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种希望范文

时间:2023-04-09 02:27: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播种希望,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播种希望

篇1

中国,一个拥有几千年光辉历史的泱泱大国。中国,一个团结一致万众一心的力量之国。中国,同时还是一个顽强不屈,攻不破,打不败的坚强之国。

记得,那时的日本,那样一个小国家,就可以把我们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家欺负得民不聊生,死气沉沉。,悲痛的历史。当时的八国联军把我们中国的伟大的建筑,历史的小博物馆,人民的心血就这样一把火烧得灰飞烟灭。可是,我们中国人继承着龙的精神,我们坚贞不屈,我们永不放弃,在许多爱国人士的带领下,我们的中国渐渐走入繁华,走向盛新。如今的中国强盛,以一敌百。

2008,一个值得中国人骄傲的时光。一个让我们盼了许久的日子。当宣布2008年奥运会由我们中国举办时,全中国都沸腾起来。这代表着什么呢?我们中国几十年的努力并没有白费。以前那不堪回首的记忆早已被冻结。当我们举办奥运会的消息一传出,我们中国人深感骄傲,我们的心自也不能平静。我们的中国强盛了,我们踏上了国际的总步伐。我们的中国,等这一天,等了多久。我们日也盼,夜也盼,时时刻刻都在等这一天。我们在也不是被人称做“东亚病夫”的中国懦夫了。自从我们担负起举办奥运会的重任时,我们就开始认认真真的做准备。每省的省会都开始紧张筹办起来。这不仅是一个奥运会,这也是我们中国向世界展现风采的一步。这一次,也是让全世界对我们刮目相看的第一步。

在大家的期待中,奥运正慢慢的向我们走来。我们迎来了奥运会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那就是传递奥运火炬。

可就在这神圣的火炬传递时,发生我们大家都不想看到的一件事。猖狂的“”份子跟随圣火来到了法国,一场不堪入目的打斗被搬上了荧幕。在残疾人金晶传递火炬时,“”份子向柔弱的她发起了攻击。“”份子顺利的熄灭了金晶手中的火炬。他们本以为可以一帆风顺的从金晶手里抢到火炬,可金晶的举动让他们万万没有想到。金晶用自己的身体维护着火炬,用自己的生命捍卫我们中国人民的尊严。当我看到这一幕,又心痛,又愤怒。这一些可恶的“”份子怎么能做出这种遭人唾齿的事呢?火炬可是奥运的圣火呀,它象征的是神圣啊!当他们看到金晶这一个柔弱少女时,怎么忍心下手呢?我心中的怒火难以平息。可我看到金晶的所作所为又让我热泪盈眶。我们的中国,我们中国的龙精神就在她身上体现。这一见事,也给外国那些看不起中国的人一个重重的巴掌。

篇2

对于学生来说,教师的爱是一种神奇而又伟大的力量,是除了母爱之外,世界上又一伟大的爱。这种爱是无私的。师爱不同于母爱,是理智与心灵的交融。师爱可以引导学生产生巨大的内动力,去自觉地、主动地沿着教师指出的方向迈进。只有当教师给学生以真挚的爱,给学生以亲近感、信任感、期望感,学生才会对教师产生依恋和仰慕的心理,才能向教师敞开内心世界,我们才能“对症下药”,收到应有的效果。因此,教师必须用自己的爱心去感化学生,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寓理于情、情理结合,才会产生动情效应。

学生小昊长得乖巧可爱,可教师和家长都对他感觉到很头疼。他上课不遵守纪律,坐不了几分钟就动桌凳、摇头晃脑,经常打扰周围的同学,影响别人上课;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东张西望;课余时间爱搞“恶作剧”,欺负其他同学;书写很不认真,经常不完成课内外作业;在家任性、冲动,稍有不如意就大喊大叫。因为他是独生子,又和姥姥、姥爷住在一起,过分的溺爱使他养成了极其不好的习惯。

作为班主任,我有责任对他进行教育。经过反复观察与思索,我终于找到了一些办法。首先就要对这样的学生倾注爱心、关心和耐心,从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入手,多关心他的学习与生活,拉近其与教师的距离。另外,还要耐心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不能急于求成,要事事关心、时时指点,有进步就表扬和鼓励。在课上,我只要发现他没注意听讲,就会选择一个简单的问题让他回答。当他答对的时候,我会用语言热情地鼓励他,如“你真棒”“你真了不起”“你真聪明”等。我发现,再顽皮的孩子都渴望成功。每当我表扬一次,他都会表现得非常好,并进入学习状态。

除教师关心外,我也要让周围的同学关心、帮助他。当他有不良行为的时候提醒他,当他有难题的时候及时辅导他,使他真正体验到融入集体的乐趣;当他能在一定时间内稳定注意力时,教师要及时肯定,并且循序渐进地对他提出更高的要求,及时鼓励他的每一次良好表现,从而帮助他树立自信心,让他尝到学习成功的甜头。

另外,教师还要多与家长沟通。对于小昊来说,他的姥姥和姥爷对其影响非常大。我尽力让他们认识到过分溺爱会影响孩子的成长。通过一个多学期的努力,工夫不负有心人,现在小昊像变了个人似的,上课再也不乱动了,也很少有精力不集中的现象,就连各辅科教师都感觉到他有了明显的进步。同学们也都愿意和他交流合作了,他的学习成绩也已达到了中上等水平,并且劳动也非常积极,在家也变成一个好孩子了。

假如每个教师都真正从骨子里去爱学生,把教师的角色扮演得平凡一点,让学生的角色强大一些,那么,教师不仅会收获教书育人的成功,也会促进社会道德的成熟。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面对的是一群敢于挑战、敢于质疑的新生代。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见解,不轻信、不盲从,他们更不会迷信教师的权威。这就更加需要我们如严父慈母一样,用全部爱心去感动他们。

篇3

此刻,我以一名作家的身份坐在这里谈《英雄地》的诚信力量的书写,应该说,我骨子里仍然脱离不了农民的固执与坚守,去努力完成一个作家的精神播种。

“英雄地”的内涵不在于英雄,也不在于地,而在于播种、生长、繁衍出诚信的力量。这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实现伟大的崛起和伟大的复兴迫切需要的力量。

萌生写《英雄地》的动因缘于一场关于电影票房的讨论。《小时代》“高富帅”和“白富美”的奢侈欢乐,打败了冯小刚用战争、饥饿、死亡、信仰鸿篇巨制的民族苦难。拜金主义甚嚣尘上,让世界变成白日梦的天堂。仿佛一夜之间,我们这个民族已经不愿意回忆苦难和疼痛了,我们的文学表述和生长出坚硬的骨质的力量严重匮乏,所以,在价值观沦陷得几乎无法生出乐观现实面前,固执的坚守和播种传承是唯一能看到民族精神生长、蓬勃、繁荣希望的有效途径。不得不承认,在民族精神的传承上,我们这一代作家不算是合格的播种者。“70后”作家成长在精神贫血的年代,我们风华正茂的年龄,却身处大众传媒歌舞升平、浮世繁华的世俗。网络荧屏忙于万民选秀,世人醉心于表现世俗情怀和世俗欲望;渴望成名、渴望暴富、沉醉灯红酒绿、喝彩声色犬马一度成为文艺展示的对象。英雄主义让位,市井喧嚣成为主场。私欲的无限膨胀,让文学这块土地风沙肆虐。所以,没有人愿意从事看不到希望的播种,传承由此开始断裂。生长在这样的断裂带里,“70后”作家的责任坚守和担当书写变得是那么的脆弱。然而此时,党的十提出了伟大的中国梦,身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面对即将到来的一个伟大时代,我决定从《英雄地》开始,去播种、传承我们这个民族应该生长的力量。这是国家给予我们作家的一个时代机遇,我们不能愧对这个怀揣梦想、充满希望的伟大时代。所以,我固执地坚信,有播种就会有收获。

真、善、美是任何文学经典无法远离的书写范畴,这是人类生存在这个世界上最基础的人性根基,任何事物都无法掩盖其璀璨的光芒。这不是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政党所拥有的特质,我们应当摒弃主旋律作品无法成为文学经典的悖论。之所以无法成为经典,那是我们的叙事表达无法实现与时代、与读者阅读期望的精神对接。《英雄地》里,我试图站在战争背影进行英雄主义书写,呈现了一个关于战争承诺衍生出来的故事。我采用了尊重现实主义写法的真实感,注重细节的合理与可靠性,着眼具体环境中人物性格的塑造,通过言行凸显人物的性格和精神世界,直面现实与呼唤英雄力量的回归。

《英雄地》里,我尝试着用快节奏的故事发展,用人物跌宕起伏的命运和超越世俗的想象来实现责任精神层面的传递。这样,我们就可以很快地穿越时空的长廊,进入那个硝烟弥漫、弹炮飞舞、血火交织的战场,寻找到一群歃血为盟的铁血硬汉。他们拖着战争的伤痕,血迹斑斑地一步步爬进人们的视野,由此也攀爬上了道德和责任的高地。接下来,迎接他们的不再是扑面而来的炮火,而是商品经济大潮冲击下对承诺的守望和人情救赎的情义拷问。这样的设置,使得原本既定单纯的践诺普世主题变得可歌可泣,疼痛得令人窒息。用这样的传递方式让读者不由自主地放弃了怀疑的抵抗,使得作品人性光芒逼得我们睁不开眼睛。由此,读者也像我一样固执地相信故事现实生活的存在,相反,这样带进式的精神传达反而增加了文本自身的魅力,有效地拉近了虚构与现实的距离,激发了人们接近英雄的热情。一位评论家这样问我:“你将责任提到需要超越世俗的坚决态度,不是暗示,不是引导,甚至不是启示和倡议,它更像一种强烈的压力,迫使大家直接接受叙事的真实性,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我的回答是:人性使然。因为戈向东亲眼目睹了林春风惊天动地的悲壮选择,正是这种直接压逼的坚决态度使得像戈向东这样的人也彻底放弃了抵抗,毫不犹豫地担负起了践行诺言的使命,即便是他的一次次艰难抉择,也是在用行动挑战着世俗的目光,所以,他堂吉诃德式的孤军奋战让读者在责任沦陷的颠覆中产生了惊悚。那时,即使是我们认为他的举止早已过时得近于迂腐,可是也几乎理所当然地把它当作可贵精神。

《英雄地》里,我在庞杂的社会关系中,开启了友情、爱情、亲情、家庭和情义责任的血性表达,缩小了精神的直面书写,放大了人物隐匿的疼痛。英雄和爱情历来是文学作品青睐的主题。怀揣着对英雄崇拜的两个女性毫不犹豫地爱上了身负重伤的英雄。梅雅莹爱得平静深沉,丁馥芬爱得火辣奔放。面对爱情的抉择,主人公戈向东让爱情服从了承诺。为了成全兄弟周海龙忍痛放弃了美貌如花的丁馥芬,为了能够在践诺道路上寻找一个志同道合者,他毅然选择了相貌平平的医生梅雅莹。丁馥芬的性格决定了她不可能和戈向东并肩出现在艰难践诺道路上,梅雅莹接受了戈向东怪戾的生活,接受了烈士的遗孤,接受了丈夫情人的女儿,同时也接受了戈向东附加给她的沉重责任,可是却仍然不得不为丈夫爱情的灵魂出窍而买单。两个女人爱恨纠结的悲情命运不自觉地逐步向戈向东责任担当的跑道上交会,人生变得伤痕累累。丁馥芬固执的坚守让原本幸福的人生变得多变凄苦,迷茫中她对周海龙的苦苦追求产生了憎恨,她宁愿陪伴一个暮气沉沉的老人也不愿意回到甘愿不求索取、苦苦等待爱她一生的周海龙。家庭关系的复杂性由此也带来了后辈之间的情感纠葛,戈向东不得不为自己的抉择吞食苦果。宁愿付出一切也要来满足连长遗腹子的要求,让林浩楠过上别人羡慕的生活。这是戈向东内心深处对老连长林春风愧疚的补偿。可是这种丝毫不计代价的救赎,造成了林浩楠心安理得接受的错觉。戈向东的过分溺爱造成林浩楠感恩情义的缺失和对践诺的错判。丁慧敏寄居在戈向东家里却毫不知晓亲生父亲就在眼前,身世的迷离让这个寄人篱下的女孩感受着戈向东养父关怀的同时也饱尝血缘思念之苦。因为特殊原因,一度被忽视的戈睿从小就被强迫接受了 “不被重视”的残酷现实等等。我选择这种不断错位的疼痛表达充满了躬身自省的心灵救赎,目的是让主公戈向东深陷人性盲目救赎的泥沼,而他的盲目凸显了他的执着和忘我。

篇4

在这些种子当中,一粒种子已经成熟了。它抬头望着小平原,眼中满是新奇。但这粒小种子一复一日地在这里,终于觉得生活平淡无味了。一天,它听了风对外面世界的诉说,惊奇不已,自言自语地说:“看来我也该开始我的旅行了。”

于是它撑起了自己的小伞,跟随风走上了旅途。

一路上这粒小种子见到了山丘、森林、江河,见到了浩瀚无垠的大海与绵延起伏不断的高山。这一天,这粒小小的种子来到了沙漠。

“这是哪啊?”小种子问风。它从没有见过这样黄的地方,也从未见过这样无边无际的沙丘。风流动着,卷起黄沙漫天飞扬。风停下时,这里便一片死寂,没有一点生命的气息,甚至连个蚂蚁也不曾看见。风沉默了许久,终于回答:“这里是沙漠。”

“哦,怪不得有这么多的沙子,”小种子又问,“这些沙子是怎么形成的呢?”

“因为人们滥砍滥伐森林、树木,过度饲养牛羊。”

“可是这样的黄沙,植物是没有办法成活的呀!”小种子继续刨根问底。

“……”风沉默了。又过了许久,风说:“正因为这样,这里的沙漠在不断的扩大呀。”

“哦,……”小种子听了陷入沉思。突然,它一脸郑重地说:“决定了,我要留下来!”风听了,很惊讶地问:“为什么?这里没有水,也没有土壤,有的只是黄沙,无边无际的黄沙呀1”可小种子已经决定了,它对风说:“谢谢你的好意,我已经决定了,我要留下来,把这里变成一片绿色!”

小种子告别了风,顽强地在这里扎根,长出了小芽。它遇到了风暴,遇到了黄沙的袭击,它缺少水分,但依然活了下来。因为有一个念头在支撑着它:“我要把这里变成一片绿色!”

终于,这里开出了一朵金黄的、灿烂的花,终于,花儿里长出了很多的小种子。小种子们又向四周飘去,在更远的地方生根、发芽。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这可蒲公英的孩子的孩子,还有无数的子子孙孙,已经占据了这片沙漠。春天里,无数金黄的小花在微笑,秋天里,无数种子撑起小伞,继续播种着绿色的希望。

篇5

提起原来的五十六中学校舍,位于南岭小街的那憧小旧楼还依稀留在人们的记忆里,破旧的校门和农舍一般的收发室使人很难想象这是一所城市里的中学。为此,孙玉华校长想改变办学条件却一筹未展,机会来了,它不是机会的机会。

城市改造修建亚泰大街和南湖大路割去原本不宽绰的操场2000多平方米,学校面积被拦腰割去一半还多,旧校舍想再生存下去已是不可能的了,一个大胆的设想进入孙校长的脑海里,何不趁此机会建个新校舍。

一、责任重于泰山,使命决定行动

孙校长担任56中学校长是1999年初,受命于学校最困难的时期,旧教学楼建筑面积不足4000平方米。严重障碍办学规模和效益。且多年不曾修茸,教学设备匮乏,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化设备近乎空白,原来并不宽绰的操场因修建亚泰大街和南湖大路又割去2000多平方米,加之师资不足,经费拮据,各种压力一股脑全落在孙校长的身上。怎么办?面对困难的挑战,孙校长想到党培养自己一回,此时此刻,应挺身而出,不应有任何代价可讲,更不能打退场鼓。孙校长说:“责任是一种动力,责任重于泰山,责任产生使命,使命决定行动。”孙校长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为了盖新校舍,孙校长多次往返相关部门,腿跑细了,嘴磨破了,累病了好几回,历时两年,多方协调,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她的行动得到了市建委、市教育局、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她的努力终于变成了现实。如今,一座14200平方米宏伟壮观的教学楼矗立在伊通河畔。由办公室、教学区、实验区、体育馆四部分组成。

新校区落成后,孙校长本该歇口气,但她却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抓紧教学设备建设。她认为“办学条件”是一个动态过程,永无止境。为了满足广大家长和学生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她费尽心血,克服重重困难,筹措资金200多万元,用于更新教学设备,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目前,全校已安装了闭路电视和监控系统,新添置96台品牌电脑,装备标准化双套理、化、生实验室,有现代化语音室、微机室、多功能电教室,有藏书40000册的图书馆和同时可供四个班学生阅读的阅览室,每个教学班配备了液晶投影仪和实物展台,实现“四机一幕”。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为现代化教育提供了雄厚物质保障,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开阔了学生视野,提高了办学效率。

宏伟壮观的教学楼建起来了,现代化教学设施装备起来了,孙校长却累倒了,病倒了,大夫诊断为严重冠心病急性发作,须立即住院治疗。在和病魔作斗争时,孙校长凭借的是毅力,是责任,是一种办教育本身所赋予的使命。

二、教师是学校发展的根本

“欲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源泉。”孙校长深刻认识到教师就是辛勤固根耕耘者和执著浚源开拓者,她深知教师是学校发展的根本,名师需要名校塑造,名校需要名师支撑,她的核心工作是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她抓教师队伍建设采取两条腿走路,一是广聚贤才,招聘教师;二是广开渠道,校本培训。并以校本培训为主,坚持“认真遴选。悉心培养,严格考评,奖惩分明,发挥特长。鼓励拔尖”的原则;采取“树典型、引路子、压担子、结对子”的方式和积极开展“四课两评”活动.强化教师培训。目前一线任课高级教师占42%,一线教师35%,有省、市级优秀教师、模范教师15人,区优秀教师18人。一支数量充足、年龄、知识结构合理,德业双馨的师资队伍业已形成,敬业、爱生、善诱、创优的良好教风蔚然成风。

孙校长把科研名校作为治校方略之一。为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着重培养教师科研能力和提高应用信息技术水平。近三年,教师在国家、省、市交流或获奖论文达350余篇。她本人更是身体力行搞好教科研工作。她撰写的论文《学生创造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一文被收集在《21世纪基础教育改革国际研讨会论文集》里;她负责的吉林省中小学《在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实施素质教育的新型课》的课题研究获得优秀奖:她承担省“十五”计划教育科研课题《学生自主学习》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项目,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她的论文《加强“三支队伍”建设》被评为“2000年以来优秀教育科研成果”;她的《树立创新理念,搞好学校管理》论文和她主编的《教艺摭谈》论文集发表后,皆反响不凡,成为名符其实的科研型校长。由此学校也被评为“吉林省创新教育实验校”、“东北师大教育科学研究基地校”。

三、倡导人性化的人文管理

多年来,孙校长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办学宗旨。她积极倡导人性化的人文管理。努力使学校赋予文化品位,优化人际关系。净化精神环境,美化物质环境;为教师创设宽松的工作环境,做过细思想工作,给予师生更多的关爱。

2001年,一个学生突然发生车祸,孙校长亲自去医院看望,了解家庭困难,她多次找到有关部门咨询协调,使医疗保险费得以全部报销。家长送一面锦旗表示感谢。锦旗上赫然写道:“理想的学校,最负责任的校长”。

还有一个家住郊区的学生,父亲残疾,母亲多病,学生无力继续读书,当背着书包哭着离开学校时,孙校长知道后,她立即撵到校外,使该生免于辍学。

一位四平师范毕业品学兼优的大学生,由于家境困难,找不到接收单位,孙校长得知此事后,立即将这位大学生请来学校,经考核毅然接收了这位大学生。当了解其母亲有病无钱治疗时,孙校长拿出自己的工资给她母亲看病,在孙校长的带动下,全校老师捐款3000多元,送到正在医院治疗的大学生母亲手中。

篇6

作为一名教师,把课教好,才能赢得学生的敬佩。因此,向同事们学习,向网络学习,向报纸杂志学习,成了笔者多年的学习习惯。从第一节课起笔者就把自己最优秀的一面展现给学生,任何人生活中都会有烦恼,但笔者从不把不快情绪带进课堂。每天带着快乐的心情走进教室,而学生回报给我的是愉快地参与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笔者不断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敢于创新,大胆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形成了自己的教育教学特点,教学方法灵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教材的主线作用,不仅教给了学生基本知识,而且教给了学生学习的方法,使学生不但学会,而且会学、会用。

1 用生动灵活的教学方式,焕发课堂活力

应试教学课堂围绕知识目标而展开,但忽视了学生创新的兴趣和动机。新课堂要求我们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激活学生的好奇心、探究欲,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质疑以及捕捉新信息的能力。为此,笔者仔细研究每个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点,积极摸索出有利于激发兴趣、激活思维、激励探讨的课堂教学方法。例如在处理每单元的重点篇目时,笔者采用整体感知――合作探究――反思质疑――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根据不同的内容精心设计问题,组织课堂教学。这样教学,课堂上感受到的是一种亲切、和谐、活跃的气氛,教师成为学生亲密的朋友,教室成为学生的学堂,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与培养:或质疑问难、或组问交流、或挑战权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锻炼与表现的机会、活动的思维,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现实的生活进入了课堂,学生在互动中求知,在活动中探索,既轻松地掌握了知识,又潜移默化地培养了能力,学生的整体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语文课堂真正焕发了它应有的活力。

2 用扎实多样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死教书,教死书”不能适应社会对教育的需要,我们教师应实现由“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的根本转变,用扎实多样的训练,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努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使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本领,真所谓“授之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为此,笔者针对不同的知识板块采取了不同的训练方法:夯实基础――字词积累,古诗文积累;扩大积累――课外阅读每日一段,读书笔记天天都写;作文训练――循序渐进,小作文依课文内容随堂布置,借题发挥,大作文紧扣课标和中招动向,力求既有章法,又有创新,鼓励学生放飞思想,自由发挥……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从基础入手到提高能力,直至学以致用,生动、活泼、扎实、系统的训练,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中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学习效率。

3 培养积极探究习惯,发展求异思维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对语言情感、语言技巧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认识能力、理解水平有关,为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质疑,各抒己见。在课堂上,笔者因势利导,让学生对问题充分思考后,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等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通过辩论,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了生活,懂得了知识是无穷的,学习是无止境的,这样,课堂气氛很活跃,开放的课堂给了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笔者也毫不吝惜地让学生去思考、去争辩,真正让学生在学习中体现到了学习的兴趣。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让学生表述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与感悟,使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输入和输出相辅相成,真正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广阔的平台。

4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笔者十分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譬如,在导入新课中,让学生一上课就能置身于一种轻松和谐的环境氛围中,笔者还根据不同的课型,设计不同的方式导入课堂,用讲故事的方式导入,激发兴趣,设计悬念,或用优美的音乐让学生进入情景,比如在讲《香菱学诗》、《愚公移山》两课时,笔者就给学生放了两段同样课文内容有关的音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课堂上孩子们异常兴奋,教学效果特别好。

非常喜欢于丹教授的一句话,她说:“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折断了翅膀、跌落到地上的天使,教师的责任就是要仔细认真的把折断的翅膀缝起来,让他们重新飞回天空。”

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他们就会回报我们一个奇迹。在我们班,笔者留心到我班一个问题学生很喜欢朗读,于是,课堂上笔者就给她展示的机会,且大加赞扬,坐下的时候,她兴奋的脸都红了。后来,笔者鼓励她参加学校的演讲比赛,全班同学都被她出色的口才镇住了,其他学生给予了她热烈的掌声。她一天天的转变了,各方面表现都越来越出色,她在日记中说:“我已经放弃了自己,是老师,让我又复活了。”还有什么比这更令人欣慰的吗?这是对一名老师最高的荣誉和奖励。

篇7

那家的主人却不以为然,他想:“死了就死了呗,大不了再买一条。”可我却不这么认为,那可是一条生命啊,他也有父母,有家人。试想,要是你被人打得半死不活,你的父母肯定很伤心。虽然狗比不上我们人类,但他还是我们忠诚的朋友。

现在,人类缺少的就是人性的善良,我们要把那泯灭的善良给激活。把希望的种子播种在他们心里,在他们心里生根、发芽。

醒悟吧,只有善良才会让世界变得更美好,只有善良才会让世界变成充满爱的人类花园,只有善良才会让祖国的花朵绽放、让生命之花延续。

篇8

一、育人德为先,做人孝为首

我十分重视学生的德育,有才无德、无才无德我都不喜欢,德才兼备是我的教育追求。“孝敬父母”是班级管理的核心,所有事情都能直接或者间接和孝敬父母挂起钩,时时事事讲述父母的艰辛不易,时时事事提醒学生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时时事事感化学生的心灵。

我班有个学生叫韩同学,初一上学期时,上课经常和别的同学一起在课堂上玩儿或者做小动作,也不听老师的劝告,严重影响课堂秩序;下课胡乱打闹,脾气暴躁,同学间经常闹矛盾;在宿舍,和宿舍长吵闹,不按时休息,同学们都嫌弃他;还爱上网,平时作业或潦草或没做,成绩很不理想……每天不是科任老师就是学生向我告状,真让我头痛。于是,我多次找他谈话,希望他在学校遵守校规校纪,以学习为重,严格自律,自我改进,争取做一名合格的中学生。但经过几次努力,他虽然在口头上答应,却依然我行我素。于是我决定另辟稀径,对其进行家访,了解了他的家境。我问他:“谁最委屈?“父母。”接着谈话,心平静气,语重心长,不带任何批评的意思的和平谈话。问:“爸爸开车挣钱容易吗?危险不危险?妈妈在家又看孩子又做家务得劲吗?……”这次我看到了希望,因为他哭了,(以前从未在我面前掉过眼泪),我让他回去写反思。这次反思写的很真诚,很到位,把自己的心里话全写了出来,痛下决心要改正,希望慢慢来,让我不相信他。我给予他信心,鼓励他,教他首先学会做人,特别是要学会理解父母,心疼父母,体贴父母,在学校遵守纪律,踏实学习,考出自己最理想的成绩。对韩同学这样的后进生,我的良知没有让我放弃他,敞开心扉,以关爱之心来触动他的心弦。“动之于情,晓之于理”:用师爱去温暖他,用亲情去感化他,用道理去说服他,从而促使他认识错误,主动地改正错误。

二、家校诚沟通,交流显效果

为了有针对性地做工作,我决定先到韩同学家去家访,进行详细了解,然后再找对策。第一次,见到的是他妈妈,他没在家,出去和朋友玩了,作业还没来得及写。和他妈妈交流了一会儿,知道他爸爸是开大卡车的,跑长途,很辛苦。并且有一次发生了小的交通事故,虽然后果不是很严重,但很后怕啊!他在家也不太听话,妈妈很宠爱他,这次也可能又是上网了。我深感任重道远,这次未果,只好回了。

在家访回学校的路上,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像打翻了的五味瓶!我不能只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我要及早采取措施,促使其转变。于是,转化他的行动在悄然中进行。

再接着我又进行了家访,这次他在家,看电视,作业没写,他妈妈抱着妹妹哄着玩。他有点不好意思,因为顾及他的自尊心,我好言相劝,让他好好学习,别浪费时光。其实心里窝着火,又回了。但想到他已有了羞耻心,应该是孺子可教,于是劝自己莫灰心,继续等待寻找机会。

周一晚上,地点:宿舍。熄灯了,他没在,我在房后找到了他,他正在抽烟。我心中怒火直往上窜。我说,你怎么这么不长心眼呀!你让我好伤心呀!我找你谈过几次话了?老师为了顾及你的感受,不想在你父母面前批评你,你却不理解我的良苦用心,不懂父母的厚爱,放任自流,荒废学业,血汗钱花的是那么心安理得,穿的是考究的名牌,你有何权利这样挥霍青春啊?人活着连志气都没有,那还有什么意思,让别人看不起,让父母伤心到家,你于心何忍呀!你还记得我给你写的那首诗吗?“学习生活苦苦苦,勤奋努力为明天。战胜自己最重要,用心努力创辉煌,这首诗我是在夜不能寐的晚上发自内心写给你的,你懂了吗?”

家访,与家长进行了有效的沟通,真正地形成了家校携手,促进了班级管理工作,提高了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对于韩同学家的家访共三次,每次感受都不一样,我由迷茫逐渐觉得豁然开朗。

三、班会引领,反思鉴真伪

德育主题班会是班主任工作的导向,充分利用好一切可以以德育人的机会,时时刻刻为学生进行善意的提醒,自我反思,引导学生言行,使学生发现自己的错误,并觉醒改过。

我班张同学学习主动性差,经常不完成作业,还时常旷课,学习成绩越来越差,找他谈了几会,效果不明显。

我召开了一次主题班会――跳出农门,改变人生。想通过教育学生作为农村的孩子,上学是最好的出路,只有好好学习,考取理想成绩,才能走出乡野,跳出农门,改变命运,光宗耀祖。给他们讲述父母今日的辛苦、受罪、忙碌就是为了自己的孩子以后的不辛苦,将来生活得更好。同学们都畅所欲言,气氛热烈。大家都表示,不能向父母那样当文盲,做睁眼瞎,一定要刻苦学习考上大学,到城里见一见世面,将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张同学听了若有所思。

张同学在后来的反思中,把心掏给了我,勇敢地承认自己的错误,用心地去改正,我建议了他,鼓励了他,他没让爱他、关心他的人失望。

四、赏识闪光点,激励其进步

闪光点也就是优点,每个人都有优点,后进生也不例外。“赞扬学生极其微小的进步,比嘲笑其显著的劣迹高明。”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赏识学生的闪光点,发展他们身上的积极因素。从闪光点入手,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的斗志,鼓足学生上进的勇气,从而达到转化后进生的目的。以前班里有个刘同学学习很差而且爱欺负同学。有一次,我发现已经散架的讲桌被修好了。经了解,是这个学生主动修理的,我就诚恳地表扬了他,鼓励他多做好事,并号召全班同学向他学习,并趁机教育他再学习上也要更上一层楼。后来,这个学生,再也没有欺负同学了,成绩也提高了。可见,从学生闪光点出发去转化后进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事到永平中学,我从班主任工作,一直在琢磨班级管理的捷径,寻找转化后进生的方法,向前辈请教,看书,上网查询,收集资料,认识到德育工作的重要性,摸索到通过德育来激发学生爱的激情和学习的热情,感受德育的力量,懂得德育的意义同时,认识到对后进生要付出更多的爱心和耐心才会春风化雨,点燃他们的责任心。

篇9

当我们回顾人生时,会有一个有趣的发现,人与人只有在孩子时代是相似的,高兴了就笑,痛苦了就哭,这就使我们不禁思考为什么孩子会有相似的童年,却有不同的人生?这是因为孩子的成长不仅是身体和智力发育完善的过程,更是心灵塑造的复杂过程!孩子心灵的主要塑造者就是父母和老师,正因为时时要把这个重担在心里装着,所以就要求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关注孩子们的心灵,帮他们播种下希望的种子,使他们能以这个种子为目标,直到长成参天大树。

入学初期,为学生播种下传统文化的种子,知礼明义,奠定良好的人生基础。

众所周知,在中西方文化高度相融的今天,很多学生表现出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追求人格独立,向往个性自由,这是无可厚非的。因为我们必须承认西方儿童往往比我国儿童先学会独立,脱离父母的庇护,知道争取自,他们会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向,并且很早地就能形成自我管理的习惯与能力。但我国孩子,尤其是独生子女,从小生活在家长的呵护里,多数养成了被照顾被疼爱被安排的习惯。他们的追求人格独立,向往个性自由常常被这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给演绎为“唯我独尊”,追求人格的独立变成了不体恤父母,不感恩老师教导,向往个性自由变成了自私自利,缺少对伙伴的关心爱护。针对这种现象,入学初期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懂得中国传统文化中那些经由几千年历史积淀下来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文学艺术等诸多层面的内容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不仅保留在经典著作中,更应该不论何时何地的制约、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对于刚入校的六年级的学生,可诵读《弟子规》《三字经》《道德经》《孝经》等经典,利用自习课让孩子们大声朗读这些经典作品,在语文课上对经典作品中的内容进行赏析,这些经典中的每一句都可以拿来深入分析,就像春风化雨那样来滋润学生的心田。由老师赏析过渡到学生赏析,由简单的赏析过渡到结合实际来反思,由结合实际的反思过渡到规范言行、引导思想上来。同时将经典作品与校规校纪结合到一起,让学生们认识到,校规校纪其实就是经典中内容的现代版表达,做到了由心而生的美善观念,那么校规校纪就不需时刻牢记而是自然而然做到的事了。孩子的心是幼小而纯洁的,它如本无字书一样,你为它书写下什么,它就留下什么,只要老师在入学初期坚持不懈地指导学生去亲近经典作品,去感悟经典作品中所教给人的真善美孝的道理,一步步,一天天,在朗朗的读书声中,在不断的自我剖析中,一定能达到净化心灵,端正思想,明确行为的目的,这必将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的良好的德性基础。

青春期,在活动中为学生播种下友爱阳光的种子,走出最健康的青春路。

升入七年级,学生渐渐步入青春期。青春期是一个过渡时期青春期是个体由儿童向成年人过渡的时期。女孩与男孩都在身体上有明显变化,以性成熟为核心的生理方面的发展,使少年具有了与儿童明显不同的社会、心理特征。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范围和活动内容逐渐复杂化,他们逐渐有了一定的特定意向和责任感并自己决定某些活动如何进行。青春期也是一个变化时期。青春期是少年身心变化最为迅速而明显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孩子脱离了儿童的特征而逐渐成熟起来,更为接近成人。当然,这些迅速的变化,会使少年产生困扰、自卑、不安、焦虑等心理卫生问题,甚至产生不良行为。因此,青春期是一个既可以预测、又不可预测的时期。青春期更是一个反抗时期。在很早以前,著名的德国儿童心理学家夏洛特·彪勒就曾把青春期称之为“消极反抗期”。以后这一名称一直被使用。由于身心的逐渐发展和成熟,个人在这个时期往往对生活采取消极反抗的态度,否定以前发展起来的一些良好本质。这种反抗倾向,会引起少年对父母、学校以及社会生活的其他要求、规范的抗拒态度和行为,从而会引起一些不利于他们的心理卫生问题。针对以上种种青春期的特点,老师除需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变化外,更要注重引导学生以一种健康阳光的心态来平稳渡过青春期。

有人说活动最能增加一个集体的凝聚力,也有人说活动最能体现班主任的智慧。这说明活动是班主任管理班级最有效的手段,也是班主任最好的助手。在学生青春期阶段,有效利用活动来引导学生思想言行,调整对师长对社会对人生的消极态度,保持内心的阳光与健康,这阶段可尝试使用温馨信箱来与学生进行情感沟通,让老师成为学生最信任的倾诉对象。班主任最苦恼的是学生不信任自己,有事情不仅不告诉自己,有时甚至还会瞒着自己或是欺骗自己。这主要原因就是学生觉得自己与老师不是平等的地位,他们因为老师常摆出一幅教育、告知、制止的嘴脸,而觉得老师对自己的困扰不能够给予理解,就选择了其它的方式。如果老师在教育过程中关注到孩子们身心成长,并理解这一时期孩子发展的特点,那么就不会产生大家长式的批评与制止了。温馨信箱就是一种很好的交流方式,它可以避免面对面交流时的尴尬,班主任在关注学生心理状态时会更冷静,同时也有更多的时间来思考对策,措辞也会更婉转更具有亲切感,容易被学生认可和接受。当学生觉得自己面对的问题还有老师理解他,并且愿意帮助他,不是对他横加阻拦或是指责批判,那么青春期中的这些学生,自然而然地就会把老师当作可信任的人而听其言回到正确的道路上来。

提升阶段,为学生播下自信的种子,展现出最具个人魅力的风采。

篇10

善良,是一种好的、舒适的情感,是对他人的善待,也是对自己的善待,是精神的成熟,也是心灵的丰盈,程婉雯小姐这样认为,因此,在这些朴实的孩子们心中,她是最善良、最美丽的,因为她的善良里有深深的爱。善良的人做善事是因为心里的爱而不是为其它某种利益关系或者另有所图,那只是一种非常自然的举动。

心怀善念的女人有一种高尚的美,事业有成的女人有一种成熟的魅力,如果说善举是程婉雯小姐生活中的一条线,那事业则是另外一条线,尤其是在这个男女平等的社会环境下,事业于她而言必不可少,年轻的她在这个大舞台上展示着的是才能,演绎出来的是精彩。

事业,是女人成功的一个标志

程婉雯小姐的爷爷早年便来到了香港,她的父亲在香港出生,她也在香港出生,她说:“在我的心中,香港就是我的家,我的故乡。”因此中学毕业后前往英国留学的程婉雯小姐在四年学成之后又回到了香港,在香港攻读法律专业,她的事业亦是在香港这片充满生机、充满活力的土地上生根发芽,枝繁叶茂的。

1989年,程婉雯小姐获取了香港大学法律学士学位,几年之后,她开始执业律师行业,主要负责处理一些企业融资、商业纠纷、商业及公司法等,至今已有十余年的经验,为多家英国及香港上市公司及其附属公司的法律顾问。她说:“法律法规每一年都会有一些更新。”因此,她告诫自己每一天她都要学习,考取一些专业资格,不断地提升自己,与时俱进。

2010年,程婉雯小姐加入叁龙国际有限公司,成为其执行董事,事业迈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叁龙国际有限公司于2003年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程婉雯小姐介绍说。叁龙国际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产、销售电子烟产品、保健产品、医药产品为主的公司。因为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不断地追求着高品质的生活,保健意识逐渐增加,温饱型消费也逐渐向保健型消费过渡。程婉雯小姐说:“人们对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由此衍生的健康产品定会有广阔的市场。”

一说起健康,不得不提香烟,“吸烟有害健康”的字眼出现在每一包香烟上,“吸烟有害健康”的观点深入每个人的人心,然而,香烟仍是当今世界各国销路最广的消费品之一。“一些人想戒,但是戒不掉,还有很大一部分人不想戒,因为他们抽烟已经很多年,抽烟成为了一种习惯。”程婉雯小姐说,“但是他们对健康也有要求,也想对自己有个交代,对家人也有个交代。”从健康出发,叁龙公司研发了雾化电子烟,产品系列为如烟;从健康出发,程婉雯小姐加入了推广健康的行列。

“电子烟是一个很好的替代品。”程婉雯小姐介绍说,“外形与普通香烟一样,但是不需要点燃,而是以电池运作,使用者吸入时,滤嘴内的物质会被雾化,其感觉、味道均与普通香烟一样,不同之处是电子烟对人的身体无害,不留下残余物质及二手烟。这个产品被很多女性看重,被她们买来送给她们的亲朋好友。”

现时,雾化电子烟产品已经成功地通过了美国专利及商标局(USPTO)批准,获得了专利申请,是目前全中国唯一实现健康吸烟的高科技产品,销往中国、美国等地。程婉雯小姐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更加全面地将电子烟作为香烟的替代品,使人们在享受电子烟之余可以减低吸食传统烟时对健康及环境的负面影响,成为优质生活的一大产品。这是她的美好愿望,也是她为之努力的目标。

善良的本身就是爱

爱可以传递,爱是一种延续。在程婉雯小姐心中一直这样想。几年前,她加入了中国星火基金会――一个将捐款百分之百用于扶贫助学的非牟利慈善机构。程婉雯小姐坦言:“加入中国星火基金会之初,只是抱着尝试的态度,当我走进内地山区,看到山区里贫穷的孩子们的时候,我猛然间觉得扶贫助学原来这么有意义,这么重要。”就是那样一次亲身的体会,让她下定了决心要全情地投入其中。

在之后的日子里,孩子们单纯而充满渴望的眼神一直在她的脑海里出现,在出钱出力参与捐建一些学校之后,程婉雯小姐作出了一个决定――帮助一些孩子,资助他们上学,为祖国出一份力。

到如今,程婉雯小姐资助了三十个孩子,负责他们全年大学或大专学员直到毕业为止,她的付出和关爱得到了回应,在某年的冬至日,一个曾经接受过程婉雯小姐帮助的孩子写来了一封信,信上说:“我是你上次在从化资助的那批大学生中的朱映环,现就读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的中医临床专业,很感谢你对我们的慷慨解囊,让我们感受到希望的阳光,也让我们感受到世界的温暖,还让我们感受到莫大的鼓舞!……我也听说香港那边的生活节奏很快,那你在那里工作辛苦吗?你会经常熬夜熬到很晚吗?就中医的角度而言,每个人都不应该熬夜的,这样很伤身体内的阳气,尤其是女性,超过晚上12点才睡还对皮肤有超大的伤害,所以你不要工作得太晚咯!要注意保重自己身体啊!……”洋洋洒洒几百字,字字透露着她对程婉雯小姐的感激之情。

“孩子们对帮助充满了感激,这些帮助激起了他们奋发向上的动力,他们会想到一个素未谋面的人给了他们帮助,等他们有能力了,会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就如一句话说的一样,‘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程婉雯小姐说。她这样做,是为了将善良植根在孩子们的心中,并经常细心浇灌,让其茁壮成长,直至长成参天大树,让更多的人受惠。

带着一种享受的态度去做义务

事业正蒸蒸日上的程婉雯小姐仍身兼诸多公职,2009年4月19日,程婉雯小姐应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之邀请,与一群香港旅游界及金融界精英参加了国家行政学院在北京举办的香港高级工商专业人士第二届国情研习班,随后,她出任中国国情研习班理事,她说:“有了这个头衔,就一定要做好,从青少年入手,提升他们对祖国的认识。”

2009年,程婉雯小姐被中国人民广东省从化市委员会任命为第八届委员会特约委员,她最关注的是从化市的旅游,她说:“从化的风景很美,有世界排名第二的温泉,但是却鲜为人知,我希望能加强宣传力度,将其推广出去,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发展从化旅游。”在其位,谋其政,肩负着发展从化的使命,为把从化推向经济发展城市出谋划策,她不遗余力。同时,她还是香港话剧团理事,她工作的目标就是将这个社团变得更加有规模,有知名度。

忙碌的社会服务占据了程婉雯小姐许多时间,然而做义务工作于她而言是个人的爱好,她是带着一种享受的态度在做,因此一点都不觉得累,“只要愿意,就一定能抽出时间去做些有意义的工作,每个人都可以。”她说,“我帮助别人,其实对自己也是一种帮助,很多时候我都在想,其实并不是我在帮助别人,而是他人在帮助我。”这是她的心态,也是她在服务路上的信念,带着这份信念,程婉雯小姐将在服务的道路上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