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的由来范文
时间:2023-03-16 09:55: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十二生肖的由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在古代,人们用十二地支配十二种动物用来纪时,叫做十二生肖。十二生肖纪时是古人根据每种动物不同的生活习性,观察得出的一套结论。如:深夜时分老鼠最为活跃,故子时属鼠。
2、十二生肖的起源很早,考古发现的战国末期睡虎地秦简与放马滩秦简《日书》中已经出现配有干支的十二兽,在兽名、干支排列上与后世十二生肖总体相似,其使用方法、占卜逻辑也与后世生肖相类,由此可推测睡虎地秦简与放马滩秦简《日书》中出现的配有干支的十二兽应是后世十二生肖的雏形。十二生肖纪年始于东汉时期。《北史·宇文护传》中,记载了宇文护的母亲写给他的一封信,信中说:“昔在武川镇生汝兄弟,大者属鼠,次者属兔,汝身属蛇”。表明当时民间已有12生肖的用法了。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生肖之源
生肖起于何时、源自何处,方家多有探究。有人释读《史记》所记黄帝“获宝鼎,迎日推策”旬,称黄帝创造了十二生肖;也有人依据许慎《说文解字》中“巳为蛇,象形”和段玉裁“亥为豕……与豕同,谓二篆之古文实一字也”的注解,认为生肖与地支同时出现。除了探究生肖起源的时间,人们对生肖的文化源头也多有揣度。有人称生肖起于北方少数民族,
“盖北俗初无所谓子丑寅卯之十二辰,但以鼠牛虎兔之类分纪岁时,浸寻流传于中国,遂相沿不废耳”:更有人直言生肖仿自于古巴比伦的黄道十二宫,由汉时“丝路”传入。
20世纪70年代,湖北云梦县睡虎地十一号墓秦简《日书》的出土,使得生肖的起源问题渐趋明朗。所谓《日书》,乃古代相吉之书,类同后世的通书或黄历。所列生肖与后世稍有出入,其排列顺序依次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缺兽名)、巳虫、午鹿、未马、申环、酉水、戌老羊、亥豕,其中午鹿、未马、申环、酉水、戌老羊5处与后世有异。据考证,睡虎地十一号墓葬建于秦始皇三十年(前217年),表明在先秦时代十二种动物已与十二地支搭配在一起了。
与《日书》生肖内容相佐,成书于春秋时的《诗经》也曾记录有片断的生肖信息。直到东汉王充的《论衡》,才有了与今天完全相同的十二生肖的记载。延至南北朝时,诗人沈炯曾作《十二属相诗》:“鼠迹生尘案,牛羊暮下来。虎啸坐空谷,兔月向窗开。龙隰远青翠,蛇柳近徘徊。马蔺方远摘,羊负始春栽。猴栗羞芳果,鸡跖引清杯。狗其怀物外,猪蠡窗悠哉。”全诗语句清新俏皮,生肖俗化痕迹已十分明显。
生肖之用
云梦《日书》显示,古人最初选择这十二种动物实为纪日所用。如其“盗者”首条简文所云:“子,鼠也。盗者兑(锐)口,希(稀)须,善弄,手黑色,面有黑子焉,疵在耳,臧(藏)于垣内中粪蔡下。多鼠鼷孔午郢。”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日者(占卜者)显然是按照鼠的影像来描绘盗者的形貌。上述简文表明,古人在以十二种动物纪日的同时,其与人事钩连的倾向也己十分明显。
考古证实殷商时代的人们就已熟练地应用干支纪日了。生肖配地支,二者皆为纪日所用。由此可以断定,以形象化的十二种动物替代地支纪日是生肖起源的最初动因。在其后的历史演化过程中,随着人类时间概念的拓展,生肖纪时的范围也渐趋扩大,除纪日外,既纪年也纪时,这一点从现代民族学材料上也可以得到印证。中国西南凉山的彝族,有十二兽纪日和“十月历”历法。他们以十二种动物纪日,今日为鼠日,明日为牛日,以此类推,三轮为一个月,一个月三十六天,一年为十个月,是为“十月历”。
为什么选择这十二种动物而非其他?古人曾从这十二种动物的共同点上找寻答案,如鼠无牙、牛无齿、虎无脾、兔无唇、龙无耳、蛇无足、马无胆、羊无神、猴无臀、鸡无肾、犬无肠、猪无筋等等。今人也对其做了如下一些区分:一类是很早就被先民驯化了的“六畜”,即牛、羊、马、猪、狗、鸡,占据十二种动物的一半;另一类是对先民生活影响比较大的野生动物,包括虎、兔、猴、鼠、蛇;再有就是先民的文化创造物――龙。很显然,先民选择这十二种动物绝非空穴来风,更多依据的还是他们的生活所触、视野所及。
生肖之序
有关十二生肖的由来与排序,民间传说甚多。其中一则异文讲:玉帝为了给人们排定生肖,在天庭召开动物大会,猫让老鼠喊着自己,可老鼠却独自去了,猫没有入选,从此与鼠成了冤家。龙为了漂亮,由蜈蚣做保,借了公鸡一对角,公鸡认为自己在十二生肖中排在龙后,是因为把角借给了龙,找龙要角,龙赖着不还,于是公鸡就迁怒于蜈蚣,所以见蜈蚣必啄。玉帝本选牛为第一,可老鼠奸滑,与牛比试,最后老鼠排在第一……
篇3
关键词:中日故事;俗语;十二生肖;背景;比较研究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源远流长,从古时候就开始有着文化交流,因此相互之间也受到了彼此文化的影响,从而也产生了许多文化上相似的地方,而故事则是其中的一部分。其实,不仅是中日两国之间,在全球范围内来讲,即使是地理上相距甚远的两个国家,也有可能出现类似的故事类型。也就更不用说中日两国之间地理位置如此近,很容易就能够想象的到两国故事之间一定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了。但是,众所周知,中日两国文化虽然有着许多相似之处,但是即使是同样的一个汉字也有不同的意思。因此,中日两国的故事也有做比较的必要性。所以,本论文决定研究中日两国相同的分类,即动物故事部分作为研究对象,并且在动物故事部分中取与人们日常生活最为接近的十二生肖的动物作为研究对象。这样便能够使研究更方便地进行。
“故事”(昔話)的形式特点比较
首先解释一下“故事”这一个概念在两国之间有什么区别。
日本著名国语辞典《広辞苑》对于“昔話”这一概念是这样定义的i:
(民俗学口传文艺之一。与具体的事物紧密相连的传说不同,主要以幻想的世界为内容,一般会以“很久很久”等句式作为开头。民间故事。)
而日本民俗学家稻田浩二的《日本故事通观》ii中对于“故事”这一概念是这样解释的:
(以语言为传播手段的艺术形象有两种,分别是文学和口传文艺。故事是一次性的口传文艺,即使说话的人一样,但是严密地说,即使讲同样一个故事内容也会有不同。但是说话人每次讲述故事都会给予故事一种新的一次性的文艺特征,但是故事类型,则可以说是指民族或者人类共同的文艺素群。)
上述看法帮助我们把握了日文中“昔話”一词的内涵。那么在中国文化中与之相对应的概念应当是什么?在参考了上海译文出版社的《日汉大辞典》后,得出其中文翻译为“传说”或“故事”。上海字典出版社的《现代汉语大辞典》iii中,对传说和故事是这样解释的:
传说:指民间长期流传下来的对过去事迹的记述或某种说法。
故事:(1)叙事性文学作品中的一系列为表现人物性格和展示主题服务的有因果联系的生活事件。(2)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实践过程的描述,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较适于口头讲述。
而在《中国民間故事集成(江蘇卷)》中对“民间故事”是这样定义的iv:
《中国民间故事集成》所使用的“民间故事”这个名词,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包括中国各族人民群众口头散文叙事文学的各种体裁和形式,其中有神话、传说,还有其他各种样式的故事,如动物故事、幻想故事、生活故事、笑话、寓言,以及某些民族或地区特有的口头散文叙事文学体裁等等。
“故事”(昔話)的内容比较——以十二生肖故事为例
两国都流传着具有代表性的十二种动物的故事、俗语等,即十二生肖故事。中日两国的十二生肖都是指: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但其中的羊日本所指的是山羊,而中国指的是绵羊;另外,日本所称的猴是猿猴,而不是中国的猴子。还有,日本以前没有家猪,只有野猪,与中国所称的猪也有不同。经过对资料的研究以及分析,可以得出关于十二生肖来源的一些异同点。
十二生肖的来源:
相同点:
1. 故事主线相同
2. 都会补充说明猫为何不是十二生肖
不同点:
1. 日本故事当中只含糊交代了神,而中国故事当中单独指出是玉皇大帝
2. 在中国还有其他关于十二生肖来源的说法
3. 关于猫为何没有进入十二生肖的说法虽然都是因为老鼠的原因,但是具体的情节有所不同。
进一步,通过对相关语料(包括以十二生肖动物为主角的故事、俗语)的分析,可将十二生肖动物的特点总结如下:
动物名
相同点
不同点
鼠
大体上关于老鼠的形象都是一致的。虽然老鼠是十二生肖的老大,但是依然是总会引起大乱,对农业有害的形象。而且讲述老鼠跟猫之间的故事有很多。
在中国某些地方有关于老鼠的特别的节日。另外, 关于老鼠为什么会位居十二生肖首位的说法也各有不同。
牛
牛的大体形象是一致的。都是个大迟钝。
日本喜欢用牛毛做比喻,而中国则侧重于其性格憨厚、勤奋。中国还有在某些节日将牛作为特定的祭品。
虎
老虎的大致形象是一致的。是令人畏惧的、代表了威严的形象。同时在某些故事中也会出现老虎报恩之类的故事。
日本没有老虎,所以关于老虎的故事很少。另外,在动物故事当中的“老虎”,有许多故事情节跟日本故事中关于“狼”的很相似,这需要做出进一步的考察。
兔
都喜欢将兔说为是嫦娥的化身。也有时候会用于负面的比喻。
在日本有许许多多关于兔的俗语,而中国相对少。另外在中国则大多数强调兔子纯洁的形象。
龙
都被认为是神圣的动物。
由于龙是中国原创的幻想的动物,因此在日本很少有关于龙的故事。另外,在动物故事当中的“龙”,有许多故事情节跟日本故事中关于“蛇”的很相似,这需要做出进一步的考察。
蛇
大体形象是一致的。都常用语负面形象。对农业有害。
在动物故事当中的“龙”,有许多故事情节跟日本故事中关于“蛇”的很相似,这需要做出进一步的考察。
马
大体形象一致。都是温顺的,跟人和神和睦相处的。在古时候都作为交通工具。
在日本的故事当中,会出现负面形象的马。而在中国则有关于马的特定的节日。
羊
都作为牲畜。
在日本关于羊的故事很少。在中国,特别是少数民族有许多关于羊的节日,有时候会将羊作为特定的祭品。
猴
大体形象一致,都是喜欢捣乱的动物之一。在故事当中关于猴子的故事特别多,而且形象生动。
在日本所指的是猿猴,而中国所指的是猴子。
鸡
都作为牲畜。也作为食用和祭品。通过鸡鸣知道时间。
在日本故事当中鸡的形象较为生动活泼,而中国的则需进一步考察。
狗
大体形象一致。都是衷心、报恩。关于狗的俗语和成语也很多。并且有时候都会出现“恶狗”的形象。
在中国有哮天犬等将狗神化的形象,而日本没有。
猪
大体形象一致,都是体大迟钝。也由于其体大,常被用作丰富的形象比喻。
在中国很早以前就将猪作为牲畜,而日本则说的是野猪。
对上述异同 点的原因分析及其启示
首先,关于故事的定义以及分类,两国都将其定义为具有口头讲述的,从古传今的特征。另外,也都将动物故事作为单独的类别研究。关于十二生肖的由来,其故事主线一致,并且都会附加说明为何猫没有进入十二生肖当中。在十二种动物里,除了龙、羊、猪以外,其大体形象都是一致的。也就是说,中日两国地理位置相近、历史交流源远流长,因此文化相同之处也就很多。包括故事以及俗语方面。
另外,由于地理上还是有些差距,各种动物形象上还是有些具体的差距。这在以上的论述中都分别提到了。而当中的龙、羊、猪则区别很大。有的是由于生态上不存在,而像龙则是由于是中国原创的所以日本关于这方面的论述相对少。但是日本都会取与之相对应的最相似的动物作为十二生肖。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所以在少数民族中会出现关于某样动物的特定节日,而日本则没有。这明显是由于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了。
但是,在张巨武的《英汉语言中动物词语的对比》v这一论文中,作者提出,之所以在汉语和英语中人们借助动物构成各种语言形式,表达丰富的语言意义,是和其生活地域、生活习性、人与自然关系、文化价值观等因素有关联,有着深厚的语义形成基础。类似地,日语和汉语也一样,人们借助动物构成各种语言形式,是跟生活地域、生活习性、人与自然关系以及文化价值观等因素有关联的,并且我认为,从对动物的比喻中可以看出,人们与此动物的情感色彩。
从生活地域上看,前文提到的虎、羊、猴、猪,因为地理以及生态环境的不同,从而产生了中日对于此三种生肖的对应动物有所不同。在日本是不存在老虎的,因此关于老虎的故事则非常少,可以推测是从中国传入的,因此有很多比喻意义都是类似的。而羊、猴、猪则是因为地理原因,所以日本中指的羊是山羊,而中国是绵羊;日本指的是猿猴,中国指的是猴子;日本指的是野猪,中国指的是家猪。
从生活习性上看,前文提到的,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因此有许多关于某种动物特有的节日,特别是鼠、牛、羊更是作为少数民族节日当定的祭品。另外龙,作为中国古代图腾的象征,也是中国独创的幻想的动物形象,在日本则很少有关于龙的故事以及俗语,当然即使有也可以推测是从中国传过去的。
通过本研究可以看到,在列举出来的故事以及俗语当中,许多动物的形象是一致的,或者有些同样的故事类型却发生在别的动物身上,这就是刚才提到的对等性当中的“完全对等性”以及“部分对等性”。比如,关于十二生肖为何会是这十二种动物,关于猫为何没有被选为十二生肖,参考上述的表格也可以看到,在故事当中大体形象一致的动物很多。另外,像俗语当中,俗语中老鼠的形象是危害人间,相当于危害国家的小偷一样,这与中国农业文化当中的老鼠形象是一致的。这说明了中日文化中,动物在语言以及故事中是具有对等性的。而像老虎,在本文中不能罗列出来,但是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中国有名的民间故事《虎外婆》,在日本居然有很多个版本,包括“狼外婆”、“熊外婆”等,其中的故事主线是一致的,但是动物形象却有了改变。关于这方面的资料可以翻阅《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以及《日本故事通观》作对比。这说明了中日文化的部分对等性。
另外,从研究当中也可以看出日本与中国自然观的不同。比如关于老虎的故事当中,《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当中的如《义虎》、《老虎报恩》等故事中描述的是老虎由于受到了人类的恩惠,从而给人类带去食物甚至是新娘等,然后从此与人类一起过上幸福生活。在日本也有类似的故事,如在《日本故事通观》中的《狼的报恩》,但是根据不同县,其故事具体情节是不同的,当中有大部分县的故事结局并不是狼和人类和谐生活在一起,而是人类要求狼回到自己所属于的自然界当中去。
结论
综上所述,从十二生肖动物的俗语以及故事等中可以看到,中日两国之间不同的历史、地理、宗教、文化背景。由于这些背景的不同,反映出了两国之间不同的语言、故事、民俗以及自然观。作为日语学习者来说,重要的是认清两国之间文化的差异,并且能够具体地分析,从而得出两国文化上不同的原因。
参考文献:
稻田浩二,「日本故事通观,同朋舍,1988年;
关敬吾,「日本故事大成,角川书店,1984年;
《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民间故事集成(江苏卷)》编辑委员会,《中国民间故事集成<江苏卷>》,1998年12月第一版;
张巨武,《英汉语言中动物词语的对比》,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5月第八卷第四期;
篇4
老鼠斑:我是海洋“十二生肖”之首,你看我头长嘴尖,小巧可爱,还穿着一件带黑色斑点的白外套呢!和老鼠不同,我很爱干净,喜欢生活在海下十米左右水质清澈的暗礁丛中。如果小鱼、小虾敢闯进我的地盘,那绝对会受到我狂风暴雨般的袭击!
牛角箱:你看,我眼睛上方有一对酷似牛角的突起,是不是和牛特别像呢?我被誉为“水中金牛”,不仅外貌与牛相似,连脾气也很牛。别看我个头不大,当我受到威胁时,我会从皮肤下分泌(mì)出毒素,将周围的鱼杀死,其中也包括我自己……
虎纹蝶:我们皮肤上有七条棕褐色的横带,真是像极了老虎的斑纹。身上的花纹可以为我们作掩饰,保护自己不被天敌发现。别看我只有十多厘米长,但我的动作可是十分敏捷的哦,正所谓“浓缩的都是精华”嘛!
海兔:看到我那两只长耳朵了吗?其实那是我的一对触角。虽然我们是螺类,但我们的贝壳已经退化,只剩透明的薄壳了。偷偷告诉你,我有好多绝活――可以生成植物的叶绿素、吃什么颜色的海藻就能变成什么颜色……怎么样,厉害吧?
海龙:我身体细长,眼睛大而圆,身体多为黄色,就像披着龙袍似的,威严吧?最特别的是,每只小海龙都是在爸爸的育儿袋里长大的。妈妈产卵时,直接将卵产在爸爸尾部底下的育儿袋里,大约五个星期后,小海龙出生啦。在老爸的悉心照顾下,小海龙就不怕被敌人伤害了。
五彩鳗:还别说,我的身材像蛇一样修长,婀娜多姿,身体上还有十分美妙的色彩。不过,我刚出生的时候全身都是黑色,呃,有点儿丑呢。大部分时间,我都喜欢将身体插在沙层里,只有当浮游生物大量出现时,我才会出来大吃一顿。
海马:虽然我和海龙是亲戚,但我有个十分特别的地方――头部和身体永远都成一个直角,身体保持“立正”姿势,像训练中的士兵一样。为了保持这个姿态,我细长的尾巴会缠住海草,以防随波逐流。怎么样,有点儿技术含量吧?
山羊鱼:我的下颌(hé)有两根长且十分灵活的“胡须”,就像两撇(piě)羊胡须,这可不是耍帅呢!它们不仅是我专门用来捕捉猎物的工具,而且还具有味觉。不过平时我一般把它们平贴在下巴处,饿的时候才会放下来探寻食物,当筷子用。
猴面鱼:圆溜溜的眼睛,高高的“眉骨",还有一张又大又厚的嘴唇,是不是与猴子有得一拼呢?没错,这就是我!要知道,我离开水面还能坚持呼吸三十多个小时呢!不过我是一种冷水性鱼,只有在低于十五摄氏度的水温中才能生存。
鸡鱼:“咕咕咕――”没错,我会叫,这就是我的名字的由来。我还有一个名字叫“扳机鱼”,这得名于我那手枪扳机似的背鳍。如果遇到敌人,我会挤进珊瑚孔的缝隙里,然后撑开背鳍,卡住岩礁,固定身体,让敌人无法将我拉出去。
狗头鱼:因为我的脑袋和狗长得十分相像,所以被称为“狗头鱼”。我的身体上没有鳞片,看上去十分光滑。别看我长得憨(hān)厚就打我的坏主意,我可是有秘密武器的――大口吞咽海水,使身体迅速膨胀成球形,隐藏在皮肤表面的硬刺就会立刻竖立起来,像只小刺猬!
篇5
在古代兔子的别称很有趣如:“缺鼻”。“三瓣”而这些特别的别称的由来是,兔子的嘴巴是三瓣嘴,中间有一条缝,所以鼻子看起来没有一样。而到了现代“月精”。“月德”。“明视”。“玉兔”……-而这些别称也是因嫦娥奔月这个故事开了个响头!相信这些有趣的别称已经让你大开眼界了吧!
接下来,我来给你讲讲狡兔三窟这个成语,狡滑的兔子一般要做三个窝,比喻做事很隐蔽,方法多。而白兔赤鸟这个成语你们想知道什么意思吗?让我告诉你:白兔指月亮,赤鸟是指太阳,一般表示时间。
有关兔子的小知识还不止这些,还有歇后语等。
狐狸哭兔子——假慈悲。狐狸喜欢吃兔子,这为一只兔子哭,肯定是假的。兔子打架——小打小闹。小兔子们打架,你说小兔打小兔是不是小打小闹。
篇6
关键词:平面设计,中国元素,传统文化,应用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这几年来,在国内这个领域出现的优秀的平面设计作品中,我们显然地可以看出“中国元素”的运用的广泛。“中国元素”差不多成为了平面设计工作者不可或缺的灵感出处。
每个人都会对异国风情有着好奇心,他们想知道同样生活在这个世界的人们,他们的生活方式是怎样的,以及他们的风俗习惯,民族元素发展的价值就是因为这个。若中国平面设计想在世界立住脚,就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我们唯一的资本无异于就是中国元素和现代思维的融合,日韩已经对这一点得到了很好的证明。
当代的设计思潮是一个东西方文化大融合的理念,我们不仅要学习西方纯理性的设计分析,更要好好地学习我国的传统文化和审美情趣。作为中国的设计师,如果对自己的祖国,对自己的民族传统艺术没有认识,这是不可思议的。昨天是今天的历史,今天是明天的历史,要好好地把握今天、创造明天,就必须深刻地了解过去,就必须深入了解什么事民族传统,什么是民族审美精神。要创作既有现代精神又有民族气魄的作品,只有在我们自己的文化土壤的滋润下,我们的设计才真正具有充沛的生命了,有深入人心的感染力。
设计创意是艺术传达的准备,艺术传达则是设计创意的继续与深化。艺术传达与设计创意有着不可分割、互相制约互相渗透的联系。设计家在进行创意构想时受艺术传达的各种因素的制约,而且在传达艺术时,设计家的创意活动不是停止的,而是在逐步深化发展,逐步具体形象化。那些模糊不确定的以表象形式存在于设计家思维中的创意所得到的形象,通过传达活动将其转化为特定的物质形式后,才能检验设计创意是否可行或完善。
龙凤是中华民族由来已久的传统标志,也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独特的装饰形象,千百年来受到各代人民普遍而持久的欢迎。它代代相传,又代代演变和发展,在历代文学家、艺术家千锤百炼地辛勤耕耘下逐步完美,又以它不同时期的强烈民族风格陶冶着人们,很值得我们去总结,去分析。
在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发展史中,龙凤的形象经历了一个由低级到高级,有简单到复杂,由朴素到华丽,由不足到充实的过程,即使是同一时期的龙凤,也因地区和作者的不同风格而存在着差异。但总的来说,龙凤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不同特征,反映了各时代的精神面貌。
龙凤在历史的演变源远流长,它从彩陶时代的朦胧状态开始,就收到人们的顶礼膜拜,在它们身上凝聚着统治者威严尊贵的美,也寄托着人们的理想和精神。龙凤的演变在整个历史发展中无法绝然割裂,后一个阶段总多少保留着上一个阶段的风格和特色,并与当时人们的精神面貌和文化艺术相附相存,息息相关。龙凤的演变正是不断地吸取着各个不同时代的精神营养而不断新生、不断发展的。
龙凤的题材在各类工艺美术品和古建筑,民间艺术以及绘画、雕塑、石刻、碑碣等造型艺术方面,其数量之多,制作之精,风格之高,用途之广,真是涵浑,令人叹为观止。这是一份非常丰富而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很值得重视和发扬。龙凤造型留给我们的是永恒的艺术魅力,其艺术装饰生命是长存不朽的。它们不愧为中华民族图案之魂。
“中国结”浓缩了上千年的中国文化,又象征世界五大洲的团结、协作、交流和发展。中国结这一传统文化正乘着奥运的浪潮走向世界。“中国结”的内涵相当丰富,作为一项传统的艺术,它在长期的积累、演变中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面貌,其用途十分广泛。别看轻这小小的中国结,它所显示的情致与智慧正是中华古老文明中的一个侧面。中国结可以带来吉祥如意的喜庆效果。
中国结"全称为“中国传统装饰结”。它是一种中华民族特有的手工编织工艺品,具有悠久的历史。“中国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当时的绳结不仅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备用具,同时还具有记载历史的重要功用,因而在人们的心目中是十分神圣的。很早以前人们就开始使用绳纹来装饰器物,为绳结注入了美学内涵。除了用于器物的装饰,绳结还被应用在人们的衣着、佩饰上,因此绳结也是中国古典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青花又称白地青花瓷器,是指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再施以透明釉,然后在高温下一次烧制而成的釉下彩瓷器。钴料烧成以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烧成率高、成色稳定的特点。白底衬以蓝色纹饰,给人以清新素雅的美感,为历代藏家所珍爱。
青花瓷器装饰作为一种独具魅力的造型艺术形式,根植于广博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之中。中国传统诗画艺术对“意境”的追求也自然而然地影响着青花瓷器的画意表现。青花艺人常常把绘画、书法以诗性的品格融为一体,创造出一种出神入化的审美艺术形式。如民间大众所向往的“福”“禄”“寿”“喜”,原本并不符合瓷绘题材,但经过创意加工,巧妙构图,成为具有装饰韵味的形象。清代早期的青花变形成纹“寿”字罐,嘉靖万历时期常见的以松枝组成的“福”“寿”图形,以及万里天启年间的灵芝托“寿”、灵芝托“喜”画面,寓意吉祥,图文并茂,相得益彰,充分反映了平民百姓的审美情趣和美好理想,烘托出意境深邃的主题。
十二生肖,又称十二属相、十二辰属,是古代创造的一种纪年法,它以十二种动物和十二地支相配合,依次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十二生肖是一种非常有趣的民俗现象,并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几千年来,一直寄托着人们祈祥纳福的美好愿望,人们祈求岁岁平安,年年如意。
自古至今,人们对十二生肖形象的描绘与刻画,达到了高的水平,成为中国传统美术史的灿烂明星,也反映出历代民间艺人热情、饱满的创作精神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商州时期,青铜装饰纹样多以动物形象出现,常见的动物有牛、羊、虎、龙、凤、马、猪、象、龟、鱼、蛙等,各种动物艺术形象充分表达了人们的意志和向往。秦汉时期的画像石、画像砖,对动物形象的描绘和刻画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龙凤艺术,中国结,青花瓷,十二生肖等都是我国的代表元素。在现代平面设计中融入中国的代表元素,将会使平面设计更加的具有民族特色,让全世界对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使中国的平面设计作品在世界的大园林中永远屹立。
在设计中,创新是思想内涵与灵魂,是具有感染力与说服力的要素,是向消费者诉求的主要动力,是改变消费者思想动机的力量,它能抓住消费者的注意力,使之产生兴趣,改变对某个品牌的看法,增加产品的价值。创造性思维是反映自然界的本质属性和内在、外在联系,具有新颖的广义模式的一种可以物化的思维活动。它是人类智慧最集中的表现,是人类创造性活动最伟大的动力,是一种动态的、理论的、突变式的、变异式的、开放的主动思维方式。
我国是一个人口最多,地域最广的第三世界国家,是有着极其完备的历史和悠久的文化传统。中国从未经历过较完全的殖民化过程,本土文化的凝聚力也从未消失过。因此,继承并发掘中国的本土性的平面设计理论使之能够在现代社会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受之.世界平面设计史 中国青年出版社.
[2] 李砚祖.视觉传达设计的历史与美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篇7
然而,地理学者杨勤业教授认为,江南指的是江南丘陵区,即南岭以北,洞庭湖、鄱阳湖以南,太湖以西的一片丘陵和盆地相间分布的区域。气象学者林之光认为江南是越过长江北到淮河,即淮河以南、南岭以北、湖北宜昌以东直至大海,都是江南。而一些方言学者则认为,长江中下游以南属于中国南方六大方言区,这个区域都可以看成是江南。唐代诗人杜牧的诗《遣怀》:“落魄江南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这里的江南指的是扬州,可扬州却在长江的北面。
其实,江南的概念体现了一种终极追求:天堂情结。人是一个要把世界对象化的动物,必然要产生“天堂情结”,即构筑一个梦想的栖息地,而江南是多数人心中的“桃花源”。
(文 单之蔷)
伊斯兰教徒
究竟为何不吃猪肉
文化名人南怀瑾说:“假如你带了一包猪肉松走进一所清真寺去,那就犯了莫大的忌讳。”穆斯林为什么禁食猪肉?
有些民族忌食的动物,是该民族奉为神圣的或者意义重大的,比如印度教的牛、救过努尔哈赤的狗、寄托藏族灵魂的鱼等。于是,一些人想当然以为,穆斯林不吃猪肉与崇拜有关。其实,穆斯林不吃猪肉,一不是崇拜,二不是迷信,而是严格遵从伊斯兰教的最高经典《古兰经》的规定。
《古兰经》明确禁止穆斯林吃自死的动物、动物的血液、猪肉和未按穆斯林方式屠宰的动物,认为动物不宰自死,或为疾病,或为衰老,或为中毒;血液,乃输送身体需要的各种养分的渠道,往往存在有害物质;猪,形态丑陋,不择饮食,“其性贪,其气浊,其心迷,其食秽,其肉多害”。此三类列为不洁,故不可吃。
穆斯林不仅禁吃猪肉,而且禁用猪身上的任何东西,从思想意识和感情上反感、见不得猪。宁夏、甘肃等地的回族穆斯林把十二生肖中的猪称作“亥”,猪肉称作“大肉”,猪油称作“大油”,不用猪鬃、猪毛刷子,不用猪毛牙刷,不用猪油制作的肥皂、香皂。对于脂肪多的牛肉、羊肉等,穆斯林忌用“肥”字,而用“壮”字,比如说:“这只羊膘好、肉壮!”
此外,回族还不吃狗、驴、骡、马以及一切凶禽猛兽、形态怪异丑陋的生物。
“一亩三分地”跟坟地有关
篇8
绍兴花雕在清中期以前,民间一直俗称“画花酒坛”,就是民间艺人们在酒坛外面绘制五彩缤纷的色彩和图案,以衬托喜庆吉祥之意,它的功能主要是作为绍兴民间婚俗中的陪嫁礼品。在上海博物馆内陈列着一个南宋初期的越瓷女儿酒坛,造型别致,上下口底小,中间腹部大,矩长形的酒坛腹部中间有四个开光图,上写“酒海醉乡”的行书字体,酒坛上下有花草、飞禽和几何图案的装饰,显得粗犷厚重,为后来明、清时期的花雕,提供了民间美术装饰上的范本。晚清时期,花雕由单一的民间婚嫁礼品逐渐扩大应用到祭祀、做寿、建房、开业等,作为人们迎来送往、参与各种活动中的高档礼品。当时绍兴城乡一带从事庙宇、庵堂、家具油漆绘画的民间艺人纷纷开张起彩绘花雕的手艺行当。内容大多为“梅兰竹菊”、花草、飞禽图案,在坛外写上“喜”字或写“五世其昌”“花好月圆”等吉祥如意之词。在光绪时期,绍兴花雕以“龙凤呈祥”的彩图装饰,选入皇宫婚礼之用。当时还出现了以《水浒》中“武松打虎过冈”的故事为题材,以工笔重彩手法描绘人物的花雕作品,立意较新,富有艺术情趣,在当时上海四马路口“王宝和酒店”展示陈列,其作品出自后来闻名的丹青画家任伯年叔侄之手。
20世纪前期绍兴花雕以手工平画绘制图案,曾风靡一时。但也有一些民间艺人在不同程度上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了其他绘画风格长处,将民间漆艺、堆塑等技法应用于绍兴花雕,即以自行配制的油泥作为堆塑的原料,在酒坛上进行手工堆塑雕刻,然后进行配色漆艺描绘,形成立体的高浮雕艺术风格。这样的创新,对绍兴花雕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改革开放助推了绍兴花雕的发展。随着外贸出口的需要,专业化的花雕设计室出现了,改进了花雕工艺方法,开发了花雕新品种,年产量从200坛增加到1万坛,后来又增加到年产5万坛。其形状从单一到多样化,形式多样,题材丰富:其油泥堆塑人物形象和沥粉漆艺图案,有我国古代神话和历代文化典故。突出的艺术形象多以古代仕女为主,题材内容与酒有关,色彩体现传统文化和不同时代的风采。由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徐复沛创作的绍兴花雕多次在国内外专业评比中获得金奖、大奖、优秀奖,同时成为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专用的国宴礼品,供不应求。1992年日本天皇访华,绍兴花雕被中国政府列为国礼之一,酒坛的画面由中国的长城、梅花和日本的富士山、樱花图案组成浮雕作品,坛旁用沥粉题写“中日友谊、一衣带水”。1994年绍兴花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入选“第一届中国工艺美术名家作品展”。1998年夏,绍兴花雕又被外交部礼宾司、钓鱼台国宾馆指定为美国总统克林顿访华礼品。
绍兴花雕主要工艺由沥粉漆艺、油泥堆塑、彩绘装饰三方面综合组成。在采用单色油泥堆塑时,继承了民间传统技法,吸取陶瓷、石雕、木雕等传统工艺的写意夸张手法,摒弃了传统堆塑以佛像脸谱程式化的单调装饰,按不同表现对象采取深浮雕、浅浮雕、线刻等传统技巧进行创作。形象刻画不同历史时期的人物、景物。油泥堆塑的传统工序是以手工搡、捏、搓、堆、贴、抹、按、捺、勾、刻、划、雕、压、画、塑、抚、理等不同方法完成。一件立体浮雕的艺术形象,重要是堆塑成型,刻画出神,抚理有韵。在堆塑技巧上达到“变化无穷、层次清晰、色泽明快、形象生动”,使画面体现立体感较强的形神兼备的浮雕艺术效果。
篇9
【关键词】塔院寺;金塔; 金塔县
一、关于金塔名称的由来
关于金塔县塔院寺金塔名称的由来,在当地有四种说法:一是说因为塔的外表是用纸筋裱糊而成的,所以初建时把这座塔叫作“筋塔”,后人根据谐音,称为“金塔”;二是说塔上供奉一尊释迦佛金面铜像而得名;三是说塔初建时是土塔,因为常年风吹雨淋,塔身土层脱落严重,为了保护塔身,寺院的僧人就用牛筋裹在塔身上,防止土层脱落,时间久了,人们就叫其为“筋塔”,后人根据谐音,称为“金塔”;四是说整个塔体呈现出汉字“金”的造型,所以叫“金塔”。首先,我们应该排除的是第三种说法,牛在过去是庄稼人的命根子,人们一般不会杀耕牛,就算老死或病死的耕牛人们也不会拨其皮,食其肉。一座塔身要用牛筋来裹,需要多少头牛,当时牛本身就很少,哪有这么多的牛筋?这是不可能的。第二种说法民间流传最广。过去在塔上或寺庙里供奉金面铜佛像很多,几乎大大小小的寺庙或塔上都在供奉,甚至条件好的大户人家也在供奉,为什么单单这座塔因供奉金面铜佛像就叫金塔,这种说法也似乎经不起推敲。至于第四种说法,所有覆钵式塔的基本结构大体相同,就像一个“金”字造型,也不能足以为证。剩下的第一种说法在史料中有确切记载,据《重修金塔县志》1934年手抄本校注收录的《重修塔院寺序》(刻写于雍正十年即1732年)记载:“如我金塔寺之有塔,不知妨于何代,然塔以筋砌始名曰筋塔。” 这里所说的“筋”即纸筋,《百度百科》中对纸筋的解释是:纸筋,用白纸筋或草纸筋,使用前应用水浸透、捣烂、洁净;罩面纸筋宜用机碾磨细。稻草、麦秸应坚韧、干燥,不含杂质,其长度不得大于30毫米。稻草、麦秸应经石灰浆浸泡处理。 以前用草纸,现在多数用水泥纸袋替代,因为水泥纸袋的纤维韧性较好。其用途是掺在石灰里起增强材料连接,防裂、提高强度,减少石灰硬化后的收缩,节约石灰的使用。古时建造土房子时掺到泥浆里,以提高墙体韧度、连接性能。“纸筋灰”是一种用草或者是纤维物质加工成浆状,按比例均匀的拌入抹灰沙浆内,作用于防止墙体抹灰层裂缝,增加灰浆连接强度和稠度。因当时初建金塔时,为了提高墙体韧度、连接性能,在泥浆中掺入了用稻草、麦秸经石灰浆浸泡处理过的纸筋,从金塔历次维修的灰层中,也发现了纸筋,与“塔以筋砌”相吻合。这才是金塔名称真正的由来。
二、关于金塔的初建年代
金塔为覆钵式塔,是藏传佛教的塔。这种塔的造型特点是在高大的方形基座上,建圆形覆钵形的塔身,上面安装塔刹。塔身下方上圆,具有浓厚的原始性。自元代以后,喇嘛教建塔常采用这种形式,所以称为喇嘛塔。主要流传于南亚的印度、尼泊尔,中国的、青海、甘肃、内蒙等省区。
关于金塔的确切初建年代,现存史料没有明确记载。民间有此塔建于元代、唐代或东晋十六国时期的传说,但未见史料记载,有待考证。据《重修金塔县志》1934年手抄本校注收录的《重修塔院寺序》(刻写于雍正十年即1732年)记载:“如我金塔寺之有塔,不知妨于何代,然塔以筋砌始名日筋塔。迨明万历二十年设堡,其地立官分土,因名其堡日‘金塔寺堡’,是堡因塔而名也。”这是现有史料中关于金塔的最早记载。说明在明万历二十年(1592)时金塔已存在,据此证明金塔的始建年代,最迟也在明代。同时也说明,金塔原名叫“筋塔”,后来,一方面根据谐音,另一方面,金象征财富,人们为了祈求金塔地方繁荣富足,改称为“金塔”。
又据《重修金塔寺塔院寺》记载:“吾酒泉郡北有金塔寺焉,不知始于何年创之何帝,迨后倾颓全无,然其基尚存焉。后有孙公一贵于康熙四十二年躬鹰简命巡守是地,每夜辄闻斯地有鼓钟管龠之音。感化于心,顿然醒悟同山右僧性贵咸登法舟。遂一念之诚,募化十方修寺建塔造立金象。”另据《修编金塔方志》记载:“金塔寺,在城东南五里许。其塔康熙三十九年金塔游击甘州人孙一贵重建筑。土质铜顶,围七丈高五丈……”
1987年维修金塔时,发现了历次维修的四层灰层,最里面的塔身土层经甘肃省博物馆专家实地查看,为明代建筑,并从金顶内发现了四次维修的记录牌。
以上史料说明塔院寺金塔的初建年代不晚于明代。笔者也翻阅了一些资料,认为初建年代在东晋十六国时较为确切。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社会出现空前的社会动荡与民族的融合。北方游牧民族纷纷南下,与中原农耕民族频繁交锋,北方区域动荡不安。多民族间冲突加剧,政权更替频繁,战争不断,人民饱尝战争疾苦,流离失所,顿感人生无常,需要精神寄托。他们希望得到神灵保佑,消灾免祸,祈求平安。魏晋时期,玄学盛行,玄学崇尚虚浮,佯狂遁世,与佛教思想一致,佛教因玄学获益,相得益彰,促进了佛教的发展。此时,建立地方割据政权的五胡君主,也亟需为自己寻求精神支柱,希望利用佛教惩恶扬善、生死轮回的教义来安抚各族百姓,缓和民族矛盾,并借宗教维护统治。佛教的传入,所宣扬的教义正好符合了人们的这种精神需求。河西走廊是佛教东传的必经之地,成为佛教传播的中心。各地广建寺庙,开窟造像,大兴佛事活动。一时间,香火旺盛,佛事盛行,寺庙林立,窟龛密布,呈现出空前繁荣景象。
东晋十六国时期,河西走廊一带先后出现了前凉、后凉、西凉、南凉、北凉五个割据政权。前凉已信佛,佛教已广为传播,据《首楞严经》后记记载:癸酉年(373),凉州刺史张天锡,请月氏优婆塞支施仑在州内正厅堂、湛露轩下,出《首楞严经》、《须赖》、《金光》、《首如幻三日未经》四种,由龟兹(新疆库车)王世子帛延翻译。译经时,在场的有会水(今金塔县)的县令马奕,可见当时会水县信佛的程度。公元412年,匈奴族的沮渠蒙逊占领了姑藏(即凉州),统一了河西走廊,自称为“河西王”,使北凉国发展到了极盛。沮渠蒙逊本人是很相信佛法的,也怀有弘扬佛教的远大志向。他第一次将佛教文化引入政权。并大肆建筑寺庙佛塔,河西地区寺庙遍布,佛塔林立。为了使自己所管辖的区域内尽快消除因多年战争引起的民族仇恨,恢复平静安闲的生活,他利用佛教的力量,不但在国内修建了华丽壮观的佛寺,还特意邀请了很多中外著名高僧前来凉州翻译佛经,使凉州成为当时全国的译经中心之一和河西佛教的重要基地。而在远离河西走廊中心的金塔,是崇佛的北凉国主沮渠蒙逊之子沮渠牧健在继任王位前的驻牧之地,佛教已很盛行。以上史料说明,为了政治需要,或许金塔就建造于这一时期。
公元439年,强大的北凉政权仅仅存在了不到40年,就被北魏的鲜卑人给消灭了。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大力提倡“文教”,他认为让“虚诞不经”的“胡人”的佛教广为流传,只会招致“礼义大坏”、“天常大乱”、“王法废而不行”的恶果。同时,由于不负担赋税、徭役的僧侣人数膨胀,就会大大减少政府的财政收入;寺、塔、经、像的增多,是社会人力、物力的极大浪费。这与拓跋焘大力提倡发展生产、节约开支,增加物质财富,保证军国费用的方针政策相抵触。太延四年(438)、太平真君五年(444)和七年(446),拓跋焘先后三次下诏打击佛教,要全国各地碎佛像、焚佛经、诛杀僧侣。金塔寺虽然位置偏僻,但也没有躲过这场灭佛之灾。
三、关于金塔的重建和维修
关于塔院寺及金塔的重建和维修,据民国《金塔县志》记载:明朝末期,塔已倾颓,其基尚存。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金塔营游击甘州(今张掖)人孙一贵,重建土质铜顶塔,塔围7丈,高5丈,塔顶高5尺,围约1丈2尺,四十二年(1703)告竣。延至雍正十年(1732),性贵弟子可法,募化资财,将前后殿宇及舞殿覆瓦,谋久固之,并增筑钟楼和鼓楼。清同治四年(1865),战乱中庙宇被焚,唯塔未受损失。光绪四年(1878),贡生陈豫纳督修,化十方布施,仍建大殿三楹,上供释迦佛。寺庙恢复原貌,景观更加宏伟。宝塔上锐下圆,如古铜胆瓶状,土质塔身,高5丈、围7丈,外表用纸筋、白灰等物粉饰。铜铸塔顶,高5尺,围约1丈2尺,塔上供奉金面铜佛一尊。其后又有商民芦德、贡生刘怀基曾先后两次修葺之。另据《修编金塔方志》记载:“其塔修葺三次,第一次贡生陈豫讷修葺之。第二次商民芦德修葺之。第三次民国十年,贡生刘怀基修葺之。”
但据1987年从塔顶内出土的四块维修木牌证明,金塔的维修时间分别是康熙四十六年(1707)、乾隆四十三年(1778)、道光二十五年(1845)和民国十二年(1923 ),县志中记载的时间可能是维修寺庙的时间。
“”后,全县干部群众和各界人士,建议维修古塔,恢复其庙,保护文物,发展旅游业。1986年,金塔县第十一届二次人代会作出维修古塔的议案。次年,甘肃省文化局和金塔县财政局共拔款3万元对宝塔进行了修葺。维修时,从须弥座到覆钵体按清制复原,十三天按明制复原。为了保证修旧如旧,复原的泥用古方法加工,即用三合土加糯米粥、棉花混合,增加了泥的粘合度和强度,防止开裂。金顶上的木头因虫蚀严重,用猪血腻子刮了两遍。然后整个塔身用红土粉刷,并喷了一层保护剂,恢复了塔的旧貌。在维修前,塔顶已丢失,现塔顶是维修时用纯铜加工而成的。佛头瓦当按当时的原样复制。 至此,金塔恢复了原貌,使古塔得以保存。
2011年,金塔县博物馆从甘肃省文物局争取资金30万元,又一次对金塔进行了加固维修,对塔体表面裂缝进行了填充和粉饰;校正了宝顶;用仿古青砖砌筑了塔基四周围墙,夯实加固了塔基;在塔基四周围筑了青石围栏。使这一名胜古迹百世永存。
四、关于有无地宫和塔顶藏宝等问题
塔原本是指安放佛陀舍利的建筑物,后来用途则扩充至纪念佛陀生处、成道处等圣迹,或安置佛菩萨圣像、高僧遗骨等作为礼拜、建筑之用的建筑物。在佛经中有云:“本师释迦牟尼亲自向阿难尊者教示造塔的方法及规格,并以袈裟叠为四层正方,上置覆钵及锡杖以示。”
在《大藏经》中,有许多关于造塔规格及意义、造塔功德及绕塔功德的经论。藏传、南传、古印度及日本的佛塔,大致都依佛示规格、比例及表义而制建,既代表佛身,也表佛之三身、三界及五大(地、水、火、风及空五大元素)。一般在佛塔中的瓶身部分,安奉圣者舍利、经书及各种吉祥物品,以令绕塔及顶礼者积集功德。覆钵式藏式喇嘛塔的基座很宽大,有的开辟为房间,用于存放物品或居住喇嘛。因此,不是所有的塔都有地宫的。
1987年4月维修金塔时,塔基西侧有一进深1.8米的盗洞,经维修人员进洞查看,盗洞顶端有两根直径约40厘米的立柱,没有发现地宫。
在维修塔身时,由于受损严重,施工人员只能先搭架将脱落的外表皮全部铲除,在清理到覆钵体上端,与塔顶接触部位时,施工人员发现了历次维修的四层灰层,每层3~4厘米。清理到第五层时,意外发现了保存完好的十三天,从中采集到两尊彩塑释迦牟尼佛像。根据实地查看,专家认为第五层为明代建筑。据此考证,现存塔身始建于明代。当清理到金顶时,发现了多卷经书,其中一卷经书中夹有释迦牟尼彩画像2张,并发现里面存有记录历次维修的四块木牌。这一发现,正好与十三天发现的四层灰层相印证。经专家鉴定,一级文物一件,二级文物四件,三级文物四件。这些珍贵文物全部保存在金塔县博物馆。
值得一提的是塔顶内藏的多卷经书,这些经书的书写时间在明、清两代,为研究本县的佛教文化提供了实物证据。其中有一卷藏文经残卷,共90页,无装订。经书为蓝纸黄字,手写而成,据考为明代经卷,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被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还有一部大乘妙法莲花经,共七册,保存较为完整。经卷用绸缎裱糊的纸匣盛装,蓝色书皮,黄色纸张,墨书手写而成,字迹娟秀,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被鉴定为国家二级文物。一卷清代的藏文经,墨笔手写而成,被鉴定为国家三级文物。另有一卷大悲心陀罗尼经,明代木刻印本插图经卷,图文并茂,经文深奥,是研究我国佛教发展的珍贵资料。卷内画有数千幅手持法器的菩萨、佛像,全都用白描手法绘制而成。他们动作各异,神态安详,逼真自然。其手法细腻舒展,虽为木刻印本,但其效果可与直接绘制的画面相媲美,展现了木刻印本技术的较高境界,实为国内遗留下此类不多经卷中之珍品。
此外,还出土有佛像画,为国家二级文物,高8厘米,宽4.7厘米,彩绘释迦牟尼座像,结跏趺座。画面用工笔技法分别表现了两尊禅坐入定的菩萨像,其神态慈和安详,五心向上静坐修行,给人一种肃穆庄重的感染力,展示了佛教修行的一种至高境界。画像虽历经数百年之久,但色彩鲜艳如新,线条流畅,展现了明代时期彩色绘画的精湛技艺,也说明当时人们已具备了相当高的绘画技艺。绿琉璃塔顶,国家二级文物,质地为琉璃,绿色,高65厘米,宽46厘米,分为上、下两部分,顶部呈心状,下部鼓腹形似坛子。彩塑佛像,国家三级文物,泥塑佛像,共两尊,通高分别为31厘米、28厘米。佛像面容丰圆,双眼微合下视,着通肩袈裟,跏趺坐于莲花台上,左手托一法器,右手自然下垂,表面施彩绘。维修宝塔牌,国家三级文物,共四块,是对每次维修情况的记载。
这些珍贵文物是塔院寺金塔几百年来兴衰历程的真实见证,在历代王朝的更替演进过程中能够完整的保存下来,这又是宝塔留给后人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关于塔上供奉的古佛和原塔顶的去向,据民国《金塔县志》记载:民国五年(1916),塔上古佛被英国博士哈佛窃去,幸甘肃省长指令镇守使吴追回,仍放原处。民国二十一年(1932),塔上古佛又被贼人窃去。民国三十五年(1946),塔上铜顶被几个军人为打鸽子而击落,抬走后杳无音讯。
五、关于金塔的结构造型和寓意
篇10
在“四印”苗族中有一个古老的传说:一支饱经战乱之苦的苗胞,为避免朝廷追击,带着一族老幼,渡黄河、过长江,走进了莽莽苍苍的贵州大山,来到了波涛滚滚的猫跳河畔。为避免再次遭到官府侵扰,让一族人得以休养生息,他们强忍悲痛,烧毁了随身所带的文书;当满含热泪的族长拿出象征着家族荣誉与地位的四尊大印,准备付之一炬时,一位聪明的苗家姑娘站起身来,指着自己的衣服说:“把印印在我的衣服上吧,这样,我们苗家的魂,就不会丢了!”四尊大印在烟火中消失了,但鲜红的印迹,却永远留在苗族妇女的衣服上,开放在每一个“四印”苗胞的心窝里。
在农历正月十六至二十日,居住在凯里舟溪一带的苗族,要过芦笙节。芦笙堂设在舟溪井坎边的河沙坝上。正月十六日的清晨,几位主持芦笙堂的老人,扛着芦笙来到井坎查看碑文,念道:“吹笙挑月,乃我苗族数千年来盛传之娱乐活动。每逢新年正月,各地纷纷仿效,以娱乐而贺新年,更为我苗族自由配婚佳期……”念完后倒出葫芦里的米酒,先在碑石上和芦笙堂中央,喷酒数口,各人又饮一大口,吹响了第一支芦竺曲;这时带着银花首饰,穿着艳丽节日盛装的姑娘和小伙子们随着悦耳的曲调翩翩起舞。小伙子们向意中人索取花带,姑娘们则将花带系在中意的小伙的芦笙管上。三天过去了,青年男女各自物色了心中的伙伴。这时主持芦笙堂的老人,仍然背着米酒,在碑石上和芦笙堂上喷洒米酒。堂中央插上草标。此后芦笙高挂,直到五谷归仓,农历“苗年”,才能取下,直吹到芦笙节。第四天是闹春,青年情侣,自由谈唱,交融感情,互送信物。
苗族的爬山节也叫“爬坡节”,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每年农历的三月下旬的“马日”(古代用十二生肖记日),即农历三月十九日这天举行。这时居住在黔东南凯里地区的苗族人民聚集在香炉山上,对歌斗雀。歌山人海,热闹非凡。青年男女一边唱歌,一边沿着曲曲弯弯的山间小路向山顶攀登。最先到达山顶的被誉为“爬山英雄”,受到大家的尊重,得到姑娘们的青睐。
农历四月初八,是贵阳市附近苗族人民纪念古代英雄“亚努”的传统节日。相传在很早很早以前、苗族人民就在富庶的格罗格桑(今贵阳附近)休养生息,过着幸福、美满、丰衣足食的生活。为了抵御统治者官兵的攻打,足智多谋的首领“亚努”率众英勇抗击,给来犯者以沉重打击,但终因寡不敌众,不幸于四月初八牺牲,葬在“嘉八许”(今贵阳市喷水池附近)。为了纪念“亚努”英烈,至今每逢农历四月初八,身穿节日盛装的苗族人民,都要从四面八方汇集到贵阳市喷水池旁集会。
苗年,苗语称“能酿”,是苗族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各地过苗年的时间不统一,在融水苗族中以农历十一月三十日为除夕,次日起为过年,过这一苗年的人口最多,地域最广。苗年的民俗活动很丰富,主要有祭祀祖先,吹芦笙踩堂,走寨结同年。芦笙踩堂在本寨芦笙堂举行,男吹女踩,男女都参加。先由小芦笙手吹出一阵短促的笙曲,接着大小笙手一起吹奏,姑娘们则穿着百鸟衣,戴着银首饰,银花冠翩翩起舞,银佩的脆响和着笙歌,交织成节日动人的旋律。走寨结同年也是苗年期间重要的民俗活动。每到苗年,寨与寨之间便互为客主,互结同年。全村男女几十人或上百人,带上芦笙,穿上节日盛装,敲锣打鼓到同年村进行联欢活动。进村前以三曲笙歌告知主人,主人则带领全村男女出村迎接。然后在芦笙堂再次吹奏芦笙及踩堂作为进村仪式,主人也以吹芦笙踩堂还礼。礼毕邀客人至各家款待。客人一般住三天,白天吹芦笙踩堂,进行芦笙比赛,晚上演苗戏,未婚青年男女在此期间进行“坐妹”对歌的社交活动,追寻自己的意中人,通宵达旦。苗年期间,除上述活动外。苗族人民还举行斗牛、斗马、斗鸟、射击、爬竿等传统体育比赛活动。其中以斗牛、斗马最有吸引力,常吸引成千上万的群众前往观看。
在今年的2月21日,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协办的“中国英雄史诗的重大发现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出版成果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贵州紫云麻山深处苗家“东郎(歌师)”们传唱了千年的古老英雄史诗《亚鲁王》,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唱响。《亚鲁王》所传唱的是西部苗人创世与迁徙征战的历史。其主角苗人首领亚鲁王是被苗族世代颂扬的民族英雄。长诗以铿锵有力的诗律和舒缓凝重的叙事风格,生动地讲述了西部苗人的由来和迁徙过程中波澜壮阔的场景,是上古时期中华民族曲折融合的见证,其历史学、民族学、文化人类学和文学的研究价值无可估量。《亚鲁王》是有史以来第一部苗族长篇英雄史诗,是当代文学史上的重大新发现,其文化价值堪比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蒙古族史诗《江格尔》、柯尔克孜族史诗《玛纳斯》。它的发现和出版,改写了苗族没有长篇英雄史诗的历史,是当代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抢救的重大成果。
苗族的发展史,是苗族人民从北到南,又从东到西的一部雄壮、浩大的迁徙史,充分体现出苗族人民具有艰苦奋斗,勇于斗争,坚忍不拔的民族精神。蚩尤战败后,苗族先民被迫南迁,经过一段时期的艰苦创业,发展起来,建立了“三苗国”(实为部落联盟)。三苗被尧、舜、禹攻打,战败,被迫迁到高寒地区和崇山之中。春秋战国以后,又不断被封建王朝征伐而不断往西南迁徙。每次迁徙,都是往新的边远荒凉山区去开发,自然环境越来越差。在几千年的历史中,苗族人民一直是苦难深重的,但是苗族人民总是保持坚忍不拔的斗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