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板报花边范文
时间:2023-03-31 01:55: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黑板报花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清明节初中花边黑板报图片欣赏
清明节初中花边黑板报图片1
清明节初中花边黑板报图片2
清明节初中花边黑板报图片3
清明节初中花边黑板报内容:清明节的起源源流
相传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再也无力站起来。随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点吃的,正在大家万分焦急的时候,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让公子喝了,重耳渐渐恢复了精神,当重耳发现肉是介子推自己腿割下的时候,流下了眼泪。
篇2
天已微明,我静静的躺在床上,等着妈妈叫我起床。过了好一会,妈妈终于来叫我了,我迅速下床,穿好衣服,开始读英语书。读完我就吃早饭和刷牙洗脸,这些都搞定之后,我一看时间——呀!八点四十了!今天虽然是双休日,但我还要帮老师出黑板报呢!我跟老爸道别,穿好鞋子,风风火火地冲向“师大实验中学”,找到“六3班”,一看冯欣悦早已等候多时。“老师呢?”我问,“去拿花草了。”等了一小会,老师来了,我们整装待发,在老师的指挥下开始工作了。
话说我在换一桶水的时候正巧碰到朱心怡,她也来帮忙,这下能轻松许多了。我们一起开始抄起粉笔画黑板报。只见我们左边画一个气球,右边涂彩带的颜色,下面画一条树枝,上面描几条花边……忙得不可开交。但让人晕菜的是,老师发现我们标题写错了!只能刷刷把画好的全部擦光,重新来过,真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啊!在老师买的黑板报的范例下,我们寻寻觅觅,终于找到了合适的格式,第二轮的工作展开了。灯笼可难画了,只见黑板上一个个“肉馒头”或者“小香肠”被擦掉,还是我画的最标准!写字的任务交给朱心怡,画房子交给冯欣悦,而我呢?只能跑腿!需要尺子,还是我费了千心万苦找到图书馆老师借的;需要擦黑板洗抹布的水,也是我换的;别说前面的,连粉笔都要我抵!正当我在找事情做的时候,黑板报已经完成一大半了,我就主动上前,开始修饰那些字和花边……后来,杨梅阿姨来找我吃饭,我就结束了工作……
充实的一天!
六年级:中原丶一点红
篇3
清明节黑板报的图片欣赏
清明节黑板报的图片1
清明节黑板报的图片2
清明节黑板报的图片3
清明节黑板报的资料:清明节简介
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但是,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
清明节黑板报的资料:清明节传说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关于寒食,有这样一个传说: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象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走时,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此。
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了一下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以后,晋文公常把血书袖在身边,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佑铭。他勤政清明,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得很好。
此后,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还用面粉和着枣泥,捏成燕子的模样,用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上,召唤他的灵魂,这东西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此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每逢寒食,人们即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枣饼、麦糕等;在南方,则多为青团和糯米糖藕。每届清明,人们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怀念。
看了清明节黑板报的人还看
1.小学清明节黑板报图片大全
2.清明黑板报标题怎么写
3.清明节黑板报插画
4.清明节黑板报材料
5.手绘清明黑板报花边纹样
篇4
又一个儿童节,这是孩子们第一次以一名少先队员的身份过这节日。学校里开展了系列活动,借这时机,我在本班也安排了“我光荣,我是少先队员”的系列活动。对于活动开展情况,现总结如下。
一、利用中队活动让每位学生更深的了解少先队知识。
在班队活动中,通过图片展示、同学介绍、精彩问答及穿插趣味故事,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知道少先队的作用、呼号、队礼,知道了队旗的大小、样子及象征的意义,更详尽的学习了少先队的作风,“诚实 勇敢 团结 活泼”制定了适合本中队的队风。“同心协力,众志成城,万众一心,战无不胜”。进行了集体主义思想教育。并在讨论中确定了本中队的六句少先队格言。
二、结合学校的要求,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在大队辅导员的领导下,我们中队不甘落后,积极响应。如:开展“今天我值日”为班级做好份内的事情。开展了“人人争做好队员”的活动,许多队员都争着为学校捐花、捐书,为学校小花坛的花草松土、浇水,为村里打扫卫生等等。
三、利用“学习园地”发挥各队员的特长
篇5
一、利用中队活动对每位队员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长期以来,我很重视结合少年儿童的特点和兴趣开展各种中队活动,对每位队员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如:为了培养学生的好行为、好习惯,我结合《中国少年报》中的《做人与做事》专栏,开展以“做人要有好形象”为主题的一系列中队活动。如:“敲门的礼节”、“怎样与人相处”、“如何打电话”“如何接待客人”等等。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懂得形象的重要,懂得什么才是语言美、行为美、心灵美。又如为了培养学生集体精神,告诉学生“众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利用上学期我校开展的运动会;我中队开展“人人争为班集体尽一份力”的活动,不参赛的队员个个争为参赛的队员做好后勤工作,如:买矿泉水,拿衣鞋等等。因此,在这次校运会中,我班夺得了团体赛第2名。
二、结合学校的要求,开展丰富多彩的中队活动
学校领导对少先队工作给予极大关注,在大队辅导员的领导下,我校的少先队工作开展得轰轰烈烈,我们五年(5)班的中队也不甘落后,积极响应。如:为了培养队员们的艺术情操,我组织全班跳集体舞、唱集体歌;为了提高队员们为大众服务的思想,我开展以“雷锋同志为光辉榜样”的中队主题会,让大家从中受到启迪;为了鼓励队员们积极参加学校播音员选拔赛的要求,我开展了“课文朗读比赛”“讲故事比赛”;为了培养队员们的上进心,我还开展了“人人争做好队员”的活动,同学们都争着为学校做好事,为小花园的花草松土、浇水,为班上的图书角捐书,为同学补课等等。
三、利用“学习园地”发挥各队员的特长
篇6
整个仪式,庄重而活跃,洋溢着浓浓的温暖之情,孩子们无比幸福和自豪的眼神告诉我们,他们定会在星星火炬的指引下,牢记党的教诲,全面发展,茁壮成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儿童节活动总结报告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阅读。
儿童节活动总结报告一
本学期,我校少先队工作在上级领导的支持下,围绕学校工作计划,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全面加强和改进少年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按照"一手抓活动,一手抓建设"的原则,组织开展"民族精神代代传"等形式多样的少先队活动,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积极,开拓、自立、创新的作用,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将活动总结如下:
一、完善各项制度,切实抓好少先队的基础建设
1、加强辅导员的队伍建设.我校少先队组织始终不渝地抓好辅导员的配备,选拔,培训工作,为辅导员的学习,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定期召开班主任(辅导员)会议,组织学习研究工作,提高辅导员的少先队工作水平。
2、加强少先队阵地建设.继续办好校"希望之星"红领巾电视台,努力做好反映校园生活,树立学生榜样,让学生互动,喜欢的节目.每周五中午12:30-12:50播出.广播站为培养队员们的创新实践能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本学期还特别制作了主题为"我为家乡而自豪"的专题节目,参加苏州市少先队队日活动的评比.继续完善社区少先队织――雏鹰假日小队.充分发挥队干部,鼓号队,小记者的功能和作用,使之成为学校的得力助手.抓好大,中队黑板报建设,继续进行中队优秀黑板报的评比工作.鼓号队的训练常规工作由孙老师负责,继续为每周的升旗仪式及市有关会议,活动做好充分的准备。
3、加强少先队理论研究和信息交流.我校少先队把理论研究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重视提高辅导员的理论水平,本学期开展了全校辅导员论文和主题队会方案的评选活动.做好《辅导员》,《少先队小干部》,《中国少年儿童》等报刊的发放工作,拓宽队员的视野,增长见识。
二、强化队员思想品德教育,培养良好文明礼仪习惯
1、少先队协助德育处重视抓学生养成教育,及时纠正队员不规范言行.每周有行为习惯训练重点,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生进行常规训练,保证养成教育的实效性。
2、学校根据少年儿童的年龄特点,通过多渠道,多层面,全方位对队员进行思想教育,并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3、加强队员的环保意识教育.继续号召队员积极参与废旧报纸回收活动,本学期共集得回收款768元.在全校少先队员中开展了"节水金点子","节水小报评比","节水征文比赛"等活动,让学生懂得珍惜水资源的重要性,提高队员的环保意识和社会公德意识。
三、以"雏鹰行动"为载体,培养创新精神,全面提高少年儿童整体素质
1、学校少先队继续组织四,五年级队员开展"雏鹰假日小队"活动.利用双休日进行社区清洁,慰问采访,参观实践等活动,让队员们在社区,社会体验教育活动中获得服务他人,服务社会,实现自身价值的真实感受,培养了队员的社会责任感。
2、在队员中广泛开展以"民族精神代代传"为主题的实践体验活动.以参加苏州少先队队日活动为契机,在四(1)中队开展了"我为家乡而自豪"为主题的小队课题研究活动.队员以小队为单位对昆山的古桥,文化遗址,文化建筑,民间小吃,昆山三宝,昆山三贤进行了调查,以采访,参观,动手实践为主要形式开展了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全校一至五年级各中队开展了"做了不起的中国人"主题活动,学生在收集资料,撰写串词,表演节目中对中国悠远的历史,伟大的英雄,巨大的成就获得了感性认识,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其中11个中队参加了队会评比。
儿童节活动总结报告二
岁月如水悄然流逝,又一个学年临近尾声。回顾本学年工作,我校少先队工作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以“示范市复评”为契机,按照“全队抓基层,全队抓落实”的工作思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旋律,以素质教育为主要任务,以提高队员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科学文化素质为宗旨,全面深入地开展少先队各项活动。
一、完善各项制度,切实抓好少先队的基础建设。
1、加强辅导员的队伍建设。我校少先队组织将始终不渝地抓好辅导员的配备、培训工作,落实辅导员的有关政策,为辅导员的学习、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定期召开辅导员会议,组织学习研究工作,提高辅导员的少先队工作水平。本学年举行了“倾听孩子的心声”班主任(辅导员)工作交流会等活动。
2、加强少先队干部队伍的建设,做好少先队干部队伍的培训工作,组织一支较有能力的小干部队伍,大力推行小干部轮换制,并成立学校纪律、卫生督导队,帮助辅导员抓好学校的日常工作。
3、加强少先队阵地建设,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契机,抓好大、中队黑板报、宣传栏、图书角的建设。少先队活动总结。
4、加强少先队理论研究和信息交流。我校少先队把理论研究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重视提高辅导员的理论水平。切实重视信息交流,努力做好<齐鲁少年报>等报刊的订阅工作,拓宽队员的视野和增长见识。本学年我校有20余篇少先队活动信息发表在<山东少先队>等报刊上。其中我校的特色大秧歌多次在莱州电视台播出,受到好评。辅导员的多篇论文分获国家、省市级奖励。
二、强化队员思想品德教育,培养良好文明礼仪习惯。
1、小学生求知欲旺、可塑性大、模仿性强、是形成良好行为和品德的时期,我们注重狠抓养成教育、及时纠正队员不规范言行。全校上下齐抓共管,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生进行常规训练。我校为保证养成教育的实效性,做到以下两点:一是要求中队辅导员严抓实管、经常、反复地组织学生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做到淳淳教导,坚持不懈;二是为了使队员们保持良好的行为道德,大队部加强了大队委日常行为规范检查管理制度,通过大队委每日检查,进一步督促队员日常行为的规范,结合“每月文明班评比”活动,公布“文明班级”,并在每周升旗仪式上总结一周以来的常规情况。根据学生的日常表现,每月底,各中队评选出在学习、纪律、卫生三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学校进行全校表彰。持之以恒、有条不紊的工作为全校队员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成长氛围。如今,我校学生文明有礼,尊敬师长、团结同学,蔚然成风,展现了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
2、学校根据少年儿童的年龄特点,通过多渠道,多层面,全方位对队员进行思想教育,并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我们充分结合“九月十日”教师节、“十一”国庆节等有利契机,通过举行队活动、国旗下的讲话等形式生动的活动,在队员中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家乡的情感,树立起建设祖国、建设家乡而努力学习的远大志向。
3、加强队员的卫生意识,讲究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4、号召所有队员“拒绝零食,从我做起”。坚决抵制从学校门口的小摊上买东西的行为。
儿童节活动总结报告三
又一个儿童节,这是孩子们第一次以一名少先队员的身份过这节日。学校里开展了系列活动,借这时机我在本班也安排了“我光荣,我是少先队员”的系列活动。对于活动开展情况,现总结如下:
一、利用中队活动让每位学生更深的了解少先队知识。
在班队活动中,通过图片展示、同学介绍、精彩问答及穿插趣味故事,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知道少先队的作用、呼号、队礼,知道了队旗的大小、样子及象征的意义,更详尽的学习了少先队的作风,“诚实勇敢团结活泼”制定了适合本中队的队风。“同心协力,众志成城,万众一心,战无不胜”。进行了集体主义思想教育。并在讨论中确定了本中队的六句少先队格言。
二、结合学校的要求,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在大队辅导员的领导下,我们中队不甘落后,积极响应。如:开展“今天我值日”为班级做好份内的事情。开展了“人人争做好队员”的活动,许多队员都争着为学校捐花、捐书,为学校小花坛的花草松土、浇水,为村里打扫卫生等等。
三、利用“学习园地”发挥各队员的特长
“学习园地”是同学同学们增长知识,开阔视野的知识营,同时也为了发挥各队员的特长和爱好,在“园地”上展示他们的才华。队员们踊跃参加,由几位队员负责,有的设计排版,有的设计图画,有的画花边,有的抄写,出好一期有关“少先队知识”的黑板报。
篇7
【关键词】 小学数学;复习课;多一些
探索是数学学习的生命,问题是数学学习的动力. 没有问题与探索就没有数学的发展. 在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引导作用,努力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积极为学生对问题的探索创设条件,让他们真正参与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去解决数学问题,从而使小学数学复习有效果.
一、多一些问题,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数学问题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愿意运用已掌握的知识与方法去解决问题,寻求答案,从而使学生学得更积极主动. 例如:在教学“行程问题应用题”时,我设计了一道拓展题:甲乙两人在50米跑道上练习竞走,已知甲的速度是3米每秒,乙的速度是2米每秒,问10秒钟后两人相距多远. 学生看到题目后很快就有了答案,一名最活跃的学生说:“是0米,因为正好相遇. ”可又有好几名学生不同意这个结果说:“是100米,他们更远了. ”还有学生说:“是40米,比以前近了. ”“是60米,比以前远了. ”他们争着说自己的答案是对的,“你们的答案都对. ”顿时大家表现出迷惑不解的神色. 此时,要求同学们下课以后继续探究,弄清这个“为什么”. “下节课你们要向我说一说这其中的奥妙.”这时学生们带着“为什么呢?”下课了,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使学生不仅仅停留在课堂思维的状态,而是进入自主探究的学习状态. 通过精心引导学生进入问题世界,激起认知冲突,进而让他们自己寻求答案,有效地达到了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的目的.
二、多一些讨论,促进学生集思广益
解决数学问题,仅靠个人的努力往往是不够的,数学中许多问题需要集体合作研讨,通过集体的智慧才能解决. 新课改理念重视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倡导学生在同桌间、小组内交流合作,展示个体的思维方式与学习过程,在合作与交流中相互帮助,实现学习方法互补,增强合作意识,让所有学生都得到发展. 所以,在教学中针对一些重点或难点问题组织学生展开讨论,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给学生自主交流的机会. 例如:我在教学“多边形面积计算的复习”时,就开展了小组合作活动,通过四人一小组的合作、讨论与交流,把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串成了一条线. 又如在复习“乘法分配律”时,我就把小组的力量发挥到了极致,完全让学生通过小组内的互助学习,深刻地理解了乘法分配律. 这样的课例很多,都为学生创设了亲切、和谐、平等、互助的课堂气氛,促进学生积极思维、集思广益、开阔思路,达到互相启发、互相促进、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使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意识得到了提高.
三、多一些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数学教学要培养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去观察生活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数学教学只有回归于生活,才能体现出数学的价值. 只有结合生活来学习数学,才能实现新课程标准中“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的理念. 让学生参与到含有数学问题情境的实践活动中,体验“用数学”的乐趣. 因此,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数学实践活动,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来解决简单的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例如:在学习“找规律”时,让学生分小组给班级的黑板报设计有规律的花边.通过为“学习园地”设计有规律的花边,并开展评比活动看看哪一组设计的花边新颖、适用,学生不仅在生活中运用规律知识,而且在评比中体验了成功的快乐. 在学习“认识钟表”后,就引导学生设计一份科学的作息时间表,并严格执行自己设计的时间表,引导学生学会珍惜时间、利用好时间. 在学习“统计”有关的知识后,就引导学生调查本班同学每天上网的时间,并制作一份统计图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 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运用统计知识,并从中学会自我控制、自我管理.
四、多一些研究材料,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探究性学习更注重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现代教育教学理论认为:“课堂教学的实质归根结底在于如何处理好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关系,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去. ”要充分体现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就必须担负好探究活动的组织者、促进者、指导者、鼓励者的角色.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需要,就是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 小学生的这种心理表现的更为强烈. 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问题是学生自己发现的,是他们自己感兴趣的,他们就会有一种迫切解决问题的愿望,就会自觉主动地去探究它、解决它. 由于要探究的新问题是学生自己按兴趣选择确定的,是学生凭借已有知识和生活积累通过个体的探索和小组的合作、研讨能够解决的,而且学生可以探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还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探究,学生兴味盎然. 所以,在组织“研究性材料”时,既要注意选材的科学性、趣味性,又要通过科学地设计,尽可能让学生自行去发现.
总之,数学复习应该加强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方面的引导,想尽办法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引导学生学会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创设学生参与自学的平台,多设计一些数学问题,让学生积极去寻找答案,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引领学生进行有效地学习.
【参考文献】
[1]李健.如何搞好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总复习[J].吉林教育,2009(3).
篇8
一、挖掘数学知识美
1.数学知识的真实美,语言的逻辑美
求真、求实是数学的表现形式,二种形式合起来就是真实。数学通过计算、变换、演示推理、论证等方法使问题得到确定。如一个判定一元二次方程有无实根问题可由计算值确定。用数据说话,用事实推理,以真启美,这就是数学的真实美。教学中一道几何题需严格推理论证才得出结论,这事数学的逻辑美。
2.数学符号的抽象美,公式的结构美,概念、定理的简洁美
数学中常常用符号说话,如:一个字母可以表示一个数,用、≌、等表示垂直、全等,三角形等,体现了抽象美。一个公式如完全平方公式, 外形结构简单明了、体现了结构美。一个数学概念、定义概括的简洁、深刻,言简意赅,概念、定理的简洁美。
3.数学比例协调美、图案对称美、知识使用美
如在教学中善于引导学生发现两个三角形相似,源于三边的比例美。黄金分割给人们带来视觉美,源于两线段的协调比值美。千姿百态的图案中,有源于他们是轴对称、中心对称的几何图形,日常生活用具形状都是由数学图形组成,体现了数学知识的应用美。
4.数学知识的对比、类比美。新知识是在旧知识基础上的发展和升华
例如在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解法时,我就采用与一元一次方程对比的方法,通过每一步变化体现知识的发生和迁移过程,知识的形成一环扣一环,在加深解题方法的同时,体现对比美。在学直角坐标系时就用数轴作类比来研究点在平面中要用一对有序实数对来表示。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学习的轻松美。
英国著名数学家罗萨(1872-1920)写道:数学,如果正确地看它,不仅拥有真理、而且具有至高的美――。因此只有在教学中不断挖掘数学知识美,并展现给学生,让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身边,身边的数学又是何等的美,才能唤起他们对美的鉴赏,美的追求,使他们在愉悦中遨游在美的知识海洋里。
二、渗透数学情感美
美是一种情感,没有情感的力量的推动是不可能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的。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心灵的体现,它能使我们精神正直、心地纯洁、情感和信念都端正”。
例如:讲负数时,介绍我国古代的“九章算术”,让学生为文明古国而自豪,在学习正五边形画法时,采用民间口诀:“九五顶五九,八五两边分”。同时使学生为古老民族智慧而骄傲。讲黄金分割时,介绍华罗庚“优选法的‘0.618法’”讴歌数学家对事业奉献和美的追求。冷冉指出:从学生的心理过程分析,学习的一个方面是感觉---思维―知识、智慧的过程:另一个方面是感受―情绪、意志、性格的过程,课堂的情调有疑问、有惊讶、有迷茫、有争议有笑声、以愉快为基调。在习题教学时联系实际渗透美育,比如做工资上税、节水、储蓄等方面时,渗透公民爱国、爱民意识,求增长率问题时,介绍我国蒸蒸日上的大好形势,这些道德真善美的实例使他们感动,中学生正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可缩性强。有利于树立学生健康向上的情感,从而培养了学生为国强,民富而自觉学习的强烈意识。21世纪教育着眼人的发展,关注人的情感、态度和人生观,而学习是智力发展的基础,情感是人发展的持久动力,在认知与情感良性互动下,“发展一定大于学习。”给学生带来健康、向上的心灵美。(维科斯基《社会中的思维》)。
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美,给学生带来轻松,愉快的情感美。当代著名数学家乔治.波利亚(美籍匈牙利人)说:“与其给人以死板的知识,不如给人以生动活泼的方法”。而点石成金的策略手段,贵在引导,比如:一元二次方程可以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分式方程可以转化为整式方程。这种转化思想,使问题由繁到简,如可借住直角坐标系中的图像研究函数性质,研究几何图形的数量、位置关系等。
三、数学习题有变式美
一道好数学题,就像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学生做题就是完成一种艺术品的创造。是知识与能力、教与学、接受与创造的接合部。如果能与美育“珠联璧合”则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以2011年大连中考23题为例,如图12,ACB=,CDAB,垂足为D,点E在AC上,BE交CD于点G,EFBE交AB于点F,若AC=mBC,CE=kEA,探索线段EF与EG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说明:如果你反复探索没有解决问题,可以选取(1)或(2)中的条件,选(1)中的条件完成解答满分为7分;选(2)中的条件完成解答满分为5分
(1)m=1(如图13)
(2)m=1,k=1(如图14)
各种图形和要求的证明会让学生的探究欲望得到满足,这种设计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得着,题中有美,美中启智,智中发趣,趣中引新,学生审美创造力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学生主动去创造美的同时又享受了美。
另外在茫茫的题海中教师应有目的地选择、改编、设计习题鼓励创造美,产生了创造美的欲望。如:(1)改编存在性习题,是先让学生产生悬念,然后从问题的切入点着手,既假设成立应取决于什么条件,有了这个条件在经演绎推理,看是否出现矛盾,用这种方法解题,满足了学生好奇心,通过探索终于冲出围城。(2)仔细审题会发现结论美。例如:对于方程kx2+k+1x+1=0 ,k为何值时有两个实根一题,学生很容易从0中求出1/3,这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观察题目带根号部分及两实根含义,进一步补充K≠0, K+10。这两个条件,使学生豁然开朗,得出完美结论,可谓柳暗花明又一村。(3)在几何学习中,教师可采用几何画板直观形象手段,设计一些图形变式题,通过图形运动让学生发现几何图形的动态美。激活了学生探索创新思维,埋藏在头脑中的智慧种子萌发了,达到了以美启智的效果。
四、课外活动创造美
大发明家爱迪生说“美引起了我的想象”,例如教师可以利用课外活动机会让学生用不同形状的方砖铺地板,要求平整、无缝。学生通过动手发现选择地转形状的关键是“相关材料的交角能否拼成一周角”,这样他们就知道了先算多边形各角度数,然后再选地砖形状。此外,还让学生为黑板报设计花边,为花布设计图案,学生在由圆弧与等圆的曲线构成的连续性图案中,发现了美的真谛。黑格尔说:“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当学生看到自己设计完的作品展出并当选为“优秀设计师”时那种喜悦溢于言表,那么可以肯定,正是他们走向实践,主动创新,用数学美的想象,使他成功地有了一个又一个的发明和创造。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时代错过了的东西到了少年时期就无法弥补,到了成年就更无望了,这一规律,涉及孩子的精神各个领域,特别是美育”因此作为教师,注意强化美的意识,挖掘教材的审美潜性,充分运用美的形象,情感、愉悦等特点优化课堂教学。让我们的学生一起感受数学其实也很美。数学美不美,会不会让学生学起来快乐。难道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教师强制学生被动的学,还是让学生愉快的主动学。是我们教师在课程改革教学中思考的问题。我国现代教育家说:“学校所有的课程没有与美无关的”。美西方美学家罗丹说:“在我们的周围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面对思维敏捷,求知欲强的中学生,我们教师必须抓住美的内在音韵和外在表现形式,让学生感知、感受、感动数学的。以下是“探”数学美的尝试,挖掘展示数学知识美。
一、挖掘数学知识美
1.数学知识的真实美,语言的逻辑美
求真、求实是数学的表现形式,二种形式合起来就是真实。数学通过计算、变换、演示推理、论证等方法使问题得到确定。如一个判定一元二次方程有无实根问题可由计算值确定。用数据说话,用事实推理,以真启美,这就是数学的真实美。教学中一道几何题需严格推理论证才得出结论,这事数学的逻辑美。
2.数学符号的抽象美,公式的结构美,概念、定理的简洁美
数学中常常用符号说话,如:一个字母可以表示一个数,用、≌、等表示垂直、全等,三角形等,体现了抽象美。一个公式如完全平方公式, 外形结构简单明了、体现了结构美。一个数学概念、定义概括的简洁、深刻,言简意赅,概念、定理的简洁美。
3.数学比例协调美、图案对称美、知识使用美
如在教学中善于引导学生发现两个三角形相似,源于三边的比例美。黄金分割给人们带来视觉美,源于两线段的协调比值美。千姿百态的图案中,有源于他们是轴对称、中心对称的几何图形,日常生活用具形状都是由数学图形组成,体现了数学知识的应用美。
4.数学知识的对比、类比美。新知识是在旧知识基础上的发展和升华
例如在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解法时,我就采用与一元一次方程对比的方法,通过每一步变化体现知识的发生和迁移过程,知识的形成一环扣一环,在加深解题方法的同时,体现对比美。在学直角坐标系时就用数轴作类比来研究点在平面中要用一对有序实数对来表示。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学习的轻松美。
英国著名数学家罗萨(1872-1920)写道:数学,如果正确地看它,不仅拥有真理、而且具有至高的美――。因此只有在教学中不断挖掘数学知识美,并展现给学生,让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身边,身边的数学又是何等的美,才能唤起他们对美的鉴赏,美的追求,使他们在愉悦中遨游在美的知识海洋里。
二、渗透数学情感美
美是一种情感,没有情感的力量的推动是不可能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的。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心灵的体现,它能使我们精神正直、心地纯洁、情感和信念都端正”。
例如:讲负数时,介绍我国古代的“九章算术”,让学生为文明古国而自豪,在学习正五边形画法时,采用民间口诀:“九五顶五九,八五两边分”。同时使学生为古老民族智慧而骄傲。讲黄金分割时,介绍华罗庚“优选法的‘0.618法’”讴歌数学家对事业奉献和美的追求。冷冉指出:从学生的心理过程分析,学习的一个方面是感觉---思维―知识、智慧的过程:另一个方面是感受―情绪、意志、性格的过程,课堂的情调有疑问、有惊讶、有迷茫、有争议有笑声、以愉快为基调。在习题教学时联系实际渗透美育,比如做工资上税、节水、储蓄等方面时,渗透公民爱国、爱民意识,求增长率问题时,介绍我国蒸蒸日上的大好形势,这些道德真善美的实例使他们感动,中学生正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可缩性强。有利于树立学生健康向上的情感,从而培养了学生为国强,民富而自觉学习的强烈意识。21世纪教育着眼人的发展,关注人的情感、态度和人生观,而学习是智力发展的基础,情感是人发展的持久动力,在认知与情感良性互动下,“发展一定大于学习。”给学生带来健康、向上的心灵美。(维科斯基《社会中的思维》)。
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美,给学生带来轻松,愉快的情感美。当代著名数学家乔治.波利亚(美籍匈牙利人)说:“与其给人以死板的知识,不如给人以生动活泼的方法”。而点石成金的策略手段,贵在引导,比如:一元二次方程可以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分式方程可以转化为整式方程。这种转化思想,使问题由繁到简,如可借住直角坐标系中的图像研究函数性质,研究几何图形的数量、位置关系等。
三、数学习题有变式美
一道好数学题,就像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学生做题就是完成一种艺术品的创造。是知识与能力、教与学、接受与创造的接合部。如果能与美育“珠联璧合”则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以2011年大连中考23题为例,如图12,ACB=,CDAB,垂足为D,点E在AC上,BE交CD于点G,EFBE交AB于点F,若AC=mBC,CE=kEA,探索线段EF与EG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说明:如果你反复探索没有解决问题,可以选取(1)或(2)中的条件,选(1)中的条件完成解答满分为7分;选(2)中的条件完成解答满分为5分
(1)m=1(如图13)
(2)m=1,k=1(如图14)
各种图形和要求的证明会让学生的探究欲望得到满足,这种设计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得着,题中有美,美中启智,智中发趣,趣中引新,学生审美创造力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学生主动去创造美的同时又享受了美。
另外在茫茫的题海中教师应有目的地选择、改编、设计习题鼓励创造美,产生了创造美的欲望。如:(1)改编存在性习题,是先让学生产生悬念,然后从问题的切入点着手,既假设成立应取决于什么条件,有了这个条件在经演绎推理,看是否出现矛盾,用这种方法解题,满足了学生好奇心,通过探索终于冲出围城。(2)仔细审题会发现结论美。例如:对于方程kx2+k+1x+1=0 ,k为何值时有两个实根一题,学生很容易从0中求出1/3,这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观察题目带根号部分及两实根含义,进一步补充K≠0, K+10。这两个条件,使学生豁然开朗,得出完美结论,可谓柳暗花明又一村。(3)在几何学习中,教师可采用几何画板直观形象手段,设计一些图形变式题,通过图形运动让学生发现几何图形的动态美。激活了学生探索创新思维,埋藏在头脑中的智慧种子萌发了,达到了以美启智的效果。
四、课外活动创造美
篇9
关键词:数学学困生 爱心 耐心 及时辅导 实现梦想
DOI:
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1.121
部分数学学困生的学习状况令我深深心痛,他们计算正确率低、学习成绩差、反应慢,很多教师说若把他们教会了,那教师自己也变疯、变傻了。教师、同学眼中一无是处的孩子,在家里也是独一无二、被予以厚望的宝贝,教育再难,也不能忽视了这些孩子。
一、数学学困生产生的原因
(一)教师因素
教师对学困生心有余而力不足。课堂上学困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极少,不自觉地成为大家的陪客,失去了掌握知识的最佳时机;课后,教师精力有限,学困生课堂上未掌握的知识没有及时辅导,问题越积越多,最终只好放弃,听之任之。
(二)学生自身因素
课堂听课效率低,学习方法、习惯不好、自觉性差等非智力因素是学困生产生的最主要因素。
学困生听课效果那么差,主要是因为注意力不能集中,容易分神。可一旦看电视或玩游戏却能目不转睛,这是由于被动注意的相对亢进,主动注意削弱所致。
这些学生课前从不预习,更不用说课后复习了,甚至连家庭作业都完不成,一旦教师对他不抓紧,长期以来,学习成绩就会越来越差,坏习惯也难以改正。课堂上吸收不好,课后又不问,导致学习越来越吃力,逐渐丧失了学习数学的信心。
(三)家庭因素
在农村小学,父母二人中,有的父亲有文化,但是白天干活,晚上要搓麻将,母亲没有文化,也教不来;有的父母在外打工,孩子托付给爷爷、奶奶看管,老人大多数心有余而力不足;还有的家长认为孩子送到学校,读得好不好,是你教师的事。诸多原因,造成这部分孩子回家作业随便应付一下,甚至没做,看电视、玩游戏占用了大量时间,导致第二天上课无精打采的,老想打瞌睡,甚至在发呆、走神。
二、帮学困生播种梦想,实现梦想
教育承载着无数家庭的梦想,教育要帮助每一个孩子,尤其每个学困生播种梦想、实现梦想。一名好教师,不是只要求学生掌握考试的内容,而是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把其中所蕴含的道理讲明白,教给学生生活、学习的好习惯,使之终生受用。
学困生本来就对自己没有信心,想破罐子破摔,因此更需要我们教师给他们更多的爱心、耐心,真正从心里接纳他们,关心、帮助他们,俗话说:天生我才必有用,相信他们也有梦想,相信他们的梦想也能成真。
三、为学困生梦想成真而努力
(一)倾注爱心,因材施教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学习中获得成功,是学生精神力量的唯一源泉,它能产生克服困难的动力,激发学习愿望。”学生成功的喜悦来自两方面:一是教师对学生的赞赏,二是学生学到知识后内心产生的喜悦。
细心观察,充分挖掘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进行表扬。课堂上,表扬时给他们一个赞许的眼神或一句激励的话语;该提醒时轻轻地拍一下他们的肩膀或后脑勺;回答问题或板演习题时给他们一次耐心地等待,让他们从心底深处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及真切的期望。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对他们的课堂作业及练习册,面对面、手把手地辅导,一次不会,两次甚至三次,放学后学生不允许留,我就利用午休时间坐到教室里进行面批,或利用周末时间到他们家进行辅导。
记得一位名叫曾旭的男孩,学习成绩特差,听说从一年级开始教师就对他不闻不问了,随后通过家访我才得知:其父母眼中早已认定他“笨”,不会读书,所以对他的学习状况也不着急,自己晚上都是出去玩,不管孩子怎么读。我劝其父母平时多少花点时间教儿子学习,其父亲说也教了几次,由于儿子还是不开窍,就失去耐心了;而母亲因没什么文化,只能干着急,所以孩子成现在这样子了。后来发现他爱画画,就把黑板报的花边、插图的任务交给他,还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他。他性格外向,喜欢跳绳、跑步,常和同学们开心地玩着,虽说读书不怎么样,但字写得工整,这些给我留下好印象,他不是“笨”,是缺少自信心。我告诉他学习、做作业也跟跳绳一样,一点也不难,只要你付出努力。我一有时间就教他一些基本的计算题,对他欠缺的知识一点一点地进行补缺补漏,尽管他取得的进步不是很明显,但我从他身上能看到他的快乐和自信,这就可以了,我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
(二)家长正确的教育方法至关重要
家长是和孩子接触时间最早、最长的关键人物。有时家长无意中所犯的小错误,日积月累,会慢慢形成一个严重困扰孩子的大问题,给孩子带来痛苦。不是家长爱心不够,只是他们不知道有些做法不对。
曾有家长气愤地对我说:这孩子怎么那么笨呢,一个词语为什么写那么多遍还记不住。我告诉他,你让他写十几遍还是记不住,这和他笨不笨没关系,而是和他的情绪有关,厌恶感会把所有的记忆通道都堵死。从表面上看是孩子不用心,但孩子用不用心,不是凭空来的,“用心”就像“用力”一样,也需要一些生长基础,也要有一个成长的积淀过程。想想,一个人怎么可能既讨厌一个东西,又去对它“用心”呢?
所以说,家长不要太心急,不要给孩子施加太大的压力,对孩子一定要有耐心,允许他有些东西暂时学不会,允许他在作业中有错误。一个词写过了还错没必要一直让他重复抄写,那只会让他更反感,可以告诉孩子不会的再认真地写一遍,慢慢来。然后 从他的表现和作业中找到可以表扬的东西,给予肯定,比如夸他上课能举手发言、字写得工整,让孩子不时地从学习中体验到一种愉快的情绪,逐步培养他对学习的好感和自信。
(三)安排学生助理,发挥优生的优势
教师的时间毕竟有限,不可能把学困生照顾得那么全面,因此有必要安排几个优生作为教师的助手。学生助理得由班上学习好且爱帮助人的学生担任,安排聊得来的学生助理与学困生组合,帮助、辅导并解答学困生提出的一些问题;课堂上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发挥学生助理的作用,先让学困生在小组内大胆发言,给予他们更多表现的机会;对于学困生的家庭作业,学生助理起督促、检查的作用。这样一来,不仅学生助理表现得更好,而且学困生乐于接受,进步也比较大。
数学学困生成为不学困生,还需要我们教师心中装着他们,有决心、有信心、持之以恒地进行反复教育,并且越早抓越好,最好从一年级开始抓起。教师应该经常和家长沟通、交流,那么他们离梦想成真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参考文献:
[1]宇飞.千万别管孩子[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篇10
论文摘要:通过在快乐中学习、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努力培养学生自信心,实施“绿色批评”等措施,有效预防和纠正中学生的逆反心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中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阶段,更是成长的重要阶段。学生从小学升到中学后,学习科目增多,学习时间延长,接触社会面扩大,自身生长发育加快,会感到有许多不适应,从而产生种种困惑,极易出现青春期逆反心理并有一些反常表现。怎样预防和纠正中学生的逆反心理,引导他们热爱学习、热爱生活,为今后健康成长打下良好基础?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在教学中引进先进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方法,从培养好的班风和学生健全的人格人手,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快乐、欣赏、赞美”式教学,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1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快乐
中学的数学课与小学的数学课比,课程难度加大,思维模式改变,必须做大量的巩固练习,学习相对枯燥无趣,而此时的学生活泼好动,争强好胜,有一定的求知、求新欲。针对这个特点,作为担任主课教学的班主任,应在初一、初二起始年级学生还未表现出明显的逆反心理时,就尽量用快乐调整整个班级的情绪,创造机会让学生们表现自我、欣赏自我,在掌声和喝彩声中激起他们的成就感,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可以把数学课设计成“挑战擂台赛”,将黑板分成二到四块不等的面积,用彩色粉笔画出漂亮的花边作界线,根据学生人数或性别相应地分成二至四个小组,在相同的时间里,各组派出一名代表(不能重复)在黑板上做题,本组其他人相互讨论、相互帮助,还可以给本组的代表找错,上讲台去帮他纠正。如果代表做对一题就会给本组赢得一朵彩笔画的鲜花或一个笑脸,结束时奖品最多的为胜方,败方在下课前一至二分钟上台为胜方表演节目。这种做法让学生们在欢声笑语中下课,使他们品尝到了学习的快乐,在既紧张又活跃中渡过45分钟,在不知不觉中达到互相帮助、主动学习、积极探索的目的。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激发并保护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们感受到学习是一种其他活动不能代替的高层次的享受,从而为整个班级的学生都对学习有正确的认识和积极的态度,并拥有健康的心理和性格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创建教室愉悦环境,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
教室不仅是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场所,而且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主阵地。教室环境作为班级文化中的物质组成部分,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有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因此,在班级管理中,要特别注意引领学生们共同创建优美的愉悦环境,营造优良的班级文化。
要始终坚持带领全体学生按时值日,认真打扫室内外卫生,培养他们良好的卫生习惯,让学生在整洁美观优雅的环境中度过每一天。其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班委带领能写会画的同学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布置教室。可以每学期贴出同学们自己总结的班训,如“我们是一家人”、“环境美人更美”、“比学赶帮超”、“健康团结拼搏”等等。开辟“青春风采”专栏,贴上放大的班集体照片,并在下边贴上每个人设计的图文并茂的挑战宣言。再次,注重办好黑板报,利用宣传主阵地培育学生的良好风气。除定期出版学校规定的内容外,还可以让学生们把整个板面设计成一幅幅大型的积极向上而又优美的风景画。在和同学们一起欣赏的同时,不失时机地给他们加上旁白:当画面是郁郁葱葱的一棵大树时,预示着同学们朝气蓬勃充满活力;当画面是秋天火红的枫叶时,预示着这学期同学们努力学习会有一个好收获;当画面是临摹的徐悲鸿大师的八骏图时,预示着班里每一位同学在学习上奋勇拼搏努力争先,等等。只要班主任理解和鼓励,加上同学们欣赏的愉悦,班委和美术骨干们就会干得更带劲。
3多一些“甜言蜜语”,努力培养学生自信心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研究发现:人类本性中最深刻的渴求是受到赞美,人们大都愿意和赏识自己的人在一起,那样会心情愉快、信心倍增。他会喜欢给他赞赏的人,喜欢被赞的那件事,那门学科。正因如此,处在初三、初四年级阶段青春期发育最迅速的中学生,对他人给予自己的评价就更为敏感。鉴于此,教师应不吝好言,经常利用各种机会,用真诚的赞美增强学生们的自信心,鼓励学生们追求真、善、美。
经常在课间和学生们交流,在肯定他们的每一点成绩的同时,更注重引导他们认识到充满健康活力、富有丰富知识才是最大的美、更长久的美。在批改作业时,不仅批对错,还要经常写上鼓励的评语,如“你这段时间表现很好,如继续努力会更加优秀”、“你很聪明,再刻苦些,明天会更好”、“喜欢你刻苦钻研,你是老师的骄傲”等等,让一份信任和一份亲切感动学生,促使学生默默自醒自强。更为重要的是,要注意真诚对待和帮助个别自卑感强、行为徽散、学习效率低的学生,因为这些学生一时不能正视现实,不愿与同学沟通,不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对学习失去信心和兴趣,自尊心又极其敏感,是极易出现逆反心理的一个群体。面对这样的学生,教师不应正面与他们发生冲突,而是要想办法从小处着手,多给他们以关注的目光和微笑,找机会和他们促膝谈心,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倾听他们的心声,因时而宜、因人施教,从一点一滴中挖掘他们的渴望,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学习的兴趣。初四年级时,某班分来一个被称为“拧拧头”的学生。在此之前,班主任老师已耳闻目睹这个学生的行为:学习差、行为习惯差,而且极不愿意听老师的批评。他到该班之后习惯依旧,没有要改变的表现。班主任老师没有急于批评他,而是留意观察。有一次他迟交了作业,却拿了作业本兴高采烈地走进办公室来交,因为他毕竟是完成了,班主任老师及时说了一句:“当你笑时真是阳光灿烂,很漂亮噢!”他不好意思的同时有点惊讶,没想到新班主任会说这样的话,因为他以为自己是个后进生,根本没有人在乎他、注意他,心里有所感动。此后,班主任老师不失时机地创造机会不断找他谈心,经常在学习、生活的细微之处关心和照顾他。终于有一天他突然对班主任老师说:“老师,我很后悔没有好好学习,现在想学又学不会了。”班主任老师心头一热,多日的努力没有白费,终于从这个一直自暴自弃的学生嘴里听到了悔过之言,就马上回答:“一点也不晚,我们可以一切从头开始!”他认真地点了点头。从此逐渐改正了原来的不良习惯,能听进老师的批评了,上课也认真听讲了,脸上开始挂着快乐而自信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