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分决定范文
时间:2023-03-17 19:49: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处分决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X教字[201X]16号
各学院、处、室、馆、中心:
X学院200X级X管理专业高职1班学生X(男,08X8),在200X年1月7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期末考试过程中违反考试纪律,被学校给予留校察看处分(X教字[200X]X号)。
现处分期满,根据《学生处分条例》第三十五条规定,经教务处审核、研究,决定解除X同学留校察看处分。
教务处
201X年3月19日
主题词:解除
处分
决定
抄送:校长办公室、学生处、各相关学院
篇2
这种方式,存在低价竞争、规模化效益、款多量少,款式同质化等现象,可形容为线下批发市场的零售商形态。需强调的是流行趋势把握度和供应链快速反应是两个重要的优秀淘品牌生存特征,一是对行业经验的积累,二是适应在互联网零售的快速反应。相比传统品牌的优势表现为,下单灵活,响应迅速。比如出色的淘品牌女装少则几十件、百余件下单,快则两三周即可实现供货,这是有赖于共同成长的上游生产伙伴,长期快速而灵活的供应关系形成的柔性化机制;而传统女装品牌仍处于从大批量采购、较长供货周期的蜕变过程中。
经营特征:外贸尾单结合生产外包,平均加价倍率在2倍左右,具有良好的流行趋势把握度与经营成本控制力。
竞争优势:女性对服装的偏好度低,多款低价是一种特有的固有消费心理,也是构成女装行业长尾的重要模式。
面临挑战:成本控制是核心问题,不断上涨的原料、生产、运输、仓储、运营等成本,对低价模式提出严峻的挑战。
长期策略:自有买手团队的强化建设是长期发展的必要基础。在推广方面,以产品驱动为导向,形象类推广为辅助,可通过加强个性化附加值及分销策略来抵御竞争压力。
时尚款模式
平价竞争,规模化效益,中低价位也属于同质化产品竞争。但此类卖家相比基本模式的低价竞争更加追求品牌及店铺视觉上的形象塑造,在消费者感知层面上形成个性化差异,也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细分定位与独特销售主张,通过赋予独特形象与认知,实现品牌附加值的提升,从而逐渐提高客单价及利润空间。可从风格上定位,如韩国时尚,也有从细分品类切入,如牛仔裤品类:“不裸露也性感”。
经营特征:买手制为主,生产外包,平均加价倍率保持在2~4倍不等。此类模式的卖家为数占比最多,也包含大部分传统女装品牌,优秀的店铺均具有良好的流行趋势把握度与视觉传播能力。
机会与威胁:受低价模式、成熟国内外品牌、设计师品牌的多方面竞争压力,但女性求新求变的购物心理、不同文化归属与个性化驱同的感性消费特征,使其仍有巨大市场空间。
面临挑战:在其他经营环节不存在短板的前提下,个性化的打造是核心问题,目前即便是销量排名前30的店铺,在形象传播上也存在定位模糊的问题,优秀美工、文案、策划类人才的稀缺是主要发展瓶颈。
长期策略:强化鲜明的品牌个性,以差异化形象驱动同质化产品市场成长;根据自身资源实力,加强自有设计实力,提高以产品款式为驱动的竞争力。
设计师模式
中高价位,利润率普遍较高,非规模化效益,受流行趋势影响较小,属于自有设计师品牌。这类女装从款式风格上就具有独特的差异点,成熟的品牌也具有引领流行趋势的能力,这是女装发展最具竞争力的模式,但对设计师团队的整体素质也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经营特征:自有设计师,自有工厂+生产外包,平均加价倍率在3.5倍以上,用户黏性高。此类模式的淘系卖家较少,但随着原创意识及优秀设计师的加入,无疑将更丰富淘宝女装市场业态。
发展优势:淘宝庞大的用户数作为基石,聚合不同消费形态的消费群体,风格款式与形象内涵兼备的个性化竞争优势,伴随着自身市场的积累,将获得越来越高的溢价空间,这种经营模式的卖家在淘宝女装类目发展中,是“小而美”的完美写照。
面临挑战:处于发展期的设计师品牌,在品类组合上,需要兼顾一定基础的畅销款比例,用以维系稳定的效益增长,这与个性化的打造是一种矛盾关系。
长期策略:通过对流行时尚元素的融汇,解决处于发展阶段来自大众流行的规模化竞争压力,通过经营不同细分定位的店铺,实现持续发展的最大化收益。
三类模式的发展关系
按照基础类—时尚款类—设计师定制类这样的顺序,客单价是逐次提高的,这是我们针对女装整个类目梳理出的三种模式的大体特征,当然也存在原创设计师品牌客单价很低,走同质化产品差异化形象路线的卖家客单价超高的个案。较高客单价可以保证一定加价倍率和利润空间,但衡量一个卖家是否生存健康,还要从利润率、产销能力、经营成本三个核心点综合来看。这些涉及到对行业经验的把握和卖家经营成本的管理与控制,每个卖家面临的问题不尽相同,所以单纯论客单价高低难免有些生硬,其实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收支平衡。如果在相同起步点、相同团队能力、相同供应链基础和成本支出的假设条件下,想要实现突破或升级竞争力的唯一途径就是个性化发展,不是在款式开发上就是在形象打造上。
女装行业供应链体系在传统线下已沉淀多年,整个链条各节点呈现成熟和透明化的特点,但不同之处在于前文提到的淘品牌女装供应链的灵活性,还有就是对于淘宝这个特有市场消费形态的认识更优于传统品牌。比如同期产销比来说,优秀淘品牌可以做到95%以上,而传统品牌凭借线下经验和营销计划性见长的优势可以做到82%以上。但随着涉足淘宝时间的推移,传统品牌和淘品牌所具备的经验将会更加融合,相互取长补短。
营销策略不同
三种发展模式的营销策略不同,所支撑其发展的整个经营体系,在各环节上也略有差异。如果针对供应链体系,大体可分为两个类型,一是设计师为主导的体系,二是买手主导。其他环节的不同主要体现在对于品质、成本、效率三个方面的优化调整,我们用五分制作为量化衡量,对比三类模式的各自侧重点。
以基本模式的低价竞争展开来讲,买手能力意味着相对其他两种模式自主设计能力要求相对低,但并不代表对流行趋势的把握度方面专业能力的缺失,反而“款多量少”的快速规模化效益下的必备行业经验是生存的前提条件;在成本控制上,低价商品的消费心理决定对产品质量要求相对较低,所以在低价竞争模式中可从品质上降低采购和生产成本,并提高快速响应速度;在品牌形象塑造方面,基本模式比其他两类模式采用的方式不同,更侧重于产品性价比作为吸引力,是形象认知的自然养成,而非主动式推送特定形象个性。如同提到成都小吃、沙县小吃,没有做过任何宣传,经过长时间的经营,在消费者心里自然有一个明确的消费区隔。而其他两种模式形象塑造的重要性就不再赘述。
值得强调的是,一招鲜、三板斧的时代已经过去,在如今愈加高度竞争的环境下,以“人”为核心的运营能力必须均衡到各方面细节,任何一种短板势必造成整体的巨大影响,以至于被市场淘汰。以客服询单转化率这个很细小的事例来说,在精细化运营的层面上各个卖家就存在37%~60%的悬殊差距。假设同等的条件下,每天进店人数相同,但销售结果却大相径庭,月度、年度累计下去,就是成败与否的结论。可见精细化运营是体现在各细化方面,每个细小的运营差异,就会导致整体发展上的巨大差距。
推广思路总结
流量的双重属性大家都很清楚,做流量是做商业流量逐渐转化自然流量的过程,长期发展的卖家必须要有流量持续性积累意识,在这里再统一梳理一下。
无论何种经营模式,店铺流量都是遵循这种规律,都需要各方面的沉淀转化为自主访问、主动搜索而来的用户黏性,最终促使重复购买用户的不断积累。对于刚起步的店铺必定要用商业流量打开局面,发展过程中的店铺不可缺少利用商业流量不断弥补流失的用户黏性,在整体流量的使用结构上,以促销为主的产品类广告和提升形象的品牌广告是并重的关系,只不过在基本类的低价竞争模式,其产品广告引流的比重相对高于其他两种模式。
篇3
[关键词]玉米;出苗不齐;解决办法
泸定县位于甘孜州东南边沿,地处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地带,是典型的高山峡谷区,以山坡地为主,自然条件差,经济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但玉米是泸定县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历年种植面积占粮食播种面积的45%左右,占粮食总产的40%左右。现对泸定县玉米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一点探讨。
一、播种后出苗不整齐的原因分析
1.墒情不足,导致出苗不齐
直播后,因土壤墒情差盖肥过多,盖土过厚,再加天气干燥降雨少,是第一重要原因,也是最普遍最容易发生的问题。
2.杂交品种的不足之处所致
因为目前生产上使用的玉米种多是杂交种,且多为单杂交种,单杂交种一般均是由两个自交系杂交而成。而自交系本身又是经过多年自交纯化选育而成的,杂交种就具有籽粒小,生活力弱,抗逆性差,顶土能力弱等不足。虽然经过杂交。具有杂交优势,但仍表现出种子籽粒小,前期生长势弱,需要精细管理,才能达到苗全苗壮,只要能保证其顺利全苗,整个生长期间不遇严重自然灾害和人为损害,增产的把握毫无疑问。
3.种子播种深度不一致或者过深
地膜覆盖,肥球育苗,出苗不齐的原因。地膜覆盖出苗不齐的原因,是播种过深,施用农家肥较多,盖土过厚,放苗不及时而造成。
4.肥球育苗方法不当
肥球育苗出苗不齐的原因是在团好肥球或做好方格后,直接把玉米种放入肥团之中,未先打孔就播种,盖上膜后,又未及时喷水,肥团一旦缺水,就会收缩,从而把种子紧紧地夹在肥球之中,种子萌动时不能翻身,未正常的发芽,出苗造成困难,而产生闷种,盘芽。
二、解决方法
1.用地膜全覆盖
首先在播种前,应视土壤墒情整地,整地时就应先把农家肥施下,最后采用犁沟深施,然后打厢盖膜后再用木棒打孔播种,孔深1~2寸,播种3~4粒,最后细土盖孔。
采用肥球或肥团育苗,首先应将育苗苗床灌注水分,捏肥球应捏成汤圆形状,必须留下插种孔,方格育苗也是如此,严禁把玉米种直接放入肥球或肥团上,以免产生夹种现象,播种后,盖土1cm的细土,然后再均匀地喷水后,再覆盖薄膜,再均匀地喷洒一次促苗保墒水,一般7d左右就应出齐苗子。如7d后还未出苗,应立即再作一次育苗工作,以免缺苗。玉米齐苗后随时注意天气变化,如遇晴天,应将苗床两头的薄膜揭起,通风避免高温烧苗,太阳落上后及时盖膜。如遇阴雨天气,应检查苗床薄膜是否盖好,以防大风吹翻薄膜,而产生冻害死苗。
肥球(团)育苗苗床长度不应超过15米以上,一般以10~12米最好,苗床过长遇到晴天,易产生通风不良而烧苗现象。
2.选用杂交良种
杂交种具有较强地增产优势,实践证明杂交玉米是粮食增产的主要基础,今年我乡推广的杂交玉米组合主要是川单系列、雅玉系列、毕单系列等,可因地制宜地选用杂交玉米种。但任何一个优良种子都有一定的使用期限,长期使用一个品种,很容易遭受病虫危害,降低增产能力。一般一个品种在同一块地最多能种植3~5年。
3.选用地膜
玉米地膜覆盖应选用厚度为0.006~0.008mm,宽度为700~800mm的地膜。在低温寡照,多雨高湿地区,可采用0.005~0.007mm,宽度为600mm的地膜,而在农田杂草较多的地区,可选用厚度为0.008~0.01mm的地膜。种植玉米提倡以宽窄行为宜,宽行以80~lOOcm,窄行40~50cm,开箱起垄时将应施用的农家肥最好集中施于窄行之中心,建议犁开沟施肥后,盖土起垄,推平厢后,捡净杂草,盖平盖紧地膜,土壤含水量要求到达田间持水量的60%~70%,放苗或移栽后,必须细土盖严破膜口。
4.积极推广化学除草
在玉米播种后或起垄后,盖膜前,用旱地化学除草剂均匀喷雾,用药量必须按照各种除草剂使用说明,严格准确均匀用药,以免产生药害。
5.科学施肥
需亩施农家肥2000kg以上,尿素30kg,磷肥15kg。施肥方法应遵循前轻后重的原则,做到以底肥为主,追肥则10~15kg尿素在玉米喇叭口期打孔深施,施后在孔口盖上细肥,以免肥份挥发,散失。
6.合理密植
一般叶片平层型高杆品种,每亩应3000~3500株;叶片紧凑直立型品种应达到4000~4500株。
篇4
原告:王冬水,男,1972年3月1日出生,汉族,住天津市河北区小树林何庄里26号。
被告:天津市公安局河北区分局。
法定代表人:赵明义,局长。
1995年2月22日夜,原告的工作单位益民食品厂保险柜被窃,丢失现金人民币17000元,被告于2月27日将原告收容审查。经调查,案发时间,原告在自己家中没有外出,不存在作案的可能,但被告没有将原告释放,而且将原告的公民身份证、求职证及一双皮鞋扣留。4月25日原告被解除收审。释放后,原告几经与被告联系索要被扣留物品,始终未能归还。此外,在案发前的二月份,原告与其他三人买卖摩托车,被告借此向原告罚款人民币6000元。故此,原告于5月29日向天津市河北区人民法院起诉。原告诉称:益民食品厂被窃之事缺乏认定是原告所为的证据。买卖摩托车罚款6000元不当。此外,被告扣留原告的公民身份证、求职证、一双皮鞋应予归还。并要求赔偿收审期间造成的经济损失。
被告收到天津市河北区人民法院送达的起诉状后,没有答辩。
「审判
诉讼中,被告对收容审查原告的事实没有提供任何证据,但提交了1995年9月14日作出的《天津市公安局河北区分局关于撤销王冬水收容审查及追缴非法所得的决定》,决定中提到:“1995年2月27日,公安河北分局以‘投机倒把结伙犯罪嫌疑’为由,对王冬水予以收容审查,同年4月25日解除收审,并追缴非法所得6000元。经审查,决定撤销天津市公安局河北区分局第126号收容审查决定及对王冬水追缴非法所得。”被告同时向天津市河北区人民法院递交了原告与被告就赔偿问题签订的协议书。协议书就被告向原告的赔偿问题达成如下一致意见:“王冬水同意对其受到的经济损失协议解决;公安河北分局返还扣押王冬水的身份证、求职证、记录本、初中毕业证明信及一双皮鞋;河北分局退还没收王冬水的‘非法所得’6000元;河北分局赔偿王冬水被收审期间造成的经济损失870元”。协议书有双方当事人签字盖章。此后,原告向天津市河北区人民法院递交了撤诉书。
撤诉申请的理由是:“现被告已撤销对我的收审和罚款决定,并且与分局签订协议,分局已按协议执行,所以,我自愿要求撤诉。”
天津市河北区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1.被告对原告的收容审查错误属实。1995年2月27日被告对原告予以收审,并于同年4月25日因证据不足予以解除收容审查。诉讼中,又于1995年9月14日以津公北载复字(95)第1号决定书,决定撤销对原告收容审查决定。2.被告对原告投机倒把追缴6000元非法所得没有任何证据。被告虽然在1995年4月25日解除对原告收容审查,但没有确认追缴非法所得6000元是错误的。诉讼中,被告在津公北法裁复字(95)第1号决定中,撤销了追缴非法所得的决定,并在赔偿协议书中明确表示退还。3.其他证件、物品等已退还。4.被告错误收容审查原告两个月,赔偿870元亦属合法。
根据以上事实,天津市河北区人民法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一条和第六十七条第一、二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第三条第(一)项、第四条第(一)、(二)项规定,于1995年11月18日作出裁定:
准予原告撤回起诉。
「评析
1.本案原告可以与行政诉讼一并提出行政赔偿。被告于1995年2月27日对原告收容审查,4月25日解除收审,原告于5月29日起诉,所提起的行政诉讼应予成立。因为,“解除收审”只意味着停止了收容审查,而对收容审查是否正确没有结论,人民法院对此有审理的实际意义。被告扣押原告的证件财物等不予归还,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的规定,可以与行政诉讼一并提出行政赔偿。
篇5
关键词:绝缘子;烧伤;预防措施;对策
中图分类号:U412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目前,根据调查和查阅有关资料发现,高速铁路牵引供电接触网设备绝缘子闪络(污闪、雾污)、外力破坏等各类原因引起,造成绝缘子烧伤、损坏的事件年年发生。本文以京津城际铁路为例,自开通以来,对不同类型绝缘子发生烧伤(破损)事件,进行归纳、总结分析。从实践中,总结绝缘子烧伤(破损)的原因,及时有效的制定预防措施,防止发生重大设备故障,提高接触网牵引供电设备的供电质量,供其他高速铁路接触网运营管理工作参考、借鉴。
1.京津城际铁路概况
京津城际高速铁路是我国正式投入运营的第一条高速铁路,设计时速为350km/h的高标准、全封闭、全立交公交化运行线路;全线采用AT供电方式;所有列车,均采用“和谐号”CRH3动力分散4动4拖单列动车组(每列动车8编组),列车最小追踪列车间距为3min。京津城际铁路的开通运营,大大缩短了北京、天津两地旅客的出行时间,方便了两地人员往来和经济交流,成为两地经济发展的“引擎”。
2、京津城际铁路接触网设备绝缘子概况
根据设计要求,京津城际铁路全线接触网设备绝缘子,大致分为4类。1.棒式腕臂绝缘子(X、P);2.AF线悬棒式绝缘子;3.悬式杵头绝缘子(4片一组);4.等径(非等径)复合硅橡胶绝缘子,分别安装在不同部位。
2.1、按材质分类
京津城际铁路设计安装4种类型绝缘子,共计20670处。按材质可划分为两大类,第一类:瓷式绝缘子18110处,占总数的87.6%;第二类:轻型复合硅橡胶绝缘子2560处,占总数的12.3%,轻型复合硅橡胶绝缘子占绝缘子总数的近1/8。
2.2、瓷式绝缘子分类
京津城际铁路全线瓷式绝缘子主要分三大类:第一类:棒式腕臂绝缘子;第二类:AF线对锚悬式串型绝缘子;第三类:AF线悬棒式绝缘子;分别安装在腕臂(P、X)、AF线对锚和AF线连接处。
表1瓷 式 绝 缘 子 统 计 表
序
号 绝缘子类型 安装位置 型号 数量 单位 备注
1 棒型瓷绝缘子 腕臂 55和70型 12908 个 重污型棒式绝缘子
2 悬棒瓷绝缘子 AF线 QBJX/25/70E 4808 个
3 悬串瓷绝缘子 AF线对锚 杵头型 394 串 4片一串
2.3、复合硅橡胶绝缘子分类
轻型复合硅橡胶绝缘子,分为同等径和不同等径绝缘子,同等径绝缘子一般安装在区间正线及侧线中锚、补偿落锚处。不同等径绝缘子一般安装在站场中锚和补偿落锚处。
表2 轻 型 复 合 硅 橡 胶 绝 缘 子 统 计 表
序号 绝缘子类型 安装位置 数量 型号(图号) 备注
1 轻型复合硅橡胶绝缘子 中锚、落锚 1858 8WL3078-1F 等径
2 轻型复合硅橡胶绝缘子 中锚、落锚 702 FQX-25/100738UH 非等径
2.4、适用范围
适用于单相50HZ、25KV交流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固定绝缘子。
2.5、技术条件:
表3 瓷 式 绝 缘 子 技 术 指 标
序号 类型 额定电压(KV) 公称泄漏距离(mm) 工频干耐受电压(kv) 工频湿耐受电压(kv) 污秽受电压 备注
1 腕臂绝绝缘子重污型棒式(55和70型) 25 1400 ≥160 ≥130KV 盐密度0.3Mg/CM2≥31.5KV
SIEMENS技术规格书
2 AF线悬棒式绝缘子 25 1400 ≥163 ≥89KV 盐密度0.35Mg/CM2下≥27KV
铁道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报告
3、绝缘子闪络的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3.1、损坏绝缘子统计
京津城际铁路自08年开通以来,累计更换腕臂棒式绝缘子、AF线悬棒式绝缘子141个,其中更换AF线悬棒式绝缘子126个,占损坏总数的89.36%;腕臂绝缘子15个,占损坏总数的10.63%。轻型复合硅橡胶绝缘子无一损坏记录。 3.2、损坏绝缘子按类型分布
根据历年来统计调查数据显示:烧伤(破损)瓷式绝缘子,主要有两种,一是棒式腕臂绝缘子;二是AF线悬棒式绝缘子。棒式腕臂绝缘子烧伤(破损)占同类型绝缘子0.1%,烧伤(破损)率较低。AF线悬棒式绝缘子烧伤(损坏)占同类型绝缘子3%。AF线棒式绝缘子损坏率最高。烧伤(破损)的绝缘子主要集中在SICAT HAC[1]的不同区段。
3.3、损坏绝缘子按时间分布
根据历年统计调查数据显示:烧伤(破损)瓷式绝缘子,主要集中在每年的6―9月份,正值雷雨季节。线路运营以来,6―9月份累计损坏绝缘子96个,占总数的68%。其中,6、7月份两个月份的绝缘子损坏率最高,占到全部瓷式(棒式、悬式)绝缘子损坏总数的46.1%,占到损坏总数的近1/2。
3.4、瓷式绝缘子烧伤(破损)原因分析
3.4.1、闪络与击穿
(1)“闪络”是沿绝缘子外表或者绝缘子的上下均压环之间的空气间隙的放电现象,闪络过后,绝缘子又恢复了全部绝缘性能,可能会造成绝缘子局部烧伤。
(2)“击穿”一般是指通过绝缘子内部发生的贯穿性放电现象,是不可恢复,永久性的破坏。
3.4.2、瓷式绝缘子烧伤(破损)原因
(1)绝缘子脏污:主要表现为清扫周期制定不合理,清扫的周期过长,周围环境污染严重,绝缘子表面覆盖了较多的导电介质,引起绝缘子表面污闪。可以说,绝缘子污闪放电烧伤是所有电气化铁路的一个共性。
(2)受外力碰撞:根据历年统计数据来看,受外力碰撞损坏的棒式腕臂瓷绝缘子较多,特别是新接管线路初期阶段,此现象尤为突出,新线路开通时,应重点对绝缘子进行认真、仔细检查。
(3)悬棒瓷式绝缘子烧伤(破损)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冬季在特定情况下,悬棒式绝缘子融冰引发短路放电故障,造成悬棒式绝缘子烧伤,占烧伤绝缘子总数的15.8%;二是,在大风天气下,带金属性导电材料的异物(如:带荧光的风筝、遮阳伞等)缠绕到AF悬式绝缘子上,引起放电烧伤绝缘子,占烧伤绝缘子总数的4.8%;三是,雷电(直击雷或感应雷)、雨夹雪天气引起悬式棒式绝缘子破损,占总数的79.37%。恶劣天气是引起瓷式绝缘子烧伤的主要因素(如图1);
(4)京津城际铁路地处华北平原,沿线地势空旷,高架桥占线路全长的90%以上,接触网离地面平均高度在18m 以上。因此,相对普通铁路而言,高速铁路接触网遭受雷击的概率大大增加。
(5)京津城际铁路现有悬棒式绝缘子爬距为1400mm,干弧距离为338mm,其耐雷水平较低,干弧距离小,容易发生污闪和雾闪,降低了接触网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图1
3.5、绝缘子烧伤(破损)预防措施
3.5.1、严格按照绝缘子清扫周期,提前动手、提前制定清扫计划、提前制定清扫方案,结合高速铁路线路特点,积极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和方式(如:小型水冲设备)开展绝缘子清扫。
3.5.2、将沿线周边环境纳入动态管理,定期对线路周边重型机械厂、污染严重的厂矿、企业登记造册,及时准确掌握并更新污染区段绝缘子数量。
3.5.3、充分利用科学仪器的检测数据,准确分析绝缘子复盐密度值,根据大气污染程度等级,确定不同等级的污染区段,为开展春融和秋节两个季节的绝缘清扫工作供参考依据。
3.5.4、加强对上跨建筑物积雪的清扫和AF线肩架上鸟巢的清理工作,防止融冰和鸟巢落物短接绝缘子,对频繁出现鸟窝的肩架处,安装驱鸟器,防患于未然。
3.5.5、根据历年绝缘子损坏统计记录,轻型复合绝缘子损坏率较低,其在恶劣天气下,防污闪、雾闪效率较好,扩大复合绝缘子的使用面,势必可以降低绝缘子损坏率,大大降低因绝缘子污闪、雾闪引起的跳闸。
3.5.6、针对损坏较为频繁的悬棒式绝缘子,改瓷式绝缘子为抗污能力强,防污闪和雾闪能力强的轻型复合硅橡胶绝缘子,可以大大提高接触网运行的可靠性。
3.5.7、鉴于瓷式绝缘子(悬式、棒式)易碎、干弧距离短,应适当增加绝缘子的爬电距离和干弧距离,提高绝缘子的抗污和抗雾能力。
4、结束语
如何预防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设备绝缘子雾闪、污闪等问题,减少因绝缘子闪络引起的跳闸和绝缘子烧伤(破损)。应结合实际情况、实际特点和设备运行规律,从设备质量、绝缘子材质、绝缘子性能指标参数、线路运营环境对绝缘子的影响等多个方面,综合分析和论证,有针对性的采取预防措施,才能提高设备供电质量和运行。
参考文献
[1] SICAT HAC轨道速度350KM/h.
[2] 欧州电工电子标准委员会.电气化铁道接触网设计、施工及验收标准.
篇6
【关键词】处分 程序 制度
完善的高校处分学生程序,既是保证高校处分权正确、有效行使的重要手段,也是保障学生各项合法权益的必要措施。当前,高校处分学生的程序在处分依据与具体操作中都存在诸多不足。
学生参与制度
参与制度是指高校在设计处分学生的程序时应规定,学生可以参加高校内部处分依据的制定,并参与处分过程。学生参与处分的范围及方式有二:一是参与学校内部处分依据的制定。高校应当允许学生参与讨论制定与自己密切相关的校规校纪,这样既可集思广益,又能使这些规则更易得到学生的理解和自觉遵守。二是学生参与高校处分决定的整个过程,尤其是受处分学生。具体而言,从处分的立案开始就应通知受处分的学生,通过调查取证所掌握的事实要向受处分学生核实,听其陈述,在此基础上做出的处分决定要告知处分的事实和理由,并听取学生的申辩等等。
听证制度
我国教育法律规范并未规定高校处分程序中的听证制度,但笔者建议引入。首先,听证的内涵是“听取当事人的意见”。 引入听证制度的主要原因有:一是听证的实质是充分听取当事人的意见,这有利于高校在进一步查明学生违纪事实的情况下做出更为合法公正的处分决定;二是,“由于高校对学生的纪律处分,是对学生在校情况的一种较严重的不利评价,或者直接决定资格的存在与否,或者间接影响其既得利益与未来发展,因此参照司法程序建立高校违纪学生处分的听证制度,使其充分发挥排除恣意、优化选择、疏导不满、强化服从等功能是十分必要的。”①
但是,对高校处分中听证程序的适用应有所限制。听证主要适用于关系学生一生命运和前途的重大处分事项上,即记过、留校察看和开除学籍三种处分方式上。另外,为提高处分效率,可将高校处分的听证规定为应申请的听证。
申诉制度
高校学生申诉制度是指学生对学校给予的各类处分不服,而向学生申诉委员会提出申诉的制度。健全申诉制度,应主要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第一,完善申诉处理的程序,增强申诉处理过程的透明度。高校在落实学生申诉制度的时候,应建立切实可行的公正申诉程序,使申诉处理委员会的工作有章可循,避免其盲目性、随意性;同时,在申诉程序中注入增加透明度的内容。
第二,扩大申诉处理委员会的权限。当前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只有维持学校处分的权力,这直接限制了其职能的发挥。因此,学校应下放权力,保证其申诉处理决定的公正性。
第三,建立学生申诉后的救济渠道。目前的教育法律规定申诉是学生对高校处分不服的唯一救济渠道。但申诉制度是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解决教育纠纷的一种内部方式。这种自己裁判自己的方式难以保证结果的公正性。因此,赋予学生对高校处分申诉后不服而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是完全必要的。
处分决定的送达制度
高校处分决定书的送达是高校处分决定生效的必要条件。但现实中,有的学生本人在学校,但处分决定却不直接送交学生,而采用公示或者请系部转告的方式送达处分决定,甚至根本就不送达,如“田永案”。②这就直接导致了处分决定法律效力的缺失。
当然,如果学生拒不签收,也可适用留置送达;在学生下落不明或者拒不返校的特殊情况下,还可相应采用公告送达或邮寄送达。另外,基于高校处分决定对学生家庭和学生发展的重大影响,学校的处分决定还应通知学生父母或监护人。(作者为四川西昌学院社科系副教授)
注释:
篇7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学生处分程序;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0-0307-02
在经济全球化、社会大变迁、文化大繁荣所引出的社会关系深刻变革面前,历经长年坚持不懈的努力与探寻,在教育的法制化建设方面我国已经有了长足进步。逐步向发达国家靠拢的目标,使我国基本形成了教育法的框架和体系,与此同时教育法的司法化也逐步深入,良好的法制环境正在生成之中。高校学生的违纪处分程序问题事关学校和学生的权益,初见端倪的法制教育建设又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完善程序正当化迫在眉睫。
一、高等学校学生违纪处分程序问题的提出
根据相关立法和学校本身的管理规定以及制度,学生违反规范性文件中的相关要件,校方依其情节轻重,可对学生行为做出违纪处分。以教育管理者为身份的高校,对于违反学校管理规定和相关立法的在校生做出的制裁,我们称之为学生违纪处分。国家赋予高校一定的裁量权来管理在校学生,这种行为的作出也是对裁量权的一种限制。2005年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53条要求,以下五种违纪处分的种类在规定中明确指出为: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开除学籍。
诸多规定中程序性规定较少,实体性内容规定偏多。重实体、轻程序,这一顾此失彼的问题,正如程序性规范从我国的《高等教育法》中很难找到。2005年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一共有69个条文,其中勉强可以算得上是程序性规定得只有6条。依据明确、证据充分、程序正当、在定性准确的情况下做出合理适当的处分,在第55条中已做出明确规定。我国高等教育法规第一次引入程序正当的概念,正是从此开始,它有利于减少高校自由裁量权行使的随意性,有助于高校处分学生的公平公正性,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
对违纪学生进行处分问题,环环相扣,主要经过以下三个阶段:调查取证――决定送达――事后救济。在这三个环节当中,每一个环节学校都必须认真应对。在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情况下,任何一个环阶段出现了问题,它都会对整体的结果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对于相关规范性文件的规定的严苛执行,才能使得处分结果的合理与公正,保障法律关系中主体的合法权益。
二、高等学校学生违纪处分程序之学理分析
(一)从调查取证视角分析
大多规范性文件偏重事后处罚规定,忽视事前调查取证。在对高校学生违纪行为进行调查取证的程序中,并没有详细规定学生的何种行为应由什么部门进行调查取证。学院方面,主要掌管在校学生如考试作弊等方面的调查取证。学生违纪行为的多样性,使得负责调查取证的部门和单位也应有所不同。如果学生参加了重大违法乱纪活动,那必定要动用学校的保卫部门,情节严重者,甚至还需当地警方出面调查。这充分体现了在调查取证过程中的分工合作原则。只有在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相关部门调查清楚的情况下,才能启动下一个环节并实施。
(二)从决定送达视角分析
处分结果的送达方式考虑欠妥,存在不合理之处。学校对学生做出的处分,应当出具处分决定书并送交本人,这是《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58条明确做出的指示。根据现实的具体情况,只是简单说明送达规定,没有具体的过程解释,“公告送达”这一在诉讼法里出现的名词,便被很多地方和高校将其合理细化地写入规范性文件。“公告送达”的实行对象主要针对:不在学校的学生,学生拒绝签收送达报告,因见不到本人而无法送达的情况。本着教育为主,惩戒为辅的理念,应该按照处分方式的分类,来规定“公告送达”适用情形:对于受到“开除学籍”处分的学生,可以考虑采用公告送达的方式,因其已不在校学习。剩下的四种处分方式,不建议采用公告送达。
(三)从事后救济视角分析
违纪学生的事后救济程序缺乏,导致学生的权益不能得到有效保障。诉讼方式、行政方式,仲裁和调节方式是帮助学生的法律救济手段:一般作为最后的救济方式出现的是其中的诉讼方式。运用最为广泛的是行政方式,它主要包括行政申诉、行政复议和赔偿等。对于学生事后救济,行政申诉中的学生申诉制度是最为核心的使用方式。《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指出,学校成立的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受理学生以下申诉:违规、违纪的处分,对取消入学资格或者退学的处理。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的组成结构包括:校方负责人、职能部门负责人、师生代表。5个工作日,是学生向学校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提起书面申诉的期限,它从接到校方出具的处分决定书之日算起。过于抽象和概括并且缺乏相应配套机制,使写入高校规范性文件中的学生申诉制度难以实施,因此本文以分析完善校内学生申诉制度为主,展开对高校学生违纪处分程序的讨论。
三、高等学校学生违纪处分程序问题之思考
(一)调查取证方面
调查取证的职能部门。专门的职能部门应完成高校学生处分调查取证的工作,最后做出处分决定的部门应与调查取证部门相分离。学生处应对学生日常行为管理和思想品德教育方面进行调查;教务处、研究生院、继续教育学院应分别对学生的学习及考风考纪方面进行调查;保卫处应对涉及治安及违法犯罪的行为进行调查。学生所属各个院系主管学生工作的领导及辅导员、班主任应予以积极合作、协助调查。如学生行为恶劣,已构成犯罪,则应交公安部门予以调查,学校同时展开相关配合。
调查取证工作的开展。高校应当依法、及时、客观、公正、全面的搜集证据,展开调查。法律依据是事实证据的前提基础,它们相辅相成;收集不利的客观事实证据,也要搜集对受处分学生有利的或者能减轻其受处分程度的证据,证据的调查收集离不开这两个方面。
调查取证工作的完成。在保证证明违纪事件发生经过证据的真实性,查明违纪事实后,还要使得最后的处分行为必须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这就需要明确违纪行为所适应的法律法规和校规校纪等规范性文件。如果在调查取证环节,发现违纪学生的“违纪行为”在事实上不存在,或者只是轻微触犯相关法律规定,应及时上报相关主管部门,终止后续程序。视情况而定,没有必要给予处分时,对违纪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即可。
(二)决定送达方面
1.合理期限内送达处分决定书
对于送达的合理期限,《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并没有明确指出,因此可以参照《行政处罚法》的相关规定执行。对于可以当场进行交付学生处分决定的,应当场交付给被处分学生;对于不能当场交付的,校方应当在7日内将处分决定书送达被处分学生。一定的法律效果在处分决定一经送达便产生,被处分学生要履行处分决定里的内容,秉承着权利与义务的统一,学生提起校内申诉的期限应从处分决定书送达之日算起。
2.处分决定书包括的内容要全面
处分决定书应由以下事项构成:校方认定学生违反相关法律条规的事实行为;基本资料包括被处分学生的专业、学号、姓名等;适用相应处分的理由和法律依据;被处分学生应享有的权利,如申诉权及其期限。高校在做出对学生的处分决定后,应当制作处分决定书,这是法定的程序。
3.送达方式要符合规范
正式的书面形式是送达一般应采取的方式,口头告知不能视为已经向被处分学生送达。如被处分学生本人不在,与其同住的成年家属可以签收。如被处分学生和同住的成年家属都拒绝签收时,视为送达的情况应满足以下条件:送达人、见证人都在场,事实情况明确。处分决定书留在受处分学生的收发室或住所,送达回执上面注明拒收事由,相关人员盖章或签字,以及落款日期。如被处分学生下落不明或者通过其他方式无法送达的,可以公告送达。自公告发出之日起,经过60日即视为送达。
(三)事后救济方面
1.学生申诉制度的范围与受理机关
依据我国《教育法》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的相关规定,提起申诉的内容和对象包括如下方面:对于高校给予的处分,学生不服;学生对学校侵犯其合法人身权、财产权以及受教育权的行为;学生对于学校或者教师侵犯其知识产权的行为;学生对教师侵犯其合法权利的行为,包括其人身权和财产权。以上范围均可受理。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是学生申诉制度的受理机关,旨在保障学生合法权益,保证学校管理的客观公正。
2.申诉处理委员会的人员构成和法律责任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60条规定,学校成立的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受理学生以下申诉:违规、违纪的处分,对取消入学资格或者退学的处理。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的组成结构包括:校方负责人、职能部门负责人、师生代表等。还有一些学校为了保证申诉公正,在申诉处理委员会中加入执业律师的名额。在处理申诉案件时,若违背法定程序,没有遵循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的原则,执行相关法律规范,申诉处理委员会人员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而这也正是《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急需完善与改进的内容。
3.申诉处理的程序化制度
学生申诉处理的程序化制度主要经由三环节,申诉申请――申诉的受理与审理――申诉决定。依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62条明确指出,学生提起申诉,得出复查结论并告知本人,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要在15个工作日内完成,在接到书面申诉之日起算起。需要改变原决定的,校方需要重新慎重处理,由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进行事项提交。为了被处分学生的受教育权更好地得到保障,在学生提出申诉后,在学校做出复查决定前,对学生“开除学籍”的处分决定,申诉处理委员会应当停止执行。同时赋予申诉处理委员会对原决定的变更和撤销权,使其真正成为拥有撤销权和变更权的独立机构,增强其复查决定的公信力。
篇8
关键词:高校;纪律处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02-0074-02
孟德斯鸠用“教育的法律是我们最先接受的法律”、“因为这些法律准备我们做公民”来阐释法律在教育领
域的重要作用[1]。自1998年“田永状告北京科技大学”一案起,由学生纪律处分引发的受教育权纠纷开始进入到行政诉讼领域。沈阳师范大学马焕灵、浙江教育学院李春玲对2001年―2004年间由高校纪律处分引发的高校诉讼案件进行的不完全统计达32例,涉及北京、上海等24个城市[2]。学校与学生发生纠纷的直接原因,一是对纪律处分的结果不满意,认为纪律处分不符合相关制度或者制度本身超越了法律的界限;二是对纪律处分的程序有异议,主要集中在处理过程中没有给予学生必要的知情权、申辩权及申诉权。宁波大学张小芳调查显示,有60.44%的学生认为“学校公开听证并作出处罚建议”被学校疏漏;12.97%和15.16%的学生认为学校疏漏“学校告知义务”和“学生申诉”程序[3]。高校与学生因纪律处分发生纠纷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成为促进高校依法管理、保护学生合法权益的外在动力。
一、学生纪律处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005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以
下简称《规定》)在保护学生权益方面作了完善,但各高校实际的执行情况不尽相同。对高校学生处分工作的现状和一系列学生状告学校的案例进行分析发现,目前高校学生纪律处分存在的问题集中在以下方面。
(一)学生纪律处分的主体不明确
作为上位法的《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明确指出学生纪律处分决定的主体必须是具有法人资格的学校,同时也要求规章制度的制定、审核要由学校组织实施。但作为下位法的《规定》并未在学校处分的决定和执行层面上作出具体解释和规定,因而各高校的具体执行情况也各不相同:一是有的学校内部机构擅自制定涉及学生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并以此为依据对学生进行纪律处分,造成“制度违法”;二是有的学校对学生处理过程中没有遵循或部分遵循正当、规范的处分程序,造成“程序违法”。
(二)学生纪律处分的程序不当
美国行政法权威曾指出“正义的内涵极大部分是关于程序的正义”[4]。而我国的法律传统是“重实体,轻程序”,这一点在高校学生处分工作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1.制度的制定过程中应充分听取学生(代表)的意见,制度实施前应对学生进行充分的告知,但目前很多学校忽略这个环节。
2.学校在对学生作出处分决定之前,应当听取学生或者其人的陈述和申辩,并对学生的陈述和申辩进行复核,这一环节在学生处分工作中经常被忽略。
3.高校学生纪律处分后的送达程序不健全、不规
范,存在未送达或送达不及时、未明确告知处分影响和救济途径的问题。
(三)学生法律救济渠道的保障乏力
《规定》增设了学生对处分享有陈述权、申辩权和申诉权的规定,体现了高校学生管理“无救济就无权利”的法治思想,将学校管理的自由裁量权限定在一定的范围之内[5],对于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具有重大意义。但从目前实施情况来看还存在一定问题。
1.法律救济途径不充分、衔接不畅。校内申诉是行政申诉制度的前置程序,但《规定》中并未对校内申诉的法律性质,以及校内申诉失效甚至省级教育主管部门的申诉失效后是否可以继续申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等予以明确,这些都是在实际操作必须解决而实际上没有解决的问题。
2.校内法律救济途径的公正性难以保证。校内申诉是一种内部纠错机制,起主导作用的是学校和整个教育系统,在没有外部力量介入的情况下很难保证其公正性。此外,目前在学生申诉委员会的人员构成、组织形式、运作机制等方面没有明确的规定和标准,各高校的认识和理解也不尽相同,因此,实际效果差强人意。
二、解决学生纪律处分问题的对策
(一)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
在学生处分的工作中,应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一方面,注重程序的教育功能,在程序上充分尊重学生的合法权利,允许学生陈述和申辩,通过正当、规范、严肃的处分程序,使学生充分感受处理的严肃性和规范性,从而增强其内心的惩戒感受,为进一步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要配合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工作,使学生感受到温暖,从思想上真正认识错误,从而达到处分工作效果的最大化。
(二)明确学生处分的主体
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是法律授权的必要条件,不具有法人资格的学校就不具有独立行使对学生进行处分的资格。所以,高校在制定校内学生管理制度时必须清晰地认识到制度制定的主体是学校,要强化主体意识,加强对各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的监督,使其不能随意地制定学生管理制度,特别是对学生切身利益造成损害的制度。此外,学校是对学生实施处分的决定主体和表达主体,内部机构只具有处分的“建议权”和“执行权”,但不具备处分“决定权”和处分“表达权”,对于学生处分的具体行为(《处分决定书》)在最终表达上必须以学校的名义出现。
(三)保证学生处分程序的合法性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威廉姆・道格拉斯指出:“权利法案的大多数规定都是程序性条款。这一事实绝不是无意义的。正是程序决定了法治与恣意的人治之间的基本区别”。
1.保证高校学生管理规章制度的合法性。一是增强程序制定的民主性和参与性,听取学生、法律专家及多方面的意见。在制定管理制度的过程中要充分听取学生和法律专家的意见,吸收其中的合理成分,把学生的想法、法律专家的意见与实际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相结合,制定出既满足学生管理的需要,又充分考虑学生合法权益、具有可操作性的管理制度。二是高校学生处分的相关规章制度只有在向学生公布后才具有普遍的约束力。为保障学生对学生处分相关规定的知情权,高校要通过校园网宣传、发放学生手册、组织校规校纪教育活动等,对学生处分规章制度进行宣传,使学生明确自身的行为准则和一旦违反将面临的后果。
2.保障处分前学生的陈述权、申辩权。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违纪事实,作出恰当的处理,同时维护学生的合法利益,给予学生处分前,学校应指定专人与学生或其人谈话,告知校方认定的该生违纪事实、处分理由和依据、拟给予的处分、处分过程中学生享有的权利等,并听取学生或其人对此有无补充或异议。学生的陈述、申辩要及时处理,事实和定性确有偏差的,应予复查和补证或重新取证,之后方可作出处分决定。
3.全面、规范地履行处分后的告知义务。受处分学生的知晓处分情况是法律规定其享有的一项权利,学校应当在作出处分决定后及时填写《学生处分送达通知书》,通知书中详细填写处分及其原因、依据、后果以及学生享有的申诉权等内容,指定专人将《学生处分决定书》和《学生处分送达通知书》送交受处分的学生或其人,同时为学生指明若有异议的救济途径。
(三)完善学生权益的救济途径
英国法学家韦德(H.W.R.Wade)认为“权利依赖于救济”[6]、“没有救济的权利就不是真正的权利”[7]。由此可见,权利救济对于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依法监督高校权力行使的意义。
1.完善救济途径(见图1)。明确《规定》中申诉范围以外的权利受到侵害时可直接提起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图1中虚线1);明确当学校对学生的申诉请求不作为时,可向省级教育主管部门申诉(图1中虚线2);明确当省级教育主管机关对学生申诉请求不作为或有异议时时,可向提起行政复议,乃至行政诉讼。(图1中虚线3、4)。
2.进一步完善高校内部申诉机构。要细化申诉机构的人员组成,扩大学生的参与,加大参与度。要求学校制定详细的申诉制度、申诉程序、要求和工作流程,建立校内申诉、行政申诉、行政复议、行政诉讼之间的衔接,保证学生在进入司法诉讼之间能够穷尽所有可能的救济途径。
3.加强学生管理工作者以及学生的法律意识。学生管理工作者要从促进学生管理的法治化,提高工作效果和工作效率的角度正确认识权益救济工作。要使学生从维护自身权益出发,正确认识权利救济的严肃性和公正性,正确分析自身存在的问题和错误,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同时做到遵纪守法。
参考文献:
[1][法]孟德斯鸠;张雁深等译.论法的精神[M].北
京:商务印书馆,2006.
[2]马焕灵,李春玲.权利解读:走入大学生纪律处分
纠纷司法困惑深处[J].江西教育科研,2007,
(1).
[3]张小芳.高校受处分学生的后续教育制度厘定
[J].现代教育管理,2010,(6).
[4]K.C.Davis,Administrative Law Text,3rd ed(St
PaulMinn:West Publishing Co,1992);Michael
D.Bayle,Procedural Justice:Allocating to
Indivifuals(Dordrecht/Boston/London:K1-
uwer Acadenuc Publlshers,1990),1.
[5]教育部高校学生司.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
解读[M].北京:旅游出版社,2005.
[6][英]威廉・韦德著,徐炳等译.行政法[M].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
[7]劳凯声.变革社会的教育权与受教育权:教育法
篇9
第一条根据《厂职工奖惩暂行办法》,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职工违反劳动纪律、规章制度和国家法律法规的,企业可依据其过错的轻重,及造成经济损失和不良影响的大小,对其本人或负有管理、领导责任的人员分别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留用察看、开除等行政处分。
第三条经常迟到、早退,经批评教育不改的,1个月内迟到、早退累计5次以上的,给予警告处分。
第四条连续旷工3天以上(不含节假日,下同)7天以下,或1年内累计旷工7天以上15天以下的,给予警告处分。
第五条没有完成岗位职责规定的任务,对整体工作带来影响的给予警告处分;造成较大损失的给予记过处分;造成重大损失的给予记大过处分;造成特大损失的视情节给予降级、撤职、留用察看处分。
第六条工作时间脱岗、睡觉、干私活,或做其它与工作无关的事,一年内发生3次以上的给予警告处分;影响工作,造成较大损失的给予记过处分;造成重大损失的给予记大过处分;造成特大损失的视情节给予降级、撤职、留用察看、开除处分。
第七条无正当理由不服从工作分配、调动、指挥的,给予警告处分。影响工作,造成较大损失的,给予记过处分;造成重大损失的,给予记大过处分;造成特大损失的视情节给予降级、撤职、留用察看、开除处分。
第八条 酗酒、寻衅闹事、打架斗殴,严重影响生产工作秩序的给予记过处分;造成较大损失的给予记大过处分;造成重大损失的给予降级处分;造成特大损失的视情节给予撤职、留用察看、开除处分。
第九条在对外交往中,违反有关制度规定,给企业造成较大损失的给予记过处分;造成重大损失的给予记大过处分;造成特大损失的视情节给予降级、撤职、留用察看处分。
第十条丢失保密文件及人事、技术档案资料等,视情节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处分。
第十一条造成企业知识产权被侵犯或泄露企业秘密的,直接责任者给予警告处分;造成较大损失的直接责任者给予记过处分,负有管理责任的给予警告处分;造成重大损失的直接责任者给予记大过处分,负有管理责任的给予记过处分;造成特大损失的直接责任者给予留用查看处分,负有管理责任的给予撤职处分。
第十二条有贪污、盗窃、行贿、受贿、诈骗等违法行为的直接责任者,视情节给予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留用察看、开除处分。负有管理责任的视情节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处分。
第十三条疏于防范,造成企业财产被盗、被骗、丢失,造成较大损失的直接责任者视情节给予警告、记过处分,对负有管理责任的给予警告处分;造成重大损失的直接责任者给予记大过处分,负有管理责任的给予记过处分,负有领导责任的给予警告处分;造成特大损失的直接责任者视情节给予降级、撤职、留用察看处分,负有管理责任的给予记大过处分,负有领导责任的给予记过处分。
第十四条利用职务之便,侵占企业财物或挥霍浪费的,视情节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留用察看、开除处分;对重大以上损失负有管理责任的视情节给予警告、记过处分;对特大损失负有领导责任的给予警告处分。
第十五条违反国家、企业治安管理的相关规定或者有破坏计算机网络安全行为的,情节严重的给予警告处分;受到治安拘留处罚的视情节给予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留用察看、开除处分。
第十六条发生重大技术操作事故、发生重大以上设备事故的直接责任者,视情节给予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留用察看、开除处分;对负有管理责任的视情节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处分;对负有领导责任的视情节给予警告、记过处分。
第十七条发生伤亡事故的有关责任者:
(一)重伤事故
1、发生一次重伤1-2人事故的主要责任者视情节给予警告、记过处分;负有主要管理责任的视情节给予警告、记过处分;
2、发生一次重伤3人以上事故的重要和主要责任者视情节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处分;负有重要和主要管理责任的视情节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处分;
(二)死亡事故
1、发生一次死亡1人的死亡事故的重要和主要责任者,视情节给予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留用察看处分;负有主要管理责任的视情节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处分;
2、发生一次死亡2人或死亡1人并重伤2人以上(含2人)、轻伤5人以上的事故,重要和主要责任者视情节给予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留用察看、开除处分;负有重要和主要管理责任的视情节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处分;
3、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的重大死亡事故,重要和主要责任者视情节给予记大过、降级、撤职、留用察看、开除处分,负有重要和主要管理责任的视情节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留用察看处分;
4、发生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死亡事故加重处罚。
第十八条发生火灾事故的有关责任者:
㈠一般火灾事故
⒈发生一般火灾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但财产损失严重的,视情节给予主要责任者警告、记过处分;负有主要管理责任的视情节给予警告处分。
⒉发生一般火灾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或产生重大影响的,视情节给予重要和主要责任者警告、记过、记大过处分;负有重要和主要管理责任的视情节给予警告、记过处分。
㈡重大火灾事故
⒈发生重大火灾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但财产损失严重的,视情节给予重要和主要责任者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处分;负有重要和主要管理责任的视情节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处分。
⒉发生重大火灾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或产生重大影响的,视情节给予重要和主要责任者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留用察看处分;负有重要和主要管理责任的视情节给予记过、记大过处分。
㈢特大火灾事故
⒈发生特大火灾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但财产损失严重,视情节给予重要和主要责任者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留用察看处分;负有重要和主要管理责任的视情节给予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处分。
⒉发生特大火灾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或产生重大影响的,视情节给予重要和主要责任者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留用察看、开除处分;负有重要和主要管理责任的视情节给予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留用察看处分。
第十九条发生伤亡事故、火灾事故、爆炸事故、急性中毒事故,提供伪证,伪造或故意破坏事故现场的,视情节给予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处分。
第二十条专业管理人员、副科级以上干部违章指挥,发生技术操作、设备、火灾、安全等事故,造成重大损失的给予记过处分;造成特大损失的视情节给予记大过、降级、撤职、留用察看处分。
第二十一条触犯刑律,被司法机关判处管制、拘役和有期徒刑缓刑的以及被劳动教养的给予留用察看处分。
第二十二条违反计划生育有关规定的视情节给予降级、撤职处分;造成不良影响的,给予留用察看处分。
第二十三条触犯刑律,被判处有期以上徒刑(不含缓刑)的,给予开除处分。
第二十四条受到留用察看处分期间无悔改表现或又犯有严重错误的,给予开除处分。
第二十五条给予职工留用察看处分,察看期限为1至2年。对被判处有期徒刑缓刑2年以上的,可适当延长留用察看期。职工留用察看期间计算工龄。职工在留用察看期间发基本生活费,计算劳动保险待遇时可将本人原工资作为基数。对留用察看期间出色完成各项任务或有立功表现的,经处分审批单位核实,可决定减少留用察看期或取消留用察看期。
第二十六条发生有重大影响的操作、设备、伤亡、火灾事故,造成重大以上损失,以及涉及领导干部责任的,由行政监察部门负责审理。
第二十七条给予职工行政处分按以下程序审批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处理决定:
㈠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处分由厂长办公会决定,经征求工会意见,操作岗位人员报上级劳动工资部门备案,管理、技术岗位人员报上级组织人事部门备案,在本单位内公布;
㈡留用察看处分由厂长办公会讨论,经征求工会意见,操作岗位人员报上级工会、劳动工资部门审批,管理、技术岗位人员报上级工会、组织人事部门审批,在本单位内公布;
㈢副科级以上干部撤职处分按管理权限决定,经征求工会意见后予以公布,报上级组织人事部门备案;
㈣开除处分由厂长提出,经厂职代会讨论通过,操作岗位人员报上级工会、劳动工资部门审批,管理、技术岗位人员报上级工会、组织人事部门审批,在本单位内公布。
第二十八条受到警告、记过、记大过处分的职工在受处分满6个月以后,受到降级、撤职处分的职工在满一年以后,受到留用察看处分的职工在被批准恢复为正式职工以后,恢复正常职工待遇。
第二十九条给予职工行政处分,如本人不服,可以在公布处分决定后十日内提出申诉,或通过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调解或到上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诉,但在未改变原处分决定以前,仍按原处分决定执行。
第三十条职工受到行政处分,其工资、效益工资(奖金)及有关福利待遇等,按企业的有关制度规定执行。
第三十一条给予职工降级的处分,降级的幅度一般为一级,最多不超过两级。
第三十二条撤职处分针对聘任的副科级以上干部,对于受到撤职处分的,同时降低其级别和职务工资。
第三十三条职工严重违反劳动纪律、规章制度,按劳动(聘用)合同的约定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不再给予行政处分。
第三十四条本细则涉及的技术操作事故、设备事故、标准,按相关专业的规定执行。
第三十五条 本细则涉及的损失按以下标准划分:
㈠较大损失:直接经济损失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
㈡重大损失: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
㈢特大损失: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
第三十六条本细则涉及的生产安全事故划分:
㈠重伤事故:按国家有关重伤范围的规定确定;
㈡死亡事故:死亡1-2人的事故;
㈢重大死亡事故:死亡3-9人的事故;
㈣特大死亡事故:死亡10人以上的事故。
第三十七条火灾等级划分:
㈠重大火灾(具有下列情形之一):死亡3人以上;重伤10人以上;死亡、重伤10人以上;受灾30户以上;直接财产损失30万元以上;
㈡特大火灾(具有下列情形之一):死亡10人以上;重伤20人以上;死亡、重伤20人以上;受灾50户以上;直接财产损失100万元以上。
㈢不具有前两项情形的为一般火灾。
第三十八条本细则中,造成事故或损失的有关责任者按以下区分:
㈠负有管理责任的包括班组长、车间负责人、厂机关科室管理人员和负责人。
㈡负有领导责任的包括车间主要领导、厂领导。
㈢伤亡事故、火灾事故涉及的重要、主要责任者,重要、主要管理责任者按相关专业的规定区分。
篇10
江苏科技大学位于江苏省镇江市,夏国忠和吕建群是该校03届本科在校学生,由于英语成绩不好,经过三次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都没能过关。到了大学四年级,他们只剩下最后一次考试的机会了,再通不过,学业毕业和学位授予可都要成问题了。
2006年12月23日,全国大学英语四级如期开考,夏国忠和吕建群暗将手机带入考场。在考试过程中,吕肄群因神情异常、左臂下垂引起监考老师的注意,当吕建群在监考老师的要求下将左臂抬放到桌面上时手机从其袖口滑落,手机上有考场外同学发给的与考试有关的信息。随后,吕建群被终止考试,带离考场。当考试停止答题铃声响过,监考老师收卷至夏国忠前排时,发现夏国忠将手机拿出,当即又没收了夏国忠手机,在同一天的考试中,江苏科技大学共查获何冬冰、夏国忠、吕建群等九名大学生在考试时将手机带入考场,接受他人发出的考试答案,其中有两名同学还购买了无线耳机,用于作弊。
2007年12月31日,江苏科技大学以何冬冰、夏国忠、吕建群等九名大学生“在2006年12月23日的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前在网上购买答案,让同学在考试时用手机将答案转发与他们,并在考试时将手机(或无线耳机)带入考场接受考试答案”,其行为属于组织作弊,已构成严重作弊,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以下简称约定)和《江苏科技大学违纪处分实施细则》的规定,给予了何冬冰、夏国忠、吕建群等九名大学生开除学籍的处分。
2007年1月8日,夏国忠和吕建群向江苏科技大学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提出申诉,该委员会于同年4月2作出申诉复议决定,认定“夏国忠,吕建群预谋利用手机实施作弊,并成功接收到了与考试内容有关的信息”,维持对夏国忠和吕建群开除学籍的处分结论,夏国忠和吕建群不服,于2007年4月9日向江苏省教育厅提出申诉。2007年5月29日,江苏省教育厅作出答复,指出江苏科技大学的开除决定并无不当。
求学无望两名大学生诉上公堂
大学四年,即将毕业,却因为一次在考试时将手机带入考场,就被开除了学籍,不但四年的寒窗付之东流,而且让父母的希望、自己的前途遭受沉重的打击。夏国忠和吕建群及双方的父母怎么也不能接受这残酷的现实,在多次请求学校能给予宽大处理无果的情况下,吕建群、夏国忠分别于2007年7月31日和2007年9月24日来到京口法院,一纸行政诉讼状,将江苏科技大学推上了被告席。
夏国忠和吕建群诉称,2006年12月23日,夏国忠和吕建群在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将手机带入考场,接收到了同学发出的与考试内容相关的短信,但并未偷看,吕建群在考试过程中被老师搜出手机,夏国忠待考试结束铃声响过数分钟后,被老师夺去手机。申诉过程中江苏科技大学已了解到作弊的组织策划者另有其人,并非夏国忠和吕建群,但作出的复议决定仍然维持了原处分决定。夏国忠和吕建群向江苏省教育厅进行申诉,江苏省教育厅的复查决定书中承认“学校最初认定事实有误”,将行为定性从“组织作弊”改变为“利用手机进行考试作弊”,但又维持了原处分决定。学校对学生的处分,应当程序正当、证据充分、定性准确、处分恰当。如果原处分决定认定事实有误,证据不足,江苏科技大学应当首先撤销因组织作弊而开除学籍的错误处分。
夏国忠和吕建群认为江苏科技大学作出的处分决定,取证、定性和考虑情节轻重方面显得简单、粗暴,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作出处分的依据重于《规定》的有关规定,不符合处分适当的要求,且有对不同学生区别对待、任意定性、处分前后不一致、显失公正的情形。
江苏科技大学辩称,夏国忠和吕建群在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期间违规将手机带入考场,开机并处于振动状态,接收到了同学发出的与考试有关的信息,从而共同实施和完成了使用通讯设备作弊的行为。由于夏国忠和吕建群作弊后书面“自认”:答案系网上购买。江苏科技大学根据夏国忠和吕建群的“自认”和旁证认定夏国忠和吕建群系组织作弊。夏国忠和吕建群在后期的申诉中提出了“答案系他人提供”的观点,但仍然系夏国忠和吕建群委托他人转发和传递,故在复查时定性由“组织作弊”更改为“使用通讯设备作弊”,仍属严重考试作弊,可以开除学籍。因此,江苏科技大学作出的处分决定证据充分、定性准确、程序正当、依据明确、处分恰当。
一审判决作弊情节重处罚恰当
京口法院经审理后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二十八条第一款第(四)项规定,学校具有对受教育者学籍进行管理、实施奖励或者处分的权利,夏国忠和吕建群在参加2006年12月23日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期间违规将手机带入考场,在考试答题结束后、离开考场前被发现其手机处于开机状态,并在考试期间接收到了其他同学发送的与考试答案有关的短信,且有部分短消息已被打开,夏国忠和吕建群的行为符合使用通讯设备作弊的构成要件,属使用通讯设备作弊。
由于夏国忠向江苏科技大学所作的书面情况汇报中自述自己和吕建群在网上找到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答案的虚假陈述,导致江苏科技大学认定夏国忠和吕建群的行为系“组织作弊”。嗣后,夏国忠和吕建群在向江苏科技大学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的申诉中,提出了“答案系他人提供”的书面陈述,江苏科技大学针对夏国忠和吕建群的申诉申请及书面陈述意见进行了复查,经过调查,江苏科技大学生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采纳了夏国忠和吕建群的陈述意见将原认定夏国忠和吕建群的行为系“组织作弊”变更为“利用手机作弊”,江苏科技大学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是江苏科技大学依据《规定》第六十条的规定,受理学生对取消入学资格、退学处理或违规违纪处分的申诉而成立的临时机构,其实施的行为是江苏科技大学行使职权的补充,应视为江苏科技大学的行为。
《规定》第五十四条规定,由他人代替考试、替他人参加考试、组织作弊、使用通讯设备及其他作弊行为严重的可以给予开除学籍的处分。江苏科技大学制定的《江苏科技大学学生违纪处分实施细则》中规定了对于使用通讯设备作弊的,属于严重考试作弊,给予开除学籍处分,并未超出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