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清明范文
时间:2023-03-23 01:56: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古诗清明,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读完这首古诗,我似乎看到了这样的景象:在烟雨弥漫的山野中,在泥泞难行的小路上,总有顶着朦朦细雨,来来往往的扫墓人,他们或三五成群,或形单影只,前去为故亡的亲人扫墓。远山隐在云雾里,近树笼在孤烟前,小桥流水,青山远望,雨洗青草,风吹柳摆。好一个伤感的行旅,好一幅凄迷彷徨的图画。
诗人只用了“欲断魂”寥寥三个字,便将扫墓人对亲人的思念、对亡者哀悼的心境跃然纸上了。
“断魂”,本是形人们悲痛欲绝的心境,意同痛断肝肠。逝者已去,当时那种哭天抢地的悲情不可能持久,而对亲人的怀念却是永远难于割断,一个“欲”字,又使扫墓人此时此刻怀念逝者的那种断魂般的伤感呼之欲出。
祭奠先人,碑前洒上一杯酒,寄托哀思。环顾四周,唯见一片烟雨茫茫,不见人家与炊烟,何处沽得一壶酒?忽见一牧童骑在青牛背上,吹着一支短笛,悠然而来。上前打听,牧童遥指着远方的杏花村。全诗至为此,凝固成一幅静止的图面,给人留下无限遐思……
篇2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高启《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可惜一片清歌,都付与黄昏。——黄孝迈《湘春夜月·近清明》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孟云卿《寒食》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孟浩然《清明即事》
明朝寒食了,又是一年春。——顾太清《临江仙·清明前一日种海棠》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韩翃《寒食》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晏殊《破阵子·春景》
听风听雨过清明。——《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篇3
1、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流亡在外,途中饿晕,臣介子推割下大腿的肉给他吃。后来公子重耳成为晋文公,封赏忠臣忘了介子推。当重耳想起时,介子推却不愿再做官,背着母亲隐居在绵山。重耳就放火烧山逼他出山,但大火烧了3天始终不见人出来,上山寻找发觉他和其母已烧死了。
2、在烧焦的柳树上大仙了有血诗的衣襟“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于是重耳将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第二年次日,重耳登山祭奠,发觉老柳树复活,赐名“清明柳”,并定为清明节,以祭奠介子推,并勉励自己勤政清明。
(来源:文章屋网 )
篇4
清明节在每年的4月5日前后,是我国民间的重要习俗。在漫长的岁月中,清明节形成了一些颇具特色的饮食民俗。
清明节在饮食民俗上有一个显著特点,即早在春秋时,清明不生火做饭,只吃事先准备好的冷食,也即“寒食”。寒食,历代叫法不同,《齐民要术》中称“细环饼”,《本草纲目》中又叫“捻头”。从文献记载来看,就是馓子、清明饼之类食品。清明寒食之俗的形成,相传与纪念春秋晋国贤臣介子推有关,《左传》、《后汉书》等均有这方面的记载。至唐代时,清明寒食仍很受重视,唐代诗人卢象在《咏寒食》诗中写道:“子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四海同寒食,千秋为一人。”唐代诗人韦庄的“内官初赐清明火”,是说寒食后第三天,由宫内传火炬出,赐与近臣。当时清明节除了吃冷粥、冷饼之类冷食外,还在寒食前制作了许多“甜饧”,即麦芽糖。唐代李商隐的“粥香饧白杏花天”,就描写了当时寒食的情景。宋代时,有钱的人家在清明节前用面粉和枣泥制成形似燕子的点心叫“枣锢飞燕”。《东京梦华录》对此描述道:“用面造枣锢飞燕,柳条串之,插于门楣,谓之‘子推燕’。……节日,坊市卖稠饧、麦糕、乳酪、乳饼之类。”宋代清明节还吃一种叫“馓子”的油炸食品,坡曾作《馓子》诗道:“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知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明清时清明食俗基本沿袭了唐宋以来的风俗。但清代时,清明食俗已不局限于寒食,热食也成为应节食物,如清代的《吴门竹枝词》所写的“相传百五禁厨烟,红藕青团各祭先。熟食安能通气臭,家家烧笋又烹鲜。”这就说明了当时清明节已出现热食的情形。
如今,清明节禁火寒食的风俗已淡化,人们虽然仍喜欢吃清明饼之类的食品,但更多的是热食,且注重营养。江南一带有吃青团子的习惯,青团子是由一种名叫“浆麦草”的野生植物,捣烂后挤出汁,取用这种汁水,同晾干后的水磨糯米粉拌匀,揉和,然后开始制作团子。团子的馅心是用细腻的糖豆沙制成,在包馅时,另放入一小块猪油,然后放入笼中蒸熟。熟后的青团子糯韧绵软,清香扑鼻,甜而不腻,肥而不腴,吊人胃口。有些地方,清明节有吃清明艾饺的风俗,认为清明食艾饺,能祛毒邪。此饺采用鲜嫩艾叶和米粉和匀作皮,包入白糖芝麻馅,捏成海燕状饺子,蒸制而成,其色泽翠绿,味道清香而略带苦味,食之别有风味。
浙江宁波一带清明节喜欢吃蒿饼,此饼主要用面粉、马兰头等野菜和青草制成,蒸熟后翠绿清香,且富有营养。浙江温州的清明饼,是采用田野的棉菜同糯米粉捣和,馅以鲜肉、冬笋为主。棉菜即鼠曲草,味微甘而清香,全草入药,有祛痰止咳之效。此外,黄河、淮河流域清明节常食一种主要用面粉、枣泥制成的面饼,闽粤一带喜食清明薄饼,苏杭一带还食红藕,北方一些地方吃香椿拌面筋、嫩柳叶拌豆腐等食品。
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清明节令食品,不仅承载着深厚的民族文化,而且融入了现代人讲究营养的新特点,引人品尝。
篇5
2、子衿 君故
3、执笔写美人。 泼墨画江山
4、 盈盈一水间 脉脉不得语
5、风华是一指流砂* 苍老是一段年华*
6、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7、一纸丹青卷 半曲恋江南
8、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
9、青青河畔草 绵绵思远道
10、江上、柳如烟 雁飞、残月天
11、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
12、为君独弹筝 为卿绾青丝
13、双飞翼 易点通
14、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15、梅舞青月 马踏竹喷鼻
16、长剑夕照 琴瑟轻灵
17、欲笺心事 独语斜阑
18、绵绵 远道
19、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篇6
不,她并不推翻原来的诺言,她的痛苦不是因为旧观念的遗留,更不是性忌妒,而是一个始料未及的问题:“可我怎么能知道,他还是爱我的?”她说,虽然他对她一如既往,但是她忽然不知道为什么他还是爱她的。她不知道在他眼里和心中,她与另外那些女人有什么不同。
她不知道为什么她不是与另外那些女人一样,也仅仅是他的一个性对象?她问:“什么能证明爱情?”一如既往的关心、体贴、爱护、帮助……这些就是爱情的证明么?可这是母爱、父爱、友爱、兄弟姐妹之爱也可以做到的呀?但是爱情,需要证明,需要在诸多种爱的情感中独树一帜表明那不是别的那正是爱情!
什么,能证明爱情?
曾有某出版社的编辑,约我就爱情之题写一句话。我想了很久,写了:没有什么能够证明爱情,爱情是孤独的证明。
这句话很可能引出误解,以为就像一首旧民谣中所表达的愿望,爱情只是为了排遣寂寞。(那首旧民谣这样说:小小子儿,坐门墩儿,哭着喊着要媳妇儿。要媳妇儿干嘛呀?点灯说话儿,吹灯就伴儿,早上起来梳小辫儿。)不,孤独并不是寂寞。无所事事你会感到寂寞,那么日理万机如何呢?你不再寂寞了但你仍可能孤独。孤独也不是孤单。门可罗雀你会感到孤单,那么门庭若市怎样呢?你不再孤单了但你依然可能感到孤独。孤独更不是空虚和百无聊赖。孤独的心必是充盈的心,充盈得要流溢出来要冲涌出去,便渴望有人呼应他、收留他、理解他。孤独不是经济问题也不是生理问题,孤独是心灵问题,是心灵间的隔膜与歧视甚或心灵间的战争与戕害所致。那么摆脱孤独的途径就显然不能是日理万机或门庭若市之类,必须是心灵间戕害的停止、战争的结束、屏障的拆除,是心灵间和平的到来。心灵间的呼唤与呼应、投奔与收留、坦露与理解,那便是心灵解放的号音,是和平的盛典是爱的狂欢。那才是孤独的摆脱,是心灵享有自由的时刻。
但是这谈何容易,谈何容易!
篇7
古人踏青,内容丰富多彩,观赏山川风光,游览名胜古迹,进行野炊,采摘百草,狩猎,放风筝等。“逢春不游乐,但恐是痴人。”这话说的在理,春天万物苏醒满目葱茏,正是一年中最美丽的季节。踏青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在青山绿水间陶冶自己的心情。所以,历代文人墨客更是与踏青结下了不解之缘,吟诗作赋,为春游大抒雅怀。
白居易的《钱唐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春燕啄新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语言朴素,情景交融,钱唐湖早春的美景读之如见,呼之欲出,读诗的人仿佛要身临其境了。
宋代吴惟信的《苏真堤清明即事》却是一幅因恋春而流连忘返,以至日暮而归的春游画卷:“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真可谓文情并茂,脍炙人口。像徐元杰的“花开红树乱莺啼,草上平湖白鹭飞。风和日丽人意好,夕阳潇鼓几船归。”孟郊的“日日出两园,只望花柳色。乃知田家春,不入五侯宅。”苏轼的“踏青游,拾翠惜,袜罗弓小。莲步袅。腰支佩兰轻妙。行过上林春好”,也都是妙笔生花,各具特色。
篇8
泪洒相思已故人
春暖花开若有意
静倾一生为祭奠
又是一季的清明,我老早地做好了准备,去祭奠我的老爸老妈 。只是天气也多了一些忧虑,阴阴沉沉的,烟雾迷蒙,笼罩着这里的春天。正如我潮湿的心情伤感地泛滥,久久不能平静。也许,清明节注定是两个世界里的节日,活着的人为失去的亲人准备沉痛的悼念。两个世界遥遥相望,天堂,人间相隔的永远是距离,隔不住的却是深深地思念。
听一曲伤感的旋律衬托心情,唱一曲心酸感恩爸妈。当你拥有父母的爱时,不知如何珍惜,任意挥霍。当你失去的同时,才感知这份爱的如此厚重,却永远永远也翻不回的从前。
母亲的付出太多,总是多病。父亲的义不容辞,不辞劳苦地照顾母亲多年。但终有一天,父亲累到了,永远地倒下了。父亲去的很安详,很洒脱,也很无奈。没有痛苦,没有挣扎,也没有留下任何交代,只带走从不向我们倾诉的苦衷。
父亲的周年祭日也是母亲要走的那天, 怕是父亲不放心母亲的身体,要把母亲带走。难以接受的事实,只想把给父亲的爱的弥补连同,加倍疼爱母亲。只是母亲已不能和我们说话,也不能吃什么东西了。只是紧紧地握着自己的手,泪水无声地滑落脸颊。握着母亲的手,揪心的不舍和自己的无能为力,我已泣不成声........
母亲很平静,安详地走了。就这样,爸妈都走了。留下无声,带走了我们无奈的牵强。那一夜,很冷很冷,拉着母亲冰冷的手,哭醉了夜........
萧瑟的寒风也在哽咽着,寂静的上空回荡着我的嘶声裂肺:妈,你回来吧, 让我再好好地拥抱您,不要走得太匆忙;爸,别着急把妈带走,再过上一夜吧,待到天明了,路也好走些啊......
思念阿妈的歌声还在继续,心痛与悲伤交替,心已破碎,思念成海,泪雨霏霏。
亲爱的阿爸阿妈,很想看看您慈爱的脸庞。轻轻拭去墓碑的尘土, 再为您的坟上添一把新土,献上心中最美的鲜花。二老是否听见了我们亲切的嘱咐,思念的呼喊;是否看到了儿女子孙为您祭奠的壮观,想必二老一定乐笑了。
篇9
被告人:顾文清,男,25岁,江苏省武进县人,原系上海自行车飞轮厂工人,住上海市闵行区莘松一村6号204室。1993年7月22日被逮捕。
被告人顾文清于1993年5月24日下午,在上海市静安希尔顿酒店大厅内,趁美国籍客人约翰。莫法在办理住宿手续不备之机,窃得该旅客密码箱一只,内有西铁城计算器、文件夹、圆珠笔、飞机票等物。嗣后,顾文清又到上海市国际贵都大饭店大厅,在总服务台附近,趁意大利籍客人曲莱费塞不备,在其敞开的皮包内窃得皮夹一只,内有1900美元、VISA(维莎)信用卡两张、意大利身份证、驾驶证、新加坡居住证、电话磁卡等财物。盗窃后,顾文清将所窃的美元非法兑换得人民币18700元。
同年5月24日至31日,顾文清持窃得的两张信用卡,仿冒失主曲莱费塞的英文签名,与其女友贾某一起,先后在上海商城屈臣氏、纱林服装有限公司、汉生精品商场、瑞华工艺品商店、协和正章商场有限公司、东方商厦、锦沧文华大酒店、锦江饭店、银河宾馆、虹桥宾馆、华亭宾馆、上海文艺俱乐部有限公司等处购物、娱乐、食宿20余次,花费数额计人民币17400余元。案发后,顾文清尚能如实交代罪行。
「审判
上海市人民检察院分院以被告人顾文清犯盗窃罪、诈骗罪,向上海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上海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公开审理认为,被告人顾文清盗窃来华外国公民的财物,将其中所窃的美元非法兑换成人民币18700元,还冒用盗窃的信用卡购物、娱乐、食宿,花费人民币17400余元,连同盗窃的其他财物折价,共计盗窃数额达人民币36400余元,数额巨大,其行为已构成盗窃罪。鉴于顾文清归案后尚能如实交代罪行,可酌情从轻处罚。该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五十二条、第五十二条、第六十条的规定,于1993年11月25日判决如 下:
一、被告人顾文清犯盗窃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四年,剥夺政治权利三年。
二、赃款、赃物予以追缴。
宣判后,顾文清提出上诉,后又撤回上诉。同时,上海市人民检察院分院以顾文清的行为应以盗窃、诈骗两个罪并罚为理由,提出抗诉。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经二审审理认为,原审判决认定的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审判程序合法。被告人顾文清盗窃信用卡后,仿冒失主的签名,使用信用卡购物、娱乐、食宿的行为,是其盗窃行为的继续,应以盗窃罪论处,上海市人民检察院分院的抗诉理由不能成立。该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六条第(一)项的规定,于1994年1月18日作出裁定:驳回抗诉,维持原判。
篇10
关键词:明清时期;鸱吻;形态制式;纹样构成
引言
鸱吻又名螭吻、鸱尾,说文解字中言:“鸱鸮,宁鴂也,号声”,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种龙形吞脊兽。鸭吻口阔嗓粗,据传鸱吻是龙所生的九子之一,形状像无尾的壁虎,喜欢在险要处四处远眺,也喜欢吞火。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鸱吻属水性,具有镇邪、避火的功能,因此在屋顶上安防两个相对的鸱吻饰物能驱邪消灾,也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集大成的表现。
一、鸱吻的溯源
中国古建筑发展史悠远流长,建筑作为“人类基本实践活动之一,是人类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至唐代时期,在建筑的营造技艺和装饰手法上已呈现出较为成熟的面貌,是中国古建筑历程中浓墨重彩的篇章。建筑由“台基、屋架、屋顶”三部分构成,其中屋顶是“整个建筑中造型最为突出,外观多为坡顶,少见平顶”,在其建筑形制、营造技艺、装饰艺术等方面皆有较为详尽的规范记载。鸱吻又称蚩尾或鸱尾,作为中国古建筑屋顶中最常见的装饰结构,最早源于东汉晚期,主要出现于中原地区建筑。王其钧从建筑学角度对鸱吻作如下定义:“建筑屋顶上部正脊两端的装饰构件”,即张着巨大的嘴,形态类似于龙形的装饰构架,常被用于传统建筑屋顶之上,主要出现在古代宫殿、楼阁等官制建筑中,具有强烈的宗教意义和功能作用。南北朝时期,屋脊上鸱吻的尾尖向内卷曲,外部雕刻鳍纹形象,是较常态的鸱尾形状;从文献记载可知,东晋已出现鸱吻的雏形,直至隋唐时期,鸱吻的形态基本维持这种形制不变,将其定义为鸱吻前阶段;在南北朝时期,随着修建寺庙之风的兴起,建筑正脊两端形态演变为上翘卷起之状;北魏和东魏时期的建筑鸱吻的尾部已非常醒目,如北魏时期龙门石窟莲花洞所雕的鸱吻,轮廓逼真;到西魏时,鸱吻之尾,鳍条突出,略有夸张,更加具备装饰韵味,外缘加置一道鳍尾,总体外形简约、明快,唐朝是传统建筑吻兽发展阶段中的鼎盛时期,在其形态上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为五台山南禅寺正殿的屋顶形式,将唐代早期单一质朴的风格融入了古代传统宗教文化元素,尾部变得卷曲上翘,背脊增加鱼形鳍条,造型浑厚立体;发展到唐代中期,受到印度摩羯纹样的影响,将中国鱼纹与鎏金银盘的摩羯纹融合并运用到鸱吻造型1,使其形象演变为龙口吞脊、不类鱼尾、形似飞鱼、尾指上翘的立体造型。北宋时期,随着建筑理论的丰富及营造技艺的进步促使鸱吻装饰逐步转为典雅大方。据《墨客挥犀》记述,宋代时期的鸱吻尾部仍保持早期向上卷翘的形式,但鱼尾状已逐步消失,在龙头外缘部分加入摩羯神话元素,是鸱吻代替鸱尾发展的标志性阶段;南宋时期鸱吻造型变得更为繁琐,装饰元素愈加丰富,鸱吻头部呈现出略微张开的姿态,原本单一中央卷曲的鱼型尾部融入鸟头的装饰,形态更为静谧俊美。元朝时期的鸱吻形象基本与唐代保持一致,在尾部与背部加入盘旋龙纹和鳞形浮雕,造型更为立体精美,后期的鸱尾逐渐呈现出向外部翻卷且雕刻细节更为考究,是鸱吻装置逐渐走向定型期的过渡时期。
二、鸱吻的设计学分析
明清之后属于鸱吻发展的定型阶段,鸱吻开始呈现出两极化的发展模式,分别为统一简明的官式鸱吻和丰富多样的民式鸱吻。其中官式鸱吻在造型中加入传统“龙”纹元素,色彩搭配多以单一色调为主,常用青色、绿色和黄色;普通民用建筑在构造的时候受到等级制度的限制,禁止使用大型龙吻,多采用小型琉璃瓦质地的鸱吻,色彩丰富多变,在外形上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表现为雍容华贵之态,带有浓郁的地域色彩和文化象征。下文将对其形制、纹样进行分析对比,概括出明清鸱吻发展的特征
(一)形态制式
明清时期的官式鸱吻在造型比例上有严格的尺寸限定。以山西高平县圣姑庙的屋顶鸱吻为例,建于元朝晚期,其形象狰狞凶猛,比例规模较大,是该时期官式鸱吻的典型代表之作。从造型看,鸱吻有上部分缠绕小龙和下部分张大口鸱吻组合而成,龙麒代替了原本长满卷曲绒毛的嘴部,身体上部附属小龙,下方龙爪掌心向上延展,眼目凶光,强壮有力的形态与水鳄鱼较为相似,看上去极为凶悍;明清官式鸱吻还有另一个明显特征就是比例严谨,除去剑把和背脊部位,其余的体块正好由十三块大小相似的体量构成,其中最大的属于北京故宫太和殿上的鸱吻,总重量多达4顿。此时期的官式鸱吻,由体块的数量划分建筑的等级高低,是典型的封建形态的原型。相反的,同时期的民式鸱吻则呈现出灵动、修长的体态。例如怀化芙蓉楼上方鸱吻,鸱尾身体朝下,尾部卷曲,长大口吞噬宝剑,形态近于曲形,身材较此时期的官式鸱吻更为纤细修长,嘴部上翘、丰满混润,龙头目光直视前方,身上盘旋小龙,鸱吻尾部向翻卷曲而上,尾部和上身布满鱼鳞,眼睛、嘴巴和尾部的细节也更为精细巧妙,拉长的胡须使得整体造型紧凑灵动、造型华丽。
(二)纹样构成
明清官式的鸱吻主要以祥云纹、水波纹、卷须纹为主,在纹样上体现出浓厚的宗教等级色彩。其中祥云纹最早始于商周时期,主要出现在龙形吻兽背部剑把的位置,表达了人们对追求美好事物的意愿;水波纹等级较低,多数出现在建筑墙体上方的装饰位置,由六组水波花纹构成,强调了鸱吻生物的水性特征;卷须纹在传统文化中象征男性的阳刚之气,是强健有力的代表,多以三须或五须为一组,卷曲而上,形态飘逸敦厚,是象征集权制的典型纹样。明清民式纹样相比官式更为多样化,常以各式自然花草、动物纹样为主,例如凤纹、卷草纹等。这种出现在民用建筑屋顶的自然装饰纹样体现了匠人在建造房屋的过程中,始终将人类的生存与自然环境相依托,体现人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例如山西张壁的花草纹样装饰,在鸱吻尾部以点缀形式出现的卷曲忍冬纹,以及身体部位的卷草纹,形态各异、精美秀气,表达了当地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三、影响明清鸱吻发展的相关因素
(一)等级制度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是皇权集中制的极高体现。统治者为巩固其地位,常常通过法治指引社会制度,为百姓制定相近的行为准则,表现在建筑形式上尤为明显。据《明史》记载,天子下黄权诏书来宣告“天子理不可逆”的等级制度,在宫殿屋顶的鸱吻制作完成后要进行一系列的礼仪活动,以象征新制吻兽的诞生和集权的权威。
(二)宗教礼俗
建筑物上的附件必然是与建筑本身所要求的安全理念相和谐的,鸱尾也不能例外。古代建筑物是以木结构为主要结构方式的,防止火灾是一个重要项目。《汉记》中记述“虬尾似鸱”就是从柏梁台失火之事引发的,由此,人们开始注重宗教祭祀来避免建筑遭受火灾等灾难。摩羯的形象大概在盛唐时代传入中国,到辽宋时开始普遍应用,这个世间和建筑正脊上的鸱尾出现有头有尾的摩羯造型正好是吻合的。因此,“鸱尾”其“水神”的意义和摩羯灯一样,仍然具有“辟火”的象征意义。作为中华文化最具有典型的传统“大屋顶”结构建筑上的“鸱尾”,其原型来自一个经过佛教化的古印度神话,这足以体现龙中华文化交流的真实性。
(三)风水文化
中国古代建筑的传统造物理念中,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建筑生于自然的天然性。中国古代建筑屋顶浩荡宏伟却尽显端详平和之美。这种精神形式的表达体现了中国传统风水文化的精髓,是千年文化传承的瑰宝。不论在建筑形制、院落构成、室内格局等方面考虑人与建筑的风水理论,在建筑本身构造的同时也彰显传统文化之美。
总结
综上所述,中国古建筑在历经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其建筑形式和装饰手法发生了巨大变化,以屋顶鸱吻为等级制度代表的装饰部件形成了古建筑特有的建筑文化和宗教理念,是后期建筑演变形式的主导缘由。这些装饰构建赋予了建筑艺术更鲜明的造物理念和思想蕴意,极大地强化了建筑的表现力。笔者认为,古建筑屋顶鸱吻的设计学研究价值可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从文化角度分析,其一是因为吻兽作为古人求吉辟邪的吉祥物,可用来驱逐鬼怪,是维护民居房屋安定、家族繁盛的重要象征;其二由于古代严苛的宗教等级制度在古建筑屋顶的形式上有明显的反映,其中尤为表现在屋顶装饰上,例如多数的官式或衙府建筑,其屋顶鸱尾的形式与数量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等级的高低和制度的森严,是古代宗教文化的体现。(二)从使用功能角度分析,由于屋顶是整个建筑经受风雨侵袭最主要部分,因此屋顶部分的安全性能构建关乎整体建筑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由此屋脊则成为了屋顶防水防潮的关键环节。匠人一般在屋顶上安置吻兽并以多种形式覆盖,位于正脊与垂脊交集处,这种手法不仅是对屋顶的装饰,体现浓厚的宗教文化,同时又起到抵御风雨的作用,形成屋顶特有的轮廓结构。本文对鸱吻发展历程进行系统梳理,并以明清时期鸱吻的形态制式和纹样构成为研究对象,从而解析等级制度、宗教礼俗、风水文化等因素对唐宋时期鸱尾演变形式的影响。
参考文献
[1][东汉]许慎.汤可敬.说文解字今释[M].长沙.岳麓书社.1997.521
[2]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0.1
[3]汤虎.灵居:解读中国人的建筑智慧[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3.101
[4]陈晓雷.论中国古代木建筑结构与现代伞结构的传承和发展[J].设计.2013(07):177-179
[5]冯双元.鸱尾起源考[J].考古与文物.2011.(1):58-63
[6]王其钧.中国古建筑图解[M].北京:机械工程出版社.2007.9
[7]胡正旗.李芋均.也谈“鸱尾”、“鸱吻”[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09):90-93
[8]陶思炎.风俗探幽[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5.194
[9]刘淑婷.中国传统建筑屋顶装饰艺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105
[10]金夏.中国建筑装饰[M].合肥:中国百佳图书出版社.2012.69
[11]梁思成.刘致平.中国建筑艺术图集[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