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送别范文
时间:2023-03-24 17:22: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王维送别,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送别》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是首送友人归隐的诗,采用问答的方式从友人口中说出归隐的原因,也表现了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诗人对友人关切爱护,既劝慰友人又对友人的归隐生活流露出羡慕之情,说明诗人对自己的现实也不很满意。全诗语言看似平淡无奇,但最后两句却顿增诗意,可谓词浅情深,蕴含着不尽的意味。
2、《送别》原文:下马饮君, 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 归卧南山陲。但去莫复问, 白云无尽时。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人教版语文第七册第20课《送元二使安西》。
教学目标
1. 学习古诗,懂得诗意,吟诵《送元二使安西》。
2. 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和友人之间依依惜别之情。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句,想象画面,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 课前谈话
师:听说你们在三年级就已经把《古诗70首》背熟了,关于送别的诗句你们知道有哪些吗?(学生背)
师:同学们,古时候没有电话,更没有微信。朋友之间一分别,就是三五年,甚至是永别。正因此,诗人在送别友人之后常会作诗一首,记录自己的感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唐代诗人王维的一首送别诗,去见证他和友人的话别。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背诵之前积累的送别诗,缩短了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然而然地进入送别题材的古诗意境中。】
二、 读准字音,理解诗题,了解出使路线
师:自己读一读这首诗。
师:读一读题目。
师:王维要送的这位好友叫什么吗?(元二)
师补充:元二姓元,在家中排行老二,所以他的友人都称呼他元二。
师:那“使”的意思就是(出使)
师:那王维送别元二要去哪里啊?(安西)
师补充:安西,它是当时唐朝最西边的一个遥远的地方。(图片)
师:王维送别友人出使安西,你们知道他在哪里送的?(渭城)
师补充:渭城(示红)是古人送行的中转站,唐人送别朋友送到渭城就不能再往西送,因为渭城以西的路太难走了。
师:(播放图片)你想到了哪些词语?
生:(荒无人烟、黄沙漫天、寸草不生)(板书)
师:这首诗除了安西、渭城,还有一个地名,谁发现了?(阳关)
师补充:阳关在今天甘肃敦煌,是旅客从中原通往西域的必经之地。
师:(图片)我们已经知道元二出使的路线,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送别时的场景吧。自己读一读诗的前两句。
师:这里面有一个多音字,当它代表不同意思的时候读音也不同,这里读客舍(shè第四声),对了,那客舍的意思就是旅馆、客栈。
【设计意图:本环节引导学生读准课题、说课题意思。针对诗中出现的三个地名,教师在讲解时采用借助地图路线的形式,使三地一线的位置关系直观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加上简单讲解,学生能更好地感受到“渭城”与“安西”两城之间的路途遥远,也为理解诗人的情感埋下了伏笔。】
三、 想象画面,细品诗意,入境悟情
(一) 研读诗歌前两句,感悟诗情画意
师:读诗的前两句,说一说你看到一幅怎样的画面?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我从“柳色新”读出柳条特别嫩绿。
师:所以“新”指的是……
生:初春时候柳条长出新芽,所以“柳色新”。(读)
师:是呀,杨柳是春天的标志,在春风中摇曳的杨柳,让你想到……(杨柳青青)(板书)
师:除了杨柳青青,你还看到什么呢?自己再读一读这两句诗。
生:从朝雨我看见了蒙蒙细雨。
师:朝的意思就是早晨。
师:所以早晨的雨就是蒙蒙细雨、小雨了吗?为什么不是?
(因为是小雨才能打湿路面的灰尘而不是冲刷)
师:“拧保ㄊ竞欤,看看它的偏旁,再联系诗句,想象画面,你能说出它的意思吗?
师:是的,“拧本褪恰按蚴”“湿润”的意思。“拧弊钟玫煤苡蟹执纾蒙蒙细雨落下来刚好打湿路面的灰尘,所以早晨的雨是“蒙蒙细雨”。(副板书)
指名读。
联系这两句诗,除了杨柳青青、蒙蒙细雨,你还看到了什么?(客舍青青)
师:客舍怎么会是青色的呢?
师:联系上一句中的蒙蒙细雨,你有什么发现吗?
生:蒙蒙细雨清洗了屋瓦。
生:因为是初春,天又下着蒙蒙细雨,所以屋瓦上长青苔了。
生:路两旁翠绿的柳树将屋瓦映衬得碧绿碧绿的。
师:你们真会读书,真会想象。是呀,青灰色的屋瓦在蒙蒙细雨的清洗下变得更加干净清爽。
师:我们看到了杨柳青青、蒙蒙细雨还有客舍青青,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这幅画面吗?
生:思考。
师:跟你的同桌小声交流下。生回答。
师总结:清早的渭城飘着蒙蒙细雨,让送行的道路变得干干净净,它打湿了客栈的瓦片,打湿了两旁的柳树,柳条显得更加清新、嫩绿。
闭上眼睛,深呼吸,正身处渭城的你有怎样的感觉?(心旷神怡)指名读
师:此刻渭城到处干干净净,一点灰尘都没有,真是(一尘不染)。(板书)
闭上眼睛,想象画面,我们一起来背一背这两句诗。
(二) 品读诗歌后两句,强化情感
师:客栈外是这么美的春景,我们把目光转到客栈里面,王维和元二在做什么啊?
自己读一x诗的后两句。
生:喝酒。
师:是呀,中华民族自古就与酒结下不解之缘,上至皇帝贵族,下至平民百姓,祭祀祖先要用酒,庆祝丰收要用酒,迎宾客送宾客更要用酒。那他们只是喝了一杯酒吗?
师: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更”说明他们已经喝了许多杯,可能还要喝许多杯。
师:是呀,频频祝酒,殷殷话别,你来读一读这两句诗。
生:“尽”就是他们都一饮而尽,他们不仅一杯接着一杯喝,还把杯里的酒都喝尽了,喝光了,只有好朋友之间才这样。
师:是呀,酒逢知己千杯少,你来读一读这两句诗。
师:他们肯定不是光喝酒,还要边喝边聊。而且王维还要不停地劝元二喝酒呢。
元二啊,喝下这杯酒吧,出了阳关就再没有我这个老朋友陪伴了。
他可能还会怎样劝元二喝酒呢?
小组合作要求:四人小组,组内小声讨论,组内成员分别作答。
师:同学们,此时你们觉得这还仅仅是一杯酒吗?从这杯酒中你还尝到了什么?
生:担忧,祝福,舍不得。
师:这一杯又一杯酒饱含了王维的担忧、祝福和浓浓的不舍之情。要知道这次分别可不是一般意义的分别。从地图上看似短短的距离,有三千多公里的路程。古时候没有汽车、火车、飞机,即使用当时最快的交通方式――骑马,也要足足走上半年多的时间!
说不完的离别愁绪,道不完的深情厚谊,千言万语汇成一句,生齐背: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的创设,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不仅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引导学生在精神上与诗人产生共鸣。再通过教师的语言渲染、三维动图的展示,让学生置身于诗境中,体味文字背后的那份情,那份爱,那种味。】
四、 配乐朗读,情感共鸣
师:《送元二使安西》是一首送别诗,更是一首诀别诗!据史料记载,王维在元二离开5年后就病逝了,渭城一别,此生再难相见。
因为有情,这首诗千百年来代代传颂;因为有情,这首诗不久就被配上音乐,成为当时唐代最流行的音乐之一――《阳关三叠》也叫《渭城曲》。(播放音乐)
让我们在乐曲声中一起来背一背这首诗吧。
【设计意图:通过配乐诵读,感受诗的韵味美,升华情感。】
五、 板书设计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杨柳青青荒无人烟
篇3
【关键词】地域性 ; 风格特征 ; 雄健豪壮 ; 纤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7-0128-02
中国有着绵长而丰厚的送别传统,送别是我国诗歌创作的一大主题,唐代送别诗的创作更是蔚为大观,《全唐诗》中送别之作几乎占十分之三四,在历代送别诗中具有数量大、质量高、多样化等特点,极具代表性和研究价值。综观初盛唐送别诗,其展现出了浓厚的地域性风格特征。《隋书・文学列传序》说:“江左宫商发越,贵于清绮,河朔词义贞刚,重乎气质。气质则理胜其词,清绮则文过其意,理深者便于时用,文华者宜于咏歌,此其南北词人得失之大较也。”可见,由于地域不同,所产生的诗歌的风格自然也就不同。初盛唐送别诗展现出浓厚的地域性风格特征。以下将从地理意象、语言等方面考察。
一、具有鲜明地域色彩的意象
综观初盛唐送别诗,先看以下诗例。
王维《送张舍人佐江州同薛璩十韵》:“忽佐江上州,当自浔阳下。逆旅到三湘,长途应百舍。香炉远峰出,石镜澄湖泻。董奉杏成林,陶潜菊盈把。范蠡常好之,庐山我心也。送君思远道,欲以数行洒。”
王维《送康太守》:“城下沧江水,江边黄鹤楼。朱阑将粉堞,江水映悠悠。铙吹发夏口,使君居上头。郭门隐枫岸,候吏趋芦洲。何异临川郡,还劳康乐侯。”
王维《送崔五太守》:“长安厩吏来到门,朱文露网动行轩。黄花县西九折坂,玉树宫南五丈原。褒斜谷中不容,唯有白云当露冕。子午山里杜鹃啼,嘉陵水头行客饭。剑门忽断蜀川开,万井双流满眼来。雾中远树刀州出,天际澄江巴字回。使君年纪三十馀,少年白皙专城居。欲持画省郎官笔,回与临邛父老书。”
可见,连用地名续写行程较为常见。首先,这些诗句用地名来展示被送者的行程,突出了友人的征途漫漫,使读者深切体会到诗人对朋友旅途的顾念和祝愿;其次,地名的连用带动了对与地名相关的景色和自然风光的展现,给读者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最后,地名的连用在讲求节奏的同时,增强了诗歌的气势。正如宋长白在《柳亭诗话》卷十三《地理》条中就对连用的地理意象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说:“金长真曰:‘诗句连地理者,气象高壮。要之情思笔录,自然相合,非有所承袭也。”由此可见,成功地把握地名的连用能给送别诗增色不少。
除了地名的连用之外,送别诗中又多涉及被送者所到达地点的地域性。诸如岑参《送李翥游江外》:“相识应十载,见君只一官。家贫禄尚薄,霜降衣仍单。惆怅秋草死,萧条芳岁阑。且寻沧洲路,遥指吴云端。匹马关塞远,孤舟江海宽。夜眠楚烟湿,晓饭湖山寒。砧净红落,袖香朱橘团。帆前见禹庙,枕底闻严滩。便获赏心趣,岂歌行路难。青门须醉别,少为解征鞍。”
其中,禹陵在越州会稽县(今绍虞)南,庙在县东南。严滩是东汉严光垂钓的地方,在今天浙江桐庐县富春江畔。(《史记・夏本纪》)诗句通过“孤舟江海宽。夜眠楚烟湿,晓饭湖山寒。砧净红落,袖香朱橘团”,尤其“湖山寒”、“孤舟江海”和“袖香朱橘团”也反映出被送者所到达地点浙江的地域性。
又如岑参《送王大昌龄赴江宁》:“对酒寂不语,怅然悲送君。明时未得用,白首徒攻文。泽国从一官,沧波几千里。群公满天阙,独去过淮水。旧家富春渚,尝忆卧江楼。自闻君欲行,频望南徐州。穷巷独闭门,寒灯静深屋。北风吹微雪,抱被肯同宿。君行到京口,正是桃花时。舟中饶孤兴,湖上多新诗。潜虬且深蟠,黄鹄举未晚。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
其中南徐州、秦淮河等是被送者所到达的地名。东晋南渡时,在京口(今江苏镇江市)侨置徐州,即诗句中提及的“南徐州”,管辖今天江苏长江以南,太湖一带北方地区。建业由孙权设置,唐代为润州治所,在今江苏省镇江市。战国楚置金陵邑,因金陵山而得名的金陵,即今南京市。西北流经南京市长江的秦淮河以及孙权定都建业后所做的石头城都涉及被送者到达地的地名。通过这些地名的罗列,使读者对被送者到达地有一个初步印象。其中“泽国从一官,沧波几千里”、“独去过淮水”、“尝忆卧江楼”,则从“泽国”、“沧波”、“淮水”和“江楼”反映出被送者到达地浙江的江南水乡的特点。而“君行到京口,正是桃花时”则反映出由于地域的不同所造成南北地域生长的植物开花时间不同,更从侧面反映出被送者所到达地方的鲜明的地域色彩。总体来看,此诗写出了对方所到达地点的地域性以及江宁的形势。
二、极具雄健豪壮风格的语言
姚鼐在《复鲁非书》中论及两种不同风格美时指出:“鼐闻天地之道,阴阳刚柔而已。文者,天地之精英,而阴阳刚柔之发也。”由于李唐王朝高层统治者出身关陇集团,尚武风气加上时代精神的共同作用促使送别诗语言具有雄健豪壮的特点。结合初盛唐送别诗,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
其一,送别诗中多通过对征战环境那种人烟稀少、风沙交加、夜静萧条的自然环境的描绘,体现出《诗品》中所论及“备具万物,横绝太空”雄浑的语言风格和“饮真茹强,蓄素守中,喻比行健,是谓存雄。”劲健的语言风格。王维《送刘司直赴安西》:“绝域阳关道,胡沙与塞尘。”又如“有时无人行,沙石乱飘扬。夜静天萧条,鬼哭夹道傍。”
其二,送别诗中也多有战争胜利的口吻,诸如王维《送刘司直赴安西》:“当令外国惧,不敢觅和亲。”王维《送宇文三赴河西充行军司马》:“蒲类成秦地,莎车属汉家。当令犬戎国,朝聘学昆邪。”体现出《诗品》中“观化匪禁,吞吐大荒。”豪放的语言风格,进而能让人深深感触到盛唐人的自信心理和足以令其它族人恐惧的民族自豪感。
其三,送别诗中多有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诸如岑参《武威送刘单判官赴安西行营,便呈高开府》:“夫子佐戎幕,其锋利如霜”、“男儿感忠义,万里忘越乡”体现出可谓《诗品》中“前招三辰,后引凤凰;晓策六鳌,涤足扶桑。”豪放的语言风格。又如王维《送张判官赴河西》:“慷慨倚长剑,高歌一送君。”诗人结合自身赴边出塞的经历,通过打造一个意气风发、轩昂飒爽的送友形象,极力向我们呈现出一个活脱脱的而且极端昂扬自信的盛唐人的典型风貌和悲慨从容的时代风貌。语言带有雄健豪放风格。
其四,送别诗中多有对征战装备的描绘,诸如岑参《武威送刘单判官赴安西行营,便呈高开府》:“都护新出师,五月发军装。甲兵二百万,错落黄金光。”反映出诗人送别刘判官赴边时出征队伍的气派,正有《诗品》“持之匪强,来之无穷”的雄浑风格。综上可见,这些反映送人赴边的送别诗从言语所表现的征战的氛围来看,大有姚鼐所言的阳刚之气。
三、为都城应制诗所独具的纤语言风格
先来看一下这部分诗作。
许景先《奉和圣制送张尚书巡边》:“文武承邦式,风云感国祯。王师亲赋政,庙略久论兵。汉主知三杰,周官统六卿。四方分阃受,千里坐谋成。介胄辞前殿,壶觞宿左营。赏延颁赐重,宸赠出车荣。龙武三军气,鱼铃五校名。郊云驻旌羽,边吹引金钲。训旅方称德,安人更克贞。伫看铭石罢,同听凯歌声。”
苏晋《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方汉比周年,兴王合在宣。亟闻降虏拜,复睹出师篇。祈父万邦式,英猷三略传。算车申夏政,茇舍启戎田。严问盟胡苑,军容济洛川。皇情怅关旆,诏饯列郊筵。路接禁园草,池分御井莲。离声轸去角,居念断归蝉。三捷岂云尔,七擒良信然。具僚诚寄望,奏凯秋风前。”
通读这两首诗,可以真切体会到“介胄辞前殿,壶觞宿左营。赏延颁赐重,宸赠出车荣。龙武三军气,鱼铃五校名。”等诗句反映出皇家送别军队出征时恢宏的场面,体现出《诗品》中“神存富贵,始轻黄金”和“金樽酒满,伴客弹琴”的绮丽风格。唐代奉和应制送别诗的兴盛与皇帝的提倡分不开,正如胡震亨《唐音癸》卷二十七《谈丛三》中所言“有唐吟业之盛,导源有自”时,指出了“于时文馆既集多才,内廷又依奥主,游以兴其篇,奖赏以激其价”是奉和诗兴盛的主要原因。长安城所独有的送别诗尤其奉和应制送别诗由于创作环境的特定性,体现出风格纤、语言华丽、普遍存有创作模式化的特点。
综上分析,初盛唐送别诗从意象和语言方面展现出了浓厚的地域性特征。
参考文献
[1]胡震亨,唐音癸[M],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
[2]南朝・刘勰.文心雕龙[M].范文澜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3]魏征.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
[4]罗仲鼎.〈诗品〉今析[M].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1983
篇4
在中国诗歌史上,王维是以擅长描写自然风景著称的,他的山水田园诗则是这类诗作的代表。除了山水田园诗之外,王维也写了许多出色的边塞诗。与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人物高适、岑参相比,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是不可忽视的。
王维,字摩诘,太原祁(今属山西省)人。王维从小就十分聪慧,开元九年即二十一岁时考上进士,被任命为大乐丞。不久就因故被贬为济州司仓参军。后来因为宰相张九龄的推荐,被任命为右拾遗。开元二十五年,张九龄被贬,同年秋王维也被任命为凉州河西节度使判官,直到两年后,才又被召回襄阳主持考试工作,从此王维就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王维的边塞诗大都创作于开元二十五到开元二十七年这段任凉州河西节度使判官的时间里。王维现存的诗歌有三百七十多首,其中涉及边塞的有四十多首,约占其总量的十分之一,可见王维的边塞诗从数量上来说还是不少的。
一、王维的边塞诗多着眼于写人,很善于运用各种不同的表现手法,恰到好处地把人物的精神展现出来。
1、善于使用典故,来表达诗歌的主题。
如《观猎》: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观猎》是王维前期的边塞诗,这首诗描写的是将军射猎时的情景。前四句主要写了将军射猎的整个过程,把将军射猎时的灵巧敏捷和昂扬的斗志写得十分传神。后四句写将军傍晚收猎回营的情景,在这短短的四句中作者就用了“细柳营”和“射雕处”两个典故:细柳营是汉代的名将周亚夫驻兵的地方,这里用丝柳营来暗示将军具有名将的风采;射雕处“《北史》载斛律光尝于洹桥校猎,云表见一大鸟,射之正中其颈,形如车轮,旋转而下,乃雕也。邢子高叹曰:‘此射雕手也。’”这里用这个典故主要是为了表现将军的身手十分的矫捷,武艺十分的高强。
2、善于截取生活中的一个典型的画面来表现整个生活场景。
如《陇西行》:
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
关山正飞雪,烽戍断无烟。
这首诗中,王维截取了军旅生活中递送军书的片段。诗的一开始就给人一种紧张的感觉,写信使为了传达敌情,一路快马加鞭的情景。接下来的两句叙述了军书的内容“匈奴围酒泉”,进一步加强了这种紧张的气氛。最后两句说明了快马送书的原因:关山飞雪,使烽烟无法燃起。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边塞天气的恶劣。全诗只描写了军旅生活中的一个典型的片段,就把整个军旅生活的紧张、艰苦表现得十分的突出。
3、善于通过侧面描写来表现主题。
如《伊周歌》:
清风明月苦相思,荡子从戎十载余。
征人去日殷勤嘱,归雁来时数附书。
这首诗通过描写思念远征的丈夫,从侧面表现征人生活的艰苦。开始写秋夜里一个女子思念出征丈夫的情景。后两句用倒叙手法回忆十多年前丈夫出征时的一幕,虽然一再嘱咐丈夫要常写信回家,但现在结果却是音讯全无。面对这种情况,女子心中充满了悲伤,从侧面反映了征人的艰苦、以及危险。
4、善用对比、反衬来展现主题。
如《陇头吟》:
长城少年游侠客,夜上戍楼看太白。
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
关西老将不胜愁,驻马听之双泪流。
身经大小百余战,麾下偏裨万户侯。
苏武才为典属国,节旄空尽海西头。
《陇头吟》约作于开元八年左右。本诗“空际振奇”,选取陇关这样一个边防要塞作为背景,以一位想从戎立功的侠少与一位久历戎行而功名蹭蹬的老将对照,展现主题,而以老将听侠少吹笛这一情节,将少年的壮怀与老将的悲哀巧妙地绾合,从历史的深度上写出一代代志士不断重蹈壮志难酬的覆辙,立意精警而意味深长。沈德潜评这首诗“少年看太白星,欲以立功自命也。然老将百战不侯,苏武只邀薄赏,边功岂易立哉!”[2]
5、善用烘托手法来反映主题。
如《燕支行》:
汉家天将才且雄,不时谒帝明光宫。
万乘亲推双阙下,千官出饯五陵东。
誓辞甲第金门里,身作长城玉寒中。
卫霍才堪一骑将,朝廷不数贰师功。
赵魏燕韩多劲卒,关西侠少何咆勃。
报雠只是闻尝胆,饮酒不曾妨刮骨。
画戟雕戈白日寒,连旗大旆黄尘没。
叠鼓遥翻瀚海波,鸣笳乱动天山月。
麒麟锦带佩吴钩,飒沓清骊跃紫骝。
拔剑已断天骄臂,归鞍共饮月支头。
汉兵大呼一当百,虏骑相看哭且愁。
教战须令赴汤火,终知上将先伐谋。
全诗以“汉家天将”的出征为描写对象,通过“万乘亲推”、“千官出饯”的盛大场面,用以突出“天将”的非凡气概,并对其率部深入“燕支”前线、剑断“天骄臂”而大获全胜的英雄事迹,进行了热情讴歌。
二、王维边塞诗的另一个突出特色是,他的很多送别边塞诗,诗的作地并不在边塞。
王维集中的这类边塞诗甚多,其代表作有《奉和圣制送不蒙都护兼鸿胪卿归安西应制》、《送张判官赴河西》、《送陆员外》、《赠裴将军》、《送元二使安西》等。
如《送张判官赴河西》:
单车曾出塞,报国敢邀勋。见逐张征虏,今思豁冠军。
沙平连白雪,蓬转入黄云。慷慨倚长剑,高歌一送君。
仅就第五、六两句的写景而言,可知这首诗的作年乃是在王维凉州行之后的。这是因为,其所写之景,皆为王维当年所亲历亲见。而作者之所以写此诗并“高歌一送君”者,关键就在于其友人张判官的再次“报国敢邀勋”(据“单车曾出塞”之“曾”,知张判官此前曾出塞一次),因而才有其“慷慨倚长剑”之激赏。
正是因为这类边塞诗的作地不在边塞,所以作者于所送之人,大都是对其边塞之行的举措予以鼓励和赞赏,并积极支持其到边塞去建功立业。王维在这一类边塞诗中对朋友因临别而所赠之言,其体现与反映的,乃是他自己早年抱负的一个缩影。由于种种原因,诗人自知许身报国已是无望,因此只得寄希望与他人,特别是那些赴边出塞的友人,此即成为了王维送别边塞诗的内核之所在。所以,在王维的这类边塞诗中,既洋溢这诗人的爱国热情,又闪烁着一种时代的光辉,其思想性也自然籍此而得到了进一步升华。
三、语言雄浑刚健、慷慨悲壮。
如《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
篇5
一、从题目了解诗歌
在诗歌鉴赏中,首先要对诗歌的题目进行关注,从诗歌的题目中首先对诗歌的基调有一个初步的把握。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刘长卿的《饯别王十一南游》,这些题目,不但让我们认识到,这是一首送别类的诗歌,还让我们了解到送别的原因。再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从题目中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首思乡诗歌。由此可见,对诗歌题目有了一定的关注度,对读懂诗歌是很有帮助的。
二、从作者了解诗歌
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是帮助我们读懂诗歌的另一条重要途径。了解了一首诗的创作背景,就可以找到通往诗歌灵魂的途径。南宋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个特殊的时代,南宋统治者的屈辱求和、不思抵抗激起了爱国人士的愤慨,南宋时期的有识之士在文学作品中,无不流露出抗金报国、收复失地的情感,给那个时期的作品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因此,当我们遇到岳飞、陆游、辛弃疾等南宋诗人的作品时,我们就要想到,诗歌中一定有收复失地的爱国情感。
三、抓住意象,了解诗歌
在我国的古典诗歌创作中,很多意象都已经被赋予了比较稳定的感彩,例如,月亮代表了思乡的情感,浮云代表了四处漂泊,梅花代表高洁,柳树代表送别的不舍等。在读诗歌中,善于抓取这些意象,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诗歌。比如,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诗歌中集中了长亭、古道、芳草、夕阳几个意象,长亭、古道是古代送别的场所,芳草因其绵绵无尽而成了离恨的代名词,所以从这些意象我们很自然就可以把握诗歌的离别情感。
四、抓住关键词,了解诗歌
篇6
2、《鸟鸣涧》(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3、《春游曲》(王涯)万树江边杏, 新开一夜风。满园深浅色, 照在绿波中。
4、《春运》(杜甫)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日长雄鸟雀,春远独柴荆。
5、《相思》(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6、《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7、《春夜喜雨》(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8、《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9、《春宿左省》(杜甫)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 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篇7
关键词:音乐;文化;《阳关三叠》;琴歌
中国古代艺术歌曲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民族感,它以线性音乐思维为基础,以五声调式为主体,遵守均衡对称的曲式结构原则,以及逐层递进的展开手法,采用吟唱性的旋律,均匀平稳的节奏,疾迟随心的速度,讲究意境,注重“品”。以声乐作品《阳关三叠》为例,分析如下。
一、关注作者,走进作品
我们首先来认识作者王维(699――759),字摩诘,原籍祁(山西祁县),而后迁居蒲州(今山西永济县),遂为河东人,幼时喜音律、善书画、习琵琶,多才多艺。开元九年,进士擢第,21岁,担任“太乐丞”,以诗盛名。天宝年间,驸马豪贵之门,无不拂习迎之。他常于道友浮舟往来,弹琴赋诗,晚年长斋禅诵。历代文人墨客称赞王维诗词意新理惬,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其次,来看作者所生活的社会。唐初,由于统治者对民宽容,使得唐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得以发展,在贞观年间至安史之乱的一百多年间,封建经济的繁荣和发展达到了顶点。但随着领土的不断扩展,大批农民被押上边关驻守边疆,特别到了唐玄宗时期,政治逐渐腐败,大批农民丧家荡产,命运凄惨。王维就生活在这样一个年代。这首诗就是王维深刻反映唐统治者征遣徭役,表达亲友离别的一首名作。
最后,我们来看这首作品曲作者不明其人的原因大致分析有两种因素:1、唐宋之前记谱法不发达;2、古代文人多重文轻曲。
二、客观审视,综合理解
(一)情节――以诗作词 内涵丰富
“渭城朝雨徘岢荆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此诗,描绘的是咸阳故里,渭水北岸的清晨朝雨中,王维送别元二,携手古驿道,寂寞清凉,驿站茅舍孤对远漠。元二出使安西,走的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关塞――位于敦煌西南的阳关,出阳关后便进入塔里木盆地,迢迢远行。作者对友人说:往西过了阳关,就看不到老朋友了,更何况你要去更远的地方。在古代,交通不便,远隔千里,难以重逢,故有生死离别之感。
诗中朝雨懦荆客舍柳青,景象悲惨。“渭城”为送别之地,“朝雨”、“柳色”点时令景物,朋友相送,无语凝噎,好在腹中诗篇万卷,作此佳作,流传不息。
(二)风格――琴歌风韵 恰当把握
中国古代琴歌,又名“弦歌”,系采用古琴(七弦琴)伴奏,自弹自唱的歌唱形式。琴歌历史悠久,是古琴音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文化基础与独特的风格韵味,深受青睐。
琴歌的演唱特色有以下几个方面:
1.乡谈折字,词曲谐和:“乡谈”指方言,“折字”则指传达字音的腔格和字调的音势。演唱中注重字的四呼开合,吐字清晰,声调准确,适当运用反切,达到一唱三叹的效果。
2.以声依吟,节奏自持:琴歌形成于曼声长吟的诗歌语言,节奏受诗歌节律的制约,其节奏以句逗划分。“句”是诗中最基本的节奏单位,琴歌的演唱也以“句”为基本奏单位,尽量保持句意的完整。“逗”是以词义为依据的适于顿挫的最小节奏单位,划分灵活,常由一、二字或若干字组成。
(三)曲式――结构简明 民族性情
声乐曲《阳关三叠》在唐代就非常流行,被收入《伊州大曲》,曲谱最早见于《浙音释字琴谱》(1491年以前),另外还有1530年刊行的《发明琴谱》等十几种不同版本。据清代张鹤所编的《琴学入门》(1864年)传谱,全曲分三大段,基本采用一个曲调作反复变化叠唱三遍。该曲在王维原诗的基础上新添了歌词(后段有点类似副歌的性质)发展成了包括长短句在内的多段体作品。
第一叠前钢琴奏出小小的一个乐句(5.6 12 2 ― )作前奏,古朴淡雅,仿佛古琴音响。以原诗四句谱曲而成的主旋律(6.1 32 1 2 2―)是歌曲的上半阙。采用五声音阶调式,以“re”为主音,四句诗呈起承转合之势,句式方整。每句最后的同音反复,给人以千叮万嘱之意。下半阙是后人添加的一段长短句歌词,为发展部分,转为羽调。
以后的两叠是第一叠的变奏式发展,情感层层递进。每段的下半阙分别渲染了忧伤、惜别和期待的情感。“历辛苦”的连续反复呈现,表露了作者对即将远行的友人的无限留念。特别是第三段在回环再现中,通过富于变化的节奏和深沉激动地旋律,使内心的积郁得以尽情宣泄,后半部出现全曲最高音形成。三叠后的尾声使全曲感情的收束,节奏渐缓,音乐回商调式,回味无穷。
声乐曲《阳关三叠》以琴歌为载体,含蓄深沉,是中国古文化的体现。以诗歌为内容,明白如话,是诗与音乐的珠联璧合。在旋律、节奏、曲式、调式方面简洁明了,意韵饱满。以上是笔者的几点认识,总结出来与同行们探讨。音乐中的文化是音乐发展的灵魂,它赋予了声乐作品内容,塑造了声乐作品形象,激活了声乐作品的美。我们要用这种观念去引导学生科学的进行艺术实践。
参考文献:
篇8
一、知――感知友情
在引领学生理解送别诗中蕴含的离愁别绪前,一定要让学生了解当时的写诗背景和诗人的处境,也就是知人论诗、知时论诗。
如学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李白和孟浩然之间相投相知相惜的情谊是学生必知的。当时李白大概28岁,诗名尚小,而孟浩然40岁左右,早已名声在外,这让生性洒脱的李白格外倾慕。于是他不远千里,专程前往鹿门山谒见孟浩然,两人第一次见面便习性相投,一见如故,成为莫逆之交。于是,相约共游江夏,饮酒作诗,相投相知后,李白对孟浩然的人品与学识更是满怀敬仰。后来,孟浩然要去广陵,于是二人在黄鹤楼依依惜别。看着好友离去,李白思绪万千,欣然写下千古绝唱《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从此两人之间的友谊成为诗坛上的一段佳话。
了解了友人间深厚的情谊,才能帮助学生在景物描绘中、在字里行间里体会出诗人在朋友远离自己而去时的惆怅与留恋。
二、读――感悟友情
读,是学生理解、感悟、思考的前提,是读者与作者心灵交汇的桥梁。诗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灵动的意境美,需要吟诵;诗的语言高度凝练,加之古今汉语的差异,需要涵泳。因此,古诗教学需要读,使诗情画意灵动地闪现在学生的脑海中。
如学习《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教学伊始就让学生自由地读全诗,读准字音,如指导“朝”“舍”的读音。在初读时,也可任由学生配上各种身体姿势,抒发内心的感受。在学生大致理解了诗意后,教师可对学生说:读,是最能表现情感的方式。你准备通过怎样的朗读来表现王维对元二的感情呢?在诵读与讨论中,学生纷纷认为:诗的前两句风光如画――清朗的天宇,洁净的道路,青青的客舍,翠绿的杨柳,应该读得轻快明朗些,表达出此时诗人内心虽因离别有些伤感,但色调清新的环境透露出了一种明朗且富于希望的情调。然后组织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边读边想象那雨后空气清新、绿柳如丝的意境,体会诗人的心情。学生还认为:虽然风景如画,但一想到元二此番西去路途遥远、危险重重,不知何时才能相见,所以王维的不舍与伤感都溢于言表。而且,出了阳关,不仅没有了故人,也没有了这风景,因此后两句应该读得低而深沉。在情绪铺排足够后,可带领学生进行多种形式有感情的诵读,感悟王维内心复杂的情愫。
通过吟诵、品味,读出那些字的韵和味,诗人的依依惜别之情也就信手拈来了。
三、释――补白友情
诗的语言高度凝练,有其自身的特点,这些都是学生赏析诗文、体会情感的障碍。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多种方式、方法,来帮助学生明了诗意、补白感情。
如学习《别董大》这首诗,初读完“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这两句后,让学生结合注释讨论开篇描写了哪些景物。学生交流:黄云千里,日暮昏黄,北风狂吹,孤雁哀鸣,大雪纷飞。教师又问:在这样的环境中送别,你会有什么感受?学生有的说:阴冷的天气,加上分手时的依依不舍,很容易让人伤心。有的说:与其说是天冷,还不如说是心里冷……教师补充道:真是“一切景语皆情语”,肃杀凄凉的环境渲染了离愁别绪。接着教师又让学生读读后两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问学生:理解意思后有什么感受?学生说,没有了前面的那种凄凉,反而给人一种很乐观的感觉。教师又问:从哪些地方能体会出乐观?学生交流:从“莫愁”的意思体会到高适的细心与乐观,他不愿看到好友带着伤心离去,所以坚定地说“不用担心……”;“识”的意思是“赏识”而不仅仅是“认识”,从中感受到高适的话语很温暖,天气虽然寒冷,但董大定会自信满怀,浑身充满力量。教师马上启发道:如果你就是董大,听到朋友这样真诚地勉励自己,你会怎么说?学生纷纷补白:你的话如同春天的阳光照进了我的心房,很温暖;还有学生说:有你这样的朋友真好,我不会因为离别而悲伤了……这既是对诗文的补白,更是学生们的移情体验。
通过这样的情境补白,诗中人物的情感不再局限于“依依惜别”,而兼具“赏识”“激励”“奋进”;诗中的人物形象也更加清晰、丰满起来。
四、悟――凝聚友情
古诗教学的重点不在诗句的字面意思,而在诗句背后的情味和意蕴。如何引领学生读出诗句背后的那份情、那颗心、那种味?笔者认为抓住“意象”,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引起联想,由此及彼,就能情通古人了。
如教学《芙蓉楼送辛渐》这首诗,告诉学生,其实要真正领会诗中的情味和意境,还需好好地读一读,抓住诗中的词语好好体悟。教师问:为什么是“寒雨”?学生诵读后说:因为雨是“夜入吴”的,深秋的夜晚,秋雨绵绵,让人感觉寒冷;有学生说:听着细细的雨声,诗人难以入睡,想到即将要与朋友分离,心里十分难过。教师补充:是啊,寒意不仅弥漫在烟雨之中,更沁透在两个好朋友的心头上。此时,诗人的心情会是怎样?请你们用词语来描绘一下。有的学生说,依依不舍;有的说,难舍难分;有的说,孤独寂寞。教师又问:这种感情还体现在哪里?学生答:“平明送客楚山孤”的“孤”字。教师肯定道:对。第二天清晨,辛渐即将登船北归。诗人伫立江边,遥望远处孤独的楚山,心中会默默念着什么呢?学生思考后回答:楚山啊,我的朋友走了,你知道我内心的孤独与不舍吗?有的说:朋友,祝你一路平安,我会想念你的;有的说:楚山,你知道我和辛渐的情谊有多深吗?有的说:楚山啊,你站得高望得远,一定要帮我陪伴辛渐平安回家……
以“寒雨”为发散点,引发学生思考,与诗人对话。同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心去感受,用自己的目光去凝聚,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
五、拓――铭刻友情
古诗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隔甚远,加之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对古诗内涵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差距,而且受篇幅的影响,与诗文、诗人相关的资料、内容不可能齐全,所以学生单靠仅有的教材内容和原有的知识体系,是无法对其进行深入理解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充分开发资源,适当拓展学习范围。
如教学《赠汪伦》这首诗。此诗整体基调亲切快乐,从“踏歌声”可以感受到汪伦人未到而声先闻;从“忽闻”可推断李白离开时,汪伦可能不在家中。热情爽朗的歌声,不辞而别的随性,诗中直呼姓名的坦率,无一不表现出李白和汪伦这两位朋友同是不拘俗礼、快乐自由的人。为了让学生深入了解两人乐天派的性格和他们之间那种没有烦琐礼节的情谊,教师可进行相关故事的补充。据清代袁枚《随园诗话补遗》记载:有一位素不相识的汪伦,写信给李白,邀请他去泾县旅游,信上热情洋溢地写道:“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欣然而往。汪伦是泾县的豪士,为人热情好客,倜傥不羁。于是李白问桃园酒家在什么地方,汪伦回答说:“桃花者,潭水名也,并无桃花;万家者,店主人姓万也,并无万家酒店。”引得李白大笑。
通过拓展材料的阅读,学生脑海中有关洒脱不羁的李白、豪放热情的汪伦的形象,顿时丰满、鲜活起来,李白和汪伦之间深厚的情谊也铭刻在了学生的心中。
篇9
在我国大部分古典诗词中,草不只是自然景象的组成部分,也不仅是一种单纯的物象,而是有着丰富的情感内蕴的。比较常见的意象有以下几种。
一、由于绝大多数的草都不能常绿,极易枯萎,所以常被诗人用来感叹时光易逝、人生苦短。这一意象最早见于屈原的《离骚》:“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此后被历代诗人广泛运用,如汉武帝的《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二、草的枯萎蕴育着来春的复苏,但人生却没有这种失而复得的机会,所以草又常被作为历史沧桑变幻的见证。这在唐代咏史怀古的诗作中尤为突出。如李白的《金陵凤凰台置酒》中“六帝没幽草,深宫冥绿苔”二句,与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而杜甫的《蜀相》中“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与刘长卿的《长沙过贾谊宅》中“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同样都是借草来凭吊古人,有一种物是人非之感。
三、春草的周而复始还常与“怀人”、“盼归”的主题联系起来。如《楚辞.招隐士》中的“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就是在春草复生中感受到了时光流逝,并借此表达所怀之人未归的惆怅情绪。又如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中的“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与《古诗十九首》中的“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均借草起兴,表达了妻子对远行丈夫的思念之情,如同河畔青草般连绵不断。
四、送别是怀人的开始,与怀人主题一样,送别诗中也常有草出现。如王维的《山中送别》:“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如李白的《劳劳亭歌》:“金陵劳劳送客堂,蔓草离离生道傍。”而这一意象最经典的体现当属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篇10
【关键词】诗歌 情感 品味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6-0086-01
诗歌思想情感的品味是中考的重要内容,由于初中学生的语文功底欠缺,这方面的失分比较严重。因此,作为初中语文老师在进行诗歌教学时,要教学生品味诗歌情感的方法。近年来,对诗歌情感品味的考查,仍从诗歌的内在情感特点这个角度命题,综观各地方的中考诗歌考查题,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在此谈谈对各种类型诗歌是如何进行情感品味的。
一 送别朋友诗
这方面的诗歌,有的是表达作者依依惜别或对朋友思念之情的,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表达了李白送别朋友时无限依恋的情感;有的以叮咛、称颂、劝慰勉励朋友为主的,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都表达出对朋友的留恋、祝福与关切,使人不难想象到这对好友频频祝酒、殷殷话别的情景。
二 山水田园诗
以描写人、景、物为主的诗歌,景中寄寓着作者的情感。这方面的诗歌以陶渊明、王维、谢灵运、孟浩然为代表。山水田园的诗歌,寄寓的情感常常较复杂,但描绘山川美景,钟情于山水,抒发其对宁静、自由、平和、隐逸生活的向往的诗歌较多。如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既表达了诗人罢相后对世事的淡泊心情,又暗含了对湖阴先生隐居生活的羡慕之意;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描绘出了优美宁静的田园风光,抒发了自己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依恋;陶渊明的《饮酒》,此诗通过结庐人境、心远地偏、采菊见山、悠然自得的隐居生活的叙写,反映了诗人宁静、闲适的田园生活乐趣与悠然自得的心境。又如,刘长卿的《送灵澈上人》,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灵澈的深情厚谊,也表现出灵澈归山的清寂风度。
三 征战边塞诗
这方面的诗歌,有的是描写诗人对建功立业的渴望、报效祖国的激情,如杨炯的《从军行》描写了一个书生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全部过程,表现了知识分子立功边陲的豪情壮志与慷慨雄壮;有的表现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残酷,这些诗歌抒写了征士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恨,如范仲淹的《渔家傲》上阕写景,下阕抒情,表达了戍边将士建功立业的英雄气概和浓浓的思乡之情,从侧面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有的将自己的某种情感融入到中原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如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抒发了诗人对戍边将士的深切同情,委婉地批评了朝廷对他们的冷漠。再如王维的《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还表现了诗人的深切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入诗歌中。
四 咏史怀古诗
这方面的诗歌多数是对古人的凭吊,也有抒发诗人对古今的变化以及昔盛今衰的感慨,如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中以对比手法表现了现在的衰落情景,抒发了诗人的无限感慨;或借古讽今,劝诫今人不要一味地贪图享乐,过度奢侈或穷兵黩武,以免重蹈覆辙,如杜甫的《泊秦淮》;表达自己对历史事件或人物独特的见解,如杜牧的《赤壁》;或感慨身世,抒发自己渴望建功立业或怀才不遇的感伤,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无聊的情绪。
五 咏物言志诗
这方面的诗歌一般以所咏之物为题,有时候加上一个“咏”字。大多借物或借景来表达自己的远大志向与高尚品质。如杜甫的《春夜喜雨》赋予了春雨无私润物、默默奉献、不求回报的美好品格,表达了诗人乐民之乐、喜民之喜,与广大劳动者息息相关的思想情感;陆游的《卜算子·咏梅》,词中所写的梅花是他高洁的品质。又如,于谦的《石灰吟》即以石灰作比喻,抒发自己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和不同流合污、与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情感。
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
《泊秦淮》作者是杜甫,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分析:对于典故的理解是理解本诗情感的关键,“花”是指陈后主曾做的一首《玉树花》,本诗作者借陈后主因追求荒享乐终至亡国的历史,讽刺晚唐那些醉生梦死的统治者不从中吸取教训,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那么,这首诗的情感,就是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感。
一般来说,诗歌情感分析题的解题模式为:抒发 的思想感情;反映了 的社会现实;表现 的情趣;寄托 (爱慕、惆怅、苦闷等)的情怀;表达 的追求;流露 的倾向;发出 的感慨;袒露 心迹;造就 的情致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