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老师的名言范文
时间:2023-03-26 03:30: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赞美老师的名言,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导读:老师,尊称传授文化、技术的人,泛指在某方面值得学习的人。老师一词最初指年老资深的学者,后来把教学生的人也称为 “老师”。《师说》中:“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1、您的工作在今朝,却建设着祖国的明天;您的教学在课堂,成就却是在祖国的四面八方。
2、您的岗位永不调换,您的足迹却遍布四方;您的两鬓会有一天斑白,您的青春却百年不衰。
3、在我们从幼稚走向成熟,从愚昧走向文明的路上,您用生命的火炬,为我们开道。
4、教师的春风,日日沐我心。
5、一位好老师,胜过万卷书。
6、亲爱的老师,您那赤诚的爱,唤醒了多少迷惘,哺育了多少自信,点燃了多少青春,摧发了多少征帆。
7、鹤发银丝映日月,丹心热血沃新花。
8、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9、片言之赐,皆我师也。
10、园丁,崇高的称号,祝您桃李满天下,春晖遍四方。
11、江河把我们推向浩瀚的大海,曙光给我们带来明媚的早晨;亲爱的老师,您把我们引向壮丽的人生。
12、老师,人说您在培育祖国的栋梁,不如说您就是祖国的栋梁,正是您,支撑起我们一代人的脊梁。
13、老师,是美的耕耘者,美的播种者。是您用美的阳光普照,用美的雨露滋润,我们的心田才绿草如茵,繁花似锦。
14、您的爱,太阳一般温暖,春风一般和煦,清泉一般甘甜。您的爱,比父爱更严峻,比母爱更细腻,比友爱更纯洁。您------老师的爱,天下最伟大,最高洁。
15、老师,我们身上散发的智慧之光,永远闪烁着您亲手点燃的火花。
16、学者必求师,从师不可不谨也。——程颐
17、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关汉卿
18、学贵得师,亦贵得友。-----唐甄
19、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
20、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欧阳修
21、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斯大林
22、教育者的关注和爱护在学生的心灵上会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苏霍姆林斯基
23、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苏霍姆林斯基
24、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25、老师,是美的耕耘者,美的播种者。是您用美的阳光普照,用美的雨露滋润,我们的心田才绿草如茵,繁花似锦。
26、老师就像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27、三尺讲台,三寸舌,三寸笔,三千桃李;十年树木,十载风,十载雨,十万栋梁。
28、刻在木板上的名字未必不朽,刻在石头上的名字也未必流芳百世;老师,您的名字刻在我们心灵上,这才真正永存。
29、您的思想,您的话语,充溢着诗意,蕴含着哲理,又显得那么神奇DD呵,在我的脑海里,它们曾激起过多少美妙的涟漪!
30、志向是天才的幼苗,经过热爱劳动的双手培育,在肥田沃土里将成长为粗壮的大树。不热爱劳动,不进行自我教育,志向这棵幼苗也会连根枯死。确定个人志向,选好专业,这是幸福的源泉。——苏霍姆林斯基
31、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人。——苏霍姆林斯基
32、您的爱,太阳一般温暖,春风一般和煦,清泉一般甘甜。您的爱,比更严峻,比更细腻,比友爱更纯洁。您——老师的爱,天下最伟大,最高洁。
篇2
务学不如务求师。 -----杨雄
圣人无常师。 -----韩愈
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三尺讲台,三寸舌,三寸笔,三千桃李
十年树木,十载风,十载雨,十万栋梁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三人行,必有我师
老师就像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经师易遇,人师难遇。 -----司马光
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吕不韦
教师是人类的灵魂工程师。 -----斯大林
举世不师,故道益离。 -----柳宗元
学者必求师,从师不可不谨也。-----程颐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关汉卿
学贵得师,亦贵得友。-----唐甄
为学莫重于尊师。 -----谭嗣同
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欧阳修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韩愈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
1.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 ——伏尔泰
2.公共的利益,人类的福利,可以使可憎的工作变为可贵,只有开明人士才能知道克服困难所需要的热忱。 ——佚名
3在希望与失望的决斗中,如果你用勇气与坚决的双手紧握着,胜利必属于希望。——普里尼
4.一个人所能做的就是做出好榜样,要有勇气在风言风语的社会中坚定地高举伦理的信念。 ——爱因斯坦
5.你既然期望辉煌伟大的一生,那么就应该从今天起,以毫不动摇的决心和坚定不移的信念,凭自己的智慧和毅力,去创造你和人类的快乐。 ——佚名
6.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 ——罗曼?罗兰
7.只要持续地努力,不懈地奋斗,就没有征服不了的东西。 ——塞内加
篇3
俗话说得好:“名师出高徒”“严师出高徒”。我过去一直就相信这是老祖宗留下的千古至理名言。自从当老师的那一天起,我就发誓要努力成为一名“名师”,如果实在不行,就来当一个“严师”也行。所以,我从教以来,就比别人多努力,多吃苦,多下工夫。真的“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辛勤的汗水没有白流,浇得满园花开,得到了领导、学生的认可,我的学生成绩在全县统考中名列前茅。所以在我的头脑里思维定势没有改变,相信“好学生是教出来的”。直到有一天,当我上完课,回到办公室,却听到一位女同事在自己座位上和别的同事在大发感慨。她说什么“不是名师出高徒,而是学生造就名师。”当时,听了这话,心里很是不爽!很想和她争论一番,可是又处于爱面子不好意思去和她争辩。事后,我没事坐下来想想这个女同事说的话,觉得还蛮有一定的道理。
是啊,想想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是因为有那些好学生的杰出表现,哪里有大名响当当的我啊?但是,坐下来认真细细思量,那些所谓的好学生真的都是老师教出来的吗?我们不能否认教师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其实在我心里,不能不承认好学生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在教师的表扬、赞美、鼓励之下出来的,同是老师教,为什么教学效果不一样呢?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以为是学生自己学出来的,而不是教师教会的。我这样说来,请大家不要认为是个极端主义者,是的,我们不能全盘否定教师在学生学习中的重要作用,也不是说学生的学习不需要教师的教。
有道是:“孩子是夸出来的。”我以为:“学生是表扬、鼓励出来的。”曾经记得有人说过:“每个孩子的生命都是为了得到父母的赏识才来到人间的。”那么,同理可证:“每个学生都是为了得到教师的鼓励赞美才来到学校的。”所以,我们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赞美、表扬、鼓励学生去学会自主学习,让他们学会自信,在赞美和鼓励声中,鼓足勇气奋然前行,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最后,我们要让教育回归教育的本源:就是回归到真正对人的教育。学生的进步需要教师的肯定与欣赏,学生才能从中得到成功的喜悦,享受到赞美的幸福滋味,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发挥教师的引导者、促进者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巨大的潜能,这就是我们教育艺术的魅力之所在。所以,我在这里要大声疾呼:“好学生不是教出来的,而是赞美出来的!”
(作者单位 吉林省公主岭市八屋镇中心小学)
篇4
经典引路,提升行为素养
从古至今,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皆得益于先师孔子的修身养性之言,代代延续相传。品德教材作为培养学生道德观念,塑造优良品行的德育主渠道和主阵地,智慧地选用了优秀传统文化之经典,借用其浅显通俗的韵文,将传统美德教育和现代道德教育结合起来,产生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三年级(上册)《家庭树》中“尊敬长辈的礼节”板块,教材引用《弟子规》中两句话:“出必告,反必面”“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师生先对这两句话共同研究分析,在弄清两句话的含义后,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说说:日常生活中你要出门或回家后是怎么告知父母的?在吃饭、就座时是怎么礼让长辈的?在W生对自己的言行反思评价之后,再设计一个情境演示环节:邀请一位老人(或老师扮演)、几个学生现场就餐。实地检验中,学生的礼节一一展示,如请老人先入座、先动筷子,就餐时细心照顾老人,就餐完毕,请老人先行,晚辈随后。抓住这和谐的氛围,老师顺水推舟,带领学生吟诵这几句经典语录,将规范与行为密切融合,水到渠成。当然,尊敬长辈的礼节,在《弟子规》中比比皆是,老师可从中再选取易于理解、便于践行的语句推荐给学生,如“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这些规范言行的韵文朗朗上口,再配以生动有趣的动画视频,帮助学生理解赏析,从而将尊敬长辈的礼节意识及道德素养植根心间,落实到行动中,使中华几千年的优秀传统美德代代传承。
名言警句中汲取精华
小学品德教材收入了一些格言、俗语、谚语,这些名言警句是人们在实践中提炼和总结的经验,是人类精神文化的宝贵财富,言简意赅,富含哲理,对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品德教学中,教师要恰当地利用这一教学资源,汲取其精华来指导学生知行合一,用传统文化引领学生成长,汲取优秀传统美德。
三年级(上册)《我想要 我能要》中安排了一个“小调查”。课前,老师制作一张调查表,请家长配合填一下表格,内容含有:家长一个月的工资收入;全家每月必要的开支有哪些,用去的费用;用在孩子生活和学习上的钱有多少。开课,让学生取出调查表,现场计算每月家庭的开支合计多少元,用在自己身上的费用是多少,将每月支出与父母的工资收入进行对比,并谈谈计算对比后的感受。此时,出示教材中选用的清朝朱柏庐《父子治家格言》中的“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理解这句话时,让学生回忆父母上班工作的辛苦,感知饭粥丝缕怎样来之不易,感知家人赚钱的辛苦。在此基础上,再取出调查表,看看用在自己生活学习上的开支,哪些是可以减少的费用,还可记下对家庭合理消费、节约开支的建议。老师小结延伸:勤俭节约是一种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与诗词牵手,渲染民族情怀
五年级(上册)第11课《让我们来寻根》中有一个板块“为什么是母亲河”,其中有一个教学目标:感受长江黄河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做出的贡献,歌颂对母亲河的赞美、热爱之情。老师先引导学生在中国地图上找到长江、黄河的源头和流经路线,通过书本和课前搜集的资料了解母亲河孕育了哪些华夏文明,怎样造福炎黄子孙。在充分感知到长江黄河被称为母亲河的缘由,欣赏长江黄河的图片及视频之后,老师抛出话题:“古往今来,文人墨客为母亲河写下了许多诗词歌赋,以此来抒发心中的热爱之情。面对哺育我们的母亲河,你想怎样来赞美她呢?”话题一出,组内成员合作商量,各小组的展示精彩纷呈。一组同学歌唱了关于长江黄河的歌曲,如《长江之歌》《我们是黄河泰山》等,雄伟的旋律中如诗一般的歌词让学生热血沸腾,民族情怀油然而生。四组同学朗诵了一首诗歌《黄河魂》,不算浑厚的嗓音却演绎出黄河的磅礴气势,仿佛滔滔黄河浪奏响在每一个人的耳边、身边。最让人惊讶的是三组同学,他们展示了古今文人描绘长江黄河的诗文,全班群情沸腾,纷纷加入吟诗诵词的队伍:“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学生吟诵的已不仅是长江黄河的雄浑气概,更有每一位华夏子孙不忘母亲河几千年的哺育之恩。
结束语
篇5
一、学会亲近学生
每当我接到一个新的班级,我对学生充满了新鲜感,有时真想快些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利于今后的工作开展。但是用什么好方法才能尽快达到目的呢?我觉得只有和学生玩在一起,才容易拉近师生的距离。不过我也有疑虑,和学生一起玩,会不会有伤教师的尊严?经过事实证明,当我融入孩子们的游戏之中,和他们玩在一起的时候,他们展现给在眼前的才是真实的自我。为了找到和他们沟通的契机,有时我利用中队活动的时间,组织学生开展比赛,目的想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营造一种互相关心、团结协作的氛围,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在比赛中,我有时成为组织者;有时是队员,帮着加油,参加比赛;有时是严明的裁判;有时又是维持纪律的“执法者”。各种角色的扮演使小朋友对老师充满了好奇,他们也想多了解老师的秘密,无形中师生的距离就拉近了。我在和学生玩耍的同时不但收获了学生的信任,自己也觉得变年轻了,无忧无虑,仿佛又回到了学生时代。
二、学会倾听
倾听是实施有效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渴望别人尊重的愿望。作为班主任,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就必须尊重学生,倾听学生的呼声,了解学生的疾苦,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做什么、有什么高兴的事、有什么忧愁的事,知道他们学习中有什么成功的地方、有什么困惑、是方法的问题还是心理的问题、是习惯问题还是基础问题……对这些问题有个比较清醒的认识,就可以对症下药、有的放矢。所以在了解学生的时候,就要放下老师的架子,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增加老师的亲和力,使其亲其师、信其道、学会倾听。
三、学会欣赏
欣赏是有效实施教育的态度,是有效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学会倾听的基础上欣赏学生,不仅包含了对学生的理解和宽容,更重要的是把学生当做正常的人一样;不仅欣赏优秀学生的优秀品质,而且,要学会欣赏学生的缺点和失误。不知道是哪位名人说的:“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我可以套用这一句名言:“人没有不良品质,只有用错了地方的性格。”我在具体的工作中,注意了赞美学生,就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例如:我班学生杨猛,自由散漫,不思进取,学习成绩差,习惯差,对自己没有信心。在多次的交谈中,我了解到他曾参加演讲比赛,得到过一等奖。我利用班会的时间,让他在班级里演讲,获得了成功。几个同学的发言热情洋溢,赞美他演讲的风度,赞美他演讲的语言,赞美他知识丰富、视野开阔。在老师和学生的赞美中,他找回了自信,找回了做人的尊严。从此,他改变了自己,终于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出了困境,现在已经成为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四、学会赞美
篇6
老师是辛苦的园丁,辛勤的照顾着我们这些祖国的花朵。老师你像一只燃烧的蜡烛,燃烧了自己,却照亮了别人。在这里我要对老师说一声:“ 老师,您辛苦了!”
今天下午,我们正在上语文课,突然听见了一声咳嗽。原来是老师您的咳嗽声,我望着您,发现你的表情是多么的痛苦!我想您当时的喉咙疼得像火烧一样吧。可是您却忍着疼痛继续给我们讲课。这是我见过的最负责的老师!老师谢谢您!
老师,我感谢你们!是你们辛勤的教育我们。我们身上散发的智慧之光,永远闪烁着您亲手点燃的火花。
老师,赞美您的诗句有很多!乌申斯基的名言--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者的一切,只有健康的心灵才有健康的行为。 爱因斯坦的使学生对教师尊敬的惟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都是在说您伟大的成就啊~
老师无论我有千言万语也无法形容我对你的敬爱!你在我心中的地位是无法替代的!
篇7
一、学会尊重
于永正老师有一句名言:“蹲下来看孩子”。“蹲下来看孩子”就是我们教师卸下在孩子面前的“高大”形象,用心去看孩子、理解孩子、尊重孩子。在孩子纯净的眼眸中,世界是一首诗,他们对一切都感到新奇。我们班有一位被同学称为“捡垃圾”的学生,每天上学、放学喜欢在路上捡一些瓶子、罐子,大家都以为他在卖废品,挣一些零用钱。我找到他问到他这些情况时,他只是笑笑。看着他的表情,想着他经济不是很好的家境,便提出到他家家访。当我跨入他的房间时,我顿时被一些非常“昂贵”的装饰品吸引住了,雪碧瓶做的花篮,酸奶瓶做的一个个惟妙惟肖的人物形象……霎时间我明白了,一个个被人们视为的废品在他手中神奇地成为了艺术品,多么丰富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啊!
千变万化的世界中,一缕阳光,一片绿叶,一只小鸟都会引起孩子的遐想,他们会发现、会思考、会探索、会创新。幼小的身体里漫溢着无穷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想象力,对生活充满智慧和热情。因为尊重,我们发现;因为发现,我们鼓励。儿童的世界是一个奇妙而梦幻的世界。细小的创造行为因为得到及时的发现与鼓励才能在生命的每一个角落点点滴滴地萌芽。创新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爱探索、爱创新,作为老师“蹲下来”会使我们放下权威,俯下身来,会使我们永远是孩子中的一员,做他们的知心朋友,拿出理解和尊重,同他们在完全平等的基础上对话,用孩子的眼光和心灵去倾听和发现,带着由衷的微笑,融入他们的世界,走进他们的心扉,捕捉孩子创造性思维的火花,鼓励孩子探索,引导他们独立思考,与他们同心协力,携手攀登跋涉,开掘知识的汩汩清泉,获得创新的乐趣。
二、学会宽容
宽让能够,即容许别人有行动和判断的自由,对不同于自己或传统观点的见解的耐心公正的容忍。宽容是自由的前提,而自由又是创造的前提。
纪伯伦说:“你们可以把你们的爱给予孩子,却无从把你们的思想给予孩子,因为孩子有他自己的思想。”创新教育,要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就必须给予孩子心灵和思想的充分自由。
有一次数学课上,我发现一个学生正在低头画写什么,走到他身边一看,原来他正在画我的速写,画得有些夸张。当他猛然发现后,感到很害怕,用手掩盖。我没有大发雷霆,只是朝他示了一个眼神让他收起来。自此以后,那个学生上课再也没画画,各门功课都学得不错,画的画多次获奖。升入中学后,每学期还给我寄一张画。这看似“示弱”的举动,却有效得“征服”学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就是宽容。宽容,能起到“以柔克刚”,“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爱因斯坦曾说:“善于宽容也是教育修养的情感问题。宽容中所蕴涵的了解、信任、期待,表明了教育对自己和教育对象积累了足够的信心,也浸透了一种于事业、于孩子真挚的热爱。”我们的学生不可能都是“一听就懂”、“一点就会”,也部可能每个学生“全神贯注”,“聚精会神”。对学生的学习中的一些不甚理想的表现,我们应多从心理学、教育学等角度来思考,要学会理解和科学地引导,不要让他们置身于成人经验世界的“应该”和“不应该”中,过分严厉会扼杀孩子活泼的天性,束缚孩子的创造天赋,使孩子无所适从,没有主见,他们的创造意识就会在各种顾虑和经常不断的失败体验中泯灭。“解放孩子的头脑,使他们能想;解放孩子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孩子的双手,使他能干;解放孩子的嘴,使他能谈;解放孩子的空间,使他能接触大自然,解放孩子的空间,使他能学自己想学的东西。”只有拥有了宽容的心态,解放儿童的教育理想才能实现。因为在解放的过程中,孩子们会有很多错误需要我们宽容。因此,对待学生偶然的过错,如果采用善意的态度,委婉含蓄的方式能达到我们教育目的,不至于使学生遭受到痛至心处的伤害,那么不妨让我们多些宽容,少些惩罚,结局也许更完美。
三、学会赞美
教育学告诉我们,学生需要教师的赞美,赞美是师爱的表现。教师没有对学生的热爱,就不会有发自内心的赞美之词。教师只有细心捕捉到学生身上瞬间闪现的火花,才会说出言简意赅、内涵深刻的赞美话语。我班有一位调皮好动表现极差的学生,每上一课都让老师头疼。一次写字课,写“永”字时,我讲了“永” 字书写的有些知识,其他同学都写不好,而他却写得有几分神似。我及时抓住机会当着大家的面表扬鼓励了他,当时他很自豪。以后只要他稍有进步我都及时鼓励。渐渐地一些不良习惯改掉了,而且写字时能触类旁通,很有成绩。教师看上去几句普通的话语,却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鼓励和赞美学生,他首先就是一个美好的发现者,能看到学生的优点。我们都知道,人都有所长,也都有所短。人的能力是多方面的,他这方面不行,别的方面就可能比别人强,即使是最差劲的人也有优点,即使是很完美的人也有缺点。你的眼睛盯住了什么,就肯定能看到什么。如果你带着欣赏、赞美的眼光,带着审美的心情去看一个人,就必定能从他身上发现美好的东西,这正如罗丹所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篇8
关键词:班级管理 初中学生 六个学会
班级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班主任利用自己的满腔热情和聪明才智对班集体实施教育管理工作,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呕心沥血,默默奉献。在近几年的班级管理过程中,我通过“六种学会”,和学生进行情感沟通,为创建和谐而有朝气、有活力,班风正、学风浓的班集体努力工作,从而实现班级管理的高效率。
第一,学会关爱。世界上的爱各种各样,而班主任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复杂而高尚的精神境界。教育心理学家认为,这种爱是由班主任老师的理智感、美感和道德感凝聚而成的一种高尚的教育情操。内容上表现在班主任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真心实意地关心学生,充分尊重、信任学生,严格要求学生等。爱学生是教育学生的起点和基础。有经验的班主任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当学生意识到班主任教师是真心爱护他关心他,为他操心时,无论你是耐心的帮助,还是严肃的批语甚至是必要的斥责,学生都会乐意接受。“亲其师,信其道”。相反,如果班主任没有取得学生的信任,那么即使你教育目标正确,教育方法科学,教育也无法达到期望的结果。
第二,学会倾听。倾听是实施有效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渴望别人尊重的愿望。作为班主任,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就必须尊重学生,倾听学生的呼声,了解学生的疾苦,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做什么;有什么高兴的事,有什么忧愁的事;他们学习中有什么成功的地方,有什么困惑;是方法的问题,还是心理的问题,是习惯问题还是基础问题。对这些问题有个比较清醒的认识,就可以对症下药,有的放矢。所以在了解学生时候,就要放下老师的架子,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增加老师的亲和力,使其“亲其师,信其道”,学会倾听。
第三,学会欣赏。欣赏是有效实施教育的态度,是有效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学会倾听的基础上,欣赏学生。不仅包含了对学生的理解和宽容,更重要的是把学生当做正常的人一样;不仅欣赏优秀学生的优秀品质,而且,要学会欣赏学生的缺点和失误。有位哲人说过“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我套用这一句名言“人没有不良品质,只有用错了地方的性格。” 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对优秀学生欣赏,几乎每个老师都能作到,但是对差生的欣赏,就几乎没有作为一个班主任,要对所有学生实施有效的教育,就必须对差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其实,虽然差生毛病多,但是如果不能从内心深处,尊重学生,欣赏学生,就不能唤起学生对美好人性的热爱,就不能唤起学生对老师教育的认同。所以教师就要在倾听的基础上,欣赏学生,赞美学生。我在具体的工作中,注意了赞美学生,就受到了良好的效果。
第四,学会赞美。赞美是欣赏的结果,是欣赏学生的自然流露,是对倾听和欣赏的巩固。她和表扬不同。她不是当着学生的面的表扬,而是在学生背后的赞美。她是融洽人际关系的法宝。实践表明,两个互相仇视的人,如果在背后听到敌人在赞美自己,马上就会烟消云散了,所有的恩恩怨怨在眨眼之间就归于乌有了。老师的倾听是不是假的,老师的欣赏是不是做作出来的,只有当学生听别的同学说出来的时候,才会从内心深处认同,才会对老师的教育感激,对老师的教育感恩,才会肯定老师的诚意,才会不自觉地在老师的期望方向上,迈出步子。
作为班主任,一定要知道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学会赞美他的行为和思想,让他知道你对他的关注,让他知道你对他的关怀,是发自内心的对人的尊重。
第五,学会诱导。利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方法和教育媒介,提高疏导工作成效。成功的教育就是爱的教育。我认为培养孩子的自信,关键是让他们拥有一个团结、活泼、友爱、向上的集体,到处充满了热情与真挚。当学生处于这样的集体中,就会体会到温暖与热情,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因此,活动,使孩子多接触大自然,让他们多看看精彩的世界,开阔眼界,心胸变得开阔些。在活动中,孩子们不仅能有机会为集体贡献力量,而且还能体味到友谊与合作的美妙,而会冲淡心中深藏的自卑。
第六,学会教育。让学生在集体活动中展示才华,修正品德,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教师自身素养和教育艺术水平。青少年学生逆反心理的形成,很多都与教师的教育方法不当有关。为此,教育者首先要着力于提高自身素养,包括心理素质、教育教学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等。教师要具备良好的教育心态,要把关心、尊重、爱护学生放在首位,把学生置于与自己平等的地位。在学生出现过激行为时,教师要学会制怒,善于运用教育机智和教育策略,巧妙化解师生冲突。引导学生进行逆向思维。在学科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青少年学生逆向思维的特点,鼓励学生提出不同见解和解决问题的方案。注重对产生负向逆反心理的学生的疏导工作。
篇9
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真实地走进文本,让学生成为文本的知音。教学《伯牙绝弦》这篇文言文,教师应该怎样让学生走进2000多年前古人的内心世界,去感受“破琴绝弦”的悲壮呢?如果教师只参考注释理解每句话的意思,显然是远远不够的,是没有用心灵去阅读课文。于是,我安排学生在课前预习完成理解句意的任务,学生借助参考资料,大都可以理解句意。课堂上进行检查交流时,果真不用老师多费口舌,学生对句子的理解八九不离十,他们侃侃而谈,自信的声音似乎在告诉我:“老师,这些我们都会了,不用你多说了。”我庆幸没有浪费时间在课堂上做无用功。的确,一味讲学生已懂的知识,他们感到味同嚼蜡,怎么打得起精神呢?教师应该在学生想不到的地方下功夫,带他们走进一片崭新的天地里。
“伯牙绝弦”是个千古流传的故事,学生都爱听故事,因此,这堂课,我就以故事的方式用设问串了起来。故事的开端,我从俞伯牙为君臣的演奏开始:这位著名的宫廷乐师,把变幻多端的海上风光表现得淋漓尽致,而喝得酩酊大醉的楚王君臣却在他的琴声中昏然入睡了。既气愤又伤心的伯牙心里想什么?尽管伯牙并不缺少别人的赞美,但人们是怎样赞美的?学生随着教师的叙述走进故事中,揣摩人物的心理,悟出了只是“太好了”或如“天籁音”“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这样肤浅的称赞,让伯牙这位操琴高手深感“寻知音之苦”。教师所讲的故事让学生学习这篇文言文的兴趣一下就被激发起来了。故事在发展,学生从“高山流水”中读懂了“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又在想象中丰富了故事的内容,当他们把“徐徐清风”“皎皎明月”“潇潇春雨”等景象抑扬顿挫地诵读出来时,学生就水到渠成地明白了这就是“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由此深切地体会到伯牙“遇知音之喜”。
在教师娓娓动听的叙述中,学生走进故事的结局:伯牙见到钟子期冰冷的墓碑,“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学生听着荡气回肠的故事,脱口而出“失知音之痛”,深深明白了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的原因。
学生从悲壮的故事中走出来,在教师的引导下,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分析了伯牙破琴绝弦将失去的是什么,由此,深化了对“知音”的理解,他们纷纷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有的说知音是“能准确道出自己心声的人”,有的说知音是“为好友失去了金钱、地位、名誉也不后悔的人”,有的说知音是“能让你铭记一生的人”。当学生滔滔不绝地用诸多个性化的语言,精辟地概括“知音”的内涵时,我感受到这是从学生心底流淌出来的情感和智慧。接下来在交流古今交友的名言名句时,班上平时不爱发言的学生第一次举手了:“酒逢知已千杯少。”我发现他这节课学习得非常专注。是感人的故事磁铁般地吸引了他,同时也激活了他的思维。(作者单位:江西省安福县严田小学)
篇10
【关键词】赞美;爱 ;良药俗话说,批评人用电话,表扬人用喇叭。
喜欢听赞美的话,是人与生俱来的本性。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说:“我知道在我身边有一大批拍马屁的人,可我就是喜欢听他们说话。”
大人尚且如此,何况孩子。
颖是个怯怯的女孩,瘦小、单薄,头发像秋日的枯草乱蓬蓬的。她从来不敢开口跟老师说话,也不敢在课堂上回答问题。课堂上,面对我的发问她总是沉默。我示意她点头或摇头,她都不肯搭理我,只是小脸红扑扑的,眼神很不自然地看着其它“风景”,我能感受到她内心的紧张和恐惧。
一次课堂提问,也许问题简单,全班同学不约而同地举起了手,颖的小手在其中,虽然似举非举。
呀!她终于举手了,我惊喜之余自然第一个叫起了她。也许是没料到老师会点她的名,也许是平生第一次课堂上回答问题,她顿时不知所措,小脸涨得通红,结结巴巴地说:“老师,我……我……”
“不错,非常好,小颖同学今天能勇敢地举起手来,老师非常高兴!”我走下讲台,摸摸她的小脑袋,她浑身竟然在颤抖。可怜的孩子!
课后,我问她是否愿意到我办公室去帮我一个忙,她咬了咬嘴唇,点点头。我拉着她的小手,把她领到了办公室。闲聊几句后,我切入正题:“老师眼神不好使,今天课堂上没有看清楚你举的是左手还是右手?”“是右手。” “这样好不好,对于老师以后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如果你会答,你就举左手;如果不会,你就和其它同学一起举右手,老师不叫你起来回答,好吗?”
听我这么一说,她那始终耷拉着的小脑袋猛然抬了起来,眼神中有惊喜,也有疑惑。
“这是我们俩的秘密,好吗?”
“嗯!”她使劲地点点头,像一只快乐的鸟儿飞出了办公室。
“我们俩的秘密”使颖的胆子慢慢地变大了,有了自信心,连走路也昂首挺胸了。
老师给予学生适当的肯定和鼓励,会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效应。相反,老师的一句批评之言,却可影响孩子一辈子。
小学时候,我有个同桌,成绩在班里倒数一、二名,老师几乎都不喜欢他。最头疼的是他的作业,不仅字写的潦草,还喜欢在本子上乱涂乱画。终于有一天,语文老师忍无可忍,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把他的作业本撕了,然后将他拽上讲台,要他当众检讨。他被弄哭了。老师又厉声问他:“你父亲是干什么的?”
“瓦工。”
“这就对了!”老师似乎一下子找到了难题的答案。“瓦工是干什么的?是和稀泥的!怪不得你的字写的像和稀泥,原来是遗传。看来你也是个和稀泥的料,这书念不成了,干脆回家跟你父亲当瓦工去吧!”。今天想来,老师讲的话也许是恨铁不成钢的气话吧。可那天以后,男孩再也没来上学。
好多年过去了,记不清是哪一天,我在街上偶然遇上他,他满脸皱纹,弓着脊背,像一个小老头,那时他还未到而立之年呢?我们相见,自然陌生了许多,彼此似乎想说点什么,但却不知从何说起,沉默了一会儿,我还是说出了心中潜藏多年的疑惑:“你为什么不上学了?”
“我天生就是做瓦工的料。”他怯生生地回答。
老师的话是圣旨,他果然“金玉良言”使那个孩子一辈子成了瓦工。
孩子的心是稚嫩的,哪怕一次小小的挫折,也会在他们的心灵上造成永恒的伤害。
有哪些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应当心中有数,既不夸大,也不缩小,实事求是地去接受现实,及时地摆脱挫折感,排除一切干扰自己心智的因素,以主动、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对待所发生的一切。
其二学会暂时的搁置,忘却不愉快,离开你所厌烦的情境。让时间抚平不宁静的心,填平心灵上的创伤。
其三学会转移注意力。在受挫折时,要及时转移思想感情和注意力,“忘我”地去热衷于让你开心的事。如唱歌,读书,绘画,写作,工作……
其四学会宽容。越是在遭受挫折,越是要谦让,对别人宽容大度。这一点是构成健康人格的关键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