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认识范文
时间:2023-03-25 04:52: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圆的认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初步感知圆
圆是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领域里最后教学的一个平面图形,也是惟一一个曲线图形。学生已有的认识常见的直线图形的经验将有助于认识曲线图形,这也是学生对平面图形认知结构的一次重要拓展。在教学开始时,我创设了三个小朋友掷飞镖的情境,为后面的教学作了很好的铺垫。首先,靶上的圆是本课的学习内容;其次,通过比较掷飞镖的成绩,引导学生感知靶上有大小不一的圆,掷飞镖的成绩好坏与飞镖离靶心的距离有关,并渗透了同圆的半径相等。
真正认识圆的教学是从让学生自己想办法画圆开始的。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一些画圆的工具(包括圆规),一方面为学生自己选择工具想办法画一个圆提供了空间;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体会用实物描出圆、用绳子绕一圈画出圆既不方便,也不准确,从而愿意学习用圆规画圆的方法。在借助实物描出圆的过程中,学生初步感受了圆的边是曲线,圆是曲线图形。学生学习用圆规画圆的方法,是通过与教师的对话实现的,并经历了充分的体验和交流的过程。用圆规画圆,有助于学生初步体会圆的形成过程,并为接下来进一步研究圆的特征积累感性经验。
进一步认识圆
首先设计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深化对圆的认识。这种认识,有的是伴随着观察和测量的操作实现的,有的是通过再一次的画圆而感悟的,有的是伴随着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而体会的。例如,在正方形内两次画圆,第一次画圆,能体会一个正方形内可以画出许多个大小不同的圆,圆的大小与它的半径有关;第二次画圆,感受圆与外接正方形的联系,即正方形中最大的圆的直径与其边长相等。再如,让学生观察教师如何画一个较大的圆,进一步理解用圆规画圆的方法,沟通各种画圆方法的内在联系。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又设计了几幅幻灯片,即指出半径、直径,并出示半径、直径的概念。简单的操作,却直观形象,使学生对圆的特征有了深刻认识。接着运用实物投影,将学生的作业完出示于全班学生的面前,提供学生一个相互交流、相互讨论的平台,在生生互动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了画圆的方法,突破了“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半径的长度”这一难点。
篇2
(一)说课内容
《圆的认识》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11册第四单元“圆”中的第一节课,这节课的内容包括.圆的特征、圆心、直径和半径。
(二)教学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圆的认识》是在学生直观认识圆和已经较系统地认识了平面上直线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学习曲线图形的开始,它与“圆的周长和面积”、“轴对称图形”的学习关系十分密切,所以正确树立圆的表象,掌握圆的特征,是本课的首要任务。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技能目标:(1)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2)学会用圆规画圆。
2 过程方法目标:通过折叠、自学等方法掌握圆各部分名称,通过画、测量、比较等方法发现圆的特征,初步体验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过程让学生感受成功,建立自信,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同圆或等圆中半径和直径的关系。因为这是今后系统地学习“圆”的知识的重要基础。又由于学生操作能力不强,手拿圆规的协调能力较差,画圆有困难。因此,确定圆的画法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五)教学具准备:课件、圆规、直尺等
二、教法、学法
1 课堂教学首先是情感成长的过程,然后才是知识成长的过程。
2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教师要激活学生的先前经验,激发学习热情,让学生在经历、体验和运用中真正感悟知识。
3 教学中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淡化教师的主观影响,确保教师的主导地位。
三、教学过程
本节课主要设计了六个教学程序:揭示课题-感悟新知――探索新知――综合练习――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一)揭示课题
1 教师板书:圆。提问:看到这个字能联系到生活中的哪些事物?
2 联系生活.让学生找出其中的圆(揭示课题.圆的认识)。
(二)感悟新知
1 小组合作,用教师准备的工具画圆,看看哪一组画圆的方法最多。
2 反馈结果并请同学来评价,通过评价发现用圆规画圆更精确。
3 着重介绍用圆规来画圆。
4 请一名学生上黑板画圆,教师协助。
设计意图:建构主义认为,数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不应是通过教师的传授获得,而应是学生在一定情境下,借助教师的引导,通过自身有意义的学习活动而主动获得的。因此,在本节课中我先让学生自己去创造一个圆,通过小组合作,利用他们原有的生活知识经验,和多种工具创造圆,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探究新知识的活动中。
(三)探索新知
1 认识圆心:(1)提问:圆的位置由什么决定,引出圆心;(2)找圆心。小组合作在准备好的圆上找出圆的中心。教师总结圆的中心叫“圆心”,就是用圆规画圆时针固定的一点,用字母O表示。
设计意图: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合作者,并不是权威的讲授者。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活动,而不是替代他们去做。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提问或者实验中可能出现的某些情况,提供示范、建议和指导。教师引导学生们大胆阐述并讨论他们的观点。让学生说明他们所获得结论的有效性,并对结论进行评价总结。
2 认识直径:(1)通过圆纸片上的折痕,引出直径;(2)教师根据学生说出直径的特点,总结出直径的定义;(3)通过画直径比赛引出在同圆或等圆中直径的特征。
设计意图:这样教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使抽象的定义得以验证,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实践能力。
3 认识半径:(1)简述套圈比赛。提问:为什么进行套圈比赛要站成一个圆形呢?(2)学生初步得出半径的特点,教师概括总结出半径的定义;(3)比赛画半;(学生会从上次画直径比赛中得到经验很快发现同圆或等圆中半径有无数条,都相等。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实际动手操作,亲自感受两次比赛之间的异同。挖掘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从而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省去了许多烦琐的分析和讲解。
4 通过观察得出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5 小练习。
6 回忆画圆的方法,并且通过尝试题,教学固定半径的圆的画法。
设计意图:在学习了圆的各部分名称之后,再次回忆圆的画法,使学生更加明确了用圆规画圆的方法,巩固学习成果。
(四)综合练习
设计意图练习是巩固新知、形成技能的重要手段,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一部分通过一些拔高练习达到知识的进一步深化。有机地配合新知的学习。最大限度地发挥做习题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
(五)全课总结。
提出问题:“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总结学过的知识,不但使学生懂得了操作实践、合作交流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而且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丰富了“主角”意识。
(六)拓展延伸
1 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
篇3
【关键词】圆 多媒体 数学 探究
《圆的认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平面直线图形的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研究平面曲线图形的开始,也是学生认识发展的又一次飞跃,为后面学习圆的周长和面积打下基础。教学时,我注意将新课程的新理念、新思想与学生的认知规律有机的融合在一起,结合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与空间去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的全过程。上完本节课后,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从实际生活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节课我让学生提前布置一些学习圆的材料和用具,因为我知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好的数学课往往是从成功的导入开始的。课始,我用绳子系着粉笔头甩了一圈,问粉笔头画了一个什么图形?学生很自然地说出是圆。接着让学生举例说说生活中还有那些物体是圆形。最后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关于圆形的图片。让学生了解在建筑物、标识牌、自然现象中都能找到圆的足迹,感受圆的广泛应用。从而更好的激发学习圆的兴趣。
二、 借助多媒体教学,拓展学生的视野
借助多媒体呈现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带有圆形的实物图片,比如硬币、桌面、喷泉等,利用这些学生熟悉的、色彩鲜艳的图片,刺激学生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在研究圆的半径、直径的特征时,学生通过画一画、折一折、量一量,知道了在同一圆中半径有无数条,而且都相等,在同圆中,直径也有无数条,而且也都相等。在同圆或等圆中,直径是半径的2倍,半径是直径的一半。在此基础上,用多媒体动态演示,同一圆中,从圆心到圆上发散出无数条线段,同一圆中,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也可以画无数条。通过强烈的视觉刺激,是学生体会到同圆中半径和直径有无数条,感受初步的极限思想。
三、 引导学生多种感官参与,促进知识的生成
一堂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重要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利用多种感官参与到知识的生成过程中。要解决数学知识抽象性和学生思维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关键是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本节课在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理解圆的特征、教学圆的画法时,特意安排了让学生折一折、画一画、指一指、比一比、量一量等动手实践的活动。引导学生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参与讨论,注意给学生创设思维的空间,引导学生积极体验,产生问题意识,然后自己去探究、尝试、总结、主动获取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收到了较好效果。
四、 注重数学文化的渗透,体会感悟数学的魅力
篇4
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鉴于此,我这样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到‘动物王国’的运动会去看看,看看那里都有哪些有趣的比赛。”(播放课件)
接着教师问:“同学们,你们认为谁会取得这场比赛的胜利呢?”此时同学们兴趣高涨,会纷纷举起小手:“老师,我认为小熊会取得这场比赛的胜利。”随后教师说:“那好,让我们继续观看比赛,一起来验证一下你们的猜想。”(播放课件)
通过上述情况从而导入新课:“为什么圆的车轮走起来又快又稳?这节课我们来认识圆。”(板书课题)伴着孩子们强烈的求知欲,我们开始了下一环节的学习。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本节课的新知识分三个环节来进行教学。
1.动手实践,探究圆的特征
第一步:做车轮,尝试画圆;
第二步:安车轴,认识圆心;
第三步:装钢丝,认识半径;
第四步:认识直径;
第五步:解决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2.掌握圆的画法
教师简介画圆的三个步骤:定圆心、定半径、旋转画圆。接着在黑板上示范画圆,强调画圆时圆规两脚分开的大小要保持不变,从而解决本课的教学难点。
三、精心设练,应用深化
叶圣陶先生说:“凡能力总要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所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我设计了三道不同层次的练习题。
1.基本题;(每人发一张答题卡)
2.拔高题;
3.拓展题:在一张正方形纸中,画一个最大的圆。(想一想,如何找出圆心并画出半径呢?)
四、全课总结,布置作业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们表现得很出色,请大家说说收获。”
最后布置作业:圆以它独特的魅力美化了我们的生活,回家后用圆规编辑出美丽的图案。屏幕显示各种美丽的图案。(教材61页第10题和教材59页的图)
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应简单明了地体现本课的重点内容,为此我的板书设计如下:
画圆:1.定圆心;
2.定半径;
篇5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填空题
(共4题;共15分)
1.
(3分)在同一个圆里,所有的半径都_______,所有的直径都_______.
2.
(4分)表示圆的半径与面积的关系的符号是_______被称作_______;
3.
(6分)在一个圆里有_______条直径,_______条半径。
4.
(2分)组成圆环的两个圆一定是_______。
二、判断题
(共6题;共12分)
5.
(2分)在同圆或等圆中,直径都相等,半径也都相等(
)
6.
(2分)长方形、圆、正方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
7.
(2分)大圆的圆周率比小圆的圆周率大。
8.
(2分)所有圆的半径都是相等的。
9.
(2分)所有的直径都相等,所有的半径也都相等。(
)
10.
(2分)圆的直径都相等。
三、选择题
(共9题;共18分)
11.
(2分)小明的妈妈要买一块台布盖住家中一张直径1米的圆形桌面,你认为选(
)比较合适。
A
.
120厘米×120厘米
B
.
3140平方厘米
C
.
120厘米×80厘米
D
.
785平方厘米
12.
(2分)把一个平行四边形卡片剪一刀,不可能出现的是(
)。
A
.
两个三角形
B
.
两个梯形
C
.
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梯形
13.
(2分)大圆的直径是小圆直径的4倍,大圆的面积是小圆面积的(
)。
A
.
16倍
B
.
8倍
C
.
4倍
D
.
2倍
14.
(2分)圆环的对称轴有(
)条。
A
.
一
B
.
无数
C
.
无法确定
15.
(2分)直径是一条(
)
A
.
直线
B
.
射线
C
.
线段
16.
(2分)0.7
mm的自动铅笔芯,这里“0.7
mm”指的是(
)。
A
.
铅笔长度
B
.
笔芯截面的直径
C
.
笔芯截面的半径
17.
(2分)一张长方形彩纸长30cm、宽6cm,用这张纸剪最大的圆,能剪(
)
A
.
4个
B
.
5个
C
.
1个
18.
(2分)钟面上,分针和时针的针尖走过的轨迹都是一个圆,而且这两个圆(
)。
A
.
周长相等
B
.
是同心圆
C
.
是同一个圆
D
.
面积相等
19.
(2分)在一块长12m,宽8m的长方形铁皮上剪半径是1.5m的小圆,至多能剪(
)个。
A
.
8
B
.
10
C
.
11
D
.
13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共4题;共15分)
1-1、
2-1、
3-1、
4-1、
二、判断题
(共6题;共12分)
5-1、
6-1、
7-1、
8-1、
9-1、
10-1、
三、选择题
(共9题;共18分)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篇6
教材分析
本小节的教学内容包括圆锥的认识和圆锥的体积,它是在学生掌握了圆的周长、面积和圆柱的表面积、体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小学阶段几何知识的最后部分.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圆锥,掌握圆锥的特征以及各部分名称;理解求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
圆锥体是人们生产、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形体.教学这一部分内容即能发展学生空间观念,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又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解决实际圆锥问题的方法.
教材通过直观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判断推理得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这样不仅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还能培养学生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根据对过去学生试卷的分析,在计算等底等高圆柱、圆锥体积的变形题中,错误率比较高,主要原因是对等底等高的圆柱、圆锥的体积之间的关系不清,因此教学中对于算理的推导要特别注意.
教法建议
本小节的教学内容包括圆锥的认识和圆锥的体积,它是在学生掌握了圆的周长、面积和圆柱的表面积、体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圆锥,掌握圆锥的特征以及各部分名称;理解求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
教学圆锥的认识,重点是掌握圆锥的特征及各部分名称.教学时首先需要复习已学的圆柱体的特征,然后结合实物,通过对比,使学生掌握圆锥的特征.教学圆锥的高的测量方法是教学的难点,教师可引导学生猜测、动手实测操作,利用课件演示测量过程,使学生顺利突破难点.教学时要充分的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空间.
教学圆锥的体积,重点是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学时可以按照“演示:利用课件演示圆锥体的形成;猜想:你觉得圆锥的体积和什么立体图形有关系?有什么关系?操作:通过实验(包括等底等高和不具备等底等高条件的多个实验)引导学生推导圆锥体的体积公式;验证:进行基本计算”四个步骤组织学生创造性学习.教学中通过学生大胆的猜想尝试与创新,自主探究,推导圆锥体的体积公式.教学时要充分的为学生提供创造空间.
教学目标
使学生认识圆锥,掌握圆锥的特征及各部分名称.
教学重点
圆锥的特征及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
圆锥的高的测量方法。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出示圆柱体,引导学生说出圆柱体的特征.
2、什么叫圆柱的高,并在实物或几何图形中指出.
3、导入,今天我们学习一个新的几何体——圆锥.(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大家在生活中见过圆锥体吗?
2、一个长方形通过旋转,可以形成一个圆柱体,那么你们知道圆锥体是怎样形成的吗?(课件演示:圆锥的形成)下载
3、圆锥的认识(课件演示:圆锥体的认识)1、圆锥有一个顶点,底面是一个圆
2、圆锥周围的面是一个曲面(侧面).
3、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
4、测量圆锥的高(课件演示:测量圆锥体的高1或2)下载
(1)引导学生讨论:圆锥有几条高?
(2)用直尺和三角板如何测量圆柱的高.
5、圆锥侧面的展开图(继续演示课件:圆锥体的认识)下载
(1)想象圆锥体的侧面展开图
三、随堂练习
1、说出圆锥的特征.
2、说出圆锥各部分名称.
3、指出下列各图是由哪些图形构成的?
篇7
知识经济时代,高科技产业成为一种新的经济增长点,人力资源在国民经济中的贡献日益增加。在发展中国家,推行人力资源会计对于经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的市场经济体系还不完善,一些制度实施起来尚有牵强,现行条件下要推行人力资源会计存在一定难度。因此,只能加快发展经济,加快推进人事制度改革与会计制度改革,建立合理的人才衡量体系,在此基础上引进人力资源会计,并使其理论在实践中不断成熟和完善。
一、人力资源的特点
1.人力资源可以作为一项资产
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并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人力资源亦符合此定义,它与物质资源、信息资源一起,构成当今企业的三大资源。
2.人力资源的特殊性
人力资源的计量对象是劳动力,更确切地说是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及其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它是没有实物形态的,具有无形资产的特征。它既可以是流动资产,也可以是非流动资产。
人力资源作为一种资产,一种商品,具有价值的属性,而与一般商品不同的是,它由基本价值、使用价值、交换价值和创造价值共同构成。其中基本价值是确定人力资源价值的重要依据,是人在受教育和训练过程中不断积累的知识和技能;使用价值则由基本价值转化而来,即人力进入劳动领域以后而形成,并参与商品的生产与流通。交换价值是就转移到商品中的价值量与劳动报酬的关系而言的。创造价值是从人力资源作为劳动者所创造的经济效益角度而言的。
3.人力资源的计量
人的意识性和主观能动性决定了人力资源具有其他物质资源所不具有的主动性、易变性和适应性。这些属性是不易量化的,但也确实构成了人力资源价值的一部分。因此在对其进行货币计量的同时,也应对这些不确定因素进行非货币计量,如学历、职称、工作能力、工作经验等非货币性计量单位
二、人力资源会计的应用
对人力资本,目前并没有统一的表述,事实上,它是人力资源从动态意义上理解的概念。当人力资源进入劳动领域,用以作为赚取利润的手段时,即被赋予人力资本的特质。人力资本的本质是一种对新价值的创造能力,是一种能物化在商品或劳务上的产出性价值。人力资本的保值增值则是指其本身在使用过程中价值的保值和增值,即其未来能物化在商品和劳务上的价值大于等于当前价值。比如,企业员工技术水平的提高、能力的提升或职称的晋升引起的员工价值的增大。人力资本效用的发挥程度取决于其载体所受的激励、约束力及其权益的保障程度。其中,激励性表现为:劳动者只要付出有效劳动,就能获得相应的报酬;约束性表现为:劳动者只有付出有效劳动,才能获得相应报酬。现代企业中给予高级人才的期权、持股权等权益,实际上就是企业所有者给予劳动者的一种激励性特许。
目前许多人力资源会计理论只限于对人力资源的取得、开发、维护、遣散等成本费用进行确认、计量,或者对人力资源经济价值进行确认、预测、分摊和报告,而缺少对于人力资本保值增值的核算和报告。把人力资本保值增值应用于人力资源会计,即以人力资本增值额为核算对象,反映人力资本的增值给企业带来的经济价值,并编制企业人力资本增值表。增值表的编制是站在股东、债权人、员工等相关利益团体的共同立场上,可以反映企业的社会责任在目前的会计核算方式中,将人力资本增值部分纳入会计意义上的资产的范畴进行计量,对于人力资源会计理论体系的完善是十分必要的。目前一些企业已对此作了尝试,比如深圳华为公司,就将增值理念引入财务管理,确定了人力资本增值优于财务资本增值的目标。在分配上,既给予知识劳动者工资、奖金、福利形式的报酬(记入成本费用),又给予其股权形式的报酬,使员工也能参与税后利润的分配。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解决了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后续力量问题。
三、人力资源会计的核算应去繁就简
(一)核算对象应该简化
1.根据会计中的重要性原则,对知识密集型企业,只须对那些对企业有重大影响和重要贡献的人力资源进行单独核算,即把人力资源核算的主体限定为高级人才,对其他生产型人力资源,只须沿袭传统会计的做法,将其成本计人当期损益。
2.对于劳动密集性企业中的生产型人员,可以把各部门劳动者归类进行整体核算,即计算其群体价值,而不必将其细化。
(二)根据负债观或租赁观对人力资源进行计价和计量
国内外许多学者都已提出各种模型作为人力资源会计计价的依据,然而都过于繁琐,只是解决不了实际问题的理论探讨,很难在实务中具体操作。会计实务方面应力求简便直观,能基本反映企业人力资源的存量和增减变动即可,不必十分精确。负债观或租赁观即为较为实际的观点,依据此观点对人力资源价值进行计量具有可行性。
1.负债观是把人力资本看作劳动者的投资,把企业使用人力资源,占有人力资产看作企业对人力资源所有者的负债,把企业每年付给员工的工资及奖金、福利总额看作债务利息,也就是年资本成本,然后根据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来计算人力资本的价值。即用年报酬总额除以当年银行贷款利率即得负债额,这就是员工作为企业的人力资产的当年价值。
2.租赁观则是把企业使用人力资源,同时支付给其所有者工资的行为看作租赁业务,工资即相当于租金。同样由员工的年报酬总额除以当年银行贷款利率得租赁资产价值,也即该人力资产的当年价值。笔者认为,对于企业招聘的临时员工,可以看作经营租赁,把各期工资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而对于固定员工则应按融资租赁观,把人力资源确认为一项资产并按上述方法计算其价值。
依据负债观或租赁观计算人力资源价值是比较合理的,曾有学者提出“人力资源兼有人力负债和人力资本权益的双重性质”,因此,可以按负债观或租赁观计算人力资源的价值,同时可使其载体――劳动者享有参与企业分红的特权。由于以工资为基础计价,所以特别适用于工资绩效考核和薪酬管理体制健全的企业。与此同时破产企业的人力资产的计量问题得以解决:企业破产时人力资产只能由人力资源所有者本人带走,随着员工的离开债务也自动清偿。
在负债和租赁观的基础上,可以把人力资源看作企业用“引进设备价款”购入的一项资产。它类似于补偿贸易的会计处理,即从外部引进设备,再用该设备生产的产品的收入归还设备价款。采用这种方法,企业在确认资产的同时也确认了一项负债,其中负债随时给员工的工资福利逐步转化为相应的成本费用,而资产则成为日后所有者权益的基础,使企业员工得以参与税后利润的分配。
四、设定人力资源财务指标作为对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考核
人力资源会计理论至今还未出现重大突破。然而,理论终归来源于实践,所以现阶段应当把一些较为实际的观点应用于企业管理,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使人力资源会计理论日趋完善。可以考虑设置一些总体财务指标对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状况进行衡量,以有利于将来人力资源会计的实施及这些指标的细化,如人力资产比率(即人力资产与企业全部资产的比值)、人力资产利润率(即企业利润总额与人力资产的比值)、人力资产增长串(即期末人力资产额与期初人力资产额之差与期初人力资产额的比值)。
篇8
一、尊重别人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把这条朴素哲理运用到社会交往中,可以说,你处处尊重别人,得到的回报就是别人处处尊重你,尊重别人其实就是尊重你自己。
有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一个小孩不懂得见到大人要主动问好、对同伴要友好团结,也就是缺少礼貌意识。聪明的妈妈为了纠正他这个缺点,把他领到一个山谷中,对着周围的群山喊:“你好,你好。“山谷回应:“你好,你好。“妈妈又领着小孩喊:“我爱你,我爱你。“不用说,山谷也喊道:“我爱你,我爱你。“小孩惊奇地问妈妈这是为什么,妈妈告诉他:“朝天空吐唾沫的人,唾沫也会落在他的脸上;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会尊敬他。因此,不管是时常见面,还是远隔千里,都要处处尊敬别人。“小孩朦朦胧胧地明白了这个大道理。
二、乐于助人
人是需要关怀和帮助的,尤其要十分珍惜在自己困境中得到的关怀和帮助,并把它看成是“雪中送炭“,视帮助者为真正的朋友、最好的朋友。
马克思在创立政治经济学时,正是他在经济上最贫困的时候,恩格斯经常慷慨解囊帮助他摆脱经济上的困境。对此,马克思十分感激。当《资本论》出版后,马克思写了一封信表示他的衷心谢意:“这件事之所以成为可能,我只有归功于你!没有你对我的牺牲精神,我绝对不能完成那三卷的巨著。“两人友好相处,患难与共长达40年之久。列宁曾盛赞这两位革命导师的友谊“超过了一切古老的传说中最动人的友谊故事“。
帮助别人不一定是物质上的帮助,简单的举手之劳或关怀的话语,就能让别人产生久久的激动。如果你能做到帮助曾经伤害过自己的人,不但能显示出你的博怀,而且还有助于“化敌为友“,为自己营造一个更为宽松的人际环境。
三、心存感激
生活中,人与人的关系最是微妙不过,对于别人的好意或帮助,如果你感受不到,或者冷漠处之,因此生出种种怨恨来则是可能的。
王老师在自己就职的学校里很有人缘,威信颇高,有人问他原因时,王老师讲:“古人说,‘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我虽做不到这一点,但我始终坚持‘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时时处处想着别人,感激别人。“王老师道出了为人的真谛。因为有了感激,你才会成为一个好同事、好朋友、好家人。
四、同频共振
俗语说:“两人一般心,有钱堪买金;一人一般心,无钱堪买针。“声学中也有此规律,叫“同频共振“,就是指一处声波在遇到另一处频率相同的声波时,会发出更强的声波振荡,而遇到频率不同的声波则不然。人与人之间,如果能主动寻找共鸣点,使自己的“固有频率“与别人的“固有频率“相一致,就能够使人们之间增进友谊,结成朋友,发生“同频共振“。
共鸣点有哪些呢?比如说:别人的正确观点和行动、有益身心健康的兴趣爱好等等,都可以成为你取得友谊的共鸣点、支撑点,为此,你应响应,你应沟通,以便取得协调一致。当别人飞黄腾达、一帆风顺时,你应为其欢呼,为其喜悦;当别人遇到困难、不幸时,你应把别人的困难、不幸当作你自己的困难和不幸……这些就是“同频共振“的应有之义。
在某学校里,秦红和苏仪是一对要好的朋友。她们经常穿相近的服装,经常一起去散步,经常一块去打球……可以说俩人形影不离,同吃同住,保持默契,相互支持;夸张地说,俩人是同甘共苦,“同频共振“。这些,不仅是两人为一对要好朋友的表象,而且也是两人成为要好朋友的原因。
五、真诚赞美
林肯说过:“每个人都喜欢赞美。“赞美之所以得其殊遇,一在于其“美“字,表明被赞美者有卓然不凡的地方;二在于其“赞“字,表明赞美者友好、热情的待人态度。人类行为学家约翰?杜威也说:“人类本质里最深远的驱策力就是希望具有重要性,希望被赞美。“因此,对于他人的成绩与进步,要肯定,要赞扬,要鼓励。当别人有值得褒奖之处,你应毫不吝啬地给予诚挚的赞许,以使得人们的交往变得和谐而温馨。
六、诙谐幽默
篇9
前些日子,我听到了一件骇人听闻的事情:谋地的一座高层建筑重新装修,由于材料出了一点差错,导致许多窗户无法及时安装上玻璃,而这些工人们晚上就住在这座大楼的施工场里,因为楼高风大,再加上这寒冷的天气,别说是门窗紧闭的时候都冻死人了,更何况窗户上没有装玻璃,与刺骨的寒风展开“肉搏战”,那将是一幕多么触目惊心的画面!
他们为了整个家庭,背井离乡来到这繁华的都市,默默无闻地工作,将自己的生命奉献出来。夏天,睡在密不透风的工棚里,忍受炎热天气的煎熬;冬天,他们住在无法保暖的工地里,与严寒做斗争。他们没有享受过空调,也没有暖气机,他们的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但是,更可恨的是人们竟没有关心他们的存在,对他们不闻不问,漠不关心,好像他们不是这个城市的一部分。人们的冷酷与无情足以使一个拥有一颗火热的心感到心寒。拖欠农民工的工资,对外来打工者的生命未加以任何保护……的事情屡见不鲜。
这些好似生活在城市边缘的人,你们为城市的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你们日积月累地劳动,点点滴滴地组成了这繁华的城市,可是过后,人们却忘恩负义地忘记你们,无视你们的存在,更谈不上尊重你们!
篇10
昨天晚饭后,我又和妈妈到公园去散步。公园门口有一块大石碑,石碑上刻着“世纪公园”这四个龙凤大字。大石碑被一个五颜六色的大花坛围着,里面种植了许多花花草草,花的颜色很多,有红的、黄的、蓝的、紫的、粉的、白的、橙的……犹如给石碑穿上了一件艳丽的花衣服,可爱极了。花的种类也很多,有杜鹃、月季、牡丹……其中我最欣赏月季花。月季花一年四季都盛开着,如同喷了香水的女孩子一样,美丽迷人。每次我路过这里都会被月季花散发的淡淡香味迷倒,每一次都要停留好一会才走。
走进公园,首先进入眼帘的是一个圆形喷水池。看,喷水池已经在喷水了,晶莹的水珠被喷了出来,如同水仙子在洒水。这时,风一吹,水就飘到了我的脸上,但我并不怪水仙子,反而大笑起来。小孩子们在喷水池旁玩耍、嬉戏……
我们顺着石子铺成的路往前走,来到了公园中心活动区。许多人在那里活动,大人们有的在舞剑,有的在跳广场舞,还有的在唱歌……小孩子们在那里溜冰、骑自行车、玩滑板车,玩得真起劲呢!我也跑过去跟伙伴们一起玩耍,嬉戏,玩累了就躺在休息区的长椅上休息,可舒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