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力球范文

时间:2023-04-06 20:12: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弹力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弹力球圆圆的,外表一半黄一半红,里面有一只黄色的小熊固定在中间。可爱的小熊长着一对黑色的小眼睛,小巧乌黑的鼻子外面有一圈白色的毛,身着粉色的无袖衣服,衣服两侧各有一个白色的小包,脖子上扎着鲜红的蝴蝶结,脚穿一双火红色的皮鞋,看起来非常可爱。

我的弹力球有许多种玩法:可以把它往上用力一抛,再用手接住;还可以往下一扔等它弹上来后,再用手夹住;还可以用左手传给右手,用右手再传给左手,这样快速传球,可以锻炼协调能力。其中,我最喜欢向上抛的那种和传球的那种玩法了。

每当我玩弹力球的时候,我都会爬到床上去。在床上,我四脚朝天,用手把球抛到空中,球落到床上之前,我不是用手抓,就是用脚蹬,像个小疯子一样。不一会儿,我就会乐的眉开眼笑。我可不是光在那儿傻蹬,我还感受到了旋转的美妙。弹力球里的小熊旋转的样子就像跳水运动员一样,那优美的动作让我赞叹不已。当我伤心的时候,我就会把弹力球抛来抛去,不一会儿,心里的烦恼一瞬间就会通通变成快乐。

篇2

1.核心力量的概述

核心力量存在于所有运动项目中,所有体育动作都是以中心肌群为核心的运动链,强有力的核心肌群对运动中的身体姿势、运动技能和专项技术动作起着稳定与支持作用。任何竞技项目的技术动作都不是依靠某单一肌群就能完成的,它必须要动员许多肌肉群协调做功。核心肌群在此过程中担负着稳定重心、环节发力、传导力量等作用,同时也是整体发力的主要环节,对上下肢体的协同工作及整合用力起着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在竞技体育中,几乎所有运动都是通过四肢末端将力量施加于外部物体(例如铅球、地面和水等),使器械或人体产生运动。因此,长期以来,在运动训练领域,人们一直将力量训练的重点放在四肢上,忽视甚至放弃躯干(核心)部位肌肉力量的训练。

水球运动员在做游泳和踩水动作时,双臂和腿部力量都来源于身体核心部分力量。实际在做动作时,核心部分力量只是运动员身体稳定运动的一部分,但由于是在一个流动环境里进行运动,所以,身体产生力量的唯一部分就来自核心部分,因此核心部位力量控制力非常重要。强大的核心力量控制,为上下肢运动创造支点,并同上下肢发力,使力量的产生、传递到最大优化有效的同时还可以保护运动员受伤病的袭扰。

2.核心力量训练的主体内容

核心力量训练的主体内容包括核心稳定性训练和核心专门性力量训练两个方面。“核心稳定性”是指人体在运动中通过核心部位的稳定为四肢肌肉的发力建立支点,为上下肢力量的传递创造条件,为身体重心的稳定和位移提供合理的身体姿势。它受控制子系统、主动子系统和被动子系统制约。而“核心专门性力量”是一种以稳定人体核心部位、控制重心运动、产生力量和传递力量为主要目的的力量能力。在竞技运动中它不仅为核心稳定性提供力量支持,而且在许多技术动作和运动技能中能够主动发力,又是人体整体运动的重要“发力源”。

3.核心力量的作用

核心力量的作用主要是稳定脊柱、骨盆,保持正确的运动姿势;构建运动链,为肢体运动创造支点;提高身体的控制能力和平衡能力;加大运动时由核心向肢体的能量输出;提高肢体的协调工作效率;减少能量消耗,提高动作效能;预防运动损伤。

4.核心力量的训练方法

方法的选用得当,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根据竞技需要,明确队员的不足,选择适宜的训练方法、手段,是提高青少年水球运动员的竞技水平的关键。

4.1 核心力量训练的方案

腿部力量训练方法手段及负荷量度:对腿部力量强的队员,在陆上采取模拟水上腿部收夹动作结构进行悬空抗阻训练,负荷量度为抬腿6×12次(负重25kg),斜上提6×12次(负重25kg);两人利用橡皮弹力进行牵拉;对腿部力量弱的队员,以发展大肌肉群力量为重点,同时注重提高腿部肌群协调性。

支撑类力量训练方法手段及负荷量度8×10次连跳;6×10次持球跳;10×6m移位;两人负重传球;三人30s对传;结合6打5训练,采用小三角或大三角传射,要求以高支撑位(露胸肋部)传接球或射门,传10次球才允许射门,高位封手与快速贴上对手;负重20 kg进行6×10s快速踩水。

对抗类力量训练方法手段及负荷量度。1对1水上争抢6×15s;背对背推顶6×15s;1对1攻防;3对3轮换进攻练习;

游动能力训练方法手段及负荷量度。采取划水板、穿鞋打腿手段交替进行,游距达3 000m;利用一周时间建立正确的回臂前伸抱水后推技术,后三周将技术与耐力结合,训练量与强度逐步加大,以队员能高质量完成训练计划为宜; 每周安排三节游泳训练课,课负荷量为6 500m,以持续性有氧强度(尽量接近个体乳酸阈游速)为主,利用心率控制间歇时间,在心率恢复到110~120次/min时进行下一组练习,期间穿插间歇性无氧强度冲刺游训练。

专项拉力训练方法手段及负荷量度。利用拉力训练器械,依据游泳和射门动作结构,进行上肢力量训练,负荷量度为10×30~50次(20kg),并结合水上游泳训练以发展力量耐力。

4.2核心力量训练的适度性原则

应根据运动员的训练水平确定发展力量的方法,对青少年或初级训练者应优先发展一般力量素质,使之得到全面的发展。当达到中级以上训练水平,力量素质的训练就应朝着专项化方向发展,即运动专项所需的力量素质,因为水球运动中,不同的技术对力量素质的要求是不同的。针对青少年运动员的身体特点,依据训练的适度性原则,制定发展其所需各种力量素质的训练方法。

4.3全面发展原则

在水球运动员成长过程中,打下一个稳固的身体素质基础是十分重要的。在运动中,完成某个动作,参与工作的肌肉可分为主动肌、协同肌和对抗肌。三者之间的肌力水平相对均衡,才能完成高质量的动作。尤其对负担专项运动的每一个肌群都要进行全面的力量训练,使运动员各部位的肌肉都得到锻炼,为专项技术训练奠定良好的基础。然而,在运动训练中,往往只注重主动用力肌群的力量,而忽视了对抗肌群的力量。

4.4共同作用原则

青少年水球运动员进行核心力量训练时,要尽可能使完整动作过程所涉及的原动肌、协调肌和对抗肌的工作方式与专项动作一致,从而使训练收到最佳效果。把力量素质的发展与水球技术动作的完善和机能水平的提高结合起来,在发展力量素质的同时,达到既提高肌肉工作的协调能力,又能达到改进技术的目的,使训练形成一个协调一致的整体系统。

4.5系统训练原则

根据用进废退的原理,核心力量训练应全年系统安排。研究表明,经过系统训练,肌肉力量增长很快,但停止训练后力量消退也很快。因此,在保证恢复和不出现肌肉损伤的前提下,应坚持核心力量素质的系统训练。

4.6阶段性原则

青少年水球运动员力量素质训练计划具有很强的阶段性。力量训练计划的目标、内容、方法等在全年各训练阶段都不断变化。

参考文献:

[1]于红妍,李敬勇,张春合,等.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新思路—核心稳定性训练[N].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8(2):42-44.

[2]李向东,等.第十一届世锦赛侧记[J].游泳,2005(4):31-35.

[3]潘政彬.水球守门员主要用力肌肉分析及相关训练手段选择[J].游泳,2009.

篇3

然而在这,我并不是抒发离别愁绪,也不是感慨悲欢离合,而是要“叹月饼”。

吃月饼一直以来都是中秋节里必不可少的一项。想一想,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香喷喷的月饼,甜滋滋的水果,望着天幕上皎洁的明月有说有笑,那是多么的幸福!然而现在的月饼却吃出了另一番滋味。

以前的中秋节,人们吃的是“意蕴”,而现在的月饼,吃的却是“面子”。

走进超市和商店,眼前的月饼令人大吃一惊:豪华的外包装令人目眩,金光闪闪,镀上了一层“气派”,镀上了一层“面子;再看价格,呵,几百到几千元不等,有些更豪华的,价值过万呢!待拆开一看,一样的质量,一样的味道,相差的却只是那一层层数不清的“纸盒子”。

篇4

摘 要 足球是一项让人为之疯狂的体育项目,近年来在球场上的球迷暴力事件屡有发生,并且参与人数越来越多,涉及范围越来越广,破坏性越来越强。本文对足球球迷攻击产生的心理机制的研究,希望对控制足球球场暴力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球迷 攻击 心理 挫折

一、攻击

(一)攻击定义

长期以来,有两种行为被认为是攻击行为。第一种是敌视性攻击行为,敌视性攻击行为的主要目的是伤害他人,他们的目的是使受害者饱受痛苦和折磨,这种攻击行为常常伴有攻击者的愤怒情绪。第二种攻击是手段性攻击行为,具有这种攻击行为的人,其伤害他人的动机明显,但伤害他人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某些外在的目的。

(二)攻击的心理学解析

1.挫折与攻击

美国心理学家Dollard认为,攻击是由挫折激发的驱力,就像饥饿是由缺乏食物所引发的驱力一样。当球队不能达到球迷所期望的目标时,就会有球迷被内在动机驱使去伤害其他人。研究和常识均指出,并不是每一种攻击行为都源于挫折,如职业拳击手使人伤残,可能是为了金钱、自我防卫、自尊或其它的动机,而不是挫折。

2.从众与群体效应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从众行为是由于在群体一致性的压力下,个体寻求的一种试图解除自身与群体之间冲突、增强安全感的手段。从众行为与群体规模密切相关,群体规模越大,赞成某一观点或采取某一行为的人数越多,则群体对个人的压力就越小,个人很容易发生从众行为。

3.模仿

在体育领域中,既然球队能够被球迷高度认可 那么他们就会对球迷产生巨大的示范作用,大多数狂热的球迷模仿场上攻击行为的历史通常可以追述到童年时代,正是这种经验更加促使暴力行为的出现和发生。大多数运动项目都制定有比赛规则,规定什么动作在什么样的范围内属于合理行为。合理的攻击也只是发生在比赛中才有效,赛前赛后都属于非法行为。

4.本能

攻击的概念最先由弗洛伊德提出的。弗洛伊德认为,集群行为最后形成的关键因素在于群体中的领导者。他认为群体中成员与领导者的关系通过的力量联系起来的,这种联系是通过领导者的关爱和由于缺乏关爱而给成员造成的沮丧情绪两者之间的矛盾建立的。在这种情况下,个体的超我力量被领导者的人格魅力所取代。久而久之,个体的行为也许就像小孩一样依赖领导者,在没有超我监督的情况下,个体的行为就会受本我冲动的影响,因此做出暴力的攻击。

5.中枢结构和生物化学理论

有些研究人员试图寻找特殊的生物学机制来阐述攻击。他们的重点放在中枢结构和生物化学两个主要领域。有研究指出,边缘系统中的杏仁核与凶暴的情绪反应有关。它负责对于人的情绪控制,是关键中枢。人如果接收到各种信息,再传到杏仁核这个情绪反应中枢,就会变得兴奋,情绪就像喝了烈酒一样飙升,导致人失去控制力。切除双侧杏仁核,会使凶暴情绪反应降低。另有一些研究指出生化因素影响攻击。例如,血清中酒精成份高能提高攻击。生化因素影响到人的攻击性水平的高低已引起某些教练员与运动员的注意。

二、球场球迷攻击的预防措施

(一)对球场球迷的心理引导

随着各国学者对球场暴力事件研究的不断深入,对球场观众暴力事件的应对也发生了理念性的变化,即由先前反应式的强硬控制,变为前瞻式的人性化引导,即更加注重对球场观众的心理引导与意识强化,引导观众进入角色,从被动变主动,以达到预防球场观众暴力事件发生的目的。

(二)自我强化

自我强化,就是要提倡球迷自我管理与组织,以不断的刺激帮助年轻球迷明确自己的社会价值,强化其以健康文明的方式向社会展示其和谐的球迷文化氛围,同时增加他们对球场观众暴力的反感。

(三)立法威慑

国家有关立法部门要制定专门的反球场暴力的法律或者法规,对球场暴力行为做出专门规定,并要从行政法甚至刑事处罚的角度来对球场暴力行为进行严惩,具体工作应是针对球场暴力行为进行调查、提出报告以及修改和完善球场暴力立法的建议;除了承认公安部门在控制球场暴力方面的权力外,还应当承认法院对严重暴力行为的管辖权,其做出的有关控制球场暴力的判决可以警告那些涉嫌球场暴力分子,使得他们在以后从事类似行为时要预料到可能受到的处罚后果。

参考文献:

[1] 石岩.我国球场观众暴力遏制策略的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3.24(5):13-16.

[2] 王卫荣.试谈中国足球的暴力隐患[J].四川体育科技.2001.9(3):57.

[3] 倪文治.足球骚乱和暴力成因的社会学思考[J].山东体育科技.2002.24(6):24-25.

[4] 白君龄,刘德佩.球迷骚乱的心理过程与管理对策[J].体育科学.1988.8(3):10-12.

[5] 王卫荣.试谈中国足球的暴力隐患[J].四川体育科学.2001(3):5-7.

[6] 时蓉华.现代社会心理学(修订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7] 季浏.体育社会心理学[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

篇5

关键词:自主探索;数学教学;能力

经济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容易想象:在不久的将来,多数职业都要求从业人员具有分析能力与创新能力,而不只是具有机械的操作技能,因此,处在新时期的学生需要的是更强的数学能力,而不只是拥有单调的数学知识。那么,作为新时期的知识传播者,在数学基础教育课程中,就必须做到使数学教育从单纯地传承知识朝着在传授知识中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方向转变。怎样才能实现这一转变呢?首先必须弄明白“自主探索”与数学能力培养的关系:

一、自主探索是学生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关键

学生能力的形成是一个缓慢而又曲折的过程,一种知识不是学生“懂”了、“会”了,就达标了,而是学生自己真正领悟出知识中蕴含的道理、规律和思考方法,才能转化为能力。能力的形成只有在学生自己的数学化活动中才能实现。所谓数学化,是指学生从自己的数学现实出发,经过“自主探索”,得出有关数学结论的过程。数学活动的有效程度取决于学生对数学活动的参与程度,取决于学生“自主探索”的深刻程度。

从知识的角度来看,学生是主动探索知识的“建构者”,而不是模仿者。学生不是被动地接收外界信息,而是根据自己先前的认知结构去主动和有选择地感知外界信息,建构其独特而又有个性的知识体系。学生对数学的认识不仅要从数学家已经研究过的现成的数学观点中去领悟,更要在数学活动的实践中亲身去体验知识产生的过程。因此,必须让学生“自主探索”(包括观察、描述、操作、猜想、实验、收集整理、思考、推理、交流和应用等),亲身体验如何“做数学”,如何实现数学的“再创造”,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同时,每个学生都有分析、解决问题的潜能,都有与生俱来的把自己当作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的本能,有证实自己思想的欲望,教师能否抓住这一点,是其数学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

综上所述,学生的“自主探索”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途径。因此,新时期数学课程教学必须反映学生数学学习的特点,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改“学科本位”为“以学生发展为本”。要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放在数学课程改革最重要的位置,把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猜想、质疑等认知活动凸现出来,要使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

二、自主探索的基本模式:问题情景——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

首先,数学是学生生活常识的系统化,是他们生活中的有关数学现象和经验的总结与升华。当数学和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数学才是富有生命力的,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为此,在进行有多大的教学中,我们结合学生所熟知的、生活中的折纸事例作为学习的开始。学生的现实既可以是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见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事物,也可以是他们在数学或其他学科学习过程中能够思考或操作的、属于思维层面的现实。

如在进行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SA定理的新课介绍之前,就是采取这种方法创设了问题情景:即一块缺了一个角的玻璃怎么样裁回来。接下来,需要引导学生由他对问题的自然想法开始,把生活经验上升到数学概念,逐步联结到形式的数学知识。数学来源于生活,它是具体的,但数学又经过了抽象的。形式化是数学的固有特点,是理性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会将实际问题形式化,是学生应有的数学素质。教师应该让学生经历“具体事物——学生的个性化符号表示——数学的表示”的逐步符号化、形式化的过程。如在学生已经获得“有理数”、“同类项”、“平行线”这些概念的时候,由学生适时总结出他们的定义就很有必要了。我们要的是“数学不要脱离实际”、“不要唯形式化”,要的是求得对数学精神实质的把握和形式化表达之间的动态平衡。

在完成形式化这个数学思维的过程中,可以借助于学具的实际操作,帮助学生一步步地进行探索,获得发现。动手操作在于学生借助直观的活动实现和反映其思维活动,所以,教师必须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为此,在数学中提供了大量的“做一做”活动。之所以需要操作过程,是因为对于多数数学知识来说,它通常是先表现为一种算法、操作过程,然后再表现为一种对象、结构,例如有理数“加法的交换律”和“加法的结合律”的概括与运用过程。当然,操作活动要适量、适度,当学生的直观认识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时,就必须使学生在丰富的表象基础上及时由直观向抽象转化。

三、学生的“自主探索”既有其个人的单独活动,也需要同学之间的“合作交流”

知识建构不是任意的,它具有多向的社会性和他人交互性,知识建构在交流和磋商中进行调整和修正。学生在小组中进行互相启发的讨论式教学可以促进策略学习,所以,“合作学习”对学生来说就显得很重要。在合作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发散的,他不仅要考虑自己的想法,还要与同伴的想法相比较,辨别其中的正确与不足。学生的思维不断地前进或转换,自己的想法可能被同伴改进或否定,甚至被代替,逐渐形成成熟的解法。在“合作学习”中,无论是提出解法还是改进解法,甚至是出现失误,只要积极参加,学生都会从中获得相应的体验和提高。针对不同的内容,恰到好处地组织学生进行数学中无处不有“议一议”的活动,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四、让学生真正理解数学、运用数学为社会服务,是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

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把生活经验上升到数学概念和方法,还要反过来引导学生主动地去发现、体会、理解生活中的数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面对新的数学知识,主动寻求其实际背景,探索其应用价值;面对实际问题,主动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的策略。学生只有不限于教师提供的案例,主动寻找其实际背景,才能为知识的应用找到生长点,才有可能进一步探索其应用价值,体会数学的价值。在强调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时,不要将这种联系简单地理解成在其他学科中进行表达式的计算和图形的测量,而是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归纳、思考去探索这些表达式、图形在相应学科中的实际背景。如数学中的“还可以表示什么?”当面对复杂问题时,往往应该先建立数学模型(如不等式、方程、函数等)。数学模型是指针对或参照某种事物的特征或数量关系,采用形式化的数学语言,概括地或近似地表述出来的一种数学结构。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是,从实际问题中收集最有用的信息,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发现问题,根据这些信息构建一个合适的数学模型。数学建模为我们提供了将数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机会,更重要的是学生能体验从实际情况中发现数学的过程,获得“再创造”数学的机会。所以,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不要“公式化”,教学的重点是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思维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数学教育不仅要教给学生数学知识,还要揭示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要把数学思想和方法列为数学的基础知识,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是培养能力的核心。因此,数学活动的主题应当是基本的、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而不是单纯的数学事实。当然,这样的学习,应当通过对具体数学知识的了解、应用、思考、表达等学习活动过程来进行。对于数学中的“试一试”,特别要引导学生思考和寻找眼前的问题与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之间的关系,为学生提供有启发性的讨论模式。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想法,不断启发学生关注问题的重要方面,及时发现学生中出现的新鲜的、有意义的交流实例。

六、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的注意点

以“自主探索”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在设计和组织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都要有意识地体现探索的内容和方法,让学生去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积极思考和操作实验,要反复强调“做”比“知道”更重要。教学不宜采用“公理定义——定理性质——例题——习题”的形式,不应“一步到位”,要体现知识发展的阶段性,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让学生经历从“非正规化”到“正规化”的过程。比如,运算概念的建立,只有在获得丰富的经验后,抽象的运算式才对学生有意义,这就需要时间充分和情景丰富的探索过程。其中需要利用情景、操作工具、图片、图表、符号等去探索小数、分数、百分数、有理数、实数之间的关系,使学生理解运算的意义。教学不应追求“统一化”和“最佳化”,以便使学生完成对知识的真正理解(自主建构)和个性化发展。教学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增加趣味性,对学生有吸引力,要给学生探索和创造的空间。教学要直观的多一点,动手实验的多一点,并着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要引导学生经历“做数学”的过程,学生平等地交流,进行恰到好处地点拨。教师要不断完善自己倾听、提问、解释和积极获取信息的水平。要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并以此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良好的环境。应经常启发学生:“你是怎样知道这个结果的?”鼓励学生采取探索的方法,经历由已知出发,经过自己的努力或与同伴合作获得对新知识的理解;当学生面临困难时,引导他们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并在解决问题的观察中总结获得的经验;当学生对自己所得的“数学猜想”没有把握时,帮助他们为“猜想”寻找证据,修正猜想;当学生对他人的思路,方法有疑问时,鼓励他们为自己的怀疑寻求证据,或修正他人的结论。

要使“自主探索”成为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应经常评价学生:能否主动运用数学知识描述并解决实际问题;是否善于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对各种结果有无反思的习惯;是否积极参与讨论与表达。

总之,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只要科学的引导,不断深化课堂教学创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探索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知识的获取过程,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就能得到培养,创新精神得到较大提高。

篇6

关键词:低碳技术、强制许可制度、国际条约

举世瞩目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将“低碳技术”豍推向全球技术发展的风口浪尖,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人类发展中的重要阻力。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巴厘岛路线图”,直到现在的《哥本哈根协议》,每份协议都表达了“发达国家应当提供充足的、可预测的和持续的资金资源、技术以及经验”,但可惜的是没有一份协议能够对“提供技术以及经验”做出具体量化的承诺,缺乏具有约束力的制度。而发达国家一方面承诺达成协议,一方面又制定要求发展中国家采取积极的减碳行为,由于缺乏技术转移的明确渠道及落实方案,使得发展中国家处于极其不利的被动地位。面对如此不利的局面,发展中国家应该积极探索低碳技术转移的有效路径,尤其是利用专利强制许可制度豎,为低碳技术的国际转移提供一些新的思路。药品专利技术强制许可的设立亦为低碳技术的强制许可的实现看到了一些希望。

低碳技术包括专利技术和非专利技术,专利强制许可制度适用的对象为低碳专利技术,简称为低碳技术,本文的探讨对象为专利技术,非专利技术不涉及强制许可,不在本文的讨论范畴中。

一、低碳技术强制许可制度为法理支撑

(一)低碳技术的强制许可,是对人权尤其是环境权的保护

人权是作为一个人享有的基本权利,是人人都享有的权利。环境权是人权的基本权利之一,是“公民享有的不在被污染和破坏的环境中生存及利用环境资源的权利”。环境权的主体包括当代人和后代人;环境权的对象包括人类环境整体。豏在1972年的联合国人权环境大会上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首次承认了环境权。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的公民都平等的享有环境权的保护。

目前,全球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的严峻形势,促使各国大力发展作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低碳技术,以解决环境问题。而低碳技术主要由发达国家所掌握,其不实际履行向发展中国家转让低碳技术的承诺,影响到全球气候问题是否能够得到缓解。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环境的整体性也决定了低碳技术的地域性使用不能解除气候危机。因此环境权的保护使共享低碳技术成为保护地球家园的客观需要。低碳技术的强制许可作为共享低碳技术的方式之一,符合对人权、环境权的保护。

(二)低碳技术的强制许可符合“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分配原则

在TRIPS协议中,关于全球气候危机,各个国家承担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这是关于国家责任分配的基本原则。据美国橡树岭实验室研究报告,自1750年以来,全球累计排放了1万多亿吨二氧化碳,其中发达国家排放约占80%。豐发达国家享受了经济发展的成果,但是温室气体的后果却是由全球来承担。目前,发达国家的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量仍然高于发展中国家的,因此,在坚持“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下,为气候环境外部不经济承担责任并进行补偿,成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优惠或无偿提供资金援助和转移低碳技术的理论依据。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面对确立的碳减排目标,发展中国家要比发达国家的压力大,而处于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发展中国家,无疑对发达国家的低碳技术需求更为急迫。豑发展中国家急需发达国家做出的资金和技术转让的承诺实践,但实际情况却与之相去甚远,发达国家缺乏转让低碳技术的政治意愿,豒而通过商业渠道购买低碳技术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负担过于沉重。因此,实施对低碳技术的强制许可制度是解决目前困境的有效途径。

二、低碳技术实施强制许可的制度理念

(一)借鉴于国内法层面的专利强制许可立法

在国内法层面,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已经建立了专利强制许可制度。例如,我国从1984年颁布的第一部《专利法》开始,就将专利强制许可明确写入法律,在1993年、2001年、2008年《专利法》历次都有针对专利强制许可的修订,2010年新修订的《专利法实施细则》中,对专利强制许可的适用范围还进一步做出了细化和明确,基本上已经构建了与国际条约接轨的专利强制许可制度。加拿大、欧盟、南非、巴西、印度等国均已根据各国国情建立了专利强制许可制度。豓从理论上来说,低碳技术的强制许可只要在任何一个设置了强制许可制度的国家都可以适用的。但是对于专利强制许可的设置标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显然是不一样的,从而使低碳专利技术的国际强制许可存在着诸多障碍。

发展中国家的专利强制许可适用标准更多的是强调公共利益,设置标准比较宽松,例如印度、巴西等。豔而发达国家的专利强制许可适用标准比较严格,强调的是市场的自由,知识产权的高度保护,例如“只有被证明为反托拉斯违法行为的情况下,美国法院才会对其现有的专利技术施加强制许可”豖,更不用说是对其低碳技术的强制许可。而低碳专利技术主要由发达国家掌握,因此对于低碳技术的国家强制许可在国内法层面难以调和,更多的是要通过国家之间的协商,签订国际条约。

(二)借鉴于国际法层面的专利强制许可立法

在国际法层面,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154个国家签署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对发达国家提出技术转移的义务;1997年12月通过的《京都议定书》和2007年12月通过的《巴厘行动计划》都规定了发达国家负有主动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转让低碳技术的义务;在《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即“TRIPS协议”)中也有发达国家应该向最不发达国家转移、传授技术的规定。当发达国家不主动履行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低碳技术的义务时,低碳专利技术的国际强制许可将成为专利技术转移有效保障,“TRIPS协议”对于技术的强制许可做出了具体的规定。

“TRIPS协议”首先在第8条“原则”中,授权“各成员可采用对保护公共健康和营养,促进对其社会经济和技术发展至关重要部门的公共利益所必需的措施”,其次在第31条“未经权利持有人授权的其他使用”中,允许成员国在处于紧急状态或其他极端紧急情况下,以及为了公共非商业使用的情况下启动专利强制许可。低碳专利技术具有专利技术的特性,但又区别于传统的专利技术,因低碳技术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保护大气系统这个全球的公共物品,实现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而气候问候,不仅仅是涉及到一国或部分国家的问题,而是涉及到整个地球,所有国家的问题,是全球的公共利益问题。发展中国家出于公共利益保护的需要,当然可以主动在专利制度框架中设置低碳专利技术的强制许可制度,并未突破“TRIPS协议”的规范。因此,低碳技术使用强制许可制度是具有正当性与合法性的。

三、从药品专利技术强制许可得到的启示

(一)药品专利技术强制许可产生的背景

1997年南非政府通过《药品和相关物品控制修正案》,允许药品平行进口和强制许可。虽然这一法案出台后,南非政府面临在本国成为被告,在美国被威胁要予以贸易制裁的斗争,但最终公共健康权优先于私权的观点占了上风,39家制药厂撤诉并大幅降低专利药品价格,以南非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在这场较量中宣告胜利,豗为2001年11月的《多哈宣言》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多哈宣言》强调了公共健康权的重要性,当与知识产权发生冲突时,确定了公共健康的有效地位。但它没有改变“TRIPS协议”的具体内容,因此,2003年8月通过了关于《执行多哈宣言第六段的决议》,以及2005年12月最终形成的《TRIPS协议修正案》,正式确立了以公共健康为目的的药品专利强制许可制度。

(二)对药品专利技术强制许可的借鉴

国际专利强制许可制度目前取得成功运作的领域是在药品专利方面。《TRIPS协议修正案》的第三十一条的附加条款、附件和附录,是对TRIPS协议专利强制制度的第一次修正,使药品专利强制许可制度具有明确的立法依据。药品专利强制许可制度的建立、运作为解决公共健康危机提供了制度保障,这无疑为同样具有公共利益属性的低碳专利技术的强制许可提供了借鉴,低碳技术的强制许可具有可行性、操作性。

然而,TRIPS协议专利强制制度的一事一议原则,获取低碳技术的强制许可可谓任道而重远。在达成低碳技术的强制许可公约,还应当避免药品专利强制许可制度定用语模糊、启动程序复杂的不足,例如:TRIPS协议中“公共利益”“非商业性活动”“紧急情况”等词的明确界定,等等。豘强制许可制度只有法律条文的硬性规定是不够的,还需要发达国家给予支持和配合。

篇7

2、固执地探求。

3、积极地探求。

4、默默地探求。

5、辛勤地探求。

6、艰难地探求。

7、执着地探求。

8、仔细地探求。

9、认真地探求。

篇8

要追求真理,认识真理,更要依赖真理,这是人性中的最高品德。

我生为真理生,死为真理死,除了真理,没有我自己的东西。

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来源:文章屋网 )

篇9

(一)单井产能依旧很低,兼并重组矿井安全欠账多近年来,通过一系列的关井压产,小煤矿数量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但是依然存在着很严重的问题,一些缺乏安全生产基本条件的小煤矿仍在继续生产,直接威胁着大煤矿的安全。在很大程度上出现了已关闭矿井死灰复燃的情况,并且有些干部也随着参股分利,致使一些私营煤矿过分追求经济效益,从而忽视安全生产,小煤矿仍然是当前煤矿安全生产的重大隐患。另外,一些煤矿由于经济困难、资金紧张,被其他大型煤矿进行兼并重组,重组后的煤矿降低了安全技措资金的投入标准,安全投入严重不足,使“一通三防”工作呈下滑趋势,出现了安全欠账多的情况,导致煤矿的防灾意识逐渐下降,增加了重大事故发生的隐患。

(二)安全生产投入低,科研工作不到位目前,我国煤矿企业安全管理仍比较薄弱,安全生产防范措施得不到落实,出现了严重的“三违”现象,日常性安全管理制度往往流于形式,对大量的事故隐患整改不力,管理混乱,是造成重大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增加,矿井开采条件日趋复杂化,而针对恶劣的开采条件进行的科研投入较低,使煤矿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另外,有些关于安全生产的科技研究成果,根本没有落实到实践中,一些技术推广应用、经费投入以及政策支持等已不能适应煤矿安全生产的需要,这无疑为煤矿的重大事故埋下了隐患。

(三)煤炭企业专业人才比较缺乏从煤矿企业人才结构上看,企业专业技术人才的学历结构、技术职称结构远低于其他行业平均水平,缺乏高学历和高技术专业职称的人才体系,并且随着煤矿企业改革的逐渐深入,逐步地进行人才结构调整,引发了企业专业技术人才数量锐减。由于近几年煤炭企业经济效益逐渐下滑,使人才引进也越发困难,企业迫切需要高素质、高技术专业人才难以得到补充,调离的高素质人才数量在不断增长,而调入数量却在迅速下降。另外,有些科技人员受市场经济的影响较大,过分计较个人得失,加上煤炭企业改革机制的滞后,各方面缺乏足够的吸引力,使企业培养出来的具有专业技术经验的骨干力量大量流失。由于煤矿从业人员流动频繁,使职工组织队伍缺乏稳定性,给煤矿的安全管理增加了难度,导致煤矿安全生产法规执行较差,落实受到阻碍。

二、如何做好煤矿安全管理工作

1、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凡是因人而起,尤其在煤矿行业中,煤矿开采的安全性完全取决于人的相关素质和水平,开采人员缺乏一定的专业技术水平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应大力提高开采人员的技术水平,煤矿企业应定期的组织对技术人员水平培训活动,并加强安全意识教育,使其在主观意识上树立一种强烈的安全责任感,只有在人的方面做相应的改善,才能有效地缓解安全隐患。

2、建立并完善安全生产制度。

煤矿企业要想保证实现安全生产,就必须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制度,将安全责任落实到个人或部门头上,做到出现事故有人负责,另外一煤矿企业的实际情况为根据,重视制度的科学可行性,使企业的安全生产有据可循,有法可依,企业应当将安全问题放在首要位置上,正所谓安全便是天,若出了事故就是捅破了天,所以,要将所指定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落实到实际工作中,要将安全生产放在首要位置,其次才是产量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营和稳定发展。

3、加强科研工作,并加大科技投资。

煤矿企业要加强科研力度,引进外国先进的安全管理技术,学习美国关于在开采前先将瓦斯抽取的新技术,提高能源使用率,另外,企业还应购置先进的开采设备和安全设备,大力推行新材料、新设备的使用,并做好对安全设备的日常养护和维修工作。大力推广科学管理模式,组织科研人员进行科研攻关,虽然近些年我国的煤矿开采技术水平已经有很大提升,但还需要科研人员再接再率,争取将我国的煤矿开采技术水平再提升一个档次。另外,不但要重视煤矿开采过程中的技术工作,更要对开采前的勘测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上,负责地质勘察的单位应首当其冲,对矿区内的瓦斯含量及其分布要有精密的测算,这样才能保证开采单位事先制定有效的开采方案,做到有备无患,保证安全生产。

4、加大安全处罚力度。

这并不代表以罚代管的制度就是保证安全开采的重要举措,应保证惩罚和奖赏与管理三者之间有机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安全管理人员有一定的约束,对于安全管理不力的人员应给予严厉的处罚。

三、结束语

篇10

英文名称:Progress in Exploration Geophysics

主管单位:中国石化集团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南京石油物探研究所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江苏省南京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671-8585

国内刊号:32-1664/TE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78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