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文章范文

时间:2023-04-09 22:48: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鲁迅文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鲁迅文章

篇1

鲁迅修改文章的三法是:

1、暂读两遍求上口

鲁迅先生说:“我做完之后,总要读两遍,自己觉得拗口的,就增删几个字,一定要把它读得顺口。”决不能用“只有自己懂得或自己也不懂的生造出来的字句”。也就是说,文章写好后,最好静下心来,先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读上几遍,从中发现缺陷和不足,进而在读中改正,以便于读者理解。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诗写出来后,经常读给老太太听,听不懂就修改,这也是心里想着读者,以通顺上口、易懂易理解为原则的。

2、冷却搁置再修改

鲁迅先生说:“等到成后,搁它几天,然后再来复看,删去若干,改换几字。”意思就是先搁置冷却,过段时间后再修改。因为,文章往往是感情的产物。当你眼有所见,耳有所闻,心有所思,积累了大量写作素材,并由于某种诱因的引发,激情潮涌、感触滋生,千言万语积于心中,感到不吐不快时,就会挥笔缀文,一气呵成。这一气呵成的文章,虽感情真挚、气贯始终,但往往会存有思虑不周、偏激失当之处;而当时又是难以觉察发现的。如果把它搁置几天,进行一番“冷处理”,就会有另一种情形:等你静下心来,再行翻阅便能发现一些问题,从而加以修改。

3、忍痛割瘤狠修改

篇2

其实,不只是在生活中,鲁迅先生在自己的文章里对色彩的运用也是极为高明的。如果细细加以琢磨,不难发现他的文章中许多地方的颜色都包含着深层含意,决非随随便便写来。

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有有关百草园景物的描写:碧绿的菜畦,紫红的桑椹,肥胖的黄蜂,还有各色各样的菜花,鲜艳美丽的珊瑚珠样的盆子……你简直就像进入了一个童话王国,多么美丽,多么绚烂!而这一切又都是充满了活力,充满了生机的。难怪它对儿童具有这么大的诱惑力,难怪童年的鲁迅称它为自己的乐园了。

再看三味书屋,作者是这样写的,“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请注意那个“黑”字,黑色似乎总是带给人神秘,带给人恐惧。这是不是也暗示了童年的鲁迅告别自由自在玩耍的孩童生活,即将进入私塾读书时内心的惴惴不安呢?因为上文中就写到孩提时的鲁迅是将家人送他进私塾读书看作是对他顽皮的一种惩罚的。难怪先生家那扇黑色的竹门对他来说是个神秘莫测的未知数了。

同样是描写少年时代生活的小说《社戏》中的色彩描写也是极为成功的。小说中最富有诗意,最引人入胜的地方莫过于夏夜行船、船头看戏、月下归航这几个片段。而这几个片段中恰恰都有极为传神的色彩描写。如白篷的船、碧绿的豆麦、朦胧的月色、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乌油油的罗汉豆,这些以黑白颜色为基调的事物组成了一幅清新迷人的夏夜江南水乡水墨画,真叫人心驰神往。而少年们的趣事便发生在这美丽的图画中,景美,人美,情更美。社戏在作者的笔下则是另外一种味道了,戏台是灯火照耀中的,是满被红霞罩着的。戏台上的人物是红红绿绿地动:有穿红衫的小丑,有套了黄布衣的跳老虎,有蒙了白布的蛇精,这却又是一幅色彩斑斓的杨柳青年画了,热热闹闹,欢欢喜喜,表现了江南农村特有的风俗民情。不管是水墨画也罢,年画也罢,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本土文化的眷恋却是显而易见的。

如果说《社戏》中的色彩是清新迷人,包含着轻松愉快的感情的话,那么《故乡》中的色彩要黯淡、沉重了许多(除回忆部分外)。当“我”回到阔别二十多年的故乡时,见到的是阴晦的天气、苍黄的天空,这毫无生气的颜色不正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贫穷的旧中国的真实写照吗?中年闰土的脸色是灰黄色的,这暗淡无光的颜色不又是深受层层盘剥、苦苦挣扎着的旧中国广大农民的共同脸色吗?故乡先前也有美: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碧绿的西瓜地,紫色的圆脸,明晃晃的银项圈,红活圆实的小手,这一切多么美啊。可这些富有生命力的美的颜色却被旧时代这张大嘴残忍地吞噬了,剩下的只是苍黄的天、灰色的脸。但作者还是寄希望于未来,所以他又让那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碧绿的沙地在结尾时再现一次,那是在憧憬着美丽多彩的新社会的到来。

篇3

熊市炒股难度较大,赢利的概率相对较低。关注盘面实时数据时不难发现这样的场景:赶底期里有时指数跌幅并不大,但对个股的杀伤力特别大,经常出现个股大面积暴跌甚至跌停的景象。赶底期也是股民感觉最差、最难熬的时期之一。

借股市反复赶底之机,笔者和大家一起,对不同参与主体的投资类型、仓位、品种和策略等作一番必要的梳理。进一步认识赶底期的特点和规律,逐渐找到赶底期里博反弹的路线图。

梳理好投资类型

牛市炒股,由于存在较多的获利机会,股民大多处于较为亢奋的状态之中。但在熊市特别是赶底期里,赚钱难度越来越大,结果往往盈少亏多,股民的情绪多数比较低落,有的看空后市,有的销户离场。在这种情况下,就有必要对自己的投资类型作一番适当的梳理。

依操作周期长短划分,可将股民分为两类:一是长线股民,将股市作为长期投资的场所,投资周期较长,大盘和个股的短线波动对自己的操作影响不大。二是短线股民,投资周期较短,主要通过快进快出、短线操作的方法在股市博一把,既有盈利打算,又有亏钱准备。

依投入资金来源划分,也可将股民分为两类:一是余钱股民。投入的是自由资金,无须支付成本,没有时间限制,压力相对较小。二是借钱炒股者。投入股市的资金通过借贷等方式取得,既要支付成本,又有时间限制,操作的压力相对较大。

掘金线路:无论在牛市、震荡市还是赶底期里炒股,都要坚守余钱投资、长线操作的投资理念,切不可孤注一掷、借钱炒股、急于求成、追涨杀跌。若能如此,不仅在牛市、震荡市里大多可取得较好收益,即使是在赶底期里操作,多数股民也能经受暴跌考验、承受亏损风险。反之,不仅在赶底期里难以经受大盘和个股持续下跌的考验,即使在牛市、震荡市这样的赚钱市里同样会出现只赚指数不赚钱的尴尬局面。

梳理好投资仓位

在坚守余钱投资、长线操作理念的同时,还需对自己在赶底期的投资仓位作一番必要的梳理。按照极端的方式划分,赶底期里股民的持仓大致可分为3种情况:一是重仓者。在过去的持续下跌中损失较大,但在日后的反弹中也会有可观的收益。二是半仓者。无论下跌还是上涨、亏损还是盈利,风险、机会都各占一半,是一种折中的仓位控制方式。三是轻仓者。在市场下跌中损失较小,能有效回避风险,但在市场反弹中盈利不大,也有可能失去机会。

掘金线路:在市场处于反复赶底阶段,坚定股市投资的信心,确保足够的持仓比例显得更加重要。具体而言,对于重仓特别是满仓者,在大盘和个股既已大幅下跌的情况下,正确的应对方式是:原有的仓位保持不动,在有较大把握的前提下适度换股,在有余资可供支配的情况下追加投资,通过低位补仓、降低成本,为日后获利备足廉价筹码;对于半仓者,继续保持良好的仓位控制和操作心态,做到既有股票又有资金,涨卖跌买高抛低吸;对于轻仓特别是空仓者,要充分发挥仓位轻、损失小的优势,在大盘大幅下跌、个股面目全非的情况下,分批、大胆、果断地按计划捡拾优质、廉价筹码。

梳理好投资品种

在控制好投资仓位的基础上,还需梳理好具体的投资品种。股市在反复寻底过程中,不同品种往往会有不同的表现(指涨跌幅度),有的随大盘下跌甚至领跌,有的逆市上涨甚至大涨。对于不同的股票,在随后的反弹中也会有不同的表现:随大盘下跌的股票,有可能继续下跌,也有可能大幅补涨;逆市上涨的股票,有可能继续上涨,也有可能大幅补跌,一切都充满着变数。在反复赶底后,首先要对所持有的股票和准备买入的品种在基本面和技术面特别是涨跌幅等方面作一番及时、正确的梳理。

掘金线路:反复赶底后,在持仓品种的选择上有两条主线可供把握:一是持股不动,无论是在赶底阶段随大盘下跌的股票,还是逆市上涨的股票。但需作好两手准备特别是反向运行、两极分化的思想准备。二是换股操作,主要方法有4种。弃强择弱法——卖出在赶底过程中逆市上涨甚至大涨的股票,换入随大盘下跌甚至领跌的品种;弃弱择强法——卖出在赶底过程中随大盘下跌甚至领跌的品种,换入逆市上涨甚至大涨的股票;以强换强法——在赶底过程中逆市上涨甚至大涨的股票之间进行换股操作;以弱换弱法——在赶底过程中随大盘下跌甚至领跌的品种之间进行换股操作。股民可从各自操作风格和备选品种实际出发,确定适合自己的换股方法。

梳理好投资策略

在梳理好投资类型、仓位、品种的基础上,还须对后续操作策略进行必要的梳理和谋划。反复赶底后的操作相对追涨操作而言风险要小得多,但不意味着能买在最低点甚至买入后立即大涨,所以操作后的两手准备必不可少,既包括上涨的思想准备,也包括下跌的应对之策。特别是在品种的分散搭配、批次数量的确定等方面,都要制定出具体、细化、切实可行的投资策略。

篇4

摘 要:《鲁迅全集》最早的版本由鲁迅先生纪念委员会编辑,收入作者的著作、佚文和辑录的古籍,共二十卷,于1938年印行,到目前为止《鲁迅全集》有若干不同的版本,但是目前学界接触和使用相对比较多的是1981年和2005年这两个版本的《鲁迅全集》,这对于鲁迅研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料,但是最近在查阅《鲁迅全集》时发现第一卷若干文章在题目和注释上和鲁迅在《新青年》和《小说月报》等期刊和杂志上发表的文章有出入,先将其发现的题目和注释的错误指出,望专家指正。

关键词:鲁迅全集;第一卷;题目;注释;拾遗

[中图分类号]:G232.2 [文献标识码]:A

篇5

一、课堂纪实与分析

 

(一)鲁迅:不羁的灵魂与伟大的平凡

 

正如钱理群先生在他的《鲁迅九讲》中提到“鲁迅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还有革命家,这都不错。不过,我们今天换一个角度来讨论这个问题” [1],本文探讨的文章是萧红写的关于鲁迅先生的传记——《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原篇名为《回忆鲁迅先生》。这篇文章恰好记叙的是鲁迅先生的另一面,即生活化的鲁迅。

 

当然,鲁迅作品在学生教材中的引用率很高,以人教版语文教材为例,小学阶段就有《少年闰土》等,初中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故乡》等再到高中教材的《祝福》、《拿来主义》等,经过教师们的讲解,学生的固有经验中总会有对鲁迅童年的认识,他对“农村社会之深切的了解,对于愚昧、执拗、冷酷、奴性的农民之极大的憎恶和同情”,[2]对国民性的攻击,对封建社会的批判,对新文化、新思想的向往和追求等认识。 正因为如此,将新旧观点加以对比分析,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也提升概括、对比分析、思辨能力。

 

(二)联想与对比分析

 

指导学生阅读,旨在训练学生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了解鲁迅的各个方面,了解他不为人知的生活化的一面,一改一提鲁迅就会说他是用笔杆作为武器直插敌人心脏的民族战士形象,进而运用到写作当中。

 

下面是在阅读交流指导课的纪实片段:

 

师:在阅读这篇文章之前,已经对鲁迅先生很熟悉了,那你们能回顾一下学过他的哪些文章吗?

 

生1:有《故乡》、《社戏》。

 

生2:还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生3:好像有描写闰土的那篇,是……对了!《少年闰土》!《故乡》中也写了闰土。

 

师:你们说的很好,你们想,你们所学到的是不是大多是鲁迅对农村题材的描写,而且刚才同学提到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那你们能比较一下,闰土的改变吗?

 

上面这个讨论内容就是通过让学生联系固有知识,以对比分析的方法讨论鲁迅笔下的闰土的变化,通过对比,以探索鲁迅对农民旧文化、奴性、执拗的不满和封建社会的攻击与批判,以此类推,引导迁移到本次阅读的萧红的文章与透过鲁迅文章中体会其性格的对比。

 

师:看到的鲁迅充满愤恨,充满激情,一心希望用笔杆子用思想来改变国民劣根性,可是,阅读萧红的文章,却看到了鲁迅的另一面,那你们看到了鲁迅的哪些不同呢?

 

生1:他不喜欢散步,不喜欢倒在床上睡觉,不听留声机[3]。

 

生2:他喜欢抽烟,喜欢吃一点儿酒,但不多吃,喜欢熬夜写作,好像作家都有熬夜的习惯。

 

师:对的,晚上安静,可以有静谧的环境供作家构思,沉思,思考。好,还有吗?

 

生3:正如题目所说的,我读完文章后,就看到鲁迅作为普通人的一面,很平和。不像他的文章,给人犀利的感觉。

 

师:对!这就是晚年的鲁迅,你们看,作者写的是1935年至1936年的鲁迅,特别是最后一段写1936年10月19日,他休息了。你们认为这个“休息”和之前的“休息”有啥不同呢?

 

通过对话交流,引导学生思考“休息”一词的深刻含义,体会鲁迅先生即使是生命的终结但战斗之心未止,生命结束只是他短暂的休息,而当下的青年人更是接下他的重担继续为新文化的传播奋斗着。

 

对比分析可以由浅至深地挖掘作者感情的升华,由对人物塑造的点睛之笔体会主人公形象的伟大。而分析的主动权在学生手中,教师只是起到引领指导的作用,与此同时,学生主动学习,自己挖掘深刻含义则极大的调动学习主动性,为枯燥乏味的只由教师一人讲解增添许多活力,从而潜移默化地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体系,自主分析进而获取阅读的愉悦感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知识生成与学以致用

 

师:这篇文章提及的主要人物除了鲁迅还有谁呢?

 

生1:由许先生,海婴,萧红,也就是作者。

 

生2:还有X先生等去鲁迅家做客的人。

 

师:好,那这些人物的出现是不是从侧面来烘托鲁迅的形象的呀。那我们先分析一下鲁迅和海婴之间的故事,由此看出鲁迅作为人父的另外一面。谁试着说一说?

 

……

 

师:大家说的都很好,那在之前学的鲁迅的文章里,鲁迅更多的是描述他为人子的视角,笔尖很少描述他的父亲,文章的许多人物形象也大都会冠之少年丧父或父母双亡的身世,正是由于他对封建社会父权和三纲五常的批判,对旧社会旧制度的不满,所以他会把他父亲的病归结于此,才会去学医,然后当他为人父时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努力做一个慈爱的父亲形象,这就是对比他成长的经历得出来的。那你们是否可以从这个角度出发,分析一下其他人物对鲁迅新形象塑造的作用呢?

 

……

 

这里,教师在指导中自然而然的加入了鲁迅的成长经历和背景,拓展了鲁迅对其父亲的感知和反思,轻松的融入到学生的只是经验中,学生也易于接受也更能设身处地的分析鲁迅对儿子海婴所做的一切的原因了。而让学生再次用这一范例来分析其他人物对鲁迅形象塑造的影响,则是教会学生学以致用,学会结合人物成长环境背景来分析,学生就更轻松的完成教师的任务,是主动思考而不是被动接受。

 

二、价值意义

 

(一)习得过程灵活化、生活化

 

对于以上的交流指导课的部分纪实,可见,这样的讨论形式更自由、轻松、活跃,学生更愿意参与,教师深入其中,坐下来与他们交谈而不是一成不变地站在讲台高高在上,避免了无法探察学生的真实感受、常常忽略学生的认知和发展过程。尤其是在高三阶段,在繁重的学习任务和枯燥的学习环境中,这样形式的交流课无疑是一剂清新剂和动力贴,学生学习氛围的改善,主动构建知识结构的过程则更加有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

 

(二)教师放“权”于学生

 

建构主义倡导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指导,就是让学生获得学习的“主动权”,学生自主建构,才能快乐学习!教师在阅读指导课上引导学生,引领其逐渐对文本进行解读、分析、学习并加以运用,而不是满堂灌的硬性“灌”知识,才能提高学习效率,真正为学生减负。

 

(三)交流共享,共同成长

 

阅读成果就应展示出来,乐于分享,共赢才是成功,交流的意义在于此。

 

再者,即便是高中生,应对高考的疲惫再加上题海战术的打压,动手以及表达能力往往是忽略的“重灾区”,而上讲台同大家交流的过程,一方面不仅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逻辑分析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学习自信心和成就感,交流就是在高强度的高中学习和生活中的调味剂,也为步入大学甚至社会储备、奠基。

 

三、总结与反思

 

阅读交流指导课作为新的阅读教学形式,以开放的阅读环境,轻松的阅读氛围,愉悦的阅读感受,深受到学生的喜爱,作为教师也更加愿意以这样的方式和学生交流。更重要的是,学生在阅读交流中,自主建构知识体系,潜移默化中掌握更多的阅读分析方法和赏析角度。当然这种形式的阅读课,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在实践中注意:教师的指导不要限制学生的思考方向,注意不要影响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挥;不同学生能力水平不同,教师应尽力照顾到所有学生等。

篇6

关键词:鲁迅;《风筝》;精神

1923年鲁迅与其弟弟失和,而这一事件给予了鲁迅深刻的影响与沉痛触动,《风筝》与《我的兄弟》这两篇文章就是作者在基于兄弟失和事情发生之后,所做的关于兄弟情感的两篇回忆性文章。而笔者通过对《风筝》的学习,并在学习过程中被文章所深深的吸引。与此同时,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的探讨与资料的查阅中对《风筝》有了全新的认知。基于此,笔者以期通过进一步的分析与探索,对鲁迅小说《风筝》所具有的精神与情感实现更为深入的认知与理解。

一、对《风筝》的简述

众所周知,鲁迅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其作品种类众多且在各领域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1]。而《风筝》则是鲁迅于1925年所做的有关描述兄弟情的回忆性散文。在该散文中迅以简短的12段将其内心情感深深的释放。在该散文中,作者由“北京的冬季”以及空中飞舞的风筝,联想到“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从而回忆起过去的自己并不爱风筝认为那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当时“我”年幼的弟弟喜爱放风筝,当某一天“我”发现弟弟偷偷的做风筝,而作为兄长的“我”对其没出息的行为给予了惩罚并为感到这种行为的不对。指导多年后才发现自己的行为是对儿童天性的扼杀,这使作者感到内疚。当“我”想要弥补时发现已经无能为力,弟弟对往事的淡忘使得作者的内心得不到宽恕感到沉痛,以至于作者在多年后的冬天倍感寒冷。

二、《风筝》中具有的精神

通过对《风筝》仔细的阅读,以及结合鲁迅的其他作品,作者发现鲁迅常以“兄长”的身份得以体现,如《弟兄》中的兄长“张沛君”、《狂人日记》中的“大哥”以及《风筝》中的“我”等等,从中可以体会到鲁迅在家庭发生变故后,对自身自责与身份的肯定,“养家”以及照顾家里的每一个人成为其重要的使命[2]。因此,在《风筝》中,当鲁迅发现弟弟偷偷制作风筝时,认为弟弟这种“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的行为是在丧志,而作为“兄长”的自己是需要惩罚的,进而导致对弟弟“天性精神的扼杀”,而这也充分体现了当时封建社会中传统教育权威性的存在。多年后,当鲁迅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回想起对弟弟“精神的虐杀”致使作者感到自责和内心的沉痛。在分析中发现,鲁迅对此事的耿耿于怀不仅在于对封建教育专权的认知与批判,而兄弟失和对鲁迅的心态以及精神给予了沉痛的打击,理性观念与现实的冲突进一步导致鲁迅陷入痛苦。

与此同时,在鲁迅作品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当时的中国教育以及社会文化是一种饱受掠夺的专制教育与文化。在封建家庭中长辈的权威性的存在,是不可忽视与反抗的,家中的晚辈对长者的决定是必须服从的,而这也在侧面反映了大背景下,百姓对封建道德的无意识的遵从[3]。这一点在《风筝》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作为兄长的“我”向来“不爱玩风筝”并对弟弟喜爱风筝的表现“呆看着空中出神,为风筝的掉落“惊呼”、为“风筝的缠绕解开”而“高兴得跳跃”的种种行为感到“可鄙”,并亲手“抓断了胡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却仍不在意弟弟内心的感受,可看出封建家庭教育的专制。而弟弟隐瞒“我”做风筝的行为以及“惊惶地站了起来”可见弟弟在潜意识里认为自身行为是错误,而多年后,弟弟的“全然忘却”再一次证明了封建伦理道德下人们的潜意识遵循的标准和奴役下的不觉醒。与此同时,从“我”认知到当年行为是对儿童天性的扼杀以及后来希望得到宽恕,获得依一句“我可是毫不怪你啊”可知,鲁迅在认知到封建专制的弊端后对自我内心的拷问认为自己的行为是对弟弟精神的压迫,弟弟的全然忘却更是对封建伦理道德奴役下的甘愿和不言觉醒。作者在一言一语中叙述着自身精神与思想的感触,是人在阅读中可深刻感知那份沉痛与无力,以及对兄弟的深情。

三、结论

总而言之,在《风筝》中,通过作者文章中舒事、议论、感叹的有效结合,以及人与景交融形式的描写,使人感知到作品理性精神的体现。而在结合作者生平以及其与弟弟发生的“失和”可探视文章中,作者内心与灵魂深受着思想与精神的考验。

参考文献:

[1]赵天成.无地彷徨:沦陷的回忆或肃杀的严冬――鲁迅《风筝》解读[J].鲁迅研究月刊,2014(01):69-77.

篇7

自从读了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便经常在茶余饭后和课余时间看《朝花夕拾》,虽然有些文章还不能完全理解其中的深意,但我还是很喜欢这本书,其中《范爱农》这篇文章使我印象深刻。

其实初读《范爱农》时我完全看不明白,刺客、浪人、军阀,还有许多人物让我一头雾水,在查询了这些人物以及鲁迅先生写这篇文章的背景后,我才渐渐明白。整篇文章鲁迅先生用了欲扬先抑的方法,看似写人,实为写事,先是从中国来的电报开始,打破了他留学的日常,通过国内的一个刺杀事件引出了的悲壮,正当鲁迅为革命者的壮烈牺牲感到万分悲痛时一句“杀的杀掉了,死的死掉了,还发什么屁电报呢。”让他对范爱农十分厌恶,当他知道范爱农竟然是徐锡麟的学生时,厌恶变成了痛恨,这便是他初识范爱农的情景。

当鲁迅与范爱农再次相遇已时隔多年,旧识相见,早已没了当年的愤慨与激怒,通过攀谈鲁迅渐渐了解了范爱农,他早已不是当年的模样,“只这几年,头上却有了白发了……他穿着很旧的布马褂,破布鞋,显得很寒素。”生活的潦倒与困顿让范爱农早已失去了一个革命者应有的坚定与勇敢,也写出了他遭受的苦难与迫害。通过交往,鲁迅与范爱农成了朋友,一起喝酒,一起说笑话,“我们醉后常谈些愚不可及的疯话,连母亲偶然听到也发笑。”鲁迅当了师范学校的校长,让范爱农当监学,范爱农很珍惜这得来不易的工作,十分的勤快认真,可是好景不长,由于鲁迅间接得罪了军阀,离开了绍兴,范爱农又回到了以前的潦倒生活,甚至更不如前了。

鲁迅虽然离开了,但心里仍然惦念着这个朋友,时不时的打听他的消息,却忽然听说范爱农淹死了,他除了震惊之外,还有无限的悲痛,甚至怀疑他是自杀。当他回到故乡了解到范爱农故去的详情,除了失去好友的悲痛,更多的是对范爱农的怜惜与思念,而范爱农对鲁迅也是一样的,甚至在死前还经常说“也许明天就收到一个电报,拆开来一看,是鲁迅来叫我的。”看到这里,我的鼻子酸酸的,不仅是为范爱农的一生感到惋惜,也是为鲁迅痛失挚友而心伤。

读完《范爱农》这篇文章,我感慨万千,深深体会到鲁迅对黑暗旧社会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革命战友的怜惜和悼念。

篇8

关键词:鲁迅;琴姑;相恋;情感生活

鲁迅有一位表妹琴姑,是鲁迅小舅父鲁寄湘的大女儿。鲁寄湘有四个女儿,依次是琴姑、意姑、林姑、招官(也写作昭官)。後又生幼子佩纹。据周建人回忆:这四个女儿,个个汉文很好,大女儿琴姑尤其好,能看极深奥的医书。鲁迅在南京读书时,曾经提起过,是否两家结个亲,可是那时听得长妈妈叽叽喳喳地说什么“犯冲的呢”,因此也就不提了。後来,小舅父把琴姑许配给别人了,不久病逝。她在临终时对服侍她的贴心妈妈说:“我有一桩心事,在我死前非说出来不可,就是以前周家来提过亲,後来忽然不提了,这一件事,足我的终身恨事,我到死都忘不了。”

鲁迅与琴表妹的相恋,自20世纪90年代起,就有鲁迅研究学者提及:

1990年,李允经在《鲁迅的婚姻与家庭》首次做了详细的叙述:“小舅父是个郎中,家有四个女儿,个个汉文很好,琴姑尤其出众,能看深奥的医书。她比鲁迅小两岁,属羊的。她十一二岁时,父亲曾带她在鲁迅家住过几天。他们年龄相仿,都爱读书,又常在一起玩耍,两小无猜。因此,琴姑对鲁迅有深刻的印象。後来,鲁迅母亲去提亲,琴姑不好说什么,但心中是很愿意的。可是,按照绍兴乡俗,男女成婚一要门当户对,二要生肖不犯冲,八字不相克,三要女方的年龄稍大于男方,以便侍奉公婆,料理家务。如果琴姑配鲁迅倒是门当户对,年龄小了两岁,也倒无妨,可是琴姑是属羊的,俗语说:‘男子属羊闹堂堂,女子属羊守空房。’属羊的女子要么嫁给算命先生这种命硬的男人,要么屈做‘填房’,因为人们认为男子死了元配,其命必然凶强。偏巧,鲁迅出生时是‘蓑衣包’(胎盘先下来),乡俗认为这样的孩子虽然有出息,但命弱,难以养大。所以,家人除了满月时祭祀,求神佛保佑之外,还特地为鲁迅拜了一个和尚做师父,表示已经出家,免得神鬼妒忌,动手抢去。这样,通晓人情世故的长妈妈便出来反对这门亲事,说是‘犯冲的’。长妈妈的主观愿望是为了鲁迅好,可经她一说,这门亲事就再也不提了。後来,小舅父把琴姑许配给另外一家,不久病逝。”接着,又记述了琴姑临终前的那段话。

1995年,马蹄疾在《鲁迅――我可以爱》第一章“琴表妹饮恨死去”中更为详细地述及了此事。

1996年,马蹄疾又在《鲁迅生活中的女性》一书“至死苦恋着鲁迅的琴姑”一节中描述了此事,并对报刊和书籍中出现的一些记述鲁迅和琴姑爱情故事的文章做出这样的评论:“杜撰了琴姑到火车站为表哥鲁迅上南京送行,又送了一支钢笔给鲁迅,这些描写,都是使人难以置信的,因为1899年绍兴根本没有通火车,当时也没有钢笔,因此编得神乎其神,不值一驳,但笔者以为,如果去掉这些常识性的错误的编造,说鲁迅的母亲要琴姑送一送鲁迅,或琴姑在鲁迅去南京前,的确从安桥头赶来送一送表哥远行,也小能说绝对不可能的事,如作为故事来写,也无可厚非的。但细节必须真实。”

以後,鲁迅与琴姑的故事少有人提起了。

但经过一段沉寂,到2007年8月,张恩和的《鲁迅的初恋》一文又掀起了更大的波澜。张恩和除了重申李允经、马蹄疾的观点外,推出了自己的新看法,那就是,说鲁迅对自家与琴姑家的议婚毫不知情,很难说得过去。“第一,应该说鲁瑞是一位和蔼可亲的慈母,一向疼爱鲁迅,尊重鲁迅,遇事并不专权。这不但周家族人公认,鲁迅兄弟更同声称颂。对于为鲁迅议婚一事,她没有必要瞒着鲁迅进行”。“第二,此次议婚,鲁迅的弟弟们都知晓,後来也是由鲁迅的三弟说开此事,鲁迅是婚事的当事人,能够不知?第三,鲁迅虽然给人印象治学严谨,生活严肃,但青年时期较之一般同龄人,可谓活泼开朗,敏锐早慧,对于异性的观察当不至十分愚钝。”至于鲁迅自己的态度,从他的两篇作品:《朝花夕拾》中的《阿长与》和《彷徨》中的《在酒楼上》,可以窥出一些端倪。鲁迅知道此次议婚,後来为什么只字不提呢?这是因为“无法言于口舌,形诸笔墨,那就不如让它永远尘封在无言的记忆中”。“鲁迅的初恋――与琴表妹未成婚事,立刻对鲁迅与朱安的正式‘婚姻’产生了负面影响,并且影响了他一生,实在不可低估。”

最重要的是张恩和结尾对鲁迅的《自题小像》一诗做了新的诠释,认为这首诗写的就是自己的心实在躲避不了丘匹特的神箭,心中一直把琴姑牵挂。

张恩和在2008年1月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鲁迅与许广平》一书中,也重述了这一观点。

李允经在为此书写的书评《可喜的突破――张恩和读後》中,对张恩和在鲁迅与琴姑相恋一事中的新发现和新突破予以高度的评价。

但是,对鲁迅与琴姑相恋一事,也有不同意见。

2007年2月,吴作桥在《关于琴姑的“神话”》中说:琴姑“在十二三岁时,曾跟父亲在鲁迅家住过几天。他们年龄相仿,都爱读书,又常在一起玩耍……鲁琴姑曾去过三姑家――鲁瑞家;鲁迅小时候为避难也曾去过小舅父家。鲁迅与琴姑自然是认识的。但我想也只是认识而已,他们之间并没有到‘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程度。其中一个重要的反证是,如果达到这种程度,鲁迅在他300余万字的文章中,300余万言的书信中,为何连琴姑其人、其事只字未提呢?”

2009年,纪维周在《鲁迅事迹的考证要重“证据”》中,表示同意吴作桥的观点,认为:“鲁迅对情爱非常严肃,他一生只爱过一个人,那就是众所周知的许广平。但使人惊奇的,有一位鲁迅专家,竟发表文章,披露了鲁迅与琴姑的‘初恋’。作者没有任何史实根据,从头到尾,都是推测。当事人鲁迅从未说过此事,两个弟弟也未提及,由于‘证据’不足,很难使人置信。”接着,又引述了吴作桥的话和马蹄疾提到过的鲁迅与琴姑相恋的伪造故事,强调说:“从以上实例看来,证明‘主观臆测’往往是靠不住的。而伪造的敞事,更属荒唐。因此,我希望鲁迅专家,考证要重‘证据’,避免‘主观臆测’,更不能伪造,以免误导读者。”

那么,对于鲁迅与琴姑的相恋究竟应该怎样看呢?

由于我近几年一直致力长篇小说体鲁迅传《苦魂》三部曲的创作,并已经写出其中第一部《会稽耻》的30万字初稿,有五章选登在郑心伶主编的《鲁迅世界》上,产生一定影响,所以对鲁迅与琴姑的初恋一事非常重视,下了相当工夫考察,因此提出如下看法:

琴姑对鲁迅的爱慕和她临终前对贴身妈妈说的话,肯定是有根据的,见于周建人口述、周晔整理的《鲁迅故家的败落》,一是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年8月版第219页第6至第8行,二是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7月版第242页第7至第9行。不仅白纸黑字印着这段话,该书当页还记述了鲁瑞听到这话时的表情:“後来这位妈妈把琴表姐临终的话讲给我母亲听,我母亲听了,低下头来,半天没有作声。”福建教育出版社版第232页,湖南人民出版社版第255页又回忆道:“我母亲有她的难处,自从她知道我的琴表姐那遗恨终身的话,心里非常内疚。我母亲也爱琴表姐的。我觉得小舅父因琴表姐的死,似乎对我母

亲也颇有意见,我亲耳听他对母亲气恼哄哄地说:‘难道周家的门槛那么高吗?我的女儿就进不了周家的门吗?’我母亲只能低头听着,她要设法补偿,这时,小舅父的二女意姑已结婚了,三女林姑也许配了曹娥陈家,只有四女昭官还待字闺中,而且年龄和我相仿,虽然没有下聘礼,但两家似乎默契了。”最後由于昭官于1912年10月早逝,未能成为事实。但周家是承认这桩婚事的,周作人在1 912年lO月28日日记中记道:“饭後乔峰往安桥头送招官葬。”“乔峰”就是周建人。11月9日周作人又记:“下午乔峰往安桥,因明日为招官作六七也。”

可见鲁迅与琴姑之事,是有史实根据的。说鲁迅的“两个弟弟也未提及”,恐怕是没有读周建人口述、周晔整理的《鲁迅故家的败落》,也没有细读研究者的文章,因为从马蹄疾、李允经到张恩和,都在文章中标叫了琴姑临终前遗言的出处。断定鲁迅“一生只爱过一个人,那就是众所周知的许广平”,也未免简单。鲁迅与许广平定情後,确实是很专一的,他俩的婚姻也堪称楷模。但这并不意味着鲁迅与许广平相识相爱之前,特别是青少年时代,没有爱慕过其他女性。不仅是鲁迅,就是对一般人来说,也不能女如此断言。

据我考察,鲁迅与琴姑有据可查的往来,有如下三次:

1.1893年10月,祖父科场案发,鲁迅和二弟周作人前往皇甫庄舅父家避难。

据鲁迅在绍兴事迹的权威专家裘士雄先生《鲁迅避难过的皇甫庄旗杆台门及其主人范啸风》一文所说:“鲁迅的外祖父鲁希曾(晴轩)系清咸丰元年(1851)举人,同治年问初期当过几年户部主事。他在安桥头的祖宅实在太矮小,连那时为世人所重视的‘文魁’匾额都没有地方挂。皇甫庄旗杆台门屋宇高大宽敞,与其身份相符,主人范啸风副榜出身,知书达理,对鲁家又十分友善,鲁迅外婆家迁居皇甫庄。”这座范家大院门前竖旗杆若干,故俗称“旗杆台门”。门前有一与其等长的道地,呈长方形,约300平方米,由一块块石板铺就。道地前是一块2亩左右的烂田,长年不会干涸,只能种植菱白、蒲草之类的水生植物。寒冬腊月,它宛如天然溜冰场,成了少年儿童嬉戏玩耍的好去处。台门共七进屋宇,而南。步入台门斗,即可看见仪门上悬“文魁”、“副魁”两方匾额。台门斗、仪门,算一进。入厅,即第二进,建筑高大、气宇轩昂的大厅正上方高悬一方“深远堂”横匾,字体浑厚,笔力雄健。第三进是香火堂,建有神龛,陈放列祖列宗神像,陈列列祖列宗牌位,是祭祀先祖的地方。走出北面的圆洞门,穿越天井,就是第叫进座楼。原先是范氏寓居生活区,後面原是花园,假山叠翠,树木掩映。後因子孙繁衍,住房不敷,将它改建为住宅,即第五、六进屋宇。花园仅存一隅范蘅洲读书亭,该亭琉璃拱顶,亭柱抱对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第七进已临河,是後台门,筑有埠头,范氏外出时即在此上船。鲁迅祖父科场案发牛在1893年9月,一个月後逃往这里避难。鲁迅时年13岁,一直住到年底,鲁家租赁到期,二舅父搬到了鸡头山,大舅父一家则移往小皋埠岳丈家的当台门居住。寄食的周氏兄弟也跟着去了。

皇甫庄的情况,鲁迅的作品没有提及。在我过去的印象中,鲁迅避难时似乎是在安桥头_刀15矮小、l洲潮的祖宅里。读过裘士雄先生文章後,方知是在文化氛围如此之浓的书香门弟中的。当然鉴于人事沧桑,现在的旗杆台门绝大部分已变了样,裘士雄是根据向范瑶书等范氏後人的采访所得和提供的资料对它作了描述。

少年鲁迅在这里最主要的事情是描摹书上的图画。周氏兄弟原本就与琴姑四姐妹相熟,描画时有琴姑在旁,当是不足为奇的。刊载张恩和《鲁迅的初恋》那期的《鲁迅研究月刊》封二,印有裘沙、王伟君的《鲁迅画传》中琴姑陪伴鲁迅描画的画页,还有琴姑的两幅肖像,我想这是并不为过的。少年鲁迅作为“乞食者”,心境是很悲凉的,琴表妹当起到了安慰的作用。所以到年底分开时,应当是依依惜别。因而我住小说《会稽耻》第八章《娱园》①中设计了《冬雨》一节,做了描绘。当然,要掌控好分寸,既写他们心巾的默念,义不可像写现代男女恋爱的拥抱、接吻、送定情物等,只是悄悄在花园一隅的范蘅洲读书亭见了一面,琴姑就在冬雨中恸哭着跑回家了……

2.1894年初春,小舅父一家曾经到鲁迅寄居的小皋埠去过。

周作人的散文《娱园》,描述过寄居地的情况,还写了他偷跑到表娣俪永平屋里嬉闹的情景。

大舅父鲁怡堂前妻的父亲,是绍兴有名的文人秦秋渔。他本名树锸,字秋渔,别号勉,中过举,以诗画著称,刊行过四卷《娱园诗存》。他家和小皋埠前水坝的胡姓共有这座台门。台门前面悬挂着“文魁”、“孝文文章”的匾额,因为开过当铺,门前还有一个很大的“当”字,所以取名“当台门”。这里出过三个举人,门前竖过三对旗杆,因而也称为旗杆台门。风水先生认为:台门不能完全朝南,要歪一点。于是义称为“歪摆台门”,原来的主人沈氏是明代著名谏臣沈炼的後裔,沈姓是小皋埠的望族,但後来衰颓了,台门转由秦、胡两家共有。厅堂以西的厢房属于秦家。这所厢房有七间楼屋,朝北的楼屋有坐起间,樟寿的大舅父一家住楼下。楼上是秦秋渔的卧室和书房,秦氏早已去世,由他的儿子秦少渔住着。

後园还有假山、藕池、洗砚池等,是过去诗人聚会的娱园。现在已为荒园,类似百草园那样的菜园子。园里行一座微云偻,只是普通的楼房罢了。楼前一丈见方的水池边,还有一间单面开着门窗的房子,匾额题曰“潭水山房”,显得很阴郁。园门外,又有一间侧屋,名字很好听,叫作“留鹤庵”。其实也是很普通的房子,不见得留得住鹤。周氏兄弟就寄住在这里。

秦少渔,即大舅父的内弟。小孩们叫他“友舅舅”,倒很是说得来。因此,少年鲁迅也就不再影画绣像,时常跑去找他谈天。秦少渔也是抽鸦片烟的,但是他并不通日在床上,下午也还照常行动。常给孩子们画花,他算传了家法,喜画墨梅。他又喜欢看小说,买的很多,不是木板大本,大都是石印铅印的,看过都扔在一间小套房里,任凭少年鲁迅自由取阅,只是乱扔一堆,找得比较费时,譬如六本八本一部,往往差了一本,要花好些时光才能找全。这些书对少年鲁迅大为有益,从前在家里所能见到的只是“三国”、“西游”、“封神”、“镜花缘”之类,在这里竟然看到了《红楼梦》。

所以,我在《娱园》第2节“《红楼梦》”中,专门描写少年鲁迅读《红偻梦》的情景。

第3节“春雪”,写琴姑与全家到小皋埠来看望大舅父和周氏兄弟,少年鲁迅与琴表妹在娱园会面,琴表妹显得虚弱多了,盼望尽早离开安桥头。但只止于谈心而已,无过分举动。可以想见,安桥头的房子比皇甫庄的范家大院有天壤之别,父母又渴望生儿子,对女孩儿就不够呵护,琴姑心里挚爱着大表哥、盼望出嫁离开是合乎情理的。周作人的散文《娱园》说:“忘记了是哪一年,不过总是庚子以前的事吧。那时舅父的独子娶亲……中表都聚在一处,凡男的十四人,女的七人。”白天趁平表姐等女眷不在房内,和几个较为年少的人“乘虚内犯”走上楼去掠夺东西吃。“有一次大家在楼上跳闹,我仿佛无意似的拿起她的一件雪青纺绸衫穿了跳舞起来,她的一个兄弟也一同闹着,不曾看出什么破绽来,是我很得意的一

件事。”周作人说的事情肯定不是1894年春天避难时发生的,但传记小说创作的原则是“大事不虚,小事小拘”。我将这件事情,安排在《娱园》第4节《女衫》。最後第5节则以《雪罗汉》结束,取《野草》中《雪》的寓意。也是创作所允许的。

据周建人回忆,周氏兄弟避难时,琴姑和父母及三个妹妹到绍兴城周家台门看望过。还住了几天。这肯定是为了抚慰正在遭难的周家,琴姑很受姑父母喜欢,她又很聪明、懂事,主动慰藉他们是很自然的事情。所以我在《会稽耻》第九章《圣旨压魂》等4节“慰藉”中做了描写。

据周建人回忆,1895年清明上坟之後,母亲鲁瑞曾经带着他到安桥头看望外婆,住了几天,这段时间肯定受到了琴姑的悉心接待。我把这事写进了《会稽耻》第13章《春寒》第4节“安桥头”。

3.1896年lO月12日,鲁迅父亲去世,举行了七天葬礼。

据周建人回忆,父亲周伯宜病故後,他外婆、舅父母、姨母、表姐们全去了,一再劝慰他母亲。琴姑当然也去了,这是她与少年鲁迅的第三次见面。我在《会稽耻》第16章《父亲的死》第3节“无言”中,写了琴姑参加葬礼的情景,只写她暗暗帮助着少年鲁迅,暗示庆叔把令大表哥尴尬的祖父周福清挽联挂到众多挽帐後面、不易看到的地方,两人竟然没有讲一句话。然而深情自在“无言”中。

最後,鲁迅离开绍兴到南京上学,我在《会稽耻》第21章《走异路,逃异地》第6节“别诸弟”中,这样写:

鲁迅见姆娘坐卧不安,不住地往外看着什么,像是在等人,心中好生奇怪,问姆娘还有什么事。姆娘凑到他耳边小声说:“我托人把你要去南京的事通知琴姑了,让她来送你。她传话说要来送,怎么还没有来?”

一句话惹起了鲁迅的万般思念:父亲去世後就再没有见过她,她怎样了?好吗?真盼着再见她啊!

但是左等不来,右等还是不见影儿,天近黄昏了,仲翔叔提着行李来叫,不好再拖了。人家是给自己帮忙,怎能让人家久等,鲁迅只好拎起行李,向家人告辞。姆娘看时辰不早,再晚就赶不上南门外的夜航船了,只得放他走。

来到南门外,鲁迅下意识地不愿上船,仿佛要等候什么。仲翔叔再三催促,才不得不上去了。上船以後,又掀开舱窗帘往外看着,恍然间,似乎看见岸上绿柳丛中有一个绿色的倩影向船奔来,鲁迅怦然心动,恨不能向那倩影迎去,正要招呼,船起动了……

这里采用了虚实模糊的手法,不仅不敢写琴姑到火车站送大表哥,还送钢笔留念,连来到周家都不敢写。因为以当时的乡俗,男女授受不亲,尤其有定亲趋向的男女更是要避嫌,琴姑从安桥头坐船到绍兴城送表哥的可能性实在不大。但是又不愿意让其毫无留痕,而是虚写了一个倩影,将来与《苦魂》三部曲之三《怀霜夜》鲁迅晚年一种爱好相对映。

鲁迅晚年在枕边放着一幅木刻画,小得和纸烟包里的商标差不多。画面上,一个诗人手捏诗卷在朗诵,地而盛开着红玫瑰花;远方,一个穿大长裙子飞散长发的女人在大风中跑。鲁迅常常拿出这幅画自赏。这幅画包含着什么寓意?鲁迅为什么这样欣赏?萧红不得其解,询问许广平,许广平也不知道。我想,这可能隐含着他对那盛开着红玫瑰花的完美的梦之境的向往吧?也可能有早年离开绍兴到南京求学时,从舱窗口恍惚看到的岸上绿柳丛中向船奔来绿色的倩影有关。但都具有不确定性,是一种虚写。

为什么要这样虚写呢?这就言归正题,再谈我对于鲁迅与琴姑相恋的看法。

我认为此事肯定是有史实根据的,纵然可能到不了两小无猜、青梅竹马的程度,也是一种心心相印、互相爱慕的情感,不能视而不见。但是为什么“鲁迅在他300余万字的文章中,300余万言的书信中,为何连琴姑其人、其事只字未提呢?”

问题提得很好!然而我们从中并不能得出此事无有的结论,而是可以看出鲁迅情感生活的特点。1898年12月20日,鲁迅四弟椿寿因患急性肺炎夭折,小儿子的死给母亲鲁瑞沉重的打击。我们可以想见,丈夫刚刚去世,最疼爱的小儿子又在自己怀里死去了。这对于一个女人来说,该是多么沉痛啊!为了安慰母亲,鲁迅二弟周作人特地请来画师叶雨香,画了四弟椿寿的像,挂在房间里。这张像後来带到北京,一直挂在鲁瑞房里,直到去世。周作人也极为悲痛,後来写了很多诗悼念四弟,1902年6月还写过署名梦平的《薏川荫仙小传》,说椿寿“生而神异,目炯炯有芒,如岩下电”等。而鲁迅呢?没等四弟安葬就因为矿路学堂要开学,回南京去了。由堂兄周伯文代他写了一块碑,碑文是:“亡弟荫轩处士之墓”,下署“兄樟寿立”,葬在南门外龟山。以後在著作、书信中也只字未提。但在小说《在酒楼上》里写吕纬甫移葬小兄弟的墓穴有所透露,而如张恩和在《鲁迅的初恋》中所说:“鲁迅为什么用这么长的篇幅写顺姑,并且写得如此有声有色,深含爱怜之情?作品写顺姑信了长庚的‘诳话’忧郁而亡,是不是暗射琴姑是听了周家议而不定的婚事(也算一种‘诳话’)抑郁而终?鲁迅故意把误导顺姑致死的人取名‘长庚’是否含有一种自责?从‘顺姑’身上是否可以多少看到一点琴姑的影子?这些问题恐怕都可以考虑和讨论。笔者认为,从作品里这些叙述和描写中,我们多少是可以体察出一点鲁迅对琴表妹以及对这次议婚的心意和感情来的。”我认为,最起码不失为一家之言。尤其是小说中写顺姑“独有眼睛非常大,睫毛也很长,眼白又青得如夜的晴天,而且是北方的无风的晴天,这里的就没有那么明净了。”更像是暗写死去的琴姑。所以,我们不能因为“鲁迅在他300余万字的文章中,300余万言的书信中”没有提四弟椿寿,就断定四弟椿寿及其早夭不存在。也不能由此断定琴姑及她与少年鲁迅的情感不存在。据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编《鲁迅年谱》,鲁迅从1896年,丙申年开始记日记,到1902年去日本留学中止,自题为《丙中日记》。周作人曾经看过这部日记,分房会议上鲁迅所受的欺侮就是从当时的日记上知道的。当然,鲁迅也可能把四弟和琴姑都写进了这部早年的日记。但这部日记至今没有找到,谁也不能判定是写还是没有写。就算都没有写吧!也只能说明鲁迅情感生活的一大特点:越是沉痛刺心的事情,越可能不提。也反映出了周氏兄弟性格的不同:周作人的情感生活外露,易于伤感,但写出的东西却又比较平干¨;鲁迅则内敛,更为深沉,但如一爆发,就像火山喷发,不可收拾。

鲁瑞丧子後极为悲痛,1899年底和次子作人、三子建人一起回到小皋埠“娱园”和安桥头娘家散心,琴姑给她以极大安慰。正是在这个时候,鲁瑞有意两家结亲,但回家商量,长妈妈认为两人属相“犯冲”,搁置了。琴姑也因此大约在1901年冬天抑郁而终。

篇9

最初知道鲁迅的情况是在小学,我学习了几篇有关鲁迅的文章,有《三味书屋》《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少年闰土》,年龄尚幼的我不喜欢鲁迅晦涩的语言,但通过老师的讲解和查阅资料,我开始了解鲁迅、认识鲁迅。

我读过的关于鲁迅的作品有《兔和猫》《社戏》《孔乙己》《药》《阿Q正传》《狂人日记》等。他以细腻的笔触,形象地刻画出一个个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通过不同人物的悲惨命运,来刻画当时那个不平等的、黑暗的社会。通过自己的笔,宣泄自己心中的愤怒,剖析当时的社会和人物,向敌人呐喊,唤醒民众。

鲁迅先生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还是一位平易近人的人。他为自己想的少,为别人想的多。有一位车夫的脚被玻璃扎坏了,鲁迅先生见了,并没有像有些达官贵人那样,嫌车夫地位低下,置之不理;而是平易近人地拿硼酸水把他的伤口洗净,又给他敷上药,扎好绷带,还掏出一些钱给他,叫他在家修养几天,把剩下的要和绷带也给了他。鲁迅先生临终前病得非常厉害,还三更半夜写文章,有时还一阵阵咳嗽,但他并不在乎自己的病情,倒常常劝女佣阿三要多休息,不让她干重活,多么可敬啊!

篇10

破落子弟一少年,穿梭当铺知世炎!

社戏途中伴闰土,辗转求学仅八元。

飘扬过海怀壮志,祛除病痛欢父颜。

日俄战争在辽东,看客围观心凄然!

(二)

学医本为医世人,人心不古壮志变。

人无精神如朽木,看客哪个不体健?

喜笑怒骂皆文章,赤膊摇旗来呐喊!

昏昏沉沉皆欲睡,痴痴痛痛在心间。

(三)

风卷残云荡污尘,天子从此非为神!

民国当为民众醒,封建遗老均转身。

馍沾鲜血医痨病,菜和人肉出狂人!

痛定思痛久彷徨,东方欲晓雾更沉。

(四)

为了忘却叙纪念,龙华喋血哭英年。

华北难容一书桌,可怜东北好河山!

奋笔疾书夜正阑,孤灯相伴无意眠。

华盖运交复何求,剿匪何日能罢战?

(五)

攘外必先安国内,哪管国破金瓯残!

愤世嫉俗出正义,投笔胜枪缘抗战。

三立当为有志年,三多天命即入棺!

铁骨铸就民族魂,先生梦中战前线!

(六)

万人空巷为哪般,泪奠先生魂归天!

孱弱身(来源:文秘站 )躯战病魔,浩然正气挽狂澜!

铁骨奴颜泾渭明,站死跪生谁汗颜?

轰然逝去炳千秋,立雪程门夜感言。

(七)

英雄何不寿比山?南山竹海心中念。

西子湖畔瞻武穆,唾骂四小跪亿年!

古今多少遗恨在,青史不废自留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