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泊枫桥范文
时间:2023-03-19 10:54: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夜泊枫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张继的《枫桥夜泊》历来脍炙人口,全诗仅28个字:“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现时,人们对这首诗的解释大体是这样的:诗的首句,描写了子夜时分的月落、乌鸦啼叫、繁霜暗凝。后面诗句描写的是:透过雾气茫茫的江面,看到江边是枫树和江中的点点渔火。怀着旅愁的旅人睡在船上,听到寒山寺传来的夜半钟声。
可是,由动物神经生理学得知,在正常情况下,控制鸟类鸣叫的神经系统,受循环激素水平影响。而激素水平除受求偶生殖调控外,主要受到身体上光感受器的调控。在没有月光的黑夜里,自然状态下的鸟类是不鸣叫的。那么,“月落乌啼”该作何解释呢?此外,繁霜是凝于地的,怎么会“霜满天”了呢?“江枫渔火对愁眠”一句应当如何作出合乎语法的解释呢?这些问题的存在,提示着有必要重新解读《枫桥夜泊》。
二、质疑“月落乌啼”
相传,古代神话中,太阳里有三足乌,月亮中有兔。所以常用“乌”作为太阳的代称;用“兔”作为月亮的别称。成语“乌飞兔走”比喻的是日月的运行。“乌飞”是比喻太阳正在升起,人们虽然未见太阳,却仿佛感到太阳中的三足乌在展翅飞升;而“乌啼”则是比喻太阳即将升起,人们虽然未见太阳,却仿佛感到太阳中的三足乌在啼鸣。张继用“月落乌啼”描写月亮已经西沉,旭日即将升起的凌晨景象。
唐代另一位诗人刘禹锡,也用“月落乌啼”来描写凌晨。他在《踏歌词四首(其三)》中写道:“新词宛转递相传,振袖倾鬓风露前。月落乌啼云雨散,游童陌上拾花钿。”按照《唐诗鉴赏辞典》(第835页)的解释,这首诗描写男女对歌共舞。“月落乌啼云雨散”是说他们歌舞竟夜,直至天明才散去,孩童在路上可以拾到人们跳舞时落下的饰件。可见,在刘禹锡诗中,“月落乌啼”不是说子夜三更月亮落下,乌鸦啼叫,而是描写明月已坠西,旭日将东升。
三、新解“霜满天”
诗中“霜满天”并不是描写“繁霜暗凝”。一则,霜华在地而不在天,二则,在古汉语中,霜字除指称“露结为霜”的这种物质外,还借喻白色。如“霜刃”指刀剑之刃白如霜。据此可知,“霜满天”是形容满天朦胧的白色景象。
不过,在没有太阳、没有月亮的凌晨,怎么会有满天白朦朦的景象呢?仔细研究后发现,这种景象居然只出现在“月落乌啼”那样的明月西沉、旭日将升、高空有云的时刻。由天文学可知,当月球运行到同太阳黄径相差180度左右的位置时,在地面,人们可以看到月球大部分亮区,这时所见到的月亮称为“望月”,这正是农历(夏历)每月十五日,明亮的“望月”西落之时,恰是旭日即将东升之际。明月虽已西沉,云层反射的月光却映衬着西面天空;同时,即将升起的太阳,使东方显出“鱼肚白”的亮光。于是,东方和西方的天空都是白蒙蒙的。诗人生动的用“月落乌啼霜满天”描写明月西沉、旭日将升、天穹朦胧一片白的景象。
四、再解“江枫渔火对愁眠”
早就有人提出:江枫渔火怎么能对愁眠?于是,有些研究者就说,“愁眠”是寒山寺对面的山名;不过,随之就有学者认为:这种说法过于牵强附会,应该把江枫和渔火二词拟人化,此句被这样解释:江枫与渔火“有羁旅之愁的睡眠”的旅人相对(参见:《唐诗白话》,施蛰存著)。然而,这样的解释在语法上和理解上造成了混乱:如果拟人化了的江枫和渔火是对着睡眠的旅人,那么,句中的“眠”就同句子的主语分离了;反之,如果句中的“眠”同句子的主语相关,那么,“眠”就同旅人无关。
其实,在汉语中,“愁”字除作“忧愁”解释外,用于描写景象时,“愁”字形容景象的阴暗不明,如:“愁云”、“愁雾”。而“眠”字除作睡觉解释外,还可以解释为仰卧、横放(参见《辞海》)。此外,“枫”字在江南一带是泛指树叶有叉歧者(见《辞海》)。也就是说,诸如青桐、鸡爪槭、山揸树、马褂木(鹅掌槭)、檫木等等树木,在古代江南一带都被叫做“枫”。由于“江枫渔火对愁眠”句中的主体是江枫和渔火,因此,该句宜作如下解释:江边的树木和江中的点点渔火,仰对灰暗不明的朦胧,沿江罗列着。
五、寻探“三更打钟”
在诗的后半首中,费解的是“夜半钟声”。通常的解释是,夜半就是子夜三更,就是夜里十二时。按照这样的解释,必然得出寒山寺在子夜三更打钟的结论。
然而,史载:旧时官府禁止一般人夜间在外行走,谓之“夜禁”。 “其夜禁之法:一更三点,钟声绝,禁人行,五更三点,钟声动,听人行;有公事急速及丧病产育之类,则不在此限。”一更三点是什么时候呢?古代用铜壶滴漏计算时间,一夜分为五更,一更分为五点,每更相当于现代的两小时。一更三点相当于现代的晚上九时左右,五更三点相当于现代的早上五时左右。也就是说,在古代,晚上九时之后是不打钟的,到了早上五时左右,就“钟声动”了。
李商隐《忆住一师》中有“帝城钟晓忆西峰”句。唐无名氏《晓闻长乐钟声》诗曰:“汉苑钟声早,秦郊曙色分。霜凌万户彻,风散一城闻。”《唐诗鉴赏辞典》(第1216页)对此解释说:每天拂晓,宫中和各佛寺的钟声一起长鸣,声震全城。据此分析,若是各佛寺深夜十二时打钟,这“夜半钟声”就会夜夜惊全城了。显然,在深夜,大多数佛寺是不打钟的。
此外,佛教在我国的传播史让我们得以知道,自东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国之后,佛教流派纷呈,各有所宗。各宗各派的教义不同,有关打钟、念经及礼拜供佛的规定也有所不同。例如,密宗规定僧徒深夜不睡觉,吟唱“偈赞”(梵呗)或听导师“唱导”。而禅宗实行课诵斋粥仪,僧徒在夜里应当睡觉或者径行(在寂静的林间徘徊思索)。唐代禅师怀海编定的《百丈清规》,记载了禅宗寺院的组织体制、佛事活动及日常行事的规定。现今绝大多数寺院中,出家人遵行《敕修百丈清规》,颁布于元朝而源自唐代,唐代禅寺深夜不打钟的规定沿用至现今。姑苏城外的寒山寺,始建于南朝,原名妙利普塔院,又名普明禅院。既是禅院,当然遵守禅宗的仪制,在深夜不打钟。
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曾编修过《新唐书》、《新五代史》。应当说,他对唐代文化、对唐朝习俗的了解,比其后的文人们要知道得更多一些。他在《六一诗话》中谈及张继的这首诗时,就指出:“夜半不是撞钟时。”
那么,我们怎么理解这首诗中“夜半钟声”呢?在汉语中,“半”字并不是唯一地解释为二分之一。通常,在表达感受时,“半”字不是表示二分之一,而是具有“不完全”、“不完整”、“残余”的含义。例如:“他惊讶得半天说不出话来。”这里的“半”字就不是作为二分之一解释。《唐五代词选集》(黄进德选注)中,对“花外寒鸡天欲曙”做注说:“谓鸡因天寒而提早司晨,犹‘夜半寒鸡’。”显然,此处的“夜半”是指天欲曙的凌晨,可见,夜半具有“夜已残”、“夜将尽”的含义。有了这样的理解,就可以知道,“夜半钟声”于“ 夜半寒鸡”中的“夜半”,表达的都不是子夜三更,而是以“夜半”的感觉,来泛指那种万籁俱寂、晦暗不明的凌晨。
不过,在凌晨五时左右,“钟声动”的时候,怎么会有“夜半”的感觉呢?由天文学得知,地球绕太阳公转所形成的平面,同地球自己转轴之间,不是垂直的,两者之间的夹角为23°26′,这就使得地面上的日出时间每天都不一样。冬季日出迟,特别是冬至那一天,日出最迟;夏季日出早,尤其是夏至那一天,日出最早。所以,在冬至前后的那几天中,凌晨五时左右,禅院打钟时,太阳还在地平线之下。尤其是天上布满云层,连星光都没有的时候,觉得仿佛在半夜,却听到钟声响起。这就是“夜半钟声”!
六、作品题目改动
张继的这首诗,首次被选入《中兴间气集》的题目是《夜泊松江》。由此可知,《枫桥夜泊》的原名是《夜泊松江》,直到北宋时,才被人改名为《枫桥夜泊》。松江,在苏州城外,是吴江以东、流向上海的河段。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上海一带的陆地尚未形成,古松江流向东海。当年古松江之宽阔不亚于如今的黄浦江。显然,古人不能在这么宽阔的江上造一座“枫桥”,但是渔夫却可日夜驾舟捕渔,这就形成了“江边的树木和江中的点点渔火,仰对灰暗不明的朦胧,沿江罗列着”的景观。近代,人们将吴江与松江合称为吴松江,如今称“吴松江”为“吴凇江”。
寒山寺位于姑苏城西,松江在姑苏城东,两处相距甚远,而且中间还隔着一座城市。平时,在松江之畔是听不到寒山寺钟声的。当高空存在“声云”时,钟声被“声云”反射,寒山寺的钟声才能传到几十里之外的松江之畔。“声云”现象是英国物理学家丁达尔在做声学实验时发现的,他证明漂浮在空中的“声云”能反射声音。没想到,张继的这首诗,竟然记载下了一千多年前的“声云”现象。
七、讨论与小结
造成对这首诗有不同理解的关键在于对“夜半钟声”的解释。虽然在唐代,禅宗寺院深夜不打钟,可是,在元朝颁布《敕修百丈清规》之前,其他佛教宗派的寺、刹多执行自己的行仪规定,深夜自会有钟声击罄之声。唐代有几首诗描写了半夜钟。例如,白居易的“新秋松影下,半夜钟声后。”于鹄的“定知别往宫中伴,遥听维山半夜钟。”温庭筠的“悠然旅思频回首,无复松窗半夜钟。”等等。范元实的《诗眼》提到《南史》有夜半打钟的典故,《石林诗话》说,南宋时,在苏州有佛寺半夜打钟。此外,史载姑苏城中一些寺庙有深夜打“无常钟”、“分夜钟”的习俗。可见这些不属于禅宗的寺、刹是不受《百丈清规》约束的。显然,我们不能说:由于姑苏城里有寺庙打“无常钟”,因此寒山寺也在深夜打钟。毕竟,寒山寺是禅院,恪守《百丈清规》,深夜是不会敲钟击罄的。
篇2
唐代: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2、译文
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江边枫树与船上渔火,难抵我独自傍愁而眠。
篇3
[关键词]《枫桥夜泊》 意境 “诗、乐、画”
意境作为中国的古典美学范畴,经久不衰,且越酿越纯,它已深深地扎根在中华民族的艺术审美理念之中。我国古诗词赋在行色的文字底下传递着妙不可言的意境,绘画通过色彩、构图,线条等描绘可意会、难言传的意境.而音乐是通过流动飞扬的音符、变化飘渺的音响色彩来呈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意境。
一 《枫桥夜泊》的特征
《枫桥夜泊》是专业作曲家把流传千古的诗改为歌的,曲调的表现力很强,极富生命力,作曲技法流畅又复杂多样,是一首抒彩浓郁的独唱曲目,其伴奏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这种音乐与诗歌完美融合的歌曲体裁,其基本特征如下:
第一,歌词极为精致,是诗人深邃、细腻的思想感情在文字中涓涓地流动,诗意盎然,形式和内容统一并且是具有极强文学性的传世之作。它的平仄、音调、韵律等都与音乐发展的逻辑体系想符合,易唱颂、易上口。
第二,歌曲旋律所刻画的优美画面与追求“诗”、“乐”高度统一,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和谐境地。旋律线条的流动与起伏变化,节奏的快慢均来源于歌词,但与歌词又不完全等同,它是作曲家在精美歌词的基础上,运用娴熟的作曲技巧,给予歌词以浓郁深厚的情感,让传世古诗以另一种方式完美地再现与升华。
第三,歌曲的钢琴伴奏与歌唱部分相互配合,同时演绎,不仅仅只是渲染气氛,也刻画和补充了整体形象、展示不同层次的环境与空间,而且起着与歌者对话交流、揭示内心和净化心灵等重要的作用。
二、歌曲《枫桥夜泊》之“诗”、“乐”、“画”意境
1、“诗”意境的刻画
歌曲《枫桥夜泊》中的歌词是唐代著名诗人张继的诗。这首古典歌曲的歌词描绘的是一个秋晚,在苏州城外一处枫桥,诗人泊舟来游。诗人心怀旅愁,深深被江南水乡迷人、优美的秋夜所吸引,让他触景生情,一刹那领略到如此情味隽永的意境,于是撰写了这一意境清远的诗。在这首艺术歌曲中,充分凸显了其诗人写诗时的意境。比如,在诗的首句,“月落乌啼霜满天”。这恰好就是深秋夜半时分景物的真实写照。其表露的意境为:上弦月升起得很早,因此,在半夜的时候便已经沉落,于是那时的天空只剩下了一道道灰蒙蒙的光影。这时候树上栖身的鸟儿由于月落十分光线强弱的变化,被惊起几声鸣叫,从而给这寂静的秋夜带来些许声响,诗人这静中写动的艺术,给人以无穷的遐想。所以,诗人的所见、所闻、所感全部都体现在这七个字之中。通过描绘这样的景色,在特定的秋夜,刻画出凄清深幽的氛围,和正处于孤苦愁旅中的作者,那夜,那人,那愁绪,完美地统一。对于表演者本身而言,只有自己通过分析探寻诗的意境,有了深刻的感知和透彻的理解,才能对作品所蕴涵的深层内涵进行深刻领会,才能在艺术表演中表现得栩栩如生、唯妙唯肖,表达出作品的深刻内涵。
2、“乐”意境的刻画
《枫桥夜泊》的曲作者是我国近现代著名曲作家黎英海先生。从他的音乐写作方面对意境的描绘与刻画,可以明显得看出曲作家是对这首诗有了很深的理解,对诗人的写作意图有了非常清晰,其对诗的意境的刻画与诗本身体现的意境完全相融而合为一体。由于作者清楚的明白“夜半钟声”是全诗的诗眼,因此,乐曲开始,左手弹奏在羽调的主音构成的纯五度音程模仿钟声,三次钟声弹奏由弱到强的钟声给人以由远而近传送的动态感,把听众带进一个幽远,静谧的氛围中,并且这一模仿钟声的弹奏贯穿乐曲的始终。比如,在全曲的部分,作者采用了和声加厚的手法与旋律声部同步奏出音高,强化了诗词表现的重要内容。再看歌曲的旋律部分,前十六后八,前八后十六,两个八分音符连用,四分音符及32分符点音符构成旋律中的主要音型,连线的连用是此曲最大的特点,造成切分及长符点的效果,充分地表现了诗中静谧、空旷的景色,悠长的寒夜及诗人发出的绵绵的无尽愁思。 作者是通过音乐的方法,来描绘其中蕴涵的意境,因此,格外生动而颇具有渲染力
3、“画”意境的刻画
《枫桥夜泊》中歌词描绘的前幅画面用14个字表达了6种景象,而后面一幅画面却仅仅说明了一件事,即:夜半钟声。寒山寺,这如醍醐灌顶的钟声,在凄清的氛围里,显得格外鲜明。前面画面的描绘尽管已经从许多方面对夜泊枫桥的景色特征进行了表达,但却不能完全表露它的神韵。在这暗暗的夜里,听觉已成为人对外界景象事物感受、领会的首位。因此,此时的静夜钟声让诗人印象深刻。这又将是一个虚实相生、动静搭配、远、近景彼此结合的描法,从而使“夜半钟声”不但对夜的静谧进行衬托,而且还对夜的清寥和深永进行了揭示,诗人那种不能言传的感受都在这画面之中。
4、“诗”“画”“乐”意境的融合
《枫桥夜泊》从诗的意境描绘与音乐部分对诗的意境的刻画及补充中,使大家眼前呈现出动人的画面,画中近境远境的错落排列,动态、静态的相互对比、融合,明暗色彩的交错变化等虚实相生的表现,给欣赏者带来无限的幻想,在这种情景交融的基础上,顿然感受到歌曲的意境,并且呈现在大家眼前的这种意境深远的画面,并非是一个静止的画面,而是一个动态画境,使欣赏者的无限遐想浮游在这美妙的画境当中。同时,此曲在演唱过程中,其人声在钢琴伴奏的紧密配合下,每句最后一个字都实行延长音,正是演奏中钢琴的填充与延续,极好的刻画了此曲的诗化意境。比如,第二句中,同样要注意“江”、“渔”、“愁”等字中对应音符连线的处理。由于此句是作者情景交融、寄景生情,表现在外游子无尽思愁的情绪,演唱者应运用比上句稍暗的音色处理,表达作者的无奈之情,并在“愁”字对应的音符作一表情处理以加强此情绪感。在前两句中,最后一个字“天”和“眠”的归韵尤为重要,归韵应在前三个音符内完成,接下来的延长音应充分使其音韵在慢慢飘浮中刻画出深远的意境。
综上所述,《枫桥夜泊》除具有“画”、“乐”、“诗”三位一体、意境相融的特点外,语音特点,以及民族化的音乐等,这也是它的特点。本文着重从文化的角度出发,从语言文化的特点中深层次挖掘出语言、音乐、绘画的最深层面的意境特点,也就是“画”、“乐”、“诗”意境相融,且三位一体。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另外两个特点不重要,只是本文的论述中没有专门和重点涉及。但理论并不等同于实际,在实际的表演中,表演者要根据其特点进行全面、整体、综合把握,这才能确保表演获得堪称完美的艺术效果。
参考文献
[1]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6月第4版。
[2]朱士钊:《唐诗宋词鉴赏辞典》,新疆人民出版社,2008年9月第1版。
[3]夏照炎:《意境概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9年4月第11版。
[4]诸葛志:《中国原创性美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5月第1版
篇4
一、古筝曲演奏特点
古筝曲演奏所应用的技巧较为复杂,演奏者必须要经过长期的训练才能演奏出完美的古筝曲,现今古筝曲的发展过程融入了现代音乐的元素及特点,因此在演奏技巧上更为复杂。其中《枫桥夜泊》作为一首极具特点的古筝协奏曲,要求演奏者对整首乐曲的背景、含义、节奏、曲调、音色等都有一定的掌握,这样才能保证在演奏的过程中不会出现钢琴掩盖古筝特色的情况。在传统的古筝曲中多数会采用民族五声调式进行创作,但是在现代古筝曲中,作曲家为了使乐曲表现及变化形式更加多样,其调式调性往往更加复杂,因此在演奏之前需要对调式进行分析,掌握其中的变化,并适当融入自己的想法及感情,从而使二次创作的曲目富有演奏者独有的风格。
二、古筝协奏曲《枫桥夜泊》的演奏技巧
(一)快板演奏技巧。在演奏《枫桥夜泊》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其所表达的是一种“愁”的情感,因此在快板演奏中需要注意掌握主旋律中的强弱部分,保证演奏出的乐曲对比鲜明。在演奏中对右手指序要求较高,要保证在快速弹奏的过程中弹弦发声节奏明弱鲜明清晰,左手按弦轮抹来控制曲音及弦音的高低及变化,保证双手在演奏的过程中对位置掌握准确,熟知节奏。在《枫桥夜泊》曲中最复杂的就是快板中需要由左右手进行轮替弹奏,左手在按弦中容易出现音准错误的情况,因此要着重训练演奏者手指的爆发力及对乐曲演奏的准确度,从而保证在快板演奏中不会出现演奏失误。
(二)慢板演奏技巧。古筝曲《枫桥夜泊》其慢板部分主要体现一个“静”字,通过乐曲来表现安静的景色,对演奏者的技巧有着极高的要求,一旦演奏者技巧水平不够,可能会造成曲音过于单薄,情绪展现不到位的情况,在协奏中其他乐器将会盖住古筝的音色及特点,出现喧兵夺主的现象,因此必须要对慢板的演奏技巧进行着重训练。慢板部分需要将忧伤的情绪表现出来,因此在起手时需要注意从弱音进入乐曲,以循序渐进的形式来推进旋律及音乐的发展,手臂及手腕要以自然放松的状态进行演奏,同时拇指及食指的力度需要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避免出现音调过强的情况,保证曲乐整体的音色维持在稳定悠扬的状态,使慢板部分音色更加清透,乐曲表现更为连贯,进而将古筝曲中的意境展现出来。
三、古筝协奏曲《枫桥夜泊》的美学意境
(一)传统之美。在古筝曲《枫桥夜泊》中应用传统音乐的特色进行创作,具有中国传统文化中独有的留白特点,其将同名诗中所描述的六大景色以音乐的形式为听众展现出来,并且深入挖掘出诗人的情感,以听觉感官来激发听众的想象空间,使其在脑海中自行形成诗中的景色画面。同时古筝曲所具有的音色及音调具有中国传统音乐的特色,听众在欣赏的过程中可以领略传统音乐的独特韵味及意境,其特有的诗意可以衬托出古筝曲更深层次的情怀。
(二)虚实之美。在古筝演奏中得到充分体现的便是“泛音”与“实音”的对比,以及以韵补声现象的呈现,《枫桥夜泊》中,虚实之美随处可见,引子部分由两个乐段组成,其中第一个乐段以四个四度音程开始,古筝音色由纯净变得越来越有神秘感,最后又趋于平静。之后钢琴用不协和的旋律隐隐烘托,古筝空灵虚静的泛音轻轻用轮指奏出,双手配上纯五度低音,音色低沉??厚,前者通透虚远的音色与后者实实在在的铮铮之音,一虚一实,让人既感到悠远静谧的夜的意境,而内心又折射出一种诗人对命运不屈的震撼之感。
篇5
关键词:颜文;枫桥夜泊;毕沙罗;塞纳河和卢浮宫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5-0035-01
《枫桥夜泊》(图1,布上油画,25×51cm,1980年,家藏),是颜文晚期的代表作。画面精心刻画了月色微凉、水波微澜的枫桥夜色。
平静的水面上,小船游过,水上的小桥与水中的倒影相映成趣,岸边的房屋与水上的小舟遥相呼应,屋内和船内的灯火显示着人生活的足迹。铅白堆厚的朗月挂在空中,霜重月冷,水天一色。最左边有作者的题名和落款,这是中国文人特有的:诗画印的结合。画家强调了月色的冷和灯火的暖,在整体中追求变化,笔触间常留下空隙,让人感到运笔的活泼与画家内在激情的颤动,将既有题材化为一幅令人赏心悦目的风景画。
自古以来,月亮就有思乡的含义;《枫桥夜泊》,难免会联想到诗人张继诗中的姑苏城,苏州亦是颜文先生的故乡。1980年,是颜文先生创作的晚期,他根据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一诗,和自己对家乡苏州的深厚情感,创作了《枫桥夜泊》。在这幅画中,突显了画家对西画光色与东方意蕴完美的结合,营造了诗的感觉和梦的意境,体现了中国油画家的创造性。
颜文(1893―1988),字栋臣,中国第一代油画家和现代美术教育实践者,与徐悲鸿、林风眠、刘海粟并列为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四大奠基人”。1954年,根据自己的绘画实践,他总结出“油画八法”授课。对透视学、色彩学、解剖学的研究也卓有建树,著有《美术用透视学》、《色彩琐谈》等论著,有《颜文梁画册》、《油画小辑》等。1988年5月,离开人世,享年96岁。
在此可将颜文的艺术生涯分为五个时期,1、国画熏陶期1900―1905,临摹《芥子园画谱》。2、油画探索期1906―1927,初步接触西画,创作《厨房》色粉画。3、留学海外期1928―1934,受古典主义和印象派绘画影响,重视描绘外光和色彩的变化,有《罗马古迹》系列等;4、积极求新期1935―1966,苏联现实主义明晰了他大半生的审美追求“须表现自然与社会中之真实和美,能使人民看了获得快乐并益于身心,而促使人类社会进步。”注重特殊光色氛围下富有诗意的追求,强调富有叙事性的质感表现。有《孙女清诚七岁时》等作品。5、艺术全盛期1967―1987,更加注重诗境和意象的表达,《枫桥夜泊》是这一时期的代表。
《塞纳河和卢浮宫》(图2),作于1903年,作者卡米耶・毕沙罗(1830―1903),作品的景象并不出奇,高大的树旁行人在散步,货船在河上行驶,远处朦胧的卢浮宫,阳光透过云层洒向大地。年迈的画家试图通过灰紫色调,灵活轻快的笔触,来描绘充满整个画面的天空、市内空气中弥漫着的冬季的晨雾和光线的颤动。画面的构成是从行人、大树、卢浮宫、货船,经过桥和天空,随着这股韵律再回到雅绿园的,因此使画面有一种完整的旋律。
对比《枫桥夜泊》和《塞纳河和卢浮宫》,可看出颜文受到印象派的影响,小笔触捕捉光色的闪烁感、空气感,色彩丰富但又统一,逐渐接近“气韵生动”;对景写生;构图上,分为前景、中景和后景。所不同的是,颜文的中国文人特质,也表现在画面上,诗画印结合,印象派却无此特点;颜文曾说:“我画了一幅油画《枫桥夜泊》,此画描绘的是唐朝的事,我根本没有看到过唐朝的船,画上的船也是以现在的船为依据,加以想象而成的。”这与《塞纳河和卢浮宫》也是略有不同的。
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颜文先生的作品以写实为创作原则,将科学与艺术结合,表现西方绘画语言又不失中国传统文化的气息,体现了中国油画家的创造性。重新研读颜文先生的作品和他的理论著作,对我们学习油画很有帮助。
参考文献:
[1]颜文.学林出版社,1982年版.
篇6
唐玄宗二十三年,杜甫赴洛阳应进士试,名落孙山。于是在赵、齐一带漫游,《望岳》就是诗人游山东,经泰山时所写。张继的《枫桥夜泊》也是他进士落第后途经苏州而写。杜甫和张继可谓遭遇相同,都是踌躇满志却科举落第,但由于两人对待挫折、困境的态度不一样,胸襟、抱负不一样,在几乎相同的处境中所写的诗歌《望岳》《枫桥夜泊》的内涵也就迥然不同,两人最终取得的成就和对后世的影响也是天壤之别。
一、入诗的景物不同
《望岳》中描绘的景物是雄伟的泰山,“青未了”的齐鲁大地,颈联、颔联极写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诗中除了在“荡胸生层云”一句中含蓄地流露出落第的不平、郁闷外,丝毫感觉不到诗人科举失败后的消极颓废。也许是五岳之首的泰山给了诗人勇气雄心,也许是山顶缭绕的云气将诗人心中的郁闷一扫而光,也许是一望无际的齐鲁大地让诗人忘却了自我,反正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蓬勃的朝气和满怀的豪情,可谓年轻气盛,少年英雄。
《枫桥夜泊》中所选景物则是西沉的月亮,啼鸣的栖乌,单调的钟声,侵肌砭骨的寒霜,从而渲染出水乡秋夜的幽寂清寥和羁旅者的孤单凄冷。“江枫”、“渔火”在明暗对照中表达出了诗人的孤寂、飘零之感,有家难回、无颜见家乡父老的愧疚、无奈之情,那孜孜不倦的寒窗苦读,殷殷期望的家人、亲友时时浮现在眼前,为下面的“愁眠”都做了充分的铺垫。
二、抒发的情感不同
《望岳》最后两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直抒胸臆,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会当”意即“一定要”语气坚定,抒写了诗人不怕艰险、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自古英雄出少年,不服输,不低头,这正是杜甫能够取得巨大成就的关键所在,也是一切有所作为的人们所不可缺少的意志品质,这就是为什么这两句诗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传诵,至今仍能引起广大读者强烈共鸣的原因。清代浦起龙认为杜甫诗“当以是为首”,并说“杜子心胸气魄,于斯可观,取为压卷,屹然作镇。”(读杜心解》。)
《枫桥夜泊》一个“愁”字贯穿全,江南美丽的风光没有抚慰诗人受伤的心灵,所以吸引诗人眼球的是斜月、寒霜、江枫、寺院、客船等使人伤感、哀痛的景物,失落忧伤之情就成了全诗的基调,失败、颓唐情绪弥漫了诗人的整个身心,没有一星半点的转机希望。真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三、取得的成就不同
杜甫面对这次科考失败依然信心百倍,斗志昂扬。他在诗歌领域里取得的成就,证明当年的杜甫并非口出狂言,妄自尊大,他用对人类文化的巨大贡献履行了当年的诺言,登上了诗歌之“绝顶”成了诗圣。他的诗歌因较为全面地反映了李唐王朝由盛而衰的现实称为诗史,他的诗歌达到了我国古典诗歌艺术现实主义的高峰。而张继在诗歌方面的成就跟杜甫不能相提并论,同日而语。他现存诗歌40首,主要是纪行游览,酬赠送别之作,除《枫桥夜泊》脍炙人口外,其他的成就都不是很高。
四、对后世的影响不同
杜甫诗歌对后世影响的巨大而深远早有定论,不必多说。毋庸置疑,仅《望岳》诗中他始终没有放弃“致君尧舜上,再使风化淳”的崇高理想,虽然自己穷困潦倒,狼狈不堪, 却一直关心时政,忧念时局,“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就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又力有着不从心的苦闷心情。尽管自己居无定所,四处漂泊,但推己及人,心系百姓,悲悯苍生,他“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博襟,令无数后来者荡气回肠,唏嘘不已。他的心胸气魄,他的品格精神光照千秋,炳彪史册。而《枫桥夜泊》中没有走出失败阴影的张继,尽管后来中了进士,官至御史。但他对文化的贡献和人类的影响与杜甫相比则黯然失色。
篇7
2004年11月,一次偶然的机缘,我有幸在苏州呆了整整4天。4天时间,呆在一个城市,按理,可以将这个城市的山山水水、人文景致,访个遍走个尽。可惜4天时间差不多就在两个地方呆着,一是宾馆,二是学校。我是带着“使命”去的。学校老师到苏州赛课,我陪同服务。当天下午一到,就全身心的投入到赛课的准备之中。第二天观摩其他老师赛课,收集赛课信息。第三天下午赛课,与其他选手交流。第四天颁奖、闭幕结束已经接近中午12点。从学校到苏州之前就已经将往返机票定好,留给我们的时间就只有一个下午。
想去的地方很多。周庄、寒山寺、拙政园都是不错的选择。周庄太远,半天时间无异是对周庄的亵渎;体验张继“夜半钟声听客船”的美妙意境须在晚上,时间不允;看看苏州园林倒是最好的选择。
对苏州的向往,最早源于叶圣陶的《苏州园林》。“苏州园林甲天下”,到了苏州不看园林,等于没到苏州。吃罢午饭,我们就直奔拙政园,叶圣陶的《苏州园林》主要就是以拙政园为模本写成的,看苏州园林,拙政园是首选。
拙政园,一个私家园林,实在太大了,太奢华了,太个性了。最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整个园林建筑构思的精妙。在东园和西园之间,时时会见到中间镶嵌有雕花镂窗的长廊或回廊,将两园隔而未隔,界而未界。走在两园里,若想将整个园子纳入视野之中一网打尽而不得,但一个个镂窗却又有意无意地将园子里的美妙景致时不时送入你的眼中,真有点欲看不得,不看不能的诱人韵味。在园子的中轴线上,园外几里地建有一座塔,在园中游着游着,不经意抬头一看,哇!园中什么时候突然冒出一座塔来,令人惊喜不已。这样的借景手法在拙政园中时时可以鉴赏到。为了让园子一年四季季季有生气,天天有花香,西园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分别修建了春夏秋冬四个小园,春看牡丹,夏赏绿荷,秋采金菊,冬闻梅香,是别有一番风味。“见山楼”更妙,它建造在假山旁,水中央,虽说是楼,却偏偏楼上楼下不相通。从下面平地进去,像上了船;从上面山路进去,像登了山。推开窗户,四面眺望,远山近水尽在眼底,心胸格外开阔。
两个小时倍觉短暂,带着一种深深的震撼离开拙政园,带着与苏州这座旅游城市真正只有两个小时的亲密接触的遗憾结束了第一次苏州之行。
再见苏州,是在2008年的7月。
跟随“江南夏令营”“跟着课本游江南”,7月13日上午乘车感受了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奇伟壮观,傍晚抵达苏州。14日,计划游览“枫桥夜泊景区”和“狮子林”,正和我意。
怀揣“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的亲切和诗意,14日上午9点,我们来到了枫桥景区。
对我而言,枫桥景区的一切喧嚣、铺张和虚张声势,枫桥、江村桥、寒山寺的钟声,都成了张继的背景。我只想亲临当年张继“月落乌啼”时失眠的那条河,那只船,那束渔火,去体味他的落魄、失意、孤独、无奈,去感觉他是如何吟出脍炙人口的《枫桥夜泊》的。
脚下少有流连,跨过短短的听钟桥,一个平台旁看似码头却不是码头的水边,随意躺着一叶扁舟,那水似清似浊,不甚宽阔。如果不是平台上斜躺着的那幅雕塑明明白白用文字标着“张继”二字,我根本不敢相信这个地方就是《枫桥夜泊》的出生之地;我完全不能接受,这就是我心中翘望的枫桥?
篇8
关键词:意象翻译 认知语言学 隐喻 翻译方法
诗歌翻译一直以来都是翻译中较为复杂的领域。由于中西方诗歌在文化、诗歌结构、诗歌韵律上的不同,诗歌翻译往往难度比较大。而在诗歌翻译中,诗歌意象的翻译则更是如此。传统的翻译原则注重诗歌结构或是韵律上的对等,但是本文希望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审视诗歌意象的翻译。
认知语言学认为诗歌的意象是一种隐喻,是以人的认知经验为基础的一种思维方式。过去对于诗歌的意象曾有一些学者做过研究,例如张保红就在其《汉英诗歌翻译与比较研究》中对诗歌的意象进行了分类,还提出了意象与意境是不可分割的概念。而对于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翻译,王晓农、张福勇和刘世贵在《基于认知语言学的语篇翻译研究》一书中也提出了他们的观点,他们认为“语言和文化存在着一定的相对性”,并提出了翻译中的翻译补偿的概念。本文希望可以将认知语言学与翻译学相结合,从认知的角度看待翻译,以许渊冲《枫桥夜泊》的英文译本为例,分析在诗歌意象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其他的翻译措施。
一、关于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诗歌意象翻译
诗歌意象在诗歌翻译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由于不同语言文化中认知的不同,意象翻译往往是诗歌翻译中的难点。在认知语言学的视角中,诗歌的意象不再仅限于解释为简单的情景交融,而被认为是一种思维方式的体现。
(一)关于意象
意象是诗歌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诗歌写作中的一项重要手法。传统的概念中,意象是一种物象,用以寄托诗人的情愫,抒感,是一种较为具体的实物情感寄托,也是构造诗歌意境的一种手段。但在认知语言学的视角下,意象是一种隐喻,是一种看待世界、认知世界的一种体现。
那么什么是隐喻?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在有生理的基础上的一种心理机制的运作,是从源域向目标域的一种映射,是与经验认知相关的。诗歌意象其实就是一种隐喻。在诗歌意象中有许多分类,张保红在其《汉英诗歌翻译与比较研究》一书中,就将诗歌的意象分为以下几类:视觉意象、听觉意象、肤觉意象、味觉意象、嗅觉意象、动觉意象和意觉意象。以视觉意象为例,视觉意象是一种以意象为基础的视觉形象,是以人的视觉经验为基础的。例如:《诗经》采薇中的一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中的“杨柳”就是一种视觉意象,中国人对于杨柳飘飘的印象往往觉得是悲伤的情绪,因此在这样的认知经验背景下,作者就是把“杨柳”作为源域名,把“离别之情”作为目的域名,以大家共有的对于杨柳的认知印象为基础,将“杨柳”映射到“离别之情”的概念中去。让读者在读诗的过程中能自然通过已有的认知经验获得形象意识,故而与作者产生共鸣。
(二)关于认知语言学下的翻译目的
简单地说,翻译其实就是把一种语言文字中的信息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文字。在认知语言学的视角中,认为翻译不仅仅是一种语言文字的转换,它更是一种将一种语言中的认知方式以另一种语言的形式进行传递的过程。因此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翻译往往是以尽可能传递不同文化的认知方式,减少文化缺失为主要目的的。
在诗歌的意象翻译中,这一目的的体现则尤为明显。诗歌意象本身就是一种隐喻,是以人的认知经验为基础的。然而,由于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认知经验和体验方式,因此想要向目的语文化传递源语言的认知方式是存在一定难度的。而在诗歌意象的翻译中,我们不仅要保持原有的隐喻特征,同时也要传递出其意象中所含有的文化内涵,在此二者的前提下进行翻译以传递出原诗的整体韵味,这也为翻译本身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二、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看许渊冲《枫桥夜泊》英译版本的意象翻译
许渊冲是著名的翻译学家,在中国古诗的英译领域享有盛名。许渊冲先生认为诗歌翻译是一种美的创造,在诗歌的翻译中,要在以能传达诗歌意美的基础上追求诗歌的音律以及形态结构的相似,因此许渊冲的诗歌翻译还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在许渊冲《枫桥夜泊》的译本中,我们可以发现许渊冲先生十分注重诗歌的韵律,但是从认知的角度而言,由于中西方文化的认知经验存在许多不同之处,他在翻译中采用的一些传统的直译和省译的翻译方法导致了他在诗歌意象的英译上存在意象认知的不对等和意象缺失两大问题。
(一)直译造成的意象认知不对等
中国古诗歌的意象蕴含着中国文化的认知和体验,若想较为完整地传递出,普通的直译是无法达到的。在张继的《枫桥夜泊》中有六大意象: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以及钟声,每个意象在诗中都有着其文化蕴涵和认知体验。然而在许渊冲的英文翻译中,由于他大多使用的是直译的手法,因此意象的含义无法完全传递出。以下是《枫桥夜泊》的原诗及其译文: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
At moonset cry the crow, streaking the frosty sky;
Dimly lit fishing boats, neath maples sadly lie.
Beyond the city wall, from Temple of Cold Hill.
Bells break the ship-borne roamer's dream and midnight still. (许渊冲)
在《枫桥夜泊》的六大意象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意象,即“月落”,也就是月亮。月亮是诗中常用的诗歌意象。月亮在中国人的认知中往往给予人一种清冷之感,而月亮的阴晴圆缺更是会让人想到世间的悲欢离合,因此月亮在中国古诗的意象中往往映射的是诗人的思乡忧愁的情绪。而《枫桥夜泊》中的月亮意象也正是表达诗人在旅途中的孤寂和思乡的情意。然而由于中西方在月亮意象上的认知不同,单纯的直译只会造成诗歌意象在认知上的不对等。在许渊冲的英译中将“月落”简单地直译成“moonset”,这样的翻译无法给西方人传递出原诗本来的意象。此外,在西方文化中,对于“月亮”的认知与中方很不相同。在西方文化中,月亮代表的是一种妒忌、病态甚至是死亡。就比如在雪莱的《下弦月》中曾经这样描写月亮:“And like a dying lady, lean and pale.”在雪莱的诗中,他把月亮形容成一个苍白将死的女人,这样的形容正折射出了西方对月亮的认知。由此可看出中西方在“月亮”这一意象上存在着认知经验的不同。而许渊冲《枫桥夜泊》的英译版中所使用的直译方法无法将其意象背后的文化蕴涵和认知思想传递给目的语的一方,从而导致了在诗歌翻译上的认知不对等。
(二)省译造成的意象缺失
省译在翻译中是一种常见的翻译方法,即删去一些与目的语不相符的或与原文无关紧要的内容,以避免译文的繁复。但是在省译的过程中,十分容易出现由于译者并没有完全理解原文从而导致的意象缺失,而意象的缺失则会导致目的语读者对诗歌理解的误读。这一问题也出现在了许渊冲《枫桥夜泊》的英译本中。
例如在许渊冲《枫桥夜泊》的英译本中对于《枫桥夜泊》的第一和第二句的翻译: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
At moonset cry the crow, streaking the frosty sky;
Dimly lit fishing boats, neath maples sadly lie.(许渊冲)
在这两句诗中译者省译了两个非常重要的词,一是“霜满天”中的“满”字,二是“对愁眠”中的“对”字。这两个字看似简单却是对其意象的重要形容。首先是“霜满天”中的“满”字,在许渊冲先生的英译中并没有翻译这个“满”字,只是直译了其“霜”的物象。然而这个“满”字其实是极为重要的。“霜满天”给予人一种大雪漫天覆盖了整座姑苏城的景象,这种漫天布满雪的场景给予人一种无法逃避的寒冷与孤寂之感,而在译文中,这种感觉就要淡漠许多。其次,是“对愁眠”中的“对”字,“对”字用在“江枫”和“渔火”中的相对而眠中多了一丝拟人之感,然而在许渊冲的译文中则没有体现出这一点。
这就是在诗歌翻译中省译的缺点,它会造成诗歌意象含义甚至是意境的缺失,从而使得目的语的读者无法准确地获得原诗的意象映射。
三、诗歌意象翻译的策略
由于在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翻译是以传递不同文化的认知方式为主要目的的,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单纯的直译是无法达到传递不同文化认知方式这一目标的。所以,在诗歌的意象翻译中,需要探索其他的翻译策略来解决这一问题。
(一)解释性的直译
由于中西方文化认知经验的不同,对于同一个意象中西方也会有不同的认知方式。就如同在《枫桥夜泊》中的“月亮”意象,中国人将“月亮”视为思乡,而西方则将“月亮”视为死亡,在这样的情况下,单纯的直译就不能解决认知不对等的问题,因此就需要直译与解释并用。
这样的翻译策略其实早已在林语堂对《水调歌头》的翻译中有所显现。《水调歌头》有很多的翻译版本,其中以林语堂和许渊冲的译本最为典型。对于《水调歌头》的第一句“明月几时有”,林语堂和许渊冲使用了不同的翻译方法。许渊冲的译本为:“How long will the full moon appear?”这是对这句诗的直译,然而在林语堂的译本中则不是如此,他的译本中将此句翻译为:“How rare the moon, so round and clear!”林语堂在翻译此句的过程中,不仅把月亮这一物象直译出来,同时在直译之后加以解释,说明这月亮是轮明亮的满月。在林语堂的解释翻译的辅助下,月亮这个意象就显得更为饱满了,而且这样的翻译在原有意象翻译的基础上还对这个意象加以解释。这样,目的语的读者在读译文时也就不容易产生误解,并且这样的译文也能较好地将原文中的中国人对月亮意象的认知方式传递给了目的语中的西方人。
(二)意象的转变
由于中西文化在许多事物上的体验和经验有所差异,因此在对待同一事物的意象上也有所不同,若想让目的语读者更好地接受源语言中的文化,那么意象的转变则是一个有效的途径。
意象的转变指的就是用目的语中的文化意象来解释源语言中的文化意象。其实这样的意象转变在诗歌中并不常见,但在文章特别是成语的翻译中是十分常用的。比如中国成语中的“爱屋及乌”,其意思是喜欢一个人就要连带爱上他屋顶上的乌鸦。但是在英文的翻译中则成了“Love me, love my dog”。在这里,中文成语中的乌鸦被替换成了狗,这是由于中西方认知观念上的不同。对于中国人而言,爱一人就要爱他的全部,哪怕是他屋顶上表示不吉利的乌鸦也要喜爱。但是对于西方人而言,乌鸦不仅代表不吉利,它更是死亡的象征,是死神的使者。而且,西方人相对于中国人而言他们更加注重个人,他们认为狗是人类的朋友,那么爱一个人自然要连同他的朋友一起喜爱才行。这样的对于爱情和食物的认知差异导致了普通的翻译方式的不足,因而就需要意象上的转变了,这样的方法不仅仅在成语翻译中可行,在诗歌中的意象翻译中也可行。
仅以白居易《黑潭龙》中的“黑潭水深黑如墨,传有神龙人不识”一句为例,在翻译这句话时就要十分注意意象“龙”。龙在中国人传统观念中是神兽,在诗中是象征着权威的一面。然而在西方人的认知中,龙是邪恶的象征,因此在翻译这一意象时就不能单纯地直译为“dragon”,而是要考虑到目的语读者的认知特点,将其转变为目的语读者心目中的神兽,在这里我认为翻译为“unicorn”更好,更为符合西方人的认知方式,同时也较好地传递了源语言中的意象映射。
四、结束语
诗歌的意象是诗歌中极其重要的部分,对于诗歌本身而言,意象能够传递出诗人的情感。例如视觉意象一般体现为风景的描写,可以借景抒情,而听觉意象往往给予人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像是黄莺的鸣叫声就是在告诉人们春光逝去。而在认知语言学的视角下,意象是一种隐喻,代表的是人的一种认知方式,映射的是文化的体验和内涵。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翻译注重的并不是量上或结构上的对等关系,而是注重传递不同文化的认知方式的过程。但是由于中西方文化在认知体验上的不同,对同一事物的意象可能也会存在不同的认知体验。所以在诗歌意象的翻译中,单纯的直译可能无法传递出意象所映射的体验认知,而译者在翻译中会用到的省译方式更有可能会对原诗的意象造成破坏或缺失。为了能尽可能地传递意象所映射的文化体验,为了使目的语读者能更好地理解意象,可以使用解释性的直译或者是转变意象的翻译方法。这样的翻译可以使译文更好地传递意象中的映射,也更符合目的语读者的认知方式。
参考文献
[1] Tan,Yesheng.Construal across Language―A Cognitive Ling-
uistic Approach to Translation[M].China: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9.
[2] 刘法功.谈汉英隐喻翻译中的喻体意象转换[J].中国翻译,
2007(6):47-96.
[3] 刘世贵,王晓农,张福勇.基于认知语言学的语篇翻译研究
[M].四川: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4] 许渊冲.中国古诗词六百首中英对照[M].北京:新世界出
版社,1994.
[5] 杨燕荣.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谈汉语隐喻研究[J].咸宁学
院学报,2009(29):72-73.
篇9
2、《涛声依旧》由陈小奇作词、作曲。这首歌曲的灵感来自唐诗《枫桥夜泊》。一次,陈小奇偶然重读《枫桥夜泊》,觉得“江枫渔火对愁眠”之类的文字让人遐想不尽,就想以此写一首歌曲。陈小奇创作这首歌曲是为了反映他们这代人的状态,就是处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夹缝中的那种状态。陈小奇为了表达人在处于边缘状态时的困惑,于是写下了歌词“这一张旧船票能否登上你的客船”。
3、歌词:
带走一盏渔火
让它温暖我的双眼
留下一段真情
让它停泊在枫桥边
无助的我
已经疏远了那份情感
许多年以后才发觉
又回到你面前
留连的钟声
还在敲打我的无眠
尘封的日子
始终不会是一片云烟
久违的你
一定保存着那张笑脸
许多年以后能不能
接受彼此的改变
月落乌啼 总是千年的风霜
涛声依旧 不见当初的夜晚
今天的你我
怎样重复昨天的故事
这一张旧船票
能否登上你的客船
留连的钟声
还在敲打我的无眠
尘封的日子
始终不会是一片云烟
久违的你
一定保存着那张笑脸
许多年以后能不能
接受彼此的改变
月落乌啼 总是千年的风霜
涛声依旧 不见当初的夜晚
今天的你我
怎样重复昨天的故事
这一张旧船票
能否登上你的客船
月落乌啼 总是千年的风霜
涛声依旧 不见当初的夜晚
今天的你我
怎样重复昨天的故事
这一张旧船票
能否登上你的客船
篇10
2、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____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3、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____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4、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____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5、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____张九龄《望月怀远》
6、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____范成大《车遥遥篇》
7、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____杜甫《月夜忆舍弟》
8、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____张继《枫桥夜泊 / 夜泊枫江》
9、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____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10、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____王安石《泊船瓜洲》
11、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____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12、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____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精品范文
1夜泊枫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