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大海普希金范文
时间:2023-03-18 14:22: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致大海普希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普希金是一位有着爱国之心的文学家,他像广大人民群众一样渴望自由和平。但是普希金没有像其他的文学大家一样,把自己的作品限制到一定的范围之内,反而把俄国社会的各种社会现象都作为描写对象,用以此来反抗专制制度与世俗的压迫。有人说,普希金是时代的宠儿,他有着极高的文学天赋,上天十分眷顾他,而让他有了一个为文学而生的人生。但是普希金又是上帝赐给俄国的一个太阳,他用自己的文学与素养来同俄国社会中的黑暗与丑陋做斗争,他时时刻刻为俄罗斯的民族尊严、国家独立与社会的进步而担忧。他用自己的文学作品,将俄国千千万万的愿望与心声都表现了出来,让他成为了文学救国的典型作家。
二、普希金其人及其思想
(1)普希金其人
普希金是俄国重要的文学家、小说家、诗人,他是俄国文学现实主义创作的代表人物,也是十九世纪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更是俄国标准俄语的创始人,普希金因有太多的头衔,因而被称为“俄国文学之父”。他对于俄国及其文学史来说,是不可缺少的,更是无人可以替代的。他在皇村中学学习之时,受当时思想进步的十二月党人影响较深,并与一些进步的思想家结识,对俄国封建农奴制极为痛恨,因而他在后来发表了诗歌与文学作品,来对俄国的农奴制与封建专制的思想进行抨击,如《自由颂》、《致大海》等都是其中有名的篇目。可以说,普希金热爱自由的思想的开始,是以1814年《皇村回忆》这部诗歌为开端的。
普希金是俄国文学的一个标志,在普希金之前,俄国文坛是十分灰暗的,没有规范的样式,也没有高深的艺术成就,而到了普希金之后,俄国文学开始进入了一个改革与发展时代,而普希金无疑是俄语规范的第一人。在普希金文学创作的影响之下,越来越多的俄罗斯知识分子开始发挥自己文学作用,来反抗十九世纪俄国黑暗的社会,可以说,是普希金让俄罗斯的知识分子拥有了力量,也正是普希金,让越来越多的作家与文学家放开眼界,开始关注俄国政治与社会的腐朽,从而达到鞭策时代的目的。
(2)普希金自由思想的形成
普希金自由思想最早表现于他在皇村中学学习的时候,他因在那里受到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较多,结交了一些日后成为十二月党人的朋友,他开始对俄国沙皇统治与封建农奴制进行反抗,并渴望自由与平等。那是普希金自由思想的发源地。在此之后,他因被政府流放而与十二月党人联系更密切,同时,他还参加了十二月党人秘密组织的文学团体“绿灯社”。从此之后,他的文学作品,大多数都是反对俄国农奴制,和歌颂自由的,如《自由颂》、《致恰达耶夫》等。普希金在文学上的造诣,让他不断有反对俄国政府的作品出现,这也招致了沙皇政府的不安,于是,在1820年,他被流放到俄国南部偏僻的地方任职,但是那里却与俄国十二月党人的南方据点很近,这更加方便他与十二月党人的频繁联系,在这之后,普希金追求自由的思想更加清晰与明确,这一时期所创作的《短剑》与《致大海》就是一个十分典型的例子。普希金出身贵族,有着火一样的爱国热情,他渴望能够在自由与平等的环境中生存与发展,因而,可以这样说,普希金自由思想的成长与发展,是与政治分不开的,同时也与俄国社会的黑暗与腐朽是有着因果联系的。那个时代千千万万农苦大众的心声。
三、从《致大海》看普希金的自由思想
普希金不仅是一位现实主义诗人,同时还是一位浪漫主义诗人。在他被流放期间,他有机会与大自然接触,因而他的很多作品都离不开对自然风光的描写,例如《致大海》这首诗歌中,作者选用大海作为自己讴歌与抒情对象,这是由于大海是波涛起伏的,有着奔放动态之美。同时当大海在退潮之后,它又有着波澜不惊与静态的美。因而对于普希金而言,大海是有着博怀,有着无限包容的能量,大海是最能显示普希金内心思想的代表物。但是,普希金选择大海作为抒情对象,是有其他原因的。大海是真正让普希金感觉到震慑的地方,它身上凝聚着一种力量,它向征着普希金内心挣脱束缚与追求自由的精神,所以普希金才会选择这样的意象来进行书写与赞扬。同时普希金选择大海来作为自己的描写对象,与诗人拜伦有着一定的关系的。《致大海》创作于1824年,然而这一年,拜伦去世了,普希金希望用这首诗歌来表达对拜伦及其自由思想的缅怀之情。拜伦是一个孤僻自傲却有着极高天分的诗人,他把自己的生命捐献给了希腊人民的民族,普希金十分崇拜他放纵不羁与叛逆的性格,而拜伦的诗作中有很多都是对大海的赞扬的,对于拜伦来大海就是他的故乡,大海也是自由思想的象征。因而《致大海》这首诗歌是普希金通过大海这一意象,来对伟大诗人拜伦自由思想与放荡不羁性格的一种怀念,更是普希金对自由的向往与追求。
篇2
漆黑的 哦 漆黑的
雨中的绚烂之花
除了诗歌 还有什么能使你粲然怒放
一盏一盏 漆黑的灯盏
一朵一朵 荒和糜烂的玫瑰和百合
我来不及喊出的痛苦和爱情
歌唱的树林和静谧的空地
我苟延残喘的避难之所
骄傲的诗人 你是我生命里平凡而高贵的竖琴
我历来不喜欢在自己的居室里炫耀——
缪斯的阴郁的监视者
主持了今夜的宴席
哦 诗人 你是我硕果仅存的
痛苦和欢乐 你的泪水和诗句
你的双眼闪耀着的智慧和冷漠
在路灯和星星熄灭的一瞬间
一滴雨 追上了另一滴雨
一颗心灵 倾听了另一颗心灵
忧郁的诗人 我多么希望
能在这个漆黑的夜晚 轻叩你的屋门
在交换盛行 在手指、皮肤和信仰变黑的地方
我就是你在小树林中见到的那个人
一个歌者在倾诉着爱情和不幸
你是否观察到他的微笑和悲伤
曾经为自由之神而慷慨悲歌*
你的琴声 仍然是那样的低沉而凄凉
你的光明的额头 多像一座无法分享的教堂
美丽的俄罗斯 受难的雨中之花
当万物屏住了呼吸
这是我最后一次在倾听夜莺飞翔的声音
*见普希金诗作《致大海》
莱蒙托夫
那挺身而起的反抗人世的声音
是你一个人的声音 达格斯坦的夜啊
一驾深褐色的马车穿越暴风雪的眼泪
你的窗户向西风中的椴树林打开半扇
春天的一缕雪光
在这冰凉的土地上 搭上你的额头
淡蓝色的夜空 星光在闪耀
黑麦和木质 鱼身上的盐
倾覆着村落间白色的尖屋顶
诗人就躺在雪后的草地上
歌声已沉默 孩子也停止嬉戏
仿佛只有死亡才能窥破今夜的秘密
花朵静静地盛开 寒冷正悄悄地
攀越层层叠叠的山峦
生命是哑默的 痛苦和劫难总是和上帝靠得最近
我就在黑暗里倾听 黑暗的国度里黑暗的嗓音
天才已经火炬般地熄灭
诗人的灵魂 已经输给了这肮脏的夜晚
我亲爱的诗人 你的那驾马车断裂
不用到冬天
用缓慢的目光透过那苍茫的夜色
叶赛宁
那月光下波浪一样起伏的裸麦
就是你 诗人叶赛宁
你的名字 是这个漆黑的夜晚永恒的灯盏
诗人叶赛宁 你来自遥远的北方
你的双唇融化了红玫瑰的花瓣
不能用语言诉说 只能悄悄地叹息
比风更轻 比伏尔加河的水声更低
你把羞怯在心中藏得深深
你从来不向爱情要求保证
我仍然怀念 你琥珀色的眼睛
它红玉一样地闪烁 在语言也变得可耻的时代
那双薄雾般孤独的眼睛为我们赢得最后的透明
多美的夜啊 我仍然看得见
你沿着初雪漫步
我仍然听得到你正用燃烧的心为激情淬火
牧场和田野在 你弯曲的头发
在月光下就像苹果花的图案
甚至白桦树扬起春的风雪也已使你诅咒
仿佛是一场梦幻 你已倦于期待未来
在蔚蓝色的喧闹的清晨
你只能在玫瑰色的骏马上尽情驰骋
我不惋惜 不呼唤 也不啼哭
只在心底有一丝疼痛的感觉
那森林的郁郁葱葱的浑浊 那白雪覆盖的原野的惬意*
*见叶赛宁诗作《我沿着初雪漫步……》
帕斯捷尔纳克
在凤仙花、苦菊和森林的野莲当中
帕斯捷尔纳克
你枕着手仰卧雨后的草地
柠檬和松枝送给你催眠的香气
既不是留恋茂密的白桦林
也不是放不下这弯弯的小径
你朦胧地感觉到
大海正在树林的背后栖息
你与祖国偷偷地交换了眼色
永不熄灭的梦想仿佛是少年时代脆弱的星辰
在那里,爱情凋落
青春苍白、消瘦甚至死亡
雨泼了一整夜 鸟儿也飞回了南方
寂寥的碧空 被一点点击碎
雨幕遮住最后一丝湛蓝
你已不需要遥远而陌生的歌唱
帕斯捷尔纳克
在这个背叛和交换的年代
我们都不过是美好情感和昔日欢乐的珍藏者*
篇3
一、作家作品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作者鲁迅。
2.《爸爸的花儿落了》作者林海音,台湾作家。《城南旧事》是作者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创作的自传体小说。
3.《丑小鸭》作者安徒生,丹麦作家,世界童话大师。代表作有《丑小鸭》《皇帝的新装》《卖火柴的小女孩》《她是一个废物》等。
4.《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作者普希金,俄国诗人。诗作有《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等。
5.《未选择的路》作者弗罗斯特,美国诗人。
6.《伤仲永》作者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介甫,晚号半山。出任宰相期间,推行新法,是唐宋家之一。
二、字音字形
1.正音字
确凿(záo) 蝉蜕(tuì) 人迹罕(hǎn)至 菜畦(qí) 桑葚(shèn) 油蛉(línɡ) 攒(cuán)成 倜(tì)傥(tǎnɡ) 盔kuī甲 拗(ǎo)过去 斑(bān)蝥(máo) 臃(yōnɡ)肿(zhǒnɡ) 锡箔(bó) 掸(dǎn)子 玉簪(zān) 骊(lí)歌 花圃(pǔ) 讪(shàn)笑 木屐(jī) 飕(sōu)飕 萋(qī)萋(qī) 嫉(jí)妒(dù) 泯(mǐn)然 邑(yì)人 环谒(yè) 秕(bǐ)谷 徘(pái)徊(huái) 竹筛(shāi) 瞬(shùn)息 叵(pǒ)测
2.形近字
畦(菜畦) 啄(啄木鸟) 遐(遐想) 脱(脱离) 讪(讪笑) 伫(伫立) 洼(洼地) 琢(雕琢) 暇(闲暇) 蜕(蜕变) 灿(灿烂) 贮(贮藏)
躁(急躁) 藻(水藻) 萋(萋萋) 嘈(嘈杂) 朔(东方朔) 腾(奔腾) 燥(干燥) 噪(噪音) 凄(凄凉) 糟(糟糕) 塑(塑造) 藤(藤条)
3.多音字
宿:星宿(xiù);一宿(xiǔ);宿(sù)舍 称:称(chèn)职;称(chēnɡ)重;称(chènɡ)杆 折:折(zhé)断;折(shé)本 攒:积攒(zǎn);攒(cuán)聚 丧:丧(sānɡ)事;丧(sànɡ)失 传:传(zhuàn)记;相传(chuán);
三、词语积累
重点词语:
确凿:确实。
鉴赏:鉴定和欣赏。
人迹罕至:少有人来。迹,足迹、脚印。罕,稀少。
宿儒:书念得很多的老学者。宿,长久从事某种工作的意思。
人声鼎沸:形容人声喧闹。沸,水开。鼎沸,本意是锅里的水烧开了,发出响声。
徘徊:文中是犹豫不决的意思。
骊歌:告别的歌。
讪笑:讥笑。
沮丧:文中是灰心失望的意思。
嫉妒:对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
涉足:指进入某种环境或生活范围。
伫立:长时间地站着。
萋萋:形容草长得茂盛的样子。
来势汹汹:形容人或事物到来的势头很猛烈或很嚣张。
(《伤仲永》文下的注释及课文翻译。)
四、名句精华
1.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林海音《爸爸的花儿落了》)
篇4
认识教授,是因为为我家先生求医。我先生患心脑血管病多年,病重了,住进医院病情就缓解,走出医院,病又会变本加厉回来。朋友就推荐我们去找朱教授。见教授的第一感觉除了整洁、渊博,最深的印象是他貌相和年龄的差别――任你怎么看,也不会把他那种精神活力和他的实际年龄联系起来。
我家先生的病,在教授的医治下逐渐由“控制病情”向“病情康复”回转,我们也跟教授成了朋友。很快,我们发现了朋友朱教授还有很多有趣之处。
首先,教授堪称“才情大夫”。他只用半天时间看病,另外半天用于讲课。没有课,他就喝茶。茶也不空喝,喜欢写诗或者朗诵,以茶助兴。他以朗诵诗歌的方式,读完了我写的30多万字的环保小说《沙祭》。我很惊讶,深为教授的才情和诗意所折服。每去诊所,教授聊到高兴时,会从座椅上站起身,声情并茂地朗诵一段普希金的《致大海》。
其次,教授医德甚好,堪称“菩萨大夫”。他在小区门口修鞋,毕了,鞋匠死活不收钱,还说,“你和你的家人只要鞋有问题,就拿来,我都不收钱”。教授纳闷,鞋匠说:“我父亲几十年的心脏病,就是你给看好的,我无以报答,就让我为你修鞋作为回报吧。”
那位过几天就到诊所擦玻璃、扫地,不甚勤快的李师傅,因为穷,老婆离家出走后,守着卧病在床的老母以卖馒头为业,教授知道后,就专车接李老太太来看病,直到痊愈。之后,李师傅就执意来做点粗活以回报教授。治病救人,为没有经济能力的人垫付药资之类的善举,教授认为皆属医者本分,恕不赘述。
再次,教授异性缘很好,单身的教授,是漂亮女患者的偶像。有次,我去帮我家先生拿药,看见教授对面坐了位运动型气质的女子,她颔首沉默的表情跟她的装扮非常不协调,我没敢逗留,拿了药就离开了。再见时我调侃教授,他说,作为医生最重要的是医德,在他眼里无论男女老少上门求医,一律都只是病人。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病,他都会奉守医德,对症施治。
我笑,那乱人心的罪过还真不在你,是那些被医治好顽疾的病人,面对好大夫,同时还是气质风度俱佳的医生,自己心先乱了。
说时,一位女子带着她的母亲来看病,老夫人一脸怨怼地坐在那里,不说话,只顾低头翻看自己的双手。做女儿的批评母亲说:“你看,你只比教授年长几岁,怎么就把自己活成跟教授判若两代人的模样了?”
诊所顿时笑声一片。
教授为老夫人把完脉说:“老太太,你没病。不要总在心里算计这个不好,那个不好。你要学会爱,爱你的孩子,爱你的邻居,爱你认识的每一位朋友。让阳光照进心房,你就会感觉身体健康轻松。”
不用问,我们已经知道教授之所以医术精湛、活力常驻的秘诀了吧――让阳光照进心房。
篇5
关键词:导语设计 形式 悬念 激情
前苏联伟大作家高尔基在谈创作经验时说过:“最难的是开始,也就是第一句话,如同音乐上一样,全曲的音调都是它给予的,平常得好好去寻找它。”文章开头难写,同样道理,一个语文教师的开场白也不容易把握,要想三言两语抓住学生的心,并非易事,如果在一节课的开头学生对你的话不感兴趣,注意力一旦被分散了,那后面你再精彩的讲解也将黯然失色。因此,只有匠心独运的导入语,以其新颖、奇趣、敏慧之美,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才能立即控制课堂上的气氛,在瞬间里集中学生注意力,从而为接下来的讲解内容顺利地搭梯架桥。
语文课导语设计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讲述故事,扣人心弦
用扣人心弦的故事,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使之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如,在讲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时,可用这样一件小事开头:著名作家冯骥才到法国访问,在一次欢迎宴会上,外国记者接二连三地向他提问。其中一位记者问:“尊敬的冯先生,贵国改革开放,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东西,你们不担心变成资本主义吗?”冯先生回答:“不! 人吃了猪肉不会变成猪,吃了牛肉不会变成牛。”他幽默机智的回答,博得满堂喝彩。是的,我们学习资本主义的东西,不会变成资本主义,同样,继承文化遗产,只要我们坚持正确的原则,就一定有助于新事物的发展,过个原则就是“拿来主义。”就这样,自然导入课文。
又如,在讲古代诗歌《迢迢牵牛星》时,我们可以先从讲牛郎织女的故事导入课文。
二、巧设悬念,引人入胜
人们都有好奇的天性,而作为花季雨季的中学生好奇心尤甚。为了激发起学生的强烈兴趣,导语中要有意制造疑问,创造悬念引人深思。这种方法可培养学生寻根究底的习惯。如在讲《清明》时,可这样导入,唐代大诗人有一首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是一首有名的唐诗,广为流传。大家都说写得好,我却认为它有问题。那么问题在哪儿呢,请大家思考一下,我们一会儿谈……这样,学生的胃口就被调起来了。
等到讲到一定阶段,老师说:“这首诗哪里有问题呢?累赘。既然在下雨,那雨肯定是“纷纷”,故“纷纷”二字多余;“行人”肯定是在“路上”嘛,故第二句“路上”累赘;“酒家何处有”,本身就包含了问的意味,故“借问”也多余;……最后,这首诗可改成:“清明时节雨,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学生恍然大悟。
三、以唱代说,活跃气氛
一般的导语都采用讲的形式,而某一堂课试着以“唱”导入,会显得新颖、别致,从而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在讲《鸿门宴》时,教师可演唱《霸王别姬》:“我站在烈烈风中,恨不能荡尽绵绵心痛……”进入课文的学习。再如,在教学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儿时有》和李煜的《虞美人》时,可采用教师吟唱,教学生演唱,师生共同吟唱的形式。这样,把词的内容变成演唱,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且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随着演唱走进了诗词的意境。
四、诗联导入,激发兴趣
在教学《谏太宗十思疏》时,引介“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亡;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提问:这句名言是谁说的?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样,自然引出文章作者其人其事。
又如,在教学《勾践灭吴》时,引介清初著名作家蒲松龄聊斋屋的一副对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提问:“对联的下联所写何人?他是怎样吞灭吴国的?请看课文《勾践灭吴》。”
五、巧妙过渡,推陈出新
有些单元与单元之间,课与课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教师应根据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通过提示以前所学知识巧妙过渡到即将要讲之内容。
如在讲高二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外国诗四首时,可这样说:“同学们,前几节课,我们一起驾着艺术的轻舟漫游了中国现当代诗歌的海洋,大家一定收获不小吧?今天,我们不妨调转方向,驶向一个新的世界――外国诗歌的艺术殿堂。那里灿若星河的诗人,异彩纷呈的流派一定会给我们以全新的美感享受,这节课,让我们来共同欣赏俄国伟大诗人普希金的政治抒情诗《致大海》和美国女诗人狄金森的《篱笆那边》。”
再如,在讲《祭十二郎文》时,我们可这样导入:上了高中,我们已学过两篇祭悼之文(学生七嘴八舌回答)即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和雨果的《巴尔扎克葬词》。这两篇文章都是从理性的角度对逝者的一生进行了高度的评价,而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被誉为“祭文中千年绝唱”的《祭十二郎文》却是完全以感性的角度,用边泣边诉的方式,抒发了韩愈对侄儿老成之死的至悲至痛的感情。
六、提纲挈领,开门见山
开门见山,和盘托出。这种方法最大的优点就是把要点讲出来,使学生心中有数,教师也好围绕这个问题进行讲述,一目了然,起到统领全文的作用,如讲《项链》:今天,我们上《项链》一课,这篇课文两课时完成。今天我们的任务是:①了解作家作品;②了解本文产生的时代背景;③整体感知课文,理解小说思路,并品味构思的巧妙。
七、激情演讲,身临其境
教师精心设计演讲词,用抑扬顿挫的语调,丰富渊博的知识吸引学生注意,能把学生带入一个特定的情境中。如对于高一的新同学我们可设计这样的演讲:“同学们,自小学时的a,o,e开始,语文便伴随着我们一路走来。在学习语文的旅途中,你有过哪些收获、体会和感受呢?今天,当你手捧散发着油墨芳香的高中语文课本时,你是否在思考:高中语文学些什么呢?我是否也能学好语文?怎样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呢?且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进高中语文课本,去与鲁迅、朱自清、郭沫若、高尔基、普希金、狄金森裴多菲等对话,去感受文学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去领略文字的艺术魅力……”。
以上只是导语在语文课上的几种应用,其实,导语设计的形式还很多,这里不再一一举例,当然,在实际教学中,教学内容一课一样,学生情况一班一样,社会发展也一天一样,课堂导语设计也应随机应变,不拘一格。但不论采取什么方式导入课文,我们都要注意以下几点:一、导语要精,不能过长;二、导语要巧,富有趣味,这样才能更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兴趣;三、导语要准,使学生思维顺势进入正确的轨道。
只要我们严肃认真地对待每篇课文每堂课的导语,并善于学习、研究和总结,一定能更好地发挥导语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语文教学通讯》
篇6
【才智】
■ 聪明才智是拨动社会的杠杆。(巴尔扎克《人间喜剧》)
傻子自以为聪明,但聪明人知道他自己是个傻子。——莎士比亚《皆大欢喜》
让您的智慧指导您行动。——莎士比亚《亨利四世下篇》
宁愿随时被一个头里有血的人打躺下,也不愿被一个没有血的人扶起来。——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
希望我是一孔清泉,泉水取之不尽,就象一个胜景无穷的去处。——巴尔扎克《莫黛斯特·米尼翁》
依靠机智偷生人间的人们,到了生死关头,说是眼明手快的。——雨果《悲惨世界》
即使一个智慧的地狱,也比一个愚昧的天堂好些。——雨果《九三年》
智慧是一座岛屿,被人间的波涛侵蚀了,淹没了,直要等大潮退落的时候,才能重新浮现。——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
人类的智慧是精神活动的可怜的、微不足道的动力!——托尔斯泰《童年 少年 青年》
相信智慧,那您就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高尔基《因为烦闷无聊》
要用我们坚强的耐性所创造出来的全部智慧,来充实我们饥渴的心灵。——高尔基《智者》
智慧,比知识的内涵丰富得多。——《泰戈尔评传》
劳心的工作,在智慧的领域内追逐奔鹿,是人类最大努力之一。——巴尔扎克《贝姨》
最漂亮的聘礼就是才干。——巴尔扎克《赛查·皮罗多盛衰记》
对没有本事的人来说,什么差事都是危险的。——高尔基《阿尔塔莫诺夫家的事业》
愚人的蠢事算不得稀奇,聪明人的蠢事才叫人笑破肚皮;因为他用全副的本领证明自己的愚蠢。——莎士比亚《爱的徒劳》
把愚昧当作好友的人,是最难受、最危险的。——狄更斯《游美札记》
愚昧是罪恶之母。一个人犯罪第一是因为没有推理的能力。——巴尔扎克《贝姨》
偏见通常是建立在愚昧无知的上的,固执的无知,这是再坏不过的。——《罗曼·罗兰回忆录》
迟钝的头脑有时也偶尔闪出几星火花。——高尔基《母亲》
不讲人道的愚勇只会使人的本性变得残忍粗暴。——《泰戈尔评传》
【成功】
■生命,是每一个人所重视的;可是高贵的人重视荣誉远过于生命。(莎士比亚《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
光荣的路是狭窄的,一个人只能前进,不能后退;所以你应该继续在这一条狭路上迈步前进,因为无数竞争的人都在你背后,一个紧随着一个。——莎士比亚《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
享受着爱和荣誉的人,才会感到生存的乐趣。——莎士比亚《查理二世》
真正的伟大不是轻举妄动,而是在荣誉遭遇危险的时候,即使为了一根稻杆之微,也要慷慨力争。——莎士比亚《哈姆莱特》
一个人要是看轻了自己的根本,难免做出一些越限逾分的事来;枝叶脱离了树干,跟着也要萎谢,到后来只好让人当作枯柴而付之一炬。——莎士比亚《李尔王》
荣誉是什么?就是别人的爱,希望为别人谋利而获得人们夸奖。——《托尔斯泰论集》
讲到潜入深处的名望,那就是另一回事了——那潜入深水的,一旦受欢迎,便永远受欢迎;一旦被热爱,便永远被热爱;一旦被尊敬,便永远受尊敬,受推崇,爱信赖。——《马克·吐温自传》
荣誉不是法令所管得到的。——《马克·吐温自传》
月亮明亮的时候,我们就瞧不见灯光。小小的荣耀也正是这样给更大的光荣所掩盖,正像溪涧中的细流注入大海一样。——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
名气就像某些特别的鲜艳的花儿一样含有毒性物质。——巴尔扎克《莫黛斯特·米尼翁》
出名固然很好;安闲,更名欢畅。——普希金《致友人》
一个人要是一心想成为人们共同注意的中心,这种憧憬对他就是极端有害的,因为再没有什么要比想取悦于人的渴望会那么迅速的戕害心灵的了。——高尔基《扎祖勃林纳》
美名盛誉恰似过眼烟云。——马克·吐温《傻子出国记》
■要想战胜它,就得先了解它。(《雨果传》)
成功是得不到别人喜爱的,尤其是那些被这个成功打败的人。——雨果《笑面人》
凡是重大的事件,其后果往往难以预料。——雨果《巴黎圣母院》
得到最后胜利的,乃是那些因为他生活着所以他们热爱的人。这些人直真正是胜利的,因为他们真正解脱了。他们用全力承受痛苦,用全力解除痛苦。他们的创造者,因为他们知道真正快乐的秘密,也就是超脱的秘密。——泰戈尔《春之循环》
明智的人绝不坐下来为失败而哀号,他们一定乐观地寻找办法来加以挽救。——莎士比亚《亨利六世下篇》
篇7
关键词:诗歌诵读 意义 方法
现行的《语文课程标准》也在阅读目标中对诵读作出了规定,对我们的诵读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因此朗诵在语文教学尤其是诗歌教学中不容忽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朱自清先生认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其意义的获得一半在声音里头。他说:“要增进学生理解和写作的语文能力,得从正确的朗诵教学入手”。朗诵是诗歌教学的基本切入点,是诗歌教学方法中的第一要着。
在诗歌教学中朗诵有其重要意义:
(一)启悟人性美
朗诵诗歌,既为人类,也为个人。首先,人类需要诗歌为生命找一个理由。该如荷尔德林所说:“人类诗意地栖居在这个星球上。” 其次,老年如散文,中年人像小说,青少年是诗歌。于朗诵中青年人将诗情、诗意、诗心、诗性潜藏于心,于吟诵中便也多了一份豪情壮志、多了一份从容雅趣、多了一份俊逸洒脱、多了一份哀婉悱恻。
(二)体味感情美
古人云:“诗缘情”,“情动而辞发”。朗读者必须披文以入情,表情以达意。这要求学生朗读时必须先体会作者的感情,以自己的人生经验,务求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方能打动听众。没有感情的朗诵肯定是不成功的。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要读出其豪放之情,陶渊明的《饮酒》(其五)要读出淡雅闲情来。文章的感情并不单一,朗读者更需留心。
(三)再现形象美
我们可以通过对作品形象的载体――文字加以联想和想象,使之在朗读者心中形成“内心视象”,当自己的“内心视象”与作者契合了,也就深得文章意旨了。朗读要打动人,也非得建立起自己的“内心视象”不可,并在朗读中贯彻之,使听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嗅其味,如扪其形。诵读《念奴娇?赤壁怀古》须在脑海中确立自身贬官黄州,独临赤壁,祭奠江月,伤悼古人,感吁“华发早生”,但非失望颓废的主人公“视象”。
(四)理解思想美
古人读书当是今人之朗诵。深刻理解诗歌思想是朗诵的先决条件,同样,学生也因朗诵而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领悟。朱熹也有同样的体会:“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字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得尔。”不熟读《致大海》又如何从大海喧嚣奔腾的气势、雄浑博大的意境中体验到普希金那自由奔放积极奋进的思想感情呢。
(五)感受语言美
朗诵,诗歌内容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多方感知,对诗歌感受就能极为深刻。朗读以至于成诵,对学生就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诗歌语言形象、精炼,要求学生用心去读,久而久之,培养了语感,进而化为自己的东西,终身受益。
朗诵在诗歌教学中有如此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搞好朗诵教学呢?
朗诵有法,但教无定法。领导读、抽签读、对话读、高低音读伴读法、接读法、交互读、齐读法等都是语文课堂上常用方法。以下略谈几例高中常用诗歌朗诵法的实施。
1、范读法:即示范性的朗读,方式有二。一是教师美读,然后由学生仿读,一是由朗读得特别好的同学进行范读,教师点拨,学生领会。正如叶圣陶主张的诗歌最好用美读,这“是一种侧重于审美欣赏的阅读”。他说,“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还说,倘“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了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感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是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于是在《将进酒》中,当我朗诵到“古来圣贤皆寂莫,惟有饮者留其名”时,便也如孙道临般出人意料地在“惟有饮者”后加了一声叹息,把“留其名”拖长用韵音、颤音表现出来,这一声似哭非哭、似笑非笑的叹息和悠长的颤音,让人感受一种苦思的滋味和无法排遣的惆怅忧伤,准确地表达了作品所蕴含着的千古神韵,很有艺术感染力。
2、分组轮读法:学生分组、分行、分排轮流读,并互相矫正错误,组员为小集体而专心朗诵,在比赛中就会体现一定程度的竞争。
3、自由读:全班同学每人同时自由地低声朗读或高声朗读。由于不必与别人配合,因此速度不拘,可边读边思考。
4、引读法:引读,就是在学生朗读课文的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和诗歌特点,在关键性的地方提点一下,是引导学生朗读的一种方式。可有如下进行方式:(1)提示式:教师可以朗读每段或句子的开头部分,如时间、地点、事件的提示语句,帮助学生理清层次,以引导学生朗读。(2)提问式:教师设计一系列问题,要求学生根据这些问题,朗读诗文中的有关语句回答,透过这个方式,学生可以了解诗文内容,而且更容易掌握其表达技巧。以朗诵《琵琶行》为例:首段首句点明时间地点和事件,时间是什么时候?(生齐答――夜晚)地点是什么?(生齐答――浔阳江头)事件是什么?(生齐答――送客);师问――有一句诗,描绘送别的自然环境,有枫叶、荻花等意象,写出秋之萧瑟冷清,这是哪一句,请一位同学回答一下?(生答――枫叶荻花秋瑟瑟);师问――主客一行下了马,踱上船只,用互文说就是(生答――主人下马客在船);将要饮酒却无助兴之乐,别离唯有江浸月,忽闻琵琶,满座惊讶。这样根据诗歌内容及叙事顺序,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自能轻松愉快背下来。巧问、引读,可以把学生带入现实与想像结合的美妙意境。
篇8
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著名学者林从龙先生曾来我校讲学,对中华诗词的历史地位、社会功能、鉴赏标准作了精辟的分析阐释,并提出让中华诗词进入校园,在中学和大学开展诗教的主张。听了林先生的讲演,我深受启发,便在语文教学上有意识地尝试诗教,并将诗教渗透在新课导入、分析鉴赏、课后总结这一教学过程的各重要环节中,起到了为语文教学造情激趣的作用,效果良好。
一、巧作导语,情趣顿生
利用诗词作导语,有机地导入新课。能让学生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心弦为之一动,兴趣骤然之间即可激发起来。
在教学李白《蜀道难》时,我以王安石的一首谜语诗作导语:
佳人佯醉索人扶,露出胸前白雪肤。
走入绣帏寻不见,任它风雨满江湖。
根据这首诗可猜出四个唐代著名诗人的名字,每句各猜一个诗人。由于诗歌极富谜趣,学生兴致很高,很快有人猜出第一、二句诗的谜底是贾岛和李白,第三、四句在我的启发下猜出是罗隐和潘阆。由此导入唐诗单元,并引出了李白。学生的情趣顿时被调动了起来。
教学周瘦鹃的《杜鹃枝上杜鹃啼》时,我列举了下面一些诗(词)人咏杜鹃的诗(词)句。
李白《宣城见杜鹃花》: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白居易《琵琶行》: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李商隐《锦瑟》: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秦少游《踏莎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由这些诗(词)句导入新课,使学生明白了作为鸟类的杜鹃,是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的意象,更是人们经常吟咏的对象。还使学生明白了中国几千年一代代文人墨客,已经把杜鹃鸟定位为一种悲鸟,一种悲愁的象征物,从而使学生对新课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此外,教学《荷塘月色》可用咏月的诗词,如林逋的《梅花》、坡的《花影》;教学《黄鹂》可用杜牧《江南春》一诗;教学《过万重山漫想》可用李白《早发白帝城》一诗;教学《咬文嚼字》可用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一诗;教学《失街亭》可用《三国演义》卷首词杨慎的《西江月》。这些诗词在一定程度上都能为新课的教学造情激趣。
二、联类引申,情趣盎然
教学过程中,对课文的讨论分析、鉴赏评论,内容若与古今诗词相关相联,我会不失时机地联类引申,使分析讨论向纵深拓展,在内容上力求开掘深广一些,从而将学生的理解认知也引入深广的境界,以期收到情趣盎然的效果。
赏析李白的《将进酒》时,为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李白饮酒放歌的狂放性格,我结合杜甫的下列诗句来让学生鉴赏: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饮中八仙歌》)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不见》)
剧谈怜野逸,嗜酒见天真。醉舞梁园夜,行歌泗水春。(《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通过杜诗的鉴赏,学生对《将进酒》中的重点诗句及李白狂放之情的理解又加深了一步。
教学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时,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把握文章撷取生活中的细节和场面来表现人物的写法,领悟作者表达的人亡物在、三世变迁的感慨,我把李清照的《武陵春》一词与文章对照分析: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道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词抒写了丈夫赵明诚去世后的伤感忧愁之情。景物依旧,可是人事全已休。这一点与《项脊轩志》有相似之处。通过这一联类引申,增加了学生对课文认知理解情趣。
还有,教学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可与古今离别诗联系起来赏析,如柳永《雨霖铃》、杜枚《赠别》等;教学龚自珍《病梅馆记》,可与他的《已亥杂诗》参照理解文章;教学普希金《致大海》,可与歌吟自由的诗相联系,如裴多菲的《自由与爱情》,的《囚歌》等。
三、妙为结语,情趣绵长
在教学教程中,总结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如果说好的导语能使学生耳目一新,情趣顿生,那么,精妙的结语不仅能提挈全文,而且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意味隽永悠长。为了使总结这一环节达到这种效果,我根据不同课文的内容,尝试用诗词作结,效果不错。
教学完《勾践灭吴》,为了让学生从勾践的卧薪尝胆,发愤图强,转败为胜的史实中汲取精神力量,进一步明确人处逆境中不能沉沦,要有明确的目标,坚定的信心和顽强的毅力这一道理,我用郑燮的《竹石》来作结语:
绿竹扎根在岩石的缝隙里,经历成千上万次风刀霜剑的打击仍然坚韧不拔,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经受得住。勾践失败后仍能坚韧不拔,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最后灭掉吴国,转败为胜,不也象竹石那样坚强吗?这种精神,正是我们所需要的。
讲完王勃《滕王阁序》,我用王勃的《咏滕王阁》作结语,让诗文互见,强化学生的印象。
诗歌凝炼含蓄,概括了序的内容,透露了盛衰无常的意旨,这与序文对滕王阁的壮丽,以及山川秋景的寥廓壮美的具体描绘有明显的不同,但亦各有千秋。我们将诗文结合起来把握,也能感悟到各自内容和写法的妙处,令人回味无穷。
篇9
可惜我们的社会,还是过于功利,以至于读诗歌、学诗歌、写诗歌、分享诗歌的社会氛围,非常淡薄。一个不喜欢读诗歌、不喜欢学诗歌、不喜欢写诗歌、不喜欢分享诗歌的民族,多少是有些无趣和悲伤的。
归根结底,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很多语文老师迫于现实的压力,是不鼓励学生们写诗的。
温州市的中考语文作文题,多年来都是不禁止写诗歌的,唯一的要求是“写成诗歌,不少于16行”,但真正能把中考作文题写成诗歌的学生,毕竟是少数!而在现阶段的浙江省高考语文作文题目要求中,是“诗歌除外”的,即绝对不能写成诗歌,因而诗歌的价值一直被高中语文教学所淡化和忽略。
但诗歌本身的价值是不言而喻的,而且它对于高中生学习写作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诗歌是最古老也是最具有文学特质的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毛诗・大序》载:“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南宋严羽《沧浪诗话》云:“诗者,吟咏性情也。”
我国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何其芳曾说:“诗是一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饱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感情,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现,而且在精练与和谐的程度上,特别是在节奏的鲜明上,它的语言有别于散文的语言。”这个定义性的说明,概括了诗歌的几个基本特点:第一,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第二,抒情言志,饱含丰富的思想感情;第三,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第四,语言具有音乐美。
更重要的是,学习写诗歌,起点并不高。也许我们的诗歌没有那么惊天动地,但我们至少可以打动自己。因为只要我们对诗歌学习要求有所降低,多做一些鉴赏的工作,并了解一些基本的诗歌创作方法,那么,完全有理由相信,我们是能写出一些像样的诗歌作品的。而且同学们在作文学习中很难找到的成就感,也许却能在诗歌学习中找到。
我个人认为:爱上了诗歌,也就爱上了写作。
那么,学习诗歌,写作诗歌,同学们到底需要怎么做呢?
首先,自然是多读一些古今中外著名诗人的经典诗歌作品。
没有哪位作家的创作,不是建立在充分的阅读之上的,诗歌亦然。在此,我向大家推荐以下诗人及代表作:
国外:济慈《夜莺颂》,雪莱《西风颂》,威廉・华兹华斯《咏水仙》,席勒《欢乐颂》,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集,普希金《致恰达耶夫》,海涅《罗蕾莱》,缪塞《哀愁》,波德莱尔《黄昏的和谐》,马拉美《牧神的午后》《天鹅》,庞德《在一个地铁车站》,艾略特《序曲》,叶芝《当你老了》,里尔克《杜伊诺哀歌》,帕斯《废墟里的赞歌》,洛尔伽《梦游人谣》,金斯堡《嚎叫》,策兰《死亡赋格》,汉德克《颠倒的世界》……
中国:郭沫若《天上的街市》,徐志摩《再别康桥》《海韵》,闻一多《红烛》《死水》,冰心《繁星》《春水》,戴望舒《雨巷》《寻梦者》,何其芳《预言》,余光中《乡愁》,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麦地》,王家新《帕斯捷尔纳克》,北岛《白日梦》《回答》,舒婷《神女峰》《致橡树》,顾城《远和近》《一代人》,欧阳江河《水晶幻象》……
这个名单还可以继续拓展,但入选者应该是经典的,如果读一些没什么太大价值的诗歌作品,或许不如不读。当然,你也可以读读某位著名诗人的诗集,譬如,海子和顾城的诗集,就值得一读再读。
其次,在一定阅读量的基础上,可以尝试用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你不必担心你会不会写诗这个问题,因为形式都是为内容服务的,你要走进诗歌的世界,首先就要摆脱这种困惑。对于写作诗歌,一种简单而不是很成熟的理解,就是用比较凝练的语言,分行分节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1983年,美国诗人威姆斯的短诗《便条》,第一次由中国学者引入国内,就遭遇了“阅读的障碍”。
便条
我吃了
放在
冰箱里的
梅子
它们
大概是你
留着
早餐吃的
请原谅
它太可口了
那么甜
又那么凉
请允许我把这首诗还原一下:“我吃了放在冰箱里的梅子,它们大概是你留着早餐吃的。请原谅。它们太可口了,那么甜,又那么凉。”
这不就是一张生活中的便条吗?
这也算是诗?也许你已经惊掉了下巴。
推崇这首诗的人会说:“这首诗口语化,具有轻盈的特质,意境悠远,回味无穷……”而不喜欢这首诗的人也会说:“把一张便条分了行就成了诗,那谁不会写诗呢?”
其实,诗,不仅仅在于形式和语句,更在于那字里行间,有没有一种情愫,能打动人心,让读者久久无法释怀!
这首简单明了白话口语的诗歌,字里行间流淌着日常生活里的体温,这是生活的诗,这是诗的生活!
如果我们理解了诗歌的本质,能在诗歌中表达出自己真挚的情感,形式就真的那么重要吗?
俄罗斯著名诗人库什涅尔曾说过,“生活中的一切都能用诗歌描述”。有很多人称库什涅尔的作品是“日常生活的诗”“观察着身边的一切”。评论家陈晓明评价库什涅尔的诗歌时,也说:“他的诗简洁、纯净。这样一种诗性的力量,影响可能会更为久远。”同学们不妨找他的诗歌来读一读,学学像他这样,用“诗歌描绘生活中的一切”。
最后,享受与人分享诗歌的快乐。
诗歌是需要分享的,否则便容易失去这种写作的成就感。
据说海子曾在某个天空飘着细雨的初春傍晚,到一家饭店对老板说:“我给你朗诵自己的诗歌,你给我酒喝。”老板看着这个身材不高、头发又长又乱、衣冠不整的瘦削而落魄的小伙子,冷冷地说:“我可以给你酒喝,但你不能在这里朗诵你的诗。”于是海子大受打击,从此更加抑郁。
我不知道这个故事的真假,但我知道海子是找错了诗歌分享的对象。
假如你写作了一首诗歌,自我感觉很不错,你可以和朋友分享,也可以向他人请教。假如是位懂得生活的朋友,他一定会尊重你的诗歌,也会乐于与你分享。假如你遇到了一位有情怀的朋友,也许他还会帮你向有关报刊推荐,让你的诗歌有机会变成“铅字”,让更多的人读到你的诗歌作品。
我曾经拿学生们的不少诗歌作品向各类报刊推荐,结果发表了不少。《楠溪江》还曾特意开辟了一个“师生作品”的临时栏目,来发表我和学生们的诗歌作品。
这些慢慢喜欢上写诗歌的同学,不仅写作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写作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升,甚至语文成绩也有了提高。
我也曾经遇到过一个学生,当我向学生们介绍完现代诗歌的时候,他在课后拿了一首以前写的诗歌向我请教。我看了大吃一惊,因为他的诗歌水平已经远远超过了身边的同学,甚至,你看了他写的诗歌的第一句时,可能就会和我一样得出这样的结论:这是一个懂得诗歌、会写诗的孩子!这孩子在高中三年里,写出了一本厚厚的诗集,真是了不起!
有一句名言,我特别喜欢:权力使人腐化,诗歌使人净化。
有一年,我读了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于是不揣浅薄,写了一首和诗并告诉了我的学生。结果第二天,有好几个学生也和了这首诗。我有一句写“无缘骑马客京华”,结果有个学生也写了一句“无意骑马客京华”,我开玩笑说,他一句诗就把我的整首诗歌比下去了。
我和我的学生享受诗歌、分享诗歌的故事还有很多,我们确信,因为诗歌,我们更加懂得了写作的味道,也有了更多写作的成就感。
同学们,假如有机会,你真该好好读读诗歌,特别是近现代的经典诗歌,它们是如此凝练,如此精彩!假若有一天,你走进了诗歌的世界,你会发现,写作的世界是如此迷人!
2011年6月,《人民文学》等主办的首届全国高校文学作品征集、评奖、出版活动结束,重庆理工大学学生杨康创作的诗歌《我不喜欢有风的日子》获一等奖,获得万元大奖。而这个获奖的理科男生,是在大一时才开始学习诗歌的,获得大奖时,他才读大二。
你心动了吗?心动不如行动。想写好作文,不如先从读诗歌、写诗歌开始。
假如有一天,你真的爱上了诗歌,你也就爱上了写作!
附:
我不喜欢有风的日子
杨康
我不喜欢有风的日子,我怕
一阵从南到北的风,腰肢一扭
就把我单薄的父亲,刮到脚手架边
只要起风,多数的时候就会有雨
更多的时候,父亲就会无处可归
风吹散了父亲刚刚倒出来的水泥
风又把水泥吹到老板身上,吹到父亲眼里
这可恶的风,就这样白白吹走
父亲的半斤汗水。风,吹来暮色和寒意
风吹着,父亲就开始想家,想远方的儿子
时间比陷入泥淖还要缓慢
没有电视和空调,甚至没有一张
舒适的床,用来安放父H疲惫的心
他想着他的儿子,一个在延安,一个在重庆
在广播里听到与这两个城市有关的讯息
他都会忐忑不安,彻夜无眠,直到风止
我不喜欢有风的日子,风是父亲的苦难
我怕什么时候风一吹,就把我的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