语境来看来理所当然的一段,丝毫没有负面看法,生活的写照罢了。《牡丹亭》中回生是反,死亡也不能将爱情分开的主题不再是结局,在人间争取婚姻,得到社会的认同的形象同样深得人心。
1、“新”生旦角
(1)“新”闺门旦——杜丽娘杜丽娘
在昆曲里由最重要的行当闺门旦扮演,闺门旦也叫五旦,顾名思义是闺阁里的千金小姐,其一招一式,一言一行在舞台上都是最秀美的。青春版《牡丹亭》有两个鲜明特征,一是死后复活的传奇设定。二是自我凝视的自信美。杜丽娘游园之前,她对镜梳妆打扮时,美得连自己都惊讶,镜子都在偷看她的美,弄得她羞答答,害羞之极。在《惊梦》中,她自道“俺的睡情谁见”来感叹自己睡貌都美;《写真》一折戏中“奈何一瘦至此”为寻梦遍寻不着,人瘦憔悴,思虑到“若不趁此时自行描画,留在人间,一旦无常,谁知西蜀杜丽娘有如此之美貌乎”;《游园》时,她跨出了封闭的世界,睹花思春,对自己想要的爱情和自由有清醒的神经认知。《惊梦》表达了一个发育女性生理上的天然需求,她的在梦中得到千般爱惜,万种温存。这种既追求自我的真实又收获爱情的自由的女性形象是现代女性的所崇拜的偶像。
(2)“新”家门的生行——柳梦梅
生行有不同家门,生行计有官生、巾生、正生、穷生及稚尾生等,官生还有大官生和小官生。而柳梦梅基本属于巾生,巾生要求是风流倜傥还要带有穷书生的味道,假音用的较多,不像老生都用真嗓,在青春版《牡丹亭》中柳梦梅并不是巾生到底,有时要带点穷生的东西,有时加入正生、官生的表演程式。同样一个柳梦梅,在不同的情境下,演员要用不同的表现手法,不同的程式化,以呈现人物不同的脸谱和心境。柳梦梅形象设计较大胆迂呆的傻气更能体现人物内在的执着跟坚持与书生傲骨之气在外,他也有“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风流心性,但确认了梦中人的身份后却是一个至情至诚的憨痴情种,连开棺挖坟的事也敢做,他始乱终不弃,对画中美人是敬仰、爱慕而不亵渎,对周围一切发生的事物反应敦厚而不呆滞,依靠第一形式的现代小清新的服饰体现了梦与现实之间美德和谐。
2、“青春”元素
青春版《牡丹亭》的唯美是一种青春意境,青年演员为青年观众演青春的故事,文辞和唱腔身段是青春的。演员、服装、道具、布景,编排,都突出青春爱情的美好,形成了与当代喧嚣、肤浅、追求感官刺激为主的审美体验的一个以“唯美青春”回归到中国传统美学的意境。在娱乐时代,运用“青春”概念,让《牡丹亭》回归到故事中柳梦梅和杜丽娘的青春年纪去恋爱,古老的昆剧遇到青春,不仅是商业噱头,更是一股新鲜的血液注入到观众的理性感受,找寻内心最真实的感受。“青春”成为可以诠释使生者死,死者生的爱情形式,满足受众的心理需求,从而青春版《牡丹亭》也将成为爱情诠释的经典版本。
四、媒介即戏剧
戏曲除了内容上要与时俱进有时代的创造经典,其所传播的形式也要具有现代性,符合现代观众的观看需求。广播戏曲、电影戏曲、电视戏曲是集体综合性创造的结果,主要内容完成编、导、演、摄、音、美、化、服、道、录,(广播戏曲不包括摄、美、化、服)等媒介和演员创造戏曲的共同结果。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论人的延生》中认为所谓媒介即讯息,只不过是说任何媒介(即人的任何延伸)对个人和社会的任何影响,都是由于新的尺度产生的;我们的任何一种延生(或曰任何一种新的技术),都要在我们的事务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③所以,戏曲所带来的影响在于所依托的媒介技术是否引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且其与观众互动性越强,媒介影响力越大,戏剧的影响力就越大。
其次,麦克卢汉认为媒介的影响力之所以非常强烈,恰恰是另一种媒介变成了它的“内容”。让新媒体推送的旧媒体的信息又演变成为另一种媒介。观众几乎完全没有意识到戏曲所赋予媒介形式,也没有意识到口语这个媒介。就像人际传播一样,双方接受的是生产的内容和怎么生产内容,而不注意渠道。就像看戏剧一样,无戏剧,无视听语言的介质,有的只是情节的吸引力。形式媒介和内容媒介越被公众所视而不见,这样公众所接受的信息才较为深刻。
最后,媒介和艺术内容是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任何一种艺术形式只有具备了符合当代媒介的艺术功用,才能走上传承、弘扬的正轨,为社会所需,有长久的持续生存的意义。
五、借势“新”模式
给当代的戏剧艺术生存发展找到一条多元化发展路径,实则是需要营造一个中国传统戏剧的大环境。不可否认,戏剧演出也需要名家效应,有噱头,有“热”文化效益才能取胜,扩大知名度。演出的内容形式多元发展是需要有一定前提和基础的戏剧舆情背景。
如2015 年2 月6 日中国内地浙江卫视·中国蓝制造播出综艺节目真人秀《我看你有戏》,并邀请了表演界和导演界大咖成龙、张国立、冯小刚、李冰冰作为节目导师,其节目收视率,CSM50 城市网平均收视率1.123,平均排名4.142,平均收视份额3.46%,这场“全能才艺顶尖秀”有人气,有市场,取得的好成绩,节目模式得以肯定。参加选手必须展现二至三项才艺,大多数选手才艺都是戏剧,如18 岁姜怡冰在2015-03-13 期表演的京剧与小品的结合的戏曲小品《包公反腐》和2015-03-27 期给观众带来了男旦的表演艺术,“男儿郎还是女娇娥?”再现《霸王别姬》致敬张国荣。各种艺术形式的融合,碰撞出引人注目的火花,让戏剧与这个时代社会有更多的交集,也吸引更多人接触到戏剧艺术。
结语
在开发戏剧资源的过程中,戏剧通过现代传播手段向大众推出内容,势必雅俗共赏,增强故事感,并与现代的情境相联系,使得作品“接地气”,引起共鸣。唯一阻碍发展的现实问题就是剧团中既会营销管理又会中国传统戏剧的人少,同时也缺乏营销管理人才的背后支持。所以,要发展中国戏剧,就要各界相互借鉴和支持,实现“百花齐放”。
参考文献
①施旭升:《中国戏曲审美文化论》[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359
②王国维,《古雅之在美学上之位置》,《王国维美论文选》[M].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114-118
③马歇尔·麦克卢汉著,何道宽:《理解媒介》[M].译林出版社,2011:19
篇6
电大论文开题报告系(部):中文系
专业:汉语言文学
学科:中国现代文学
学生:XXX
指导教师:XX
一、论文研究的来源及意义
对于20世纪90年代初才红遍大江南北的著名诗人汪国真来说,青年人尤其是在校的大中学生,可谓耳熟能详,汪诗因此有一大批忠实的读者。汪诗不仅有青年人的生活和那种明白晓畅的表达方式,而且汪诗更有一种超然、豁达、平易、恬淡的人生态度,这种人生态度来自于诗人汪国真对中国宋元以来传统诗歌的那种豁达、飘逸和洒脱的人生哲学的二次创造。诗人汪国真的这种人生态度被现今社会称为汪国真式的人生态度。毋庸置疑,它是可以激励一代又一代人的,能够让广大的青年人在复杂的生活中得到极大的启迪,坚实理想信心。
本篇论文通过对汪国真诗歌的艺术特点进行研究探索,旨在为广大的文学研究者提供一些肤浅的价值理论,让更多的人广泛地认识并认同这位上世纪盛名卓越的抒情诗人及其诗歌特点,明确汪诗在诗坛上的地位,从而期望有更多的读者和文学爱好者对汪国真及其诗歌添加关注的眼神。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汪国真作为当代一位抒情诗人,他完全不同于闻一多、徐志摩、顾城、舒婷等这些早期中国诗坛上的领军人物,汪国真的诗歌创作阶段比较晚,将近不惑之年才功成名就。值得注意的是,在他的诗歌中没有一丝一毫的政治色彩,用平凡的语言抒发着平凡的人、事、物,朴实无华却隽永深刻,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他的诗风是难能可贵的,因此其诗歌在广大的读者中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尽管如此,现今中国文学界对其诗歌的研究屈指可数,缺少广泛而有力的学术性的研究和探索,而在国外这块广褒的文学土地上,依然没有他光辉的影子。当然,这种现状的产生,尤其多面原因,一是汪诗的影响力几乎只局限于青年人这一层面上,诗歌内容通俗易懂,不需深入体味,因此在创作上不必进行权威的学术解析;二是现今文学界里,诗歌这以文学形式的地位每况愈下,已经处于文学的低潮阶段,其发展受到各方面的制约。所以,对于汪国真诗歌的研究,我觉得应该着力加强。
三、论文研究目标
本论文研究目标是:对汪国真诗歌的特点进行探究,凸现汪诗的艺术魅力,进而弘扬诗歌在我国文学史上的价值与地位,使广大社会认同诗歌来源于生活,却更深层次地反映生活的观点。
四、论文研究内容
汪国真是20世纪90年代至今蜚声文坛的著名中年诗人兼书画大家。汪诗能从平凡的事理发现伟大,从普通的感受中看出永恒,主题昂扬,寓意深刻隽永,表现出诗人独特的人格魅力和文学功力。本文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汪国真的时代背景;
2、关于汪国真创作高峰期的分析研究;
3、汪国真诗歌的特点及研究;
汪诗的特点主要体现在:题材上较有针对性、篇幅短小、明白晓畅、精炼而富有哲理、充满了音乐美、诗中小我与大我并存,等等;
4、汪国真及其诗歌在当代文学史上的价值与地位。
五、论文研究方法
分析研究、对比研究、研读归纳研究
六、论文进度安排
20XX年11-12月,收集材料,建立论文大致的框架模型
20XX年1月上旬,完成开题报告并提交导师审批
20XX年1月下旬至2月,写作论文初稿并提交导师审阅
20XX年3-4月,根据导师的意见和建议,对论文进行二次修改完善
20XX年5月,在二次修改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最后定稿
七、论文参考文献
01、《诗学原理》,徐有富著,北大出版社
02、《诗歌美学》,谢利文著,中国青年出版社
03、《诗论》,朱光潜著,江苏文艺出版社
04、《谢冕论诗歌》,谢冕著,江苏文艺出版社
05、《中国古代文论精选》,北京大学出版社
06、《汪国真诗文集》,汪国真著,广东旅游出版社
07、《从席慕容、汪国真到洛湃》,杨光治著,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08、《中国现当代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09、《汪国真抒情诗精选赏析》,王昆编著,中国妇女出版社
10、《寻找诗歌史上的失踪者》,姜红伟著,黄河出版社出版
11、《新作家文丛》,若冰主编,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
12、《现代诗歌创作论》,薛世昌著,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
13、《后现代主义视野中的美国当代诗歌》,王卓著,山东文艺出版社
14、《中国新时期诗歌研究资料》,郭旭辉编,山东文艺出版社
15、《海子作品精选》,海子著,长江文艺出版社
16、《郭沫若经典作品选》,郭沫若著,当代世界出版社
17、《徐志摩作品精选》,徐志摩著,长江文艺出版社
篇7
【关键词】威廉斯;诗歌;“No ideas but in things”
一、引言
威廉・卡洛斯・威廉斯(William Carlos Williams 1883-1963)是美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天生的诗才。他的诗清新自然,文浅而意远,诗风独特,值得反复玩味和吟咏。一些评论家甚至认为威廉斯对美国诗歌发展的影响超过了庞德和艾略特。其著名主张:“No ideas but in things”,对诗歌界影响深远,是美国文学的宝贵遗产。他强调意在物中,反对抽象,反对说教,反对空洞的词,反对引经据典掉书袋。他自己对“No ideas but in things”所作的解释是,“诗人不允许他自己所要表达的超过能在他所写情景中彼发现的那种思想……诗人用诗思想。”因此,他的诗往往是由具体事物的细节构成的,使人通过感官直接与实物发生联系,感受体验实物,从而让读者面对他所构制的情景时感同身受,从中“发现”思想。他的名作《 便条》 便是很好的代表,下面就让我们来一起欣赏这首朴实、生动、真切、具体的感官诗。
二、“No ideas but in things”在《 便条》中的实践
This Is Just To Say
I have eaten
the plums
that were in
the icebox
and which
you were probably
saving
for breakfast
Forgive me
they were delicious
so sweet
and so cold
纵观全诗,诗人用独特的句法,打断日常句子的形式进行重新组合,从而描绘了一幅温馨、和谐的日常生活图景。作品表面上的内容是主人公写了一张道歉的便条留言,它的基本内容是:对自己因贪嘴而吃了“你”留着当早点的甜点心而道歉,因为上班、或有其他事来不及抑或是不好意思对其当面说出,而用便条的形式向“你”道歉。有人认为诗看起来更像是诗人给妻子芙罗塞(Florence Herman)留的一张便条。诗人向妻子道歉说,他把她为做早餐准备的梅子吃了,并将便条的内容拆成几句诗行,拆成一个个短小的词组,直截了当地写出梅子的味道和温度。然而,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首先,诗中对于“你”这一角色的解释最受争议。根据诗中描写的场景,我们可以确定“你”应该是跟主人公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然而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的角色可以有多种可能,比如可以是亲人,夫妻,情人,朋友,同学,合租室友等等。读者也可以根据自身所处的情境来定义“你”,来解读这首诗,这样就恰如其分地将读者自身置于诗中,让其亲身去体会和“发现”本诗所要表达的思想。由此可见诗人在进行诗歌创作时的匠心独运,其诗仅用“很少”的语言来描写,却让读者感同身受并从中“发现”其“无限”的思想。
其次,诗中所选用的意象“简单而又不凡”。如:“plums”,“icebox”等都是非常具体的、为人们所熟悉的“things”,读者看到这里,大脑就立刻浮现出这些“things”的画面,这样就让读者通过感官直接与“实物”发生了联系,从而引起读者强烈的欲望和好奇心去读完这首诗。到诗节最后,简单一个“sweet”和“cold”将主人公最直接、最细腻的瞬间感受抒写的淋漓尽致,并传给读者,使读者读后舌尖仿佛也触到了那又“甜”又“冰”的梅子的味道。由此足见,诗人选用极其“简单”的意象,却起到了“不凡”效果。
最后,在艺术表现上,作者采用一种客观呈现的叙述方式。其实这种间接的文本叙述,在读者接受和阅读中则更贴近一层,在阅读中,每个读者在初读这首作品时会在头脑中映现出一个活泼可爱而又贪嘴的“你”的形象,由于禁不住梅子的诱惑而贪吃,事后又懊悔不止的图景,不禁内心微微一笑,同时也由此联想到自己家中的日常生活情景,同时也勾起家庭温馨情怀的回忆。另外,诗人把这个便条留言真实地再现和叙述出来,是对这个温馨、和谐的日常生活的一幕的一种客观再现,诗人自己好像根本没有出场,更没有诗人自己的声音,没有诗人自己的感情,没有描写,没有议论,甚至于连诗人自己的叙述视角都没有,诗人没出现,更什么都没说,那诗人的情感和感受貌似无从呈现。然而,这里诗人就是要一反常规的抒情与议论方式,仅用这一张简单的表示歉意的“便条”,将其体验到的温馨美好的生活图景婉转地呈现出来,并传递到了读者那里,引发了读者的人生感受。一种对温馨家庭生活的诗意的感受,一种诗意的温柔在诗人的心田油然升起并为读者所感动。
三、结语
扎根于真实的生活,即其诗歌创作主张“No ideas but in things”,使威廉・卡洛斯・威廉斯的诗歌散发着永恒的生命力。读他的诗歌,读者会体会到一种真实感和亲切感。这种“真实”和“亲切”不仅仅源于它的简单,而且由于威廉斯对自然和生活的美的敏捷捕捉。这种美透过文字的生动描述而辐射出去,唤醒了读者的感觉,想象力和心灵。威廉斯的诗歌是适合于任何人的,正如这首《便条》,他选择的是平民的语言,以普通人的生活为主题,呼吁我们回归生活,充满热情的生活。这种朴素自然的创作倾向和客观平白的叙述方式以及简约的语言和独特的视角构成了威廉斯的主要诗歌特征并使其成为对美国后现代主义诗歌影响极大的诗人。
【参考文献】
[1]Doyle, Charles. William Carlos Williams and the American poem [M]. London: The Macmillan Press, 1982.
[2]刘守兰.英美名诗解读[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3]钱青等.美国文学名著精选(下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4]赵毅衡.美国现代诗选[C].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5.
篇8
关注名师・孙双金篇
江苏省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校长,语文特级教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南京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曾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师德先进个人”“ 全国首届十大明星校长”“全国名校长”“江苏省十大杰出青年”“南京市首届基础教育专家”“江苏省首届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和“2007中国十大小语年度人物”“2011年全国推动读书十大人物”等称号。出版《美丽课堂》《孙双金语文教学艺术》等多部专著,发表文章300余篇。
12岁以前的语文是经典的语文。所谓经典,就是经过历史的检验,被大众和专家所公认的典范作品。它具有几个特征:一是典范性,二是广泛性,三是历史性。为什么要强调12岁以前的语文是经典的语文呢?因为,人的学习时间是有限的,而需要读的书籍却是无限的。用有限的时间去读无限的书籍,那就要筛选,就要精选。经典的文本思想经典,它能给学生思想以永恒的启迪。经典的文本语言经典,它的语言形式永远是学生学习的典范。因此经典性是12岁以前语文的首选要求。
12岁以前的语文是种子的语文。所谓种子的语文,就是像种子一样能够自己生长,生根,开花,结果。我坚持认为,知识是分类的。有的是“叶的知识”,这样的知识虽然枝繁叶茂,美不胜收,数不胜数。但是因为多,所以难以全部掌握。因为多,所以难以全部消化。更因为是叶的知识,它自己不能生根生长,这样的多反而成了累赘,成了包袱。爱因斯坦说过“负担过重必然使人肤浅”。而“种子知识”则不同,它以一当十,以少胜多,更主要的是它能自己生根开花结果。什么样的知识是“种子知识”呢?那就是最基础的,最经典的,最必需、最永恒的知识。所以12岁以前的语文应该是种子的语文,是能够自己生长的语文。
12岁以前的语文是不求甚解的语文。所谓不求甚解,就是在孩子的懵懂期,不求透彻理解,不求深刻理解,不求深度理解。而是先吃下去,然后逐步反刍,慢慢消化,慢慢领悟。我有一个观点,12岁以前在学习经典语文的时候,遵循的原则是熟读背诵,不求甚解。当然不求甚解并不是死记硬背,而是求适度的理解,儿童能接受的理解,儿童喜闻乐见的理解。那就是快乐理解,趣味理解,儿童深度的理解。
12岁以前的语文是为一辈子奠基的语文。要能为一辈子奠基那就是要练好语文的童子功。大家知道,练武之人从小要练武术基本功,只有基本功扎实,底蕴深厚的人,他的武术才能走得高远。同样道理,要使自己的语文素养走得高远,必须从小练就扎实的语文童子功。而这语文童子功,就是要从小背诵大量的经典诗文,做到熟读成诵,滚瓜烂熟,张口即来,出口成章,达到厚积薄发,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理想境界。
12岁以前的语文具体包含哪些内容呢?我认为由三“大石块”组成。
小学语文教育的第一块“大石块”是国学经典。中国文化是儒释道三家文化,其中尤以儒家文化为主流、主脉。《现代汉语词典》上说:“经典,指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那么,《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声律启蒙》《增广贤文》就是国学经典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学语文教育的第二块“大石块”是诗歌经典(我把诗歌作为韵文单独列出)。有人说,中国文化是诗性文化,中国教育的核心是诗教。孔子对儿子孔鲤的教育是:“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在广大中国民间,孩子牙牙学语,首先背诵的是:“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要熟读这些朗朗上口的五言绝句。
小学诗歌怎么筛选,我个人认为应以中国古代诗词为主,以现代诗歌为辅。一二年级可以历代著名绝句为主,80首左右。三四年级可以唐诗为主,80首左右,五六年级可以《诗经》《古诗19首》《楚辞》《宋词》节选为主大约80首。现代中外诗歌可以名家短篇为主,精选冰心、泰戈尔、普希金等名家适合小学生诵背的名篇约60篇,这样小学阶段古诗加现代诗约300首。真正达到古人所讲:“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读诗使人灵秀”的境界。通过诗教涵养我们民族的气质,培养有高贵气质的一代新人。
小学语文教育的第三块“大石块”是儿童文学经典。如果说国学经典、诗歌经典更多地的是面向过去,面向历史的话,那儿童文学经典就是面向现代,面向儿童。因为儿童文学是专门写给儿童阅读的文学,它充满幻想,充满想象力,充满情趣和童心。
我认为小学阶段儿童文学可大致分为:低年级以阅读绘本为主,中高年级以童话和儿童小说为主。当然教师要给学生精选名家名篇,在激发阅读兴趣的前提下鼓励学生自由阅读,共享阅读,亲子阅读。
为了学好12岁以前的语文,我们语文教师要创设12岁以前的课堂为之匹配。那12岁以前的课堂应该是怎样的课堂呢?我认为12岁以前的课堂有以下特点。
一、12岁以前的课堂是“四小”课堂
“四小”课堂是我一直所提倡的理想课堂。它指语文课要上得学生“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小脸通红”是指课堂要吸引学生,要充满情趣,充满魅力,让学生的脸红起来。脸红了说明孩子的情绪被调动了,思维被激发了。“小眼发光”是指课堂教学触及到了精神领域,触及到了学生智慧领域,学生思维的琴弦被拨动了,思维的火花被点燃了。“小手直举,小嘴常开”是指课堂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他们在课堂中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所思,所见,所疑,所获,所感,所悟。“四小”课堂真正体现了儿童的生命成长,是儿童精神生命自由生长的快乐家园。
二、12岁以前的课堂是“登山”课堂
所谓“登山”课堂,是指在课堂中让学生经历由不知到知的过程,由不会到会的过程,由不理解到理解的过程。“登山”课堂说到底就是成长课堂,就是发展课堂。新课改刚开始的时候,我们看到了许多活泼的课堂,好玩的课堂,热闹的课堂。但是透过表面的热闹我们发现学生在课堂中的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并没有得到发展,那样的热闹是假热闹,是虚假的繁荣。
“登山”课堂要引领学生登三座大山。一座是知识的大山。哲人说:“知识就是力量。”孩子到学校来首先是学知识的,只有掌握好知识,他们才能成为有力量的人。一座是思维的大山。哲人说:“我思故我在。”好的课堂一定是对学生的思维有挑战的课堂,要让学生有紧张的智力生活,充满合适难度的智力挑战。有专家说,评价一堂好课的最主要的标准,就是看学生在课堂中有效思维的长度。要让学生跳一跳才能摘到苹果,这跳一跳就是对学生思维的挑战。我曾经说过,上山是身体流汗,上课则要让学生大脑流汗。一座是情感的大山。古人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学生还处在情感的萌发期,发育期和成长期,在这个时段我们特别要对学生加强真善美情感的培育。只有用真善美的情感去熏陶学生幼小的心灵,才能让学生心灵更纯洁,情感更高尚,人格更善良。
三、12岁以前的课堂是问题课堂
所谓问题课堂就是课堂要向学生的问题敞开。传统的课堂,是由教师主宰的,所有问题都是由教师提出来的。这有它合理的一面,问题由教师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一环套一环,教学流程精致而省时。但是它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学生永远处在被动的接受地位,而当问题向学生打开时,学生则变被动为主动,他们可以主动地思考,主动地提问,主动地探究,主动地与教师平等对话。在创设问题课堂的时候,教师要注意这么几个方面。其一,要相信学生,相信学生能够提出问题,相信学生能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其二,要引导学生,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近及远地去思考,去发现,去表达。其三,要鼓励学生,刚开始的时候学生恐怕提不出很有水准的问题,但是教师要充满期待地肯定学生,赏识学生。俗话说,好学生是夸出来的。学生只有在充满激励,充满赏识,充满赞美的氛围中才会思如泉涌,滔滔不绝。
四、12岁以前的课堂是故事课堂
所有的人都喜欢听故事,尤其是12岁以前的儿童,他们更会沉浸在故事的世界中,乐此不疲,流连忘返。故事的魅力在哪里呢?故事是一个奇幻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有我们现实世界中所不及的美好想象。故事中有宝葫芦,故事中有功夫熊猫,故事中有变形金刚,故事中有青蛙王子,故事中有八仙过海……故事有动人的情节。小红帽有没有被大灰狼吃掉呢?卖火柴的小女孩有没有见到她可爱的奶奶呢?哈利・波特有没有战胜伏地魔呢?小王子在其他星球中见到他崇拜的人没有呢?这些情节都紧紧扣住孩子们的心弦,让他们欲罢不能。故事能潜移默化陶冶孩子的心灵。读了《小红帽》的故事,小朋友对大灰狼充满了憎恨。读了《皇帝的新装》,小朋友觉得那皇帝是多么的可笑可悲,对骗人者提高了警惕。读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对那在大年夜中冻死的小女孩充满了同情和悲悯。我希望我们的语文课堂要相机穿插故事,让课堂充满故事的魅力。你会发现,当你开口讲故事的一刹那,学生的所有眼睛都变得闪闪发亮。
为了达到以上理想课堂的境界,12岁以前的语文的实施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让教学富有画面性或场景性
什么是教学的画面性或场景性呢?具体来说,就是教师要善于挖掘文章中可能隐藏着的情感画面或场景,在教学时,根据文本的文字和叙事逻辑,进行创造性发挥,或演绎成一段故事,或编织成一个戏剧性的场面,或描绘成一幅生动的画面,由此让学生走进文本的情感世界。
在创设教学的画面性或场景性时,可采用如下手段:
1.教学语言的画面性。教师可用一两段富有形象性、画面感的语言营造教学的画面性或场景性,在学生面前展示文本所描写的生动场景。
2.电教手段的情境化。恰如其分地运用多媒体,在学生面前显现栩栩如生的画面和场景,能增加教学的情境可感知性。
3.引导学生展开合理想象。视觉是有限的,而想象是无限的。可以想象场景,可以想象画面,可以想象故事,通过想象,能够把学生带入那如诗如画的场景。
二、紧扣语言“披文入情”
我认为“披文入情”是语文教学里有情感性的重要方法和途径,它是遵循语文学科规律,能充分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结合。所谓“披文入情”,就是紧扣文章的重点,理解句子的句面意思,探寻句子的内在情意,体悟作者思想深处的情思,直至走进人物心灵的深处和作者发生情感上的共鸣。
“披文入情”的一般方法有:
1.咬文嚼字品意蕴。语言文字如美酒香茗一般讲究品评滋味,咀嚼、品尝、回味,在把玩中领略其中的韵味。
2.层层剥笋探情思。语言特别是有意味的语言往往有字面义、字中义、字外义,教师面对这一类文章就需要引导学生层层剥笋,走进语言内在的情感世界。
3.上下关联悟真情。文章是一个完整的整体,我们读者在阅读时必须上下联系,前后照应,沿着作者思路,体悟到他真正的感情。
三、教学是挑起矛盾冲突的艺术
语文经验告诉我们,所谓要善于发现有价值的问题,就是要能敏锐地捕捉到隐藏在文本中的各种矛盾冲突。
智慧如何体现呢?要有矛盾冲突。有的矛盾是学生发现的,有的矛盾是教师挑明的。送别可以在家里送,在家门口送,为什么汪伦一直要送到桃花潭边,还是刚知道才急急忙忙赶来送别?这就跟我们的生活情景、生活实际产生了矛盾。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这个矛盾,这里面就产生了智慧的火花。
纵观语文教学实践得较好的教师教学艺术,有一个基本的特点:就是善于挑动学生去发现各种各样的矛盾冲突,并在理解这些矛盾冲突中启迪智慧、深化情感体验。
篇9
关键词:音美;形美;意美;斯蒂文斯;《雪人》
中图分类号:I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5-0209-02
一、作者生平及其写作风格简介
沃利斯・斯蒂文斯于1879年10月2日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作为一个成功的商业人士,斯蒂文斯自1904年就开始写诗,但他可谓大器晚成:1923年他的第一本诗集《簧风琴》出版,时年44岁。斯蒂文斯的诗近于纯粹的艺术,富于形而上的思考, 在美学观念上几乎可以说是为艺术而艺术[1]。他的诗具有很强的美感,充满着印象派画作的光线和色彩。当有人向斯蒂文斯抱怨他的诗晦涩难懂时,他说,“诗必须尽量成功地阻遏智力的阐释”(“The poem must resist the intelligence almost successfully”)[2]。
二、The Snow Man 及其简析
该诗最早出版于1921年,并收于他的第一部诗集《簧风琴》中。
The Snow Man
One must have a mind of winter
To regard the frost and the boughs
Of the pine-trees crusted with snow;
And have been cold a long time
To behold the junipers shagged with ice,
The spruces rough in the distant glitter
Of the January sun; and not to think
Of any misery in the sound of the wind,
In the sound of a few leaves,
Which is the sound of the land
Full of the same wind
That is blowing in the same bare place
For the listener, who listens in the snow,
And, nothing himself, beholds
Nothing that is not there and the nothing that is.
这首诗共五节,每节三行,一眼看去干净、工整、错落有致,可以说具有“形美”。第一节和第二节宛若一幅静美的风景画,从寒霜和白雪覆盖的松枝到挂满冰针的杜松和远方阳光照耀下的针枞,镜头由近而远,由具体而变模糊。第三、四节的感官描写从视觉转向听觉,由于“不去想”(“not to think of ”)风声和叶子声中的感伤意味,停止了思考,因此景色有所抽离,只剩下声音:风声、叶子声和大地之声。进入第四节和第五节,连原本粗糙模糊的景色都消失了,只剩下荒凉大地(“bare place”),就连雪地里正在倾听的雪人(“the listener, who listens in the snow”)也变成了“虚空”(“nothing himself ”),真是“白茫茫大地一片真干净”。
三、The Snow Man赵译和霍译分析比较
雪人
一个人必须怀有一颗冬天的心胸
才能鉴赏寒霜与
大雪冻硬的松枝;
必须长时间挨冷受冻
才能体察挂满冰棱的杜松,
莽莽云杉:才不会在风声中
在几片寒叶萧瑟里
联想到任何凄苦而伤感,
那是大地之声
充满同样的风
在同样的荒芜之地
为雪中听风声的人而吹,
而他,自身虚无,体察到的
唯有雪外的虚无和雪中的虚无。
(罗若冰译)
雪人
须要有着冬天的心境,
才能看寒霜,看白雪
覆盖枝枝青松;
须要久久感到寒冷,
才能看冰针挂满杜松
和隐约在远方一月阳光中
才不会心怀感伤(苦痛),
虽然阵阵风声来(吹来),
虽然片片残叶响(飘零),
那是大地之声,
同样的风满大地,
在这遍野荒芜
为雪地里的聆听者吹送,
他,虚空一身,看到
雪外的虚空和雪中的虚空。
(霍盼影译)
第一节第一行中的“one”自然是“一个人”的意思,这里可以说是泛指,指任何人,也可以说是作者指自己本身,因此对之省略不译,反而在汉语中能取得与原诗一样的效果。
“regard”本身有“look closely at(观察)”的意思,还有“to consider in a particular way(思考)”之意。而第二节中的“behold”有“see especially something striking or unusual”(看到)和“comprehend”(理解)的双重含义。诗人用这两个词来表示“看”,就是强调思考(the presence of mind)在欣赏景色过程中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在汉语中无法找到意义上能够对等的词汇,不如就译为“看”。舍掉“regard”和“behold”的精确意而取其模糊意,更符合诗歌语言含蓄、耐人寻味的表达习惯。“crust”在这里是“be covered with hardened snow”的意思,覆盖在松枝上的积雪久了确实可能会有些变硬,但说是松枝被“冻硬”则有些牵强。
最后一节中的“listener”实际上听到了风声,叶子声和大地之声,因此罗译“听风声的人”则不免偏颇,不如简单译为“聆听者”更为准确。
诗歌是最个人化的文学表达形式(“Poetry is the most personal……of the forms”)[3]。表达是作者的目的,而意义却是读者的目的[4]。二译文之间虽有诸多不同,但大都是出于对同一词汇从不同的角度理解而产生的结果。二者的相同之处却是显而易见的:在形式上与原诗一样分五节,每节三行;在意义上也是竭力紧贴原文。正如罗若冰在诗集总序中所说,努力使译出的诗和原诗一样,是个完整的艺术品[5]。而一经阅读即会发现,罗译和霍译最大的不同在于霍译是押韵的(rhymed),但罗译并没有使用这种修辞方法。那么,原诗中有没有押韵呢?答案是肯定的。在The Snow Man的第三节到第五节,斯蒂文斯运用声音、或者说用发出特殊声音的词汇丰富了诗歌的内容,使读者有更强烈的感官认识。
例如,第三节和第四节描绘风声时,作者用了一系列齿擦音:“any misery”,“sound of the wind”,“sound of a few leaves”,“which is”,“sound of the land”,“same wind”,“is blowing”,“same bare place”,“for the listener”,“who listens”,“in the snow”。这些“咝咝”发声的词汇令人感到齿冷,更使读者不免因此想象出诗歌中所描绘的、一月雪后荒凉大地上吹送的寒风。在第五节的最后一行,作者又采用了六个摩擦音:“Nothing that is not there and the nothing that is”,表达了大地的荒芜、雪人的冷清、作者的寂寞和白雪的空灵。另外,第三节中“sound of the wind”和“sound of a few leaves”以及第四节中的“sound of the land”和“same wind”是辅韵(consonance),而第四节中的“sound of the land”,“same wind”和“same bare place”以及第五节中的“nothing that is not there and the nothing that is”则可以说是头韵(alliteration)。
当然,辅韵、头韵等修辞手段在汉语中并不常用,在汉语诗歌中更是鲜见,因此汉译文要做到“音美”,只能从尾韵方面下功夫。在霍译文中,除了第三节单独合辙押韵外,其他四节基本上自始至终押同一韵脚(“境”、“松”、“冷”、“松”、“枞”、“声”、“送”、“空”)。当然第三节也可以进一步“加工”,将它灵活翻译,使其韵脚与全诗一致(“才不会心怀苦痛,虽然阵阵风声吹来,虽然片片残叶飘零”)。
四、结语
诗无达诂,对一首诗没有与原作者百分之百的共鸣,没有尽善尽美的理解,同样也没有尽善尽美的翻译,因此同一首诗经常有不同的译本,无所谓孰对孰错。而译诗虽然不必非押韵不可,但若诚如许渊冲先生所言,能够做到形美以感目、意美以感心之外,还能做到音美以感耳,则是译者之乐事、读者之幸事了。
参考文献:
[1]谢莉洁.简析斯蒂文斯诗歌的艺术特点[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2,(3):60-62.
[2]Culler J. Structuralist Poetics[M]. New York: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75:178.
[3]Newmark P.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88:163.
篇10
关键词:古诗;悲秋;原因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6-0024-01
古诗人以悲秋为主题的诗歌,一般是借秋色、秋景、秋物、秋风、秋声、秋叶等一些具体意象来表达羁旅怀思、感世伤生、老病之哀、家国之痛的感喟。本来秋天是一个秋高气爽,五谷丰登,万物成熟的季节,这个季节带给人丰收的喜悦以及成熟的饱满感。那为什么秋天总是引起古代诗人的悲愁?以下将作简要分析。
一、心理因素
诗歌是文学作品基本体裁之一,一切样式的文学作品都是现实生活的反映,诗歌不同于其他文学样式,“它吟咏的是使人最激动的生活事件。它要求精选生活材料,抓住感受最深、表现力最强的自然景物和生活现象,用极概括的艺术形象达到对现实的审美反映。”诗人进行诗歌创作必须要一积累获取一定量存在在生活中诸多材料为基础。外来刺激被眼、耳、鼻、舌、身等感官所接收,作为信息进入记忆。有的刺激强烈,或与本人某种需要、某种经历密切相关的内容的信息不经处理就作为精神材料直接流入长期记忆。这些会经常不经意地被诗人运用到诗歌创作中,同时,人们在快乐悲伤两种不同感受中常常对悲伤消极的事物情绪反而感受更深刻,能形成强烈的刺激。秋天季节里的景物多呈现出成熟即将凋零的状态,从一年四季节的范围来看,从小范围来说古代诗人以伤春为主题的诗作多是以暮春为创作材料,而非初春。从大的范围来说古代诗人以悲愁为主题的诗作就会多以秋天为创作背景和材料,而非春夏冬。这是一种心理意愿自然选择。
所谓“秋日凄凄,百卉具腓”秋天最突出的特点便是萧瑟凋零,古诗人生活的时代往往征战不断,又交通不便,也不像现在有通信工具,离别之后难以联系。每到秋天,自然景物中由于自然规律纷纷开始归向自己该归向的地方,有道是:“落叶归根”、“大雁南飞”。看着这些自然景物诗人联系自身或想起离别的亲人朋友便会形成心理失衡形成易感点,从而情景交融便形成了 “燕支黄叶落,妾望自登台。海上碧云断,单于秋色来。胡兵沙塞合,汉使玉关回。征客无归日,空悲蕙草摧”。
二、文化因素
比较外国诗歌以及现代诗歌可知悲秋感秋的诗歌创作多数出现在中国古诗中,外国诗歌情感抒发很少集中在某个季节时段,在无论哪个季节里只要心里有想宣泄的东西他们多半就会通过文艺创作表现出来。两者的不同说明民族文化差异是造成中国古诗人多作悲秋之诗的又一重要原因。
我国古代主要是儒家文化为主导,儒家文化思想影响着人们的思维范式以及思想精神。儒家的敦厚内敛影响了几乎每个中国诗人或文人的创作;同时,中国古代长期封建自给自足的经济环境的熏染使中国人形成了内敛含蓄的性格特征。中医讲究“因天之序”,这里的天之序即生发、生长、收敛、收藏这个顺序,这天之序相对着季节便是春天即生发、夏天即生长、秋天即收敛、冬天即收藏。中国人内敛含蓄的性格特征正好对应天之序中的收敛即秋季,这样的契合和对应容易引发诗人的悲秋之情。从这几点可看出,中国文化错综复杂地对从各个方面对中国文人的熏陶,塑造出中国文人特有的东方文化性格,这种性格与中国文化对秋的理解和阐释正好相契合,于是使得中国古诗人总悲秋。
三、生理因素
人的情感一方面会受生理身体因素的影响,中国诗人多是男子,悲秋主题的诗歌多为中年男子所作。孔子道:“吾十有五而至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人到中年对生活已经有足够的认识积累,开始思考生活生命思考身边的事物。同样人的生命过程大致分为儿童、青年、中年、老年四个阶段,这四个生理年龄阶段也对应着上面提到过的天之序,因此中年对应着秋。由于人的趋同心理,人生活在地球上和其他自然生物一样遵循着一定的自然规律,所以中年人对秋天的各种自然景物表现出来的自然规律现象能有同感,同感的触发易引起情景交融的情感体验进而引发诗人的情感宣泄,如白居易的秋思中写到:“病眠夜少梦,闲立秋多思。寂寞余雨晴,萧条早寒至。鸟栖红叶树,月照青苔地。何况镜中年,又过三十二。”
经过以上的原因略析可见有关这种现象的原因分析很复杂,需要了解文学艺术创作的过程及基本心理机制等的理论知识,上面提到的生理因素也需要了解中医的精神,而中医又与中国的文化密切联系,所以这种原因的分析由于涉及面广泛而艰难繁杂。本文只作简略分析。
在我国古诗诗歌创作史上悲秋诗歌是其中的一个亮点,不可否认它们的中国诗歌贡献,而有关这种现象原因的分析也值得我们去进行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