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戈尔代表作范文
时间:2023-04-01 17:31: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泰戈尔代表作,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飞鸟集》;泰戈尔;哲理寓意
【中图分类号】:I【文献标识码】:A
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是印度著名的小说家、戏剧家、诗人,同时在历史、哲学、政治、文学、宗教以及语言等方面也颇有建树,为近代印度文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飞鸟集》是泰戈尔的经典代表作之一,诗句的形式较自由,笔法清秀朴素、语言精湛,诗句像珍珠般闪耀着哲学及人文光芒,唤醒世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及追求,引领人们探索真理,追求梦想。
一、充满着乐趣,洋溢着青春的气息
“夏天的飞鸟,飞到我的窗前唱歌,又飞去了。秋天的黄叶,它们没有什么可唱,只叹息一声,飞落在那里。”诗集的开篇就以一种轻快的节奏把我们带进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似乎要把读者带进那个没有纷争,没有烦恼的快乐世界。这里的语词轻巧,洋溢着青春的气息。难怪郑振铎在翻译完《飞鸟集》这部诗集之后,曾深情地声称其“包涵着深邃的大道理”,并且形象地指出其诗句“像山坡草地上的一丛丛的野花,在早晨的太阳光下,纷纷地伸出头来。随你喜爱什么吧,那颜色和香味是多种多样的”,说明了泰戈尔诗句中充满着青春魅力的语词很丰富,同时也暗示了泰戈尔在创作《飞鸟集》过程中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泰戈尔的诗句中主要抒发的是对人类、大自然乃至宇宙间所有美好事物的歌颂、赞美,在其世界里,并不仅仅只有人类可以说话、相互交流,自然界中存在的一切事物都有各自的生命和性格。诗中说“蜜蜂从花中啜蜜,离开时营营地道谢,浮华的蝴蝶却相信花是应该向它道谢的”,这些简单的诗句或运用拟人的手法,或运用比喻的手法,或运用象征的手法为我们展示着这大千世界的美好,这些充满着乐趣的语句启示世人对生活点点滴滴的感受,同时带给了人们更多的青春感召。难怪20世纪的冰心拜读了泰戈尔的诗词时这样说道,“泰戈尔!谢谢你以快美的诗情,救治我天赋的悲感”,“快”轻快的呼声,“美”审美的视野,这就是这样一位蜚声世界的印度诗人留给我们最宝贵的财富。
二、深刻的哲理,充满着对人间万物的智慧思辨
泰戈尔出生于印度加尔各答一个富有的贵族家庭,从小接触的宗教思想就是印度古代哲学婆罗门教的教义。其中包括《吠陀》与《奥义书》,《吠陀》的主要思想是对神的赞美和对宇宙及人的本质的一种研究,而《奥义书》则思考的是宇宙的来源并且形成了一种新的概念“我”和“梵”的关系。泰戈尔认为人具有无限和有限的双重性质,无限是指人的精神本质,而有限是指人的肉体受限,人们的实现自我“有限”和“无限”的过程也是自我升华的过程,每个人都不能过分沉溺于自我的世界里,应该努力追求和自然、宇宙的和谐、统一,毁灭那些与自然相违背的行为,追求精神的无限与真实,才是自我价值的真正实现。同时在泰戈尔的《飞鸟集》中更多表达的是,他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现实生活是泰戈尔创作的主要灵感来源,但他的思想及哲学光芒远远高于现实生活,他巧妙地抹去了生活中的一切苦难、黑暗,将缝隙中的光明不断折射,用微笑来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其次,是他对爱的思索具有别具一格的思考,包括母亲对孩子无私的母爱,人与自然间微妙的爱,青年男女间甜蜜的爱情……特别是对于爱情,他认为对待爱情必须忠贞,美丽的爱情会给人生增添无限乐趣。泰戈尔说:“我相信你的爱,就让这作为我最后的话吧。”每一个都需要爱,世界也需要爱,对于别人的爱一定是无私的,全部的,我们应该乐于奉献,才能得到快乐。
三、从容的心态,应对世间悲喜祸福
泰戈尔曾在诗句中告诉人们应如何正确地对待人生,对那些无名小卒不要轻视,对于名利不要过分的追逐,他曾说过“枯竭的河床,并不感谢它的过去”,这句话启示我们不管过去条件多么的富裕,环境多么的优越,我们不应该过分计较前后的得失。那些无名的花朵和萧萧的树叶,都是为人类和自然默默的奉献,以它们质朴沉默装点大千世界,给人们带来芬芳,我们也可以做到淡泊名利,不要过分追求表面的华丽,不惧怕外在的平凡和普通,人的内在价值永远显示出人生的光辉。“采着花瓣时,得不到花的美丽”时刻警醒着世人正确地应对世间悲喜祸福。
《飞鸟集》是泰戈尔用来描述其自身南来北往的长途跋涉的漂泊之旅,记录自己的人生旅程,他善于捕捉生活及自然中的每一个美的瞬间,将溪流和海洋、自由和背叛、白昼和黑夜双方之间合二为一,将自己的人生感悟蕴藏在这些短小精湛的诗句中,为世人开启美妙生活的大门,积极探寻真理和智慧的最高境界。
【参考文献】
[1]李文斌:《泰戈尔芙学思想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1CNKI:CDMD:1.2007.113521.
篇2
关键词:飞鸟集 智慧 哲学 人文精神
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Rabindranath Tagore),印度诗人、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飞鸟集》是泰戈尔的代表作之一,包括了三百余首清丽的小诗。具有很大的影响,在世界各地被译为多种文字版本。它简短的诗句如同阳光撒落在挂着水珠的树叶上,又如天边几朵白云在倘佯,一切都是那样地清新,亮丽,可是其中韵味却很厚实,耐人寻味。它用轻松的语句道出深沉的哲理,这正是《飞鸟集》吸引人的原因。本文就《飞鸟集》带给我们精神上的启示作如下浅析。
一、奋进的精神
在阅读《飞鸟集》时的第一感受就是字里行间充满使人奋进的激情。那丰富的人生哲理,启示着人们如何执著于人生的追求,让人生充满欢乐与光明。“神从创造中找到他自己。”这个句子不禁让人想到人生的价值,自我存在的价值,那便是有所创作有所作为,否则,我们怎能发现自己存在的证明呢?怎能看到自己活着的意义呢?正如他这样说:“我们的生命是天赋的,我们惟有献出生命,才能得到生命”。从诞生之日起,每个人就都开始了自己漫长而又短暂的人生旅途。在人生的道路上,不免会碰到许多事先意想不到的困难,甚至会有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在巨大的困境面前,我们显得无比卑微,是放弃?是珍重?《飞鸟集》告诉你:“小草呀,你的足步虽小,但是你拥有你足下的土地。”短小朴实的一句话给了我们无比的信心和坚定。获得启示最多的应属这个诗句“如果你因失去了太阳而流泪,那么你也将失去群星了。”它给人生的启示是,不要因为错过了太阳而去流泪,错过了今天的太阳,只要你能正视黑夜,并执著于黑夜的追求,那么,闪烁在夜空中的群星,仍然会给你报答的,它会给你力量,给你信心,去勇敢地迎接或追逐明天的太阳。如果你只是感叹自己的命运而流泪,那么,你不仅得不到群星的启示,也会失去明天以至更久远的太阳。
二、对爱的思索
《飞鸟集》无处不洋溢着对爱的讴歌和思索。对自然,对生活,对命运,对爱情,对人生,都激发我们满怀热情去爱。诗集中铺天盖地地弥漫着对大自然无限的热爱与眷恋。几乎每一句诗中都有自然的元素娓娓道来:飞鸟,黄叶,沙漠,绿草,流水,瀑布,群星等等,他用自己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巧妙地隐去了一些苦难与黑暗,而将所剩的光明与微笑作了生动的描述。他对爱的思索,更是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青年男女间纯真的爱情、母亲对孩子永存的母爱、人与自然间难以言喻的爱……世界需要爱,人生更需要爱,正如他在《飞鸟集》中所写的一样:“我相信你的爱,就让这作为我最后的话吧。”“有一次,我们梦见大家都是不相识的。我们醒了,却知道我们原是相亲相爱的。”在泰戈尔眼中,对别人的爱一定是无私的,全部的,就像他这样写道:“瀑布歌唱道:‘虽然渴者只要少许的水便够了,我却很快活地给与了我的全部的水。’”这也启发我们在国家面前,我们个人的力量只是一点,但我们却很乐意把自己全部的光和热发挥出去,为国家奉献自己的一切。这种默默献身的精神是无愧于人生的,做到这一点,我们可以值得《飞鸟集》这样赞美我们“绿草是无愧于它所生长的伟大世界的。”
三、深邃的哲学光芒
泰戈尔哲学思想的形成受到了以下两个方面因素的影响。第一,因其家庭环境的原因,泰戈尔从小就受到印度古代《奥义书》等印度古代哲学的影响。奥义书的核心思想就是人与自然宇宙的统一,这成为泰戈尔认识人与宇宙关系的根本指导思想,而人与宇宙的关系又是泰戈尔哲学思想的基础。第二,泰戈尔也受到了西方先进的自然科学,以及人文科学,和人道主义学说的影响。在泰戈尔的著作中,他曾多次把东西方文明进行比较。泰戈尔的哲学是以他的宇宙观为基础和出发点的。人与宇宙的关系,是剖析和理解泰戈尔哲学思想的核心。
“夏天的飞鸟,飞到我窗前唱歌,又飞去了。/秋天的黄叶,它们没有什么可唱,只叹息一声,飞落在那里。”写飞鸟,写黄叶,写“我”,写生命的体验,它们是如此的不同,它们又是如此的相同。不管是飞鸟还是落叶,它们都产生于自然界,也终将归于自然界。
泰戈尔认为,人具有双重性质,既有有限的一面,又有无限的一面,人是有限性与无限性的结合。所谓无限性,即在人的存在中具有精神的一面,称为“精神之人”。从这方面看,他与宇宙万物,在精神本质上都是同一的,因此他与大自然先天就是和谐统一的;在人的存在中也有物质的一面,称为“肉体之人”。从这方面看,他有许多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性,往往与大自然不相协调。因此,人们从“有限自我”到“无限自我”的过程,就成为了追求与宇宙和谐共存的过程,就是追求与梵的统一的过程,就是从一种自我升华到另一种更和谐自我的过程。诚然,这个过程并不容易,但却是每个人都应该做的。“他是有福的,因为他的名望并没有比他的真实更光亮。”泰戈尔告诫人们,过分沉迷于有限的自我,必将与宇宙、与自然相悖而遭毁灭。而追求无限,追求精神的真实,才是有福之人。
对于怎样达到无限的自我,泰戈尔在《飞鸟集》中写道:“我不能选择那最好的,是那最好的选择我。”为了获得这种精神的无限,我们必须抛弃个人的有限的自我。
四、淡泊而豁达的人生态度
人性是最容易计算得失的,对于得与失的感受最能显示出一个人是否拥有淡泊的态度。“枯竭的河床,并不感谢它的过去。”这句话不正体现得失之间游刃有余的洒脱吗?从失到得人往往很泰然,可是从得到失呢,有几人能做到这样的无谓和洒脱,河床枯竭了,一无所有,但他乐于这样,他不留恋富裕的过去,不渴望拥有一切的过去,因而不遗憾,不哀叹失时的状态。“群星不怕显得像萤火那样。”是否又启示我们,只要拥有光明而强大的内心,外表的渺小和卑微是无足挂齿的。那些真正爱慕虚荣的人才会在自己的表面下功夫装扮。因而人要做到不惧怕外在的平凡和普通,加强修炼内心的淡泊与豁达。
生活在世间,人总会碰到大大小小的烦恼,有道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对于这么多的忧思和烦扰,怎样才能排解,怎样才能抵达快乐的追求。《飞鸟集》这样说:“忧思在我的心里平静下去,正如暮色降临在寂静的山林中。”细细品读,我们会发现,原来泰戈尔心中的忧思的离去就像暮色一样准时降临,也好比暮色一样很平静很自然,无不让人体会到荣辱不惊的大气以及淡泊与豁达的人生态度。
总之,《飞鸟集》短小的语句道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引领人们探寻智慧和真理的源泉。用一颗充满爱的心,奋进在人生的路上,却不计较旅途的得失,这应该是最快乐的自己。
参考文献
篇3
《新月集》是泰戈尔的代表作之一。诗集中,诗人生动描绘了儿童们的游戏,巧妙地表现了孩子们的心理,以及他们活泼的想象。诗人将自己的灵魂穿织于诗章词篇里,使诗句充满了灵性的芬芳。阅读这些诗篇,能陶冶性情,净化人格,美化心灵。
本课旨在通过学习《金色花》、《花的学校》和《职业》这三篇文章,使学生领悟散文诗的韵味和内在的节奏,感受孩子的童真童趣及丰富的想象,对《新月集》有初步的了解,激发学生阅读《新月集》的欲望。
教学流程:
一、赏读《金色花》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老师先给你们来欣赏几张图片(幻灯播放)怎么样,漂亮吧?
2、有一条悠长悠长的小路,路两边种满了这样的花,正是现在这样的季节,金黄色的小碎花开了,一朵、两朵、三朵……他们簇拥着开满枝头。假如我们来到了这条小路上,当你抬起头,看着眼前一片金黄色的花海,你会有什么感觉?
3、假如这些花是一个又一个的小孩子变的,他们长在那些树的高枝上,笑哈哈地在
风中摇摆,又在新生的树叶上跳舞。再抬头,看着眼前一片金色的花海,你又会有什么感觉?
4、生活中,你们见过这种花吗?在咱们中国可见不着这种花呢!因为它是印度的
圣树,在印度人眼里,它不但是美丽的,更是神圣的!
5、有一位作家以这可爱的花名为题,写了一首散文诗。这会是一首怎样的诗呢?
我们一起来走进《金色花》。(板题)
(二)整体感知
1、老师特别喜欢这首小诗,我已经读了至少不下十遍。可是,课堂上,老师还想再来读读这首诗,你们愿意听吗?
2、师范读。(配乐)
3、这样的一首小诗,你喜欢它吗?为什么喜欢?(想象力丰富,充满童真童趣,好玩,捉迷藏似的,孩子可爱,妈妈慈祥,体现母子亲情,读起来琅琅上口,很有韵味……)
4、既然大家都喜欢它,那就读它吧,把它读通读顺了,行吗?学生初读。
5、指名读
(三)品味语言,感受人物形象
1、过渡:老师觉得他们喜欢这首诗已经喜欢到骨子里去了,因为他们读得是那么的有滋有味。我们也像他们这样有滋有味地再来读读这首诗,把你觉得特别有意思,特别有味道的句子划出来,边读边想:读着读着,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孩子?
2、生朗读,师巡视。
3、交流:围绕孩子的天真可爱调皮淘气与依恋妈妈,谈感受与朗读相结合,重在朗读。
4、选读,进一步感受散文诗语言的韵味。
请大家推荐班级里朗读水平最棒的4位同学。如果让你们从这首散文诗中选相邻的4节,要求这4节诗最能体现这首散文诗的节奏和韵味来。你们会选哪4节?其他同学也帮他们出出主意。选好后分节朗读。读后问:你们为什么选这4节?(结构相似,都写孩子依恋母亲,有韵味,有节奏感。)
(四)介绍作者
1、这是一首富有童真童趣,又充满想象的小诗,写这首诗的作者会是个怎样的人呢?我们来作个大胆地猜想,好吗?(提示:从年龄、性别、性格等方面去猜)
2、师介绍:刚才同学们作了大胆的猜测,那大家的猜测对不对呢?我们一起来看
看这位作家。(图片出示泰戈尔)认识他吗?师介绍:泰戈尔:印度著名的文学家、诗人,被称为印度的“诗圣”。他的代表作有《新月集》、《飞鸟集》、《吉檀枷利》和《园丁集》等,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3、师补充介绍诺贝尔文学奖:知道什么是诺贝尔文学奖吗?诺贝尔文学奖是世界
上最高级别的文学奖项。从1901年设立到现在,已经有一百多年了,我们亚洲只有4个人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而泰戈尔是亚洲第一个获得这个奖项的。
二、小组合作选读《花的学校》、《职业》
1、过渡:刚才,我们从《金色花》中看到了一个天真可爱、依恋**的孩子,感受到了散文诗语言的韵味与节奏,下面我们再来欣赏泰戈尔的另两首小诗——《花的学校》和《职业》,小组合作选择其中的一首来读,就最吸引人的一点准备向其他小组推荐,提示可以联系整首诗谈,也可以选择有关的句子朗读。
2、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3、小组间相互推荐
预设推荐的理由:《花的学校》字里行间充满了丰富的想像;《职业》表达了孩子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向往生活,学生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谈感受点到为止,重在朗读,读出韵味与节奏
三、拓展延伸推荐《新月集》
1、学习了《金色花》、《花的学校》、《职业》以后,你们觉得这三首诗会是出自泰戈尔的同一本诗集,还是不同的诗集呢?为什么?引导归纳出共同点:童真童趣、想象力、儿童为主,读起来都很有韵味)
2、那这三首诗会出自他的哪一本诗集呢?出示《新月集》并简单介绍:有人说,《新月集》是天使带给人间的浪漫,是天堂送给大地的诗篇。(课件出示这两句话)庄雅惠编者在《新月集》里有这样一句话说:在世界文学里,几乎没有一本诗集比他这个《新月集》描写儿童更好而且更美丽、更真切的了。(出示句子)《新月集》里共有40首像《金色花》这样的诗歌,我们一起翻开目录来看一看。(出示目录)
3、有位文人这样评价:泰戈尔的诗篇如春潮泻地,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虽然诗人的一生经历了许多坎坷与痛楚,但他是快乐的,是博爱的。常常品茗泰戈尔的诗,走近泰戈尔,我们会更智慧。心里就不知不觉暖洋洋,亮光光。那就让我们也来品茗泰戈尔的诗,从阅读他的《新月集》开始,说不定我们也会变得更智慧,心里也不知不觉会暖洋洋,亮光光!
附:三首散文诗
金色花
假如我变了一朵金色花①,只是为了好玩,长在那棵树的高枝上,笑哈哈地在风中摇摆,又在新生的树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么?
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荫,走到你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的香气,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当你吃过中饭,坐在窗前读《罗摩衍那》②,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我便要投我的小小的影子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但是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的小孩子的小影子么?
当你黄昏时拿了灯到牛棚里去,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来,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个故事给我听。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①金色花,原名champa,亦作Champak,学名Michelia
Champaca,印度圣树,木兰花属植物,开金黄色碎花。译名亦作“瞻波伽”或“占博伽”。
②《罗摩衍那》(Ramayana)为印度叙事诗,相传系蚁垤(Valmiki)所作。今传本形式约为公元二世纪间所形成。全书分为七卷,共二万四千颂,皆系叙述罗摩生平之作。罗摩即罗摩犍陀罗。十车王之子,悉多之夫。他于第二世(Treta yaga)入世,为毗湿奴神第七化身。印人看他为英雄,有崇拜他如神的。
职 业
早晨,钟敲十下的时候,我沿着我们的小巷到学校去。
每天我都遇见那个小贩,他叫道:“镯子呀,亮晶晶的镯子!”
他没有什么事情急着要做,他没有哪条街一定要走,他没有什么地方一定要去,他没有什么时间一定要回家。
我愿意我是一个小贩,在街上过日子,叫着:“镯子呀,亮晶晶的镯子!”
下午四点,我从学校里回家。
从一家门口,我看得见一个园丁在那里掘地。
他用他的锄子,要怎么掘,便怎么掘,他被尘土污了衣裳,如果他被太阳晒黑了或是身上被打湿了,都没有人骂他。
我愿意我是一个园丁,在花园里掘地。谁也不来阻止我。
天色刚黑,妈妈就送我上床。
从开着的窗口,我看得见更夫走来走去。
小巷又黑又冷清,路灯立在那里,像一个头上生着一只红眼睛的巨人。
更夫摇着他的提灯,跟他身边的影子一起走着,他一生一次都没有上床去过。
我愿意我是一个更夫,整夜在街上走,提了灯去追逐影子。
花的学校
当雷云在天上轰响,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
润湿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狂欢地跳着舞。
妈妈,我真的觉得那群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他们关了门做功课,如果他们想在散学以前出来游戏,他们的老师是要罚他们站壁角的。
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
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萧萧地响着,雷云拍着大手,花孩子们便在那时候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
你可知道,妈妈,他们的家是在天上,在星星所住的地方。
篇4
关键词:写意人物画; 写生; 创作; 关系
中图分类号:J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5-0040-01
当下,不少写意人物画家对写生和创作的辩证关系存有误区,将二者孤立起来对待,导致了许多作品失去了艺术魅力而显得索然无味。事实上,写意人物画始终离不开写生和创作两者的艺术实践。任何时候的写生都可以结合创作,创作同样可以渗入写生,二者是不可分割的。假如写生仅仅是刻意地追求人物逼真的“像”,创作只是脱离写生仅凭个人感觉追求虚无飘渺的精神,那么这显然是无法做到“形神兼备”的。写生的目的在于训练人物造型,为创作收集素材,故切不可将写生和创作对立开来,等到写生达到一个“标准”的高度后再考虑创作的问题。吴冠中老师说过写生和创作是难分的,它们不是各自独立,互相排斥的。例如画面中多个组合人物造型、层次空间、虚实构成的表现,光写生未必能得到全面的解决,但结合创作则可以进行提炼,以创作带动写生。这样一来势必可以表现客观再现的”美”和主体思维的” 神”。但创作不等同于写生。创作是有事先的思想酝酿,有一定突出的表现主题和深刻内涵,写生则不一定是。当写生过程中有意识地加入了画者的创作意识、主题和思想,具备了艺术表现、艺术思想和创造的识时,写生也是创作。所以,写生是创作的基础,创作是写生的升华,二者相辅相成,互相补充配合,它们存在着共性也存在个性,并不是独立关系和等同关系。
纵观古今中外艺术大师们的脍炙人口之作,有直接来于写生中的创作,也有源于创作中的写生。虽然许多作品是面对人物写生完成的,但艺术家在写生的同时融入主观情感与构思,将写生推向了艺术的高层次――创作。
在中国写意人物画坛上就不乏这样写生中创作的经典名作。杨之光的成名作《一辈子第一回》描绘了一位老大妈第一次拿到选民证的欣喜,流露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形象。他的创作来源就是下乡邯郸的写生。人物造型是取自他同学杨澄的母亲。他将人物手捧选票和首饰的动态和用手绢抱钱的动作巧妙结合,创造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大师蒋兆和的众多作品也是有一番“生活写生”背景的,在日本时期,国难临头,民不聊生的年代,艰难的生活中,那街头流浪儿、黄包车夫、小贩、盲人、卖花女……深深地刺痛了画家蒋兆和的艺术眼睛。他讲过:“只有写实主义才能揭示劳苦大众的悲惨命运和他们内心的痛苦”。于是,他用写生创造了史诗般长卷《流民图》。整幅画卷中形形的人物均是画家雇来的饱经生活苦难折磨的难民和流浪者,然后根据构思把他们安排在画面中。全卷描绘了百余流民,那侧卧在街上的老人、病饿而死的孩子、惊恐地躲避轰炸的妇女、被飞机的轰鸣声吓得捂住耳朵的老工人、万般无奈上吊自刎的教授还有横躺竖卧的尸体……这种现实写生将人民的无奈悲哀和对生命的渴望投掷到写生中的创作,用艺术呐喊着希望。继蒋兆和等老一辈艺术家之后,大师刘文西也在写生道路上开始进一步探索写意人物画的前进方向。他几十年如一日,满怀激情在雄浑深沉的黄土地上生活与写生。在先后六十多次的采风中,他与陕北农民结下深厚的感情,积累了各式速写性写生稿两万余张。在作品中,他力图刻画陕北人特有的气质和性格,用独特的视角和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成功地塑造了黄土高原上农民的形象,其代表作《祖孙四代》就是以黄土高原上祖孙四代的肖像为原型,体现了陕北农民的质朴、淳厚和时代的气息。刘文西的一方成就无疑是在无数次黄土高原生活写生锤炼中创作出来的,实现了写生与创作的融合。
中国写意人物画不仅在写生中可以创作,同样在创作中也可以写生。当有了创作整体构思后,艺术家会根据画面人物形象造型雇请模特现场写生或是以速写、照相机的方式收集创作素材,再经主观处理创作成一幅完整的作品。这是现今很多画家的创作方式之一。徐悲鸿先生的作品《愚公移山》就是在先考虑创作构思之后进行构图,塑造形象创作的。此画面中人物的形象皆是以印度国防大学的学生们为原型写生的,某些人物形象上还保留了一些印度人的特征。例如画面中清癯的老者、正在与之谈话的儿媳、印度化的壮汉们形象等等。其另一代表作《泰戈尔》是应印度诗人泰戈尔之邀,赴印度国际大学讲学,并于加尔各答举行画展期间在十多幅素描速写写生的基础上完成的。画中伟大的诗人正凝神构思一首美丽的诗歌,宁静而神秘的花园有着无穷的诗意。这些都是徐悲鸿融汇中西、用艺术凝炼而成的艺术绝唱。他通过对生活、生命的关注,抓住人物自然的精神本质,赋予写生更多的表现性和深刻性,使写生上升到传达画者感情的高层次创作水平。
回归现实,艺术家要紧随时代步伐,根据艺术需要,走入生活,寻找鲜活的艺术源泉,倡导在写生中创作,在创作中写生的绘画形式,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密不可分关系,实现生活――写生――创作三点一线互动式创作的桥梁。唯有这样,当意人物画才会有现实意义和艺术价值。
篇5
1. If you shed1 tears when you miss the sun, you also miss the stars.
如果你因为错过了太阳而泪湿眼眶,那么你也将错过繁星。
2. We read the world wrong and say that it deceives2 us.
我们误解了这个世界,却说是世界欺骗了我们。
3. Let life be beautiful like summer flowers and death like autumn leaves.
就让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4. It is the tears of the earth that keep her smiles in bloom.
使大地永葆青春的,是大地的热泪。
5. They throw their shadows before them who carry their lantern3 on their back.
把灯笼背在背上的人,用影子遮住了前路。
6. The waterfall4 sings, “I find my song, when I find my freedom.”
瀑布歌唱道:“当我得到自由时,便有了歌声。”
7. The stars are not afraid to appear like fireflies5.
群星不会因为自己像小小萤火虫而怯于出现。
8. We come nearest to the great when we are great in humility6.
当我们极谦卑时,便几近于伟大。
9. The sparrow is sorry for the peacock at the burden of its tail.
麻雀因孔雀驮着大大的翎尾而为它担忧。
10. The scabbard is content7 to be dull when it protects the keenness of the sword.
剑鞘保护着剑的锋利,却不在乎它自己的迟钝。
11. “The learned say that your lights will one day be no more.” said the firefly to the stars. The stars made no answer.
萤火虫对星星说:“学者说你的光总有一天会熄灭。”星星笑而不语。
12. The dust receives insult8 and in return offers her flowers.
尘土承受屈辱,却开出鲜花作为回报。
13. God is ashamed9 when the prosperous boasts10 of his special favor.
当富贵荣华之人吹嘘说自己得到上帝的恩惠时,上帝却尴尬不已。
14. Not hammer-strokes, but dance of the water sings the pebbles into perfection.
不是锤的敲打,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近乎完美。
15. God’s great power is in the gentle breeze11, not in the storm.
上帝的无穷力量深藏在和煦微风中,而不展示于狂风暴雨中。
16. By plucking12 her petals you do not gather the beauty of the flower.
采摘花瓣不能拼凑出花的美丽。
17. The cloud stood humbly13 in a corner of the sky. The morning crowned it with splendor.
白云谦卑地站在天边,晨光给它披上壮丽的光彩。
18. God loves man’s lamp-lights better than his own great stars.
相对于天上的群星,上帝更偏爱人间的灯火。
19. Dark clouds become heaven’s flowers when kissed by light.
当黑云得到光的亲吻时,就变成了天上的花朵。
20. The little flower lies in the dust. It sought the path of the butterfly.
小花躺在在尘土中,寻求蝴蝶走过的路。
[1] shed vt. 流出 [2] deceive v. 欺骗;行骗
[3] lantern n. 灯笼;提灯 [4] waterfall n. 瀑布
[5] firefly n. 萤火虫 [6] humility n. 谦卑,谦逊
[7] content adj. 满意的 [8] insult n. 侮辱;无礼
[9] ashamed adj. 惭愧的,感到难为情的 [10] boast vi. 自吹自擂
篇6
在北京市海淀区西北苏家坨镇管家岭村。那个离北京市中心40公里的妙峰山东麓,有一处春天开满杏花的山坡,站在山坡上的道观里,能够眺望远处通往大漠的道路。
佩斯于1920年走上了一条从这里延伸出去的丝绸之路,走到东方神秘而雄浑的成吉思汗的家乡。
京郊管家岭之桃源
这里曾经多次被佩斯介绍给自己的亲友们,1917年g月22日,圣一琼・佩斯在道观中给同在北京的贝熙业大夫写信,他描述着眼前所见的一切:“在我的脚下,代替整个人类的,是一个低矮的山谷,一条被流沙淤塞的河道。穿过层峦叠嶂,是那些指向西边的蒙古和新疆的辽阔的土地。”佩斯给他远在法国的母亲和妹妹的信中,描述的也是与眼前大致相同的情景“我从一个小庙宇里给您写信,它位于北京西北部的一个山冈上,在我的脚下,一条因流沙淤塞的河道不远处,一个村落正在消亡。”
中法文化研究者胥弋告诉《新世纪周刊》,佩斯或许利用工作之余的闲暇时光,来到这块近似于桃花源的僻静之地来安心写作,佩斯并不一定每周都来,他可能利用假期来这里居住。前法国驻华大使毛磊在提到西山这座道观对佩斯的重要性时,曾引用过一段佩斯的书信:“在这里,精神得到很大的平静,具有无法比拟的空闲。夜间,远离中国城市的喧闹,能得到很好的休息,似乎可以听到时光的流逝,而时光在中国似乎比别处消逝得要缓慢,转移换位与违反常规在这里司空见惯,以至于我时常不由得违背我以前多次下过的决心,拿起笔来写点东西。”毛磊认为,佩斯因此需要一个寂静的地方,而这个地方从现在的发现情况看来,就是北京城西北郊的桃源。
道观给予启示
这间道观非常简朴,内有三间殿堂,正中的甬通旁各植一株不知何朝代的古木,甬道尽头是一间传统风格的正殿,正殿背后一株古松高高地从天上遮蔽下来,正掩在殿上。在一个低处,有一眼水井,远处是佩斯以为将要消失在沙漠边缘的村庄,可是这个村落至今还存在着,北边曾经有一条河经过,在佩斯居住的年代这条河道里已经积满黄沙。
佩斯曾经把他的这块静地这样向朋友介绍:白天,这里是一片无名的旷野,没有人烟、没有牲畜。在我脚下是一条山谷,谷底流淌着一条沙河,从那里传来小石鼓的声响,那是河两岸看不见的村落之间的对话或者是在呼叫摆渡人。这就是那里唯一的人迹了。再远处,山丘层层重叠,那里有西游的通道,通向蒙古,以及新疆等处,商旅小道的痕迹已经开始显现。再往前,则是虚空,一无所有。划破地平线的,只有那超越时间,在这一切之上的,是亚洲凝固的时间,那边,已经是古老的游牧帝国模糊的身影,以及它沿着没有标记的道路前进的足迹。那里就是佛教的亚洲、喇嘛教的亚洲、密宗的亚洲。它在这里离开儒教的平坦显赫,大步而去了。
佩斯来到中国以后,再进一步向亚洲的腹地挺进,对于他也是一次内心的远征,诗作《阿纳巴斯》由此诞生,年轻的诗人32岁返回法国时,生命中增添了一份充满神话色彩的诗篇,当年稚嫩热情的莱热,变成了游历丰富充满神秘气息的诗人佩斯。这处郊野,还曾经是中法大学的领地,它创立于1920年。中法大学的前身西山碧云寺法文预备学校恰好与佩斯神秘的创作地相距不远。中法大学创立之初,由任中法大学校长,李煜瀛任董事长、贝熙业任法方首席代表,是在留法俭学会与法文预备学校、以及孔德学校的基础上组建起来的,前身是设在西山碧云寺的法文预备学校,后来扩充了文理科才改为中法大学西山学院,这里有不少法国方面的人士,是佩斯的朋友。
尽管此处有同胞,但是佩斯在创作的时候。犹如闭关。什么人都不见,除非是仆人弗朗索瓦给他送食物或文件来。置身幽处不闻杂事。使圣一琼。佩斯构思了《阿纳巴斯》、《诸王的荣耀》这些富有英雄主义的诗篇,并且在1917年的夏季,几个月的时间里就完成日后成为其获诺贝尔奖代表作的《阿纳巴斯》。
拜谒成吉思汗
现在已经无从考证,佩斯是从哪一条道路离开北京,驶往大漠的。胥弋说,佩斯是个神秘的人物,今天除了伽利玛出版社七星文库中佩斯全集中的记述,别的文字依据难以寻觅,通过仅有的文字记载,目前只能确定那次远行是在1920年,佩斯和自己的好友贝熙业,还有东方学家古斯塔夫-图桑结伴出游,这次远行他们没再选择骑马,而是开了辆美国产的汽车,还带了几个随从,一行人穿越沙漠腹地,考察了当时尚属于中国的蒙古戈壁,抵达了今天蒙古共和国首都乌兰巴托,探访传说中的成吉思汗的故乡。
史诗《阿纳巴斯》没有明写那支英勇的远征部队来自哪个国度、哪个世纪,有研究者从史实考证,认为是亚历山大大帝的征伐。但是从诗中描写的征途和骑手的情形,往往让人联想到蒙古游牧部落。
无论这是人类的哪次征途,从他的诗篇中看世界上最高的山坡、青草下的土地、一片草野、广阔的、失去记忆的一片草莽、晨风中拔营而去的帐篷和骑士、拉骆驼的商旅、草原上交易的集市。这些原始的符号都直指一个象征,那就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曾经统治的土地。事实上,人类所经历过的各种征服和转折在不同的时空又是何其相似。《阿纳巴斯》虽然初稿完成于1917年秋季,它的最终完稿却是在1920年。这一年佩斯已经完成了历时一个月的蒙古之行,成吉思汗故里的追寻,无疑赋予他英雄主义的情怀。
中国唤醒的法国诗人
佩斯不是第一位在中国开展诗歌创作的法国诗人。享誉20世纪的法国诗人中,有三位曾经与中国有过渊深的情愫。他们有两个共同的身份:诗人,并且是外交官。
第一位就是保尔・克洛岱尔,他有一位著名的姐姐,以一尊雕塑的形式被罗丹永久地忏悔和纪念。克洛岱尔理解的中国并不像佩斯这样深邃,从眼前一直观照到辽远,但他在中国体验到了激越的热情。毛磊认为,如果克洛岱尔在其他国家的外交岗位上供职,那么他绝对不会焕发出如此高昂的激情。1911年克洛岱尔与24岁的莱热在法国诗人弗兰西斯・雅姆家中相识,并引导这位青年走上了外交官的生涯。本来就爱好旅行的莱热为了准备外交考试,曾经前往过西班牙、英国、德国,实地考察欧洲各重要国家的矿业、工业、海港和金融业,并广有收益。热爱诗歌的莱热在英国期间结识了泰戈尔,出于对泰戈尔诗作的深爱,他还怂恿过纪德,让这位法国作家把泰戈尔作品译成法文介绍给法国。
“他成功地传递这位年轻人一种对于亚洲的热切的希望和深沉的追寻,这样,也算是促成了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皈依吧”,法国前任驻华大使毛磊在一次中法文化研讨会上说。
篇7
我出生于北京,7岁那年由于父亲被下放而举家迁往哈尔滨。年幼的我整日思念北京城,思念我那比姥姥还亲的保姆。1989年,我带着女儿第一次回到我家曾住过的院子和我曾就读的小学,从那以后,我每年都要回来。就像是回家。
我从1998年创办了《黑龙江日报》的《城与人》专刊开始,就成为一个专事呼吁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记者。之所以开始关注北京拆事,是在2002年夏天来北京时,十分震惊地发现我和我的两个姐姐就读的实验一小(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只剩一座二层小楼)被拆除了,当时正值实验一小建校九十年校庆,却就在这一年永远丢失了可触摸的历史记忆。即便有北京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身份也没能保留这个珍贵的历史记忆。
我最喜爱的台湾女作家林海音也是实验一小的学生。就在2002年,在从北新华街去学校的路上,我发现西新帘子和西旧帘子胡同也拆了,我是在那一刻才忽然想到,林海音会不会是住在西新帘子呢?因为拆出了一大片U墟,远远地显露出一个大庙――市级文保单位吕祖阁。这和林海音的描述吻合了。我急忙向一位老年妇女打听:“西新帘子胡同是不是有一个空场儿?”她连连点头称是。我的眼泪猛然夺眶而出。
从80年代开始,我在20多年里含着泪反复阅读林海音的文章,小英子经历的一切多次让我在记忆的深海找到我的童年,总以为她就住在我家后细瓦厂胡同北边的东新帘子胡同。我曾到一些院子询问,但居民都说不知道。我想,总有一天会找到吧。那一刻,却得到这样的信息:林海音曾居住过的院子和我跟姐姐上过的小学再也无从寻找。
我热爱生我的这个城市,一如我热爱我的祖国。
关注并保护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我不想回避这个责任,守护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传递给我们的后人。
远去了,生旦净末丑
多次去京城拍摄,无意中发现,一大批京剧名伶的故居竟然已经或正在化为废墟。
十一期间多次去大吉片拍摄,无意中发现,一干京剧名伶的故居竟然已经或正在化为废墟。普查登记项目李万春故居和李万春的鸣春社均画上“拆”字,奚啸伯故居在一片瓦砾中残存半个门楼,张君秋故居什么都不剩了,带着红箍儿的大爷帮我找来老街坊,告诉我:“就那个后建的小房和那棵大树的位置,厕所那儿原来也是。”一位剃光头的爷站在自家门口的“拆”字旁边,一看那范儿就估计是位黑头。上前搭话,果不出所料。他急忙领我看了他家屋里的隔扇。他的父亲也曾是旦角,这里也是李万春曾经住过的宅子。
他说:“赶紧照吧,这都要拆了!”
最难过的,是眼看着高庆奎故居在两天之内的变化。10月2日,我来到这里,南屋的一对老夫妇正在收拾东西准备搬家,院里的居民给我介绍着院子的历史沿革。10月4日再来,南屋后墙已经砸了一个大窟窿,房顶也被挑了,原装的窗扇也砸了。这一天,恰好遇见一位最熟悉整个建筑细节的居民,他不仅带我看了一些珍贵的建筑构件,还在我面前拆下了古老的窗扇合页,把其中一枚铁钉送给我。他说:“这可是铁匠炉打出来的钉子!”
梅兰芳故居中最精美的一座早已不在――无量大人胡同5号,也就是红星胡同11号,这处宅子正是梅兰芳1919年赴日演出以后购买的。这座带假山花园游廊的三进四合院曾经有一个戏台,梅兰芳在这里为客人们表演他的代表作。他曾经在这个院子里接待过多国使节,瑞典王储,还接待过泰戈尔呢。我曾经在东城区公布的文物普查登记项目名单中看到过这个地址,但这一切都已灰飞烟灭,如今那里是什么华丽大厦。
曾在舞台上龙吟虎啸,奔月散花,为人类留下一笔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师们,他们的故居正是同样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然而却被今人毫不珍惜地砸毁。一段珍贵的可触摸的历史见证被匆忙抹平。
我的学业本是专攻戏剧文学,自小看过“梅八出”,便也算个戏迷。如今我一人在废墟中面对的,竟是我心目中艺术圣殿的残骸!
说过不哭了,但还是忍不住掉泪。又想起了“零落为泥碾作尘”,冥冥中,似乎传来低吟浅唱的天籁之声。想起了姨写奚啸伯那篇文章的标题:
空一缕余香在此。
篇8
1972年4月16日下午,他对妻子说“出去散步”,然后一个人来到自己两三个月前在海滨公寓租的工作室。到了晚上他还没有回家,他的助手岛守敏惠在9点45分左右来到公寓,当他向川端的房间走去时,闻到一股刺鼻的煤气味。在警备员的帮助下他打开了上了锁链的房门,发现川端康成在盥洗室里口含煤气管静静地躺在棉被上,枕边放着打开了瓶盖的威士忌酒和酒杯。有关当局推断死亡时间是下午6时左右。川端康成的死震惊了文坛,为什么川端康成会在他声名显赫、事业巅峰之时以这样一种方式终结了自己辉煌而灿烂的文学创作生涯?没有留下只字片语的川端康成,他的死就如同他的文学作品一样留给后人无限的话题。
“参加葬礼的名人”
对于死亡,川端康成是再熟悉不过了。他2岁时父亲患肺结核去世,翌年母亲因长期伺候父亲也身染肺结核不治而亡。父母双亡的川端康成随祖父母一起生活,而7岁时疼爱他的祖母也弃他而去,祖母过世三年后唯一的姐姐芳子也患病身亡。姐姐死去后,川端康成与耳背眼瞎的祖父相依为命,可是当川端康成15岁的时候祖父也离他而去了,从此天地之间只剩下他一个人。从幼年到青年,川端康成频繁地参加至亲的葬礼,就有了“参加葬礼的名人”称号,他“像殡仪馆的人”,甚至“连衣服也净是坟墓的味儿”。青少年时期,正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过多的亲历了亲人死亡的川端康成,在日常生活中也总是能“嗅到死亡的气息”,“生”总是被“死”包围着。到了日本战败后,川端康成又频繁地参加好友的葬礼:片冈铁兵、岛木健作、武田麟太郎、横光利一、菊池宽相继离世,川端康成忙于在各个葬礼上宣读悼词。北条诚戏称他由“参加葬礼的名人”不久变成了“致悼词的名人”。川端康成自己写到:“懂得寂寞的年龄来临时,似乎就会遇到最寂寞的事情。几年以来友人相继死去,而我的生命却无论如何也不能消灭,这究竟是什么道理呢?”(《横光利一悼词》)一方面,西方尤其是美国文化大量侵入战后的日本,日本民族传统文化备受摧残,这使一向注重日本传统美学的川端康成感到莫大哀愁。另一方面,好友的相继离世又使川端康成少年时就形成的孤儿气质更甚,难以摆脱的孤单感总是与他如影随形,他甚至想到“为了免遭死人的悲哀,只有自己死掉。”过多遭遇亲人、友人死亡的川端康成常感到生命的无常、世事的难料。他认定了生是徒劳的,死是绝对的,任何人都无法超脱。晚年时,川端康成精神负担越来越重,他神经脆弱,心绪不宁,完全靠服用安眠药度日,药量逐渐加大,整天处在似真似幻的状态。也许生死对此时的川端康成来说已不存在界限,想把自己战后的生命作为余生献给日本传统美的川端康成是如此看重自己的生命质量。但他也是个普通人,生命对于他来说太过于沉重,选择“心甘情愿地进入长眠”未尝不是解脱之道。
《源氏物语》与川端康成
川端康成的一生执着地追求日本传统的美,不遗余力地表现日本传统的美。日本文化传统对物哀、幽玄的审美追求深深渗透进川端康成的生命中。年轻时,川端康成就醉心于日本古典文学的世界。川端康成说过他年轻时读过的大量的古典作品,到了中老年“还是朦胧地留在自己的脑海里。色调虽然淡薄,却还是感染我的心。就是阅读当代文学作品,有时我也感到千年、千二百年以来的日本古典传统在我心中旋荡”,日本的传统美已经汇进了川端康成的血液。川端康成对平安朝的古典名著《源氏物语》推崇备至,认为《源氏物语》是“冠绝古今的”,他在中学时就开始熟读《源氏物语》,即使在战争期间也不泯对《源氏物语》的热情,经常“在东京去的往返电车上和灯火管制下的床铺上看以前的《湖玉抄本源氏物语》。”晚年,他着手将《源氏物语》译成现代汉语。《源氏物语》已成为作家生命的一部分,《源氏物语》所代表的日本古典美传统成为川端康成文学的基础和底流。
《源氏物语》以光源氏为主人公写了他与众多女性的恋情,但无论是谁都没有好的结局。藤壶、紫姬、三公主、空婵、末摘花、明石姬等众多女性,她们或出身高贵,或品貌出众,多才多艺,他们追求真挚的爱情婚姻,但最终都没有逃脱死亡、出家、空守三种命运。再反观光源氏,他企图在与女往中获得人生的意义和心灵的慰藉。然而,他渔色猎艳所得到的不是幸福与甜美,而是伤感与哀愁。整部《源氏物语》流露着悲怨之情和怅然若失之感。川端康成深深地沉浸在《源氏物语》的情感基调里,日本著名文学评论家长谷川泉就认为“川端源氏大概仍然是有着浓密的血缘关系吧”。《源氏物语》中稠得化不开的“哀”感,所谓的“物哀”总是在佛教的来世观中得到解脱,这也成了川端康成的解脱之途。
“物哀”的内在精神内涵与无常感有相契相合之处,川端康成从小就对生命的无常感有着深切的体会,而“物哀”的审美情趣又深深地嵌进了他的艺术生命里。尊重传统的川端康成沿着日本传统的审美之路前行,自然也会发现佛教的轮回转世观念中寄予着拯救的力量。他把轮回转世看作是“阐明宇宙神秘的唯一钥匙,是人类具有的各种思想中最美的思想之一”。川端康成崇尚“无”,在穷极的“无”中凝视世界的无常。在他那里,“有”和“无”是混杂在一起的,“无”是最大的“有”,是产生“有”的精神实质。生存和虚无都具有意义,死并不是人生的终点,它和生处于同一变化过程中。
川端康成的孤儿气质使他形成了一种虚无悲观的美学思想,他一直企图超越虚无,也曾为此努力过,但很显然把虚无和存在视为一体的川端是无法凭借一己之力完成这一超越的。而川端康成又希望通过文学“把我们对现实所发生的事的期待,持续地耸立在我们的内心世界里。”文学提供给我们一个窥视川端的视角,随着他的文学作品越来越划向虚无,川端的生命也归于毁灭了。
“不灭的美”
篇9
整个蛇年春节,笔者沐浴在云南著名回族老诗人马瑞麟的诗海诗论里,仔细阅读了《马瑞麟诗选》《诗的沉思》《看云楼随笔》和《马瑞麟创作研究》上百万字的作品,感触颇多。
《马瑞麟诗选》2002年10月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发行,2004年11月获昆明市第二届优秀文艺作品创作“茶花奖”文学类银奖。这是马瑞麟诗集《“咕咚”来了》1979年9月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1981年先后荣获云南省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诗歌奖、第一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作品奖后的又一重要奖项。2006年4月荣获云南省文学艺术“四个一批”人才表彰“云南文学艺术成就奖”,2009年7月荣获中国作协颁发的从事文学创作六十周年荣誉证书及奖章。
《马瑞麟诗选》在马瑞麟至今出版的15部诗集里最具代表性,是老诗人半个多世纪的诗歌精选,是解读其诗歌的权威选本,而其中笔者认为写得最经典的,当数写于1998年的备受好评的六行体诗《唐诗》:
唐朝的山是诗
唐朝的水是诗
唐朝的日月星辰是诗
唐朝的花鸟虫鱼是诗
唐朝的黄金没有照亮历史
照亮历史的是唐朝的诗
在这首四二式结构的六行体诗中,前四行铺垫,从唐诗最有特色的山水诗入手,实写大唐帝国的山水,无论日月星辰、花鸟虫鱼,处处入诗,处处是诗,宛如一幅幅令人流连忘返的山水画。后两行的点睛,则从容大气,让人豪气满怀,遐想连篇,照亮唐朝历史的并非是遍地黄金,而是至今无法超越的诗歌盛世。难怪千百年来代代相传“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就因为群星璀璨的唐朝诗人群为我们留下言简意赅的风景如画的山水诗、铁马金戈的边塞诗、长河落日的抒情诗,让我们感受到诗歌的精神魅力。目前不少诗评家把《唐诗》作为只有最后两行的微型诗来解读:“唐朝的黄金没有照亮历史,照亮历史的是唐朝的诗”,它的确将会随着唐诗的千古流传而被爱诗者所传唱,不过笔者认为还是把它作为六行体诗来解读更有诗味。
一个诗人一生创作诗歌成百上千首,但真正流传千古的只有一两首代表作。从这个意义上说,尽管《马瑞麟诗选》中的《父亲和他的黑布袄》《“咕咚”来了》和叙事长诗《山恋》等均为他不同时期受人关注品评的精品力作,总的来看,笔者还是认为《唐诗》是马瑞麟的代表作,既诗意盎然,又思想深邃;既超越历史,又返璞归真。难怪《唐诗》会受到当代著名学者、诗人、诗评家穆仁、木斧、张承源、李一痕、瘦民、李丛中、曹铁娟、寒山石等人横看成岭侧成峰的精彩点评、深刻解读。
其实,细心的读者会发现,《马瑞麟诗选》中还有一组写于1990—1991年的组诗《诗的星空——唐代诗人印象》,对自己偏爱有加的孟浩然、王维、王之涣、李白、崔颢、王昌龄、岑参、杜甫、刘长卿、顾况、白居易、柳宗元、元稹、孟郊、刘禹锡、贾岛、李贺、李商隐、杜牧19位唐代著名诗人,全部在十八行内进行言简意赅、生动形象、独到感悟的特色展现。对比一分析,笔者认为《诗的星空——唐代诗人印象》写唐诗个体诗人于先,《唐诗》写唐诗群体感悟于后,是对个体深刻领悟后对群体更刻骨铭心的深思,是对个体具象分析后对整体的精华浓缩。借用孟郊的诗来说,叫“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用当今那句众人皆知的话来说,叫“浓缩的都是精华”。或许,对诗歌写作者和诗歌研究者来说,这一点同样值得我们深思。
《诗的沉思》1995年11月由成都出版社出版发行,《看云楼随笔》2004年1月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马瑞麟的两本文艺随笔集,笔者认为其中最有价值的是两篇诗话,即1993年一1995年写的《诗的沉思》,106则小诗话近3万字,每则不足300字;1999—2003年写的《看云楼随笔》100则小诗话7万余字,每则700字左右。颇有些钟嵘的《诗品》、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坡的《东坡诗话》、欧阳修的《六一诗话》、王夫之的《姜斋诗话》、杨慎的《升庵诗话》之风范,留下了不少以文论诗的妙语。
《诗的沉思》中的妙语有:
寓意于象有深有浅:意寓得深,则含蓄隽永,含不尽之意于诗外;意寓得浅,则一览无余,平淡而无一点余味。
生活积累与感情积累缺一不可。前者给诗以血肉;后者给诗以灵魂。缺了前者,诗必苍白空洞;缺了后者,诗必干瘪无味。
写好一首诗的本领,就是压缩掉多余的字、词、句的本领。
《看云楼随笔》中的妙语有:
一首一看就明白的诗,不一定就是一首好诗;一首一时难以理解的诗,不一定就是一首坏诗。
只有独辟蹊径,才能不落俗套。只有匠心独运,才能诗意翻新。
鸟靠翅膀飞翔,诗人靠想象写诗。想象使诗意上天入海,使诗意融古化今,使诗的形象得以突出,使诗的容量得以扩大。
上述这些以文论诗的诗话,属于非体系化的诗学散论。从自身创作实践有感而发、浅入浅出,与其诗风一样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闪烁着对诗歌真善美深入骨髓的真切理解。正如云南著名回族青年评论家马绍玺在《诗美的沉思——马瑞麟的诗学研究》所言:“在诗的美学特征上,马瑞麟倡导纯朴、简洁(这也是他诗歌的美学特征),反对把诗写得怪诞神秘,远离现实,远离读者。”笔者想,马瑞麟从1980年代初至今30年,诗歌老而弥坚,始终能保持在一个水平线上,不时有好诗奉献给读者,与他诗歌、诗评双管齐下勤于笔耕息息相关。
《马瑞麟创作研究》是宁夏大学回族研究中心(原回族文学研究所)组织编写的研究系列成果。第一辑1999年12月由李树江、贾羽、赵慧联合编选,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第二辑2005年6月由赵慧主编,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发行;第三辑2009年12月由赵慧主编,北方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第四辑2013年1月由赵慧主编,华夏出版社出版发行。正如李树江为第一辑所作的序中所言:“应该说,马瑞麟先生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活动,是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特别是回族文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马瑞麟先生的作品、创作思想的研究和介绍,也就是对当代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研究与介绍。”
在《马瑞麟创作研究》第三辑赵慧作序的《共同坚守》一文中写道:“出版一位作家的专集,我以为是对该作家集中、系统研究的最好方式,也是为后人提供最为完整而丰富的可贵资料,如《马瑞麟创作研究》中附录的马瑞麟先生年谱及马瑞麟先生出版著作目录,对作家研究、作品解读都是极好的参考资料。从1946年在《云南日报》副刊《骆峰》发表处女作《有星星的时候》至今,马瑞麟先生在文学创作领域已坚守了63年,这坚守仍在继续,我愿意为这坚守增添一份微薄之力。”《马瑞麟创作研究》第四辑赵慧作序的《追求与责任》一文中又说:“马瑞麟创作研究系列集中了马瑞麟先生文学创作活动的介绍研究和相关信息文献,较详尽地汇总了马瑞麟先生的文学活动资料,这对回族文学的传播与发展,对回族作家创作的推动无疑具有积极意义和重要价值。”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赵慧10多年主编一名当代著名回族老诗人研究文选的执著。
从已出版的《马瑞麟创作研究》第一辑至第四辑来看,总共80多万字,精选了马瑞麟创作研究的评论文章近260篇,对各种诗集、童话寓言集、诗论随笔集、儿童传记文学等作了全面而细致的评论。其中笔者认为比较有分量、有深度的有晓雪的《明净而深沉的河》、冉隆中的《论回族老诗人马瑞麟的诗创作》、马绍玺的《绿色的伊斯兰心灵之火》、马旷源的《读马瑞麟的诗》、张承源的《豪华落尽见真纯》等篇目,对马瑞麟文学创作进行了从点到面的深入研究,让读者看到了一名当代回族文坛诗歌不老松所取得的累累硕果,领略了一名活到老写到老的云南著名回族老诗人的迷人风采。
四
篇10
画展被日本宪兵强令停止,但参观的人群仍不停地回头,总想多看一眼。因为这幅作品画出了国人对侵略者的强烈不满,人们纷纷向画家投去感激的目光。
现实主义的杰作――《流民图》
《流民图》是蒋兆和在1941年到1943年创作的巨幅人物长卷。当时日本侵略者已侵占了中国的半壁河山,战争使中国人民陷入水深火热的灾难之中,人民渴求生存,渴望和平。特殊的历史背景激发了画家创作《流民图》的灵感和情绪。1941年,在北平沦陷区,蒋兆和以超凡的胆识和智慧开始了艰苦的创作,并在1942年完成了《流民图》草图。接下来他逐一找模特儿写生,分段放大制作。为了掩人耳目,他画一部分藏一部分,在两米多高的画板上只留一两个孤立的人物形象,使人无法了解画卷的全部。
他在北平竹杆胡同113号一个狭小的画室里埋头苦干了三年,终于完成了这幅现实主义的杰作。
《流民图》高2米、长26米,称得上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幅现代人物画长卷。全图刻画了100多个与真人等大的各阶层难民:残垣断壁下尸骨横卧、路皆乞丐、抱着死去女儿的悲愤母亲、空袭中捂着耳朵的老人、弃婴、疯女人、流离失所逃难的人民、上吊的父亲和哀求的女儿、破产的手工业者、痛苦沉思的知识分子等等。画面重现了战争给中国人带来的人间地狱的惨状,直指日本侵略者对中华民族犯下的滔天罪行,具有深沉的悲剧意识、博大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史诗般的震憾力量。
1944年,《流民图》转移到上海,由上海的一家慈善机构以募捐名义展出,当《流民图》展示在上海人民面前,观者无不为之激动,踊跃捐款。观众的热情引发了日本侵略者的不满,《流民图》在展出期间被当局强行没收,并在一段时间内下落不明。
1952年春天,在遗失8年之后,《流民图》在上海某处地下室里清理垃圾时被发现并重新回到画家手中时,已经只剩下半幅了。一件旷世杰作遭此厄运,实在令人惋惜。
1957年,经过重新装裱后,这幅13米长、2米高的残卷在莫斯科展出。《流民图》融汇中西画法、神形兼备、构思深刻,是画家长期生活积累的结果。前苏联美术界有人称蒋兆和为“中国的伦勃朗”,也有评论家把他比作“东方的列宾”。
1998年,蒋兆和夫人萧琼将《流民图》残卷捐献国家。如今《流民图》收藏在中国美术馆,并作为镇馆之宝长期陈列在三楼展厅。
“徐蒋体系”中国人物画
蒋兆和在人物画上的成功,与著名画家徐悲鸿的帮助是分不开的。1927年,蒋兆和在上海经友人介绍与徐悲鸿相识,两人因志趣相投,颇有相见恨晚之意。徐悲鸿比蒋兆和大9岁,生于江苏省宜兴市的一个书画世家,此时,徐悲鸿刚刚结束了长达8年的欧洲留学生活,艺术观念和写实能力都渐入佳境。因此,对于自学成材而有志于写实人物画的蒋兆和来说,徐悲鸿是不可多得的良师益友。
当徐悲鸿看到蒋兆和用毛笔、水墨创作的人物画造型准确生动、笔墨苍润变化自如时,他兴奋不已。他帮助蒋兆和逐渐去掉广告画上的艳俗之气,直面现实生活,表现画家深刻的艺术思想。在与徐悲鸿的交往中,蒋兆和逐渐从一个街头画家成长为关注人生、关注社会的艺术家。50年代以后,蒋兆和的创作进入丰收时期,他创作了《阿Q像》、《杜甫像》等很多精彩的肖像画。这些肖像画虽没有《流民图》那样撼人心魄,但格调高雅笔墨更加纯熟,对人物的精神气质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
早在赴法国留学之前,徐悲鸿就发表了《中国画改良论》,指出中国画人物造型的幼稚,例如:画手总是少画一节手指,胳膊和腿橡木桶一样僵直,身体不能扭转、脸面不能侧视等。他认为这些毛病既是源于中国画家对透视学和解剖学的无知,也归因于中国古代过分倡导山水和花鸟画,对于人物画复杂的造型问题却没有形成研究的风气。对此,徐悲鸿主张中西结合:“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西方绘画可采入者融之。”
用毛笔、宣纸、水墨这些纯粹的中国画工具材料,画出写实油画般的效果不是一件容易事,既需要熟练的笔墨功夫,又要有高超的素描造型能力。欧洲的留学经历使徐悲鸿成为出色的油画家和素描高手。徐悲鸿开始从一个人物肖像做起,逐渐完善着自己创造的新人物画。《李印泉像》、《泰戈尔像》都是他肖像画的代表作。经过一些年的尝试后,他在1940年创作了巨幅作品《愚公移山》。
画家在处理这个题材时,着重以宏大的气势、震人心魄的力度来传达一个古老民族的决心与毅力。画面右端有几个高大健壮、魁梧结实的壮年男子,手持钉耙奋力砸向山石,其姿势表情不一,或瞠目,或呐喊,或蹲地,或挺腹,动态均呈蓄力待发之状,有雷霆万钧之势。画面左侧画面的人物排列较为松散,或高或低,愚公似乎正在语重心长地对下一代人叙述自己的愿望和信心,描绘着未来的美好景象。这组人物神情自然逼真,姿态生动自如,充分体现了作者在中国传统技法和西方传统技法方面所具有的深厚功底。创作时作者正在访问印度期间,因此借用了不少印度男模特形象,并直接用体人物进行中国画创作,这是徐悲鸿的首创,也是这幅作品另一颇为独特之处。
徐悲鸿的《愚公移山》与蒋兆和的《流民图》分别从不同的艺术角度实现了它们的社会价值。前一幅作品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借古喻今,鼓舞中国人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与法西斯斗争到底;后一幅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对侵略者的暴行进行血泪的控诉,堪称中国画史上写实主义的双璧。
这种写实的水墨人物画,从教学思想到创作过程,被理论家概括为“徐蒋体系”,其特点是:以传统人物画家任伯年和一些民间肖像画师的作品等为底本,加上法国写实油画的造型、色彩,表现现实题材。从上个世纪50年代至今,写实水墨人物画基本上成为当代中国人物画创作的主流。徐悲鸿去世之后,蒋兆和继续把这种人物画方法发扬光大,在全国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人物画家。
植根生活的画家黄胄
曾经有人批评“徐蒋体系”扼杀了中国人物画的写意性。“徐蒋体系”注重写实性的造型能力,长时间的素描功夫是他们成功的关键所在。这种方法创作的水墨人物画,离不开模特,存有刻板、僵化之类的弊病。甚至到后来有些油画家不需要任何中国画传统功夫,只要素描画得好直接就可以创作水墨人物画。业内很多人担心如此下去,传统的水墨人物画会消亡。
事实上,徐、蒋两位也不是没意识到传统人物画的魅力。从徐悲鸿大力举荐青年画家黄胄,就可以看出他对于水墨人物画能够脱离模特自由挥洒极为推崇。长时间大量的速写,使黄胄的造型能力超强,不论多大的作品他都不用模特、不打草稿,可谓“白纸对青天,一挥而就”。徐悲鸿觉得这符合传统的中国画创作习惯,是水墨人物画发展的正确方向。
黄胄比徐悲鸿、蒋兆和小二三十岁,没上过大学,没有条件在画室里对着职业模特做几十个小时的长期素描写生。
黄胄从七八岁时就显示出艺术天分。一次,村中一位老者头戴草帽骑一辆自行车从他家门口经过,他立刻用土块在墙上画出一个头戴草帽骑自行车的老头。祖父看后很是吃惊,让他再画一个,他很快在地上又画了一幅同样造型的画来。他上学时常在书本上涂画,就连给父亲写信也要画上几个小人。
1947年,经人介绍,黄胄拜赵望云为师,转年随老师到西北写生。新疆的民族风情、黄泛区的人民苦难,拨动了黄胄的艺术心弦。他深入民众之中,勤奋作画,每次写生回来,他的速写作品塞满了几个麻袋。从上世纪50年代的《苹果花开的时候》、《洪荒风雪》、《赶集》,到七八十年代的《日夜想念》、《送粮人》,黄胄在丰厚的生活根基上,形成了鲜明的个人绘画风格,是国内最早突破“徐蒋体系”的人物画家。