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炭翁原文范文

时间:2023-04-12 00:56: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卖炭翁原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2、【翻译文】

八月秋深,狂风怒号,(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江边。飞得高的茅草悬挂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落到低洼的水塘里。

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居然)忍心这样当面作贼抢东西,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去了。(我喊得)唇焦口燥也没有用处,只好回来,拄着拐杖,自己叹息。

一会儿风停了,天空中乌云黑得象墨,深秋天色灰濛濛的,渐渐黑下来。布被盖了多年,又冷又硬,象铁板似的。孩子睡相不好,把被里蹬跛了。一下屋顶漏雨,连床头都没有一点干的地方。象线条一样的雨点下个没完。自从战乱以来,睡眠的时间很少,长夜漫漫,屋漏床湿,怎能挨到天亮。

怎么才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个个都开颜欢笑,(房子)不为风雨中所动摇,安稳得象山一样?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即使)唯独我的茅屋被吹破,自己受冻而死也甘心!

篇2

关键词:想象 语文教学 运用

人类社会的一切创造,都需要想象的参与。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本身更重要。”想象,就是人脑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合成新事物形象的心理过程,是人类活动必要的心理条件,是创造活动的先导。它对指引和推动人的活动、改造世界、形成人的精神面貌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

语文教学除了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基础学力外,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离不开想象,而语文学科为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供了最有效的途径。可以说,语文学科在培养学生想象力方面的功能,是其他学科所无法比拟的。所以,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责无旁贷。

《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方面特别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的课程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生思维品质的提高、思维潜能的激发和想象能力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充分有效地运用想象,在语文教材和课程目标之间架起了一座便捷有效的桥梁。

一、训练学生的再造想象

再造想象就是根据语言的表述或条件的描绘在头脑中产生新形象。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听说读写的具体内容和实际需要,通过语言的描述,运用多种方式训练学生的再造想象。可以是即兴式,即随时随地根据具体事物展开想象。比如阅读《荷塘月色》,当即想象主人公在荷塘边独自徘徊的神态心境;目睹西风吹落叶,即以《落叶的风格》为题展开想象。可以是模仿式,即模仿他人的想象而展开想象。比如读过《壶口瀑布》就写《家乡瀑布》,学过《荷塘月色》就写《校园月色》。可以是伸展式,即根据他人已有的描述延伸下去,扩展开去,展开想象,包括扩写、补写和续写等。比如读过《卖炭翁》就口说笔写《卖炭翁后传》,学过《藏羚羊跪拜》就指导学生写《埋葬猎枪后的老猎人》。

二、发展学生的创造想象

创造想象就是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它的特点是新颖、独创、奇特,进行创造想象需要比较扎实的知识基础和比较深刻的生活体验。发展创造想象,既可以写理想,如《二十年后的我们》《假如我是父亲》;又可以写幻想,诸如《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太空幻想曲》之类。现行的语文教材都有科学小品文,比如《走向未知的世界――纳米》《人脑与电脑》等,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结合学生对现代科技的浓厚兴趣,利用文中留下的创造空间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鼓励学生通过报刊、杂志或网络进行学习,提升学生的想象能力与创新能力。

三、运用想象填补留白

文学作品总是有许多艺术留白,这就需要读者运用想象进行合理的填补或扩充,丰富原作的内容,从而深刻领悟原文。这些艺术留白给语文教学提供了培养学生想象力的丰富素材。

例如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这首诗一看就知道是运用“动”来写“静”的,但仔细一想,这首诗不只是写景,还是写人的心境。什么心境呢?教师只要指导学生运用想象,填补好“人闲”一句中的艺术空白,就可以领悟全诗的意境。诗人在夜里独自步入了茅舍边的山涧,心境好不凄凉,这时教师不妨指导学生想象一下诗人当时的情态,就能领会诗人是如何留恋已经消逝的美好时光,又是如何惊喜地发现鸟鸣竟给寂静的山涧带回了春意,进而看到诗人心中对美好生活的渴念之情。又如《藏羚羊跪拜》中描写老猎人埋葬猎枪的细节,课文一笔带过,着墨不多。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想象,补白老猎人埋葬猎枪时的动作、神态以及心理活动等等内容,理解当时老猎人复杂而善良的心境。

当然,任何想象都是客观现实的反映,语文教学中的想象应以细读文本为前提,以对文本的理解性阅读为基础。如果把语文想象理解成不顾作品的基本意义而随心所欲地进行解读,这只能是一种缘木求鱼的做法。

篇3

关键词: 中学生 语文口头表达能力

语文课姓“语”,听、说、读、写各种能力的训练,说到底都是语言的训练。语言训练又包括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从语文的社会功能来说,所有能力的归宿点就是一个:交际,而其关键即是“说”。长期以来,我们语文教学过程中给书面语言的训练予以了足够的重视。但对口头语言却投以不应有的冷漠,从而使口头语言的训练成为语文教学的冷点、盲点。当然这种现象和高考指挥棒的导向有关系。历届高考,只考书面表达能力,不考口头表达能力,致使教师忽略了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重要性与使命感,使“语”和“文”严重脱节,学生说话能力低下。其实,口头语言比书面语言,起着更直接、更广泛的交际作用。在现代化的信息社会里,时代对于人才素质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要具有较强的交流信息的口头表达能力。很难想象,一个讷于言、止于口,说话吞吞吐吐、无条无理的人能为现代社会所容纳所接受。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加强语言训练,是必要的。对于初中的学生,提高说的能力,不仅有利于提高语言能力,更能活跃思维,提高思考的敏捷度和应变能力。培养学生“说”的能力,只靠课内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大力开展语文的第二课堂活动,把它纳入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指导的活动之中。下面我就从课内与课外两个方面谈谈我在近几年的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口语表达训练的初步探索。

要端正学生对口头语言能力的认识,激发学生说话的兴趣和热情。言语是思维和信息的外壳,是思维和信息的载体。“说”与“写”作为信息输出方式在人类语言交流中分别占30%和9%,显然,以“说”的方式表情达意,比“写”的使用频率大得多。因此,通过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素质教育被摆到了首要位置。语文教学由应试教学向素质教学的转移,必须加强学生口语训练,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兴趣是对人脑思维的一种激发,是学习的内在动力。为了激发学生“说”的兴趣,可向他们推荐“演讲与口才”方面的书籍,组织学生观看各种形式的演讲会、辩论会的录像带,并且利用黑板报和宣传橱窗等宣传口头表达能力的重要性。实践证明这些措施都起到了激发学生说话兴趣的作用。学生们被演讲者的侃侃而谈所打动,为演讲者的语言艺术所感动,为辩论者的思辨能力所折服。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成功的奠基石;兴趣是激发“能源”的火焰,一旦被点燃就强烈地爆发为学生的求知欲,学生们从羡慕别人到希望自己也能在大庭广众面前滔滔不绝。接下来所需要的就是老师为他们创造一个能施展才华的舞台和锻炼的机会了。

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在全部语文教学过程中,都可以有计划地加强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下面是我们经常采用的几种训练方式:

一、课堂朗读、背诵

朗读、背诵是把书面语言用口头语言表达出来的一种方式。它可以使学生的口语受到严格的训练,是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的有效手段。朗读、背诵除了具有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增强记忆的作用以外,目的还在于提高学生正确而有表情的说话能力。朗读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语感,使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潜移默化地把一些优美语汇句式,变为自己口语语库中的储备,丰富自己的口语表现力。朗读首先要求发音正确清楚,不漏掉音节,不拖长尾韵。要确定适当的语调。句读要分明。要用声音的高低、轻重、快慢表达出诗文的思想情感。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善于引导学生进入诗文所描绘的意境,好的朗读和背诵是以对诗文的深刻理解为基础的。只有学生对诗文的基本思想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朗读背诵时才能表达出符合诗文内容的情感,确定符合诗文内容的语调。学生对诗文的内容理解越深,就越能在情感上受到感染,获得激情,朗读背诵的表情达意就越好,朗读背诵时才不会高声叫喊或矫揉造作。训练朗读的方式是多样的。例如集体诵读、个别朗读、接力诵读、分角朗读、小组朗读,或教师朗读、学生随读。教师还要善于发现和培养朗读较好的学生,以便树立典型,带动全班。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多让学生倾听录音朗读,以便学生模仿和提高。

二、课堂教学中的提问与对话

这也是口语训练的基本方法。课堂教学中变“一言堂”为“群言堂”,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口头表达的实践机会,让他们在练中学,在练中提高。由机械性训练过渡到创造性训练。课文后的思考练习题,有不少是要求口头答的。这就为教师进行口语训练提供了材料和问题。几乎每课都有这样的练习题,只要坚持不懈地让学生口头回答,就可达到训练目的。为了达到好的效果,还可以自行设计问题。教师设计问题时除了考虑难易适中,开拓学生的思路外,还要考虑学生经认真思考后能否回答出来,该提示什么,补充什么等,不至于使学生站起来答不出而感到尴尬。在选择回答问题的学生时,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请学习成绩不同、口头表达能力不同的学生来回答。在教学中持久地坚持这种训练,既完成了课文教学任务,又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达到了一箭双雕的效果。

三、复述

这种训练方式,是把别人的语言变为自己的语言。目的在于训练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丰富学生的词汇,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发展学生的口头语言,特别是培养学生有条理的连贯的说话技能和有选择的突出重点的说话能力。复述的材料,可以是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的。复述的形式有详细复述、简要复述、创造性复述。详细复述适用于较短课文,或课文中某些段落,这种复述可对原文语句作适当变动,但不能改变课文原意,要表达出原文内容的重点和语言风格。简要复述适用于具有完整结构的课文,即按照课文的顺序,删去那些次要的解释性或描写性的部分,抓住文章中主要的东西来复述。创造性复述是增添内容的叙述,有变换人称、变换体裁、变换结构等复述。“它不仅要求学生复述课文的内容,并且要求在复述过程中加上自己的想象和见解。”例如学完《最后一课》以后,要求学生详细复述小弗郎士赶到课堂以后看到的情形(从“平常日子”起,到“原来就是这么一回事”止),就是详细复述。这种复述应该鼓励学生多引用原文,以便丰富学生的词汇,学习课文的句式,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在学习《卖炭翁》以后,要学生把诗歌改编成故事,适当地加进自己合理的想象和评述,然后再作口头复述。这就是创造性的复述。

四、看图说话,描述插图

图画色彩鲜明,形象生动,富有感人的魅力,容易引起学生情感上的激动。优美的插图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的记忆力,而且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从而用形象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在说话前要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弄清图意,并展开想象,完整地表达。材料可选自课内或课外读物中的插图,最好选那些场面较大、人物较多、寓意较深的画面。也可结合课文,让学生将一些故事性较强的课文中的主要故事情节,绘成几幅图画,学生再根据图画来复述课文。这样既训练了说话能力,又加强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从学生的口头描述可以看到:他们的观察是细致的,想象是丰富的,思维是活跃的。这样结合课文内容的看图说话,对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有条理的口头表达能力,有明显的教学成效。

五、口头作文

这是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的一种很好的方式,也是培养学生在公共场所即席说话能力的好办法,也有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因为话说得是否准确、流利、动听,是一个人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的综合体现。从表达来看,口头作文具有多方面的训练价值。它不但要现想现说,而且要想得快,说得好,同时要发音正确,语句完整,声音洪亮,态度大方,中心明确,首尾完整,条理清晰,通顺明白。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思维敏捷,思路开阔,而且要周密而有条理。口头作文训练的方式是很多的。教师可选择学生特别熟悉、容易思考和组织的题材,让学生先思考几分钟,列出提纲,打好腹稿,然后当众口头作文,接着大家评议,互相启发,取长补短。它可以密切结合讲读的课文,进行片断的练习,也可以结合生活的需要,进行口语的训练。

六、利用第二课堂组织同学进行讲演比赛,朗诵比赛,故事会,小型辩论会,指定题目的口头作文等多种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