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泰山记原文范文

时间:2023-04-09 14:56: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登泰山记原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泰山之阳,汶(wèn)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颖由南麓(lù)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dèng),其级七千有余。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lì)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xún)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dèng)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cú lái)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戊(wù)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摴(chū)蒱(pú),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lóu)。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yuán)。少杂树,多松,生石罅(xià),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桐城姚鼐记。

译文

泰山的南面,汶河向西流去;泰山的北面,济水向东流去。南面向阳山谷中的水流进汶河,北面背阴山谷中的水流进济水。在那(阳谷和阴谷)南北分界处,是古长城。的日观峰位于长城南十五里的地方。

我在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十二月从京城里出发,冒着风雪,经过齐河县、长清县,穿越泰山西北的山谷,跨过长城的城墙,到达泰安。这月丁未日(十二月二十八日),我和泰安知府朱孝纯从南边的山脚登山。攀行四十五里远,道路都是石板砌成的石级,共有七千多级。

泰山正南面有三条山谷,当中那条山谷的水环绕泰安城,这就是郦道元书中所说的环水(中溪)。我开始顺着(中谷)进去。道路不到一半,翻过中岭(黄岘xiàn岭),再沿着西边的那条山谷走,就到了泰山的顶巅。古时候登泰山,沿着东边的山谷进入,道路中有座天门(峰)。东边的山谷,古时候称它为“天门溪水”,是我没有到过的。现在经过的中岭和山顶,挡在路上的像门槛一样的山崖,世上人都称它为“天门”。一路上大雾弥漫、冰冻溜滑,石板石阶几乎无法攀登。等到已经登上山顶,只见青山上覆盖着白雪,(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远望夕阳映照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山就像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停留在半山腰处的云雾,又像是一条舞动的飘带似的。

戊申这一天是月底,五更时,我和朱孝纯坐在日观亭上,等着看日出。这时大风扬起的积雪扑面打来。日观亭东面从脚底往下一片云雾弥漫,依稀可见云中几十个小白点像“五木”骰子一样立在那里,都是远山。天边云彩上有一线奇异的颜色,一会儿又变成五颜六色。太阳升起来了,纯正的红色像朱砂一样,下面有红光晃动摇荡着托着它。有人说:“那就是东面的海。”回首观望日观峰以西的山峰,有的被日光照着,有的没有照着,或红或白,颜色错杂,又都像脊背弯曲的样子。

日观亭西面有一座东岳大帝庙,又有一座碧霞元君(东岳大帝的女儿)庙。皇帝的行宫(出外巡行时居住的处所)就在碧霞元君庙的东面。这天我看见途中路两旁刻写的石碑。是从唐(高宗)显庆年间以来的,那些更古老的石碑都模糊或缺失了。至于偏僻不在道路附近的石碑,都没来得及去看。

篇2

一、抽象概括

事物的本质特征往往被纷繁复杂的外表所掩盖。文艺是用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揭示生活实质的,那么要了解文章的内涵就需要通过对外部形象的分析,找出事物的本质。

所以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运用各种方法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比如《风景谈》一文,主题是“自然是伟大的,而人类更伟大”,这一主题通过六幅风景表现出来。如何通过阅读抓住其主旨呢?如果仅凭借语言文字逐一讲解分析,最后点明主旨,学生固然也能接受,但其抽象概括的能力未得到锻炼。为培养学生的能力,这样的文章我们可以采取图画教学,即选其中两三处风景制成图画,只是减去原文中人物活动部分,上课时先让学生看画面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然后翻看原文,两相对照,找出自己描绘的风景之所以不如原文有韵味的原因,除语言不够准确精美外,主要是缺少了什么?学生很容易发现自己的描述中缺少了“人类的活动”,因而缺少了那份鲜活的神韵。这时文章的主题已揭去朦胧的面纱,显现在学生面前,学生自然能概括出“自然之所以伟大,风景之所以美好,正是因为有了人类的活动”这一主题。

中学语文课本中很多文章都是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好材料:小说,通过对人物肖像、语言、行动、心理等描写的具体分析,概括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思想变化;杂文,通过表层语言的分析,揭示其深层含义,等等。

再如教材中的文言文,句法词法中有很多规律性的东西我们可从具体实例中概括出来。就拿名词活用做动词这一词类活用现象来说,我们可以从课文中找出很多例子:“置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记王忠肃公翱事》)、“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口技》)、“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察今》)、“客将至,不冠不袜”(《大铁椎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等等。我们仔细研究这些加点的名词所处的位置,会从具体句子的分析中找出它们活用的条件和规律,进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①名词放在“所”字后面,活用为动词,如前二例;②名词放在能愿动词后面,活用为动词,如中间两句;③名词放在副词后面活用为动词,最后两句就是这种情况……

透过现象看本质,并进行抽象概括,为知识迁移能力的提高做好准备。

二、归纳概括

中学语文课本中的许多知识是相互联系具有共性的,运用各种方法,把零散的、分散的知识加以归纳概括,则对某种事物有了完整、准确的认识,形成规范的知识结构。这种概括能力应当引导学生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首先,以单元为单位进行归纳总结。新编中学语文教材,以文体组织单元,按难易排列顺序,划分系统而科学,每单元所选文章都有一定的共性,结合单元知识进行概括,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来。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有四篇散文《雨中登泰山》、《长江三峡》、《难老泉》、《我的空中楼阁》,虽然这四篇文章在时间上、地域上跨度很大,在表达方面也各具特色,但它们都紧扣题眼写景状物,《雨中登泰山》围绕一个“雨”字大作文章,《长江三峡》写出了“三峡”各自不同的特点,《难老泉》突出“难老”二字,《我的空中楼阁》抓住“空中”的特色,于是我们归纳出这一单元散文的一个特点: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其他单元依此类推,学生会归纳出议论文“观点与材料相统一”的规律,会明确复杂记叙文“线索联缀全篇”的要求,会概括出说明文“抓住特征说明事物”的特点。

然后,对所学文章定期做整体的归纳概括,从单元括展到一册书再到全部课文,形成一个完整系统的知识网络。

比如,课本中的散文,纵贯古今、各具情态,分布在各册书之中,把它们集中起来仔细分析比较,则能找出很多共有的特征。仅就文章的结构技巧而言,无论作者如何与众不同、匠心独运,都要归于“形散而神聚”的原理,像《荷塘月色》以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交织的不宁静的心绪为神,为我们展现了“荷塘上月色”与“月色下荷塘”的朦胧谐和的风韵;《土地》由对土地的热爱、保卫和建设这一思想为纲,纵横驰骋,展开丰富的联想,古今中外,无所不及。这两篇文章其一舒缓恬淡、意境幽远,其一纵横捭阖、气势宏伟,但都是紧紧抓住“辔头”而任“野马”纵横飞奔的。这就概括了散文结构的一个重要特色――形散而神不散。再进一步进行同类归纳:记游的散文,一般以作者行踪为线索组织材料,如《雨中登泰山》、《长江三峡》;咏物的散文,一般以咏赞并赋予象征意义的具体事物为线索,如《灯》、《荔枝蜜》;叙事的散文,往往以某一中心事件为线索,如《猎户》、《娘子关前》;写景抒情的散文,常常以某种情感为线索,如《荷塘月色》、《绿》。

通过归纳概括,使知识系统化、类型化、整体化、为迁移的进行做好了准备工作。

三、总结概括

在对课本所学知识进行概括的同时,对生活经验的总结也不容忽视。绚烂多姿、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是文学创作的源泉,而现实生活中闪动的哲理的火花又恰恰是我们开启作品内涵的最好的钥匙,所以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勤于观察、善于总结的好习惯。这个能力的提高可分步走。

篇3

教化黔首,纪功颂德:泰山秦刻石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多次巡行郡县,沿途在峄山、泰山、琅琊台、芝罘、东观、碣石、会稽等地刻石颂其功德。“泰山刻石”就是秦始皇东巡时在泰山留下的刻石。

秦始皇多次东巡,除政治原因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秦始皇的东方情结。秦国发达于西方。秦族却源于东方。据《史记・秦本纪》记载,秦的先祖是颛顼的后裔,其孙女惰吞玄鸟卵生大业,大业就是秦人的第一位男性祖先。这一传说表明秦出于以乌为图腾的东夷族。秦为赢姓,赢姓之国大多在东方,在今山东莱芜境内。秦统一后实行郡县制,置赢县,以姓置县,足以说明秦对赢地的重视。出身赢姓的秦始皇,对东方怀有特殊的情愫,也在情理之中。从这个视角理解秦始皇的多次东巡也许更能接近历史的本色。

据《史记・封禅书》记载:“(秦始皇)即帝位三年,东巡郡县,祠邹峄山,颂秦功业,于是征从齐鲁之儒生博士七十人,至乎泰山下,……而遂除车道,上自泰山阳至巅,立石颂秦始皇帝德,明其得封也。从阴道下,禅于梁父。其礼颇采太祝之祀雍上帝所用,而封藏皆秘之,世不得而记也。”我们所说的秦刻石,就是在这次东封过程中所谓的“立石颂秦始皇帝德”的刻石,共144字。秦二世胡亥即位后,又在此石刻诏书78字。两次刻字共22行,每行12字,共222字。因两次刻石的刻辞都是由秦宰相李斯所书,故人们又称之为“李斯碑”。这块刻石是泰山最早、影响最大的刻石。

泰山秦刻石现仅存10个残字,由3块碎石组成,已看不出原刻石的大小和形制。

宋代金石学家刘歧,曾在宋大观二年春天登游泰山“访秦篆,徘徊碑下。其石埋植土中。高不过四五尺,形制似方而非方,四面广狭皆不等,因其自然,不加磨砻。……盖四周悉有刻字,其廿二行,行十字。”(宋刘歧《泰山秦篆谱・泰山刻石》)这是已知文献中最早关于泰山秦刻石形制的描述。它说明秦刻石用的是自然石,无加工痕迹。至迟在宋代,秦刻石还是完好的。

据道光八年(公元1828年)《泰安县志》记载,宋政和四年(公元1114年)刻石在岱顶玉女池上,可认读146字,漫灭剥蚀76字。明嘉靖年间,该石移至碧霞元君宫东庑,仅存二世诏书4行29字。清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碧霞祠失火,刻石遂失。嘉庆二十年(公元1815年),从玉女池中搜出残石两块,尚存10字。清道光十二年(公元1832年),将此残石移至山下,嵌置在岱庙碑墙内。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石被盗,县令毛大索十日,在城北门桥下寻到,重置于岱庙院内。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为防刻石遭风雨剥蚀。建一石屋,将刻石嵌于石屋内。

泰山秦刻石的原貌今虽已不能见。但从历代摹刻拓本中仍可窥其一斑。现存清聂剑光摹刻的明拓本29字,徐宗干摹刻的旧拓本29字。弥足珍贵。

泰山秦刻石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从秦刻石内容看,多属记功颂德,宣扬教化;从艺术上看,属秦篆书法的上品。《岱史》曰:“秦虽无道,其所立有绝人者,其文字、书法世莫能及。”元代书法家赫经称赞说:“拳如钗骨直如筋,曲铁展玉秀且奇。千年瘦劲益飞动,回视诸家肥更痴。”书法严谨浑厚,结构外拙内巧,布局疏密适宜,线条圆健婉转,为历代书法爱好者所推崇。

大字鼻祖,榜书第一:经石峪《金刚经》刻石

经石峪金刚经刻位于泰山斗母宫东北约500米处,峪中有缓坡石坪,刻隶书《金刚经》,俗称晒经石。刻经字体硕大,世所罕见,被称为“大字鼻祖”,康有为誉之为“榜书第一”。

北朝时期,佛教在中国的发展进入一个鼎盛时期,摩崖刻经和石窟造像十分普遍。而泰山经石峪把《金刚经》刻在一块露天的自然石坪上,却是很有特色。

《金刚经》全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中国流传较为广泛的一种佛经,有数种汉文译本,经石峪刻经采用后秦鸠摩罗什译本。原文32目5172字,经刻只刻到15目,计44行,每行字数不等,共2799字,字径达50厘米,经千年风剥雨蚀,山洪冲漏和人为破坏,已损坏大半,现仅存1000余字。

经刻无年款和书刻者姓名,坊间传说为王羲之所书。明代学者王世贞曾做过调查,他认为:“传王右军书,非也,然笔力古劲,非唐人不能作。”明代另一学者孙克宏在《古今石刻碑帖目》中称:“考其笔法,与邹县北齐韦子琛刻经同出一手,其亦为韦氏无疑。”清代聂剑光《泰山道里记》记载:“北齐武平时,梁父令王子椿好内典,尝于祖徕刻石经二,并勒诸佛名,字迹魂异,与其如出一手,是经当亦子椿所作也。”也有学者认为此经刻与邹城市铁山摩崖经刻如出一人之手,可能是僧安道壹所书。虽然至今尚无定论,但从其内容和笔势风格看,当为北齐时期人所书。

现存《金刚经》最早的汉文译本大致成书于公元868年,原藏于敦煌藏经洞,后流失海外。而泰山经石峪刻经的镌刻时间是在北齐时期,比现存中译本早300余年。

在民间,则传说经石峪与唐僧两天取经有关。相传,唐僧取经回返,途经通天河,经文被河水打湿。唐僧命徒弟孙悟空寻找地方晾晒经书。孙悟空腾上大空,举目远望,发现泰山上有一巨石,正好可晾晒经书。经书晒干后,经文竟深深嵌入石中,遂成了现存的经石峪刻经,故称其为晒经石、曝经石。这则民间传说的素材来自《西游记》,虽不可信,它却在民间有广泛的影响。

经石峪经刻。为我们留下了很多的遐想。《金刚经》全文5000余字,经石峪经刻只刻了2000多字,经文镌刻到第30行时,变成了双钩字,也就是只勾勒出字体的内外轮廓,并未全部完成镌刻。这显然是个半拉子工程,没完工就突然停止了。就以出现这种情况,有两种可能,一是经费不足,一是突发事故。泰山是天下名山,在这里刻经不乏出资者,经费不足的可能性不大。让我们回放历史,我们会发现北朝时期有两次大规模的灭佛运动,一是太平真君七年(公元446年),北魏太武帝下令灭佛,焚经毁像,泰山灵岩寺遭此劫殿宇尽毁,僧侣大多逃亡藏匿。再是北周武帝建德三年(公元574年),北周武帝下诏灭佛,武帝灭北齐后,把灭佛政策带到山东境内。在这种大环境下,泰山经石峪经刻未完工而停止也就不难理解了。

泰山经石峪经刻,不仅是佛教文化的经典记载,也是中国书法艺术的宝库。刻经字大径尺,书体雄浑,笔锋纵

横,以隶为主,间有篆、楷、行草,为历代书法家所推崇。明万历年间,崔应麒摩刻草书《晒经石水帘诗》:“晒经石上水帘泉。谁挽银河落半天。新月控钩朝挂玉,长风吹浪暮疑烟。梵音溅沫干还湿,曲涧流云断复连。选胜具觞恣幽赏,题诗愧乏笔如椽。”在刻经中,还有一些俗字,如“万”、“无”二字,并不是繁体写作“”、“”,而是与现代的简体字相同,对研究中国文字书体的演变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道在观政,铭心绝岩:《纪泰山铭》刻石

在岱顶大观峰上,镌刻着数十处摩崖石刻,其中最为壮观的就是唐玄宗御制的《纪泰山铭》。

《纪泰山铭》是唐玄宗李隆基封禅泰山时撰书的铭文,并于次年刻于泰山岱顶大观峰崖壁上,摩崖高1320厘米,宽530厘米,隶书24行,满行51字,现存10口8字,字大16×25厘米。书刻于唐开元十四年(公元726)九月。这篇铭文,在《旧唐书》卷三《志第三・礼仪三》也有记载。

铭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实万物之始,故称岱焉;其位居五岳之伯,故称宗焉。”这是泰山被称为“岱宗”的解释,也是在文化上对泰山作了一个定位,接着讲述了来泰山封禅的原因和动机。

唐玄宗即位时,唐朝刚刚经历了一次政治和思想的双重危机。武则天代唐建周,以一介女流之辈登上皇帝的宝座,打断了李唐皇室的统治进程。武则天时通过迁都改元变制、立武氏宗庙、建明堂、铸九鼎、封禅等一系列活动,来革唐之命、巩固自己的统治。唐玄宗要拨乱反正,自然希望通过封禅以达到扭转武周以来的政治和思想危机,重新确立李唐王朝的合法性、合理性与神圣性,重树李唐国威,这才是唐玄宗封禅的根本原因所在。

在《纪泰山铭》中海描写了封禅仪典的过程,赞颂了“五圣”的功绩。与以往帝王封禅不同,唐玄宗在铭文中没有为自己请求天神赐福,而是明确提出“至诚动天,福我万姓”,为天下百姓祈福。唐玄宗封禅前曾问大臣贺知章为什么前代帝王封禅的玉牒总是秘而不宣?贺知章回答说:玉牒是封禅者向神灵诉说自己意愿,多是祈求长生不老、帝位永存之类,这些事不想让外人知晓,所以不对外公布。庸玄宗则明确说:“朕今此行,皆为苍生祈福,更无密请。宜将玉牒出示百僚,使知朕意。”唐玄宗借封禅阐述君民关系,明确封禅是为百姓祈福,是关爱百姓。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唐玄宗时期政治思想从神本向人本演进的徽记。

铭文的最后说:“道在观政,名非从欲,铭心绝岩,播告群岳。”大意是你有什么名声不是想怎么样就能怎么样的,主要是看你实际的政治表现。这充分反映了唐玄宗开元盛世时的自信和雄心壮志。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后,任贤尚能,革除弊政,安定边疆,发展生产,国力达到极盛,史称“开元之治”。开元期间,国泰民安,百姓殷富,周边各国关系友好,正是“封泰山,禅梁父,答厚德,告成功”的时机。唐玄宗具备了封天禅地、报功告成的资格。也正是开元盛世的出现,使唐玄宗底气十足,敢于唱出“道在观政”的高调。

为了贯彻唐玄宗的宗旨,玄宗又命中书令张说撰《封祀坛颂》,侍中源乾耀撰《社首坛颂》、礼部尚书苏颞撰《朝觐坛颂》,并将它们一并刻在《纪泰山铭》旁边,从另一角度解读着《纪泰山铭》。

篇4

一、关于呼麦艺术

呼麦,鄂温克族语,喉咙、嗓子之意,又名“浩林·潮尔”,是蒙古族的一种古老的民歌演唱形式,是一个人纯粹利用自己的发声器官,同时发出两个或以上声部的歌唱形式,是世界上颇为少见的喉音艺术。中央民族大学乌兰杰教授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将呼麦的演唱总结为:演唱者运用闭气技巧,使气息猛烈冲击声带,发出粗壮的气泡音,形成低音声部。在此基础上,巧妙调节口腔共鸣,强化和集中泛音,唱出透明清亮、带有金属声的高音声部,使一个人同时唱出两个声部,形成罕见的多声部形态,从而获得无比美妙的声音效果。呼麦演唱时有着高如登苍穹之颠,低如下瀚海之底,宽如于大地之边的特点,因而,呼麦素有“蒙古族民间音乐的活化石”之称。

由于地域、偏好及其它原因,呼麦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不同的流派,表现出丰富的多样性。从音域方面划分,可分为低音、中音和高音呼麦;从风格方面划分,可分为抒情性和非抒情性呼麦;从表现形态方面划分可分为独立演唱型和非独立演唱型呼麦。独立演唱型与蒙古国、俄罗斯的呼麦相近,但仍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点,我国主要分布在新疆阿尔泰山一带的蒙古族聚居区。非独立演唱型,主要是指流传于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的“潮尔道”中的“潮尔”。“潮尔道”是蒙古民族独具特色的多声部演唱方式,由两人或多人进行演唱,其高声部是著名的长调歌,而低声部则是一种被称为“潮尔”的中低音伴唱形式,实际上就是低音呼麦或中音呼麦。根据当地蒙古民族的习俗,潮尔道是不能随便演唱的,只有在严肃、庄严、隆重的场合方能演唱,也不能与酒歌、爱情歌曲等混杂演唱。本文所论述的主要是“潮尔道”,但无论哪一种形式的呼麦在其传承和发展过程中,皆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形成一道道绮丽多姿的音乐风景线。

二、呼麦艺术与“啸”

近年来,有专家在大量研究和对比的基础上,提出呼麦这一古老神奇而又精美绝伦的喉音艺术与我国古代史书典籍中大量记载的喉音艺术“啸”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

“啸”最早出现于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如《召南·江有汜》:“不我过,其啸也歌。”虽为简单的记载,但可以肯定,啸是一种比较原始的音乐形式。下面,从三个方面对呼麦与啸的关系进行探索。

(一) 发音器官方面。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对“啸”的解释是:“吹声也”。认为啸是通过人吹气而产生的一种声音。南朝孙广《啸旨》中对啸的解释则为:“夫气激于喉中而浊,谓之音;激于舌端而清,谓之啸。”认为啸是演唱者通过舌端的运动而改变气流所产生的声音。魏晋著名辞赋名家成公绥《啸赋》记载的啸是:“发妙声于丹唇,激衷音于皓齿,响抑扬而潜转,气冲郁而起。”认为啸是演唱者通过唇、齿运动改变气息而产生的声音。这些古典文献里虽对啸的解释不同,但从总体上描述了啸是运用喉、舌、气、唇、齿的一种歌唱艺术,而今天的呼麦演唱时正是巧妙地综合运用声带、口腔、舌尖、气息而获得美妙的声音效果。因些,二者在发声器官方面是基本相同的。

(二) 摹仿对象方面。《啸旨》认为啸是对自然间声音、动物鸣叫声音的摹仿,并对啸的曲目进行了命名,如流云、地动、巫峡猿、下鸿鹄、深溪虎等等。而多数专家学者在追溯呼麦的形成时,则认为是蒙古民族的先祖先宗们在长期的狩猎、游牧和争战过程中,以宗教虔诚的心灵,或细心聆听、反复斟酌的基础上,或摹仿来大自然的瀑布、高山、森林、动物的声音,或咏唱美丽的自然风光,或赞美骏马和草原,或为驱赶牛羊马群发出的高亢哨声,或学叫图腾狼的嚎叫声,或表现战争时为激发斗志发出尖叫等,如《阿尔泰山颂》、《四岁的海骝马》和《布谷鸟》等,在此基础上逐步产生了呼麦。可见,二者在演唱时摹仿的对象是基本相同的。

(三) 表现形式方面。《啸赋》记载了啸具有“众声繁奏,若笳若箫”的特点,认为啸如同时演奏多种器乐而发出的声音,表明啸也可以是多声部的,而我们现代的呼麦是经声乐界公认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多声部歌唱形式。由此,不难看出二者在表现形式方面有着惊人的相似。

从以上三个方面分析,笔者认为呼麦与古典文献记载的啸应该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

三、呼麦艺术的现状

呼麦艺术产生、发展于草原深处,其传承主要以家庭家族式为主。孩子呱呱坠地后就经常听长辈们的演唱,受此影响长大后开始模仿,长幼之间口传心授,代代相传成为这一艺术最原始、最有效的传承方式。当然像其它民族艺术的传承一样,在呼麦分布的每个地区都有能把这一艺术表现得美仑美奂的代表人物,他们理所当然地成为当地年轻人的崇拜者和授业者,众多“粉丝”们的争相学唱,也对这一艺术的传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篇5

作者简介:刘道广(1947- ),男,汉,江苏南京人,南京艺术学院文学(艺术学)博士,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南大学艺术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合作导师。研究方向:艺术学。)

(东南大学 艺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8)

摘 要:1978年山东嘉祥宋山出土古墓中发现有汉“永寿三年”石刻题记。石面中间为图案,图案右侧有题记文字10行,图案左侧有题记文字1行。考古者考定此古墓年代为东汉末至西晋之间。是后人把汉人墓中画像石取走,用作自己墓葬建材,所以出土时石刻表面涂满石灰,此石刻文字也并非是出土古墓的题记。由于原石是汉代民间碑刻题记,刻工并非优良,单字结构既不规范,书写又多俗书异体,所以解读歧义在所难免。本文分别从撰文人身份、植柏的风俗、题记的主题以及许安国父子逝世时间这四个方面对汉“永寿三年”石刻题记加以分析讨论。

关键词:汉画像石;嘉祥;宋山;汉永寿三年石刻题记;注释;分析

中图分类号:J292.2-3文献标识码:A

1978年山东嘉祥宋山出土古墓中发现有汉“永寿三年”石刻题记。石面中间为图案,图案右侧有题记文字10行,图案左侧有题记文字1行。考古者考定此古墓年代为东汉末至西晋之间。是后人把汉人墓中画像石取走,用作自己墓葬建材,所以出土时石刻表面涂满石灰,此石刻文字也并非是出土古墓的题记。

由于原石是汉代民间碑刻题记,刻工并非优良,单字结构既不规范,书写又多俗书异体,所以解读歧义在所难免。此石刻题记发表后,李发林先生有注释,后来赵超先生又有不同见解发表,此后其他研究者也陆续有所创见。本注释中有牵涉处,简称为李注、赵注。

一、原文

永寿三年十二月戊寅朔廿六日癸已,惟许卒史安国,礼性方直,廉言敦,慈仁多恩。]所不可。禀寿卅四年遭。

泰山有剧贼。军士被病,萜来西上。正月上旬,被病在床。卜问医药,不为知。间,z忽离世,下归黄病9攀ニ不勉,寿命不可诤。呜呼哀哉!蚤离父母三弟,其弟婴、第东、弟强与父母并力奉,悲哀ㄢ颉

竭孝行,殊义笃。君子之;内修家事,亲、顺、校兄弟和同。

相事悲哀,思不离冢侧。草庐容,负土成坟。徐养凌柏,朝莫祭祠。甘珍味樯瑁随时进纳。省定若生时。

以其余财造立此堂。募使名工高平、王叔、王坚、江胡、栾石、连车,石县西南小山阳山。

绅菽χ危规柜施张,{性反月,各有文章。调文刻画:交龙委F、猛虎延视、玄z登高、师熊戏、众禽群聚。

万狩云布、台阁参差、大兴舆驾。上有云气与仙人,下有孝贤仁。遵者然,从者肃侍,煌煌濡濡,其色若。作治连月,功扶无极,贾钱二万七千。

父母三第慕不竭思,天命有终,不可妥贰Ny刑伤,去留有分。子无随没寿,王无扶死之臣,恩情未反。迫F:有制财帑,雾隐藏。魂灵悲痛何!涕泣双并,传告后生,勉修孝义,无辱生生。

唯诸观者,深加哀。寿如金石,子孙万年。牧马牛羊诸童,皆良家子,来入堂宅但观耳。无得苫令人寿;无为贼祸,乱及孙子。

明语贤仁四海士,唯省此书无忽矣。以永寿三年十二月十六日大岁

国子男,子字伯孝,年这六岁。在东道。孝有小弟字闰得,夭年俱去,皆随国。

二、注释部分

永寿三年十二月(注:永寿,汉桓帝年号。三年,157年。),戊寅朔(注:朔,初一日。),廿六日癸已(注:该年十二月一日序为戊寅,以此推算癸巳应是十六日。廿六日是误刻。)。

惟(注:惟,语助词。)许卒史安国(注:许,李注:“地名,是许昌的旧称。”并释:“‘安国’是死者的姓名,姓安,单名国。”赵注说;“东汉时期,世居中原的汉族中没有安姓。”认为“死者姓氏不详。”此说未注明出处。许,《太平御览》卷159“许州”:“《十道志》曰:许州,许昌郡。‘禹贡’豫州之域,周为许国。……《说文》曰:许,炎帝之后也。武王伐纣时封之。”许,即姜姓。封邑为氏,是古代宗族习惯。氏,即姓的分支,以区别后代子孙出处。后世混一,许亦可为姓。卒史,是汉军中低级军吏,俸禄在100至200石间。“许卒史安国”,可理解为“许安国卒史”。),礼性方直(注:礼,指其遵礼。《大戴礼记》:“君子不可以不学:见人不可以不饰,不饰无貌,无貌不敬,不敬无礼,无礼不立。”汉代以孝治天下,遵礼是朝野对君子修养的共识。性,指其个性、性格。方直,方,有棱角之意,方直即正直,与圆滑相对。这里是说他遵守礼数,为人正直。),廉言敦(注:廉,俭约的意思。廉言,即少言。,原文书写为草头,下为马。是汉代俗书“笃”字。敦,忠厚;笃,实在。敦厚,淳朴真诚。这句说许安国为人少言,而真诚忠厚。),慈仁多恩(注:慈,上对下的爱,称为慈。如《国语•吴》:“老其老,慈其幼,长其孤。”仁,如孔子说:“仁者,爱人。”许安国在军中是下层卒史,这句说他对下属士卒有长辈的“慈爱”,对同僚则有仁爱之心。)。]所不可(注:],记录、记载的意思。不可,不能够。这句是承上述几句而来,意思是许安国的众多优点,不能一一记述。)。禀寿卅四年(注:禀,承受,享有的意思。卅四年,即34岁。这句说许安国享年34岁。)。遭(注:,原字石花过甚。李注为“遭怛”,释“遇到了死亡。”文意欠畅。且“怛”的本意是伤痛、惊恐。《前汉书》“武帝诏”:“肢体伤,则心[XC;%27%27]怛。”统览上下文,意思是许安国遭受到巨大伤痛,惊恐不安。下面简要叙述事件来由。)。

泰山有剧贼(注:剧贼,厉害的土匪。东汉永嘉年(145年)后,天下乱象渐多,朝内梁冀以外戚干政,汉质帝称其为“跋扈将军”,闰六月即被毒杀。至永兴元年(153年),蝗灾、水灾接踵而至;永兴二年(154年)即有泰山公孙举、东郭窦起事,攻杀当地长吏。永寿二年(156年),公孙举、东郭窦己聚众3万余人,攻击青、兖、徐三州郡县。朝廷命段G为中郎将,击杀公孙举。许安国应该是段G军中的卒史。)。军士被病(注:被病,为病所染,即生病。),萜来西上(注:萜,李注“同徊,徊徨指犹豫不定。”释为“很多人生了病,一种犹豫不定,军心动摇的气氛弥漫着。”不确。荩不能同“徊”。荩是“昏沉”的意思。《玉篇》:“荩敢病!薄对匣嵝〔埂罚骸福懑忽疾貌。”《庄子•知此游》:“溉蝗敉龆存。”福神智不清的情状。萜,指生病的军士们昏沉不能清醒,疫气缠身。许安国是卒史,不是普通军士。得病的军士“西上”之后,许安国被传染,才有下文“被病在床。” )。

正[JP+8]月上旬,被病在床(注:正月上旬,许安国在当年(永寿三年)年初染病,不久即逝世。至年底,墓及祠堂竣工完成,故碑文亦此时所撰。)。卜问医药,不为知。

间(注:李注此句为“不为知间。”释:“‘知’,借为‘治’。‘间’,间隔,指病情好转。言虽求神访医,病情不见好转。”赵注云:“审原石‘闻’字……乃耳字省笔,并非月字,应释闻。‘卜问医药’,是说求神问卜,询求可否医治。因病情过重,无法医治,故而神灵无应,则曰‘不为知闻’,即没有回答。”两说皆可商榷。原石“间”并无石花,为“月”,非“耳”。“间”,指久病而略有起色。《论语•子罕》:“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病间……”间,病有起色。这句说:正月上旬,许安国被传染时疫,卧床不起。卜问神灵该用何药,得不到回答。可是又似有好转。),z忽

离世(注:z,同奄。z忽,即遽然。意料之外的仓促突然。离世,即逝世。上句说许安国病情曾有短暂好转,却又突然加剧逝世。),

下归黄玻ㄗ:玻即泉。黄泉,指阴间。)。古圣所不勉(注:勉,即免的误刻。),寿命不可诤(注:诤,即争、或增的误刻。这句说病患难料,即使古代圣人也不能避免,寿命长短有定数,也是不可以能争取、增加的。)。

呜呼哀哉!蚤离父母三弟(注:蚤,通假“早”。《孟子•离娄》下:“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这是说许安国很早就离开父母和三位弟弟。),其弟婴、第(注:第,弟的误刻。)东、弟强与父母并力奉(注:,此字李注释为“遗”:“奉行他的遗业、遗命或遗嘱。”不确。文中“与父母并力”,表明三位弟弟和父母共同并力。以父母身份奉行子辈“遗命”,于宗法伦理道德观有所不合。此字上部有石花,似从“网”结构,因此可作“还”解。意思是父母和三位弟弟并力奉还的是许安国的遗体。这就是说许安国在军队中染病,死在军中。故其家属要去军中领回遗体,办理丧事。),悲哀ㄢ颍ㄗ:ǎ即“惨”的异体字。惨怛,悲惨之貌。此句说其父母、弟弟到军中领其尸时,心情悲惨不巳。)。

竭孝行,殊义笃(注:竭,尽;殊,特别;笃,深厚。汉代以“孝”治天下,郎官之制和“举孝廉”的形式,促使社会普遍以“孝”名世的风气。东汉时又形成侠义之风。这两句是当时现实的写照。)。君子之(注:,喜好。《荀子•尧问》:“楚庄王以忧,而君以。”这句说:竭孝行,殊义笃,是君子所喜好的。);内修家事,亲顺校ㄗ:亲,和睦。《书•尧典》:“克明俊德,以亲九族。”顺,和顺。《诗•郑风》:“知子之顺之,杂佩以向之。”校勤勉之意。亦双声字“劳来”。《汉书•龚遂传》:“旁来循行,郡中皆有畜积。” ),兄弟和同(注:和同,和睦同心。《左传•成十六年》:“民生敦,和同以心。” )。

相事(注:李注句读此句与上句相连:“兄弟和同相事。”释“安国兄弟能够和气共同做事情。”如此其意与上句“亲、顺、小币逵兄馗矗故有误。此处“事”即是“思”的误刻,此句说兄弟思念长兄之情,都极悲哀。下句始转入修建坟墓祠堂的叙述。)悲哀,思慕(注:此字上为“莫”,下为“本”,即“慕”的俗书。)不离冢侧(注:冢侧,指为其兄修起的坟墓旁。此句极言兄弟情深,意思是:朝思夜想,日夜不离开坟旁。)。草庐容(注:,此字冷僻。李注通释此句是:“在墓旁挖了地窨,盖起草屋守墓。”赵注释此字为“e”(宝盖头下一“主”字),据说是“按汉代隶书写法”。皆误。细审原石,同一题记中的宝盖头均非此写法,可见此字偏旁部首不是宝盖头。赵释此句意为“住草庐,放置神主。”未注明出处。且此字后缀“容”字,语意不通。此字结构应如“凶”字,中间“X”,改为两横一竖(如“干”,上出头)。此石此字即其俗书。此字同、浚整肃之貌。贾谊《新书•容经篇》:“军旅之容,然肃然,固以猛。”此句说兄弟住在坟侧草庐中,带着整肃恭敬的面容,“负土成坟”。草庐,《白虎通》:“父母之丧,倚庐于中门外。”《孝子传》:“王琳,汝南上蔡人。十岁失父母,弟季年七岁,兄弟二人哭泣,哀声不绝。在冢侧作庐,不妄出入。” ),负土成坟。(注:李注此字为“徐”。但于文意未安。此字是“循”的俗书。循,依序、顺序。《左传•昭七年》:“循墙而走。” )养凌柏(注:凌,高。柏,柏树。柏树喻人有礼,《礼记》:“礼之于人也,如松柏之有心也。”故坟周植柏树,即喻有礼仪孝悌之心。后又转义为辟鬼。《风俗通》:“墓上树柏,路头石虎。《周礼》方相氏入墟,殴魍像。魍像好食亡者肝脑,人家不能常令方相立于墓侧,以禁御之。而魍像畏虎与柏。” ),朝莫(注:莫,即“暮”的误刻。)祭祠。甘珍味(注:味,即滋味。)樯瑁ㄗ:樯瑁即兼设。),随时进纳(注:随时,依时的意思。进纳,即奉献、供给。连同上句的意思是:各种甘珍的供食,滋味兼备,随时供奉。)。省定若生时(注:省定,即定省。按时问候。《礼•曲礼》上:“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清,昏定而晨省。”注:“安,定其床衽也;省,问其安否如何。”定省遂为问候请安之词。这句说:就像其兄在世时一样,按时问候。)。

以其余财(注:其,指丧事。余财,剩余之财。)造立此堂。募使名工高平(注:高平,李注释为地名。但高平之名在汉代名泫氏县,《太平御览》卷163引《元和郡县志》:“高平县,本汉泫氏县也。”在汉代属上党郡。北魏改名元氏县,属建兴郡。永安中再调整地域,始置高平县,属长平郡。北魏永安元年:528年(梁大通二年)至永安三年:530年(梁中大通二年)。而此碑永寿三年(157年),则在高平地名出现之前近380年,可见不应该是汉地名,仍以人名为宜。)、王叔、王坚、江胡、栾石、连车(注:以上6位皆为聘请的名工,即画像石创制者。),(注:,此字不识。据字形及文意推测,应是“采”。)石县西南小山阳山(注:李注句读为:“县西南的小山、阳山。”分两处采石,在制作工艺上似有不便。且若一处石质欠佳,另觅佳石。则一般行文不必提出前者,只需说明此石取自何处即可。而“小山”之名过于笼统,或者应该就是“小阳山”,而刻者在“小”字后误植“山”字。)。

绅菽χ危ㄗ:桑应为“涿”之误刻。涿,敲击之意。《周礼•秋官•壶涿氏》有注:“壶谓瓦鼓。涿,击之也。”疠,即砺的误刻。这句概言诸名工下料、修整、打磨石材诸工艺。),规柜施张(注:柜,即“矩”的误刻。施张,有施工张罗之意。这句说依规矩开始设计制作。下面说设计制作的内容,即画像石上的题材。),{性反

月(注:{帷反月,李注释:“疑指一种花纹。”但下句明言“各有文章”,“文章”,即纹样饰样,也即俗称“花纹”。此“{”即“褰”字之俗书,“帷”,本指遮挡灰尘的布幕。“褰帷”,指提起的帷幕。《太平御览》卷700:“贾琮为冀州刺史,垂帷而行。及至州,曰:刺史当远视广听。反垂帷以自掩蔽,乃命褰帷。”提起的帷幕,其下垂部分呈半圆,形同“反月”。在汉画和北朝石刻中,此类形象甚多,石窟中所谓“束节纹”即此同类。这句说提起的帷幕,形如“反月”,上面各有纹饰。),各有文章。调(注:调,即“雕”的误刻。以下叙述雕刻的各种形象。)文刻画:交龙委F(注:交龙,即蛟龙。但汉代交龙往往以两龙相蟠结的造型出现。F,即“蛇”的异体字。委蛇本有两解,一为从容不迫、端庄雅正的形象;一为大蛇。从下句看,此处应指“交龙”的形态特点,即交龙形象端庄,从容自如。)、猛虎延视(注:延视,李注为“延颈而望。”意有未合。延视即延眺,抬头远望之意。《新唐书•韦弘机传》:“天子乃登洛北绝岸,延眺良久,叹其美。诏即其地营宫,所谓上阳者。” )、玄z(注:z,即“猿”的异体字。玄猿即黑猿,《长门赋》:“孔雀集而相存兮,玄猿啸而长吟。” )登高、师熊戏(注:师,通“狮”。,“嗥”的异体字。)、众禽群聚。

万狩云布(注:狩,即“兽”。万狩,即万兽。上句说“众禽群聚”,这句说“万兽云布”。云布,如云密布。)、台阁参差(注:参差,指高下不平之状。这句说画像石上还有高下错落的楼台亭阁。)、大兴舆驾(注:舆驾,即车驾。汉画像石中常有车马出行题材,即此“舆驾”。)。上有云气与仙人,下有孝(注:,此字字划不整。李注为:“下有孝及贤仁。”细审原刻,此字实为“子”字。当是刻者先有误刻,后再改正,故字形未整。此句“贤仁”,可解为贤仁之士,亦可解“贤人”之误。汉画像石中“孝子”、“贤人”题材十分普遍,两解皆通。)贤仁。遵者然(注:遵者,即“尊者”误刻。字应是“俨”字。这句说:上辈尊者容态庄重。),从者肃侍,煌煌濡濡(注:煌煌,光辉之状。濡濡,柔顺之貌。煌煌,指前者“尊者俨然”;濡濡,指后者“从者肃侍”。),其色若(注:,此字似“[XC;%27%27]”之误。喜悦之意,《说文》:“[XC;%27%27],喜也。”这句概括上文中“尊者”、“从者”,其有喜悦之像。)。作治连月(注:连月,连续两月。),功扶无极(注:功扶,即“功夫”、“工夫”。此句说画像石设计制作所花的功夫极大。也是赞美之意。),贾钱(注:贾钱,即“值钱”。)二万七千。

父母三第慕(注:第,即“弟”的误刻。慕,即“莫”的误刻。)不竭思,天命有终,不可妥贰Ny(注:惟y,李注为:“憔悴”。但原刻字划明确,不宜臆造,应忠于原刻作“惟y”。惟,通“唯”、“维”。《说文》:“惟,凡思也。”《诗•大雅•生民》:“载谋载维,取萧祭脂。”y,《说文》:“副也。”许安国是“卒史”,也是辅佐类副职,“y”也可理解即指其。)刑伤(注:刑,即“形”的误刻。刑伤,即形伤。这是说想起做卒史的兄长,就形容悲伤。),去留有分(注:去留,去,指逝去者;留,指生者。有分,指命中注定。)。子无随没寿(注:子,指许安国之子。无,通“毋”。不可的意思。《书•益稷》:“无若丹朱傲,惟漫游是好。”“无随”,意思是不应该跟随。没寿,没有正当的年寿。许安国的儿子早夭,故有此语。即是说他的儿子不该跟着早逝。),王无扶死之臣(注:李注为“王无扶死之里。”释“王”为“忘”的误书;“扶”为“复”的误书;“里”为“理”的误书。赵注指其非。赵注“疑采用《春秋左传》成公十年所载晋平公卒命前,梦小臣负以上天,死后即以之殉葬的典故,感叹安国死后无子孙扶护丧事。”此说是。),恩情未反。迫F:有制财帑,雾隐藏。魂灵悲痛何(注:李注断句为:“恩情未反,迫F有制,财帑雾隐藏,魂灵悲。病夫!”释为:“金银财宝务必要隐藏好,安国的魂灵很悲痛,全家人都很伤心呀。”赵注断句为:“恩情未反,迫F有制,财币雾,隐藏魂灵,悲痛夫何!”赵注指李注的释文不确,而怀疑“财币雾”下仍有脱字。反,同返。李、赵注释皆未能通畅原刻文意。

迫,《说文》:“近也。”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今少卿抱不测之罪,涉旬月,迫季冬。”F,原石刻作“示”旁,从“西”,因此应是“”字之误刻。《说文》:“,洁祭也。”《诗•大雅》:“克克祀,以弗无子。”《左传•隐十一年》:“吾子孙其覆亡之不暇,而况能祀许乎?”《桓公六年》:“故务其三时,修其五教,亲其九族,以致其祀。”可见“”,是求子嗣之祭。制财帑,即制财币,祀用之布帛。《仪礼•既夕礼》:“赠用制币玄c束。”制,一丈八尺。雾,应为“无”的误刻。没有的意思。何。,赵注以为是“夫”字,亦通。但从原石刻看,似“奈”的俗写。此句说:最近的祀,贡献有一丈八尺的布帛,符合礼制要求,没有任何减少隐藏的地方。逝者魂灵悲痛,却是奈何!)!涕泣双并(注:涕泪双并,形容伤心之至。这是立碑人语气。), 传告后生,勉修孝义(注:勉修,努力勤慎的自修。强调孝义的重要,要后生以此事为戒。), 无辱生

生(注:辱,屈抑、断送。《左传•襄三十年》:“使吾子辱在泥涂久矣。”生生,李注释为“生生世世。”误。“生生世世”出自佛家首倡,北周《庾子山集》:“菩萨转轮,生生世界。”此句当指后嗣不息,《书•盘庚》:“汝万民,乃不生生,暨予一人犹同心。”此句承上文语意,劝告后生们要勉修孝义,不要断送了后代子嗣。宗法观念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许安国死而无后,是孝义有所不周,虽然祀有制币,但还是断了香火,故使亲人伤悲。)。

唯诸观者,深加哀(注:,即“怜”字。)。寿如金石(注:祝福语。),子孙万年(注:祝福语。这句说:但愿来观看祠堂画像的人,能深怀哀怜之心,则长命百岁,子孙满堂。)。

牧马牛羊诸童,皆良家子(注:良家子,医巫商贾百工之外的人。汉制:凡从军不在七科谪内者。农人皆为良家子。这句说:放羊牧牛的孩子们,都是良家子弟。),来入堂宅但观耳。无得苫(注:汉俗书“涿”,通“琢”,刻划。)令人寿;无为贼祸,乱及孙子(注:孙子,应为“子孙”倒植。以上诸句是关照来观瞻祠堂画像者,要有悲戚之心,不随意刻划,不做贼生祸,使子孙蒙难。)。

明语贤仁四海士,唯省此书(注:省,察看思索。此书,指上述石刻内容。)无忽(注:无忽,不要忽视、忽略。)矣。(注:,此为“篆”字。书写的意思。)以永寿三年十二月十六日,大岁(注:此句是年代日期,石花过甚,不能详明。)

国子男,字伯孝,年这(注:年这,为“年迄”之误。)六岁。在东道(注:,即“边”字俗书。)。孝有小弟,字闰得,年(注:,即“夭”字俗书。)俱去,皆随国(注:随,跟随。这句意思是:都跟随着许安国去了。)。

三、全文通译

永寿三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许安国卒史克遵礼数,为人正直,少言寡语而真诚忠厚;对下属有慈善之意,对同僚具仁爱之心。凡所此类,不可胜记。享年34岁。即遭遇伤痛之事。在朝廷追剿泰山剧贼的过程中,士兵间流行疫病,皆处于昏沉不得清醒状态下,又西上驻守。正月上旬即被传染,卧病在床。占卜问择医药,不得而知。病情似一度好转,突然又急转直下,离开人世,下归黄泉。病患难测,自古圣人也不能避免;寿命有长短,也是不能改变的。

呜呼,可悲啊!许安国早早离别了父母、三个弟弟。他的弟弟婴、东、强和父母一起去军中领回遗体,心情悲哀、惨痛。努力于孝行,贯彻于义举,这是君子所乐意做的。一方面处理好家事,使之和睦、融洽、勤勉,兄弟和顺。一方面思念长兄,则内心悲哀。带着思念的悲情住在冢侧草庐中,形容肃穆地修筑坟墓。在墓周循序栽种高大的柏树。早晚的祭奠中,有各种口味的甘珍供物,随时进纳新鲜供品,问候请安如同他在世时一样。

把丧事剩余的钱修造了此石祠堂,召聘有名的工匠高平、王叔、王坚、江胡、栾石、连车诸人,采石于县西南小阳山。下料、取方、打磨,开始中规中矩的设计制作:卷起的帷幕如同反月,上面各有纹饰。画稿雕刻又有从容不迫的交龙,远眺的猛虎,攀高的黑猿。嗥叫狮、熊的戏斗。众多禽鸟翔集,各种走兽云布。台阁高低错落,还有浩大的车驾出行。上端有祥云和仙人,下面有孝子、贤人。尊者有庄重之容,侍者有严肃之色。尊者形象光辉,侍者造型柔顺,但都有喜悦之情。画像石制作两个月,下的功夫不可胜数,总价款二万七千。

父母和三个弟弟没有不是始终思念安国的,但天命有定,不能回到过去。想起安国则必形容悲伤,死和生真是命中注定,他的儿子不该也跟随而去,以至没有正常的年寿,安国的丧事连吊唁的子辈都没有,父母养育的恩情也无从回报啊。最近求子嗣的祀中,按礼数规矩供奉了一制的财币,尺数足够,绝无缩减,以示诚意。但逝者仍逝,想必安国在天之魂灵悲痛,奈何奈何!现在涕泪俱下的传语后来人:一定要勤慎自修,贯彻孝义,不要连累、断送了自己的子嗣。希望来观赏祠堂画像的人,能有深深的哀怜之心,则寿如金石,子孙繁盛。放牛牧马的孩子们,你们都是良家子,来到祠堂里,只是欣赏画像就好,不要随意刻划,会保佑你健康长寿的。不要去做贼,惹祸事,以至使子孙受累。再提醒贤仁的四海各地人士,认真想想上述文字,千万不要忽略呀。书于永寿三年十二月十六日。

许安国的儿子男,字伯孝,至今年六岁,(墓)在东道边。伯孝有小弟,字闺得,夭折,都随其父而逝了。

四、讨论

1.撰文人身份

从文中口气看,撰文人不是逝者父母,也不是其兄弟。应该是第三者。此人或者是受逝者家属委托的当地粗通文墨者,或者竟是所召请的画像石名工。为什么呢?因为该题记中对画像石题材的陈述相当概括,说明作文者熟悉画像石内容。其次,画像石创制工匠的社会地位低下,只是拿钱干活,受聘于主人。而画像石是祠堂内陈列物,作为私家祭祀场所,一般不宜出现非本宗族成员姓名。这也是汉画像石出土数量虽然极多,但有制作者姓名的题记极少的主要原因。这篇石刻题记中却出现6名“名工”工匠的姓名,实属罕见。如果题记作者不是与“名工”有关系者,似不会如此周全罗列出他们的姓名。再次,作为石刻工匠的技艺本身有清楚分工,刻文字者为一专业,雕刻造像者为一专业。因此造像者若刻文字,必技拙于单字结体及行间结构。此石刻题记除异体字外,错讹单字甚多,而细审字划间架,亦生疏有余,致有先错刻后改正的痕迹,故推测此石题记可能出自与之关系密切者,或竟就是名工中某人也未可知。而刻者亦是此画像石制作者。此题记中“名工高平”,在永兴二年(154年)的东郡厥县东阿西乡常吉里芗他君石祠堂题记中也有出现,在该题记中也有文曰:“画师高平、代盛、邵强生等十余人”(参见《中国美术研究》2008年第1期拙文关于该文的校释)。两座祠堂题记落成相隔3年。此“高平”或即彼“高平”?如即是同一人,则此高平既是“名工”,也是“画师”。按画、刻分工情况说,画师文化水平会高于刻工。因此,高平在两题记中都名列第一位,既不奇怪,也因此有可能就是撰文人。

2.植柏的风俗

坟墓周围种植松柏的风俗,由来已久。上述芗他君石祠堂题记中也有“列种松柏”之句,此题记则言“循养凌柏”。其最初由来,如《礼记》所言:“礼之于人也,如松柏之有心也。”故坟周植柏树,即喻有礼仪孝悌之心。此题记只言“柏”,不言“松”,是因为古人以为“松”可“化”为“柏”。《太平御览》卷954:“唐书曰:长寿二年冬十月,万象神宫侧有柽松树,皆变为柏。”民间传食柏子、柏叶皆可令人寿,同上书记云:“汉官仪曰:正旦饮柏叶酒,上寿。”“列仙传曰:赤须子好食柏实,齿落更生。”“仙经曰:服柏子人长年。”等等。这是从“松柏之有心”的转义。此转义的同时,亦有转义“辟鬼”说,上注文己有注释。此不赘。由此可知,中国民间所谓风俗、民俗,皆由汉人一一整理而成,其最初始之本意,又来自宗法意识的譬喻。

3.题记的主题

此题记的内容是记述许安国之事迹,但通读全文,实在还并非此。

首先叙说许安国短暂一生,遭逢乱世,染疫而亡。重点却在父母、三弟,尤其是三个兄弟的“孝悌”行为。他们如何伤悲,如何内修家事,如何筑庐祭祀,总之,在做“君子喜之”的一切。因此,他们当然也是君子之列。这样叙述的原因,是因为汉代举孝廉的郎官制度所致。大办丧事,宁奢勿俭,借以张扬声名,成为当地人尽皆知的孝行君子,就有可能成为乡间三老举荐的人选之一。题记后段面临许安国无后的客观现实,再次提出“勉修孝义,无辱生生”,似暗示逝者孝义有所不周,以致两子皆夭,所以尚望观者能够“深加哀怜”。反映出家属内心复杂的悲痛之情。最后还不忘告诫世人“无为贼祸”,担心“乱及子孙”。更可见在乱世中,普通平民百姓的无奈和忧虑。

4.许安国父子逝世时间

按题记所说,许安国是在军士西上时染病,其时是“正月上旬”,即永寿三年的正月上旬。“泰山剧贼”公孙举是在永寿二年被段G击溃的,可见军士西上,是在永寿二年末、三年初开始转移。公孙举聚众达30000人之多,失败被杀必不在少数,历史上的大战争和屠杀发生之后,常有时疫流行。题记中明确把军士西上和许安国染病联系起来,说明当时就是因战争引发的时疫。这种病的病程不长,所以他“奄忽离世”,推算应该不会超出正月就逝世了。此时许安国的两个儿子应该还没有去世。此后办理丧事、起坟造祠堂,直至当年十二月上旬完成。这段时间内,许安国的两个儿子陆续死亡。在丧事办理期间,他的两个年幼的儿子大概也先后染上疫病。所以题记中说:“迫”。即离十二月的最近之时。其时为了争取许安国祭奠时有儿子辈参与,完善孝行的要求,故有祀之举。祀本祭天,凡有所求,皆祷告于天,求子嗣是大事,马虎不得。所以按礼仪要求奉献足够尺寸(一制)的布币。亦可见汉人“天命观”的诚惶诚恐。故依此推测,其子染病大概在下半年。(责任编辑:高笑云)

Notes on the Songshan Mountain Stone Inscription of the Han Dynasty

LIU Dao-guang

(School of Art, Southeast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18)

篇6

所谓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基本的行为和认知的取向,它的基本纬度是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 但是长期以来,学习方式以被动接受性为主要特征,忽略了人的自主性、能动性和独立性,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很少. 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也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因此,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是非常紧迫和必要的.

笔者参加了目前教育部推荐使用的青岛出版社和泰山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以下简称《教科书》)的编写工作,我们在编写的过程中非常重视学生自主探索知识这一环节的设计,努力使教材的呈现过程能引导学生“重蹈”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让学生在经历这些过程中达到发现知识、掌握知识的目的,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标准》虽然这样要求,可是具体到课堂上,特别是教学设计中几乎是“清一色”的传统教学的模式,并无多大课改的新起色,无怪乎人们用“依然唱着那首歌”、“重复着昨天的故事”等来形容目前的课改现实.

前几天,我收到了山东历城区二中李晓芸老师关于“一元一次方程根的估算”课的设计,看后非常高兴,自认为这是一个能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的设计,这一设计体现了《教科书》的编写理念. 该设计是《教科书》九年级上册第3章《一元二次方程》第1节“一元二次方程”的第2课时的内容,《教科书》在本节课的安排上是以“实验与探究”的栏目展开的(这是本套教材的一大特色,有关《教科书》的简介请参阅《中学数学杂志》2006年第4、5两期).

1 设计者对教学内容的认识

拿到课题,我首先考虑的是《根的估算》这节新课在教材安排中的用意,不言而喻,编者意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让学生掌握一种基本的估算方法,由于本节设置在“学生不会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大前提下,而人们在生活中逐步形成的“对无法得到的数据就会去估算”的心理条件反射,也使本节内容的出现自然、合理,从而能让估算意识和方法完整地呈现在数学课堂上.

而我对能否达到这个目的,有点信心不足. 因为往后的三节课,都在讲一元二次方程的三种解法,而每一种方法都能很轻松方便地求出方程的解. 对比之下,估算既繁琐且不准确,学生会很自然地趋向于方程后面的解法,从而淡化和削弱了刚刚巩固的估算意识和方法.

点评 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带领学生完成估算一个简单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范围的问题. 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是《标准》的要求,可《教科书》中能培养估算意识的素材并不多,本章第一节的第一课时已经给出了一元二次方程及其有关的概念,后面的第2、3、4节课集中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在学习解法之前,安排估算一元二次方程解的范围的一个课时是非常必要的. 而且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等知识,具备了进行估算的基础. 在《实数》一章中曾学过方根的估算,这样学生既有学习估算的知识技能基础,也具备活动经验的基础,因此,无论从主观上讲还是从客观上讲,《教科书》安排这样的估算内容都是可行的. 对于设计者的担心,我在这里不过多的去讨论,希望读者朋友们自己去思考、去实践、去探讨.

2 教学任务分析

本课时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带领学生进行自主探索,解决估算一元二次方程根的问题,经历估算的过程,掌握估算的方法,体会估算的作用. 教学目标为:

1.经历探索估算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方法的过程,面对具体的一元二次方程能估算出其根的范围.

2.掌握用估算的方法来求方程的根一般过程.

3.体验探求数学问题的解的过程,树立生活即数学的观点.

教学重点:估算的方法和会用估算法求方程的根.

教学难点:对估算方法的理解和运用.

点评 设计者对教学任务的分析基本上是到位的. 我们认为学生通过学习本课时的内容,最大的收获将会是对估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 《标准》在方程的具体目标中指出“经历用观察、画图或计算器等手段估计方程解的过程”. 在经历了这一过程的同时,他们对估算方程解的方法的获取和感受才是最重要的,这种估算意识的作用对学生的影响将是终生的,决不是我们用简单的几句话就能说明白的.

3 教学设计分析

本节课的设计包含以下六个环节:问题引入――实验探究――数学应用――扩展探究――课堂练习――小结.

第1环节:问题引入

同学们,通过上一节的学习,我们知道生活中的许多问题都可以用方程来表示,例如,课件展示上一节的6个例子:

可是列方程不是目的,求方程的解(进而解决方程所反映的实际问题)才是我们的目的,那如何来求我们这些并不熟悉的方程的解呢?难道要一一探究每一种方程的解法吗?如果不想这样,那就和老师一起去寻找一种能解出所有方程的解的方法吧.

点评 为了说明对方程的解进行估算的必要性,设计者列举了六个生活中的例子,作为铺垫,这些具体实例在上节课都已出现,这样安排可为学生留下足够的探索与思考的空间,而且降低了本课时的难度,同时也节约了时间,使本课时能开门见山的提出问题. 为了让学生对估算感到自然、必要、合理,设计者除提出一元二次方程外,还大胆地从实际生活出发引入了反映生活问题的分式方程、一元高次方程、无理方程,虽然这些方程暂时都不学,但由于它们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而出现的,所以让学生再一次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的观点. 所以我们说,对于这些方程即使学生不会求解它们,也能“认识”它们,这样安排并没有超过《标准》的要求.

第2环节:实验探究

弗赖登塔尔曾说过:“数学来源于生活”,那就让我们观察一下生活中,当人们无法得到某个数据的时候,应该怎样去解决呢?

做实验之前,先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

1.班上现有同学多少人?九年级学生共有多少人?

2.你有多高,多重?你身上的衣服多少钱?走一步多长?

3.你能估计一下老师有多高?并进行高低大小的提示,让学生再进行估算.

点评 用学生感兴趣的类似于游戏的问题,作为实验的引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这样能引发学生对下面实验的兴趣. 这三个题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估算意识,让他们体会到生活中存在大量需要估算的数据. 学生通过思考问题1,认识到前者是一个准确数,他们能准确的说出自己班上的人数;而对于九年级学生的总数,学生未必能说出准确的数目,但他们会根据自己班的学生数和九年级班的个数得(说)出一个近似数(估算数). 解答这道题,树立起下面的意识:当我们初步感觉无法得到某个准确数据的时候,可以去估算这个数据的大体值. 在回答问题2的同时,使学生深切地感到估算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估算意识早已在我们的脑海中扎根,并且让学生发现当我们对数据不太熟悉时,我们不会直接去估算这个数据,而是先去估算一个范围. 而问题3是让学生感到估算得到的往往是真实值的一些接近值,但是根据大、小,高、低这些趋势上的提示,估算值会慢慢接近真实值.

由于以上估算,是学生在生活中自然形成的,因此课堂上大多数同学会无条理、无目的地进行,但是无论学生表现如何,老师都会很自然地引出下面的实验.

实验:借用幸运52的游戏,估算0~50之间的数

规则:小组内有一人写一个0~50之间的数,另一人进行高低的提示,其他组员进行估算.

方式:小组实验.

目的:寻找取中间值估算的方法.

小组实验时教师可进行小组巡视、观察和交流,若发现学生找不出估算的方法,老师可调整如下:老师说:“我找到了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最多七次就可估算出0~50之间的任意整数. ”在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之后,和学生共同做实验进行验证. 然后再让学生分组交流,探究出取中间数无限逼近的估算方法.

点评 通过实验,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在相互交流讨论的基础上,自主地发现估算的方法,总结出估算的下列步骤:(1)先根据实际条件,估算一个范围. (2)取中间值分成两个大致均等的范围,接着确定高低、大小的趋势,根据趋势确定缩小的范围. (3)在缩小的范围内重复以上步骤,从而使范围继续缩小,直到缩小到我们所寻求的数值为止. 从学习任务上讲,这个实验给出的方法就是下面环节直接使用的估算方法.

第3环节:数学应用

通过刚才的探究,我们发现当人们无法得到某个数据的时候,他们会使用估算的方法来逐步寻求这个数据,那同样的,我们能不能也用估算的方法去寻求方程中未知数的值呢?

点评 问题的给出太自然了,学生一点也不会感到生疏. 这样的发问,还会启发学生:下面就要用实验的结论解答问题了.

借用引例中的例子进行探究:

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是11cm,两直角边的差为7cm,求两直角边的长?

探究方程:x2+7x-36=0的根.

在学生探究前提问:

1.什么叫方程的解?

2.我们要估算的这个未知数x应满足什么条件?

点评 只要学生能发现x的值必须使x2+7x-36的值等于0或使x2+7x的值等于36即可,下面的估算就自然是水到渠成了.

3.你能直接估出这个未知数的值吗?如果不能,请根据实际条件,估算一个范围.

点评 一般情况下,我们不可能直接估计到一个方程的解,只能采取逐步缩小范围的方法来确定. 这个范围可由方程本身来确定,也可由实际意义来确定,但必须使学生明确x2+7x-36=0的解的范围是在使x2+7x-360的x值之间. 有了这样的认识就可以进行下面的逐步逼近准确值的过程了.

4.列表展示取中间值估算方程根的过程

通过交流讨论有可能出现的多种情况,使学生明确用估算法求方程解的步骤(分组交流). 范围可能出现在(0~11、0~4或其它):

x011x2+7x0与36比较小于36大于36学生分组后,自己能根据上表确定0~11之间的值,并逐步逼近,缩小两个数之间的差,经过多次试验,他们会将得到下面一系列可喜的结论:

(1)方程x2+7x-36=0在0~5之间有根;

(2)方程x2+7x-36=0在3~5之间有根;

(3)方程x2+7x-36=0在3~4之间有根;

(4)方程x2+7x-36=0在3~3.5之间有根.

……

继续下去就能估算出方程x2+7x-36=0的一个根的近似值.

点评 这是本节课的主题,要舍得在这方面下功夫. 这一环节充分体现了《标准》的理念“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另外,需要与设计者商量的是,设计者的目的是希望学生先能得到上面“一系列可喜的结论”,再估算出方程x2+7x-36=0的一个根的近似值. 从而完成本课时的教学目标. 我们认为设计的过于简单,具体实施时可根据课堂的实际适当调整,这样做符合“从实际出发”的要求.

第4环节:扩展探究

如果不考虑方程x2+7x-36=0的实际意义,那么这个方程还可能有一个负根吗?如果有,请你用估算的方法求出这个负根的近似值.

x-20011x2+7x2600与36比较大于36小于36大于36点评 虽然一元二次方程是从实际问题得到的,但方程的解未必都是实际问题的解. 安排这个扩展探究非常好,通过这个探索过程,学生认识到上面的这一点就达到目的了. 令我担心的是时间是否够用?

第5环节:课堂练习(课本上的题目)

第6环节:小结

虽然我们能用估算的方法能求出方程的解,但是这样做既繁琐又不准确,俗话说,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因此,估算法并不能代替解方程,所以下节课我们就一起探讨生活中常见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主要倾听学生是否能总结出:1、具有了估算意识;2、掌握了估算方法;3、向生活学习的科学态度. )

点评 这样的设计不仅使本节内容成为必要的,而且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本章其它几节内容也形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 小结起到了画龙点晴的作用,也为下一节课做了铺垫. 尽管设计者一开始对自己的设计有点担心,但还是大胆进行了改革尝试,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大胆的尝试,希望设计者加强对《标准》的学习与研究,在教学中勇于改革,努力体现新的课改理念.

总点评 1.以问题为载体为学生提供探索的空间. 俗话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每个环节的设计与展开,都以问题的解决为中心,第一环节以问题作为激活学生思维的刺激因素,激发学生产生合理的认知冲突,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第二个环节用问题作为实验的前奏,引导学生对实验产生兴趣,在实验的基础上得到启示,自然进入下面的环节. 第三、四环节以问题为抓手,引领学生积极探索、大胆思考,相互交流,归纳得到估算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方法,完成本课时的主要任务. 第五环节的练习是解决具体的问题,当然更是问题当先.

2.始终围绕教学重点展开. 本课时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估算的方法和会用估算法求方程的根. 为了让学生掌握估算的方法,该设计给出了一个实验,这个实验为完成本课时的教学任务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开拓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实验有利于方法的获取. 从设计来看,每个环节都是为了完成教学重点展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