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之路范文
时间:2023-03-13 21:44: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生之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人们过惯了这种反复式的生活,基于快节奏与压力,有人渐渐忘了寻找生活中就在我们身边的美丽。
我说,夕阳西下是种美;我说,每3分钟一班地铁是种美;我说,一盏盏路灯的光芒映进屋中是种美;我还说,等待黎明是种美。
夕阳、地铁、路灯、黎明。我们每天走在“经历”着这些,会有谁??觉得她们美呢?会有谁??和我志同道合呢?
夕阳西下,是一天忙碌结束的标志。它告诉我们,是的,你可以休息了。这不是一种美吗?在忙碌中体会休息,在累中意会累的结束。一种冲过终点后的美。一种体会成功的美。你……感觉到了吗?
地铁,你我都不陌生。我总觉得,每3分钟一班,这种模式很美。虽然,可能当你站在站台前的时候,地铁的门刚刚合上。但是不用担心,因为3分钟后会有另一扇门为你而开。就像人生,错过了,那就等待下一班。只不过下一次你要做个有准备的人。机遇,永远是给有准备的人的。就像,你没有买票,是不可能坐上那班地铁的。人生中充满机遇,这也是一种美,你……感觉到了吗?
盏盏路灯的黄色光芒,轻轻飘入你的房间。闭上眼睛,轻轻的想象这样一副美丽的画卷,它,充满着幸福与温柔。黄色的光芒温和地将你慢慢包裹,让你体会这种温柔的幸福,让你体会社会人心的温暖,让你感受这种意境的浪漫与美丽。你……感觉到了吗?
篇2
第一次接触路遥的《人生》,我是在1984年的一间乡村中学的操场上,看根据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其时,我正在读初中一年级。至今记得电影结尾的情景:高加林背着铺盖回到黄土高原。操场上的大部分观众都静静地待在那里,没有意识到电影放完了。只有我的政治老师很清醒地告诉大家,电影放完了。接着,我听见他奚落高加林的声音:活该!忘恩负义的家伙。观众当中也有叫骂的声音:又一个陈世美!……
但奇怪的是,年少的我对高加林却恨不起来。在我看来,虽然他辜负了农村善良貌美的女朋友刘巧珍,但他和城里同学黄亚萍似乎是更般配的一对。我更多地在想:他以后的路怎么走呢?带着一丝疑惑,我在大学专门去图书馆借阅了,《人生》:工作后,我也在地摊上专门买了一本《路遥获奖小说选》(里面有《人生》一文),多次阅读。
《人生》发表于1982年,改革开放时期陕北高原的城乡生活构成了它的时空背景。高中毕业生高加林回到土地又离开土地,再回到土地这一人生的变化过程构成了其故事构架。高加林是作者着力塑造的一个复杂的农村知识青年。他身上既保存着辛勤、朴实的传统美德,也有着不同于祖辈安分守己的本分的性格,他勇于向命运挑战,与时俱进,有着远大的志向和抱负。但理想与现实的落差让其常常困惑不已。
作者路遥年轻时不停地奔波在城市与乡村时,他最为熟悉的生活即是“城乡交叉地带”,充满生气和机遇的城市生活对于像他那样的身处封闭而又贫困的农村知识青年构成了一种双重的刺激,不论在物质还是在精神上。路遥思考并理解了这一现象,在城市化的浪潮汹涌而来的种种冲击中,他提出了农村知识青年该如何作出选择的问题。
可以说,《人生》讲述的是如今50岁左右的一代人的故事,是他们经历的概括和思想的形象化展示。如今,事业之路早已没有了《人生》所反映的单一和狭窄,婚恋的选择也没有了昔日那沉重的道德枷锁,高加林式的人物再也不会被人冠以“陈世美”的骂名。但我觉得《人生》抛出的问题仍值得我们思索,这本书仍有阅读的价值。时下,城市化进程大踏步迈进,涌进城里的“凤凰男”与“孔雀女”或“凤凰女”的故事远比《人生》中的故事复杂。当市场经济飞速发展,怎样权衡事业与爱情的天平,怎样审视曾经的传统道德,这些都是进城的“高加林”和“刘巧珍”还有生于城里的“黄亚萍”们所回避不了的。
篇3
我的家乡涟源地处湘中,是革命老区,经济欠发达。
1983年,我提前一年参加高考,被北京大学经济系录取。我当时萌生的理想是读完本科以后读研究生,攻读经济学博士,做一位受人尊敬的经济学家。
上世纪80年代初的大学生是富有理想主义色彩的,当时全国上下充满着“实现四化、振兴中华”的良好氛围。1986年我先后到沿海发达地区和贫困山区搞社会调查,沿海发达地区和贫困山区之间巨大的反差给了我很大的震撼。这时候我就在想,我是农家的孩子,应该回基层为这些急需得到帮助的人做一点点什么。
1987年毕业前夕,我放弃了读研究生的计划,放弃了留在大机关、大城市工作的机会,多次主动申请到基层工作,最后被分配到湖南省省级贫困县涟源县工作。
我刚从北大回到涟源,立即掀起轩然大波,各种议论、猜测、嘲讽铺天盖地而来:有人说我犯了错误,是被“发配”下来的;有人说我成绩不好,是被降格分下来的;甚至有人说我是“傻瓜”。那时我一走到街上,就感觉到有人在背后指指点点。满腔的激情和报效家乡的一腔热血,遭遇的却是一盆冷水,当时真感到委屈、心酸,感受到一种理想和现实之间巨大的落差。
在逆境中,我既没怨天尤人,更没一走了之。我认真审视了自己的理想和周边环境,觉得理想不植根于现实的土壤,只会是虚无飘渺的零。于是,我全面调整了自己的心态,决定从小事做起。每天早晨七点半,我第一个赶到办公室,把开水打好,把地扫好,把桌子抹干净;抗洪救灾、扶贫帮困等苦差事我抢着去;业务上,我一个人干两个人的事。尽管当时我在涟源是四人租住一间民房,月工资只有58元。这样,我逐渐得到了大家的理解与信任,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单位的重要工作开始交给我做,我的专业特长得到发挥,可以说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1989年,我申请到省级贫困乡――涟源北部的贫困乡扶贫;1991年―1992年我主动申请当了两年的贫困村扶贫工作组组长。看到农民一年到头辛勤劳作,还吃不饱、穿不暖、没有房住、没有钱用、在贫困线上苦苦挣扎的情形,我的内心被深深地刺痛了。这个时候,我才真正懂得同人民群众的感情,书本上是学不来的,口号中是喊不出来的,只有深入群众,与群众的距离近了,感情才深。
1995年,市委决定选派优秀青年干部到后进村、失控村担任党支部书记,任期两年。我报名后,市委领导找我谈话,希望我到南部山区偏僻闭塞、社情复杂的石门村去。
到了石门,我才真正知道事态的严重。一是集体经济薄弱:村里一年的纯收入只有经济场上交的400元钱,赤字却达12万元。二是群众思想复杂:因这个村原来是由2个小村合并而成,宗族观念和排外思想严重。三是班子素质偏低:党员平均年龄55岁,一个正规的初中毕业生都没有。四是矛盾积累多,随时会爆发出来。五是投资环境很差,电力供应极不正常。
到农村工作,关键在于找到一条适合当地发展的好路子,使老百姓在发展中得实惠。我没有搞“新官上任三把火”。农民是交不起学费的。你带领他们做一件事情,必须有百分之百的把握。近两个月,我只在群众中作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没有表半句态。一个多月后,情况摸清了,我的思路也清晰了。我在乡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对村支两委的班子进行了调整。村支两委提出了“先闯市场,后办工厂;自我积累,自我发展;民营突破,共同富裕”的发展战略,决定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筑巢引凤,吸引外地人才到村办厂,走“民营突破,共同富裕”的发展之路。
在石门村担任党支部书记7年里,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我和广大农民一起艰苦创业,闯荡市场、兴办工厂,探索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之路,村里从零起步,滚动发展,走出山门,走出国门,兴办工业企业和农业产业化项目30多个,涉及搪瓷、保温材料、家电、塑料、良种牛胚胎分割移植等行业,企业分布全国十多个省市区,产品销往美、英、德、日等20多个国家,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发展格局。
现在,石门村变成全国文明村、全省小康示范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试点村。农民能领工资了,能看40多个频道的有线电视,能打国际国内长途电话,走上了宽敞的水泥路,住上了明净的新楼房,农民看到了希望,生活有了奔头,眼里就有了神采,唱歌、跳舞、参加村里活动,给我讲笑话,把我当自己人。跟农民在一起,我有被认同感,这是对我的最大奖励与回报。
从北大走向最基层时,我根本就没有做过日后某些精明人猜测的所谓“人生设计”
1987年从北大走向最基层时,我根本就没有做过日后某些精明人猜测的所谓“人生设计”,也没怎么去想这条路到底走不走得通、是否会一辈子呆在基层。当初的我只是想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为父老乡亲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毕竟当时没有任何人事先向我承诺过什么。
面对传统世俗观念的巨大压力,我也曾经有过徘徊和彷徨,因为我毕竟不是生活在真空中,各种偏见、误解甚至是诽谤、打击,也不时来扰乱我。我印象最深的是三个阶段:一是刚从北大到基层的时候, 二是刚到石门村当村支书的时候, 三是当石门村的发展处在十字路口的时候。不管面对任何困难和压力,我心中始终有杆秤,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哪怕是再苦再累,也要做一个正直的人、诚实的人、有益于社会的人。我知道我的选择不仅劳筋骨,更会苦心志,但我却乐观而坚定、无怨又无悔。
这么多年来我在基层、在农村工作,确实是环境艰苦,生活清苦,工作也辛苦。不管在哪里,不管干什么工作,我都真正去热爱它。这样,我就能更勇敢地面对和克服困难,更好地融入当地的群众,就有积极性、创新性去做这个工作,并且从这项工作的付出和收获中感受到乐趣。
我在基层、在偏僻的农村工作10多年,如果说不苦、不累,那是言不由衷的假话。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艰苦创业,当看到贫困山村的面貌在一天天变,老百姓在一天天富,村民的笑容在一天天多,与群众的鱼水情在一天天深的时候,当农民兄弟把我看作自己人的时候,我感到自己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我无怨无悔!
不断战胜自我的人生经历让我深深体会到,理想信念是一个人立身处世、成就事业的基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年轻人多一点理想主义的东西不是坏事。因为理想主义的内涵是人们对未来坚持一种更高的追求和更美好的向往,而为了这种追求和向往去作艰辛的探索和不懈的努力,去承受不尽的磨难和无数的牺牲……
有人说,一个人如果在14岁时不是理想主义者,他一定庸俗得可怕;如果在40岁时仍是理想主义者,又未免幼稚得可笑。不管怎么说,在市场经济时代,一个人仍然坚持做理想主义者,就必定不是因为幼稚,而是因为精神上的成熟和自觉。他的内心始终都是坚强、向上的,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从来都是充满信心和希望的。没有理想信念的灯塔,人生的道路会越走越窄、越走越迷茫。心灵的力量可以支撑人们历经挫折和困难而更加坚强;在获得成功、荣誉及受到关爱时,才不至于让人飘飘然,而能一步一步从容前行。
到基层去,如果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没有保持一颗平常心,你就会处处被动
著名作家柳青说过这样的话:“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人生的选择这个话题很大,但也是需要每个人切实面对的现实。特别是当今时代,大学生就业走向了市场,如何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子,的确不容易。
在当今这样一个价值多元化的社会,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并不只是金钱、地位和财富。实现人生理想、人生价值的舞台,可以在大城市、大机关、大企业,同样也可以在基层、在农村。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社会和谐的高度作出的又一重大战略决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迫切需要大批青年才俊贡献力量,同时又为有志青年基层建功立业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当代大学生生逢其时,大有可为!
当然,置身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充满着理想与现实的碰撞,世俗的观念具有尤为强大的反作用力,让我们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
大学生到农村工作要面对许多现实问题,有一个艰苦的磨合过程,期望值不能过高。现实中,创业资金匮乏、办事手续繁杂,以及复杂的社会关系等等因素,都让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村官”们感到如何融入复杂的乡村社会的艰难,这恐怕并不比高等数学或化学分子式简单。
担任村官的大学生大都有一种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开创一番事业的愿望。但在现实中,存在诸多困难:缺资金、缺技术、缺人才、缺发展的环境,这都让大学生“村官”们感到融入复杂的乡村社会的艰难,甚至感到一筹莫展。
到基层去工作是要付出很多的。一是学习、工作的条件差得多;二是经济上的待遇低得多;三是心理上、社会上、舆论上的压力大得多。所以到基层去工作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你有满腔的热情,你抱着非常良好的愿望,不一定能赢得掌声赢得喝彩,往往还有可能遭到别人的猜疑,引起很多的非议,这个时候就是考验人的意志的时候。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自己能否坚定信念,把握好方向至关重要,你要相信自己。这是一个相当痛苦的过程,但也是成才、成功的必由之路。
到基层去,如果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没有保持一颗平常心,你就会处处被动,不是说你这个人没有能力,不是说你不想为老百姓做事,确实是因为在农村要干成一件事,就必须付出百倍的努力。
基层创业既是实现个人理想的过程,更是为老百姓谋利造福的过程,它需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建设各项事业又快又好地发展,让老百姓真正在发展中得到实惠。
篇4
还有那条令人神往的路。
它平静,多彩,通达。
伴随着我们成长的脚步。
这是一条记载成功的路。
清晰的足印已被留住。
数一数十几年动人的步点。
展示的是我们坚实的付出。
这是一条通向未来的路。
自打它从家门拓出。
便开始了永无止境的延伸。
导引着我们勇敢前行急速。
这是一条洒满阳光的路。
尽管常有艰难险阻。
但自信+拼搏=成功。
何况还有的爱做支柱。
我赞美这多彩的路。
是艰辛的汗水将它铺筑。
篇5
戴喜增1899年6月12日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里,兄弟4人,他排行老三。1944年,为谋生计,举家迁至大架山村这个荒沟里。全家靠开荒种田和给地主扛活为生,生活难以为济。解放后,戴喜增一家才改变了命运,衣食有着。二哥戴喜禄凭着对党的感激,从上个世纪60年代起带领家人和村里人修梯田、植树造林、治山治水。当时,由于贡献突出,戴喜禄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6次进京受奖,3次受到、的接见。戴喜禄回来后高兴地说:“给我们大布衫子,请我们下大馆子。”戴喜禄为党、为家乡父老奋斗了一辈子,也是得享高寿,享年95岁。戴喜增的母亲是99岁去世的,因为当时人们不愿说活到百岁,所以实际年龄可能是百岁以上。四弟戴喜祥活了74岁,但大哥戴喜社早年就已过逝。同戴喜增患难与共,相互照应的兄弟媳妇刘淑珍今年已是79岁高龄,还能忙里忙外,协助戴喜增接待客人。
无私造林 志趣高远
戴喜增很早就爱上了这座大山,从46岁起,他迷上了植树。一有空儿,他就将采集到的各种树籽埋到地里。他想,孤木难成林,我若是多栽,连成片,不就可以把这座秃山变绿吗!山里没树,没雀,还叫什么山呢?就是凭着这种朴素的感情和对大自然的热爱,戴喜增开始了植树造林。他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硬是将20多公顷的荒山植上了柞树、黑松、落叶松、杨树、榆树等各种树木。其中有50多年的松树,有盆口粗的柞树。除了近年来他栽植的5700多株果树属于自家的以外,其余树木都属于集体。半个世纪以来,村里人做家具等,用的就是他栽的树。每到秋天,他都招呼村民去山上采果,只要不破坏果树,就可以随便采摘。
戴老没有亲生儿女,人们问他:“您老没儿没女,栽这么多树留给谁呀?”他说:“满山的树就是我的儿女,前人种树,后人遮荫啊!”看来,植树造林已成为他人生最大的乐趣和寄托。2002年他104岁时,还在更新的果树林空地上,一气栽下30多株大红袍李子树,可谓是生命不息,造林不止啊!
勤劳朴素 性情和善
戴喜增老人身边有个叫戴万库的侄儿和叫王彩霞的侄媳妇,夫妇俩对叔叔的照顾胜过亲生儿女。老人喜欢吃豆角炖肉、酸菜炖肉,戴万库隔三差五就去镇上给老人买点肉;老人喜欢喝苞米米查子粥,王彩霞就时常给老人煮;老人不抽烟,不喝白酒,但近些年每天晚上要喝点葡萄酒,尽管家里不宽裕,夫妇俩也能保证他每天喝上葡萄酒。
戴老虽已是105岁高龄,可还是闲不住,每天除了山前山后、屯前屯后逛悠外,抽空还扫扫院子、劈劈柴、帮人家扒蚕茧。
当我问起戴老有没有什么病时,王彩霞笑着说:“他什么病也没有,就是有时吃多了点,念叨肚子胀得慌,有时吃饭时还得提醒着他点!”当说到戴老的性格时,她说:“他老人家很少生气,有不高兴的事,嘟囔几句,就没事了,就寻思干活、栽树。”
省长赠言 德高者寿
篇6
大家好!
古人云:“有志者,事竟成。”所谓志,就是指—个人为自己确立的“远大志向”,确立的人生目标。人生目标,是生活的灯塔,力量的源泉,如果失去了它,就会迷失前进的方向。确定了人生的目标,才可能选择生活的道路,进而才能够掌握、控制自己的人生。
有了目标,人生就变的充满意义,—切似乎清晰、明朗地摆在你的面前。什么是应当去做的,什么是不应当去做的,为什么而做,为谁而做,所有的要素都是那么明显而清晰。于是生活便会添加更多的活力与激情。使我们自身隐匿的潜能得到充分地迸发,为实现高素质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追忆历史,任何年代,任何国家,社会结构都接近—种金字塔状。大量的人处在金字塔的底部,只有—小部分人处在金字塔的顶部。处在底部的人只能做普通的工作,有普通的收入,实现不了自己的理想和包袱,而处在塔顶的人则是蒸蒸日上,享受丰厚的财富,发展前途不可限量。然而人们往往忽视了,这些身处塔顶的人,曾经也处在底部,是—个默默无闻、普普通通的人,—步—步地攀上了金字塔的顶部。
细心观察—下,社会上绝大多数人的—生都在平庸中度过,尽管他们也在辛勤劳动,终身奋斗不止,但是只能扮演无足轻重的次要角色,其根本原因在于他们缺乏真正的内动力。社会的要求,别人的约束,使他们对待生活、工作还算尽责,却很少去想怎样才能够让自己的人生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就是说,处在金字塔底部的大多数人与处在金字塔顶部的少数人相比,差距就在于眼光的高度,在于人生的目标。
有什么样的目标,就有什么样的人生。或许你觉得自己现在的地位是多么卑微,或者从事的工作是多么的微不足道,但是只要你强烈地渴望攀登成功的巅峰,将自己摆在整个社会的宏观世界之中,认真做好人生定位,明确奋斗目标,并愿意为此付出艰辛的努力,那么总有—天你会如愿以偿,获得成功。
人生目标可分为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如果—个人没有长远目标,那么他的人生将是盲目的,—切的努力都将是无用功。但如果—个人没有短期的目标,他将不知道自己每天要做些什么,脚步不知道朝什么方向迈出。将人生的长远目标划分成—个个节点,就成了每—个时期的短期目标,仿佛人生的驿站。所有的短期目标都指向同—个方向,为长远目标做基础,这就是所有成功的人所遵循的公式。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即使有了目标,实现它也需要—个过程。成功的人是最有理想、最明智,也是最有毅力、最坚定。他们懂得—切的成功都不是—蹴而就的,都需要通过艰苦卓绝的努力,不断地改进和提高;成功的人绝不会只以事情做完为满足,而会要求自己不断地做得更好,以获取更大的成功。
篇7
人生之路曲折而漫长,人生路上会遇到沟沟坎坎、人生路上会遇到电闪雷鸣、人生路上会遇到惊涛骇浪,人生路上会遇到雪雨风霜、人生路上会遇到荆棘拦路、人生路上还有可能遇到才狼虎豹,但再大的风险也挡不住勇往直前的生活勇士们,是这些生活的勇士,在荒凉中走出繁华的风景来,是这勇敢、勤劳、智慧的人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让沙漠成为了绿洲,让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让地下冒出了原油,让载人卫星登上了月球,创造了历史的辉煌!
路就在脚下,你的人生之路走的是否顺畅,你的人生之路是否宽广,你的人生之路是否花团锦簇,你的人生之路是否有掌声、有喝彩,那就看你是怎样的走过了,看你的脚步是否扎实,你的信心是否坚定,看你是否有勇气和耐心走完漫漫的人生路,不要被风沙眯了你的眼,不要让河流阻挡了你前进的脚步,不要被沿途的美景所迷惑而忘了目的地,不要被山路的高远险恶所吓倒,要相信自己,相信用自己的勤劳和汗水,荒凉的沙漠也会长出新绿,你的人生之树会越长越枝繁叶茂,你的人生之花会越开越娇艳!
人生之路有千万条,每一条都各不相同,有柏油马路,乡间公路,还有羊肠小道,我们为了达到自己的人生目的地,有时还要借助不同的交通工具,不管你乘坐的是飞机、火车、汽车、轮船,还是拖拉机、摩托车、自行车,你们的奔赴的目的是一致的,只要你勇敢的走过、只要你能走出你的辉煌、走出你的风采,走出你的繁华,你就是胜利者,你就是世上那个最令人羡慕,最令人敬仰的那个人!
篇8
时过境迁,现世的常州人依然延续着既往的风采。置身巍巍学府常州大学,杰出中青年学者宋仁国教授先后于2011年入选江苏省“双创人才”;2012年入选常州市“龙城英才”。在人才济济的地方,获得如此多的殊荣实属不易。
从一名出身贫寒的农村娃到成长为一名防腐材料研究领域“特点鲜明”的杰出学科带头人,“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所”,宋教授用他特有的执着和朴实铺就了一条别样的“教研成长路”。
潜心求学 铺就人生精彩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他的漫漫成长路充分印证了这句话――
宋仁国,1965年出生在辽宁铁岭一个偏僻落后的小山村。因为出身贫寒,他身上一直有着一股子隐忍与坚韧不拔的品质,伴着他一路向前,承重却永远不失乐观。
1982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取东北工学院金属物理专业,从此开启了漫长的求学征程。因为奋进努力,他的求学之路可以说是一条执着攀爬象牙塔的拼搏之路:先后毕业于辽宁大学理论物理专业和东北大学材料物理专业,获硕士和博士学位。在众人以为他会停下来歇一歇的时候,他又开启了人生的又一征程:一头扎入祖国的大西北,在西北工业大学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近两年后又辗转到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物理系继续从事博士后研究。两站博士后研究成为宋仁国一生中异于常人的特殊经历,为他之后游刃于理论和应用研究之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98年,宋仁国结束求学征程开始全心投入工作,此时的他已经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研究中心副教授。但他并没有因此而停下探索的脚步,相反以开放的胸怀,继续丰满和充实自己。从新世纪开启到日本国立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任特别研究员;之后获得德国洪堡基金,在德国GKSS研究中心材料研究所任客座研究员;又到浙江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最终在常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腐蚀与防护研究所任教授、所长……十年的时间里,他用自己向上求索的执着信念完成了人生一次又一次跨越,每一跨步就是一个大台阶。
“参天大树不是一年就可长成的,任何事业也不是一朝而就的。”对宋仁国来说,事业亦如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回顾自己的求学和工作历程,他将自己如今的成长归功于长期不懈的努力,不管前路有多难,执着于内心所想,机遇总会在前方等你!
正因为这一信念,让他时刻保持追求卓越,勇敢创新的追赶姿态;正因为这一信念才让他在长期跋涉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扎根基层和实践应用的重要性,这才有了他后来基础与应用研究并重的“快乐探寻之旅”。
扎根基层 防腐世界快乐探寻
这是一项关系国计民生的科研事业。或许很少有人会去留意,在当今众多的科研领域里,有“腐蚀与防护”这样一个研究领域,它与人们的生活看似遥远,实则很近。小到老百姓常用的各种厨卫用具,大到汽车、航天领域的腐蚀及防护应用等。
宋仁国及其团队关注的目光,主要集中在设备的腐蚀与防护上。我国数万亿元的设备资产,每年因磨损和腐蚀等原因使设备停产、报废造成的损失高达千亿元,而大量设备的报废对环境和资源造成了巨大压力的同时,也在无形中造成了巨大的浪费。
宋仁国教授素来是一个讲求脚踏实地的人,这一性格始终贯穿在他的人生经历中。自从接触相关行业以来,他一直扎根基层,始终奋战在教学、科研工作的最基层和第一线。正因如此,他的科研一直是立足社会和国家急需,走出一条科研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特色之程。
多年来,他主持和参加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63”计划、日本科技厅和欧盟等项目30余项。主要研究领域包括金属腐蚀与防护、环境敏感断裂、纳米表面工程、计算材料科学等。在Acta Materialia,《金属学报》等国内外刊物上100余篇,其中50多篇被SCI收录,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件,相关领域的成果受到了国内外同行专家的积极评价。包括提出了应用人工神经网络与遗传算法相结合进行材料工艺优化;首次发现了高强铝合金既具有高强度又具有良好抗应力腐蚀性能的新时效工艺;提出了三元合金晶界偏析与沿晶断裂模型,并首次从理论上揭示了高强铝合金的应力腐蚀机理等系列创新成果。
自2010年9月作为“领军人才”引进到常州大学材料学院工作以来,宋仁国创办了“腐蚀与防护研究所”,期间牺牲休息时间,努力工作,因此虽然时间并不长但截止目前已经建成了金属腐蚀与防护实验室及团队。围绕腐蚀科学前沿,针对石油、化工、煤炭、海洋开发、环境保护、航空航天等行业的重要腐蚀与防护问题,他带领团队成员集中精力重点开展了两方面工作,包括环境敏感断裂研究和表面技术在装备腐蚀防护中的应用等。
材料在服役过程中经常受到机械应力与环境介质的交互作用而发生应力腐蚀、氢致断裂,从而对重大装备造成灾难性的破坏,因此深入系统地研究材料的环境断裂行为和规律是非常重要的;而开展表面技术在装备腐蚀与防护中的应用研究前景非常广阔,机械装备中的零部件以及工具、模具等,在性能上以力学性能为主,在许多场合都要求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耐磨性和装饰性,表面技术在这方面起着腐蚀防护、耐磨、强化、修复、装饰等重要作用。
也许,对很多人来说理论基础研究是一项长期枯燥的工作,但对宋仁国教授来说,科学研究的魅力就在于长期探寻之后所获取的价值感,为着这份满足社会所需的价值感,他埋首于防腐科研工作中并从中找到了其乐趣所在。而这也成为他长期扎根基层的动力源泉。
面向应用 技术“飞入寻常百姓家”
技术唯有搬下高阁走入寻常百姓家才能实现其价值。长期置身科研第一线,宋仁国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近年来,他一直努力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实现产业化,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希望能切实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做点实事,贡献微薄之力。
纳米表面工程是近年来刚刚发展起来的表面工程领域中的一个新兴学科方向。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宋仁国就开始了表面工程方面的研究,硕果颇丰。
2004年他回国后,在浙江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重大专项“有色金属表面纳米涂层制备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的支持下,他成功地将纳米微弧氧化技术和纳米热喷涂技术应用于气体流量计的主要部件――铝合金部件的表面处理上,相关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并且实现了产业化。应用产品成功替代了国外进口部件,并节约了相当可观的材料与制造成本。
到常州大学腐蚀与防护研究所任所长后,他更是不遗余力地带领团队投身至技术转化的工作中。基于过去开发的纳米涂层技术,他们于2013年成功地申报了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的“创业鄞州・精英引领计划”创业项目。在创业项目“基于纳米涂层的机电产品绿色制造与再制造技术产业化”中,他和团队基于纳米涂层的绿色制造及再制造技术不仅能使机电产品的新品寿命延长数倍,而且还可使废旧品“起死回生”。
例如,针对泵、阀、造纸、拉丝机械等行业开发了系列的纳米碳化物涂层,使这些产品的耐磨耐蚀性能提高了10-20倍不等,大大延长了使用寿命且提高了产品安全性,实现了节能减排。仅在阀门行业,3年内增加的经济效益就超过2亿元多元,彻底改变了阀门行业“十阀九漏”的技术落后局面。
篇9
江西省赣州市安远县东江源小学六(2)班谢屹桐
同学们:
你们好!
在这个庄严肃穆的升国旗仪式上,我很愿意对同学们说几句话,也希望这几句话能够在之后的人生之路上一直伴随着你们,成为你们的座右铭。
我想说的第一句话是要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人活着就是一种责任,我们没有权利选择生与死,但我们有权利更有责任选择生与死之间的生活方式。名著《彷徨少年时》的作者赫塞说过一句话:“生命究竟有没有意义并非我们的责任,但是怎样安排此生却是我们的责任。”如果说学生好好学习算是对自己尽了一点责任的话,那么作为一个新世纪的高中生来说,你们还要时时警醒自己: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包括实践自律;在与他人的合作与交往中要承担责任,以非暴力、建设性的和平手段解决彼此间存在的分歧;承担个人对社会应尽的义务;承担个人在维护和保持环境方面应有的责任。或许我们的教育长期以来在同学们责任感培养方面有所欠缺,但只要我们想一想,西方许多国家的小学生尚且懂得将责任感列为最重要的价值观之一,作为高中生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去漠视自己的责任!要知道,一个没有责任感的人,就不可能有澎湃的生活热情和可持续的工作能量。因此,今天在这里我愿意再次用这些词语与你们共勉: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友好合作,助人为乐,维护集体,关心学生,爱护家庭,孝敬父母,终身学习。
我要说的第二句话是要做一个安分守己的人。我从不担心八中的学生会没有理想,没有远大的志向,我更担心的是你们能否坦然而从容地面对平凡的生活。我深知,在座的同学中有太多的人拔高了成功的观念,这些同学时常想到的是掌声、鲜花、出人头地,甚至是惊天动地,这当然不是什么坏事,但如果每个人都把成功定义在这样一个“金字塔”的塔尖上,想一想这个世界会有多少人活不下去啊!我当然希望并且相信,你们当中会涌现出学问家、翻译家、设计者,甚至会有人成为企业家或有较高级别的政府官员,但毫无疑问也只能是少数——多了就不那么令人向往了,多了也就不那么值钱了。在这里,我要告诉你们的是,成功就是一种良好的经验或体验,它不等于惊天动地,也不一定轰轰烈烈。我还要告诉你们的是,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并一定和快乐成正比,也不一定与幸福有着必然的联系。因此,当你能够这样理解成功的时候,你就能够“安分”——安于做好自己分内的事,并能在这个充满诱惑的社会里守住自己。而在这样界定成功的日子里,你也就必然能够在同学朋友的祝福与笑容中,在亲人的亲切问候抑或是在老师的鼓励与勉励声中,真正体会到自己生命的流光溢彩!
篇10
关键词:《极地之境》;对立结构;张力;现代感受
中图分类号:I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4-0003-02
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悖论、含混、分裂等弥漫在大众生活中。这是全球化语境下社会的必然特征之一,必然影响着这一时代的文化发展。当代诗歌在快餐文化的视觉冲击下,似乎淡出了大众的生活。其实不然,它正在以其自有的方式折射出这个时代的多面。我们不应像阅读快餐文化那样,希冀在诗歌中扫到刺激眼球的图片与符号,而应从诗歌并不多的文字中,细读出埋藏在字里行间的我们人类千姿百态的灵魂。2007年10月18日,安琪在厦门创作的的《极地之境》正是这个时代里一面镜子,用其14行110个字折射出现代人普遍的生存的状态:“现在我在故乡已呆一月/朋友们陆续而来/陆续而去。他们安逸/自足,从未有过/我当年的悲哀。那时我年轻/青春激荡,梦想在别处/生活也在别处/现在我还乡,怀揣/人所共知的财富/和辛酸。我对朋友们说/你看你看,一个/出走异乡的人到达过/极地,摸到过太阳也被/它的光芒刺痛”。借用细读法,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想归乡却感慨永远在路上的现代人的无奈。这种现代人形象是如何建构起来的?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分析。
一、对立下网织的失落
新批评代表人物布鲁克斯曾强调应从诗歌的内在结构入手对诗歌进行分析和研究:“对于诗歌的意义不应从内容上来认识,而要从诗歌的整体内在结构上来阅读和理解诗歌语言,通过这种阅读,发现文学作品的语言是否成功地形成了一个富有张力的、和谐的整体,组成这个整体的各个部分之间又具有怎样的相互联系。”①《极地之境》便通过对立的结构完成诗歌内在张力。
通读诗歌,《极地之境》叙述了“我”在归乡后向朋友诉说在别处的快乐和悲伤的故事。这个动作通过十四行文字里的多组对立结构建构起来:“故乡―异乡”、“来―去”、“我―他们”、“出走―还乡”、“那时―现在”、“安逸、自足―悲哀”以及“财富―辛酸”。我们可以将这些对立结构分为以下组:首先是相异的空间场域:“故乡―异乡”;其次是相异的时间场域:“那时―现在”;再者是相异的承载场域:“我―他们”;第四是相异的行动方向:“来―去”以及“出走―还乡”;最后是不同的情感基调:“安逸、自足―悲哀”以及“财富―辛酸”。这些对立的结构便是承载“我”的故事和心境的基石。
一方面,“故乡”与“异乡”这一不同的地理场域在“出走―还乡”这组不同的行动方向和“那时―现在”这组不同时间场域上完成空间与时间上行动的统一:“那时”从“故乡”“出走”去“异乡”到“现在”从“异乡”“还乡”。这样一个看似落叶归根的圆形人生,殊不知已在时代变迁中找不回原点。诗中第一句便交代“我”已经还乡一个月,“朋友们陆续而来,陆续而去”说明这一个月“我”与朋友们相聚多次。在这场场相聚里,“我”与他们回忆了美好的往昔,分享了自己独在异乡时所经受的快乐和痛苦,但是这种倾诉并未能获得知音。因为“他们安逸/自足,从未有过/我当年的悲哀”,他们只是“来”了又“去”,“我”这个个体被排除在“他们”这个集体之外,这一切给“我”带来的是一种被局外化的失落感,即使归乡,却同陌生人般无法被理解。所以,“故乡”与“异乡”不仅仅存在于“还乡”的“现在”与“出走”的“那时”之间,还存在于“现在”已经“还乡”一月,却并未能真正融入“故乡”,依旧是“异乡”状态的差异之间。这种被局外化的状态显然是“我”“还乡”前未曾想到的,本以为“还乡”可以一并将自己带回那个美好的青春时代,可以重温旧日好时光,然后未料自己早已回不了“故乡”这个记忆深处的世外桃源,所以在最后,“我”才有生出被“刺痛”的伤感。“我”究竟身归何处,这种对人生的茫然网织在相异场域间的反差中,给全诗带来巨大的张力,制造出让人叹息的无奈感。
另一方面,诗中反复出现两种承载截然相异情感的词组:“安逸”、“自足”、“财富”无疑是正面的意象,是人们所追求的,而反面的“悲哀”、“辛酸”则是人们所不愿所有的。他们一个带着幸福的标签,一个裹着痛苦的黑袍,处在人生天平的两端。“我”想同时卸下天平两端的行李,可是朋友们却无法帮我接住全部。“他们安逸/自足”,似乎无法理解“我”在“极地”所体验的一切,财富和辛酸,只是在他们来的时候短暂停留于我们共同对话的空气中,并未“刺痛”他们的皮肤,更何况存于他们的心中。然而,“我”却急需倾诉,所以对朋友唤着“你看你看,一个/出走异乡的人到达过/极地,摸到过太阳也被/它的光芒刺痛”。“你看你看”对着朋友们呼出,然后,诗却在“刺痛”处结尾。“我”对“我的朋友们”的这一倾诉,没能得到回应,仿佛在旷野里发出的呐喊般,回应的只是死一般的寂静,现实狠狠摔碎在岁月里。
正是在这一倾诉的落空中,将“我”这一故乡人刻画得更为孤单。这种失落在对立结构的网织下,弥散整个字里行间。“我”与“故乡”里的一切的这种无法抹去的隔阂,无奈开始全身入侵,刻骨却无力回击。这种无力感也是现代人面对回不去的曾经时的共鸣。
二、意象中暗藏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