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会员范文
时间:2023-04-06 02:36: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民建会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工作目标
根据自治区总工会“农民工援助行动”下达给我市的目标任务,结合我市实际,全市工会以就业援助为重点,通过开展就业创业技能、基本素质培训,以及就业援助、创业指导、维权服务、生活帮扶等措施,对6万名以上农民工实施援助,其中确保技能培训的人数达到2万人(实现就业1.2万人),获得维权服务、生活帮扶的人数达到1万人。力争技能培训的人数达到3万人(实现就业1.8万人、获得职业技能证书1.2万人),基础素质培训人数达到3万人以上。
二、具体措施
(一)创业、就业培训
1、培训内容
(1)就业、创业培训。及时全面掌握返乡农民工的培训需求,对愿意从事农业生产的组织开展农业技术培训,使他们尽快掌握农业生产的基本知识和关键技术;对希望重新外出务工的,组织开展市场需求大的建筑、电工、焊工、家政、缝纫、美容、汽车美容、推拿按摩、烹调、家电维修等职业技能培训;对带资金和技术返乡、希望创办企业的农民工,组织开展创业政策、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培训。
(2)技能培训。结合企业紧缺用工需求进行在岗培训,帮助未获技术等级的在职农民工取得初级职业资格证书或专项职业能力证书,实现持证上岗;对初级工和中级工开展职业资格上等级培训,帮助他们取得中级、高级技术等级。
(3)基础素质培训。对农民工进行法律知识、职业道德、安全生产知识等综合素质培训。
2、培训方式
(1)发挥工会“大学校”的作用,充分利用农民工夜校、工会教育培训场所、基地,为农民工提供基本就业技能和基础素质方面的培训。
(2)充分运用企业的培训资源,包括场地、师资和设备等,根据企业岗位和技能需求,组织开展定向式、订单式培训,实现农民工培训、就业一条龙服务。
(3)充分整合社会资源,市总工会和银河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市旭东职业技能培训学校联合开展培训,各县区总工会也要采取与社会机构培训力量联办的方式,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开展技能培训,培养初中级技术工人,取得政府劳动部门颁发的技能资格证书。
(4)各县区总工会要加快本级培训基地建设,确保县区都有1—2个达到工会职工就业培训基地条件要求的“农民工技能培训示范基地”。
(二)提供就业援助、创业扶持
各县区总工会要积极主动介入劳动部门举办的招聘会,组织动员农民工参与招聘会;要广泛收集和提供就业岗位信息,利用工会职业介绍机构和社会就业服务资源,实现帮扶中心和政府劳动部门的就业信息共享,通过多种途径及时向农民工,向农民工提供免费职业介绍。
各县区工会要在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开设专门窗口,开展政策性小额担保贴息贷款助贷工作,提供贷款咨询、指导服务。通过扶持农民工创业带头人,以及指导农民工实现集体创业,带动更多的农民工实现就业。
(三)加强维权服务
加大法律援助和政策咨询工作力度,充分发挥工会法律援助机构的作用,帮助农民工通过法律渠道解决因裁员、欠薪、断保等引发的劳动关系纠纷,及时帮助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突出问题;深入农民工集中的厂矿企业、车间工地,开展有关劳动就业、工资分配、社会保险和劳动安全卫生等方面政策法规和维权知识的法律宣传,增强农民工的维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组织工会、职工与企业开展“共同约定行动”,督促用人单位承担社会责任,稳定农民工就业岗位。
(四)实施帮扶救助
要大力开展农民工“送清凉”活动。要将失业返乡中的困难农民工纳入帮扶范围,对符合困难职工建档条件的,及时录入工会困难职工管理系统实施动态帮扶,为农民工提供一站式的帮扶和维权服务。对于因失业和患重病等原因造成生活困难的农民工,要及时为他们提供应急生活救助和医疗救助;要加大工会助学力度,深入开展“金秋助学”活动,对于因失业无力承担上高中或上大学子女学费的困难农民工,要为他们的子女提供助学金,积极帮助返乡农民工子女解决实际问题。
三、资金筹集
(一)积极争取上级经费。
1、用好联合培训经费。各县区总工会要积极主动地与当地劳动保障部门沟通、联系,将工会培训计划(含培训人数、培训经费)报当地劳动保障部门(同时报市总保障工作部),并将每一期的培训计划(含培训人数、培训经费)和培训后的实名制名单及时报劳动保障部门(同时报市总保障工作部),解决农民工培训经费问题。
2、用好专项培训经费。各县区总工会要结合培训任务指标拿出相应培训计划上报市总保障工作部,以便汇总后向自治区总工会申报经费。
3、用好帮扶专项资金。使用好今年中央财政和自治区财政配套的帮扶专项资金,其中用于下岗失业职工和农民工的培训资金不少于两级所拨资金的30%。因目前帮扶资金还没到位,可暂按上年度的所得数额进行先垫资使用。
4、用好市政府补贴。南府发[2012]11号文规定财政给予返乡农民工培训补贴、生活补贴和职业介绍补贴,各级工会要主动与有关部门协调联系人做好申报工作,促进农民工培训和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加大工会自身资金投入。
市总工会和县区总工会要安排一定资金用于工会培训和就业服务机构、农民工救助及培训奖励等活动支出。
(三)要多方拓宽社会捐助渠道。
广泛动员个人、企事业单位等提供援助资金,实施形式多样的农民工援助项目,壮大资金实力。
四、培训证书发放
各县区总工会对农民工的培训,要及时给他们发放培训证书。培训证书由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统一印制,具体到当地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联系购买,购买费用从培训经费中支出。
对参加技能培训的农民工,可以参加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组织的初、中、高级资格证书的考试,具体可与当地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联系做好安排。
五、工作要求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市总工会成立市总工会“农民工援助行动”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职责是:加强对我市工会开展“农民工援助行动”的组织领导、业务指导和督促检查,制定和分解目标任务,落实责任措施;积极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建设委员会等部门联系,整合社会资源,共同推动“农民工援助行动”的有效开展。办公室的日常工作由保障工作部负责。
各县区总工会也要成立“农民工援助行动”领导小组,加强对农民工援助行动的领导。要深入基层,摸清农民工的数量、就业情况和生活状况,准确掌握国家经济形势和当地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重点,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配备得力的工作人员,层层分解指标,明确工作责任。要加强与劳动部门联系,有效整合社会资源,落实资金、场地。
自治区总工会已将“农民工援助行动”列入2012年工会重点工作目标考核,各级工会要充分认识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实施“农民工援助行动”作为工会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推动。市总工会将在适当时间召开现场会,推进“农民工援助行动”的开展。
(二)加大对农民工援助行动的宣传力度。广泛宣传党和国家关于加强农民工援助的政策措施,大力宣传工会“农民工援助行动”,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扩大行动的社会影响力。要将本地区开展农民工援助行动情况,以及好经验、好做法及时报送市总保障工作部。
(三)建立健全有关管理制度。要建立健全援助资金的使用监管制度,援助工作实施全过程检查和工作通报等。重点要加强对援助资金发放使用情况的监督管理,严格审批程序,确保资金全部用到农民工身上。各级工会对农民工开展的各类援助行动实行实名制,建立实名制登记表。
(四)选树创业典型和培训基地典型。各县区工会在开展“农民工援助行动”中要注意培养典型,每个县区要选树1-2个农民工创业典型、农民工培训基地典型。
(五)时间要求。
1、各县区总工会根据《2012年度各县区农民工培训、就业、帮扶指标数》制定本县区年度培训计划上报市总保障工作部。
2、每月1日、16日前按时上报《农民工援助行动报表》(见附件2)。
3、6月20日前完成《2012年度各县区农民工培训、就业、帮扶指标数》(见附件1)任务目标。6月20日后各县区开展技能培训统计,清理培训资金,6月25日上报培训成果。
(六)各种材料要求
篇2
一、个人思想工作基本情况
我基本能够牢记党的宗旨,树立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做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和群众工作纪律,发扬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切实做好自己的工作,努力干出工作成绩。在工作中能够维护群众利益,加强党风廉政建设,遵守党纪国法,杜绝不正之风与腐败行为,确保正直为人,勤勉工作,干净做事。
二、存在的不足问题
我认真分析检查,归纳起来,自己存在的不足问题,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一是学习不够抓紧。虽然平时自己注意学习,认真学习党和上级部门的有关文件与理论书籍,但总的说,学习还是不够抓紧,没有真正树立当一名学习型干部的理念,学习的方法和效果有所欠缺,没有全面领会和掌握文件精神与理论内涵,用学习来指导实践不够。
二是主人翁意识不够浓厚。我对自己的工作较为认真负责,但主人翁意识不够浓厚,缺乏大局意识,认为有院领导在工作把关,自己较少去考虑院里的工作大事,院领导怎么布置,我就怎么干,与奋发有为,攻坚克难的精神状态存在一定差距,以致工作效率还不够高,工作质量还不够好。
三是廉洁自律意识还不够强。我总认为自己党风廉政建设抓得紧,没有违纪违规事例,但是如何把党风廉政建设与日常工作、生活行为结合起来,做得不够,离上级部门要求存在一定距离。
三、整改措施与努力方向
我要针对自己存在的不足问题,制定整改措施,落实到自己的实际工作中。
一是提高政治思想觉悟。我要始终坚持正确的立场,拥护党的领导,维护党的尊严,听从党的指挥,把党性观念扎根于内心深处,融入灵魂,形影不移,做到思想上不动摇,行动上不出错,永远跟党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我要爱党爱国爱民,以党的宗旨为宗旨,以祖国的利益为利益,以人民的事业为事业,站在党、祖国、人民的立场上,努力做好工作,为祖国检察事业发展奉献全部力量。
二是提高学习业务能力。我要深入学习各项业务知识,用专业知识武装头脑,贯彻落实到平常的工作中。在学习中,做到有目的,有方向,与推动本职工作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善加利用,把学习当作一种工作和追求,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争当学习型干部。通过学习,不断提高理论水平,提高知识层次,增强做好本职工作的能力。
三是提高业务工作能力。新形势下我要树立“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开拓进取、乐于奉献”的职业道德精神,树立热情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宗旨,提高自己的业务工作能力,更新执法理念,改进执法方式,规范执法行为,牢记自己庄严使命,忠实履行自己职责,切实做好自己分管的各项工作,努力成为让党放心、群众满意的法律监督者。
篇3
关键词: 職員迴避\前審裁判\當次更審前裁判\陪審團
目次
壹、前言
貳、我国法上有关职员迴避的规定
一、定義及要件
二、種類
三、性質及效果
參、英美法上有關職員迴避的探讨
一、法官迴避
二、陪審團迴避
三、小結
肆、結論
伍、參考書目與文獻
壹、前言
依大法官釋字第601號解釋,認為法官就其依法受理之案件,均應本諸良知,獨立完成憲法與法律所賦予之職責,除有法律明文之規定外,任何人--包含法官本人--都不得變更該案件之審理法官。而所謂「法律明文規定,在訴訟法上除「管轄之外,就是「迴避制度。此因國家任何公權力之行使,均應避免執行職務人員因私人利害,影響任務之正確性及中立性,因此設有迴避機制;行政程序法第32條、第33條、公務員服務法第17條可供參照。惟迴避制度對法院及法官尤其重要,故司法院大法官行使職權審理案件,亦無例外。
所以,訴訟法上的迴避制度是司法權的自我節制,及對法官濫權的預防,實攸關法院審判權的正當性及公平法院原則,可說是本法一切程序的基石。故在體例上列於本法第一章第三節,其重要性實不亞於法院之管轄權的分配。然一般學說甚少言及迴避制度,相關資料不是付之闕如,即如鳳毛麟角,誠屬訴訟法學的憾事。所以,本文將就以下問題為討論:訴訟法上的迴避制度究何所指?為何明文規定迴避制度?是否有其必要或不可替代性?何人應迴避?如何迴避?實務上如何施行?有無例外?國外有無類似制度?是否合乎訴訟經濟?对于確保司法之公正性有多大的作用--是否有其局限?
因就法學方法論而言,文義解釋為法律解釋的開端,亦為確定法律概念之內涵的首要之務;法律概念之要件為法律文義解釋之具體的評價標準;而法律概念的外延即由其概念衍生的各種態樣或分門別類;法律之性質乃甚為抽象之後設法律概念,應綜合上述之法律概念的種種面向,方能定其特徵或性質;法律的效果為適用法律的當然結果。故本文由迴避制度的定義而要件、種類、性質、效果依序予以討論,乃本文研究迴避制度的適當順序。其次,英美的民選制法官,虽設有合乎國民主權原理的陪審團制衡,兩者皆仍適用迴避制度;对于达成公平法院之目标有一定的效果,对我国似可发挥借鉴攻玉之效。希望本文之粗浅介绍,有助釐清或補強本法的迴避制度之學說。
貳、我國法上有關職員迴避的規定
一、定義及要件
從本法典第一編第一章第二節的規定內容觀之,可知所謂的「迴避,意指「不得參與審判程序及事務。按本法第32條及第39條規定,應迴避者為法院職員,包含法官、書記官、通譯三者。
基於公平法院的原則[1],避免法院職員藉機徇私舞弊,以維護國家的司法威信,及法院審判權的正當性;故設此一暫停特定法院職員之法定職權,或暫時免除其法定義務的制度。因此,凡是有影響法院審判特定案件的公正性之虞,皆應足以構成迴避的事由,涉及該案的相關法院職員都必須依法迴避。
按大法官釋字第601號解釋理由,迴避制度原僅為避免公務人員之利益衝突,若機關之任務無論由何人擔任,均有利益衝突之虞,則無迴避可能,即無迴避必要。例如行政院釐定公務員年度調薪方案,縱行使此項職權之人員亦受其利,仍無迴避之必要。又如立法院審議中央政府總預算案,自包含立法院之預算在內,立法院無迴避審議之理。訴訟法上之「迴避,係為確保司法之公正,是其對象乃特定之法官,非法官所屬之機關-法院(行政訴訟法第19條、第20條、本法第32條以下、刑事訴訟法第17條以下參照)。
且個別法官之迴避,仍須有其他法官續行審理,俾以維持法院審判功能;倘有致使無法官可行使審判權之情形,即不能以迴避為由而拒絕審判。
基於依法審判原則的要求,本法規定之迴避要件可簡單歸納如下:
(一)本法第32条各款之规定,主要在规范与当事人有特殊关系的法官;据「明示其一,排除其余的法理,法官与非当事人之间不论何等关系,当然无本法第32条之适用余地。訴訟人非属当事人(行政訴訟法第23條參照),不合本法第32條各款之規定。
(二)當事人(原告或被告)與法院職員有相當的親屬關係者,法院職員應自行迴避,否則當事人得隨時聲請迴避;詳見本法第32條第1至第4款。
(三)當事人(原告或被告)與法院職員有相當的利害關係者,法院職員應自行迴避,否則當事人得隨時聲請迴避;詳見本法第32條第5至第7款。其中,本法第32條第7款僅適用於法官。
(四)客觀上足認法院職員執行職務有偏頗之虞者,當事人應在訴訟聲明或陳述前聲請迴避,並應向該法官所屬法院為之,且在三日內釋明;詳見本法第33條第1項第2款、第34條第1項、第2項。
二、種類
(一)法官自行迴避
法官是否有應自行迴避事由,是以客觀事實為斷;故不論法官或當事人之主觀認知或意願如何,若應迴避而未迴避,該案之判決即屬違法;可作為第三審上訴、再審之訴的理由,本法第469條第2款、第496條第1項第6款均足供參照。
1、法官曾參與前審裁判者應自行迴避
(1)按大法官會議釋字第178號解釋,應自行迴避者,係指同一法官就同一案件曾參與下級審之裁判而言。例如:下級審法官調任上級審法院,於上級審法院就同一案件應迴避。但該案件經下級審另一法官更審後而上訴時,不須迴避[2]。
(2)更審前之裁判經第三審廢棄,自已不存在,參與更審前裁判之法官,在第三審就其他第二審法官所為裁判之上訴、抗告為裁判,均無須迴避。
(3)按30年抗字第103號判例,曾參與除權判決或禁治產宣告之裁定者,就同一審級、同一訴訟標的之撤銷除權判決,或撤銷禁治產宣告案件,亦適用迴避前審之法理,應迴避[3]。
(4)按釋字第256號解釋,曾參與原確定判決,於再審之訴時應迴避。但對於再審確定終局判決及原確定終局判決又合併提起再審之訴者,僅參與再審確定終局判決之法官須迴避,而參與原確定終局判決之法官,則不須再自行迴避。同理,第三審法官僅於曾參與第二審最後一次裁判,始須迴避;參與經第三審廢棄發回更審前裁判者,則毋庸迴避[4]。
(5)1990年11月24日司法院第17期司法業務研究會期法律問題,經決議及司法院第一廳研究,在法官員額編制少之地方法院,如其就本法第427條第1項、第2項所為合議審理之簡易訴訟事件,經最高法院廢棄原判決發回者,若該地方法院之民庭法官均應行迴避,此時已無其他民庭法官得以行使審判權,可依法院組織法第81條規定,分由刑事庭之法官辦理(最高法院21年聲字第148號、26年渝聲字第16號判例參照)。如組織該法院之法官均因迴避不能行使審判權時,始得請求指定管轄;又依法院組織法第1條規定,地方法院之直接上級法院為高等法院,故地方法院之指定管轄法院,為直接上級之高等法院。
2、法官曾參與當次更審前裁判者應自行迴避
2003年修法時,刪除本法第32條第7款舊條文內之「參與更審前之裁判者,以免因法官員額的限制,導致無人可審理的窘境。不過,有學者認為應將「參與更審前之裁判者,改為「參與當次更審前之裁判者即可,才不會矯枉過正[5]。
(1)按釋字第178號解釋理由書,認為曾參與經第三審撤銷發回更審前之法官,在第三審復就同一案件參與裁判,為貫徹法官迴避制度之目的,仍應改分其他法官辦理。但最高法院81年度第14次民事庭會議決議,釋字第178號解釋理由不適用於民事訴訟事件。
(2)上級法院再審後發回下級更審之案件,再上訴上級法院時,當次再審前原確定判決之法官無須迴避。
3、法官曾參與該訴訟之仲裁者應自行迴避
按仲裁法第41條第1項規定,撤銷仲裁判斷之訴,由仲裁地之地方法院管轄。故法官曾參與該訴訟之仲裁者,應自行迴避,以保障當事人之程序選擇權及審級利益。
(二)當事人聲請迴避(法官偏頗之虞的迴避事由)
若法官有應自行迴避事由以外之情形,足認法官執行職務有偏頗之虞者,當事人即得聲請法官迴避(本法第33條第1項第2款參照),惟當事人如已就該訴訟有所聲明或為陳述後,不得以此偏頗之虞事由聲請迴避,但迴避原因發生在後或知悉在後者,不在此限(本法第33條第2項)。
1、得隨時聲請迴避:法官有應自迴避情形而不迴避者,當事人得隨時向法院聲請迴避(本法第33條第1項第1款參照)。法官有自行為迴避之事由而未迴避,當事人亦未為聲請時,得隨時由法院或院長依職權裁定迴避(本法第38條第1項參照)[6]。
2、應在訴訟聲明或陳述前聲請:法官有應自行迴避事由以外之情形,足認法官執行職務有偏頗之虞者,應在訴訟聲明或陳述前聲請;但迴避原因發生在後或知悉在後者,不在此限(本法第33條第2項參照)。
3、當事人以法官有偏頗之虞聲請迴避,應向該法官所屬法院為之,並在三日內釋明(第34條第1項、第2項參照)。
(三)許可迴避
法官自覺有偏頗之虞者(本法第33條第1項第2款參照),當事人亦未聲請迴避時,得經兼院長之法官同意而迴避(本法第38條第2項參照)。此所謂「同意並非裁定性質,故異於自行迴避或裁定迴避[7]。
(四)書記官或通譯之迴避
按本法第39條規定,法官迴避之規定,於法院書記官及通譯準用之。但本法第32條第7款之規定,依其性質不適用於書記官及通譯,故無準用之可能[8]。
(五)其他法院職員之迴避
2003年修法時,本法新增司法事務官協助法官之工作(本法第240條之1參照),其於法院之地位並不亞於書記官,對於個案之審判亦具有相當之影響力;在英美法系國家,法官助理(law clerk)--可视为相当本法之司法事務官,甚至可以全權負責草擬判決書[9]。然本法對此漏未規範,實有待修法補救[10]。
三、性質及效果
依大法官會議第256號解釋,關於法官應自行迴避之規定,乃在使法官不得於其曾參與之裁判的救濟程序執行職務,以維審級之利益及裁判之公平。故迴避制度的性質,實屬憲法第16條保障人民訴訟權的具體規定--即程序上平等權、公正程序(fair trial)請求權...等[11];其效果主要在使有偏頗之實或之虞的法官,暫時免除承審個案的義務,並使應迴避而未迴避的判決有依法救濟之可能。
(一)性質
1、程序基本權的保障
有關憲法第16條對人民訴訟權的保障,狹義來看是指程序基本權的保障。而所謂的程序基本權,應包含適時審判請求權、權利有效保護請求權、聽審請求權、程序上平等權、公正程序請求權[12]。其中,程序上平等權主要是指訴訟地位及武器的平等;公正程序請求權主要是指英美法上的「正當法律程序原則(due process of law)[13],是為「一般程序基本權[14]。迴避制度主要可說是程序上平等權、公正程序請求權的具體明文規定;兼有實現其他程序基本權的功能。
2、無違法官法定原則
法官法定原則係指法院應依法組成,每一法院的管轄權應依法定之,在個案不得突破法定範圍之管轄權,訴訟應依法院的程序進行,所有參與訴訟者皆有權請求由法定法官審判其案件。法官法定原則不但用以對抗行政權及立法權,而且也拘束司法審判權;實係確保法治國原則在司法審判權領域的實踐。
按大法官黃茂榮在釋字第665號的協同意見書所言,個別案件之承審法官的產生--即法官之管轄,乃憲法第16條保障人民之訴訟權的具體實踐,應遵守法官法定原則。為避免或防止法官之主觀上的偏頗,而有法官之迴避制度,並有個案由何法官承審之一般規定。因此,本文認為除了法院分案給特定法官承審的規定,係以法官法定原則為據外,法官之迴避制度亦是遵循法官法定原則。
是以,法官法定原則並非確保法官依法應享有特定權利或權力之保障的原則;而是確保人民的訴訟權或聽審權[15]應受完全之保障的原則。換言之,法官法定原則並非確保法官之裁判權或地位,而是確保依法掌有裁判權之法官保障人民的訴訟權或聽審權--公正且正確地裁判。就此而論,依法官法定原則而制定之法官迴避制度,應可排除法官之偏見,或帶有偏見之法官[16],確保法安定性及裁判之預測可能性[17]。具體而言,即追求大法官黃茂榮在釋字第665號的協同意見書所言--個案裁判的一致性。
3、無違法官中立原則
法官中立原則是指個案的審判應由中立的法官承審,該法官與該個案應無任何私人的利害關係可言。其次,依據法官中立原則,法官應依法、公正且客觀審理案件,不受與本案無關之他人或外界的影響或干擾。
按歐洲人權公約第六條規定[18],保障人民有受公平審判之權利;似可視為各國將此一原則納入憲法位階的原則之依據[19]。按所謂的受公平審判之權利,理應包含公正法院的公開審理、遵循法定程序(due process of law)、由中立且專業的法官承審案件...等程序基本權之保障。由此可知,歐洲人權公約第六條的規定,包含法官中立原則;遵守法官中立原則乃實踐歐洲人權公約的必要條件,應屬無庸置疑。
法官中立原則與法官法定原則的主要差異,在於前者乃規範適格之法官在承審個案時,執行職務之準則;後者乃規範法院應如何選定適格的法官來承審個案。
4、實踐法官獨立原則
法官依法獨立審判原則,乃法官獨立原則的內涵之一,憲法第80條定有明文。沒有法官獨立,就無法建立法官責任制度[20],亦無法排除外在因素干擾法官審判;將使司法審判喪失可預測性,連帶斲喪法安定性。因此,為保障法官依法獨立審判而無後顧之憂,憲法第81條定有明文保障法官職權。其次,為避免法官濫用獨立審判地位,本法於第222條第3項明文,規定法院應依經驗法則及論理法則形成自由心證;實乃拘束承審法官應依法自由審判,不言自明。
故所謂法官獨立原則,包含形式上的制度性保障法官職權與地位[21],以及實質上的拘束法官依法形成自由心證與裁判;即法官在執行職務時,負有客觀義務與依法審判義務。學者邱聯恭即認為,法官獨立原則的內涵,包含保障法官職務上獨立、身份上獨立、內心之獨立三者,以確保裁判之客觀性。並應適當規範擔任審判長之庭長,對陪席法官的考核權;加強法官之獨立,重要性更甚於法院之獨立[22]。
法官的中立原則要求法官在裁判時,必須主觀上具有獨立性;應該服從於法律,而不是獨立於法律之外。不過,法官獨立原則則進一步要求司法制度在客觀條件上,應給予法官職權保障;並要求法官在個案判斷時,負有客觀義務與依法審判義務。
5、維護審級利益
本法採三級三審制[23];按大法官第160號、第393號、第442號、第574號等各號解釋,審級制度雖屬立法權之裁量權限,但審級利益亦為憲法第16條保障人民訴訟權之主要內涵之一[24],非有正當理由不得立法限制或干預;此從前揭各號大法官解釋文的反面解釋,即可得知。所以大法官會議第256號解釋,認為法官應自行迴避之規定,乃在維護審級之利益及裁判之公平,亦出於相同意旨。
再者,審級制度的目的,實為尋求法律解釋的統一,並使裁判益臻正確[25],博取人民信賴司法以維護司法威信。不同審級之裁判,乃對當次前審判決之審查,為司法權的自我監督功能。若個案在不同審級之承審法官為同一人,無正當理由而不為迴避,審級制度無異於名存實亡。
6、避免利益衝突
人類為感情動物[26],且有理性自利傾向[27],為避免法官於審判時陷於天人交戰,應以迴避制度減少來自外部的誘因,降低法官的道德風險。亦即,迴避制度可避免法官與個案的利益衝突,減低法官在個案審判的偏頗之虞。
因此,除法官有法定應自行迴避事由,當然不得執行其職務外;足認法官執行職務有偏頗之虞,法官亦應依當事人聲請而迴避。且所謂足認執行職務有偏頗之虞,應參照釋字第178號解釋理由書所言,為貫徹法官迴避制度之目的,如無事實上困難,不妨寬認其事由。例如法官為訴訟人之女婿,按社會通念即足認有偏頗之虞,應准予當事人聲請迴避。或法官與當事人之一造有密切之交誼,或對於訴訟標的有特別利害關係,均足以認定該法官在客觀上有偏頗之虞[28]。
然而,按本法第32條各款之规定,仅明文限制法官与当事人有特殊关系者应回避。据「明示其一,排除其余的法理,法官与非当事人之间不论何等关系,当然无本法第32条之适用余地。故實務上有見解,認為僅憑法官與訴訟人之岳婿關係,不合本法第32條各款之規定。且岳婿關係未以永久共同生活為目的而同居一家,自非「家屬(民法第1123条第3项参照),並無客觀上足疑其為不公平之審判者--不适用本法第33条第1项第2款规定。此一實務見解悖離社會通念及經驗法則,或一般人民的法律情感,不無檢討之必要。同理可知,訴訟人为法官之配偶之同母异父的手足之配偶,按社会通念之亲疏远近,亦非无适用本法第33条第1项第2款规定之可能。
(二)效果
1、法官自行迴避
法官自行迴避毋庸裁定,其參與之程序應更新。否則,不得採為裁判之基礎,或屬當然違背法令之判決(本法第469條第2款參照),或為得提起再審之理由(本法第496條第1項第4款參照)。但未經上訴或再審廢棄前之判決,雖有當然違法事由仍屬有效[29]。
此外,被聲請迴避之法官,符合本法第32條各款的事由,以聲請有理由未經裁定而迴避[30],亦屬法官自行迴避的樣態之一。
2、聲請迴避
法官有自行迴避事由,當事人亦得以之聲請迴避(本法第33條第1項第1款參照);聲請迴避時,由法院或院長或直接上級法院裁定之(本法第35條第1項參照)。法官有自行為迴避之事由而未迴避,當事人亦未為聲請時,得隨時由法院或院長依職權裁定迴避(本法第38條第1項參照);於裁定前或裁判前,法官所為之職務行為,均屬違法。
按最高法院80年度第1次民事庭會議決議,認為參照本法第37條修正理由,在訴訟繫屬中,一經當事人聲請法官迴避,於該聲請事件終結前,法院自不得續行訴訟程序。且當事人聲請法官迴避,第一審裁定駁回後,尚未確定前,該聲請事件尚未終結,法院仍不得續行訴訟程序。故法官被聲請迴避者,在該聲請事件終結前,應停止訴訟程序。但其聲請因違背民訴法第33條第2項之規定,或第34條第1項或第2項之規定者,應以其聲請為不合法,即以裁定駁回之,自無停止訴訟可言。
其次,因聲請迴避而停止訴訟程序中,如有急迫情形,仍應為必要處分(本法第37條第2項參照)。所謂「必要處分行為,係指法院如不為該處分,當事人即生難以回復之損害之虞。是否急迫,由法官依職權判斷,當事人亦得聲明不服。例如保全處分,得為抗告(本法第528條第1項、第533條、第538條之4參照);又如准許保全證據之裁定,不得聲明不服(本法第371條第3項後段參照)。
必要之處分行為的效力,僅以中間行為為限,不及於終局裁判;且係屬依法令之處分行為,自不影響終局判決之合法性[31]。否則將使訴訟程序複雜化,損及當事人之訴訟權益,及司法制度之訴訟經濟。
此外,臺灣高等法院暨所屬法院92年法律座談會民事執行類提案第6號法律問題決議,強制執行程序雖應力求簡速,便利滿足債權人之權利,但仍須兼顧債務人之利益,始足以貫徹法律維持公平之目的。因此,依強制執行法第30條之1準用本法第37條第1項之規定,於債務人聲請執行法官迴避時,除有違背本法第33條第2項,或第34條第1項或第2項之規定,或顯係意圖延滯執行程序者外,應在該聲請事件終結前,停止強制執行程序之進行。且依本法第37條第2項之規定,在停止程序中,如有急迫情形,仍應為必要之處分,已可兼顧債權人之利益。
3、許可迴避
經兼院長之法官同意而迴避,此所謂「同意並非裁定性質,故異於自行迴避或裁定迴避[32]。不過,就其性質或效果而論,實與法官自行迴避無異。只是許可迴避的理由,應屬本法第33條第1項第2款的事由;而自行迴避的理由,應屬本法第32條各款的事由。自行迴避與許可迴避的規定,應是在相互填補迴避制度的漏洞。
此外,被聲請迴避之法官,符合本法第33條第1項第2款的事由,以聲請有理由未經裁定而迴避[33],亦屬許可迴避的樣態之一。
(三)例外
當事人藉由迴避制度意圖遲滯訴訟,不生迴避之效力--不停止訴訟;本法第37條第1項但書後段定有明文,足資參照。此外,按最高法院79年台抗字第318號判例要旨,所謂「足認其執行職務有偏頗之虞者,係指以一般通常之人所具有之合理觀點,對於該承辦法官能否為公平之裁判,均足產生懷疑;且此種懷疑之發生,存有其完全客觀之原因,而非僅出諸當事人自己主觀之判斷者,始足當之。至於訴訟上之指揮乃專屬於法院之職權,不得以此對當事人之有利與否,作為其將有不公平裁判之依據,更不得以此訴訟之進行與否而謂有偏頗之虞聲請法官迴避。
參、英美法上有關職員迴避的探討
在美國境內之大多數的州法(state statutes),皆有關於迴避(recusation)的明文規定。而且,不僅法院有迴避制度,按行政程序召開之聽證會或公聽會(administrative hearing),亦有迴避制度之適用。迴避制度主要是為了防止法官、陪審團或主持聽證會的行政官員,因個人的成見、偏見或私利,以致對公眾的事務有不利之影響[34];此與一般人所知之迴避制度的概念,並無明顯差異。本文對於英美法之迴避制度的討論,是以法院的迴避制度為主;故以下分別就法官迴避與陪審團迴避兩部份予以說明。
一、法官迴避
1、意義及內涵
英美法之法官迴避制度,主要有當事人聲請迴避及法官自行迴避兩種;前者由當事人提出聲請,後者由法官主動退出審理。當事人認為法官有偏頗之虞,或得知法官與另一造當事人關係匪淺,即得聲請迴避。而法官自認有無法公正審判之虞,就應自行迴避。總而言之,任何外觀上可見的不公正因素,都應排除[35]。
按《布氏法律大辭典(Black,s Law Dictionary)》之見解[36],在特定訟案中,法官有成見或利益衝突,應自請迴避(To remove oneself as a judge in a particular case because of prejudice or conflict of interest)。而當事人認為法官對訟案有成見或利益衝突,得反對該法官審理,聲請法官迴避(To challenge or object to a judge as being disqualified from hearing a case because of prejudice or a conflict of interest)。前揭所述與大陸法系對於司法審理時,所要求的公正程序[37]並無二致。
2、性質及解析
按公共選擇(public choice)學派的理論,可將法院視為廣義的政府官僚(bureaucrats)機構中的一員--此即官僚理論[38];而且,只要有租值(rents)存在,就有尋(競)租的行為[39]。由於掌握權力或維持對稀缺資源的壟斷地位,政府官僚--包含民選的政客(politicians)--基於私利的最大化,就有機會進行尋租(rent seeking)[40]的套利行為。這不但使得政府失靈、官僚獲得不法私利,甚至進一步鞏固官僚的壟斷地位,促使官僚浪費更多資源去尋租[41]。這種非線性回饋(nonlinear feedback)[42]的過程,強化政府失靈或政府腐敗的惡性循環,最終導致社會秩序--包括法律體制--瓦解。
雖然知名的英美法學者波斯納(Richard A. Posner),認為法官的效用並未包含經濟上的尋租或套利[43],但不諱言法官亦有自利的趨向[44]。而且,他認為從法律職業的發展史來看,主流的法律思想不過是法律職業卡特爾化的副產品--雖然從1960年代以來這一卡特爾已經弱化了[45]。這背後隱藏的意義,是法官依法通常會做出有利法律職業卡特爾的判決,這似乎是法律失靈更為驚人的病癥。就此而論,波斯納認為法官的效用不包含經濟上的尋租或套利,即難謂非為有利法律職業卡特爾的見解。因為,法院既有偏頗之實而習以為常,並理所當然形成制度;雖然符合公共選擇學派的理論或預測,但不能因此將其視為合理的司法制度或功能,並僅憑個人印象「想當然耳地推論,法官的效用不包含經濟上的尋租或套利。
政府失靈或法律失靈的解決之道,是以憲法規制官僚,而憲法的規制方式主要有四種[46]:權力分立、以法治國、正當程序(due process)、保護人權。有關憲法的理論,英美法與大陸法有頗多相同的原則;兩者幾乎可稱之為大同小異。但大陸法系在憲法的規制理論方面的法學論述,顯然較英美法更加完備而嚴謹;似可加以援引而無悖離英美憲法原則之虞。不過,在具體的訴訟程序法規及實務方面,英美程序法及制度確與大陸法顯有不同;不宜混為一談。例如,英美法的普通法院並不分民、刑事庭[47],两者的訴訟程序亦非截然不同。但大陸法系在審理民、刑事案件的程序,有諸多明顯差異;而且還有各種不同的專職法院,管轄不同性質的案件。
由於美國法官係採民選制[48],選舉結果常常被利益團體左右,或因政治力量與人脈關係、甚至意識型態而不同--尤其是聯邦法官的任命[49]。因此,經常由欠缺獨立性的法官當選,在裁判上動輒因政治或其他因素而失去公正性[50]。故寬認迴避事由並確實執行迴避制度,在英美法的審判程序上,似屬必要;否则,即须在选任法官的制度上力求公正客观。显见英美法的回避制度与选任法官制度,对于实现公正法院的目标,乃相辅相成且具有相互补充性--可能产生双重的社会成本之浪费。是以,在違反迴避規定的法律效果及救濟上,不妨參照本文前開所述之大陸法系的相關規定,以期發揮借鑑攻玉之效。
3、案例探討
若法官訊問證人時,以問題突襲,對證據造成情勢上的偏頗[51],此時可否主張法官迴避?
按英美法的原则分析,当事人似可主张法官存有不当成见,或有偏頗之虞而声请法官回避。不过,若无更进一步的具体事证或理由,裁量权限甚大的英美法庭,基于与大陆法相同之法理,应该会予以驳回,仅准其异议。此可參照最高法院79年台抗字第318號判例要旨,认为所謂「足認其執行職務有偏頗之虞者,係指此種懷疑之發生,存有其完全客觀之原因,而非僅當事人自己主觀之判斷者,始足當之。至於訴訟上之指揮乃專屬於法院之職權,不得以此對當事人之有利與否,作為其將有不公平裁判之依據,更不得以此訴訟之進行與否而謂有偏頗之虞聲請法官迴避。而且,從訴訟經濟的角度來看,為避免重開審判程序、延滯訴訟,似乎不宜准許當事人主張法官迴避;但不妨准許當事人異議,令其釋明以資救濟。
二、陪審團迴避[52]
一般認為陪審團制度起源於古希臘[53],由法國發揚光大,目前歐美各國都有類似英美法的陪審團制度;德國的法官和平民法官(lay judge)組成的混合法院,亦帶有陪審團的性質[54]。陪審團制度有助於正確判決,避免法官濫用自由心證、恣意認定事實,符合民主多數決制度所期待的公平正義。美國憲法第3條、第6及第7條增修條文,分別有設置陪審團的明文規定。
英美法的陪審團最多有十二人,皆由公民中任意選取;成為陪審員並無資格限制。但為了維護司法公正,對於選拔或審查陪審員(voir dire)[55],亦設有迴避制度--即免除陪審義務--由法官裁量。聯邦法院多由法官主導陪審員之選拔,州法院多允許律師主導陪審員之選拔。律師可以根據各種資料,說明特定之陪審員有偏頗之虞,不限次數聲請該陪審員迴避--稱為「正當理由迴避(challenge for cause);另可依案件的性質與輕重,有五到十次的權利,不附理由聲請特定之陪審員迴避--稱為「絕對迴避(peremptory challenge)[56]。
然而,迴避制度未必可篩選出較為公正的陪審員,或排除較不公正的陪審員;有時不免淪為律師打贏訴訟的要件或訴訟技巧之一[57]。律師基於打贏訴訟的需要,通常根據陪審員的年齡、住址、教育程度、職業(或階級)、種族、性別等基本資料,及其所填寫的資料,臆測該陪審員是否該迴避。但對於正當理由迴避的聲請,法官極少同意[58]。
雖然陪審團的任務是決定事實爭議(issue of fact),由法官決定法律爭議(issue of law)[59];但對於民事案件,法官有權取消陪審團之顯不合理的裁決[60]。由此可知,法官對於陪審員的迴避有相當的裁量權,且對陪審團的裁決亦握有相當的否決權。所以,陪審團的制度是否能有助於正確判決、避免法官恣意認定事實,部份亦取決於法官的迴避制度是否有效。不過,陪審團對於刑事案件的無罪裁決,法官無權取消;故此時制衡法官的效果較好。就此而論,規範陪審團的迴避制度亦有其必要。
三、小結
從我國最高法院廢棄原判決發交(回)更審的統計分析,歷年來(1992至2001年)有超過70﹪是以法院認定事實、或證據調查有明顯瑕疵為理由;其中,比例最高的是1999年的83.3﹪[61]。證據調查有明顯瑕疵--如漏未斟酌證據,係屬判決不備理由;違背論理法則或經驗法則認定事實,亦屬違背法令;83年台上字第2118號判例可供參照[62]。
按前开的司法统计数据分析,说明大多数的违法判决,是由于法院或法官在裁判时,有偏颇一方当事人的事实所致。而造成裁判事实上的偏颇,其原因主要可分为客观因素及主观因素两类。在客观因素方面,可能是案件的复杂性,或调查及认定事实的困难性所致。在主观因素方面,可能是由于法官的意識僵化[63]、轻忽、怠职或偏颇所致;若简单归纳起来,其实就是法官未依法谨慎裁判。若法官是因为意識僵化、轻忽或怠职,以致于违法裁判,回避制度并无法发挥端正法官依法谨慎裁判的效果。回避制度仅能在一定的程度上,预防法官故意偏颇为裁判,尽量排除有严重瑕疵的判决。故对于法官因为意識僵化、轻忽或怠职所作成的违法判决,似乎只能仰赖回避制度以外的法制--例如法官法--從外部加以監督导正。
其次,亦可見未經國民審查的法官終身制,有造成法官意識僵化,或恣意認定事實形成心證之虞。英美法的陪審制可貫徹國民主權原理,抑制官僚主義之擴張[64],判決結果與國民的法律情感及社會通念較為相近,對未經國民審查的法官終身制及英美的法曹一元制[65],都有改善之效。但是,不管實行那一種制度,執行制度的都是人,不能沒有迴避制度;否則,縱令有法官法對法官從外部監督[66],以及程序法明文規定的依法審判條款,徒法亦難以自行。
因為英美的法官是經由民主形式選出,具有民主的正當性,亦合乎國民主權原理;除有特殊情形或特別事由,或法官自行迴避以外,考量民主制度的社會成本,對於聲請法官迴避,自应特别斟酌。而對於陪審團,亦是由公民中隨機選出,依照統計上的大數法則,除有特殊情形或特別事由—如種族或性別、階級等歧視之實證研究支持—的考量外,亦应仔细考虑迴避之可能或必要。换言之,英美法现行的回避制度,对于达成公平法院之目标有一定的效果;有确实遵行之必要。但审酌民主制度的社會成本,及审判制度至少有三重的过滤机制--法官、陪审团、回避制度;是否准许个案声请回避,仍应仔细调查迴避之可能或必要。只是在当事人声请法官或陪审团回避时,若按社会通念衡量,确有合理的相当理由,不妨宽认其事由裁定核准其声请。
總而言之,民選制的法官仍設有合乎國民主權原理的陪審團制衡,且兩者皆適用迴避制度;舉重(有民意基礎)以明輕(無民意基礎),未經國民審查的終身制職業法官,更需要有寬認迴避事由的迴避制度制衡,以求公正法院之實現、司法之清明。
肆、結論
建立迴避制度的目的,是為了避免法院及法官的徇私或舞弊,以維護裁判公正性及司法的威信[67];其中,大陸法系以法官之迴避最為重要,英美法系則需兼顧陪審團迴避。從法經濟學的觀點來看,就是防止法院及法官發生尋租或背信的行為[68],以免浪費司法資源、增加社會成本。最高法院80年度第1次民事庭會議決議,即有謂:「就訴訟經濟原則言,法官被聲請迴避者,在該聲請事件裁定確定前,應停止執行職務,以免浪費無益之訴訟程序。足資參照。
迴避制度的主要内涵,是司法權的自我節制及對法官濫權的預防,其與憲法上的「法定法官原則未必有特定的緊張關係。因為法官法定原則並非確保法官依法應享有特定權利或權力之保障的原則;而是確保人民的訴訟權或聽審權應受完全之保障的原則。換言之,法官法定原則並非確保法官之裁判權或地位,而是確保依法掌有裁判權之法官保障人民的訴訟權或聽審權--公正且正確地裁判。大法官釋字第601號解釋即謂,國家任何公權力之行使,均應避免執行職務人員因私人利害,影響任務之正確性及中立性,因此設有迴避機制。惟迴避制度對法院法官尤其重要,故司法院大法官行使職權審理案件,亦無例外。
其次,聯合國大會1948年決議通過的「世界人權宣言第七條規定:「法律之前人人平等,並有權享受法律的平等保護,不受任何歧視。以及第10條規定:「人人有權完全平等地由一個獨立而無私的法庭,進行公正和公開的審訊,以確定他的權利和義務。還有,根據我國2009年公布的「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施行法,其中的「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第26條規定:「所有的人在法律前平等,並有權受法律的平等保護,無所歧視。皆是公平法院原則的法源依據,亦皆可為迴避制度之上位原則。故迴避制度應具有以下性質:程序基本權的保障、無違法官法定原則、無違法官中立原則、實踐法官獨立原則、維護審級利益、避免利益衝突。
迴避制度的效力與例外,可参照大法官釋字第601號解釋理由,迴避制度原僅為避免公務人員之利益衝突,若機關之任務無論由何人擔任,均有利益衝突之虞,則無迴避可能,即無迴避必要。而訴訟法上之「迴避,係為確保司法之公正,是其對象乃特定之法官或法院职员,非法官所屬之機關-法院。但個別法官之迴避,仍須有其他法官續行審理,俾以維持法院審判功能;倘有致使無法官可行使審判權之情形,即不能以迴避為由而拒絕審判。
英美法现行的回避制度,对于达成公平法院之目标有一定的效果;有确实遵行之必要。但审酌民主制度的社會成本,及审判制度至少有三重的过滤机制--法官、陪审团、回避制度;是否准许个案声请回避,仍应仔细调查迴避之可能或必要。只是在当事人声请法官或陪审团回避时,若按社会通念衡量,确有合理的相当理由,不妨宽认其事由裁定核准其声请。其次,英美的民選制法官,仍設有合乎國民主權原理的陪審團制衡,且兩者皆適用迴避制度;舉重(有民意基礎)以明輕(無民意基礎),未經國民審查的終身制職業法官,更需要有寬認迴避事由的迴避制度制衡,以求公正法院之實現、司法之清明。
伍、參考書目與文獻
一、中文書籍
王甲乙、楊建華、鄭健才合著,《民事訴訟法新論》,三民書局(2008年4月)。
江偉、邵明、陳剛合著,《民事訴權研究》,韋伯出版,(2004年5月)。
沈冠伶著,《訴訟權保障與裁判外紛爭處理》,元照出版(2006年4月初版第一刷)。
邱聯恭著,《司法之現代化與程序法》,(國立台灣大學法學叢書(七二),2001年10月7刷)。
肖建華主編,《民事訴訟立法研討與理性探索》,法律出版社(2008年5月第1版)。
曲振濤、楊愷鈞合著,《法經濟學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9月1版)。
黃國昌著,《民事訴訟理論之新開展》,元照出版(2005年10月初版第1刷)。
蘇力,《波斯納及其他》,法律出版社(2004年3月第1版)。
薛求知、黃佩燕、魯直、張曉蓉合著,行為經濟學--理論與應用,復旦大學出版(2003年11月第1版)。
JOHN BRIGGS, F. DAVID PEAT合著(王彥文譯),TURBULENT MIRROR(渾沌魔鏡),牛頓出版,(民國84年10月初版6刷)。
MORRIS KLINE著(林炎全、洪萬生、楊康景松譯),MATHEMATICAL THOUGHT FROM ANCIENT TO MODERN TIMES(數學史--數學思想的發展),九章出版社,(民國72年6月再版)。
NANCY K. KUBASEK, BARTLEY A. BRENNAN & M. NEIL BROWNE(湯樹梅 等譯), 《THE LEGAL ENVIRONMENT OF BUSINESS: A CRITICAL THINKING APPROACH 4th ed.(商業法律環境)》,中國人民大學出版(2007年6月第1版第1刷)。
RICHARD A. POSNER著(蘇力譯),《OVERCOMING LAW(超越法律)》,元照出版(2002年11月初版第1刷)。
WILLIAM BURNHAM著(林利芝譯),《INTRODUCTION TO THE LAW & LEGAL SYSTEM OF THE UNITED STATES(英美法導論)》,元照出版(2002年9月初版第二刷)。
二、英文書籍
Henry R. Cheeseman (2007), Business Law,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6th ed..
Joanne Banker Hames & Yvonne Ekern (2002), Introduction To Law,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2nd ed..
Nicholas Mercuro & Steven G. Medema (2006), Economics And The Law, U.S.A.: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nd ed..
Steven H. Gifis, Law Dictionary (2003), China: Barron,s Legal Guides, 5th ed..
注释:
[1] 公平法院原則可參照歐洲人權公約第6條的規定--公平審判之權利;包括適時審判請求權、公正程序(fair trial)請求權...等。參閱沈冠伶著,《訴訟權保障與裁判外紛爭處理》,元照出版,頁7、30(2006年4月初版第一刷)。
[2] 最高法院57年決議,參閱王甲乙、楊建華、鄭健才合著,《民事訴訟法新論》,三民書局,頁42(2008年4月)。
[3] 王甲乙、楊建華、鄭健才合著,前揭(註3)書,頁42。
[4] 參照最高法院79年5月29日民事庭會議決定:「參與原確定判決之法官,僅就該確定判決提起再審之訴,應自行迴避而已,至於對下級法院再審判決提起上訴或發回更審再行上訴之事件,均毋庸迴避。
[5] 王甲乙、楊建華、鄭健才合著,前揭(註3)書,頁42。
[6] 王甲乙、楊建華、鄭健才合著,前揭(註3)書,頁43。
[7] 王甲乙、楊建華、鄭健才合著,前揭(註3)書,頁45。
[8] 王甲乙、楊建華、鄭健才合著,前揭(註3)書,頁45。
[9] JOANNE BANKER HAMES & YVONNE EKERN, INTRODUCTION TO LAW, at 13,380 (2002). 蘇力著,《波斯納及其他》,法律出版社,頁9(2004年3月第1版)。法源法律網把本法第39條的書記官及通譯均翻譯成court clerks,而第241條、第242條的書記官則翻譯為court clerk,db.lawbank.com.tw/Eng/FLAW/FLAWDAT0201.asp。但一般美國法所稱之court reporter 與我國的書記官相當--雖然其在法庭的位置與我國的通譯相當。court reporter必須將法庭的言詞辯論速記成文字,故對法律術語必須有相當的瞭解;而且在許多州都要求其資格之取得,必須經過相當嚴格的測驗。而美國法的court clerks,其工作包含整理法庭卷宗、保管證據或證物,依序安排訴訟人提交的文件給法官簽名;此一職位只須具備一些法庭的程序常識,沒有其他的要求,翻譯成「助理書記官似乎較為恰當。law clerk是指法官助理或律師助理,主要工作是協助處理案件,還有撰寫簡短的法律意見。see STEVEN H. GIFIS, LAW DICTIONARY, at 82,118 (2003).美國法院開庭時,其法院職員在法庭的座位配置圖,參閱WILLIAM BURNHAM著(林利芝譯),《INTRODUCTION TO THE LAW & LEGAL SYSTEM OF THE UNITED STATES(英美法導論)》,元照出版,頁427(2002年9月初版第二刷)。
[10] 王甲乙、楊建華、鄭健才合著,前揭(註3)書,頁45。
[11] 沈冠伶著,前揭(註2)書,頁7、30。
[12] 沈冠伶著,前揭(註2)書,頁5、6。
[13] 美國法的「正當法律程序原則(due process of law)條款,規定在憲法修正案第14條及第15條,see HENRY R. CHEESEMAN, BUSINESS LAW, at 59 (2007). WILLIAM BURNHAM著(林利芝譯),前揭(註10)書,,頁408至410。
[14] 沈冠伶著,前揭(註2)書,頁28至30。
[15] 沈冠伶著,前揭(註2)書,頁11。
[16] 邱聯恭著,《司法之現代化與程序法》,國立台灣大學法學叢書(七二),頁19--22、23(2001年10月7刷)。
[17] 邱聯恭著,前揭(註17)書,頁13。
[18] 歐洲人權公約第6條明定人民有受公平審判之權利,其外延包含:在合理的時間內受到獨立且公正的法庭公開審理、無罪推定原則,以及受到刑事控告時所應享有的最低基本權利;例如:有足夠的時間準備防禦的方法、接近訴訟人的權利(或律師接見權)、與證人進行交互詰問的權利、請求免費翻譯員協助的權利...等。
[19] 江偉、邵明、陳剛合著,《民事訴權研究》,韋伯出版,頁404(2004年5月)。
[20] 肖建華主編,《民事訴訟立法研討與理性探索》,法律出版社,頁17(2008年5月第1版)。
[21] 肖建華主編,前揭(註21)書,頁17。
[22] 邱聯恭著,前揭(註17)書,頁60至63。
[23] 王甲乙、楊建華、鄭健才合著,前揭(註3)書,頁607。
[24] 沈冠伶著,前揭(註2)書,頁127。
[25] 王甲乙、楊建華、鄭健才合著,前揭(註3)書,頁607。
[26] 王甲乙、楊建華、鄭健才合著,前揭(註3)書,頁40。
[27] 薛求知、黃佩燕、魯直、張曉蓉合著,行為經濟學--理論與應用,復旦大學出版,頁3(2003年11月第1版)。
[28] 王甲乙、楊建華、鄭健才合著,前揭(註3)書,頁43。最高法院29年抗字第56號判例。
[29] 王甲乙、楊建華、鄭健才合著,前揭(註3)書,頁42。
[30] 王甲乙、楊建華、鄭健才合著,前揭(註3)書,頁44。
[31] 王甲乙、楊建華、鄭健才合著,前揭(註3)書,頁44。
[32] 王甲乙、楊建華、鄭健才合著,前揭(註3)書,頁45。
[33] 王甲乙、楊建華、鄭健才合著,前揭(註3)書,頁44。
[34] STEVEN H. GIFIS, supra note 10, at 428.
[35] STEVEN H. GIFIS, supra note 10, at 428.
[36] 陳錫蕃,〈迴避〉,中央日報十七版,2004年10月14日。
[37] 沈冠伶著,前揭(註2)書,頁30。
[38] 曲振濤、楊愷鈞合著,《法經濟學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頁132(2006年9月1版)。
[39] NICHOLAS MERCURO & STEVEN G. MEDEMA, ECONOMICS AND THE LAW, at 202 (2006).
[40] NICHOLAS MERCURO & STEVEN G. MEDEMA, supra note 40, at 201.
[41] NICHOLAS MERCURO & STEVEN G. MEDEMA, supra note 40, at 230.
[42] 所謂的非線性(nonlinear)概念,主要是相對線性(linear)概念而言,這兩個概念都是源於數學的概念;前者代表較為簡單的數學關係,後者則相反。參閱曲振濤、楊愷鈞合著,前揭(註39)書,頁386。MORRIS KLINE著(林炎全、洪萬生、楊康景松譯),《MATHEMATICAL THOUGHT FROM ANCIENT TO MODERN TIMES(數學史--數學思想的發展)》,九章出版社,頁389(民國72年6月再版)。JOHN BRIGGS, F. DAVID PEAT合著(王彥文譯),《TURBULENT MIRROR(渾沌魔鏡)》,牛頓出版,頁33至35(民國84年10月初版6刷)。
[43] RICHARD A. POSNER著(蘇力譯),《OVERCOMING LAW(超越法律)》,元照出版,頁129以下(2002年11月初版第1刷)。
[44] RICHARD A. POSNER著(蘇力譯),前揭(註44)書,頁121。
[45] RICHARD A. POSNER著(蘇力譯),前揭(註44)書,頁39。
[46] 曲振濤、楊愷鈞合著,前揭(註39)書,頁132、135。
[47] WILLIAM BURNHAM著(林利芝譯),前揭(註14)書,頁182。
[48] JOANNE BANKER HAMES & YVONNE EKERN, supra note 10, at 13. NANCY K. KUBASEK, BARTLEY A. BRENNAN & M. NEIL BROWNE(湯樹梅 等譯),《THE LEGAL ENVIRONMENT OF BUSINESS: A CRITICAL THINKING APPROACH 4th ed.(商業法律環境)》,中國人民大學出版,頁50(2007年6月第1版第1刷)。WILLIAM BURNHAM著(林利芝譯),前揭(註14)書,頁192、193。
[49] RICHARD A. POSNER著(蘇力譯),前揭(註44)書,頁121。NANCY K. KUBASEK, BARTLEY A. BRENNAN & M. NEIL BROWNE(湯樹梅 等譯),前揭(註49)書,頁51。WILLIAM BURNHAM著(林利芝譯),前揭(註14)書,頁191。
[50] 邱聯恭著,前揭(註17)書,頁25。
[51] WILLIAM BURNHAM著(林利芝譯),前揭(註14)書,頁71。
[52] JOANNE BANKER HAMES & YVONNE EKERN, supra note 10, at 383. STEVEN H. GIFIS, supra note 35, at 281,282. NANCY K. KUBASEK, BARTLEY A. BRENNAN & M. NEIL BROWNE(湯樹梅 等譯),前揭(註49)書,頁59。
[53] NANCY K. KUBASEK, BARTLEY A. BRENNAN & M. NEIL BROWNE(湯樹梅 等譯),前揭(註49)書,頁52。
[54] WILLIAM BURNHAM著(林利芝譯),前揭(註14)書,頁75、76。
[55] STEVEN H. GIFIS, supra note 35, at 553. NANCY K. KUBASEK, BARTLEY A. BRENNAN & M. NEIL BROWNE(湯樹梅 等譯),前揭(註49)書,頁59。
[56] NANCY K. KUBASEK, BARTLEY A. BRENNAN & M. NEIL BROWNE(湯樹梅 等譯),前揭(註49)書,頁59。WILLIAM BURNHAM著(林利芝譯),前揭(註14)書,頁76、83、84。
[57] NANCY K. KUBASEK, BARTLEY A. BRENNAN & M. NEIL BROWNE(湯樹梅 等譯),前揭(註49)書,頁62。
[58] WILLIAM BURNHAM著(林利芝譯),前揭(註14)書,頁84、85。
[59] STEVEN H. GIFIS, supra note 35, at 281, 282. 邱聯恭著,前揭(註17)書,頁39。
[60] WILLIAM BURNHAM著(林利芝譯),前揭(註14)書,頁76。
[61] 黃國昌著,《民事訴訟理論之新開展》,元照出版,頁483、484(2005年10月初版第1刷)。
[62] 沈冠伶著,前揭(註2)書,頁154。
[63] 邱聯恭著,前揭(註17)書,頁27至29。
[64] 邱聯恭著,前揭(註17)書,頁40。
[65] 事實上英美的法曹一元制之法官遴選制度,亦造就不少終身職的法官;參閱WILLIAM BURNHAM著(林利芝譯),前揭(註14)書,頁193。邱聯恭著,前揭(註17)書,頁31。
[66] 邱聯恭著,前揭(註17)書,頁83。
篇4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城市居民委员会和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所在地设立的居民委员会。
第三条居民委员会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和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对居民委员会的工作给予指导、支持和帮助。居民委员会协助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和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开展工作。
第四条居民委员会的任务:
(一)宣传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教育居民履行依法应尽的义务。
(二)组织居民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教育居民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三)办理本居住地区居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
(四)协助维护社会治安,搞好综合治理;调解民间纠纷,促进居民之间、居民与邻近单位之间的团结。
(五)协助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做好青少年教育,计划生育,公共卫生,拥军优属,社会救济,暂住人口管理,待业青年的登记管理以及招生、招工、招干、参军的推荐考察工作。
(六)向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反映居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
第五条居民委员会应当开展便民利民的社区服务活动,可以兴办有关的服务事业,发展集体经济。
第六条居民委员会的设立、撤销、规模调整,由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人民政府决定,报省民政部门备案。
第七条居民委员会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共五至九人组成,具体名额根据居民委员会的规模大小,按照多数居民的意见确定。多民族居住地区,居民委员会中应当有人数较少的民族的成员。
第八条居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的选举,由上一届居民委员会成员为主组成的选举领导小组主持,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和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给予指导。
第九条居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候选人的条件:
(一)模范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
(二)廉洁奉公,办事公道,热心为居民服务。
(三)工作能力和身体状况能胜任居民委员会的工作。
第十条居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的候选人,可以由有选举权的居民五人以上联合提名或者居民小组提名,其所提候选人名额不得超过应选人名额。居民委员会选举领导小组应将所提候选人名单张榜公布,经居民小组酝酿、协商,根据多数居民的意见,确定正式候选人名单,并在选举日前张榜公布。
第十一条居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一般实行差额选举,如果多数居民提出的候选人未超过应选人名额,也可以实行等额选举。
第十二条居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应由本居住地区有选举权的居民或者每户派代表选举产生;根据居民意见,也可以由每个居民小组选举代表二至三个选举产生。
第十三条居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的选举实行无记名投票。有选举权的全体居民或户代表或居民小组代表的过半数参加投票,选举有效。居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的候选人获得参加投票居民或户代表或居民小组代表的过半数同意,始得当选。得票过半数的候选人超过应选人名额时,得票多的当选。得票相等不能确定当选人时,应就得票相等的候选人重新投票,得票多的当选。居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的当选人少于应选人名额时,可以在没有当选的正式候选人中另行选举,以得票多的当选,但是得票数不得少于选票
数的三分之一。居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选举产生后,报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人民政府备案。
第十四条居民委员会每届任期三年,其成员可以连选连任。
第十五条居民会议由十八周岁以上的居民组成。举行居民会议时,可以由全体十八周岁以上的居民参加,也可以由每户派代表或者每个居民小组选举二至三名代表参加。全体十八周年以上的居民或户代表或居民小组代表的过半数出席,才能举行居民会议。居民会议的决定,由出席人的过半数通过。
第十六条居民委员会向居民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居民会议由居民委员会召集和主持。有五分之一以上的十八周岁以上的居民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户或者三分之一以上的居民小组建议,应当召集居民会议。涉及全体居民利益的重要问题,居民委员会必须提请居民会议讨论决定。
第十七条居民会议行使下列职权:
(一)听取居民委员会的工作报告和财务收支情况报告,监督居民委员会的工作。
(二)撤销和补选居民委员会成员。
(三)制定和修改居民公约。
(四)讨论决定本居住地区涉及全体居民利益的其他重要问题。
第十八条居民委员会根据需要设人民调解、治安保卫、公共卫生、社会福利等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成员可以兼任下属委员会的成员。居民在三百户以下的居民委员会可以不设下属的委员会,由居民委员会的成员分工负责有关工作。
第十九条居民委员会设若干居民小组,居民小组的划分,由居民委员会提出,报街道办事处或者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决定。居民小组设小组长一人,由居民小组推选。
第二十条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编入居民小组,居民委员会应当对他们进行监督和教育。
第二十一条居民公约须经居民会议讨论通过,其内容不得与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相抵触。居民公约报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和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备案,由居民委员会监督执行。
第二十二条居民委员会办理本居住地区公益事业所需的经费,经居民会议讨论决定,本着自愿原则,可以向居民筹集;经居民委员会辖区内受益单位同意,也可以向受益单位筹集。办理公益事业费用的收支帐目要张榜公布,接受居民监督。
第二十三条居民委员会的工作经费及其来源,居民委员会成员的生活补贴费的范围、标准和来源,由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人民政府或者上级人民政府规定并拨付,经居民会议同意可以从居民委员会的经济收入中给予适当补助。离、退休国家或集体单位工作人员在居民委员会任职的,可适当给予生活补贴。
第二十四条居民委员会的工作用房,由当地人民政府统筹解决。新建居民住宅区要把居民委员会的工作用房纳入建设规划。
第二十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平调、上收或侵占居民委员会的财产。
篇5
[关键词]当代绘画;民间艺术;特征;运用
一、民间艺术来源及其特征
(一)民间艺术来源
民间艺术的来源及其根本实际上就是最早期的原始艺术,直到如今,众多偏远地区还依旧是封闭与保守的少数民族,保留着古老的民族特色与民间艺术,散发着浓厚的原始民族艺术气息。从人类诞生之初对生存的强烈欲望并通过现实方法体现的早期装饰艺术,其自身就有着鲜明的时代特性,从产物的层面上看是实实在在的原生态民间艺术形态,并一直流传至今,对当代的民间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在当今时代中,仍然能够直接或是间接的见到蕴含着传统民间艺术的文化理念、民族感情、审美思想及艺术形式等,甚至还有许多具体的纹样及艺术词语。这种特性与人类社会不断发展中的其他社会方面发展转变过程里所体现的显著断代性有着极大的不同。现如今所见到的陕西、甘肃某些地区的民间剪纸艺术中通常将大面积纸张剪成各种形态的线条并组成蛙造型,还有当地的民间刺绣艺术中的双鱼相连贵子图等,都能从中看到早期艺术的影子。
(二)民间艺术特征
民间艺术会让人产生的最直接反映就是多种多样的民间手工艺品,这相对于其他领域的艺术活动,更加能够体现出民间艺术的独特性。民间艺术实际上是艺术的审美方式与实用手工艺相互结合的一种产物,是广大劳动人们自身,而并不是专业美术设计者所创造出来的在乡村广为流传的大众性艺术,民间艺术饱含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与理想,并存在于日常生活中的每个角落。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我国群众在自身所处的生态环境与社会环境中,逐渐形成了本土的文化思想及艺术理念。民间艺术的审美形式及构造千变万化,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其中很多造型与纹样能够追溯到华夏民族的源头及我国人类文明的起源。此外,民间艺术根据材料工艺可分为雕塑、刺绣、编制、绘画、印染、漆艺、剪纸、陶瓷、金属工艺、木板年画等种类,而根据实用性功能则可分为建筑、环境装饰、玩具、家具、服饰、文房四宝、节日用品等。
二、当代绘画创作中的民间艺术元素运用
(一)西方当代绘画创作中的民间艺术元素
当代绘画与传统民间艺术之间相互融合所形成的全新体现形式,不管是对当代绘画创作还是民间艺术都得到了提升,实现了共同发展。在当代西方国家社会中弥漫着各种感性的思想、改革思想、反对工业文明及现代化主义思想、虚无缥缈的思想、对抗资本主义制度的思想等,这些新旧思潮之间得相互交织、相互撞击、相互影响,形成了当代艺术多姿多彩、分散凌乱的拼接版图,成为了当代乃至后现代西方社会艺术领域中崭新的主流绘画创作思想。其中对传统社会的回归也是西方当代绘画创作的显著特点之一,对现代主义的深刻反思和评判让更多人重新认知了传统文化,并对传统文化更加重视。文丘里是早期视觉艺术设计中极具代表性的艺术家之一,他曾表示,建筑设计师应该是保留传统的专业者,并提出了“对于艺术家而言,创新也许代表着从传统的或是现有的事物中不断反复地进行挑选”的创新性理念。文丘里用感性的观念始终坚持并继承性的积极运用传统元素,他明确指出,在当代社会中保持着过去较为传统的方法,其主要指的是“应用传统与合理融入新的元素来构成展现独特的整体”以及“利用当代的方法来体现传统元素”。在文丘里、斯特林等众多后现代主义杰出建筑师的设计作品中,大量的古希腊、文艺复兴以及古代罗马等早期的建筑元素及艺术符号被广泛运用,同时还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了结构、变换、颠覆、变异等多种形式的重新组合,运用这些传统艺术元素与全新方法的有机结合,赋予了作品全新的内涵。在西方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后,具象回归成为绘画创作的主要方向,其保留并运用传统的方法与建筑设计思想较为接近。在这样的绘画创作风格中,民间艺术元素被合理的划分成各种符号性质的元素,依次被加以使用,且进行解构后重新组合以及造型变换,而不是学院派的直接照搬与复制。在西方当代绘画创作中,存在许多模仿与抄袭的现象,有些是为了烘托气氛,有些则是为了体现某种精神与文化,还有些则是简单地通过单一的形或是观念达到所谓的“戏似”。对于大多数西方当代艺术创作家来说,在他们的作品中积极运用传统民间艺术元素,实际上是审美思想的轮回,同时也是想要在创作当中努力寻找崭新的艺术符号及有效的发展途径。
篇6
当天上午,民间艺术汇演在怀集体育中心举行。随着喜庆的鼓乐响起来,来自全县19个乡镇和邻县的22支民间艺术演出团队800多名演员身穿盛装,激情表演,展示着传统民间艺术的风采。
第一个出场表演的“龙鱼舞”是怀集凤岗镇最具特色的民间传统舞蹈,该舞蹈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舞台上,演员身穿黄色唐装衫裤,腰扎红绸带,头饰红布捆边黄布巾,一人举龙珠,一人举龙鱼,八人分别举金鱼、鲤鱼、青衣鱼、虾和蚌,两人举日月灯,多人举幡旗、彩旗。伴以锣鼓钹和吹奏乐,“龙鱼出海”、“龙鱼织壁”、“鱼跃龙门”、“龙鱼入海”等程式表演,场面壮观,表达太平盛世,同庆丰年之情。
接着,琴、胡、箫、笛奏“马儿曲”响起来,八匹“骏马”奔驰而出。中洲镇三步村传承了300多年历史的传统舞蹈——“马舞”欢快出场。马舞表现“奔驰”、“骑射”、“抽缰”、“鞭骑”、“勒马”、“侧马”、“散步”等动作,同时配上采茶舞,10个采茶村姑手提花篮唱起“趋圩调”、“迎春调”、“采茶调”,歌颂美丽家园和幸福康乐的生活,祝福人民群众新年马到功成、龙马精神。
之后,山狮舞、火龙舞、彩鹿舞、花棍舞、壮狮舞、春牛舞、凤舞等依次上场表演,富有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的民间歌舞,将演出现场推向一个又一个。
记者在现场看到,汇演活动除了有龙鱼舞、贵儿戏、春牛舞、凤舞等省市级“非遗”项目外,还有各具民间地方特色的文化精品,如火龙舞、彩鹿舞、竹韵舞、八音迎亲、采茶舞等节目。此外,广宁的山狮舞、封开麒麟白马舞和广西贺州市八步区的鼓动瑶山舞等优秀传统节目也参与表演,为群众献上了特色浓郁的民间艺术盛宴。
汇演结束后,表演队伍沿着县城主要街道开始巡游。队伍所到之处,当地市民和游客夹道观看,热情高涨,掌声迭起。人们盛赞民间艺术节办得好、办得成功,一大批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富有地方特色,老百姓走得近,看得懂,更喜欢。
篇7
按照安排和要求,结合自身工作生海实际,认真查摆问题,自我剖析如下:
一、学习、工作及思想情况
(一)、强化理论学习,提高政治业务素养
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业务功底是驾驭工作的基础,为此,我始终把学习放在首位,房产局是一个政策性、业务性非常强的部门,对于我这样一个刚加入房产系统的“新兵”来说,唯有不断的学习丰富充实自己,工作中才能游刃有余。无论工作多忙多累,我都会抽空闲挤时间加强自身的学习,努力克服工学矛盾,自觉地向书本学习,学习成功的经验和先进的管理知识;向实践学习,学习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操作技能。
(二)、强化责任意识,认真履行职责
自到房产局任职以来,我就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这种压力一方面来自组织对我的信任,另一方面来自我自身对房产管理工作业务的不熟。工作中我要求尽快熟悉情况,尽快进入角色,通过自己和大家的共同努力,工作平稳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
(三)、强化大局意识,树立全局观念
作为住建局党组成员、房产局局长,我非常清醒自己所处的位置,始终牢固树立整体观念,立足于全局,服务于大局,维护系统整体利益,尊重局长权威,与班子其他成员密切配合,时时处处维护班子的团结和统一,做到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对上级服从不盲从、从上不唯上,充分发挥副手和中层骨干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全局上下拧成一股绳,共同推进工作。
(四)、强化清正廉洁,自觉接受监督
作为房产局党风廉政建第一责任人,我始终把干部队伍建设和机关作风建设放在工作的重中之重,我认为“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为此,在工作中我率先垂范,首先做到风清气正,公正严明。时刻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来规范自己,用党纪政纪和廉政规定来约束自己,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以身作则,牢固树立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今年以来,我们对机关内务管理制度进行重新修订完善,形成制度汇编装订成册下发到局属各二级机构,并在房产系统内大力推行开门办公制度和政务公开制度,窗口部门实行挂牌上岗。同时,按照上级统一部署,组织干部职工对省、市、县关于作风建设相关文件精神进行了系统的学习。重要工作、重大事项实行集体研究民主决议,增加工作透明度,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二、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一)、学习不够系统、深入。随着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对我们房产工作提出更严峻的挑战,只有不断更新知识储备,与时俱进,才能增强工作的预见性,这一点我非常清醒,为此,我从没放松过学习,但因平时事务性工作比较多,真正用于学习的时间明显不足,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存在实用主义倾向,工作中需要什么知识,学习什么知识,没有系统、全面、深入地开展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满足于一知半解,没有真正学深学透。
(二)、工作布置多,检查督促落实不够。房产局事务多,总觉得有许多事要办,一心只想把事办好,往往把工作布置下去之后,交给分管副局长负责,督促落实检查少。
(三)、与班子成员和干部职工交流、谈心不够。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会议和日常具体事务中,深入到局属各二级机构、机关各股室调研交流少,对基层工作的实际情况掌握不十分透彻。究其原因,从主观上讲,领导分工负责制,把事情多数都推给副手管理,工作过于放手;从客观上讲,自来到房产局任职,事务一直比较繁杂,没有花很多的时间与同志们一起交心、谈心。
(四)、工作方法需要进一步提高,有些急躁,导致好心不一定能办成好事。
(五)、思想上有些放松,工作创新不够,只求平稳就行了。
三、今后努力方向
(一)、强化对各类理论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履职能力,努力克服和纠正轻视理论学习倾向,纠正理论学习不够系统深入的问题,更加自觉处理好工作和学习的关系,坚持学以致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努力把学习的成果转化为谋化工作的思路,坚持按科学规律办事,谋求创新发展,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掌握新知识,积累新经验,增长新本领,带动班子的整体建设,增强驾驭全局工作的能力。
(二)、切实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加强工作创新。在“上情”与“下情”的结合上下功夫,从忙于日常事务中摆脱出来,对每项工作,不论轻重缓急,都认真对待,高度重视,高质量地完成,对布置下去的工作,狠抓督促落实。
篇8
一、思想方面
一年来,在上级领导和镇党委、政府的关心指导下,本人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积极进取,勤政廉政,通过此次学习上级有关文件精神,自身思想有了提升,观念有了更新,特别是当前我省强调“科学发展、四求先行”这个主题,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现在许多人想问题、办事情往往用经验来谈,我深刻反思并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在工作中我也常常犯这样的错误,思想还是偏保守,创新意识还不够强,程度上还比较滞后,适应形势能力有待进一步改进。在今后工作中,我一定会继续加强学习,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强创新观念,用新观念来适应新形势下发展的要求、来开创工作的新局面。
二、学习方面
在当前的工作形势下,领导干部的综合素质面临着很大挑战,加强理论学习刻不容缓。本人平时注重加强学习,特别是当前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报告、科学发展观等文件精神,但限于日常工作事务繁忙,学习得还不够深、不够透、不够系统全面、还没有很好地将理论运用到实际中,主要表现为:(一)理论联系实际少。平时,我认真学习党在农村中的方针、政策、路线,但在农村具体工作实践中,把理论贯彻到农村一线还做得不够到位。(二)学习欠被动。特别是参加业余学习抓得不够紧,时间安排得不够多。特别是较少利用工作外时间钻研党的理论知识,尤其是深入贯彻学习科学发展观有待加强。今后,我将端正学习态度,进一步加强学习,深入细致地学习各方面理论知识,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指导日常工作。
篇9
市场监管局关于对县人民检察院检察建议书的回复公文
**县人民检察院:
贵院(*检行[2019]4**42500052号)共12份检察建议书收悉,感谢贵院对我局提出了宝贵意见。我局领导高度重视,针对检察建议书的内容,立即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调查核实,现就调查核实整改情况汇报如下:
一、检查建议书情况
**县中华米线(嵩山路店)、**县老街烧烤、**县铉航餐馆、**县星之恋快餐店、**县伟峰餐馆(东环铁锅炖鸡)、**县桔子冷饮店(蜜雪冰城)、**县啊三生煎店、**县赵洁小吃店(1#商铺7号金钱麻辣爆肚)、**县军嫂茄汁面、**县薇儿饮品店(大润发商场二楼6号贡茶)、**县木宁萌小吃店(正新鸡排)、**县尚好咖啡厅(迪欧咖啡)在网络餐饮第三平台“饿了么”经营活动页面上未公示食品经营许可证,导致消费者无法判断经营者的经营资格,对消费者的消费选择权和知情权构成影响,同时存在食品安全隐患,损害了广大消费者的利益。
二、调查核实情况
1、**县中华米线(嵩山路店)持有《食品经营许可证》,许可证编号:JY24**4250045941,营业执照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24**425MA42209H37,未在网络餐饮第三平台“饿了么”经营活动页面上公示;
2、**县老街烧烤已2019年2月份停业,未在网络餐饮第三平台“饿了么”经营活动页面上公示;
3、**县铉航餐馆(铉清餐馆)持有《食品经营许可证》,许可证编号:JY24**4250049566,营业执照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24**425MA42L49TXJ,未在网络餐饮第三平台“饿了么”经营活动页面上公示;
4、**县星之恋快餐店持有《食品经营许可证》,许可证编号:营业执照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24**425MA45MXUD7X,未在网络餐饮第三平台“饿了么”经营活动页面上公示;
5、**县伟峰餐馆(东环铁锅炖鸡)持有《食品经营许可证》,许可证编号:JY24**4250045940;营业执照统一社会信用代码:4**425613315759,未在网络餐饮第三平台“饿了么”经营活动页面上公示;
6、**县桔子冷饮店(蜜雪冰城)持有《河南省食品小经营店登记证》,登记证编号:JYDJ14**42501000361;营业执照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24**425MA46QYTU411,未在网络餐饮第三平台“饿了么”经营活动页面上公示;
7、**县啊三生煎店持有持有《河南省食品小经营店登记证》,登记证编号:JYDJ24**42504000093;营业执照注册号:924**425MA46QYTU411,未在网络餐饮第三平台“饿了么”经营活动页面上公示;
8、**县赵洁小吃店(1#商铺7号金钱麻辣爆肚)持有《食品经营许可证》,许可证编号:JY24**4250047041;营业执照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24**425MA45FLG77W,未在网络餐饮第三平台“饿了么”经营活动页面上公示;
9、**县军嫂茄汁面持有《河南省食品小经营店登记证》,登记证编号:JYDJ14**42501000422;营业执照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24**425MA479J2F7X,未在网络餐饮第三平台“饿了么”经营活动页面上公示;
10、**县薇儿饮品店(大润发商场二楼6号贡茶)持有《河南省食品小经营店登记证》,登记证编号:JYDJ24**42501000397;营业执照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24**425MA47245X4Q,未在网络餐饮第三平台“饿了么”经营活动页面上公示;
11、**县木宁萌小吃店(正新鸡排)持有《河南省食品小经营店登记证》,登记证编号:JYDJ24**42501000115;营业执照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24**425MA40FECY9U,未在网络餐饮第三平台“饿了么”经营活动页面上公示;
12、**县尚好咖啡厅(迪欧咖啡)持有《食品经营许可证》,许可证编号:JY24**4250052032;营业执照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24**425MA4655LM10,未在网络餐饮第三平台“饿了么”经营活动页面上公示;
三、调查结论
**县中华米线(嵩山路店)、**县老街烧烤、**县铉航餐馆、**县星之恋快餐店、**县伟峰餐馆(东环铁锅炖鸡)、**县桔子冷饮店(蜜雪冰城)、**县啊三生煎店、**县赵洁小吃店(1#商铺7号金钱麻辣爆肚)、**县军嫂茄汁面、**县薇儿饮品店(大润发商场二楼6号贡茶)、**县木宁萌小吃店(正新鸡排)、**县尚好咖啡厅(迪欧咖啡)均持有食品经营许可证件,但未在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饿了么”进行公示。
经进一步对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饿了么”调查约谈取证后,该平台由于工作疏忽、人员较少,未在经营活动主页面上公示经营户食品经营许可证,导致消费者无法判断经营者的经营资格,对消费者的消费选择权和知情权构成影响,违反了《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第九条“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和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在餐饮服务经营活动主页面公示餐饮服务提供者的食品经营许可证。食品经营许可等信息发生变更的,应当及时更新”之规定。
四、履职情况
1、收到建议书后,我局第一时间组织召开了专题会,就检察建议书提到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和研究,制定整改方案,落实监管责任,并依据《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第三十二条“违反本办法第九条、第十条、第十一条规定,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和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未按要求进行信息公示和更新的,由县级以上地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规定,对**县中华米线(嵩山路店)、**县老街烧烤、**县铉航餐馆、**县星之恋快餐店、**县伟峰餐馆(东环铁锅炖鸡)、**县桔子冷饮店(蜜雪冰城)、**县啊三生煎店、**县赵洁小吃店(1#商铺7号金钱麻辣爆肚)、**县军嫂茄汁面、**县薇儿饮品店(大润发商场二楼6号贡茶)、**县木宁萌小吃店(正新鸡排)、**县尚好咖啡厅(迪欧咖啡)等相关经营主体下发了责令改正通知书,责令限期在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饿了么”公示食品经营许可证或下架,逾期不改的,将依据《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第三十二条规定进行行政处罚。目前,除**县老街烧烤、**县军嫂茄汁面停业下架外,其余10家已全部公示到位。
2、对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饿了么”进行了现场监督检查,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检查结束后,组织执法人员对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负责人进行约谈,要求其立即开展自查,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同时,我局已于2019年9月19日将该情况函告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饿了么”所在地上海市普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五、下步打算
一是要求入网餐饮单位必须具有实体经营门店并依法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并按照食品经营许可证载明的主体业态、经营项目从事经营活动,不得超范围经营,网络销售的餐饮食品应当与实体店销售的餐饮食品质量安全保持一致;
二是要求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建立并执行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审查登记、食品安全事故处置等制度,并在平台上公开相关制度;
三是要求入网餐饮服务经营者在网站首页或者经营活动主页面醒目位置公示食品经营许可证照等信息,相关信息应当准确,画面清晰;
四是要求送餐人员应当保持个人卫生,使用安全、无害的配送容器,保证配送过程食品不受污染;
五是要求网络订餐第三方平台加大对投诉举报电话12315的宣传,真正做到全民监督,社会共治的格局,全力保证餐饮食品安全,提高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保障水平,有效预防食物中毒和其他食源性疾病的发生,稳步促进网络订餐服务健康发展。
在此,感谢贵院在建议书中提出的建议,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局将在现有相关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监管水平,并在检察机关的监督、指导下通过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大监管力度,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篇10
关键词:科技;科技惠民;太原市
[基金项目]太原市科技成果惠及民生及“十二五”重点解决的问题研究(zb0901—06)科技惠民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工作,将科技成果应用到百姓现实生活中,不仅提高了百姓的生活质量,同时也促进了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太原市作为中部省份中的能源大市,其科技惠民工作中表现出来的问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1太原市科技惠民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太原市百姓科技知识的调查,一方面可以了解和掌握太原市目前科技知识普及的状况,另一方面也可以从中发现科技惠民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只有及时认识到存在的不足,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更好地将科技惠民工作开展到位。
1.1太原市市民整体科学文化素养偏低
通过统计计算,约有78.5%的市民在对“科学”与“技术”两者概念的界定上存在认识上的错误。另一项调查中,认为“科学”直接改变生活的有9.81%,认为“技术”改变生活的有36.12%,“二者都有”的占52.87%,“二者都没有”的占1.20%。
可以看出,太原市市民对科学技术的认识还停留在较为直观的感性阶段。
科学技术的认识水平直接影响着市民对科技惠民的认识,通过调查,反映出太原市市民的科学文化素养普遍偏低。百姓科学文化素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百姓参与科技活动的广度和深度。
在科技惠民过程中,百姓的参与互动至关重要,只有公众接受并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才能使科技不断进步,更好地服务于百姓生活。从这个层面上可以认为,通过多渠道提高太原市市民的科学文化素养是科技惠及民生的必要条件。
1)科技成果惠民效果与收益不明显影响科技惠民工作的开展。科技惠民工作的开展必然要以百姓科技收益为目标,如果市民不能从科技惠民中获益,那么科技惠民的工作就不能真正落到实处。从图1可以看出,科技惠民效果与科技惠民收益的数据分布基本一致,表明太原市科技成果惠民工作有待进一步提高。
从两方面分析,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为:一是由于太原市市民整体科学素养不高,而产生的科技惠民的收益也就不高,由此在得不到实际收益的情况下影响了科技成果的再次传播;二是不同科技成果在发挥作用的同时需要相关科技部门的协助,还需要多方合作,由于科技成果惠民效果与科技惠民收益效果不明显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将直接关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0年10月总第201期系到太原市科技创新和科技推广工作的开展,同时会导致保守思想的滋生。
2)衣食住行用的民生科技发展最为紧迫。衣食住行用五大领域关系到民生的实际生活,其中最为关注的是食品、住房、交通等方面,以食品安全为例,最近发生的一系列食品卫生问题,使百姓把解决这些问题的目光聚焦到科技上来。
据有关数据调查表明,市民最为关注的领域是衣食住行领域中的民生科技问题,占到调查人数的58.22%,生态环境领域和公共安全领域位列第二位和第三位,分别占到调查人数的25.10%和16.68%。
建立和完善食品领域的科技检测手段和信息公告机制是当前食品方面急需解决的民生问题。民生科技既有实用性,同时也是一种技能服务,通过民生科技知识来提高个人能力成为当前太原市民生科技需求中的又一重要领域[1-2]。
3)市民参与科技活动的途径不完备。据有关数据表明,53.61%的市民愿意“参与”到科技惠民的活动中,32.69%的市民表示“非常积极地参与”。
在对市民是否愿意通过科技中介服务来获取科技成果时,52.15%的市民表示“愿意”。由此表明,调查发现市民有较高的参与科技活动的愿望,但是缺乏相应的组织管理和引导。
对科技中介信任度不高是造成科技不能有效惠及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科技服务中介承担着科技信息传播和科技指导的职能,但太原市在科技服务中介方面的工作表现出的不足制约了科技传播的顺利进行,同时也是导致科技成果收益不明显的原因之一。市民希望通过社会公益性质的方式向民众传递民生科技,建立政府与企业相结合的科技传播中介,加强科技中介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的提高对太原市今后开展科技惠民工作有着重要意义。
4)市民获取科技信息途径较为传统。市民可以通过媒体、公共设施、互相交流等方式获取科技信息资源,但是更多的市民选择报刊、电视等传统方式。报刊、杂志、电视属于单向信息传播,参与信息互动性较差,计算机网络属于双向信息,信息参与程度较高。通过调查对太原市整体分析,目前太原市市民获取科技信息的途径较为传统,这与市民整体科学素养有着直接关系[3]。
5)太原市民生科技发展迅速,社会需求量大。
目前,太原市民生科技产品授权率高,说明民生科技的社会需求量大,技术转化快。但是太原市整体民生科研水平偏低,科技惠民程度偏低,主要原因为:一是民生科技产品的推广力度不够,大多数市民对科技产品不了解;二是太原市市民的科技整体接受能力不高;三是太原市民生科技研发方向与百姓生活的融合度不够,即很多产品的研发偏离百姓的实际生活;四是太原市市民的整体科学认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2完善太原市科技惠民工作的几点建议
第一,通过多途径加强对市民科技教育的培训,由政府相关部门开设公益性的科技普及班,逐步改善太原市市民的科学文化知识,并在全市形成讲科学、用科学的科学文化氛围。第二,建立健全市民参加科技活动的渠道和相关规定,落实科技惠及民生政策,提高民生科技成果惠民效果。针对太原市市民对科技惠民活动参与意愿,政府和有关单位应加以引导并通过各种途径让民众参与到科技惠民活动中。第三,建立健全科技服务中介组织的管理和运营。用政府牵头和市场化相结合的手段对科技服务中介进行规范管理,通过科技中介组织帮助市民参与到科技活动中,在引导市民学习科技文化的同时,提升科技惠民效果和科技收益。第四,加大科技投入力度,重点对民生领域的科技项目予以扶持。采取科研单位与企业合作的方式,提高民生科技领域内成果的转化,推出一批具有地方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用以解决太原市的衣食住行用领域的民生问题。第五,各媒体宣传单位应通过建立科技培训讲座,结合太原市特点,优先在电视广播、报刊等宣传媒体开设专版,提高民众的科技接受率。第六,加强市民科学技能的培训,使科技知识能够转化为生产力成为个人能力提高的一种途径。
结合市场需要开设专门的科技培训机构,使科技培训教育成为社会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七,加大对科研单位的科技投入力度,同时对有科研实力的企业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和经济上的扶持[4]。
3结束语
科技惠民工作是一项系统的社会性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科学技术来源于百姓,最终要落脚于百姓,服务于百姓。不仅要靠广大科普工作者的大力推广,而且也需要加强教育学习提高全社会的科学素养,这样才能将科技惠民工作长期有效地开展下去。
参考文献:
[1]吴鑫,赵瑞华.我国公共安全现状、挑战及对策[j].中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认证,2004(6):8-9.
[2]白芳.煤矿安全生产现状及对策分析[j].太原科技,2007(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