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大全范文
时间:2023-04-10 08:10: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日志大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全日制大专一般都是三年,很小一部分两年。全日制大专一般指全天候教学体制的大学,像普通高校、民办院校(有统招资格)、军事院校、艺术院校都包括在内。
扩展资料
全日制大专的`毕业证以及学位证都是受国家教育部认可的,简单说就是高考统招的大专,是需要考生通过国家统一组织的每年6月(原为7月)的统一高等院校入学考试,各高校通过省一级招办录取进入各高校就读而获得的学历。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出了社会还能上全日制大学吗出社会了是还能上全日制大学的,比如通过高职扩招方式报考全日制大专院校,通过研究生统一考试报考全日制研究生院校,也可以通过博士招生报考全日制博士研究生院校等。不管哪种方式,均需符合要求才能报名、参加组织的考试。
社会考生跟普通考生有什么区别
1.社会考生是指学校之外的考生。2001年,国家放宽高考限制,不限年龄、婚否,允许社会人士以个人名义参加普通高考。应届生是指当年高三毕业的学生。
2.社会考生可以参加高考。高考试卷与应届生一样,没有区别。
3.地方院校的普通专业录取时社会考生.往届生都和应届生一样对待,没有什么区别。
拓展阅读:社会人员怎么考全日制大学1、高职院校扩招
高职院校扩招,是去年才开放的政策,主要是为了顺应中国经济转型,各大高职院校扩大招生,首次面向社会人士招生。
高职院校扩招,有2个最大优势,一是毕业可得全日制大专文凭,二是可以选择半工半读的方式入学,不用全天候到校上课。
2、通过高考
篇3
扩招全日制大专报名需要考生携带相关材料到所在县(市、区)教育考试机构进行报名资格审查,资格审查通过后取得报名卡,考生网上报名、填报志愿。
扩展资料
全日制大专是一种全天候教学体制的大学。包括普通高校、民办院校(有统招资格)、军事院校、艺术院校、成人教育都包括在内。学生入学约两个月之后在高等教育网上能够查到学籍,如果不能查到学籍就不是普通高校全日制的学生。
(来源:文章屋网 )
篇4
非全日制的研究生一般都是在职的考生,学校是不会提供住宿的。
非全日制研究生指符合国家研究生招生规定,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或者国家承认的其他入学方式,被具有实施研究生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或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录取,在基本修业年限或者学校规定的修业年限(一般应适当延长基本修业年限)内,在从事其他职业或者社会实践的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和灵活时间安排进行非脱产学习的研究生。
(来源:文章屋网 )
篇5
【关键词】大学生;兼职;非全日制用工;维权;劳动合同法
一、背景
由于家庭条件所限,或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为以后的就业作好准备,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校就读期间便选择接触社会,进入社会大环境中进行兼职锻炼,开始自己的打工生涯。然而由于缺乏经验以及制度所限,许多大学生在兼职过程中都会受到劳动侵害,导致大学生劳动群体的合法权益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
就具体的法律制度来看,根据1995年原劳动部印发的《关于贯彻执行〈中环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的通知规定,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助学的行为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因此大学生群体无法利用《劳动法》有关规定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但是2008年新出台的《劳动合同法》中承认了非全日制用工这一用工形式并作出了相关的界定,为维权大学生提供了一种更为可行和更加便利的道路。本文以非全日制用工的视角切入大学生兼职这一热门话题,从非全日制用工的角度界定和保护大学生兼职的合法权益,并由现状出发探究完善的途径。
为了探究现实生活里大学生的非全日制兼职行为的比重、大学生对于非全日制用工的了解以及认识和具体实践中大学生在非全日制用工中受到的侵害以及维权情况,笔者针对四川某高校进行了名为“大学生在非全日制用工中的情况调查”的问卷调查。从而探究非全日制用工与大学生劳动保护的问题。
二、大学生非全日制兼职的现状分析
在调查中笔者发现,因其用工时间灵活、需求量达的特点,非全日制用工已成为大学生兼职的主要形式,而在被调查的学生中,有近60%的学生曾经有过在外兼职的经历,其中近71%大部分的兼职都为非全日制用工。由此可见,非全日制用工的法律保护现状、市场现状等都对大学生兼职的劳动保护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然而,在接下来针对非全日制用工的种种法律制度熟悉情况的调查中,我们却得到了不容乐观的结果。在针对包括“非全日制用工中的劳动者与雇佣方产生纠纷时应当如何解决”、“法律上对于劳动者参与非全日制用工有哪些保护法规”等的共8项调查中,认为“非常了解”和“了解”的仅占到被调查总数的5%,其余近95%的同学都不同程度的缺乏对非全日制用工的了解。可见大学生劳动者对于自己所参与的工作的法律规定以及自身权益的保护并没有清晰正确的认识,信息的不完全也使得他们在在非全日制用工交易双方中处于不利地位。
而在针对非全日制用工主观评价程度的调查的结果统计中,近90%的人都赞同“大学生的兼职多以非全日制为主”,且”当前非全日制用工市场广阔、需求量大”,但其余针对非全日制用工市场的正面阐述,却遭到了不同程度的反对。在现实生活中,劳动者们对于非全日制用工市场的主观感受十分负面,在他们看来,非全日制用工市场秩序混乱、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却维权无门。尤其是大学生劳动者,在实际的工作中,他们往往被当作廉价劳动力,拖欠工资、工资过低且被随意扣发、工作时间长等现象比比皆是。在接下来针对实际情况的具体调查中,我们更是得到了以下几点突出的侵权现象:
(一)劳动合同缺位
在《劳动合同法》中规定,从事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者可以与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且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可以订立口头协议。即法律并未强制规定非全日制用工双方鉴定劳动合同,而在实际的调查中,有43%的雇主也并未提及劳动合同的问题。然而,劳动合同的缺失确是劳动者维权的一个最大障碍。当产生劳动纠纷时,由于没有劳动合同的存在,劳动者很难证明自己的应得权益。而缺乏合同的约束,也会使得用人单位滋生更多侵权行为,从而损害劳动者的利益。同时,即便是在非全日制用工这种灵活的就业形式中,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也都存在一定的心理预期,希望能由一个相对稳定的劳动关系,而劳动合同的缺失却恰恰使得这种预期缺乏一个最为有效的保障。
(二)工资低于最低标准
在关于非全日制用工的报酬情况的调查中,有近10%的同学的薪酬为每小时1—6元,而成都市规定的最低小时工资标准为6元,大学生被低薪聘用的现象仍然存在。在实际用工中,大学生因其较高的劳动素质、良好的工作热情和灵活的就业时间而被众多的用人单位青睐,但大学生社会阅历较浅,工作经验少,也往往成为被侵害的对象。加之,如今参加兼职的大学生数量日益增多,使得劳动力来源充足,在无形中也助长了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压榨现象。
(三)工资发放周期长
《劳动合同法》第72条的规定,“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十五日”,而在针对工资支付周期的调查中,共有35.6%的被调查者选择其支付周期为“15天以上”,即大学生劳动者的工资支付存在超时的现象。付出劳动却不能及时得到应有的报酬支付,这实际上侵害了大学生的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同时也违反了相关法律的规定。非全日制工作时间短、劳动关系存续时间短、工作替代性强,因此对其工资的支付保障需要更大的力度,然而关于非全日制用工工资支付的条款却并不完整,虽然规定了“十五天”的支付上限,但在实践中用人单位的拖欠行为依然十分普遍。
(四)社会保险缺失
我国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为建立劳动关系的非全日制劳动者缴纳工伤保险费。从事非全日制工作的劳动者发生工伤,依法享受工伤待遇保险;被鉴定为伤残5-10级的,经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可以一次性结算伤残待遇及有关费用。从事非全日制工作的劳动者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原则上参照个体工商户的参保办法执行。
但是,在实际调查中我们发现,有63%的人表示用人单位并未购买社会保险,另有13%的人并不清楚用人单位是否购买。由此可见,现实中,非全日制工的社会保险一直处于一种缺失或被忽略的状态,使得其社保利益长期得不到有效的保障。
(五)超时现象严重
我国《劳动合同法》第68条规定,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时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二十四小时的用工形式。然而在针对非全日制用工时间的调查中,有35%的人选择“5-8小时”,另有8%的人 工作“8小时以上”,超时现象十分严重。但在《劳动合同法》对于超出的时间却并未明确界定,究竟是算作非全日制用工的加班还是一旦超时就视为全日制用工?超时工资应当如何计发?这些问题都与劳动双方的切身利益相关,却没有统一标准,在实际操作中极易发生纠纷。
(六)劳动者维权途径不畅
在最后一题针对维权的调查中,有近60%的人选择自己与用人单位协调,另有近30%多的人选择虽有心维权,但觉得难以实施于是放弃。几乎没有人选择默默地自己承担。可见,现在大学生的维权意识普遍较强,懂得维护自己的权益,但是却不知道怎样正确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找不到畅通的途径。现阶段,由于法律对于大学生兼职的认定是非就业行为,只能算作一种自愿的锻炼,因此劳动职能部门并不具备针对大学生兼职纠纷的处理职权,大学生兼职所产生的劳动纠纷往往要通过民事纠纷解决的途径予以调解,使得许多大学生劳动者“求助无门”。
三、对策探究
经过以上的种种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非全日制用工在大学生兼职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非全日制用工的相关法律制度也是大学生保护自身劳动合法权益的有效途径之一。针对上文中所提出的种种问题,本文在此对一些措施进行探究。
(一)完善法律法规中关于大学生兼职的保护
在前文中我们已经讨论过,当前针对大学生兼职的法律保护条例相当缺乏。而在大学生兼职中,虽然并不排除存在全日制用工和民事雇佣的可能,但其兼职形式仍多以非全日制用工为主。因此,为了完善对于大学生的立法保护,不妨将在校大学生的兼职形成的劳动关系都按照非全日制用工来处理,而将不属于非全日制用工的情况按照非全日制用工的例外情况进行处理。而这就需要法律上对不同的大学生兼职形式予以界定和确认,必须明确大学生兼职的劳动关系性质,将大学生群体纳入劳动者范围并予以法律保护。同时使得劳动部门承担起保护兼职大学生合法权益的职责,理顺兼职双方的劳动关系。
(二)完善法律中关于非全日制用工的条款
目前,法律中关于非全日制用工的条款规定相对较少,且并不完整。《劳动合同法》规定了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关系解除无需支付经济补偿,没有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规定,甚至可以直接订立口头劳动协议,但是却并未规定一些违法行为应当如何惩处以及雇用方应当承担哪些义务,在出现纠纷时应当如何解决。在一定程度上,这有利于简化用工程序,降低用人成本,促进非全日制用工的发展,但是相应的也使得的用人单位的违法成本低廉。许多用人单位钻法律的空子,以非全日制用工为名,招收劳动者进行全日制工作,从而逃避相应的法律责任,危害了劳动者的利益。
鉴于此,国家应当完善相关的法律规定,包括规定用人单位对于劳动合同内容具有举证责任,以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针对非全日制用工的超时行为进行明确的法律认定,划分加班时间和薪酬,界定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用工的界限,规定超时应负的法律责任;明确并细化非全日制用工的报酬构成,划定应付的社会保险或社会福利选项;明确解除非全日制劳动合同时双方应负的告知义务。劳动者对于非全日制用工依然有一定的心理预期,而用人单位对于非全日制工作岗位也具有一定的稳定预期,在取消经济赔偿的条件下,规定提前告知义务是对双方的尊重和保护。
(三)社会保险的调整
针对在校大学生而言,我们已经享受了针对学生的医疗保险,则在进行非全日制工作这种流动性大、工作期限短、替代性强的兼职时,可以不缴纳医疗保险。但是由于大学生缺乏实际经验,在一些劳动中很有可能受到人身伤害,因此,应当加强大学生的劳动保护,依法将大学生兼职纳入工伤保险体系。有关部门应当加强监管,切实贯彻相关法律的规定。
(四)赋予大学生结社的权利
关于大学生兼职的法律制度并不完善,其维权之路更是不易,而将其纳入非全日制用工的保护范畴并完善相关条款也非朝夕之事,大学生作为非全日制用工的主体可谓弱势中的弱势。而弱者的团结可以改善弱势的地位。赋予大学生一定的结社的权利,成立关于大学生兼职维权的组织,可以有效地维护大学生的合法权益,使他们在受到侵害时可以找到专业、专门的组织以求帮助,以最小的成本维护最大的利益。同时,该类组织的成立对于普及非全日制用工的相关法律法规、宣传自我保护意识和方法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此类组织的成立还可以有效地监督用人单位的行为,为规范非全日制用工市场,和谐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劳动关系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李静思,王巍.从非全日制用工的角度看大学生兼职.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09,12.
篇6
为贯彻落实部交管局关于部署全国集中开展高速公路交通安全整治“百日行动”工作要求,严查严管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全力稳定道路交通安全形势。4月13日,高速四大队组织召开高速公路交通安全整治“百日行动”工作部署会。
会上,副大队长张天宏传达学习了部交管局关于高速公路交通安全整治“百日攻坚”行动工作方案,行动至今日起至7月21日结束,开展为期100天的整治,并对该工作作出安排布置。
副大队长张天宏要求,一是要突出管控重点,在易拥堵路段、违法多发路段、事故多发路段和恶劣天气多发路段专门安排警力加强巡查值守。二是充分依托科技手段,坚持网上网下结合、视频巡查与路面巡逻结合,及时发现、精准查纠高速公路突出交通违法行为,全力消除安全隐患、化解安全风险、防范交通事故。三是积极联合辖区乡镇政府、应急办、路政执法等有关部门,加大对易发事故路段隐患排查力度,及时向党委政府报告并督促相关部门迅速整改,严防因道路隐患未及时处置到位,造成重大影响的交通事故。四是各中队要清理警车警灯警报器是否存在不能使用,勘察设备、防护设备是否齐全,同时,严格做到执勤执法过程文明、规范,并充分利用酒精检测仪、执法记录仪、照相机等警务装备,切实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坚决杜绝意外事故发生。五是宣传人员要站在预防道路交通事故角度多思考,利用各种宣传平台做好宣传报道,并要求各中队对各自管辖区域的服务区内安全警示标语标牌进行仔细排查,同时利用好服务区内宣传阵地。
大队长周德松强调,一是严格管控重点车辆,实现货车不肇祸。自复工复产以来,高速公路又不收费,货运市场全面复苏,容易出现多拉快跑、疲劳驾驶等现象,严查严管“两客一危一货一面”,联合交通路政部门严查“百吨王”,防止严重超限超载导致恶性事故;二是严肃查纠重点违法,实现违法归于零。要突出抓好严重违法清零,加大执法力度,严查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加大货车超限超载治理力度,坚持“零容忍”,做到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持续形成高压严管的强大态势,有效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确保交通违法行为不上路;三是严密巡防行人,实现行人不上路。对高速公路路面进行巡逻检查,发现上高速路的行人,进行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讲清行人上高速公路的严重危害,随即请出高速公路。
篇7
关键词:硕士研究生 生源情况 分析
研究生教育是整个教育链的最高端,高等学校和科学研究机构招收硕士研究生是为了培养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管理或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从1978年恢复研究生教育以来,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已经走过了将近三十年的光辉历程,招生规模已经从1978年的10696人增加到了2006年的341829人,增长了31.96倍。特别是2000年以来,研究生教育更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在研究生教育迅猛发展的强劲势头背后,研究生招生质量引发了社会的高度关注,我校研究生招生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本文通过对1978―2006年以来我校录取的硕士研究生录取人数各类数据进行全方位的定量统计分析,探讨我校研究生生源特点及发展趋势,提出改善研究生招生和培养的措施,以确保我校研究生教育的培养质量。
一、招生人数情况分析
1.录取人数
从1978年至2006年,除了1979年没有招生外,我校录取硕士研究生共计2878名。其中按国家下达的复试分数线上录取了2282名,占录取总数的79.29%;免试推荐入学的优秀本科毕业生157名,占5.46%;单考生67名,占2.33%;享受国家少数民族照顾分数线的录取考生(含破格录取)354名,占12.30%;外国留学生51名,占1.77%。1978―2006年各年度的招生人数见图1。
2.年龄与性别构成
除1978年和1980年硕士研究生的平均年龄分别为31和35岁外,其余年份均处于25-28岁之间(见图2),标准差为±3,近四年的录取考生平均年龄有降低的趋势。在2003年以前,我校录取的硕士研究生中均以男性占多数,且在绝大多数年份占到60%以上。2003年、2004年女性学生的比例明显增加,分别达到50.51%和51.57%。2005年、2006年则继续由男性学生保持微弱多数,分别占52.58%和51.15%。
3.少数民族学生录取情况
我校从1992年开始按照国家划定的少数民族分数线录取第一志愿的少数民族考生(含破格录取),27年来少数民族学生的录取人数占总录取人数的比例范围在6.67%至23.85%之间,平均比例为12.3%。
4.考生来源
1996年以前录取的考生中,70%以上均为广西生源,且60%以上为本校的毕业生,这些比例在以后的年份中逐渐下降,2003年约占50%左右,但是,近三年的录取考生中外省生源明显增多,2004年、2005年和2006年已分别达到62.89%、61.37%和70.90%。
除1983年和1993年应届生所占比例比较高,分别为36.36%和43.48%(当年的总招生人数分别为11人和23人)外,其余年份均在35%以下。具体的情况为:其中5年没有应届生,5年应届生比例不足10%,3年比例为10至20%,5年为20至30%,近3年应届生所占的比例均接近35%。
我校调剂生的录取情况呈现出两个不同的阶段。1995至2002年仅有少量的调剂生被录取,其中1998年录取了13名调剂生,其余年份约为1~5名。但从2003年开始情况有了急剧的变化,当年第一志愿合格生源严重不足,录取的非第一志愿调剂生达125名,占录取总数的42.23%。2004年~2006年三年里的调剂生的比例分别占录取总数的38.79%、43.97%和45.74%。
5.学科录取及学位类型分布情况
1985年以前基础医学学科和临床医学学科的录取人数基本接近。自1985年以后,临床学科的录取人数逐渐增多。27年中临床学科的人数占录取总人数的73.97%,仅临床医学中的内科学和外科学的人数就分别占录取总人数的21.89%和13.11%,基础医学占11.97%,口腔医学占3.09%,预防医学占6.01%,药学占4.97%。
在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中较大规模地启动攻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是从2003年开始的,当年有50名硕士研究生按专业学位培养,涵盖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两个学科,占录取总人数的16.95%。2004至2006年分别有97名、171名和199名硕士研究生按专业学位进行培养,分别占录取总人数的24.19%、32.63%和35.60%。
三、分析与讨论
1.招生规模及阶段划分
由于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就业观念的转变,目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出现较大的变化,大批本科毕业生踏上了考研之路,国家为了培养更多的高端人才也逐步扩大了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在硕士研究生普遍扩招的情况下,我校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与日俱增。招生规模的扩大反映了我校高层次人才培养能力和水平的提高,但同时也应考虑招生规模急剧扩大可能造成的消极影响。研究表明,研究生的扩招可能会带来学生缺乏必要的学习和研究基础、培养条件落后于规模发展的需要、课程设置不合理等问题,这会影响到研究生培养的质量。[1]就目前我校导师队伍、实验条件和临床培养基地等条件而言,研究生招生的规模已接近极限,如果不及时做出调整,可能会危及研究生培养质量。
根据我校27年来各年度招生数量的变化(见图1)及性别、年龄比例等基本情况,可以将我校研究生招生及培养划分为三个阶段:即恢复阶段(1978~1984年)、发展阶段(1985~1999年)、快速发展阶段(2000~2006年)。(见表1)
2.性别、年龄分析
目前高校女性研究生的比例逐渐增加,尤其是文科专业。除个别年份外,我校研究生的比例在2002年以前均以男性为主,有的年份甚至达到90%以上。近四年来,男女学生比例比较接近,2003和2004年女性所占的比例略超过男性。从恢复期、发展期和快速发展期三个阶段可以看到男性研究生和女性研究生比率(三个阶段分别为5.33、2.19和1.12)呈现出进行性下降的趋势。这个结果与其他学者的研究相一致。可能是受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越来越多的女性能够接受高等教育,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的学术发展方向[2]。结合年龄的数据我们可以进一步推断,女性研究生人数的激增在某种程度上也可能与就业歧视有关[2]。高校扩招使得本科毕业生就业压力加剧,使更多的女性在本科毕业后直接加入考研行列,以期提高自身的学历层次而便于谋求更好的职业。
除在恢复期录取的考生平均年龄为28岁外,在发展期和快速发展期均在26~27岁之间,近三年录取考生的年龄有明显的降低的趋势。应届生的比例有所增加,接近录取总人数的35%。学生的年龄趋于低龄化,一方面对于学习和科研工作有一定的好处。刚刚从学校毕业或者说毕业不久的学生,理论基础保留得比较好且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但另一方面,临床工作经历的缺乏对于临床医学的研究生来说是不利的。此外,有的学校为了提高就业率和考研上线率,可能会对本科生第五年的实习环节放松管理,使学生未能完成正常的实习任务,不仅严重影响本科教学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研究生的生源质量。学生只有经过一定时期的实践学习,才有可能成为临床实践经验丰富的高级临床医师。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硕士研究生的生源中有一小部分是毕业后没有就业而专职考研的,这对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有何影响尚待观察。
3.少数民族生源分析
广西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38.1%。我校是省属地方性普通高等医科院校,肩负着为广西培养高级医学人才的重任,每年都有较多的第一志愿考生因达到国家划定的少数民族照顾分数线而进入复试被录取。自1997年以来,此类学生的比率从14.93%增加至23.85%,这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少数民族的关怀和对少民族地区人才培养的支持,但同时也对学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东、中部地区相比,我校的研究生培养条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在这种情况下要把仅仅达到了比国家C类地区分数线还低得多的少数民族照顾分数线的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高级医学人才,无论对导师还是学生都是较大的挑战。
4.区内外生源分析
2002年以前我校录取的区内考生人数占65%以上,其中有四年(除个别年份外)达到了90%以上,甚至有两年录取的均为本区考生。自2002年以后随着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大,区内第一志愿合格生源不足的情况日益凸显,不得不靠大量调剂非第一志愿生源来满足招生计划,这些调剂生大多为外省生源。2006年录取567名学生中,调剂生已经达到了258人,占录取总数的45.75%。自1978年以来共录取了1240名本校毕业的考生,占录取总人数的41.77%,尚不足一半;而2006年录取的外校毕业考生则超过了70%。这种情况对位于西南边陲少数民族自治区的高等医科院校来说利大于弊。它改变了过去学生来源单一的情况,不同地域的学生相互学习,不同观念的碰撞与冲击产生新的火花,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但是还有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一是对我校本科教育的反思。在历年的录取考生中减去本校毕业的往届生后,应届毕业生所占比例比较低,说明我校学生的考研录取率较低。二是第一志愿合格生源的不足反映出我校在全国的知名度和认可度尚待提高。
5.学科录取人数状况分析
临床专业一直受到医学类考生的推崇,在最近几年教育部公布的报考人数最多的前十个热门专业中,外科学和内科学位居其中。1978年以来我校录取的硕士研究生中,临床专业占总人数的73.97%。这种情况的出现一方面是由于临床医学所辖的二级学科较多(18个),另一方面也是基础学科的就业面比较窄所造成的。虽然在1984年以前,临床专业与基础专业的招生人数比较接近,但随着临床专业学位点的增加以及社会对高层次临床医学人才需求的增加,临床专业的录取人数明显增多。
6.学位类型情况分析
随着社会对高级临床医学人才需求的变化,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于1997年颁布了《关于调整医学学位类型和设置医学专业学位的几点意见》,我校作为第二批试点单位进行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最初仅在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历申请硕士学位的人员中进行,经过几年的经验积累,我校从2003年开始将部分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按专业学位培养。2004到2006年硕士研究生中按专业学位进行培养的人数分别占录取总人数的24.19%、32.63%和35.60%,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对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的培养既满足了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也缓解了招生规模的扩大与学校实验室条件相对不足的矛盾。
四、建议
就目前我校导师队伍、实验条件和临床培养基地等各方面状况而言,研究生招生规模已经接近极限。必须采取有效的手段,稳定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将工作的重心转向吸引优质生源、提高教学及培养质量上来。具体措施如下:
1.提高办学质量,吸引优秀生源。
我校近年来招生中第一志愿合格生源不足,在全国的知名度和认可度尚待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认可度是建立在学校的办学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的基础上的。在我校的长远发展规划中,应该着力提高办学条件、学科建设和科研水平,逐步提高我校的影响力,吸引较高水平的考生以第一志愿报考我校,以便培养更多高素质的硕士研究生。
2.化解量与质的矛盾,保证培养质量。
研究生扩招,教育规模扩大,因此应该在保证量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质的提升。同时,由于社会对临床学科专业毕业生的需求渐增,临床学科专业学生比例日渐提高,在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我校应继续加强临床培养基地的建设,提供更加先进和充足的临床技能培训条件,提高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质量,使其满足社会和学科发展的需要。
3.采取有效手段,扩大专业学位的办学规模。
在医疗环境改变、法律法规健全的情况下,专业学位的规模需要扩大。应鼓励具备医师资格的在职人员报考,对尚无执业医师资格的合格考生除攻读科学学位外,可以鼓励其保留学籍1~2年,先到临床第一线积累临床经验,获取执业医师资格后再入学;也可以参照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学生的培养模式,还可以按照新参加工作的住院医生的培训方法进行培养,进而扩大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规模,以满足社会的需求。
4.制定相关政策,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录取和培养质量。
作为广西地区的高等医科院校,培养广西少数民族高端医学人才是我校的职责。我校每年都有一批因国家少数民族照顾而被录取的学生。这部分学生的考试成绩及综合素质相对于其他考生来说比较低,但是国家对研究生的培养标准是统一的,这种状况对导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校可以考虑通过扩展办学途径的方式,比如办少数民族研究生班,让更多的少数民族学生能够加入到高层次的学习中,从而不必考虑更多对于他们来说过高的要求。也可以对此类学生延长培养时间,以期达到培养目标。
结语
提高培养质量是教育永恒的主题,质量各环节中生源质量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要提高生源质量,就必须吸引更多的高水平考生,特别是来自重点院校的考生。虽然外界对于现行的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还存在着不同的意见,但在没有出台更加合理的选拔办法之前,仍须按照现行的考试制度进行。我们应该注重自身建设,加强对外宣传力度及校际交流,唯此才能吸引更多的优秀生源,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把好第一道关。
参考文献:
篇8
(南京农业大学,江苏 南京 210095)
摘 要:科学的研究生培养体系的形成是一个长期探索和实践过程,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作为一种新型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培养部门持续不断的实践与探索。本文详细介绍了南京农业大学养殖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在招生、课程建设、实践训练以及论文选题方面的实践经验,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的建议。
关键词:养殖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8-0035-02
收稿日期:2015-01-06
作者简介:林桂娟(1968—),女,江苏仪征人,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副研究员,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基金项目:2012年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农科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JGLX12-028)
高等教育承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四大使命,人才培养是基础,是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人才培养包括培养创新研究型人才和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体系的形成是一个长期探索和实践过程,南京农业大学自2009年开始招收养殖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培养过程中锐意创新,不断改革,利用学科优势,加强与企业合作,逐步提升培养能力,积极探索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体系。
一、加强招生宣传,吸引优质生源
刚开始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时,由于社会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存在误解,认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含金量低,就业困难,考生缺乏报考的意愿和动力[1],存在第一志愿报考率低以及报名后多数学生弃考现象。2009—2013年南京农大养殖领域招收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主要来自于免试推荐和报考学术型研究生落选生调剂生源,录取后仍有学生弃学。2014年报考人数有所增加,没有弃考,仅个别学生因为其他原因而弃学(见表1)。
分析表1数据可以看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选择报考、就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人数在增加,第一志愿报考率有所提高,弃学的学生减少,说明有越来越多的学生认同了专业学位。但专业学位的生源仍然不足,仍有部分学生是从报考学术型研究生调剂的。2014年8月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完善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办法的通知》指出,2014年起,教育部下达推荐免试研究生名额时不再区分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从今年实施的情况看,获得免试推荐资格的学生基本都选择攻读学术学位,专业学位的生源只能来自统考的考生,这就要求学校在吸引优秀生源方面多做一些工作,首先要加强招生宣传,要向广大考生宣传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指导思想、培养目标,全日制专业学位培养的是社会迫切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学校还可以设置优质生源奖励基金,对免试推荐攻读专业学位和报考专业学位成绩优秀的学生给予奖励。
二、加大课程建设投入,改进课堂教学方法
南京农大养殖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依据“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养殖领域指导性培养方案”设置,分为公共必修课、领域主干课和选修课。学校非常重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建设,专门设立课程建设项目,重点建设一批领域主干课程,提供经费资助。建设内容包括教材编写、案例库建设和课件制作等。养殖领域的3门主干课程均被立项为重点建设课程,通过对课件、实验条件、课程网站进行改进和完善,积极探索实践教学方法,初步建立了课程案例群。以动物繁殖理论与生物技术课程为例,从两方面尝试实践教学方法:1.课堂案例教学。提前两周向学生呈现生产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要求学生认真预习相关知识,熟悉案例内容。两周后,将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每组形成一个方案,全班汇报交流,教师评析,最后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2.课程生产实习。组织学生到猪场、羊场参观学习,针对所参观的生产单位情况提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分析,锻炼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曾组织学生到常州某猪场参观,要求学生通过听取生产单位的情况介绍、询问或查看生产记录,发表对猪场生产管理的见解,如可持续发展、提高生产效率和能力等方面的建议。
课程教学是培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而案例教学法则是实践教学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法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盲目听从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先针对具体问题查阅资料,形成自己的观点,再进行小组讨论形成小组意见,在课堂上教师听取小组汇报后进行分析、评价,最终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这样既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也可让他们体会到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和需要考虑的多种因素。总之,案例教学法在促进学生理论知识学习、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等方面都能产生令人满意的效果[2]。生产实习是另一种实践教学的方式,学生通过到生产单位参观学习,对生产实际状况建立感性认识,再回到课堂接受专业理论知识时就不再感觉空洞、乏味,能有效提高学习兴趣和效率。
三、注重实践训练,提高专业实践能力
南京农大养殖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中规定,每位研究生必须在实践基地进行6—12个月的实践训练。首先要制订实践计划,包括实践内容、进度安排、预期成效等;实践工作完成后进行考核,内容包括实践研究报告、所在实践单位评价和导师评语。学院组织集中答辩,根据学生汇报情况、实践单位和导师的评价,评选优秀,颁发优秀证书。
南京农大非常重视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积极与企业联合建设企业研究生工作站,与科研院所建立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养殖领域共建设江苏省企业研究生工作站9个,校级工作站1个,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2个。此外,研究生还可以在导师科研合作单位进行实践训练。分析2011—2013级研究生实践单位情况(见表2),所有研究生都在生产单位进行了实践锻炼,大部分学生在导师科研合作单位进行实践训练。政府投入资金建设的企业研究生工作站接纳的研究生并不多,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基本都是完成导师与企业合作的研究课题,研究生到企业完成课题研究工作的同时完成实践训练;另一方面,有些企业只重视短期效益,利用工作站建设享受政策优惠,并没有上升到培养研究生的认识高度,接纳研究生实践训练的积极性不高。目前学校正在调研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建设情况,重点检查工作站科研条件、生活设施以及接纳研究生实践情况。学校将遴选并重点建设一批企业研究生工作站,作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训练的固定场所。
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完善专业实践制度是前提,学校要与实践基地签订研究生培养协议,从科研项目、经费保障、合作培养方式、基地导师选拔等方面明确培养单位和基地的责、权、利。同时,对进入基地学习的学生也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规定研究生在基地的生活管理规范、专业实践要求和考核办法等,使专业实践在各个环节都有据可依[3]。
从近两年研究生实践环节考核时学生汇报交流的情况看,通过在生产单位6个月以上的实践锻炼,学生对生产单位的概况、生产流程、技术环节等都有所了解,熟悉了企业的工作环境,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能很快适应、胜任工作。
四、把控论文选题,重视科研能力培养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必须完成学位论文,学位论文形式可以多种多样,选题应来源于应用课题或实际问题。分析南京农大养殖领域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情况(见表3),研究生参与横向课题研究逐年增加,2012级、2013级大部分研究生都是完成导师的横向课题。研究生带着课题到企业去研究、解决企业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既能得到实践锻炼,同时完成学位论文,研究的成果还能直接应用于生产,一举多得。如果研究生不带课题进企业,而是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将所发现问题作为学位论文选题在导师的指导下开展研究并最终解决;或通过在企业实践训练,完成一份对企业的调研报告作为学位论文,这样更有利于培养研究生的实践能力。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影响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因素很多。生源质量、课程设置的针对性、授课方式、校内导师的治学态度、校外导师指导研究生的能力、实践基地建设、学位论文选题的实践性等等,都会影响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而其中最为重要的因素是培养过程中的“实践性”,集中体现在对学位论文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要求,对导师实践经验的要求,对教学内容实践性的要求等[4]。因此,改革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体系,改变课程教学方式,保障研究生参加实践训练的时间、场所,完善实践基地管理制度及研究生在实践基地学习、生活的管理制度,加强校企合作,是高校培养优质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关键。
参考文献:
[1]任欣荣,肖凤翔,张立迁.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招考工作问题之归因[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5).
[2]张春莉,权元元.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实证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1).
篇9
关键词:系统日志;回调机制;松耦合
中图分类号:TP3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8)24-1150-02
The Application of Callback Mechanism in the Security System Log
LI Jian-hui1, DENG Zhao-hui2
(1.Yueyang Radio and TV University,Yueyang 414000,China;2.Chenzhou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Chenzhou 423000,China)
Abstract: Inside a complete information system, the diary system i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function constituent. Under it may record all behaviors which the system produces, and defers to some way to preserve. We may use the information which the diary system records for the system to carry on misprinting, the optimized system performance. In the security domain, the diary system status is more important, it is one of safe audit aspect most main tools. This article introduced adjusts callback utilization in the diary system.
Key words: systems log;call-back;lax-coupling
系统的日志记录提供了对系统活动的详细审计,这些日志用于评估、审查系统的运行环境和各种操作。对于一般情况,日志记录包括记录用户登录时间、登录地点、操作内容等项目,在一个完整的安全审计系统里面,日志系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组成部分。
1 问题地提出
通常,借助于面向对象的分析、设计和实现技术,开发者可以将用户的需求转换为软件系统中的模块,从而很自然地完成从需求到软件的转换。但是,在软件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模块,或者很多类共享某个行为,或者是某个行为存在于软件的各个模块中,这个行为可以看作是“横向”存在于软件之中,它所关注的是软件的各个部分的一些共有的行为,而且,这种行为在很多情况下不属于业务逻辑的一部分(如图1),系统日志的记录就属于这种行为。这种操作并不是业务逻辑调用的必须部分,但是,开发者却往往不得不在代码中显式进行调用,并承担由此带来的后果(例如,当日志记录的接口发生变化时,必须对调用代码进行修改)。这种问题,使用传统的面向对象的方法是很难解决的。本文就讨论在Delphi中如何将这些“横切面”与业务逻辑代码相分离,从而得到松耦合软件结构以及更好的性能、稳定性等方面的好处。
图1 业务逻辑示意图
2 分析问题
对于日志系统,为了得到好的程序结构,通常使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将系统日志过程封装在一个类中,这个类包含了一个系统日志的代码,例如:
TLog=class//日志类
procedure exepre(Sender: TObject);//执行业务逻辑前的系统日志
procedure exeback(Sender: TObject);//执行业务逻辑后的系统日志end;
TBusiness =class(TLog)//业务逻辑类
procedure Business (Sender: TObject);//业务逻辑
end;
……//处理业务逻辑
exeback(Sender);//处理业务逻辑后记录系统日志
end;
procedure TForm1.Button1Click(Sender: TObject);
begin
mybusiness:= TBusiness.Create();
mybusiness. Business (Memo1);//调用业务逻辑
end;
procedure TLog.exepre(Sender: TObject);
begin
TMemo(Sender).Lines. Add('业务逻辑开始')
end;
procedure TLog.exeback(Sender: TObject);
begin
TMemo(Sender).Lines. Add('业务逻辑结束')
end;
end.
通常情况下,实现日志系统的最直接的方法:创建一个类,将日志功能放在其中,并让所有需要日志功能的类继承这个类。这样的方法有如下问题:
1) 如果这个需求是后期提出的,需要修改的地方就会分散在多达数十个分散的文件中。巨大的修改量,无疑会增加出错的几率,并且加大系统维护的难度。
2) 代码混乱:软件系统中的模块可能要同时兼顾几个方面的需要。举例来说,开发者经常要同时考虑业务逻辑和日志问题,兼顾各方面的需要会导致两种实现元素同时出现,从而引起代码混乱。
3) 紧耦合:使用这种方法,我们必须在业务逻辑代码必须继承自TLog类,这就造成了业务逻辑代码同TLog类的紧耦合,这意味着,当TLog发生变化时,例如,当系统进化需要对exepre和exeback的方法进行改动时,可能会影响到所有引用代码。
3 解决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考虑引入Delphi中的回调机制[1]。回调机制的基本思想就是调用者在初始化一个对象(这里的对象是泛指,包括OOP中的对象、全局函数等)时,将一些参数传递给对象,同时将一个调用者可以访问的函数地址传递给该对象。这个函数就是调用者和被调用者之间的一种通知约定,当约定的事件发生时,被调用者(一般会包含一个工作线程)就会按照回调函数地址调用该函数。如下是回调函数的一个简单实例:
1) 回调函数类型定义:
TCalcFunc=function (a:integer;b:integer):integer;
2) 按照回调函数的格式自定义函数的实现,如
function Add(a:integer;b:integer):integer
begin
result:=a+b;
end;
function Sub(a:integer;b:integer):integer
begin
result:=a-b;
end;
3) 回调的使用
function Calc(mycalc:TcalcFunc;a:integer;b:integer):integer
begin
mycalc(a,b);……………………………..③
end;
4) 下面,我们就可以在我们的程序里按照需要调用这两个函数了
c:=calc(@add,a,b);//c=a+b…………………①
c:=calc(@sub,a,b);//c=a-b………………….②
通过上面的实例我们可以看出:程序中在①②处分别两次调用了calc()函数,第一次采用add()函数的地址和两个数作为参数,第二次采用sub()函数的地址和两个数作为参数。相当于通过调用一个函数calc(),传递了不同的函数地址参数,得到了不同函数的调用。
以上是回调函数的的基本思想,如果将系统日志操作语句放在③处的上面和下面,这样在不改动业务逻辑add()、sub()函数的基础上增加了系统日志。下面将本文第一个例子采用回调机制重新改写,结果如下。
为了实现松散耦合结构,利用两个类分别实现日志功能和业务逻辑。
type
THDProcedure = procedure(Sender: TObject) of object;
TLog=class//日志类
procedure Mylog(mypro:THDProcedure;Sender: TObject);//处理系统日志
end;
TBusiness=class //业务逻辑类
…….. //处理业务逻辑
End;
procedure TForm1.FormCreate(Sender: TObject);
begin
rz:=TLog.Create();
dz:=TBusiness.Create();
end;
end.(下转第1154页)
(上接第1151页)
以上日志类和业务逻辑类的定义中,需要说明的是:
1) 回调函数类型定义:THDProcedure = procedure(Sender: TObject) of object,这个定义中的参数必须与业务逻辑类中的处理业务逻辑方法的参数一致。
2) 因为定义的回调函数不是一个普通的函数,它是业务逻辑类对象的方法,所以of object关键字是表示这个方法属于对象方法(不是类方法),也就是说这个函数类型的参数列表中将包括隐含的self参数(其中参数为对象方法中要使用的对象指针)。
3) 业务逻辑类中的处理业务逻辑方法必须声明为Published[2],否则就会发生错误,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对象方法的地址不能简单的通过“@”符号得到,必须使用TObject.MethodAddress方法,MethodAddress 使用RTTI通过对象方法名获取一个对象方法的地址,但MethodAddress方法只能取出Published型的方法,如果没有声明为Published,则MethodAddress(对象方法名)会返回空,导致错误。
4) Routine变量是方法指针,它实际上是一对指针:第一个存储方法的地址,第二个存储方法所属的对象的引用。
通过利用回调机制的重新改写,系统主要由三个大模块组成:日志模块(Tlog类)、业务逻辑模块(Tbusiness类)和组合模块(TForm1类)。那么系统的开发包括三个清晰的开发步骤:
第一步:功能分解:本步骤中,把核心模块级和系统模块级的功能分离开来,就上述的例子来说明,即可以分解出两个功能模块:核心级的业务逻辑功能模块、系统级的日志功能模块。
第二步:功能实现:各自独立的实现这些功能模块,仍然沿用上面的例子,即实现业务逻辑处理单元和日志单元。
第三步:功能的重新组合:本步骤中,通过创建一个模块单元,一方面来指定重组的规则,另一方面则使用这些信息来构建最终系统。以上述例子说明,即指定哪些操作需要记录。
4 结论
总而言之,回调机制不仅可帮助我们解决传统方法对系统日志操作中出现的代码后期维护、代码混乱、紧耦合等问题,它还有更多的优势:
1) 系统容易扩展:由于日志功能模块和业务逻辑功能模块根本不知道彼此的存在,所以很容易通过建立新的功能模块加入新的功能,使系统易于扩展。
2) 更好的代码重用性:把每个功能实现为独立的模块,模块之间是松散耦合的。举例来说,我们可以用另外一个独立的日志写入器功能来替换当前的模块,用于把日志写入数据库,以满足不同的日志写入要求。松散藕合的实现通常意味着更好的代码重用性。
回调机制不仅仅可以在系统日志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它还可以运用在系统安全、模式匹配的性能分析[3-4]、验证等方面。
参考文献:
[1] Steve Teixeira,Xavier Pacheco.Delphi 5开发人员指南[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2] 耿宏运,陈站林,赵宗福,等.Delphi6组件大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篇10
【关键词】CDMA 朗讯基站 告警 实时监控
1 引言
当前运营商越来越重视用户对网络质量的感受,要求维护部门加强对设备运行情况的监视和管理。除了做好网络优化和避免故障出现之外,运维部门对网络设备的支撑还主要体现在故障出现后能够迅速发现并排除故障。
在温州CDMA网络中,大量采用了朗讯的基站设备。在基站故障中,除了断站故障外,一些板件故障也是非常重要的。这些板件故障虽未引起断站,但对用户的影响已相当于断站,如TFU(Time Frequency Unit,时间频率单元)故障、单CCU(CDMA Channel Units,码分多址信道单元)故障、CRC(CDMA Radio Controller,码分多址无线控制板)故障等。从维护的角度来看,若不能够及时发现这些故障,就无法保证抢修及时,从而造成通信故障。
考虑到价格和成本控制等多重因素,温州CDMA运营商并未向朗讯购买专用告警平台。而通过现有的告警平台,监控人员及时发现新告警存在一定的困难,必须通过大量的操作、记录、对比才能够确定是否有新告警产生。为提高监控人员的工作效率,本文研究并开发了一种能够自动识别朗讯基站新告警的系统。
2 朗讯C网基站告警监控系统现状
现行免费基站网管告警界面的操作相对比较复杂。查询基站故障的途径有在ECP(Executive Cellular Processor,执行蜂窝处理器)图形界面查询、在ECP指令界面下执行“OP:ALARM”指令两种方式,但对于维护人员来说这两种方式都存在着很大的不足。
2.1 ECP图形界面查询
基站告警图形界面如图1所示,当基站出现故障时,此基站标红。但若故障基站在此之前已有故障,则不会改变基站在界面上的状态,导致新故障被老故障覆盖的情况[1]。即这种方式虽然给出了基站故障,但无法直观地发现多重故障,也无法知晓相应的故障告警的时间,更无法添加告警处理说明,因而不便于故障的处理和跟踪。
此外,查询一个基站的故障,需要分别执行2131、2136、2138、2139等操作指令,才能避免漏掉这个基站内的告警。若这个基站有2个载波,还需要另外多执行2条指令。可见操作上是比较繁琐的。
2.2 在ECP指令界面下执行“OP:ALARM”指令
与使用图形界面查询相比,这种方式的优点是新告警不会被覆盖,能列出故障基站内的所有故障。但是此方式同样存在故障告警无时间、无法对告警进行确认、无法添加处理标注等问题。
指令执行后的显示见图2:
现有的这两种告警监控方法,都存在较难及时有效地发现故障、需要花费网管人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容易遗漏告警等问题。对此,本文自主开发了一个朗讯基站告警监控系统,以及时有效地对朗讯基站进行监控。
3 朗讯C网基站告警监控系统功能及设计
3.1 朗讯C网基站告警监控系统的功能要求
新开发的朗讯基站的告警系统应具有以下功能:
(1)及时自动地获取系统告警信息并分析
告警平台能够实时、自动地连接C网1、2局OMP(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Platform,运行维护平台)获取系统的告警报告,并对报告进行分析,提取新告警。
(2)显示告警内容、告警产生时间、告警恢复时间、告警说明
告警说明相当于告警案例库,对相应的告警自动给与处理意见。因告警内容与平时的界面告警存在较大的差别,使用之初比较不适应,有了告警说明就能迅速地做出准确的判断;同时告警说明也可帮助没有经验的网管人员提高处理能力。
(3)对告警增加、修改备注
网管人员通过系统发现告警后,判断告警并派单。为了避免漏派或重派,在对应告警信息后要增加处理的备注。
(4)出现新告警,系统发声提醒
告警的声音提示,在网管人员繁杂的工作中尤为必要。
3.2 朗讯C网基站告警日志的确定
朗讯OMP系统内现有告警日志的信息量过大,其中不仅有告警信息,还包括话务、网优等信息,同时还有事先统计的所有必要的告警信息。如将此日志作为实时告警分析源,则很可能漏掉罕见的基站告警,而每次的大分析量也给系统分析增加了难度。
通过ECP指令界面下“OP:ALARM”指令可查询系统当前的基站故障,但此指令显示的告警没有告警产生时间,外系统自动登陆执行此命令并收集执行报告的难度也较大。
最方便的方法是在朗讯系统内设置指令,每1分钟自动执行一次“OP:ALARM”并接收报告到指定目录下的指定文件中。即首先用ROOT用户名在交换机的OMP中创建一个脚本,用来自动执行“OP:ALARM”指令,并接收指令执行后的内容到特定文件,再将指令执行的时间间隔设置为1分钟。于是这个接收了指令执行内容的文件就是我们所需要的告警日志,监控程序只需要每分钟登录交换机的OMP服务器来取日志文件分析即可。
4 朗讯基站告警监控系统的实现
本文采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开发和实现了基站实时告警系统[2~4]。
4.1 告警监控流程
(1)告警报告的产生
告警报告存在于朗讯专业的OMP服务器上,告警程序安装在同局域网的普通计算机上,因此需要通过FTP方式到OMP服务器上取文件。告警的实时性要求是很强的,需要实现自动定时取报告。取报告的间隔是1分钟,由定时器来控制。同时要将取到的告警报告格式化并转化为普通的txt格式,以方便分析。
通过设定,朗讯OMP服务器上每日产生一个新的告警日志文件,并以日期为告警日志文件名,朗讯交换机每分钟将当前的基站告警信息发送到这个告警日志上。告警日志中只显示了当前系统中存在的所有基站告警,而没有告警产生的时间,因此就需要程序进行告警日志与数据库的对比来确认新告警。程序导入告警日志将之存为临时告警记录表。导入分两种,即当日告警日志的第一次导入和再次导入。若是再次导入,只需要从上次导入的结束位置开始,即可避免进行过多的重复性工作。
因为告警日志中不存在告警产生时间,也没有告警恢复记录,所以需要读取并分析临时告警记录表的内容,把新旧告警进行对比。
(2)对不同告警的处理
告警包括3种:已恢复的消失告警,新产生的告警,产生一段时间而未恢复的旧告警。
临时告警记录表中的告警只有新产生的告警和已存在的旧告警。通过对临时告警记录表与告警信息表的对比,来确认消失告警、新告警、旧告警。即临时告警记录表没有而告警信息表有的告警为已经恢复的消失告警,临时告警记录表有而告警信息表没有的告警为新告警,临时告警记录表和告警信息表中都有的告警为旧告警。
需要对判断出来的3种告警进行不同的处理:已恢复的消失告警从告警数据库中删除并存入历史告警信息表;新告警插入告警数据库中,同时添加相应的告警说明及基站相关信息,并调用媒体播放程序播放指定声音文件对工作人员进行提示;旧告警在告警数据库中已存在,无需处理。
(3)流程图
程序流程框图如图3所示:
4.2 朗讯基站告警系统
(1)朗讯基站告警监控系统主界面
开发完成的朗讯基站告警管理平台界面如图4所示:
此程序界面包含基站编号、基站名称、告警信息、告警说明、告警产生时间、告警处理说明等内容,网管人员可方便地查询到基站当前告警。每条告警都有告警产生时间,便于关注最新告警及对旧告警的跟踪处理。通过修改备注,可以对告警的处理进度进行标注,便于不同班次的网管人员维护交接。
(2)恢复告警查询界面
已恢复故障的查询界面如图5所示,通过基站名称、时间可方便地查询已恢复的历史告警。已恢复的告警可保留一个月。
5 结束语
本文基于朗讯C网的基站,开发了便于操作和使用的告警监控系统。一旦基站出现故障和告警,本系统可立即给出相应的告警信息,便于对设备的及时维护和抢修;同时,一目了然的告警说明、告警处理情况等信息,方便了维护人员的抢修和投诉反馈。
经过试用,该系统受到了几乎所有监控人员的欢迎。它不仅提高了监控人员的工作效率,缩短了C网基站故障持续时间;通过及时发现处理小告警,更是降低了大告警的发生概率,提高了用户的网络满意度。
参考文献
[1]Lucent Technologies. Lucent Technologies OMP-FX System Operations Administration and Maintenance.Student Guide[M]. 2000.
[2]Peter Dyson, Stan Kelly Bootle, John Heilborn. UNIX大全[M]. 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