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词范文
时间:2023-03-19 16:48: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比喻词,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和认识是各式各样的,因此词义也是各式各样的,有的词义反映的是事物或现象,有的词义反映的是动作行为变化,有的词义反映性质状态,还有少数词反映的对象在客观世界中并不存在等等,概括出来,词义的种类有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临时义4种。本文主要讲词的本义和比喻义。
一个词,在它的声音形式里面,往往包含有多项意义,这些意义之间,到底哪个是主,是本义?哪些是客,是转义?这就要根据谁先产生谁后产生来判断了。先入者为主,是它的本义;后入者为客,是它的转义或引申义。例如“兵”一词,有“武器”的意义,如:《楚辞·国殇》中“车错毂兮短兵接”;有“军人”“军队”的意义,如:工农兵、兵种、骑兵;有“军队中的最基层成员”的意义,如:士兵;有“关于军事或战争的”意义,如:兵法、纸上谈兵,等等。
本义和转义是由获得意义的先后来决定,所以,要弄清多义词的各项意义中,哪一个是本义,还要从时间上来考察。由于汉语有悠久的历史,而词汇的数量又成千上万,所以,要一一弄清各个词的每一项意义产生和使用的年代,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探求词的本义对于研究我国的语言文字、汉语史以及古代的社会和文化,确实很有价值的。因为,我国的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富,古代留下来的书籍浩如烟海,如果我们缺乏有关词的本义和古义方面的知识,就难以读懂某些古籍,不利于对古代文化的研究。
此外,即使在一般的语文学习中,关于词本义的知识也很重要。例如“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陈涉世家》),这句话中的“亡”字,如果按通常的词义“死亡”来理解,那就解释不通。如果懂得“亡”的本义是“逃跑”,那就顿时句意大明,疑消惑肆了。我们学习汉语中的成语,也只有通过掌握词的本义的帮助,才能理解得正确和确切。如懂得了“兵”的本义,就能具体理解“短兵相接”是指短武器(刀剑等)接触;战斗相当激烈了,也才能理解“秣马厉兵”(秣mò,喂;“厉”同“砺”,磨)是指喂饱马,磨快兵器,要准备作战了。又如懂得了“亡”的本义,就不至于把“亡羊补牢”误解为死了羊才修理羊圈;才不会把“亡命之徒”解释成丧了命的人。
研究字和词的本义,在我国传统的语文学习中,一向是十分受重视的。早在东汉,就有许慎编出了《说文解字》一书,从字形的角度探索了九千多字(大都也是单音词)字义,重在解释本义。此后,历代学者所编的字典、词典和所写的训诂学书籍,也都是我们研究词源、探求其本义的重要参考资料。
“移花接木”是汉语中一个常用的成语,它的本义是“把带花的枝条嫁接在别的树木上”,以求培育出新品种的花木来。后来,它又产生了一个比喻义,“比喻暗中使用手段去更换人或事物”,以达到某种目的。从这个成语的本义到比喻的演变中,我们可以受到不少启发,即比喻义是通过觅取两种现象之间的某种相似点,从而用移花接木的办法将它们联系起来并以此喻彼地产生。“花木的嫁接”,是植物园圃的一种工作;“人事的更换”,是社会生活中发生的事,这两种行为之间,本来是毫无关系的。但人们凭借着自己的奇妙的联想能力,从这相异的现象之中发现了某方面的共同点,然后像移花接木一样,把发生在园圃中的行为移用到了社会人事关系之中。在两相对比的同时,就很生动地借助于前一种现象说明了后一现象,从而使本义在移用于另一言语环境的同时,也发生了变化,产生了比喻性的新义。
词的比喻义实质也是一种引申义,不过它有一个特点,就是两者之间差别较大。从此到彼建立联系的方式是“嫁接式”的,它们所表达的意思不是逐渐变动的,而是跳跃性的。例如“饭桶”,从“盛饭的桶”到“无用之人”;“饭碗”,从“盛饭的碗”到“职业”。本义与喻义间存在着意义的巨大差异,因为,“饭桶”毕竟是“木桶”,跟任何一种人都有极大差别;“饭碗”毕竟是“碗”,跟社会职业也大有不同……只有“移花接木”,才能跳跃式地忽然联系起来,并且还能将两者加以比较,产生出以此喻彼的新义来。所以,这种比喻跟一般的引申义比较,不尽相同,不好完全合并在一起。
作为词义的一种,比喻义的独立性较弱,不能与本义相提并论。如果脱离开此喻义所依附的具体文句,就往往不会为人们意识到。比喻义的时间性比较强,它是处在不断的自生自灭的状态之中的。往往在某一时代,某一些词产生了某一种比喻义;而在另一个时代,这种比喻就消失了。因此,古代汉语词汇中所产生过的比喻义,到今天仍能使用的并不多。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有许多词曾经产生过比喻义,但能巩固下来并为词典所记载的并不多。例如:“卫星”,比喻义为“高产量或优异成绩”;“白旗”,比喻义为“资产阶级思想意识和思想落后者”等等,都是只广为使用于一时,时过境迁,就逐渐销声匿迹,不为青年们所熟知了。
篇2
关键词:比喻 明喻 暗喻 借喻
一、引言
歌词作为一种艺术语体,具有形象描绘和感情描绘功能的修辞手法在其中被广泛运用。具有形象描绘和感情描绘功能的比喻辞格在歌词中的运用对歌词语言的生动性、具体形象性和情感的形成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从修辞的角度对歌词中的比喻辞格进行考察。
二、比喻的类型
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本质不同又有相似点的事物描绘事物或说明道理的辞格,也叫譬喻。[1]从结构上说,比喻由三个要素构成:本体、喻体、喻词。常见比喻类型有明喻、暗喻、借喻。[2]
(一)明喻
是用比喻词连接两个语言单位,一边是本体一边是喻体,用喻体直接明显地来描写或说明本体的比喻类型。它的本体、喻体、喻词都出现。[3]其公式为“甲像乙”。例如:
(1)我像只鱼儿在你的荷塘/只为和你守候那皎白月光/游过了四季荷花依然香/等你宛在水中央――《荷塘月色》
(2)我们的爱情像你路过的风景/一直在进行/脚步却从来不会为我而停――《一直很安静》
(3)想要给你的思念就像风筝断了线/飞不进你的世界/也温暖不了你的视线――《吻别》
例(1)比喻词连接是表现本体的代词“我”和喻体事物“在你的荷塘的一只鱼儿”,例(2)比喻词连接的是用词组表达的本体“我们的爱情”和用词组表达的喻体“你路过的风景”,例(3)比喻词连接的是句子表达的本体“想要给你的思念”和喻体“风筝断了线”。通过比喻词的连接本体的含义(外形、属性、情状、性质和评价)通过喻体的意义特点得到清楚的表达。
(二)暗喻
又叫隐喻,是用比喻词连接本体和喻体,这些比喻词带有判断、等同等意义,实际上是暗含比喻的意思,在暗喻中本体和喻体都出现,它的公式为“甲是乙”。[4]
(4)天边有一棵大树/那是我心中的绿萌/远方有一座高山/那是你博大的胸襟/我要树下/树下采拮/去编织美丽的憧憬/我要山下/山下放牧/去追寻你的足印/足印――《天边》
(5)你就是我心中的棉花糖/甜蜜的梦想――《棉花糖》
(6)红是朱砂记烙印心口/红是蚊子血般平庸――《红玫瑰》
例(4)用比喻词“那是”连接本体“一棵大树”、“一座高山”和喻体“我心中的绿萌”、“你博大的胸襟”。比喻词“那是”带有等同意义,使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界限消失,彼此交融。所以在树下采拮,就是对自己梦想的追寻;在山下放牧,就是想投入你博大的胸襟。例(5)、(6)利用比喻词“是”的判断属性,强调本体与喻体的等同意义。
(三)借喻
是不出现本体,或本体不在本句出现,而是借用喻体直接代替本体,被比喻的本体语言单位和比喻词都隐去。[5]
(7)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哎/把人间的温暖送到边疆/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长/各族儿女欢聚一堂――《天路》
(8)雪莲花它开了吗?我的老家/和它心心相印是在珠穆朗玛/神女峰还迷人吗?我的老家/和它依依惜别是在长江三峡――《中国老家》
(9)山有多高啊/水有多长/通往天堂的路太难/……/坐上了火车去拉萨/去看那神奇的布达拉/去看那最美的格桑花呀――《坐上了火车去拉萨》
例(7)只出现喻体“一条条巨龙”、“天路”,而本体“青藏铁路”没有出现,也没有比喻词,直接用喻体代替了本体。例(8)用喻体“我的老家”,直接代替本体“中国”,通过对喻体景物的描写,让听者能够明确地感受到我的老家遍布中国、我的老家就是中国,但是本体中国始终没有出现。这样增加了听者理解的难度,听者为了能清楚答案,就必须认真听、认真读,这样歌词就深深地吸引了听者的注意,取得良好的修辞效果。例(9)用喻体“天堂”代替本体“拉萨”,拉萨虽然没有在本句出现,但是听者可以通过后面歌词找到答案。
三、歌词比喻的灵活运用
(一)没有喻词的比喻
为了适应歌词语体抒情的特点,虽然本体、喻体都出现,却可以不用喻词。[6]
(10)多么忧郁的花,多愁善感的人啊,当花儿枯萎的时候,当画面定格的时候,多么娇嫩的花,却躲不过风吹雨打――《丁香花》
(11)多美丽的玫瑰花/多可爱的玫瑰花/我就这样深深地爱上她――《可爱的玫瑰花》
例(10)用喻体花来比喻本体人,中间没有喻词的出现,使喻体与本体并置,由于喻词的缺失,在听者的感觉中模糊了花与人的界限,产生花就是人、人就是花的错觉。例(11)也是用花来比喻人,通过本体与喻体的并置,直接把花的特点投射到本体人上,阐释了我深深爱上她的原因。
(二)程度不等的比喻
本体和喻体有共同的特征,为了突出本体的这一特征,特别强调喻体的程度不如或超过本体。[6]
(12)清早船儿去呀去撒网/晚上回来鱼满舱/四处野鸭和菱藕/秋收满帆稻谷香/人人都说天堂美/怎比我洪湖鱼米乡――《洪湖水浪打浪》
(13)好一朵茉莉花/ 好一朵茉莉花/ 满园花草/香也香不过它――《好一朵茉莉花》
例(12)中本体“洪湖鱼米乡”和喻体“天堂”它们都具有美这种特点,但是作者重点描绘的是本体“洪湖鱼米乡”的种种美妙的事物,引起读者无限的遐想与向往。作者再写出大家都熟悉的天堂,天堂的美好就变得那么单薄,没有本体“洪湖鱼米乡”形象饱满,大家所熟悉的天堂成为了“洪湖鱼米乡”的陪衬。喻词“怎比”的运用强调了这种修辞效果,说明它们之间没有可比性。例(13)本体“茉莉花”和喻体“满园花草”都具有馥郁的特点,作者通过对它们的比较,强调茉莉花的芬芳更胜一筹。
四、比喻在歌词中的作用
比喻作为歌词中重要的语言描绘手段,使用的频率非常高,是词作者抒情状物得心应手的工具。本文把比喻的作用进行归纳,分述如下:
(一)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形象化
(14)我们俩的爱情就像热情的沙漠――《热情的沙漠》
(15)六月的雨就是无情的你/伴随着点点滴滴痛击我心里――《六月的雨》
例(14)中,爱情是人的一种内心感受,看不见,摸不着,词作者通过具体的喻体沙漠,赋予爱情可以体会的形象。例(15)用人们熟悉的六月的雨,来描绘“无情的你”。听者可以通过体会六月的雨是瓢泼大雨,把人扔在六月的雨中是对人多大的伤害,因此听者能够体会到“你”是多么无情。
(二)增添歌词的含蓄美
(16)你问我爱你有多深/我爱你有几分/我的情也真/我的爱也真/月亮代表我的心――《月亮代表我的心》
本例中词作者对于前面的追问“你问我爱你有多深”、“我爱你有几分”没有做出具体的回答。“我的情也真,我的爱也真”,到底有多真?用了一个比喻进行了回答,让追问者自己去体会,增加了歌词的含蓄美。
(三)使歌词表现出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文化底蕴
(17)我们之间的爱轻得像空气――《爱如空气》
(18)爱是彩色糖衣包装却没营养的药药药药――《潘多拉》
(19)我们像蝴蝶一样的飞/飞多远都不会累――《我们像蝴蝶一样的飞》
(20)家里盘着两条龙/是长江与黄河――《大中国》
例(17)、(18)以人们常见的喻体空气和药对本体爱情进行描绘,使听者从内心里感到非常亲切,使歌词具有浓浓的生活气息,拉近了词作者与听者的心理距离。例(19)以蝴蝶作比,在中国由于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的广泛传播,蝴蝶在中国的人眼里就是恋人代名词,因此以蝴蝶作比具有明显的中国文化特色。[7]例(20)以龙的形象来比喻长江与黄河,龙作为华夏民族所崇拜的图腾,所以听者能够顺利地接受龙所携带的文化信息,产生文化认同感,词作者利用听者的文化认同感达到自己所要取得的修辞效果,表达出中华民族的自豪感。
五、结语
比喻是通过一种具体形象和常见的事物或现象来描绘另一种抽象的未经历的事物或现象。现在从修辞的角度对比喻的研究非常深入,并且对明喻、暗喻和借喻抽象出具体公式,可是对于听者如何通过喻体来理解本体、对于词作者如何应用喻体来表达本体的内部的心理机制,以及这种心理机制对于比喻辞格的影响,还有待于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李贵如.现代修辞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5.
[2] 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3] 王得春,陈晨.现代修辞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4] 王德春.大学修辞学[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
[5] 颜迈.现代汉语复试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6]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篇3
谈到使用比喻,世人总谓可使文辞生动形象,文意浅显易懂。这种认识诚然不错。但我们同时也知道,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完全绝对的东西是不存在的。尺长寸短,似乎绝对,但条件一旦发生变化,则尺也有所“短”,寸也有其“长”。比喻辞格的运用自然也不例外。
南朝梁诗论家钟嵘在《诗品・总论》中曾说:“若专用比兴,患在意深,意深则词踬。”此语告诉我们,文章若专用比兴说事,往往会使文辞艰涩,而文辞艰涩则文意深奥难明。这就给我们正确认识和运用比喻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比喻的本质特征是用具体的物件代言,用习见的事物比附,用生动的形象联系。这种特性正符合语言表达效果最优化的追求。比如把不能兑现的承诺比作空头支票,就是用具体的事物代言抽象的事理,把豆腐西施比作圆规就是用习见的事物比附难言的人物外在形象,把出水的荷叶比作婷婷的的裙就是用生动的形象进行联系。抽象的形象化,难言的浅显化,平淡的生动化,这就是比喻的积极修辞效果。
但比喻的运用如果把握不好,又极容易滑入深奥晦涩的泥潭。当然这主要指“借喻”(也可以称为“隐喻”)的运用。所谓借喻,就是比喻的主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只出现喻体的一种比喻形式。问题就出在本体不出现上,对于喻体的理解,要倒过去找出被比喻的本体,另由于喻体往往具有个性化的特点,其所指称的事物或意义客观上并不惟一或者说并不稳定,这自然就给读者的理解造成很大的困难,文辞的晦涩即由此而生。
当然,如果说隐喻其周边的语意明晰,其又应时出现,那是能够增加作品的韵味情趣和艺术感染力的。怕只怕其周边也是隐喻丛生,其所在语境并不能为其提供明晰有效的读解信息,文辞晦涩难懂也就是必然的了。
篇4
关键词:科学课堂;情境教学;动手实践;积极思维;合作探究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句话说明要想帮助他人解决难题,不如传授给他人解决难题的方法。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一个坏教师给学生奉献真理,一个好教师则教学生发现真理。”新课程理念正需要有符合这个哲理的体现师生交往互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为激发学生热情而创设情景
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主动的过程,对学生学习的内因的最好激发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即主要来自学习活动本身的内在动机,这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动机。”也就是说当学生看到自己所学的知识与“现实世界”息息相关时,学习通常会更主动。使学生感受到问题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让学生愉悦地接受知识。
实践证明,教学并非简单地灌输抽象的、枯燥的课本知识,而是充满艺术灵性和学生实际紧密联系、师生有效互动获得共鸣的思维活动。通过创设行之有效的教学情境,不仅可以使学生容易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使原来枯燥的、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饶有兴趣。因此,创设生动有效的教学情境,是教学活动产生和维持的基本依托,是学生自主探究学科知识的起点和原动力,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
二、为开启学生思维而动手动脑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联系起着两方面的作用,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创造的、聪明的工具,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放手让学生参与操作活动,使他们在动手过程中发现真理。
如在教学“水的浮力”一课时,在观察物体是沉还是浮的实验中,我安排了7种有结构的材料,有些是学生极易做出判断的材料,如石头、泡沫塑料等,也有些是学生较难判断的材料,如回形针、蜡烛等。在预测这些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并说说预测的理由时,许多学生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判断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有:大小、轻重、形状、材料、是否空心等。其实学生的这些预测,展示的就是他们对沉浮判断的前概念。但是当实验结果与学生的前概念产生冲突时,这就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思考,从而发现并提出问题:“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有哪些呢?”这就动摇了他们的前概念,为学生接下去的探究奠定了基础,从而帮助学生建立新的科学概念。
学生在动手操作与分析过程中,提高了主动参与学习的能力,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探究与合作,让学生经历折、剪的过程,探索出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学生动手实践过程,就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研究活动的过程,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满足了学生的探究需要,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体验真理。
三、为挖掘学生潜力而敢于质疑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技能而已,而提出新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新的问题,都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进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质疑能力,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根本所在。教学心理学研究表明:“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为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动机与兴趣,使学生无疑而有疑,有疑而思解,解题而新悦,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应用科学的方法与手段,来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相互交流,相互探讨,也可以质疑老师,运用分类思维,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和概括解决问题,同学们不但拓宽了思路,激发了思维,同时也锻炼了表达能力,而且促进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局面的展开,在积极的思维中发现真理。
四、为优化科学课堂而合作探究
《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中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基于这种背景,我们在教学时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合作交流的情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与同学互相交流,充分发挥小组活动的群体互助功能。
如复习“用不同的方法来测物质的密度”,这样的素材方法和答案不唯一;并且方法多样,简单的如用密度计直接测量液体密度、用密度公式来测量,较难的如可以采用浮力的知识来测物质的密度,能够满足各个层次的学生来参与小组合作讨论;测量是实验测量,小组分工合作动手参与实验,展示的时候学生操作演示实验、叙述实验步骤各司其职等等;还可以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习惯,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
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一系列问题的适度引导和启发,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在探究过程中,不会显得束手无策,学生能运用观察、探索、归纳等手段来增强学生探索问题的好奇心,互相启发合作探究,激发潜在的创造力,逐步形成创新意识,创造性地发现真理。
总之科学教学不只是教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思维,教会学生学习。“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思维为主线”的先进教育观念,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等过程,会对问题或材料进行观察、比较、分析、抽象、概括。会用类比归纳进行合理表述,从而去体验、去感受科学的美丽和魅力,扎实基础,培养学生学科学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科学新课程标准2011.
篇5
关键词:第一学段 修辞 修辞手法 比喻 先学后用 另类尝试
一至三学段(小学阶段)提及修辞,小学语文教师大都有“欤我有何加焉”或“事不关己,欲语休”之感。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试验稿)只在第二部分课程目标就阶段目标的第四学段(7-9年级)阅读项第13条指出“了解常用的修辞手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之前各学段并未提到修辞之类的语句。可见,对于一些常见修辞格的零散教学也似乎不属于小学教学的范畴。然而,语文是一门综合课程,它的人文性、工具性、文学性等哲学上的多重本质属性,以及现阶段蒙学教育所习典范的白话文的特性(童话﹑儿歌﹑寓言故事等体裁的儿童文学作品大量存在)决定了小学阶段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修辞的知识。再者,与教科书相配套的练习册中也出现了一些有关修辞手法的习题,甚至一些考试题中也多次涉及。由此,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困惑不已的是:如何面对上述问题,即教与不教以及如何教的问题。笔者就自身教学中的点滴体会做以浅显的论述。
一、广涉博览,开阔视野
教师首先应该明确:语文是一门“课程”,而不是科学领域中的一门“学科”。所以,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教师要用教育的眼光去看待,应当充分考虑儿童心智发展特点和紧扣新课程标准的节段性来开展教学。当然,这并不是说要摒弃教学中一切尝试与思考,把《语文课程标准》当做“金科玉律”。其次,教师应该大致了解修辞的界定。近代修辞学的奠基者陈望道先生说:“修辞原是达意传情的手段,主要为着意和情,修辞不过是调整语辞使达意传情能适切的一种努力。既不一定是修饰,更不是离了意和情的修饰。”“顾名思义,修辞学即言语修饰之学,是指导说写(包括听读)之学,具体地说,就是说话﹑文章的修饰之学。”总之,修辞有三重含义:一指运用语言的方式﹑方法或技巧规律(即修辞手段);二指说话写作中积极调整语言的行为活动(即修辞活动);三指修辞学或修辞著作。由此可窥修辞之浩瀚,并不是我们往常说的比喻﹑拟人﹑夸张这么简单。而小学阶段所涉修辞手法只是修辞大海中的一滴。那么,我们就有必要去了解一些修辞的知识,了解它就能够用较为宽泛的眼光审视教本及练习中的修辞格及其现象了。
二、认清对象,当点即点,适可而止
小学阶段,尤其是第一学段,教材中出现了一些使用了修辞手法的文章和句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在丰富和扩展学生知识的同时注意不能给学生增加不必要的负担。我们要注重方法的思考和探索,要善于分析和梳理所涉修辞知识点,要明确地认识清楚教育对象是7—8岁的儿童。以叶圣陶先生《小小的船》(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为例,该小诗的一个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明白“小小的船”所指何物。而一年级的学生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都极为有限,只有在教师的引导下反复读﹑认真读,读熟练后仔细观察课文插图,学生才能说出“小小的船”指的是“弯弯的月儿”。如果通过课后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家长的指引下去观察一下上弦月或下弦月,学生就能很自然地理解了课文中把“弯弯的月儿”比成了“小小的船”。在这里我们点一下用了比喻也未尝不可,但没有必要详加解释。对小学生来说,他们只要“知其然”就行,不必“知其所以然”。由此,低年级语文教学但凡涉及有关修辞方面的内容,我们都可以采取上述引导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去讲解,但要注重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当点即点,适可而止。
三、“先用后理”,不做细究
郭开平副教授认为:语文教育主要有六个基本规律必须遵循:“死记硬背”原理,“难易不序”律,“先学后理”律,“八股文”原理,“不求甚解”律,“书面语发展”的原理。作为教育者,我们都清楚,儿童学习语言的心理过程是一个“先学用,后明理”的过程,而不是“先明理,后学用”的过程。所以,“先学后理律”正好用在第一学段所涉修辞习题的讲解。如北师大版语文配套练习与检测二年级下(甘肃省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中心编)第9页第7题:仔细看图,大胆想象,写比喻句。1.(图略)星星像眼睛。2.柳叶像眉毛。第54页第5题:看图按要求写句子。(图略)写比喻句:河水像一面镜子。在这两道题中,我们可以借助图片让学生认真观察从而得出答案。题干明确提到了写比喻句,我们可以再让学生读一下这几个句子,让学生进一步领会像这几个一样的句子就是比喻句,进而让学生观察这几个句子有什么相同之处。这样,学生会很容易得出:它们都有一个像字。在这里,我们同样没必要对一群7—8岁的孩子大讲特讲比喻,只要让他们知道这样的句子就是比喻,能够试着写一两个比喻句就行了。当然,作为教师,我们在教学时要深思熟虑,否则就会给学生以错觉。如北师大语配一年级下(甘肃省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中心编)第46页第7题:读下面的句子,再用划线的字写句子。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无数颗珍珠洒在夜空。笔者认为这道题的命题者欠考虑。对此,我们应该怎样理解?例句整体来看是一个比喻句,是指导学生写一个含像字的比喻句呢,还是含一个像字的句子呢?大部分学生写的是“弟弟像妈妈”“我像爸爸”等句子。就本题来看似乎没问题,但随后的考试题中有一道‘写一个带像字的比喻句’,于是大部分学生写成了“弟弟像妈妈”“我像爸爸”等句子,这下却错了,它们是同类比较而不是比喻句。学生之所以这样写是由于上题的误导而造成了错觉,认为只要含像字的句子就一定是比喻句。可见,要把握好教学的度也并非易事。
四、勤于梳理,反思促提升
对于第一学段出现的修辞现象,我们要勤于梳理及时总结。毕竟它出现了,尽管出现的频率不是太高。所涉及的修辞手法的例题,我们应该归纳汇总,以备不时之需。由于所涉题目不是太多,因而归纳汇总并不困难,而且出现的这类题都是非常典型的。教学之后,我们应该深刻反思一下:这样设计了教学过程,是否符合学生的心智发展规律?是不是加重了学生的负担?理清了这些就提升了我们的教学能力。
以上四点可以看做相互联系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指导思想,第二阶段是教法,第三阶段是学法,第四阶段是反思提升,这四个阶段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笔者认为,做到此四点则能正确把握好小学第一学段“超出部分”的另类尝试教育。
参考文献:
[1]秦训刚,宴渝生.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郑子瑜.中国修辞学史稿[M].上海教育出版社,1984.
[3]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教育出版社,1976.
[4]章寿康.谈修辞教学工作.修辞和修辞教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
[5]郭开平.语文八论[M].上海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
篇6
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黏;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冻豆腐;
二十六,去买肉;
二十七,宰公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晚上熬一宿;
初一、初二满街走。
孩子们用稚嫩的童音唱着熟悉的童谣,仿佛把我们带回到了数着日子期盼过年的童年时光。
年是什么?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说法。
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像狮子,身体像牛。到了冬天,山里的食物太少了,“年”就要跑出山来闯进村子,见人伤人,见畜伤畜。一到冬天,人人都很害怕,大伙儿只好搬到远远的地方去逃避“年”。时间长了,人们发现,“年”虽然凶猛,却害怕三样东西:一是红色,二是火光,三是巨响。所以大家商量,只要家家都有这三样东西,“年”就一定不敢进村了。村里的人都说好了,家家户户的门上都挂上用红色涂抹的大木板,门口烧着旺旺的火堆,夜里大家都不睡觉,在家里敲敲打打,到处发出巨大的声响。夜深了,“年”窜到村口,看到处处红色、处处光亮,听到巨响,十分害怕,赶快掉头躲进山里,从此就不再出来危害村民和牲口了。第二天清早,全村的人聚在一起,为驱赶怪兽获得的胜利互相祝贺道喜。以后每到冬天,人们都忘不了往年防御“年”的日子,家家户户照样挂上红色木板,点着火堆,通宵敲敲打打,第二天便也相互道喜,欢庆平安。这样代代相传,“过年”的习俗就形成了。
当然这只不过是民间流传的故事而已,其实,“年”原意是指谷物成熟。三千多年前的甲骨文中已经出现了“年”字,不过写法与今不同,它是由“禾”和“千”两个字加在一起组合成的。古书上将五谷成熟、丰收之年,称为“有年”;大丰收的年份,称为“大有年”。以后,人们便把谷物的一熟算作一年。到了周代,正式以“年”名岁,一年的开头叫做“岁首”。西汉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刘彻主持制定太初历,正式确定每年正月为岁首,正月初一为“元旦”。太初历实际上是继承了夏历的历法,并采纳了二十四节气,以利于指导农业生产,所以才叫做“农历”。农历元旦还有许多别的名称,如元日、元朔、元正、元辰、正旦、新正、新春、新年等等,都是指一年的开头第一天。后,正式采用阳历,将每年的1月1日定为“元旦”,把农历元旦改称“春节”。
为了增添喜庆气氛,并表达对来年的祈望和祝福,人们在新年时都会在门窗上贴上“福”字,而且人们习惯把“福”字倒过来贴。倒贴“福”字是借“福字到了”的谐音表示“福到了”的意思。关于倒贴“福”字,还有这样的传说:
我国古代历来有“腊月二十四,家家写大字”的风俗。清光绪某年腊月二十四,慈禧太后传旨,叫翰林院的翰林们写些庆贺春节的对联。但是其中连个“福”字都没有,太后很不高兴,命令说:“去写几个‘福’字来。”翰林们忙回去写了一堆“福”字送上,太后从中挑了几张,让大总管李莲英带着太监到宫内各处去张贴。谁知有个太监不识字,把一个“福”字贴倒了,当晚谁也没有发现。第二天,太后出来欣赏对联和“福”字,正巧看到,刚要发怒,脑子转得快的李莲英急忙上前说:“老佛爷请息怒,这是奴才有意把它倒着贴的。这“福”字倒贴,就是福‘倒’了。福到了,不是大吉大利吗?”慈禧听后,转怒为喜,不但没惩罚那个太监,还赏了他几两银子。后来这个习惯传到了民间,成为一种风俗。
除了贴“福”字,庆贺春节还有一个必不可少的项目,就是贴春联。春联,就是我们俗称的“门对子”。每年春节,家家户户都会在门上贴上大红的春联,写上对来年的美好祝愿。其实,春联就是古代的桃符,是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的桃木板,用来驱鬼辟邪的。每逢春节,人们总要用新桃符换下旧桃符。王安石在《元日》中写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说的就是这件事。
篇7
关键词:动物词语;语义表达;英汉对比
动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人类生活中密切相关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各民族语言中出现了大量有关动物的成语、习俗语、格言等词语,它们反映了不同民族对动物的认识,体现人们对动物大致相同或不同的情感态度,因而这些语言中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笔者以中华民族传统的的十二生肖动物为切入点,通过查阅词典、文献资料等,搜集整理了大量含有动物名称的相关词语,在进一步分析对比的基础上,探讨这些词语所表达的各种意义,进而挖掘它们隐含的文化内涵。
一、动物词语的语义基础
之所以在汉语和英语中人们借助动物构成各种语言形式,表达丰富的语言意义,是和其生活地域、生活习性、人与自然关系、文化价值观等因素有关联,有着深厚的语义形成基础。
(一)根据形体、生活习性特征表达的语义
英汉语言都有根据动物的形体生理特点及生活习性所形成的词语。它们形象逼真地反映了这些动物的生活规律,以感性认识为基础,从而引申出一定的语言意义,例如,蛇(snake)是一种爬行动物,体形柔软易弯曲,在行走时,蜿蜒曲折前行,因而英汉语言中都有“蛇行(snakeitswaythrough)”。另外蛇能分泌毒液,隐匿于草丛中,因而有“阴险、狠毒”的联想意义,英语中有“asnakeinthegrass”,比喻伪装成朋友的阴险之人。又如,鸡(cock)的生活习性之一是清早鸣叫,因而汉语中有“闻鸡起舞、雄鸡一唱天下白”等词语,英语中有“cock-crow(黎明)”等词语。[1]260根据“蜜蜂(bee)”、“猪(pig)”、“猴(monkey)”等的生活规律和生理特点,英汉语言中都有“忙碌”、“懒惰”、“精明、淘气”等语义。
(二)根据人们对待动物的情感态度所表达的语义
现实生活中,人们和各种动物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关系,人们对动物形成一定的情感态度,进而影响到这些动物词语的褒贬意义,赋予语言以丰富的感彩。
对待某些动物,由于各民族呈现大致相同或完全相同的态度,体现在这些词语上,它们表达相同的语言意义。例如,英汉民族都把“羊(sheep)”看成一种善良、温顺、柔弱的动物,因而在其意义表达中包含了相同的情感态度。汉语中有“像小绵羊一样温和、乖巧”,英语中有“asgentleasalamb/asmeekasasheep”。“猪(pig)”的生活习性、环境决定了中西文化中都认为猪是懒惰、肮脏的动物,因而有关猪的词语都含有贬义的感彩。
对待另外一些动物,不同民族由于其生活习惯、民族心理、意识形态及文化价值观的差异,产生截然不同的情感态度。表现在这些词语上,它们呈现不同的、个性化的褒贬语义。例如在对待“鸡(chick)”、“鱼(fish)”、“蝙蝠(bat)”等词语方面,由于这些动物名称发音同“吉(luck)”、“余(abundance)”、“福(happiness)”,因而深受中国人的青睐,被赋予褒义色彩。[2]33-36而在英语民族中则无此谐音,这些词语的褒贬色彩便产生分化,英语语言中此类词语多含贬义,例如“chick-hearted(怯懦、胆小)”、“fishwife(泼妇)”等。“龙(dragon)”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丰富的文化传承。在中国人的民族心理和价值观中,“龙”是帝王、权力、富贵的象征,因而汉语中有关“龙”的词语都被赋予积极的含义。如:“潜龙”、“卧龙”、“龙凤呈祥”、“卧虎藏龙”、“望子成龙”等,中国人常以龙的传人、巨龙自称。而英语中“龙”则是贬义,象征魔鬼、邪恶。所以西方人在看到中国人如此钟爱雕刻有龙的东西时会表示诧异。在对待“狗(dog)”的情感上,中国人多持消极态度,含有“狗”的词语几乎都含贬义色彩,如:“走狗、落水狗、癞皮狗、狗头军师、狗仗人势、狗彘不若、狗急跳墙、狼心狗肺”等。[3]391而西方文化中,狗是人们的宠物,人们对狗充满了爱怜、褒扬之词,如:“aluckydog(幸运的人)”、“acleverdog(聪明的人)”、“loveme,lovemydog(爱屋及乌,爱吾及犬)”。[4]269-271
二、动物词语语义表达的对等性特点
对等性是指英汉语言在表达某一语义时,词语中所涉及动物名称的一致性或相同性,其语言中使用的动物名称所代表和体现的相同或相近的比喻、联想意义和文化特征。
(一)英汉语言中有关动物词语的语义完全对等性
不同国家和民族,虽然生活方式、文化背景不同,但由于某些动物的共同体形特征、生活特征或行为习性,人们在表达某一语义时,两种语言会借用同一动物名称。英汉语言中的确存在这些在语义表达和文化内涵上具有对等性的动物词语,他们有着同样的比喻、象征和联想意义。
1.利用动物形体特征形成的语义对等性。例如,根据蛇的体形及运动特点,英汉语言中都用“蛇”表示一种行进路线和行进方式,“蛇行”和“snakeitswaythrough/across(蜿蜒斗折,沿曲折道路行进)”。又如“asslipperyasaneel(像泥鳅一样圆滑)”。[5]293-295
2.由于语言翻译、词语借用和文化交流形成的语义对等性。例如,汉语中有“纸老虎”之说,英语中有“apapertiger”。英语中有“abird’sview”,汉语中就出现了“鸟瞰”一词。又例如:“adarkhorse(黑马)”,“anuglyduck(丑小鸭)”,“bullmarket(牛市)”等。[1]107
3.根据动物的生活习性和行为特征形成的语义对等性。中西方文化中对于“猴、蛇、狐狸、狼”等动物都有相同的态度,因而他们在两种语言中表达着大致相同的意义。例如,英语中可以用“horse”指各类人,“adarkhorse(黑马)”,“awillinghorse(积极工作的人)”,“aTrojanhorse(潜伏在内部的敌人)”。汉语中有“犬马、驽马、响马、马贼、探马、马前卒、老马识途”等。汉语中有狡猾的狐狸,英语里有“asly/craftyfox”,“ascunningasafox”等。又例如:“afishintroubledwater(浑水摸鱼)”,“astimidasamouse(胆小如鼠)”,“asbusyasabee(像蜜蜂一样忙碌)”[6]161-162,“asstrongasahorse(人强马壮)”,“wolfdown(狼吞虎咽)”,“acaseofdogeatdog(狗咬狗)”等。此类例子都体现了两种语言在借用动物名称表达语义的完全对等性。
(二)英汉语言中动物词语语义表达的部分对等性
所谓动物词语的语义表达部分对等性,是指在表达同一语义时,不同语言在使用动物名称会不尽相同。一种语言中有关动物的习俗语、成语、谚语表达相同语义时,在另一种语言里会变为借用其他动物名称的词语。但两种语言在表达同一语义都借助了动物名称,因而在表达形式上是部分对等的。
英语中“owl”是智慧、庄严的象征,例“aswiseasanowl”(猴精)。而汉语里它是不祥之鸟,倒霉、厄运的象征,汉语用“猴”象征聪明、机灵。“bat”在英语里具有消极否定意义,象征盲目,丑陋、罪恶和吸血鬼,例“asblindasabat”。[1]207-217而汉语里“蝙蝠”具有褒义色彩,象征幸福、好运、富裕,因为它和“福”谐音。又例如下列词语里,表达同一意义英汉语言里分别使用不同的动物名称。
Leadadog’slife——过着牛马般的生活
have/holdawolfbytheears——骑虎难下
aflyintheointment——一只老鼠害了一锅汤
ikeacatonhotbricks——热锅上的蚂蚁
likeadrownedrat——落汤鸡
beatthedogbeforethelion——杀鸡儆猴
donkey’syears——猴年马月[8](57-59)
牛饮——drinklikeafish
吹牛——talkhorse
害群之马——blacksheep
对牛弹琴——cast/throwpearlbeforeswine
一丘之貉——birdsofthesamefeather
(三)英汉语言中动物词语语义表达的非对等性
一种语言中有关动物的习俗语、成语、谚语表达某一语义时,在另一种语言里这些动物名称则完全消失,不借助任何动物名称。反映两种语言在表达同一语义时,选择词语的不同,即语义表达的非对等性。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某些动物词语在另一种语言里根本找不到对应的动物名称去表达,这些词语不能盲目的直译和套用。例如,汉语里“白象”是一种电子产品,由于“whiteelephant”在英语里意为“累赘,昂贵而无用的东西”,所以不可译为“whiteelephant”。汉语里有很多有动物名称的词语,英语里不能用具有动物名称的词语表达。例如:
拍马屁——licksb’sboots
蜻蜓点水——scratchthesurface
黔驴技穷——atone’swit’s/attheendofone’srope
马到成功——immediatesuccessuponarrival
英语里也有很多有动物名称的词语,在汉语中不能用具有动物名称的词语表达。例如:
putthecartbeforethehorse——本末倒置
adoginthemanger——占着茅坑不拉屎
acat-and-doglife——经常吵架的生活
raincatsanddogs——倾盆大雨
moneywillmakethemaretogo——有钱能使鬼推磨
三、动物词语体现的文化特征
本研究中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十二生肖动物鼠、牛、虎、兔、蛇、龙、马、羊、猴、鸡、狗、猪以及猫、狼、狮子、鱼、蜜蜂、鸟、蝙蝠等31种动物形成的各种词语,包括成语、习俗语、俚语、格言。就英汉语言中这些动物所代表的语义进行了对比和分析,通过对这些词语的比喻、联想、象征意义的探讨,挖掘了它们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在这些有关动物的词语中,中国文化侧重品德和人格意义,注重他们的内在特征,而西方文化侧重外在形象和体征意义,注重他们的外在特征,因而产生了这些词语文化方面的差别。通过以上研究,有助于更深刻的了解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中这些动物代表的形象及比喻和象征意义的差异,找到产生这些语言差异的文化根源,避免语言交流的障碍和误解。
参考文献:
[1]HORNBYAS.Oxfordadvancedlearner’sEnglish-Chinesedictionary[M].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1997.
[2]陈美芳.英汉词文化差异对比分析[J].Us-ChinaForeignLanguage,2005(1):33-37.
[3]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4]张廷芳.狗年话狗[M]//教育与文化发展新论.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5]GUYUEGUO.Cross-culturalcommunication[M].Beiji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2000.
[6]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1.
篇8
【关键词】高中语文 比喻修辞 内容 难点 对策
运用比喻修辞会使文章变得更加生动形象,使描写的人物、事物有一种跃然纸上之感,完全鲜活起来。从小学开始,比喻修辞便成为语文教学的内容,到了高中更是逐渐深化,成为修辞教学中的重点,并频繁出现在课本内容和考试试题中。
一、 高中比喻修辞教学内容
(一) 比喻修辞的基本类型
比喻修辞就是用相似的熟悉事物,来替代你所要描述的陌生事物。比喻的修辞格由本体、喻体和比喻词三个部分组成。高中比喻修辞教学内容要求学生能够区别并熟练运用四种基本比喻修辞类型:明喻、暗喻、博喻和借喻。
明喻是相对来说比较常见的类型。使用明喻修辞时,三个部分的修辞格需要同时出现,一般句子中会出现“像”“好像”等词语。在暗喻中,则一般会出现“是”“就是”等词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指导学生区别两种修辞类型,找到它们之间的差别,熟练地进行辨别。
博喻是几种类型中最能加强语意的修辞手法,通过运用不同的喻体对同一对象进行反复比喻来突出特点、增添色彩。借喻的运用方式是直接利用喻体,修辞格的另两部分并不出现。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还要将借喻和借代进行差别讲解。两者虽是一字之差,但含意却相去甚远。借喻是用本质不同的事物来比喻另一种事物,借代则是用一定联系的事物来比喻另一种事物。由于借喻与借代的本体都不出现,则增加了辨认难度。
(二)注重培养学生对比喻修辞的运用
结合语言环境和课本将各类文章和语句进行比较,让学生体会到修辞手法的重要性,比较各类修辞,寻找它们不同的意义。对难以区分的比喻修辞类型要详细讲解,直到学生能够熟练辨别,并且要求学生自己运用比喻手法写出句子和文章,提高修辞手法的运用能力。
无论是古文还是现代文,比喻手法都十分常见,但是在不同的语境之下,不同的词所代表的事物就不一定相同了。教师要教导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下,分析所比喻的不同事物,学习运用不同的比喻修辞,不断增加阅读量,长时间坚持练习,提高对修辞的理解能力。
教材中对有些比喻修辞类型的运用程度不高,教师应提高自身知识水平,多列出实例给学生作为参考,并督促学生进行口语交流,反复练习学过的知识,温故而知新。
二、 高中比喻修辞教学的难点及对策
(一) 教学难点
比喻修辞虽然在写作手法中比较常见,但是在类型的细分上,以及与其他修辞方法比较的时候,有一定的区分难度。就好比比喻和借代、比喻和比拟、借喻和借代、比喻与象征,这些都是区分的难点。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对各种修辞格辨别不清,对比喻手法的运用无法清楚地理解。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具体语境,指出不同修辞格之间的差异,帮助学生进行学习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的方法一般是通过课本讲解比喻修辞方法,但是课本上的实例并不丰富。学生理解了一个句子后,只能对十分相近句子进行理解,如果相同的修辞手法,语句却略有不同,学生就会很难区分。在运用比喻手法仿写时,不能准确想到拿什么事物去进行比喻,甚至习惯于运用抽象的事物作为喻体。由于抽象的事物不好把握,很容易造成仿写失败,所以会给学生学习比喻修辞造成一定的困难。
而且学生学习的方式大多是依赖阅读书本,教师的教导方式也是阅读教科书,在口头表达和书面写作上并没有特别的教导。学生在日常生活没有机会运用,学过的知识得不到一定的练习,非常不利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温习和课后的再次理解。
(二) 教学对策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学会利用实例,对不同的修辞方法进行比较,让学生从中发现不同差异。引导学生领会不同修辞的特点,利用文中描绘的情景,感受文辞之美和比喻手法的重要性。让学生在修辞语句和普通语句中相互转换,更深刻地看到比喻修辞的效果,了解每个修辞格的具体作用。
除了阅读文章,还要加强学生在口语表达和书面写作上的能力。在课堂上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实践运用,并在课后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将学习到的知识充分运用起来,增强熟练度,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深刻记忆比喻手法。
教师多寻找一些课本之外的实例,尤其是正当流行的广告语、网络用语和流行词等,将实际生活和所学内容结合起来。学生对这些句子的熟知度高,并且更加感兴趣,利用这些例子进行指导更容易加深学生的印象,有助于其对比喻修辞手法的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活跃课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比喻手法的运用中学会举一反三,帮助学生发散思维,将相同的修辞格运用到不同的句子中,将比喻手法运用到日常口语和实际生活中,充分将学到的东西用透、用活。
三、总结
语言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流工具,更是一个国家的文明象征。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国语言更是现今各国追求学习的目标,因此,语文学习不仅是我们的基本课程,更是对中华文化的深入研究。各种修辞手法为我们的语言增添了色彩,比喻修辞则让这些色彩翩然跃动。在高中语文学习课程中,比喻修辞的学习有难有易,我们要分析难点,不断寻找解决的对策,让学生们更好地学习我们的母语,深切感受到语言之美。
【参考文献】
[1]易晖文.高中语文比喻修辞教学的内容、难点及对策探讨[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1(1):28-29.
篇9
【关键词】维吾尔民歌;比喻
中图分类号:H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9-215-02
一、引言
比喻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也是一种常见的文学表现手法。诗歌作为文学作品的一种,也常常要运用比喻,而且这种比喻有其自身明显的特点。比喻修辞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从而帮助我们认识新事物。
比喻修辞具有丰富的民族特色,更能反映出一个民族独特的文化传统、思维特点和审美观点。一个民族的文学、艺术、、风俗习惯、历史背景、自然环境等都必然影响到该民族语言比喻的形成和运用。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不同民族其生存的“背景物”必然制约着为社会意识之一的比喻的形式,这就给比喻打上了鲜明的民族烙印。一个民族的比喻是这个民族集体意识产物、是民族文化宝库中重要组成部分。对其的研究,我们能推进对维吾尔语的深层研究,并且能积极向内地和国际推广维吾尔语,及维吾尔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强维吾尔族和其他民族的文化交流、促进内地与维吾尔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加强民族间的团结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二、维吾尔语比喻修辞
(一)维吾尔语比喻格概念及构成
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或说明事物。也就是说找到甲事物和乙事物的共同点,发现甲事物暗含在乙事物身上不为人所熟知的特征,而对甲事物有一个不同于往常的重新的认识。
三、维吾尔民歌类型与特点
(一)维吾尔民歌类型
民歌即民间歌曲,是劳动人民在生活和劳动中自己创作,自己演唱的歌曲。维吾尔族民歌蕴藏极为丰富,就其内容可分为传统民歌和新民歌两大部分。传统民歌包括爱情歌、劳动歌、历史歌、生活习俗歌等类别。
劳动歌主要有猎歌、牧歌、麦收歌、打场歌、挖渠歌、纺车谣、砌墙歌等。
爱情歌在维吾尔族民歌中占有很大比重、青年男女中炽热的恋情往往通过富有维吾尔民族心理特征和地域特色的比兴手法来加以表达、因此具有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
历史歌是反映维吾尔族人民历史上一些重大事件的歌曲。
生活习俗与各种仪式和民族传统习俗关系密切。在婚葬嫁娶、庆典、祭礼及民间节日中都要唱习俗民歌。这类民歌有婚礼歌、迎春歌、迎雪歌、挽歌、封斋歌等等。
(二)维吾尔民歌特点
维吾尔民歌源于人民生活,又对人民生活起着广泛深入的作用。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传统民歌以口头创作,口头流传的方式生存与民间,并在流传过程中经受着人民群众集体的筛选,改造,加工和提炼。因此,流传至今的民歌集结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身份,不同经历的人民群众集体的智慧和情感体验。在历史的长河中民间歌曲经历了无情的冲刷和淘汰,日益完美,并称为人民群众思想感情表达的结晶。正是因为这一点,民间歌曲才能历久而弥新,才能有永恒的生命力,才能与人民的感情血肉相连,才能成为现代人体验和表达现实生活感受时需要去不断重温和发掘的宝库。
四、维吾尔民歌的比喻修辞
(一)维吾尔民歌比喻手法
比喻是维吾尔族民歌中通用的语言修辞手法之一。维吾尔族民歌中多运用比喻的语言修辞手法来以生动、优美、形象的表达作品的内容。
新疆维吾尔族名民歌在词语的选择上常常采用待用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厚的地域特征的词语比喻,形象,生动,具体的展现出新疆维吾尔族特有的思维特点和地域特色,散发出浓郁的新疆少数民族的生活气息。
众所周知,有效运用比喻的奥秘在于全面观察本体的形态、实际及各种特征,并以丰富的想象力去发现和选择与本体有相似点的、艺术感染力最强大的喻体。而喻体往往是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联的事物中选择的。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明喻、暗喻、借喻,本质一致,都是建立在本体和喻体的相似点上,不同的是本体和喻体的关系越来越紧密,最后到借喻时,本体就融合到喻体之中了。
五、结语
维吾尔族民歌蕴藏内容极为丰富,就其内容可分为传统民歌和新民歌两大部分。传统民歌包括爱情歌、劳动歌、历史歌、生活习俗歌等类别。但其精神实质基本上是“苦中作乐”。维吾尔语是具有丰富修辞的语言,其修辞手法也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丰富着维吾尔语。当然维吾尔族只能在自己的文化和心理允许的范围内对物质世界相似点进行开发和利用,这就是修辞手法之所以具有民族性的根本原因。以维吾尔修辞手法来说比喻、夸张、比拟、象征是人类最重要的话语形式之一。一切物质世界的似同和差异都经过民族文化的过滤和加工。一个民族的修辞手法是民族集体意识的产物,是民族文化宝库中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尼加提.苏皮.维吾尔语比喻研究[M].维吾尔文版,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04).
篇10
阳光多指太阳光,天文学认为是太阳上的核反应;也指闪电之光。其寓意为积极向上,乐观开朗,活泼有朝气。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比喻阳光的词语,欢迎大家阅读!
比喻阳光的词语1幽阳 遮阳 阴地 荫干 阴敝 荫室
阴坡 荫影 余阴 映日 瘐死 月球
余晖 月光芒 照临 郑琴 钟山 昼光芒
资源 阳德 阳煦 阳明 曜日 阳炎
阳曦 阳焰 阳日 阳畦 遮荫 迎阳
遮洋 炎炜 炎光芒 炎晖 檐阴 雪彩
雪眼 延日 眼罩 阳景 晚照 舷窗
隙日 微阳 曦微 温柔 微熹 曦景
比喻阳光的词语2温暖 曦光芒 晞阳 晞光芒 喜阳 夕照
西晒 晞微 熙阳 夏至 斜晖 夏阳
新曦 斜景 斜曦 曙光芒 背阴 朝曦
朝暾 晨景 晨晖 晨光芒 昞灵 暴晒
白日 顶尖 春阳 翠鸟 春精 初旭
春分 春彩 迟迟 春晖 澄阳 朝晖
朝光芒 朝晖 晨曦 灿日 草帽 庇荫
夫遂 干晖 浮阳 返影 翻晒 返景
比喻阳光的词语3斗笠 堆土 冬暄 拔节 日中 色散
十辉 寒晖 和煦 和暄 皓曜 光芒影
暵暵 嫩日 明旭 眯紧 密阳 明媚
满月 扪钥 烈光芒 凉帽 林光芒 灵景
凉伞 隆阳 流泻 列光芒 朗日 立表
酷烈 骄阳 腈纶 涧阴 积阳 灰光芒
比喻阳光的词语4黄化 化日 化育 烘晴 赫炎 赫曦
寒景 和暖 空光芒 曝晒 日景 秋光芒
秋分 秋晖 强烈 晴波 晴朗 晴沙
晴旭 晴照 桑榆 晴翠 晴晕 日阳
晒图 秋阳 秋曦 蓲阳 日照 爱景
比喻阳光的词语5和暖 刺眼 夕照 鲜红 充足 暖和 暗淡
明亮 炙人 朱红 照射 强烈 晴和 炙热
紫红 斜射 晨辉 朝晖 残照 耀眼 火热
明媚 灿烂 微弱 夕晖 四射 冉冉 斜晖
绯红 金黄 彩霞 照耀 映照 光柱 艳丽
柔和 投射 温暖 初升 火红 金色 和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