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施效颦文言文范文
时间:2023-03-29 10:55: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东施效颦文言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于西施的文言文的题目叫《东施效颦》。
相关补充:
1、《东施效颦》的原文。西施病心而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
2、《东施效颦》的寓意。不能盲目的去模仿,一味的模仿别人,就会适得其反。每个人都要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避短,寻找适合自己的形象,盲目模仿别人的做法是愚蠢的。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关键词:流动儿童;品德教育;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20-012-2
一、凝视:当下港城“流动儿童”品德教育现状
1.流动儿童教育存在不连续性,道德认知模糊,行为习惯养成差。
农民工的无序流动和工作的不稳定性,直接导致其子女教育的不连续性。流动儿童跟随父母迁徙,常常会出现错过入学时间、前后学习内容衔接不上的情况,从而造成流动儿童的学习成绩差,流动越频繁,对其学习构成大威胁。由于缺乏家庭的关爱,加之祖辈的溺爱和代养人的无奈,部分流动儿童常常表现出任性、自私、不尊敬长辈、好逸恶劳等不良品行,上进心、集体荣誉感多有缺失,自控能力较差,常有违规、违纪,甚至违法行为发生。据笔者对港城学校走访调查得知,道德意志薄弱,经常违反校纪,道德行为习惯不良的大多数是流动儿童,假日常常结伙游荡于社会,很容易受到不法分子的误导,干些偷鸡摸狗的违法勾当。
2.随班就读成为港城实验学校吸纳流动儿童的主要方式。
中国对流动儿童现行的教育政策是“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心小学为主,采取多种形式,依法保障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但数据显示,上海市外来人员子女在本市接受义务教育人数达37万多,其中15万在公办小学就读,占40%,其余22万多学生主要在300多所简易农民工子女学校接受教育。首先,农民工子弟学校的硬件资源达不到国家标准。大部分农民工子弟学校校舍简陋,课程设置仅开设必要的文化课程,取消音乐、美术等艺术课教学,达不到国家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其次,农民工子弟学校师资水平低。与公立学校相比,农民工子弟学校经济条件差,教师工资低,部分是大学毕业生,缺少教学经验。如皋市没有举办农民工子弟学校,原因是涉嫌教育歧视,为此要求港城实验学校执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随班就读的政策,这就给学校的管理和教育教学带来了压力。随班就读成为港城实验学校吸纳流动儿童的唯一方式。
3.父母疏于对流动儿童的品德教育。
农民工群体由于体制、经济等现实问题,其自身在融入当地社会的过程中所遭受的不公平待遇以及由此产生的不良态度也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对流动儿童自身而言,家庭的贫困让他们过早地分担了生活的重担,料理家务、照顾弟妹,甚至拾荒赚钱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在与当地儿童的接触中,他们经常被人瞧不起,因此很少有当地的知心朋友;由于大多生活在简易的租住房里,生活环境比较恶劣。农民工群体作为流动儿童父母,知识素养低,体力劳动繁重,不能给子女学习以指导。他们内心期盼孩子学习优秀,工作稳定,但是不能将期盼落实到真正帮助、指导和教育孩子的现实中来,仅将希望寄托于学校,疏于对子女的教导,须知儿童教育需要社会、学校和家长的共同努力。同时,社会大众也存在歧视外来务工人员和流动儿童的现象。
4.流动儿童的心理问题值得关注,价值观扭曲。
流动儿童一方面延续着父辈的生活,另一方面又耳濡目染经济发达地区的生活,心理难免出现落差,加之本地人对流动儿童的社会排斥,甚至丑化,常常使他们产生自卑、自闭心理,以致出现行为失范。
根据成长规律,儿童不仅是身体成长发育的重要时期,而且还是道德品行初步形成的阶段,但他们独立思维尚没有成型,相对于成年人,他们更容易受外界的影响,这就使得他们个体价值取向带有世俗化,从而产生认识的偏离。
二、透视:“流动儿童”品德教育现状成因分析
1.家庭教育缺失,导致儿童品德处于“无根基”状态。
儿童往往是通过模仿和认同父母,内化父母的期望与要求规则,继而试图成为父母所期望的人。但是,不管是父母双方还是一方外出,都致使父母的教育功能和监管职责缺失,而流动儿童恰好是处于身心健康成长的关键时期,无论从思想认知还是情感上都难以得到父母及时的引导和帮助,更加无法感受父母的关爱和呵护,而父母的情感支持是任何临时监护人都难以替代的,这使得流动儿童对社会上一些非主流的思想和现象认识模糊,甚至出现价值取向上的扭曲与偏离。因此,父母与孩子的空间距离、心理距离无疑导致了家庭道德教化功能的弱化,使流动儿童的情感支持网络断裂,从而致使流动儿童无法顺利实现社会化或者在这一过程中出现畸形发展的情况。
社会学理论认为,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形成都是观察学习和替代强化的结果,它与特定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动机相结合逐渐转化为道德行为。而儿童道德认知的获取,良好道德情感体验和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稳定的家庭结构和良好的亲子关系。在儿童道德成长的早期,父母的道德价值观念以及言行举止对儿童的道德成长都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是重要的模仿榜样。儿童从对父母的言行模仿中,不仅可以获得一般的态度和观念,而且可以形成特殊的嗜好和行为,形成自己的价值判断和是非标准。外来务工人员迫于生存压力,往往忙于打工虽然和子女生活在一起,但是交流、沟通甚少,流动儿童缺乏父母对其亲社会行为进行及时的强化和不良行为的监控,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流动儿童道德认知、道德人格和道德行为的养成,人为剥夺了流动儿童道德成长的榜样教育,使其难以形成正确的是非标准和价值判断,其亲社会行为难以转变为稳定的道德行为。
2.学校教育失缺,使儿童正确的价值观念难以形成。
学校教育对生命个体的道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目前的学校教育鉴于教育体制的现状,大部分学校都头顶着沉重的升学压力,使得喊了多年的素质教育不得不搁置在一边,儿童的心理教育、人格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等让位于地地道道的应试教育,或者出现道德教育形式化和畸形化,大大弱化了学校德育的功能,使儿童道德意识和人文精神淡薄,导致儿童道德发展的异化。应试教育指挥棒下培养出来的可能是考试能力很强但情商很低的学生,甚至是“问题学生”。同时,目前学校课程设置与流动儿童身心发展不相适应,绝大部分农村学校心理课程是缺位的,基本上没有配备专门的心理机构和教师,使“流动儿童”自闭、冷漠、任性和自我认定错位等不健康的心理因素长期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和疏通,负面情商增长,从而影响和制约着儿童道德成长。
3.社会因素的僭越,儿童的价值观模糊导致道德判断难以形成。
儿童道德养成需要良好的外部社会环境,这是他们道德行为社会化的摇篮和主要场所。但目前社会上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左右流动儿童的道德养成。比如,我们走访调查发现,不少农村小学都是临村而建,周边环境是不利于流动儿童道德的健康成长的。此外一些大众媒体的不良信息,如:金钱观念、利己主义、读书无用有钱万能等思想诱导流动儿童产生道德上的偏差,而流动儿童的心理防线、思想的独立性和行为的自律性都比较差,在监护人无暇监督或管束不到位的状态下很容易陷入其中而深受其害。
三、审视:“流动儿童”品德教育的实施方略
1.关注流动儿童的情感体验。
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过程中一对最基本的关系,是决定教育系统生命力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由于家庭环境、个人经历等各方面的原因,流动儿童的学习基础相对较薄弱,因此,一些公办学校教师对流动儿童的学业评价标准和期望值比较低。这使流动儿童感到不被重视,导致了他们对自身要求不高,产生自卑、消极情绪,缺乏上进心和自信心,学习成绩停滞不前。在这种环境下,他们在心理上感到受歧视、不平等,自信心受挫,对他们的学习和心理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影响了他们的学业成绩和今后的发展。对流动儿童的成长来说,教师在师生交往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与行为就尤为重要。
港城实验学校正是基于流动儿童常常带有群体性自卑心理,因此,在教学相关主题时,要求教师要认真考虑流动儿童的经济状况和家庭环境等具体因素,做到既有效引导,又不伤其自尊心。如在教学《我懂事了》这一主题时,笔者设计了“了解父母一天的工作”的活动环节,以此培养学生尊重父母的劳动,为父母的工作而自豪的情感。但在具体教学中,流动儿童可能会因为父母从事的是体力工作而流露出自卑心理。对此,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帮助他们认识到,父母所从事的工作同样是在为社会作贡献。如此,由于关注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品德教育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共同的根使流动儿童和本地儿童有了共同的故事和友谊,而这种同伴之间的友谊正是此年龄段的孩子最渴望的。在这种伙伴关系中,流动儿童不仅仅是一个接受者和被施予者,同时他也是一个施予者和参与者,作为一个主动者帮助身边的同学,作为一个主人参与融合过程。在活动中我们还发现,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的互动融合的推进,呈现出以下梯级:“互明”—“互补”—“融合”—“共进”。所谓互明即互相了解、彼此沟通,所谓互补即互相学习、完善自我。“互补”包括以下几个重要方面:技能互补、情感互补、心理互补。以互相了解、彼此沟通为起点,以互相学习、完善自我为途径,实现了本地儿童与流动儿童之间的自然融合与共同进步。
社会学研究表明,在现实生活中,当一个人对他人表现出热情、真挚、友好的情感时,对方也往往会给予同样的回报,从而有助于人际关系的良好调适。教育经验同样告诉我们,当教师对学生有好感时,学生往往会对该教师怀有感激,这种感激会从眼神、语气、举止中不知不觉地流露出来,尤其对那些长久处于社会边缘的流动儿童来说,教师真挚的关注将发挥不可估量的教育和社会功能。
2.挖掘品德教材资源。
只要我们认真分析、善于利用,就不难发现品德教材中有许多适合流动儿童的教育内容。针对流动儿童在性格与行为习惯方面的弱点,教师应注意挖掘教材资源,从改善流动儿童自我认知与行为习惯入手,提炼合适的主题,相机进行德育渗透。如三年级上册《快乐的学校生活》这一单元的教学中,教师结合流动儿童的生活实际,引导他们学会与人相处,融入学校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并通过参与制定规则等各种集体活动,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搭建流动儿童活动平台。
品德与生活(社会)是一门集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于一体的综合性课程,倡导通过开展讨论、调查、参观、模拟、实践、游戏等各种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品德课程的活动化教学,对于帮助流动儿童融入城市生活,成为社会中的一员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教师可以通过有目的的分组,加强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的交流;可以通过为流动儿童提供更多展示的机会,增强其自信心。如在教学四年级上册《说不完的家乡故事》这一主题时,笔者利用流动儿童丰富的生活经验,结合本地儿童搜集信息能力强的特点,让双方组成合作调查小组。小组成员合作查阅资料后,由流动儿童结合自己在家乡的生活经验,在成果交流会进行展示,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大手牵小手”活动,自启动以来,牵动着全体港城实验学校教师的心。从开始的每年一次到现在的常态化,一幕幕感人的场景感动着学生,也感动着学校的老师。活动中的一个个第一,记录着学生与老师共同走过的日子。第一次到肯德基,坐在宽敞的店堂,感受着城市的另一种生活;第一次穿上属于自己的新鞋,体验时尚的……孩子们体会着成功的喜悦。
4.激励流动儿童互动交往。
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在与其他人交往的过程中不仅会产生真挚的友谊,也会因为家庭与文化背景、兴趣爱好等特点的不同而产生“冲突”和“敌视”。“冲突”和“敌视”之所以产生,通常的起因主要是缺少了解和沟通,而“冲突”和“敌视”的化解,则可以进一步促进彼此的友谊和团队精神的产生与发展。因此,考虑到流动儿童和当地儿童各自的特点,港城实验学校开展了一系列以“互动融合”为手段的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活动。比如,捐书、赠书、读书与交流活动,联合夏令营,联合开学典礼,联合班会,联合红十字募捐,联合升旗仪式,联合广播等活动。孩子们牵着小手,共同参与。
学生的成长既是其个体身心发展的过程,更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学生在校期间不仅要学习文化科学知识,更要获得同学的认可和接纳,体现自己的存在价值。学校,作为一个提供教学和社会交往机会的机构,有义务为学生营造一个自我实现的环境。对流动儿童来说,同龄伙伴的接纳和认可意味着他们在陌生的社区中有了一块属于自己的天地。因此,学校有意识、有目的地设计各种活动,创造流动儿童和本地儿童相互了解的机会。“我的故事”、“手拉手,我们是朋友”等活动,让结对的儿童通过了解伙伴的出生、幼年、童年等生活状况,在对比中加强双方的感性认识;建立由流动儿童和本地儿童联合组成的鼓号队、舞蹈团等,在活动中认识自己的朋友,从接纳朋友中构筑融合团队。通过流动儿童和本地儿童之间的合作和相互影响,为他们提供一个有利于和谐发展的氛围。
[参考文献]
篇3
一、技巧在朗读评价中渗透
朗读是一项能力,能力的形成都是需要实践训练的。课堂是训练朗读的主阵地,出色的朗读训练能高效地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只练不导,学生的朗读会出现平移,这样的训练是高耗低效的;有练有导,学生练有所得,水平才会不断提高。如何导,肯定不是机械地说教,而是像赛课教师那样——技巧在评价中渗透。技巧应算是朗读第一层次的要求,在学生初读课文开始即可无痕地加入。如温州鲍丹丹老师执教《我要的是葫芦》一课,在指导孩子们初读课文时,简洁的指导性评价高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朗读水平。
师:鲍老师先来开个头。从前,有个人种了一棵葫芦,他每天都要去看一次。有一天,他看见叶子上爬着一些蚜虫,心里想——你接着说——
生:有几个蚜虫怕什么!
师:不着急!咱们把字看清楚了再读。
生: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师:真好!读对了!你也来说一说——
生: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师:嗯!那个人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
生:我的小葫芦啊,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
师:你看她多着急啊!谁也这样来说一说?
生: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
鲍老师对每个起立朗读的孩子都给予点评:“真好!读对了!”“你看她多着急啊!”评价针对性很强,“读对”和像这个孩子这样“读出着急”的评价,学生清楚了同学读得怎么样,好在哪里,再接着练读,效果明显,这给孩子读好课文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又如舟山贺海红老师在指导学生初读《伯牙绝弦》时,指名学生读文后这样评价:
师:字音读得很准,课文读得很流利!我们读文言文的时候啊,还要有正确的断句、恰当的停顿,这样才能读出文言文的节奏来。老师帮你们在课文当中需要停顿的地方做上了记号,请个同学再来读一读。(生读)
师:你读得特别认真!也根据要求作了停顿,但读停顿的时候要做到字断气连。比如:峨峨兮——若泰山。谁来试试?(生读)
师:峨峨兮——若/泰山。字断气连,一起来——(生齐读)
师:再看这一句。
生读:洋洋兮——若/江河。
文言文朗读对学生来说是有难度的。教师在评价中首先是予以肯定,指出读得好的地方,再适时地示范怎样读“正确断句、字断气连”,有示范,有练读,又有迁移运用的训练,学生在短时间内朗读进步明显,朗读效果也得以充分体现。
二、理解在形象感知中深入
理解是朗读的基础。没有理解的读是“小和尚念经”,读出理解是朗读更高的要求。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见长,如何指导学生读出理解,教师只有结合感知形象过程,学生的理解才能不断深入,从而读出语言的意思来。杭州汪珗老师教学《穷人》一课,在品读重点句“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一句时,就做到了让学生在不断加深形象感知中,提高朗读能力。
(生齐读重点句)
师:你读出了什么?
生:她家里已经有五个孩子了,再加上两个孩子,负担会更重,而且养五个孩子还是勉强的。
师:她说养五个孩子已经很困难了,你们觉得她说得有道理吗?哪个自然段的描写告诉我们他们养五个孩子很困难?
生: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鱼,她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孩子们没有鞋穿,不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
师:你们赶快找找,哪些词语看出他们养活五个孩子很困难?
师:托尔斯泰不愧为文学大师。在课文一开始就通过描写告诉我们,桑娜一家是穷人,想到生活如此的贫穷,桑娜怎能不担忧呢?希望大家把这种担忧读出来——
生齐读: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
在对课文的理解不断加深后,学生的朗读一次比一次好。学生读出了自己对穷人桑娜的担忧和同情,读出了自己的理解。
三、情感在品味语言中升华
如果说有理解的读是让学生得“意”的话,那么关注语言特色读出情感的读则是得“味”的读。相比之下,得“味”的读应该在我们的课堂上广泛应用。这样的读不但能让学生品得文章的真味,更能让学生在读中积累有特色的语言,从而为自己的写作奠基。衢州毛芳芳老师教学《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在引导学生理解“每一”、感受排比句表达的强烈情感时,采用的是带领学生不断品读语言特色再练读的方法。如此,学生既读出了“味道”,又积累了语言。
毛老师着眼于品读演讲稿文体语言的特点,在练习朗读中让学生感受排比的表达效果。学生在课文例子的直观感受中,读到了语言的“真味”,读出了“层层推进、加强语势”。在稍后教师安排的练笔中,学生对语言的习得得到了充分体现。
四、语感在教师投入中飞跃
两天11节课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极富艺术和实效的朗读莫过于教师投入其中的朗读。这些优秀教师主要以如下两种形式参与学生的朗读:一种是教师创设情境的铺垫引读,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促进了学生语感的提升;另一种是教师直接示范朗读部分文句,这样学生就得到了高水准的朗读定位,加之学了课文之后朗读已具坚实的基础,经常练习,学生的语感自然能实现质的飞跃。这样的例子几乎每堂课都有,如嘉兴祝贵耀老师教学的《青山不老》,在练读“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一句时,就加入了教师的铺垫引读,起到了良好的助读效果。
师:15年来,和他一起来的七位老人中的五位,还有和他相依为命的老伴相继离世,他坚持着!读——(生读这一句)
师:15年来,他唯一的女儿三番五次地从城里回来,接他去享清福,他坚持不走!读——(生又读这一句)
师:15年,五千多个日日夜夜,3700多亩林网,150多个北海小学啊!读——(生再读这一句)
篇4
关键词:初中语文 成语教学 策略
一、要教会学生一些解释成语的办法
第一,首先要重视古汉语的学习,尤其是课内文言文的实词解释的学习
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都要重视对古汉语的学习,古汉语里有许多优秀的诗歌和文章,它们是中华民族的精髓,有许多实词是有生命力的,这些有生命力的实词解释和成语的解释往往是一致的。
如:“安之若素”的“素”怎么解释呢?其实我们曾在初中语文课文《活板》中学过:“有奇字素无备者”的“素”解释为“平素,平时”,与“安然若素”的“素”同义。又如:“置若罔闻”的“罔”作何解释呢?古文学得扎实的学生一看就知道,《核舟记》中有一句话“罔不因势象形”的“罔”解释为“无,没有”,两者意思一样。还有,《出师表》中的“陟罚臧否”中的“否”和“否极泰来”的“否”同义,都解释为“坏﹑恶”。
第二:要重视形声字的结构,分清形旁和声旁
在古汉语和现代汉语中,大部分的字都是形声字,形声字分为两部分:形旁和声旁,形旁表示字的意义,声旁表示字的读音。掌握了形声字的知识概念,可以使我们正确解释字的意思,从而避免很多错别字,能正确使用成语。
如:“病入膏肓”的“肓”,学生往往会写成“盲”,为何?就因为不懂形声字的结构,“肓”的结构是“上声下形”,大凡和人体有关的字都是“月”字旁,由此可知,“肓”与人体有关,是指心脏与隔膜之间的部分,即药力达不到的地方,而“盲”的形旁是“目”,与眼睛有关。
第三:重视音形相近,意义不同的字的对比
对成语的掌握,要求很高,学生往往不理解成语的解释而写错别字,所以对于一些容易搞混的字,特别是音形相近的字进行对比区别,显得十分重要。
如:学生常常把“好高骛远”的“骛”和“趋之若鹜”的“鹜”搞错,为什么呢?因为学生不理解这两个字的解释,“骛”的本义是“马快跑”,引申为“追求”;而“鹜”解释为“野鸭子”,经过对比,学生才能真正懂得这两个字的意思,“心无旁骛”也不会写错了。
二,在成语教学的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1.教成语释义时,培养学生的敏觉力。人们在使用成语时,大多用其比喻义或引申义,而少用本义。但我们在成语释义教学中,应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成语的字义、来源上,从而引导学生敏锐地觉察到其中蕴含着许多古代语言文化知识。
2.用成语联想法,培养学生的流畅力。联想是一种活跃的发散思想,用成语联想去教学,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流畅力。
3.对成语进行归类教学,培养学生的变通力。从成语的内容上归类,可以采取将相近的类放在一起进行教学的策略,让学生区别他们不同的意义重心,培养其变通力。
4.设计成语作文练习,培养学生的独创力。作文教学容易落入俗套,特别是命题作文,不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即使是材料作文,也有很多限制,而设计一些富有创造性的成语作文技巧练习,就能构成变化万千的新颖作文,从而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
三、成语教学要与时俱进,符合时展要求
第一要把握好成语的朗读停顿。
成语绝大多数十四字的,在朗读时一般都是两个字做一次停顿,如:迥然/不同、平分/秋色、披肝/沥胆等。但并非所有的成语都是这样停顿的,我们教材中没有列出的少部分少于或多于四字的成语,如:莫须有、快刀斩乱麻、树欲静而风不止等,在朗读这些成语时则要根据它们的结构和所表达的意思选择停顿。
第二要整体把握教材中的成语,融会贯通
教材中中的成语不但和本单元的课文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成语和成语之间也有着一定的关联,那么教者在教学时应能及时地复习、巩固,从而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例如,在教授河大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时,就应该把整个初中教材中关于四季的成语整合起来,集中进行理解,掌握。
第三要把握成语之间的联系,适当补充
教材中有些不同的成语表达着相同或相近的主题,这就给教者一个很好的切入口。如十二个出自寓言的成语:刻舟求剑、守株待兔、鱼目混珠、滥竽充数、多此一举、画蛇添足、东施效颦、邯郸学步、掩耳盗铃、买椟还珠、螳臂当车、蚍蜉撼树。在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自由认读,再想一想十二个成语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先让他们从整体上感知这十二个成语都是从寓言中得来的成语。接着,我再逐一讲解,配合每个成语的小故事,在学生的脑中留下了直观的形象,从而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接着,我问学生:你们还知道哪些从寓言中得来的成语?学生们根据自己的课外知识,积极回答:“百步穿杨”、“杞人忧天”、“自相矛盾”……同时,我又补充学习了“愚公移山”、“指鹿为马”、“惊弓之鸟”“井底之蛙”等词语,在此基础上丰富学生的词汇量。成语教学似轻实重、似易实难,它重在运用和积累。然而,这仅有的成语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们还应要求学生在课外多看课外书籍,查阅资料,了解中国的成语文化,并融之在自己的写作中。这样,中国的成语文化才得以流传。
四、成语教学时要注重浸润其中的儒家思想
成语是经过千百年积累起来的约定俗成的固定短语,它反映了古代社会生活的各方面,至今仍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有些成语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和哲理性,我们通过这些成语的教学可以达到对小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目的。思想教育有其民族性和继承性,而我国的思想道德标准长期以来主要是受儒家、佛家、道家思想的支配和影响。虽然它们的思想既有精华也有糟粕,但不可否认,正因为它们的存在,才有了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思想和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