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亲情的作文范文
时间:2023-03-20 05:25: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有关亲情的作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亲情是世界上最美的感情之一,我被包围在浓浓的亲情中,垂垂被爱融化。晚上,我躺在床上不久,就忽然巨烈地咳嗽起来,我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嗓子像针扎同样痛,母亲被我的动静惊醒了,她一滚动爬起来,披了一件单薄的毛衣,就急忙跑了过来母亲不安地问:你没事吧?我摇摇头:不用担忧!可母亲轻轻拍了拍我,说:今晚我陪你睡吧说着,在我身边躺下,慰藉我:睡吧,快睡半夜,我没有缘由地又咳嗽起来,我本不想打扰母亲,可是母亲的耳朵似乎特别灵敏,她拉开灯,屋里顿时亮得剌眼,母亲拿了药,接了一杯热水,关切地说:把药吃了我抬眼看了一眼表,已经11点了,母亲也有困意,接连不断打呵欠,我不免有些愧疚,忙说:妈,你去睡吧!我没事母亲果断地摇了摇头号,重新躺下,母亲轻柔地拍着我,我也很疲倦,没察觉进进入了睡梦中。
2、早晨,我睁开眼,已经6点半了,我很惊疑为什么这么晚母亲还不叫我,母亲似乎读懂了我的心思,带着抱歉的意思说:我看你昨天晚上半宿没睡,想让你多睡会,别怪我好吗?母亲的样子象个做错事的孩子,我突然感应一股暖流涌入了我的内心,我有些哽咽地说:妈,应该我向道歉呀!快点儿睡会儿觉吧!我固然明白,母亲也一夜未眠呀!
3、放学回来,刚进门,母亲就凑上来,问:中午带的药吃了吗?我点了点头,回到屋里姥姥又拿了几片药走了进来:昨天晚上我听你不住地咳嗽,是不是感冒了?吃点药吧!我顺从地吃了药,过了一会儿,加班的爸爸回来了,他边吃饭,边问我:昨夜折腾了一晚,今天困不困?明天中午带点药。听着这些关心的话语,回想着以前的点滴,我不禁眼眶湿润了,这就是浓浓的爱,浓浓的亲情!糊口里,亲情把我紧紧包围,不管发生什么,都有亲情在掩护我,我真得就要在这浓浓的亲情里,融化,融化。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童老师”这几个亲切和蔼的字眼,时不时在我脑海里回荡。突然,像变戏法似的在记忆的花园里冒出了一朵极其美丽的花,它展现出了一幅循循善诱的画卷……
还记得以前,我认为写作文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事。因为,我总可以听见童老师对我作文的高度评价,那时的我就像个快活的小天使,时时刻刻留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把事情的经过写到文章当中。虽然,那时的我写不成什么长篇大论,但基本的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我还是略知一二的。
经常受表扬的我不得不有些飘飘然了。上作文课时,喜欢跟同学讲话,字也写得不工整。
又是一堂作文课,我有气无力地拿出作文本,,只听见童老师说:“这次的题目是亲情……”我一听就开始动笔写了,因为有关亲情的太多了:父母为我们每天早出晚归,奶奶总是为我着想,等等。童老师边讲我边写,讲的重点我也没听。只是图快草草地写完了。突然,同桌叫了我一声,我这才注意到童老师已经盯了我好久了,我的心怦怦直跳。童老师那严肃的目光里流露出批评。我急忙把日记本放好,这时已经下课了。
我不安地把日记本交了上去。童老师接过,仔细地用眼睛看了X遍,接着就动笔了。我紧张极了,盯着那只在同老师手上“跳舞”的笔,却有种不祥的预感。
终于,笔停了。只听童老师喊了我一声,随后就跟着进了办公室。
之见童老师坐了下来,接着用严厉的口气审问我说:“上课听了吗?”我羞愧地摇摇头。童老师把作文本递给我,我翻开一看竟然才个A-我真怀疑是不是拿错了本子。童老师很生气,大声的说:“上课不认真听写得好作文?”“童老师没说你写的作文不好,关键是个态度,没认真等级就是零!”童老师接着说道:“以后上课要专心……”
被训完的我心情糟糕透了。我恨我自己为什么不认真听讲,认真思考后再动笔……唉,世界上没有后悔药啊!我回到教室,马上动笔重新写“一定要认真”,我在暗暗地给自己下决心。
很快,我用心把作文写好了,交给了童老师,童老师微笑地接过……第二天,我又听到童老师在班里读我的作文。
篇3
关键词: 生活 写作题材 作文教学
一、引导学生关注多姿多彩的生活,“为有源头活水来”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地流个不停。”生活多姿多彩,自然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感悟生活,欣赏生活,善于把握生活中的“活水”,做积累素材的有心人。
1.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活动,为作文提供写作材料。
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最多的地方,教师要善于为学生提供写作的平台。学生很乐于参加各种活动,而多种多样的活动是平时生活的一种精致浓缩。在活动中,学生既可以了解相关知识,愉悦身心,又能抓住典型材料,深化作文主题。
应精心安排一年中的各种节目。元旦,开迎新联欢会;春节,全家燃放烟花爆竹;元宵,看节目猜灯谜;妇女节,帮妈妈奶奶外婆做家务;植树节,栽种小树苗;儿童节,写诗表心声;国庆节,歌颂祖国妈妈,等等。
应精心组织每一次活动。活动前,先让学生了解有关节日的传说、习俗、人们的庆祝方式、活动的意义。活动后说说自己的感受,谈谈印象最深的人和节目。这样,学生在活动中经历多种感受,也就有话可写了。
学做家务活,唱歌舞蹈吹笛子,书法写作和朗诵,下棋绘画小制作……学生兴趣盎然,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从而能领悟文章主旨,丰富作文资源。
2.指导学生注意观察社会,从大家庭里获取素材。
作文教学是带有社会性的,课堂教学仅仅是传授和学习作文的一种方式,而更广阔的场所则是整个社会,社会生活实践让学生体验到甜酸苦辣的人生百味,习得多种多样的劳动技能,了解生活中的一些规范。
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深入社会,在实际生活中获得写作灵感。比如带领学生参观校园周边环境,明白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知道小学生应该做保护环境的典范;观看“神舟六号”升空场面,自己动手设计“神舟七号”并附上设计说明,等等。
3.引导学生体会家庭亲情,培养一颗善感的心灵。
家庭琐屑,平淡无奇;浓醇亲情,朴实无华,父母长辈的浓浓“舐犊之情”滋润着我们。我们要用热切、冷峻、思考的目光去打量,审视家庭、亲情,这样才能真切地“体验生活”、“体验真情”,充分利用家庭、亲情这一生活化作文的源头活水,激励自己不断成长,真正洞晓家庭这一“港湾”的真正含义。
父母无时无刻不在关心爱护着我们,生病时的关心是一种爱,犯错误时的严厉也是一种爱,自己成功或失败时父母的一个眼神、一句话语、一个手势……都能够传达出他们对子女的爱。
4.带领学生投入自然怀抱,感受花草山水的滋润。
法国大文豪莫泊桑告诫我们:“对你所要表现的东西,要长时间很注意地去观察它,以便发现别人没有发现过和写过的特点。”我们不仅要养成观察事物的习惯,而且在观察事物时要善于探幽索微,捕捉特点,触类联想,发现规律,带领学生游览校园,走进公园,观察乡村、街道的重大建设与细微变化,观察大自然的树木花草、虫鱼鸟兽、日月星空……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教给他们多种观察景物的方法。即兴观察也好,有意观察也罢,都是学生认识自然,获取作文素材的方法。通过观察,学生积极关注大自然,激起无穷乐趣,不知不觉中积累了丰富的材料。
只有多走进自然,多观察景物,才能写出生动精彩的符合景物特点的优美语句,就不会出现“拨开荷叶,我看见了白嫩嫩的藕躺在那里”的笑话。
二、提醒学生注重积累,“厚积而薄发”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教师在平常的作文教学中经常碰到学生咬笔头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无内容可写、无话可说。
1.与阅读教学与写作有机结合,适当仿写。
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梁启超曾说:“阅读是写作的前提和基础,要指导学生作文,首先应教会其如何读书。”的确,阅读与写作是密不可分的。叶圣陶曾把阅读与写作比喻为“吸收”和“倾吐”的关系,不吸收丰富的养料,就写不出好的文章。
从模仿到创作,是学生作文的一条捷径。仿写句式:如学习了《桂林山水》时,可训练学生对排比句的仿写;仿写段落:如仿写先总后分的写法,仿写人、事、景、物的优秀片段;仿写篇章:如学了《白杨》,就指导学生学习它借物喻人的写法。学了《海上日出》,就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抓住景物变化的不同特点来写的方法。坚持一定量的仿写练习,并注意引导学生从阅读中学到一定的语言文字及组织形式,掌握一些布局谋篇的作文方法,及时地通过练习得到内化巩固。那么学生怎么写和如何写得好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2.培养学生坚持写日记的好习惯。
日记记录了学生形形的日常生活,抒发了学生真善美的感情,从日记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眼中的大千世界,他们的喜怒哀乐。可见日记对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表达等多种能力具有非同小可的作用。日记最能体现学生的生活。所以教师要使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养成积极写日记的好习惯。
日记,是活动的回应,它取材于生活,语言儿童化,感情真实。因而学生能以生活为基础,以真实为准则,以新颖为前提,描绘那绚丽多姿的生活。
通过写日记等方式,把觉得有意思的记下来,让学生养成及时梳理材料的习惯,以便习作时“薄发”。
三、陪同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梅花香自苦寒来”
1.留心优秀习作。
教师在批阅学生作文或日记时留意选出学生写得好的材料,经其本人同意后,并请其在班上读出来或在习作栏上张贴,学生感到无比喜悦,也很好地引导及开阔其他学生的思路。
2.利用宣传平台。
教师把学生的优秀作文送到学校红领巾广播站广播,或者向校刊推荐发表,学校的橱窗也是一个很好的阵地。
3.组织参加竞赛。
认真组织学生参加各种作文竞赛,赛前认真指导,赛后总结经验、教训,并向家长、同学介绍获奖的同学。
4.推荐作品发表。
选出最优秀的作品向各地报刊推荐发表,凡有学生在报刊上发表作文,必大力宣传,鼓励同学们向他学习。看到自己的文字变为铅字,学生会感到很光荣。
这样做学生有了展示自己的机会,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在老师、家长、同学的赞扬声中获得了力量,也给全班同学树立了榜样。其他同学也从他们身上看到了成功的希望。这样,大家就不会认为作文是难事,学生的作文热情空前高涨。
伴随新课改的推进,“有效教学”理念愈发令人关注。小学语文教学,特别是作文教学,一定要注重学生的发展,为他们将来学习、生活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作文,即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如此看来,作文原本属于“生活”,学生五彩缤纷、喜怒哀乐、真实自然的生活。我们改革作文教学,最起码应该让孩子们在生动活泼的习作课堂中,自由表达,在生活中学写作文,乐写作文,并感受到学语文的乐趣。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制订.语文课程标准(义务教育).
[2]陈炯星著.作文创新教学中的几个意识.
[3]钟为永著.写作教学心理学.
篇4
一、巧用信息技术,创设写作情境
语文新大纲指出:“应当发挥学生的潜力,创造各种机会,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信息技术可以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融于一体,以其图像直观,动态感强,信息量大的优势,调动学生的感官、激感的共鸣,从而使学生很快进入写作心理状态。
1.制作精美课件,引导学生进入写作状态
在指导学生写“雨”的作文时,我先用电脑课件创设情境,给学生呈现春雨绵绵、夏雨滂沱、秋雨萧瑟、冬雪飘逸等不同景象,展示雨中的山村、城市、动物、植物,各种人事活动的场景;然后展示课件中师生共同收集的有关描写雨的诗词佳句,让学生诵读赏析。如“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观看着唯美的图画,品赏着经典的诗句,学生的创作激情很快被调动起来。在学生的笔下,我看到了雨中美丽的风景,听到了雨的诉说,感受到了雨中细腻的情思……信息技术的介入,使作文教学活起来、动起来,使学生真正有物可写,达到“我要写”的写作心理状态。
2.利用网络提供的“新鲜”素材,营造写作氛围
父爱是含蓄深沉、不易理解的,往往被我们忽略。去年春晚晚会上,王铮亮的一首《时间都去哪儿了》成为最催人泪下的歌。筷子兄弟的《父亲》,引发我们思考现实生活中父亲对我们独特的爱。在作文课上,我播放MTV、视频图画,激发学生对父爱的理解,对亲情的体会。于是,学生泛舟记忆的长河,追寻成长岁月里的那些感动的瞬间,将至爱至善的亲情展现了出来。在他们的笔下,我看到了骑在父亲肩头上放风筝的快乐、拐弯处含蓄的父爱、手术前父亲深情地拥抱等真挚而细腻的抒写。
二、巧用信息技术,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写作必须拥有与作文相关的感性表象,包括生活中所积累的材料以及在特定的活动中通过观察所获得的材料。”这就要求学生在作文前必须对生活进行全面而仔细的观察,从而积累写作素材。而现实生活中,学生平时并未做“生活的有心人”。为了弥补这一缺陷,在信息技术下,我们教研组主要从以下几点做起:
1.制作网页(http://prodac03655.isitestar.cn/),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作文教学。网页共设置了六个板块:美文鉴赏、教苑天地、学生风采、互动论坛、写作点津、素材图库。
2.建立班级QQ群,让学生上传文章,关注群动态,参与各项活动。
3.引导学生建立自己的博客,粘贴自己读到的精华作品。
4.学会写博客,每周抽时间欣赏同学的博文,并认真的回复。
5.将积累的素材按类收藏:名言警句、生动事例、文学人物、精美语段、写法点拨、哲理反思等。
三、巧用信息技术,进行作文互动评价
叶圣陶当年对传统作文评改感叹道:“我当过语文教师,改过的学生作文不计其数,得到一个深切体会:徒劳无功。”在信息技术下,如何改变传统作文评价中诸多弊端,实现师生的互动?
首先,我改变以往细读精批的批改方法,采用浏览式大体了解全班习作情况。从是否切题、语句流畅程度、感情渗透等方面做到心中有数。其次,我在初步阅读学生文章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具体写作情况及本次作文要求,制定出评改标准和具体方案。再次,选取习作中的典型案例,借助投影仪展示,根据评改标准和方法,师生参与互动评价。最后,四人一组共同完成小组成员习作的评改任务。每组选出优秀评改,电脑展示,师生共同欣赏点拨。
对于在电脑上的写作,我要求学生写完后将其设为共享文件,每个人随时都可以阅读,都可以跟帖评论。这既可以使每个学生参与互动评价,也可以大大节省时间。巧用信息技术,改过去老师埋头苦批为师生共同批改,这样,批改作文的效率大大提高了。
四、巧用信息技术,传递网络正能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咬文嚼字》总编辑、著名语言文字学者郝铭鉴指出:“‘正能量’指的是一种积极向上、健康乐观的动力及情感。”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网络信息,传播正能量,鼓励学生不断矫正自己的行为,努力克服消极情绪,保持健康心理,形成良好的价值取向。
每年九月份的《开学第一课》,其主题总是引人注目,从关注“安全”讲述“中国梦”,到注解“幸福”聚焦“身边之美”。围绕这些立意深刻的主题上好第一课,是我每年作文课的必修内容。通过观看影片,学生树立了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
欣赏“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道德楷模”颁奖词。聆听模范们的感人事迹,感悟他们用自己言行诠释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用自己的执着信念、无悔付出,为我们书写出中华民族美德的壮丽画卷。通过观看,学生被深深的感动了,进而反思了自己的言行,树立了正确的价值取向。
篇5
一、我国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
1.作文教学效果不佳
新课程提倡教学要重视学生的自主和合作学习,在实际的作文教学当中,教师对于这点的理解并不深刻,使得作文教学模式化。过分重视写作技巧的培养,忽视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兴趣爱好的培养。目前我国教学依然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教学以考试为准绳,因此在教学中让学生背作文模型,鼓励学生按照模型进行写作,使得作文创作变得索然无味,大大影响了学生作文的兴趣。有的教师认为,新课程所倡导的让学生自主学习就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由学生自主学习,把大部分的时间由学生自己安排。因此,很多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就会把教学的内容减少,造成语文作文教学授课少而且精度不高的现象,课堂也就十分的乏味。
2.作文教学脱离生活
翻看小学生的作文可以明显地感觉到作文缺少生活气息,多数学生的作文都是在瞎编乱造。这是由于教师在教学中过分注重作文的思想性导致的,总是要求学生注意作文的思想深度,但是由于小学生思想还不成熟,思维深度不够,难以真正体会现象背后的深层含义,所以写出来的作文往往充满了套话、空话。
3.作文题目低效化
通过教师设计作文题目能够促进学生思维的扩展,使得学生的创新力得以提高。在作文课堂上,教师对于设置作文题目的技巧没有太多的思考。要发挥作文题目的效果,教师还必须重视设题的方式。如果作文题目没有启发性,其效果也就不高。如果教师设置题目过于简单的话,学生的思维就得不到发展,教学的效果也就得不到提高。
4.教学点评不足
在教学中,教学点评在整个教学课堂中的地位也是不可忽视的,通过教学点评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以此提高教学的效果。但是,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总是以教师为中心。在课堂上,教师设计题目后让学生写作,但是对于学生的写作如何往往是一带而过,并没有去详细的分析、点评。这样,就使得学生不能很好地去理解作文创造技巧。有的老师在课堂上甚至是不会进行点评。因此,学生对于作文学习兴趣在教师低效的教学点评中逐渐的降低。
二、教学方法的创新
1.创新教学模式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创新首先必须创新教学模式,突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具体来说,小学作文教学要构建起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作文过程中具有更多的自主权和更大的思考空间。例如,进行互动式教学,教师在课堂上更多的扮演引导者的角色,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对于作文来说,教师可以布置多个作文题目让学生选择他们感兴趣的话题,然后鼓励学生相互之间进行讨论,让他们各自发表自己的想法,这样就可以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避免学生作文时无话可说。教师在学生讨论过程中也应该积极参与其中,对学生的讨论方向进行必要的引导,当学生讨论完成后,教师可以进行点评,当然要以鼓励为主,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另外要进行必要的引申,以增强学生的思想深度。
2.进行情景式教学
目前小学生的作文存在脱离生活的问题,主要是由于教学方法不当,忽视了作文与生活的联系。为了让作文课堂更多地具有生活气息,就必须进行情景式教学,把作文教学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教师在课堂上构建出多种多样的生活情境,引入生活实例,让学生写作自己所熟悉的东西。教师要扩展教学内容,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从现实生活中寻找教学资源。
3.开展课外教学
小学生天真活泼,热爱玩耍。但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把学生束缚在教室当中,使学生的个性发展受到压抑,不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因此,要进行开放式的教学,突破教室的限制,把课堂搬到大自然中,搬到社会当中,让学生亲身感受身边的一切,在生活当中积累写作的素材。教师要从中引导学生思考,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
4.加强学生读说能力的培养
作文水平的提高不能仅仅依靠写作训练,它还与学生阅读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密切相关。因此,作文教学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教师可以选择比较好的范文,组织学生阅读,然后让学生讨论,谈自己的感受和看法。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可以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教师还可以经常组织学生讲故事,通过讲故事也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
5.运用多媒体教学
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走进了课堂。多媒体具有直观性、生动性和形象性等特点,正好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征。多媒体在作文教学中大有用武之地。例如,可以运用网络,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写作素材和大量的优秀作文。可以通过多媒体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例如,在进行关于“音乐”的作文时,可以播放相关的音乐;写“亲情”的作文则可以展示有关亲情的温馨画面;进行写景教学时,可以展示各种景物,等等。这样可以营造与作文主题相关的氛围,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融入到写作当中。
篇6
我想用“内容一般化”来评价此文。这类作文现在还相当普遍,它们读起来让人感到平淡,缺少吸引力。如何将这类作文提升一个档次,是一个现实的问题,也是作文教学中的一个难题。
在此,提出三条建议。
首先,必须严格把住选材关,做到去粗存精,披沙拣金。只有用鲜活上乘的材料才能烹制出美味佳肴,写作也是如此,不能拿到篮里都是菜。就本文来说,所选材料皆不足以吸引读者,不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这和作者未能深入思考有关。正如在旁批中所指出的,老师把“我”列入补助对象这件事完全可以单独提炼出来,再加以“放大”。这件私密的事不仅体现了一般意义上老师对学生的爱,还含有老师对贫困生的细心体恤,含有老师务实而不张扬的品质,含有老师对学生自尊心的保护。另外,全文写了三件事,全面铺开地来写友情、师生情和亲情,这种写法并不是不可以,但是如果缺少充足的材料,是很难做到“全面告捷”的,还不如集中精力写好一件事。
篇7
大处着眼,指在大体构思时考虑“我该写什么”,也就是说,要在自己积累的素材中,找出那些与中心有关的事情、景物、典故、名言等,以便筛选。写事,要选取能凸显中心的普通人的平凡事或能揭示大主题的小事情;写人,要考虑这个人所做的事中,哪些事有共同点,能共同表现主题;借景抒情,要选取那些可以寄寓自己“某一种”感情的景物;直抒胸臆,要考虑哪些人、事、景、物可以作为“情根”;议论说理,要考虑哪些典型事例、名言名句能证明中心论点。
大处着眼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与时俱进,即紧跟时代步伐,选取现实生活中的新人新事。
二是同类联想,即根据一个人的行为、一件事或某个物,联想到其他人、事、物。
三是展开想象,即通过合理想象拓宽选材空间,虚构出合乎情理的故事。
四是移花接木,即把新的内容、情节“嫁接”在老的题材上。
五是推陈出新,即对内涵丰富的旧材料,从新的角度化用、引申,用来表达新的主题。
六是逆向思维,即对素材的内涵加以延伸或挖掘后,从另一个角度重新使用。
小处入手,指根据中心确定写作对象后,再考虑具体材料。这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考虑材料的取舍。
一、选取中心事件和中心人物。任何事情,都有其中心事件和中心人物。为了突出主旨,要认真回顾中心事件的发展过程,回忆中心人物在事情发展变化过程中的表现,并把它们作为文章的主要材料。其他的人、事、物,只能作为陪衬适当选取,起到烘托作用即可。如,一考生围绕“成功需要合作,合作需要信任”这个中心,选取“化学课上‘我’和同学合作做实验”这件事,中心事件是“做实验”,中心人物是“我”。所以,将“我”在实验过程中的动作、心理等材料作为重点,反映“我”的自负和冷漠,以表达中心;其他人物的言行选得不多,主要起到对比、烘托的作用;另外,恰到好处地选取“桃花”、“鸟叫”来烘托“我”的心情。
二、选取最能表达中心的生活片断。围绕一个中心,选取生活中的点滴经历和感受,用一条线索或以小标题的形式,把它们有机地组合起来。如,一考生写家人对自己的关心,选取了三个生活片断:奶奶送“我”一个红色的荷包,爸爸送“我”一块手表,妈妈为“我”做可口的饭菜。这些事情不一定在同一天发生,但作者把它们集中放在中考前一天晚上“我”回到家的这一时空中,用“爱”这一线索把它们串了起来。
三、选取最能突出中心的局部与细节。写一件事时,可以总写整个场面,再选取能突出中心的局部来细描;写人时,要选取那些能展示人物特点的细节,如行为、动作、神态、心理等,作为重点材料,进行具体刻画。如,一个考生以“35根蜡烛”为题,写35个学生为老师过35岁生日。作者在整个场景中,根据“学生在欣赏中成长,师生在欣赏中和谐”这一中心,选取了三个同学的回忆与叙说为材料,以小见大,以点带面,增添了文章的广度和厚度,保证了笔力的集中。
四、选取最便于借景抒情的景物。我们常说的“借景抒情”有两层意思:一是全文都是写景,通过写景来抒感;二是在叙事类文章中插入景物描写,以烘托人物情感。无论是哪种,选材时都要考虑哪些景物最便于借景抒情。如,以“歌唱”为话题,一考生拟题为“森林的赞歌”。为了写出对自然的无比热爱与赞美之情,作者选取“春天的森林”中最便于抒情的景物:冰块碎裂的小溪、抽芽的树木、钻出泥土的小草、欢快歌唱的鸟儿、阳光下的林海等。
五、选取便于证明论点的事实与道理。写议论文时,必须以论据来支撑论点。选作论据的事实与道理,要与论点关系密切,而且要便于分析与解说。选材时,要两者兼顾。如果与论点关系不密切,就不能证明论点;如果不便于分析与解说,摆事实、用名言就变得毫无意义,不但成了“观点加材料”,而且容易使材料与观点脱节。
专项练习
1.以“幸福”为话题作文,你能够想到哪些方面?选择哪些材料?
2.以“亲情”为话题作文,分别从下面三个方面入手,你会选哪些材料作为主要内容?
①叙事,表现现实生活中亲人之间的感情;
②议论,举例说明什么样的亲情最可贵;
③抒情,表达对亲情的感悟、对亲人的祝福之情。
3.以“母爱”为中心作文,可以从哪几方面选材?
[思考提示]
1.亲情、友情、师生情、父爱、母爱等都在选材之列。幸福可以是一瞬间、一刹那的感受,也可以是一段较长时间的体会。如“品味幸福”、“平平淡淡才是福”、“幸福在心”、“你幸福所以我幸福”、“分享幸福”等。
可选的材料有:父母的关爱、朋友的帮助;一名贫困学生受到人们的热心捐助;做出一点成绩得到同学们的肯定;受委屈后,偶然间得到别人的理解……
2.①可以写拥有亲情,渴望亲情,呼唤亲情,正视亲情。如写自己与父母、兄弟姐妹、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之间或亲人与亲人之间的生活经历,选择那些情感有波折、真实感人的故事。
②可选取历史故事为材料,如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孟母三迁的爱子佳话等。
③可以抒发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般的感叹,也可以表达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般的祝愿……
3.可从以下几方面选材:对孩子关心是母爱,对孩子严厉管教也是母爱;母亲对儿女生命的哺育,冷暖体贴;母亲对儿女的人性、学识、精神的细心栽培与呵护;母亲对儿女的殷切期望;继母的爱与亲生母亲的爱的不同;动物的母爱,等等。
升格作文
[作文题目]
在你的生活中,有哪些事曾经掀起你情感的波澜?这些事是让你感动不已,让你羞愧难当,让你愤怒无比,还是让你感到庄严神圣,感到妙趣横生?选一件你感触最深的事,把它写出来。题目自拟,600字以上。
[升格示例]
考试的日子
(题目宜改为“竞赛进行时”)
“各位先生、小姐请注意,明天学校有重大行动――考试(“考试”改为“进行数学竞赛”)……”
班上消息灵通的“新闻官”宣布完毕后,涌出教室的人流立即缩了回来,拿出数学书,猛“啃”……(想想我们这些学生,也已经寒窗数载了,哪一个不是久经“考”场的老“战士”?哪一个未曾经历过“九九八十一难”?但毕竟是一次竞赛,与平时考试大有不同,况且还是上初中以来的第一次,大家都想考好,所以,压力挺大的。教室里的学习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
虽说咱班的各位兄弟姐妹都坚信自己是年级的精英,但“临阵磨枪,不快也光”的理论,仍在大家的脑海中徘徊(“仍在大家的脑海中徘徊”改为“还是根深蒂固”)。自习课,大家告别了最亲爱的漫画、最喜爱的零食,个个默默地看书,(“个个默默地看书,”改为“认真地盯着最可恨的课本,拿着鲁迅先生称为武器的东西不停地演算着……”)此时的教室,真是无声胜有声啊!(这阵势,)看来全班60名同学并列第一的神话都有可能出现。
当然,我也不甘落后,要知道,我同桌可是尖子生啊!请教他,准没错!数学十分简单,但俗话说“浅水溺死人”,只要有一丁点儿的错误,接踵而来的就是“三部曲”――点名写检讨;请家长;让家长过目“黑名单”……(此段宜改为:当然,我也毫不逊色于人。虽说我平时的学习成绩不错,还是班上的数学尖子,但我还是不敢掉以轻心。俗话说:“浅水溺死人。”我千万回地叮嘱自己,一定要小心谨慎,一定要沉着冷静。我最担心的是考砸了之后,接踵而来的那可怕的“三部曲”:点名批评,写检讨,请家长。不是有句校园名言,“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吗?为了我的命根,我只有加油,加油,再加油了!)
为了我的成绩,我努力地学习,跟我同桌的尖子生一齐奋斗。每每解决完同桌给我的问题,都会得到他一句“看你还有几个数学细胞嘛”。(此段与中心联系不紧密,宜删去)
考试(“考试”改为“竞赛”)了,各路英雄慌忙之极(“慌忙之极”改为“纷纷亮相”)。
一张张试卷飘落到桌前,一个个耷拉的脑袋与一颗颗怦怦跳动的心似乎迎来了暴风雨。饥饿也来凑热闹了,大伙忍耐着“空城计”默念道:“同号两数相加,取……数轴,原点与一支支笔构成了方便面那完美的曲线……”不管怎样,试题还得做下去。(此段宜改为:一张张试卷飘落到桌上,一个个头低着,一颗颗心在怦怦跳动。先前所有的豪言壮语,所有的“嚣张气焰”,在这个时候都消失得无影无踪。考场里只听到“沙沙沙”的写字声和偶尔的叹息声……尽管,饥饿也来凑热闹,但大伙还是一边默念着“同号两数相加……数轴……”,一边答题。终于答完了,看着勉强完成的试卷,我心里仍有一份满足感,带着得意的神情,交了卷。)
终于考完了,下课时,我与同桌对答案,结果我错了!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啊!(此段宜改为:老师走后,我和其他同学对了一下答案。天啊,我竟然把数轴画错了,还做错了两道选择题和一道应用题!考前我一再告诫自己要小心谨慎,但还是犯了这么大的错,真是一粗心成千古恨呀!我拍着大腿,脑子里想着怎么应付那可怕的“三部曲”……)
两天后,一张试卷,两位数的分值,一颗懊悔的心,两行无助的泪……
考试的日子还在继续……
[升格指导]
篇8
以沟通为话题的作文700字1:
在我童年记忆的宝匣中,爸爸似乎对我总是严厉的,与我想象中的好爸爸总是格格不入。
记得四岁那年,我要上保育院,可爸爸偏偏要我自己走,当我还在妈妈怀里死缠烂拽撒娇时,爸爸严厉地对我说:你要学会自立,自己去!我只好一边哭一边走出了家门
爸爸对我要求是十分严厉的,总希望我能更胜别人一筹,而我却不了解爸爸的用心良苦。直到小考前爸爸和我那一次沟通,化解了我对爸爸20xx年来的误会。
小考前的一天晚上,月色朦胧,我躺在床上,睡意全无。这时,爸爸轻轻敲敲我的房门,坐到我的身边,轻声问:儿子,你是不是觉得我对你太严了?我点了点头,爸爸意味深长地说:儿子,我给你讲个故事吧!故事的题目是《根柱和墨子》。根柱是一代宗师墨子的学生,他经常受到墨子的责骂,墨子对他十分严格爸爸讲完,沉默了。这可贵的沉默让我心里不禁一颤:爸爸对我那么严格,不是为了我能成才吗?而我却忽然间,我感到有什么东西滴在了我的手背上,冰凉冰凉的,啊,那是爸爸的眼泪呀!两滴看似冰凉实际温暖无比的泪水化解了我与爸爸20xx年的隔阂,那久违的亲情因为沟通重新回到了我身边,我的泪水也夺眶而出,扑上去抱住了爸爸,两滴小小的眼泪滴在爸爸结实的背上,一切误会也在此时此刻荡然无存,这是父子心与心之间的对话,心与心之间的沟通
爸爸我爱您!谢谢沟通,它化解了我和爸爸20xx年来的误会,斩断了父子之间的隔阂,为我和爸爸架起了一座永恒的亲情之桥!
以沟通为话题的作文700字2:
如果说,爱是宽阔的海洋,沟通便是跳跃着的朵朵浪花;爱是璀璨的夜空,沟通便是闪烁着的点点星光;爱是绽放的花朵,沟通便是蔓延着的缕缕芬芳
没有半点的矜持,也不加任何的修饰,沟通是自然而纯洁且无处不在的。
它不受语言、肤色、种族亦或是国家的限制,只是单纯的一种表达情感的方式。
有时候,沟通是一双手。当我们不慎跌倒,而别人伸出他们的援助之手时,即使没有太多的语言,也足以令我们冰凉的心充满感动;当盲人过马路,我们热情地扶持他们走过去时,虽然他们看不见我们的容貌,但双手的温暖也会使他们发自内心的感激。
有时候,沟通是一个眼神。当我们考试失利时,老师那鼓励的眼神让我们满怀的惆怅顿时烟消云散;当我们因参赛而慌乱手脚时,同学信任的目光使我们的紧张感荡然无存;当我们获得成功时,家人眼里闪烁的光彩令我们欢欣鼓舞。
有时候,沟通是一个微笑。当我们不小心撞上一个人而匆忙地道歉时,对方的一个微笑会让我们豁然开朗,彼此的距离又拉近一步;当朋友之间发生矛盾,理解的微笑能让误会冰释,牢固友谊;当课堂上答错问题,老师鼓励的笑容瞬间消除尴尬,同学们也更加踊跃发言。
沟通,可以是面对面的交谈,也可以是心与心的碰撞。沟通,用它的魔力架起通往爱的桥梁,缩短了心灵之间的距离,在无形中把爱传播到每个人的心中。
以沟通为话题的作文700字3:
从原始社会开始,人类在日常生活和劳动中就尝试着沟通,也正是因为沟通促使人类在恶劣的环境中可以生存和不断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并且为此还产生了专门用于沟通的语言。古代尚且如此,更不必说现代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信息瞬息万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无疑更需要沟通,人类甚至为此创造了许多用于通信的工具。
这一切都在宣告着沟通时代的到来。
沟通时代的到来对人类的作用是巨大的。
沟通可以让人际关系更加和谐。两个人在图书馆里,因是否开窗问题而争论,影响他人,也影响自己。一个人认为开窗户,便于流通;另一个人认为天气冷,不能开窗户。馆长在与两人沟通后,了解两人的要求,走向远处的窗户轻轻打开它。馆长通过沟通同时满足两人要求,解决争端,让人际关系更加和谐。
沟通可以让企业绝处逢生。工厂因经营不善,资金周转不灵,面临倒闭的危险,几百工人将在无遣散费且拿不到拖欠的工资的情况下失业。群情激动的工人,打砸工厂设施。厂方出面,劝解工人,叫工人按工资分工厂股份,再努力干两个月。结果,在厂方和工人沟和解,工厂起死回生。
篇9
一、以情感体验为基础,有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1.深挖教材蕴含的情感素材。纵观北师大版小语教材,它收录的不少文章情感丰富,这对处于情感发展期的小学生来说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对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有着重要作用,想让学生的情感体验与写作相联系,需要教师认真研究教材蕴含的情感体验素材,并和学生的生活体验相联系,有效借助情感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小学生的情感比较丰富,以情感为主调的写作引导,需要教师结合教材中蕴含的情感素材,精心设计教学引导,从而让学生将教材蕴含的情感表达内化到写作结构中。
2.有效链接生活,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也是学生写出优秀作品的重要基础,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情感体验,他们的喜怒哀乐都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写作并不是将生活中发生的事情以流水账的形式表达出来,而是学生对日常生活的细腻感悟。因此,教师要以生活为基础,有效结合写作主题引导学生多思考、多感悟,通过挖掘生活中情感丰富的事件,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将平凡的事件化为情感丰富的作文,从而写出优秀习作。
二、以开放式教学为载体,有效激发学生将情感顺畅表达
写作并不是让学生搜肠刮肚地杜撰,情感丰富的文章应该是学生情感的自由流露,它融入了学生对生活的思考,但想要让生活阅历尚有限的小学生写出情感丰富的作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习作引导课堂上,教师不要一味地将自己的写作经验强加灌输,成人的视角和儿童的视角差别很大,学生对情感有着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因此,教师要用开放的心态引导学生认真对待情感作文,采用开放式教学,努力将学生置于自由的写作状态,使学生自然地释放自己的情感,从而写出优秀作文。
1.活动激情法。开放式的习作引导要突破教材载体,有效引入活动素材,借助活动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写出真情实感。如教师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学习生活中与教师在一起的情景,并引导学生通过做贺卡、画手抄报等方式,使学生对老师有更多的体会与感悟。学生会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释放情感,教师再根据学生参与的活动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构思与表达,有了活动的铺垫,学生就能写出真情实感的作文。
2.分类激情法。小学生活动的空间和交往的范围相对有限,情感教学法可以根据学生的活动范围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亲情类。这类作文主要写写有关于父母亲、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兄弟姐妹等之间发生的亲情故事,这类作文题材比较多,是情感教学的重要载体,教师可以通过挖掘事件让学生掌握写作方法。二是友情类。友情主要有同学、玩伴、朋友等,这类作文对学生来说比较容易找到题材,但对于蕴含于这类题材的情感需要教师适当引导,学生才能细腻的感受到。三是社情类。社情类对于小学生来说比较宽泛,学生的生活阅历非常有限,想在一定高度以情感表达的方式去写此类作文是比较困难,教师不要刻意强求,巧妙引导就行,学生长大之后随着阅历的丰富自然会有更深刻的感悟。
三、以科学评价为基础,有效促进学生情感的交流
作文评价包含的内容比较多,它包含了学生在参与作文学习过程所表现出来的思维契机点,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合理、科学的评价,有效借评价激发学生对习作的兴趣,并在评价中突破习作思维的障碍;评价还包含教师对学生习作的批改和学生的自改、互评两方面的内容。在以情感为主题的习作引导中,科学的评价对激发学生的情感,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1.在科学的评价中促进学生情感的交流。习作课堂上,教师的引导对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至关重要,想让学生更好地进行习作表达,教师要结合习作主题合理设计教学方案,在课堂交流过程中,教师要将课堂的学习权交给学生,学生会在参与讨论中将自己的习作思维分享至课堂,面对学生的分享,教师要科学合理的评价,通过评价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习作的兴趣,表达自己的情感,从而借评价激活课堂,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2.以评改促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在习作教学中,教师的批改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一个重要通道,也是学生发现习作问题的重要“交流”阵地。在批改时,教师不能细而全,而要起到引导作用,通过精彩点评帮助学生发现问题。特别是面对情感题材的习作,教师要站在学生角度去点评,使学生感受到教师是自己最忠实的读者,并产生写好作文的信心,以得到教师更多的鼓励。如,“读了你的习作,让我看到了一个孝顺男孩对父母的理解,你能有这样的想法和行动,老师真替你高兴。但在阅读你的作文时,我发现有些语句并不是很通顺,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自己找出并修改。”这样的评语融入教师对学生的情感,学生会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重视,并乐意接受教师的修改意见,自然就会认真修改。
篇10
学生文思枯竭,究其原因和学生的生活面狭窄,表达能力受限制有关,但也和教师在训练中缘木求鱼或竭泽而渔不无关系。事实上作文教学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活动中,是一个需要长期培养和发展的过程,历来为人师者各有其法,在新课改下的作文教学方法更是层出不穷。我从事语文教学二十余年,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有一些实实在在的体会,在训练中每每可见一些实效,现略作归纳,以期能于作文教学有所裨益。
一、情景再现法
所谓“情景再现”就是教师在作文训练的时候,运用语言手段唤起学生对相关生活情景和人物形象的回忆,过往的种种生活经历或者人物形象,就像放电影一样呈现在学生脑海里,让学生在作文时,能以实实在在的生活素材作支撑,从而文思涌动,产生强烈的写作欲望。
运用情景再现法训练学生作文,关键是教师要善于找到学生生活的“点”和学生情感的“坎”,才能真正拨响学生写作的“弦”。如作文《我爱我家》就可以让学生回忆家庭生活最温馨的情形和环境、最让“我”感动的事、最需感恩的人、最难忘记的一幕等,最后选出最具“爱”的主题材料成文。在训练时,教师可以真情示范讲述,也可让学生们分别讲述自己生活的一部分,相互交流,在此基础上进行作文训练,学生多能避免无话可说和无感空发。初中作文教学中还有以下题目可试用此法:《这就是我》、《感受自然》、《成长的烦恼》、《让世界充满爱》、《献给母亲的歌》、《青春随想》、《脚踏一方土》、《岁月如歌――我的初中生活》等。
二、拨动情弦法
情感既是生活的积淀,又是文章的灵魂,也是学生作文的内驱力。只有引发出学生的写作冲动,调动了学生的习作情感,学生才能在激情满怀中写出富有生命力的文字。语文教学呼唤情感的回归,作文教学更应该充分发挥语文情感性的特征,让教学过程情感化,让学生情溢于文。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篇中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可见文章是心灵的产物,学生作文也正是如此。
在作文训练中如何更好地拨动学生的情感呢?关键就是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带着真情去书写。如我上《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时,先让学生观看战争严酷的种种画面,我在一旁深情解说,学生无不为之动容,反战争的主题也就不言而喻了。我在上《让世界充满爱》时,先让学生声情并茂地讲述亲身经历或者亲见亲闻的故事,讲述者竟至声泪俱下,讲完后教室里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此后学生写出的文章多能蓄情文中,收到了良好的训练效果。古人说“言为心声”,我们只要在作文训练时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就可以避免学生作文时无病、堆砌辞藻句子的现象,让学生的作文自觉沿着“追求真理,学会做人,感悟亲情,理解人生,认识社会,战胜困难”的正确道路进发。
三、提炼串珠法
提炼串珠,简而言之就是将学生与作文训练有关的生活片段、素材等加以提炼,让学生综合运用到作文中去。鲁迅先生对此有精辟的论述:“所写的事迹,大抵有一点见过或听到过的缘由,但绝不全用这事实,只是采取一端,加以改造,或生发开去,到足以几乎完全发表我的意思为止。人物的模特儿也一样,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脚色。”
在学生作文训练时,我尝试让学生东拼西凑、东挪西移。如《我爱我家》绝非只用一家的素材,略带理想化的“家”,其实也是我们每个人心中温馨的梦乡。再如《成长的烦恼》、《我的初中生活》写作时,提示学生揉进一些带共性的东西,更可以展示出当代初中生对人生、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运用此法也许难免会有微词,鲁迅先生对此早有评说:“中国的作文和做人,都要古已有之,但不可直钞整篇,而须东拉西扯,补缀得看不出缝,这才算是上上大吉。”我认为这对学生初学写作不无好处。因为运用此法,学生多了生活内容,拓宽了写作的视野,展示的题材广角也因此有了新的变化。
四、片段锤炼法
为了提高学生某个方面的作文能力,教师可以有意识针对某个片段来要求学生完成。具体来将讲,可以有意安排训练拟写标题、编写提纲、选材构段、开头结尾训练等。片段训练可以降低作文训练的难度,让学生学习作文中分进合围,最终提高学生的作文综合能力。
在作文训练时,教师大多是笼统训练,有时收效甚微。其实离题万里、结构混乱、错别字连篇、句义含混不清等作文常见症状,也是综合性的问题,不妨以化整为零的方式去尝试、去各个击破学生的写作难点,作文片段训练法就可以很好地适应这一要求,它目的性单一明确、训练时间短而见效快。我曾布置即兴作文――《教师迟到之后》,让学生速写般写下教师进教室以前的情形,学生“现炒现卖”,都有可写的,也有写作的真情实感。《莲文化的魅力》布置习作,学生会感到比较枯燥,如果让学生只描绘心中的“莲花美图”,学生的写作兴趣就会陡然增加。
我们如果能结合作文片段训练和作文的整体训练,就更能保证训练的针对性、整体性、多样性和时效性,从而让写作教学变得丰富多样起来。
五、它山玉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