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野草范文

时间:2023-04-09 02:36: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鲁迅野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鲁迅野草

篇1

鲁迅野草象征着无限的生命,《野草》是一部充满着象征主义的散文诗集,这部诗集真实地记述了作者在新文化统一战线分化以后,在彷徨中探索前进的思想感情。

《野草》区别于鲁迅其它作品的一个最大的特征,是它隐藏的深邃的哲理性与传达的象征性,它的产生与内涵,都与现实生存处境有深刻的联系。抒发和赞美了一种永无休止、永远举起投枪的生命哲学。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关键词:《野草》;希望;绝望

《希望》创作于1925年1月1日,最初发表于同年1月19日《语丝》周刊第10期,最后收入《野草》。鲁迅曾在《英文译本序》中说:“因为惊异于青年人之消沉,作《希望》。”那么关于鲁迅《希望》最终想要表达的意愿仅仅是“惊异于青年人的消沉”吗?对于这一点我认为是值得商榷的。这其中可能更多的包含了鲁迅对自我这个个体的一种认识劝解。

一、对青春已逝去的当下的描述,于希望中感到了绝望

散文诗采用倒叙的方式,一开始就描述了一个幻灭绝望的内心世界。“我的心分外地寂寞。然而我的心很平安:没有爱憎,没有哀乐,也没有颜色和声音。我大概老了。我的头发已经苍白,不是很明白的事么?我的手颤抖着,不是很明白的事么?那么,我的魂灵的手一定也颤抖着,头发也一定苍白。”①这一部分描述了一种死寂的人生境况,此处的“平安”也并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说的平安,这里采用了反语的形式,在《过客》里也曾出现过,“祝你们平安,然而我不能,我还是走罢”。②“平安”并不是一种祥和的令人满意的状态,在《野草》里意味着没有生命的活力,没有蓬勃的精神,自己生理上也已经步入迟暮,精神上更是岌岌可危。但是我为什么会是现在这个样子呢?

二、将希望寄托在身外,于绝望中怀有希望

这以前,我的心也曾充满过血腥的歌声:血和铁,火焰和毒,恢复和报仇。而忽而这些都空虚了,但有时故意地填以没奈何的自欺的希望,希望,希望,用这希望的盾,抗拒那空虚中的暗夜。然而就是如此,陆续的耗尽了我的青春。③这一小节,诗人形象的描绘了自己过往的激情与“不平安”,这与诗人生活中所经历的密不可分,接受了进化论思想后由“物竞天择”的规律为落后的祖国在竞争剧烈的世界上的命运担心,立下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伟大抱负,东渡日本学医,但却弃医从文,决心从精神上解救国民,加入了参加反清爱国运动的铁血岁月,创办《新生》杂志,翻译外国小说,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的主将,参加的宣传活动等一系列激情澎湃的“血腥的歌声”。然而事情并不乐观,《新生》杂志失去盟友而夭折,《新青年》的解体让年轻人失去了可以依赖的阵地,革命形势也急剧恶化,胜利的成果被窃取,社会还是混乱不堪,他的呐喊没有震醒铁屋子里熟睡的国民们,这所有的一切都令他始料不及,正如他在(《南腔北调集》)说:“见过,见过,见过称帝,,看来看去就看的怀疑起来,于是失望,颓唐的很了……”诗人的喊叫犹如置身于毫不边际的荒原,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回应,没人理睬,五四文学革命爆发后,鲁迅虽然在钱玄同的劝导下又重新燃起了“希望”之火和战斗的激情,但是在其内心深处他一直是怀疑的。”即便是这样诗人还是怀有一丝丝的希望,“不过我却又怀疑于自己的失望,因为我所见过的人们,时间,是有限得很的,这想头,就给我提笔的力量。”在《故乡》中,诗人就意识到了希望这个东西是空虚的很的,但还是觉得“希望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诗人将希望寄托于身外的青春,以为身外的青春固在,因为是暗夜里的青春,所以用了“星、月光、僵坠的蝴蝶、猫头鹰的不祥之言”等,这些也正与我血腥的青春形成一个强烈的对比,即便是悲凉缥缈的但终究是青春,正是对青年人的希望支撑着自己,用希望的盾抗拒暗夜。为希望而战陆续的耗尽了我的青春,在第七小节里用了两个问句进一步传达了诗人幻灭绝望的心境。于是在散文诗的后两部分诗人开始写自己的反抗。

三、认识到希望的缥缈,同时否定了希望与绝望

诗人意识到了身外的青春已不可靠,寂寞空虚之感袭来,诗人舍弃掉了对“身外”青春的等待期盼,于是一个人独自的面向了黑夜,听到了裴多菲的《希望之歌》:

希望是什么?是妓,

她对谁都蛊惑,将一切都献给;

待你牺牲了极多的宝贝―

你的青春―她就弃掉你。

裴多菲的这首诗歌描写了希望的狡诈,当你献身了,希望却背叛你。在这一阶段,诗人之前的怀疑绝望情绪真正开始涌现出来,不再压抑遏制。诗人之前的“因希望而战”的心路历程逐渐由兴奋而失望进而转入到了苦闷,这一历程好像鲁迅《在酒楼里》提到了吕维甫,《孤独者》里的魏连殳一样,无法摆脱旧式的枷锁。但是鲁迅被诗人的诗深深的打动着,裴多菲七十五年前为祖国而死,这里鲁迅引用裴多菲的诗也表明鲁迅愿意像裴多菲一样为了祖国而贡献自己的生命,一心为国。鲁迅借用裴多菲之口融合了佛教之言,喊出了“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诗人要反抗这没有“希望”的“绝望”。

四、反抗绝望,直面人生,难寻暗夜

诗人假设自己的了还依靠“希望”,在绝望与希望中徘徊的话,那么他就势必还要寻找身外的青春,即使再缥缈也得找寻,这也可以看出鲁迅对青年人期望之高,鲁迅向来是支持青年人的,他帮助青年人向上,希望他们有所作为。“然而现在没有星和月光,没有僵坠的蝴蝶以至笑的渺茫和爱的翔舞;然而青年们很平安”,这一小节进一步加深了诗人反抗的决心,要用自己迟暮的身躯来肉搏,就像《影的告别》中影否定了幻想,不惜牺牲自己来战取白天一样。在《一九二五年四月十一日致赵其文》中,鲁迅谈到:“我以为绝望而反抗者难,比因希望而战斗者更勇敢,更悲”。诗人欲以一己之力独身面对暗夜,但是奇怪的是竟至于没有真的暗夜。陷入了《这样的战士》里的“无物之阵”,一种没有敌手的尴尬境地。我认为这里的暗夜指诗人自己面对中国现实社会以及新旧道德争斗时自己内心世界对外界的体验。诗的最后再一次重复出现了“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这句话,表明诗人接受了这个虚妄的世界,在这个虚妄的世界里还要独自徘徊呐喊。诗文的后半部分内容与前面的内容有一种重复,这种重复类似于《影的告别》中,这种看似重复的叙述实则是一种回旋,反复解释传达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

在分析鲁迅的散文诗,不能脱离了当时五四时期的启蒙现状,将作品放在五四的语境中分析。通过对散文诗文本具体的分析联系可以了解散文诗《希望》的主题并不是要否定绝望肯定希望以此来鼓励青年人奋发向上,而是要表达鲁迅自己内心的至高的人生哲理-绝望之为虚妄,正如希望相同。生命的全部意义在于自己的人生抉择,直面惨淡。从最开始的因为希望而战到后来的为了反抗绝望而直面人生,这一切都是鲁迅作为启蒙先驱所经历的人生的起伏,鲁迅一步步的经历黑暗绝望空虚,在绝望中呐喊,不断地实现着人生的升华和心灵的探寻,在希望与绝望中彷徨无措。

注释:

①鲁迅文集第六卷 《野草》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第33、34页

②鲁迅文集第六卷 《野草》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第57页

③鲁迅文集第六卷 《野草》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第34页

参考文献:

[1]鲁迅.鲁迅文集第六卷 《野草》[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2.

[2]张洁宇.独醒者与他的灯―鲁迅《野草》细读与研究[M].北京大W出版社,2013,4.

[3]刘再复.鲁迅传[M].人民日报出版社,2015.

[4]李何林.鲁迅《野草》注释[M].陕西人民出版社,1973.

[5]孙玉石.《野草》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6]汪晖.反抗绝望[M].新知三联书店,2008.

篇3

2、这是臧克家在1949年纪念鲁迅逝世十三周年写的,所以不是鲁迅写的,而是写鲁迅的。

3、有的人——纪念鲁迅逝世十三周年有感: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有的人,

把名字刻内入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

情愿做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有的人,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骑在人民头上的,

人民把他摔垮;

给人民作牛马的,

人民永远记住他!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

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的人,

篇4

我说,即便是野草,也可以弥漫成人生路上最鲜明的风景。

——星空

晚霞谢幕,星辉漫上天际。飘渺清冷的漫天萤火,似遥远却又触手可及。

我一直固执地不肯用“灯火”来描述星光,哪怕很多人说这比喻确是贴切。或许正如野草,固执地不肯让媚俗的花玷污了自己坚韧的翠色。

每每晚归,默行于瑟瑟晚风之中,不经意间抬头,总会触及枝叶婆娑中微黯却坚定的点点流光,那般固执,那般倔强。

我想,这是我的野草,我的固执的野草。

——钢笔

暮色四合,夜晚的凉意自不知名的角落悄无声息地蔓延。窗内,冰冷刺目的灯光跃上黑板,纸笔摩擦声四起,连绵不绝。

无理由地偏爱着钢笔,一如野草始终偏爱于年年春风。或许只是因为那一方墨色,有着如春风般沉静却动人的力量。

每每闲暇,拈心爱的钢笔在素白的纸上涂抹那些斑斓的心情,总会渐渐陶醉于那一纸的湛蓝广袤,心中响起莫名的破土之声,微妙而又沉静。

我想,这是我的野草,我的沉静的野草。

——薰衣草

几点淡紫,一注沸水,便是一缕醉人的芬芳。

不知何时爱上了这紫色的细碎花朵。初闻有些刺鼻的香气,沸水注入,几经翻腾沉浮,竟渐渐弥散出一缕馥雅的清香,恰如暴雨后不屈的野草,历久方弥香。

每每午后,捧一缕芬芳,慢呷细品,入骨的馨香在味蕾上跳跃、划过,而后次第绽放,就像雨后初晴于半空中微微展开的一抹虹色,缭绕着亘久不消散的芬芳。

我想,这是我的野草,我的芬芳的野草。

生命的泥委弃在地上,虽无乔木,却遍生蓬勃野草。

我坚信,这些都是我的野草,微缈却永不肯磨灭的倔强野草。

后记:

篇5

参差如夏云头的意思是高低不齐的样子就像夏天空中的云朵。出自鲁迅的文集《野草》中的《好的故事》:“边缘都参差如夏云头,镶着日光,发出水银色焰。”

《好的故事》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5年创作的一首散文诗。此文通过对梦境中“好的故事”的描绘,反映了作者鲁迅在希望与失望的矛盾中,启示人们毁掉“昏沉的夜”,实现充满“好的故事”的生活的强烈愿望,表现了作者鲁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歌赞,对理想的热烈憧憬。

(来源:文章屋网 )

篇6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

“呵,我多伟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有的人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骑在人民头上的,

人民把他摔垮;

给人民作牛马的,

人民永远记住他!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

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话的人,

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篇7

推开两扇黑色的院门,穿过短短的门道,眼前就出现一座普普通通的小四合院。院里有两棵枝叶茂密的白丁香,沐浴着金色的阳光。这是鲁迅先生1925年4月5日亲手栽种的。

小院里的南房是鲁迅接待青年朋友的地方,有时鲁迅自己也在这里休息。

东房曾经是女工的住室,以后用来堆杂物。

西房当年是厨房,现在是“故居”管理人员的值班室。

北房有四间。西头一间是鲁迅先生的工作室兼卧室,鲁迅自己称它为“绿林书屋”,人们把它叫做“老虎尾巴”,因为它是扩建时展接出来的。东头一间是鲁迅母亲的卧室。

“老虎尾巴”是所有屋子最小的一间,室内放着一个老式的三屉桌。桌上摆着一盏煤油灯,它使我们想起当年还没有电灯的情景。油灯旁边放着一个普通的木制笔架,一只装在硬木盒里的砚台,还有一个旧马蹄表和一个烟灰缸。一只盖碗像不久前刚用过的一样摆在桌上。桌子一边是个牛皮纸箱,另一边是个什物柜。桌前一把藤椅,墙上挂着一幅炭画和一幅藤野先生像。屋子另一侧放着茶几和木椅,茶几上方的壁上挂着一幅题字:“望崦嵫而勿迫,恐鹈?之先鸣。”

篇8

我们从思想和创作两方面考查鲁迅的作品,都不难发现他受中国古代文化与文学影响的痕迹。尤其是受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影响。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一直是鲁迅批判的对象,在对儒家文化的批判中达到向旧文化进攻的目的。鲁迅认为,“孔子为‘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事无大小,均不放松’的实行者”,而鲁迅一生的奋斗同样体现了这样的积极精神。

鲁迅在《故事新编・非攻》中生动、忠实、并用赞美的笔调塑造了墨子这一形象,行文间可见鲁迅对墨子的喜爱。有着平民精神的墨子在封建社会一直被视为异端,但却隔着时空的距离与鲁迅成为精神上的知己。墨子精神中最为闪光的部分就是他的平民意识,墨子学说集中体现了平民利益喊出了平民的心声。

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文化对鲁迅也有很深的影响,尤其庄子的不受拘束、浪漫自由的精神气质也正是鲁迅性格中的基本质素。鲁迅与庄子都崇尚自由,认为自由是世间万物本性,是人最本真的状态,两者都体现了思想家的美好理想,但后者却更具有可行性。《野草》中的许多篇章都反映了他内心世界的黑暗与虚妄,这种虚无的思想不能不说是中了庄子的毒。在《故事新编》中,鲁迅嘲笑了庄子“无可无不可”“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的思想,但在思想层面和行文风格等方面,鲁迅都受到庄子的深刻影响。

世界文化对鲁迅的影响也颇为深刻。鲁迅曾翻译过《堂吉诃德》。我们可以对堂吉诃德形象的精辟论述和内在民族性的生发的事实中瞥见了鲁迅与塞万提斯之间深刻的渊源关系。鲁迅的《狂人日记》和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有着相似之处,鲁迅写的是一个封建社会中备受迫害的“狂人”;而《堂吉诃德》中的堂吉诃德是一个“永远前进的形象”。在别人看来,狂人和堂吉诃德都是“疯子”,但实际上他们都是那个时代最清醒、最先进的人。

篇9

她,生长在天堂般的花园里,她,生长在金?般的花瓶里,可是他,却生长在坚硬的石缝里。

每天有许许多多的人来赞赏她,:“呵,好美的花儿!”可是,又有谁看见过在他们身边默默无闻的小草。

暴风雨来了!人们为那些温室里长大的娇嫩的花儿遮风挡雨。可是,小草呢?他们在默默接受这风雨的洗礼。也许,就是这样,他们变得坚强。雨过天晴,抖一抖身上的露珠,他们笑得依然灿烂。可是那些温室里的花儿呢?可想而知,她会哭泣,她会败落,她会凋零。

小草没有华丽的衣服,也没有令人赞美的外表,他有的只是柔弱的身躯。他只知道自己要把希望的种子洒遍漫山遍野。

小草实在逆境中长大的,也许正是因为这样,他从不畏惧暴风雨,也许正是因为这样,他的足迹他变了整个世界。

鲁迅赞美过野草,白居易赞美过野草,说他们“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虽然,小草是坚强的化身,可人们的目光依然停留在那些贵族化的牡丹,百合身上。

篇10

我一直不敢谈及鲁迅先生,因为那深入骨髓与血液的敬畏,因为惭愧于自己内心的荒凉和粗糙。但读了他的诸多文章,又不得不令我想谈谈他。于是,我要写写心目中的鲁迅先生,是谓此文缘起。

初读鲁迅先生的文章,是在上小学时学他写的《三味书屋》一文,他的“时时早,事事早”,已根深蒂固的印在了我的脑海中。再后来,学了他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等一系列文章之后,更加深了对他的理解。

再后来,读了他的《朝花夕拾》《呐喊》《彷徨》《野草》,让我感受深刻的,是鲁迅先生的爱国情操和民族气节。读完之后,总有一种忧郁,愤懑的心情和一筹莫展的情怀。

他的忧国忧民之心,可谓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真让我发自心底的佩服。不管身处何地,都不忘忠心报国。他弃医从文,想用文章唤醒中国人,可当时腐败的中国,已完全麻木,谁还会从他的字里行间,感受到一丝丝爱国的气息呢?

肖邦曾说:“爱祖国高于一切!”这句话充分印证在了鲁迅先生身上,在他的字典中,“爱国”是头等重要之事,先把这件事做好,再考虑其它的事也不迟。

最终,在五十多岁时,因终日积虑而得了不治之症,与世长辞了。从他的文章中,总能读出一些饱经风霜,看透世俗的味道,但也不乏抱有一丝希望,尽管是如此渺茫,尽管很难实现。

我读《朝花夕拾》的时候,便这样想过:那里是写着先生的成长史的,从少年到青年,重要的片断,差不多都留在了那里,然而他却未写那些惨烈的生活,如故土的灰色,虽笔下不乏沉重的影子,但依稀可以感到先生对乡俗中野性的力量的依恋。

但也丝毫没有放弃他那沉闷的风格,鲁迅先生打量旧我的时候,好像也有一点无奈,但他坦然直视自我,不乏也看看其中之“美”:长妈妈的憨态,藤野的慈悲,范爱农的耿介,都是人间少有的闪光。长夜漫漫,在冷冷的人世间上,假使仅存有这微茫的光点,那也是一种幸福了。而现代社会,无法说,也不知从何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