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应台目送范文
时间:2023-04-01 10:05: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龙应台目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只是因为在书的封底看到了这句话,再也不能抹去那一瞬的心动。
自古我们就是伤离别的。杨柳、长亭、流水……无不令人伤感。“问人间,谁管别离愁,杯中物”;“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我从小便不喜欢离别,总觉得亲友离别很难过。而目送这一形式更让人伤感。我害怕在我的一个转身会看到落泪的双眸,我恐惧自己那种不舍却不得不送的无奈。但龙应台让我对目送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海关口停留片刻,然后拿回护照,闪入一扇门,倏忽不见。”
“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
这是她对在机场送儿子去美国做交换生的情节描写中的两句话。儿子安德烈在长长的行列里,等候护照检查;身为母亲的她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终于轮到他,在海关窗口停留片刻,然后拿回护照,闪入一扇门,倏忽不见。她一直在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也没有。
这让我想到我的妈妈。高中住宿,每周末可以回去。当再次到达学校,下车告别后,在步入校门的那一刻,我总会习惯的回头再看一眼妈妈,再次挥手告别……在我看来分别的时间并不算长,毕竟每周都能见到。可我总能看到妈妈眼中那一束炽热的光芒。
仅仅一个星期的分别,妈妈就已经如此的放不下我。那现如今,我已和她不在一个省,寒暑假才会回去,半年的时间是不是更漫长,她是不是更加的难熬,更加的挂念我,以致眼中常含泪水……
我似乎已经很久没有打电话回家了,记得月初爸爸打电话过来,说很久没给我打电话了,但又不知道我什么时间有空,怕我在忙,怕打扰到我。听着他略带疲惫的嗓音说出这么一句,其中的思念我并非不知。我只是感觉鼻子酸酸地,一时之间不知道说什么好。
突然发现,自己对父母有着如此之多的亏欠,只有珍惜才不枉他们对我的一次次目送……
从那通电话之后,我一有空就会往家打电话,我不希望几十年后会有那种“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
龙应台也说到“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或许我们会有这种想法:我们已经是大学生了,也是个成年人了。该是时候脱离父母的庇护,展翅飞翔,飞往我们自己的蓝天,追寻自己的梦想,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
我同样也曾这么想,我还曾很感性地写了一首诗歌给妈妈,希望以此来告诉她我长大了。我记得诗歌的最后一句是这样的:“那么,剩下的路,我自己走”。我依旧记得妈妈当拿着我写的这首诗歌,读完后,那面部的表情,是很难形容的。我问她:“妈妈,你怎么了?”她只是拉着我的胳膊坐在床边,看着我的脸,慢慢地,仔仔细细地扫遍我的整张脸,似乎是要把我的脸扫描入她的大脑深处,然后朝我扯出了一个笑容……
现在我想说其实多关心下爸妈与自我独立并不冲突矛盾。并不是在分别时你那朝爸妈不经意的回眸一望甚至仅仅是一瞥,就代表着你对父母的依赖,代表着你的不独立与不成熟。相反,我认为这恰恰是你有责任感,有了担当,是一个可以让父母依靠的成年人的表现。你懂得要去体谅照顾父母的感受了,知道、了解了他们的立场,懂得了换位思考。
想想当我们人到中年,年迈的父母用苍苍白发和蹒跚的腿脚告诉你,他们就要离开了,不再天天和你在一起,他们走在人生的小道上,背影有些空寂,夕阳在他们身上涂抹上了一层淡淡的金黄,他们会像顽皮的孩子一样固执地不去理会你的呼喊,任凭你的哭泣和感伤,走向一个未知的永远不会回来的世界,他们会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你是不是也会感慨的落下泪来。只是我想说这是必经之路……
篇2
龙应台,台湾著名作家、教授、社会评论家、思想家。她曾任纽约市立大学及梅西大学外文系、台湾中央大学外文系副教授、台北市文化局长等职,现任香港大学传媒及新闻研究中心客座教授、清华大学(台湾)徐贤修讲座教授等。龙应台是台湾高雄人,祖籍湖南省衡山县。
1983年,龙应台回台湾任教,1984年出版《龙应台评小说》,以锐利而深刻的文风,惊动当时台湾文坛,余光中称其为“龙卷风”。1985年以来,她在台湾《中国时报》等报刊发表大量杂文、小说评论。她的《野火集》,成为80年代对台湾社会产生巨大影响的一本书。1988年底,她作为第一个台湾女记者,应苏联政府邀请赴莫斯科访问了十天。1995年起,龙应台在上海《文汇报》“笔会”副刊写“龙应台专栏”,现定居德国法兰克福。
她的作品有《野火集》《龙应台评小说》《女子与小人》《在海德堡坠入情网》《看世纪末向你走来》《龙应台杂文精品》《这个动荡的世界》等。
【内容简介】
目送,史书解释为:以目光相送。语出《左传・桓公元年》:“目逆而送之。”
龙女士的《目送》,共由七十四篇散文组成,是一本极具亲情、感人至深的文集。作者以温柔婉转的文字,写父亲的死亡、母亲的衰老和失智,写对父母的怜惜和体恤,写兄弟的“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写一个人的走路、赏树、观鸟、拍照、生活……从亲情满满牵着孩子幼小的手,到青春后期孩子与自己渐行渐远的背影,从感觉陪着年迈母亲如带着女儿一般,到思及自己也曾是父母眼前一去不返的背影,《目送》中处处是我们感同身受的亲情滋味,篇篇有让人难忘的人生情景,写给为人父母、为人子女、为人父母子女的每一个你和我。每个家庭如果要选一本能跨三代共读、分享生活的书,《目送》将是最细腻动人的一本。
【精彩片段】
华安上小学第一天,我和他手牵着手,穿过好几条街,到维多利亚小学。九月初,家家户户院子里的苹果和梨树都缀满了拳头大小的果子,枝丫因为负重而沉沉下垂,越出了树篱,勾到过路行人的头发。
很多很多的孩子,在操场上等候上课的第一声铃响。小小的手,圈在爸爸的、妈妈的手心里,怯怯的眼神,打量着周遭。他们是幼稚园的毕业生,但是他们还不知道一个定律:一件事情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
铃声一响,顿时人影错杂,奔往不同方向,但是在穿梭纷乱的人群里,我无比清楚地看着自己孩子的背影――就好像在一百个婴儿同时哭声大作时,你仍旧能够准确听出自己那一个的位置。华安背着一个五颜六色的书包往前走,但是他不断地回头,好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
我看着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门里。
十六岁,他到美国做交换生一年,我送他到机场。告别时,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贴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他很明显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
他在长长的行列里,等候护照检验;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终于轮到他,在海关窗口停留片刻,然后拿回护照,闪入一扇门,倏乎不见。
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作品特色】
温柔婉转的“龙卷风”
作为华人世界颇有影响力的一支笔,龙应台的文章一向有着不让须眉的豪气,而《目送》让人感到曾经咄咄逼人刀光剑影的“龙卷风”开始变得温柔婉转,如微风拂面,处处是感同深受的亲情滋味,篇篇有让人难忘的人生情景。龙应台承认,《目送》在她年轻十岁时是写不出来的,与之前出版的《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相比,《目送》完全是“暗夜行山路”的文章,完全是私己的。
对人生的深入思考
父亲过世、母亲失忆、死去与老化的演绎、加上儿子成长迫使她要独立,已经将近五十岁的她,觉得这是自己迟来的“人生基础课”。龙应台细细地写着生活点滴,从细微之事想明白生死课程的本质。龙应台说,有了对生死的经历,开始觉得大部分社会议题都只是细枝末节。不过,她说“评论与文学,两者都是我”,而无论笔下书写的是什么,都总有一个核心,那便是对人生的思考。
跨三代共读之书
这本书不仅为作者的同代人而写,同时也是写给上一代和年轻的下一代。在书中,展翅高飞的孩子、即将离去的母亲和站立在小路这一端的目送……三代人的情感一样丰沛,只是各自表达的方式不同。龙应台以她流畅的笔法写出了三代人的心情,写尽了细微,让每一代读者都从中有所感悟:再多的遗憾与不舍,都是生命的过程,我们只能往前走,用现在来填补过去的空白和伤口,带着爱的释怀与生命和解。
【经典语段】
在平凡和现实里,也必有巨大的美的可能。
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
有一种寂寞,身边添一个可谈的人、一条知心的狗,或许就可以消减。有一种寂寞,茫茫天地之间,“余舟一芥”的无边无际无着陆,人只能各自孤独面对,素颜修行。
篇3
《亲爱的安德烈》是龙应台人生三书的第二本,从第一本的《孩子,你慢慢来》到两代共读的36封家书再到《目送》,她在向我们诉说着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相处模式,而我比较青睐第二本书,可能对同样处于青春期的我,会和安德烈与母亲的信更有共鸣吧。
可能说起龙应台,人们脑海里都会出现这段话,“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这段话写出了我们每个人的人生痛点,我们这一生,被父母目送着,然后我们再目送着我们的孩子,但是我们都很难去回头张望,只因为我们知道那份可以依靠的爱一直坚实地存在着。
但是撇开龙应台对亲情的敏感和理解,在《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中,她对孩子的关心与教育绝不仅仅停留在说教上,而是选择走进儿子的内心,了解作为一个18岁孩子的内心世界。而这种了解不仅跨越了年龄的代沟,还跨越了国度,跨越了种族,跨越了文化。
为了更好的了解对方,与儿子分隔多年的龙应台选择了以信的方式打开儿子封闭已久的内心。面对儿子来自青春期的“叛逆”,她既坚持自己的原则,但同时也选择相信儿子;面对中西方两国不同文化,龙应台与安德烈更像朋友一般,讨论着他们对政治,对文化的看法,而不是强行让他接受自己的观点;面对儿子的“落榜”、“失败”,她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他成功的定义不是唯一的,要敢于质疑。
“信”是一个很伟大的东西,它不仅传递着远方亲人的思念,它还是一种了解对方内心世界的工具,很多难以启齿的想法和表达都可以通过写信去告诉[]对方。而通过写信以达到教育的目的是一种有智慧的方式,正如著名的《傅雷家书》一样。不得不说,龙应台是一位极具智慧的母亲,正如她所说的:我们是两代人,中间隔个三十年。我们也是两国人,中间隔个东西文化。我们原来也可能在他十八岁那年,就像水上浮萍一样各自荡开,从此天涯淡泊,但是我们做了不同的尝试――我努力了,他也回报以同等的努力。我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他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而她做到了。
篇4
关键词:龙应台;安德烈;书信;亲情
很多作家的作品都是以亲情为主题,如路遥的《母爱是船也是岸》、高兰的《哭亡女苏菲》、袁枚的《祭妹文》、颜真卿《祭侄文稿》、冰心的《荷叶与红莲》等,但唯有龙应台的亲情作品更让人为之动容。《目送》、《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等都是以亲情为主题的作品。初识龙应台遍是《目送》中温柔的母亲,柔情似水般的爱着自己的儿子,然后是纯真的《孩子你慢慢来》,到坦率的近乎痛楚的《亲爱的安德烈》,而尤以《亲爱的安德烈》,写出了每个母亲跟龙应台相似的对孩子的期许和忧虑,写出了每个母亲都希望能以恰切的方式,跟自己的孩子交流、了解孩子、靠近孩子,走进孩子的心灵的愿望。这部作品通过母子对话、通过代沟让人看懂了亲情。
龙应台出生于50年代的台湾,来自一个渔村。安德烈,龙应台的80后儿子,台湾和德国混血,八个月大移居瑞士及德国。儿子十五岁即走遍半个地球,对许多问题有着自己的独特见解。相差三十年的两代人,母子俩同时也是代表着两个不同国家,中间横着东西两方化。多年后当龙应台回到记忆中的小男孩安德烈身边的时候,龙应台却发现那个少年已经长大成人,并且开始冷淡甚至排斥的看着自己。儿子成长了,本来就和母亲渐行渐远,他有他的思考,有他对这个世界的抱负,有他的朋友圈――那是任何父母都无法跨越进去的圈子。于是,和家人之间的感情也就渐渐平淡。所以龙应台在这本书的序言里写道:“我知道他爱我,但是,爱,不等于喜欢,爱,不等于认识。爱,其实是很多不喜欢、不认识、不沟通的借口。因为有爱,所以正常的沟通仿佛可以不必了。
于是龙应台和儿子开始写专栏书信,从他们的对话里,我们看到的多是母子各方面观念之间的差异。龙应台的18岁,住在人车杂踏、鸡鸭争道,只有一条窄马路的海边渔村,白衣黑裙,准备考大学,对阿波罗登月、中国一知半解,外边的世界不存在。安德烈的18岁,踢足球,和朋友酒吧聊天、讨论《华氏911》和美国入侵伊拉克的正义问题,准备考驾照、去旅游和学中文,对许多问题有着自己的独特见解。但同时,我们更多的看到的是龙应台对儿子的理解和鼓励。其中第27封信《给河马刷牙》中,安德烈曾问龙应台:“妈,你要清楚接受一个事实,你有一个极其平庸的儿子。我几乎确定不太可能有你们的成就,你会失望吗?”龙应台说:“我也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要你和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龙应台作为一个爱儿子的普通母亲,她在认真地了解、认识儿子的同时,也在努力解释自己,让儿子认识自己,并且鼓励儿子。安德烈遇到了挫折,龙应台来安慰他;安德烈成功时,妈妈、弟弟和朋友也会为他送去衷心的祝贺。
正是因为龙应台对儿子无微不至的亲情理解与心灵感化,母子一起写了三年专栏,通过一封封跨越大洋的亲情书信,龙应台始终努力弭平她与安德烈的代沟,并让所有人看到了父母和儿女沟通的方法。36封书信采用平等交谈的口吻,讨论的话题极为广泛,论德国、中国,台湾、香港;论政治、经济、历史、文学、艺术、体育;论环境保护、贫富不均、民主意识、道德判断、社会责任、人际关系、民族主义、精英思维、革命冲动、浪漫情怀。无论巨细,都被纳入交谈的范围。母亲与孩子言语的交流、思想的碰撞融合清晰的展现在所有人的面前。文中的龙应台理智、开明,安德烈年轻、奔放,有自己的主见和生活。母亲用自己的人生经历和睿智引导和感化儿子;儿子用自己的潮流、活力来感染母亲,开阔她的视野。两代人的不同的人生经历相互碰撞,于是母亲认识了这个18岁的年轻人,儿子也走进了大自己30岁的妈妈的世界。龙应台和安德烈相互了解,相互包容,相互影响,相互激励,终于促成了一种和谐的母子关系。最初差异巨大的母子最终收获了巨大的幸福。
龙应台衷心的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快乐的,所有的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快乐的,这是毋庸置疑的。但大多数父母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是顶尖中的精英,给予孩子自由快乐的同时也不会就其放任,所以如何拿捏其中的尺寸,正是母亲的为难之处。安德烈说过这样一句话“也就是说,你到今天都没法明白:你的儿子不是你的儿子,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这句话印在书的封面上,在中国的传统理念中,这是一句很伤人的话,但是正如我们所不能理解的,这就是中西方的差异,在文化的不同领域中,我们的思想观念注定了是不同的一种表现方式,东方的我们更喜欢含蓄委婉的表达出自己的意见或观点,而西方的表达方式就是直截了当的,他们更加注重的人的自由性,随性而为,表达出自己的意见更多的是保留了人与人之间的那种坦率的性格,这也是我们东方人所欠缺的最多的一方面。在信中的安德烈就是如此坦率直白的跟自己的母亲交流,作为母亲的龙应台我刚刚开始不习惯这样的话语,毕竟作为一个母亲谁也不喜欢这样的话,但是一个母亲的爱,一对母子的亲情,以及她自己思想的包容性和对于不同文化的接纳,她接受了这样的事实。 她与儿子在信中交流的很愉快,虽然会有不同观念的争吵,但是这些都是每一对母与子之间必然会产生的东西,用偏激一点的话来说就是“要是你从小到大都没有跟自己的父母吵过一架,那我想或许你根本就不是他们的子女。”
龙应台在《亲爱的安德烈》中,用亲情、用母亲的柔肠温情容存着来自儿子的思想挑衅,凭学者的知识底蕴回应了来自儿子的文化挑衅,却没有披上“长辈”的庄重外衣,去竭力充当胜利者的角色。母子间亲情交流的小天地,经过龙应台笔端的一番深情拨弄,不经意间竟然幻化成一个大世界――一个呈现当下信息社会人们性情交流现状的大世界。《亲爱的安德烈》中的亲情交流,将当下我们国人,乃至世界华裔文化传人父母与子女情感交流的困惑,这么一个“脉门”稳稳地拿捏住了,并且拿捏的分寸又恰到好处。让人们懂得了如何恰如其分的“使用”亲情,换来深情与真情。
【参考文献】
[1]李建南,汤溢泽.龙应台杂文思想研究[M].长沙:理论与创作,1998
[2]龙应台,安德烈.亲爱的安德烈[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3]龙应台.百年思索[M].南海:南海出版公司,2001
篇5
第二次的目送,是作为被送者,十七岁,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离开,离开小镇,离开县城,到省城求学。清晨赶火车,夏末秋初的凉风,乌瓦红砖的小站在晨曦中朦胧,长长的铁轨从远方来,延伸到远方去,站台上稀稀落落的人。我拖着行李挤上车,站在过道上向窗外看去时,看见父亲寻找的目光,孤单的身影。垂下头时眼泪已滴在行李箱上,列车启动,哐当哐当声中,越来越远的是故乡和父亲,还有曾十二万分盼着离开的家,如今都因离别而蒙上了暖色调,就像渐起的朝阳,暖橘。
人生最大意义的那次目送,发生在六年后。我要嫁到远方去,独自一人出发。行李已先行托运,只随身携带一个小包。早春二月,天还蒙蒙亮,我赶早车,父亲早起送我,他站在简陋的门楼下,黑漆的大门半掩在他身后,启明星在遥远的天际寂寞闪烁。我摇摇手,“爸爸,回去吧。”爸爸嗯了一声,我回头看不清他的表情。于是我转过头来一直走去。街上空寂无人,父亲的目光在孤单中无限地拉长。心里稍稍有了心酸,又觉无聊。多年的独立让我知道,我从来不是那个有点事儿就可以哭哭啼啼耍情绪的孩子,我的情绪给谁看呢?那天早晨,我坐上车,车在晨曦微明中驶出小城,我不知父亲站在门口目送了我多久。那是意义重大却简约的目送。
生命里最无法忘怀的目送,发生在去年。父亲走了。幼年时目送母亲,她笑着在桃花纷落的春日。这一次目送父亲在深冷的浓秋。父亲躺在玻璃棺里,似乎在一个梦境中微皱着眉,慢慢沉落下去。只剩下无声不知所措的白色百合。痛苦像铅海,又重又黑,深不见底,压制了撕心裂肺的哭喊。我只有沉默,似乎才能表达一切。我目送了生我养我的两个人的离开。目送自己真正意义上的孑然一身的到来。
目送便是离别,即使有时它也意味着出发,可对另一方仍是离别。
人生自古伤离别。
但真正理解目送,却因为龙应台人生三书里的《目送》,关于华安和“我”的故事。小学,16岁,21岁。一个孩子在母亲的目送中长大了,每一段目送似乎也引领着各种酸甜苦辣。龙应台也在目送中永别了自己最亲爱的父亲。沉痛在理智中熨平。
篇6
七十三篇散文随笔,龙应台将父亲的逝、母亲的老、独子的离、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一同娓娓道来。有人说这是一本生死笔记,深邃、忧伤、美丽,她写尽了幽微,如烛光冷照山壁。而我感受到的是她字里行间的温柔细腻和万般深情。
龙应台总通过一些细微渺小的事物向我们诉说着背后隐藏的深沉含意。她说,最高境界的爱情是澎湃汹涌一发不可收拾的,是唯美浪漫、纯情而带着毁灭性的;她说,一个人固然寂寞,两个人无言相对却可以更寂寞,而寂寞可能是美学的必要;她说,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
她说了那么多,在这些“她说”里,最令我触动的,亦是这本书的主角,是她笔下的亲情。
“爸爸,是我。今天怎么样?做了什么?”“在写字。礼拜天回不回来吃饭?”“不行呢,我要开会。”
“爸爸,是我。喂――今天好吗?”“……”“今天好吗?你听见吗?你听见吗?说话呀――”
“喂――今天做了什么?”“你是谁?”“我是谁?妈妈,你听不出我是谁?”
看到这里,突然一股心酸难过涌上心头,竞有种想要落泪的冲动。在对话里,我似乎感受到时光的流逝、亲人的老去、怎么抓也抓不住的恐慌,以及现下的惆怅和无奈。原来,我们是如此卑微渺小;原来,生命是如此脆弱;原来,时间改变了这么多,连目送都要来不及,只能拼尽全力抱紧,在为数不多的日子里多听听那个人的声音,多看看那个人的容颜,贪恋那些短暂的幸福。
而如今,独自一人坐在木摇椅上、看着日复一日的日升日落的空巢老人数不胜数,他们守着家,守着回忆,守着孤寂。当他们望向远方,看见的会是什么?是牵挂的子女?还是生命的尽头?他们更需要的、更想要的不是物质,而是一个温暖切实的怀抱,一顿欢聚一堂的团圆饭。也仅仅只是如此,普通得让人心疼。
人生无常,趁着年华还在,趁着人儿依旧,多陪陪那些你爱的、爱你的人,只有陪伴是最美的长情,让我们能在最后的目送里少些悔恨。
这是对时间的无言,对生命的目送。
佳作点评
篇7
1、《1984》:作者:英国的乔治·奥威尔。《1984》是一部杰出的政治寓言小说,也是一部幻想小说。作品刻画了人类在极权主义社会的生存状态,有若一个永不退色的警示标签,警醒世人提防这种预想中的黑暗成为现实。
2、《穆斯林的葬礼》:作者:霍达。该书讲述了一个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间的兴衰,三代人命运的沉浮,两个发生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内容却又交错扭结的爱情悲剧。
3、《目送》:作者:龙应台。该书共由七十四篇散文组成,是为一本极具亲情、感人至深的文集。由父亲的逝世、母亲的苍老、儿子的离开、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行,写出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写出缠绵不舍和绝然的虚无。
篇8
读过《目送》之后,心中颇有感触,书中那些场景虽然平常,但是发人深省,仔细品读,有撼人心魄的力量。
我还记得我爷爷的葬礼。在山东,葬礼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有很多的程序,那几天里,我记不清楚行了多少跪拜礼,整个人都快累散架了,脑子也懵了。最后一道程序——入殓。跟我爷爷处于同一辈分的几个老人用棉被将灵床上的遗体包起来、封口、抬出灵堂。封口之前,我最后一次看到了我爷爷那张清瘦而又塌陷下去的脸,接着,就没有了然后。
丧葬队伍进行完入殓之后的跪拜后,灵车载着遗体走了,我站在那条窄窄的小路上,看看遗像,看看还没有走远的灵车,不知道干什么。之前,我见过葬礼上年幼的孩子哭着追赶已经走远的灵车,或者不停的哭闹,我觉得没必要,因为那时的我已经成年,不能像一个小孩子一样了。我就静静地站在那里,看着灵车一点点走远,最后消失在拐角处,在回灵堂的路上,我每走几步就看看遗像,心里很沉重,我问我哥:"下次我回来的时候,我该去找谁?"
我哥沉默不语,他比我大两岁,他和爷爷在一起的时间更长,他比我更难受。
身处其中的时候,我是无法描述自己心情的,读过《目送》之后,我发现没有什么语言能像《目送》那样更能描述我当时的心情。龙应台看着她父亲的遗体火化,我看着我爷爷的遗体入殓,由灵车载着走远,我们都作为亲历者记住了最后一次目送。
我记得书中有一个场景,儿子飞利浦指责母亲不稳重,像个不懂事儿的小孩!我认为这样很不对,碰到这种问题,应该理性的解决。
我懂事的年纪比大多数人要早,在初中毕业之前,学校里请到了一位心智训练师,他给我们进行了一场慷慨激昂的演讲,从那时起,我开始反思我的所作所为,也是从那时起,我改掉了诸多坏习惯。我几乎没有和我的爸妈发过脾气,因为我觉得没有必要,更多的时候,我愿意以一种温和的态度和他们的说话。我看到过这样一个帖子:我们把脾气好的一面留给了陌生人,把脾气坏的一面留给了最亲最近的人。那些最亲最近的人,我向你们道歉。我不想把我坏脾气的一面留给任何人。前段时间,我和爸妈去山东博物馆,我爸是一个很喜欢历史和文物的人,进馆之后,爸爸很兴奋,一路上没少指指点点,在公共场合,我觉得这样很尴尬,而我收住了自己的脾性,很温和的将我爸伸出去准备指点的手拉下来,一边笑着一边小声说:"爸,在这样的公共场合,你指指点点的多不好,你的看法也不见得正确啊。"我爸笑笑,没有失望,不会尴尬。
我认为,对父母的态度好一点不是件难事,还要看自己有没有这个耐心。
在《跌倒》一文中,龙应台向读者提出了一个问题:你一头栽下时,怎么治疗内心淌血的创伤,怎么获得心灵深层的平静;心像玻璃一样碎了一地时,怎么收拾?
进入大学之后,我经历了一段难熬的日子,所有的事都得自己去做,很累,但是这些事情做完之后又觉得很欣慰。每个人都要经历一段这样的日子,这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必不可少。我记得,高中时期,我的班主任老师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向我们灌输一个概念:自己的事情要多上心,毕竟最终还得靠自己解决问题。我从来没有忘记他说过的话。如今,初入大学时的那种不适应渐渐消失,我处理事情的逻辑比之前好了很多,面对要处理的问题,我觉得心态更重要,首先要愿意去接受,有勇气去处理,然后用实际的行动去解决问题,就算很难很累,对有勇气面对的人来说都不是问题,有意义的事情不会轻松,值得去的地方没有捷径,我们现在的选择决定我们的结果,自己选择的道路跪着也要走完。
建苑风杂志社
篇9
今年深圳的冬天有点冷,在南方,只要是到了10℃以下就号称“寒潮”来了,而且这样的“寒潮”好像还不止一拨。
前阵子儿子感冒发烧了,正赶上今年第一拨“寒潮”。那天晚上,烧得难受的儿子自己从被窝里钻出来坚定地说“我一定要去医院”。我带着他,穿衣出门、挂号看病,儿子不但没有撒娇和哭闹,还像个懂事的小男子汉,一路上提醒我开车小心,到了医院又帮我提包拿药。凌晨两点,我拥着儿子,偎依在儿童医院候诊室里的寒风中,心头暖暖的⋯⋯那一刻,我突然很感慨,孩子一天天长大,而我们做父母能给予的,也只有温暖的陪伴。
第二拨“寒潮”来的时候我正回湖南父母家送表妹出嫁。外婆也来了,劳碌一辈子的外婆有些老年痴呆,现在只知道在屋子里一遍遍地收拾零碎东西,而刚收拾过的东西转眼就找不着了。外婆11岁开始到外公家当童养媳,一辈子辛劳穷苦,命运坎坷,我小时候也得到过老人的呵护,而现在她老了,自己却不能在她身边尽孝,因而每次回家看到她佝偻着的背影都会忍不住心酸流泪。这回在泰国工作的小姨也回来了,她把十多天假期的分分秒秒都给了老人,寸步不离地守在母亲身边,直到背着大行李包离开。妈妈、外公、小姨都就像对待一个孩子般,无微不至地照顾着老人。
妈妈也开始老了,白皙秀丽的脸上爬上了皱纹,很少生病的身体也开始被高血压纠缠。以前似乎从没想过妈妈也会老,在父亲7兄妹的大家庭中,妈妈是公认最精明最能干的女子,我从小习惯了依赖她的能干,直到现在,外婆家、父母家、我家还有弟妹家里的很多事都还是妈妈在打理着。妈妈带大了我的孩子,又马不停蹄地开始带弟妹的孩子。带孩子是件多辛苦的事,她从没畏过难,说过累,挂在脸上的永远只有慈爱的微笑。
篇10
语言是思想的外壳,离开了语言,思想内容便无以体现。如《记承天寺夜游》一文,语言生动优美,有不少地方值得分析细细品味。尤其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句写月的名句,无一字出现“月”,作者却又处处写月,表现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的美妙境界。赏析的时候肯定要作重点。但在一个课例中,有位教师把它上成了一堂哲学课,以古代人的“闲”与现代人的“忙”为切入点,引发大家对旅游乃至生活的思考。可以说,这堂课虽然有新意,但它最大的问题就是失去了语文味。我自己也曾开过一堂公开课《旅鼠之谜》,上完了感觉自己像上了一堂生物课。只是一味的介绍有关旅鼠的生活习性、繁殖等知识,而语言文字,或者说,作为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几乎一笔带过。
在文言文教学中我们还常常面临这样两难的处境:当教师努力落实语言因素,注重学生文言知识积累时,教学往往变成了词语解释和语法分析课,随之而来的是课堂气氛的沉闷;而教师积极关注情感价值观这一层面时,教学又往往流于空疏浮泛乃至花哨,最终导致学生文言水平的下滑。有人用“死于章句,废于清议”概括这两种极端。于是有人提出文言文教学要寻求两个极端的均衡点。我想,均衡并非各占一半。文言文教学首先解决读懂的问题,只有读懂了才谈得上情感价值观,才谈得上研究写法技巧,这是一个朴素的真理。而读懂并非一味地串讲,也并非对学生的质疑单纯地解释词句的意思。更重要的是如何结合文本,传授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如语境分析法、语法分析法、知识迁移法等。使教最终达到不教。至于文言词句的教学与思想内容写作方法的分析如何寻求两端中的平衡点,必须视文本而定。对那些文情并茂的文章,在学生读懂得基础上,不妨在情感价值观上多花些时间,尤其多加强诵读指导,让学生在诵读中体味情感,学习语文。
既然语言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只有通过言语教学,才能更深刻地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才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也才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那么语言教学的重点又是什么呢?
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敏感能力。学生的语言敏感能力又如何培养?如何提高?
1.重视阅读,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
阅读,可直接接触到语言。做读书笔记,内容是多方面的,可将阅读中的好词好句,精彩语段摘抄下来,可写读后感,这是将语言和思维整合的过程,既有对他人文章语言的分析,又有自己思想的表达。例如,《木兰诗》中大量铺排手法的运用,不但使事件的表述如行云流水,读起来琅琅上口,而且扩大了诗句的容量,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这段文字用铺排的手法,渲染了出征前准备工作的忙碌(读者仿佛能看见一个年轻女子满市场转的身影),有力烘托了木兰“愿替爷征”的心情(与上文“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呼应)。“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铺叙了木兰归来时家人的反应,渲染了家人团聚时的喜庆气氛。《木兰诗》运用铺排手法,使文句顺口,并且强化了读者对事件的印象,所以学生也极易记诵,学生应该在初读时就能觉察文字上的这种铺排的特色。教师可引导学生将那些好词好句,精彩语段摘抄下来,甚至写写读后感,对培养学生的语言敏感能力应该会有一定帮助。
2.重视课文语言分析和积累。
教材是获得语言的一大来源,教师要对课文中出现过的精彩语言进行精读精讲,以此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性。要求学生积累,在理解品味鉴赏的基础上让学生摘抄,背记或仿写,以此强化记忆来提高学生的语言敏感性。读鲁迅《故乡》,读到“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语言低沉冷峻,色彩灰暗、模糊,了无生气。而写昔日的故乡,却用“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何等鲜明绚丽,何等明朗热烈。这是形象性的深度把握。《我的母亲》中“她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一句,不能因其语言平淡而一眼掠过。母亲对败家子般的大儿子不是不怒,她是因大儿子是长子不便怒,又因自己是后妈不好怒,还因过年了不能怒,只好装作没事一样容忍大儿子的“败子”行为。这样更可看出母亲事事容忍、气量大的好品性。这是平淡语言的深度把握。概而言之,语言敏感能力的培养要从语言审读的实践中来。语言敏感能力来自对文本语言的深度把握,而培养与训练是桥梁,教师的不断提醒、暗示、解读、品赏,能使学生的敏感能力不断得到强化。
3.教师须以身作则,言传身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