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活动范文

时间:2023-04-07 20:10: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会活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会活动

篇1

社火活动是春节期间的一种民间文艺活动,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陇东平凉作为社火的发源地之一,春节期间的社火表演很普遍,所以平凉的孩子基本都或多或少的见过社火。而且在新年过后开学的前几天,幼儿园里经常能看到孩子们在一起谈论有关社火的话题, 有些孩子还高兴的边说边表演。我敏感的意识到这是一个孩子们非常感兴趣的话题。于是,我结合我园的课题《民间游戏在幼儿园的开发与利用》,开展了本节社会活动,旨在让孩子通过“看社火――说社火――演社火――画社火脸谱和制作社火中的大头娃娃”等活动的开展、整合,提升幼儿对社火已有的零散经验,让幼儿感受民间艺术的魅力,萌发对社火表演的喜爱之情。

【活动目标】

1.能力目标:(1)引导幼儿积极主动的收集有关社火的信息,培养幼儿收集信息的能力。

(2)鼓励幼儿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社火,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知识目标:通过观察图片,欣赏视频,让幼儿了解社火产生的原因和它的表演形式 。

3.情感目标:通过表演,感受社火的喜庆气氛和它带给人们的喜悦之情。

【指导纲要】社会领域

内容要求 :7.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利用家长和孩子一起搜集与社火相关的视频以及文字资料,让幼儿对社火这一民间艺术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社火的视频、产生原因、表演形式课件。

3.幼儿表演的道具:大头娃娃模型十个;旱船十个;舞龙三个(废旧泡沫和饮料瓶制作的);扭秧歌红绸子十个;横幅一个,“划船”老人的服装和道具一套。春官和害婆娘道具和服饰各一套(平凉社火习俗必须要有害婆娘和春官)。

4、鼓、钵、锣各二至三个。

【活动过程】

一、播放社火视频片段,引出主题,谈话导入。

教师:小朋友,刚才的视频中你们看到了什么?

幼儿:耍社火、社火表演、马社火……

教师:社火中的人们都在干什么?

幼儿:划旱船,扭秧歌、舞龙……

教师:在我们生活中,你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看到过这样的表演?

幼儿:在大街上,大年初一,初五,元宵节等.

教师结合幼儿回答小结:陇东社火一般在春节的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表演,其中正月十五表演最多,地点在城市的大街上或农村较宽敞的地方。

二、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春节期间人们为什么要演社火,看社火时自己的心情怎么样?为什么一般在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表演社火?

教师结合幼儿的讨论,播放课件,让幼儿简单了解社火产生的原因。 社火的产生源于人们对火神和土地神的崇拜,随着社会的发展,社火成为民间娱乐活动。社火一般分白社火和黑社火,白天表演的叫白社火,晚上表演的叫黑社火 ,黑社火一般流行于广大农村 ,孩子们见的社火大多是白社火。

三、教师提问:“小朋友,你都见过那些社火表演?”

幼儿:“彩车”、“踩高跷”、“舞龙”……

教师结合幼儿的回答,通过播放课件中社火图片,让幼儿了解马社火、高台、纸马社火、高跷、背社火、车社火、腰鼓、舞龙、大头娃娃扭秧歌、跑旱船、舞狮子、 舞龙等社火的表演形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出社火中最基本的几种表演形式。

四、播放课件,简单介绍社火的脸谱。

社火演出前必须画好脸,穿好演出服装,陇东社火的脸谱特色为疙瘩脸,脸谱的颜色和衣服代表人物性格和身份,红色脸谱代表忠义,白色脸谱代表奸臣,黄色脸谱代表残暴,蓝色脸谱代表鲁莽,绿色脸谱代表大侠,金银色脸谱为妖魔鬼怪。社火表演是哑剧,社火表演中的人一般不说话,是通过脸谱,衣服和道具表达表演内容。

五、“我来演社火”,幼儿自由表演社火。

幼儿按自己的兴趣选择社火表演服装和道具(大头娃娃、扭秧歌、划旱船、舞龙),引导幼儿在欢快的锣鼓声中一起表演社火,让幼儿感受演社火的乐趣和社火带给人们的喜悦心情。

【活动延伸】

1.布置主题墙:通过 “一起来做大头娃娃”和“画脸谱”的美工活动 ,培养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和观察力。

2.创设活动角,让幼儿在游戏时间自由表演社火,进一步增加幼儿对社火常识的了解。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是我将民间游戏引入幼儿园活动的一个大胆尝试,没想到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由于社火是春节期间陇东孩子喜闻乐见的民间活动,它简单易学,趣味性强,从而深深吸引了孩子,孩子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很高。在社火表演中,每一个孩子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甜蜜和成功的喜悦。孩子第一次在体现乡土特色,传承乡土文化的民间文艺活动中,获得审美、愉悦的体验,感受到了家乡传统文化的丰富性,并且通过亲身的操作和实践,体验家乡劳动人民的勤劳勇敢、心灵手巧、善于创造、富有进取的民族精神,培养了孩子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在活动中教师是孩子的引导者、参与者和合作者,真正达到了在“学中玩,玩中学”的原则,提高了孩子的学习兴趣。

附:社火产生的原因

篇2

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的过程中,我园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开发特色主题活动。高淳的慢城气候温和,十分适宜茶树的生长,是有名的绿茶产区。“茶”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依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社会领域提出的“适当向幼儿介绍我国主要民族的文化……在观看和欣赏的过程中激发幼儿的自豪感和热爱之情……”,我们开展了大班社会活动“慢城茶”。

活动目标

1.了解慢城绿茶,初步体验绿茶的品茶礼仪。

2.知道泡功夫茶的基本步骤,尝试用“三龙护鼎”的品茗手法品茶。

3.初步感受、体验中国的茶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与家长共同完成“茶叶”调查问卷,了解有关茶叶的知识。

2.物质准备:茶叶、茶壶、茶具、品茗杯,关于慢城茶的多媒体课件,音乐《高山流水》。

活动过程

一、了解慢城绿茶

1.说说慢城特产,引出“慢城茶”。

2.观察慢城茶叶,看看、闻闻、摸摸、说说。

小结:慢城绿茶形状短短的、细细的、尖尖的,像银针一样。叶片卷曲,墨绿色。摸一摸,感觉干干的,闻起来香香的。

3.出示茶园图片,了解慢城绿茶的生长环境。

师:茶树喜欢温暖、潮湿的环境,慢城气候温和,十分适宜茶树生长,一亩一亩的梯田上种了大片大片的茶树,景色可美啦!欢迎小朋友来做客。

(分析:在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上,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慢城满园的茶叶葱翠碧绿,教师充分利用这一自然资源引出活动内容“慢城茶”)

二、欣赏茶艺表演,了解泡功夫茶的基本步骤

1.请幼儿说说怎么泡茶。

2.幼儿欣赏茶艺师表演。

3.讨论泡茶的基本步骤(温杯――拨茶入壶――洗茶――冲泡),鼓励幼儿请教茶艺师。

师:茶艺师往壶里倒入开水,然后把壶拿在手上干什么呢?为什么这样做?用什么把茶叶拨入壶里?第一道茶有没有倒入杯中给客人喝?最后一步是在做什么?茶艺师冲泡的时候水壶拎到哪儿?为什么要把水壶拎得高高的?

4.教师一边出示相应图片一边总结:要泡好一壶功夫茶,首先要温杯,接着把茶叶拨入壶里,倒上水洗茶,最后冲泡。冲泡时把壶拎得高高的,用高冲的方法来冲泡。

(分析:教师提出“怎么泡茶”的问题,让幼儿先结合生活经验发表意见,随即请出茶艺师现场表演。孩子们通过现场观赏以及与茶艺师互动,对如何泡功夫茶有了初步的了解)

三、观茶、闻茶、品茶,感受茶文化

1.欣赏茶艺师如何品茶,初步了解品茶礼仪。

2.师幼一起品茶,体验绿茶的品茶礼仪。

(1)奉茶:双手端杯送给客人。

(2)品茶:观茶、闻茶、品茶――看汤色,轻轻吸气闻香,尝试“三龙护鼎”品茗手法品茶。

3.说说慢城绿茶的味道。

4.讨论:除了绿茶,还有哪些茶叶?

(分析:品茶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也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结合幼儿园开展的“八礼四仪”教育,此环节通过品茶学习礼仪)

四、幼儿尝试泡茶,奉茶给客人老师品尝

1.小组操作:尝试合作泡茶。

2.奉茶给客人老师,把“三龙护鼎”品茗手法教给客人老师。

(分析:除了“开水冲泡”这个步骤由教师操作,其他如“温杯、拔茶入壶、洗茶、倒茶”等程序全由孩子们分工完成。最后,在与客人老师的互动中,活动难点“三龙护鼎”的品茗手法得到巩固)

活动感悟

1.活动氛围轻松愉悦。活动中,师幼围坐在一起认识茶叶、欣赏茶艺、品味茶香、泡茶奉茶,形成了热烈、温暖、愉悦、平等的师幼互动、幼幼互动。

篇3

饮食礼仪是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随着中西饮食文化的不断交流,西餐厅不仅越来越多,而且也越来越受到小朋友的喜欢。为了让幼儿了解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特设计这一教学活动。一方面让幼儿了解中西方不同的饮食,进餐方法,另一方面也帮助幼儿养成一定的饮食习惯,懂得一定的进餐礼仪,并形成爱惜粮食,拒绝浪费的饮食意识。

活动目标:

1、初步让幼儿了解中、西餐文化,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

2、学习吃西餐的礼仪,知道左手拿叉、右手拿刀。

3、感受西餐的用餐氛围,体验愉快的用餐过程。

活动准备:

刀、叉、盘、面包、午餐肉、PPT、视频

活动重点:

1、学会西餐基本的用餐方法。

2、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进餐礼仪习惯。。

活动过程:

1 谈话导入:

——“平时家里来客人的时候,你们是怎么样招待客人的”?

小结:小朋友们都很好客,是个有礼貌的好孩子。

——“今天老师家里来了许多小客人,你们帮老师想一想改怎么招待我的小客人呢?

小结:啊?请客人吃饭啊?!这是个不错的主意!

——“那你们都去过哪些饭店呀?”

——“这么多的饭店都不知道要选哪个了?”

2 中餐与西餐的区别:

2.1 认识中式餐厅

——那我们就来看一看,咱们扬州哪家餐厅最有特色,招待客人老师最合适。

——“你们认识这家店吗?”(认识饭店招牌)

——“富春是经营中餐的饭店,是我们扬州最有名,最有特色的中餐(图片)饭店。家里来客人,爸爸妈妈都喜欢请客人到富春,品尝扬州的美食。

——“我们一起来瞧一瞧富春里面有哪些好吃的,看看你们能不能说出他们的名称?”

图片:老鹅、请炒虾仁、狮子头、大煮干丝、富春包子、最后是最具有扬州特色的扬州蛋炒饭

——看完了菜谱,我们再去考察一下看餐厅用餐环境。观察一下人们在进餐时用的什么餐具?

——餐厅里桌子是什么形状的,用了哪些餐具?餐厅的环境怎么样?

小结:中餐用的餐具是筷子(中国人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使用筷子了,筷子运用了物理上的杠杆原理,手指能做的事情,筷子都能做)许多人围着一张桌子,共同分享美食。

2.2 认识西式餐厅:

——刚去了中餐的饭店,现在我们再来看一看,除了中式餐厅,还有其他风格不一样的餐厅吗?

——“你们认识这家餐厅吗?”(认识必胜客三字及其标志)

“必胜客是一家西式餐厅,在扬州也非常受欢迎。许多哥哥姐姐交朋友、小朋友过生日都会去。

——必胜客有哪些好吃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图片)

——牛排、披萨、甜点看上去好好吃哦,我们就一起去看一下餐厅用餐的环境。观察一下人们在进餐时用了什么样的餐具?

小结:吃西餐时,我们用到的餐具是刀叉,每个人都吃自己面前的这一份,餐厅里面还会放着轻柔的音乐。

2.3 比较不同。

——那我们来比较一下这两家餐厅有什么不同?

教师总结:中餐与西餐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们使用的工具、进餐的方式以及环境。吃中餐时大家围桌而坐,夹着同一个盘子里的菜。吃西餐时,每人一个盘子,吃完自己盘子里的。 西餐厅有音乐。

——一家是中餐、一家是西餐,那我们请客人朋友去哪家餐厅呢!?

4 西餐的礼仪:

——既然大家都选择去西餐厅,那么我们就一起来学学吃西餐的礼仪和方法(看PPT)。

4.1 餐巾纸摆的方式

——“刚刚你们有没有观察到,在进餐前人们都会在腿上放什么?”

——“她们是怎样放的?”

小结:“西餐的餐巾有两种摆法,一种是我们看到的将餐巾打开,平铺的自己的腿上,然后端正坐好。另一种方法是把餐巾打开,把其中一个角压在盘子下面。我请两位小朋友上来来示范一下,其他小朋友要观察谁做的好”(2名幼儿演示)

小结:我觉得这位小朋友做的非常棒,因为他只坐了椅子前面的一半,看上去非常好看。小朋友为防止弄脏衣服前襟,也可以将一整条餐巾张开夹在衣服上。

4.2 刀、叉的拿法

——“吃西餐的时候用到的餐具是什么?哪个手拿刀、哪个手拿叉。”

——“我们来做个游戏吧,我喊左右就请你们伸出相应的手”

——“我们把游戏的难度再提升一点,我说叉你们就伸出左手,我说刀你们就伸出右手。”

——“先在我来示范一下刀叉的使用方法,在开始的时候,我们是左手拿叉,右手拿刀,双手握住刀叉、手背向上。当我们在进餐时,用叉子插住食物,刀沿着叉子的侧面,向下切,切大小为一口的食物就可以放进嘴里吃了。” (2名幼儿演示)

4.3 当我们用餐结束后,我们的刀叉应该怎么放呀?(出示图片)我们把刀叉成八字形放在盘子上时,表示我们用餐结束了,不能放在桌面上防止弄脏桌巾,最后把餐巾叠成正方形擦擦嘴放在盘子的旁边,就可以离开位置了。

5 情景体验

—— “你们想不想去体验一下吃西餐呀,那我们就找好伙伴手拉着手,一起去餐厅吧。”

——“嘘,我们已经来到了幼儿园西餐厅,在进去之前我提一个小小的意见,男生们要有绅士风度,如果你的伙伴是女生的话,那就请你帮她把椅子拉开请她坐下来,然后再做到自己的位置上好吗?”

幼儿结伴进入“西餐厅”,按照正确的用餐方法体验餐具的使用,感受用餐氛围。

幼儿体验:重点操作,摆放餐巾,用餐结束将刀叉成八字形放在盘子上时,表示我们用餐结束了,吃完把餐巾叠成正方形擦擦嘴放在盘子的旁边,最后感谢厨师、保育员说“我喜欢”、“味道好极了”、“谢谢”。

6 光盘行动

—— “现在我们一起来检查一下餐桌,大家表现非常好,吃完了自己的食物,老师想问问你们,

在餐厅吃饭时,如果有许多菜吃不完怎么办 ”?

——“对!不要剩饭菜,如果吃不完的饭菜,一定要打包带回去,不能浪费”。

篇4

1.能与同伴友好互助,看到同伴有困难能主动关心并能一起克服;

2.欣赏故事内容,感受同伴之间互助友爱的情感;

3.体验同伴之间互相帮助得到的幸福和快乐。

活动准备:

PPT,任务卡,任务卡中所需要的材料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土坑”图片,问题导入,激发兴趣

师:孩子们,这是什么?如果小土坑里积水会发生什么事?从幼儿的回答中发现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评价。

二、欣赏故事PPT,教师根据画面讲述故事后提问,感受故事人物之间互助友爱的情感

师:1.小母鸡(小公鸡,大肥猪,小山羊,老黄牛)在土坑里看见了什么?他怎么说的?怎么做的?

2.大伙儿都来了,他们在小土坑里看见了什么?他们又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

3.他们去找主人搭救小动物时是什么样的心情?去找主人的时候有困难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导幼儿说出找主人的时候花费了很长的时间,因为太阳将小土坑的水都晒干了,但是他们仍然没有放弃,找到了主人。)

4.小土坑里的小动物是真的吗?

三、多媒体展示有积水土坑的图片,结合情境大讨论

师:虽然小土坑里的小动物只是倒影,但是小动物们也能友爱互助。如果真的是自己的同伴掉进土坑里,我们应该怎么办?

现在我们来假设情境,请每一组选一个宝贝上来当掉进土坑里的孩子,你们组的其他同伴共同商量搭救方法,然后推选一个孩子来说说你们组的办法。讨论时间三分钟。(各组代表讲述本组讨论结果,讲述完后,台上的孩子就可以回到本组座位上。)

教师重点关注孩子们在讨论过程中是否每个孩子都参与了,在搭救的办法中是否体现同伴间的合作,是否对同伴有关心的话语,是否愿意与“掉坑”的同伴一起克服困难寻求帮助。

师:帮助完别人,你们的心情怎么样?和同伴友好互助,一同克服困难,我们总是幸福和快乐的。

孩子们想了这么多办法帮助了同伴,我们要像故事里的小动物一样互相帮助,关心爱护自己的同伴并且和他一起克服困难。

四、游戏体验:看任务卡完成任务,体验互助合作,共同战胜困难,获得成功的快乐

1.师:为了让你们每一组都展示友爱互助、克服困难的精神,我为你们每一组准备了一张任务卡。

2.任务要求:读懂任务卡上的要求(图夹文),寻找材料,按照要求完成任务。(任务卡幼儿自己阅读)

一组:让全组的小朋友平稳地站在轮胎上,不要落下一个

二组:让全组的小朋友用脚搭成花篮不倒

三组:用一个篮子将场地内的积木搬运到积木存放处

四组:从教室外面抬进一张桌子和一篮子雪花片

五组:在教室的书吧里寻找一本叫xx的书

3.幼儿在5分钟内分组完成任务。(教师重点关注得到任务卡后,是否每一个幼儿都能从任务卡上获得信息,信息是自己看懂的,还是在同伴的帮助下获得;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幼儿是否用相互询问、商量、合作、互相帮助和协调等方法去解决问题。)

4.师:你们都完成任务了吗,你们是怎么样完成任务的?同伴遇到了什么困难,你们是怎么样解决的?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进行适当评价。

小结:当我们要共同完成任务的时候,只要我们能互相帮助,互相关心,和同伴共同想办法解决问题,战胜困难,就会开心地完成任务,为我们的胜利鼓掌。

活动延伸:

篇5

关键词:高中生;社会活动能力

社会活动能力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社会活动能力的培养理应成为高中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但是在实际的学习中,学生的社会实践以及社会活动能力往往是认为与学习相冲突的,有的教师认为整天搞这些活动有什么意义?对于提升学生的成绩没有任何意义,高考又不考这些,纯粹是在浪费时间与精力。这种观点是对社会活动能力的错误性认识。同时,笔者对自己学校组织的学生活动进行了反省,基本上存在目标不明确,缺乏整体的目标与认识,活动不知道达到什么样的效果等问题。

一、社会活动能力的概念及其意义

高中生的社会活动能力,就是指学生与他人接触,处理与他人关系,与他人共同完成某一项工作的过程中,逐渐积累与形成的价值取向、行动策略、处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来说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是培养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有利于适应社会与国家的发展需要;第二,社会活动能力的培养有利于促进学生道德与人格的完善与成长。一般来说,道德成长具有双向的作用,中国社会的发展正处于转型时期,青少年一般都是独生子女,在成长的过程中,与同龄人缺少接触,缺少玩伴成为青少年心中的痛苦之一,在性格养成一般是个体自我为主,这种个体我的意识,为学生活动能力的养成造成了一定的负面的影响,培养一个人格完善、道德完善的人成为学校活动的主要目标之一。一般上来讲,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包括事物处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亲社会行为能力,这三种能力共同构成了学生社会活动能力的基本内涵,在下文中笔者将从这三个方面进行研究,探讨如何提升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

二、培养学生社会活动能力的策略

1.培养学生的事物处理能力。事物处理能力是高中生身心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一般来说提升学生的事物处理能力需要从以下几点进行:首先是动手劳动能力,当前的高中生大多数低娇生惯养的,在家里做的家务比较少,动手能力与劳动能力比较差,因此教师在相关活动的组织中要着重提升他们的动手劳动能力。同时,高中生即将步入大学校园,自身的独立能力、生存能力、自理能力都要得到有效的提升,才能够适应大学校园生活。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可以组织“一日生存训练”计划,让学生做饭菜、打扫卫生等等,让学生感受到日常生活中这些琐碎的事情包含的价值与魅力,逐渐提升学生的动手劳动能力;二是理财能力,当今高中生的生活条件都比较好,缺少经济常识以及对金钱的准确认识,在消费问题上大手大脚,理财能力比较差,缺少自我管理。因此,在教学中,我给每个学生10元钱,让他们设以下是否可以让自己生存一天,当他们走进市场与超市的时候,就会觉得10元钱一定要仔细的运用,否则就难以生存,他们学会合理运用、学会统筹计划、学会砍价、学会节约,学会将这些钱发挥最大的价值。这些经验会增强学生的理财观念与节俭意识。笔者所在的建阳一中,在2015年12日的时候举行了义卖活动,在团委、政教处的带领下,建阳一中高一、高二的32个团支部将近1000名学生在市中山广场举行义卖活动,在活动中,同学们将一些图书、日用品、饮料、文化用品进行销售,同时在今年的义卖活动中,同学们比较注重亦是泪,进行手工制作,例如烧烤、寿司、关东煮等等,学生的劳动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同时学生也了解到赚钱的不容易,更加深刻的理解勤俭节约。

2.培养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受到教育的主要场所,因此学校老师要抓住每个机会,采取合理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传授给学生为人处世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生存、学会交流、学会交往、学会做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具体来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学校要为学生的交流与交际提供机会,可以在教学中 模拟真实的社会生活,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会交往,学到丰富的交际知识,提升学生的交际能力,或者可以学生兴趣的不同,组织一些交流组织,在学生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的同时,有利于学生的交流与合作,在合作这个交流感情。二是在班级管理中让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同时实行班干部轮换制,让更多的学生得到锻炼的机会,班集体在选班干部的时候,要结合每个学生的特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发挥自身的价值,在学生之间形成平等的、和谐的、互助的、有爱的教学气氛,特别是教师要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偏好不嫌差,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为学生的人际交往创设良好的环境。三是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等活动,扩大学生的社会交际范围,在活动中国学会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在实践中增长自己的知识才干,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培养学生的亲社会行为。教师可以利用群体的作用,学校是一个大集体,同时高中阶段的学生自我意识逐渐的增强,内心非常渴望独立,但又害怕与其他人分别,因此在生活中愿意寻求温暖结交朋友,也更重视同伴之间的看法与评价,教师可以根据这些特点,利用群体的影响,培养学生的亲社会行为。在群体中,培养学生的责任心,为班集体共同努力,引导学生之间在学习与生活中相互帮助,共同探讨,为集体贡献出自己的一份智慧,形成“我为惹人,人人为我”的责任感。还可以在群体中树立良好的榜样,青少年的主要心理特点及时崇拜偶像,在群体中树立的榜样,应该是学生熟悉的、熟知的,使学生学习到的榜样内化为自己的知识,挖掘学生身上的亲社会行为。例如,建阳一中从2004年开始,就举办“济困助学”的活动,通过学生的义演、义卖、做义工,筹集爱心资金,今年的手弩约为2两万元,十几年来,一共筹集了14万多元,这些钱帮助困难家庭的孩子完成学业,除了支持贫困学生以外,还支持贫困地区与灾区,这些年指出爱心资金7万多元,通过这种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心教育,提升学生的责任感,为学校、班级、集体共同努力,培养学生的亲社会行为。

参考文献:

[1]林丽,张建新,人际信任研究及其在组织管理中的应用,心理科学进展,2002,3,322一329.

[2],中学生的道德判断水平、同伴关系和亲社会行为关系的研究,心理科学,2001,5,629一630.

篇6

困惑一:我在教学中设计运用了调查表,可孩子们在课堂上还是没话可说,怎么办?

在社会教学活动中,调查表的运用能帮助孩子有目的地提前了解教学内容,丰富孩子的感性认知,引导家长介入教学。教师也能从调查表中预知孩子的已有经验,为教学提供指导。

教学片断:

李老师在执教大班社会活动“南京的地铁”时,为全班35位幼儿设计了一张有关地铁的调查表,内容如下:

问题一:你知道的地铁是什么样子的?

问题二:地铁里有些什么?

在家长的帮助下,孩子带着这些调查表进入了课堂,教学开始了,当李老师分别提出这两个问题时,她发现了一个现象,由于大家调查的内容都相同,所以答案也几乎一样。交流时发言的孩子比较积极,但听讲的孩子不够专心,而且当李老师希望能够拓展这两个问题,丰富相关地铁经验时,孩子的思维始终还停留在那两个问题中,回答的内容不断重复。然后课堂上就只听见李老师介绍讲解地铁的声音了。

分析:

该教学片断中老师通过设计调查表来丰富孩子感性经验的做法是非常好的,那为什么课堂上还是出现孩子们无话可谈的场面呢?我想问题就出在那张调查表的设计欠合理上。不合理在于:有关地铁的信息调查过于单一,造成孩子们的谈话不丰富。可是李老师又担心:如果让每个孩子调查过多的问题不仅会给家长添麻烦,同时也超出了孩子的认知能力。

教学小窍门:

1.教师可以围绕地铁的信息设计出多个调查表,增加信息量。如:地铁的外形是什么样子的?地铁的车厢里有哪些设备?地铁站和地铁里有哪些标志?地铁和公交车哪个速度快?地铁站的工作人员是怎么为大家服务的?等等。

2.以小组为单位,每组负责完成一张调查表,这样问题少而集中,便于孩子和家长做深入细致的调查。如:在完成地铁外形的调查中,孩子们发现了车头和车厢的外形不同;还数了数地铁共有几节车厢。

这样的调查方法,会形成围绕地铁开展的多个话题,一组孩子在交流中可以通过相互补充充实感知内容,而其他的孩子则会更专注地倾听,孩子们的交流形成了一个很好的相互学习的氛围。当孩子们有话可谈时,教师则可以对孩子们的讨论内容进行归纳和提升,从而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困惑二:对于参观后的谈话,为什么我的组织方式总是不能调动孩子们交谈的积极性呢?

社会教学活动是孩子丰富社会认知、积累社会经验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组织孩子参观社区、超市等场所,增进孩子们的感知体验。参观结束后通常会组织孩子们进行分享交流,其目的之一是为了帮助孩子把零星的、粗浅的经验加以整合和提升。

教学片断:

孩子升入中班后的第一个主题是“我的幼儿园”,虽然孩子们在小班已经对幼儿园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是由于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他们对幼儿园的了解只停留在自己曾活动过的范围,为了让孩子们全面了解幼儿园和幼儿园的文化,王老师带领大家参观幼儿园的每一个地方,并拍摄了一组照片做成了教学PPT。同时老师还设计了一节社会活动“我爱我的幼儿园”,拟对参观活动进行分享交流。

试教稿教案第一部分

一、回忆参观幼儿园的过程,感受幼儿园环境、生活的丰富

1.展示幼儿园大门口的照片,认认读读幼儿园的名字。

2.看课件再现参观活动中的幼儿园场所:上次我们参观了幼儿园,来看看我们都到了哪些地方?(教师播放PPT,幼儿根据图片回答)

小结:我们的幼儿园真漂亮,有宽敞的操场、郁郁葱葱的树木花草,有好玩的大型运动器械,还有许多可以做游戏、学本领的活动室,我们都喜欢在幼儿园里玩游戏。

修改稿教案第一部分

一、回忆美丽的幼儿园,感受幼儿园环境、活动的丰富多彩

1.展示幼儿园大门口的照片,认认读读幼儿园的名字。

2.幼儿人手一张幼儿园景物及活动照片,结伴交流。

3.播放PPT,带领幼儿一起介绍“我们的幼儿园”,如美丽的花草树木、多种运动器具、好玩的活动室、丰富的角色游戏、可亲的老师们。教师围绕谈话内容设计多个与幼儿园有关的小问题。

小结:小朋友真能干,发现了我们的幼儿园真漂亮,有宽阔的操场、郁郁葱葱的树木花草、好玩的大型运动器械、活动室和游戏,还有很多关心爱护我们的老师。

分析:

不难看出,这两稿教案中的教学环节,虽然学习的内容相同,也同样借助参观经验,但在学习的方式上却有很大的不同。第一稿的学习方式是教师带领孩子进行参观后的谈话,教师的问题比较笼统,缺乏谈话的线索,因此孩子们的谈话内容不断出现重复。第二稿的学习方式则是教师让孩子们成为谈话的主人。同时孩子们手中的照片是教师PPT的经验拓展,因此王老师明显感受到第二稿的设计,更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孩子们参与谈话的积极性。

教学小窍门:

1.细化提问聚焦谈点:参观活动一般内容比较丰富,如果问题笼统、单一,谈话容易浮于表面,无法深入。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善于将谈话内容分解成多个小话题,这样教师不仅提问比较具体,谈点集中,也便于幼儿交谈和拓展内容。

2.运用照片留住记忆:我们知道参观的过程是流动的,谈话则需要回忆,而照片作为直观教具,能有机地将二者结合在一起,让孩子有话可谈。教师在拍摄这些照片时,可以围绕谈话内容,有意识地让孩子与幼儿园的花草树木、玩具、游戏和人进行亲密合影,因此留住的瞬间既是美好的,也是孩子们记忆犹新的。

困惑三:我很喜欢在课堂上采用互动交流的交谈形式,但交谈的结果如何才能达到促进孩子表达、分享经验的作用呢?

交谈片断:

我曾经遇到一位年轻教师,她告诉我她很喜欢这种交流方式。接下来就是我们之间的一段对话:

我:你为什么喜欢这样的交谈环节?

她:一是能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二是能为孩子提供更多的表达机会;三是觉得这个环节会带给自己短暂的轻松(尤其是在观摩课上,孩子自由交流时,感觉听课的人就不再关注自己了)。

我:那这个环节你应该做些什么呢?

她:我就是来回巡视,提醒幼儿专注交谈不做其他的事。

我:对于这个环节的组织你有什么困惑吗?

她:主要的困难是孩子们交谈时不知道该怎么捕捉他们交谈的信息,集中交流时,结伴和小组交流的经验不能有效地进行分享。

分析:

从我们的对话中不难看出,这位教师虽然意识到互动式交谈可以为孩子提供表达和吸收信息的机会,但是这种认识还只停留在谈话形式的表面上。特别是对自己在这个环节应该发挥的主导作用认识不清。

教学小窍门:

1.合理分工。在孩子进行小组或结伴交流时,教师和配班老师应该有所分工,各自倾听一半的孩子的交谈内容。交谈结束前配班老师迅速地向主班老师提供孩子交流中的有效信息,为上课老师的下一步组织交流提问帮助。

2.有效倾听。教师在倾听的过程中,要善于捕捉孩子交谈中的有效信息,

具体来说,一是运用扫描法,了解大部分孩子对谈话内容的基本经验;二是运用定点法,找寻孩子对谈话内容存在疑惑的问题,或者是比较有新意的内容。

篇7

活动目标

1、能找出自己好朋友的优点,学习好朋友的优点和长处。

2、能和好朋友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团结友爱。

活动准备

幼儿了解好朋友的长处,幼儿美术作品若干幅,视频展示台。

活动过程

1、游戏“找朋友”

(1)你有好朋友吗?谁是你的好朋友?

(2)听音乐玩找朋友的游戏。

(3)介绍自己的好朋友。

2、夸夸好朋友

(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你的好朋友有什么优点呢?

(2)幼儿分别说说自己好朋友的优点,说对了,好朋友要向他微笑、点头表示谢意。

3、向好朋友学习

(1)利用视频展示台展示一幅幼儿美术作品,请大家欣赏。

(2)讨论:这幅画好在哪里,如何向别人学习?

(3)欣赏其他美术作品,幼儿分小组展开讨论。

(4)小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如果自己这方面学得不够好,就要虚心学习好朋友的长处,与好朋友一起互相协助、共同进步。

4、好朋友在一起

(1)讨论:好朋友在一起时应该怎样?懂得好朋友之间应该互相关心,团结友爱。尤其是好朋友有困难的时候,更应该去帮助他。

(2)歌舞表演。和好朋友手拉手,边唱边跳。

区域活动

美工区:提供卡纸、水彩笔,设计制作同心树,把自己和好朋友的画像连在一起。

表演区:提供熊的头饰,故事磁带、录音机,表演故事《真正的朋友》。

游戏活动

和好朋友一起玩各种民间游戏,如炒蚕豆、绷绷绳、城门城门几丈高等。

日常生活

1、欣赏故事《真正的朋友》。

2、鼓励好朋友之间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活动二 快乐来分享

活动目标

1、知道快乐的事情可以与大家分享,体验分享的快乐。

2、能与同伴进行有效的交往合作。

活动准备

电脑课件(扭秧歌的场景),乐曲《喜洋洋》,玩具笑袋(轻轻一捏就能发出哈哈笑声的玩具)。

活动过程

1、快乐的感觉

(1)欣赏乐曲“喜洋洋”。提问:听到这样的音乐,你有什么感受?你觉得快乐吗?

(2)你快乐的时候是怎样的?

(3)再次欣赏乐曲,播放扭秧歌的电脑课件,大家一起快乐地跳舞。

2、快乐的事

(1)你有没有感到快乐的事儿?能说给大家听吗?

(2)你快乐的时候最想做什么?

(3)你认为怎样才能让别人觉得快乐?

3、分享快乐

(1)快乐的方法:我们可以做什么事使自己快乐?怎样让别人快乐?

(2)快乐传递。请幼儿说说自己快乐的事儿,利用玩具笑袋发出的笑声体验快乐是可以传递的。

(3)快乐游戏。对好朋友说说自己的快乐,理解说出自己的快乐可以使自己和别人感到更加快乐。

小结:生活中有很多让人高兴的事,它能使我们感到快乐。我们可以用多种方法让别人知道。使别人也快乐,快乐的事情要与大家分享。

区域活动

阅读区:提供图书《河里面的彩虹》等。

设计区:提供小卡纸、剪贴纸,用于设计制作送给好朋友的小礼物。

游戏活动

玩身体运动游戏《快乐的感觉真是好》。

日常生活

为过生日的幼儿集体庆祝生日,共同分享快乐。

附:游戏儿歌《快乐的感觉真是好》

你快乐呀,我快乐,和你在一起真快乐。

抱一抱呀,抱一抱,快乐的感觉真是好。

你快乐呀,我快乐,和你在一起真快乐。

跳一跳呀,跳一跳,快乐的感觉真是好。

(“抱一抱”可以换成“拍一拍、跑一跑、扭一扭”等)

活动三 关爱多一点

活动目标

1、体验被人关心的幸福和关心别人的快乐,对人真诚、友善。

2、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发展口语表达能力和交往能力。

活动准备

布置“谁在关心我们”图片展览会,幼儿自制的小礼物,邀请儿童福利院的部分小朋友参与活动。

活动过程

1、感受他人的关心,体验被关心的幸福

(1)提问:在家里谁最关心我们?他们是怎么做的?你心里有什么感觉?

(2)提问:还有谁在关心我们?他们都做了些什么?

2、参观“谁在关心我们”图片展览会

(1)同伴间互相说说谁在关心我们,他们是怎么做的?

(2)集体讨论:是谁在关心我们?他们是怎么做的?这么多人关心我们,我们心里觉得怎么样?

(3)小结:有很多的人关心着我们,被人关心是很幸福的。

3、学习关心、帮助他人

(1)爸爸妈妈生病时,你是怎样关心他们的?

(2)小朋友走路摔跤了,你是怎样关心和帮助他的?

(3)你在关心、帮助别人的时候心里有什么感觉?

4、体验关心别人的快乐

(1)采访福利院小朋友,知道他们是需要关心的人。

(2)讨论:我们怎样关心福利院的小朋友?可以为他们做些什么?

(3)幼儿向福利院的小朋友赠送自制的小礼物,并为他们表演节目。

区域活动

制作区:提供各种废旧材料,幼儿自制小礼物。

阅读区:提供图书《卖火柴的小女孩》《快乐王子》等。

游戏活动

丰富娃娃家的游戏情节,鼓励娃娃家的成员之间相互关心。

篇8

课间十分钟活动是学校生活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幼儿即将大班毕业,成为一名光荣的小学生了,对此幼儿感到非常自豪。但是幼儿对小学生基本的学习和生活常规不太了解,为了帮助幼儿学会合理的利用课间十分钟,初步了解小学生的基本常规,我设计了《课间十分钟》这一幼小衔接活动。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课间十分钟要做的事情及其重要性。

2.会小组合作,合理安排并表征课间十分钟的内容,能用连贯的语言与同伴分享自己的计划。

3.懂得做事要有计划,应在有限时间内做最重要的事。

活动准备:故事课件、《课间十分钟》音乐、小学生课间十分钟活动视频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课题

1.师:小朋友,你们快要大班毕业了,成为一名光荣的小学生了,老师真为你们感到自豪。你们现在是什么心情?幼儿回答。

2.师:老师感觉到你们激动的心情了,那我们用小学生上课的方式来体验一下上学的感觉,好吗?

老师:上课!一名幼儿喊:起立!老师:同学们好!幼儿:老师好!

二、 结合课件,讲述故事,通过小猴子在课间发生的事,感受课间十分钟的重要

1.师:动物学校开学了,小猴子今天第一天上学,它在学校会发生什么事呢?

2.教师结合课件讲述故事。

(1)小猴子怎样去上学的?(高高兴兴去上学)教育幼儿向小猴子学习,愉快地上学。

(2)下课铃响了,小猴子是怎么做的?

(3)上第二节课,小猴子为什么坐立不安?长颈鹿老师为什么会叹气?

(4)课间十分钟都要做些什么事情?

小结:小猴子只顾贪玩,没及时小便,影响了上课。课间十分钟可以放松玩耍,但是必须把重要的事情做完,才能和同学一起玩,也就是要合理用好课间十分钟。

3. 提问: 如果你是小猴子你会怎么做呢? 怎样合理利用时间?幼儿回答。

三、 幼儿观看小学生课间十分钟活动的录像,并交流课间的主要活动,教师用简单符号记录在白板上

课前准备:准备好下节课要用的书本和学习用品

生活活动:喝水、小便

体育活动:到院子游戏、活动

四、幼儿计划课间十分钟的活动,并用简单的符号记录

师:如果你是小学生,你会在课间十分钟做什么呢?我们一起来试着安排一下“课间十分钟”活动。

1.幼儿先想一想,然后请一名幼儿讲述自己怎样安排课间十分钟活动,教师给予指导肯定。

2.教师讲解记录方法,请幼儿想想哪些事情很重要,要先去完成,要有顺序的记录。

3.幼儿小组合作用符号记录课间十分钟计划,教师巡导。(播放背景音乐《课间十分钟》)

4.交流课间十分钟计划,每组选一名代表讲述,教师给予肯定鼓励。

5.师:老师看到小朋友都会合理利用时间,是个做事有顺序的孩子。那我们也来帮帮小猴子合理利用时间,做一个合格的小学生吧!请幼儿对小猴子说一说怎样合理利用时间。

小结:老师相信,小猴子听了老师、爸爸妈妈和我们小朋友的话,肯定也会变为一名优秀的小学生的!

五、用小学生下课的方式结束活动,幼儿小便、喝水,然后进行户外活动

老师:下课!幼儿起立:老师再见!老师:同学们再见!

附:故事《小猴上学》

动物学校开学了,今天是小猴第一天上学。早上,小猴赶快洗脸、吃早餐,然后背着书包高高兴兴上学校了。坐在宽敞的教室里,小猴开心极了。

1.下课铃响了,小猴想小便,但它被同学们热闹的游戏吸引了。它想:课间有十分钟呢,我最后一分钟去也来得及。于是就兴高采烈地和同学们玩起来。预备铃响了,小猴急忙往厕所跑,结果还没到厕所,上课铃又响了,它只好急急忙忙地跑回教室。就这样,第二节课开始了。没过一会儿,小猴就开始坐立不安起来。长颈鹿老师奇怪地问:“小猴,你怎么了?”小猴小声地说:“老师,我想小便,快憋不住了……”长颈鹿老师叹了口气说:“那快去,快去吧!”

篇9

为进一步增强全民档案意识,推动家庭建档工作的深入开展,不断提升家庭文明程度,树立社会和家庭文化新风,加快“中等城市、和谐**”建设进程,按照上级有关要求,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全市精神文明建设为中心,以提高全市公民道德素质,培养家庭美德,树立良好家风为目标,以增强全民档案意识为主线,引导和帮助广大群众开展家庭建档工作,提升家庭文化品位,提高家庭生活质量,将家庭建档活动融入到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建设中,为建设“中等城市、和谐**”做出贡献。

二、目标任务

重点在全市职工、城镇居民及特殊人群中开展家庭建档工作,力争年底前完成5000户家庭建档任务。

三、家庭档案的范围和分类

家庭成员在从事家庭事务、学习、工作及其他社会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字、音像、实物及其他形式的各类资料均可建档。根据自家的材料存量和内容多少自拟类目,以方便查找利用和安全保存为目的。按内容进行分类,可分为十二类:

(一)各种证件类。主要包括身份证、工作证、学生证、毕业证、结(离)婚证、离(退)休证、下(上)岗证、职称资格评(聘)证书、技术等级证书、聘书、户口簿及家庭成员的其他有关证件。

(二)日常财务类。主要包括存款单、存折、股票、有价证券、保险凭证、借据、经济合同协议书、贵重物品清单、工资卡、家庭经营账目、水、电、暖、煤气费凭证及购置各类物品发票等。

(三)固定财产类。主要包括房屋购买合同及产权证、各种家用电器及设备的使用说明书、电路图、保修单、合格证、维修记录及维修网络点等资料。

(四)医疗保健类。主要包括家庭成员的医疗证、病例卡、诊断书、化验单、体检表、心电图、X光片、医疗处方、住院记录、免疫卡、饮食禁忌等资料。

(五)荣誉成果类。主要包括家庭成员在单位、党政、社团填写表格的复印件,个人简历以及家人的自传、日记、论文、稿件、著作(已发表或未发表的)、发明专利、工艺作品,在工作、学习及各种活动中形成的奖励证书、表彰通报、光荣册、事迹介绍及媒体报道材料等。

(六)社会交往类。主要包括家庭成员的亲朋好友、工作关系、社会关系的名片册、通讯录、书信、贺年卡、生日卡、同学录、来往礼单等。

(七)子女成长类。主要包括子女的出生证、入学证、学习成绩单、录取通知书、毕业证书、获奖证书、要事记录资料等。

(八)家政大事类。主要包括家谱族史、家庭重要变迁,家人生、死、就业、升迁等要事的记录资料等。

(九)旅游考察类。主要包括旅游合同、景点门票、导游图、旅行线路图、游览日程表、往返车(船、机)票、旅游日记、出国护照、考察方案、考察报告等。

(十)服装物品类。主要包括记录家庭成员各种服装、物品的品名、购买时间、品牌、存放位置明细表等。

(十一)照片音像类。主要包括家庭成员在学习、生活及社会活动中的照片、底片,家人婚庆、寿庆、旅游观光、外出考察等活动中形成的录像带、光盘、软盘等。

(十二)实物收藏类。主要包括奖杯、奖牌、金银首饰、名人字画、集邮册、珠宝玉器、古玩、乐器以及有特殊纪念意义的珍贵物品等。

四、方法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11月1日—11月15日)。市档案局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发放宣传单等多种形式,宣传家庭建档的作用、意义及建档知识,宣传家庭建档示范户的先进事迹,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进一步增强广大群众建档意识,提高广大群众参与家庭建档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组织实施阶段(11月16日—12月15日)。1、由市档案局组织召开各乡镇(街道)、各单位专(兼)职档案人员参加的全市家庭建档工作会议,对此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2、由市档案局组织举办家庭建档培训班,提高各单位专(兼)职档案人员业务素质。3、选择适合家庭率先建档。各单位专(兼)职档案人员要率先带头,自建家庭档案,并积极帮助本单位职工建档。**、**街道办事处要组织各居委会进行入户调查,了解适宜建档人群,选准建档突破口,率先建档;市妇联、团市委要组织“双学双比女能手”和“杰出青年”率先建档;市老干部局要侧重在离退休老干部人群中建档;市统计局要侧重在城镇、农村基本生活情况调查户中建档。各单位务于11月25日前将家庭建档名单报市档案局,联系电话:000000。

(三)检查验收阶段(12月16日—12月25日)。市档案局

将对各单位家庭建档情况进行检查验收,确定100个家庭建档示范户,并将结果在全市范围内通报。

五、几点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此次活动涉及范围广、任务重。为确保活动的顺利开展,市成立由市政府副市长冯会章任组长,市精神文明办、档案局、妇联、团市委、老干部局、统计局等单位负责同志为成员的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在市档案局,办公室主任由档案局局长姚素云同志担任,具体负责此项活动的业务指导、协调和督导工作。各单位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切实把家庭建档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在人力、财力、物力上给予大力支持,确保此项工作扎实、有效开展。新晨

篇10

由于本班幼儿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长们对孩子溺爱,孩子们思想狭隘,对与自己每天朝夕相处的老师的辛苦工作容易理解些,但对于园内其他的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知之甚少,因此对他们缺乏了必要的尊重。为了让孩子们尊重、感谢这些辛苦的叔叔阿姨们,我园开展了社会活动课《幼儿园工作的人们》。

二、活动目标

通过观察、倾听,知道幼儿园工作人员各自所从事的岗位不同,幼儿园每一位工作人员的辛苦付出与自己是息息相关的。培养幼儿学会尊重幼儿园工作的每个人,能够运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尊重幼儿园每一个岗位人员的劳动成果。

三、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观察、倾听,知道幼儿园工作人员各自所从事的岗位不同,幼儿园每一位工作人员的辛苦付出与自己是息息相关的。

难点:培养幼儿学会尊重幼儿园工作的每个人,能够运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尊重幼儿园每一个岗位人员的劳动成果。

四、活动准备

1.PPT课件“美丽的幼儿园”

2.匹配图片:老师―教室、厨房阿姨―厨房、保洁阿姨―小花园、门卫叔叔―门卫室(大图卡一份,小图卡入手一份)

3.轻音乐《夜的钢琴曲十》、《快乐大巴》

4.微视频《幼儿园工作的人们》

五、教学过程

1.走进生活:感受幼儿园的美丽温馨的意境

(1)观看PPT课件“美丽的幼儿园”,在美妙的音乐声中,边观看美丽的幼儿园图片,边听老师有感情地朗诵。

师:今天的天气真不错,王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地方,你们想去吗?来!开起我们的小火车出发喽!(开火车进活动室)

(2)结合PPT课件“美丽的幼儿园”师声情并茂地朗诵《美丽的幼儿园》。

师:美丽的幼儿园温馨的家,这就是我们茁壮成长的地方,阳光灿烂地照在了幼儿园的每一个角落,轻风温柔地抚摸着每一片花瓣。在这里,有着宽敞明亮的教室、干净整洁的厨房、散发出阵阵幽香的小花园,还有那每天开启的小而温馨的门卫室,它们互相簇拥着,露出灿烂的笑脸,好像在对小朋友们说:“你好呀!”

师:小朋友们,你们觉得这所幼儿园美吗?美在什么地方?

(3)集体梳理并小结:“幼儿园的每一个美丽的角落都有着辛勤劳动的工作者。”

师:一所美丽的幼儿园不是自然产生的,它需要不同工作岗位的老师们、叔叔阿姨们共同努力,才能打造出一所美丽的幼儿园。

2.匹配交流:幼儿园工作的人们与其相对应的岗位

(1)运用图片,找对应。(初步认知幼儿园的不同岗位)

师:瞧!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图卡,看她们都是谁呢?(老师、厨房阿姨、保洁阿姨、门卫叔叔),你们知道她们都分别在幼儿园哪个地方工作呢?幼儿每说出一个师逐一出示相对应的图片。

我还带来了许多幼儿园的图片和幼儿园工作的人们,你们能猜出她们都分别从事着哪个岗位呢?师逐一出示工作的人,幼儿每说出一个,师逐一出示相对应的图片。

(2)幼儿集体操作活动(摆一摆、说一说)

师:刚才这几位小朋友说得真棒!小朋友们仔细想想自己动手来给她们找对应,幼儿集体进行操作(师播放轻音乐)。

(3)出示明亮的教室――老师、干净整洁的厨房――厨房阿姨、幽香的小花园――保洁阿姨、小而温馨的门卫室――门卫叔叔。

师:小朋友们都操作好了吗?谁来说一说你都找出了哪些对应的图片?

幼儿每说出一个,师逐一出示相对应的图片。

(4)幼儿讨论:幼儿园的人们怎样工作

师:你们知道她们都是怎么去工作的呢?幼儿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交流让幼儿产生兴趣。

师:了解了幼儿园的人们的工作,你们觉得她们辛苦吗?

3.理解尊重

(1)运用微视频加深幼儿对幼儿园工作的人们辛苦劳动的理解,通过让幼儿来说说自己今后该怎么做,从而在以后的一日行为中能够主动地去尊重幼儿园的每一个工作人员。

师:刚刚小朋友们说了这么多。瞧!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段微视频《幼儿园工作的人们》。

师:看完视频请幼儿来说一说你看到视频中人是怎样工作的?她们所干的这些事情都是为谁服务的?

师:看到她们每天这么辛苦地工作你想对她们说些什么呢?你今后该怎么做呢?

(2)学会感谢

师:你们说得都很好,如果你们能将自己的所说落实到你的行动上,它也能给你带来快乐噢!那我们每人来说上一句感谢的话,乘坐我的“快乐大巴”体验体验好吗?

师:你们有感受到快乐吗?那我们一起出发吧!把我们的快乐带给幼儿园里的每一个人。

六、课后延伸

1.表演区:投放幼儿园工作的人们的服饰供幼儿进行情景表演《幼儿园工作的人》。

2.益智区:图形匹配(明亮的教室――老师、干净整洁的厨房――厨房阿姨、幽香的小花园――保洁阿姨、小而温馨的门卫室――门卫叔叔)由此开展区域活动,帮助幼儿充分感受并深刻体会“幼儿园工作的人们”的辛苦劳动,从而学会并懂得理解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七、活动反思

1.巧用诗歌朗诵《美丽的幼儿园》

为了让幼儿身临其境地感受幼儿园的美丽整洁,我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特点,将PPT课件《美丽的幼儿园》运用到活动的第一环节,在讲述时我配上了优美动听的音乐《夜的钢琴曲十》,让幼儿充分感受美丽的幼儿园的美妙意境,从而调动幼儿对幼儿园认知的积极性。通过图片引发幼儿对幼儿园工作的人们的认知。

2.实际操作,讨论交流

著名的教育学家杜威提出“以儿童为中心”“从做中学”。在此活动的第二环节,我运用了大量图片让幼儿进行图片匹配,从而能够清晰地辨认幼儿园里不同的工作者。在此环节之后我让幼儿自由讨论,说说幼儿园工作的人们是怎样工作的。在这一系列的实际操作及精心设问下,孩子们情感的闸门逐渐打开,情真意切。

3.游戏“快乐大巴”

游戏是幼儿园最基本的活动,通过“快乐大巴”的游戏每人说上一句感谢的话语,从而使得幼儿懂得理解与尊重幼儿园工作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