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古诗大全范文
时间:2023-04-03 03:58: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李白古诗大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激励机制;经理股票期权;亚式期权;百慕大
一 、引言
2005年12月31号,证监会《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出台,这就为我国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改革提出了政策指导,使我国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成为可能,以股票期权制度为主的薪酬体系基本取代了传统的年薪加奖金的薪酬制度。股票期权作为企业高管人员的激励方式,已经渐渐的走进了企业的管理中。本文以信息经济学的委托-理论为基础,通过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上市公司经理人员的股票期权激励机制进行解析,应用亚式期权的方法对创业板中的21支股票期权的价格进行定价,并且引入了百慕大式亚式期权做分析对比,得出创新后的亚式期权能够更好的激励经理人。
二 、经理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简析及相关文献回顾
经理股票期权(ESOs),又称为认股权计划或股票选择权,实际上是一种选择权,其基本内容是给公司高管人员(经理人)在未来某一时间,按契约约定的价格购买本公司股票的权利。
豪尔和雷曼(1997)采用B-S模型对1980-1990年478家美国大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薪酬与股票市值之间的实证分析说明:股票期权对公司价值的变动更为敏感,与工资和奖金相比,公司期权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激励方式。保罗和斯科特(2002)研究发现:授予员工股票期权是基于给员工以激励,诱导员工分类一级留住优秀员工三种潜在原因。唐清泉、朱瑞华和甄丽明(2008),选取在2002年以前上市的152公司、456个样本,从多个角度,研究中国上市公司薪酬激励的有效性,结果说明我国上市公司高管人员内部的“大锅饭”仍未打破,对主要高管人员的倾斜相对报酬较小,对主要高管人员未能提供足够的激励。陈计专(2008)选定了截止到2006年6月30日为止的17家在股改同时已实行了股权激励机制的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对股票期权激励效性和股票期权激励机制与公司绩效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从横向比较上看,实施股票期权激励的样本公司业绩要好于上市公司的整体业绩;从纵向比较上看,70.59%的样本公司2006年的净资产收益率要高于2005年,由此可见,实施股票期权激励机制,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可以激励公司绩效的增长,二者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三 、基于亚式期权的激励机制模拟
由于创业板市场相对于沪深两市的上市公司其市值更小,更加易于操纵。因而相对于欧式期权来说,亚式期权具有明显的抑制经理人投机行为的意义,基于亚式期权的期权激励机制更加重要。因此本文选取了创业板市场上的21家上市公司。为了保持时间的一致性和比较的统一性,日期选取均从2010年8月份的第一个交易日即2号开始,到期日为2011年3月18日,持续半年多的时间。实行平价期权,分别根据当天的股票价格S作为到期日的执行价K,即K=S0。假设年利率为2.25%,根据各个股票的数据,设定半年的贴现期,我们得到了算术平均价格的亚式期权的价值,如表一所示。
从上述模拟结果可以看出,有10家公司的经理从自己的经营业绩中获得了更多的收益,因此如果这些公司真的实施亚式期权激励机制的话,这些公司的表现力应该会更加好。即有将近5成的几率可以使得经理股票期权机制有效。并且其他没有获得获益的公司在实施了亚式期权激励机制后,可能也会获得收益。
四 、基于百慕大亚式期权的激励
百慕大期权(Bermuda option)一种可以在到期日前所规定的一系列时间行权的期权。。介于欧式期权与美式期权之间。因此将百慕大式和亚式期权结合起来,即可以充分发挥二者的长处。利用百慕大的特点,为了验证百慕大式亚式期权,我们同样模拟了上述21支股票,并且设定提前7天可以执行,其他参数和上述一样。
从上表可以看出,百慕大期权比欧式亚式期权价值更大,并且提前执行使得经理人能够获得更好的收益,也更加有利于激励经理人。在21家公司中,有11家提前执行,并且改进后的激励机制有12家公司可是使经理人获得正的收益,比欧式亚式期权多了2家。从激励机制中获益,从而更好的发挥激励机制的作用。
五 、结论
本文通过模拟市场来得到了21家创业板市场的亚式期权的经理人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结果表明有10家公司能够得到正的效应,让经理人能够收益,就能激发其与股东之间价值共享的目标,更好的服务公司,从来得到了其有效的结论。引入百慕大式亚式期权后,让经理人能够发挥其才能,灵活运用其权利,在金融危机,政治危机等外部因素不利影响下,更好的实现其价值,从来更大的激发其斗志和完善激励机制。(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经济数学学院)
参考文献
[1] Brian J.Hall,The Pay to Performance incentives of Executive Stock Options,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Research,1998,NBER Working Paper
[2] Paul Oyer and Scott Schaefer,Why Do Some Firms Give Stock Options to All Employees An Empirical Examination of Alternative Theories,NBER,2002,Working Paper
[3] Banz R W.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turn and Market Value of Common Stocks,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81
[4] 陈国富,委托-机制设计激励理论前沿专题,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5] 唐清泉,朱瑞华,甄丽明,我国高管人员报酬激励制度的有效性-基于沪深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当代经济管理,2008
[6] 陈计专,浅析股改中股票期权激励效果,财会通讯,2008
[7] 孙武斌,股票期权的激励机制、激励效应与绩效研究,西北工业大学,2003
[8] 陈宏辉,贾生华,经营者股票期权的激励机理及其在我国的适用性分析,经济师,2001
篇2
一、古诗词阅读
唐诗、宋词和元曲陪伴我们成长,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些网站,进一步领略诗词的美好。首先“古诗文网”(http://www.gushiwen.org/),这里不仅有最经典的精选,还有描写不同场景的古诗的合辑,比如描写夏天,描写月亮,等等。以后在作文中引用一下这些词句,绝对加分不少。再推荐“诗词名句网”(http://www.shicimingju.com/),这个网站是根据诗人的合辑排列的,要是对某一个诗人特别感兴趣,不妨通读他的作品过一下瘾,这里还有诗人的故事,了解多一些对于理解他们的作品还是很有帮助的。无论是从牙牙学语时听的《静夜思》还是到现在所学的李白杜甫的壮丽诗作,这些诗歌都带我们领略了中国文化的波澜壮阔,其实在很多诗歌里面还有巧妙的构思,动人的故事待我们细细品读。
二、现代诗歌阅读
现代诗是用我们现在熟悉的语言编织的一幅幅美丽的画面,扣人心弦。虽然现代诗比较年轻,但是还是有很多诗人,形成不同流派和多种风格的。怎么样?想知道得更多些吧,那就来“中国现代诗歌大全”(http://www.shigeku.org/xlib/xd/sgdq/),这里收录了从20世纪20年代起的各种流派的诗人创作,绝对能激起你的求知欲。如果你觉得这个网站太专业了,那就再给你介绍一个平易近人的网站“九九文章网诗歌版”(http://www.jj59.com/shige/),这里的诗歌更贴近生活,相信也更能打动你的情感,比如“我该怎么感谢你”“花儿的心事”。如果你也有温暖的小情怀,就来这上面转转吧,说不定一下子就看到了感动你的文字。
三、歌词阅读
有人说歌曲是音乐和诗的结合,那歌词一定就是歌曲中的诗了。有很多歌词不仅押韵而且表达出了细腻刁钻的情感,我们时不时都要引用一下,似乎只有它们才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既然这样,那平时遇到喜欢的歌词,为什么不积累一下呢?首先介绍“我爱歌词网”(http://www.5ilrc.com/),这里面有各种流行歌的歌词,大家可以根据歌手或者歌名查找,点开即看到,十分方便拷贝和欣赏。然后再来“中国原创歌词网”(http://www.cnycgc.com/),这里有热议的话题,各路神人的各种风格的创作。如果你突然也有灵感,或者对别人的作品有一些建议,那来这里就对了,让思想碰撞出更美的歌词吧!
四、英文诗歌阅读
篇3
1、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
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3、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
4、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史记》
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6、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7、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汉书》
8、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苏麟
9、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
10、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韩愈
11、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
12、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增广贤文》
13、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14、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三国志》
15、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刘禹锡
16、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17、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论语》
18、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晏子春秋》
19、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20、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
21、不可同日而语。——《汉书》
22、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
23、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24、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
25、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孟郊
26、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27、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
28、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29、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
30、举大事者,不忌小怨。——《后汉书》
31、学无止境。——荀子
32、穷则变,变则通。——《易经》
33、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34、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
35、差以毫厘,谬以千里。——《汉书》
36、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孟子
37、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38、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旧唐书》
39、春宵一刻值千金。——苏轼
40、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41、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史记》
42、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43、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44、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45、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
46、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苏轼
47、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
4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49、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
50、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51、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52、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53、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杜甫
54、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55、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汉书》
5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57、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58、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59、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史记》
60、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61、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罗大经《鹤林玉露》
62、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蒲松龄
63、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 ——汉·韩婴
64、百闻不如一见。——《汉书》
65、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旧唐书》
66、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67、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68、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69、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
70、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汉书》
71、业精于勤,荒于嬉。——韩 愈《进学解》
7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
73、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刘基
74、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7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
76、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曹 学
77、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
78、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79、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80、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
81、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韩愈
82、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83、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84、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史记》
8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8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87、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88、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
篇4
【关键词】高中语文;“唐诗宋词”教学;思考
从实际工作效果来看,新课标下高中选修课的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选修课的建设与校本课程的建设互相促进。但是,无论是理论方面还是实践教学方面,都存在不尽如人意之处,具体到“唐诗宋词”选修课程,缺乏传统诗词理论学养和符合诗词教学规律的成型教学模式,是较为突出的问题。鉴于此,我从以下两个方面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以与同行交流。
1.新课标下高中语文选修课“唐诗宋词”的课堂教学效果好坏,关键取决于教师是否具备扎实的唐诗宋词理论基础
1.1 全面了解和掌握古典诗词的题材。中国古典诗词的题材发展到唐宋时期,可谓大全。鲁教版《唐诗宋词选读》所选取的诗词题材众多,有别情,如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等;有情爱,如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等;有边塞戎旅,如王维《使至塞上》等;有伤春悲秋,如杜甫《登高》等;有田园山水,如孟浩然《过故人庄》等;有政事,如李白《行路难》等;有思乡怀人,如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教师应该认真梳理各类诗词题材,掌握其发展历程,熟知各类题材的表现方式。如别情诗词,作者大多会从两种情感体验来反映别离之痛,一是别离之时的难舍难分;二是别离之后的无尽相思。以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为例,诗人以暮春时节百花凋零来烘托分手之时的悲戚情感,而别离之后的相思,诗人以誓言“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来极写之,并以“对面”写法描摹“夜吟”的场景,来侧面摹写。以此为基础,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同类题材就能驾轻就熟。
1.2 全面、深入地掌握诗词体裁。鲁教版《唐诗宋词选读》选取诗词体裁丰富,既有近体诗,七律如杜甫《登高》,七绝如刘禹锡《乌衣巷》,五律如孟浩然《过故人庄》,五绝如贾岛《剑客》;有古体诗,如李白《蜀道难》;有歌行体,如白居易《长恨歌》;词,大多是双阕,如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也有三阕,如周邦彦《西河・金陵怀古》。
古体诗不限句数,格律也较为宽泛,如李白《将进酒》。反之,格律诗就有严格的限制。以律诗为例,题目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律诗题目限定了内容,诗句必须紧扣题目,全诗完全围绕题目来写,题目的每层意思都必须写到,如韩愈《左迁蓝关示侄孙湘》,首联即点明“左迁”,颔联点明“蓝关”,尾联点明“示侄孙湘”。有些词也遵照律法,题目紧紧限定了正文。律诗的结构讲究“起、承、转、合”。起,即破题;承,即承接,承上而来;转,即转折、转换;合,即收合、总结。起贵“突兀高远”,有高屋建瓴之势;承与起连得越紧密越好;转最忌衰弱、疲沓,尽量做到如异军突起,别开生面;结有三种情况,或总结前意,或做期望和联想,或与前面诸联、特别是起联相响应。
1.3 对诗词意象和意境有较为深入地理解。诗词创作是形象思维活动,是创作主体内在情志与外界触媒的感发相互作用的结果。中国古典诗词形象性的表述主要有“象”、“意象”、“意境”等范畴。“象”是对自然物的模拟、形容和象征,设象以表“意”。象又分物象、意象。物象指对外物或景象的模写,意象指意义的形象。情与景,一直被认为是古典诗歌创作的两个要素。“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孤不自成,两不相背”(谢榛,《诗家直说》)。情与景的关系,也往往就是意与象、兴与寄的关系,意(情)因象(景)而物态化,象(景)因意(情)而意象化,这是诗人进行形象思维和艺术构思的基本内容。
诗词是思维跳跃性很大的文体,意象与意象之间内在联接,构成完整意境。连缀意象、填补空白的工作要靠联想和想象去完成。如温庭筠《商山早行》颔联:“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每句各由三个名词或名词词组构成,是三个意象连缀,构成黎明野外独行的画面,虽是写景,但旅途的清苦和野行的孤寂都蕴含其中。诗词中情与景往往不能截然分开,正如王国维所言:“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人间词话删稿》)所谓“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再美妙的景物在伤心人看来也只会唤起感伤情绪。诗常一句一境,一联一境,通篇合起来,又构成一个整体的意境,故诗之境阔,博大雄浑,旷远开阔;词常是一阙一境,一首一境,故其境多尖新轻巧,精工密丽。
1.4 对诗法、词法有一定的了解。如“离合”,是一个表现手法的问题,是离题旁涉与紧扣题目,是侧写、旁写与正写的关系问题。诗里的离合问题以咏物诗最为突出。前人曾有“咏物诗最难工,太切题则粘皮带骨,不切题则捕风捉影,须在不即不离之间”和“不切而切,切而不觉其切”的说法。这就是说,咏物诗如果只求形似,虽然刻画得很逼真,品格也不能算高;如果能写其形而传其神,通过咏物表达出诗人的思想感情,那才是好的咏物之作。如古诗中的“柳”是有特殊含义的。柔顺婀娜、随风摆动的“柳”与“留”谐音,另外,古人还有折柳送行的习俗,很容易引申到“柳―留―惜别―依依不舍”的层面上来。“折柳”寓含“惜别怀远”之意。故友离别最为感人。“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玲・塞蝉凄切》),“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李白,《塞下曲》)都表达出依依惜别之情。诸如此类的还有“赋比兴”、“空与实”、“直与曲”等。
2.“唐诗宋词”选修课要在有限的教学时数内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离不开有效的教学方法。
目前,“唐诗宋词”选修课的教学法宏观上具有代表性的是“三步”法,即知人论世、直观感受(观词、观象、观景)、整体领悟。微观上较有代表性的是阅读教学法,即将阅读分成读准字音、找准节奏;知人论世,读出文意;品味语言,读出意境;把握主旨,读出感情;放飞想象,联想阅读等五个环节。应该承认,这些教学法在发挥学生主动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选修课的设立,不仅仅是为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获取学习能力和学习品质。比较而言,“合作学习”是一种能有效促进学生非认知性品质主动获取的教学模式,应该受到重视。
新课标明确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基本理念。“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一种以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合作为特征,以小组学习为主要手段,使学生围绕共同目标开展协作学习活动的教学方法②。它是基于20世纪70年代德国交往教学论、20世纪70年美国群体动力理论、20世纪80年代原苏联合作教育学理论而产生一种学习理论③,它注重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氛围,促进学生非认知性品质,能大幅提高学生学业成绩。自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教育界对“合作学习”教学理论进行了较为深入、系统的研究,已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
篇5
关键词:试论 《增广贤文》 文化价值
《增广贤文》又名《昔时贤文》、《古今贤文》。书名最早见之于明代万历年间的戏曲《牡丹亭》,据此可推知此书最迟写成于万历年间。后来,经过明、清两代文人的不断增补,才改成现在这个模样,称《增广昔时贤文》,通称《增广贤文》。作者一直未见任何书载,只知道清代同治年间儒生周希陶曾进行过重订,很可能是民间创作的结晶。
《增广贤文》是一本新颖独特、从清末至解放前社会上广泛流传的启蒙读本,它在传统启蒙读物中有着不容忽视的地位。全书共6290字,记录了许多反映生活哲理的格言,这些内容不仅儿童喜欢,就连成年人也乐于阅读,以致于其中许多格言至今仍广为流传,常被人们挂在嘴边,这正是传统文化的力量所在。旧时代有这样的一句口头禅:“读了《增广》会说话。”这是民间对《增广贤文》的评价。《增广贤文》曾被人们奉为“做人的准则,处世的法宝,交际的妙术,治家的秘诀”。
过去,人们对《增广贤文》评价这么高,现在学习研究《增广贤文》还有没有价值,还有没有现实意义?1985年,周谷城先生在为《传统蒙学丛书》所写的《序》中,曾充分肯定了蒙学读物对于中国文化史和教育史的研究价值。他说:“有的蒙学书能够长久流行,为社会长期接受,在传授基本知识,进行道德教育,采取易于上口、易于记忆的形式等方面,确实有其长处和优势,是不能也不应一笔抹杀的,仅仅在这一点上,即自有其文化史和教育史的价值。”我认为:《增广贤文》等中国传统蒙学读物独具特色,编写经验极其丰富,认真地进行研究并科学地加以总结,对当今儿童读物和社会普及性通俗读物的编写有着极其重要借鉴意义。现就《增广贤文》的文化价值问题作一些探讨。
首先是句式创新、灵活多变。
传统的蒙学读物为方便儿童阅读,一般采用韵文和短句式,如宋代出现的《三字经》、《百家姓》,明代出现的《幼学琼林》、《龙文鞭影》等就是如此,这无疑对儿童的学习是有好处的。但这些读物多数存在着句式整齐单一刻板的问题,这就使蒙学读物模式化倾向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内容的生动表达。《增广贤文》打破了三言四言五言一种句式贯穿始终的限制,采用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长句和短句交错的杂言句式排列,灵活多变,当长则长,当短则短,只求对偶成句,不强求整齐划一。都押韵但换韵自由,视情况而定,不必如作诗般严谨,取其易于记诵即可,处处体现了自由活泼的特征。读起来抑扬顿挫、琅琅上口,从而突破了传统蒙学读物一种句式贯穿始终的基本格式,使语句更接近于口语,更易于为人们接受。可以说,这是《增广贤文》深入民间的原因之一。例如:“满招损,谦受益”,“言而无信,百事皆虚”,句式是三言四言,告诉我们要谦虚谨慎、诚实守信;“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句式是四言七言,但都表达了时间过得很快,使用再多的金钱也买不到的,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黑发不知勤学早,转眼便是白头翁”,则是五言七言,告诉我们从小就要努力学习,不要白白浪费了宝贵的时间,以免将来后悔莫及;“孝当竭力,非徒养身”,“鸦有反哺之孝,羊知跪乳之恩”,“早把甘旨勤奉养,夕阳光阴不多时”,则是四言六言七言,告诉我们要孝顺父母和珍惜亲情。
其次是形式创新、格言警世。
《增广贤文》以格言的形式,荟萃成书,讲述了对人际关系的看法,介绍了待人接物的经验,宣讲了人生哲学,并希望能进一步治世育人、敦伦劝孝、美化风俗。它以有韵的谚语和文献佳句选编而成,实际上是一部格言集。从《增广贤文》所录格言的来源看,这些格言都经过千锤百炼,有着广泛的影响,这就决定了《增广贤文》代表了许多人的思想,凝聚了前人的智慧,这与其他蒙学读物只代表作者一家之言有极大的不同,是本书价值的又一表现。书中那些精辟的语句绝非凭空而谈、信口雌黄,而是对中国人处世经验、智慧和原则的总结,因此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这正是它的生命力所在。其中一些谚语、俗语反映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形成的勤劳朴实、吃苦耐劳的优良传统,成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如“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一饭一粥,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等;许多关于社会、人生方面的内容,经过人世沧桑的千锤百炼,成为警世喻人的格言,如“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等;一些谚语、俗语总结了千百年来人们同自然斗争的经验,成为简明生动哲理式的科学知识,如“近水知鱼性,近山知鸟音”、“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自恨枝无叶,莫怨太阳深”、“远水难救近火,远亲不如近邻”等。这就使得这本书如同今天的《格言警句大全》之类,雅俗共赏,切近实用。
其三,兼容百家,普及经典。
传统的蒙学读物,绝大多数是反映儒家的观点、代表儒家的思想,《增广贤文》则不是这样,书中虽然也有儒家的说教,但其主要反映的是道家的思想,这在蒙学读物中是很少见的,这也正是它的独特之处。书中强调了读书的重要、孝义的可贵:“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家中无才子,官从何处来”,“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这些观点,体现了正统的儒家精神,与全书所弥漫的道家思想有所不合。但也正是由于这种庞杂,不同思想的人都可以从其中看到自己认可的格言,使《增广贤文》具有了广泛的代表性。《增广贤文》绝大多数句子都来自经史子集、诗词曲赋、戏剧小说以及文人杂记,其思想观念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儒释道各家经典。从广义上来说,它是雅俗共赏的“经”的普及本,不需讲解就能读懂,通过读《增广贤文》同样能领会到经文的思想观念和人生智慧。有的格言警句来自经史诸子,如“知足常足,终身不辱”是从《老子》中的“知足不辱”化出;“三人同行,必有我师”是《论语》中的句子;还有“慢藏诲盗,冶容诲”(《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生于水而寒于水”(《荀子》),“鹪鹩栖林,不过一枝;鼹鼠饮河,止于满腹”(《庄子》)等。 有的格言出自历代著名的诗句,如“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是李白诗“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变化而来”;还有“玉垒浮云变古今”(杜甫),“春蚕到死丝方尽”(李商隐),“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古诗十九首)等。有的格言警句出自著名的小说、杂记,例如,“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在《喻世明言》第11卷作“着意种花花不活,无心栽柳柳成荫”;“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在《西游记》第5回出现过;“莫信直中直,须防仁不仁”,见于《西游记》第37回;还有“狐眠败砌,兔走荒台,尽是当年歌舞地;露冷黄花,烟迷津渡,悉为旧日争战场”,简直就是《红楼梦》第一回中《好了歌注解》的改写本。有的格言警句来自民间通俗文学,例如“平生不作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即是出自于宋话本《碾玉观音》。
《增广贤文》还采用了一些蒙学读物中的句子,例如,“志从肥甘丧,心以淡泊明”,《菜根谭》原文作“志以澹泊明,节从肥甘丧”;“世上万般皆下品,思量唯有读书高”,这句在《神童诗》中作“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出自《名贤集》;“洒扫庭除,须内外整洁;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勿临渴而掘井,宜未雨而绸缪”则出自《治家格言》。正是因为出处不同,所以全书正如清代周希陶在《重订增广·序》中所说:“有文言,有俗言,有直言,有婉言,有恶善言,有勉戒言,有在家出家言,复有仕宦治世言,有隐逸出世言,士农工商,无一不备。”不拘一格,广泛采录,正是其特点所在。
其四,少用典故,通俗易懂。
以往的蒙学读物都存着用典过多、深奥难懂的问题。《增广贤文》在这些方面就有了突破,不仅用典少,而且不强求以骈句行文,这就使《增广贤文》有了一个不同于其他蒙学读物的新面貌。文中只有“时来风送滕王阁,运去雷轰荐福碑”二句是明显用典。前一句讲的是唐朝王勃去南昌时,得到马当地方的风神相助,路途虽远,但一夜即到南昌,在滕王阁的聚会上写出了名篇《滕王阁序》。后一句说的是宋代一个书生十分潦倒,在饶州作官的范仲淹十分同情他,就叫随从拿出纸墨,陪同穷书生前往饶州城东荐福寺,拓欧阳询的碑帖,去京师售买,每本可获千钱。但途中遇雷雨,巨雷将石碑击得粉碎,穷书生只怨自己命运不佳。这两句的主要意思是:“时来”的时候,是天意在帮助,你就好好地珍惜;“运去”的时候,也是天意在为难,切莫乱强求。除以上两句外,《增广贤文》基本无须讲解就可明了。在“言必引经,文必四六”用典之风盛行的明代,作者敢于打破常规,不用典故,而采用接近现代白话文的写法,确实难能可贵,确实有胆量、有创建、有先见之明。难怪乎诸如“尺有所长,寸有所短”、“人老心不老,人穷志不穷”、“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等等不藏典故、明白晓畅、易读易记的俗语谚语至今还流传在群众口头上,这对今天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高公民的道德素养仍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其五,内容广泛,论述精辟。
《增广贤文》最能征服人心的是它的内容。从表面上看,《增广贤文》似乎杂乱无章,但只要认真通读全书,不难发现有其内在的逻辑。全书重点谈了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人及人际关系,如“士者国之宝,儒为席上珍”、“宁可人负我,切莫我负人”、“相见易得好,久住难为人”;二是命运,如“大家都是命,半点不由人”、“运去金成铁,时来铁似金”;三是如何处世,如“知己知彼,将心比心”、“责人之心责己,爱己之心爱人”;四是表达对读书的看法,如“有田不耕仓廪虚,有书不读子孙愚”、“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积金千两,不如明解经书”。但中心是讲人生哲学、处世之道。该书对人性的认识以“性本恶”为前提,以冷峻的目光洞察社会人生:亲情被金钱污染,“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友情只是一句谎言,“有酒有肉多兄弟,急难何曾见一人”;尊卑由金钱来决定,“不信但看筵中酒,杯杯先敬有钱人”;法律和正义为金钱所操纵,“衙门八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人性被利益扭曲,“山中有直树,世上无直人”;世故导致人心叵测,“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人言善恶难辨,“入山不怕伤人虎,只怕人情两面刀”。《增广贤文》把社会诸多方面的阴暗现象高度概括,冷冰冰地陈列在读者面前。在《增广贤文》描述的世界里,人是虚伪的,人们为了一己之私变化无常、嫌贫爱富、趋炎附势,从而使世界布满了陷阱和危机。书中说:“易涨易退山溪水,易反易复小人心”,“谁人背后无人说,哪个人前不说人”,“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人情似纸张张薄,世事如棋局局新”,“人生似鸟同林宿,大限来时各自飞”。人们既然不能真诚相待,那么他们追求的必然是真情以外的东西,这就是金钱:“有钱道真语,无钱语不真”。这种恶劣的世俗现象,使作者发出感慨:“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茫茫四海人无数,哪个男儿是丈夫”。
其实,书中并不是一味崇拜金钱,也不是片面地反对金钱。作者是深知金钱的重要:“马行无力皆因瘦,人不风流只为贫”,“人贫志短,马瘦毛长”,(上接第4页)“有钱堪出众,无衣懒出门”。财富的占有程度往往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活方式,怎样才能富有呢?书中有两种说法,一是“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二是“富从升合起,贫因不算来”。
《增广贤文》有很多强调命运和报应的内容,认为人的一切都是命运安排的,人应行善,才会有好的际遇。书中说:“死生由命,富贵在天”,“万事不由人计较,一生都是命安排”。由于“举头三尺有神明”,所以人们应该行善,“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人有善愿,天必佑之”。那些做恶的,迟早会受到报应:“人恶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书中的这些内容有其消极的一面,但它倡导行善做好事,则是值得肯定的。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增广贤文》也不例外。由于时代和历史的局限,必然打上了那个时代的印记。因此,我们在学习时,必须注意到它有不少反映封建伦理和道德观念甚至带有明显的封建迷信、宿命论色彩的内容,如“君子安贫,达人知命”等;有的内容以个人为中心,反映了当时人们普遍存在的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的思想,例如“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等;有的反映了在当时社会制度下小市民阶层得过且过、畏缩苟安的心理和避祸厌世的消极人生哲学,例如“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等;有的在当时社会不失为对社会现象的正确反映,但在今天来讲,却是我们应该摈弃的,例如安分守命、明哲保身、息事宁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近来学得乌龟法,得缩头时且缩头”、“见事莫说,问事不知,闲事莫管,无事早归”、“是非只因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等等即是。此外书中那些表达及时行乐思想的内容也是不可取的,如“相逢不饮空归去,洞口桃花也笑人”、“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忧”、“能饮酒时须饮酒,得高歌处且高歌”。这些带有时代局限的糟粕,影响了全书价值的高品位。我们在阅读时必须采取正确的态度,明察扬弃,批判继承,取其精华,古为今用。
参考文献
1、清·周希陶《重订增广·序》.岳麓书社,1987第一版。
2、《名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