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道德的母爱范文

时间:2023-03-20 22:58: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超越道德的母爱,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超越道德的母爱

篇1

【关键词】诗性德育;校本课程;诗性智慧;诗意情感;诗意精神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43-0049-03

【作者简介】程晓琳,江苏省东台市实验小学(江台,224200)副校长。

校本课程是各学校根据地域、文化等诸多差异,依托本地丰富资源和学校办学特色,自主创编的具有本校鲜明特色的课程。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实施的阵地是学校。我校基于儿童立场的诗性德育校本课程,带着童心和智慧,以母爱般温婉适切的方式走进儿童的精神生命,走进儿童自在、真实的心灵世界,让孩子沐浴在诗性、德性的阳光下,“每一天在心上开一朵花”,滋养生命,快乐成长。

诗性智慧――在熏陶涵育中复活新感性

美国哲学家和社会理论家赫伯特・马尔库塞把富有艺术性和审美特质的感性命名为新感性。站在受教育者的角度,每个儿童都具有新感性,他们对外界的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喜欢探究,喜欢新奇的想象,喜欢用自己的语言夸张地表达情感,喜欢与自然、社会、同伴、老师展开有益的对话,并通过多种艺术手段和形式表达,凸显自己的独立、独特、与众不同。我校为孩子们量身打造的活动课程给儿童新感性的智慧表达和艺术展现提供了丰富的渠道和平台,扎根于实践的成熟的活动逐渐成为范式,并以校本课程的形式得到固化。

1.诗意班名:我的诠释不简单

“努力文化”是我校的校本文化,在努力文化的濡染中,班级文化建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各班级自创班名作为班级文化符号。有勤奋努力的“蜜蜂班”、团结向上的“蚂蚁班”、不畏风雨的“海鸥班”、渴望胜利的“风信子班”、童心飞扬的“白玉兰班”……

学生和教师还从不同的角度诠释班级名字的形象和隐喻意义,比如“蜗牛班”,有的孩子说:“在流光溢彩的春天里,我们‘蜗牛班’带着梦想,快乐出发!希望我们的小蜗牛们不畏艰难、勇敢攀登、勇于超越,在梦想的天空中快乐飞翔!”也有的孩子表达了这样的理解:“世界上有两种动物能登上高山之巅,一个是老鹰,另一个就是蜗牛。老鹰有强健的翅膀,蜗牛靠的是持之以恒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希望我和我的小伙伴们,像蜗牛一样,把梦想放进背壳,以无限的勇气和激情矢志不渝,追逐理想!”教师则借用台湾诗人张文亮的一首小诗《牵一只蜗牛去散步》来勉励自己和提醒自己:“蜗牛牵我去散步,我不急,也不吼,花园中,我嗅到花朵的芳香,温柔的微风在抚摸我的脸庞,鸟叫、虫鸣,满天的星斗在闪亮!”

2.故事漂流:我的成长我做主

有人说: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和成长。采取富有感召力的诗意言说方式,变“祛魅”的外化式的规训教育为直指内心的对话式教育,不仅增强道德教育的魅力,更为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和持久性注入因子,因为来自心灵深处的力量是最持久、最具有生命力的。

“成长故事漂流瓶”活动引导学生用心记录自我以及同伴成长的点滴故事,每班由四个小组分别开展班级故事接力,每天一名同学负责记录班级发生的点点滴滴,或者日记或者散文或者诗歌,甚至可以是一组简单的图文配。分享快乐,共担忧愁,从别人的故事中观照自己、反省自己,“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心灵驿站”活动尊重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性,让学生在自我的道德反思中客观、全面地认识自我、审视自我,进行自我思想斗争,在分析、判断和选择中,养成辩证分析、换位思考等理性思维习惯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3.图解规范:我的心灵在闪亮

文明礼仪系列活动作为德育校本课程的重要内容,对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意义重大。图说文明礼仪规范作为活动的内容之一,充分契合了儿童爱唱爱说爱画的天性,让精致优美的绘画与简练生动的语言紧密搭配,为儿童诗性智慧自然“流溢”提供了适切的载体。例如,我们这样图解“八礼四仪”中的“仪表之礼”:画面上两名少先队员胸前佩戴鲜艳的红领巾,站在碧绿的草地上,抬头挺胸,目视前方,身后是一条五彩缤纷的彩虹拱桥。整个画面色彩鲜艳,充盈着强烈的视觉美。小学生仪表之美、姿态之美和周围的美景水融在一起,孩子们一看就被吸引、感染,期望自己也能那样,做风姿翩翩的少年。

我们还用绘本的形式呈现来自学生生活的简单的故事,让孩子们在阅读中探索故事衍生的象征性,意蕴自我发现,留白自我增补,要求自我投射,重建自己心中的“规则大厦”。

4.形象代言:我的创意有个性

家乡丰富的本土文化资源为孩子们提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我们巧妙设计融知识性、趣味性、挑战性、创新性于一体的游戏活动,让孩子们在活动中赞美家乡、推介家乡,为家乡做形象代言,这样的活动课程赢得了孩子们的喜爱。例如,“东台西瓜大挑战”“美丽乡村大挑战”系列活动中,知识竞赛、“夸夸东台好西瓜”、“团结合作运西瓜”、“我心目中的美丽乡村创意画”等活动环节,使孩子们精彩的创意、奇妙的想象和独特的表达得到了充分的彰显。

诗意情感――在心灵自律中走向真善美

儿童天生就是诗人,他们对那些语言清新活泼,闪烁着童真、童趣的儿童诗有着近乎本能的亲近和喜爱。在我们的学校,由教师、家长和孩子共同创编的《我有好习惯》和《努力花开》童诗读本在儿童的世界中贴地飞行,孩子们在反复吟诵中体味美好、内化认知,在心中播下真、善、美的种子。

从“单线灌输”到“多面创生”。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小学德育课程的重要内容,将具体的要求融入可亲可感的童诗中,坚硬、冰冷的法则变得柔软而温暖。没有枯燥刻板的说教,没有高高在上的发号施令,一切都是那么真诚和温馨。童诗美好情感的清泉潺潺流过孩子的心田,不知不觉中,爱护环境、团结友爱、遵守规则的意识也注入孩子的血脉,成为童年生活不可磨灭的印迹。

从“成人外塑”到“儿童自诉”。站在儿童的立场,用儿童的视角观察、审视周围的一切,用儿童的语言来表达规范和要求,更容易取得孩子的情感共鸣。我们用儿童诗《小树苗》来引导学生热爱环境:“小树苗,绿枝杈,就像我的小脚丫,我爱我的小树苗,就像爱我的小脚丫。”简单的句子里面却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教育意味,对学生的道德养成和行为习惯培养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

从零散活动到系列课程。扎根于学校厚实文化土壤中的“努力”系列校本课程,以丰富的情感、广阔的视野热忱引导学生理性地找到自己的坐标,积极地付诸行动,保持健康向上的人生状态,享受美丽的成长过程,收获过程的精彩。

我们依托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遴选明志、做人、修身、交往等方面的经典名言和故事,开展诵习、编剧、讲演等活动,打造“道德讲堂”“道德剧场”系列精品课程。比如,“母爱如歌”主题课,第一部分是《游子吟》改编的课本剧,母为儿缝衣,母问儿归期;母子惜别,母亲拄拐泪眼相送。这两个场景以《感恩的心》《母亲》为背景音乐,表现母亲对儿子远行的牵挂,儿子对母亲的依依不舍。第二部分呈现经典现代诗――冰心奶奶的《纸船》《寄小读者》,采用吟诵童谣和朗诵相结合的方式,配以童声合唱《虫儿飞》和钢琴曲《太阳的梦》。“母爱是船,母爱是帆,母爱载着我们一路远航……”优美的旋律,充满情感的文字,营造出感人情境,触动儿童的灵魂,唤醒他们对母爱的回忆和共鸣,这种深刻的情感体验会形成“感恩”的记忆储存下来,为儿童道德的健康奠定坚实基础。

诗意精神――在拓展意蕴中到达新境界

教育的价值取向是使人的精神生命获得成长。诗意精神赋予学生自我发展以积极的意义,让学生学会正视现实环境,自我生发成长的力量,即使面对困境,也能用诗意的眼光来审视周围的一切,在自我内心的丰满与感动中,保持昂扬向上的生长姿态;诗意精神给予学生打开情感之门的钥匙,让孩子体验弥漫在生活当中的亲情之美、友情之贵,生发内心的共鸣和精神共振,完善人格,走向更加温暖、澄明的精神境界;诗意精神让学生带着好奇和想象,走进自然,走进社会,从生活中捕捉美的事物,熔铸进丰富的想象,用美的方式创造美的意境,从而与外界环境相通、相融。

1.培植珍爱自我、爱心共享的价值意识

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把爱种植在孩子的心灵,就等于为孩子一生心理的健康成长储备了最丰富的营养。爱的滋养和浸润,使孩子能以平和的心境、博大的胸怀超越所有的羁绊和束缚,达到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所有外在的一切和谐共生的高度。从学校德育品牌活动中衍生出来的《爱的教育》校本课程精选古代、近代、当代爱心故事,汇聚成爱的洪流和海洋,冲击着学生的心灵,滋养着学生的身心。课程的最特别之处是一个个来自身边的鲜活事例,朝夕相处的同学和老师走进了课本,走进了故事,给学生带来心灵的震撼。孩子们在阅读中回忆、品味、感悟,在感悟中明理,再在活动中体验,在实践中内化。他们渐渐明白把关爱传递给身边的人,让爱的亲情温暖他人的同时,也给自己传输了爱的力量。天长日久,懂得爱、学会爱、传播爱成为一种习惯、一种自觉行动,当这一切都变得司空见惯时,孩子道德生命的枝叶已自由蓬勃、枝繁叶茂。

2.培育体验生活、热爱生活的生长情怀

家乡丰饶的自然资源为德育校本课程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钟灵毓秀、人文荟萃的历史文化更为课程增添了文化气息和诗性魅力。古风犹存的西溪小镇,从远古款款走来,留下串串足迹;两汉风情,演绎仙配奇缘的千古绝唱。名闻遐迩的七里长街,称得上是现代版的《清明上河图》,承载了百年昌盛与繁荣。《东台印象》撷取沧海一粟,通过“小记者访东台”“小脚丫走东台”“小问号探东台”“小主人爱东台”“小博士话东台”等主题活动让孩子们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访家乡名胜,赏家乡美景,寻家乡历史,唱家乡赞歌……让学生回归自然,走向社会,在探究、实践、体验中了解、发现家乡的可爱、美丽,在脑海中定格成一幅幅画、一首首诗、一支支歌谣,心灵与自然深情对话,生长情感,引发生活哲思,改变自己,完善自己,走向生命的丰盈、充实。

3.培育睿智坚韧、昂扬向上的成长信念

课程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一种智慧的启迪,一种精神的引领。学校“努力文化”滋养下的“努力精神”,是学生生命成长、自我实现、自我超越不可缺少的因子。学校扎根于本土,集家乡精英,以他们的成长经历和典型事迹编写的校本教材《五湖四海东台人》,将睿智坚韧、努力奋进的因子融进故事、插图中。孩子们在采访、阅读、绘画创作、写读后感的过程中,心灵共振,情感共鸣,在情境与场域中汲取成长的力量。

徜徉在这样的课程中,学生当小记者去采访,写感受,谈体会,访故居,读故事,品故事,创故事……潜移默化中,一个个高大伟岸的形象在心中树立起来,一个个动人的情节在心灵闪亮。当自己面临现实的困境时,真实的家乡人、真实的采访场景会及时出场,在脑海中闪现,催生无穷的力量和勇气,鼓励自己通过努力来摆脱现实的困境。

儿童立场下诗性德育校本课程犹如为具有新感性的儿童打造了一条通向自然、通向社会的“跑道”,在这条跑道上,学生通过想象创造智慧,通过艺术表达提高审美情趣,在不断的反观自照和丰富多样的实践中,审视与超越,步入自我成长的快车道。

【参考文献】

[1]林姗.儿童天生就是诗人[N].福建日报,2012-5-9.

[2]赫伯特・马尔库塞.审美之维[M].李小兵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98-119.

[3]冯铁山.诗意德育与诗意精神的培育[J].中小学德育,2014(10):17.

[4]杨英.坚守童真,享受教育[J].人民教育,2013(11):33.

[5]冯铁山.诗意德育与诗意精神的培育[J].中小学德育,2014(10):15.

篇2

一、以情为纽带,让课堂洋溢着浓郁的人文色彩

理想的《 品德与社会 》课堂应该洋溢着浓郁的人文色彩,而不是毫无生机的道德灌输。课堂上,师生的情感是流动的、变化的。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 品德与社会 》课堂应该追求文本、教者、学生之间的多向的情感交流。教师必须站在学生的角度,用一颗童心去感受,去思考,去寻找课程与生活的联系,寻找走进孩子心灵的方式,让课堂散发出人文的芬芳。

教学中,教师可凭借情感来渲染特定的情境,让学生从中受到情的感悟、理的启迪。例如在教学《 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 》(苏教版小学《 品德与社会 》五年级下册)前,教师可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歌颂母爱的文章、名言、诗歌、歌曲等,激起学生对母爱的无限崇敬之情,为学习本课定下了情感基调。教学伊始,教师可深情地向学生讲述“藏羚羊跪拜”的故事,当讲到藏羚羊为了保护肚子里的孩子给老猎人下跪的时候,学生的眼里会闪动着晶莹的泪花。教师再适时导出课题:“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和爸爸妈妈之间也有许多的不理解,今天就让我们敞开心扉与他们说说心里话吧!”情境的创设,在学生的心中激起情感的涟漪,他们很快进入了学习情境。接着,教师组织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赞颂母爱的故事、诗歌,情感再一次得以升华。最后,让学生畅谈如何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在此基础上教师相机点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把爱的情感化作春雨点点去滋润父母的心田,真正做到知行合一。整节课师生都会沐浴在爱意融融的情境之中,显现出了浓郁的人文主义色彩,这何尝不是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可贵的孝心呢?

二、活用教材中的文本材料,在灵动的学习中渗透人文教育

小学《 品德与社会 》教材选入了许多陶冶高尚情操、启迪人生智慧,探求人生价值、明辨是非善恶,警示历史教训、不忘感恩励志等方面的文本内容,它们凝聚着浓郁的人文内涵,蕴涵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容,不仅是文章的范本,也是立身的范本。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点燃的火把。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挖掘文本的人文精神内涵,活用教材中的文本材料,点燃学生头脑中的火把,放飞他们的思维,使他们感受人文精神的魅力,体验到创造的快乐和幸福。

1.挖掘文本,赏析感悟人文精神

小学《 品德与社会 》课堂教学中,教师若能充分挖掘出教学内容中所蕴涵的人文因素,并用富有情感的语言加以表现,从而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就能在课堂上形成师生间和谐的“生命对话”,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例如教学《 筑起血肉长城 》(苏教版小学《 品德与社会 》五年级下册)一课,如何让学生把握文章的情感基调,接受心灵的洗礼呢?教师可联系文本,在播放歌曲《 义勇军进行曲 》后,作连续追问:这是一首什么歌?这首歌的词曲作者分别是谁?“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敌人”指的是什么人?听了这样的旋律你有怎样的感受?你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一气呵成、逐层深入的追问会引领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在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所表现出来的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点燃学生的爱国激情,教材中的人文精神也得到了充分彰显。

2.入境诵读,心领神会人文情怀

“言为心声”,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精彩片段,让学生入情入境地诵读,让语言所抒发的感情溢出纸面,拨动学生的心灵之弦,使之产生心灵的震撼和情感的共鸣。例如在教学《 李奶奶身上的伤痕 》(苏教版小学《 品德与社会 》五年级下册)时,教师可坚持“以读为本,读中感悟”的原则,让学生的情感体验贯穿其中。在导入学习后,教师可提出问题,营造一种特定的阅读情境,假如你就是李奶奶的后人,这篇文章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日本侵略者的惨无人道?读了这篇文章你的心情如何?你想说些什么?学生在潜心阅读的过程中,痛心、愤怒、震撼、呐喊的情感交织在一起,道德感染变得鲜活、具体又丰富,激发了学生反对侵略,热爱和平的人文情怀。

3.超越教材,创新发展人文光彩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创造是每个人身上所潜在的心理倾向。《 品德与社会 》课堂教学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尤其是对教材中选用的文本材料,教师如果能指导学生富有个性地解读,就能超越文本,产生出新的阅读创意,出现“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阅读效果,更有利于人性的发展和道德的完善。例如在教学《 真正的友谊 》(苏教版小学《 品德与社会 》四年级上册)一课时,当学生在阅读完“管鲍之交”这个历史故事后,教师可让学生分组讨论:管仲和鲍叔牙你们更喜欢谁?为什么?绝大部分学生会给出“更喜欢鲍叔牙,因为他大度、真诚、无私”的答案,但教师不应就此结束,而应该用反问启示学生:“如果没有管仲的才智和成功,历史上会有‘管鲍之交’的佳话吗?”学生恍然大悟,一定会有学生更喜欢管仲,因为他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报效国家,让他们的友谊彰显出非同一般的价值。创造性的思维方式,产生了令人回味的结论,《 品德与社会 》课堂教学中进行多角度、有创意的解读方式,有利于拓展思维空间,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这正是创新发展人文光彩的重要体现。

三、重视倾诉训练,培养学生正确的人文价值观

篇3

职业道德,是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道德或阶级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是人们在履行本职工作中所要遵循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师德准确地说是教师公德,就是教师为了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应遵守的社会公共道德。“教育不仅要言教,更要身教;不仅要立己,还要立人。”

【关键词】

道德 责任 爱心 幸福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面对学生我们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还必须有爱心与责任心,并且必须在爱与责任的要求下,把他们培养成“君子”。在教书育人方面多点博爱之心,多点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是对一名合格的教师的基本要求。怎样把自己的爱与责任赋予学生,并且从中得到满足和幸福呢?简单地说有三点:

一、爱岗敬业,积极进取

教师既要掌握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和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还要掌握系统的教育专业知识。同时,还要培养各种能力,包括最基本的教育教学能力,比如:备课、讲课、评课和教育学生、教学研究和班级管理等能力。教师要率先垂范,深入其境地读书,反复动情阅读就能很好达到钻研教材的目的。备好课,讲好课,钻研教法,虚心求教,用学习充实自己,提高学业水平标准才能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真正提高教学质量。才能提高对师德的认识境界和对爱与责任的层次,把学生造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想要把知识教给学生,首先自己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水平,自己有一桶水,才能使有学生获得一桶水的希望。

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教师应该抱着高度负责的精神,不断完善自己,以求教好每个学生。那么,想要提高自身素质,就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孜孜不倦地学习,开辟新的教学方法,严谨治学,诲人不倦,精益求精,厚积薄发,要把自己的水都给学生首先需要负责任的态度。重视对每个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良好个性的培养,不能把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与每一个学生建立平等、融洽、和谐互相尊重的关系。关心他们,尊重他们的人格,努力发现和开发每一个人的潜在的优秀品质。并且与家长建立联系,探究使学生发展的方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科特点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还要做好听课和评课工作,提高教研水平。在教师共同探讨中互助、互补、互促。

大胆实践,不断创新,善于积累和总结。实践是教师发展的基础和途径。创新才能发展。但是发展所含创新的意义又是在超越实践中拥有的。教师的工作很平凡,但是更具创新。如果善于在平凡枯燥的教学中大胆实践和思考,不断总结,形成自己不同别人的独立见解,充满自信地发展自己的创新意识,才能从中受到鼓舞和鞭策,使自己成长为专家型的教师。这是获得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最大源泉,当然也是永恒的源泉。

二、率先垂范,以身作则

温总理说过:“无论做教师,还是做人,都应该有一颗同情心,一颗爱心。同情和爱心是道德的基础。”教师教育学生,也必须是爱与严的结合。爱与严相辅相成,是教育的条件、手段和动力。

爱与责任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体现,夏丏尊先生曾把学校比作池中鱼,把师爱比作池中水,如果没有师爱学校就是无水之池,学生就是无水之鱼。教师不仅要把学生看做自己的子女,倾注自己的心血,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还要及时给他们指明方向,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文明向上的行为习惯。“无德不成师”培养好学生的前提是必须有好老师。事实上,学生也是“活的生命体”有自己的感受和要求,有自身的闪光点,努力地去挖掘就会发现他们个个与众不同,个个可以塑造。

要正确对待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师生之间应该保持一种起码的人格上的平等。师生之间的教与学实际上是一种矛盾,处理得好就像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但是如果处理不好就会产生对立,不利于教学。有时候,一个和悦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就能让学生感受到温暖和尊严;一句温馨的关怀,一次坦诚的谈心就能让学生充满感激和力量……请记住,教师的爱会让学生的张张笑脸成为朵朵不凋谢的花朵。

学生是多样化的,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以及情感都是多样的,这就要求教师要用真心去发现学生的各方面需求,用爱心去化解学生的矛盾和痛苦。让学生体会自己需要爱的时候有教师在爱他们。当师魂到达一定境界的时候,教师在对这种“美好”的理解和追求中,才能真切地体验并自然地表现出这种美好。

教师的爱心,既是激励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催化剂,更是一粒种子,把爱心播撒,使之扎根于每个学生的心中。只有充满爱心的人,才会懂得教师的价值,乐于做教师并且享受作为教师的乐趣。爱是伟大的,阳光之爱可以融化冰雪,春风之爱可以萌发草木,雨露之爱可以滋润禾苗……而师爱是伟大中之最伟大者。它与母爱和友爱一样是人间最圣洁、最美好的情感。当教师以师爱的力量去教育学生时,可以缩短他们和学生之间在空间和心理上的距离。学生沐浴在师爱中必然“亲其师,信其道”,教育自然会取得完美的效果。

三、幸福来自平凡和忙碌

教师如果能做到上面两点就会从教育中找到一种幸福感,一种实现个人价值观、懂得享受课堂、享受生活的幸福,有了享受平凡忙碌的幸福心态,就会有好心情并且把这种心情传递给学生,就能爱每一个学生、专业地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通过言传身教让学生陶醉,接受情感的洗礼、引导和激励。

优秀的教师,应该是有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使命感,充满爱心,有深厚的文化素养、渊博的科学知识的教师。也就是说,一个对国家、民族和社会有着高度的责任感,一个热爱教育事业、充满爱心和渴求知识的人,才有可能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学校的培养造就下,成为一名优秀教师,才有可能通过长期从教、终身从教成长为一名教育家。

【参考文献】

让师爱开启学生的心灵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关于高校教师师德“爱与责任”的探讨

篇4

 

女性伦理学,是20世纪70年代后在西方兴起的一门新兴学科,其主旨一是以女性主义的视角来肯定女性的关怀伦理美德,二是希望能够唤起社会的注意并关心女性在历史社会中一直受剥削、无地位的处境,进而建构起旨在推动妇女解放、达到两性平等的伦理学理论。

 

按照西方的学科分类,伦理学是哲学的分支。哲学是普遍的、理论的,好比是一棵树的树根;伦理学则是特殊的、实践的,是树枝。于是就造成:第一,因为哲学是追求普遍知识的学问,所以伦理学就是追求特殊知识的学问。由于是追求知识,所以往往对伦理作概念式的讨论,而与实践相脱离。第二,由于伦理学从属于哲学,因此,它往往从哲学的普遍性出发,来提出和解释指导人们行为的最高道德原则,并把它们不分种族、不分阶级、不分性别地应用到每一个人身上。第三,由于传统伦理学重在讨论作为普遍的“人”之间的关系,而忽略了对特殊的人泡括性别)以及人之外的顾及,使许多内涵包容不进伦理学。第四,由于哲学的二元论,在伦理学上也形成贬低女性的二元价值,如公与私、心与身、理性与情感、公正与关怀的划分等,并认为前者高于后者。

 

女性伦理学,从女性的视角研究伦理,对传统伦理学提出的关于什么是道德行为以及如何做才是正当的提出了质疑。它认为,伦理学的发生离不开社会历史背景,传统上是男性占主导地位,因此伦理学是以男性的经验和体验建立起来的,它忽略了女性独特的道德经验和直觉,不能体现女性的意识,贬低了女性的社会价值,因此,这种所谓的普遍道德原则是有问题的。传统的道德观把美德与男性联系在一起诸如正义、公正、勇敢、独立、自信、坚强等等,而这些美德又都与公共领域相联系。因为女性是私人领域的活动者,所以与其相联的道德是诸如同情、怜悯、关怀、懦弱等,再依照西方二元论哲学作价值评价,便认为作为私人领域的女性道德比作为公共领域的男性道德要低,是一种发展不完全的道德。

 

但在女性伦理学家看来,女性有女性的伦理,如关怀伦理、母性伦理、生命伦理、生态伦理等,这些伦理并不比公正伦理、正义伦理低劣,至少,它应当是传统伦理学的补充,值得引起当代伦理学的重视。如吉利根(OolGilgai)认为,女性具有独特的、不同于男性的道德发展路线,她概括为关怀一责任伦理学。其他女性主义思想家吸收了这一主题,并把它发展为一种关于伦理学性质的独特观点。如诺丁斯(NelNddinS)在1984年出版的《关怀:伦理学和道德教育的女性视角〉书中指出,建立在原则以及诸如合理性、正义、公平等观念上的道德本身是不充分的,因为它没有抓住妇女道德思考独特而典型的方面。诺丁斯认为,在面对道德两难问题时,妇女常倾向于诉诸特殊的境遇,而不是普遍的原则。她们会寻找一些激发同情和关怀的具体细节,而不是等级地排列普遍性的原则、作出逻辑性的结论。

 

西方女性伦理学的种种表述揭示出,对道德发展的程度以及处理道德两难问题的方式上,确实存在着一种不同的评价视角;在道德生活的某些领域确实存在着比普遍性的原则更有价值的东西,而这些东西长期以来被西方的主流伦理思想所忽视,现在却为女性伦理学、以及其他一些类型的道德学说,如共同体主义、境遇伦理和美德伦理所揭示和重视。我们可以说,女性伦理学提出的“不同的声音”,不仅仅是一种不同于男性的女性的声音,也是一种不同于传统西方主流伦理思想的当代的声音。女性伦理学的主张,虽然是由西方女性根据历史和社会生活实践中的体验提出的,但这些美德并不只限于女性,而是可成为全人类学习和发展的资源。

 

二、女性伦理学的哲学基础与困境

 

西方女性伦理学是在西方哲学背景中衍生出的一门新学科,尽管它含有对传统哲学挑战的因素,但受学科分类的影响,充其量它只是一个三级学科,即哲学一--伦理学一女性伦理学。正如传统伦理学以传统哲学为理论基础一样,作为反对传统伦理学乃至传统哲学的女性伦理学,所依据的便是对传统哲学起批判和摧毁作用的后现代主义哲学。但是,理论共享的同时必然是危机同当。西方后现代哲学的困境不可避免地也导致了女性伦理学的困境。

 

西方后现代主义的哲学理论包括福科(MChelFuault)的后结构主义,拉康(Laan)的心理分析,德里达(Derda)的解构主义、新历史主义以及各种新等,其主要特征是:第一,它否定传统哲学的二元思维结构,否认人的认识有一个确定的标准,否认存在着一个惟一的、普遍的关于理性、正义、公平的理论,也否认社会需要这种规范化的理论体系,因而这是一种反本质主义、反基础主义和反逻各斯中心主义的哲学。这一特点反映了它具有很大的颠覆性,对整个西方的思想传统起着摧毁性的作用。第二,它否定传统思维方式对客观性、实在性、统一性和神圣性的追求,强调多样性和差异性,提倡互相理解和宽容。这一特点反映了其对现实和未来具有的建设性的意义。

 

在这种哲学指导下,当代女性主义提出不仅要颠覆男权主义秩序,而且要颠覆过去女权主义运动的理论基础。她们认为,先前的女权主义一直试图追溯性别不平等的根源,寻求性别不平等的原因,把注意点集中于两性的二元划分,这就不可避免地落入了男性思维的陷阱,落入二元思维的圈套。而西方二元思维的历史已经表明,二分法暗含着等级制,造成了不平等。例如,在美国社会划分所谓“公众领域”和“私人领域”,这种公私分离是以男性为中心的,男性可以既有私人生活,即生活在由妻子、儿女组成的小家庭,又有在公共领域自由活动的权利。而女性,只能被禁锢在私人领域,即家庭中,成为男性私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她们提出要站在女性主义主体立场上,批判主流哲学中的普遍主义、二元图式及客观性标准,反对主流文化中对“边缘人群”的排斥与压迫,主张彻底放弃本质论的认识立场,提倡整合的思维模式,其中包括为女性赋予价值,以创造出一种肯定女性伦理学伦理学科。

 

以解构立场和多元认识论为理论基础,对于引导女性摆脱二元对立、二元等级论造成的不利地位,并避免陷入新的霸权结构有着积极意义。果真如此,女性主义就不再是作为男性中心主义的对立面的一种声音,而是反映了不同种族、阶级、民族的妇女及边缘人群和社团的多种声音,这样能够较客观地反映出世界多元、多视角的真实面貌。然而,女性主义的发展同后现代主义哲学的盲点一样,只看到了事物之间的差异性,反对标准的存在,这就会使女性主义失去斗争的目标,失去支持女性反抗压迫的理论阵地。而且,一方面,按照解构主义方法,女性伦理学要对稳定的主体身份、对父权制、性别甚至女性范畴等进行否定,但女性主义的存在,恰恰是以身份的自我确定为基础的,如果解构了身份,岂不是从根本上瓦解了女性主义存在的前提?而另一方面,女性伦理学,就是站在女性主体立场上提出的,如此,岂不又显现了与其理论主张的矛盾?至于西方女性伦理学提出的女性具有的关怀伦理、母性伦理、注重关系的道德等,其论证的依据是由区别于男性的女性生理、心理及社会分工的特征造成的。

 

那么,人们就会发问,如果这些属于女性的伦理因素是天然形成的,不是又陷入了本质主义的论证?而本质主义正是女性主义要摧毁的。如果不是天生的,又如何解释这是属于女性独有的美德?这种理论上的悖论无法解释道德的进步和发展,因为照此推理,女性都会自然具有这些良好的道德观,女性伦理便无需发展了。而且,照此推理,男性也不可能具有这种道德观。这样,如何来谈女性伦理学的发展和普及?还有,女性伦理学的提出,就是试图寻求真正的客观性以及建构新的伦理学模式,这岂不是对其关于差异理论主张的矛盾?再有,西方女性伦理学所希望的是女性拒绝社会和文化强加给她们的各种框框,提出超越“女性气质”的限制,使“客体”回到“主体”上来。这对于提升妇女的自觉意识确有积极意义,但是,片面强调绝对自由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结果,把妇女解放指靠在“个体”的完善上,搞个体的普遍主义,这就又回到了传统西方哲学的框架中。

 

因此,在传统与现实、理论与实践、差异与统一、中心与边缘等等问题上,西方女性伦理学都面临一些困境,这些困境阻碍了女性伦理学得到更多的认同和发展。

 

三、中国哲学的启示

 

西方女性伦理学既面临理论基础上的困境,也面临现实的各种挑战,需要从各个方面予以探索,使其臻于完善。而不同于西方形态的中国哲学,或许可以为其提供会通的可能。

 

在中国传统中,没有像西方那样的学科分类,即伦理学是哲学的分支,相反,却有伦理本位之说。伦理,即人伦之理,是从人出发,来考虑人在各种关系中应有的行为。首先是关注人己关系,在明白自身存在的意义前提下,走出自我,打通人己,达到修己以安人,成己与成人的统一。同时还关注天人关系,人存在于自然之中,人又是文明化的存在,对自然的超越构成了确认人之为贵的前提。不是天人相分,而是则天,意味着对自然之道的尊重。从孔子的以爱人界定人,到孟子的性善说,提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到董仲舒的为人则天,再到张载的“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等命题,都反映出从人出发来考虑哲学和伦理问题。可以说,中国传统伦理学和哲学始终守护着其所出的源头,那就是“人”。

 

中国哲学中也没有像西方形态的本体论。中国人虽然也追求终极原因,追求精神的最高境界。但是,在追求的方式上却与西方大不相同。所谓“未知生,焉知死”②、“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反映了对最终源头不去穷究的态度。虽然天不可知,道不可言,但可知可言的是人,所以只有通过尽人性而知天命,这也就是孔子的“人能弘道,非道弘人”,理学的“穷理尽性知命”,孟子的“万物皆备于我”等命题的最终含义。这种不究根源的态度,也许与中国人的缺乏对知识论的兴趣有关,但是更重要的是中国人基本上不在超越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划出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我们如果用“道”来代表理想的最高境界,把人伦日用来代表现实的人间世界,那么,“道”即在人伦日用之中,人伦日用也须臾不能离“道”。但是人伦日用只是“事实”、“具体”“道”则是价值、是超越。两者是合还是离?合离到什么程度?这就要看每一个人的理解和实践。中国人伦理观也就表现为注重万物一体其对伦理原则的追求也不是外在的,而是更注重内心的修养和对善的体认,在生活实践中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因此,反映在中国哲学中,就是没有西方哲学那种二元论、两分法,中国人主张“体用一源,显微无间”,把本体与现象看成是统一的整体。

 

与西方的伦理原则建立在个体主义之上不同,中国的伦理原则是建立在和谐相处基础上的,是为“人伦”。关于人伦的内容,司马迁曾说:“舜举八恺,使主后土,以揆百事,莫不时序;举八元,使布五教于四方: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内平外成。”®可见,这时人伦关系主要限于家庭之内的人际关系。到孟子,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五伦,己涉及了十类人,把原先纯自然和狭隘的氏族家族人伦关系规范加以扩展,使之能够运用于宗法制度国家和社会关系的新情况。在中国传统的实际生活和人们的思想文化中,人指的几乎全是、或主要是由人伦来形成的家族、民族和国家这类整体,和在这种人伦之网中被分别规定下来的个人。在这样氛围中的中国人及其文化,极少会把人视为原子状的孤立个人。

 

当然,这种人伦关系后来发展成了“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妇纲)变成一种不平等的宗法人伦关系。今天,我们要批判不平等的人伦观,但是,批判不平等的人伦观并不是不要人伦,因为人伦同自由一样,都是人的本性。只不过人伦突出了人与人的一体性和彼此联结和谐的本性方面,而自由则突出了各种群体特别是个人还需要有自己的独立自主,有其自由发展的必要性方面。所以,人类需要自由,也同样需要人伦。可是在以往历史上,中国人和西方人都似乎只着重发展了一面。要塑造一种适应于当代社会的、符合人性发展的新伦理,坚持人伦本根为基本特征,促进人伦和谐与自由,将是我们可以预期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女性伦理学正是力图超越男女在道德上的二元对立,从而进入一个两性和谐的伦理世界。

 

四、从中国视角看女性伦理

 

如果将阴柔视为女性特征,那么,中国传统文化本来就具有女性特点,数千年的稳定社会,便是注重阴柔和阳刚相互调节的结果。另外,传统文化中,直觉智慧重于理性认识,合作重于竞争,综合重于分析,与自然和谐重于对自然的征服这一切都透露出尚柔偏阴的特点。当然,这并不是说中国的男尊女卑程度比西方轻,相反,因为古代中国的宗法制更强调身份差异,而女性的身份被固定为对男性的顺从。但是,在进行女性伦理学研究时,我们应当根据中国文化的特色,不是强调女性伦理只是女性才具有的伦理,而是这种阴柔的伦理是男女两性均可具备的。有一份对上海浦东地区女性的问卷调查,关于女性对理想男性的特征选择选择比例最高的是“温柔体贴、感情专一、善于沟通8%)和“有家庭责任感、尊重女性、关爱子女其次是“有家庭责任或尊重女性、关爱子女”(占37..%)再次是“健康向上、心胸开阔,风趣幽默”(占308%)而象征男子气的“敢于竞争、果断刚毅、事业有成”,选择的比例明显低于上述各项,还有“目标远大、雄心勃勃、坚忍不拔”这类本来属于男性气质的选项,三选比例竟然都未超过8%。®此组调查数据至少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信息,即由西方女性伦理学划归为女性的伦理,不是仅仅属于女性的,而应当可以为男性所具备。

 

由于中国传统伦理学是以整体主义为中心的,它内含对理想社会和理想人生的设想、预见和不懈追求,这种理想既是政治目的,也是社会蓝图,又是道德理想的最高境界。所以,中国伦理学强调的不仅仅是自我的完善,个人只是整体当中的一员,个人的努力是为了求得整体的完美。中国人也重视关系,但首先考虑的不是“我”与他人的关系,而是我在他人中的地位。因此,我们研究女性伦理,其出发点也首先应当以社会整体道德为目标,这既是受文化传统的制约,也是女性气质在这种文化氛围中自觉形成群体性质的体现。中国女性解放运动的历史还表明,这种运动从一开始就不仅仅是女性的运动,而是有男性共同参与的群体行为,甚至在有的历史阶段是由男性首先向束缚女性的传统宣战的。所以,从总体发展方向上看,中国的女性伦理是处于社会的总价值体系下的道德。一般说来,不可能选择西方女性主义运动那种个体方式,也不大会出现男女伦理尖锐冲突的形式。因此,从当代来看,我们仍旧要提倡女性的道德观、伦理观与整个社会伦理密切相联,具体来说,中国的女性道德要和家庭义务、社会责任联系在一起,打破狭小的生活圈子,走进社会的大熔炉,把创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作为道德境界的追求,不论是关怀伦理、母性伦理、还是责任伦理等都应包含这种崇高理想道德的色彩。

篇5

【关键词】广告伦理 课程改革 人文精神 广告教育社会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1-0231-02

中国人对于道德伦理的认识更多是指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处理这些关系的一种规则。如:“天地君亲师”为五天伦;又如: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为五人伦。忠、孝、悌、忍、信为处理人伦的规则。美国《韦氏大辞典》对于伦理的定义则是:一门探讨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以及讨论道德责任义务的学科,伦理深刻地蕴涵着依照一定原则来规范行为的人生道理。当代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我们经历了短短几十年时间就完成了GDP高居世界第二的飞速发展,但是,随之而来的是中国人精神生活领域的迷失与错位,媒体中出现了大量不孝不义的新闻事件,而在广告传播中也出现了重利轻义,唯利是图的拜金主义风潮,广告业内人士缺乏诚信、金钱至上、缺少原创、文化缺失、违规广告等广告乱象屡禁不止。众多的社会问题的出现,值得我们去深度反思,应该从文化、社会制度、道德伦理等多方面去反思,更应该从广告教育的视角去反思。

高校广告教育中的人文精神塑造

德国著名哲学家伽达默尔提出,教育其实应该意味着人精神深处的一种深刻变革,教育对人精神的塑造才是教育的真谛。著名的哈佛大学因为培养了大量优秀精英而著名,更重要的还有一点是其具有的深厚人文精神,哈佛大学的学生更关注“人类从哪里来?向哪里去?”的问题,每个学生,无论其专业是什么,都能够在关怀人类命运的基础上去思考本专业的问题,因此,他们具有领导世界潮流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可见,高等教育的真谛不仅仅是教会学生技能、知识,更为重要的是思考人生去向的能力,判定是非的能力,改变世界的理想,这些才是高等教育中的“人文精神”所在,也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基础。

人文精神指的是尊重人的价值,尊重人的精神价值。对于个人来说,就是要有自己的独立人格,要有真正属于自己的头脑和灵魂,在对世界的看法和对人生的态度上自己做主,认真负责。周国平先生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确定为人性、理性和超越性三个层次,首先是对人价值的尊重,人的自由、平等、尊重和追求幸福的权利都是对人价值的基本肯定。其次是理性,也就是对真理的追求,我们需要不断的认识世界、探索世界,客观公正的认知才是科学和理性的基础。超越性则是指人对超出生存以上的意义之寻求。

高校广告教育首先要建立在“人文精神”的基础之上,由于广告市场导向所起的决定作用以及学界话语权的丧失造成了对广告伦理教学的淡化,就业率成为了衡量专业成败的指标,这种技能型的培养原则使得高校的广告教育淡化了必要的人文精神和道德伦理。目前社会中的广告乱象也与广告教育中的道德伦理淡化有着直接的关系,要想未来的中国广告更健康、良性的发展,就一定要重视广告教育中的道德伦理观的置入,也就是要在广告教育中深入灌输正确的道德伦理观,重视中国传统人才观的建立。孔子的“仁爱”、“亲情”、“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观念对全世界的教育理念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堪称为“人师之祖”、“为人师表”的光辉典范。中国要想成为世界强国,就应该提高高等教育中人文精神课程的数量与质量,重视对人的培养,要“先成人后成才”,只有首先成为一个心智健康、精神高尚的人,才能更好的为社会所用,才能真正成才。

高校广告教育课程设置与考核标准中的道德伦理内置

高校广告教育应该在多种广告课程中置入传统文化的理念和积极向上的道德观念。广告课程的设置多分为两个部分,广告理论课程和广告实践性课程,无论哪一种课程都应该提倡正确的道德伦理观和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提炼与解读。目前广告课程设置中缺少人文素养的专门课程,虽然有些课程中也包含了一定的人文素养的教学内容,但是针对目前我国目前存在的优质精神文化产品相对匮乏的现状,高校的广告教育中应该有针对性的开设一定比例的人文素养课程,比如:美学、哲学、中国传统文化、传统道德伦理观等课程,从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和人文精神的角度去完善广告教育中的不足,创造一个提倡高尚精神,传承优秀文明思想的教育氛围,以避免网络、媒体和社会中的诸多不文明现象给青年人带来的负面影响。

在高等教育的考核制度中也应该包括道德伦理指标的考量。目前高等教育中的考核形式也在不断改革与创新,传统的考核制度中那些简单和流于形式的道德评语已经明显不适合今天的教育形势。高等广告教育考核制度中可以建立和完善道德伦理的考量标准,比如:开展公益性社会活动和互助活动,以此作为学生考核中的部分内容,也可以采用道德量化指标来测量学生的道德水平,目的是引导学生“做个有道德的人”,建立高尚的道德伦理观,这对学生未来的人生观、世界观、甚至是婚姻观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今天中国的高校教育中,道德伦理的考核已经变得越来越必要和迫切了。

广告伦理教育的前置与社会影响

杜威在他的《艺术及体验》中谈到:“人类文明中既存在转瞬即逝的因素,也存在持久的因素。这种持久的因素并不是隔离的,是许多过去事件产生的功能,因为后者被组织成意义,形成心灵。”人类心灵中的激情与梦想其实都是我们过去经验的积累,广告伦理教育也不是仅仅限定在高等教育阶段的广告专业教育中。在人整个成长过程中,可以说,在没有学会说话之前,就已经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现代媒介开始接受“广告教育”了。孩子们的小学、中学阶段更是逐渐被广告信息所覆盖,广告传播像空气一样弥漫在人们的世界中。“市场提供了诱因,引导传媒生产者提供受众想要的东西”。这些“传媒生产者”包括:广告人、媒体人等专业人士,他们的伦理观念,道德水准,审美取向、甚至是个人的生活喜好都可能成为广告的面貌。近年来出现了很多广告伦理失衡的广告作品,如:丰田霸道汽车广告深深的伤害了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电视中频频出现的美女广告“教会”我们的孩子打扮得越来越不像儿童,手机中的置入广告“逼迫”每一个消费者不得不接受垃圾信息,并不得不为之付费,诸如此类的广告乱象冲击着人们的传统道德观和价值观,尤其是对于孩子们和年轻人来说,这类违背伦理道德底线的低俗广告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他们,不仅仅是影响了他们的消费,更影响着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和判断。

大学生在进入高校之前已经深受其生长环境的教育影响,因此,我们的广告伦理教育也应该前置到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阶段,教会孩子们如何识别劣质广告和非法广告信息。今天孩子们接触的传媒环境与成年人几乎无异,太多的不良影响对于未成年人来说,是极端有害的,也是孩子们所无法自控的,对于中小学生甚至高中生来说,我们的家庭、学校乃至全社会都有责任和义务让他们远离不良信息和广告,同时也应该通过课程、讲座、义务宣传等方式来教育孩子们认识到这些庸俗低劣的文化产品的危害性,让孩子们保留一颗“赤子之心”,给中国的未来保留一份良知。

更为重要的是广告人和媒体人正确广告伦理观的建立,这些广告的缔造者们,他们的道德伦理水平决定了广告产品的道德水平,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也会反映在其作品中,2011年的台湾广告界曾经评出了最感人的一则以母亲为主题的广告片,片中的那位平凡而普通的母亲为了自己刚刚生产完的女儿,在语言完全不通的情况下坐飞机跨越了千山万水去见自己的女儿,这位母亲感动了千万个消费者,这部精彩的创意,拥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水准的广告片,不仅仅是优秀的广告作品,更是优秀的伦理教育片,其中至善至美的道德伦理观深深的教育了大众,看过这部广告片的孩子们会知道什么是母爱,也会更懂得感恩。广告人和媒介人的需要自律,没有良心的叫卖必定是失败的叫卖,广告作为一种高级的叫卖,一定要提高广告伦理意识,通过优秀的广告作品来展示人生之美、人生之善、人生之精彩,让弃恶扬善成为广告的主题,去更深的影响大众的道德伦理,为孩子和年轻人建立更好的道德环境。这方面政府和相关主管部门也更需要担负起监管的重要责任,明确落实有效的监管法规。确定正确的主流道德伦理观,营造更为健康、和谐的社会氛围,以保证广告伦理观的尽快建立和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1]付淑峦著,关于广告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1+3”广告实践教学模式探索[D].2007.

[2]苏征、李铁锤著,广告伦理课程被淡化处理的原因探析[J].东南传播,2012.1.

[3](美)杜威著,艺术及体验[M].程颖译,北京:金城出版社,2011.1.(270)

[4](美)贝克(Baker,C. E.)著,媒体、市场与民主[M].冯建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9)

篇6

绝大多数职业技术院校的学生是应试教育体制下的中高考的后进者,心理上普遍的特点是自卑心重,自信心不强。同时面临着来自社会的不良诱惑、人际关系的冲突,家庭学校等各方面的压力,导致学生心理不平稳,容易叛逆形成心理应激、心理危机、心理障碍等各类心理问题。离开初高中紧张的学习环境,远离父母的管教,加之自身的自控能力较弱,没有了纪律约束,对于出现在周遭的不良诱惑难以抵抗,学生容易出现不良行为,例如抽烟、酗酒、沉迷网络、打架、盗窃、婚前等。不难看出,职业院校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易受环境影响,在其是非观念与道德意识形成的关键阶段若没有接受到正确的指引和有力的监督,极易产生不良的行为习惯。

二、孔子思想在职业学校思想道德教育中的运用

要以正确而新颖的方式将孔子思想融合到当今社会所倡导的主流道德观,纳入职业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之中,帮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高尚的职业道德素养和正确的价值观。

第一,以孔子的“仁”“孝”思想帮助学生学会宽宏感恩

“仁”是孔子思想中最高的道德标准,掌握住了"仁”,就是掌握了孔子思想中关于怎样做人的关键。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做到仁,首先要爱人,爱人就包括既爱别人,也爱自己,如果连自己都不爱的人何以爱别人?其实这也是自立自强自爱的思想。孝悌是中国文化精神。以孔子之孝悌思想教育职校学生,使其懂得感恩,知恩图报。“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父母生你养你,是慈爱,你回过来爱他们是孝。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尽孝道,要无违,当然尽孝不适说完全不违背父母的意思,这里的“无违”以不违背礼仪法制为前提,其次不违背父母之命。同时,多站在父母的角度去体会他们,当自己生病时,父母是多么的揪心担忧,要像父母爱自己一样去爱他们,这就是孔子说:“父母唯其疾之忧”。对长辈的态度要好,不能摆脸色,辞色要温婉和顺。这就是“不敬,何以别乎?”以及“色难”。同时,以“仁孝”之思想践行于实践,不做违法乱纪之事,并将自己的行为影响扩散到周围。

第二,以孔子之“师道”教育学生尊师重友,求知治学

当今部分青年学生尊敬师长的意识淡薄,有不少不尊重甚至侮辱师长的态度和行为。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能为人师者必有其长处,作为学生应该认真向老师学习,培养职校学生的尊师重道之意识。从《论语》也可看到孔子的弟子对孔子都是非常恭敬的,孔子的教导他们都铭记在心,终身诵之、行之,唯恐不能践行老师的教导。并且,学生们即使做了大官,仍会向老师汇报自己的工作和思想行为动态,求得老师的指点,一辈子都尊敬自己的老师。在孔子思想中,“学”具有根本性的地位,除了前面提过的注重个人道德修养,还有学习知识、礼乐、从政、生活等。《论语》开篇第一句就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这是说要持之以恒的学习,并不断温习,没什么比这更快乐了。尤其要培养职校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与热爱,只有爱上了学习,才能在自己的专业上取得成绩,通过学习变得越来越优秀,努力充实自己,齐头并进,实现自己独特的价值。

第三,以“忠信”之道培养学生求实务本、诚实守信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儒家传统伦理准则之一。孔子十分中意的弟子曾子就每日反省自己“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孔子也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不守信用的人,是无法成事的。子曰:“言忠信,行笃敬”、“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在学文知礼之后,就要恪守忠信,对上尽忠,对人守信。培养职校学生的忠信,不只使其在生活学习中保持诚信行为,也是培养学生在进入工作岗位之后能肩负责任,忠于企业公司,信守承诺。

第四,以“君子”之范本教育学生知行合一、正直勇敢

在孔子看来“君子”是一个道德符合礼法的形象,要教育职校学生做君子,做一个真正有道德的人。君子自重好学知错就改。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是说人要自重,不断学习才不会固步自封,冥顽不灵。职校学生虽然是前一阶段学习的后进者,但并不代表他们一直就在一个位置上,要让他们明白总有一些朋友比我们厉害,要善于学习,犯了错也不要害怕,知错就改。君子的高境界有三:子曰:“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仁者不忧”是说像仁德的人一样没有忧烦,很快乐。对国家天下事,相信自有办法解决,遂无忧,纵使没有办法解决也能坦然处之。仁者的修养可以超越物质环境的拘绊。第二是“智者不惑”真正有高度智慧,没有什么难题解不开,没有迷惑怀疑之处,上自宇宙问题,下至个人问题,都了然于心。第三是“勇者不惧”只要公义之所在,心胸昭然坦荡,人生没有什么恐惧。

第五、学习敬业乐群思想,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以及以和为贵的大局意识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是说做人要庄重矜持,但不相互争执排挤;与人和睦相处,但不勾结私党。要与周围的同事同行相处愉快,做好自己的本分。敬业乐群强调的是职业道德规范。知和而和倡导的是大局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特别是职业学校的学生,在职业学校学到高技能之后,站上岗位后要做到“敬业乐群”,既要对自己的工作负责,不断提升技术,同时与周边同事相处融洽。

三、孔子思想融入职业教育的思想道德教育

第一,改革德育课堂模式

改变高职院校课程设置中重专业教育轻人文素质的局面,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结合,做到“专”“通”结合,充分发掘文化素质教育课的德育资源,把德育融入到文化学习的各个环节,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德育课可组织学生到校内或校外孔子学院、儒学院学习,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室的学习,将德育课堂变成灵活应变的可移动的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孔子思想的积极性。

第二,孔子思想融入校园文化与校园系列活动之中

在校园文化中积极融入道德教育的内容,是全面发挥校园文化功能的内在要求,也是新形势下改进和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增强工作实效性的重要措施。将孔子思想融入学校精神。如校训可以化用孔子的经典名言。精心组织主题教育活动。将当下发生的时政新闻和重大事件结合孔子思想开展讨论会,或定期开展以孔子思想为主题的征文、演讲比赛、朗诵比赛、话剧表演,组织设立孔子协会等,使广大学生在缅怀孔子高尚仁礼之时,深刻认识到学习孔子思想,提高思想,践行道德重要意义。

第三,孔子思想道德教育渗透到网络化课程中

篇7

角色主角平和无棱角

在《奇怪的她》伊始,老母亲蛮横无理、趋于神经质的表现已经为片名埋下了情感包袱,原来这样任性撒泼的老人,背后满是不为人道的辛酸故事啊。韩剧的路数往往都是这样的,因为心里受了伤,所以会用奇怪的行为来释放,让人恍然大悟地由反感转为认同进而哭成狗啊。《重返20岁》在老母亲这个角色的塑造上比较简单,没有把重心刻画在“奇怪”上,就是塑造了一位很普通,只是比较“事儿”的婆婆,属于可理解的常人范畴,顶多是比较招人烦罢了,没到恨得牙痒痒想拿鞋扔银幕的地步。那位韩国的老母亲就不一样了,大嗓门的泼妇、没家教的交流方式、爱吹牛的虚荣、因干过违背道德的事被仇家找上门来、对媳妇掌控欲极强、溺爱儿子等等,这些市井的性格特质都是能凸显一位独自带着孩子求生存的母亲的细节,没有这些尖锐的、能引起人强烈感彩的细节,母亲的伟大与渺小这个命题,就变得流于表面。相反,《重返20岁》里的中国老母亲显得较为平淡,重点都放在了婆媳关系那点说辞上,导致与后面温情部分呼应的反差并不强烈,就不如韩国版那么让人动容。 台词没有了粗话和脏话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主角的性格被设置得温和之后,韩版母亲台词中那些粗话、脏话、俚语在中国版中都没有呈现,一个是满嘴粗话,看似对社会充满抱怨,但一提到儿子就满口夸赞的丝老母亲,一个是有点小精明小算盘,有点得嘴不饶人但又不失优雅的中国式婆婆,从人物性格的作用来看,哪种台词表现会更有趣味更独特一些?我们当然想看到更多出格,更多不同寻常、更多层次的人生故事碰撞!在韩国版中,当老母亲重返20岁时候,她仍旧停留在老年时代的说话方式,也因此碰撞出了许多笑话,也正是因为这种和年轻格格不入的语言和行为体系,让她获得心上人的一种关注,形成了爱情产生的源泉。陈正道镜头下的母亲,无论是从台词上还是行为上都变得有些中规中矩,虽然在重返青春之后的俏皮和韩版的青春呈现比较接近,但总觉得还不过瘾,没有超越,更多像是复制。一个刚生孩子就丧偶的妙龄女子,为了抚育孩子成人经过了这么多单亲妈妈的隐忍和苦难,没有约会,没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只有打工和赚钱,这是母亲的故事。韩版里为了生存的市井粗糙也正是母亲可爱坚韧的体现,中国版对于这一点没有细节铺垫,在台词这个最能凸显人物性格的方面也太过平常了。 喜剧效果来自格格不入的笑点居多

改编自同一个剧本,同样是奇幻喜剧的路子,《奇怪的她》喜剧的气质更为浓郁。有观众反映《重返20岁》前三分之一的老人段落有一些冗长,节奏有点拖沓,严格来说这是因为老年戏的笑点做得不足,虽然是必不可少的铺垫,但因为平铺直叙,造成了一种非喜剧的观看,让人有一种想快速推进的感觉。《奇怪的她》就很讨巧地将老年戏年轻化处理,老小孩的故事讲述充满趣味,喜剧情境下,老龄化的无奈处境也能够被一一暴露出来,一箭双雕,笑中蕴含思考。《重返20岁》那些笑点恰好又让人感觉有些迎合年轻化审美,用返老还童带来的一些与当代环境格格不入的戏剧冲突搞笑,比如20岁的她去跳了广场舞!面对看过韩国版的观众来说,我们制胜的法宝在哪里?没错,是《还珠格格》!当老人们一起追看《还珠格格》的时候,那音乐,那节奏,还是十分接中国环境的地气! 爱情线一见钟情法则

《奇怪的她》124分钟,《重返20岁》131分钟,中国版比韩国版片长要长,整体叙事上却觉得比韩国版少了许多细节和线索,这说明中国版的节奏要比韩国版的慢一些。就拿老母亲重返青春遇上让她心动的人那一段来说,基本零细节啊,营造了一下类似一见钟情的意境,紧接着就是用台词相互交代“你喜欢我吗?”“嗯”,就算建立感情了。那场同处一室的戏中,所刻画的似乎也是展现男性的恋母情结,看不出太多爱情。再看看韩版,那些醉人的小心动都是通过细节完成的,没有直接谈情说爱的台词,只有互相揣测对方心里的小心翼翼,送完发卡情不自禁的那个吻额头举动,对恋情的鉴定无声胜有声,重新变老后再次遇见的眼神打量,以及发卡的再次出现,都深刻地描绘了青春的珍贵,以及母爱伟大的取舍。《重返20岁》这些细节很少,倒是侧重了一些老母亲和孙子之间的爱情戏份,嗯,也许和鹿晗的人气有点关系。

篇8

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

曾经的一个梦,为了这个梦而努力奋斗。那是我人生中最特别的一个日子,我光荣地成为了一名幼儿教师。从那天起,我每天都珍惜这个机会,并赋予我对这圣神职业产生更多的感慨:“师者,人之模范,”一直至今,陪伴我度过十几个春秋。

现在的我不仅仅是我孩子的母亲,更是我们幼儿园许许多多孩子的母亲。感谢您,亲爱的家长,信任我,把您的宝贝交给我。同时也请您放心,您的宝贝也是我的宝贝,更是我们幼儿园教师团队的宝贝。没有什么爱比母爱更伟大。幼儿教师对幼儿的爱,我相信可以用母爱来衡量。情系幼儿,像母亲般热忱地爱着每一个幼儿,看着孩子们进步、成长、学会的本领。我是多么的开心、快乐、富有成就感。从而使我对幼教事业更加的热爱,更加的投入。我已深深体会到幼教工作带来的喜悦感和快乐感。

这不仅仅是我的事业,也是我们团队共同的事业。我们要发扬幼儿教师团队精神,发扬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理解,提高自身素质。有了稳定的团队,大家才能体会到工作中的默契感、集体感、荣誉感。当然,我们所付出的辛苦是与成绩成正比的。就如:临安市140余所幼儿园,去年下半年卫生大检查中,只有17所幼儿园卫生系数达标通过,本园就是其中的一所,这少不了教师团队的努力。

著名作家冰心说过:“有了爱,就有了一切;有了爱,才有教育的先机。”幼儿教师与其他教师不同,他是3—7岁学前儿童的启蒙教师。要教好这些孩子并非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付出许多。

教师的爱是滴滴的甘露,即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冷的感情也能消融。小一班的xxx,在语言上有些障碍,家长在家里的努力很难取得进步。当xxx来到幼儿园,走进小一班集体生活、活动。他开始游戏、欣赏故事、学习语言,在老师的耐心引导和沟通下。孩子终于开口说话了,一句、两句...现在使用语言已经不成问题了。听到自己宝贝能流利的说话,家长是多么的开心。

我用一颗永驻的童心走进孩子们的世界,发现、了解、帮助、教育他们。孩子们的天真、活泼、可爱是没有任何掩饰,没有任何隐藏的。每天我们都带着微笑,带着热情迎接每一位幼儿。

教师这个职业不仅是光荣的,也是一种责任,家长把呀呀学语的孩子交给我们,孩子的安全是天,教育是地。幼儿教师这个职业有其苦,有其乐。我们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可以感染同事,感染家长,同心同德搞好家园工作。教师与家长的心是一样的,就是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培养影响孩子一生的良好习惯。“学高为师,德正为范”我们身为人师,必须做好孩子们的榜样。

希望每一位幼儿教师都能成为睿智型的教师。希望自己也是。在学习中更要做到:自我反思、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在自我超越中实现人生价值。“立师德,铸师魂”是广大幼儿教师的心声。我将永远不会忘记自己肩上的责任,在撒播知识的同时将爱种在孩子们的心间。感谢社会,感谢幼儿园,感谢家长给我这个机会当幼儿教师。选择当幼儿教师真好,它使我青春永驻,永驻童心。

小学教师师德学习心得体会演讲稿二

从走出校门的那天起,我就下决心当一名优秀的教师,这几年来也一直为之探索努力着。什么样的老师才是优秀的教师呢?有人会说,优秀老师就是有渊博的知识,端庄的仪表,优雅的风度,健康的体魄。可我认为,要当一名优秀老师,首先要有爱心,不热爱学生的老师,决不是好老师,学生们也决不会欢迎他。

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热爱学生,不仅是一名教师人品、学识、情感与亲和力的展现,实际上更多的是倾注了我们教师对祖国、对人类、对未来的热爱。因为有爱,我们才有耐心;因为有爱,我们才会关心;因为有爱,我们才和同学贴心。爱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微小的“闪光点”,实际上是我们教师最大的乐趣。

但是教师的爱也不是盲目的,爱是一门艺术,我们不仅要能爱,而且要善爱。“爱”要一视同仁。学生没有贫富贵*之分,他们有一样的智慧和热情,有一样被爱护的权利,我们应该用一样的心去关爱他们。“爱”要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这点上咱们学校好多老教师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指明了方向。她们疼自己的学生吗?疼。有的老师带生病的学生回自己家照顾;有的老师经常给贫困的学生衣物;有的老师甚至为同学挤大便。她们都在学生身上倾注了爱心,但是她们对学生的要求也是非常严格的,不放过一点小错误,及时进行教育,以促其不断进步,这才是善爱。“爱”要以理解,尊重,信任为基础。平等,民主,理解,尊重,信任会使我们更容易走进学生的心,更好的帮助他们进步。

付出爱的过程是甜美的,付出爱的道路是艰辛的。我曾为学生不学习而大动肝火;曾为半夜找不到学生而心焦如焚;曾为作通学生的思想工作而绞尽脑汁;曾为学生的不理解而心酸流泪。我犹豫过,消沉过,有时候问自己,和读研或干其他工作的同学比起来,自己是不是太累了。但是当看到学生们体会到老师的苦心奋起直追,成绩进步时;当生病时看到学生关切的目光,听到他们亲切的问候时;当听到他们骄傲的谈起“我们老班……”时;当经过自己和同学们努力班级取得成绩时,一种感动和自豪就会油然而生,原来付出就有收获,爱的付出就有爱的回报。这时我又燃起了工作的热情,又充满了事业的执着。我想虽然我的工作做的并不优秀,离“名师”的目标还有相当大的距离;虽然可能我的事业永远也不能够轰轰烈烈,惊天动地,但我的工作充满着希望,决定着未来,所以我会始终坚持用心去做,用爱心耕耘终生。

什么是师德师风?所谓师德,就是教师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养;师风,是教师这个行业的风尚风气。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诲人不倦,有教无,这都是师德。 对于小学教师来说,最好的回报就是得到孩子的真心拥戴。好的师德师风的一个具体表现,就是师生之间保持一种人格上的平等。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如何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呢?

小学教师师德学习心得体会演讲稿三

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启蒙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如果没有良好的初始启蒙教育,就会影响孩子的一生。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时刻感到肩上的责任重大。而师魂的核心是师德,强烈的责任感在鞭策着我们要具备良好的师德。因此,我决心把“以德立教,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无私奉献,争做让人满意的教师”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和业务水平。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小结自己的各项工作。

一、爱学生

一个人最崇高的爱是爱别人,一个教师最崇高的爱是全心去爱每一个学生。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也是对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重要标志。许多教育家都指出,没有对学生的爱就不会有真正的教育,爱是教育学生的前提。所以教师要真正实意关心学生,充分尊重、信任学生,严格要求学生,教师只有内心充满对学生的爱和尊重,才会事事从学生的利益出发,处处为学生着想,维护他们的自尊心,在他们需要帮助时伸出援助之手,在他们取得点滴成绩时投去赞许的眼光,同时教师的爱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是增强师生关系的剂。

教师尊重学生,爱学生,不仅意味着最终赢得学生的信任和拥戴,提高教育的功效,也还意味着教师能虚心地向学生学习,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与学生一起成长,共同进步。我注意尊重学生的人格,了解学生的个性,相信学生,关心学生,既统一严格要求,又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区别对待。对程度、水平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关爱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差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得,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把每一个学生都培养成社会有用的人才。

记得有位教育家曾说过:爱学生是对老师最最基本的要求。老师爱学生,可以弥补家庭和社会教育的不足,使教师的影响长久地保存在学生的内心深处。要做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还要爱学生。不论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都要给予必要的关心和帮助。我还抽时间给学生谈心、交流,和学生共同活动,缩短了师生距离。由于我爱学生,关心学生,处理问题及时,方法得当,注意和学生沟通,所以,学生就信任我,喜欢我,也喜欢上我的课。热爱学生,还表现在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以及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尊重学生的人格,了解学生的个性,相信学生,关心学生,既统一严格要求,又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区别对待。对程度、水平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关爱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差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得,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把每一个学生都培养成社会有用的人才。一个教师能得到学生的信任,使自己的工作顺利进行,使学生能健康活泼的成长,是自己最大的成功和欣慰。只有这时,才能真正体会到做一个人民教师的乐趣。

二、热爱人民的教育事业

“为教育事业奋斗终身的献身精神,”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最高精神境界。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看成是教师的最高美德。干一行,爱一行,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服从领导,不打折扣,认真、圆满完成学校领导教给的各项工作任务。工作中,我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时时处处对自己严格要求,查找不足,及时纠正,对别人的缺点,则尽量宽容。

为人师表是师德的灵魂。除了父母,教师是学生相处时间最多,对学生影响最大的人。教师在教育中的示范作用是巨大的,学生总是以老师做为模仿效法的对象,老师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都会在学生的心灵深处留下烙印,对学生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加里宁有这样一段话:”教师每天仿佛都蹲在一面镜子前,外面有几百双精细的,富于窥伺出教师优点和缺点的孩子的眼睛,在不断地盯视着他。”因此,教师必须十分注意自身的修养,严格要求自己,把做人与育人统一起来,时时处处做学生的良好榜样,以大方得体的仪表,稳重端庄的举止,亲切和蔼的态度,文明礼貌的语言,严谨持重的行为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等,形成一种无声无形的教育动力,去感召学生,启迪学生,最终达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目的。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注意教师形象,在教师和学生中形成良好的形象、和谐的氛围,才能不愧为人民教师的称号。

三、具有广博的知识

篇9

关键词: 情感融入 美术教学 返璞归真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当代科学与艺术的综合融会,美术教育之所以愈来愈被人们重视,是因为它事实上已经成为一门创造性的学科,其学科的归宿感和自觉性指向人的情感和精神。由于美术所具有的形象、情感与审美等特征,它更多地从个性的角度关心身边的“小事”,反映我们生活周围构成的种种现象、形式。概括起来,其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运用美术形式有效地传承文化;2.陶冶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3.促进学生实现感知觉和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4.促进学生树立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5.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全面发展。美术侧重于研究和探讨人类的情感表现、审美感受等方面的现象,提升人们情感活动的个性、智慧与技术的品质意识。其更多地呈现出人的情感,开发人们视觉思维的创造潜能,关注人的和谐快乐。

徐悲鸿认为:艺术具有浓厚的情感色彩,以情感人是艺术的要求,也是教学艺术的要求。以情感人是教学艺术的力量所在,情感既是学习美术的目的之一,又是学习美术的重要手段。无论是在美术教学中还是学校整体教育活动中,情感教育的价值与功效都是不容忽视和低估的。在美术教学过程中,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情感教育直接影响其学习效果。教师该如何挖掘学生心理情感源泉,并通过恰当的途径和方法,使学生在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获得健康积极的情感体验?这是当今教育中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从学科的特点出发,在美术教学中更应加强情感教育。那么如何把情感融入到美术课堂教学中呢?

一、倾注爱心,激发学生的情感

1.教育者的爱心与恒心。苏霍姆林斯基说:“爱人吧!对人的爱是你道德的核心!应当这样生活:让你的道德核心健康、纯洁、强大无比!做一个真正的人,这就是说要为你周围的人贡献出自己心灵的力量,让他们更美好,精神上更富有、更完美;让你生活中接触的每一个人从你那儿,从你的心灵深处得到一点最美好的东西。”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说:“真正的爱,应该超越生命的长度、心灵的宽度、灵魂的深度。”斯霞名言:“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掌握知识,更要有童心、有母爱。与学生打成一片,这叫有童心;要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待,这就叫对学生的母爱。”没有爱的教育是苍白的、空洞的没有说服力的教育。爱心不仅是教育的一个部分,而且是教育的前提。教育必须在爱心的基础上建立,少了爱就无法实施教育。老师爱学生,才能找到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才能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对美术创作的情感追求,由此可见,教育者的爱心,本就是活教材。恒心与爱心是相辅相成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融三尺之冰亦非一时之暖,受教育者各种优秀品质的形成本就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有持之以恒、水滴石穿、绳锯木断之功,方有“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之效。

2.情感沟通是教学的重要前提。师生情感一致时,双方易形成默契,所谓“心有灵犀一点通”;情感有隔阂,学生就会产生抵触心理,影响教学的顺利进行。情感是教学极为重要的因素,它直接影响学生情感变化,影响学生对教学信息的认知和理解。积极的情感性言语能使学生在一种情绪的感染中全神贯注地接受教学信息,它像纽带一样把教师、教学内容和学生有机地联系起来。心理学认为,人的情感与认识过程是紧密联系的,任何认知活动都伴随着一定的情感,又都在情感的动力影响下进行。教师的情感不仅影响自己的教学思路,更对学生的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认识活动产生重要的作用。

二、由衷的赏识和期待,激励学生

教师由衷的赏识和期待能使学生备受鼓舞,激发学习兴趣,使其情感火花迸发出来。在美术教学中,如果学生的情感处于亢奋激情之中,那么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容易被学生接受和掌握。当学生的情感低落时,理解和接受效果则较差。教师应把握时机,激发学生情感,让情感火花迸发出来,强化课堂教学效果。自尊心是学生对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作用的一种认识和评价。教育者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和爱护学生的自尊心,如果不积极地帮助学生分析错误的原因,而是一味地训斥、指责,则既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又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乃至对抗情绪,导致教学失败。心理学认为:赞扬、勉励可鼓舞勇气,提高信心。教师要坚信那些表现落后的学生是向往进步的,是能够进步的。只要对学生抱有热切的希望,并经常予以鼓励和帮助,则教师的每个眼神、每句话语、每个手势、每种动作都会给学生以安慰和鼓舞。如果他们能够在内心深处接受这种期望,并按老师所希望的去做,就会获得成功。因此,在教育工作中,我们要把赏识和期待的目光洒向每一个学生,把关爱倾注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尤其是对一些成绩较差的后进生,更要多倾注一份爱心,多给予一点鼓励,用教师那充满期望的目光驱散他们心中的自卑,从而激励他们主动参与美术教学活动,更好地接受教育。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激发,学习会加倍努力。

三、完备的保障措施与激励评价机制

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成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要。也就是说,当教师让教育成为自我实现的需要的时候,教育就进入了最高境界。这一理论虽然有它的局限性、机械性,但有它的合理性。教师是人,是人就离不开需要。放眼当今,教师的这些需要都能够得到满足吗?答案是否定的。虽然目前中国教育中显现出来的种种弊端不能完全归咎于教育的外部环境(与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相关),但可以肯定,当前所采用的保障措施与激励评价机制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教育的发展和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据我了解,目前我县教师队伍中最少有30%的人在忙于第二产业,100%的教师凭借工资送不起自己的孩子上高中大学,至少80%的教师从来没有上医院全面检查自己的身体状况……也就是说,教师最基本的需求还没有得到满足,所谓的“自我实现的需要”又何从谈起呢?

即便如此,大部分教师还是在为梦想而奋斗,还在凭良心而工作。由此可见,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根本问题是教育的问题,由此类推,一切教育的根本问题是教师的问题显然是成立的。要解决这一切问题,首先还要从根本入手,解决教师的问题,尤其是广大基层教师的问题。要采取完备的保障措施消除广大教师的后顾之忧,让教师“轻装上阵”,满足生理、安全需要,只有用完备的激励评价机制满足广大教师的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才能让广大教师自主进入自我实现的需要的至高境界。

总之,在美术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情感教育的方式方法很多,教师应该结合自己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不断创新,把情感和快乐融入教育教学中,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共同探索、相互交流、实现再创造的愉快活动过程。在此基础上,我认为应该做到:摒弃浮华,让教育返璞归真,以人为本,让国人日臻完美。还教育本真面目。

参考文献:

[1]尹少淳,编著.美术教育学新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7.

篇10

关 键 词 职业信念;教育信念;师爱

作者简介 刘俊其,浙江省嘉兴教育学院教师

师爱,“即教师对学生的爱,就是热爱学生”[1],是教师对学生的一种“自觉的、纯真的、持久的、无私的、普遍的爱”,“是教师通过理性培养起来的一种崇高的使命感和高度的责任感”[2]。从某种程度上说,教师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因此,师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师德的灵魂。笔者认为,只有树立坚定而正确的职业信念,教师才能真正地热爱学生,做好教育工作。

一、职业信念要求教师树立“以生为本”的职业服务观,激发爱生敬业的师爱真情

服务,是当今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一种社会关系。谈到服务就要涉及一个服务对象问题。对于教师而言,服务对象就是学生。现在,我们的教育都在提倡“以生为本”,作为一种教育服务,自然也应以生为本。教师同样是生活在复杂的社会系统中,随着我国现代化教育事业的深入发展,教师服务学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有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与学生相互依存、相互服务,建立的是一种特有的信爱服务关系。马克思说:“我们现在假定人就是人,而人同世界的关系是一种人的关系,那么你就只能用爱来交换爱,只能用信任来交换信任。”[3]因此,教师必须树立“以生为本”的职业服务观,为学生提供优质和满意的教育服务,这是融入了当代教师职业价值追求的崇高的职业精神,体现的是一种建立在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职业信念之上的师爱超越精神。对于教师而言,它体现了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以及真诚、平等、公正、宽容、耐心等优秀品性,体现的是一种师爱的人格魅力和强大的教育力量。当教师真诚付出师爱时,我们应该坚信必会得到学生的爱和尊重。

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教师对学生的爱,既不能等同于母爱,也不是单纯的师生情感,而是一种通过教育理性培养起来的、带有高度责任感的纯洁无私的爱。这种爱发端于教师的职业信念,发端于教师对祖国未来命运的关怀。师爱应把学生的成长与国家发展统一起来,是热爱祖国、对国家负责的具体体现。

从表面上看,师爱是情感层面的东西,但更重要的是,它包含着教师的教育理智。因此,教师热爱学生,应当对教育的社会价值和意义作出充分估量,树立符合职业规范和科学发展的教育观,这是对年轻一展的必然规律所持的预见和信念。这种职业信念,一方面要求教师以尊重、肯定的态度去对待学生,另一方面又促使教师对学生的成长提出严格要求。这种职业信念的师爱,是教育学生的强大内在力量。因此,“循循善诱”“因材施教”“长善救失”等,都已成为了优秀教师追求崇高师爱的手段和方法,并以此帮助学生全面、健康地成长。

二、职业信念要求教师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对学生终身负责,追求师爱的最高境界

当今社会,知识呈“爆炸”式增长,师生获取信息的渠道丰富多彩。由当代科技支撑起来的信息平台极大地开阔了学生的视野,释放了他们的思维潜能;由于“信源”的局限,教师获取有关学生的信息,无论从形式还是内容上都显得相对落后。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教师是“老一代”,是前一时期的人。他们的思想观念和道德风貌是在过去形成的,他们对人、对事物和现象的态度,以及信念、思想、感情和行为常常带有那个时代的印记。教师也许并不能在任何时候都能理解学生。因此,当今的教育形势以及教师的职业信念要求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唯有如此,才能对得起自己“太阳底下最神圣的职业”的美誉。

教育工作是需要信念支撑的特殊工作,它的成败是建立在教师是如何对待、怎样热爱学生的基础之上的。教师一旦拥有理想追求和坚定的职业信念,对待教育工作就会乐观向上,遇事不消极、不悲观。就会保持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和雄才大略的信心,就会拥有良好的师爱心理。并且能将此种信息不断传达给学生,使之既有“扫一室”的踏实,也有“扫天下”的自信。因此,教师应不断制定新的更高的目标,始终保持顽强的斗志,并使学生受到感染。教师有大志、有信念,方能有博爱和大爱,方能培养有凌云壮志的学生。在一浪高过一浪的社会大潮中,教师应是驾驭航船的好舵手,率领学生直达成功的彼岸。

师爱,不仅是热爱部分学生,还要热爱全体学生,更要热爱学生的未来,师爱应具有更大的包容性。职业信念要求教师对学生全面、整体的发展负责,对其终身负责。如今,教师职业的专业化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很多教师的教育观念,尤其是学生观还是陈旧,由于历史的原因,长期受应试教育思想制约,他们的教育结果常常是使学生“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教师对学生的成长期望是一种教育信念,也是一种教育观念,严重影响着教师工作的心理背景。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的教育观念对其教育态度和教育行为有显著影响。教师应把学生当做独立完整的人,学会接纳学生,允许其进步,也允许其退步甚至犯错误;肯定学习成绩好的,也要肯定成绩不好的。总之,能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现在和未来。只有这样,教师才会发现学生的世界是精彩无限的。树立了这样的学生观,成功的教育就离教师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