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华清宫绝句范文
时间:2023-03-29 04:52: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过华清宫绝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09)12-0039-01
人造物象中常常包蕴着文化功能,如中国诗歌中的“怨怒文化”就会激起我们去感悟。下面的人造物象的两首“华清宫”就寄托了作者怨恨之情。
“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旋干。绿树碧帘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吴融)
“草遮回磴绝鸣鸾,云树深深碧殿寒。明月自来还自去,更无人倚玉阑干。”(崔橹)
一提到华清宫,人们很自然地就想到唐代诗人杜牧(公元803―约852年)的名诗《过华清宫绝句》:“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唐玄宗、杨贵妃追求奢侈生活,为吃到新鲜荔枝,派使者从遥远的四川驰马进贡。骏马飞驰,不是使者送国家情报,而是进贡荔枝。我们从这里看到作者鲜明的倾向性,华清宫的奢侈让世人难以描摹,可以说华清宫是与帝王的奢侈生活联系在一起的。唐明皇、杨贵妃这两个历史人物,一直是历代文人议论的对象,则是他们奢侈生活的重要见证,成为诗人们关注的焦点。唐代李涉的《题温泉》,写出了盛时之象,“能使时平四十春,开元圣主得贤臣。当时姚宋并燕许,尽是骊山从驾人”。唐玄宗时太平盛世四十年,曾经兴旺一时,姚崇、宋、燕国公张说、许国公苏都经常跟皇帝出巡,多么热闹。
这里的两首《华清宫》诗,从题目看,题材是相同的。但其题咏的角度、所用的手法、所表现的主题并不相同,这就使两首诗各有特色。
从思想内容来比较鉴赏,我们会发现这两首诗的不同点如下:
第一,诗歌感情基调不同。唐代诗人吴融,字子华,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卒年不详。吴融的诗歌基本上属于晚唐温庭筠、李商隐一派,多流连光景、酬答之吟唱,很少触及重大社会主题,前人评为“靡丽有余,而雅重不足”。吴融的诗讽刺意味特强,讽刺统治者一味沉湎于宫中之乐,只顾自己贪图安逸的生活,不问民生疾苦,不问国家命运,以致让安禄山们拉队伍打进来,断送了繁荣的朝政。诗人对这段历史进行了思索,对统治者奢侈生活的丑恶现象进行了鲜明的讥讽,表达了诗人愤恨的感情。
崔橹的《华清宫》流露了感伤的情调。面对眼前只见月色清辉,却不见玉人倩影的宫殿,忧愁之感袭上心头,正如他在另一首同题诗写的那样:“门横金锁悄无人,落月秋声渭水滨。红叶下山寒寂寂,湿云如梦雨如尘。”秋山空寂,门户紧锁,宫殿无人,落月悄然,秋水无声。红叶纷飞,乌云潮湿,雨线飘散,给人以寂寞感。再也看不到唐帝国的兴盛繁荣,如那繁忙的磴道,悦耳的鸣鸾,然而白天不见,夜里也是为此,让人深感神伤。
第二,作品取材角度不同。吴融诗歌取材于兴盛之时的华清宫,在《华清宫》为我们描写这样的一幅画面:郊外绵绵不断地飘着纷纷扬扬的雪花,云端依然灰暗阴沉,这雪花只有飘落在华清宫中,马上风干,踪影不见,宫中与外面,似乎是两个世界。绿树参差,与宫室垂下的碧帘色彩相映,加上地有温泉,热气腾腾,全无一丝寒意,显现出一派春的气息。华清宫宫内宫外暖寒气息形成强烈反差。由此可见,华清宫环境多么宜人,统治者生活多么开心。
崔橹诗歌取材于天宝之乱以后的华清宫。华清宫中的唐朝统治者因为骄奢逸,不治理国家,导致安禄山、史思明起兵造反,堂堂大唐顷刻间土崩瓦解。华清宫自然也难逃衰落厄运――昔日磴道(石头修的登山之道)热闹非凡,今日御驾匿迹,磴道冷清,已杂草遮没,更不用说听到皇上辇车的鸾铃声了。此情此景,失去昔日的生机,白日夜里,物是人去,楼阁玉阑依旧,无人倚凭,给人以寒冷的气氛。
从作品的艺术手法上看,我们发现它们都使用了对比修辞格。
吴融的诗在对比时,一、四句写宫外,二、三句写宫内,这样构思跟常人不一样。诗人将华清宫的宫外之况与宫内之景进行对比。写宫外暗云压城,雪花如卷,天寒地冻,草木枯瑟;写宫内只见雪飘,不见雪堆,树林葱郁,碧帘垂地,暖意融融,统治者生活悠闲,毫无觉察外面的寒冷,毫无觉察安史之谋。
篇2
摘要法曲是唐代歌舞音乐达到高峰的标志,它作为隋唐宫廷燕乐体系中的一种重要创作体裁,曾风靡朝野、广为传唱。本文试从《全唐诗》来窥视唐代诗人对法曲所持的真实情感。
关键词:唐代音乐 法曲 唐诗 表现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法曲是中国隋唐燕乐体系中的一种重要的音乐创作体裁。据《新唐书・礼乐志》记载:
“初,隋有法曲,其音清而近雅。其器有铙、钹、钟、磬、幢箫、琵琶。……其声金、石、丝、竹以次作,隋炀帝厌其声澹,曲终复加解音。玄宗既知音律,又酷爱法曲,选坐部伎子弟三百人,教于梨园,声有误者,帝必觉而正之。”
出于对法曲的异常偏爱,唐玄宗在开元二年(714年)设立了专门演习法曲的机构――梨园,并以天下无事,常于听政之暇,在梨园自教法曲。《唐会要》卷三十三“诸乐”条载,太常梨园别教院,教法曲章等: “《王昭君乐》一章、《思归乐》一章、《倾杯乐》一章、《破阵乐》一章、《圣明乐》一章、《五更转乐》一章、《玉树花乐》一章、《泛龙舟乐》一章、《万岁长生乐》一章、《饮酒乐》一章、《斗百草乐》一章、《云韶乐》一章。”
后,开元二十四年(736年),玄宗又“升胡部于堂上……后又诏道调,法曲与胡部新声合作”。由于当朝者极力推崇,法曲迎来了最辉煌的创作时期,并很快风靡朝野,广为传唱,“二十五年(737年),……铨叙前后所行用乐章,为五卷,……又令太乐令孙玄成更加整比为七卷”。法曲的产生与发展,不仅对我国唐代以后民族音乐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而且对东亚邻国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如日本的雅乐、朝鲜的乡乐等。
然而,“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安史之乱后,唐朝的政治、经济都遭到严重打击,国力日衰。作为宫廷燕乐的法曲,也随着政治上的变故而失去了往日的活力。法曲逐渐衰颓,演奏法曲的机构解散,不少法曲弟子也流落民间。此时,在唐代人们的心中,法曲似乎不再只是乐曲的一种形式,它早已化作歌舞升平的标志。
当然,法曲作为宫廷燕乐歌舞音乐中的一种独特的创作体裁,在中唐以后并未绝响。文宗期间曾下令将“法曲”之名改成“平韶乐”,在宫廷中,法曲仍频频上演,只不过见不到开元时那种如火如荼的场面罢了。《旧唐书》本纪第十七“文宗下”条曰:“壬寅,翰林院宴李仲言,赐法曲弟子二十人奏乐以宠之”。《新唐书》卷140“李郑二王贾舒”条曰:“入院,诏法曲弟子二十人侑宴,示优宠”。直至后晋天福四年(940年),宫廷音乐仍然上演法曲,《旧五代史》卷78载:“正旦上寿,宫悬歌舞未全,且请杂用九部雅乐,歌教坊法曲”。
一
法曲以其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获得了中晚唐诗人的普遍接受和欣赏,如白居易、元稹、温庭筠、李益、张仲素、王建等,尤其是大诗人白居易,更将法曲视为“华夏正声”。白居易在《法曲-美列圣,正华声也》中,对法曲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法曲法曲歌大定,积德重熙有余庆。永徽之人舞而咏,法曲法曲舞霓裳。政和世理音洋洋,开元之人乐且康。法曲法曲歌堂堂,堂堂之庆垂无疆。”并在诗中自注“法曲虽似失雅音,盖诸夏之声”。
同时,白居易又在《霓裳羽衣歌》长诗中,对法曲的音乐结构、器乐与舞蹈配置等进行了细致勾画,整个乐舞以“散序”六段开始:“磬箫筝笛递相搀,击撅弹吹声迤逦”,表明法曲开始时各乐器依次演奏,而且“散序六奏未动衣”,全是乐器的单独演奏段落;待到“中序襞初入拍,秋竹竿裂春冰诉”,绮丽的舞蹈开始了,循环往复,共计18个段落;“繁音急节十二遍,跳珠撼玉何铿铮”,表明乐舞趋于热烈,音乐随之进入“人破”;“翔鸾舞了却收翅,唳鹤曲终长引声”,乐舞又回复到舒缓的慢板,以长音收束。诗人的描写可能有夸张渲染的一面,但我们从中仍可以强烈地感受到法曲的恢宏气度、复杂结构、高度升华的器乐语言和舞蹈语言,以及封建社会鼎盛时期龙飞凤舞的文化氛围。《霓裳羽衣歌》鲜明的音乐结构样式,使其无可争议地成为盛唐及其以后“法曲”音乐结构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参照坐标。
赞赏法曲《霓裳羽衣》的唐诗还有:徐铉的《又听〈霓裳羽衣曲〉送陈君》:“清商一曲远人行,桃叶津头月正明。此是开元太平曲,莫教偏作别离声”;王建的《霓裳辞十首》:“弟子部中留一色,听风听水作霓裳……传呼法部按霓裳,新得承恩别作行”;李太玄的《玉女舞霓裳》:“舞势随风散复收,歌声似磬韵还幽。千回赴节填词处,娇眼如波入鬓流”,等等。由于法曲在社会流传甚广,以致唐代开成年间,朝廷贡举考试,还分别以法曲《霓裳羽衣曲赋》和《霓裳羽衣曲诗》为题试士。
此外,我们从《全唐诗》中还可见到不少诗人对其它著名法曲的欣赏,如李义府的《堂堂》:‘“镂月成歌扇,裁云作舞衣”;张祜的《春莺啭》:“内人已唱春莺啭,花下软舞来”;李益的《听唱赤白桃李花》:“赤白桃李花,先皇在时曲”;张祜的《玉树花》:“轻车何草草,独唱花”,等等。
二
对于盛唐政治的巨变,中晚唐诗人更多是引以为鉴,并对此进行了反思。从大量的咏史诗中可以看出,诗人们往往将法曲与政治联系在一起,使我们隐约可见乐舞与政治的关系。如白居易的《法曲-美列圣,正华声也》:“法曲法曲合夷歌,夷声邪乱华声和。以乱干和天宝末,明年胡尘犯宫阙。乃知法曲本华风,苟能审音与政通。”;《江南遇天宝乐叟》:“白头病叟泣且言,禄山未乱入梨园。能弹琵琶和法曲,多在华清随至尊……贵妃宛转侍君侧,体弱不胜珠翠繁”;《长恨歌》:“渔阳擎鼓动地来,惊破冤裳羽衣曲。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在白居易看来,法曲不但可以娱乐,而且与政治关系密切,是否能够保持华夏正声的本色,甚至可以影响到国家的兴亡。
此外,元稹的《法曲》:“明皇度曲多新态,宛转侵易沉着。赤白桃李取花名,霓裳羽衣号天落。雅弄虽云已变乱,夷音未得相参错”;《立部伎》:“宋尝传天宝季,法曲胡音忽相和。明年十月燕寇来,九庙千门虏尘。我闻此语叹复泣,古来邪正将谁奈”。
杜牧的《过华清宫绝句三首》:“新丰绿树起黄埃,数骑渔阳探使回。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
顾况的《李湖州孺人弹筝歌》:“武帝升天留法曲,凄情掩抑弦柱促。上阳宫人怨青苔,此夜想夫怜碧玉”;《听刘安唱歌》:“子夜新声何处传,悲翁更忆太平年。即今法曲无人唱,已逐霓裳飞上天”。
张枯的《华清宫和杜舍人》:“细音摇翠佩,轻步宛霓裳。祸乱根潜结,升平意遽忘。衣冠逃犬虏,鼙鼓动渔阳。”
杜牧的《华清宫三十韵》:“月闻仙曲调,霓作舞衣裳。雨露偏金穴,乾坤入醉乡。玩兵师汉武,回手倒干将,黥鬣掀东海,胡牙揭上阳。”
李商隐的《华清宫》:“朝元阁迥羽衣新,首按昭阳第一人。当日不来高处舞,可能天下有胡尘?”
杜甫的《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南内开元曲,常时弟子传。法歌声变转,满座涕潺”。
王建的《旧宫人》:“先帝旧宫宫女在,乱丝犹挂凤凰钗。霓裳法曲浑抛却,独自花间扫玉阶”。
以上这些诗歌多以“法曲”与“胡音”、“《霓裳羽衣》”与“华清宫”为主题,这是因为法曲是唐玄宗极力推崇的一种音乐体裁,而华清宫又是唐玄宗与杨贵妃歌舞享乐的重要场所,《霓裳羽衣》曲又是来自于胡音。诗人们无疑都把法曲《霓裳羽衣》看成是“乱世之乐”,而这种“乱世之乐”也正适合在华清宫来表演、欣赏。《吕氏春秋・侈乐》云:
“世人之主,多以珠玉戈剑为宝,愈多而民愈怨,国人愈危,身愈危累,则失宝之情矣。乱世之乐与此同。……故乐愈侈而民愈郁,国愈乱,主愈卑,则亦失乐之情矣。”
唐玄宗因迷恋于歌舞享乐,而给统治带来了危险的后果。所以,中晚唐诗人把法曲《霓裳羽衣》和安史之乱紧密联系在一起,似乎也旨在说明法曲与胡音掺和以及法曲《霓裳羽衣》是导致安史之乱的根源。
中晚唐诗人反思法曲乐舞与人的情感、精神的关系,进而反思法曲乐舞与政治的关系,实际上是遵循了这样一种逻辑:音由人心所生,则由声可以知情;情感于物而生,故由声可以知政。
三
法曲是盛唐燕乐中的代表,它反映出盛唐乐舞的风貌,也折射出盛唐统治者的精神面貌。它以其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获得了中晚唐诗人的普遍接受和欣赏,刺激了大量与其相关的诗作的产生,为唐诗创作增添了新的内容。而唐法曲与盛唐政治的关系更是受到了诗人的关注和重视,并在诗歌中对这一间题进行了反思。中晚唐诗人的反思固然有其一定的历史合理性,但综观法曲由始至兴、由盛至衰或是变异,笔者认为:
1 如果从客观实际的角度看,其认识又存在偏颇之处。诗人们在进行诗歌的具体创作时。省略了“音声―情感―政治”这一逻辑关系中的“情感”环节,直接将法曲《霓裳羽衣》与安史之乱相联系而呈现在读者面前,夸大了乐舞即文艺对政治的影响力,给我们造成了乐舞导致政治兴衰这一误解。表面看来好像乐舞是致乱的根源,实际上乐舞对政治未必具有如此大的影响。政治的盛衰是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而乐舞即文艺不过是其中的一个因素而已,它对政治的反作用也主要体现在对统治者的人心、情感方面的影响罢了。
2 音乐为政治服务,法曲脱离不了这个母体。法曲的产生与发展,与当朝皇室的政治生活、享乐生活和世人审美情趣密切相联,因此决定了法曲在其功能意义和自身价值方面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表现为:
其一,法曲在形成过程中,它以清乐为母体,汲取宗教音乐之精华,又大量融合胡夷之乐,使它在民族音乐发展中脱颖而出,独秀于林,而成为宫廷音乐一支奇葩。尤其是在唐代音乐机构发达的时期,帝王对之非常崇尚,玄宗将之历为梨园乐曲,设置法曲机构,并亲自到梨园指导乐工演奏;文宗不但将此曲名作为科举诗赋的题名,而且还以“古乐”即开元雅乐来改造此曲。法曲所受到的如此待遇,是任何一种音乐品种在其发展过程中都无法比拟的。
其二,音乐为政治服务,在法曲音乐样式中体现最为明显。一方面,法曲作为优秀民族音乐文化的整合而风靡朝野后,作为皇室生活中的享乐品,它就被降低到了“玩物”的地位,并从艺术的链条上脱落下来,“世人莫重霓裳曲,曾致干戈是此中”。于是,法曲的生命就会被窒息,以致“即今法曲无人唱,已逐霓裳飞上天。”;另一方面,当它利用完美的形式反映上升阶级的意志和时代精神时,出现在正式的表演场合作为审美对象时,它又充分发挥着法曲的艺术功能,所以,法曲的进步和发展又成为必然,并让我们看到了另外一种力量,那就是对于音乐性、音乐之美的需求,这种需求虽然或强或弱,因人而异,但终究根植于人心。
其三,法曲代表着一个时代音乐文化的发展方向。一枝红杏出墙来,法曲传至日本、朝鲜等东亚邻国时,作为华夏正声褪去政治上的外衣后,终重现其音乐本质之美。这种音乐之美的需求与期待,是法曲能流传芳百世,出现不同变体新版的根本动力和理由。
“只有当音乐作品被演奏、被接受,渗人到某个社会群体中去的时候,它才是活的、有生命的,音乐作品的真正存在表现在它被接受之中”。因此,我们在感慨唐代法曲的巨大魅力的同时,更要注意法曲在一定时期或不同环境的真实含义,以及所要表达的真实情感。
参考文献:
[1]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
[2] 丘琼荪:《燕乐探微》,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3] 沈煦等:《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
[4] 马玉琴:《二十五史・旧五代史》(第八卷),延边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5] 中国舞蹈艺术研究会舞蹈史研究所:《全唐诗中的舞蹈资料》,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版。
[6] 吕不韦:《吕氏春秋》,山西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7] 曾晓梦:《中晚唐诗人对〈霓裳羽衣〉的欣赏与反思》,《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篇3
旅游是一项特殊的综合性游览观光活动,人们为达到度假、休养、娱乐、探险、求知等目的,出游于地区国家和洲际之间。中国是旅游大国,近年来,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到中国来旅游的外国人和国内游客日渐增多,认真研究一下旅游者的心理特点与需求,对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发展旅游事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旅游者的好奇心理
在旅游过程中,旅游者见到一些新异的刺激物,如街上有人敲锣打鼓送老工人退休;农村小伙子娶新娘,壮汉抬着轿子,一队锁呐乐队在前面开路,十分热闹;还有农民吊在竹杆上车水灌溉;妇女摇着纺线车;从蛇肚内取出蛇胆和酒喝,等等现象,都能使游客产生好奇心理。
一次,港台旅游团在广西桂林旅游,中午山区小饭店供应乌黑的墨米饭,吃惯了白米饭的游客,见此米饭既好奇又胆怯,不知此为何物?热情的导游说:大家吃吧,这叫墨米,是广西河池地区东兰县的特产,为什么呈黑色呢?据民间传说:有一年天大旱,东兰附近的红水河也断流了,方圆数百里田地龟裂,禾苗枯死,有一位老汉的地里侥幸剩下一蔸禾苗活着。为救活这蔸禾苗,老汉爬了九重山,走过十六个村庄,还是不见水的踪影,没办法,只好忍痛割断自己的手指,用鲜血浇灌禾苗。说来也奇怪,禾苗得了血的滋润,居然长得很茁壮,结出一串颗粒饱满的稻穗,老汉因流血过多而死去。乡亲们把这唯一的稻穗保存下来,翌年春天用它播种,得到的稻米颜色竟然是墨黑色,用墨米煮成的饭,香气扑鼻。常吃墨米,可治疗慢性肝炎,胃炎,贫血,故有“药米”之称。通过导游介绍了墨米的神话故事,顿时使游客情绪活跃起来,团内几位港台老太太纷纷要求购买带回去,让家人共享口福。
二、旅游者的求新求知心理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饮食文化更是丰富多采,许多外国游客品尝中国菜,见了色、香、味、形俱佳的菜肴,赞不绝口,胃口大开。在餐桌上看到这些菜,就象是见到了一件件精美的工艺品,不忍心把它吃掉,有的用照相机拍照留念,有的请主人介绍它的名称、来历、制作方法、特色等,他们听得出奇、神采奕奕。的确,中国菜融实用性、知识性、艺术性于一体,不仅味美营养丰富,而且菜名颇具诗意。首先令人耳目一新的是一道“金钱遍地”,这菜名豪华气派,实则是金黄的冬菇摆在翠绿的青菜上;粤菜“龙凤呈祥”,多么喜庆吉祥的名字,原来是鸡、蛇一块烧煮而成;用母鸡炖甲鱼,真是逗趣谐谑,美其名曰“霸王别姬”,令人大饱口眼之福。服务员小姐又捧来一盆清香四溢的酿豆腐,已有饱意的客人一箸未动,服务员小姐笑迷迷地说:这道菜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最爱吃的御膳宫食。一听说皇帝吃的御膳,几位外国朋友顿时雀跃,筷勺齐上,一盆酿豆腐一扫而光。说实话,这道菜用料平常,就是用豆腐裹夹玛瑙肉糜精工烹调而成。其特点是过油而不腻,汤浓而不沾,外脆内嫩,甜中透鲜,汁若琥珀,形似金元,营养丰富,延年益寿。初次品尝这道菜,饱享口福,获取知识,实是受益非浅。
参观芜湖铁画,是一大艺术享受,工人们以锤,以铁当墨,巧制出一幅幅精美的铁画来,来厂参观的日本友人也赞不绝口:“真了不起,中国的文化太伟大了”。工人师傅手中的锤简直比画家的笔还要来得自如。
铁画原名铁花,为明末汤鹏所创制。它酷似国画、水墨画,然而,却是采铁作画,以锤锻制而成。它使炉锤之巧同画理相通,将绘画与工艺相结合,构成黑白分明、虚实相对、苍劲凝重、豪放潇洒、有强烈立体感的独特艺术风格,是我国传统工艺美术的一枝奇葩。改革开放以来,铁画一直销往国外,深受国际友人青睐。日本朋友亲眼目睹之后,认为这是世界上仅有的产地,对异国文化求新求知心理,在旅游活动中得到充分的满足。许多游客观后感慨地说:此次中国旅游真是不虚此行。
三、旅游者的怀旧心理
探古访幽乃是旅游者怀旧心理的反应。游过的山水名胜,有机会重游,会感到十分亲切,遐想万千。西安是中国古都,丝绸之路起点。想当年,盛极一时。公元1375年,明朝皇帝朱元璋的次子秦王朱shuǎng@①在原城墙基础上修建了规模宏大的明城墙。游人见到象巨龙一样的城墙,静卧在八百里秦川之上,数百年前的古城风貌,商贾云集,市场繁荣,古时的盛况,一一浮现在游人心中。朝代兴衰,历史沧桑,留给后人无限遐想。位于古城西安郊区的秦岭支脉骊山,西周时期,周幽王曾与褒姒在此建骊宫行乐,并点燃烽火,戏弄四方诸侯,后被犬戎杀于骊山脚下。人们游此,不禁想起秦始皇暴虐,唐玄宗昏庸,唐玄宗与杨贵妃在华清池寻欢作乐,皇帝国威在骊山大修华清宫。唐杜牧《过华清宫绝句》:“长安四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使人遥想当年骊山变成达官贵人的享乐之地。谁料结果发生了安史之乱,杨贵妃被缢死于马嵬坡。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爱情悲剧,正是唐玄宗晚年在政治上腐败的必然结果。人们驱车来到骊山脚下,仰望长空,抚今追昔,想当年华清池水洗凝脂,一派灯红酒绿度时光,广大的老百姓怨声载道,悲愤交加。诗人杜甫写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长期以来成为人们控诉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名句。
总之,不同类型的旅游者有着不同的心理特点。
近几年来,外国旅游者来华旅游的人数与日俱增,尤其是日本人和美国人更多,就客观情况分析,他们均是经济发达的国家,个人收入较高,加上与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在五十、六十年代由于实行闭关自守政策,与世隔绝长达三十年之久。76年以后,中国实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政策,92年又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国外的吸引力非常巨大,故而纷纷组团来华参观访问,亲眼看看中国改革开放带来的市场繁荣、社会安定、政治开放的良好局面。有的人一踏上中国的土地感到中国是个神秘的国家,什么都要看,什么都新奇,一度中国热在世界上持续好久。另外,这类人有一定的社会地位,花钱多少不在乎,只要吃、住、行、游、购、娱满意,便事事称心,件件如意,乐于来中国旅游。日本是中国近邻,素有一衣带水之睦邻友好关系。日本旅游者来华旅游交通方便,费用低廉,况且中日文化和习俗又有许多相似之处,这些均成为日本旅游者来华旅游的强大驱动力。我们旅游业者若以一流服务质量一流设备去服务于每一个外宾,就能在当今旅游市场竞争强烈的形势下,赢得胜利。
篇4
但是,在实际诗歌教学课堂中,因为想要面面俱到,朗读通常被排挤到边缘位置,往往是上课前听录音读,学生齐读一遍,待教师把知识点教授完了,再齐读一遍,这样一来,朗读就流于形式,发挥不出其真正的功效。所以,为使学生能通过诵读来品味诗歌的语言魅力,就必须把读落到实处。我认为,在课堂上可以通过三步走实现这个目标。
一、初读正音,划分节奏
读准字音是朗读的最基本要求,由于古典诗词讲究平仄押韵,且汉字里有大量的多音字,所以在学生首次朗读之前就必须要正音。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早生华发”的“华”,就应当按古音读作“华(hua)”;《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天姥”“天台”是地名,“姥”和“台”分别读作“姥mu”和“台tai”,“殷岩泉”的“殷”是震动的意思,读作“殷yin”;《过华清宫绝句》中的“一骑红尘妃子笑”中的“骑”按平仄规律应读“骑ji”。
划分节奏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诗歌的节奏主要是由大体整齐的语言形式造成的,它们停顿的次数也是大体整齐的,或者说是有一定规律的。例如在四言诗中,一般是一句两顿,二二句式: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在五言中,一般是一句三顿,二二一或二一二句式: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古诗十九首》)而在七言诗中,有“二二一二”节奏,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也有“二二二一”节奏,如“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另外还有“二二三”节奏和“四三”节奏,如“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
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布置预习,课堂上听录音并小声跟读等方法来帮助学生读准字音,把握诗歌节奏,扫清阅读障碍。
二、创设情境,再读悟情
诵读诗歌要感受诗人的生活、体味诗人的心情、联想诗人的处境,去追寻诗人的思维轨迹,进入抒I青主人公的角色,也就是要进入到诗歌的情境当中。
在课堂上,可以通过利用多媒体或老师范读等方式,将学生带入诗歌的情境之中。如教学《梦游天姥吟留别》,我便利用多媒体播放有关天姥山风景的图片,一边引导学生想象自己置身其中,天姥山的高大雄奇让学生深感震撼,他们读“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的时候自觉地提高声调,加快速度,读出一种仰慕的情愫。又如教学《声声慢》,我便在凄清的音乐声中声情并茂地范读,时而哀怨、时而叹息,将学生带入李清照黄昏独坐、饮酒遣愁的情境当中,此举大大激发了学生读的兴趣,在朗读时都在模仿我的语气语调,同时,也有效地进入到文本的阅读中去。
三、适时点拨,读出诗韵
诗歌是一种美的文学样式,它是作者情感的载体。在课堂上,如何让学生在对内容有了一定的理解与把握之后,饱含深情地诵读,读出作者的情感,读出自己的感受?那就需要教师在课堂适时点拨教会学生把握诵读的感情。
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这是诗人在为即将见到的仙境蓄势,朗读时点拨学生语速放缓,语调低一些,营造一种梦幻而神秘的感觉。紧接着,诗人连用四个四言句“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呈现仙境开启的瞬间,朗读时点拨学生语速要快,重音落在每句的后两字,以读出这种震撼的场面。如此,诗歌中的场面变换便随着朗读声的高低起伏展现出来。又如《声声慢》中“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一句用叠词营造了愁惨凄凉的气氛,朗读时点拨学生语速缓慢,语调低沉抑郁,并做到声断气不断。“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一句则写出了词人内心空荡,孤独寂寞和痛苦煎熬,朗读时点拨学生可以使用颤音读得哽咽欲哭,“独自”和“黑”应有稍长停顿,并作重音处理。这样读便会有很强的感染力,词人的悲戚与痛楚也会通过声音传达开来。
篇5
先秦时期“桃”最流行
《诗经》诗云:“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从史料来看,先秦时期已开始人工培育、栽植果树。在《经诗》《山海经》等古籍中,桃、李、梨、枣、梅等中国传统的果树都已出现在当时的果园里。如《诗经》中,就有“丘中有李”“八月剥枣”“华如桃李”……这一类说法。
此外,《诗经・大雅・抑》中还有“投我以桃,报之以李”的说法,折射出先秦时期在鲜桃上市后,古人和现代人一样也喜欢拿桃送人,一起尝鲜。
当时,能得到长辈和领导赠送的桃子是一件颇有面子的事情,孔子当年就吃过鲁哀公送的桃。据《韩非子・释木篇》记载,当时鲁哀公赠给孔子桃和黍:“仲尼先饭黍而后啖桃,左右皆掩口而笑。”孔子把黍吃了后才吃桃,为什么鲁哀公的侍从笑话孔子?原来黍是用来给桃去毛、揩桃子用的。
先秦人喜欢吃桃已为现代考古发现所证实,在浙江、江苏、上海、云南、山西、湖北等地,都曾考古出土过古代桃核,从殷商到秦汉时期都有,可见中国人食桃的历史有多么悠久。
先秦人喜欢桃,或许与对桃树的迷信有关系。传说中的蟠桃还是一种寿桃,仙界的“王母娘娘”过生日时曾开“蟠桃会”。清陈B子《花镜》“桃”条也有这样的说法:“桃为五木之精,能制百鬼,乃仙品也。”
汉代皇家果园已开始栽植苹果
秦汉时期,水果的消费量大增。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记载:“安邑千树枣;燕、秦千树栗;蜀、汉、江陵千树橘;淮北、常山以南,河济之间千树c……”枣、栗、橘的广泛栽植,说明当时的消费量大,因为有消费市场,栽植果树已成为当时重要的经济来源。
这一时期,以西域过来的水果最受欢迎,如葡萄(安石榴)、核桃(胡桃)、苹果(柰)等,都是这时进入中原地区的。
汉代皇家园林里所植果树品种十分丰富,上林苑里还引种了不少进口优质水果。从《西经杂记》“上林名果异树”条所记载来看,栽种的果树多达几十种。在这些水果中,最值得注意的是现代主力水果之一的苹果的出现。
“苹果”得名时间并不很长,在明代中后期才出现。明王象晋成书于万历年间的《群芳谱・果谱》中出现“苹果”条,称“苹果出北地,燕赵者尤佳”。在早期,古人称苹果为“柰”“林檎”“来禽”“楸子”“沙果”“文林果”“O婆果”等。
苹果因“O(频)婆果”而得名。宋无名氏《采兰杂志》称:“燕地有频婆,味虽平淡,夜置枕边,微有香气,即佛书所谓频婆,华言相思也。”原来“频婆”有相思之意,故古人还称苹果为“相思果”。
古代“鲜献”,荔枝成为首选
秦汉以后,水果的种植进一步受到重视,北魏农学家贾思勰《齐民要术》中收入的果树已有60多种。到唐宋时期,中国人的水果消费观念又起变化,南方水果走俏。在唐宋史料、医书上,有关南方热带、亚热带水果的记述相当丰富。南宋诗人范成大的《桂海虞衡志》一书中,记述了50多种南方果树;同为南宋人的周去非,在其《岭外代答》一书里,也记载了很多南方水果。因唐玄宗李隆基的宠妃杨玉环爱吃荔枝,故而荔枝的名气最大。
杨贵妃出生在四川,据《新唐书・杨贵妃传》记载:“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为了满足杨贵妃,朝廷“乃置骑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唐代诗人杜牧因此写下了读者熟知的《过华清宫绝句》:“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从史书上看,将南方水果送给北方权贵尝鲜其实并非始于唐代杨贵妃,据《后汉书・和帝纪》记载:“南海献龙眼、荔枝。”可见汉代已有旧例,古称“鲜献”。为了保证荔枝新鲜,汉代专设快速通道:“十里一置,五里一候,奔腾阻险,死者继路。”汉和帝刘肇为此下了诏书,要求以后不再接受地方“鲜献”。
“鲜献”毕竟数量有限,北方人一直尝试移植南方水果。如在汉代,眼下已上市的南方水果枇杷等便已栽进了西京附近的上林苑,故《西京杂记》“上林名果异树”条才有“枇杷十株”的记载。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武帝打败南越王后,专门建了南方水果种植园,移植南方果树。
在移植南方水果方面,清代的做法最绝――将果树栽在桶内,等结果后再进贡,连桶一起移植。这般做法,以福建进贡荔枝最为拿手。据清宫档案记载,雍正十年(1732年)四月二十八日,福州将军、署理福建总督阿尔赛,“恭进荔枝树四十桶”。这一“鲜献”方式大为皇帝欣赏,乾隆在《食荔枝有感诗》里美称之为“影留闽月带根移”。乾隆皇帝的香妃(和贵人)入宫时,从南方移栽到宫内的荔枝树结出了200多颗荔枝,还被认为是祥瑞之兆,香妃因此受宠。
菠萝、番木瓜、番荔枝等“洋水果”明末传入
明代,人们可选择的果品更为丰富,水果的分类也更详细。需要注意的是,明人所说的“水果”与现代概念并不一样,专指菱、藕一类水生果实,而明人所说的“夷果”和“z果”,倒与现代的水果差不多。
夷果主要是指热带、亚热带果品;z果主要是指西瓜、甜瓜、葡萄、猕猴桃一类。z果在明代已不稀奇,民间都有种植,当时市场价格比较高的还是夷果一类。清严西亭在《得配本草・果部》“夷果类”中列举了荔枝、龙眼、橄榄、榧实、松子仁、槟榔、大腹皮、枳子8种果实。
北方人喜欢吃热带出产的夷果,早在秦汉时已成时尚,香蕉、椰子、龙眼、柚子等当时都已“北进中原”。香蕉,汉代人称为“甘蕉”或“芭蕉”,《太平御览》引杨孚《异物志》称:“剥其皮,食其肉,如蜜甚美,食之四五枚可饱,而余滋味在齿牙间。”
篇6
一、在名著阅读中获得真体验
(1)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课外名著阅读,兴趣因素相当重要。阅读既有认识和教化作用,也有娱乐作用。就一般人的阅读经历来看,多数是从兴趣人门,才逐渐迷上读书的。一上来就对学生大谈作品的社会意义、艺术成就,很容易把学生吓退。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要重视开局的读物推荐。不但要根据大纲或我们向学生推荐的书目,更要针对学生的知识储备、理解能力,帮助他们选择那些思想性艺术性强,更要选趣味性强,与他们的理解能力和阅读情趣相适应的读物。因此,让学生先读《三国演义》、《巴黎圣母院》、《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鲁滨逊漂流记》等。这些作品情节曲折,可读性强,很容易吸引学生。当他们的阅读积累了一定的量,理解能力欣赏水平也有了相应的提高之后,再指导他们读《红楼梦》、《呐喊》、《复活》、《老人与海》等寓意深刻的作品,就比较容易接受。
(2)可喜的阅读成果。以一个课题实验班为例,到高二上学期末,人均课外阅读文学名著8.27部。学生的视野非常开阔。有10人读过古典四大名著;42人读过《三国演义》,36人读过《水浒传》,36人读过《西游记》,27人读过《红楼梦》,26人读过《简爱》,24人读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围城》、《呼啸山庄》、《鲁滨逊漂流记》、《傲慢与偏见》、《呐喊》、《家》、《儒林外史》、《子夜》、《老人与海》、《漂亮朋友》等也都是阅读人数比较多的。最受青睐的作家依次是鲁迅、莫泊桑、雨果、海明威、托尔斯泰、莎士比亚、狄更斯、巴尔扎克、契诃夫、马克·吐温等。最受欢迎的都是思想内容积极向上,健康高尚,充满人文主义精神的文学作品。很多学生不但熟知这些作品的故事情节,熟知书中的典型形象,而且在思想上受到良好的影响熏陶。了解作品,熟悉文学掌故,崇尚正直、善良的性格,追求独立自由的思想境界。表现出良好的文学素养和美好的精神风貌。
二、在古典诗歌阅读中获得真感受
中国是诗的国度,唐诗宋词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璀璨瑰丽的珍宝。缺少有意设计的零星的诗歌学习对学生的影响非常有限,而自觉地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多层面的诗歌教育,才更有意义。对学生进行诗歌教育,既强调分阶段相对集中,更注意保持连续性,防止随意的散乱的偶然行为。我们设计在高一品读唐诗百首左右,高二品读唐宋词百首左右。品读的诗作都经过精心选择。尽量选择那些思想性艺术性都达到较高水平的经典诗歌作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形成由点连结成线,由线连结成网络的文学史的观念。注意量与度的把握。适量扩展,学生能够接受消化,防止过多过滥,影响课本的正常学习。所选作品力求能实现思想性与艺术性兼顾的较高标准;同时还考虑到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阅读欣赏偏好。对作品中一些不够健康的情调,及时正面引导。
对学生进行诗歌教育,有明确的目的,具体的内容和多样的方法。
篇7
关键词:人文精神 古诗文教学 实施策略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在这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古诗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结晶。人文精神对学生感情的感染、人格的熏陶、习惯的养成、语文素养的提高等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古诗文的特点
古诗文的形式是经过多年的摩挲砥砺,在实践中已经使大家觉得是一种最方便、最熟练、最能得心应手的文学体裁,可以拈来随口应用;三千年来我们列祖列宗用它来抒情志,明教化,寄才思,逞才性,淘沙拣金,去粗取精,历代诗人以生命写成的颇见性情的篇什,作为一个总体,它之所以使人感动,使人惊异,不但是诗篇的形式,它的语言,它的音韵,节奏和旋律;更重要的是:通过诗篇表现出来的诗人所代表的我们民族精神内涵--深沉的思想,诚实的品德,宽宏的怀抱,自然的意趣,情致婉约,风骨挺拔,以及操守、格调、刚柔兼陈、隐秀错采。
中国古代的“诗”,融“哲理”、“历史”与“人生”于一体,“诗”与“思”和“史”是融会贯通的。“诗”是人生的写照,也是人生的部分。
二、古诗文中蕴含的人文精神
古诗文的人文精神指在古诗文中蕴涵了丰富的体现人的情感、态度、意志和目的、需要以及道德观念、精神境界和价值追求等内涵。
语文教材中古诗文中所蕴涵的人文精神表现为:
1.感悟自然
这类作品感受大自然的美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1)歌颂大自然的美好,充满了对生活的赞美和向往。如《北朝民歌.敕勒歌》、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王安石的《元日》、张志和的《渔歌子》、贺知章的《咏柳》等。
(2)抒写春恨秋愁的,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张继的《枫桥夜泊》,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刘禹锡的《秋词》柳宗元的《江雪》,白居易的《暮江吟》,孟浩然的《春晓》等。
(3)抒写山水中的哲理的,如苏轼《题西林壁》、李商隐《乐游原》、陆游《游山西村》、杨万里《小池》、杜牧《山行》、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朱熹《春日》等。
(4)抒写山水中的隐逸和闲适的:如陶渊明《饮酒》。
2.感悟人生
(1)感悟亲情的,如孟郊《游子吟》、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贺知章的《回乡偶书》、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李白的《静夜思》等。
(2)感悟友情的,表现在送别诗中。
抒写自己辞别友人:
李白的《赠汪伦》和《早发白帝城》
抒写送友人出行: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高适的《别董大》,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等。
(3)感悟爱情的,如杜甫的《月夜》、《诗经・秦风・蒹葭》、《诗经・周南・关雎》、李商隐《无题》等。
3.关爱家国
这类古诗关切个体与国家、民族的血肉联系,属于怀古咏史诗。
(1)抒写表现悲愤情怀的,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表现对现实的忧虑和关注。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也属于这类诗。
(2)抒写表现对政治的含蓄批判的,如杜牧《华清宫三绝句》, 王昌龄《出塞》等。
(3)抒写倾慕英雄,抒发壮心豪情的,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李清照的《夏日绝句》、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等。
(4)抒写渲染历史的沧桑感的,如崔灏的《黄鹤楼》,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
在一首诗中的人文内涵是丰富的而不是单一的,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挖掘出来并大力弘扬。
三、古诗文教学中人文精神培育实施策略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有着悠久的“诗教”传统。所谓“诗教”,本指《诗经》“温柔敦厚”的教育作用,后来泛指诗歌的教育功能。两千多年来“诗教”传统绵延不绝,我国历代学者文人在成长过程中无不受到过“诗教”的熏陶。那么怎样教才能充分发挥古诗词的陶冶功能,怎样在古诗文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呢?
1.教师要运用富有情感的语言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文教学同样是语言的艺术。教学语言要准确简洁,通俗易懂,更要生动风趣,富有情感。语文教学不单是一种认识活动,更是一种情感活动,教师要运用富有情感的教学语言,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等情感因素,唤起学生惊奇、欣喜、热情、紧张、探索、向往等情感体验,使学生精神振奋、情绪饱满。在教师语言的感染下,能从抽象的文字中获得一种新鲜感、立体感、音乐感、装饰美、哲理美、含蕴美、风趣美等。
2.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为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创设条件
人文精神的培养不需要用“训练”但绝对需要阳光、气候、土壤。这个“阳光”“气候”“土壤”就是一种语文教学中的民主氛围,精神的鸟儿只有在辽阔的蓝天才能自由自在地展翅飞翔。语文教育要给学生以心灵的自由内容,容忍学生的“异端”,他们的思想才能冲破牢笼。尊重学生独立思考的权力,让他们勇于质疑追问和探索,提倡学生“心口如一”。而这一切都有赖于教师为学生营造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建立民主和谐生动的课堂。课堂教学是教师完成“教书育人”任务的主渠道。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是教师讲,学生被动地接受。很显然,这种方式,与人文精神的要求格格不入。语文教师要致力于建立民主、和谐、生动的课堂。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为学生自学创造良好的条件。其次,是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注意区别对待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作业,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分类施教,分层提高。另外,教师应正确对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错误,允许学生犯错误。学生犯错误时,教师不应讽刺、挖苦,而应该给予热情的鼓励和帮助,给学生留面子,给台阶。让课堂教学在一个轻松、民主、和谐的氛围下进行,师生关系平等,敞开心扉,情意相通,不同见解的交叉,各种思维方式的碰撞坦荡真诚。这样,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诚实守信、竞争意识、交往艺术等现代人的合作品质都能得到很好的展示和提升。每一节课真正成为学生不断向上攀登的阶梯――我们今天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所不可缺少的教育民主的阳光。
3.交代背景,把学生引入古诗文的特定情境
文学作品总是一定时代社会生活的反映。古代文学作品也反映了作者在特定的时代、特定的环境下的思想情感、观念态度、认识水平,烙上了历史的印记。我们今天要学习古代文学作品,必然要涉及当时的社会历史现实,而不可能将作品与历史时代割裂开来,孤立地进行作品分析和理解。因此,在讲授古代诗文作品时,要补充与作家、作品有紧密关联的背景资料。这样做就可以在讲课之前先渲染适宜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感情,有助于学生很快进入诗的意境,有利于学生对作品内容的理解,也有利于学生直接感受作者和作品中人物的思想行为、精神品质、个性意志,从而得到内心的感化,为人文精神的教育奠定感情基础。
作品的背景资料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作者,包括作者姓名字号、籍贯身世、人生经历、创作成果、思想特点等;二是作品写作的时代背景,一般包括与作品内容有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状况,及有关事件等。在教学古诗文作品时,先交代这些背景资料(不一定全讲,视内容需要而定),往往能够很快把学生带入一个特定的情境中,与作者或作品中人物同呼吸,共命运,并受到作者及作品人物的思想行为、人格力量、精神品质等的感染。例如,讲授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我们可以先介绍文天祥的身世经历和英雄事迹,通过动情的背景介绍,把学生拉回到那个风云变幻、山河破碎的年代和环境中,看到作者四处奔走,独立支撑风雨飘摇中的国家的形象。这样,就使学生对文天祥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有了感性的认识,为后面理解诗歌内容作了有力的铺垫。所以,当学生读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时,对诗句所表达出的坚持民族气节、至死不屈、舍生取义的崇高精神,就会有更深刻的感受和认识,就会被诗人的精神品质所震撼、所感染,从而内化为自己心中的一股精神力量,鼓舞自己向民族英雄学习,向英雄靠拢。
参考文献:
[1]胡良才.语文教学要凸现人文精神.语文教学与研究,2000,(10).
[2]黄润秋.略论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广东教育学院学报,1999,(2).
[3]王旭勇.人文教育:中学语文教育的核心.湖南教育,2002,(17):55.
[4]刘建明,焦瑞芳.人文教育与语文教学.中学语文教与学,2002,(10):27.
[5]余雪芳.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的培育.宿州师专学报,2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