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工作职责范文

时间:2023-04-11 12:37: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会计工作职责,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会计工作职责

篇1

固定资产会计需要对资产类原始凭证进行扫描存档,配合政府项目及融资等申请资料的提供;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固定资产会计工作职责,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固定资产会计工作职责11.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包括固定资产构建、保管、修理、初值、报废、核算等方面的程序和制度;

2.制定固定资产目录,协助主管人员确定固定资产会计政策;

3.按一定的方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及时取得并严格审核有关原始凭证及计划、合同、批件、进行固定资产的取得、折旧、修理、改扩建、处置、报废、清查的核算;

4.建立固定资产台账,监督各项固定资产的构建、保管、使用、修理、处置、报废;

5.协同有关部门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

6.期末对固定资产进行价值检查,按规定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固定资产会计工作职责21、报销费用;

2、核算工资,按工资比例计算社会保险、职工福利费、教育经费和工会经费。

3、清理往来账款,包括应收款、应付款,负责账款的核对、结算

固定资产会计工作职责31、负债固定资产、列管资产、在建工程等需求、申购审核;

2、负债固定资产、列管资产、在建工程等账务处理;

3、负债固定资产、列管资产、在建工程等的集团制度规范及账务处理SOP流程;

4、负债固定资产、列管资产、在建工程等的盘点;

5、负债固定资产、列管资产、在建工程等日常管理及使用分析。

固定资产会计工作职责41、发票审核、登记、凭证的输入;

2、固资/配件申请单、付款单等各类系统单据审核;

3、集团各类要求的报表统计;

4、设备投保;

5、资金预测;

6、预付账款、在建工程、暂估清理跟进;

7、基建现场验收。

固定资产会计工作职责5-按照公司规定,参与编制汇总母公司及合并层面公司年度资本性支出(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等)的预算工作。审核本部固定资产授权审批手续,根据公司年初下达的财务预算,严格控制固定资产采购

-负责本部固定资产入账,计提折旧、资产处置等相关财务核算工作,及时登记固定资产卡片和固定资产明细账;定期组织及参加本部及分公司固定资产的盘点,做到账、卡、物一致

- 完成每月资本性支出相关报表的合并及分析等工作

- 严格按照财务会计制度核算固定资产的增加、减少、报废、调入、调出、盘盈、盘亏等会计事项,进行正确的账务处理

- 对于非正常原因产生的固定资产减少、报废、盘亏等必须查明原因,按规定的程序进行审批

-负责各项在建工程的核算,掌握工程项目的资金运用情况。严格按照年度预算办理工程付款,每年终了会同有关部门对未完工的项目进行全面清查。项目竣工验收后及时办理审计决算,作好账务处理

- 负责对大额资产处置的国有资产备案工作

- 负责对所管科目转账凭证的编制、记账确认以及账簿的打印、装订及保管工作,定期交文档人员归档

- 负责分公司的账务管理工作,包括账务的录入、核对、会计报表的出具。

固定资产会计工作职责61、负责公司固定资产的实物管理,收集各部门新增资产的原始资料,及时录入系统;

2、对内部资产的转移,调拨,报废审核,做好实物资料的变更记录,以保证资产账务相符;

3、统计各部门固定资产库存每月的变动情况,做好实物数据库的维护;

4、定期进行固定资产盘点;

5、负责所辖业务账务核算及相关报表编制;

固定资产会计工作职责71、负责固定资产相关的管理工作:流程优化、付款审批、调拨、报废、盘点等;

2、负责固定资产的账务处理;

篇2

落实土地执法共同责任机制,是新形势下加强土地管理,严格耕地保护,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维护土地管理正常秩序的客观需要。近年来,在各兄弟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我们积极探索,强化落实,初步建立了“上下联动、左右互动”的土地执法共管机制,土地管理秩序进一步好转,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资源保障。今天,把大家请过来,既是总结又是研讨,就是通过座谈会的形式,进一步分析形势、开拓思路,创新建立我县土地执法共管责任机制。

一、为什么要提出建立土地执法共同责任机制

12月,在全国县(市)、乡(镇)、村级干部国土资源法律知识宣传教育培训活动电视电话会议上,国土资源部徐绍史部长第一次提出要建立土地共同管理责任机制,要改变土地“一家管,大家用”的局面。为什么要提出建立土地执法共同责任机制,我想应该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

(一)是我国耕地保护的严峻形势所决定的。总理在第十届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节约集约用地,不仅关系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而且关系国家长远利益和民族生存根基。在土地问题上,我们绝不能犯不可改正的历史性错误,遗祸子孙后代。一定要守住全国耕地不少于18亿亩这条红线。坚决履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10》明确提出,到2010年全国耕地要保持在18.18亿亩,到2020年保持在18.05亿亩。《国土资源公报》显示,我国耕地总面积为18.26亿亩,已经处于18亿亩耕地红线的边缘。

当前,我国耕地减少主要来自三方面:一是建设占用。1998-,我国耕地面积从19.45亿亩减少到18.27亿亩,平均每年减少1475万亩,相当于每年减少一个福建省的耕地面积,其中违法占用耕地每年约在13万亩左右。二是生态退耕和产业结构调整。1997-间,全国因生态退耕和产业结构调整减少耕地1.4亿亩,年均1728万亩。三是灾害损毁。1997-间,全国因灾害损毁而减少耕地986.1万亩,年均123万亩,相当于一个中等县的耕地面积。如果不能从根本上扭转耕地继续减少的趋势,18亿亩耕地红线将会很快突破。严格土地管理,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减少耕地占用,关系到18亿亩耕地红线能否坚守,更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这就需要国土与各相关部门共同配合,从严落实国家土地宏观调控政策,控制建设用地总量,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减少占用耕地的数量。

(二)是当前社会分工合作的趋势所决定的。当今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化,但在分工的同时,小分工、大合作也正在成为一种趋势和潮流,而且这种趋势和潮流也将进一步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转型。土地是一种特殊的生产要素,具有自然和社会经济的双重属性,正在日益广泛地参与社会化大生产、大分工的过程中。横向层面,土地是财富之母,一二三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土地要素的支撑,土地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联系密切;纵向层面,土地作为一种生产要素,进入生产、流通领域后,在准入、登记、变更等方面,必须取得发改、工商、规划等部门的审批许可。正是由于土地的特殊属性和当今既有分工更多是合作的社会现实,客观上需要建立国土部门与相关部门的土地执法共同责任机制,在土地准入、变更、违法用地制止等方面共同把关、规范管理,促进合理利用。

(三)是土地管理法制层面的缺陷需要机制上的弥补。从1987年《土地管理法》颁布实施,我国土地管理一直处于不断变革和完善的过程中,土地管理法制正在不断趋向成熟。但也要客观地看到,由于我们国家土地管理时间还不长,在法制等方面还有诸多不完善的地方。比如:地方政府耕地保护责任不到位,对政府层面因发展冲动导致的违法用地不能有效遏制,屡禁不止;保护耕地缺少经济杠杆的撬动,违法用地的成本要远远小于合法用地的成本;对新发生的违法用地,法律没有赋予国土部门强制制止权、强制执行权,等等。在目前土地管理的框架下,加强土地管理,严格耕地保护,需要创新方式、方法,需要国土部门更加主动地加强部门间的配合,通过机制创新,落实耕地保护共同责任。

从底以来,土地管理共同责任这样一种观念,从提出到落实,已经有了两年多的时间,并且取得了重大进展。一是国家层面,共同责任机制已经付诸行动。12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严格执行有关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法律和政策的通知》(〔〕71号),明确规定了相关部门在严格土地执法监管,坚决制止乱占农用地进行非农业建设中的责任。1月3日,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国发〔〕3号),就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对规划、金融等部门提出了要求。同年5月,监察部、人保部、国土部门联合《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处分办法》(15号令);7月,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出台《关于金融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银发〔〕214号);8月最高院、最高检、公安部、国土部就在查处国土资源违法犯罪工作中加强协作配合和移送联合出台了203号、204号文件。二是地方政府层面,落实土地管理共同责任成为自觉行动。去年8月6日,省长罗志军在省国土厅调研时强调,要采取更严厉的措施、更严格的手段,坚决刹住土地违法违规问题的蔓延。随后,全省开展了土地“十日清查”行动。今年4月28日,省纪委、组织部、监察厅、国土资源厅等联合下发《江苏省党政领导干部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责任追究暂行办法》(苏纪发[2010]10号),对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法定职责,致使土地管理秩序混乱,造成严重后果的,实行问责。该《办法》首次将党委部门的负责人、乡镇党政负责人、派出机构的党政负责人纳入问责范围。南通市政府也出台了《关于建立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的意见》(通政发[2010]9号)明确提出,对土地管理秩序混乱、违法占用耕地比例达到15%的乡镇,对主要负责人实行问责。同时还将实行乡镇长离任耕地保护责任审计制,凡是未完成耕地保护责任目标的,将不予提拔或任用。

二、我县在建立土地执法共同责任机制上所作的努力

为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严格耕地保护,维护我县良好的土地利用秩序,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各相关部门的配合下,我县土地管理共同责任机制正在得到落实,在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遏制新增违法用地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一是推行了土地联合执法机制。近年来,我们切实加强与公安、城管、水务、公路等部门的沟通联系,积极推行联合土地执法。在去年全省土地“十日清查”行动中,先后会同公安、城管、供电、水务等部门开展联合土地执法5次,及时消除违法用地8宗。为进一步强化土地执法,及时打击土地犯罪,公安部门还设立了驻国土工作联络室,派员常驻国土部门。

二是构建了土地联动制约机制。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格执行有关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法律和政策的通知》(〔〕71号)精神,对未取得合法用地手续的建设项目,及时发函到发改、工商、规划、建设、供电等部门,建议相关部门不予办理有关手续或停止有关服务。去年以来,供电部门先后对6宗违法用地采取停电措施,工商部门先后对10多个违法当事人暂缓办理工商注册手续,发改、规划等部门也采取了相应的制约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三是建立了移送移交正常机制。近年来,围绕“既查处事、又查处人”和“案结事了”的目标,我们还切实加强与纪检监察、财政、法院等部门的联系,在申请强制执行、人员处分建议、没收资产移交等方面建立正常的移送移交机制。去年全省土地“十日清查”行动以来,共向纪检监察部门提起党政纪处分建议10多人次,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44个,会同财政部门将没收资产移交有关镇区管理146宗。

三、当前国土部门面临的压力及落实土地执法共同责任的设想

当前国土资源工作可以用这样三句话来概括:上面要求严、保障发展难、群众诉求多。上面要求高。以来,国土资源部单独或者会同监察部等先后开展了多次土地执法专项行动,掀起大规模的土地问责风暴。从今年开始,国家土地卫片执法检查实行全面覆盖。土地卫片执法检查的要求相当的高,凡被监测到的可疑图斑,合法用地的要提供批准手续,违法用地的,要消除违法用地状态,要么补办用地手续,要么拆除复耕。违法占用耕地比例超过15%的,将依据15号令进行问责。保障发展难。随着土地宏观调控力度的加大,土地供应闸门进一步控紧,基层国土部门可回旋的余地越来越小,可利用的政策空间越来越少,保障发展的难度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亟需要大量的用地,需求与保障、宏观调控与微观发展之间矛盾,集中到各级国土部门的层面,处境十分艰难。群众诉求增多。土地问题关系民生,已经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群众关于土地的诉求也日益增多,主要涉及征地补偿、违法用地、土地权属纠纷等方面。

加强土地管理,从严土地执法,严格耕地保护,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更直接关系到国家土地宏观调控政策的落实。作为国土部门,我们义不容辞。借这样一个机会,我们也恳请相关部门,继续给予国土部门一如既往地的支持,加强配合、共同协作,为切实维护我县良好的土地管理秩序,进一步增强土地保障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共同努力。就今后落实土地管理共同责任,我们有三点想法:

一是建议建立土地联席会议制度。建议建立土地联席会议,各单位明确联络员,定期会商解决全县国土资源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共同研究解决的办法,明确各部门的职责,使苗头早制止、问题早解决。

篇3

[关键词] 社会工作;专业伦理;问责机制

【中图分类号】 C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7-244-1

社会工作者在实施专业助人活动中,以社会工作伦理守则为自己行动的指南,它对社会工作者的助人行为进行约束和管理,从而保证社会工作者的助人活动在专业范围内展开,目的是保护受助者在受助过程中利益不受损,同时也维护了社会工作专业的职业化形象。但同时我们也发现,作为助人活动的实践者,社会工作者在实务操作过程中也常常受到伦理上的困扰,甚至与受助者发生纠纷。探析社会工作专业伦理之责,将有助于推动社会工作的职业化步伐,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工作专业的伦理问责机制。

审视中国社会工作的实践就会发现,社会工作者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经常会面临各种各样的伦理选择和困境。在社会工作者的职业生活中,会出现社会工作者因为对服务对象处理上的失当而遭到服务对象的质问,甚至牵涉到民事纠纷,当出现这些情况时,谁应该对此负责。可以说,社会工作也是一个具有专业风险、道德风险和法律风险的职业。如何判定社会工作专业伦理之责,如何建立一套规范的伦理问责制度就是我们要探讨的问题。

社会工作的助人活动涉及不同的机构和组织,社会工作者应当对其做出的伦理决定负责,但是另一方面,社会工作者只是最终决定的输出者和执行者。组织机构也必须在支持社会工作者做出正确的伦理决定中发挥作用(拉尔夫・多戈夫)。总之,社会工作者在实践活动中进行伦理决定时,不是他个人的选择,其所依靠的整个服务支持系统都要对其在面临伦理困境时,做出正确的伦理选择发挥作用。各个组织和机构形成一个强有力的支持,负责不同环节对伦理的落实情况,才能对社会工作者的工作中产生的伦理行为和困境形提供监督和保障。

一、社会工作服务机构

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对社会工作者的日常工作进行管理,定期对在工作中与伦理相关的问题,进行讨论和评估。通过测量手段,可以对社会工作者出现的错误进行纠正,使社会工作者能够及时发现自己的错误并进行改正,从而提高社会工作者处理相关伦理问题的水平。另一方面,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在对员工进行相关技巧的培训时,也要加强他们在处理实际伦理问题技巧的培训,以增强他们的实际操作水平。为了避免在服务结束时出现服务对象控告社会工作者的情况,有必要在服务对象接受服务之前,对彼此的权力和义务做出明确的说明。

二、社会工作伦理委员会

社会工作除了建立专业的社会工作协会之外,在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内部,甚至全行业成立专业的社会工作伦理委员会很有必要。社会工作伦理委员会的作用,不仅仅让社会工作者熟知自己的专业价值观,更深刻地理解和正确地把握社会工作伦理,它应该能够在社会实务工作者遇困境时提供必要的、切实的、应用性的咨询和指导,以及就某些伦理问题展开讨论。这些活动能够让社会工作者时刻提醒自己对待伦理问题的态度,增加他们对伦理处置风险评估的能力,从而不段提升社会工作者面对伦路困境时做出最合理抉择的能力。这样一个委员会是一个论坛,社会工作者可以透彻地思考在日常工作中出现的有难度的伦理问题,最重要的是,这个委员会可以成为机构中常规性的监察伦理表现的控制源(拉尔夫・多戈夫)。

三、同伴互议

其他社会工作者,可以在同事遇到伦理困境时提供自己的建议,并对其言行进行提醒和监督。在不涉及案主个人隐私的情况下,遇到难以决定的伦理问题时,与服务机构的同事对案件进行讨论,并征询他人的意见,也是很有必要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提高社会工作者处理伦理难题水平,也就是同伴互议。在讨论中,通过对比,选择最适合的处理方法。在机构除了同事之外,与社会工作者关系最为密切的当属其督导。社会工作者处在初级阶段或者实践经验不充足的情况下,社会服务机构有责任和义务定期按时给予督导,督导在社工遇到伦理困境的问题 ,给予经验分享,帮助社会工作者对自己面临的伦理难题做出合适的抉择。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社会工作者提高自己解决伦理难题的处理能力,从而避免在工作中处理失当而带来的困扰。

四、独立调查员

在社会工作者遭遇质疑甚至投诉时,为了避免出现对事实结果不公正的判断,社会工作服务提供方这一链条上的组织和机构的判定会让案主无法信服,因此,有必要设置第三方来进行判断。独立调查员是指第三方的调查员,不受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案主的影响对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案主之间的纠纷进行独立独立的调查人员。独立调查员对服务提供者和服务接受者之间的纠纷公正的、有效率的处理,不仅涉及双方的利益保护,而且对于社会工作的职业形象有一定的稳固作用。

笔者认为,当下我国社会工作行业还缺乏健全、合理的社会工作专业伦理问责机制,要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工作伦理的问责机制,首先要从社会工作的根本――价值观的本土化开始。在基于社会工作伦理守则本土化的情况下,结合社会工作者的实践经验,制定适合我国的社会工作伦理的执行与问责机制,从而从在制度上切实保护在社会工作助人活动中的受助者和社会工作者,进推进社会工作职业化的步伐。

参考文献:

[1]魏永娟,社会工作伦理守则的执行与问责体系探[J].社会工作理论创新,2011,(10).

[2]漆彦忠,社会工作职业伦理规范体系探析关于社会工作伦理学的思考[J].长春大学学报,2010.(3).

[3]黄春梅,试论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本土化[J].哈尔滨学报,2007.

[4]潘绥铭,侯荣庭,高培英,社会工作伦理准则的本土化探讨[J].中州学刊,2012,(1).

篇4

新会计准则 公允价值 运用

一、公允价值的概念

1.公允价值的定义

世界各国对于公允价值的定义有很多,其中,国际会计准则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当事人自愿据以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而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对公允价值的定义: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债务按照在公平交易中, 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对公允价值的理解,在于以下三点:

第一,交易双方属于非关联方,都以追求自身价值最大化为目标, 不存在特殊的利益关系,都了解资产实际或潜在的价值,熟悉市场状况等;

第二,公平交易,交易双方没有给予对方优惠的动机, 也不存在利用各种关系压低或抬高价格、侵犯或输送对方利益的可能性;

第三,交易双方都是自愿地进行交易,不是由于被迫购买或清算销售。由此可见, 公允价值就是指一项资产或负债在熟悉业务的、没有关联关系的、自愿交易的双方之间所达成的交易价格。

2.公允价值的计量

目前, 对于公允价值的认定主要采取以下方式:

一是存在活跃、公开的市场价格,则以该价格为标准确认的价值即为公允价值。

二是不存在活跃、公开的市场价格,则在多方询价的基础上, 采用适当的估值方法,或由评估机构评估,作为确认公允价值的基准。

三是不存在活跃、公开的市场价格,交易标的也不适宜进行评估,并且进行多方询价存在困难的,可以参考同类交易的市场价格,作为确认公允价值的基准。

二、公允价值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1.公允价值计量运用的问题

(1)资产评估与财务中对公允价位的定义和计量不完全一致

国际会计准则中对公允价值的定义是指一项资产在正常交易中,能使熟悉情况的买卖双方自愿进行交换的金额,而会计中的公允价值是一种资产计价标准,它的作用是客观反映持续经营中的企业资产的真实价值。从资产评估上讲,公允价值是指一种相对合理的评估价值,它是一种相对于当事人各方的地位、资产的状况及资产面临的市场条件的合理的评估价值是评估人员根据被评估资产自身的条件及其所面临的市场条件,对被评估资产客观交换价值的合理估计值资产评估中的公允价值既是一种行为目标,也是一种价值目标。它的作用在于明确资产评估的行为目标,其内涵和外延要比会计资产计价中的公允价值的内涵和外延广泛得多。资产评估与财务中对公允价值的定义和计量不完全一致的情况导致公允价值在实际应用别是在资产评估过程中较难发挥作用。

(2)未来现金流量折现法中估计参数的取得弹性大

未来现金流量折现法是指将不同期限的现金流用一个特殊的利率折算到现值的方法,由定义可以看出该方法的思路较为简单,也容易理解,但是由于各种变量的确定方法都有很大的弹性,从而使现金流量折现法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困难也较大,概括而言,导致未来现金流里差异的要素有以下方面对未来现金流量的估计对这些现金流量的金额和实践的各种可能变动的预期用无风险利率表示的货币时间价值内含于资产或负债价格中的不确定性。对该四个方面的不同职业判断与估计,将会得出不同的估计参数,从而可能导致公允价值产生较大的差异。 转贴于

2.公允价值可靠性的问题

在新会计准则中,将公允价值的第一层次解析为“活跃市场”中的交易价格,但是这个所谓的公允价值只是价格波动的一个取值,而不是真实价值本身,具有不确定性。从统计属性看,财务报告中所报告的公允价值,实际上在资产负债表日对有关资产或负债价值的点估计,它只是表示该资产或负债在某一时点或短期内的“公允”值,并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在资产负债表日对有关资产或负债价值的点估计是真实价值的估计量,只是一个近似值,必然会存在误差。由于根据点估计得出的公允价值没有考虑这个存在的“误差范围”,这样得出的估计值显然不够客观真实。因此,这就需要对估计值进行区间估计。

区间估计涉及精确度和准确度两个指标。准确度是价值估计的可信区间包含真实价值的大小,一般越大越好;而精确度则反映估计区间的长度,区间的长度越窄,估计的精确度越好,反之越差,在市场交易活跃程度一定的情况下,公允价值的精确度和准确度是相互矛盾的:若要提高准确度,则区间变宽,精确度下降。由于在会计中的公允价值实际上是点估计,它既不能说明估计的准确度,也不能说明估计的精确度,这就是公众抱怨公允价值不公允的原因,也就是公允价值的内部制约因素。

三、公允价值运用中的启示

1.加强公允价值的理论研究,不断完善实施细则

尽管企业会计准则已经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给出了初步定义及使用方法,但是,我们却不得不清醒地认识到一个近乎残酷的事实,那就是我国目前会计审计准则体系中大量采用现值和公允价值、与国际准则趋同,而并非完全从政界、学界、实务界真正从会计发展规律上理解和掌握了纷繁复杂的现值技术和公允价值会计理论方法精髓。因此,必须加强公允价值的理论研究,特别是对公允价值概念及其外延的研究,进一步促进公允价值的应用与发展。另外,要根据中国的国情,针对特殊的市场环境和具体的行业特点,出台具体的实施细则,在实践中拓展公允价值应用的深度与广度,提高其可操作性。在公允价值的应用过程中,要做好模拟试点,测试公允价值计量对于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并根据在试点中所反映出来的问题,不断地完善公允价值的计量办法,在此基础上逐步推广,保证公允价值的应用效果。

2.引入全面收益的概念,编制全面收益表

全面收益是一个广泛的收益概念,既包括已确认并已实现的损益,又包括已确认但未实现的损益。为了防止企业利用公允价值操纵利润,证券监管机构在制订相关指标考核时,应将未实现的损益与已实现的收益分别考核;加强对公允价值有关信息的批露。在公允价值的报告与披露方面,可以借鉴许多国家和组织的做法,按照公允价值的原则编制全面收益表。我们既可以按照历史成本的原则编制利润表,也可以按照公允价值的原则编制全面收益表,这样不仅能为报表使用者提供全面的信息,同时也避免了利润表中收益波动较大的问题。而且,报表的使用者也可以通过对利润表中的期末净收益与全面收益表中的期末全面收益的比较,更加深入地了解公司的经营状况。

3.财会人员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更新知识

作为财会人员,主观上必须与时俱进,与“市”俱进,不断学习新知识,满足投资者、企业和政府以及市场经济的需求。会计人员的素质对会计准则的正确实施影响很大,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和会计准则中会计方法的运用。就公允价值而言,采用现行价要求会计人员能够及时收集和应用交易商品的市价,采用估价技术,熟悉理财学方面的知识,经过综合分析、判断,才能熟练地操作。同时,会计人员还应具备计算机方面的技能,以摆脱复杂的计算,减少人工计算的失误,提高精度。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基层会计工作 会计工作效率 会计核算

会计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必须经常加班,从而导致好多会计人员感觉会计工作累,辛苦,甚至有改行的想法。笔者认为要提高基层会计工作效率,从而减少重复劳动,轻松地干好工作。

一、基层会计工作效率不高的原因分析

第一,单位工作分工不细。特别是基层单位会计人员,不仅有会计核算工作任务,同时还兼做单位人事、工资、统计等工作,这主要与单位领导对会计工作重视程度和对会计工作的认识、了解有关。

第二,国家对财经工作的重视,日渐加强了对资金的安排和使用情况的监管和考核,使得随时都要应对各级各部门的各种检查和统计。这大大增加了基层会计人员的工作量,特别是各级财政在安排资金时,若有特别的考虑,可能使本身很简单的资金安排变得很复杂,于是在应对各种各样的统计表时,就很浪费时间,

第三,单位岗位职责不清。单位业务的开展,每一项都离不开钱,所有与钱相关的事情,都被认为是会计的事情,造成单位其他人员对会计人员的依赖和依靠。

第四,会计人员成天忙于事务性工作,忽视了对财经法规政策和会计电算化等知识的进一步学习和提高,这也是造成基层会计人员成天加班效率不高的原因之一。

二、提高基层会计工作效率的具体措施

(一)科学合理分工,明确会计工作职责

要想彻底改变基层单位会计人员的工作现状,首先,各基层单位必须进行科学分工,选配数量合适的财务、会计、统计人员,明确岗位职责。单位负责人必须真正认识到会计工作的专业性和不可混搭安排的特殊性,单位其他领导和人员也必须改变和提高对会计工作的认识,切实做到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其次,各基层单位要将会计的职能定位在事前指导、事中控制,事后核算和监督。会计人员要主动参与、积极协调、投身单位日常管理工作,争取以制度的形式,明确只要与资金有关的所有业务的商定过程都必须有财会人员的参与和意见,包括现实业务与未来业务;熟悉所在单位业务流程和特点,对单位日常管理起到有效的指导作用。第三,各基层单位应对会计机构的设置、会计人员的职权、凭证资料的签署、传递、汇集流程、会计记录和会计报告的编制与报送事项做出明确的规定。

(二)健全工作制度,保证工作正常开展

健全工作制度的重点是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监督制度及考核制度。单位的控制活动必须有从计划、执行到控制、监督的整体框架,充分利用不相容职务之间、不同部门之间的牵制监督作用,启动全面的内部控制网络。管理部门要有较强的管理和沟通能力,制度如何执行、是否执行、执行的效果如何,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措施,予以考核落实。同时,要把会计人员协调对外关系工作制度化、责任化。一般来说,财会人员对外关系的主要对象有如下两类,一是政府管理部门如工商、税务、审计等,主要关注的是本单位的运行是否合法合规;二是资金来源和资助部门如财政部门、资金捐助方、银行、担保人、债权人等,主要关注本单位的资金管理和使用是否安全、合理。因此,在协调对外关系中,与对外关系对象建立经常的联系制度,及时通报双方工作动态,主动争取理解、信任、支持,使相关外部关系人对单位的发展在了解、理解的基础上充满信心。

(三)提高计算机操作使用技能,缩短会计工作时间

第一、充分发挥“共享”的作用。在充分发挥资源和设备共享的同时,利用计算机进行“同时的分工处理”,即把一项复杂或需要紧急完成的工作,划分成多个部分,由网上的不同计算机同时分别处理,从而保证工作质量、缩短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第二、会计人员必须拥有娴熟的现代化办公技能。首先,要能非常熟练地运用Excel,充分利用Excel的强大功能,方便地制作出各种电子表格,使用公式和函数对数据进行必要的运算;用各种图表直观明了地表示数据;利用超级链接功能,用户可以快速打开局域网或Internet上的文件,与任何位置的互联网用户共享工作薄文件,从而缩短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其次,要能熟练地使用财务会计应用软件,利用账务和报表系统正确、快速地完成会计核算工作。

(四)把握关键环节,高效轻松做好会计工作

要想轻松做好基层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必须把握以下关键环节,即使是会计新手,也完全可以避免走弯路而尽快上路。

1、了解单位概貌,为较好履行会计工作职责打下基础

会计是单位的“管家”,是单位领导的“内当家”。在成为一个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前,需要全面了解该单位所处行业,单位职责、性质及编制等基本情况。在履行该单位会计工作职责初期,必须全面了解单位人员构成状况、财务管理制度、经费收支情况等等。了解该单位至少近一个会计年度的经费管理情况;了解单位收费依据、收费标准、收费票据管理等情况。

2、收集基础数据,尊重管理习惯,以便轻松完成会计工作

会计核算工作主要是数字的组合变化。这里所谓的“数字的组合变化”是在存在真实、具体数据的情况下所做的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因此,全面正确地收集各种基础数据是轻松完成并做好会计工作的首要条件。以一所学校为例:

(1)收集各类人员信息,以便于计算、支付各项经费。一是收集基本数字,二是收集人员相关信息。

(2)收集会计核算数据,贯彻一贯性等会计原则。充分了解资产、负债、收入、支出等各种情况;重点掌握年初财政预算指标、单位预算外收入明细,未实行部门综合预算的单位,其预算外收入的安排使用情况等。

3、及时做好日常会计核算,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

篇6

随着中央银行机构改革的深化和核算系统的升级,会计管理工作的加强显得日渐重要,它对促进各项工作上台阶、上水平,全面履行基层央行工作职责具有一定积极作用。但目前基层央行的会计管理工作还存在一些与改革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只有进一步加强会计管理工作,才能更适合金融管理体制改革的发展。

一、会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会计工作是基层人民银行各项业务活动的基础,是作好金融管理、履行好中央银行职责的出发点。会计工作在加强内部管理、强化基础建设、完善内控制度、加强财务管理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人民银行的会计工作也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在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上还存在一些不适应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内控制度滞后,不能有效防范会计风险。随着中央银行会计集中核算系统的推广和应用,制度建设未能及时得到完善和补充,一些业务缺乏制度约束或制度与实际业务操作脱节,制度跟不上业务发展变化的需要,造成控制盲点,不能有效的防范会计风险,有效指导会计工作存在一定欠缺。现行内控制度只是作为对会计人员工作的要求,而没有将其作为法律、法规执行,致使会计业务潜伏着很大的风险隐患。

二是责权不清,缺乏激励机制。会计工作的风险性与待遇不相匹配,从现实情况看,会计未形成一套系统性的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操作规程和评价标准,没有真正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会计人员的积极性。由于没有切实可行的奖惩措施,致使会计人员提高工作质量、业务能力缺少动力,成为引发内部资金风险的重要根源。

三是缺乏动态预警机制。内控制度对风险的管理应以预防为主,现有的内控制度着重强调了对业务环节的控制及事后监督检查控制,而忽视了对突发性事故或案件的预测预防,没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出会计内控软件,对业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及时报警,起不到风险预防作用,跟不上业务发展的需要。

四是人员老化素质偏低。中央银行会计是一项原则性、专业性较强,风险性较高的工作,是央行的要害部门,对人员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要求相对较高。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但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基层行人员逐渐减少而且结构老化,岗位轮换、交流制度得不到实质性落实。少数人员的知识结构不适应业务发展的需要,工作上只限于被动应付,操作上随意性大。

二、会计工作中存在问题的根源

一是领导重视不够。基层行对会计管理工作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个别县支行的领导认为会计工作实行双重管理,即上级会计主管部门和单位领导,对会计工作的管理局限于上级主管部门的意见,缺乏对本单位会计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日常工作仅限于账表平衡,资金不出现问题,有的甚至只关心本行费用指标的多少、经费的松紧,对具体业务不做深入了解。 有的行纯粹把会计部门作为行内业务培训基地,把会计业务熟练的人员充实其他部门,或者经常抽调会计人员搞行里中心工作,使一些会计人员不能正常从事会计业务。

二是岗位设置与现有会计人员配置相互矛盾。按照内控制度的要求,县支行会计国库科承担着国库和会计两项核算业务,还肩负辖内金融系统及国库经收处的管理职责,一般应设置接柜岗、记账岗、复核岗、票据清算岗、清算管理岗、综合岗、系统维护岗、会计主管岗、会计档案管理岗、事后监督等岗位。其中票据交换员、事后监督员、系统维护员、会计主管员不得参与日间账务处理,记账员、复核员不能兼岗,还必须建立定向替岗制度。但实际工作中存在人少岗位多的矛盾。要保证正常业务开展,必须一人多岗,如遇培训、外出检查、正常休假等情况,兼岗和顶班就不可避免。具体矛盾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不按制度要求充实会计人员,就会不同程度出现混岗、兼岗现象,缺乏岗位制约关系,存在风险隐患;另一方面,县支行人员少,会计业务量也较小,按制度要求充实会计人员,势必造成会计人员占全行人员比重较大,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不利于县支行其他工作的开展。

三是业务管理有待于进一步协调。基层县支行是具体业务操作部门负责国库、会计、甚至包括科技,业务管理分别接受中心支行会计财务科、营业部、事后监督中心、国库科、科技科五家指导,由于具体工作布置和管理“政出多门”,县支行国库会计科往往感到无所适从。

三、加强会计管理工作的建议

首先是完善内控制度,强化制约措施。银行会计工作是一项基础性、技术性和政策性很强的工作,会计风险具有隐蔽性、持续时间长、危害大的特点。为确保会计核算操作的合法性、规范性,必须从强化会计基础工作入手,狠抓会计制度和岗位责任制的落实,规 范操作程序和会计行为。对现有不合理的会计制度及时进行补充、修订,使之更严密、更完善,通过建章立制,使内控制度的触角延伸到会计核算的每一个角落,使每项业务的开展作到有章可循,有章必循,违章必纠,堵塞漏洞。

其次是明确责任,奖罚分明。要对会计人员的职责权限和会计岗位责任制作出明确规定,把会计制度、任务和工作职责具体分解到会计部门的各个柜组和岗位,落实到具体经办人员;对主管行长、会计主管、复核员、经办员的责任应做出具体的规定,使各级人员各司其职;对那些有悖于内控要求的人和事要认真检查,严肃处理,绝不能姑息迁就,努力做到查一儆百,令行禁止。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以制度为标准,以事实为依据,甄别是非,分清主次,界定责任;同时,要对一切破坏内部控制运行的违纪违规者,不管是谁,要一视同仁,以维护内控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篇7

这次全镇治安责任保险暨关门式治安防控工作动员大会,版权所有,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是经镇党委、政府研究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主要任务是总结去年以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情况,总结经验,查找问题,部署推行治安责任保险和实施关门式防控工作的任务和措施,努力为全镇干事创业、加快发展创造一个长期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刚才,派出所徐所长传达了《区综治委关于在全区推行治安责任保险实行关门式防控的实施方案》。长期以来,区委政法委、区综治办和区公安分局对我镇的社会治安给予了高度重视和极大的关心支持,今天,区综治办相主任、区公安分局党委委员、治安防爆巡警大队王大队长又亲临大会指导,我代表镇党委、政府对两位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随后区综治办相主任、区公安分局王大队长还要作重要讲话,希望同志们要深刻领会,认真抓好落实。下面,就推行治安责任保险和实施关门式防控工作,按镇党委政府研究的意见,强调以下几点。

一、正确分析形势,充分认识推行治安责任保险实施关门式防控战略的重大意义

当前,全镇政治稳定,社会安定,整体社会治安形势良好。近年来,通过大力实施管区警务战略,加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继续保持严打态势,全镇刑事案件得到了有效遏制。2005年,全镇共逮捕8人,劳动教养1人,治安拘留62人,追逃2人。进入2006年,全镇治安形势进一步好转,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进一步增强,满意度进一步提高。之所以有今天这样一个好的稳定形势,是与各村各有关部门的齐抓共管,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分不开的,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重心下移、关口下移,抓基层、打基础,大力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大量的不安定因素在村级得到了及进解决。特别是镇派出所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不断强化各项工作措施,办事处警务、治安管理、治安防范、矛盾排查、纠纷调解等基层基础工作水平不断提高,及时化解消除了大量的不安定因素,为夯实“第一道防线”,维护全镇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得到上级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和好评。

在充分肯定工作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居安思危,超前防范,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当前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利益格局的调整,各种深层次的矛盾进一步凸现,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还大量存在,治安形势仍然非常复杂,侵财犯罪、流窜犯罪比较突出,各种矛盾纠纷时有发生,一些治安隐患还比较多,对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很大威胁。从当前的社会治安形势看,要有效遏制侵财犯罪、流窜犯罪等多发性犯罪的高发态势,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率,就必须在更高层次上思考问题,寻找对策。为此,区、镇两级在去年成功实施办事处警务战略的基础上,今年又全面提出了实行治安责任保险和关门式防控战略。通过初步实践,可以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特别是工作开展的不平衡:在认识上,有的还不到位,思想还不统一,存在等待观望思想;在宣传发动上,有的村对推行治安责任保险的宣传发动力度不够大,硬件建设还缺项目,软件建设还有许多亟待完善的地方。各村各有关部门,一定要从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从建设“平安某某”“和谐某某”的高度,充分认识推行治安责任保险和实施关门式防控战略的重要意义,全面分析面临的形势,正确估价工作现状,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这项工作的责任感和自觉性。版权所有,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

二、突出重点,稳步实施,扎实推进治安责任保险和关门式治安防控工作

治安责任保险和关门式治安防控是对“农村办事处警务”战略内容的扩展和丰富,作为基层基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三者之间是一个有机整体,互为依托,相辅相成。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常抓不懈,既要突出重点,又要统筹兼顾,稳步实施。其中,办事处警务战略经过一年的实践运行,已步入相对成熟阶段。当前,要集中精力、人力和财力抓好治安责任保险的推广和关门式防控战略的实施工作。

(一)积极稳妥推行治安责任保险工作。治安责任保险是根据“警力有限,民力无穷”的理念,在市场经济形势下对群防群治工作的改革和创新。推行治安责任保险要坚持“自愿、适当”、“谁出资,谁受益”、“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原则,多渠道解决参保经费问题。要广泛宣传发动,扩大群众参与面,形成“以保险求信赖,以信赖助参与,以参与保经费,以经费促平安”的良性循环格局。要科学界定协议的内容,按照平等自愿、等价有偿、合法有效的原则签订保险合同和承包合同,落实考核奖惩措施,使治安责任保险步入良性循环轨道。要把推行治安责任保险与加强以治保会为主体的群防群治组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村保安队可与治保会合署办公,避免基础设施建设重复投入;保安队长原则上由村治保主任担任。派出所享有对保安队长和保安队员的建议使用权、工资发放权、考核奖惩权等“三项权力”。同时,要继续完善传统的群防群治工作模式,组织内部单位、居民群众、治安志愿者,立足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治安巡逻、邻里守望活动,构建专群结合、警民联防的治安防控网络。总之,各项措施要有力,步骤要稳妥,确保好事办好。

(二)要大务实施关门式防控战略。实施关门式防控战略,建立治安卡点是前提,按照“卡住关口,控制主线,掌握面上”的要求,目前,全镇治安卡的布局位置已经确定,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各治安卡点务于6月底完成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并投入使用。要规范治安卡点的具体运作制度,配足警力,配齐器材装备,严格值班备勤,织密织牢治安防控篱笆,使犯罪分子“进不来,干不成,逃不掉”。治安卡点平时要作为公安派出所的一个警力工作点,担负情报信息接收、一般性地接处警等职责任务,围绕防范、管理、服务等职能,提高民警“管事率”和群众的“见警率”,切实做到战时“堵”,平时“管”,做到攻防兼备,运用自如。要以办事处民警等社会治安辅助力量为主体,构筑点线面结合、相互呼应、整体联动的全时空巡逻防控网络,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活动。

(三)要全面加强公安基层基础工作和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基础工作对于整体公安工作乃至“平安某某”创建活动的重要性不言自明。因此,要切实做大做强派出所基层基础工作。要进一步抓好教育发动,认真解决部分民警中存在的无所作为、畏难发愁和急功近利的思想。要抓好警力和防控资源的优化组合,确保基层有更多的警力投入到治安防控工作中去。要做到警力跟着警情走,实行适应动态治安特点的勤务制度,全面推行三班制、夜班制、弹性工作制等勤务模式。要通过减少位子、搬掉桌子、撤掉椅子的办法,让大多数民警走出办公室,走向街面,融入群众,把警力24小时布在社会面,对社会治安实现全方位、全天候的动态控制。要加强巡逻防控,改变目前存在的民警上岗、犯罪分子休养,民警下岗、犯罪分子嚣张的“猫鼠不同步”现象,形成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民警个人有休息,但警务活动始终不停止不间断的巡逻控制态势。要切实树立“花钱买情报、花钱买平安”的意识,坚持领导精力、工作重心、财力物力向基层倾斜,解决保障机制不健全的问题,解决基层和一线单位存在的困难,为基层基础工作扎实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推行治安责任保险和实施关门防控战略,事关维护稳定的大局,各村各有关部门一定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组织领导,严格落实责任,确保把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

要严格落实责任制。把这项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举措,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坚持各办事处书记亲自抓,村“三大员”、治保主任靠上抓,一级抓好一级,层层抓好落实。

要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制。各村、各有关部门要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合力。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认真做好各项业务工作。派出所、镇综治办将把这项工作作为平安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的重要内容,加大监督考核力度。对重视不够、工作不力,导致办事处、村治安关状况不好、犯罪活动猖獗、群众反映强烈的,要坚决实行一票否决,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篇8

【关键词】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

引言

会计核算工作作为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主要是以货币作为度量单位,对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各项经济活动所进行的反映。会计核算的实质内容就主要是通过设置全面的会计科目、复式记账、填报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成本核算、资产清查以及会计报表编制等一系列的方法对企业的会计主体经济活动内容所进行的全面反映与监督。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企业经营管理的不断现代化,企业会计核算已经成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点,对于防范企业财务风险,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实现企业经营效益的最大化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1、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现状问题分析

(1)会计核算业务流程不规范。当前部分企业在会计核算工作开展上,一些会计工作人员未能严格执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中的相关要求开展工作,存在会计出纳、审核、制证、记账等工作内容不清晰、工作职责不明确,会计账簿记录、原始凭证审核工作不规范,这些违规行为致使会计失真问题经常发生。

(2)企业会计管理工作制度不完善。当前部分企业未能在会计核算工作上建立完善的会计管理制度,尤其是会计内部牵制制度,没有按照相关的要求配备企业会计工作人员,也未能执行相关的岗位轮换工作制度,致使企业内部的会计监督机制不完善,伪造会计凭证、利用职务公款私存等违法犯罪的经济行为时有发生。

(3)会计核算机构的设置不合理。虽然现阶段大部分企业按照现代企业治理结构成立专门的财务会计工作机构,但是都存在着会计机构设置不合理的问题。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企业会计机构设置工作目标不明确、工作内容不具体、工作职责权限不清,这样不仅不利于企业会计监督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也造成了企业会计监管的困难。

2、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实施策略研究

(1)明确企业会计工作分工,为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体系建设提供基础。首先,企业管理部门应该明确企业财务会计部门的主要职责,即完成会计核算以及内部会计监督工作,主要涵盖企业经营活动中的各种财务会计核算、企业财务状况以及经营成果的反映、财务收支的控制、税收缴纳以及财务决算报送;同时还应负责统筹管理财务问题,进行企业财务会计人员的培训。其次,对企业会计工作岗位职责进行明确,重点是进行资金管理、投资管理、存货管理、资产管理、费用管理、销售往来款项管理、财务成果管理等方面的具体核算,同时负责会计报表编制、财务预算计划、会计信息化实施、档案归纳等方面的管理。通过对财务部门以及岗位员工实施责任制度管理的方式,使各部门以及会计工作人员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以及内容,确保会计核算工作的顺利实施开展。

(2)按照现代企业治理结构完善企业会计组织体系的建设。实现企业会计核算的规范化与标准化,必须结合新时期现代企业的治理结构,完善企业的组织体系以及机构设置。由于现代企业大多实行董事会管理制度,因此会计管理应该由企业董事会指派总经理或者是财务总监,对会计工作以及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以及合法、合规问题进行监管。同时对于具体执行会计工作的财务部,应该设置相应的部门负责人、总账会计、收支会计、薪酬会计、成本会计、薪酬管理会计以及出纳会计等,可以采取一人多岗,但是应该遵循不相容职务分离原则开展会计管理工作,为企业会计管理的规范化提供良好的组织结构基础。

(3)完善企业会计内部牵制制度的建设。企业会计内部牵制制度对于确保会计核算的准确可靠,维护企业资产的完整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企业会计内部牵制制度的具体规定上,应该坚持每一项经济活动的会计核算业务应盖由两人或者多人共同分工完成。同时在企业的会计核算管理上,应该实行账目、资金以及资产相互独立管理的方式,以便于单独准确的反映企业的资金收支变化、资产变动以及财务状况变化情况。此外,对于每一项会计核算业务,都应该明确会计业务的办理时间、办理人以及办理流程,以提高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规范化水平。

(4)规范企业会计核算的流程。对于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应该按照权责发生制以及配比原则开展,同时准确的划分企业的收益性支出以及资本性支出,并按照相关规定统一设置完善的会计科目进行会计核算工作。在会计核算工作具体开展实施过程中,应该明确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核心,就是以企业的账簿组织作为核心,通过把企业的会计凭证处理、会计账簿记录、会计报表编制、记账程序管理等内容有机的整合起来,形成过程合理、流程严密的企业会计核算体系。在具体的会计核算工作开展过程中,企业还应当结合企业自身经营管理的实际情况以及会计信息化的基本要求,选择适当的会计核算信息系统软件,以提高企业会计核算工作效率,确保会计核算工作质量,提高企业会计核算的整体规范化水平。

(5)提高企业会计核算工作人员的素质水平。当前部分企业会计核算工作水平不高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会计工作人员的素质能力不高所造成的。因此应该将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的素质能力水平作为会计核算规范化实施的重要途径。首先应该对企业会计工作人员进行职业道德培训教育,让企业会计工作人员树立会计从业职业尊严与荣誉,能够遵守客观公正、廉洁自律、遵纪守法的原则开展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其次,应该将企业的业务素质培训作为重要内容,重点针对企业的会计法、会计制度、会计准则以及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对会计工作人员进行能力培训,使其熟练掌握会计核算工作流程的基本规定与业务操作要求,提高会计核算质量。

3、结语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广泛应用,企业管理模式已经由传统的粗放式管理进入到了集约式管理,这对于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应该充分认识到会计核算对于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作用,并通过完善制度建设、强化监管等措施,提高企业会计核算的规范化水平,进而发挥会计核算防范财务风险、优化资金配置使用以及控制成本支出的作用,为企业长远健康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赵云.探讨如何规范企业会计核算提高信息质量[J]. 现代商业,2011(15).

[2]王庆萍.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实施规范化管理的策略[J].中国外资(上半月),2012(04).

[3]张英栋.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措施的探讨[J].中国商贸,2013(15):40,42.

篇9

一、信息时代下财务会计工作创新的意义

信息时代背景下,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财务会计工作也出现了全新变革,给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带来重要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推出财务会计工作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1.顺应信息时代的要求。当前,计算机和互联网已经融入人们日常生活当中,给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带来全新变革。在这样的背景下,要想提高财务会计工作水平,应该有针对性的采取改进和完善对策,实现工作创新,这是顺利信息时代的必然要求。

2.为财务会计工作提供支撑。传统财务会计工作主要依靠人力,不仅统计和计算工作量大,而且容易出错。而在信息时代,这种情况得到彻底改变,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应用,通过建立数据库,满足信息技术的需要,为各项工作开展提供支撑,促进工作水平提高,更好满足财务会计工作开展的需要。

3.有利于提高财务会计工作水平。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能推动各项工作有效开展,促进工作水平提升,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日常工作差错的出现,为确保财务会计工作水平提供保障,从而更为有效的开展日常工作。

二、信息时代下财务会计工作创新的不足

虽然信息时代给财务会计工作带来新挑战,但由于一些制度没有严格落实,工作人员素质偏低,目前财务会计工作仍然存在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重视程度不足。一些财务会计工作人员的思想观念落后,对财务会计的重视程度不够,忽视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工作水平。没有严格落实相关制度,未能有效顺应新时代和新变化,对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存在不足,熟练程度不够,难以促进工作水平提升。

2.会计信息失真。缺乏规范化管理,没有严格落实相关规定,未能明确财务会计人员的工作职责和工作范围。财务会计人员的流动性较大,工作范围模糊,不仅加大工作人员的压力,还容易出现违法违纪现象,相关数据造假,出现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出现原始数据和凭证造假情况,制约工作水平提高。会计信息失真比较普遍,制约财务会计工作水平的有效提升。

3.管理制度缺失。一些单位没有建立并严格落实管理制度,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不强,对财务会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缺乏长远认识。或者没有严格制定相应的制度措施,往往依靠经验开展财务管理工作,随意性较大,难以全面提高工作水平,未能与信息时代财务会计信息工作对接。

三、信息时代下财务会计工作创新的路径

为弥补存在的不足,顺应信息时代的要求,结合财务会计工作需要,笔者认为今后应该采取以下方法,实现财务会计工作的创新。

1.提高思想认识。财务会计工作人员应该提高思想认识,明确信息时代对财务会计工作的要求,加强相关制度建设,结合具体工作需要,采取相应的创新管理对策,顺应新时代和新要求,实现工作的创新发展。摒弃传统的财务会计工作理念,增强自身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意识,加强财务会计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步伐,促进自身工作水平不断提升。从而有效顺应时代变化发展要求,为财务会计工作信息化建设提供有力的保障。

2.确保会计信息质量。实现财务会计信息化管理,增强管理工作的实效性,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工作人员严格遵循相关制度规范,遵守职业道德,严格落实相关规范要求,不得弄虚作假,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同时,精准的财务会计信息能够为决策提供有效参考,也是信息时代的要求,因而必须保证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和系统性。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构建先进的财务管理系统,加强数据库建设,保证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适当加大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为各项工作开展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达到提高财务会计工作水平的目的。

3.完善财务会计管理制度。结合信息时代的要求,加强相关制度建设,为各项工作有效开展奠定基础。明确财务会计工作人员的职责和权限,让他们严格按照规定履行自己的职责,做好每一项工作。结合新形势和新时代的要求,健全和完善相关规定,制定有效的制度措施,明确财务会计工作流程和目标,有效规范和引导日常工作,促进工作水平提升。

4.重视信息技术应用。注重信息技术应用,这是时展的要求。建立相关的数据库,完善财务会计管理系统,推动各项工作有效开展下去。通过信息技术的支撑,能够为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奠定基础,也有利于增强工作水平,减少财务会计人员工作的失误,降低出错的概率,提升财务会计工作水平。

5.提高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引进和吸收基础扎实、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强的工作人员,充实财务会计管理工作地位。加强日常管理和培训,促进工作水平提升,让他们更为有效的顺应时代变化发展要求,熟练掌握信息技术的应用技巧,促进财务会计工作水平提高。

四、结束语

篇10

一、坚持监督检查与方式方法相结合。

在落实坐班制进行监督检查中,我把改进工作方法和工作程序作为重要问题来抓。按照“检查、辅导、整改,处罚”的工作思路,采取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现场检查,非现场抽查,事中监控,事后监督等多种方式:

一是由单纯检查监督转为发现问题。检查只是手段,目的是通过检查发现问题和员工的思想动态,将信息提供领导参考,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具针对性,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切实防范风险。

二是由“查完了事”转为持续不间断地检查。在工作中,我十分注意解决边查边犯的现象,对查出的问题过一段时间再进行复查,时刻提醒有关人员内部管理和规章制度要一件一件的落实,养成良好的习惯,防止查完了事而导致规章制度失效,督促其落到实处。

三是由事后检查转为事前预测。总会计监督检查变被动为主动,要提前介入重要业务活动,然后有目的的进行重点检查,如:我经常与柜面一线人员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工作动态,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确保业务安全稳健运行。

二、坚持监督检查与业务辅导相结合。

一是思想教育先行。坐班中我亲身体会到,抓监督检查,不抓思想教育不行,一手硬一手软不行,只有坚持两手抓,切实防范道德风险,才能保证各项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因此,在工作中注重以人为本。一方面经常找一线员工谈心,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实际困难,积极向支行反映,帮助解决。今年来,共找员工谈心30多人次,掌握了每一名员工的基本情况。另一方面,我利用每周二的学习时间,对一周内的工作成绩,存在的问题,下周的打算一一讲明,。

二是制度建设先行。一方面熟悉《总会计岗位工作职责》、《现金管理制度》、《现金管理简明操作流程》等制度。另一方面,对账户管理、业务授权、挂失解挂、薄籍记载、人员交接等环节进行操作细化。例如:对业务授权明确提出要做到“一审二看三核对”,即审凭证,看画面,核对结果和现金。这些细化的规定,便于员工操作。

三、坚持监督检查与落实整改相结合。

一是注重问题的现场整改。将整改与日常培训相结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请柜员观看录像,通过与正确操作相对比,给员工以视觉上的震撼,积极引导他们反思自身存在的不足。

二是注重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对监督检查发现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抓住本质。如:在检查中发现有手工登记簿记载不规范,有的涂改、有的漏章,随意性很强。通过这些现象帮他们分析问题的根源。

通过坐班实践,作为在一线直接面对员工和客户的总会计,要履行好职责,我的主要体会是:

(一)摆正位置是做好总会计工作的关键。总会计的管理模式发生了变化。因此要转变观念,找准位置,充分履行职责,正确处理好与支行发展的关系,既要履行监督职责,又要服务于业务发展。做到内部管理中的重大问题及时请示,安排工作主动拿意见,遇到问题主动拿办法,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积极性、主动性,促进支行业务健康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