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愿意给儿子生下孩子范文
时间:2023-03-31 11:14: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母亲愿意给儿子生下孩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为了儿子,她访遍了名医,甚至连神僧巫师都看了,结果却只有一个答案:她的儿子永远也无法拥有正常人一样的视力。医生们都劝她,不要再枉费精力和财力了,除非有人愿意捐赠眼角膜,否则,她的儿子永远无法治愈。
为了给儿子看病,她花光了家中所有值钱的家当,甚至连娘家给她的嫁妆也都搭了进去。但是,儿子的病却没有丝毫进展。转眼间到了儿子上学的年龄,她便把儿子送到了离家最近的小学。
一天放学,早早守在学校大门口的她看到两个儿子都哭着跑了出来。原因让她非常痛心:因为儿子是瞎子,所以,所有的小朋友都不带他们玩!她一把把两个儿子揽入怀中。校门外,母子三人哭成一团。
那年,她的大儿子13岁,小儿子12岁。因为没有视力,本该念初中的他们小学都还没有念完。
那天晚上,她彻夜难眠。天明之后,她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把两个儿子从学校接回来,她在家亲自教他们!就这样,一熬就是4年。这4年里,对于她比一个世纪还要漫长,因为两个儿子双目失明的痛苦,无时无刻像巨石一样压在她渐已佝偻的身躯上,无时无刻像刀子一样剜掘着她的心。她最怕的就是教儿子课文时,遇到有关颜色的字。有一次,当她读到“太阳是金灿灿的……”一句时,大儿子问她:“金灿灿是什么颜色?”她一瞬间愣在那里,两个儿子都不知道,那一刻,他们的妈妈早已心如刀绞,泪水纵横了早衰的沟回!然而,她却没有哭出声来,她怕自己的情绪波及自己的儿子,让两个儿子重新“伤口发炎”。
就这样,她辛苦地教,儿子认真地学。一晃又是5年过去了,也正是在这5年里,她查遍了所有的医学书籍,证实了医生说的话没有错――除非做视网膜移植,否则,她的儿子们将永无光明可言。所幸有一条让她感到欣慰,那就是这5年的生活艰苦没有白费,因为,她的两个儿子都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高中。
儿子拿到通知书那天,她第一时间并不是带领儿子去新学校报到,而是去了医院,她想知道什么时间有适合自己儿子的眼角膜可以移植。但是,医生却告诉她,很少有死者愿意捐献自己的眼角膜,也就是说她的儿子在短时期内看见光明的希望仍是十分渺茫。听到这里,她再一次哭着跑回了家里。
那是一个下午,她回到家,看到桌子上摆着儿子的通知书,两个儿子正在卧室里谈论着新学校的话题。他们憧憬着高中生活的美好,甚至是大学生活的临近。不知道什么时候他们都睡着了……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两个儿子就哭着喊醒了他们的父亲,因为,也就是在两个小时以前,年仅37岁的她――两个失明孩子的母亲,一个优秀的妻子,用一条绸带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天亮时,两个孩子的父亲――她的丈夫发现:桌子上除了两张通知书,还有一封遗书。那是她写的,写的是她死后把自己的眼角膜分别移植给两个孩子。
这是2006年3月18日发生在印度的一个真实的故事,这个伟大的母亲名叫塔蜜莎维。她死后,那里的医生们用尽了毕生所学,终于把她的眼角膜分别成功地移植到了她的两个儿子身上。今天,他们已经幸运地获得了光明!
篇2
这是电影《流浪记》里面的主题歌。流浪儿苦苦思念爸爸,急切寻找亲人的情绪流露在字里行间。改革开放出现的一浪又一浪的民工潮,造就了无数的留守儿童。这些孩子犹如潮汐过后的沙滩上留下的贝壳,孤单地搁浅在那里。虽然,这些孩子绝大部分能够得到生活上的妥善照顾,但是,他们的心灵却像流浪儿一样,无所归依。从某种程度上讲,他们成了有父母的流浪儿。
有多少孩子在留守
2006年3月,记者从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雁江镇中心小学抽查了两个班级,其中,五年级总人数42人,留守儿童8人,二年级二班总人数37人,留守儿童7人。这个统计,只是把父母双方均在远方打工的孩子计算在内。而事实上,由父母中一方长期在外打工导致的由单亲照顾的孩子,同样是留守儿童。据国家统计局估计,目前全国15岁以下的留守儿童约有1000万人左右,而且种种迹象表明,这个数字大有逐年增加之势。有个村里,最小的留守儿童出生才三个月就被父母留给了爷爷奶奶。有母亲把孩子生下后,有母乳也不给孩子吃,因为怕自己出门打工后,孩子因吃惯了母乳而排斥其它食品。记者问一位即将分娩的孕妇对孩子的安排,她想也没多想就说,生完孩子后,就出去打工,把孩子留给外婆……一批批的留守儿童就这样源源不断地被“生产”出来。
中央教科所的调查资料:有54.4%的留守儿童与留在家里的妈妈或爸爸生活在一起;与祖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即隔代抚养的)占到32.2%;4.1%的留守儿童和其他亲戚生活在一起;0.9%的留守儿童寄养在别人家里。
10年留守,童年里那些身体的伤,心灵的伤
小小 女 15岁
小小自己也记不清父母是什么时候出去打工的,反正,从她记事起,爸爸妈妈就不在身边,奶奶告诉她,爸爸妈妈在深圳,挣钱回来修房子。10年,小小已从一个小女娃变成了一个15岁少女。10年,爸爸妈妈只回来过几次,因为长期的分离,小小跟爸爸妈妈显得生分隔膜。妈妈是个大嗓门,在家里总要吩咐小小做很多事,小小觉得妈妈在的日子还不如妈妈不在的时候自由。奶奶很溺爱她,舍不得让她做事。爸爸不一样,尽管小小跟他相处的时间同样少,但是,小小很喜欢跟爸爸在一起。爸爸的怀抱安全而温暖,爸爸还会把小小举得很高,用坚硬的胡子扎她的脸。这些都成了小小儿时最温馨的记忆,也成了她的渴盼――她想念爸爸。
小小是个活泼好动的孩子。因为奶奶的溺爱加上没有父母的约束,小小的调皮得到淋漓发挥。.“比男娃娃还调皮!”奶奶常常这样说她。7岁那年,小小跟伙伴玩,从高高的凳子上往下翻跟斗。要是爸妈在,是绝对不会让她玩这个游戏的,因为一眼就能看出太危险。而奶奶也管不住调皮的小小,只好留下一句“小心点”,任她去了。小小正玩得起劲,突然不知怎么的,就头朝下栽。换牙后,刚长的两颗门牙被生生地拔了出来,嵌进了放在地上的一棵树里,血流了一地。小小扯着嗓子哭,有多大劲使多大劲。奶奶来了,但她年迈体衰,根本抱不动小小,只好蹒跚着跑去叫小小的大伯。小小仍然哭着,越哭越凶,一方面因为痛,她被自己流出的血给吓着了,另一方面,还有委屈,这个时候,她突然想爸爸妈妈了,此时此刻,要是躺在爸爸坚实温暖的怀抱里那该多好。如果爸爸妈妈在,他们一定早就焦急地抱着她往医院跑了。小小第一次感到了孤单和恐惧。
小小的牙齿就这样缺了。遭到嘲笑的时候,她就紧闭着双唇。小小不像原来那么活泼爱笑了,一种叫做自卑的东西,悄悄地钻进了她的心灵。
10岁那年,没有爸爸妈妈的家显得特别冷清。一个人的时候,小小就想些怪招出来玩。小小大白天去上厕所都要点蜡烛。一是因为厕所光线暗,同时,小小也是顽皮,喜欢玩火。蜡烛在地上放不稳,小小就把蜡烛插在瓶子里。小小玩着就忘了时间。瓶口外的一截蜡烛已经燃完,火焰在瓶子里继续,烛光变得朦胧而美丽。小小并不知道,一场美丽背后的灾难就要降临。蜡烛在瓶子里燃烧,玻璃瓶内的温度越来越商。终于,小小听见“砰”一声巨响,她感觉似乎是天上掉下气块石头砸到了自己头上。接着,她整个头部感到了剧痛。这种剧痛;差点让她昏过去。脸上不知哪里鲜血喷射而出。小小撕心裂肺般哭叫起来。
听周围大人的议论,她知道自己伤得很重,说不定马上就要死了。她感到前所未有的恐惧;手在空中乱抓,不停地喊着奶奶。奶奶颤颤巍巍跟在小小后面,小小流出的血,让老人心疼得几欲疯狂。小小住进了医院,奶奶因为惊吓过度,已经动弹不得,照顾小小的任务就全落到大伯身上。而大伯自己还有一个沉重的家庭需要承担。小小觉得孤单无助,玻璃渣爆在她额头,划得到处是伤,她的左眼基本上失明了。虽然那个时候,小小还不能明白一只眼睛失明对自己的来来意味着什么,但她从大人的叹息里明白,这次,可能再也不是失去两个牙齿那么简单。
一个星期后,爸爸一个人回来了。虽然没看见妈妈,但小小心里也踏实了许多。有爸爸陪的日子真好。爸爸要给他掖被子,给他削水果,还要逗她开心。如果受伤能够换回爸爸妈妈,小小真愿意一直受伤下去。但是,很快,爸爸又要出去打工了,因为请假的时间已到,如果过期,是要被开除的,重新找工作又很不容易。
小小依依不舍地告别爸爸。她知道爸爸妈妈在外面打工挣钱不容易,但是,她告诉笔者,她更愿意全家人团团圆圆在一起,有粥喝粥有饭吃饭。一只眼睛失明,两颗门牙被摔掉,小小更加自卑了。往往在外面受了委屈的时候,她就会更加想念爸爸妈妈。“有好多次,我想爸爸妈妈都想哭了”,小小说。
留守,孩子的影响
尽管不是所有的留守儿童都像小小那样,身体受到伤害。但是,父母长期在外打工,不能亲自监护孩子,这势必会对孩子产生重要的影响。从记者调查的情况归结起来看,表现在正负两个方面。正面的影响有,留守儿童的自理能力增强,眼界得到扩大,物质生活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负面的影响有:
1、留守儿童与父母之间的交流少了,与外出打工父母的关系比较疏远。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受到影响,因为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变得孤僻、胆小和自闭。
2、留守儿童的学习缺少必要的监督辅导,一些不良行为不能及时得到遏制,导致少数留守儿童交上损友,有的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3、隔代监护家庭中,由于监护人年老体衰或者不愿照顾,很多留守儿童得不到适当看护,身体健康受到影响。比如出现意外事故或者生病不能及时就医等。
如果可以,我愿意用生命去换回那段时光,让我陪儿子重新走过。
――一对遗恨终身的父母
面对大儿子坐牢至今未出狱,二儿子又杀害
外婆走进牢房的局面,小云的眼睛都快哭瞎了。
18年前,生下大儿子龙龙的时候,小云和丈夫乐开了花。虽然已经是新时代,生男孩在农村还是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至少传承香火有望了。龙龙三岁的时候,小云顶着计划生育的压力,又生下了二儿子涛涛。两个儿子的次第降临,给这个家庭带来希望的同时,也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压力。于是,小云和丈夫商量决定双双出去打工,把两个年幼的儿子留给爷爷奶奶照顾。
爷爷奶奶都是六十多岁的老人。两个孩子从小就桀骜不驯,爷爷奶奶年迈体衰根本就管不住他俩。两个孩子在上小学的时候,就已经“交游甚广”,认识了很多社会上的不良少年。他们学会了撒谎、逃学、偷偷摸摸等不良习惯。不仅如此,两个孩子已经明显表现出因缺少情感教育而形成的粗暴、冷漠、残忍等性格特点。小云夫妻俩每年也回家一段时间,但因为聚少离多,夫妻俩总是尽量满足孩子的经济要求,即使看见孩子有不好的行为,也舍不得严厉批评。
随着年龄的增长,两个孩子越来越难以管教,到小学四五年级的时候,大儿子基本上已经处于一种准辍学状态,经常逃学。学校让请家长,但每次都是爷爷奶奶去,两个老人又都无能为力,所以,时间久了,学校也没有办法,只能听之任之。终于,大儿子刚过了14岁,就因与人合伙抢劫被判了刑。
这个时候,小云夫妻才知道问题的严重性。在外面打工8年的他们回来了,想要挽救小儿子。但是夫妻俩发现,才11岁的小儿子已经不服管教,基本上不上学,经常不回家,在外面抽烟、喝酒、玩游戏。回家就问要钱,没钱就偷。偷外面人的,也偷家里的。为了赔偿别人,没有办法,小云夫妻只好又出去打工,这次出去把小儿子带去了。但是,儿子其实是被带进一个更大的染缸里了,由留守儿童变成了流动儿童。因为,夫妻俩都要上班,早出晚归,根本就无暇管理孩子。在城市这个更广阔而复杂的天地里,小儿子如鱼得水,成天跟一些闲散人员东游西逛吃喝玩乐。小儿子15岁的时候,又去偷了人家一大笔钱。为了让失主不要报警,夫妻俩答应加倍偿还,他们肩膀上的债务越背越重。实在没有办法,他们把儿子送到外婆家,希望在那里儿子的行为能够有所收敛。
小儿子被送到外婆家后,因为手里没钱,他的行为确实收敛了一段时间。但是,他很快厌倦了这种枯燥无聊的生活,想出去逛逛。他问外婆要钱。外婆平时攒点钱很不容易,同时,怕孩子有钱后又出去惹事,所以,她拒绝了外孙的要求。婆孙俩于是就争执起来。令人没想到的是,外孙竟然抓起家伙照外婆头上砸了下去。连着几下,外婆被当场砸死。
知道儿子把外婆砸死后,小云当场昏死了过去。她说,现在就是给我一座金山也没有用了。我在外面拼死拼活就是为两个儿子。可现在呢,两个儿子都完了,我的母亲还被我儿子杀害了,我怎么有脸面对死不瞑目的母亲!我活着又还有什么意思!
小云夫妻俩现在成天处在无尽的懊悔中。要是那8年,自己一直在儿子身边,爱他们,教育他们,两个儿子一定不会像现在这样被毁掉,至少善良的她是不会允许儿子变得如此残忍、冷漠。
留守儿童的愿望
记者对161名年龄在15岁以下的留守儿童做了“目前愿望”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146个孩子表示他们“目前的愿望”是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哪怕是日子更穷苦一点。这个比例达到91.3%。这些孩子表示,如果有父母在自己身边,生活会比现在幸福。只有9个孩子表示他们不希望跟父母一起生活,但是这只能表明因为长期的分离造成了两代人之间深深的隔膜,而不是说这些孩子从来就不喜欢跟父母一起生活。
不过,这些孩子并不都愿意跟随父母进城生活。在调查的161个留守儿童中,愿意去父母打工的城市生活的孩子和不愿意去父母打工所在城市的孩子所占比例分别是49.7%和44.1%。不愿意去的孩子主要考虑到“城里生活上学费用太高”“父母没有经济条件”和“在城里没有认识伙伴朋友”。这一部分孩子为了跟父母在一起生活,更愿意父母回到家里来,至少能经常回来。
从外出到回归:一个妈妈的选择
军军爸爸一直在外面打工,军军妈妈其实也一直想出去打工,但因为孩子小,没有人照顾,所以才没有出去。军军满8岁后,妈妈觉得孩子可以脱手了,就把他托付给外公外婆,自己也去军军爸爸那里打工了。妈妈离家的前几天,军军就闹着不让走,不吃不喝。妈妈以为这只是军军小,不懂事,闹几下就没事了。一天早上,趁军军还没有醒来,妈妈就悄悄走了。
但是,结果让军军妈妈感到很意外。在自己走后,军军不听从外公外婆的管教,两位老人也很溺爱他,军军学习变得懒散起来,连家庭作业也不做,还哄外公外婆说做了,老人没文化,也不知道他究竟做没有做,只能听之任之。结果,一学期下来,考试成绩也很差,在班上倒数几名里。
军军妈妈很快就回来了,因为,她意识到继续下去将对孩子产生极不好的影响。尽管这样家里的收入会少一些,但是,比起孩子的成长来,这又显得微不足道。
妈妈回来后,军军的情况明显好转起来。军军是性格内向的孩子,对母亲很依恋,有什么事都要跟妈妈说。同时,他很害怕妈妈再次离开。在妈妈的辅导下,军军的成绩很快就好转起来,写的作文还得到老师表扬。
面对儿子的进步,军军妈妈觉得自己的选择是值得的。目前,农村里的日子也要比前些年好过得多。国家免去了全部农业税收,还要发一定的粮食补贴,农村的交通也得到一些改善,现在孩子上学也免除了学杂费。所以,自己在家里种庄稼,或者就近打打工也会获得较好的收入。
你的孩子在等你回家
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而爸爸妈妈也是孩子生命里最重要的人。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成长的岁月不能重来。作为父母,我们对孩子的成长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也许我们选择外出打工,是为了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的未来,但是,事实上父母的陪伴教育,才是送给孩子成长最好的礼物。
所以,不要说你穷你什么也不能给予孩子。要知道你的陪伴就是对孩子最有价值的给予。下面,让我们再来听一听孩子的声音:
――我很想妈妈,每次看见别的同学的妈妈到学校给他们送饭,我就难过得想哭。
――爸爸外出打工了,我很想念他。一次爸爸寄回来一封信,他在上面写“儿子,想念爸爸了吧?”我的眼泪就止不住留下来了。
――妈妈去北京打工,我就没有了母爱。我很想妈妈。我天天想她,妈妈不在,连学习都觉得没意思了。
――爸爸外出打工不好。没有爸爸的辅导我的成绩下降了很多。爸爸出去后,我会经常想起他,整天精神都不好。
――我不想爸爸妈妈,一点都不想,他们回不回来,我无所谓。(这个孩子其实非常想念爸爸妈妈,他流着眼泪,语气中充满赌气的怨恨)
……
本文故事所有人物名字均为化名。
篇3
伯父知道这个消息经过考虑和伯母商量后,找到父母,愿意把和我哥同岁的堂二哥树林过继给父母做儿子。两兄弟之间相互过继侄子,当然没有任何附加的条件。伯父还好言相劝,说是好好的善待孩子,以后要是自己再生了儿子,同样把他当成你们的大儿子一样对待。
母亲还是不肯答应,在那个提倡英雄母亲多生育,人多力量大,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年代,别人能生出儿子,她就不相信自己生不出个儿子来。最终这个提议也胎死腹中。
盼星星,盼月亮,到了五九年冬天,一心想生个儿子的母亲,又极其失望的生下了第三个女儿,这个女孩子就是我三姐晓琴。三姐是一个不受欢迎的小生命,脾气暴躁的母亲常常自觉不自觉的将一腔的怨气发到她的身上,幼小的她没少挨母亲的打骂,后来有了我,这种情况才好转了许多。
一九六二年正月,母亲又怀孕了,新的希望又重新燃起。母亲太想太想生个儿子,能象别的女人一样昂首挺胸的走在村子的大街上,但她又很害怕再生个女儿,忧虑忡忡担心不已。
每年的阴历三月十五日,春暖花开之时,我们家乡青龙庙古庙会。母亲那天逛庙会时,碰到了一位给人摸骨算命摆摊子的瞎子老男人。她停下了脚步,蹲下来让那位瞎子给她摸骨算命,她很想知道她这次怀的是女儿还是儿子。那位摸骨先生先摸了她的额头骨,后又摸了她的膝盖骨。最后对她说,恭喜你,你有喜了,你这次怀的是个男孩子,这个男孩子长大后很有出息,长期在外,不会留在你身边。母亲长期悬在空中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欣喜的付了钱,高高兴兴的回家去了。
秋末初冬,在那个立冬已过,小雪未到的某一天,我在多少人的期盼中出生了。一家人皆大欢喜,高兴不已。很快进入寒冷的冬季,全家人老少上下把我当成心肝宝贝似的疼爱,一个冬天我都没有抱出过屋子。那年九岁的大姐已上二年级,七岁的二姐还没有上学。几乎每天黄昏时刻,放学回家的大姐总会到涝池里去洗刷屎褯子。到了数九寒天,天寒地冻,天短夜长,怕出意外,黄昏时父亲会带着大姐到涝池,砸开冰层站在岸边,看着她洗洗刷刷,大姐的小手冻得通红通红。
第二年春天,迎春花开放,春暖花开,天气转暖之时,我才被破天荒抱出屋子让大家伙看到。亲戚邻居们看到我都惊讶不已,这么白净,这么漂亮的小男孩!
母亲不可能长期呆在家里,她很快就又必须参加生产队的劳动挣工分养家,还要给全家人做衣服穿,每天的一日三餐还都要她来做。当时加上分家时分给父亲赡养的祖父,家里已经是七口之人的一个大家庭了。这么一个大家庭里也很需要一个做家务的人,还在襁褓中的我没有人照看也不行。九月初开学后,大姐要升三年级了,她学习成绩很好,同学们都给她起了个绰号叫她小聪明。二姐已经八岁了还没有上学,而此前没有上学的她穿得破破烂烂,蓬头垢面,拖着一双大人的破布鞋,常常趁人不注意,偷偷溜进学校里,蹬着教室土墙底层凸出来的砖头小台阶,蹶起屁股,趴在教室外的窗户上向里张望。老师一声吆喝斥责,她马上象惊弓之鸟一样仓惶逃走,那种渴望读书的神情和目光常常让学校的老师们感慨万千、心疼不已。最后我们村我叫八哥的老师对父母说,二姐没有上过学,又那么渴望念书,以后书会读得很好,学习成绩不会错的。大姐年龄稍大一些,留在家里能做的活路更多一点,又已经读了两年书,建议让大姐辍学在家做家务照看我,让二姐进学校上学。
这就样,大姐已经注册报了名,领到了三年级的新书,最后极其失望的回了家。二姐则如愿以偿、高高兴兴的坐进了一年级的教室。
这以后,大姐就在家里做家务带我,每天上午和下午母亲去地里干活时,她会抱着我追赶到地里去找母亲喂奶。
到了秋天,快一岁的我已经会爬了,那天她俩抱着我去我们村城门口的石碑群去玩耍。她们光顾了自己玩耍高兴,一不留神我掉进了两块石碑中间,把头夹在里边出不来了,很快爆炸也似的吼哭起来。她俩手忙脚乱慌了神,一个抓住我的胳膊往前拉,一个拉住我的腿朝后拽,她俩朝相反的方向拉,没有拉出我,反而痛得我哭叫得更凶更响了。吓得她俩哇哇大哭,不知所措,后来在旁边大人的帮助下,才把我从石碑缝隙里取了出来。
不敢给母亲说,又怕母亲责骂,一直在外面哄到我不哭了,才敢把我抱回家。
篇4
儿子意外死亡,
老人悲情保住儿媳腹中血脉
2003年6月,23岁的赵文韬大学毕业后,回到老家南阳创业。赵文韬是家中独子,父亲赵志国和母亲胡玉芝一直对他寄予厚望,这年9月,父母拿出多年积蓄的30万元,资助儿子开了一家店。
赵文韬把小店经营得生意红火,很快也收获了一份美好的感情。2004年,赵文韬经人介绍,认识了汪梅。同年底,他们步入婚姻殿堂。2005年5月,汪梅怀孕了,全家人欢天喜地。
就在赵家上上下下期待着新生命降临时,不幸突至。2005年11月的一天深夜,赵文韬在外应酬后回到家中,突发脑溢血,送到医院后,救治无效身亡。
汪梅抚着丈夫的遗体,放声痛哭。赵志国和妻子更是悲痛欲绝,当场哭死过去。
办理完赵文韬的丧事后,汪梅一直沉浸在丧夫的痛苦中无法自拔。半个月后,不想睹物思人的她回到了娘家。
自从儿子走后,赵志国和胡玉芝老两口每天以泪洗面。令他们稍感欣慰的是,儿媳已怀有6个月的身孕,这是赵家最后的血脉!这个孩子生下来,既能告慰天堂的儿子,对他和老伴也是个安慰。但是,汪梅还这么年轻,她会不会留在赵家?她愿意生下这个孩子吗?赵志国和妻子忧心忡忡。
承受丧子之痛的赵志国和妻子谁都无心经营小店,他们和儿媳商量后,决定转让店铺,并最终以200万元出手。
分割财产时,赵志国提出给汪梅腹中的胎儿也留一份,汪梅脸上掠过一丝慌乱,沉默不语。赵志国脑中闪过一丝不祥之兆,他脸色苍白,“扑通”一声跪在了汪梅面前,老泪纵横道:“求你看在跟文韬夫妻一场,生下这个孩子吧!这是我们这辈子最后的指望了。”赵志国哭着,拉着妻子也跪了下来。见此情景,汪梅的泪水也涌了出来,急忙搀起公婆。
其实,汪梅的内心也十分痛苦煎熬。丈夫走了,可她的肚子还在一天天大起来。她还年轻,以后的路还长,如果生下孩子,以后该怎么办?
一天晚上,汪梅刚刚躺下,便梦到丈夫赵文韬满面泪痕朝她走来,恳求道:“小梅,你可一定要把咱们的孩子生下来啊……”醒来后,汪梅发现泪水早已打湿枕巾,她决定生下这个孩子,也算是对丈夫亡灵的慰藉。
汪梅父母坚决反对女儿的这个决定,赵志国和老伴只能不停地泪求亲家,并提出对她进行经济补偿。最终,汪梅父母动了恻隐之心,答应尊重女儿的意愿。对于200万遗产分割,汪梅分得110万,赵志国除去当年给儿子投资的30万本钱外,另分得60万元。
2005年12月,赵志国和亲家协商后达成协议:汪梅生下孩子,赵志国给汪梅一些补偿;孩子出生后,由赵志国抚养,之后互不联系。
2006年3月,汪梅顺产生下一名健康男婴。汪梅想用母乳喂养,母亲坚决不允,怕她跟孩子产生感情,更无法忘记过去。婴儿刚一出生,汪母就通知赵志国夫妇抱回了家。
六旬老人悲情抚孤,日记告慰天堂的儿子
望着嗷嗷待哺的孙子,赵志国心里五味杂陈,他含泪对老伴胡玉芝说:“无论如何我们也要把孙子养大,告慰天堂里的儿子。”胡玉芝泪眼婆娑,连连点头。他们给孙子取名:赵健,希望他健康快乐地成长。
抱到孙子的那一刻,赵志国突然萌发了用日记记录孙子成长点滴的想法,一是将来孙子大了,让他知道他生命的来之不易,激励他奋发图强;二来这些日记也是自己与天堂里儿子的对话,是对儿子的最好告慰。
小赵健被爷爷接回来后,最初不肯吃奶粉,赵志国老两口四处给他找母乳吃。后来,他终于肯吃奶粉了,赵志国欣慰不已,他带上老花眼镜,用颤巍巍的手在记录本上写下第一则日记:“今天是健健出生第十天,娃终于肯喝奶粉了,以后他就饿不着了,我的心总算落地。”
赵健三个月的一天晚上,突然发起高烧,浑身一阵抽搐,昏迷过去。赵志国吓坏了,抱起孩子就和老伴往医院跑。路上他的鞋子跑掉了,脚底被石子和玻璃划了好几道口子。
到医院后,医生检查发现,孩子高烧引发肺炎,立即对他实施抢救。两天两夜过去,赵健仍未醒来。赵志国夫妇傻了,滴水未进,如果孙子有个闪失,他们也活不下去呀!小赵健呼吸微弱,就连医生也有让他们放弃的意思。可赵志国坚决不答应,只要有一线希望,他就不放弃。他们一直在轻声呼唤孙子的名字,嗓子都沙哑了。
第三天,赵健依然高烧,呼吸微弱。赵志国夫妇轮流用热毛巾给孩子擦拭腋窝、腿根、额头等,进行物理降温。或许他们的舔犊之情感动了上苍,小赵健竟奇迹般地醒了过来。
“健健命大,闯过了生死劫难,必有后福……感谢上苍,感谢儿子在天堂里的佑护……”赵志国激动地在日记中写道。
因为从小跟着爷爷奶奶长大,赵健的童年和别的孩子有太多的不一样:别的小孩学说话时最先叫爸爸、妈妈,而他则先开口叫爷爷、奶奶。见别的伙伴都可以在妈妈怀抱里撒娇,赵健也常常哭着要妈妈。这时,赵志国和老伴都会难过得落泪。“健健一天天大起来,缺乏父母疼爱的他,性格有些孤僻。我们还能瞒孩子多久呢?”
赵健三岁时的一天,他突然问爷爷:“别的小朋友都有爸爸妈妈,我的爸爸妈妈呢?”赵志国无语了,急忙搪塞:“你爸爸妈妈去了远方,很快就会回来看你的。”
“儿啊,今天健健问到了你,我骗了他,我实在不忍心啊,但又怕他幼小的心灵受到伤害。”
2010年9月。“儿子,健健4岁了,今天上了幼儿园,你放心吧,爸一定供他好好读书,让他健康快乐地成长!”
此后,每天上学放学,别的孩子都由父母接送,而赵健则由爷爷接送,就连开家长会,也是爷爷参加。赵健幼小的心灵很渴盼父母的关爱,一天,他再次问赵志国道:“爷爷,我的爸爸妈妈到底去了哪里?他们怎么从不来看我呢?”赵志国的心一阵绞疼,哽咽着说不出话,只好强装笑脸道:“健健乖,你爸爸妈妈在外地打工,挣钱给你买玩具,等明年春节就回来看你。”懵懂无知的赵健信以为真。
终于盼到第二年春节,赵健天天数着日子,期盼着能早点见到爸妈。每天放学回到家后,他总是习惯性地搬桌椅坐在门口,一边写作业,一边不时向门口张望,总以为爸妈突然就会出现在自己面前。看着这一切,赵志国心都碎了。
眼看春节过了,赵健仍没盼到爸妈归来,他失落极了。为了掩盖这一谎言,赵志国只好买来一堆玩具和新衣服,委托别人送到家中,谎称赵健爸妈工作忙,回不来,把玩具、衣服先捎回来。
接到爸爸妈妈捎回来的玩具和新衣服,小赵健又惊喜又失落。
就这样,年复一年,在爷爷奶奶的一个个善意谎言下,小赵健始终没盼到爸爸妈妈,他的话越来越少,不愿和爷爷奶奶交流了,睡觉还经常做噩梦。这下可急坏了赵志国。怎么办呢?老伴胡玉芝劝道:“还是给孩子实说吧,这样瞒下去也不是办法。”“孩子这么小,能承受这个打击吗?”赵志国不同意。
唤醒儿媳母爱,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
不知不觉间,赵健已经5岁了,这种含饴弄孙的日子,让赵志国和胡玉芝老两口感到莫大的满足。然而,2011年4月的一天,他们平静的日子再次被打破,胡玉芝因病离开了人世。
料理完老伴的后事,赵志国的精神一下子垮了。悲痛无助时,他抹着泪,从箱子里拿出一摞日记本翻看,上面记录了他和老伴五年来抚养孙子的点点滴滴,这又给了他勇气和希望。 他在日记中写道:“老伴,你放心走吧,天堂很美很美,有儿子给你做伴,不孤单。你告诉儿子,健健很好,让他放心……”赵志国写不下去了,泪流满面。
自从奶奶去世后,原本内向的小赵健变得更加孤僻。他常常一个人坐在院子里,望着天空发呆,或是看成群结队的蚂蚁在地上爬来爬去。赵志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6月的一天,鼻青脸肿的赵健被幼儿园老师送了回来。原来,有小朋友说他是捡来的孩子,赵健很生气,跟人打了起来。 这件事后,小赵健再也不愿去幼儿园了。他哭着说:“健健很乖,可妈妈还不回来,妈妈是不是不要我了,我想妈妈……”看着孙子哭得红肿的眼睛,赵志国的心仿佛被掏空了一样,此时儿媳汪梅在哪儿呢?如果她能认下这孩子多好!
此刻,赵志国意识到,自己对孙子再好,也无法弥补他心中母爱的缺憾。再说自己年迈,万一哪天突然离去,孙子由谁来照顾呢?
赵志国再次坚定了酝酿已久的想法:找到孙子的生母汪梅,把孙子还给她,让他享受母爱,快乐成长,日后自己离去,孩子也有一个依靠。
“儿子,爸今天做了个重大决定:要替健健找回生母,让他健康快乐地成长。爸老了,健健的人生刚刚开始,我不能让他一直生活在缺乏母爱的阴影中。”
打定主意后,赵志国找到从前儿子生意上的朋友,向他们打听汪梅的去向。可是,除了了解到汪梅已改嫁之外,其他一无所获。
无奈,赵志国只好硬着头皮来到汪梅娘家询问情况。汪梅父母看到赵志国后,很不情愿说什么。赵志国抹了把浊泪道:“我本来不该背弃诺言,可健健每天都盼着妈妈回来看他,性格变得胆怯孤僻……孩子的奶奶去世了,我哪天说走也走了,留下年幼的他可怎么办呀?”汪梅父母听后,眼圈红了。
其实,当年让女儿生下孩子后离开,他们也很愧疚。最终,他们告诉了赵志国一个地址和联系方式。原来,当年汪梅改嫁到外地县城,和一个叫江东的生意人结了婚,并生了个女孩。
尽管知道了汪梅的下落,赵志国的隐忧也随之而来:汪梅重组家庭,且又有了孩子,她会接受健健吗?但无论如何,他要试一试。
赵志国迫不及待地坐上了班车。找到汪梅的家后,他颤抖着敲响大门。透过门上猫眼,汪梅看到了赵志国,她惊呆了:他怎么会找到这里?难道孩子出事了?她想开门,但又犹豫了。她不知该如何面对赵志国,现任丈夫江东并不知道她曾有个孩子。于是,任凭赵志国怎么敲门,她就是不肯开门。
赵志国意识到,汪梅不愿自己的生活被打扰……可一想到孙子的将来,他不能就这么回去。 第三天,赵志国终于等到了汪梅。见到他,汪梅神色慌张道:“我和你家的事早已了断,你还来找什么?”赵志国悲从心来,哽咽着说出家中变故,并向她说明来意。汪梅听后,面无表情道:“我已成家,有了孩子,求求你别再打扰我的生活。”说罢,汪梅转身而去。
回到旅馆,赵志国很失落,这一切都在他预料之中。悲伤之余,他从包里掏出孙子的成长日记,一遍遍地看着、回忆着……
而汪梅的心片刻也不平静,每天她向窗外望去,总能看到赵志国满脸悲戚地站在马路对面,眺望着她家的方向。再想想未曾谋面的儿子,汪梅忽然间有种撕心裂肺的感觉。她觉得愧对儿子,自己太自私了,是一个不合格的母亲……
赵志国再次找到汪梅时,从包中掏出一摞日记本,递到汪梅手中,含泪道:“这是健健五年来的成长经历,送给你了。”汪梅打开其中一本日记,读着读着,泪水弥漫了双眼,日记里每一句话都像刀子,把她的心戳得生疼生疼……
当晚,汪梅鼓足勇气,向丈夫道出实情,并提出了让儿子回到自己身边的请求。江东很震惊,没想到妻子身上还有这样的事。同时,他也被赵志国的祖孙情所打动。经过痛苦挣扎,他答应了妻子的请求。
第二天,江东夫妇和赵志国一起回到南阳。为了不让小赵健知道爸爸早已去世,他们三人还约定把戏继续演下去,让江东冒充健健的亲生父亲。
回到曾经的家,看到长相酷似自己的小赵健,汪梅鼻子一酸,泪水滚滚而下。她一把将儿子拥进怀里,连声道:“健健,妈妈对不起你啊!让你受委屈了。”得知面前的人就是妈妈,赵健哇地一声哭了起来。
也许是母子连心,赵健很快跟汪梅熟了,赖在她怀里撒娇道:“妈妈说话不算数,每年春节都不回来看我,只能收到你的玩具和衣服。”此刻,汪梅才得知,儿子说的一切,都是爷爷善意的谎言。汪梅抱着儿子,指着江东说:“这是你爸爸,他跟我一样爱你。”赵健乖巧地叫了一声“爸爸”,江东连连答应。
看到他们母子团圆,赵志国心里的石头终于放下,但他又多么舍不得孙子离开。他把孙子搂在怀里,再三嘱咐道:“健健乖,以后要听妈妈的话,好好读书。”说着说着,他的泪水滚滚而下。
此刻,小赵健仿佛明白了一切,他紧紧抓着爷爷的手,望着汪梅和江东哭道:“爸爸、妈妈,我不要和爷爷分开,我们不要丢下爷爷好吗?”事情再次陷入僵局,怎么办?江东发话道:“干脆把他爷孙俩一起接回家!”这次见面,江东早已从赵志国身上感受到他的善良与朴实。
篇5
一位死者母亲恳求法官刀下留人的故事在2008年感动了北京城。差10天就要结婚的独生儿子被扎了十多刀惨死,农村妇女梁建红却在法庭上哭着为杀死儿子的凶手求情!她的博襟让法官、公诉人、辩护人以及杀人犯都潸然泪下。这究竟是为何?面对杀人凶手,法院最终又会作出怎样的判决?――
凶案现场,
两种亲情纠结下的血案
2008年1月8日18时,北京市海淀区杏石口路北侧西平庄公交车站,22岁的河北小伙子宋晓明穿着白色棉衣等待着马跃的到来。
自从2006年宋晓明从河北省武安县来到北京后,就一直跟着比他大4岁的同乡马跃打工。马跃是北京一家保安公司的业务经理,宋晓明跟随马跃当过保安,在展销会上发过门票,马跃办完一次展会就结一次钱,从没拖欠,但最近却欠了宋晓明560元钱。宋晓明要过多次,马跃不给。
眼下快过年了,宋晓明想回家过年。宋晓明的母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跟父亲离婚嫁给别人。几年前,经常打骂自己的父亲去世,姐姐远嫁,现在河北老家只剩下奶奶和弟弟。尽管那个破碎的家庭没有给自己温暖,但毕竟是自己的家啊。听说奶奶病重,他和姐姐约定今年一起回家过年。而拿不到工钱,他就没法回去。
宋晓明听老乡们说马跃也要趁过年的时候回老家结婚,他气不过。凭什么你有钱结婚却没钱发工资?这次宋晓明买了一把刀,准备吓唬比自己高大很多的马跃,把工钱要回来。
天微黑的时候,穿着黑色羽绒服的马跃如约来了,但还是没给宋晓明工钱。两个人争执起来,一白一黑两个身影在暮色中纠缠在一起。突然,宋晓明抽出刀朝着马跃捅去,马跃捂着血流如注的胸口倒在站台上。宋晓明冲上去用手按住了马跃的伤口,哭喊着央求路人说:“谁有手机?借我打个120,我扎人了。”一位路人拿出手机,宋晓明拨打了120急救电话。
在等待救护车的时候,马跃静静死在了宋晓明的怀里。一位路人拨打了110电话报警。救护车没到的时候,警察赶来了。
宋晓明感到了恐惧和绝望,但转而又有些释然。杀人偿命也没什么,反正自己在这个世界上也没得到什么亲情,也没有什么可以牵挂的人。到派出所后,宋晓明坦然认罪,希望尽快开庭审判,以求速死。
宋晓明不知道的是,当他杀人的消息传回家乡时,他年近六旬已经改嫁他乡的母亲王莉,坐着长途客车于凌晨三点赶到北京。患有心脏病的她一下车就犯病了,多亏一位好心妇女花钱帮她打车送到了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门口。
从凌晨三点多,王莉躺在法院大门口的草坪上睡到天亮。当王莉找到主审法官郑文伟时,她的头发上还挂着零星的草叶。通过王莉的讲述,郑文伟了解到宋晓明痛楚的人生经历。
王莉由父母做主嫁给了宋晓明的爸爸,结婚后生下了一个女儿和两个儿子。自结婚后,每次丈夫酒后就往死里打王莉。在宋晓明3岁的时候王莉怀了小儿子,也是在这一年,王莉忍无可忍跟丈夫离了婚,带着两个孩子改嫁了。但王莉改嫁后境况并不好,老公是个常年吃药的病秧子,王莉也有心脏病,家里穷得揭不开锅。几年后王莉的娘家人劝王莉说:“你家这么穷,将来你儿子娶不上媳妇,还会恨你。宋晓明亲生父亲有钱,能给他们娶媳妇,你还是送他们回去吧。”于是,她又把宋晓明送回了父亲身边。
对宋晓明而言,童年生活苦一点没什么,能吃饱就是快乐的。但从9岁回到爸爸身边开始,生活上富足起来的宋晓明每天必须面对的却是爸爸的打骂,宋晓明觉得自己被亲生母亲抛弃了。2003年父亲去世,宋晓明想跟母亲一起生活,但看到改嫁的母亲生活窘迫,只好怏怏地回到奶奶那里,而奶奶听说他去找母亲了,又坚决不让他进家门。进退两难之间,17岁的宋晓明割腕自杀,鲜血浸满全身,连裤子都能拧出血来。最后宋晓明被送到当地医院,血管接了2个小时接不上,连忙转到邯郸的大医院接了4个小时才接上。后来宋晓明的手留下了后遗症,一直不能负重。此后,宋晓明辗转各地,打工生存。
宋晓明讨要工钱杀死马跃,是为了回家寻找久违的亲情。而马跃之所以拖欠工钱,是他不想让父母借债为自己操办婚事,努力多拿点钱回家。正是在这两种不同的亲情纠结之下,酿成了一桩血案。
杀人偿命,
难解中年丧子之痛
2008年1月8日晚上11点,马跃被杀4个小时之后,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义井镇北候村,马跃的母亲梁建红正在一针一线地缝着儿子的婚被。新房已经布置妥当,再过10天,儿子就要从北京赶回来完婚了。
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惊扰了梁建红,马跃的同学从北京打来电话说:“马跃在北京跟人打架,受伤住院了,你们赶紧过来吧!”2008年1月9日上午,梁建红和丈夫、女儿赶到北京。马跃的同学红肿着眼睛说:“阿姨,你别伤心啊,一定不要着急,马跃……没有了。”话音刚落,梁建红全家同时失声大哭。
梁建红全家一起去了殡仪馆。当拉开冰柜看到儿子被解剖过的尸体静静地躺在那里时,儿子身上长长的刀口、紧闭的双眼和挂满白霜的青春脸庞,让梁建红万箭穿心,她坐在殡仪馆的地面上,放声痛哭。那一刻,梁建红一家三口恨不得千刀万剐杀人凶手。丈夫和女儿也哭红了双眼,他们咬牙切齿地说:“一定要让凶手偿命!”2008年1月10日早上醒来,梁建红看了一眼镜子中的自己,她大吃一惊,原来乌黑的头发一夜之间花白了大半。
这天上午,梁建红见到了还有10天就要成为自己儿媳的孙敏。此时孙敏已经有了三个月的身孕,梁建红知道后又喜又悲,喜的是儿子有了后,悲的是再也看不到儿子成家立业了。梁建红苦苦地哀求孙敏说:“一定要把孩子生下来,给老马家留个香火,我这辈子都感谢你,只要你把孩子生下来,不用你养,我们来养。”梁建红的哀求让孙敏动容,她答应老人一定把孩子生下来。当天,孙敏被赶来北京的父母带回了河北老家。
想想孙敏能够给老马家留个后人,这种亲情的香火还会延续,梁建红冰冷的心开始有了些许的温暖。这天下午,梁建红全家在北京市海淀区四季青派出所了解了基本案情。当梁建红得知宋晓明杀人后立即打了120求救,最终马跃死在宋晓明怀里时,她觉得杀人的宋晓明还有点良心。这个善良的老人在那一刻,开始谅解宋晓明。她对警察说:“既然我的孩子已经死了,改变不了了。让他们赶紧找律师救自己的孩子吧。”梁建红的一番话,让警官们错愕不已。
“他把我们孩子打死了,你还要救他?一定要他偿命!”丈夫老马接受不了,在派出所里跟梁建红争吵起来。
“咱行个好算了!咱孩子已经死了,人家孩子还活着,常言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他死了咱孩子也活不过来。”梁建红含泪开导着丈夫:“毕竟也是条命啊!还很年轻!”梁建红的善良和宽容让在场的人都落泪了。老马渐渐平静了下来,不再作声。
在北京料理完马跃的后事,梁建红捧着儿子的骨灰回到老家,安葬在自家的地头上。此时,2008年的春节已经到了。年三十夜里,电话响了,是孙敏打来的。拜完了年,孙敏欲言又止:“阿姨,我对不起您,我把孩子做了。” 梁建红手握电话泪流满面一言不发,孙敏在电话那边哭诉说:“阿姨,我也想把孩子生下来,但是我妈妈不让。她担心会影响我今后的路,阿姨,您原谅我吧。”
放下电话,梁建红和老马抱头痛哭,他们惟一延续香火的希望也没有了。哭了一阵,梁建红安慰丈夫说:“老马,咱要理解孩子,她要是我亲闺女,我也不乐意让她不结婚就生个孩子。”
磕头谢恩,
大义母亲
为杀子仇人求情
从北京回老家后,梁建红就心跳得厉害,经常头晕、腿疼,很快就查出了心脏病、高血压。在马跃出事之前,马家在村里算是富裕户,但是为了儿子的婚礼和丧事,他们向邻居借了四万多元钱。街坊邻居说,起码也要让杀人犯赔一笔钱。
2008年6月26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宋晓明杀人案。亲友们送梁建红的时候,纷纷说:“咱啥也不要了,就要求法院把凶手枪毙了,抵咱孩子的命!”而梁建红劝慰亲友说:“儿子没了,我心疼。要是那个孩子也被枪毙了,他的娘能不伤心吗?枪毙他100次也换不回我儿子的命,做人何必以牙还牙以血还血呢。”
当坐在原告席上的梁建红,看到清瘦矮小的宋晓明被法警押进法庭时,她有点吃惊,儿子马跃人高马大,怎么会被这个瘦弱的小孩子扎死呢?在讯问过程中,宋晓明承认自己扎人,但他对扎马跃胸部的事实回避。“我觉得我只扎了三刀!没扎胸口!”但公诉人为了让宋晓明面对事实,请法警出示证据给宋晓明和梁建红看。
那张儿子被扎死后躺在站台上的照片,让梁建红失声痛哭:“儿啊,你死得好惨啊。”宋晓明低下了头,认可了这份证据,不再狡辩。
意想不到的一幕在法官让梁建红发表意见时发生了。她说:“看见他,我就像看见了自己的孩子。我儿子已经死了,即使把他枪毙了,我儿子也活不过来了。我就当行行好,能救他一命就救他一命吧。这样做我虽然觉得亏欠自己孩子,但判死刑,叫人家死了,我也接受不了。”梁建红边抹眼泪边说,她出人意料的表述,让在场的所有人先是震惊,继而泪如雨下。
“他能赔偿我当然最好,赔偿不了,我也认了!不要判他死刑,从轻判决吧,算是我给这个孩子帮个忙。我孩子是我生的、我养的,这件事我做主!”梁建红哭着说,眼神毅然决然。
那一刻,审判席上的法官们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泪水却还是流了下来,公诉人、辩护人都被梁建红感动得热泪盈眶。这样的场面在重大刑事案件的审判中前所未有。主持庭审的审判长贾连春揉了揉眼睛,缓缓地对宋晓明说:“这是一位善良、宽容的母亲对你说的话,你扎死人家的孩子,人家的母亲还在为你求情,她还有这样的胸怀……”宋晓明听见法官的话,泣不成声。
贾连春审判长接着说:“被害人家属这番宽容的表述,将是法官酌情考虑你量刑的因素之一!被害人家属提出了赔偿要求,你有什么财产可以赔偿吗?”
“我愿意卖血!卖血也要还债!”
庭审结束时,宋晓明“扑通”一声跪在梁建红面前,磕了三个响头。梁建红含泪说:“你要好好改造,出来重新做人啊……”宋晓明重重地点点头,哭着被法警带出了法庭。
三位法官走下法台,和公诉人依次握住了梁建红的手。贾连春审判长说:“我审案二十多年,第一次看见您这样宽容的家属。您让我敬佩!”
女法官郑文伟是本案主审法官,开庭后对宋晓明再次进行了教育。郑文伟告诉宋晓明:“你妈妈也来了,她现在就在法院外面!她很可能是为你求情来的!”宋晓明吃惊地瞪大了眼睛,泪水夺眶而出。
宋晓明哭着跟郑文伟说:“我没有想到被害人母亲会帮我求情,我也没有抱活的希望。从我懂事起,我就没有感受到亲情,从小我就不知道母亲是什么概念。每当我看见别人要回家,我都不知道哪是我的家。”
宋晓明哭诉完,郑文伟把宋晓明的母亲王莉请到了当事人休息室,听郑文伟向她转述梁建红当庭为宋晓明求情后,这位年近六十的母亲哭着说:“孩子出来以后,我就让他去给人家当儿子,咱欠人家的一条命,我见到人家一定给她磕个头!”
2008年7月14日,宋晓明杀人案终于要宣判了。当梁建红听到“造成亲生母亲养育了二十余载的儿子马跃被扎伤右肺、胃、肝而急性失血性休克死亡……”时,几次落泪。当听到民事诉讼原告人梁建红向法庭表示“宋晓明还年轻,我不要求严惩宋晓明,请求对宋晓明从轻处罚,让宋晓明有机会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时,所有敬佩的目光齐刷刷向梁建红注目。
最终法院从轻判处宋晓明有期徒刑12年。与以往的审判程序不同,法官在宣读完判决书后,审判长贾连春代表合议庭宣读了一份《法官判后寄语》,以表彰梁建红的宽容、善良。合议庭在庭后宣读法官寄语,是一种新的宣判模式,也是中国法院的第一次尝试。
听完判决后,坐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席上的梁建红双眼紧闭,一言不发。闭庭后,法官、公诉人、律师、记者纷纷主动为梁建红捐款。此时,王莉跑上前“扑通”一声跪在梁建红面前,从口袋里摸出一卷钱往梁建红手里塞。见此情景,梁建红拉起了王莉,两位母亲在法庭上哭成一团。在法官宣布将宋晓明带出法庭之前,宋晓明再次跪在地上,给梁建红磕了一个头,哭着说道:“对不起了,妈……您一定要好好保重身体,等我出来……”
在宋晓明接受判决的时候,他手中一直拿着一份自己写的《悔过书》,他在这份悔过书中写道:我来自一个破碎的家庭,失去了对亲情的信任,我不相信任何人,可是那位伟大的母亲,让我真正地懂了什么叫“爱”。我一定用我的余生去为您尽一个儿子的孝道。妈妈,我错了,请允许我再一次这样称呼您。在我今后的人生路上,将以您为榜样,用宽厚的胸怀对待社会,对待周围的每一个人。
宣判之后,当记者问梁建红能否认宋晓明当儿子时,她说:我不想要他这个儿子,看见他就会想起我死去的儿子,让我伤心,也让我恨他。我不求他回报,只希望他出狱后重新做人。
喊一声“妈妈”太沉重,当着亲娘的面宋晓明对着别人的母亲喊“妈妈”时,宋晓明的亲娘为什么让自己的孩子到了法庭上才第一次感受到亲情的温暖?而伤心欲绝的被害人母亲梁建红,她不需要报答,她已白发苍苍……
篇6
杏的父亲在娶杏的母亲之前就已经娶过一个女人了。那个女人在生下杏同父异母的哥哥不久之后,就生病过世了。于是杏的父亲又娶了杏的母亲。杏的母亲由于体弱多病,所以一连生了几个孩子都夭折了,这是杏的母亲一直的遗憾,也是杏的母亲对杏的父亲的一种愧疚。
后来杏的母亲又怀上了杏,可是在生杏的时候,由于难产,也就撒手人寰了,而杏却奇迹般的活了下来。这时杏同父异母的哥哥早已经长大成人,娶了媳妇成了家,分家另过了。
杏的父亲在杏的母亲过世以后,是又当爹的当娘的,抱着杏东家讨奶,西家讨奶喂,才把杏养的象个人样。其中不知遭了多少人的白眼,受了人家的多少冷语冷言。当然很多奶孩子的女人自然是很同情杏的父女俩的,大部分都把自己孩子的奶水分给杏吃。
当中也有人曾经劝杏的父亲把杏送人,但都被杏的父亲一口回绝了,说这是杏的母亲留下的唯一骨肉。当然还有人劝杏的父亲从新给杏找一个娘。但是杏的父亲认为自己一连找了两个女人都死了,所以总认为自己命硬,一连克死了两个女人,所以就不想再找了。再说又有多少女人能够象杏的母亲那样善良,对前妻所生的孩子视如己出,视若亲生呢!
而那些被介绍的女人一听杏的父亲带着个孩子,是个拖油瓶的,并且连娶的两个女人都死了,都认为杏的父亲克妻,也就没有了下文。
所以杏和父亲一直就相依为命,杏的父亲一把尿一把的,好不容易才把杏拉扯到了五岁。
可是在杏五岁时,杏的父亲参加了生产队修水库时,一场塌方事故,就夺去了杏父亲的生命。
杏同父异母的哥哥本来对父亲娶的继母就很反感,因此对继母生的杏就没有多少感情,加上又是个怕老婆的,因此杏同父异母的哥哥和嫂子在拿了父亲的抚恤金之后,也就对杏不闻不问了。嫂嫂是那个村子里出了名的惹不起,人人都惧怕三方,所以没有事情谁愿意出头去得罪。所以杏也就成为名副其实的孤儿了,饭是饱一顿饥一顿的,有一顿没一顿的,衣服破破烂烂,由于没有人管,整天脏兮兮的就象个小泥人,头发有如凌乱,就这样还要受哥哥嫂嫂的恶气。
后来杏的姨妈来杏所住的村子——清水塘,当看到杏生活的不像个人样,就请出生产队的干部找哥哥嫂嫂理论,在队干部的强硬干涉下,哥哥嫂嫂才逼迫拿出一半的抚恤金给了杏,看到杏无依无靠,也就把杏带到五里坡——自己家和自己的儿子鹏一起养活。
姨父是个老实巴交的庄稼人,对杏的介入没有多少异议。而且当杏收拾干净,焕然一新的时候,就露出了她的本来面目,原来是个长的眉清目秀的小女孩,心想,将来给鹏做个媳妇,不仅可以省去彩礼钱,而且自己家养的比较保险,因此不久和妻子商量,给两个孩子定下了娃娃亲。只是表哥鹏对杏的到来并不友好。因为姨妈家才鹏一个孩子,姨父姨母难免娇宠一些,对孩子是百依百顺,因而养成鹏语言傲慢,唯我独尊的性格,因此总是排斥杏。可是每每欺负杏的时候,只要被父母看见,就遭到训斥,而鹏总是认为是杏告嘴,越发排斥杏。
转眼,杏和表哥鹏都到了上学的年龄,可是姨妈家生活也不富裕,只能供一个孩子上学。杏很懂事的把机会让给了表哥鹏,这个一直是姨妈的心结。姨父就宽慰姨妈说:“上学不上学都是咱家的媳妇儿,况且女孩子不读书也没有什么,你不怕将来杏变成凤凰飞走了,我还怕呢!”说的姨妈都笑了。
表哥鹏读书倒是很用工,学习也蛮好的,后来就考起去了外地,再后来就在城里进了一个不错的单位。这个时候杏和表哥鹏都长大了,杏是出落的水灵灵的,一双明亮的大眼睛扑闪扑闪的,美丽动人,尤其是两条乌黑乌黑的大辫子更是羡慕死了那些大姑娘、小媳妇。而那些村里小伙子在路旁或村头遇到了杏都要有意无意的多看杏几眼,走远还再回头看,久久不愿离去。而这个时候杏总是低着头,能够避开就尽量避开。姨父和姨妈看看鹏和杏都到了结婚的年龄,看着和自己儿子差不多年龄的人都当爹了,也想抱孙子了,于是就写信催儿子回家和杏成婚。
可是鹏并不那么想,鹏一心想在城里安家,找个城里的女人,杏再怎么好,也是个大字不识的农村妇女,如果和杏结婚,娶一个土里土气的农村女人,怎么带得出去,岂不是要被城里人笑掉大牙。于是对于父母的催促总是推三阻四的,婚事也就一拖再拖。
后来父母借口生病才把鹏从外地骗了回家跟杏成婚,可是在结婚的当天晚上鹏就连夜逃婚了,从此杳无音信。
又过了几年,杏的姨父姨母看儿子还是没有音信,只有劝杏改嫁了。这个时候村子和杏差不多年龄的姑娘都出嫁了。起初杏不答应,说是要好好孝敬姨父姨母,报答姨父姨母的养育之恩。但是姨父姨母说,也许我们当初都错了,看起来你和鹏真的是有缘无分。你不改嫁,鹏就不会回家,趁我们现在身体还是硬朗,你还是从新另外找个人吧!杏想想也是,也许自己真的和鹏没有夫妻的缘分吧!
这时恰巧杏的姑娘伴回娘家——一个嫁在邻县的姑娘,现在都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了,来看杏,杏的姨父姨母就对那个姑娘说起杏和鹏的事情。
那个姑娘道:“你们不说,我倒想不起来,你们这一提,我倒想起来了,我们那里恰巧有一个小伙子叫明,长的还有些象鹏,只有一个娘,娘俩过日子。小伙子在我们那里的镇上打临工。”
这一说,杏倒有一些心动了。于是在那个姑娘回家的时候,姨父姨母就催促杏跟那姑娘去一趟,先看看。杏去的时候,明不在家。开门迎接杏她们的是一个眼睛不得力、手脚不灵便的老太太——明的母亲。当杏跨入了明的家里,抬头一看,家徒四壁,凌乱不堪,一个比较贫苦的家庭。
那姑娘对杏作了介绍,也对明的母亲说明了来意,明的母亲看见了杏长的有模有样,心里欢喜异常。
进门的时候,就看见堂屋里悬挂着明的照片,那姑娘说的不假,果然和鹏长的很象,心了就有了三分的愿意。没说几句话,就动手收拾,托人告诉姨父姨母一声,暂住在明的家里整理这个家,山里人倒是没有那么多的忌讳,所以杏住在明家倒也没有遭到非议,才几天的功夫就收拾的干干净净,井井有条,使整个小屋呈现了一定的生机。明的母亲看杏模样尚在其次,并且性情很好,大大方方,柔声细语,手脚利索,什么活计都出得了手,犹其是女红,绣的花鲜灵活现,才几天,村里的大姑娘,小媳妇就来找杏请求赐教。心里越发喜欢,认定了杏作自己儿媳妇。可是带信给明,明就是不回家。而杏看看已是一月有余,明还是不露面,心想大概是自己一厢情愿吧,只有安慰了明的母亲几句,告辞回到了五里坡——姨父姨母的家里。而明的母亲也说不清是什么原因,也想大概杏和自己的儿子没有缘分吧!也只能依依不舍的让杏走了。原来明在镇上早已打探得杏原来是有婚约的,而且是军婚,根本没有解出,因此就躲着不见杏。
杏在回到姨父姨母那里越发心灰意冷,不久,就由亲戚介绍答应了坝区的一户人家了。这个时候,姨父姨母几经辗转,到处托人打听终于找到儿子大鹏。于是叫他回家解出婚约。鹏才答应回了家和杏解出婚约,让杏从新出嫁。
原来鹏在城里混的不错,曾得到一个老领导的器重和赏识,老领导的千金也对鹏暗生情愫,于是和老领导的千金谈起了恋爱,想着能够攀上高枝,就把他曾经和杏有婚约的事隐瞒了下来,当然也不敢告诉他父母了,因为他的父亲曾经不止一次的的告诉他,城市里的姑娘靠不住,不如咱山里人的姑娘本分、实在,那才是过日子的女人。可是由于和杏解出婚姻的消息不胫而走,老领导极其鄙视鹏的为人,渐渐就疏远了鹏,而老领导的女儿认为鹏欺骗了她,就和鹏分手了。
鹏因有几分才,平时就侍才傲物,目中无人,因为有老领导的庇护,那些人就巴结他,现在看见鹏失去了老领导这座靠山,也就见风使舵,还添油加醋,添枝加叶的说鹏一些不然的话,弄得人们都骂他是陈世美。
那个时候正是火红的年代,运动的时代,无论是一句话还是一件事可以让你一步登天,也可以让你跌到深渊去。运动来运动去,鹏就变成了投机分子,被下放回了乡。山村人是朴实的,他们原谅了鹏。可是鹏回到了家乡,什么都不会干,生产队有一窝羊,队长就把羊交给了鹏放养。
这样又过了几年,鹏已经三十好几了,当然和鹏一般年龄的姑娘都嫁完了。鹏的父母为鹏的婚事很是作急,可是没有办法。事有凑巧,在鹏和杏结婚的那天晚上,邻居家生下了一个女婴,由于女婴的左边脸上长着一块暗红色的胎记,更不幸的是这块胎记随着姑娘年龄的增长而长大,不单影响了姑娘的容貌,而且据人们所说非大富大贵,因此同龄的小伙子都没有人肯娶那个女孩,看看已经到了出嫁的年龄,那个女孩父母也是干作急,没办法。到了这个时候,杏的姨父姨妈为了传宗接代,也就顾不得什么了,在得到儿子的同意后,就托媒人去女方家说,也许是缘分吧,一说就成,一来二去就结婚生子过起了自己的日子去了。因为这时的鹏已经被生活磨掉了棱角,已经没有了好高骛远的宏伟目标和远大理想了。终日以酒为伴,整天一个酒葫芦;每天与羊为伍,有什么心事就对羊说,而对人却是不大理采。而羊也好象听得懂他的话似的。因此他对羊的感情比对人还深,在他的精心饲养下,那些个羊一只只是长的膘肥体壮。
杏在嫁到坝区的两年时间里,就生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儿子,起名为春,夫唱妇随,虽然谈不上有多少感情,一家人生活倒也算是风平浪静。可是好景不长,在儿子10岁的那年,丈夫在一场车祸中出了意外命丧黄泉,留下了母子两个,好在杏是一个坚强的女人,拒绝说媒人的好意,硬是一个人把儿子独自拉扯大。
再说明在杏结婚不久之后,也找到自己中意的姑娘结婚了,不久妻子也生下了一个女儿花。
杏的儿子——春长大之后,加入了一个建筑公司的承包队,盖房子盖到花的家乡。春看见花的第一眼,一时间就不能忘怀了,因为她好像一个人,就是说不清她究竟象谁,后来回家看见了母亲,才知道花儿容貌原来有几分颇视母亲,再看看母亲年轻时候的照片,越发象了,因而更是喜欢上了。再去的时候,总是有意无意的打听花,再回家的时候就对杏说自己喜欢上了一个姑娘。一起来的同伴看春对花有意思,也是竭尽全力撮合春与花儿,并且在回到家乡的时候就对春的母亲游说。杏倒是很开通,说是“只要儿子喜欢的母亲就喜欢”因为春在此之前已经拒绝了好几家姑娘了,心想这也许是儿子的缘分到了吧。后来见了花儿,果然如儿子所说,姑娘有几分自己年轻时的影子,就喜欢上了,随便问了一些姑娘家的家庭情况,就决定了,继而因而两家就下定了,不久就结婚了。
明的家乡原来叫背阴崖,一年间难得看见几回太阳,一天时间只有太阳西下落山的时候才看得见太阳,后来政府勒令搬迁,村子就搬了地方,并且起名叫向阳村,因此当杏问及是那个村子的姑娘时,春告诉是向阳村的了。当问及姑娘父母时,春告诉的是父母的大名,而当初那个姑娘告诉杏的则是小名,当见了面杏对明也没有了印象,因为当初看见毕竟是照片,而由于过去了好多年,明的容貌也发生了变化,明当然没有见过年轻时的杏了,花儿的母亲与整件事没有关系,所以两家直到联姻都不知道。
篇7
大义母亲梁建红的宽厚博爱感动了法庭内外,但令人慨叹的是.在父亲毒打、母亲远嫁、奶奶冷漠的环境下长大的宋晓明,在几乎所有亲人远离之后,却在法庭上找到了来自被害人母亲的特殊亲情。
凶案现场,两种亲情纠结下的血案
2008年1月8日18时,北京市海淀区杏石口路北侧西平庄公交车站,22岁的河北小伙子宋晓明跟马跃争吵起来。马跃是北京一家保安公司的业务经理,宋晓明从老家到北京后一直跟随同乡马跃做保安,但马跃欠了宋晓明560元工钱。宋晓明要过多次,马跃不给。宋晓明想回家过年看望病重的奶奶而拿不到工钱,他没法回去。宋晓明听说马跃也要趁过年回老家结婚,他气不过。凭什么你有钱结婚却没钱发工资?宋晓明买了一把刀来找马跃。
两人争执起来,宋晓明抽出刀朝着马跃捅去,马跃捂着血流如注的胸口躺倒在站台上。宋晓明冲上去用手按住了马跃的伤口,哭喊着央求路人说:“谁有手机?借我打个120,我扎人了。”一位路人拿出手机,宋晓明拨打了120急救电话。
在等待救护车的时候,马跃静静地死在了宋晓明的怀里。一位路人拨打了110电话报警。救护车没到的时候,警察赶来了。宋晓明感到了恐惧和绝望,但转而又有些释然。杀人偿命也没什么,反正自己在这个世界上也没得到什么亲情,没有什么可以牵挂的人。到派出所后,宋晓明坦然认罪,希望尽快开庭审判,以求速死。
宋晓明不知道的是,当他杀人的消息传回家乡时,他年近6旬已经改嫁他乡的母亲王莉,坐着长途客车凌晨3点赶到北京第一中级法院。通过王莉的讲述,女法官郑文伟了解到宋晓明痛楚的人生经历。
王莉由父母做主嫁给了宋晓明的爸爸,结婚后生下了一个女儿和两个儿子,在宋晓明3岁的时候王莉怀了小儿子,也是这一年王莉受不了丈夫毒打而离婚。
王莉带着两个儿子嫁给了一个比自己大12岁的农夫。但王莉改嫁后境况不好,宋晓明9岁时被送回到爸爸身边,宋晓明经常遭到爸爸打骂,他觉得被亲生母亲抛弃了。2003年父亲去世,宋晓明想跟母亲一起生活,又怕跟继父在一起人家瞧不起,而奶奶听说他去找母亲了,又坚决不让宋晓明进家门。进退两难之间,17岁的宋晓明割腕自杀,最后宋晓明被送到当地医院救活后,宋晓明的手留下了后遗症,一直不能负重。
之后,得不到任何亲情温暖的宋晓明开始外出打工,先是在邯郸一个饭馆给人家刷碗,2006年后又来到北京,跟着老乡马跃干保安,直到因为讨要工钱杀死马跃。
杀人偿命,难解中年丧子之痛
2008年1月9日上午,马跃的母亲梁建红和丈夫、女儿赶到北京。当在殡仪馆拉开冰柜看到儿子被解剖过的尸体静静地躺在那里时,梁建红万箭穿心,她放声痛哭。那一刻,梁建红恨不得千刀万剐杀人凶手。丈夫和女儿也哭红了双眼,他们咬牙切齿地说:“一定要让凶手偿命!”
2008年1月10日早上醒来,梁建红看了一眼镜子中的自己,她大吃一惊,原来乌黑的头发一夜之间花白了大半。这天上午,梁建红见到了还有10天就要成为自己儿媳的苗青。此时苗青已经有了两三个月的身孕,梁建红苦苦地哀求苗青“一定要把孩子生下来,给老马家留个香火。”苗青最终答应老人把孩子生下来。当天,苗青被赶来北京的父母带回了河北老家。
想想苗青能够给老马家留个后人,梁建红冰冷的心开始有了些许的温暖。这天下午,梁建红在北京市海淀区四季青派出所,当得知宋晓明杀人后立即打了120求救时,她觉得杀人的宋晓明还有点良心。这个善良的老人对警察说:“既然我的孩子已经死了,改变不了,就让他们赶紧找律师救自己孩子吧。”梁建红的一番话,让警官们错愕不已。
“他把我们孩子打死了,你还要救他?一定要他偿命!”丈夫老马接受不了,在派出所里跟梁建红争吵起来。“常言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他死了咱孩子也活不过来。”梁建红含泪开导着丈夫:她的善良和宽容让在场的人都落泪了。老马渐渐平静了下来,不再作声。
2008年的春节,大年夜苗青打来电话,拜完年苗青说:“阿姨,我对不起您,我把孩子做了。”梁建红手握电话泪流满面,她和老马抱头痛哭后,梁建红安慰丈夫说:“咱要理解孩子,她要是我亲闺女,我也不乐意让她不结婚就生个孩子。”
磕头谢恩,大义母亲为杀子仇人求情
2008年6月26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宋晓明杀人案。亲友们送梁建红的时候,纷纷说:“咱啥也不要了,就要求法院把凶手枪毙了,抵咱孩子的命!”而梁建红劝慰亲友说:“枪毙他100次也换不回我儿子的命,做人何必以牙还牙以血还血呢。”
开始的时候,宋晓明还对杀人的事实进行回避。但庭审过程中,意想不到的一幕在法官让梁建红发表意见时发生了。她说:“我儿子已经死了,即使把他枪毙了,我儿子也活不过来了。我就当行行好,能救他一命就救他一命吧。这样做我虽然觉得亏欠自己孩子,但判死刑,叫人家死了,我也接受不了。”梁建红出人意料的表述,让在场的所有人先是震惊,继而泪如雨下。
“他能赔偿我当然最好,赔偿不了,我也认了!不要判他死刑,从轻判决吧,算是我给这个孩子帮个忙。我孩子是我生的、我养的,这件事我做主!”梁建红哭着说,眼神毅然决然。
法官、公诉人、辩护人都被梁建红感动得热泪盈眶。这样的场面在重大刑事案件的审判中前所未有。主持庭审的审判长贾连春对宋晓明说:“这是一位善良、宽容的母亲对你说的话,你扎死人家的孩子,人家的母亲还在为你求情,她还有这样的胸怀……”宋晓明此时泣不成声。
贾连春审判长接着说:“被害人家属这番宽容的表述,将是法官酌情考虑你量刑的因素之一!你有什么财产可以赔偿吗?”宋晓明立刻哭着哀求:“我愿意卖血!卖血也要还债!”
庭审结束时,宋晓明“扑通”一声跪在梁建红面前,“嗵嗵”磕了三个响头。粱建红含泪说:“你要好好改造,出来重新做人啊……”宋晓明重重地点点头,哭着被法警带出了法庭。
2008年7月14日,法院从轻判处宋晓明有期徒刑12年。与以往的审判程序不同,法官在宣读完判决书后,审判长贾连春代表合议庭宣读了一份《法官判后寄语》,以表彰梁建红的宽容、善良。合议庭在庭后宣读法官寄语,是一种新的宣判模式,也是中国法院第一次进行尝
试。
听完判决后,宋晓明的母亲王莉跑上前“扑通”一声跪在梁建红面前,从口袋里摸出一卷钱往梁建红手里塞。见此情景,梁建红拉起了王莉,两位母亲在法庭上哭成一团。
不求报答,久违的亲情感天动地
审判长贾连春庭后表示,轻判的重要因素是梁建红替宋晓明求情。梁建红不念丧子之痛,没有获得任何利益,也没有表示任何需求,替宋晓明求情完全是义举,法庭为弘扬高尚道德情操,采纳了梁建红的意见。“如果梁建红不求情,宋晓明绝对不止只判12年。”贾连春说。
旁听席上的王莉站在宋晓明身后泣不成声地说:“感谢这位伟大的母亲这样对待我的儿子,给我儿子第二次生命。我对儿子没有教育好,儿子犯罪是我母亲没有做好,我是第一个犯人……”随后王莉哭着对宋晓明说:“明儿啊,你好好做人,出来后好好孝敬这位伟大的母亲。妈妈不知道还能不能活到你出来那一天?你好好改造早日回来……”
在法官宣布将宋晓明带出法庭之前,宋晓明再次“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给梁建红磕了一个头,哭着说道:“对不起了,妈……您一定要好好保重身体,等我出来……”
“我对他也是有仇有恨。”当法官建议梁建红谈一下求情想法时,她站起来哭了,说:“希望宋晓明好好改造,别的俺也不会说啥了……”
在宋晓明接受判决的时候,他手中一直拿着一份自己写的《悔过书》,他在这份悔过书中写道:我来自一个破碎的家庭,失去了对亲情的信任,我不相信任何人,可是那位伟大的母亲,让我真正懂得了什么叫“爱”。我一定用我的余生去为您尽一个儿子的孝道。妈妈,我错了,请允许我再一次这样称呼您。在我今后的人生路上,将以您为榜样,用宽厚的胸怀对待社会。对待周围的每一个人。
宣判之后,当记者问到能否认宋晓明当儿子时,梁建红说:我不想要他这个儿子,我不求他回报,只希望他出狱后重新做人。
篇8
痴迷网络辍工辍学
1991年3月12日,李海波出生于湖南省永州市道县的一个农民家庭。在李海波两岁那年,父亲不幸去世,一家人的生活更加贫苦了。除了生活上的不如意,李海波还是先天斗鸡眼,这样的外貌让他从小就被伙伴们歧视嘲笑,性格渐渐变得内向而自卑。
2004年,年仅13岁的李海波就辍学了,他跟随母亲来到广东省惠州市一家鞋厂打工。
刚开始工作的李海波,十分乖巧和听话。在鞋厂工作每个月工资很低,但李海波月月收入都会全数上交给母亲,由母亲来保管。而他平时不抽烟不喝酒,除了上班就是回家。母亲陈春菊对这个儿子很是放心。
然而,繁华的都市很快吸引了李海波,随着他一天天长大懂事,开始进入了青春叛逆期。他也学着年纪相仿的工友,开始注重打扮,开始偷偷学起了抽烟,甚至开始去网吧上网。
很快,李海波就被网络的虚幻世界所吸引,并沉溺其中不可自拔。随着开销的增大,李海波的工资不再上交给母亲了。他每天一下班就钻进网吧,有时甚至通宵不回家,常常上班没精神,老是因为迟到被罚款。这一切变化,粗心的陈春菊并没有在意。
2007年6月的一天,李海波下班后在一家饰品店见到了一名漂亮女孩,青春萌动的他顿时觉得心怦怦直跳。当他鼓起勇气上前搭讪时,对方露出一副不屑的神情,也不愿意透露自己的联系方式。李海波碰了一鼻子灰。
第二天中午,休假的李海波如往常一样,迫不及待地溜进网吧上网。而此时网吧座位所剩无几,李海波找了个就近的空位落座。旁边一名穿着白色裙子的少女很快引起了李海波的注意,这不正是昨天那名女孩吗?!一阵窃喜后,李海波决定先按兵不动。
既然对方不愿向自己透露个人信息,何不换种方式结识对方。李海波偷偷看到了女孩登录在电脑上的QQ号码,然后加她为好友,就这样通过QQ同女孩聊了起来。两人聊天中,他得知女孩叫李晶,比自己小一岁,在本地一所初中读初二。
两人在QQ上相谈甚欢,但李海波并未告诉她,自己就坐在她身边。随着聊天的深入,李海波得知李晶也非常爱上网,和自己兴趣相投。不过她每次只能偷偷跑来网吧,而且因为上网开销,零花钱常常不够用。
“以后你只要想上网,尽管找我,我虽然也是学生,但父母开了家工厂,不愁钱花。”李海波说。
“我还真没遇到过钱多得花不完的人,而且对一个素未谋面的陌生女孩如此大方。”
“不!我已经见到你了,而且还喜欢上你了……”
就这样,两人从网上回到现实中,李海波趁机给李晶买来很多零食讨好她。临近傍晚,两人竞到了依依不社的地步。这时,李海波突然提出了开房的要求,没想到李晶并没有反对。就在当天晚上,两名未成年的“90后”在网吧附近一家简陋的旅馆里偷尝了禁果。
从此,两个懵懂少年更是一发不可收拾,李海波经常不去上班,李晶也经常旷课,两人成天腻在一起开房约会,难舍难分。李晶的父母接到老师关于孩子旷课的电话后,很快在网吧里找到了正在上网的李晶和李海波。李晶的父亲十分气愤,在网吧当着所有人的面,对李晶和李海波就是一顿暴打。这时李晶极力护着李海波,让李海波乘机逃出网吧。
陈春菊却完全不清楚李海波在外面的一切。她一直认为李海波是个好孩子,不会闯祸惹事。
很快,李海波收敛了几天之后,又和李晶联系上了,两人换了一家网吧继续上网。李海波担心李晶回家会挨打,李晶却安慰他说:“大不了就是揍一顿,就算挨打也要和你在一起。”
2007年7月中旬,李晶在又一次挨了父亲一顿毒打后,她索性拿了几件衣服,跑出来找李海波说:“亲爱的,我不想再回家了,只想天天和你呆在一起。”热恋中的李海波正想和李晶长相厮守,于是两人便商量一起在外面租房同居。
可是,李海波自从迷恋上网之后,便成了月光族,每个月根本没有多余的钱。李海波只好找母亲要钱。陈春菊对这个独子向来宠爱有加,也没有问具体的原因,便把李海波之前交给她的工资拿出来还给了他。
拿到钱后,李海波在工厂附近租了一间民房,和李晶过起了同居生活。李晶也不再回家和去学校上课了。李海波为了陪李晶,索性也辞掉了鞋厂的工作。
得知李海波辞职了,陈春菊这才知道儿子居然和一个小女孩在外面同居了。可当她找到李海波劝说时,李海波丝毫不把母亲放在眼里,让陈春菊一点办法也没有。
稚气少年当上父母
2007年12月初,李晶突然感觉到恶心、作呕,但两个小恋人并没放在心上。直到李晶的肚子渐渐隆起,李海波才担心女友是不是怀孕了。两人赶到医院检查,发现李晶已经怀孕两个多月了,医生建议如果不打算要孩子,最好尽快打掉。
突如其来的“惊喜”让这两个"90后”一时乱了方寸。李海波清楚,自己和李晶都没有工作,每个月开销就靠着自己以前的积蓄,几个月下来,已经捉襟见肘。况且,他们从来没有想过要孩子,他们只想在一起卿卿我我,一起上网消遣。
“孩子怎么办?要不打掉吧。”李海波想了想就做出了决定。李晶听了连连点头。
。
就在两人商量着第二天去医院打掉孩子时,当晚正巧陈春菊来看李海波。而李晶随手扔在桌子上的病历本被陈春菊看到了,在她的逼问之下,李海波只得承认李晶怀孕的事实。
陈春菊觉得这两个孩子小小年纪就同居太不懂事了,但如今生米已经煮成了熟饭,也无可奈何。她转而想到,李晶长相也算标致,既然现在有了身孕,不如顺水推舟让他们结婚,并把孩子生下来。
“孩子你们坚决不能打,不然以后后悔都来不及,你们先回湖南老家做好当父母的准备吧……”陈春菊决定要两个孩子将孙子生下来,并交待李晶回老家后安心养胎,要李海波好好照顾李晶,而一切安胎和生产费用都由自己来承担。
突然就要当妈妈了,李晶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在离开惠州之前,她还是想到了父母,给父母打了电话。然而,李晶的父母接到电话后,又是对她一阵责骂。李晶挂断了电话后,决心和李海波一起回湖南道县老家生孩子。
2008年春节,在陈春菊的安排下,李海波带着李晶回到了湖南老家安心养胎,为新生命的降临做准备。
可当李海波和李晶回到湖南老家后,才感觉根本不适应这样的环境。李海波的家在农村,附近没有网吧可以上网,这对于习惯一天到晚都泡在网上的两人来说,日子突然变得索然无
味。后来,李晶只得挺着大肚子和李海波赶到数十公里外的县城上网。只要缺钱花了,李海波就会打电话向远在惠州的母亲要钱。
2008年9月6日,李晶顺利产下了一名男婴。孙子出生了,陈春菊喜出望外,从惠州赶回来照顾正在坐月子的儿媳妇。可是两个孩子却没有一点为人父母的样子,李海波每天照常不误地去县城上网,照顾孩子全由母亲操劳。而李晶更是月子还没坐完,就重返网吧酣战,一点不把刚生的孩子当回事儿。
就这样,陈春菊除了要照顾一家三口的日常生活,还要照顾刚出生的孙子,生活一片混乱。而全家老少此时都没有工作,就靠陈春菊过去在鞋厂打工的积蓄维持生活,很快就弹尽粮绝了。
两个月后,为了生计,李海波和李晶打算再去广东打工,把孩子丢给母亲照顾。小两口来到了广东东莞后,李海波开始打工赚钱,靠着微薄收入度日。两人依然泡在网吧里,从不寄一分钱回家。
2009年3月中旬,李晶被查出再次怀孕了。李晶想打掉孩子,可是此时两个人却没有多余的钱去医院里做流产手术。李海波想到了李晶在广东的父母,要李晶找家里要钱。可是自从上次和李海波回老家时被家人骂了一顿之后,李晶再没有和家人联系,她不敢给父母打电话,更不敢把自己怀孕的消息告诉父母。
1000元的手术费,让小两口为难了。随着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李晶的肚子越来越大,到2009年12月16日这天,李晶肚子痛疼难忍,而李海波根本拿不出钱送李晶去医院生产。最终,在出租房里的床上,李晶受尽痛苦将孩子生了下来。家里已经有个男孩,如今又生了个女儿,这让这对小两口感到茫然无措。
生了孩子之后的李晶,急需要补充营养,嗷嗷待哺的婴儿也需要花钱。李海波的工资根本无力负担这样的开销。看着刚出生的孩子在自己怀里不停地啼哭,李海波被烦得整天茶饭不思。
李海波经过一番苦思冥想,忽然想到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他对李晶说:“反正这孩子咱们也养不活了,不如送给有需要的人家吧,然后向他们要点补偿费就是了。”李晶想到自己可以不用带孩子了,还能有补偿费拿,便爽决地点头同意了。
生子卖子当成财路
随后,李海波抱着孩子在街道上四处找人打听,问哪家需要领养孩子。经过几天的询问,李海波打听到,东莞厚街上有一对夫妻因为长年没有孩子,想收养一个健康、活泼的孩子。李海波立即找到了那对夫妻,并和他们商量好了补偿费。最后,李海波从这对夫妻手中拿到了3000元补偿费,将刚出生才几天的孩子卖掉了。
当李海波拿着用孩子换来的3000元钱赶回出租房时,小两口兴奋得抱在了一起,他们从来没有一次得过这么多钱。李海波和李晶首先想到的就是用这些钱去好好吃一顿。吃完之后,两人又泡在网吧,李海波也再次过上了不用上班的日子。
李海波和李晶整天泡在网吧,玩累了就回出租房里睡觉,醒来后又上网吧继续玩。很快,他们卖孩子得到的3000元被挥霍一空。而在老家带孙子的陈春菊,见李海波和女友出去打工都一年了,却没有寄一分钱回家,她只好让他俩回家带孩子,自己出来打工养蒙。
2010年2月,李海波和李晶回到了湖南的家里。因嫌带孩子妨碍自己上网,两人又辗转把儿子送到江永县江圩镇的舅舅家里寄养,随后继续过着好吃懒做的生活,每个月靠着陈春菊外出打工赚来的几百元度日。
李海波和李晶花钱大手大脚,几百元钱常常用不到月底就没有了。李海波就给母亲打电话,催促她寄钱回家。每当钱到手后,两人就去泡网吧、买衣服。有时候钱花光了,李海波和李晶就去亲戚朋友家蹭饭。
渐渐地,亲戚们对这对年纪轻轻却不肯做事的“90后”感到叹息和鄙视。有亲戚实在看不过去了,打电话劝陈春菊不要再惯着两个孩子。得知儿子如此不争气,陈春菊伤心欲绝,干脆不再寄钱回家了。这下李海波和李晶慌神了,没有母亲每月寄来的生活费,他们怎么生活呢?
2010年7月,李晶发现自己又怀孕了。这次小两口却没有心慌意乱,反而一阵窃喜,想到财神又在向自己招手,李海波和李晶觉得宽裕的日子又要来了。可是从怀孕到生产还要一段日子,这些天,没有母亲的支持怎么度过呢?两个人心照不宣地想到了寄养在舅舅家里的亲生儿子。
2011年2月初,李海波和李晶前往舅舅家里接儿子。他们带着儿子从上江圩镇一路走到江永县城,像做第一笔买卖那样边走边问,碰运气,看能不能把孩子卖出去。当他们打听到江永县城的一家旅馆时,旅馆老板一看是两个稚气未脱的孩子,就答应帮他们找人收养。当天下午,他们就以3万元将儿子卖给了一对中年夫妇。
随后,李海波和李晶拿着用儿子换来的3万元钱兴高采烈地来到了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淡水镇的一家医院附近,租了一间房子安顿下来,一边挥霍着3万元钱,一边等待下一个孩子的降生。他们不敢回湖南老家,也不敢给母亲打电话,怕母亲问起孙子来没办法交待。
4月中旬,李晶在惠阳区人民医院产下了一名健康的男婴。待生下孩子后,两人将孩子抱回出租房里,又开始寻找买家。最终,刚出生几天的孩子以7000元卖给了一名陌生人。
不料,李晶刚出月子,陈春菊的一个电话就让她和李海波乱了阵脚。
“你们把孩子带到哪里去了?舅舅都给我说了,你们的电话也一直打不通,我马上要见到孩子!”2011年5月末,陈春菊在得知儿媳和儿子带着孙子一直未回家后,便火速赶回了家。好不容易儿子接了电话,她迫不及待地问起孙子的现状。
一个大活人突然不见了,李海波也难于向母亲解释,最后只得答应马上回湖南老家。
6月初,李海波和李晶赶回了湖南老家。当母亲问起3岁的儿子时,他们闭口不答。
6月15日,感觉情况不妙的陈春菊带着儿子和儿媳直奔江永县公安局报案。办案民警当即对李海波和李晶进行讯问,发现他们均没到结婚年龄,也无结婚登记。当问到孩子的下落时,小两口吱吱唔唔,最后终于承认儿子被卖掉了。更令民警吃惊的是,他们随后又交待了先后共贩卖自己3个亲生孩子的事实。当小两口得知自己因贩卖儿童罪面临刑事拘留时,他们一脸茫然。随后,李海波和李晶被刑事拘留。
篇9
“我的肝应该适合,我马上回来……”儿子在得知母亲的病情恶化后,毫不犹豫地表示要捐肝救母。
儿子的大学妈妈的苦难,命运峡谷哟大爱轮回
母亲舍命生下龙凤胎
陈雪梅和丈夫彭慧都在广州一家保险公司工作。忙碌的工作,让年过三十的陈雪梅不知不觉步入了高龄产妇之列。
1989年春节时,彭慧老看到妻子捂着嘴巴,急冲冲地跑到卫生间里呕吐,便预感有喜事发生。当他带妻子到医院里检查,陈雪梅果然怀孕了。而更让人惊喜的是,陈雪梅怀的是一对双胞胎。好消息传开后,同事和朋友们对此都羡慕不已。
随着临产期一天天接近,即将为人父母的彭慧夫妻俩更是小心翼翼,彭慧隔三差五便带妻子去医院检查,生怕出什么差错。随着胎儿渐渐成形,医生难掩惊喜地告诉彭慧:“你妻子怀的可是一对龙凤胎,各项指标都正常,只需要回家好好养胎。”
回到家后,彭慧每天更加精心地照顾着妻子,期盼着新生命的降临。夫妻俩常会坐在一起,商量着给龙凤胎取什么名字、该顺产还是剖腹产等细节问题。彭慧希望妻子能剖腹产,毕竟是双胞胎,妻子又是高龄孕妇,顺产会有一定的难度。但陈雪梅坚持要顺产,因为她听说顺产的孩子会更健康,也会和妈妈更亲近一些。就在夫妻俩为生产方式争辩时,临产征兆很快就出现了。
一天,在医院待产的陈雪梅突然感觉肚子剧烈疼痛。眼看孩子就要出生了,医生赶紧将陈雪梅送进产房。可是生孩子远没有陈雪梅想象的那样顺利,剧烈的疼痛让陈雪梅撕心裂肺地哇哇大叫,额头渗出大颗的汗珠。可是不管她怎么用力,孩子还是没能生下来。随着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陈雪梅陷入了难产的困境。
彭慧听到妻子在产房内传来的惨叫声,焦急地来回踱步,他从来没有如此担心和紧张过。
“如果孕妇难产严重,最后可能会殃及母子平安,还是剖腹产吧!”医生找到彭慧商量。
“剖腹产我倒没有意见,可雪梅她不愿意……”让彭慧意外的是,当妻子得知顺产可能会让孩子有生命危险后,她爽快同意剖腹产。
两个小时后,随着两个婴儿的啼哭声,彭慧悬着的心终于落地了。“我做爸爸了。”彭慧激动得热泪盈眶,开心得像个孩子一样对身边的人大声说道。
然而,当陈雪梅咬紧牙关挺过时,痛苦还远远没有结束。对于一个正常产妇来说,生完孩子后,子宫会自然收缩,可是陈雪梅生产后子宫却一直没有收缩,而且还大量出血。医院立即对她进行手术抢救,用尽各种方法,也无法遏阻子宫下段活动性出血。此时陈雪梅已经进入休克状态。
呆在产房外的彭慧,刚经历当爸爸的喜悦,此时又听到妻子大出血的消息,一时急得不知所措,他只得恳求医生全力抢救妻子的生命。医生告诉彭慧,这种情况下,为了救陈雪梅,只能切除子宫。彭慧根本没有心理准备,他没想到严重到要切除子宫的程度,可是时间不等人,为了保住妻子的性命,彭慧只得颤抖着在手术同意书上签了字。
好在经过5个多小时的手术后,陈雪梅付出了失去子宫的代价,持续性出血得到控制。陈雪梅终于转危为安。
“雪梅,这下总算你们母子平安了,快醒来吧,孩子还等着你取名字呢……”当医生将陈雪梅从手术室转移到病房后,彭慧流着眼泪呼唤妻子。两个新生命可是妻子用沉重的代价换来的。
陈雪梅苏醒过来时,已经是当天傍晚了。
“孩子呢?我要看看他们……”妻子虚弱的声音,让守在一旁的彭慧突然回过神来,自己几个小时来竟然忘了去照顾盼望已久的孩子!这时,他赶紧让护士将两个小孩子抱到妻子面前,算是一家人第一次见面。
产后第二天,彭慧见妻子病情已稳定,才试探着和她聊起子宫被切除的残酷现实。让彭慧意外的是,妻子并没有为此而悲伤。
“切了就切了吧,反正有两个孩子了,对生活也没多大影响。”陈雪梅反而安慰起彭慧来。
有了两个新生命的陪伴,初为人母的陈雪梅感到十分幸福和自豪。看着两个孩子酣睡的可爱样子,觉得自己所经历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陈雪梅和丈夫给儿子取名叫彭斯,女儿取名叫彭隽。希望这两个倍显洋气的名字,会让孩子们的未来不平凡。对于这两个得来不易的小生命,陈雪梅更是分外小心的呵护。而她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却少了几分照顾。
在医院住了两周后,陈雪梅回到家里调养虚弱的身体。
辛苦供出一个留学生
要独自面对两个刚刚出生的婴儿,刚开始,初为人母的陈雪梅常常手忙脚乱。从把尿到喂奶,两个孩子的哭声从没消停过。彭慧原本考虑到妻子身体虚弱,想用奶粉把两个孩子喂大。可陈雪梅说什么也不愿意,认为母乳不可替代,用母乳喂养孩子对其身体和智力都有好处。不得已,彭慧只好同意了妻子的决定。
然而,随着两个孩子渐渐长大,陈雪梅的奶水便出现了严重不足,她只得想尽办法催奶,连一些偏方也用上了。
“要不我们还是给孩子喂奶粉吧,你看那些吃奶粉长大的孩子也很健康啊!”彭慧心疼地劝妻子说。
“那怎么行,孩子是我的命根子,再难我也会把他们喂大。”后来,如陈雪梅的承诺,两个孩子一直由母乳喂养。
当彭斯和彭隽快满1岁时,陈雪梅才从噩梦般的催奶生活中走出来。想到两个孩子将来的开销很大,陈雪梅不得不将孩子交给婆婆照顾,自己则回去上班。
彭斯和妹妹都到了上小学的年龄。两个孩子同在一个班级读书,会相互比较成绩,没想到正是有了这种竞争,两个孩子的成绩从一年级开始就特别好,这也让陈雪梅和丈夫工作起来更有劲了。
要好的同事总是和陈雪梅打趣说:“当妈妈有那么幸福吗?”陈雪梅会骄傲地回答:“谁让他们是我用生命换来的呢!”
眼看着两个孩子一天天长大,陈雪梅却在生活中逐渐感觉到乏力、头晕等不良征兆。同事和家人也觉得她脸色变得越来越差,像似病人一般。陈雪梅刚开始以为是自己工作太劳累而已,并没有太在意。直到一次体检,将她的生活彻底改变。
陈雪梅被查出患上了丙肝。丈夫劝她到医院好好治疗,但陈雪梅却觉得自己并没有什么大碍,为了将积蓄用在孩子的教育上,她总是一拖再拖不想上医院花钱。
两个孩子都上中学了,花费自然更多了,陈雪梅更加不敢把钱花在自己的治疗上。接下来的三年里,她多次发生晕厥,但都是在医院草草治疗两天就返回公司。彭斯和妹妹都上高中了。两人拿到录取通知书那天,陈雪梅为了给孩子庆祝,百忙之中破例请了一天假,带他们去公园游玩。其实,她的真正目的是想摸摸两个孩子的底,这些年来忙于工作,关于孩子们的梦想、生活上遇到了什么困难等都无暇顾及。
“儿子,考上了重点高中妈妈为你高兴,但这也是关键的一步,一定要好好把握啊!” 陈雪梅意味深长地对儿子说。
“其实学习成绩我倒不担心,我一直担心你的病,总不能一直拖下去啊……”这时,陈雪梅才知道儿子早已发现自己偷偷藏在家里的诊断书。儿子还告诉她,为了不影响妹妹的学习,他一直为母亲保守这个秘密。儿子的懂事,让陈雪梅欣慰不已。
这天晚上,陈雪梅亲手为两个孩子做了一桌丰盛的晚餐,庆祝他们即将迈进高中校园。可正当全家人围坐在餐桌前,庆祝的烛光照亮在孩子们的脸颊上时,陈雪梅的眼睛却模糊了,她突然看不清楚眼前的一切,而自己的身体也有些坐立不稳。陈雪梅慌张地摸着桌角,想镇定下来,却不小心将一个盘子摔碎了。
“妈,你怎么了?”彭斯和妹妹都着急不已。
“我没有什么,有些头晕,大家吃饭吧。”陈雪梅强忍着身体的不适说。彭慧觉得妻子的神色越来越不对劲,知道她老毛病又犯了。随后,一家人赶紧将她送往附近的医院。
这一次,彭隽也知道妈妈患严重肝炎了。陈雪梅在医院住了6天后,再次不顾医生的劝说而出院,只是开了些廉价的中草药带回家治疗。
2008年底,彭斯顺利考上了美国北科罗拉多大学会计专业。这一年彭隽也考上了广州本地的一所大学。
儿子能出国留学,全家人自然是无比高兴。但留学的费用不低,夫妻俩背负起来有些吃力。陈雪梅半是安慰半是鼓励的对丈夫说:“我们这么辛苦工作就是为了两个孩子,希望孩子将来能有所出息。要是儿子成绩不好,也就算了。现在儿子有这样好的机会,我们一定要为孩子争取,不能拖了孩子后腿啊。”看到妻子说出如此豪言壮语,彭慧也毫不退却。
好在彭斯深知父母的辛苦,在美国的留学期间,他省吃俭用,除了把精力都放在学业上,从大一开始每周末还兼职打工,贴补生活开销。为了节省机票钱,寒暑假也没舍得回国和家人团聚。
不仅如此,彭斯为了少花学费和生活费,他还想到早点修完所有的课程,提前毕业。为此,他专门报了暑期课,暑假也在为学业奋斗,被同学们戏称为“学习超人”。
可就在此时,陈雪梅再次因为肝病发作而倒下。送到医院后,她被查出患有胆结石和肝硬化。为了省钱,陈雪梅只做了胆切除手术,而顾不上已经到了晚期的肝病。
“你这病如果继续拖着,很可能会转换为肝癌、胃出血和肝昏迷。而肝昏迷次数多了,随时有可能永远也醒不过来了。”医生劝陈雪梅做肝移植手术,只有这样才能保住她的性命。
尽管病魔兵临城下,但陈雪梅拒绝做手术,原因是为了供两个孩子读书,家里的经济条件已容不得她做手术。何况做肝移植手术至少要花20多万元,家里根本拿不出这笔钱来。无奈,陈雪梅只好办理了病休,准备回家慢慢“调养”。
幸运的是,陈雪梅所在公司的领导知道她的病情后,在公司内部为她筹集到了16万元救命钱。手术费眼看有着落了,而此时肝源又成了陈雪梅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大爱轮回母子携手命运突围
医生告诉彭慧夫妇,他们也可以选择活体移植,但供体限制在直系三代以内亲属,即父母、兄妹和子女。陈雪梅首先就把儿子排除掉了,因为他可是家里的希望,不能冒险。而彭慧和妻子的血型又不配,不具备移植条件。唯一剩下的女儿彭隽知道此事后,当即跑到医院要捐肝救妈妈,无奈,医生认为她的身体太瘦小,怕肝脏功能承担不了母女俩的生命需要。
2011年4月底,彭慧经过几天的思索后,最终还是背着妻子给远在美国的儿子打了一个试探性的电话。
“孩子,你妈妈现在病情好像严重了,需要肝移植,可一直等不到合适的供体。你看什么时候回来看看她吧。”其实,话一出彭慧就后悔了,但转念想想就算是让孩子回来见她妈最后一面也好吧。
“我的肝应该适合,我马上回来……”没想到彭斯在得知母亲的病情极度恶化后,毫不犹豫地表示要捐肝救母。
提前一年多修完了大学四年课程的彭斯,顺利拿到了学位。因为成绩优异,他还获得了继续在本校攻读研究生的机会。学校在了解到他需要马上回中国做手术后,同意将其学位保留一年,可以等到2012年返校继续攻读研究生。
彭斯回到了中国。在医院的病房里,彭斯见到了久别的母亲。他抱着病床上憔悴而虚弱的母亲,忍不住痛哭起来。母亲为了自己受了那么多苦,要不是为了省钱给自己出国留学,她也不会如此病重还舍不得就医啊!
彭斯迫不及待地找到医生,询问捐肝事宜。主治医生给彭斯作了详细的解释:“活体捐肝手术有一定的风险,多割一分,则容易导致捐肝者的肝脏衰竭;少割一分,肝源又在病人体内起不到作用。捐肝后的最大风险就是术后并发症。但如果恢复良好,肝脏有再生能力,很快就可以长回原样。”话毕,主治医生让彭斯仔细考虑清楚后再做决定。
“不用再考虑了,母亲的病情已经如此严重,不能再拖了,我同意捐肝!”此时的彭斯哪还顾得上手术风险,心想只要能有一丝机会,就一定要全力救治母亲。
然而,当陈雪梅得知儿子要为自己捐肝后,她却死活也不同意。
“孩子还这么年轻,把他的肝割了移植到我的体内,岂不是得不偿失吗?”陈雪梅将丈夫叫到跟前,和他理论道。
尽管陈雪梅后来得知儿子只用捐60%的肝,而且肝脏是可以再生的,到时候还能长起来。可是陈雪梅依然不同意。
就在陈雪梅和家人就儿子捐肝一事僵持时,她再次出现了肝昏迷。这次她昏迷十几个小时也没有醒过来。“已经不能再等了!”彭斯对父亲说。父子两人当即决定“先斩后奏”,趁陈雪梅昏迷之际,在手术同意书上签了字。
当陈雪梅苏醒过来后,看到一家人忧虑的表情,只好也在手术同意书上签了字。因为,她不想再让一家人为她担心了。随后,院方为她安排了第二天的手术。为了鼓励妈妈战胜病魔,彭斯还将自己获得学位的照片和各种荣誉奖状贴在妈妈的病房里。
陈雪梅的肝脏移植手术正式进行。
身体一向强壮健康的彭斯,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躺上手术台。手术时,因为彭斯的肝脏和胆囊是连在一起的,要切除60%的肝脏,也只能把胆囊一并切除。手术过程相当长,陈雪梅用了10个小时完成手术,而彭斯的手术整整12个小时才完成。
彭斯的手术时间怎么比妈妈还长啊!这两个小时里,急坏了彭隽和父亲。幸运的是,最终母子俩人的手术都很成功。
就在手术后的第5天,彭斯在病房里迎来了22岁的生日。在这个特殊的环境里,彭斯也收获了特别的生日礼物:原本重病的母亲从ICU病房转入了普通病房;医院的医护人员还专门为彭斯准备了生日蛋糕和贺卡……
收到这些意外礼物时,彭斯受宠若惊。其实他不知道,自己的行动早已感动了所有医护人员,因为在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里,亲属活体移植并不少,但多数都是长辈将器官捐给晚辈,而彭斯是第一例晚辈捐给长辈的。
不久,彭斯顺利康复出院。但陈雪梅因为是器官受捐者,还需要留在医院观察一段时间才能出院。
身体恢复如初的彭斯和妹妹经过商量,在母亲的病房里准备了一个简单的团圆饭。席间,陈雪梅高兴不已,直往两个孩子碗里夹菜。这也是她生病的几年里,一家人很少体味到的轻松幸福氛围。
篇10
那以后的2009年春天,一例先天性鼻部畸形整形手术正在进行着,一场兄弟之间的真情互馈,也让人动容……
背负哥哥沉重的希望,先天鼻畸形的弟弟外出闯荡
2002年8月中旬的一天,湖北省浠水县清泉镇月山村沸腾了,在这个偏远的小山村里,诞生了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大学生――蔡其良。这天,这个19岁的穷孩子收到了湖北工业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让他魂牵梦绕的大学生活就要开始了。
然而,在左邻右舍都来庆贺道喜之时,蔡其良正上初二的弟弟蔡其忠却默默地走进厨房,将自己的课本扔进了熊熊燃烧的灶膛……看着高高升起的火焰,其忠泪流满面。
等母亲夏金蓉发现这一切时,课本在灶膛里已经化为灰烬。她生气地给了小儿子一巴掌:“你疯了!”蔡其忠说:“我不想读书了。”哥哥蔡其良很吃惊:“你成绩比我都好,怎么突然不读了呢?”好半天,蔡其忠才哽咽着说:“我这个样子,忍气吞声读到初二已很不容易了。哥哥考取大学不容易,以后你只需安心读书,家里的事和学费就不要担心了。”
空气仿佛一下子凝固了。母亲夏金蓉顿时抽泣起来,父亲蔡腊芳蹲在地上使劲抓自己的头发,蔡其良也心情沉重。原来,他每年的5000多元学杂费,这些天像一座大山似的压在这个世代务农的家庭。蔡家仅有一亩多地,年收入不足2000元,父亲因长期劳累患有心脏病,干不了重活,常年靠药物维持健康。母亲患有肝腹水,也几乎不能下地干重活。他们能把儿子送进大学已经很不容易了,又怎么承担得起这笔昂贵的学费。
父母愁容满面,早已让内向的蔡其忠默默记在心里,阵阵隐痛让他心情沉重;而另一个让他心痛的是,自己正常的鼻体上又生出一个鼻头,一眼看上去像三个鼻子。自从降临到这个世界,他就被村里人看作怪物,父母也陷入漫长而痛苦的煎熬,认为这是前世造孽,报应到后人身上。自己若辍学打工,全力资助哥哥上学,帮父母减轻负担,也许是最好的逃避。
蔡其良想不到弟弟会做出如此惊人之举。其实,在中学初二年级,弟弟蔡其忠头脑灵活,反应迅速,成绩一直是第一名,在当地学习竞赛中多次获大奖。许多老师说,蔡其忠的成绩远远超过他的哥哥,“是将来北大清华的料”。可因为鼻子畸形,这个苦命的孩子被村民当作怪物,被同龄人歧视。3岁那年,夏金蓉带着他到数百里外的省城武汉求医,可被10万元整形手术费吓退,这个贫寒的家从此不敢再提为蔡其忠治疗鼻子的事。蔡其忠也开始变得越来越内向和自闭,用发疯的学习来弥补内心的恐惧与不安。
如今,这个天才,却以永不回头的姿态,告别校园。父母痛心无奈,蔡其良更是苦口婆心劝弟弟。可是,无论怎样劝说,蔡其忠都执意不再上学了,最后干脆逃到后山……蔡其良只得含泪登上了去武汉求学的列车。
哥哥上大学后,16岁的蔡其忠就成了家里的顶梁柱,接手了父亲手头的一切农活,耕田、犁地、插秧、割稻……用16岁瘦弱的身体一肩扛下。农忙之余,他还下河摸鱼,到池塘挖藕,在建筑工地做小工,补贴家用。几次在工地上,他被砖头砸破了头,血流不止,甚至险些从高楼跌下,他用一种近乎自虐的方式拼命赚钱,为的就是供哥哥读书,支撑整个家。怕影响哥哥大学学业,他从来都不告诉哥哥内心的苦闷。每月将微薄的收入寄给哥哥后,他还不忘附上一封信:“哥哥,大学是什么样子的?听说很漂亮……”
母亲有肾病,经常痛得死去活来。蔡其忠一有空,就帮母亲按摩。而儿子的鼻病,时刻揪着父母的心。如今,这个苦命的孩子,为远离人群找到了最好的借口。四年里,蔡其忠拼命地干活,赚的每分钱都寄给了哥哥。即使是农闲打工,他的工资不高,最高时也不过1500元。但每月,他除留下几十元生活费,把其余的钱都寄给了哥哥。
为了减轻弟弟和父母的负担,蔡其良一边申请了助学贷款,一边在外勤工俭学。尽管这样,四年下来,家里还是欠下了2万元外债。
回报手足深情,哥哥要典当五年青春
2006年6月,蔡其良大学毕业,进入广东湛江港集装码头工作,开始了还贷、还债的历程。同时,他也开始筹划为弟弟治病,他觉得自己欠下了弟弟一生的债。
哥哥终于大学毕业了,蔡其忠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感到轻松。因长期靠嘴巴呼吸,他患上了严重的肺炎,治病已经刻不容缓,他决定出门远走他乡闯荡,挣钱治病,于是背上行囊,告别父母和家乡,出门拜师学艺。
可是,他奇特的外貌却成了他拜师学艺的拦路虎,没人愿意收他为徒。他在外忍饥挨饿坚持三个月后,终于,浠水县城一位汽车修理师傅愿意收他为徒。他勤奋好学,嘴巴又甜,师傅和师娘都很喜欢他,毫不保留地一个一个环节教着他。蔡其忠更是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认真跟师傅学习修车技术。师傅师娘总夸他勤奋,学得快,说:“这么学,不到一年你就可以出师了。”然而,师傅不幸患上了致命的肝癌,二个月后就去世了。师傅的去世给蔡其忠很大的打击,他刚刚透射的一点人生阳光再次黑暗下来。
可他没有屈服于命运,又踏上征途,准备用从师父那学来的修车手艺,继续打工挣钱治鼻子,却一直没有找到接纳自己的单位。他只好到建筑工地去打短工。
这些年来,因呼吸不畅,蔡其忠越发感到头痛、恶心,由于长期张嘴呼吸,导致肺部多次感染。帮哥哥实现了梦想,另一个梦想在他心头升起:四年打工是为了助哥哥求学,这次他要靠自己的力量拯救自己,他有这个信心!于是他从湖北、湖南,最后流浪到北京,在那里边打工,边寻求治疗。
一天,他揣着打工挣来的一点钱,到北京一家医院求诊咨询。医院的专家对他的病情诊断后,说:“治好你的鼻子并不是难题,但鼻子整形的手术费需要近10万元。”走出医院,蔡其忠精神坍塌了,含泪默默地返回了浠水。
回到家,蔡其忠意志消沉,整天不愿意出家门。那天晚上,他泪流满面对父母说:“你们生下我,却让我受苦!不如小时候把我丢掉,让我冻死饿死也好。”小儿子的病多年来一直撕裂着夏金蓉的心,她不知如何安慰儿子,只是号啕大哭。冷静下来后,她想:“就是卖血卖器官,也要治好儿子的病。”她开始为给儿子治病四处借钱,。
新年近了,蔡其忠情绪越来越低落。2008年大年三十,父亲蔡腊芳推开房门拿东西,眼前的一幕却让他惊呆了:小儿子正拿着他刮胡子的刀片割自己硕大的鼻子,鲜血流了一脸。父亲冲过去,一把夺过刀片……闻讯赶来的夏金蓉一把抱住儿子:“孩子啊,你怎么这么傻?你死了,娘也不活了!何况,你的病还有救,没有钱,但你还有爸爸妈妈,还有哥哥啊!”
从上海返回家过年的蔡其良,看着瘦弱消沉的弟弟,潸然泪下。想着弟弟从小饱受冷眼与欺凌,没有童年的欢乐,忍受着痛苦的折磨,只能羡慕地看着同龄伙伴花前月下,结婚生子,他不禁心如刀绞。他暗下决心:一定要竭尽全力帮弟弟治病。他想到,现在购房流行按揭贷款,如果有企业愿意提前将工资支付给他,不就有钱给弟弟治病了吗? 他于是做出了一个决定:“按揭求职救弟”,用五年的青春与爱做抵押,拯救血脉相连的弟弟。
春节过后,蔡其良开始通过各种渠道密切关注武汉的招工信息。他觉得这不是对弟弟感恩,而是男人的一种责任!
那天,在武汉光谷会展中心的招聘会上,一个青年手举一块大招牌:“弟辍学,四年助哥读大学;哥抵薪,五年工作救弟病。”这个举动震惊了现场所有的人。这个“抵薪救弟”的男子,就是蔡其良。他的爱心之举,在招聘会上引起强烈反响,青岛和广东的几家企业向他表达了意向,在武汉的两家企业分别捐赠给他5000元和1000元,为弟弟治病。不久,有几家医院也打来电话,愿意免费为蔡其忠治疗。不少人来电要给蔡其良捐款。可是,蔡其良一分钱也没有接受,他觉得要靠自己的力量拯救弟弟,他不能用世人的同情和怜悯让弟弟再戴上沉重的枷锁。
蔡其良的壮举,远在浠水的父母和弟弟一点不知。这天,同村一个在武汉务工的老乡手持一张《楚天都市报》出现在蔡家,蔡腊芳夫妇一眼就看见儿子五年按揭求职救弟弟的消息。蔡其忠傻眼了,立即打电话给哥哥,阻止他的行为,他觉得哥哥好不容易大学毕业,不能耽误自己的前程,何况漫漫五年啊,这也将耽误他的婚姻。父母也心急如焚,带着小儿子随即赶到武汉。
在武汉,兄弟俩吵得不可开交。蔡其良认为,弟弟的病刻不容缓。小时候吃鸡蛋,弟弟总让着哥哥,这一次,他决不能再让弟弟让了。
重塑一个新的鼻子,也重塑弟弟的新的人生
为了确保弟弟手术成功,经过一番考察和权衡,蔡其良选择了武汉一家整形医院为弟弟做手术。这家医院是中韩合资企业,技术实力雄厚、在鼻部疾病治疗上有丰富经验,在全国领先,并允诺免除蔡其忠的所有费用。
蔡其忠住进了整形医院,该医院组织了多名专家对蔡其忠反复进行会诊。专家发现,蔡其忠鼻部的疾病属于先天性复合型鼻部畸形:先天性重鼻畸形、先天性鼻分裂畸形、先天性宽鼻畸形并下鼻异常狭窄。这在国内是第一例,在国际上也十分罕见。
经过整形科、耳鼻喉科、神经外科专家6次会诊,终于敲定手术方案:先去除其鼻背部赘生的骨性和软骨性组织,让鼻变小;再取病人少许肋软骨建立鼻头支架,并盖好皮肤;采取先进的无张力缝合技术进行切口缝合。
因为蔡其忠的鼻形非常复杂,所以专家只能按照手术预案,一步步把他的鼻子恢复成正常人的样子。专家说:“此次手术,我们主要的目的就是让鼻背部的高度降低;第二个就是鼻翼,两侧鼻翼的缩小;第三个就是鼻头的重建。后期还有二三次手术,一个就是鼻翼的再次缩小,第二个就是疤痕的修复。”
蔡其忠的病情举世罕见,给手术带来极大挑战。
蔡其良代表全家在手术单上签字。这天早上十点,蔡其忠的病房里围满了人,大伙都来给他打气,远在浠水老家的父母也连夜赶来,给儿子打气。进手术室前,母亲夏金蓉紧紧抓住了小儿子的手说:“不怕,加油,听到没有,妈妈爸爸哥哥在外面等着你, 加油。”
蔡其忠即将进手术室时,哥哥紧紧握住弟弟的手,安慰他别紧张。蔡其忠表示对手术很有信心,希望今后自己也能找份好工作。
手术时,蔡其忠的面部将被掀开,有可能使其脑液溢出,术后还有排异反应,充满凶险。蔡其良安慰弟弟说:“弟弟,这是最后一搏了,你不要害怕,哥哥在手术门外,等你顺利出来!”蔡其忠拉着哥哥的手,眼中一阵酸涩:“哥哥,请放心,我一定会挺过去!”
一出娘胎,就因为鼻子畸形遭遇了不少冷嘲热讽,今天,终于有机会为自己重塑鼻形,23岁的蔡其忠十分激动,今天,他不再羞涩,变得格外勇敢:“不怕不怕,我有信心!”
蔡其良和父母紧张地守在大厅,盯着电视画面,该手术通过电视直播。
两小时后,蔡其良的面部被揭开,硕大的鼻子整个儿被掀了上去……母亲夏金蓉当即哭起来,蔡其良再也看不下去,走出收视大厅,掩面而泣。很快,他疯狂地奔到弟弟的病房,为弟弟整理好床铺,他相信弟弟一定是平安地从手术室出来……
手术过程中,哥哥蔡其良一直守在手术室门外,默默为弟弟祈祷。这个手术他盼望了二十多年,现在终于能够得到解决,他希望弟弟能够平安地出手术室。
经过五个多小时手术后,蔡其忠被推出手术室。主刀医生表示,手术非常成功,休养观察一段时间,还将进行第二次手术。
坐在电视机前的蔡其良和父母拥抱在一起,终于忍不住哭出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