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幸福范文

时间:2023-04-10 14:28: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提醒幸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在皓月当空的良宵,提醒会走出来对你说:注意风暴。于是我们忽略了皎洁的月光,急急忙忙做好风暴来临前的一切准备。当我们大睁着眼睛枕戈待旦之时,风暴却像迟归的羊群,不知在哪里徘徊。当我们实在忍受不了等待灾难的煎熬时,我们甚至会恶意地祈盼风暴早些到来。

风暴终于姗姗地来了。我们怅然发现,所做的准备多半是没有用的。事先能够抵御的风险毕竟有限,世上无法预计的灾难却是无限的。战胜灾难靠的更多的是临门一脚,先前的惴惴不安帮不上忙。

当风暴的尾巴终于远去,我们守住零乱的家园。气还没有喘匀,新的提醒又智慧地响起来,我们又开始对未来充满恐惧的期待。

人生总是有灾难。其实大多数人早已练就了对灾难的从容,我们只是还没有学会灾难间隙的快活。我们太多注重了自己警觉苦难,我们太忽视提醒幸福。请从此注意幸福!幸福也需要提醒吗?

提醒注意跌倒……提醒注意路滑……提醒上当受骗……提醒宠辱不惊……先哲们提醒了我们一万零一次,却不提醒我们幸福。

也许他们认为幸福不提醒也跑不了的。也许他们以为好的东西你自会珍惜,犯不上谆谆告诫。也许他们太崇尚血与火,觉得幸福无足挂齿。他们总是站在危崖上,指点我们逃离未来的苦难。但避去苦难之后的时间是什么?

那就是幸福啊!

享受幸福是需要学习的,幸福即将来临的时刻需要提醒。人可以自然而然地学会感官的享乐,却无法天生掌握幸福的韵律。灵魂的快意同感官的舒适像一对孪生兄弟,时而相傍相依,时而南辕北辙。

幸福是一种心灵的震颤。它像会倾听音乐的耳朵一样,需要不断地训练。

简言之,幸福就是没有痛苦的时刻。它出现的频率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少。

人们常常只是在幸福的金马车已经驶过去很远后,才捡起地上的金鬃毛说,原来我见过它。

人们喜爱回味幸福的标本,却忽略幸福披着露水散发清香的时刻。那时候我们往往步履匆匆,瞻前顾后不知在忙着什么。

世上有预报台风的,有预报瘟疫的,有预报地震的。没有人预报幸福。其实幸福和世界万物一样,有它的征兆。

幸福常常是朦胧的,很有节制地向我们喷洒甘霖。你不要总希冀轰轰烈烈的幸福,它多半只是悄悄地扑面而来。你也不要企图把水龙头拧得更大,使幸福很快地流失。而需静静地以平和之心,体验幸福的真谛。

幸福绝大多数是朴素的。它不会像信号弹似的,在很高的天际闪烁红色的光芒。它披着本色外衣,亲切温暖地包裹起我们。

幸福不喜欢喧嚣浮华,常常在暗淡中降临。贫困中相濡以沫的一块糕饼,患难中心心相印的一个眼神,父亲一次粗糙的抚摸,朋友一张温馨的字条……这都是千金难买的幸福啊。这些幸福像一粒粒缀在旧绸子上的红宝石,在凄凉中愈发熠熠夺目。

幸福有时会同我们开一个玩笑,乔装打扮而来。机遇、友情、成功、团圆……它们都酷似幸福,但它们并不等同于幸福。幸福会借了它们的衣裙,袅袅婷婷而来,走得近了,揭去帏幔,才发觉它有钢铁般的内核。幸福有时会很短暂,不像苦难似的笼罩天空。如果把人生的苦难和幸福分置天平两端,苦难体积庞大,幸福可能只是一块小小的矿石。但指针一定要向幸福这一侧倾斜,因为它有生命的黄金。

幸福有梯形的切面,它可以扩大也可以缩小,就看你是否珍惜。

我们要提高对幸福的警惕,当它到来的时刻,激情地享受每一分钟。据科学家研究,有意注意的结果比无意要好得多。

当春天来临的时候,我们要对自己说,这是春天了!心里就会泛起茸茸的绿意。

幸福的时候,我们要对自己说,请记住这一刻!幸福就会长久地伴随我们。那我们岂不是拥有了更多的幸福!

所以,丰收的季节,先不要去想可能的灾年,我们还有漫长的冬季来得及考虑这件事。我们要和朋友们跳舞唱歌,渲染喜悦。既然种子已经回报了汗水,我们就有权沉浸幸福。不要管以后的风霜雨雪,让我们先把麦子磨成面粉,烘一个香喷喷的面包。

所以,当我们从天涯海角相聚在一起的时候,请不要踌躇片刻后的别离。在今后漫长的岁月里,有无数孤寂的夜晚可以独自品尝愁绪。现在的每一分钟,都让它像纯净的酒精,燃烧成幸福的淡蓝色火焰,不留一丝渣滓。让我们一起举杯,说:我们幸福。

所以,当我们守候在年迈的父母膝下时,哪怕他们鬓发苍苍,哪怕他们垂垂老矣,你都要有勇气对自己说:我很幸福。因为天地无常,总有一天你会失去他们,会无限追悔此刻的时光。

幸福并不与财富、地位、声望、婚姻同步,这只是你心灵的感觉。

篇2

提醒注意跌倒……提醒注意路滑……提醒受骗上当……提醒荣辱不惊……先哲们提醒了我们一万零一次,却不提醒我们幸福。

也许他们认为幸福不提醒也跑不了的。也许他们以为好的东西你自会珍惜,犯不上谆谆告诫。也许他们太崇尚血与火,觉得幸福无足挂齿。他们总是站在危崖上,指点我们逃离未来的苦难。但避去苦难之后的时间是什么?那就是幸福啊!

享受幸福是需要学习的,当幸福即将来临的时刻需要提醒。人可以自然而然地学会感官的享乐,人却无法天生地掌握幸福的韵律。灵魂的快意同器官的舒适像一对孪生兄弟,时而相傍相依,时而南辕北辙。

幸福是一种心灵的振颤。它像会倾听音乐的耳朵一样,需要不断地训练。

简言之,幸福就是没有痛苦的时刻。它出现的频率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少。

人们常常只是在幸福的金马车已经驶过去很远,捡起地上的金鬃毛说,原来我见过它。

人们喜爱回味幸福的标本,却忽略幸福披着露水散发消香的时刻。那时候我们往往步履匆匆,瞻前顾后不知在忙着什么。

世上有预报台风的,有预报蝗虫的,有预报瘟疫的,有预报地震的。没有人预报幸福。其实幸福和世界万物一样,有它的征兆。

幸福常常是朦胧的,很有节制地向我们喷洒甘霖。你不要总希冀轰轰烈烈的幸福,它多半只是悄悄地扑面而来。你也不要企图把水龙头拧得更大,使幸福很快地流失。而需静静地以平和之心,体验幸福的真谛。

幸福绝大多数是朴素的。它不会像信号弹似的,在很高的天际闪烁红色的光芒。它披着本色外衣,亲切温暖地包裹起我们。

幸福不喜欢喧嚣浮华,常常在暗淡中降临。贫困中相濡以沫的一块糕饼,患难中心心相印的一个眼神,父亲一次粗糙的抚摸,女友一个温馨的字条……这都是千金难买的幸福啊。像一粒粒缀在旧绸子上的红宝石,在凄凉中愈发熠熠夺目。

幸福有时会同我们开一个玩笑,乔装打扮而来。机遇、友情、成功、团圆……

它们都酷似幸福,但它们并不等同于幸福。幸福会借了它们的衣裙,袅袅婷婷而来,走得近了,揭去帏幔,才发觉它有钢铁般的内核。幸福有时会很短暂,不像苦难似的笼罩天空。如果把人生的苦难和幸福分置天平两端,苦难体积庞人,幸福可能只是一块小小的矿石。但指针一定要向幸福这一侧倾斜,因为它有生命的黄金。

幸福有梯形的切面,它可以扩大也可以缩小,就看你是否珍惜。

我们要提高对于幸福的警惕,当它到来的时刻,激情地享受每一分钟。据科学家研究,有意注意的结果比无意要好得多。

当春天来临的时候,我们要对自己说,这是春天啦!心里就会泛起茸茸的绿意。

幸福的时候,我们要对自己说,请记住这一刻!幸福就会长久地伴随我们。那我们岂不是拥有了更多的幸福!

所以,丰收的季节,先不要去想可能的灾年,我们还有漫长的冬季。我们要和朋友们跳舞唱歌,渲染喜悦。既然种子已经回报了汗水,我们就有权沉浸幸福。不要管以后的风霜雨雪,让我们先把麦子磨成面粉,烘一个香喷喷的面包。

所以,当我们从天涯海角相聚在一起的时候,请不要踌躇片刻后的别离。在今后漫长的岁月里,有无数孤寂的夜晚可以独自品尝愁绪。现在的每一分钟,都让它像纯净的酒精,燃烧成幸福的淡蓝色火焰,不留一丝渣滓。让我们一起举杯,说:我们幸福。

所以,当我们守候在年迈的父母膝下时,哪怕他们鬓发苍苍,哪怕他们垂垂老矣,你都要有勇气对自己说:我很幸福。因为大地无常,总有一天你会失去他们。会无限追悔此刻的时光。

幸福并不与财富地位声望婚姻同步,这只是你心灵的感觉。

篇3

——题记

依稀记得在某本作文选上看到“提醒幸福”这四个字,初看全篇,似乎并无特别之处,深深思考,心里却是一阵一阵徘徊着的久不去的浪涛。

幸福,很多人都想触碰这个字眼,孰不知,又是否因时间沙漏的多次翻转而渐渐遗忘呢。忘却、忘却,如果有一天,我们重新拾起记忆的贝壳,心里是不是暖暖的?会有晶莹的液体滴落下吗?

我最大的缺点就是健忘了吧,这种功能不分好坏,大脑或许已容不下记忆的存在,我只好偷偷把它们锁在心底的宝箱里,我想那锁是时间老人铸造的。现在,我的手心里静静躺着那把沾了灰却依旧熠熠生辉的钥匙。走过去,轻轻转动……

沉封了几年的珠宝,在这一瞬,似把多年积蓄的光芒一下绽放出来。刺痛了双眼,流下的是带有些许甜的泪滴。

篇4

每天放学,辰宇都要忍受我化学方面的“胡搅蛮缠”。他讲题思路清晰分析透彻,但听着那些我闻所未闻的解题方法时,我一不小心就会露出他所说的“预料之中”的茫然。

化学成绩渐渐能看得过去了,偶尔也会让他欣赏到我聪明利落地完成的题目,他点头说:“名师出高徒嘛!”我做呕吐状。

这几天,爸爸妈妈天天吵架,闹着要搞离婚。我的心情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每天都不开心,辰宇天天陪我说话,聊天。

一天,辰宇骑车带我来到市区西边的假山处,山前有一条小瀑布。

辰宇对我说:“若雪,你不开心就痛痛快快地哭一场,在这里,即使你哭得稀里哗啦也不会有人听见。”

篇5

一、主要特征

韵文识字教学有别于其它识字教学,其显著特征就是韵文识字,情境认知;诵读词串,读出画面。具体说,应体现在这几方面:

(一)情趣性――在情境中识字认物。“韵文识字教学”把指导学生识字作为教学的重点,通过韵文创设的情境认读词语,认识事物,识记生字。教师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教学情境活动,引导学生读准音,记住形,辨清义。但识字要求不是通过单一、机械的训练来达成目标,而是基于韵文创设的情境,进入情境,读一读文中的词语,找一找图中的事物,把词语与事物建立起联系,说说自己对事物的认识,联系生活实际丰富对事物认识,相机指导学生识记生字,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感受到识字很有趣,很好玩。通过识字与认知发展紧密相联,很好地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充分调动起学生识字的欲望。

(二)整体性――在诵读中感悟积累。识字是为了阅读。韵文识字的文本特点很好地将识字与阅读结合起来。能过诵读词串,学生不仅能识别汉字,还能达到“自动化”的整体认知,能借助想象,脑海中浮现画面。这样,学生逐渐学会联系上下文体会语义,为顺利进地阅读做好辅垫,做到识字与阅读同步,寓识于读才能实现真正的阅读。韵文识字课型能很好地处理好识字与诵读的关系。教学中,教师通过指导学生诵读词串,展开想象,借助几个典型的物象加以想象、补充,在头脑中浮现一幅生动的画面,感受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进而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并存贮于脑海,形成语感。随后,当学生眼前出现一幅生动的画面时,他的脑海中就会自然而然出现学过的词语,学生的语言能力大大增强。学生在识字、学词、诵读词串中,收到掌握文字符号,建立音、形、义的联系;丰富词汇,间接认识事物,增长见识;品读联想,发展语言想象能力,提高阅读与表达能力。

(三)丰富性――在交流中识记掌握。“韵文识字”依然突出识字写字的重点。通过情境中引出生字的教学,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引导学生掌握识字方法,梳理出识字的方法结构。根据生字的特点,或用拆分零部件来识记,或换部件来识记,也可以从汉字的字源演变故事中识记……方法的多样化激发学生学习生字的主动性,培养学生逐渐具备独立识字的能力。“韵文识字”对写字指导要求很高,同样体现丰富性。依据生字的字形特点,有所侧重地进行写字指导,从笔画位置、间架结构等方面做细致指导,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书写、由仿入体的良好习字习惯。

(四)拓展性――在运用中提升能力。“韵文识字”非常注重生字、词语的积累,更注重字词的灵活运用。离开韵文的语境,学生依然能将所学到的语言恰当地运用在各个具体语境中。教师可以通过扩词的方式来丰富学生的词汇;可能通过组词造句方式考查学生对字词的灵活运用程度;还可以引导学生对照文本中的词串,用几句话描述一个完整的情境,并恰当地运用文中学到的新词,这对学生来说极具挑战性,同时也是最能显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韵文识字教学的有效开展,最终是以学生综合语文能力的提升作为重要的衡量标准。

二、实施流程

(一)主题积累,自主交流。这一环节是韵文识字教学的课堂常规活动,通过课前主题积累,为学生提供交流的平台,达到丰富词汇、积累知识、铺垫情感的目的。一般是与文本有关的“好词佳句”的积累,对对子、背诗歌、猜谜语等。交流要面向全体,体现开放,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的机会,很好地开放课堂。

(二)进入情境,语境识字。如教学“北斗星”这个词,可以先让学生在老师描绘的夏夜美景中进入情境,感受夏夜的美好。接着引导学生通过看图认识北斗星,动手连一连七颗星,认识北斗星形似“斗”状;再出示字卡“斗”,和古体字“斗”,告诉“斗”字古时是盛放东西的工具,两点是“斗”形,“十”字是手抓的部位,学生参与整个识字活动,识字很有趣,还通过古文字的了解掌握汉字的演变,从而掌握汉字的意思。真可谓一举多得。

(三)诵读词串,想象入境。这一环节教学时要重视反复诵读词串,通过教师创设的语言情境,在教师的启发、提示、一定的技巧指导下读出词语的意象、词串之间的停顿、整个词串的节奏及整编韵文的意境。在入情入境的诵读中,产生丰富的想象,促进学生朗读能力、感悟能力和想象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

(四)分类识字,识写到位。韵文识字采取灵活的识字教学,与韵文联系紧密的生字,在具体的语境中进行识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边想像边识,大胆拆拆字形,自主编编儿歌,可以讲讲“字源追踪”,了解汉字的演变,知道汉字的本义,能准确地辨析字义。另外,对一部分学生能自主识字的生字,采用集中识字。这样既不破坏韵文识字的整体性,又能激发学生不断巩固已经掌握的识字方法,相互补充,相互借鉴,牢固掌握字形,区分字义。

篇6

雪没什么的你离开我一样的坚强我的事我的幸福不是谁说带走就能带走也不是谁说带来就带来的你回家了记得好好对阿姨和叔叔他们真的很想你了回家多多陪陪他们他们老了需要你的关心其实嘛我是很想和你一起回你家的但是呢我知道你是不会带的你不带我也不勉强的本来这就是不可能的嘛

雪你走后我依然坚强我依然抬头微笑今天以后我会把你的Q给拉掉会把你的两个Q都拉掉你的51我也不会进去你的什么都不在关系我包括田振是也你我才认识他的我也把他拉掉和你有关的一切我都不要了

雪你走后我继续过着我一个人的生活一年了分开一年你去年欠我的生日快乐我叫你今年和补上可是今年你没有出现去年你走的那天对今年你走的那天正好一年我在网络上等你等你的出现结果你没出现端午我们分开一年的时候你还没出现一年我们Q上没说过一句话一年时间好快啊时间让我老化了很多你居然说我还是这样的其实这一年我走的好辛苦拿你的话说就是我自找的这一年真的好累你叫我留的长发我没剪我一直一直都在留一年我在改变

雪你要找的人是完美的我做不到我只要努力去做不过我还是没有做到你满意以为我Q遇到你我能不和你平淡的扯点其他话题不和我们感觉之间的话题可是我真控制不了

雪你说在我没出现之前有人比我更爱你爱情是平等的没有谁比谁更爱谁

雪以后你要结婚了我希望你选择的她把我的那份爱一起爱你把我的爱也加进去爱你

雪你的幸福的因为还有我在爱着你

雪最后一次和你我爱你爱你爱你

雪走后一次这样叫你我希望天这样的称呼只属于我即使你有了你的她她也不能这样叫你

雪我必须申请专利“雪”这个称呼只有我小弈可以叫

继续选择你的爱是给我无谓的伤害所以我选择离开

请允许我转身谢谢你让我成长

请允许说我不在原地等你谢谢你让我爱了一场

请允许我叫你天谢谢你陪伴了我两年

篇7

关键词:当代建筑、形体复杂性、成因、意义

中图分类号:TS958文献标识码: A

一、综述

1、关于建筑“形体复杂性”问题的由来

建筑是人类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建筑发展的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的一个缩影。建筑是满足人类各种社会行为的载体,以相对稳定的状态存在于人类活动之中1,因此“功能”与“形式”是建筑最根本的两大属性。“形式”是个抽象的概念,它通过其概念的外延即每个具体建筑的“形体”来得以表达。建筑形体的演化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无序到有序的过程。人类对建筑基本社会功能的关注在随着自身的前进而不断地被超越,建筑的“形体”被不断地附加各种信息,这些信息相互汇集、交叉、融合、演化、更新、蜕变、再生,造就了建筑“形体复杂性”的根本原因。

2、“建筑复杂性”与“建筑形体复杂性”的区别

本文所讨论的建筑“形体复杂性”,单纯地指建筑形体的几何属性,属于图形学的范畴,有必要将其与“建筑”自身的复杂性区分开。“建筑”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所涵盖的信息极其广泛,从历史、哲学、经济、政治、文化、地域、技术等任何一个领域展开探讨,都将呈现出一个庞杂的巨系统,与本文所讨论的“形体复杂性”无关。此外,本文也不涉及工程技术上的“复杂性”问题,众所周知,哪怕是功能与形式再简单不过的建筑,其项目立项/设计/施工/投入使用/后期维护等,都会是一个繁琐的过程。因此本文所讨论的建筑“形体复杂性”,仅限于建筑的几何图形学属性,以及由此引出的一系列相关问题。

3、为何将讨论的重点着眼于当代建筑

建筑“形体复杂性”问题古而有之,且贯穿于整个一部建筑史。无论是中国古典建筑还是西方古典建筑,在形体变化、材料运用以及装饰搭配上无所不用其极;工业革命以后随着技术的飞跃及思想的解放,建筑形式打破了传统的束缚,现代建筑蓬勃发展并走向成熟,新兴建筑形式呈井喷式发展。关于这两个阶段的建筑“形体复杂性”问题,其手段来源于简单形体的累加,仍未走出对欧几里德经典几何图形的应用范畴。偶尔有一些前卫大胆的尝试,如高迪的米拉公寓、门德尔松的爱因斯坦天文台,也均是在经典形式基础上进行了文化或技术上的修辞2,而并非“形体复杂性”之质的飞跃。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至今,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等高科技领域的长足发展,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和改造世界的手段取得了巨大进步。建筑领域的技术、工具、思想,完美地顺应了科技革命的趋势,把建筑形式带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境界,出现了一些光怪陆离、匪夷所思的作品,这些作品让人惊叹的同时也让人反思,从而有必要把当代建筑“形体复杂性”问题作为讨论的重点。

二、当代建筑“形体复杂性”问题之成因

在当代建筑中出现如此多数量形体复杂的建筑个案绝非偶然,无论是传统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市场国家,均不放过任何有可能进行尝试的机会。当代建筑形体复杂性之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可归结为两大方面的原因,一是形而下的物质方面的原因,诸如科技、技术、经济实力等方面的原因;二是形而上的精神方面的原因,诸如哲学、文化、地域、社会等方面的原因。前者是手段,后者是根源,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下面分别就二者具体进行讨论。

1、形而下的物质方面之原因

科学理论的发展为建筑实践活动奠定了理论基础,是物质成因之中最根本的动力。科学研究有两种基本作用,一是增加、丰富人类的理论知识体系,二是积累、提高人类的实践技能。建筑形式的创作实践过程对于科学理论的借鉴行为,可归纳为三种,即“直接应用”、“间接利用”、“符号借用”。第一种的情况非常少,因为建筑创作毕竟不等同于核物理研究,很少有建筑实践活动能直接将抽象的科学理论进行物化。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曾有欧洲和日本的建筑师做过若干尝试,他们将某些自然科学理论或社会发展理论抽象为特定的虚拟建筑或城市模型,以探究人类存在形式的本源问题。相比于对科学理论的直接应用,第二种情况更加容易理解并且可操作性也稍强些。在建筑学与其他学科进行理论交叉的研究中,大量的外来信息涌入到建筑实践中来,用以间接指导建筑的生成过程。这一类建筑作品中,时而充满了对另一套理论体系的暗示,这种外来的理论体系,与建筑自身传统的理论体系相并行,有时作为辅助支撑体系,偶尔也会喧宾夺主。以上两种建筑实践活动均是建筑对其他科学理论的真正借鉴,是在理解了该理论的基础上,取其需要为我所用,创作出具有一定内涵的建筑作品。第三种“符号借用”的情形最为广泛,我们身边的异形、另类建筑多属于这一类。科学理论固然是严谨的,但对科学理论的阐述和理解却是因人而异、千差万别的;将断章取义的理论标签贴在建筑创作中,并不会有人来追究建筑师的责任。当然,这种看似肤浅的、表皮式的借用行为也并非一无是处,也有相当多的成功案例,在某个意想不到的方面做出了巧妙地诠释3。

技术手段的进步确保了建筑实践活动在操作上的可行性。科学与技术这两个词经常被合用,但二者代表了迥然不同的两个领域。科学解决的是意识上的从无到有,技术解决的是现实中的从无到有,二者是“想出来”与“做出来”的关系。罗马混凝土和拱券技术的出现,造就了斗兽场、万神庙的宏伟,尖肋拱顶和飞扶壁的运用,造就了哥特式建筑的辉煌,工业革命对生产力的巨大解放造就了水晶宫、埃菲尔铁塔;高科技的发展更加缩短了理论与实践的间隔,使新兴科技成果能够迅速地应用于建筑实践。建筑师的创作欲望可以充分打开,不用为了“能否实现”的问题而大伤脑筋。

经济实力的保障为建筑实践活动铺平了道路。高科技也意味着高投入、高风险、高成本。只有具备足够的经济实力,才有可能为这种前沿的建筑实践活动提供足够的资金以支持其正常运行。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形状怪诞的建筑作品通常会出现在经济实力雄厚的国家或地区,或是存在肯为这种行为买单的投资主体。经济实力所保障的不仅仅是这类建筑的生成过程,而是为其提供生存空间的社会环境。有资金去创造的同时,需要有足够的后备力量去维持、保养它,使其在良性动态循环中得以生存发展,不至于在使用过程中夭折甚至死亡。

2、形而上的精神方面之原因

审美倾向的深层次变化是“复杂形体建筑”出现的哲学基础。与古典建筑崇尚和谐、现代建筑崇尚简约不同的是,当代建筑所崇尚的是个性的充分释放。建筑师只要能在创作中满足基本使用要求,不违反法规规范,同时将自己的创作理念自圆其说,便可顺理成章地做好项目。建筑师的创作欲望被激发出来,并且打破了传统美学中以和谐为基础的审美标准,开始尝试以对比、夸张、矛盾、惊悚、诡异、迷幻、癫狂等感觉作为创作基点,进行建筑师个人情感的宣泄。同时,公众也不像从前一样,单纯地作为旁观者来存在,他们需要这种怪异形式的审美客体来迎合他们浮躁的社会心理状态。任何一种事务想要长期生存下去,必须有它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正是当代社会多元化倾向和打着创新和前卫的幌子而实则浮夸、浮躁、虚无的价值观缺失状态,成为了众多标新立异者滋生繁衍的土壤。当然,面对未知前沿领域的探索者多是在诟病和指责中逐步成熟的,我们这个时代需要足够多的探索者,勇于开拓,去伪存真。

地域文化差异使“复杂形体建筑”呈现盘根错节、多脉并行的现象。这种现象很好理解,人类文明原本便呈现出巨大的区域差异;即使在信息高度发达的当代,同样的现代城市和现代建筑,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有着明显的地域文化可识别性4。我们不妨设想,如果把鸟巢以同样的技术和施工工艺,盖在北京和盖在伦敦、开罗、里约,其结果肯定相差迥异。地域文化好比建筑的不同修辞方法,产生的效果也千差万别。此外,建筑创作同样是建筑师与场所的互动交流过程;一个优秀的创作者会利用场所的不同而给出他认为最合适宜的解决方案;这也就不难想象,同是世界著名建筑作品的华盛顿美术馆东馆、卢浮宫、苏州博物馆均是出自贝聿铭先生之手了。因此,场所与建筑师之间的互相影响互相促进,推动着地域文化的塑造。

社会发展的状态左右着“复杂形体建筑”的生存模式。在自由开放的社会发展模式之中,创作与被创作均是自在生成的行为,而并非有决定性的外部因素去促成。由于是社会主导型创作,这种大环境下产生的作品通常是自由、开放、轻松、活泼的,很少出现拘谨造作的非自然形态。与之相反的另一种模式,即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型社会发展模式,在这种环境下,任何突破常规的创作行为,均受到一定限制,并且其结果会被有意无意地打上行政的烙印,或者表现出伴随一种或若干种非和谐的因素。政府主导型社会的创作环境还存在另一种极端,即由于无底线的发散而导致的创作失控局面。在行政能力较强的中心城市,各种力量势均力敌而可以相互制衡,这样一来,只需引导得当,便不会出现失控,但政府需要魄力和智慧去平衡各中矛盾。

3、谁是主导?

为何当代社会成了“复杂形体建筑”粉墨登场的表演舞台,究竟谁是最主要的原因,一时很难准确地回答这个问题。这原本就是多种因素共同博弈的结果,当某个区域、某个时间,出现了一种可以决定其发展方向的因素并且在相对稳定的时期内占了上风,那就会导致相应结果的出现,也正是这种状况,形成了“形体复杂性”的多样化局面。

三、当代建筑“形体复杂性”之表现形式

1、早期――直线型排列组合

这个时期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并没有绝对的起始点。人们对经典几何图形的研究持续了上千年,并不断寻求有所突破,而限于科学理论、技术手段的束缚,即使偶尔有天才的思想家想打破常规,却始终未能如愿。现代建筑产生之后,功能的要求使建筑形体迅速变高变大,为复杂形体的创作打下坚实的实用基础。建筑师将经典几何图形重新加以诠释,新技术的成熟使以往没有尝试过的组合形式得以实现。这种组合舍弃了以平稳、和谐、愉悦为美感的初衷,把人们对建筑的视觉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原来现代建筑并不只是可以以方盒子的形式存在。SAFDIE设计的蒙特利尔67号住宅,将每户家庭所在的体块在空间加以组合,本着“每户家庭开窗视线互不干扰”、和“每户家庭的屋顶成为其他家庭的花园”两个原则,既巧妙地解决了住宅的基本功能,又使该建筑成为蒙特利尔市的地标之一。

2、发展期――曲线形排列组合

由于建筑性质的原因,某些种类的建筑势必以一种不同寻常的形式出现,如体育建筑、观演类建筑、博物馆类建筑以及宗教类建筑等,这些种类的建筑为创作者提供了发挥的平台。早期的曲线形体建筑仅仅是直线形建筑的变异,例如将矩形的局部异化、或者以异化组合的形式出现。这种情况可以从柯布西耶的朗香教堂来理解,从后人对其海量的分析图中不难看出,它可以被分解为有限个数的基本几何体,通过对这些基本几何体的不同程度的修饰和组合,最后得出一个梦幻般的形体。这种过程类似于今天动画师创建动漫模型的情形,动画师和建筑师创建模型的不同在于,建筑师是基于预先设定好的构件尺寸精确推进,而动画师则是模糊推进,他们可以通过对一个BLOCK的阵列、拆分、修饰,最终将其变化为动画形象。

曲线形建筑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类以模拟自然事物为创作基点的流派。他们希望通过建筑的语言,表达一种自然力量的美感;这类建筑往往是具象的,人们看到它第一时间会联想到自己身边熟知的一些事物,通过引起共鸣而达到取悦欣赏者的目的。悉尼歌剧院就是这样一个案例,以贝壳为原型,在它所处的海的背景下通过巧妙的空间组合,形成一道完美的天际线,成为悉尼城市的象征。

以上两种曲线形建筑均可归结为由规则曲线所组成,即可以由简单几何形体稍加变化得出,换句话说,这两类建筑还是在可控的有序排列之中。如果将曲线组合顺序随机打乱,则呈现出的结果会是另一番景象。并不是说这种随机曲线的建筑没有规律,只是无法用肉眼立刻识别出来罢了。形体再复杂的建筑均有其组合规律,而由人主导的规律通常要简单于由计算机所生成的规律,哈迪德早期的作品用尖锐的棱角给人以极强的视觉冲击力,而具有同样视觉冲击力的盖里的西班牙古根海姆博物馆,却给人以另外一种震撼,前者偏重于第一印象的硬朗,后者则更加细腻更加丰富,给人联系想的空间更大。上海世博会西班牙馆,将曲线形组合逻辑运用到极致,它每一根龙骨都需要单独定位,每一片幕墙表皮的规格均不相同,想必也正因如此,幕墙表皮最终选取了灵活性更大的藤条板而并非玻璃。

3、彷徨期――混沌形式出现

科学分类体系中存在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我们所熟知的数学领域究竟算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这种提法看似好笑,但很多数学家特别是数学哲学家,并不认同将数学归纳入纯粹的自然科学。原因是数学早已和其他应用学科紧密融合,形成众多交叉学科并且上升为方法论、哲学理论的范畴。关于系统学、符号学、混沌学的研究,也早已被前卫建筑师所实践。几何形体再复杂再抽象,也终究摆脱不了身为几何形体的属性。前卫建筑师已经不能满足光靠几何形体的搭建作为生成建筑的方式,他们所创作的作品中,让人无法以身边任何事物作为参照,是彻头彻尾全新的意向,甚至无法将其与建筑联系在一起。这类最前卫的试验型作品,有些甚至只能停留在理念阶段、或是只能用计算机作为其展示媒介5。2002年世贸中心重建方案中,设计师马岩松的“浮游之岛”作品,向我们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我们不缺乏创造手段与展示手段,我们缺乏的是足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创造无国界、无边界、无尽头。

混沌形式的秩序或许只有创作者自身才能知晓,混沌这一概念本身便意味着无序性。这似乎与建筑的概念背道而驰了,建筑是用各种秩序组合起来的实用体,无法想象一个充满秩序的内核被一个无序的外壳所包裹,否则二者之间无法正常衔接。很多建筑师所标榜的所谓混沌建筑,在其物化过程中,便会将各种称之为“混沌”的东西一一瓦解,最后剩下一个仅有的外壳。在这个过程中,效果图起到了很好的欺骗作用。凤凰传媒中心是个经典的案例,该建筑在宣传画中被描绘得神乎其神,而实际建造过程中,它所涉及的各种秩序,远比普通建筑要多得多。这也恰恰印证了作为“混沌”建筑并非无序,而是其秩序隐含在混沌的外表之下,并且这种秩序更高级、更复杂,需要用经验和智慧去把握,去领悟。

4、对未来的前瞻

我们这个时代技术进步的速度经常超乎想象,手段的更新经常会带来行业的革命。三十年前CAD技术的普及代替了手绘,当今BIM的推广又冲击着CAD的统治地位。BIM的看似无所不能,给创作者以惊人的诱惑。但人们似乎忘记了任何技术都有它的适用范围,A与B是否可以自然共存,或者说是不是一定非B不可。凭借BIM及其相关技术,建筑创作的过程越来越依附于计算机程序,计算机可以通过多种脚本计算器的叠加,生成那些匪夷所思、光怪陆离的作品,这些作品让人眼前一亮,进而眼花缭乱,使人失去了基本的判断能力6。甚至有人认为,这是未来建筑的唯一出路,认为建筑系的学生如果不会GRASSHOPPER、不会CATIA DP,将来就没有出路。思想上的好大喜功造成了教育上的盲从和冒进,当眼足够高手足够低的创作者某一天从云端跌落的时候,会摔得支离破碎,从而重新从最基本的起点慢慢摸索。

四、当代建筑“形体复杂性”之积极与消极意义

拥有复杂形体的建筑,或受到追捧、或遭到诟病,通常都会成为人们讨论的中心。形体的复杂性决定了其势必在一个或多个方面与普通建筑存在巨大差别。如何客观地看待复杂形体建筑的优缺点,可以从下面几个主要方面结合讨论

1、功能与形式方面的意义

我们经常会遇到在一个复杂形体建筑中需要解决足够多的功能问题,当形体与功能相冲突的时候,肯定有一方会做出妥协。如果形体的秩序性和完美性不容改变,那么创作者多半会选择牺牲功能去保留形体。这种形体复杂性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人们在使用过程中必须去忍受一定的不快。我们可以将这种形体复杂性的秩序总结为“不可动体系”,即形体的复杂性不容改变,一旦改变就会导致形体秩序的崩溃。例如前面所提到的悉尼歌剧院,我们很难将它其中的某一片贝壳去掉,那样整个建筑形式便会瞬间土崩瓦解。第二种形体复杂性的秩序是可以做出调整的,当其与使用功能冲突时,可以局部调整而不影响整体形式的骨架,这种形体复杂性秩序我们可以称之为“微动体系”,它在建筑生成过程中已经放下了唯我独尊的姿态,可以与其他子系统相交融,共同塑造建筑。例如国家主体育馆鸟巢,在维持视觉效果近似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对局部构件的尺寸和方位做以调整,以达到双赢的目的。第三种形体复杂性的秩序是完全可变的,它自身的灵活性决定了它可与其他体系和平共处,我们可以将这种形体复杂性秩序称为“开放体系”。例如前面所提到的西班牙馆和凤凰传媒中心,其形体的逻辑秩序本身便处在动态平衡之中,因此可以包容更广泛的局部体系变动。在当代的实验性建筑尝试中,越来越多的建筑师逐渐接受了“开放体系”,因为毕竟建筑需要实实在在地建造起来,在理想与现实之间需要找到最为灵活的契合点。“开放体系”是以一种全新的积极的姿态,出现在建筑功能与形式的矛盾中,作为调和矛盾的手段和媒介。

2、工程技术方面的意义

任何复杂形体建筑均对设计施工造成了极大的挑战。设计中,要将复杂形体的秩序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行消化。对于建筑师和工程师来说,不管建筑形体如何变化,在他们手中出去的产品的性质是一样的。都要满足最基本的使用要求,满足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同时需要依照合同按时交付设计成果。复杂形体建筑无非是在上述几项之外,增加了一些附加条件;从目前的实例来看,这些附加条件之中,负面影响占多数。不论外部形体如何复杂,人们所使用的空间永远是尺度适宜、形式规则的基本空间,建筑师和工程师需要在基本体系与非基本体系之间架设一座桥梁去平衡彼此的矛盾。因此复杂形体建筑从理论上讲,对设计施工所带来的意义无疑是负面的。但事实也并非绝对如此,很多工程上的重大技术突破、全新的生产模式,正是从这些基本与非基本的碰撞中产生的。这好比永动机的研制过程,虽然永动机是个虚无飘渺的事物,但在其研制过程中,人类至少发明了一百多种对人类有益的理论和技术。因此需要辩证地看待“形体复杂性”问题对工程技术方面的影响。

3、社会影响方面的意义

复杂形体建筑给社会带来的影响可以通过其运营结果来判断。成功的案例会给社区、给城市带来更多发展机会,例如前面所提到的西班牙古根海姆博物馆,通过带动旅游业从而拉动了小城的经济,形成良性循环。第二类案例同样可以作为里程碑式的建筑加以纪念,但在公众心中却褒贬不一,难以形成共识。很难说这类建筑对社会的影响是正面还是负面的,也许随着历史的发展,随着人们认识的演变,或被接受或被7。埃菲尔铁塔建立之初,曾被巴黎人民当作“巴黎的耻辱柱”去批判,当时的大文豪莫泊桑曾说,“巴黎如果建成埃菲尔铁塔,我将永远离开这个城市”;而今天,埃菲尔铁塔和凯旋门等著名标志性建筑一起成为了巴黎的象征。北京的国家大剧院、CCTV大楼等作品,是否会成为北京的“埃菲尔铁塔”,让历史去评判。

五、前景展望及发展趋势

并不是每个民族和国家都钟情于复杂形体建筑的创作,纵观世界不难看出,复杂形体建筑在国内遍地开花、而在国外则谨慎为之。这种情况同样难分对错,它与国情、国力、国人的审美标准和心态息息相关。我们的国家正处在历史上难得的高速发展期,在这种上升的历史时期做一些大胆甚至疯狂的尝试都无可厚非。尝试的结果是让历史记住,希望我们能够多留给子孙一些真正富有时代精神、富有创造力的建筑作品。

参考文献:

[1]维特鲁威. 建筑十书. (第二书第一章)

[2]朱子晔. 数字化建筑设计的发生学修辞法研究. 建筑师,2014,01:32-33.

[3]冒亚龙. 独创性与可理解性――基于信息论美学的建筑创作. 建筑学报,2009,11:19.

[4]卢峰. 当代地域建筑文化探求:由建筑到城市. 建筑与文化,2011,07:45.

[5]林秋达. 基于三维IFS算法的建筑分形设计. 世界建筑,2013,09:107.

篇8

《童年》一着作主要是在讲小主人公——阿廖沙在三岁至十一岁时一直在外祖父家中生活,那是一个濒临破产的小作坊,他的外祖父是个吝啬,粗暴的人,经常毒打外祖母及孩子们,可怜的阿廖沙曾被他用柳条打得失去知觉,外祖母也曾被打得致使头发上的发针深深扎入她的头皮里。而阿廖沙的外祖母呢,则是一个勤劳,善良的女人,他的外祖母给予阿廖沙坚强活下来的力量,使阿廖沙感受到人间的温暖,所以外祖母是他最主要的亲人。

你看,阿廖沙的生活多么不幸啊!与他的冰冷世界相比,我们之间真是天壤之别啊!我们每天都在爱的田园下吸收营养,快乐地长大,他使我明白了自己现在的生活是无比美好的。我们要珍惜现在的一切,努力来回报自己的父母,社会…不然,你看,虽然阿廖沙在正是读书的好时候,但他却不敢说出自己求学的欲望。而我们,家庭都在细心地用爱浇灌着我们,我们一定要知道现在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呀!

读了这本伟大着作后,使我明白了父母对我的爱,我了解到了我自己所在的家庭环境,原来,我的家到处都洋溢着家人给我的温暖呀!想想我原来总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成天抱怨爸爸妈妈不够关心我,老是觉得他们做得不够好,自己的生活没有别人幸福,我的爸爸妈妈没有别人的父母对孩子好。现在说起来,真有些羞愧啊!

篇9

当初,为了讨好新婚的妻子,我放弃了对那把锁的拥有权。可随着时间的推移,看着妻子整日把那把钥匙放在自己的小背包里,也让我对抽屉里的东西越来越感兴趣。但当我提出想看一下抽屉里的东西时,妻子却总以种种理由拒绝,还说:“总有一天会给你看的。”

我愈发好奇,于是想尽方法得到那把钥匙,希望能将妻子的秘密洞悉。

机会终于来了。那天妻子去厨房做饭,顺手把那钥匙放在了桌子上。我便偷偷地拿了钥匙。

可我刚把钥匙了锁孔,妻子却突然出现在我的面前。原来她看到我鬼鬼祟祟的样子,便料到我想偷看她的秘密,连忙放下手里的活走过来。她满脸不高兴,而我也满心愧疚,毕竟这是在窥视隐私。

妻子叹了口气说:“你真的想看,那就给你看吧。本来我想到我们老的时候再给你看的。”说着,妻子主动把抽屉打开了。当时,我想这抽屉里肯定放着妻子以前和其他男人恋爱时的信物呢。

抽屉打开了,但里面却不是我想像的情书之类的东西。相反,那些东西都是我所熟悉的,有笔记本,有一些便宜的首饰,甚至还有一些小孩子的物件。

妻子拿起一个戒指,问我:“还记得吗?”

我当然记得,那还是在和妻子恋爱时逛地摊的收获。我花几块钱买了下来,顺便用这个廉价的戒指向妻子求了婚。

最上面的那个小香包是我上个月外出时买给妻子的,还有那个破手机,刚结婚时因经济拮据,我始终舍不得换手机,后来等经济条件有所好转才换了一个新的。这个手机代表了那时我们生活的艰辛……

抽屉里还有许多许多东西,都是以前我们用过的,但每一件物品都蕴藏着一份幸福或艰辛的回忆,看到它们,犹如打开了一个尘封的记忆。

妻子看着我说:“本来想到我们老时一起看的……”

篇10

热水烫洗,越洗越干

由于寒冷的刺激,皮肤在冬天会变得干燥和粗糙。很多人喜欢泡热水澡或洗桑拿,认为这么做会不仅能驱寒,还能让改善皮肤的微循环,给干燥的皮肤补补水。有些中老年人有冬季皮肤瘙痒症,也喜欢用比较热的水烫洗,认为这么做能止痒。实际上,这些做法都是错误的。用热水洗澡或蒸桑拿以后,皮肤的毛细血管扩张,局部皮肤的血液循环加速,对于那些皮肤脱屑较多的冬季皮肤病(如鱼鳞病、银屑病等)患者而言,确实有一定治疗作用,也能短时止痒。不过,若水温较高、洗澡时间较长,皮肤内的水分会丢失,会变得更加干燥,更容易瘙痒。

取暖不当,血管发炎

在冬季,很多女孩子都非常怕冷。为了取暖,她们常喜欢捧着热水袋、电热炉,或喜欢将双手靠近火炉烤火。虽然这么做确实能让双手变得暖和,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皮肤的血液循环,但若时间过长,皮肤浅表的血管会扩张或发生血管炎症,主要表现为手掌或下肢皮肤表面出现网状青色斑或火激红斑,有时会伴有疼痛。

清洗过度,加速衰老

冬季皮肤比较干燥,死皮较多,有时皮肤上会有些脱屑。很多人认为,这是皮肤脏的表现,洗澡时反复搓洗,总想把皮肤上的皮屑、油腻尽量洗干净,让皮肤变得光洁。这种做法其实也是错误的。通常,人体分泌的油脂会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具有保护作用的油脂膜。若为了“干净”而反复搓洗皮肤,会破坏皮肤表层的天然屏障功能,这样的皮肤不仅衰老得更快,而且会变得更加干燥。

温暖阳光,“暗伤”皮肤

冬季的阳光温暖而柔和,闲暇时出门走走、晒晒太阳,既能放松心情,又能强健骨骼(阳光中的紫外线能促进人体维生素D的合成)。然而,温和的阳光中也存在着容易损伤皮肤的紫外线,尤其是长波紫外线。冬天若不注意防晒,令皮肤长期遭受紫外线的照射,皮肤内的弹力纤维会发生变性,容易出现皱纹、色斑等皮肤问题。大家除了要认真做好润肤、保湿工作外,也别“冷落”了防晒霜。

胡乱“补油”,堵塞毛孔

有人认为,冬季皮肤干燥,特别需要补水、补油,每天都往脸上、身上涂很厚的护肤霜或精油。这么做虽然能在短时间内改善肤质,减轻皮肤干燥症状,但若油涂得太多,容易堵塞毛孔,不利于皮肤的呼吸和代谢废物的排泄,很容易引发毛囊炎、皮脂腺囊肿或导致皮肤过度角化,久而久之,皮肤会更干燥、粗糙。

乱敷面膜,或起“反作用”

目前,不论是网络,还是电视、报刊上,护肤、润肤的方法很多。很多人不了解自己的肤质特点,喜欢“跟风”。比如,很多人喜欢在家自制面膜,希望用自制的纯天然面膜来达到补水、保湿、美白、去斑、去痘等各种目的。自制面膜的种类很多,如蔬果汁面膜、蛋清面膜、牛奶或酸奶面膜,豆腐面膜、面糊面膜,红酒面膜等。尽管部分面膜可能有些护肤作用,但更多的是心理作用。更重要的是,不同面膜的酸碱度、渗透压不一样,若选择不当,弊大于利。敷面膜前,大家一定要了解自己的肤质特点,一次不要敷太长时间,也不要频繁敷面,一般每周一次比较合适。若在敷面过程中有皮肤刺痛、瘙痒等过敏症状,应立即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