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自己的路范文

时间:2023-03-25 21:32: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走自己的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换上崭新的衣服,

背上成熟的挎包,

迈着矫健的步伐,

焕然一新,走进新的校园生活。

期待已久,却也希望它的到来延迟,

心中的感觉,

不知是兴奋,还是忧愁。

只知道该来的总要来。

对着校园宣言,

当我成功,我会回来。

却不知,将来还得付出多少艰辛。

望着光辉的未来,

与朋友恋恋不舍的松开紧握着的手,

虽然没有说什么,

却已了解对方的祝福语,

毕竟友谊是用心来感觉。

自己的路需要自己来走,

只是不知道没有同伴的日子会不会孤单。

踏进憧憬已久的初中,

想到即将来临的自由生活,

心中泛起一丝喜意,

全然不知独立生活的痛楚,

真是傻得可爱。

总之,我要坚强地走完我的路,

篇2

要改变命运,首先改变自己。

成功与不成功之间有时距离很短

不要无事讨烦恼,不作无谓的希求,不作无端的伤感,而是要奋勉自强,保持自己的个性。

我们最大的悲哀,是迷茫地走在路上,看不到前面的希望;我们最坏的习惯,是苟安于当下生活,不知道明天的方向。

朋友们,在你最悲观最失望的时候,那正是你必须鼓起坚强的信心的时候,你要深信:天下没有白费的努力,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必不唐捐。

篇3

22岁的中南大学本科生刘路,因成功攻克国际数学难题西塔潘猜想,被学校破格聘为正教授级研究员,同时获得了100万元现金奖励,提前本科毕业并硕博连读。有人质疑,刘路仅凭解决一道题就被聘为国内著名高校的教授,缺乏十年乃至数十年的知识积累,让许多在学术道路上辛勤耕耘多年的准教授们情何以堪?中南大学校长张尧学院士响亮地回答:“大学应该是让年轻人梦想飞翔的舞台,而不是懒人的温床。”诚哉斯言!不惟资历和学历,而把知识贡献作为评聘学术职称的重要标准,反映了大学在价值取向上的理性觉醒。如果中国平均十个教授出一个刘路,中国绝不至于“论文数量世界第一,引用率排百名开外”。

也有人担忧,学校如此优待刘路,是缺乏远见的捧杀行为,很可能使刘路同学沦落至方仲永“泯然众矣”的悲剧。的确,二十出头的毛头小伙一夜之间成了百万富翁,这得多大毅力才能抵抗吃喝玩乐的诱惑?媒体用“稳重淡定、内敛羞涩、才华横溢”来形容刘路,无非是让读者放心:刘路个性老成持重,不会为区区一百万而放弃在科研道路上勇攀高峰的斗志。坦言“压力山大”的最年轻教授刘路,想必最纠结的莫过于“敢问路在何方”。人们的担忧蕴含着爱才、惜才乃至对刘路做出更大成绩的美好愿望,但恰恰是这种愿望,很可能会阻断无数刘路们的成才之路。

学校不拘一格用人才与社会公众担忧之间的鲜明对比,反映了人们对人在教育中位置的认知偏差:教育的目的是实现人的个人价值,还是实现人的社会价值?按照关于人的学说,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个人价值是社会价值的前提,社会价值是个人价值的目标,两者原本可以在“人的全面发展”条件下得以相互促进、共臻美境,但是人的生命有限性使得学校教育无法将人的全部潜能都充分的、自由的发展起来,现实教育总是有限的、不美的、充满矛盾的,憧憬中的教育是完满的、纯真的、无矛盾的。反思我国的教育实践,长期以来过度强调了人的社会价值,遮蔽了人的个人价值诉求,导致教育实践走向“异人化”的歧途。我们教科书从来不缺乏报国安邦、解放人类、造福地球般的灌输说教,缺的是对学生生命成长的关注、生活技能的关心、生存智慧的关切。

人是一切价值的起点和载体。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的价值首先在于人的主观需要,脱离人的存在空谈社会价值,不仅会南辕北辙甚至会适得其反。无论是原始人为维护种族繁衍而进行的捕猎、耕织、氏族礼仪等朴素的原始教育,还是现代社会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教育,教育承担着“人类再生产”的重担。教育的本质是关注个体生命成长,根据每个人的特点提供适合的教育,为个性舒展创造适宜土壤。在具体教育实践活动中,种种教育问题的产生,恰恰源于对人的忽视、对个人价值的无视和蔑视。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忽略了人作为主体的存在,附加了太多社会价值期盼,让人才成长不堪其重,窒息了人才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早在1986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就提出教育四大目标,即: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朴素而简单的理念,值得我们认真审视教育目的和理念。

刘路表现出超出常人的禀赋,无论是作为研究者的教授,还是作为硕博研究生的学生,刘路首先是作为人参与到教育实践活动。从这个角度来看,何必苛求刘路在学术生涯中创造新的成绩?如果年轻的刘路教授日后能走出一条不同凡响的“牛人之路”,我们固然为之高兴。如果刘路表现平平,也犯不着捶胸顿足遗憾悲叹。他已经用铁板钉钉的事实证明自己无愧于教授的称号,至于后面的路怎么走,且让刘路走自己的路。

篇4

利用空闲时间看美国电视剧《成长的烦恼》是我最喜欢做的事情之一,我很喜欢这个节目,因为对我们青少年来说,这是我所看到的一部最滑稽的电视剧,除了发自内心的笑声以外,它还给我带来了一些关于生活的深层思考。

昨天晚上播出的那集讲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卡德,一个15岁的女学生,经常被她顽皮的哥哥麦克取笑,他总是说她是个丑女孩,一个女孩怎么能忍受这么残忍的事情?因此她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去做美容手术!一天,在麦克的陪同下,卡德去医院做手术,在这紧要关头,她的父母冲进等候室试图劝阻她别做蠢事,但令他们奇怪的是,她自己已经改变了主意,为什么?因为刚才麦克告诉她,她看上去很漂亮,他以前说她丑是同她开玩笑!

我的天!看看吧,一个人的言语会对他人的行为造成多么大的影响!毋庸置疑,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美和爱心的世界,每个人都希望受到他人的赏识,但我们应该知道,关于美和道德的标准,没个人观点不同,也就是说,想取悦每一个人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必要的。因此,在别人眼中是好是坏并不重要,根本不值得我们立刻改变先前的决心!只有保持自信,我们才能增强勇气,无论何时何地,自信会赋予我们一切困难的足够的勇气。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时容易被动地受别人话语的影响,这十分正常,但我不能理解的是,为什么有些人总是按照别人的观点塑造自己的形象,在做任何事情之前,他们首先考虑别人会怎么说,为什么不能活得轻松一点?

自然而且坦率地做事,不要强装喜欢地去做那些取悦别人的事情,你肯定会赢得你所渴望的生活!因此,我一直很信奉这样一句话,“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篇5

2009年10月15日,中国联合工程公司总建筑师、中国工程院院士程泰宁先生造访湖南大学,在柳肃教授陪同下参观完岳麓书院之后,程先生在湖南大学建筑学院报告厅为到场的数百名师生做了题为“面向未来,走自己的路――跨文化发展与中国现代建筑的创新”的学术报告。

中西文化比较

程先生首先对中西文化进行了比较,谈了自己对中国建筑现状的文化思考,表达了自己对大量质量不高的西方建筑仿制品充斥大江南北这种千城一面现状的深深忧虑,指出了自己对所谓的“中国元素”、“中国特色”、“中国气派”这些流行说法的质疑。

程院士认为:文化自觉是中国建筑师走出“迷失”,实现创新的前提。没有一成不变的“强势文化”和“普世文化”,对中西文化的比较需要开放包容的心态,也需要冷静深邃的思考。他指出,中国建筑师必须具有文化观与历史观,应该通过跨文化发展的途径,追求本土化和多元化的发展方向。建构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建筑文化是中国年轻一代建筑师的努力方向。

如何解读西方现代建筑

程院士认为应该从建筑本体出发解读西方现代建筑,要向西方多元化的建筑流派学习,不仅仅要学习他们在形式上的创新精神,更需要学习西方重视理性分析的传统,这对于我们建构有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体系至关重要。他批评了“唯形式论”和“形式一元论”两种当代西方艺术主流,告诫在座的师生不能一昧的食洋不化,要增强自己的分辨力。

如何解读中国传统建筑

第一:是建筑室内外空间的匀质性。中国传统建筑是以整体的匀质空间来展现其建筑表现力,这与西方建筑理念是完全不同的。

第二:特别关注与自然的融合。受“师法自然”与“天人合一”等理念的影响,建筑自然化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特色之一。

第三,空间形态的随机性。和西方古典园林几何化构图不同,中国传统建筑形态随机多变,自然生成,与西方建筑有明显的差别。

对“传统”与“现代”的理解

在现代创作中如何借鉴传统,是自从现代主义建筑产生以后近百年来一代代中国建筑师心头挥之不去的困扰。程泰宁院士则对“传统”与“现代”有着自己独特深刻的理解:

第一:现代与传统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时空概念和文化概念,传统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延续,但当它与现代社会发展相契合时,传统文化其实已升华为一种新的文化。

第二:脱离了现代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特别是现代人的文化理想和审美取向,笼统的讲传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第三: 传统≠中国,现代≠西方。未来,他认为:中国年轻一代建筑师所追求的应该是在跨文化对话的基础上,探索“现代”和“中国”的契合,唯此才能在创作中有所突破和创新。

第四:可以从形,意,理三个层次进行探索,以“抽象继承”的认知模式来吸收和借鉴传统,这样可能会有更广阔的建筑创作空间。

介绍完自己对中西传统建筑文化的深厚理解之后,程先生以环境、空间、意境、形式、功能、技术、可持续发展等四组内容介绍了自己近年来的多项代表作品,比如浙江美术馆,宁波高教园区图书信息中心,四川建川博物馆(俘虏馆),绍兴鲁迅纪念馆,杭州铁路新客站,中国海盐博物馆,龙泉青瓷博物馆等等,结合具体项目案例阐述了自己“天人合一”的建筑观,“理象合一”的方法论及“情境合一”的审美方式。

篇6

浙江省富阳市职业高级中学财会教师,从事班主任工作10年。

教学箴言:

哪怕事情再糟糕,也要看到事件中的积极面。

职业院校的学生大多是学困、行困的“双困生”。作为这群孩子的班主任,我时常提醒自己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要求,尽量去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帮助他们树立起自信心和成就感,因为我始终相信:自信能够促使学生做得更好!

我曾经带过一届男女生比例相差很大的班级。由于这个班级女生居多,所以每到校运会报名的时候,男生都得“全体总动员”,而800米跑和3000米跑这样的项目总是乏人问津。总不能不战而败吧,我就把游说男生去参加长跑比赛的任务交给了体育委员。

“老师,就还剩小池(化名)没有报任何项目了,我看没人愿意报800米这个项目,就把他的名字填上去了。”体育委员告诉我,他径自在800米这个项目上填上了小池的名字。

尽管体育委员的做法多少有点“强人所难”,但我还是没有想到小池这个高个子男生会跑来办公室哭得稀里哗啦。“当着那么多人的面跑步很难为情!”当小池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我才知道原来他并不是跑不动,而是有点自卑,不敢在公众场合表现自己。

“如果你不跑的话,我们这个项目还能叫谁上呢?你看跑步没你厉害的张宏(化名)都报了3000米呢!”我看到他脸上闪过一丝讶异,就继续鼓励他:“如果你只是担心同班同学笑话你的话,那大可不必,大家都知道你的实力,知道你尽全力去拼,只会佩服你;如果你担心其他班级的同学笑话你,那更是多余,谁又认识谁呢?!”接着,我进一步引导小池克服自卑心理,试着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终于劝得他点头。但是小池也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如果我跑了最后一名,老师你不要在班上批评我。”

篇7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我是84级计算机系的学生,一转眼我们毕业已经20年,这些天我们84级校友20年聚会,同时正好是我们北大110周年校庆,计算机系30周年系庆,非常高兴。

我刚到北大的时候是十六岁。我第一天来就把行李落在北京车站了;我花了一个学期才学会早上打饭不把衣服弄脏。可以说,从当时一个不懂事的小孩子走到今天是一条非常漫长的路。我刚才漫步校园,看到我们原来住的39楼已经不在了,学一食堂还在,洗衣房还在,洗澡间还在,感觉当年学生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如今都历历在目。

回想自己离开北大到美国去读书,在学术界做了一些工作,再回头来看,感触颇多。我昨天跟同学进行职业规划座谈的时候说到,在我们当学生的时候别人对我们北大的学生有一个评价,叫“眼高手低”。走到今天,我总是觉得这个评价有一定正确的地方,特别是跟别的学校比。比如隔壁的清华,他们的同学就是脚踏实地。但是成功的标志是不一样的,特别是每个学校的特点不一样,我们不能强求一致的体系结构,所以北大要有自己的特点。

“眼高手低”,我记得一位老校友说过,缺点就在于“手低”而不在于“眼高”。我们应该发挥自己的优势,优势就是“眼高”。那么我跟大家说一下我对“眼高”的一些理解。

“眼高”是成功的一个必要条件,当然不是充分条件。什么叫“眼高”呢?我想第一件事就是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和判断能力,不要人云亦云,不要赶大流。当年计算机系是一个新系,创建时老师们都是从数学系、无线电系等各个系过来的。当时最成熟的是数学系和技术物理系,但是他们的老师都非常年轻,比我们现在还年轻,他们选择了一个新兴的行业,创建了我们中国的计算机事业。

生活中面临很多选择,包括事业的选择。比如我们的系友刘建国,他当时留校当老师,做的非常成功,后来去了百度。我的印象中他的这个决定在当时有很多争议,但他在百度辛勤地工作了七年,经历了很多辛酸苦辣,最终取得了成功。这也是因为他当时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而不是随大流,人云亦云。我的个人经验也一样,我在美国博士毕业是93年,93年刚好是互联网要起飞的一年,当时Mosaic浏览器正好出来,那时的我还在加州Berkeley读书。我的一个同学说:“你一定要留在加州,留在工业界。因为互联网就是要在硅谷腾飞,就像当年的文艺复兴在佛罗伦萨一样。你要想创造一番事业,时间上和地点上,就是应该在硅谷。”他说的非常有道理,因为非常多的同事,非常多的创业者都在那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我当时愿意做一些科研的工作,于是最后我到了闭塞的匹兹堡,在卡内基・梅隆大学做学术。这与刘建国同学正好走了一个反向的路,我现在回头看起来,也没有任何的后悔。我觉得其他同学都做的非常优秀,尤其那些在硅谷的同学,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而我自己也做的很高兴。所以“眼高”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有自己独立的想法。

关于“眼高”的另一件事情,就是要有高品位。成功有多种多样的,而我们同学就是要有高品位的成功。什么叫高品位?高品位包括生活,包括事业,包括学术,就是说做事要做得漂亮。我很佩服Steve Jobs,他做的苹果机非常漂亮,从产品上、商业模式上、甚至做人都做得非常潇洒,这就是有品位。我们北大是一个人文的综合性大学,我希望我们北大的同学做人做事要有品位。这是我们的“眼高”。

还有一点关于我们“眼高”的就是,做人要有自信心。我在跟同学座谈的时候有很多同学都很关心非常实际的事情,比如怎么找工作、我下一个行业是不是最前沿的行业、我对自己的职业怎么规划等,我觉得这些事情都非常切实,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我们84级的同学这个暑假在张铭老师的组织下,开展了一个“职业规划与领导力发展”的暑期课来跟同学探讨这些问题。我想说的是另一方面。我问过我的同学们:“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想过这些很具体的问题吗?”其实当时谁都没有想过。那个时侯就觉得,自己只要把事情做好,总会有出路的;只要做自己高兴的事,总会有出路的。世界是年轻人的世界,计算机更是年轻人的天下。我们作为北大的同学,北大是全中国精英集中的地方,我们想问题除了要在吃饱饭、要把自己的工作找好以外,还应该想的更高一点。我们应该想,中国的计算机要往哪个方向发展?我能做些什么事情?中国的计算机工业要向哪个方向发展?我要做些什么事情?中国要在21世纪腾飞,科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支撑部分,我个人在这其中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能有什么地位?这些事情说成很高尚的口号,是科学要腾飞,但实际最后都要落实到每一个人的头上。我们北大的同学应该想到这些,应该尽自己的一份力。

要建立对自己的信心首先要有非常宽松的环境。这一点上我们北大做的非常好,我自己也深有感触。我在大学毕业做设计的时候是跟董士海老师做的。我们当时条件很差,连机器都没有。董士海老师让我到他的实验室去,晚上就可以上机;我要查资料没有图书证,董老师就帮我借了图书证,我的印象非常深刻,我们系里只有两个到中关村图书馆的图书证,要到北京市图书馆,全校才有两个图书证。董士海老师非常支持我,帮我争取到了一个北京市图书馆的图书证。我当时自己做了一些题目,现在看来非常幼稚,不过当时自我感觉做得非常之好,老师对我非常爱护,非常支持。现在想来这些对我未来的事业发展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因为在年轻时候做的事情总是会非常幼稚,但是你需要老师的帮助和支持。

就中美文化比较来讲,我经常回来看一些学生,希望他们到美国最高学府去继续读研究生深造。当时我就提到,美国的研究院,包括我们学校,包括MIT、Stanford、Berkeley,他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他们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是把学生当成科研的先锋。学生进到学校里的时候,四年级刚毕业,是个本科生,是个20多岁的毛头小伙子,什么都不懂,而五年以后,这个人就要成为学术的前沿,就要作学术带头人。我毕业的时候是25岁,我到卡内基大学去当助理教授,就带博士生,从头做起。当时我身边有很多有名的教授,还有获图灵奖的教授,我跟他们是平等的。资深教授对我们都非常爱护,使我们敢于做出我们自己的贡献。我们北大也有这样优良的传统,就是培养年轻人,培养他的自信。我希望这个优良传统能一直保持下去。

其实不光是个人的发展,企业的发展也是这样。我们鼓励年轻人一定要有敢于挑战权威、敢于挑战那些独霸一方的霸主的志向。比如微软,当年比尔・盖茨为了挑战IBM创建了微软。微软在2000年如日中天,两个从斯坦福来的学生创立了Google,Google要挑战微软。短短的七八年,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真是此一时、彼一时。

我们中国虽然在发展过程中处于一个暂时落后的地位,但是一定要有信心和勇气,不要被别人的成功吓倒,不要被别人的光环闪花了自己的眼睛。一定要有自信,相信自己能做出贡献,做出颠覆性的贡献。

最后我再说几句话,回国以后跟好多同学交流,我还有一个感受。昨天我们几个同学谈到什么是成功,张铭老师列出了我们这一届同学在国内做的各种各样职位。有个同学就问到:“你们的同学很多都是做高级管理人员,是不是这个就是成功的唯一标志呢?”其实我感觉成功是多方面的,我们对成功应该有一个广义的认识。创业成功当然非常重要,在公司里面做高管也是非常成功,但是还有其他的成功。比如我们的老师在学校里辛勤地做科研、培育人才,这是一种成功;我的同事,Edmund M.Clarke,今年刚刚获得图灵奖,他的工作是做Model Checking,二十年如一日,但他的工作不仅在理论上有非常重要的突破,而且实际上Intel每一个芯片的验证都是通过他的技术来验证的。芯片越来越复杂,没有这种关键的技术,芯片不可能做到这么复杂。所以学术界的成功也是成功。

我还想到Google,Google是一家非常成功的公司,Google里面大量的科技人员在公司里有崇高的地位。Google做得最好的不光是它的引擎算法,也包括它的机器平台,这是Google的核心竞争力。Google的技术人员包括原来贝尔实验室做Unix做了20多年程序的成员;包括CMU的Howard Gobioff,一个年轻的学生,是Google文件系统GFS的主要设计者之一。这些人在Google里是众人皆知的英雄,他们到今天为止还在继续写程序,技术人才也是一种成功。比如Sun的鼻祖Bill Joy,毕业于Berkeley,他自己写的Unix的File System,然后又在Sun里面继续做技术主管;我的CMU校友James Gosling,发明了JAVA。我们北京大学计算机系是一个技术方面的系,我们当然要出管理人才,当然要出其他方面的人才,但是最重要的是要出技术人才。我希望我们的同学能够想到行行出状元,技术做得越来越深,也会有非常光明的前途。

还有一件事情大家非常关心的就是做怎样的职业取向未来会有最大的回报。我觉得现在同学想的非常周到,这个问题也值得想。但是我感觉,自己的精力有限,你可以花50%的时间去优化自己的职业发展,其实也许你的特长就是把一件事情做好。现在社会的回报结构是越来越合理,你只要把一件事情做好,自己创造出价值,社会一定会有合理的回报。我记得我刚到卡耐基・梅隆大学的时候,因为美国有大学的终身教授制,我就问我们的系主任,我们获终身教授需要什么样的条件?他说:“努力做你的事,只要做的高兴,只要做的好,几年以后自然会获得终身教授,没有什么固定的标准。”我就记住了这件事,到现在为止我也不知道我们学校要评终身教授是什么样的标准。

再次感谢北京大学给我这么好的机会。现在回想起来,这四年是我记忆最深的四年,也是塑造了我的四年。谢谢北京大学,谢谢各位老师!

篇8

一年一度的“CCTV中国年度品牌”榜,俨然已不单是中国品牌界最高盛典,更是一种契合“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时展脉搏的国家行为。通过这样一个平台让中国优秀品牌站在台上、走向世界。每年各大国际研究机构的品牌榜单上,中国企业和品牌的数量在不断的增长。海尔、联想等品牌已经能在国际市场上分得一杯羹。但是很遗憾的是,“海尔”在中国化妆品行业中还没有现身。此次京润珍珠成功入选“CCTV年度品牌榜单”,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日化行业的希望和曙光。当我们带着中国日化行业为什么没有出现“海尔”的疑问积极寻求本土化妆品破局点而无所适从的时候,京润珍珠的成长历程也许可以给我们带来启发和灵感。

走出自己的路――品牌差异化

中国化妆品市场不仅对外资开放时间早而且开放程度高,这样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今天中国化妆品市场上“洋”品牌与本土品牌不对等的市场格局;对内,有业内人士谈到中国化妆品市场时曾这样总结其特点:“门槛低、市场大、前景好、渠道多、过度竞争等”,很准确也很激愤。这样的市场也使中国本土化妆品市场变得混乱丛生。虽然中国化妆品市场竞争激烈,但依然有市场、有利润,所以依然激烈。面对这样的市场环境品牌差异化战略无疑是化妆品企业突围本土化妆品市场的硝烟弥漫,做到“悠然见南山”的不二法门。

京润就是珍珠,“当京润聚焦珍珠产业,一切都光明起来。”从成立之初,京润珍珠就决定在实业开发的道路上,专注中国珍珠产业的发展与拓新。16年来,京润珍珠通过企业资源的不断整合和升位,京润珍珠的独特性和差异性不断凸显。打造出一条以珍珠为核心,集珍珠的养殖、研发、生产、销售以及珍珠文化的展示于一体的完善产业链,一为三,三为一的产业特色使京润企业成为独一无二的企业。在珍珠产品的研发设计上,京润珍珠敢为人先,开创了许多领先于世界同行业水平的专利技术,开发出珍珠美容保健品、珍珠化妆品十大系列200多种产品,并且仍在不断地推陈出新。上乘的产品质量,独特的珍珠产品,完整的产品结构,调内养外的美容理念,深厚的文化沉淀,都在越来越多地彰显着:珍珠就是京润!

京润珍珠董事长周树立先生曾为本刊撰文,并在文中提到当下中国消费品市场尤其是化妆品市场“汉风劲吹”的现象,提出“面对强势的洋品牌控制的市场,中国企业也只能在汉方本草这种中国独有的文化背景下去寻找自己的独特性与差异性了。”京润珍珠在珍珠化妆品发展道路上走过了十年,并且很好地坚持着自己的差异性和独特性。在当下这样一个有利环境中我们希冀京润珍珠等优秀企业可以为中国日化行业的崛起撑起脊梁。

走好自己的路――技术创新

纵观国际知名日化品牌和企业,无疑不在科技研发上长期投入和专心经营,科技研发是产品质量的重要保证之一,也是产品之所以优异,品牌之所以长青的核心所在。

2007年,“京润珍珠”位于海南三亚的“京润珍珠”研究院开始立项,2008年,“京润珍珠”位于海南海口的“京润珍珠”科技园开始立项。据了解,这两个项目目前都已进入收官阶段,这表明“京润珍珠”将在原有的科研水平上进一步深化珍珠产业的科技水平,全面系统的提升珍珠产业的科技水准。在国内化妆品研发上投入太少,甚至有许多企业根本没有投入的现状下,“京润珍珠”这无疑又走在同行业的前面,而这也为“京润珍珠”品牌化发展之路打下了又一个坚实的基础。

对于走品牌化发展、希望做百年品牌的“京润珍珠”来说,产品的品质尤为重要。京润珍珠经过长期的研发投入,从珍珠活性物的天然性、纯度、浓缩度、功能性和稳定性等几个方面入手,目前成功开发出多个系列高品质产品,如追求天然珍珠护肤的“珍珠天然盈润”系列产品;以珍珠生态活体专利技术为核心的“珍珠活体靓采”系列产品;以珍珠活肽专利技术为核心的“珍珠多肽赋颜”系列产品;以珍珠纳米技术为核心开发的系列美容保健产品等。通过高新技术的应用,京润珍珠的产品特点、产品功效、产品品质得到了最大化的体现和保证。此外,为了进一步保证出品的质量,“京润珍珠”导入ISO9001质量检测系统,严格对产品质量把关。目前“京润珍珠”化妆品在市场上的投诉率和过敏率远远低于行业水平。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中国化妆品行业已经有了三十年的高速发展,消费者已经知道如何辨别化妆品质量的好坏,并且知道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品牌和产品。如果化妆品企业还是舍不得在研发上的投入,而只是被当做一个简单的概念进行炒作,已经行不通了。另外,无论是“中草药”汉方还是“珍珠养颜术”都是中国的国粹,在研发和应用领域,中国企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技术创新只要能得到足够的重视,本土品牌就能在竞争中有所作为。

保护好自己走过的路――专利保护及门槛设定

在中国尤其是中国日化行业,做创造是极其困难的,它意味着几倍甚至几十倍的成本投入。但反过来,这也成为后进企业的进入门槛。在这一点上,京润珍珠的做法,无疑是具有前瞻性的。京润珍珠在化妆品、保健品开发过程中,通过长期的研究工作,目前成功申请十多项国家发明专利,获得国家卫生部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12个批文,成为珍珠药用应用领域拥有知识产权最多的企业之一。这不仅是京润珍珠长期从事化妆品技术研发成果的体现,同时有效地阻挡了后进者在竞争与追赶。另外我们还了解到针对对后来者的追赶京润珍珠设置了第二道门槛:产业链。京润珍珠目前是中国最大的珍珠饰品销售商,先后在海南建了珍珠文化馆、博物馆,通过养殖、生产、科研、销售与文化展示的一体结合,把文化和产品紧密衔接在一起,不仅树立了自己的品牌及地位,而且也为后来者树立起一道高高的难以逾越的门槛。

从京润珍珠十六年的成长历程上,我们看到一个民族日化品牌的成长与艰辛,同时也看到了机会与希望。借助这个发展轨迹,本土日化品牌和企业可以确保在中国主场比赛中不丢球。当然想要进球、想要走向国际市场,成为真正的中国品牌。本土化妆品还必须跨过国际标准这道坎。

篇9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要有自信心。曾担任过德国市长的格里克,1654年,他听到托里拆利的事,听说还有许多人不相信有大气压,知道还有人在嘲笑托里拆利,再听说双方争论得很激烈,互不相让,针锋相对。因此,格里克虽在远离意大利的德国,但对此也很抱打不平,于是他决定要证明事实上确实有大气压存在,而在此之前,很多人都劝他不要白费心机了,也有人预言实验会以失败告终,但他还是没有放弃,照样朝着自己心中的那条路去走,于是他成功地做了一次大型实验,人们也终于相信真的有大气压的存在了。所以,想走自己的路,就让别人说去吧。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要有坚定的信念。妇孺皆知的《西游记》故事,书中讲述了唐僧以及其他的三个徒弟一路上历尽艰险、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取得了真经的故事,他们最后能成功取得真经,正因为他们身上有着执着、不畏艰险、锲而不舍的精神,他们不受周围妖魔鬼怪的影响,在取经的道路上,尽管困难重重,坎坷不平,他们仍不动摇心中的信念。也许有很多人起初都不认同他们这种做法,也在嘲笑他们太不自量力,但他们还是凭着顽强的毅力与坚持的恒心,最终修成了正果。所以,想要走自己的路,就让别人说去吧。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要有社会责任感。鲁迅先生本来是学医的,但在仙台学医这期间,他观看了一部侵华日军残害中国人的电影,而在旁围观的也是一群中国人,他们不仅没有丝毫懊恼反而以此为乐,这样的场景让鲁迅先生格外痛心,他认为治人心比治人身更为重要。于是他决定弃医从文,走自己的路,用文字唤醒中国人麻木的心,来医治病态的人性,让手中的笔成为与敌人对抗的“枪”。本来,走自己的路就不好走,但要走一条将个人道路与国家命运结合起来的路就更不好走,而鲁迅先生选择了这条路,他朝着那个步满荆棘的方向毅然走下去了,这是值得我们去钦佩的。所以,想走自己的路,就让别人说去吧。

篇10

但丁说过“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如果一个人走得正,行得端,还会怕别人说闲话吗?

走自己的路,别让他们去说!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改正自己的缺点,多培养优点。走出一段没有遗憾的人生。

当听到别人对自己的意见时,抹去心中的不愉快,先反省一下自己,改变别人眼中的形象,没有了圆心,又何来圆呢?

古人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所以,多照照镜子吧,让镜子告诉你应该怎样做,用自己的行动来说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