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法结合律范文

时间:2023-03-25 23:15: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加法结合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加法结合律

篇1

上课伊始,我先说了个牛顿的故事:牛顿因为看见苹果落地,进行思考,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最后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这个伟大的成果。目的是想告诉学生要注意观察、思考生活中一些习以为常的问题,并从中探索出一些规律。然后说,随着气候渐渐转凉,学校将组织同学们进行冬季锻炼——跳绳和踢毽。请大家翻开课本,看看从图上可以获得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反思:自我感觉这样的导入效果不错,吸引了大部分学生的注意力,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能马上提出一些问题。为后面的探究学习做好了铺垫。

二、探究规律

在初步认识了28+17=17+28这样的等式以后,我问:这样的等式你还能举些例子吗?(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我追问,如果一直这样说下去,能说的完吗?(学生马上回答我:不能。)我启发道:这样的等式无穷无尽,在这里肯定有着某种规律,大家想知道吗?(想)好,大家以4人小组为单位,研究这些等式里蕴藏的规律,可以用你们喜欢的方式来表示,但要说明表示的理由。经过一番合作,学生的探究结果也出来了,主要有这样几种:甲数+乙数=乙数+甲数;+=+;逗号+句号=句号+逗号;a+b=b+a,这时我又让他们用文字叙述这一规律。然后我小结:在很平常的一些四则运算中包含了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我们把这些规律叫做运算律。然后指着板书指出:我们刚才研究的就是加法交换律。接着,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探究加法结合律

反思: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样的设计,紧密围绕并运用好问题情境,师生之间积极互动,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并学会用多种方法表示,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然后引导学生运用前面的研究方法开展研究,由扶到放,初步培养学生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语言的组织能力。这节课我强调学生的发言要大声的说:我们小组的发现是……充分调动他们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总的来说,这堂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呵呵,自我感觉良好,不过,也发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有些是客观的,有些是由于本人的教学机智和教学设计还不够。

1、在学生得出了加法交换律时,没有让学生总结一下研究问题的方法,而是直接让他们去研究加法结合律。

篇2

新授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7位教师设计的教学过程大致相同。先讲加法交换律,再讲加法结合律。讲解过程大体如下:由例题得到两个算式,计算结果相等,写成等式,启发学生再写出几个这样的等式,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等式。发现规律。然后启发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出来。最后用字母表示。过程虽然大致相同。但各有特色。有的“两律”教学过程基本相同,教学时间也差不多。平均使用力量;有的把启发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两律”作为体现学生主体性的重点,花时较多,揭示的表示方法也多种多样;有的在启发学生用字母表示后花心思、花时间让学生给“两律”起名字:有的在用字母表示“两律”后,要求学生用规范的语言叙述“两律”:有的在“两律”用字母表示出来后要求学生进行对比。说明加法交换律主要是加数的位置变,结果不变。加法结合律主要是加的顺序变,结果不变。

比较、分析上述教学过程。笔者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从学生学习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已有知识基础看,显然学生已有加法交换律的基础好于加法结合律的基础。教师教学加法交换律,包括学生掌握加法交换律的困难小于加法结合律,所以从“基础”和“难易”角度考虑。教学前者应简略些,教学后者应翔实些。

(2)通过实例得出加法交换律第一个等式后,必须启发学生再写出几个这样的等式,然后大致应该经过以下几步:观察、猜测、举例、验证,得到规律,以渗透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并培养学生归纳思维的能力(注意:加法结合律通过实例得出第一个等式后,不是启发学生再写出几个这样的等式,而是让学生通过计算确认先算前两个数的和,与先算后两个数的和相等,可以用等号连接)。观察:认真观察几个等式,在观察中让学生知道等式左右两边什么没有变(数据没有变,运算符号没有变,结果没有变)。什么变了(位置变了)。教学加法结合律,让学生在观察中知道什么没有变(数据、运算符号、位置和结果没有变)。什么变了(运算顺序)。猜测(发现):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三个数相加,先加前面两个数、再加第三个数,或者先加后面两个数、再加第一个数,和不变。举例:自己举例,交流例子。验证:通过举例验证结论。

篇3

过程一:学生自己回忆分类

师:每人试出一道可以简便计算的题目。

生:①45×102 ② 287+99 ③ 47+66+53+34 ④ 125×25×4×8 ⑤ 25×38+75×38 ⑥ 5078-399⑦ 142-(75+42)⑧ 780-46-54 ⑨ 25×9×40

(教师随机把题写在黑板上)

师:你能把这些题分类吗?你的依据是什么?

生1:我觉得⑵⑶⑹⑺⑻是一类,运用加减法的运算定律;⑴⑷⑸⑼也是一类,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

生2:⑴⑸运用乘法分配律,⑷⑼运用乘法结合律,其余的运用加减法的运算定律也是一类。

生3:我有不同分法,我认为⑶⑷⑼可以看做一类,他们都是运用了结合律。

(下面一片激烈的议论声,大多数学生都说不同意,小部分还在思考。)

这时一个学生大胆的站了起来:老师我赞同她的分法,因为⑶是加法结合律,⑷⑼都是乘法结合律,他们都是把能凑整的几个数先结合起来,都是结合律,可以分为一类。

(已经有不少学生也表示赞同,老师投去了赞赏的目光。)

师:让我们把掌声送给这两位敢于发表自己不同见解的同学。(一片热烈的掌声中,两位同学受到了从未有过的鼓舞和激励。)

评析:在这里教师通过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着的身份,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去,突出了学习者的主体作用。

过程二:小组合作整理

师:做简便计算要用到很多的运算定律和性质,现在请四人一个小组合作整理学过的运算定律和性质。要求:

⑴先讨论要整理的运算定律和性质有哪些。(内容)

⑵再商量按怎样的线索来整理。(方法)

⑶打算整理成什么形式。(形式)

(学生开始分组合作,8分钟后汇报)

生1:我们一组是按照加法、减法、乘法运算定律的线索来整理的,把它制成了一张表。

生2:我们一组是按照加法、减法、乘法运算定律的线索来整理的,画了三棵大树(加、减、乘,每棵树上结的果子就是他们的运算定律。)

生3:我们把他们分成了两排,上面一排画了三个气球分别是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减法的性质,下面一排也画了一排,分别是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然后让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两个气球连在一起,让加法结合律和乘法结合律两个气球也连在一起,这样可以代表两个不同的思路了。

(同学们的思路被打开了,纷纷要求上台发表自己的想法,他们感受着数学学习的乐趣。)

评析:在复习的过程中,学生积极的思考、大胆的想象、踊跃的发表自己的想法,不再是单一的、枯燥的,而是充满了生命活力的复习方式。

过程三:任选试题练习

师:同学们表现不错,现在有两种不同难度的题,你们要选择自己会做的题去做。

第一组:⑴ 2457+199 ⑵ 1842-98 ⑶ 68+174+32+26 ⑷ 783-126-174 ⑸ 704*25 ⑹ 25*32*125

第二组:⑴ 35*18 ⑵ (125+125)*32 ⑶ 9+99+999+9999 ⑷ 111*999+333*667

(学生开始选择适合自己的一组,并抓紧时间进行题解。)

生1:我选择了第一组,因为我觉得第一组比较适合我。

生2:我选择了第二组,因为我喜欢挑战难度题。

……

评析:任选试题练习,充分的体现了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篇4

数学中的运算定律有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加法运算定律有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

分配律是离散信号卷积和运算最常用的几个基本运算规则之一,离散序列卷和运算满足分配律,即两个序列先行相加运算再与第3个序列做卷和运算,其结果等于这两个序列分别与第3个序列先做卷和运算,然后二者再相加。

(来源:文章屋网 )

篇5

关键词:计算;小学数学;计算习惯

计算是最基本的数学语言,良好的计算习惯对于小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有利于自身素养的提升,而且对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有很大的作用。因此,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学习习惯抓起,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正确的计算意识,认真答题,提高学习成绩。

一、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独立自主的学习。在计算教学中,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计算兴趣,让学生喜欢计算、乐于计算,只有掌握一定的方法,才能快速并且准确的计算。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兴趣和习惯。例如:小学生的基础还是比较薄弱的,学习的能力不高,因此,在遇到计算题的时候就可以编一些故事,来活跃课堂的氛围。比如简单的计算题2+3等于几?教师就可以说成:小明家笼子里面有2只兔子,第二天妈妈又买了3只兔子,现在笼子里一共有几只兔子?又如:7+8=?可以说成是树上有7松鼠,后来又来了8只,现在树上一共有多少只?利用小学生对于故事的喜爱,让学生投入到课堂中来,激发他们的计算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运用故事到计算中,这样改变了传统枯燥的教学方式,教师能很好的开展计算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二、善用简便运算,提高解题效率

对于小学生来说,计算是非常头疼的事情,但是在小学数学中有很多简单的运算,只要需要经过一些处理,就能快速的得到答案。以结合律为例子,结合律是3个及3个以上的数相加或者相乘运用的,其表达式为:(a+b)+c=a+(b+c)或者ax(b× c)=(a×b)×c。例如:在怎样简便就怎样算中的几个例题:

例1:5.2+2.6+7.4

解析:从题目中可以发现,2.6加上7.4刚好得到整数10,那么就应该先把后面两个数相加。

解:原式=5.2+(2.6+7.4)

=5.2+10

=15.2

例2:43×25×4

解析:从题目中可以发现,25和4相乘得整数100,那么就应该先算后面两个数相乘。

解:原式=43×(25×4)

=43×100

=4300

在小学数学中还有很多这样通过结合律、分配率等等通过运算定律可以很快解决的计算题,需要同学们举一反三,只有这样培养了良好的计算习惯,才能在计算中游刃有余,快速准确的计算出正确答案,提搞学生的课堂效率,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三、加强计算,灵活运用

通过课堂上的联系之后,教师一定要马上布置作业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布置的作业可以适当加大难度,难易都布置一些。难的题目主要针对接受能力比较强的学生,简单的就针对基础比较弱的学生,通过练习来帮助学生提高计算能力。例如:

四年级(1)班有学生48人,五(1)班有学生46人,五(2)班有学生52人,三个班一共有学生多少人?

解析:遇到这样的题目,首先想到的是加法结合律(a+b)+c=a+(b+c)。那么就把三个班级的人数相加。相加的时候先观察这3个数有没有什么规律,有没有哪两个数相加得整数。

解:S=48+46+52

=(48+52)+46

=100+46

=146(人)

相对容易混淆的题目,例如:753-157-243,在这个题目中,有的同学可能就把概念混淆了,可能会有少部分同学用753-243-157,当然最后也能得到最终的正确答案,但是不是最简便的运算,学习了加法结合律,就要会用这样的方法,使计算更加简单。正确的解题思路应该是先把后面2个数相加,用753减去后面两个数的和。由此可以得到:

解:原式=753-(243+157)

=753-400

=353

学习了这些加法结合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率、加法分配率等等这些方法,就要运用到学习中去,通过例题举一反三,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解题能力,提升自身的解题水平。

四、善于验算和检查

篇6

2、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c+b×c=(a+b)×c

减法的性质:a-b-c=a-(b+c)

除法的性质:(a÷b)÷c=a÷(b×c)

篇7

关键词:磨课;思考;钻研

有句话这样说:“好课”是从课堂实践中熔炼出来的,没有任何捷径可行,这是教育行为修炼的颠扑不破的法则。2015年4月笔者参加天长市“大鹏”小数名师工作室的送教活动,课前经历多次磨课。在此,笔者从教师层面谈谈由磨课引发的一些思考。

一、钻研教材,理解教材编写意图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材所选择的学习素材应尽量与学生的生活现实、教学现实、其他学科现实相联系,应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的数学理解,教材内容的呈现要体现数学知识的整体性。

在确定上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时,笔者首先翻阅教材、教师用书,书写教学设计,在磨课时,导入部分的例题设计让我记忆最深刻。

教材中的例题设计:

28个男生跳绳,17个女生跳绳,23个女生踢毽子。问:你能提出哪些用加法解决的数学问题?

我将教材的例题改编如下:

关塘小学有16名学生参加手工兴趣班,有24名学生参加书法兴趣班。问:你能提出哪些用加法解决的数学问题?

接着出示:绘画班有45人,问:三个兴趣班一共有多少人?

笔者自认为,例题的改编,贴近学生实际,也更加简单,方便控制课堂。但研讨交流中,工作室的名师们指出,这样的设计虽然贴近关塘小学学生的实际,可能并不能让安乐九年制学校的学生感兴趣,而且三条信息分成两次呈现,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不符合教材的编写意图,教材直接呈现三条信息让学生自由提出问题,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并且在教学“加法结合律”时让学生自主产生先算“跳绳人数”或者先算“女生人数”的心理需要,其中女生人数分别是“17人”和“23人”,合起来正好是整十数40人,也为后面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奠定基础。

经过名师的指点,我豁然开朗,原来并不是所有的课只要上就要改编书本的例题,改编教材的前提是深刻理解教材的编写

意图。

二、读懂学生,了解学生的情况

新课程要求以学生为本,只有读懂学生,课堂教学才能更加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只有读懂学生,才能把“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要求落到实处。

磨课中,笔者试教了四个班,发现每个班学生的情况各不相同。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发现的规律表达出来”这个环节,只有一个班的学生问我:“老师,我可以用字母表示吗?”我说:“可以。”又有学生问:“那我可以用三角形和正方形来表示吗?”就这样轻松突破了本节课的重难点,而其他三个班在这个环节上则陷入了困境,我以为学生可以很轻松地说出用字母或者符号表示的,因为用字母表示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用到过,如:长方形面积S=a×b等。然而,事实却大相径庭,这是我对学生具体情况了解不清楚的结果。由此,我想说,我们真的应该把教学当成一门艺术,认真了解学生的情况,是我们最基本的责任,并且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地将新知和旧知结合起来,这样才是真正的教学。

三、以生为本,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上,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在磨课时,我尽量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规律,在学生初步感受了“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的规律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去举例验证:“是不是所有的加法算式都符合这个规律?”通过学生的举例验证,得到了一般性结论。这个过程充分让学生自主探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然而,在“加法结合律”的探索过程中,由于是三个数相加,在探索算法多样性时,学生的惯性思维是不断地交换数的位置来相加,而难以想到三个数相加可以不改变加数位置,利用“小括号”来改变运算顺序。这里,我不够大胆,不敢太过放手让学生去探索,害怕课堂陷入混乱,我给学生限定了一个算式:28+17+23和28+(17+23),在牵着学生向前走时,发现学生的思维被我束缚了,只是一味地按照老师的想法去学习,这就走入了教学误区。

教学中,我们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探究,做到“学生能独立思考的,教师不揭示,学生能独立操作的,教师不代替,学生能独立解决的,教师不示范。”作为教师,我们要让学生会学,而不是为了节省时间或者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而牵着学生走,这样,学生学得累,教师教得也累。

四、胆大心细,注重课堂中的动态生成资源

生成性资源是在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如:师生交互及生生交流过程中产生的新情境、新问题、新思路、新方法等。叶澜教授曾说过: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

磨课时试教的每一节课,都会有新问题出现,这些问题指引我还有地方需要注意,我的教学还需要改进,数学语言需要规范。例如,一位学生在举例验证“加法结合律”时,是这样写的:(15+18)+20=20+(15+18),虽然两个式子的得数是相等的,但是并不符合“加法结合律”的特征,仔细思考后,发现是由于自己在引导学生观察算式特征时速度过快导致的,因此我改进教学,在讲述算式特征时多让学生观察、发现,“三个数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变化的只是利用小括号改变运算顺序”,这样在后面的教学中就没有再出现过这样的问题。

虽然磨课的时间不长,但这个过程对我来说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没有这一次公开课前的磨课,我不会意识到自己还有很多方面做得不好,名师们的指点使我明白了怎么教及为什么这样教。通过这次磨课,我认识到:教师只有真正读懂教材、读懂学生、读懂课堂,准确把握课堂的脉搏,变“主体”为“主导”,顺学而导,促进生成,才能真正构建和谐、灵动、高效的课堂。

篇8

任何社会的法律都是为了维护并巩固其社会制度和社会秩序而制定的,中国古代法律也不例外。它与风俗习惯有着密切的联系,维护当时的制度和道德、伦理等价值观念,反映了一定时期、一定社会的社会结构,竭力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瞿同祖先生在其大作《中国法律和中国社会》中详细地阐述了产生这一法律的社会背景,研究并分析了中国古代法律的基本精神和主要特征,揭示了法律的意义和作用。通过他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古代法律的发展脉络,了解其演变的规律和不同阶段的基本特色,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深入了解其实质。

中国古代法律的主要特征表现在家族主义和阶级概念上。这两者是儒家意识形态的核心和中国社会的基础,也是中国法律所着重维护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秩序。中国历代法制都明确限定了人们在社会以及家族内的身份等级,并且无论刑事、民事、诉讼、行政诸多方面都与这种身份等级密切相关。瞿先生花费了大量笔墨分析了家族、婚姻和社会阶级,揭示了其和法律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突出了儒家思想对法律的深刻影响,我个人觉得这一部分写得最为精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看到了古代中国社会法律的发展轨迹,了解了古代中国家国一体的牢固格局,明白了当代中国某些法律制度和社会制度的历史缘由……

与欧洲社会早期国家产生不同,在中国国家的形成过程中,血缘的联系非但没有被打破,反而愈加紧密,宗族成为政治结构的主要单位,稳固宗族关系是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早在

西周时期就确定了以男性为中心的宗法制血缘关系网并根据了尊卑、亲疏、远近程度不同,确定了“五服”制度,因此丧服不仅是简单的服丧衣饰,更主要是确定亲属之间关系和等级的标志。中国家族主义的主要特点体现在其父权本位上。“父为子纲”,父对子孙拥有至高无上的绝对权力,对子孙有支配和惩罚的权力,不仅对子孙的日常生活加以严格限制(如婚姻等大事也要由父所决定),甚至对子孙有生杀予夺的权力,正所谓“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法律对此种行为一般都会网开一面,从轻甚至不用追究责任。子孙对父母要绝对服从,不许忤逆、违背父母,不然会被法律、社会当成罪人。“刑三百,罪莫重于不孝”、“五刑之属三千,最莫大于不孝”,对于父母等至亲尊长的不孝行为,历来被当作罪大恶极的事情,法律都要对其加以严厉惩罚,隋朝确立的“十恶”中有一类是被认为严重侵犯家长权的,如恶逆、不孝、不睦、不义(部分),内乱等,这些罪行都要受到严厉打击,一律不得被普通的大赦所赦免,所谓“常赦所不原”。而且贵族官员犯有这些罪行,也不得援引八议、收赎之类的特权来逃避刑罚,从中可以看出父的绝对权威。“为亲者讳”,儒家认为父子之间应该互相隐瞒犯罪,不应互相告发,这才算“直”,这种“直”当然是超乎法律之上,是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法制原则为准绳的。不过,在法律上,父告子是可以从轻甚至不用承担责任的,而子一般是不能告父的,不然会受到严厉惩罚,就算所告是实情,也要接受惩罚。……讲到家族,不可避免地要谈到婚姻,因为婚姻是家族的前提和基础,“婚礼者,礼之本也。”而婚姻的目的则被认为是“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也”,婚姻主要是被作为可以祭祀祖先、延续后代的手段。婚姻一般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且基于血缘、等级和特殊事件等设定了许多限制,如同姓不婚等,婚姻的缔结一般都要经过繁缛的程序。“夫为妻纲”,夫就如同是妻的家长,对其行为负责,要求妻对夫百依百从,决不能有半点怠慢,夫也可以纳妾,甚至可以以“七出”单方面解除婚姻,休弃妻子(虽然有“三不去”对夫单方面休妻的限制,但是夫休妻的权利还是很大)。妻对夫的殴打等侵害行为,只能默默忍受,不能付诸诉讼,更不能加以反抗,否则会受到严厉惩罚,就算侵害严重甚至造成死亡等,夫也会照凡人有所减罪;而妻对夫的侵害行为却要受到更为严厉的惩罚,妾则会受到更加严重的惩罚。总之,妻妾对夫要绝对服从,勤恳祭祀祖先,延续后代,才可以免遭被休弃的命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法律的健全,父子、夫妻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有了一步一步的改变,当代社会不会再强调父权、夫权的绝对权威,也不会在法律里规定“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父子、夫妻更多是平等、互相扶助。但是,家族主义、父权夫权思想在当代还是有一定影响。在许多农村,重男轻女、暴力干涉婚姻等现象依然存在,这些都是几千年来家族主义、父权夫权思想的痕迹。为此,有关法律规定了男女平等、婚姻自由等条文,以次来削弱家族主义、父权夫权思想的势力。

欧洲社会早期国家权力的形成主要是循着经济发展的路径,而中国的国家权力是通过政治性的集权方式得以形成的,所以统治阶级更加注重王权的巩固,建立了君主专制制度。儒家便是维护这一制度的“忠实奴仆”,儒家向往礼制 ,“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异同、明是非也。”(《礼记•曲礼》)“名位不同,礼亦异数”(《左传》庄公十八年)荀子说得更明白:“故先王案为之,制礼义以分之,使贵贱之等、长幼之差、能不能之分,皆使人载其事而得其宜。”(《荀子•礼论》),礼成为早期国家划分并确定社会成员尊卑贵贱地位及其相应权利义务关系的基本依据。“序上下,正人道也”(《白虎通德论》卷一,《礼乐》)统治阶级通过法律在政治、经济、军事、宗教、婚姻家庭、伦理道德等一切重要领域建构了一套贵贱有等、上下有序,极具严肃性和威严性的规范体系。统治者将社会成员划分为天子、诸侯、各级贵族、平民以至贱民等阶级,不同阶级在社会中有不同的地位,各异的权利义务,权利从天子递减,义务则是从天子递增,权利义务并不对等。不同等级的人应遵循不同的生活方式规定,服装、饮食、房舍、舆马等都有严格的限制, "见其物而知贵贱。"(《新书》卷一,《服疑》。君主在整个社会中处于最高地位,对臣民拥有根本性权威,“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君主对臣民生杀予夺的权利是毋庸质疑的。臣民对君主要绝对服从,任何时候都要为君主着想,不得侵犯君主的权威,否则会成为“十恶不赦”的罪人,逃不了严厉的刑罚。地位高的阶级一般都能享受特权(如“八议”制度等),而且能支配、统治地位低的阶级,对地位低的阶级的侵害行为一般也能较凡人减等,而且可以以赎官法、官当法等逃避法律的惩罚,而地位低的阶级承担了大量的义务,对地位高的阶级惟命是从,不得侵害他们的权利,不然等待他们的只能是严刑竣法。不同阶级一般也不允许通婚,所谓“门当户对”是基本准则,特别是地位高的女方不得嫁给地位低的男方,不然会受到社会的唾弃。等级一般是世袭的,特权阶级永远是特权阶级,而贱民阶级只能世世代代做牛做马,不可能成为特权阶级,而且,不同种族中也有不平等,特别是在少数民族统治中国时,这种不平等的情形异常显著,人民都被划分为层次井然的阶级,无论政治、法律及社会各种待遇都依其顺序而定其高低…… 几千年过去了,中国法律得到了健全和完善,许多不合时宜的法律制度都已剔除,法律向着平等、公平的方向发展,但是,儒家思想在中国还是根深蒂固,阶级观念还是在不少人心目中存在,有些官员自以为是特权阶级,整天鱼肉百姓,凌驾于百姓之上,而且官官相卫,形成了新时期的官僚集团,而百姓竟以为自己是弱者,不敢加以反抗,更不用说维护自己的利益。而且,“世袭制”也没有完全消失,市长的儿子再差也能当个官,而百姓想当官却要费劲周折,这样,真正的英雄只能无用武之地。悲哀!法律究竟应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怎样才能真正做到“平之如水”呢?我想最重要的是在执法过程中和社会活动中都要剔除阶级观念,真正做到法律、社会面前人人平等,给以公平的机会,则真正的平等指日可待。

儒家成功地将家族主义和阶级概念统一起来,在儒家心目中,家族和社会身份是礼的核心,也是儒家所鼓吹的社会秩序的基础。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延伸,建立了以“亲亲”、“尊尊”为中心的不平等但有序列的社会格局,强调了君父的绝对权威,构建了家国一体的牢固格局,这种格局维系了几千年,成为各个朝代的社会基础。直到现在,我们似乎还可以窥见其痕迹,国人的家国观念还是很浓重,这或许也是一件好事。

篇9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

1.

(2分)4.2×99=4.2×100-4.2是运用了(

A

.

乘法交换律

B

.

乘法结合律

C

.

乘法分配律

2.

(2分)能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算的是(

A

.

1.2×9.1+1.2×0.9

B

.

25×(1.1×4)

C

.

65×0.125×0.8

3.

(2分)用简便方法计算.

4.6×101=(

A

.

0.9

B

.

3.17

C

.

14.5

D

.

464.6

4.

(2分)与4.3×4.3+4.3×5.6计算结果相等的算式是(

A

.

4.3×(1+5.6)

B

.

4.3×9.9

C

.

5.6+4.3×4.3

D

.

4.3×10.1

5.

(2分)6.8×99=6.8×100﹣6.8×1是运用了(

A

.

乘法交换律

B

.

乘法结合律

C

.

乘法分配律

D

.

加法结合律

二、判断题

(共4题;共8分)

6.

(2分)“1.6×0.35×5=0.35×(1.6×5)”应用了乘法的交换律和乘法的结合律。(

7.

(2分)判断对错.

25×17×4×2

=(25×4)+(17×2)

=100+34

=134

8.

(2分)2.5×2.4=2.5×2×0.4。

9.

(2分)7x-7=7(x-1)。

三、计算题

(共1题;共5分)

10.

(5分)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

①70.8-1.25-1.75

②(8+0.8)×1.25

③21-(3.41+13.8)

④12.5×5.6×0.8

⑤4.1×2.6+2.6×5.9

四、解答题

(共4题;共25分)

11.

(10分)

(1)一张课桌比一把椅子贵多少元?

(2)学校买了45套课桌椅,一共花了多少元?

12.

(5分)下面两种水果各买2.5千克,需要花多少元钱?

13.

(5分)葡萄每千克14.4元,草莓每千克24.6元,妈妈买葡萄和草莓各5千克,一共要多少钱?

14.

(5分)布店的纯棉布12.5元/米,绸布3.7元/米,涤纶布3.8元/米.妈妈每种布各买5米,共花了多少钱?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

1-1、

2-1、

3-1、

4-1、

5-1、

二、判断题

(共4题;共8分)

6-1、

7-1、

8-1、

9-1、

三、计算题

(共1题;共5分)

10-1、

四、解答题

(共4题;共25分)

11-1、

11-2、

12-1、

篇10

年级:七年级

学科:数学

第一章有理数

第3小节

第2课时

累计

课时

主备教师:

上课教师:

审批领导:

授课时间:

1.3.1

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

教学目标

1.能用加法运算律简化加法运算;

2.理解加法运算律在加法运算中的作用,适当进行推理训练。

重点难点

重点:如何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运算。

难点: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律。

法制渗透

中考链接

在中考中常以综合的题型来考查

一、激趣导入

1、想一想,小学里我们学过的加法运算定律有哪些?先说说,再用字母表示写在下面:

2、计算

30

+(-20),

(-20)+30.

[

8

+(-5)]

+(-4),

8

+

[(-5)]+(-4)].

思考:观察上面的式子与计算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小组讨论,交流合作,动手操作)

二、预习分享

采用教师抽查或小组互查的方法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1.加法交换律?

2.加法结合律?

三、合作探究

探究1:

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

1、引导归纳

请说说你发现的规律

2、自己换几个数字验证一下,还有上面的规律吗

3、由上可以知道,小学学习的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在有理数范围内同样适应,即: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

.式子表示为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

.

用式子表示为

.

想想看,式子中的字母可以是哪些数?

例1

计算:

1)16

+(-25)+

24

+(-35)

2)(—2.48)+(+4.33)+(—7.52)+(—4.33)

例2

每袋小麦的标准重量为90千克,10袋小麦称重记录如下:

91

91

91.5

89

91.2

91.3

88.7

88.8

91.8

91.1

10袋小麦总计超过多少千克或不足多少千克?10袋小麦的总重量是多少千克?

想一想,你会怎样计算,再把自己的想法与同伴交流一下.

师生共同小结、比较不同解法,

四、目标检测

[基础题]

1.计算:

(1)(-7)+

11

+

3

+(-2);

(2)

[能力提高题]

2.计算:

(1)│-4.4│+(+8)+11+(-0.1);

(2)

[探索拓展题]

3.

某储蓄所在某日内做了7件工作,取出950元,存入5000元,取出800元,存入12000元,取出10000元,取出2000元.问这个储蓄所这一天,共增加多少元?

五、小结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还有哪些疑惑?

1.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

六、巩固目标

作业:课本P24

第2题

七、安排下节预习

预习课本P21至P22

“1.3.2

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并回答:

1.有理数的减法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