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性学习范文

时间:2023-03-15 23:39: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探究性学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探究性学习

篇1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育;教学方法;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1-149-01

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素质教育观念下的数学教学应该是一种全面发展的教育。长期以来,课堂教学贯用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将学生置于被动地位。这种教学思想忽视了学生这一认知主体对客体的选择和加工,以及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发挥。学生主要通过听讲和做作业学习学科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随着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日益迫切,新的教学方法应运而生。教学过程的本质,就是在教师启发指导下,学生自主构建认知结构的过程。在数学学科中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改变教师单纯给予的思想,确立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的思想,促进其自主发展。自主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学习模式,即学习者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下,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制定并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学习模式。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经过多年的教学,总结了一些探究性学习的看法,供同仁参考,欢迎指正。

一、认识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性,明确地位

伟大的教育家布鲁纳曾说过,“所谓学科的教学,不是灌输作为结果的知识,而是指导儿童参与形成知识的过程”。然而,目前在数学学科的学习当中,大多数教师在解题技巧上下功夫,而不是指导学生用数学思维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所以,让学生除了学到书本上的抽象定义之外,更加重要的是训练学生与实际生活相关联的创造能力,并促使他们形成主动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知识观,进而激发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所以说,要不断地、有效地培养小学生在数学方面的研究意识、进取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就必须做好小学数学课堂中探究性学习。但是,小学生存在知识水平有限,学习方法不足等方面的特点,因此,教师需要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充当指导角色,可以根据学习内容的难易程度及学生知识和能力水平,进行程度不同的指导。

二、鼓励运用探究性学习方法

大家都知道,在如今的生活中要解决一个问题,一般没有人告知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准备哪些知识。只有在碰到问题后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方才清楚需要知道哪衅知识,然后在原有的知识库中提取井灵活地运用知识。这是一种十分重要的信息提取能力,在传统的课堂中,教师中会为了学生解决问题所做的知识铺垫。铺垫的作用教师是清楚的,因为教师知道要教什么,新旧知识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所以在学习新知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复习准备。但教师清楚并不等于学生也清楚,让学生做自己不清楚所要做的事,必然是被动的。随着数学教育的发展,探究性学习模式已经被普及了,我们必须顺应潮流,弱化复习,强化情境创设功能,使之形成探索欲望。首先我们可以创设生活情境,当学习材料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学生才会感兴趣。其次可以提供空间,自主探究,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最后,扩展知识,开发智力。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封闭性问题记忆量大,思维含量相对较少,靠程式化和技能化方法解决的问题多,容易使学生的思维方式较单一。小学低中年级学生关注“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乐于在情境中学习数学。而中高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更为丰富,他们更多地关注周围的人和事,有进一步了解现实世界、解决实际问题的欲望,开始对“有用”的数学、“有挑战性”的问题感兴趣,教师应关注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设计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表现自我,发展自我,体会到数学活动充满刺激性,从而感受数学的无穷魅力。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存在不同的心里,作为教师,我们应该适当区分,教学方法也该因人而异。

三、总结经验,共同进步

篇2

关键词:小学数学 探究性学习 策略 创设问题情境 探究

在研究性学习课堂中,教师要充当好学习者、协作者、参与者、研究者、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在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课堂中,策略的制定和实施的实质是让小学生通过数学问题学习、应用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培养科学精神。

1、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探究性学习巧设铺垫

兴趣是探究的起点。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抓住学生思维活动的热点和焦点,通过各种途径创设与教学有关的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教学情境和氛围,指导学生自发地去探索、发现问题,孕育探求动机,使其产生跃跃欲试的探索意识,乐于去探究。例如, 例如:教学《确定位置》时,先让学生观察班长坐在什么位置上,你怎样表示班长的位置?然后,通过红色直条表示行、蓝色直条表示列,既直观又形象,有利于学生形成清晰的行、列的概念;再学习用数对表示自己的位置,既轻松又愉快,激发了学生参与的动机,让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提高学习兴趣。

2、拓展探究空间,激发学生参与研究

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数学源于生活,源于实践,但数学课堂教学由于空间限制,或者生活中有些实际数学问题、实际数学情景不能带进课堂。教学中,我想方设法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拓展探究空间。例如,“长方形面积与长、宽的关系”一直是学生理解的难点。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可让学生4人一组,从12个边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形中任意选取出几个,拼成长方形,记下它的长、宽和面积的数据。要求每组至少拼成5个大小或形状不同的长方形,然后观察这几组数据,发现其规律:每个长方形所含的面积单位是长与宽的乘积。经历了这样的数学“再创造”,抽象的长方形面积公式已经植根于学生的经验之中,无需教师滔滔不绝地讲,也无需学生死记硬背公式。整节课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索,课堂其乐融融,充满活力。

3、运用灵活变通的方式

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每个孩子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及思路都不同,在探究的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性也不同,最终掌握新知识的程度也不尽相同。这就要求教师通过策略的运用,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结论,在提倡发散思维的同时培养正确的思维方式,使学生逐步掌握数学的思想方法,构建整体的数学知识框架体系。同时,受教学时间及其他硬件的影响,教师也要随时随地调整策略,保证研究任务圆满完成。例如,对于班级人数较少的班级,教师可以适当把传统“秧田式”座位排列转变成“马蹄式”,以便于学生讨论或是发表个人见解。教学策略需要教师综合以上各种因素,并加以灵活运用,取策略之所长,应研究之所需达到教学效率的最优化。

4、课后延伸,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数学教学,我们应当让学生自己体验和经历过程。因为学生不是一张白纸,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生活空间和学习空间。有这么一句话:听过会忘记,看过能记住,做过才能学会。所以要让我们的学生多动手做数学。教师应多想办法、出点子,用数学的魅力让学生觉得数学有趣,想学,自觉地去探究。如在讲授《人民币的认识》这一节课时,由于学生生活经验贫乏,甚至有个别孩子从未接触过人民币,给授课造成了很大的困难。把学生编成课外小组,指定学,进行课外调查、学习、研究。课堂上,给予学生充分交流、发言的机会,学生思维活跃,争相交流,不断地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学生真正体会到了从生活中学数学的道理,也感受到了数学的奥妙。

5、关注成功体验,喜欢探究学习

成功体验是建立自信心的重要途径。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情感,满足学生自我实现需要,体验探究中成功的快乐,让学生感受因探究而快乐,因快乐变成“我想学”,我喜欢探究,我喜欢求知,提高数学学习兴趣。如,在 “推导梯形面积公式”一课中,教师在教学中应突破教材的局限,给学生多种图形学具: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长方形等,让学生自由探索来剪一剪,拼一拼。一提起动手,学生特别来劲,活动开始后,每个人都积极动手、想办法,紧张地忙碌着。反馈、交流时各个小组的代表争先恐后地汇报他们的成果。动手中学生可以用多种方法推导梯形的面积公式。此时我发现学生神情中充满了无限的自豪与快乐,他们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这是多好的情绪体验啊!它会促使学生不断地探究、学习下去,思维得到开发。他们眼、耳、手、脑、口多种感官并用,自己提出方案、实践探究、操作验证、合作交流……始终处于主动积极的参与状态中。

总之,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让学生以“研究学习”的主体全员参加,更重要的是要给全体学生创造一片蓝天,一个动力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时空,细心呵护学生创新的萌芽,让其茁壮成长,使数学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曹秀銮.高中音乐课有效教学及其实施策略分析[J].新课程,2010,(5).

[2]高飞.小议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的策略[J].新课程学习,2010,(4).

[3]许红萍.“探究性学习活动设计”的研究与实践.《小学数学教师》,(2008,7-8).

[4]邓月花.引导自主探究.促进主动发展.《科学咨询》,(2006,9).

篇3

一、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恰当的探究环境

要使学生从小就养成探究的学习习惯,教师就必须想方设法,为学生创设恰当的探究环境。第一,要为学生创设思维与探究行为以自由表现的机会。让学生不论是在课内还是课外随时可以把自己所思、所想充分地表现出来。特别是当学生说的答案与教师所设计的答案不同的时候,教师要充分思考学生的答案中的合理性,并给予引导和帮助,进一步完善学生的答案。第二,教师要彻底消除学生害怕说错的心理障碍。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尽量为学生创设一种宽松和谐课堂气氛,使学生的思维尽可能处于一种积极思考的状态之中。

二、教师要帮助学生找到探究的问题

光有探究的学习环境还不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帮助学生寻找、发现哪些问题值得探究(特别是低年级学生)。

1.充分挖掘教材的内容,寻找值得探究的问题。例如: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41页中的“我会讲”的插图,讲的是猴子和小兔同时要过独木桥。如果从文明礼貌的角度去思考,就有互相谦让的答案。但是教师如果这样设计问题:猴子和小兔都走到了独木桥上,且都走到了中间,谁也不后退,但还都要过去,你说怎么过呢?此问题一出,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学生回答的答案五花八门,教师进一步让学生们表演过独木桥。结果答案出来了:大猴子让小兔和小猴坐在筐里面,大猴子换一个肩膀就达到了过桥的目的。通过演示每个学生都能够理解这种较好的方法。

2.举一反三,教会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例如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在教学生学习象形字和会意字的时候,不必全部一字一字去教,而应该教会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学会识字。如:“口”字为什么要这样写呢?请学生仔细观察图画和汉字的关系,得出象形字的规律,从而达到使学生探究“耳”、“目”、“日”等字的特点;又如:两“人”为“从”,两“木”为林等汉字有其自身的规律,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探究。

3.教师要适当地装“糊涂”,激发学生探究的积极性(特别是针对低年级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适当地假装“糊涂”,可较好地调动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例如:教师在教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中《乌鸦喝水》一课的时候,可故意说:乌鸦的办法太“笨”了,要是脆把瓶子打破了,不就喝到水了吗?由此,引出学生积极帮助乌鸦来想办法(有的同学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想出了用吸管的办法)。

三、教师要教会学生探究学习的方法

1.由此及彼,逐步拓展。例如学生在学习汉字的时候,教师应该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形声字的特点,在学生基本了解形声字的特点之后,让学生大胆地加以趣味想象,把大多数汉字的音、形、义关系重新生动、有趣地联系起来;让学生带着愉快新奇的心情去探究、发现汉字构成原因。

2.合理猜想,丰富想象。教师在教学生给汉字组词时,最忌讳的是“死记词”、“记死词”。教师要利用汉字是形声字占主导地位的特征,教会学生分析汉字产生的原因,掌握形旁和声旁的关系,从而达到了解字义、正确运用汉字的目的。

3.留有空间,敢说善说。在教学过程中千万不要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写,学生抄;教师给,学生收。教师不但要留给、留足学生说话、讨论的时间,而且要正确引导学生表达自己所思考的问题。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下册语文的24课《画家乡》时,可设计两个探究问题,一个辩论问题。一是课文中的孩子们为什么分别叫“涛涛”、“山山”、“平平”、“青青”“京京”(分别代表了大海、山区、平原、草原、城市);二是孩子们所画的自己家乡有何特点(让学生通过讨论了解大海、山区、平原、草原、城市的不同特征);辩论的问题是:选出两个学生分别代表“山山”和“青青”(或其他的孩子)辩论谁的家乡好,你的家乡哪些地方不如我的家乡。

通过讨论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口语交际的能力。逐步使学生学会表达自己所想的问题。

篇4

[关键词]生物探究性学习 教学技巧 探究

生物新课标提出三大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通过三年多的实践,笔者认为,新课标下的教学要解决两大问题。其一,教师要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它包括现行的教科书上的具体内容,教师和学生现有知识积累,科学、技术、社会中有直接指导作用的各种材料等。其二,力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能够主动获取生物知识,体验科学的过程与方法,理解科学本质,形成一定的探究能力以及科学态度和价值观。如何解决这两大问题呢?笔者做了以下探究。

一、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

初中生物处于生物教学启蒙阶段,有许多抽象的概念、原理、规律等,学生在理解知识的过程中容易导致思维障碍。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以此降低学习难度,较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

实验教学是生物教学的基本形式之一,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探究性活动主要是通过实验来完成的,学生在探究实验中体验学习生物的过程,在实践中主动理解抽象的生物知识。

实验时,学生可以从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多方位来获取生物知识。笔者把它归纳为一看、二听、三摸、四尝、五思。

一看,是指用肉眼或借助于教学仪器进行观察感受生物知识。如通过观察植物细胞、动物细胞让学生认识细胞,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

二听,是指用耳朵或其它辅助工具通过听声音,帮助理解生物知识。如通过听蚯蚓在粗糙的纸上运动时发出的声音来理解刚毛的作用。

三摸,是指通过触摸来获取生物知识。如用手摸蚯蚓的腹部,感受刚毛的存在。

四尝,是用人的味觉器官来感知生物知识。如用口咀嚼饭粒,感觉有甜味,理解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成麦芽糖。

五思,是指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想一想它蕴含着什么生物知识。如通过观察将一只蝗虫头胸部放入水中,另一只将胸腹部放入水中,看谁先死,思考蝗虫的呼吸。

2.用多媒体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

多媒体以其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画面,形象逼真的形式,能够实现大与小、静与动、快与慢、虚与实、平面与立体、整体与局部之间的转换,成为探究式教学的有效手段,对重点的突出和难点的突破,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上”心脏”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利用三维动画软件,制成心脏的立体图形以及心脏跳动、血液循环的动画过程,教师利用鼠标和键盘控制演示动画的快慢,心脏的跳动、局部的放大等来了解不同部位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二、把枯燥的知识趣味化

生物学科知识点多,涉及面广,如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生物学现象等枯燥知识需要理解记忆。如何将枯燥的知识趣味化呢?

1.创设情景,将枯燥的知识趣味化

在讲“水分的散失――蒸腾作用”一节时,可用“一生物科学家因海难而漂泊到一个绿树成荫,但荒芜人烟又无淡水的孤岛上,适逢这位生物科学家带了大量的塑料袋,一个月后,这位科学家获救了,试问:这位科学家是如何获取淡水的?这淡水是怎样来的?”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强烈求知欲,将蒸腾作用这一枯燥的知识趣味化。

2.模仿表演,把枯燥的知识趣味化

角色扮演法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凸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它更适合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他们喜欢模仿,愿意表演,在学习集体中展现自己的才华。如在上《细胞核是遗传物质的信息库》时,让学生表演小品“多莉找妈妈”,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还将知识落到了实处。

三、把复杂的知识条理化

1.应用板书,将复杂的知识条理化

如人的神经调节,概念多,知识点多而杂,学生难理解更难记忆,在教这一节内容时,板书是这样的:

学生看了板书对本节内容就形成了清晰的轮廓。

2.用知识串联的方法,把复杂的知识条理化

如把制作动、植物细胞装片时的思路方法,概括为一条知识线:擦、滴、撕(刮)、展(涂)、盖、染、吸,在观察时,都先用低倍镜等。

四、把深奥的知识浅显化

1.比较与辨析化难为易

如在学习植物生长素内容时,学生对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植物生长,而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植物生长,不能理解。上课时先提问:肥料是不是能促进植物生长?肥料施多了,能促进植物生长吗?肥料少施时,不仅不会烧苗,而且能促进生长。同样的道理,高浓度的生长素能抑制植物的生长,而低浓度的生长素却能促进植物的生长,因此,而降低学习难度,便于学生的理解。

2.画图法将深奥的问题简单化

例如,“人的气体交换”的内容由于抽象难懂,学生不易接受,学习的兴趣不浓、积极性不高。我们可以采取边画图,边讲解,边指导学生看图分析的方法,通过“一画、一讲、一答”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形象化。

3.贴近学习生活,化难为易

如在学习“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时,我们可以从熟悉到不熟悉,从宏观到微观,从物理运动到生命运动,把学生生活经验与抽象、深奥的学习内容巧妙结合,从而化解学习难度。

五、把分散的知识网络化

因为新教材“不追求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所以,将知识网络化是帮助学生提升知识和能力的需要。

1.采用表格的形式,把分散的知识网络化

如“各种环境中动物”后,可以通过表格将环节动物、节肢动物、鱼类、鸟类和哺乳类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的比较,从而使分散的知识条理化。

同样,在学完植物的类群后,可以列表比较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及生活环境。

2.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公式、图谱,把分散的知识网络化

对于重点章节,可指导学生抓住核心或主线,然后找出与之有关的知识,将相关知识串联起来,达到识记的效果。

例如,以光合作用的公式为主线,网络出许多知识,供学生联想、识记、图中①~⑧表示许多知识,其主要内容是:①叶的结构及其光合作用相适应的结构特点。②气孔的结构与功能。③光合作用的原料及来源。④光合作用的条件(动力和场所)。⑤光合作用的产物。⑥、⑦、⑧光合作用的意义。

从公式上还能很好地理解光合作用的实质:物质转化,③转化为⑤,能量转化,光能转变为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五化”法引导各要素不是孤立的,也不是并存的,而是彼此相互关联的和相通的,各种方法的运用也是灵活多样的。正确应用“五化”法引导学生,一靠老师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作支撑,二靠老师大脑中积累的丰富经验作保证。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

篇5

小学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也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课程,在小学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中提出了“科学学习应以科学探究为核心”的理念,并强调“教师应在科学教学中提供给学生充分的探究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探究的乐趣,增强科学探究的能力。”可见,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性。这需要教师重视对学生的探究性教学,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二、什么是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阅读、观察、实验等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搜集证据、解决问题并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探究性学习颠覆了传统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而是由学生自主实验操作、解决问题,最后通过讨论和交流得出结论,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式。

三、小学科学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操作策略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改变,既是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又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提升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那么,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怎样才能指导学生有效地开展探究性学习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一些自己的做法和体会。

(1)问题情境,唤起学生探究动机。问题是探究性学习的起点,没有问题就不可能产生探究的动机。因此,在教学之初,教师应着眼于学生探究兴趣的调动,要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围绕目标设立疑问,为学生创设适宜的情境,以疑铺垫,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科学探究活动中。例如,在“校园里的小动物”的教学中,我为学生设置了观察蜗牛的探究活动环节。在探究之初,我先提出了一连串问题:“蜗牛的身体分哪几个部分?蜗牛有嘴巴吗?蜗牛是怎么吃东西的?它吃的是什么?”学生初听这些问题,都会很困惑。于是,在学生的思维处于打开状态时,我继续引导:“下面,我们就当一回小小的科学家,一同走近蜗牛的世界,探究看看蜗牛藏着怎样的秘密。”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能一下子抓住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围绕着“问题串”积极参与思考,从而为学生搭建解决问题的平台,激发内心的探究欲望。

(2)巧设实验,指导学生探究方法。曾有人说:21世纪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因此,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是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实验作为小学科学学习的有效方式,也是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关键。只有通过有效的实践操作,学生才能深刻感知科学真谛,掌握操作技能,体会科学学习的乐趣。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授手段,巧设实验,引导学生掌握探究方法。例如,在“铁钉生锈了”的教学中,我首先出示了各种生锈的铁器,让学生观察铁锈与铁的区别。而后准备实验器材,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敲击、导电、磁铁的吸引等实验证明:铁锈不是铁。接着,再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各自设计实验方案,统一汇报修改后,再由学生操作实验,观察铁锈与水、空气之间的关系,并做好记录。最后,再互相交流实验结论和实验心得。通过有目的地指导学生参与实验,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学会了正确的实验探究的方法,也在自主设计、自主实验中发展了探究的能力。

(3)创造条件,培养合作探究能力。探究就是努力运用已有的知识去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定的实验条件必不可少。而一个人的观察探究始终是有限的,多人的共同合作更有利于实验的顺利完成及实验结论的科学性。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创造合作探究的条件。教师应从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出发,将其转化成可供操作、讨论、思考的实验材料,而后进行科学分组,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去探究,以此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例如,在“简单电路”的教学中,我设计了一个点亮小灯泡的实验环节。我准备了一些电池、导线和小电灯泡,先让学生自主操作,用一节电池、一个小电灯泡和几根导线,把小电灯泡点亮。学生在操作中,既要设计电路图,又要观察现象,还要记录步骤,实验进度很慢。于是,我建议学生以4人为单位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分工进行实验,有的负责设计电路图,有的负责观察实验现象,有的记录实验步骤和数据,如此,实验进度增快了很多。接下来,在点亮一个小电灯泡后,我又为学生增加了一节电池和一个开关,让学生们共同合作,使两个小灯泡同时亮起来。通过为学生创造合作探究的条件,引导学生合作实验,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更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与人协作的精神。

四、结束语

篇6

一、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引导学生探究结论

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教育内容的革新,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助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的学习只有通过自身的探索活动才可能是有效地,而有效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一个被动吸收、反复练习和强化记忆的过程,而是一个以学生己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通过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创造性教学表现为教师不在于把知识的结构告诉学生,而在于引导学生探究结论,在于帮助学生在走向结论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探索规律,习得方法;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充分地经历探索事物的数量关系,变化规律的过程。

二、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平等愉悦的学习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做,勇于表现,乐于创造,保证探究活动的顺利进行。在这一探究过程中,教师只充当探究活动的组织者与引导者,充分信任学生,相信学生的发展潜力,大胆放手让学生去探索、去探究,多鼓励表扬学生,允许学生出错,对学生探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横加指责,强令修正,而是指导学生冷静分析、反思、总结,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反复探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完成探究性学习的任务。

三、探究性学习的宗旨是大部分学生都乐于参与

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必须得有一定的载体,而开放性的学习材料,则是实施探究性学习的有效保证。因为数学开放题的条件可以是多余的,答案也可以是不唯一的,所以解题的方法也比较灵活多样。这就是具有“开放”的特点。学生在对这种开放题的探究中,往往能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发挥出各自的想象力,展开数学思维方法,进行交流,使得大部分学生都能参与,都乐于参与,于是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性也就得到了保证,从而也就体现了探究性学习的根本宗旨。

四、小组合作交流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

篇7

摘要:什么是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主要指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探索问题的学习方式。是仿照科学研究的过程来学习科学内容,从而在掌握科学内容的同时体验、理解和应用科学研究方法,掌握科研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在探究性学习中,学生在老师指导与帮助下,以科学研究的方法,应用各种方法发现并获得知识。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主动体验、探索发现,发展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学会自主、创造性地学习,经历像科学家那样探索周围科学现象的学习过程,并且逐步养成属于自己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真正把握科学方法,形成科学的行为习惯。

关键词:科学教学 探究性 学习

《科学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探究性学习”。那么什么是探究性学习呢?其实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主要指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探索问题的学习方式。是仿照科学研究的过程来学习科学内容,从而在掌握科学内容的同时体验、理解和应用科学研究方法,掌握科研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

在探究性学习中,学生在老师指导与帮助下,以科学研究的方法,应用各种方法发现并获得知识。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主动体验、探索发现,发展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学会自主、创造性地学习,经历像科学家那样探索周围科学现象的学习过程,并且逐步养成属于自己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真正把握科学方法,形成科学的行为习惯。

探究性学习的目标,就是不断的培养学生认知周围的自然事物;创造性的进行学习,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我们要培养学生不断的进行探索,就得从提出问题开始,透过这个问题,也就是作为老师要培养学生学生探究的目标。但是要真正发现探究的问题对学生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就要求我们每个科学教师精心的做准备好材料,备好课,让学生能够从充分的感性材料中有问题可以探究,只有学生自己发现并提出了问题,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积极性才会很高。所以让学生提出问题是探究的前提条件。

探究作为一种发现式的教学方法,它的教学过程也是从科学研究的方法借鉴而来的。科学家的研究是从发现问题开始,探究性学习也是从指导学生发现探究的问题开始;科学家在发现问题后进行研究是先提出假设,再设计实验验证假设,最后形成结论。因此探究教学的过程也可以以“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形成结论”的程序作为模式。

1 发现问题――诱导学生投入到科学探究中

发现问题的目的包括两方面①让学生知道将要学习的是什么;②通过各种方式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在科学教学的探究性学习中,教师首先要创设好一个优良的学习情景,把学生导向科学探究,更要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内驱力、明确学习的目的性。另一方面,从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年龄特征出发,学生对自己发现或提出的问题最感兴趣。

如在教学《米饭与淀粉》一课时,上课伊始,先向学生展示一张“白纸”,然后用喷雾器朝白纸喷“水”,在“白纸”上马上显现出一行鼓励的言语。教室里出现了惊叹声,教师再适时提问:“这是怎么回事?你能说出其中的缘由吗?”创设的情境已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此问题的提出立即使学生产生了探究欲望。又如,在常识教学《电磁铁》一课时,教师首先出示电池一节,导线若干、铁钉一颗。提问:“谁能利用这些材料把老师粉笔盒中的大头针吸出来?”学生在此之前已学过磁铁,知道只有磁铁才能吸出大头来,而老师手中的材料却是电池、导线、铁钉。于是学生便对这些材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了强烈的探究欲望。

伟人爱因斯坦曾经这样说过:“创造性地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加重要”。学生的“异想天开”往往就可能成为他探究的动力,教师首先要让学生主动地产生一种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学习心理,并且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教材、走向自然、走科学。

2 提出假设――引导学生根据经验形成科学问题的假设

所谓假设,指的是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将自然或实验室观察的结果与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形成超越已有知识和当前观察结果的新的见解、看法。

在教学《热空气》时,我先出示了一个充满气的气球,在酒精灯上上方一加热,气球便上升了。这时我问学生,能上浮的气球见过吗?是什么气球?(氢气球)老师手里的不是氢气球,为什么它也能够上升呢?学生们经过思考以后得出好多假设:可能是气球受热以后变轻了;可能是酒精灯点燃以后能够产生一种向上升的力;可能是酒精灯点燃以后周围的气体流通了,是这些气体把气球托上去的……

在探究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量安排小组活动和组际活动,以增强学生的合作交往,促进探究的深入和交流。也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自我表现机会,将个人独立思考的成果转化为全组的共同认识。反过来群体行为也影响学生个体的奋进和努力。

3 设计实验――重视学生在科学探究中的主体作用

科学家用感觉器官或借助工具、仪器,通过自然情境下的观察和测量以及在实验室中进行的实验和测量来收集实验资料。而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实验资料作出对科学现象的解释。如观察、测量、实验以及从教师、教学材料、网络或其他途径获得资料,以使他们完成探究。

篇8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探究学习;重要作用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2)02-0146-01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这是《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一条核心理念。在这一理念下,《科学》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即定为“以探究为核心,鼓励和组织学生像科学家那样探究。通过探究既让学生获得准确的科学知识,又让他们学习科学的探究方法,发展他们科学探究的能力;既让学生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又培养他们科学的自然观。”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探究式学习被越来越多的老师所认可。联系本人在实施科学探究性学习过程中的具体做法,谈一谈,科学探究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质疑——探究性学习的开端

教育家爱因斯坦曾说过:“一个问题的产生通常要比它的结论的得出更为重要。”这句话指明的不仅是提出问题的重要性,同时也表明了《科学》研究的宗旨:以问题为纽带进行科学教育,从激发学生产生疑问始,到产生新的问题终。因此在进行科学探究教学时,“观察发现、提出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教师要积极创设一种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情境,启发学生提出尽可能多的问题,使整个教学过程围绕学生产生的问题而展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被大大的激发。因为学生提问题总是以自身积极思考为前提的。

如我在教学《岩石会改变模样吗》一课时,我出示了多种岩石的投影片,学生多数对蘑菇岩感兴趣,提出了不少关于蘑菇岩的问题,而对其它的几种岩石没有提出问题。我及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其它几种岩石,并问:“面对这些岩石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一石激起千重浪”,接下来又是学生一连串的发问:“在这几种岩石中,我国哪种岩石最多?主要产于我国的什么地方?它们是怎样形成的?它们有哪些特点?有哪些用途?……”

教学中我们引导学生提出了许多问题,我们还要及时整理问题,帮助学生选择问题,将课堂上能研究的、要研究的问题突出出来。又如我在教学《奇妙的指纹》一课时,如引导学生对“我的指纹与同桌一样吗?”作出猜想,并引导学生制定如何验证的方案。对如“为什么有指纹”等学生无法研究的问题可删选,对如“我的指纹和爸爸(妈妈)一样吗?”课堂上无法研究的问题可让学生带回家课后研究。如中心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学生探究热情高的问题,就明确提出当堂研究。问题是学生自己提出来的,自然有较强的探究欲望,问题明确后,在教师的引导下,才会收到更好效果。

二、实验——探究性学习的关键

实验是学生解疑、验证猜想的重要途径,教师要认真做好实验操作。一方面,要通过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思维、主动探索大自然的奥秘,认识自然规律。另一方面,教师要认真组织好学生的分组实验,让学生自己去动手.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实验,促使学生各种感官的协调一致,不仅使学生的技能得到训练.强化了新知识的掌握,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思维、想象、理解、记忆、创造等综合素质和能力,又为培养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如在教学水的浮力时,让学生通过在水中压木块和用橡皮筋吊石块,认识到水有浮力,浮力的方向是向上的,在水中无论是上浮的还是下沉的物体,都要受到水的浮力。

三、交流——探究性学习的

探究交流是学生自我评价和反思的重要环节,也是让孩子用自己可以理解的语言表达方式来表述自己认识的过程。学生在实验探究中不仅观察了现象,记录下数据,还获得许多成功和失败的内心感受和体验。他们急于想表达,这是孩子的天性。在实验结束后,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交流讨论时间和机会,鼓励学生凭现象思考,拿证据说话,学会定向地观察和分析,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和习惯。通过充分的讨论,获得共识,同时鼓励学生与学生之间,组与组之间提出质疑,并引导学生对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形成全班的记录,达到知识的共享和智慧的共享,使学生的交流真正发挥作用。例如,教学《谁的本领大》一课,我让学生分组做实验,探究导体和绝缘体。学生实验完毕后,组与组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展开了开放性的探讨,通过充分的讨论和交流,达成了一些共同的认识,得出了同学们较为满意的结论,虽然这些结论并不完美,可是这个交流探讨的过程却洋溢着民主和谐的气氛,师生相互分享着他人的思维成果,体验了交流的快乐,而且在思维的碰撞中,闪现出新的火花。特别是学生之间的学习和交流,有时比老师和教材对他们的启发更为具体和深刻,也更容易为他们接受。

四、延伸——探究性学习的升华

篇9

一、创设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教育学家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和联系。”因此,科学教学应积极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并且大胆放手,让学生尽可能地发现、提出、研究问题,在探索中发现规律,得出正确结论。如:在学习《烧开水》一课时,课前老师布置学生,每人回家烧一壶水,并且仔细观察,上课时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课上,学生争先恐后,踊跃发言。有的说:“我发现开水中有气泡不断地向上冒,热气腾腾,但不知道气泡从哪儿来的。”有的说:“我发现烧开了的水比冷水增多了,水位上升了。”有的说:“我听爸爸讲,纸盒也可以烧开水。昨天一试,果然能行,水开了,纸盒却完好无损。”老师问:“你们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想!”学生带着这些问题,怀着强烈的探究欲望进入新课。这样教师在教学中,很自然地营造了一个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学生在情绪饱满,思维活跃的情境下进入探索状态。

二、引导提问,拓展探究空间

指导学生面对某种现象或事物进行提问时,应启发学生深入思考,从不同角度,广泛提问,以拓展探究空间,扩大知识视野。《观察蚂蚁》一课,教师根据学生观察蚂蚁的初步印象提出:“你们还想知道蚂蚁的哪些事情?”学生略加思考,积极举手发言,“我想知道是不是蚂蚁生下来就是小蚂蚁?如果不是,蚁卵是怎样被孵化成小蚂蚁的?”“蚂蚁是怎样过冬的,它们吃什么?”“蚂蚁是怎样搬动比自己身体大的食物?它们靠什么传递信息?”“蚂蚁的身体特征怎样,从高处落下为什么不会摔死?”等等。涉及到蚂蚁的外部形态和生活习性的各个方面。所提出的问题,虽然超越了低年级学生探究的范畴,但是这些问题都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提出来的,是他们创新思维方式提出的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这为拓展探究空间提供了动力和依据。

三、因地制宜,教给探究方法

篇10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 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达成共识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119-01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全社会对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越来越被教育者所重视。课堂教学改革的目的,一是要遵循现代教育以人为本的观念,给学生发展以最大的空间;二是能根据教材提供的基本知识,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为了适应教育发展趋势,几乎所有学科都着重强调了“探究性学习”。如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校教育说到底是以育人为目的,如果只关注传递数学教科书上呈现的现成知识,实际上是在“育”以简单接受、模仿、配合、服从等被动思维方式的人。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内在于生命中的主动精神和探索欲望,常常受到压抑,甚至被磨灭。新课程改革很关注对学生探索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探索性学习;认为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学生亲自参与、丰富、生动的思维过程;要让学生经历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可见,新课程改革把指导学生进行探索性学习作为改革重点之一。那么如何使探索性学习成为小学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学习方式呢?

一、“探究性学习”的涵义

什么是“探究性学习”,只有真正把握“探究性学习”的内涵,对它有一个正确的理解,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实施,因此,正确理解“探究性学习”的涵义是实施“探究性学习”的关键。“探究性学习”是相对于传统的接受性学习而提出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探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生产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探究性学习既是一种学习方式,又是一种学习观。作为学习观,探究性学习是建立在现代学习理论基础上的科学学习观,它反对被动地接受、继承、记忆知识,主张学生主动地理解、应用、探索、创新知识,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过程。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是指在探究性学习情境中,学习者以问题解决为主要的内容,什么是“探究性学习”,只有真正把握“探究性学习”的内涵,对它有一个正确的理解,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实施,因此,正确理解“探究性学习”的涵义是实施“探究性学习”的关键。

二、精心创设情境,激发探索兴趣,培养问题意识

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要解答的问题往往都是教师事先设计好的,机械地呈现给学生,学生感受不到为什么要解决这个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有什么意义或价值,只是被动地接受和解答老师提出的问题。长此以往,学生就会缺乏发现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也得不到培养和发展。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的确,问题是探究的起点,没有对问题的发现也就谈不上对问题的探究,而问题往往产生于学生对生活的仔细观察和思考。因此,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置身于情景之中来探索与学习显得尤为重要。创设情境要注意结合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富有启发性、趣味性和挑战性。创设情境的形式要多样化,可结合生活创设情景、借助演示或操作创设情景、通过讲述故事或事件创设情景、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现场表演创设情景等。在教学中一个好的问题情境往往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求动机。例如,教学“比例尺”时,我们创设了“学生出题考老师”的教学情境,教师说: “现在我们考试好不好?”学生一听:很奇怪,正当学生疑惑之时,教师说:“今天改变过去的考试方法,由你们出题考老师,愿意吗?”学生听后很感兴趣。教师说: “这里有一幅地图,你们用直尺任意量出两地的距离,我都能很快地告诉你们这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相信吗?”于是学生纷纷上台度量、报数、教师都一个接一个地回答对应的实际距离。学生这时更感到奇怪,都说:“老师您快告诉我们吧,您是怎样算的?”教师说:“其实呀,有一位好朋友在暗中帮助老师,你们知道它是谁吗?想认识它吗?”于是引出所要学习的内容“比例尺”。

三、注重合作探究,在合作中达成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