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龙舟范文

时间:2023-04-07 23:34: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划龙舟,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划龙舟

篇1

每年的端午节,爸爸妈妈都要带我去看划龙舟的比赛。

比赛快要开始了,我在路上看见了很多穿红色T恤衫的人,他们努力地练习着,跃跃欲试。准备赛出一个好成绩。我继续往西溪湿地里面走去,穿过了几条小路,看见了几艘零零星星的龙舟都在奋力地划水,转着圈练习。

比赛开始了,我来到一个人多密集的地方。因为人实在是太多了,所以我站在了栏杆上占领制高点。龙舟的花样真多!有的龙头摇摆不定,像一条活灵活现的真龙一样,而且有的龙头还用各种各样的条文制造而成,颜色五彩斑斓……龙舟中间的人敲着鼓,随着鼓声,船桨有节奏地划水,整整齐齐。突然,鼓声快了起来,他们也越划越快。水浪翻腾起来,居然从龙嘴中喷了出来,好一个“游龙戏水”!咦?那艘龙舟怎么不敲鼓,不划水了?他们都在拼命地排水,脸盆、铜鼓、船桨都用上了,水全部飞扬起来,热火朝天,我心想:翻船了,马上翻船了。我拼命大喊:“翻船!翻船!翻船!……”结果,还真被我说中了,爸爸说我是个乌鸦嘴。过了一会儿,边上的人都喊:“小强加油!小强加油!小强加油!……”我很奇怪,就去问妈妈,妈妈说:“就是小强热线里的那个小强呀。”我恍然大悟,我叫爸爸拍一张照片,不料,爸爸没拍好,只拍到了小强的头发,我遗憾地叹了一声气。

我看累了,就回到家里去了。端午节就要划龙舟,这是中华的传统习俗。长大了,我也要去划龙舟!

篇2

每到农历五月五日端午节这一天,龙岩都会举办划龙舟比赛。

端午节这一天,我们全家怀着兴奋、激动的心情来到龙岩龙津河。这天天气放晴,在龙津河两岸桅杆边早已经人山人海,站满了黑压压的人群。有的站在树荫下,有的站在桥头上,还有撑着伞,有些较小的孩子坐在了大人的肩上……远远望去,龙津河两岸人群就像两条长龙盘踞在岸边。我和父亲好不容易挤到观看赛龙舟的有利位置,大家都拥挤着,连空气都变得十分闷热,大家等呀!盼呀!总希望赛龙舟马上就开始,有些人焦急地从远处相拥而来,就是为了看这场龙舟赛。

大约3点半了,赛龙舟终于开始了,大家的表情既是兴奋又是高兴,只见水面上停泊着两艘船,每艘船都像一条威武的龙,龙头和龙尾微微向上翘起。船上的水手们都穿着红色或黄色的救生衣,船上有16个水手,有男的,有女的,船头是一个击鼓的鼓手,船尾是一个掌舵的舵手,形成了一个盘大的队伍。只听一声“啪”枪响,只见两艘船的水手们齐心协力地向前划去,他们时而站起,时而坐下,鼓手就像指挥家一样,兴奋异常,纵身跃下,双槌齐下,有节奏的一上一下,水手们也使出全身力气,奋勇挥桨,两岸的人群都在呐喊着:“加油!加油!……”,呐喊声、喝彩声、此起彼伏,声音俞来俞大,都想给自己喜欢的队伍加油。快要到达终点了,两条龙舟像离弦的箭,划得越来越快,在大家看得出神的时候,突然下起了一阵雨,看龙舟的我们还是热情地为我们喜爱的队伍加油打气,最终中城蠃给了北城。后面还有好几组分别进行了比赛,那个场面,格外热烈,让人振奋!

这次比赛,充分展现了龙岩儿女团结拼搏、奋发向上、勇于争先的精神风貌。

篇3

一、传统龙舟文化的艺术形式:纹样与雕刻

(一)反映传统龙舟文化的纹样

1.铜器中的纹样

迄今考古发现最早的龙舟竞渡形象资料是浙江鄞县出土的春秋时期的一件青铜钺。此青铜钺上刻有当时人们进行龙舟竞渡的纹样。人皆头戴高高的羽饰,划舟动作整齐划一,把竞渡的场面描绘得非常生动形象。又如出土于成都百花潭、现藏于四川省博物馆的战国嵌错宴乐水陆攻战纹铜壶中的第三层图案为水陆攻战图,其中纹样之一为划船纹样。铜壶中所刻画纹样与其说是划船,还不如说是千钧一发的竞渡。人物双手持桨作奋力划船状,双脚腾空,姿态生动夸张,极富动感,充分反映了龙腾虎跃、劈波飞渡的奋发精神。此外,在我国西南地区发现的约战国中期至东汉时期的石寨山式铜鼓上,常见竞渡纹样。云南晋宁石寨山古墓出土的一面残铜鼓上,有舟船竞渡的纹样,图中的船体狭长平浅,首尾微翘,桨手们作奋力划桨姿态,船上的指挥面对桨手作有节奏的鼓动和指挥。桨手们的头上都有雉尾装饰,且向后飞扬,反衬出船体飞速前进的一瞬。广西贵县罗泊湾古墓出土的铜鼓上层,有完整的龙舟竞渡纹样,纹样中船的首尾,往往装饰成鸟尾(或龙首)的形象,船上的人皆头戴羽冠,前后排成一行,作相同的划船动作,其场面隆重而又热烈。诸如以上这些铜鼓上所饰的竞渡纹样反映出当时的竞渡活动已相当普及了。

2.瓷器中的纹样

在一些珍贵的明清瓷器上,也出现了不少龙舟纹样。如明代万历年间《青花五彩闹龙舟纹盘》就绘有三只形态各异的龙舟如箭离弦,劈波斩浪疾飞向前。又如清代嘉庆年间《粉彩赛龙舟纹双耳瓶》绘有龙舟竞渡的场面,设色浓艳,画中人物栩栩如生。特别是自乾隆时期出现一直延续至晚清,在道光年间最为盛行的婴戏龙舟纹样非常有特色,此纹样在一些盘、碗、瓶、罐等器物上均有体现。如《婴戏龙舟白地粉彩盘》,盘心画面为一泓江水,远处层峦叠嶂,水面上两只龙舟竞技,岩上儿童摇旗呐喊,敲锣打鼓,燃放爆竹,场面十分热闹。又如清代道光年间《婴戏龙舟纹碗》表现一场激烈的龙舟竞赛,龙船形态逼真,船头与船尾各有一名举旗儿童,画面显得较为清朗,动感十足。

3.其他器物中的纹样

不仅在铜器、瓷器上以龙舟纹样为饰,在漆器、牙雕、年画等其他的器物中龙舟纹样也随处可见。比如明代的漆器《剔彩龙舟图荷叶式盘》,盘呈椭圆形,口边卷曲呈荷叶状,椭圆形圈足。器表分层髹红、黄、绿三色漆。盘心雕一龙舟纹样,舟上有凉亭,二童撑篙,行于莲花朵朵的水面上。盘边内外两面均雕莲花、茨菇、蒲草及鸳鸯。装饰内容丰富,主次分明,花纹细密,漆色沉穆。又如清代的象牙雕“龙舟纹鸟笼板”雕饰有龙舟纹,龙首前端立有旌旗,随风飘扬,众人奋力荡桨划舟,画面为弧面长方形,以密集的波浪纹为地,烘托出龙舟踏浪而行之境。此板器型小巧别致,巧妙地利用象牙料的特色使得一幅生动的场景跃然而出,雕琢精致,刻画入微。

(二)反映传统龙舟文化的雕刻

雕刻是传统龙舟文化的又一有力的艺术形式。《叙舟府志》载:“船长三丈许船尾雕刻龙矩绘以五彩。”《广西通志》记:“舟有十五数只头尾皆刻龙形。”《太平御览》卷七百六十九引《拾遗记》说:“又刻大桐木为虬龙,雕饰如真像,以夹云舟而行。”从以上文献可以看出雕刻几乎一开始就与龙舟联系在一起。在雕刻龙舟时,一般龙身的木材要选上等的杉木,因为杉木轻巧,船不笨重,能加快船速。而龙头、龙尾则用樟木,这有两个原因,一是木质比较坚硬,二是依照民间习俗,樟木被视作神木,通常用来制作祭祀用品。龙尾多用整木雕,上刻鳞甲。精细的雕刻工艺特别反映在龙舟的龙头上。同是龙头,在雕刻制作时差别很大,根据不同的传统习惯可进行任意创造。如苗族的龙头、龙颈由一根2米长的水柳木雕刻而成,上涂金、银、红、绿、白各色,犹如鳞片熠熠耀眼,一对龙眼炯炯有神,弯弯的比角宛如牛角,昂首向天,可谓神采奕奕,栩栩如生。湖南汨罗县高市镇的龙头,短颈、上唇部夸张地向上升起。西双版纳的龙头最大特点是在龙嘴前方伸出长长的两根或三根大象似的长牙。江西临川县河西乡下黄村保存的明清期间雕刻的龙头,则别具一格,为鹿的角、马的前额、骡的脸、牛的鼻子、蛇的嘴、鸭的颈脖。龙头总长0.77米,宽0.13米,其嘴长0.55米,嘴上唇的鼻孔中用红绸带拴着,嘴微微张开,露出两排白牙,龙头前额刻有“王”字,额上方飘着几绺鬣髦,头顶上长着一对长角。从以上各民族各地域例子可以看到,这些构思奇特、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龙头如没有高超的雕刻技术是很难做成的。

二、传统龙舟文化的艺术形式:绘画

(一)龙舟的造型、制作、装饰与绘画

可以说,龙舟的造型、制作、装饰等都与绘画紧密相连。

1.龙舟的造型

最初,竞渡之舟只不过是一般的小舟,直到西周,开始出现了舟与龙神崇拜结合的产物—龙舟。之后更加完善,龙舟随人们想象而造型,形成了具有不同地域特色的造型。比如说台湾宜兰县礁溪乡二龙村的龙舟造型,船身犹如大型鸭母船,船首、船尾、船桨均彩绘太极图形,船头画有一对麒麟,两侧各有凸起的黑白双眼,船身则画上舞爪金龙。又如闽南一带龙舟造型呈长而狭的柳叶状,船头雕刻大龙头,须眉齐全,双目炯炯。龙头上披挂彩绸,船两侧彩绘鳞甲。有的龙嘴还能张能合,舌头能伸能缩。整条龙舟如活龙一般。

2.龙舟的制作

出于对龙的崇拜,历代在龙舟的制作上都相当讲究。绘画在制作龙舟时实不可少。首先是造舟,龙舟的整个制作过程基本靠手工完成,一般按龙骨、船底、大旁(船舷)、彩门(船中分隔舱)和船头船尾的顺序制造。舟做好之后接下来就可以上油漆,称之为上底色。然后在底色上绘画。绘画是龙舟制作中极为重要的工序,难怪古时有人把龙舟也称为“画舫”。比如说浙江鄞县龙头、龙尾都是画在龙舟上。云南大理海东区的龙舟喜欢在船头画上二龙抢宝的图案。台北县松山的龙舟则是在船的两边画上一对彩色的龙凤。画完船,就需要组装,安上龙头和龙尾。龙头造型千姿百态,根据各地风俗而定。如广东西江水系龙头制作成鸡公龙头,东江水系制作成大头狗龙头,基调为龙形,别具特色。龙尾在人们的心目中地位比龙头低。如贵州清水江独木排龙尾,是用一把茅草或一把麦秆插在母舟尾部的一个方孔内。龙舟制作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给龙装胡须和画眼睛,所谓的“画龙点睛”。如闽南龙舟在制作胡须时,将金箔纸折成约1平方厘米的小方块,绑在一根对折的红布条上,象征“龙须”;将一块红布折成三角形,钉在船头,象征“龙舌”;将6条龙须等距离分布钉在“龙舌”上,这就成了“龙头”。制作手法是写意、象征性的。

3.龙舟的装饰

龙舟很重视装饰。一般有头旗、尾旗、罗伞、罗架、木制神龛等装饰物。当然各地龙舟的装饰差别很大,大体可分为装饰繁杂、装饰简单和基本无装饰。装饰繁杂的如广东顺德龙舟,龙舟上饰以龙牌、龙头龙尾旗、帅旗,上绣对联、花草等,还有绣满龙凤、八仙等图案的罗伞。通过装饰物可以窥测出传统龙舟文化和。

(二)反映传统龙舟文化的绘画作品

反映龙舟文化的各个时代的绘画作品有很多。其中较为著名的有战国时期长沙楚墓出土的《人物龙凤帛画》和《人物御龙舟帛画》,宋代张择端的《金明池争标图》、李嵩的《中天戏水图》,元代王振鹏的《金明池龙舟图》,清代唐岱、丁观鹏的《十二月令图轴之五月》、徐扬的《端阳故事图册》中的《观竞渡图》等。

长沙楚墓出土的迄今所见我国古代最早的两幅帛画,都绘有龙的图案。一幅是《人物龙凤帛画》,描绘的是龙凤引魂升天的图景;另一幅是《人物御龙舟帛画》,是描绘墓主人驾龙舟的图案。特别是《人物御龙舟帛画》所描绘的龙舟基本用线刻画,龙舟上装有龙头。龙头高昂,龙尾上翘,龙身平伏,略似船形。宋代有很多画龙舟争标为题的画作,如北宋张择端的《金明池争标图》、南宋李嵩的《中天戏水图》等。著名画家张择端把皇帝带领近臣到金明池观水战、赛龙舟的热闹场景直观地描绘下来,并题画名为《金明池争标图》。小小的画面,把周围9里多的池面及池岸边的景物悉数摹画下来,并且着重描写池中的大龙舟及周围的小船。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概括地绘出了金明池的全部景色和皇帝观看争标的场面,使画面紧凑,结构严谨,主题突出。《中天戏水图》对当时都城的龙舟竞渡游戏活动作了形象的描绘。画中的大龙舟,头、尾、鳞皆雕镂金饰,舟上建层楼台观,槛曲安设御座,两舷各三桨,气势雄伟,金碧辉煌。元代王振鹏的《金明池龙舟图》图中龙舟的龙头高昂,硕大有神,雕镂精美,龙尾高卷,龙身还有数层重檐楼阁。如果是写实的,则可证古代龙船之精丽了。

篇4

【关键词】龙舟文化;高沙镇;优化

0 前言

龙舟竞渡是我国一项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据史料记载,龙舟最初源于古代的吴越、荆楚一带,当地的人们以“龙”为图腾,举行了一些崇拜龙、祭祀龙、模仿龙的仪式,并逐渐成为当地的习俗民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端午节)这天,身着带龙字样的服装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以祈求龙的保佑。随着商品经济时代的到来,龙舟文化在商业开发运作的大潮下发生了诸多变化。在商业背景的发展过程中,龙舟文化既得到了新的内涵,出现了新的形式,也不可避免的遇到一些新的问题,面临着新的挑战。高沙古镇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古镇,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名胜古迹众多,传统文化璀璨夺目。龙舟文化是当地极具地方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每至端午节,高沙人民盛装打扮,群众踊跃参与,展开声势浩大的龙舟竞赛。江上数桨齐飞,江边众人呐喊助威,划舟人与欣赏者相互呼应,共享龙舟文化这个特殊的节日盛会。近年来,在功利的趋势下龙舟文化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商业影响。借助龙舟文化的吸引力为卖点推销江边房地产,用龙舟文化的广告效应来达到人们购买房产的目的。这样看似是一种很好的营销手段,但它失去了传统文化的内涵。

1 商业运行模式视角下龙舟文化的发展困境

1.1 龙舟文化中商业化过重

当地对龙舟文化进行商业开发运作中,注重的是龙舟文化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增加人们的关注度。表面上是广邀各界群众参加龙舟盛会,增加节日的文化氛围以至传承和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实际上是以龙舟文化为媒介大打房地产广告,出售江边商品房。名义上进行龙舟文化的宣传,实际上重点在于江边地带房地产销售,以龙舟文化做外衣换取高额商业回报。群众只感受到铺天盖地的商业气息,却体会不到龙舟文化带来的节日氛围,观赛时也就无法全心投入。高沙古镇龙舟文化过于注重商业开发,对龙舟文化保护力度不够,龙舟文化保护缺乏全面性。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龙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原有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丧失了赖以生存的土壤,只重视商业活动的宣传炒作,却忽视了龙舟文化的内涵及价值,对下一代的教化⒒崾艿角苛业某寤鳎龙舟文化内涵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与整理,长此下去,将会面临着文化的边缘化或消亡。

1.2 龙舟文化宣传片面、内涵缺失

当地龙舟运动的开展过程中,过于单纯的龙舟竞赛和浓厚的商业表演。而对龙舟文化的本质内涵缺乏深入的了解。在现场既看不到详细的龙舟运动的竞赛章程,也没有任何当地龙舟文化溯源及发展历程。对于龙舟运动的参赛队伍人数也只是粗略带过,以至于有些群众连有多少参赛队伍,来自哪里都不清楚。有关龙舟文化的精神层面更无从谈起,只剩下各界群众从回忆中寻找龙舟文化的精神片段,至于年轻人脑海里除了有热闹感什么也不剩下,导致龙舟文化的断层现象,对于龙舟文化的健康发展极为不利。一方面商业的火热炒作,另一方面文化的本真丧失,龙舟文化就只剩下了躯壳,光有其形,无有其神。由于历史文化的特点,高沙古镇龙舟文化具有着浓厚的湘西南气息,然而现在的龙舟文化宣传、组织比赛时,却只在意龙舟运动热不热闹,商业效果好不好,在对群众的宣传时就只提及参赛规模,观众人数等,没有把当地龙舟文化究竟有哪些特色,具有着哪些独特内涵等阐述出来。生搬硬套别的地区龙舟运行模式,忽视了本土特色的文化内涵。由于地域文化的差异性,不同地区活动规则极为不同,文化传递的信息也各不相同。

1.3 龙舟运动、安全度低

龙舟运动秩序混乱,无论是参赛队伍还是观赛群众,都是伴随自己兴趣所致,没有有效的规范与管理。导致场面十分混乱,让人感觉到一种喧闹、混乱无章的感觉,无从体验到龙舟运动的激情与兴奋。同时由于比赛区域较广,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现场安保条件又差,对于意外突发状况准备不足,医疗条件滞后。多数群众直接站在江边危险地带,恰逢端午时节降水多,江水水位高涨,不少群众生命安全存在隐患。在龙舟竞赛期间,由于地面湿滑,两观赛群众不慎落水,岸边群众手忙脚乱才将其救起,缺乏安全预防措施。因此,每当有人落水事情发生时龙舟竞赛就必须要中途中止。

1.4 龙舟竞赛规则欠缺、成绩不公

由于高沙古镇的龙舟运动是由当地房地产开发商承办,在突出龙舟文化的商业气息的同时却缺乏对龙舟运动最基本的竞赛规则了解。于是便出现了竞赛规则的欠缺这一现状,整个赛事组织不够全面,竞赛章程混乱,竞赛时间队伍无故改变,没有有效的赛事组织行动方案,随意性很大。这些欠缺无疑降低了龙舟运动的水平。同时由于龙舟参赛队伍相互间实力差距过大,又受限于场地条件,导致竞赛结果一边倒,难以体会到龙舟运动双方互为追赶,群众奋力呐喊的刺激场面,无疑使龙舟运动的魅力由于主观条件限制而大打折扣。最突出的一点还体现在成绩公平公正,裁判迫于开发商压力暗箱操作,打击参赛队员和观赛群众的积极心和参与程度,对龙舟文化的发展也起着巨大的负面作用。

2 商业运行模式视角下龙舟文化的优化研究

在邵阳市高沙镇商业运作模式下龙舟文化发展并不成功的大背景下,高沙古镇的龙舟文化又该如何变化才能重新赢得群众喜爱,从而达到商业运作开发与群众喜爱接受有机统一,商业价值与精神价值并存,被开发商和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呢?首先,必须要有打破现有格局的勇气和魄力。既然这种商业运作模式是失败的,对龙舟文化发展起到极大负面作用,就必须要改变这种模式,虽然过程是艰难的,但不做刮骨疗毒,龙舟文化的未来危矣。其次要寻找合适的商业运作模式,别人好的在这儿并不一定好,必须要脚踏实地,因地制宜有针对的运用好运作模式,生搬硬套往往是变相扭曲文化发展,合乎实际的模式才能给龙舟文化带来出路。同时还必须要注重各个方面,往往软件硬件哪一方面没做好都会导致发育不良。不仅要注意硬件、基础设施等的建设完善。也一定要做好软件服务,重视精神感受,把握好群众心声。最后还要将商业运作重点停留在龙舟文化本身上,以龙舟文化为载体发展附属产业。主次一定要分明,重视龙舟文化本质内涵,以此为重再向外扩散,利用好主次关系,有些问题就很容易解决。

当前,邵阳市高沙镇的龙舟文化处在抉择的十字路口,作出何种选择对于龙舟文化未来如何至关重要。是选择彻底的商业发展道路,还是坚持传统的龙舟文化,亦或是随着时代潮流的改变而推陈出新,在保持自身基本特征的同时创造出新的形式。不同的(下转第59页)(上接第55页)道路决定着龙舟文化不同的未来。在现代的商业大潮下,龙舟文化很难不做出改变,传统的龙舟文化必然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改变。所以一味的坚持保留,是不可取的。没有经济的支持,龙舟文化缺乏引擎丧失动力。一味地走商业道路更不可取,龙舟文化如果全然改变,就失去了文化内涵,也就丧失了群众基础,没有社会基础的文化只是一个驱壳。若如此,这样文化得不到继承与创新。要让龙舟文化既能传承,又能保留本质内涵。就只有按照实际所需,有选择的将一些事物条件加入到龙舟文化中。对于外在条件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好的加以利用,不好的坚决抛弃。如此龙舟文化才既能保持住自身特色,又能表现出新的形式,既能满足广大群众,也可以得到开发商青睐。

【参考文献】

[1]白晋湘,主编.民族民间体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2010,7.

冼鹰.我国龙舟运动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10(7):13-16.

[2]杨晓生.21世纪体育功能的转变[J].体育学刊,2004(1):2-5.

[3]倪依克.当代中国“龙舟现象”的社会文化学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6):3-7.

[4]郑文海,杨建设.我国端午龙舟竞渡与体育比赛结合现状及策略――兼论传统龙舟竞渡与现代竞技龙舟运动的发展[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7(5):18.

篇5

碧江区有着悠久的赛龙舟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2009年被授予“中国传统龙舟之乡”称号。2008年以来,碧江先后举办了中国国际龙舟邀请赛、第四届全国传统龙舟大赛、2012年和2013年中华龙舟大赛(贵州・碧江站),以及2014年、2015年中国传统龙舟大赛等全国性赛事。2011年,“碧江赛龙舟”作为传统体育项目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碧江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文化符号和吸引游客的文化品牌。

6月9日上午9时,大明边城锦江两岸早已聚集了从四面八方赶来观看比赛的各族群众。伴随着激情澎湃的舞台音乐,一场体育文化盛宴在来自碧江各社区1500名自愿者表演的花鼓舞中拉开序幕,独具特色的民俗文艺表演点燃了场上队员和场下观众的热情。

随着“砰”的一声,发令枪打响,半决赛开始,一支支龙舟犹如离弦之箭,在“咚咚咚”的激越鼓声中,劈波斩浪奋勇向前……一时间,锦江河畔鼓声大作,白浪翻滚。划手们个个生龙活虎、精神抖擞,插桨有力,动作整齐划一;鼓手铿锵有力,擂鼓助威;舵手如钉在船尾,稳立浪头。在舵手、鼓手的指挥与鼓舞下,划手们铆足劲摆动臂膀奋力划水,激起了满江水花,一条条龙舟忽前忽后,你追我赶,向终点疾驰而去。号子声、鼓点声,观众的欢呼声、呐喊声交织在一起,锦江河畔顿时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锦江两岸人山人海,观众摩肩接踵,有的自带板凳坐下观看,有的踮着脚尖寻找自己喜爱的队伍,有的让小孩骑在肩上,就连远处吊脚楼的阳台上也站满了观赛的群众。

篇6

【关键词】 龙舟文化;城市文化;秭归

秭归是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乡,是龙舟竞渡的发祥地。1984年,国家体育总局决定将龙舟竞赛列为国家正式体育运动项目,以纪念屈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龙舟竞赛的宗旨和精神逐渐得到形成和发挥,“团结、拼搏、友谊、勇往直前”成为龙舟文化的精髓,充分挖掘、开发、利用好龙舟文化这个独特的历史文化品牌,对秭归城市文化建设具有巨大的作用。

一、秭归龙舟文化的历史渊源

(一)相关概念

龙舟文化是指包涵龙舟赛、舞龙、玩龙灯和祭祀龙神等民间习俗和文化娱乐活动的一个文化特质丛。秭归的龙舟文化与民俗、旅游、体育结合在一起,以举办屈原文化节和龙舟竞赛为主要特色。城市文化是人类进化到城市生活阶段的产物;是人类在城市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城市的人格化表现;是人类生活的空间化表述;是城市人群生存状况、行为方式、精神特征及城市风貌的总体形态;是城市的灵魂;是文明的标志,显示着城市人群的完整价值体系、生活情趣以及城市的气质和品位。

(二)秭归龙舟文化的历史渊源及发展

龙舟竞渡是一项最具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端午龙舟竞渡吊屈原,最早的文献记载是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俗谓是屈原死汨罗江……命舟楫以拯之,至今为俗”。端午节龙舟竞渡的习俗,自成形后影响渐广。秭归的龙舟运动已有2000多年历史,是一项代代相传的民族体育活动,1963年,正值时期,秭归县仍组织了6只龙舟代表队参加龙舟竞渡活动。从1980~1992年的13年间,在屈原沱共举行10届龙舟竞渡,观众达45万人次。

1984年在广东佛山市组织了全国第一届“屈原杯”龙舟赛,湖南、湖北、江西等地10多个龙舟队参加,秭归代表湖北参加这次龙舟赛,秭归龙舟队从此走出了峡江。1985年6月湖北省第一届“楚天杯”龙舟赛在宜昌市举行。1986年湖北省第二届“楚天杯”龙舟赛在荆州江陵举行,秭归组织了龙舟队参加。1992年、2001年、2002年、2005年长江三峡国际龙舟拉力赛第一届至第四届均在秭归境内举行。2003年9月,国家体育总局领导来秭归考察,对每年举办的龙舟竞渡活动给予了极高评价,确定秭归为中国唯一的国际龙舟基地。2004年7月新县城徐家冲港湾秭归龙舟运动基地被国家体育总局局授誉“中国全民健身著名景观”。秭归龙舟赛事情况(见表1、表2)。

二、龙舟文化对秭归城市文化建设的作用

1.龙舟文化在秭归城市文化建设中的地位。龙舟文化具有重要的精神价值,其“团结、拼搏、友谊、勇往直前”的精神理念对秭归城市文化建设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龙舟文化为秭归的经济、政治、文化、体育、旅游等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这种特有的城市文化是秭归特有的宝贵无形资产。在城市文化特色流失、城市建设趋同化的今天,这种精神文化的存在尤为宝贵。龙舟文化具有超强的精神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在秭归城市文化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2.龙舟文化对秭归城市文化建设的推动作用。影响和决定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综合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的因素很多,文化是基础,文化是关键,是维系城市现代化生存的基本要素,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龙舟竞赛作为秭归每届龙舟节的重要活动,与过去相比有了更加鲜明的时代特征:

一是,体验性。政府邀请国内外的参赛队伍和观光团体,群众更是数以万计。在赛场上不仅运动员能体会到赛龙舟的气氛,观众也能强烈的体会到赛场的热烈气氛。二是,开放性。在秭归龙舟文化活动中,国际参赛的龙舟代表队逐渐增多,形成了一种世界公认的大众体育资源。秭归作为一个新兴的开放城市也逐渐为世人所知。三是,多赢性。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企业赞助买断龙舟竞赛的广告资源,通过龙舟竞赛平台进行市场营销,开辟产品市场。龙舟文化活动在企业的投资下得到顺利展开,为政府财政减轻了负担,达到了多赢的目的。

龙舟竞赛是一项极具特色的城市体育文化,作为龙舟竞赛主办地城市,龙舟竞赛对主办地的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在秭归当地政府围绕龙舟赛场,以龙舟文化为主题,建起了国际龙舟竞赛场,开发出集龙舟竞赛、旅游休闲、民俗文化于一体的多功能现代化的龙舟文化产业链。龙舟文化是秭归独特的资源和品牌,举办龙舟文化节,提升了秭归的知名度,促进了龙舟文化资源向经济资源、社会资源的转化。秭归通过龙舟竞赛的举办,树立了秭归城市良好的形象,提升了城市的品位。

3.龙舟文化与秭归城市文化建设的和谐发展。秭归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屈原诞生地,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兴建后,地处坝上库首的秭归,更加受世人瞩目。秭归文化中最核心的就是以屈原的爱国忧民情怀为宗旨,形成了秭归人“上下求索,敢为人先”的鲜明特征,这也是华民族优秀文化中的瑰宝和源头。

秭归每年举办纪念屈原的“秭归端午节”已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10月已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秭归每年举办以三峡大坝为起点,途经三峡大坝、西陵峡的端午节国际龙舟拉力赛。移民文化、端午节龙舟竞赛是秭归城市文化建设的两张名片。秭归城市文化得天独厚,关键是如何充分把握和延伸这种文化,进一步促进秭归经济和社会发展。秭归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要充分利用好秭归龙舟文化的团结功能和品牌功能。通过举办龙舟节会凝聚民心、激发民智、整合社会资源、打造城市文化,有效促进秭归的和谐崛起。

参考文献

篇7

2、我们这次选择的是食草恐龙,被攻击后会逃跑,所以需要追击。

3、恐龙晕倒后,走近,按E键打开喂养菜单。

4、将食物拖到中间的区域就可以了。一般食草恐龙就喂食水果。

5、等待上方的驯养进度条达到100%。

篇8

中轴龙脉,执首奥北

紫御华府地处奥北富人区,随着奥运会的成功举行,奥北板块逐年升温。奥北板块的地貌特征和人文积淀不但具备了景观、逸事、阳光、溪流、运动等国际豪宅区域的五大优势,北京市政府更为奥北板块投入了可观的资金,对该区域进行全面改造,日益完善的市政设施将让奥北的居住价值获得极大的提升,成为北京又一个富豪集中地。

紫御华府紧邻680公顷国家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相当于10个北海公园、3个朝阳公园大小。据测算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7200吨,吸收二氧化硫32吨,释放氧气5400吨,可大大改善周边区域的生态环境,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擞千亩公园绿地,使紫御华府周边区域内的PM2.5值远远低于城市中心区,在如今阴霾频袭的北京,这点尤为可贵。

370-1200平米皇家三进式空间

如果说地段和环境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属于得自然之天成,获天地之恩赐,那么产品就在很大程度上属于实打实的智慧和实力的较量。

每一个产品的细节都要臻于完美,每一个细节都要反复考量。

紫御华府在空间布局上,传承中国皇家府邸三进式、层层递进的礼仪序列。

3.6米层高、22米南向大尺度面宽、以及370-1200平米的轩朗空间设计,270°采光、阳光电梯厅、南向四个功能区、奢华男女双主卧、多储物空间,以及细致入微的通风杀菌衣帽柜等,每一个空间细节的精心雕琢,都渗透着开发商对中华名仕阶层生活秩序的深刻思考。

篇9

这天的天气很炎热,外出游玩的人也很多,所以我们到恐龙园每个游玩的地方,都要排很长时间的队。

我们上午首先去了热带雨林景点,那里确实很难走,布置得像迷宫一样。这里有很多树木,有许多都没见过,不知道叫什么名字。还有很多花草,有一种吃人花,听起来就觉得很可怕,但不知是不是真的会吃人。

然后我们去游乐扬。这里简直就是我们小朋友的乐园,可好玩了。我玩了摇摆恐龙蛋、宝宝团团转,开心极了。我们还去了泰象馆,观看了嘻嘻、哈哈两个小丑和五只大象的表演。小丑和大象的表演很精彩,搞笑的是有一头大象竟然在表演的过程中,憋不住拉尿了,还把一个小丑衣服都弄湿了。游人们禁不住都哈哈大笑,可有意思了。

我们下午去了恐龙化石馆,还有各种恐龙、鱼类的化石。其中有一条巨大的恐龙,叫做山东龙,大概是在我国的山东挖掘出土的。恐龙化石馆里有对恐龙进化史的专门介绍,可以获得很多知识。恐龙馆里还展出了好多恐龙蛋化石,这些恐龙蛋化石,小的只有鹅蛋大小,大的却像长长大大的西瓜。我们在这里还看到了火山喷发的模型,配上声音效果真的好逼真。

篇10

这种恐龙被称为“尼日尔龙”,是一种蜥脚类恐龙,生活在距今1.1亿年前,是一种植食性恐龙。它最初是由法国古生物学家菲利普・达奎于20世纪50年代在尼日尔境内发现的。不过,当时达奎尚不能确定它的分类。最近在尼日尔沙漠中发现的化石,使得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的研究人员塞雷诺和他的同事能够最终描绘出这种奇特恐龙的具体面貌。

尼日尔龙身上最让古生物学家们感到惊奇的是其嘴部的独特结构:在进食过程中,它的嘴部可产生像吸尘器一般的真空效应,从而将食物吸入口中。它们吃草不是像马、牛那样用舌头去卷草,而是张大嘴对着草地不断猛吸,顿时飞沙走石,只见那些草一株株腾空而起,就像变戏法一般进入了尼日尔龙的大嘴中。它们拥有非常发达的上下颌,也会咀嚼食物。

尼日尔龙口中有密密麻麻的针形牙齿,其数量高达数百颗。这些牙齿虽然非常细小,却可以高效地研磨食物。所有的牙齿均沿着其正方形的颌骨前端紧密排列,这就使它的嘴巴无形中变成了一把大铡刀。对尼日尔龙颌骨进行的CT扫描结果显示,它们的每颗牙齿都曾断裂多次,而当一颗牙齿损坏后,立刻会有新的牙齿取代它的位置。这种恐龙总共有500多颗牙齿,而且每月都会有新的牙齿在“大铡刀”中生成。塞雷诺表示,所有的恐龙中,尼日尔龙创造了一项牙齿更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