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秋水范文

时间:2023-03-24 03:25: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庄子秋水,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原文: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jīng)流之大,两涘(sì)渚(zhǔ)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shǎo)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nán)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dài)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2、翻译:秋天的洪水随着季节涨起来了,众多的河流注入黄河.水流巨大,两岸的水边洲岛之间,不能辨别牛马.在这个时候,河神非常高兴,沾沾自喜,认为天下所有盛美的东西都在自己的身上.顺着水流向东行进,到了渤海.面向东看看不见水的尽头.在这个时候,河神才改变了自己原来的看法,抬头仰望着海神感叹道:“俗语有这样的说法,听说了上百条道理便认为天下没有人能比得上自己的,说的就是我啊.而且我还曾经听说有人认为孔子的学识少,认为伯夷的节义轻.开始我还不相信,如今我看到你的无边无际,我如果不到你面前来,那就危险了.我会永远被有学识的人所讥笑.”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作者简介:唐小林(1961-),男,四川内江人,副教授,研究方向网球、乒乓球教学、训练与理论。

摘要:采用技术统计法、临场观察法、现场访问法、比较分析法揭示我国优秀男双选手与世界优秀男双选手在基本技术与战术运用、得失分结构等方面存在的主要差距;通过对比分析得出世界优秀男双选手竞赛特点与我国男双选手存在的主要不足。建议:进一步提高发球质量,以适应当今男双比赛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强化前四拍的进攻理念,努力提高第三拍的进攻能力;以加强网前技术训练为基础,不断提高双上攻击能力;加强接发球训练,提高接发球能力;加强战术意识的培养,提高战术运用能力。

关键词:网球;男子双打;竞技水平;对策

中图分类号:(G845.739/2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6)05-0714-03

第二届中国网球公开赛于2005年9月12-24日在北京市光彩体育中心举行,是中国目前网球最高级别赛事之一。世界优秀网球选手如纳达尔、科里亚等均参加此次比赛。比赛期间主要针对我国两对双打选手参加的两场双打比赛(共4盘)、男双前8名、半决赛、决赛(共6盘)进行全程观摩、技术统计与分析。通过对即得技术数据的对比分析找出我国网球男双选手与世界优秀网球男双选手间存在的主要差距并对世界优秀网球双打特点及趋势进行判断,从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为提高我国网球男子双打竞技水平提供科研支持与服务。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我国两对参赛选手为主要研究对象,以与我国选手同场竞技的国外选手和本次比赛前8名、半决赛、决赛选手为比较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技术统计法 本文所有技术统计资料均来源于2005年中国网球公开赛并由专人负责统计并整理。为保证技术统计的客观性与数据的公证性,本文以比赛过程中球拍是否触及球体作为得失分归属判定的主要依据。比赛过程中本(对)方球拍触及到对(本)方的有效击球但造成失误即判定本(对)方失分:因对(本)方球拍未能触及到本(对)方的有效击球而造成的回合结束即判定本(对)方得分;本文对运动员所有临场战术运用情况的统计均由一人负责以保证战术运用统计数据的准确性与统计数据的一致性。

1.2.2 临场观察法 课题主要成员对所有比赛场次进行临场观察,对比赛过程中运动员的技战术运用及运用效果、运动员临场比赛意识等情况进行观察。

1.2.3 现场访问法 对部分国家队教练员就我国选手临场竞赛表现及我国选手与国外选手比赛特点等问题进行现场访问以对比赛情况进行正确分析。

1.2.4 比较分析法 通过对即得技术数据的统计,重点对中外优秀选手技战术运用等进行对比分析,从而作出判断并得出结论。

2 结果与分析

2.1 发球技术及能力的比较分析 从表1看,虽然我国选手比同场竞技国外选手和国外优秀选手在一发成功率、ACE球及双误比率几方面在数据上并未处于下风,甚至发球双误比率略低于其它选手,但从临场比赛观察情况与对发球落点所处区域的统计数据看,我国选手的发球能力与国外选手及优秀选手相比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的不足:1)发球力量、速度欠佳,对接发球方未能造成有效压迫,致使对手回击本方发球时常能主动发力进攻,本方发球威力未能得到体现且易陷于被动;2)发球落点变化与战术结合运用的有效性及为本方第三拍进攻创造机会的能力较差。本次比赛临场重点观察发球方随发球落点的变化所采用的进攻手段的变化。从表2可知,国外优秀选手发球外角比率低于我国选手近8%,内角比率略高于我国选手,“其它”比率高于我国选手近4%。此种情况符合国外优秀选手的临场战术运用情况。通过观察,国外优秀选手在发球落点处于对方内角和追身区域时,结合第三拍主动出击的次数较多。因为,当发球落点处于内角或追身时接发球方可回击角度和区域相对变小,有利于发球方对对方回击路线做出判断,为第三拍的进攻和发球后迅速上至网前、形成双上网以争得主动。所以,国外优秀选手发球落点内角及其它的比率高,而外角的比率低。

2.2 接发球技术能力的比较分析 双打比赛中,对运动员接发球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接发球在双打比赛中的重要性也更为突出。从表3得知,我国选手接发球失误率40.3%,国外选手25%,失误率高出近15%,接发球被攻次率和失分率均高于国外选手,说明我国选手接发球能力同国外选手有相当差距。从临场观察得知,国外选手发球速度快、落点好,造成我国选手接发球直接失误和被对方第三拍抢攻的次数多,有时连续接发球失误丢掉一局比赛。国外优秀选手接发球被攻次率14.1%、失分率10.6%,均高于我国选手近4%,说明在优秀选手之间的比赛中,双方第三拍的进攻能力强,发球后进攻手段的衔接好,这方面我国选手同国外优秀选手相比差距相当大。

2.3 运用发球双上网及破网能力的比较分析 表4统计结果表明,我国选手双上网使用次数均高于国外选手及国外优秀选手,得分率我国选手低于国外选手近13%。失分率我国选手49.7%,国外选手25.7%,国外优秀选手25.4%,低于我国选手24%,说明我国运动员双上网的得分能力同国外优秀选手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通过临场观察,比赛中我国选手运用发球双上网时发球队员上网速度较慢,中场拦击失误偏多,网前技术欠佳,失去许多得分机会,这是我国选手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破网能力方面,得分率我国选手37.5%,国外选手64%,国外优秀选手56.1%,高出我国选手26%,临场比赛也看出,我国选手破网的手段较单一,线路、落点变化不够理想,故破网得分率较低。

2.4 前四拍主动进攻能力的比较分析 从表5统计数据显示,我国选手第三拍主动进攻使用次数高于国外选手,低于国外优秀选手,得分率我国选手38.9%,国外选手54.1%,国外优秀选手75%,分别低于国外选手与国外优秀选手14%与36%,而失分率我国选手44.4%,略低于国外选手45.9%,高于国外优秀选手15.6%。说明第三拍进攻能力同国外优秀选手相比有相当大的差距。据临场观察,一是我国选手的发球质量差,给同伴创造的进攻机会少;二是队员网前捕捉机会的能力较差,不够大胆和果断,这也是我国男双选手的致命弱点。由于我国选手接发球能力较差,比赛中基本上不能给同伴创造第四拍进攻机会,由于当前男子第三拍进攻比较凶狠,国外优秀选手之间比赛时,第四拍的进攻也相当少。

2.5 主要技战术得分趋势 从表6可知,我国选手主要得分集中在双上网和中前场截击方面占43.3%,国外选手主要得分集中在双上网和前四拍进攻方面占48%,国外优秀选手主要得分集中在双上网和前四拍进攻方面占54.5%。从得分

分布情况说明,男子双打比赛网前是双方争夺的焦点,前四拍是制胜的关键。我国选手前四拍得分率为11.7%,国外选手18.9%,国外优秀选手28.8%,在前四拍主动进攻的能力上,我国选手与国外优秀选手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临场观察比赛中,国外优秀选手的发球局几乎全部采用发球双上网打法,抓住前四拍的机会主动进攻,特别是第三拍的进攻尤为突出,这是男子双打发展的方向和必然趋势,所以,国外优秀选手比赛中得分主要集中在在双上网和前四拍。

3 结论

3.1 国外优秀网球男双选手比赛特点

3.1.1 以发球“双上网”打法贯穿比赛全部 国外优秀选手在比赛中几乎全部采用发球“双上网”打法,网前是双方争夺的焦点,比赛中充分利用发球的力量、速度及落点的变化压制对方,迅速上网至有利位置,在网前实施各种进攻手段,平均每盘在网前的得分率为54.5%(表6),是比赛中主要的得分手段。

3.1.2 注重发球后与第三拍的进攻与战术配合 从统计数据显示及临场比赛观察,国外优秀选手在发球、接发球这一环节中,注重发球后与第三拍进攻手段的配合。

3.1.3 注重破“双上网”的连续进攻及落点、线路变化 从比赛中观察,国外优秀选手的接发球局由于双方发球的威力大,接发球几乎没有能力上网,也很难出现第四拍的进攻机会,接发球局基本上是在底线破对方的“双上网”,国外优秀选手在攻击对方脚下、中路、小斜线的变化中能有效把握时机,具有较强的连续进攻能力,把握得分机会的能力强。

3.1.4 比赛节奏快,网前短兵相接的搏杀局面成主流 临场比赛观察,国外优秀选手比赛节奏相当快,以双上对双上,双上对双底的局面主导整个比赛,一分球的争夺,均在前几拍结束。

3.2 我国选手存在的主要不足

3.2.1 发球、接发球技术及第三拍的攻击性有待提高 我国选手比赛中,一方面由于发球的速度、力量欠佳,为第三拍抢攻创造的机会少,另一方面网前队员把握机会的能力差,发球和第三拍抢攻的战术配合不默契,平均每盘得分率低仅为11.7%。接发球方面,失误率太高为40.3%,高出国外优秀选手15%,有时连续接发球失误输掉比赛。

3.2.2 发球双上网及网前拦击能力需加强 我国选手双上网使用次数均高于国外选手及国外优秀选手,但得分率低于国外选手13%。

3.2.3 对付双上网能力差,缺乏破网手段 在当今世界男子双打比赛中,接发球局几乎是对付双上网,这也是男双比赛的特点。临场比赛观察,我国选手破网的手段较单一,变化少,连续进攻的能力欠佳,导致成功率低。

参考文献:

[1]刘青.中国网球女子双打研究[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

[1]刘青,唐小林,等.对2004年法国网球公开赛我国女子双打技、战术水平的.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1):112-114.

篇3

《庄子》.

课文知识要点提示

1.作家作品

本文节选自《庄子·秋水》。庄子,名周,战国时宋国人。庄子和老子合称“老庄”,同属道家学派。庄子在哲学上主张顺应自然,提倡无为而无不为。庄子散文是先秦散文中最富有浪漫色彩的,多采用寓言形式。

2.文章主旨

在无限的宇宙中,个人的认识和作用都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因而是有限的。在客观上,这一主旨给今人的启迪是学无止境,认识无止境,不能满足,应努力进取。

3.寓言说理

《秋水》一文通篇采用了寓言的方式说理。文中的主要人物北海若和河伯是庄子虚构出来的神话人物。北海若是庄子思想的化身。文章通过两个神话人物的对话来展开说理,阐明观点,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文学性。

篇4

教学依据:

1.《庄子》一书的思想和艺术都极具特色,初中生理解起来,有很大的困难。课本节选的两则故事,意在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加他们对传统文化经典的了解,而不要求他们对庄子有较全面的、深入的把握。因此,教学不宜挖掘过深,理解文章大意,对文章内容有所感悟评价,对庄子思想和作品简单了解即可。

2.两则故事都具有开放性,即故事内容只是对当时的活动情景和语言做了客观描述,没有评价性的语言,这便于让学生多角度去理解文本,训练学生开放型思维。因此,在教学中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①以读贯穿教学始终,通过通读、诵读、评读等多种形式、多层次的读来理解内容;②注重感悟,注重学生多方位的体验;③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个性感悟。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积累必要的文言词义、句义。

2.引导学生初步感受庄子寓言的艺术风格。

3.感知惠子和庄子思想、性格、气质上的差异,理解庄子的志趣。

教学重点:1. 理解文意,积累实词;2. 理解庄子的志趣。

教学难点:1. 理解两则故事的寓意;2. 两则故事每个故事最后一句话的意思;3.对惠子和庄子观点的理解与评价。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背景导入,引出新课

师:通过以前的学习,我们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在思想、文化领域内产生了诸子百家学说,对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文化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为千秋万代留下了极其宝贵的财富。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已经接触了儒家、墨家的代表人物孔子、孟子、墨子及其作品,对他们的作品和思想主张有了简单的了解,那么今天我们来了解哪个时期哪一流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呢?他是一个独立特行的人,他的散文恣肆,他的寓言想象奇特,他的风格幽默诙谐。他是谁呢?他就是庄子。谁能介绍一下你所知道的庄子?(教师补充:他继承老子的衣钵,是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和孔子一样,同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智者。但庄子与孔子的面貌截然不同,在他文章中,我们读到的是机敏、幽默与诙谐。)学习完本课后,你也许会对庄子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二、以读促悟,学习课文

(一)《惠子相梁》

一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注意字音节奏。

通过自由朗读与个别朗读的方式,让学生初步了解这篇文章。让学生在自由读的过程中参照课下注释、借助工具书或通过质疑等方式,明确难句的停顿。

二读课文,默读课文,读懂大意,积累实词。

学生在当前古文阅读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大意并提出难于理解的地方,师生共同解答。(预设:“仰而视之”、“吓”的主语是谁,是鸱还是?采用自主交流的方式让学生自己解答,如果还不明确,教师点拨、明确:主语是鸱,是庄子自比,鸱是指惠子。腐鼠代表梁国或功名利禄等。庄子讲这个故事是在讽刺惠子。)教师需要强调的重点实词:相、止、国、或、安、于是等。

三读课文,有感情诵读,互相评价,引发感受。

1.有感情诵读,注意语气、语调,读出文章的韵味。读后互相评价。让学生练一练,可读给同桌听,可摇头晃脑地读。然后通过自我推荐、推举代表、教师指读与范读等方式朗读。(注意:读要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明确:庄子的语气,“吓”的语调,“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的质问、嘲讽等。)

2.通过读,你体会到庄子与惠子身上的哪些特点,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来?(预设:惠子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庄子的清高与机智等,具体语句略。)

3.庄子讲的的故事用意是什么?他想说明什么?(明确:比喻志向高洁之士,鸱比喻醉心利禄的小人。庄子将自己比作,将惠子比作鸱,把功名利禄比作腐鼠,既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和志趣,又极其辛辣地讥讽了惠子。庄子没有直言痛斥惠子,而用讲故事的方式绕着弯子骂人,收到既尖锐痛快又余味不尽的效果。)

(二)《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1.自由朗读,理解大意,积累实词。不懂之处质疑。(预设1:学生可能难于理解“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这一句式。明确:它是倒装句,正常语序是“子全不知鱼之乐矣”,译为“你完全不知道鱼是快乐的”。预设2:最后一句有些学生可能转不过弯来,引导学生多读几遍。明确:庄子在这里把惠子的问题“安知鱼之乐”即“你怎么知道鱼是快乐”曲解为“你从什么地方知道鱼是快乐的”。所以说,庄子回答,“我知之濠上也。”属于偷换概念。)

2.有感情诵读,台前表演,引发争论。

①准备一会儿,两人一组,表演这个片段,把握好内容,注意语气与动作。(设计意图:以表演的形式取代古板的翻译全文,加深学生对文意的理解,体会庄子、惠子论辩的亦庄亦谐,风趣幽默。)

②你赞成庄子和惠子谁的观点?(注意:如果学生一开始是浅层次的争论,那么教师要注意把争论引向深入,理解惠子从逻辑出发从而做出理智的判断,庄子带着欣赏的眼光去感知大自然,去体验自然万物的美好。)

③教师总结:我们可以从二人的思想、性格、气质差异上来看待这段充满机智的对话。惠子是名家,好辩,更多地是从事物的逻辑角度看问题,对于在自由活泼的生命中感受到愉悦的庄子来说,他们之间自然也就缺乏理解与认同。而庄子追求“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和万物平等共生,与外界契合无间,认为鱼“乐”,其实也就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庄子还推崇“自然”,反对“人为”,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嬉游,这是符合庄子的理想的,由此,他断定鱼儿“乐”是理所当然的事了。

三、迁移延伸,进一步理解庄子

1.让学生说一说学习文章后,心中的庄子是一个怎样的人?并推荐于丹的《〈庄子〉心得》一书。

2.课外阅读《逍遥游》(节选)和《秋水》(节选),进一步体会庄子散文的特色。

逍遥游(节选)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秋水(节选)

篇5

[论文摘要]就文化翻译而言,涉度文化个性很强的文化信息翻译时,译者一般应遵循“内客先于形式”的原则。本文运用此原则采分析《红楼梦》中书名的英译,初步得出以下结论:遵循了“内容先于形式”原则的译文一般都能做到“迭意”;反之,译文则未能剥开语言外壳,显露内核。

《红楼梦》作为文化巨著,包含着大量而丰富的文化信息,单从其中出现的历史作品这个小小的侧面就能看出这一点。在文化翻译理论中,文化信息的传译有一定的原则,它们在这些实际翻译的操作中,理应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文化信息传译理论

按照乔治·斯坦纳在他有关翻译的著作《通天塔之后—语言与翻译面面观》中所言,翻译就是一种阐释,而这种阐释的运作包括四步:“信任”、“侵人”、“吸收”、“补偿”。基于任何一个译者都相信文本中“存在意义”这样一种“信任”感,翻译活动由此而始;而这一原始的“信任”往往遭遇文本的抵抗和考验,难以轻而易举地接近原文的意义。正因如此,便有了带有积极进取性的第二步“侵人”,即在遭遇理解障碍时不能退却,在文本表层所构成的屏障中不能迷失自我,而是要知难而进,甚至强行进人,人于内而悟其意,正如中文所说的“得意忘言”,透过语言的表面,透过文本的表面,直指文本的深处,在字里行间把握文本的意义,否则,将会水远在文字的表面徘徊,或为其字面意义所迷惑,或采取简单主义的转换方式,在字词的层面进行译解。在翻译的这一步中,斯坦纳一再强调要“剖开语言的外壳,显其意义”,从这个视角,我们可以看出,文本的“意义”,特别是那些内涵丰富的文本的“意义”.在翻译活动中应该永远是被放在第一位的。因而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就不得不考虑到如何处理“意义”及其载物,简言之,即内容与形式的问题。

奈达在他的翻译理论中信息传译一节强调,译者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地传译信息内容,尽可能避免信息走失或走样;译者必须尽可能完善圆满地传译文化信息的联想意义;在保证信息内容和联想意义得到圆满传译的前提下,译者可以尽量顾及信息表达形式的传译。这也就是说,在文化翻译的过程中,为了尽可能圆满地传译文化信息,内容往往先于形式,在此基础上,才能再考虑形式的同一。

笔者认为,奈达的这种观点在刘毖庆的翻译理论中也得到了体现。刘毖庆在总结文化信息的表现手段时提出了几种方法.他认为,为了免得读者费解,对于文学作品中的专名和典故,最好的办法就是本乎原语中的“tenor"本意)在译语中另找“替身”。这就是所谓的’‘替代”,大致相当于传统译论中的意译。对于有文化或形象通感的文化信息,才能用到“模仿”的方法,即用目的语模仿原语的文化信息表现式,大致相当于传统译论中的直译。其次是“阐释”,大致相当于译文加注。

他们不约而同地认为,在文化翻译的过程中,在翻译那些文化个性很强的文化信息时,透过文字“看”文本,攫取其中真正内涵才是至关重要的。

将这些理论运用到作品的衡量中,则好坏曲直立见端倪。通过下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红楼梦》的杨宪益英译本中书名译文(即刘亦庆所言之“专名和典故”)遵循了这种指导思想,几乎都能不折不扣的传达原文的文化信息;译文则在信息传译上有所欠缺,容易使读者费解或产生误解。

二《红楼梦》中部分书名译文例举

《红楼梦》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鸿篇巨著,也被称为清代中国社会的百科全书。解读《红楼梦》,就是解读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沉淀。在小说中,为了行文需要,也为了烘托、渲染、反衬、伏笔等写作目的,作者不断地引经据典,归纳一下,大致有这么几类:

文:《离骚》《文选》《王摩洁全集》《西厢记》《牡丹亭》《白蛇记》《满床筋》《南柯梦》《西游记》《刘二当衣》

史:《左传》《国策》《公羊》《谷梁》

哲:《四书》《五经》《秋水》《南华经》《参同契》《五灯会元》

对于这些历史文化含义极其丰富的文化元素,译者大致采取了这样几种翻译手法:

(1)直译

《王摩洁全集》Wang Wei ‘s Regular Pentasyllabics

《西厢记》T7ie Western Chamber

《牡丹亭》Peony Pavillion

《白蛇记》The White Serpent

《西游记》Pilgrimage to the West

《四书》Four Books

《五经》rive Classics

(2)直译加注

《南柯梦》11te Dream of the Sothern Tributary State

注:Based on a Tang story in which a scholar had a dream of great wealth and splendour, then he woke up and found it was just an empty dream

(3)意译

《南华经》zhuangzi

《参同契》Taoism

《五灯会元》Zen Buddhism

(A)意译加注

《满床贫》Every Son a High Minister

注:A story about Guo Ziyi of the Tang Dynasty

(S)直意相融

《左传》Zuo Annals

《国策》Anecdotes of the Warring States

《公羊》《谷梁》the Commentation of Gong Fang and Gu Liang

《秋水》Autumn Water. Zhuangzi

(6)音译加注

《离骚》Li Sao

注:Long narrative poem by Chu poet Qu Yuan in the fourth century B . C .

篇6

“之”

(一)代词

可指代人、事、物等,通常充当句中的宾语。例如:

(1)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季氏将伐颛臾》之:指代所行之事,可译作"这样做",分别充当"欲"和"为"的宾语)

(2)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於国也》之:提到动词"有"之前的宾语,指代前面所说的情况。)

(3)野语有之曰。(《庄子。秋水》之:指代"野语"的内容,可译为"这样的话",充当"有"的宾语。)

(4)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冯谖客孟尝君》之:指代冯谖,充当"见"的宾语)

(5)公赐之食,食舍肉。(《段于鄢》之:指代颍考叔,充当"赐"的近宾语。)

用于宾语前置的结构中,复指提到动词之前的宾语。此时原有的代词词汇意义消隐,

只起提宾的语法作用。例如:

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我之谓:谓我。)

《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段于鄢》其是之谓乎:大概说的就是这吧。)

其李将军之谓乎?(《李将军列传》其李将军之谓乎:也许说的就是李将军这类人吧。)

惟陈言之务去。(《答李翊书》陈言之务去:务去陈言。)

(二)连词(结构助词)

1.置于名词性偏正结构(定中结构)的修饰语和中心语之间,表示多种修饰关系,通常可译为"的"。

例如:

(1)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代为?(《季氏将伐颛臾》)

(2)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可以食肉矣。(《寡人之於国也》)

(3)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谏逐客书》)

2.置于主谓短句的主语后、谓语前,取消原有的句子独立性,使之变成名词性偏正结

构,在更复杂的句式中充当主语、宾语、状语、定语等。此时根据上下文,通常可译作"的"、"……的时候"、"……的样子"、"……的情况(条件)下"等,也可不译出。例如:

(1)寡人之於国也,尽心焉耳矣!(《寡人之於国也》寡人之於国也:寡人对于国家的治理。充当全句的主语。)

(2)李伶之为严相国至矣。(《马伶传》李伶之为严相国:李伶扮演的严相国。充当句中主语。)

(3)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庄子。秋水》尔向之自多于水:你以往因为河水满溢而自我炫耀的样子。充当"似"的宾语。)

(4)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前赤壁赋》东方之既白:东方已亮。充当"知"的宾语。)

(5)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李将军列传》广之将兵:李广带兵的时候。充当状语。)

(6)南霁云之乞救于贺兰也,贺兰嫉巡、远之声威、功绩出己上,不肯出师救。(《张中丞传后叙》南霁云之乞救于贺兰也:南霁云向贺兰进明求救的时候。在全句中充当状语。)

(7)此吾之所为师也。(《马伶传》吾之所为:我师从的,充当"师"的定语。)

(三)动词

表示"去"、"往"、"到……去"、"到达"等意思。如:

驱而之薛,使吏民如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卷。(《冯谖客孟尝君》之薛:到达薛地)

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李将军列传》所之:去的地方、去处)

“其”

(一)代词

可指代人、事、物等。与"之"不同的是,上古汉语中"其"时常隐含结构助词"之"的

意思,与后续词语组成名词性结构,因此通常只用作定语。魏晋以后,"其"的适用范围有所扩大,也可用作主语。例如:

(1)河内凶,则移其民於河东,移其粟於河内。(《寡人之於国也》前一"其"指河内,可译为"那里的";后一"其"指河东,可译为"河东的")

(2)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庄子。秋水》其:指代河伯,可译为"他的")

(3)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五代史伶官传序》其:指代前事,可译为"此"、"这".)

(4)愈尝从事于汴、徐二府,屡道于两府间,亲祭于其所谓双庙者。(《张中丞传后叙》其:指代当地百姓,充当主谓结构中的主语。)

(5)夫其以李伶为绝技,无所干求。(《马伶传》其:指代马伶,可译为"他",充当句中主语。)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古汉语中"其"的指代对象可以灵活多样,作为指示代词,可用作特

指、远指、近指;指代人物时,不仅可指代第三人称,也可指代第一、第二人称,这都需要根据上下文确定。例如:

(1)长者闻之,得无厌其为迂乎?(《报刘一丈书》其:此为作者自指,可译为"我")

(2)李生足下:生之书辞甚高,而其问何下而恭也!(《答李翊书》其:指李生,这里可译为"你")

(二)语气词

作为语气词,"其"通常置于句首或句中,可表示多种语气。

1.表揣测语气,可译为"大概"、"恐怕"、"也许"、"可能"等。例如:

(1)虽然,待用于人者,其肖于器邪?(《答李翊书》)

(2)千金,重币也;百乘,显使也。齐其闻之矣。(《冯谖客孟尝君》)

(3)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种树郭橐驼传》)

2.表叮嘱、劝勉、期望、命令等语气,通常用于祈使句中,可译为"一定"、"千万"等。例如:

(1)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五代史伶官传序》其无忘:可译作"千万不要忘记")

3.表反问语气。可译作"岂"、"难道"、"哪里"等。例如:

虽如是,其敢自谓几于成乎?(《答李翊书》)

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段于鄢》

4.强调语气,可译为"究竟".例如:

(1)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张中丞传后叙》)

(三)连词

连结并列的句式表示选择关系,可译作"是……还是"或"……还是……"等。例如:

如是者,其亦足乐乎?其无足乐也?(《答李翊书》)

“者”

起辅助作用的代词。与一般代词不同的是,"者"不能独立充当句子成分,必须附着于其他词或短语之后,共同构成名词性结构,以指代一定的人、事、物,可在句中充当主语、定语、宾语、中心语等。可以与"者"组合的词类较多,意义或作用也各不相同,主要有:

与名词组合:

主要可分两类:

复指名词或名词性主语,引出谓语。此时"者"通常可以不译,也可视需要译为

"……此人"、"……这个人"、"……的情况"等。例如:

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李将军列传》)

马伶者,金陵梨园部也。(《马伶传》)

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答李翊书》)

2.复指名词或名词结构,充当动词宾语。此时"者"通常可以不译,也可视需要译为"……此人"、"……的人(情况)"等。例如:

(1)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冯谖客孟尝君》)

与数量词组合:

表示数量的种类。可译为"种"、"样"、"类"、"方面"等,也可不译。例如:

(1)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季氏将伐颛臾》)

(2)此三者,吾遗恨也。(《五代史伶官传序》)

(3)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谏逐客书》)

(4)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谏逐客书》)

与时间词组合:

表示一定的时间范围,可译为"……的时候"等。例如:

(1)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季氏将伐颛臾》)

(2)始者,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非圣人之志不敢存。(《答李翊书》)

与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组合:

将原有的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变成名词性结构,可酌情译为"……的"、"……的人

(或情况、东西、事情等)".例如:

(1)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谏逐客书》)

与动词或动词短语组合:

将原有的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变为名词性结构,也可酌情译为"……的"、"……的人

(或情况、东西、事情等)".例如:

(1)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季氏将伐颛臾》)

(2)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庄子。秋水》)

(3)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谏逐客书》)

(4)秦时为将,逐得燕太子丹者也。(《李将军列传》)

(5)当是时,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张中丞传后叙》)

(6)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前赤壁赋》)

此外,"者"字结构有一类是提示或强调结果,以引出对缘由的解释,此时可译为"……的原因"等。例如:

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庄子。秋水》)

篇7

就庄周的文章而言,他是独树一帜的。他的作品充满野味,具有一种湿漉漉的水韵。不似孔孟荀韩论调中令人生厌的仁礼忠恕、战争臣民,庄子的文章表现为一派自然的天籁绝响。无论是令人景仰的大鹏,还是怒气冲冲的螳螂;无论是自得其乐的斥,还是悠闲畅游的鱼群,庄子都以一颗一尘不染的心去描绘,如晨风中的野花,幽芳独放,摇曳多姿,神韵天成。

然而,在这种种背后有隐藏了多少辛酸泪,对于人世间的荒唐与罪恶,他自知不能以一枝秃笔相抗,只好借用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之物与之周旋。这充满血泪的怪诞与孤傲,我又怎能不悚然面对,肃然起敬,油然生爱?

在这超绝而神秘的文风之中,我窥见了庄周的人格。不同于墨子的苦行侠人格,杨朱的贵我人格,孟子的大丈夫人格,荀子的君子式人格,庄周则表现为独来独往不吝去留的美丽与洒脱。这也许便是我敬仰墨子孟子,尊重杨朱,佩服荀子却心仪庄周的原因吧。

先秦的诸子,谁不想做官?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然而濮水边上心如澄澈秋水身如不系之舟的庄周先生却如此选择――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这令我这俗人暗自汗颜。这正是庄子超凡脱俗的大智慧生长出的惊人内力。尽管我不会如此抉择,但我仍十分庆幸在一个文化屈从权势的文化传统中有这么一个坚决不合作的庄子。

面对名利权势也许有许多人会淡薄隐逸,然而又有哪一位会如庄子一般在理智时刻像哲人般清醒,如蛇行草上,不粘不滞,寒气渗透又敏锐无比,在每时每刻却又如诗人般沉醉,如鸽立檐间,不怨不怒,怜悯四溢而柔情万种。当别人在都市中热闹地沸反盈天争执得不可开交之时,庄子独自远远地站在世外冷笑,而当人们注意他时,他又背过身去,直走到那个云水苍茫的天地中去了,而如我这班俗人也只能面对他的背影发呆。

我常常在想,庄子的世界是怎样的呢?那一定是一个无情却多情的世界。庄子可以击缶而歌,可以凭几而嘘,或形似槁木,或心如死灰,有时也许会踌躇满志洋洋自顾,有时也许会或歌或哭,不任其声,亦或南首而卧为高士,拊脾雀跃为顽童。正是因为这样庄周才会“不失其性命之情”“恢恢乎游刃有余”,才会“无不忘也,无不能也,澹然无极而众美从之”。

这便是庄周,一个柔情四溢,心肠极热的庄周。

这便是庄周,一个尖锐无比,眼神极冷的庄周。

篇8

2、餐腥啄腐:出自《庄子·秋水》:“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雏过之,比喻追求功名利禄;

3、鸟穷则啄:出自《荀子·哀公》:“鸟穷则啄,兽穷则攫。”比喻人走投无路就会冒险;

4、众啄同音:所有的人都说同样的话;

篇9

关键词语 庄子 美学 核心

《庄子》33篇,分内、外、杂三个部分。《庄子》在其内容上、表现手法上都在表现出庄子个人鄙弃荣华富贵、权势名利,力图在乱世保持独立的人格,追求逍遥无待的精神自由的思想和他“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庄子崇尚自然,主张以朴素为美,同时又是在精神上翱翔于“无何有之乡” ,穿越时空的局限,进入无古今、无死生超越感知的“坐忘”境界。庄子的体道人生,实为一种艺术的人生,与艺术家所达到的 精神状态有相通之处。这种哲学思想的表现形式,具有明显的文学特质也表现了最为理想主义的审美思想。

自然美一直是学术界的难题,尤其是《庄子》中的自然美思想,迄今为止尚未有定论。学术界有人认为《庄子》中没有自然美,他们以庄子生在乱世以及《庄子》中人生观的核心是“全生”、“保身”为由,认为庄子无暇也无“雅兴”去关注自然界的美丑。还有人通过《齐物论》中的“万物齐一”以及“道亦存在丑的事物中”来否认《庄子》自然美思想的存在,提出美不是《庄子》所宣扬和赞赏的东西。而承认《庄子》中存在自然美的学者,也大多是从自然精神这个层面展开论述的,而忽视了《庄子》中对自然景物美的发现和描述。我认为,这是不够客观和准确的。鉴于自然美在中国美学中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以为很有必要对自然美,尤其是《庄子》文本中所包含的自然美思想进行重新的审视和解读。 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认为“天道自然无为”,不是人为的力量可以改变的。因此,他提出“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主张尊重客观事物本身的规律,而不应当以人的主观愿望去改变它。庄子自然主义的哲学观反映在《庄子》一书便形成了“朴素为美”和“法天贵真”的美学思想。庄子认为,美在自然,任何人为的艺术都是对自然美的破坏。他在《齐物论》中以天籁、地籁、人籁三者比较来说明这种自然美:“地籁则众窍是已,人籁则比竹是已”,“夫天籁者,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已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人籁是指人们用丝竹管弦演奏出来的,是人为的东西,属于等而下之的声音;地籁是风吹自然界大大小小的孔窍而发出的声音,它要借助于风力的大小和孔窍的不同形状才能形成,也不是最美的;只有天籁是众窍自鸣而成、不依赖以任何外力作用天然之音。

天地之“大美”。庄子在专谈“天道无为”的《知北游》里面,无意地透露出了他对于“大而美”的思想:“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庄子论证圣人应当效法天地万物自然无为的状态,做到“不言”、“不议”、“不说”,从而无为不谋。同时,在《秋水》一文中,庄子对“天地之大美”有一段意味深长的描述:“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而不虚……’”庄子以河伯喻有为的小知,以北海若喻无为的大知,而以河伯见北海若而自愧引发下文北海若关于万物齐一思想,赞美“大美”之无限而揶揄“小美”,把审美主体的感受与审美对象的磅礴气势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自然朴素之真美。崇尚自然美,也就是崇尚朴素美,因为朴素是一切事物的自然状态。庄子说:“既雕既琢,复归于朴。”尚朴一定要主张“顺物自然”而反对雕饰,然而庄子并不完全否定事物外形的美,只是反对违反事物自然本性的人为摧残。他指出:“纯朴不残,孰为牺尊!白玉不毁,孰为珪璋!”庄子及其后学在《渔父》中还借客之口提出“法天贵真”说,对于“天”,庄子认为“无为为之谓天”,而对于“真”“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庄子·渔父》进一步说,就是“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言简意骇。

“虚静”、“物化”说; 最早是老子在《道德经》里提出"致虚极,守静笃"的说法,庄子继承发展了老子 "虚静"的学说,认为它是进入道的境界时所必须具备的一种精神状态。《庄子·大宗师》说:"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庄子的"坐忘"就是 "虚静",是要使人忘掉一切存在,也忘掉自己的存在,抛弃一切知识,达到与道合一的境界。庄子认为虚静必须在"绝学弃智"的基础上方可达到,然而也只有达到虚静,才能对客观世界有最全面最深刻的认识,才能自由地进行审美观照,艺术创造力才最为旺盛,才能创作出和造化天工完全一致的作品。庄子的"虚静"说对后世影响极大,后世的文学家和文学理论家都或多或少地受到庄子的"虚静"说的影响。 "物化"说:庄子的"物化"说是与他的"虚静"说联系的。庄子认为 "虚静" 是认识"道"的途径和方法,是进入道的境界时所必须具备的一种精神状态。从创作主体来说,必须具备"虚静"的精神状态,这是能否创作合乎天然的艺术之关键。而从创作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来说。必须要达到"物化"的状态。什么是"物化"呢?在庄子看来,进入虚静状态之后,人抛弃了一切干扰和心理负担,就会忘掉一切,甚至忘了自己,不再受自己感觉器官的束缚和局限,而达到认识上的"大明"。作为创作者来说,主体的人也似乎不存在了,主体的"自然"(天)和客体的"自然"(天)合而为一,这就是进入了"物化"的境界,这就叫做"以天合天"。处在这样状态下的创作自然是和造化天工完全一致的了。在养生学上,庄子说明虚静无为能使人安逸快乐而不被忧患所困扰,从而年寿长久。而在美学上则说明虚静之美,也就是无为之美、朴素之美,所谓一而三、三而一者也。“彻志之勃,解心之谬,去德之累,达道之塞。贵富显严名利六者,勃志也;容动色理气意六者,谬心也;恶欲喜怒哀乐六者,累德也;”⑩这里主要阐述养生学,列举了二十四种困扰、侵蚀和削损人之真性的因素,归纳起来,实际上是三项:“勃志”(扰乱意志)、“谬心”(束缚心灵)、“累德”(拖累德行)、“塞道”(蔽塞大道)。只有清除他们德干扰和役累,才能回复虚静无为的自然本性、达到养生美学所要求的目的。

《天道》说:“世之所贵道者,书也。书不过语,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而世因贵言传书……。则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而世岂识之哉!”庄子所说“意之所随者”就是“道”,语言可以表达具有“形色名声”的事物,但对于没有“形色名声”的“道”,语言是无法表达的,庄子“言不尽意”讨论的虽然是道与言的关系,但对于文学艺术美的启示和影响也是非常大的。文学语言的艺术,离开了语言也就没有了文学;但问题还有另一方面,那就是文学之中最精妙、最美好、最有魅力的东西,又往往是语言所无法表达的。文学之中的美是那些微秒的意趣、复杂的情感、玄远的境界、悠长的韵味等等。

《庄子·外物》篇说:"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在庄子看来,言是不能完全表达意思的,即言不尽意。他说:"语之所贵者,意也。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天道》)庄子强调语言文字的局限性,指出它不可能把人复杂的思维内容充分地表达出来,这种认识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人的认识实践的实际情况,但也有明星的局限性。不过庄子的以言不尽意为根据的"得意忘言"说对文艺创作却影响深远。文学作品要求含蓄,有回味,往往要求以少总多,追求"味外之旨"、"言外之意",而庄子的"得意忘言"说,恰恰道出了文学创作中言、意关系的奥秘。这对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产生了巨大影响,它在魏晋以后被直接引入文学理论,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学注重"意在言外"的传统,并且为意境说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在《天运》中,庄子还论述了“天籁”的特点:“听之不闻其声,视之不见其形,充满天地,苞裹六极。”郭象注:“此乃无乐之乐,乐之至也。”这实际上就是老子所提倡的“大音希声”。意思都在于反对以部分的、有限的声乐,破坏或代替自然全美之声。《庄子·外物》篇说:“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提出了所谓“得意忘言”说。在庄子看来,言是不能完全表达意思的,即言不尽意。庄子强调语言文字的局限性,指出它不可能把人复杂的思维内容充分地表达出来,这种认识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人的认识实践的实际情况,但也有明星的局限性。不过庄子的以言不尽意为根据的“得意忘言”说对文艺创作却影响深远。文学作品要求含蓄,有回味,往往要求以少总多,追求“味外之旨”、“言外之意”,而庄子的“得意忘言”说,恰恰道出了文学创作中言、意关系的奥秘。这对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产生了巨大影响,它在魏晋以后被直接引入文学理论,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学注重“意在言外”的传统,并且为意境说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总之庄子的美学思想对于后世的影响是巨大的,他对于美和人生的追求永远是一个向上的过程。强调个体生命的自由,才能达到美与丑、善与恶、欢喜和悲伤上升到缘于自然的境界。重视自我,人性与生活完全和谐统一,这才是庄子最想要留给后人美学的思想精髓。

参考文献

1.陈引驰.庄学文艺观研究.复旦大学博士论文, 1993

2.曹础基.庄子浅论.第一版.广东人民出版社,1987

3.刘绍瑾.庄子与中国美学.第一版.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3.陈鼓应.庄子浅说.第一版.三联书店,1999

4.张荣明.庄子说道.第一版.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5.王孝鱼.庄子内篇新解 庄子通疏证.第一版.岳麓书社,1983

篇10

在一个文化屈从权势的传统中,庄子是一棵孤独的树,是一棵孤独地看守心灵月亮的树。当我们大都在黑夜里昧昧昏睡时,月亮为什么没有丢失?就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两棵在清风夜唳的夜中独自看守月亮的树。――鲍鹏山《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鲍鹏山为什么在文章中这样评价庄子,他的思想对我们现代人有什么样的启示呢?今天我们就从《逍遥游》出发,超越时空,去寻访那位独守洁净灵魂的千古奇才、精神巨子。庄子在《逍遥游》中曾用这样的话“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大概意思是说遵循宇宙万物的规律,把握“六气”(指阴、阳、风、雨、晦、明)的变化,遨游于无穷无尽的境域。庄子以《逍遥游》为题,就是提倡没有任何束缚地、绝对自由地遨游在永恒的精神世界之中。那么庄子一个重要的思想就凸显出来了――追求精神自由。在我们现代人看来,这是无法达到和实现的,但是在这里我们要用辩证的眼光看待这个问题。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庄子会产生这样的精神追求也是很正常的。庄子生活在社会矛盾极其复杂的乱世,当时,诸侯征战不已,暴君奸臣杀人如麻。他的志向抱负无法在现实中实现,无法获得生命的自由。于是,他以追求精神上的自由来逃避纷乱的现实,希望在精神上天马行空无所羁绊,让精神的生活去解放作为形体的生命,从而达到物我两忘超然物外的绝对自由。我们来看一些有关庄子的故事,从中探寻一下庄子的另一些思想:

1、名利观。《庄子・秋水》载:惠施在梁国作了宰相,庄子想去见见这位好朋友。有人急忙报告惠子,道:“庄子来,是想取代您的相位哩。”惠子很惶恐,想阻止庄子,派人在国中搜了三日三夜。哪料庄子从容而来拜见他道:“南方有只鸟,其名为凤凰,您可听说过?这凤凰展翅而起。从南海飞向北海,非梧桐不栖,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这时,有只猫头鹰正津津有味地吃着一只腐烂的老鼠,恰好凤凰从头顶飞过。猫头鹰急忙护住腐鼠,仰头视之道:‘吓!’现在您也想用您的梁国来吓我吗?”人生在世,从古至今,很难看破的就是名与利这两个字,庄子告诉我们:淡泊外在,注重内心;淡泊物质,注重精神。

2、生死观。《庄子・至乐》载:庄子的妻子死了,惠子前往表示吊唁,庄子却正在分开双腿像簸箕一样坐着,一边敲打着瓦缶一边唱歌。惠子说:“你跟死去的妻子生活了一辈子,生儿育女直至衰老而死,人死了不伤心哭泣也就算了,又敲着瓦缶唱起歌来,这也太过分了吧!”庄子说:“不对哩。这个人她初死之时,我怎么能不感慨伤心呢!然而仔细考察她开始原本就不曾出生,不只是不曾出生,而且本来就不曾具有形体,不只是不曾具有形体,而且原本就不曾形成元气。夹杂在恍恍惚惚的境域之中,变化而有了元气,元气变化而有了形体,形体变化而有了生命,如今变化又回到死亡,这就跟春夏秋冬四季运行一样。死去的那个人将安安稳稳地寝卧在天地之间,而我却呜呜地围着她啼哭,自认为这是不能通晓于天命,所以也就停止了哭泣。”

这是流传甚广的《鼓盆而歌》的故事。庄子认为生与死都是一样的,人死只是又回到了事物的本源,虽然属于唯心主义的思想,但是在某种程度上有助于人们破除对死亡的恐惧和焦虑。

3、治理观。《庄子・螳臂当车》载:将闾苑拜见季彻说:“鲁国国君对我说:‘请让我接受你的指教。’我一再推辞可是鲁君却不答应,我已经对他说了,不知道对还是不对,请让我试着说给你听。我对鲁国国君说:‘你必须躬身实行恭敬和节俭,选拔出公正、忠诚的臣子管理政务而没有偏护与私心,这样百姓谁敢不和睦!’”季彻听了后俯身大笑说:“像你说的这些话,对于帝王的准则,恐怕就像是螳螂奋起臂膀企图阻挡车轮一样,必定不能胜任。况且像这样,那一定会把自己置于危险的境地,就像那高高的观楼和亭台,众多事物必将归往,投向那里的人也必然很多。”将闾吃惊地说:“我对于先生的谈话实在感到茫然。虽然这样,还是希望先生谈谈大概。”季彻说:“伟大的圣人治理天下,让民心纵放自由不受拘束,使他们在教化方面各有所成,在陋习方面各有所改,完全消除伤害他人的用心而增进自我教化的思想,就像本性在驱使他们活动,而人们并不知道为什么会是这样。像这样,难道还用得着尊崇尧舜对人民的教化,而看轻浑沌不分的状态吗?希望能同于天然自得而心境安定哩!”在庄子看来,真正的生活是自然而然的,因此不需要去教导什么,规定什么,既然如此,还用得着政治宣传、礼乐教化、仁义劝导?庄子认为都是“人为”(伪),所以要摈弃它。看到“礼乐教化、仁义劝导”好像似曾相识,这是影响中国几千年文化的儒家思想。在这一点上,儒家与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各执一词,实际上,儒家和道家相济相生,无所谓对与错,也无所谓积极与消极。它是中国传统思想和文化的特殊存在状态,无论是儒家思想还是道家思想都对我们当代人生活状态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要能够恰如其分地运用好儒、道两家思想,既要脚下有一片踏实的土地,更要在头顶上有一片理想的天空。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挫折,都要登高而望远,泰然而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