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秋景的诗句范文
时间:2023-04-11 19:53: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描写秋景的诗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秋雨: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秋夜: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日明中。
秋声: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秋叶: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秋色:雨侵坏瓮新苔绿,秋入横林数叶红。
秋月: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荡。
秋菊: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秋思:故人万里无消息,便拟江头问断鸿。
秋愁:莫道身闲总是,孤灯夜夜写清愁。
秋兴:西风吹叶满湖边,初换秋衣独慨然。
秋怀:出门未免流年叹,又见湖边木叶飞。
秋梦:清梦初回秋夜阑,床前耿耿一灯残。
秋忆:砧杵敲残深巷月,梧桐摇落故园秋。
秋悟:人人解说悲秋事,不似诗人彻底知。
篇2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同学们在学习中有意识地积累古诗文。所谓“积累”就是指在诵读古诗文时要有意识地牢记所学的古诗文。
近年来的中考基本上是将《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背诵的80篇优秀古诗文作为默写出题的范围,所默写的诗文名句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代表某种物象或描写景物的占诗文名句。如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雪”的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写“鸟”的名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2.抒发感情的古诗文名句。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抒发忧民之情的名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3.表达心志的古诗文名句。如李白《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中表达诗人胸襟的名句:“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试题演练
一、在下列各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
1.不愤不启_____。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
2.采菊东篱下,_______。(陶渊明《饮酒》)
3._______,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
4.居高声自远,_________。(虞世南《蝉》)
5.______,她在丛中笑。(《卜算子・咏梅》)
6.庭下如积水空明,_______,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7.______,在河之洲。(《诗经》)
8.______,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9._______,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0.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崔颢《黄鹤楼》)
11.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12.小大之狱,_____,_____。(《曹刿论战》)
13._____,_____。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
14.______,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15.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杜牧《赤壁》)
16.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17.感时花溅泪,______。(杜甫《春望》)
18.明月松间照,_______。(王维《山居秋暝》)
19._____,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己亥杂诗》)
20.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1.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22.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3.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______?______。(朱熹《观书有感》)
二、根据题目的提示,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
1.王国维在《人间同话》中提到了治学的三种境界,其中第三境引用了辛弃疾《青玉案》中的句子:“______,蓦然回首,那人却在_______ 。”
2.为人处世要洁身自好,高雅庄重,应像《爱莲说》中的“莲”那样“_______,_______”。
3.在古诗文中,“萧”常表示萧索、萧条之意,如“______,洪波涌起”;“箫”则指一种乐器,如“_________,衣冠简朴占风存_________”。
4.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描写月映水中、云霞飘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5.诗人总能从大自然生生不息的规律中得到启发:朱熹面对一池碧水,感悟“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龚自珍凝视一地花瓣,顿悟__________,__________。
6.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咏雪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7.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表明作者不畏艰难,对前途充满信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杜甫在《春望》中表达思亲人、盼音讯的心情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9.《出师表》中表明诸葛亮淡泊名利的性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忧国忧民情感和寄托美好愿望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以落花为喻、表明心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王湾《次北固山下》中以“一帆”小景,写出大江直流、平野开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14.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一诗中,真挚而含蓄地抒发了思乡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5.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一诗中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国势危急和个人命运坎坷的诗句是:“______,_____”
三、根据题目的要求。写出相关的诗文名句。
1.怀才不遇的人常慨叹:“______,______。”
2.“树”是文人雅士笔下的爱物,请任意写出古诗词曲中带有“树”字的两个连贯的句子:“______,______。”
3.诗言志。从李白“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的诗句中,我们能感受到诗人客居洛阳的思乡之情:从杜甫“______,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诗句中,我们能领悟到诗人身处茅屋却心怀苍生的济世情怀。
4.月亮的圆缺象征人间的离聚。白居易在《望月有感》中,发出“共看明月应垂泪,______。”的悲苦慨叹;而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吟唱“______,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借月抒怀,尽显洒脱旷达。
5.古诗常以景寄情。同是秋景,刘禹锡笔下“自古逢秋悲寂寥,______”充满了豪迈乐观之情:而范仲淹诗句“塞下秋来风景异,______”,流露出淡淡的忧伤之感。
6.乡村美景,总是令文人墨客流连忘返。请写出古诗词中描写乡村美景的句子(连续的两句1:“______,______。”
解析指导
在古诗文积累考查中,最常见的失误表现为写错别字。写错别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误解诗文的意思而写错别字,如将“何当共剪两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中的“烛”写成“竹”,将“斗折蛇行,明灭可见”中的“行”写成“形”。
2.没有准确理解诗文意思而用同音字替代。如将“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中的“尽”写成“进”;将“人生自古准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中的“汗”写成“汉”。
3.没有准确理解诗文的意思而与形近字混淆。如将“下见小潭,水尤清冽”中的“冽”写成“洌”,将“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中的“掣”写成“擎”。
篇3
明亮的星星的照耀下,仿佛秋天悲凉的气氛变得欢快有趣,这就是我的家乡,宜人的长春夜都。
秋天到了,昏暗的路灯与枯黄落下的树叶相映成趣,月色说不上是迷人的,但却有一种说不出来如梦如幻的感觉,宛若上了一层薄薄的轻纱,那飘渺的月宫仙子嫦娥,在月上与你隔天相望,有人的妩媚,还有仙子般倾城的脸,似人似仙。路灯,落叶,和着月色对比着,与此等良宵美景,倒衬托出月夜的伤感与凄寂。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秋的月夜凄美,一如李清照哀怨婉转的惆怅,像李煜那样“剪不断,理还乱”愁绪一样。花已败,人已逝,晓景可知否?粉红花,碧绿叶,最是春好处。花玉碎,人憔悴,年华已老却。秋梦情,诗书忆,望君秋珍重……
秋美,月美,乃是真正的秋月,若黑蒙蒙的天空,没有月淡淡的光线,那千古流传描写月的诗句,岂不白费?杜甫的“烟笼寒水月笼沙”’,白居易的“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苏轼曾云过“人有旦夕祸福,月有阴晴圆缺”。而月的特点正是这样,他像一个精灵,人猜不透他的心思,时而圆圆的,时而弯弯的,时而只露出了半边脸。这就是月夜秋景,这才是美丽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能使最美丽的梦的开始……
六年级:梦夏轩
篇4
一、了解相关知识,掌握相应术语
1.写景的顺序有空间顺序与时间顺序。其中,空间顺序有远近结合、上下结合、内外结合等。
2.写景的角度有观察角度和感觉角度。其中,观察角度有定点观察和移步观察,感觉角度有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形、声、色、味角度)等。
3.景物描写的常用手法有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其中,主要修辞有比喻、拟人、夸张、对比等,主要表现手法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衬托、烘托、白描与工笔等。
二、梳理高考命题,了解命题角度与设问方式
高考诗歌景物描写类试题,不仅设问角度多变,而且综合性较强,多结合思想内容和情感考查。以下是一些代表性的试题,梳理如下:
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2012年山东卷)
诗的领联在写景上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指出其中一种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2012年广东卷)
这首诗首联写景抒情有什么特点?(2011年江西卷)
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结句。(2012年江苏卷)
“数峰清瘦出云来”一句妙在何处?“清瘦”有何精神内涵?(2012年辽宁卷)
从以上高考试题针对景物描写的设问方式看,不难归纳出,景物描写类试题主要有这样几种命题角度和设问方式:
1.命题角度:从“意境”的角度设题,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设题,从“炼句”的角度设题。
2.设问方式:
××描写了怎样的景色(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写景(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
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
请简要赏析××句(××句妙在何处)。
三、研究高考答案,明确解题思路
要得出高考题型的解题步骤,研究高考试题答案不失为一种好方法。现从近几年高考试题中选择几例,以便总结规律。
1.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2012年山东卷)
答案:描写了清晨起航时,江南水乡风声萧萧、落叶飘飞的深秋景色,营造了凄冷、感伤的氛围。
2.诗的领联在写景上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指出其中一种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2012年广东卷)
答案;①颔联运用了映衬(衬托、对比、烘托、渲染)、列锦的表现手法;②映衬类:朱、青、绿、白,颜色明丽喜人,相互映衬,烘托出一种清新的四月乡间独特的风貌,传达出诗人愉悦闲适之情;或列锦类:颔联采用意象叠加的方式巧妙地将乡间独特物象樱桃、豆、草、鹅排列在一起,勾勒出一副生动的乡村春意盎然的图景,烘托出静谧的气氛,表达了诗人闲适而悠游的情怀。
3.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结句。(2012年江苏卷)
答案:碧云在空中飘忽不定,最终消沉在天边,结句利用象征的手法,用“碧云斜”象征人的心情消沉;用碧云的飘忽不定象征人的心神不宁。以景结词,委婉含蓄,蕴味悠长,而又情景交融。
标准答案:借景抒情。把天涯之思投向无边天际,以碧云摇曳表现心绪的不宁,以碧云斜落表现心情的低沉。
通过研究以上例题和答案,不难得出景物描写题各题型的解题思路:
1.明确“意境类”解题思路:
第一步:描画面。即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第二步:点意境。即用两个双音节词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意境特点。
第三步:析情感。即具体分析景物中蕴涵的思想感情。
2.从“表现手法”角度设题的解题思路:
第一步:明手法。即点明诗歌写景时运用的描写技巧,包括写景的顺序、角度及表现手法。
第二步:阐运用。即结合诗句具体描摹图景及特点,阐释手法的运用。
第三步:析效果,即明确手法效果,点明诗人情感。
3.从炼句角度设题的解题思路:
第一步:写的是什么?即描摹景物,点明景物特点。
第二步:怎么写的,即点明手法,结合诗句分析。
篇5
一.整体感知明诗意
鉴赏古诗词应对古诗词进行整体感知。对于初中生,借助诵读来整体感知是首要的一环。古诗词优美的语言、和谐的韵律尤适于朗读,古往今来人们无不重视朗读,热爱朗读。用读来带背,在读中领悟,在读中明意。读法可以多种多样,范读、齐读、分组读、配乐读、自由读……可谓吟哦讽诵而后得之。值得一提的是范读,教师的范读,起承转合、抑扬顿挫、轻重缓急都有助于带动学生奔向诗意的“共鸣点”,极易使学生受到诗歌语言美、声韵美和情感美的感染。其次,还可以借助作者及时代背景来整体感知。“知人论世”,当了解了龚自珍的个人遭遇以及怀才不遇的社会现实,再品味《己亥杂诗》,学生对“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真意所在也就有了更深层次的领悟。
二.意境之美细品味
古诗词鉴赏离不开审美,而意境是衡量中国古代文学,特别是古典诗歌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准。王之夫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古诗词的意境是千姿百态的:有的悲凉凄婉,有的豪放旷达,有的含蓄典雅,有的飘逸深远……鉴赏古诗词必须引导学生根据诗中所提供的信息进入诗歌的意境中去。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是一幅孤寂单调的悲凉秋景图,而它表现的则是诗人远在天涯、愁肠欲断的思乡情怀。教学中我先让学生找出枯藤、老树等意象,通过它们所构成的立体画面感悟诗中景,进而体味诗中人在瑟瑟秋风中踯躅独行的游子心境。引导学生深入诗的意境,得到一种如见其景、如见其人的真切体验。
三.诗词技巧善分析
古诗词的艺术表现手法多种多样,往往与思想内容融为一体,相得益彰达到很高的水平。深入分析诗人高超的表达技巧可以切实提高古诗词鉴赏水平。古诗词的技巧包括表现手法、抒情手法、修辞方式等。常见的表现手法有想象、联想、烘托、象征等。古诗词塑造形象的手法很多,可以对形象直接描写,也可间接描写,可以粗笔白描,也可以浓墨重彩,还可以对比、用典、虚实、比兴、拟人、夸张等。教师应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这些技巧特点,方便学生触类旁通,切实提高古诗词的鉴赏能力。例如:无论是写景、叙事、写人,古诗人都喜用烘托之笔。最常见的是以物烘托人。我在讲到晏殊的《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用物候的变化来烘托诗人年华流逝的感伤时,还列举了很多类似的例子。如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用眼前阴冷孤寂的景物烘托人物的愁苦心境。最后,我让学生从学过的古诗词中再举一例,学生很快就找出了《蒹葭》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用凄清的秋景烘托人物可望而不可及的伤感。可见,分析诗词技巧不能仅停在诗句的表面上,而应深入到诗人的内心,由此及彼、由彼及彼,寻觅诗人的真意,从而感悟诗人水融的艺术创造。
四.语言之美共欣赏
篇6
那么,诗词歌赋如何同语文教学结合,又怎样发挥其作用呢?
一、造成气氛,激发兴趣
讲课前,利用三五分钟指导学生抄录背诵有关的诗词,不仅利用点滴时间传授了知识,且书声琅琅,情绪昂扬,造成了课堂上应有的文学气氛,使学生从心理上把语文课同其他课区别开来,有利于集中注意力,上好语文课。同时,多次这样训练,潜移默化、熏陶感染,可激发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例如,学习《雨中登泰山》,抄录杜甫的《望岳》一诗或李白的《游泰山》,指导朗诵,领会意境,引起学习欲望。学习《劝学》,抄录背诵汉乐府诗《长歌行》,体味诗中“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纯真感情和所包含的哲理,使学生产生对课文的喜爱之情。学习《〈指南录〉后序》,背诵《过零丁洋》或岳飞的词《满江红》,激发师生对祖国的挚爱情感,造成浓厚的学习气氛。
二、补充课文,加深理解
利用诗词歌赋同课文在内容上的联系,适时引入教学环节,作为课文的补充,以利于加深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南州六月荔枝丹》,将白居易的《荔枝图序》抄录给学生,引导学生深入认识比喻说明法的特点及由整体到局部的说明顺序,还可使学生了解:古人早已对荔枝不耐贮藏有真切的认识、生动的记载,体会课文引用古诗文的准确、精妙。学习《秋色赋》,把欧阳修的《秋声赋》印发给学生。通过阅读,引导学生将峻青笔下绚丽多彩的秋色同古人笔下肃杀悲凉的秋景加以对比,从而体会出课文作者写秋色的时代特征,有利于领会文章主旨。
上述两例,前者可在课文讲读后抄录补充,以印证体会;后者在讲课前印发补充,以对比认识。有些诗词歌赋,根据需要,亦可在讲课过程中补充。
三、追根溯源,领悟题旨
有些课文,涉及作者的思想渊源或人物的精神品德。这时,有必要借用诗词歌赋追根溯源,使学生从思想本质上认识作者的人格、情操、爱憎,以更准确地领悟课文的主题,体会文章的感情。
例如,学习陶渊明的诗《归园田居》《饮酒》,可同时学习作者的《五柳先生传》,使学生了解作者的处世态度,以尽快地把握诗的主题。唐弢的《琐忆》以鲁迅的诗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作为贯穿全文的红线,故教师可将全诗《自嘲》介绍给学生,使其认识鲁迅先生鲜明爱憎的思想根源,帮助学生领悟作品主旨。
四、联系体会,借鉴练笔
在写作教学中也可提供有关诗词为写作引用材料,使之联系所写内容,体会意境、感情,达到借鉴、练笔目的。
如布置学生写《我爱校园的绿树》,练习用比喻写景状物,描写校园里的白杨、垂柳、果树等,可提供贺知章的《柳枝词》,使学生回忆、观察垂柳的情景,体会“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意境,借以描写垂柳的情态。写《春蚕赋》,练习以物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可提供李商隐的诗《无题》,使学生在吟诵过程中体味“春蚕到死丝方尽”的品格,将物的生物特征与人的精神品德联系在一起,以更好地把握文章的写法和主题。
五、了解民俗,开阔视野
许多诗词歌赋反映了我国民俗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情景。适逢民俗节日,可向学生介绍有关的诗词,吟咏背诵,借以了解民俗节日的情况,以增长知识,开阔视野。
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向学生介绍重阳节的来历及有关习俗:登高、赏菊、饮酒、插茱萸等;吟诵的词《采桑子·重阳》和王维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清明之前,可向学生介绍清明的来历;讲述丙辰清明天安门广场悼念的情景;抄录杜牧的诗《清明》。
篇7
这首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的?
概括这首诗中意象的内涵,并分析诗歌表达的情感。
诗中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
这些命题考查的是景物在营造氛围上的作用,或者景物所体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答题时,一般采用“作者描写了……的景象,营造了……的氛围/表达了……的情感”的模式。根据这个模式,在答题时,我们可以分以下两步来赏析诗词的景物形象。
首先,描绘图景画面。写诗如同作画,作者会从各个角度进行描写以尽显景物之美。所以,要讲清楚“作者描写了……的景象”,可以从描写角度出发进行分析。
第一,对于景物本身,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入手分析。
(1) 景物本身的形、声、色。比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写景名句“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陡峭不平的石壁插入天空,惊人的巨浪拍打着江岸,卷起雪似的层层浪花,从形、声、色的角度生动地表现了壮阔雄奇的赤壁景色。
(2) 动景与静景的搭配。杜甫的《绝句》一诗就是典型的动静结合,动景是“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静景是“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动景与静景相映成趣,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早春的清、新、雅、静。
(3) 高低远近的写景层次。请看范仲淹的名作《苏幕遮》: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该词从上到下(“碧云天,黄叶地”)、由近及远(“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地描绘了塞外景色,抓住秋景的鲜明特点――碧蓝的天空、枯黄的落叶、绵长的水波、苍茫的远山、连天的芳草、西下的斜阳,建构了一幅开阔的画面,写景之中暗寓思乡之情。
第二,从景物给人的视觉、听觉和嗅觉感受入手。
比如2009年高考语文湖北卷考查的张先的《西溪无相院》:“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浮萍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中行。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放修芦碍月生。”颔联的上句着眼于视觉感受,写浮萍,山影在水中显现出来,呼应了首联的“清”字;下句则着墨于听觉感受,以细微的草声衬托出环境的宁静,呼应了首联的“静”字。
其次,品读景物意象。对诗词中景物形象的赏析离不开分析这些意象的作用,所以,在描述了诗词的景物形象后,还要品读景物的意象,点明其所营造的氛围或者表达的情感。这时,如果能掌握古诗词中常见意象的特点和作用,无疑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诗歌。
作者或借助意象营造氛围,如《琵琶行〈并序〉》中“枫叶荻花秋瑟瑟”一句,用枫叶、荻花这些典型的秋天的意象,营造出与朋友离别时的萧瑟、落寞的氛围。
或借景抒情,一切景语皆情语,如将思念之情融入明月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或塑造背景、环境,这种作用在山水诗、边塞诗中运用较多。如王昌龄的《从军行》中“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一句,前半句的三个意象塑造了镇守之地的苍茫,为后半句思乡情感的抒发作铺垫。
或塑造意境,让读者身临其境,感知境界之妙以及作者的情感,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等都是意境深远的诗句。
或衬托人物的气节、品质、性格,如品行高洁、性格坚毅、情感纯洁等,这一类的意象有雪、竹、梅、松、鹤、荷、金风玉露等。
或奠定情感基调,如柳永《雨霖铃》一词的开头,“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一句为全词奠定了凄凉、伤感的基调。
或以景衬境,这一作用在山水诗中运用最多。如以闹景衬静境的“竹喧归浣女”,以动景衬静境的“莲动下渔舟”,以暖景衬冷境的“日色冷青松”,以亮景衬暗境的“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以物语(或物态)衬心境的“废池乔木,犹厌言兵”等。
【练一练】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晚泊岳阳 (宋)欧阳修
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
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
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
一阙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击如飞。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的?
篇8
一、 试题类型及解题策略
1. 分析意境类
提问方式:这首诗(词)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解题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了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答题范式:描图景(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点氛围(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析情感(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具体步骤解说】
第一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诗意。
第二步: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表述,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恰切地吻合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第三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一般可表述为:愉悦、欢快、激动、沉痛、悲愤、哀伤,赞美之情、仰慕之情、惜别之情、依恋之情、豪迈之情、闲适恬淡之情等等,但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哀伤的情怀”是不够的,还应答出为什么而“哀伤”。
【答题示例】绝句二首(其一)?摇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三年饥走荒山道”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之时。
提问: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回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后暂时定居草堂的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训练】
清江引・秋怀
张可久
西风信来家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诗中写了哪些秋景?作者描写这些秋景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分析技巧型
提问:这首诗(词)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解题分析:表现手法是诗(词)人用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法、修辞手法三大类。
(1) 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间接抒情两种。间接抒情又分为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及托物寓理等。
(2) 描法主要有:① 寓情于景或情景交融;② 托物言志;③ 借古讽今;④ 以小见大;⑤ 对比衬托;⑥ 运用修辞;⑦ 化静为动;⑧ 虚实结合等等。
(3) 修辞手法在古诗词中经常出现的有:比喻、拟人、夸张、双关、用典、设问、反问、反语等。
答题范式:明手法(准确地指出用了何种手法)+阐运用(结合诗句阐释说明诗人如何运用了这种手法)+析效果(此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或刻画了什么形象,或表现了什么主旨。
【答题示例】
早 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提问: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回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产生由飘泊引起寂寞之感(步骤三)。
【训练】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这首诗主要运用什么手法?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3. 炼字型
提问方式:诗中××字有什么妙处?
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要求品味这些经过经过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读,应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答题范式:释含义(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描景象(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点情境(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具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题示例】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提问:人们普遍认为¨横”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它好在哪里?
回答:“横”字是横斜意,用得好;从全诗看,因在“野渡”且又“无人”,故能“自横”,加上诗人闲居西涧的境遇,自然使他偏爱这寂寞“幽草”,符合他当时心境。
【训练】
春 雪
韩 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请自选一个字加以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巩固延伸
(一)
湖 上
徐元杰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1. 说说诗中使用“乱”字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全诗写出了游人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城 南
宋・曾巩
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
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
[注]路东西:分东西两路奔流而去。
1. 一、二句写出了“雨”怎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诗的三、四两句和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都写小草,且有异曲同工之妙。请就此作比较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晓过鸳湖
查慎行①
晓风催我挂忱符,绿涨春芜②岸欲平。
长水塘③南三日雨,菜花香过秀州④城。
[注释]① 查慎行(1650-1727),海宁人。鸳湖:嘉兴南湖。② 芜:丛生的草。③ 水搪:原嘉兴城外的一条河道,通南湖。④ 秀州:即嘉兴。
1. 首诗的一、二句描绘了怎样的美丽景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来被认为佳句的“菜花香过秀州城”中,你认为哪个词用得最妙?请写出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 1. 西风、北雁、红叶、黄花、芭蕉、秋雨
2. 渲染出一幅萧瑟的秋景。表达自己漂泊多年、功名未就、有家难归的思想感情。
(二) 运用拟人手法,语言活泼生动有趣。如:草树能知、解、斗,能以才思论天下。
(三) 惊:写出了新奇、惊讶、欣喜的感受,诗人在焦急的期待中终于见到春色的萌芽而惊喜,虽然春色姗姗来迟,但毕竟就要来了。
穿:写出了雪花纷纷扬扬、穿树飞花的情景,富有动态美。
嫌: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春雪描绘得富有灵性。初春时节,雪花飞舞,本是造成“新年初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的原因,可诗人偏说是白雪因为嫌春色来得太迟,才“故穿庭树”纷飞而来,翻因为果,增加了诗的意趣。
(四) 1. “乱”字不仅形象地描绘出红林深处传出的此起彼伏的鸟鸣声,还表现出黄莺上互飞舞,穿梭于林间枝头的动感。
2. 出了游人愉快的心情。
(五) 1. 雨量之大,雨势之猛。
2. 白居易的诗以“野火”衬托青草顽强的生命力;曾巩的诗则通过与“桃李花开尽”作对比,突出了青草难以摧毁的精神。
篇9
一、作品特色导入法
在教学《听潮》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同学们,我们没去过北京,却能俯瞰炎黄子孙引以为豪的长城;我们没有去过埃及,却知道那里有巍峨雄伟的金字塔;我们没去过美国,却能领略气吞长河的尼亚加拉大瀑布的气势。我们靠的是什么?靠电影,靠图片,更主要的是靠文字!文字是一件神奇的宝物,它不仅能够描绘瑰丽的色彩、旖旎的风光,还能够塑声音的形象,它能够演奏大海雄壮有力的交响曲。不信,请大家‘听潮’。”这样的导入,在拓展学生思维天地、拓宽学生想象视野的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使他们更急于配合老师,努力理解本文用字塑声音形象的特点。
二、人物性格导入法
用描绘人物性格的方法导入,能突出人物性格,吸引学生注意力,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先声夺人”、“先入为主”的作用。如学习《驿路梨花处处开》这篇课文时正值3月下旬,而这篇文章的中心是反映了梨花姐妹助人为乐的崇高品质,反映雷锋精神在少数民族地区发扬光大。于是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同学们,再过几天,3月的日历就要翻过去了,自然界的3月春光明媚,百鸟争春,而我们心灵的3月却更加美好温馨,为什么呢?”(学生答:因为3月5日是学雷锋纪念日)“是啊,雷锋叔叔虽然已与世长辞,但他对待同志像春天般温暖的精神却永存我们心中,今天我们来学习具有雷锋精神的人――梨花姐妹,借此纪念我们敬爱的雷锋同志!”
三、联系旧课导入法
鲁迅先生的《社戏》主要讲“我”在平桥村的优待,平桥村地美人淳厚,平桥村是“我”的乐土;而他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百草园”则是作者幼年时的乐园,抓住相似点“乐”,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同学们,我们学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知道鲁迅先生有块乐园,他曾在那里度过难忘的美好的童年时期,现在我们学习《社戏》,小说中的‘我’曾在那里吃过以后再也没吃过的好豆,看过以后再也没看过的好戏。”这样导入的好处就是温故而知新,唤起学生心中以往的百草园的美,激发学生对平桥村――乐土的向往,为课文的讲解定下欢乐的抒情基调。
在教学《葫芦僧判断葫芦案》时,我引导学生回顾了俄国著名文学家契诃夫笔下的《变色龙》中的主人公――奥楚蔑洛夫这一人物形象:“同学们,18世纪中叶的中国封建社会和19世纪末期的俄国沙皇社会在政治上均表现出造就思想性格酷似的官吏贾雨村和警官奥楚蔑洛夫。奥楚蔑洛夫在处理狗咬人事件中表现出了巴结权贵、徇私枉法,善于变化、狡猾奸诈,媚上欺下、利欲熏心的性格及品质。那么贾雨村在断案的过程中,有无奥楚蔑洛夫的
声色变化呢?”这样的导入有助于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四、设置悬念导入法
在教读课文之前有意设置悬念,能够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种种疑问,并由此产生强烈的探求欲,从而吸引他们随老师的引导一步一步进入到课文所描写的艺术境界,去探求事情的前因后果。如教《杨修之死》,可首先用疑问设置悬念:杨修之父杨彪在董卓作乱时,为保汉献帝几乎死难,可谓忠于汉室的名臣;杨修机敏过人,才智不在王粲、陈琳、孔融之下,真可谓忠父智子,而作为汉献帝时魏王的曹操为何枉杀杨修呢?
五、名言名诗导入法
篇10
启示一:在孩子记忆力最好的时候,先“吃”下去,作为以后终身消化、“反刍”的文化储备
儿童时代是记忆的高峰阶段,我们应该让学生在记忆力最好、心灵最澄澈的时候直面经典,吸取中华文化的精华。虽然他们现在并不能准确地理解古诗文的含义,但是这种背诵会在其记忆的底板上刻上深深的烙印,使其终生受益。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儿童时代背会的东西往往终生不忘,这便是所谓的“幼学如漆”、“童子功”。所以,我们大可不必畏首畏尾,放心大胆地让学生去积累吧!能理解的,尽量帮助孩子理解;不能理解的,不求甚解也不为过,先积累下来,今后可以在言语实践活动中逐步加深理解,以作为学生长大后终生消化理解的文化储备。就像一颗种子深埋在土壤中,吸收养份,储备能量,等待时机,开花结果。
启示二:古诗的写意性也决定可以先让学生积累下来,储备在心里,然后用一生的阅历、经验去“反刍”
古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大难题,我们在教学中虽然竭力让学生去读背、去理解,但学生总是一知半解,这让我们许多语文教师犯难:小学生到底要不要学古诗,到底该怎么学古诗?学古诗确实很难,因为古诗大多是写意的,很多古诗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对古诗的理解也是因人而异,阅历、年龄不同,对古诗理解的高度、深度、厚度也不同。所以,我认为小孩子学古诗现在不理解不要紧,可以储备在心里,将来长大了再慢慢消化,像牛“反刍”那样。只要让他们多诵读、有所意会就可,“诗中有真意,欲解已忘言”。我们应该让学生在记忆力最好的时期把这些虽然半懂不懂、似懂非懂甚至全然不懂但对学生未来人生有重要影响的诗句“吃”下去,然后用自己一生的阅历、经验去“反刍”。
鉴于此,我认为古诗教学的侧重点应该是对古诗文的积累,且可以“重在积累,不求甚解”。
一、积累——要帮助形成知识块
我做过一个调查,发现身边的老师们让学生积累古诗词的方法无非两种:一种是买一本书让学生一首一首背,一种是想到什么背什么,随意性比较大。这样学生头脑中积累的古诗就如一盘散沙,随着时间的流逝会慢慢地流失。如果采取以下方式进行积累,那么就可以把古诗聚成一串珍珠,形成知识块,这样就不容易遗忘。
(一)依靠主题,带活积累
我们每册课文里都录用了四首古诗,每首古诗都有一个主题。古诗词积累就可以依据这个主题,立足课内,拓展课外,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形成一个鲜明的积累体系。如,二年级上册古诗《赠刘景文》和《山行》都是描写秋景的,读后我们会被诗中描绘的深秋美景所陶醉。《赠刘景文》写秋末之景:荷枯、菊败,橙黄、橘绿,色彩鲜明,突出了秋天的特点。《山行》描绘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深山秋色图。由此,可引导学生积累相关的诗篇,形成“秋天的诗”的主题。另外,如写花的诗:《题》、《卜算子·咏梅》等;言志的诗:《石灰吟》、《竹石》等;写景的诗:《山行》、《归田园居》等;送别的诗:《别董大》、《赠汪伦》等,我们都可以通过确立主题的方法来积累。
(二)依据生活,建立积累
根据古诗文所反映的时令进行分类积累,它能促使学生从时间的角度把握古诗文的脉搏,从而流畅地记忆。从《早春》《春江花月夜》到《夏日》、《小池》;从《秋浦歌》、《秋思》到《冬景》、《江雪》,同学们背过了灿烂的春,缤纷的夏,金色的秋,绚丽的冬。顺着四季走来,一路朗朗童音。这样在不同的节气里让学生们诵读相关的诗,不仅有助于学生梳理知识,更有助于古诗和学生生活情景相结合,为他们内化古诗词、运用古诗词埋下了伏笔。
课本里的每首古诗就好像每一个戏剧的引子、每一个景点的导游,教师得先把孩子从声、光、色的世界里引进古诗的殿堂,然后借助主题给学生指出一条条路径,让学生有可能走进更多的诗人、更多的古诗。这样,当学生想起这个主题的时候,他就能想起这个主题的相关古诗,从而实现古诗的有效积累。
二、积累——要帮助激活知识块
形成的知识块不能让其变成死石块,这样的知识是没有活力的,只有把积累到的知识放到“心”的熔炉去冶炼后,在语言实践中不断地运用,从而建立起新的知识块,这样才能真正把积累的知识变成自己的东西。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把积累到的古诗文不断地运用激活,建立新的知识块呢?给学生一个语文实践的机会很重要。
(一)课堂中的运用激活
课堂上,教师时常有意识地提醒学生运用古诗词对文章进行批注,把古诗积累与阅读教学结合起来,这是最有效的运用。如,在教学《燕子》一课时,可以跟学生说:“燕子动作敏捷、活泼可爱,古人在几千年前就写下了很多有关燕子的千古绝句,你能给我们吟诵几句吗?”学生略加思索,便想起了“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等诗句。给学生提供一个运用的平台,经常运用这些积累的古诗词说话,学生的消极积累就会转化为积极的有效积累。
(二)生活中的运用激活
古诗是古人的作文,是古人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后的表达。古诗从生活中来,我们应该让他回归到生活中去。某日,一值日生负责倒垃圾,倒了数次仍见垃圾桶满满的,长叹一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那些背诵过的古诗词悄悄地走进了学生们的生活,犹如一汪清泉流淌在学生的心间,激荡着他们的情感,升华着他们对生活的认识。
(三)作文中的运用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